打窝钓鱼技巧。
垂钓时怎样打窝?一次打窝需要多少窝料?我们在钓鱼之前要弄清楚诱饵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独立使用和组合配伍使用方法和技巧,懂得这些基本方法之后,自然渔获就多了。
湖泊水库浩瀚的水域,使鱼类自小就养成了大范围活动觅食的习性。活动范围大,消耗快,进食量自然也要多些。在乌木水库的黄家垹码头,那里的水比较深,又不停地人来船往,并不不适合钓鱼。曾经有农民挑一担玉米上船,不慎将一箩筐玉米倒进水里。几天后偶然有人在那里钓鱼,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连钓上来26条鲤鱼和草鱼,所带的钓线全部被大鱼拽断,不得不遗憾地回家。当天晚上违法的炸鱼者听到消息,一炮炸了近200斤鱼。可见多用些窝料是极其必要的。特别是夏秋两季,大鲤鱼、大草鱼和大青鱼的食量特别惊人,两、三条鱼,一会儿工夫就会将一大堆饵料一扫而空。窝子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当然很难留住鱼群。所以有经验的钓友提倡打重窝。
但这并不是说窝料越多越好。更不能简单简单地往水中倒下一袋子小麦玉米了事。夏天的气温高,窝料在水下浸泡几天的时间便会发臭,不仅不会引来鱼群,鱼儿还会避之不及。新到一个鱼群密度不大的湖泊水库,最好在三、四天里每天一次,定时定点打窝,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让鱼儿养成一定时候到固定的某地进食的习惯。时间一长,鱼儿越聚越多,鱼群越来越大,这时候再垂钓,一定获得丰收。到垂钓的时候窝料要少打,勤打,否则鱼钩上的饵料淹没在窝料中间,上鱼的几率就小了。打窝的红薯土豆切成细粒,挂钩的则要成大块,钓鱼更加有效。
打窝的数量还要根据所钓的对象鱼有所变化。譬如钓鲫鱼,窝料应该要少而且细碎,绝对不应该使用粗颗粒的窝料,以免鲫鱼过快地吃饱,已经吃饱的鱼很难钓。特别是在冬季,鲫鱼的活动量小,吃得也少,打窝的量更要掌握少的原则。有经验的钓友在窝料里掺上当地的泥土,让鱼儿能闻到味儿,吃不到多少东西,久久地在湖底的泥土里寻找食物,自然容易上钩。 总之,要掌握适当窝料数量,既能够尽快将鱼引诱进窝,又不让鱼儿过快吃饱,使其在窝子里停留尽可能多的时间。
当然,钓有一些鱼根本不需要打窝。如果是钓乌鱼,需要边走边钓,在一处停留的时间不过三五分钟,打窝没有任何意义。钓翘嘴鱼最有效的办法是约上两、三个钓友,四处寻找翘嘴鱼的行踪。一旦发现水面有小鱼惊慌失措地争相跃出水面,水下肯定聚集了大量翘嘴鱼。这时候用虾肉或者用拟饵,往往下水就有收获。而且钓起来一条接着一条,打窝只会惊散鱼群。
一、饼饵打窝法
可以用作钓鱼打窝的饼饵主要有:糠饼、豆饼、花生饼、菜子饼等。这些经过加热榨油的剩料,属于本味饵,饵料本身散发的清香,能产生极大的诱鱼效果。静水中钓大鱼,可以用一个饼或多个饼抛投打窝。流水中用车竿钓垂直钓鱼,可以用一个饼或两个饼沉入江底打窝。在养殖场钓鱼,在野塘野水钓鱼,可以锯成大小不同的块状饵打窝。在野外钓小鲫鱼,可以锯成豆腐块大小打窝,甚至可以锤成颗粒状打窝,照样钓鱼。
用饼饵打窝,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较好地保窝养窝,块饵的溶化时间长,很难散窝,加上每种饼饵都能诱好多种鱼,有很大的通用空间。所以,饼饵成为当今打窝钓鱼的主要诱饵,是十分自然的事。饼饵与酒米组合打窝,好钓鲫鱼、鲤鱼。饼饵与油糠等粉饵组合好钓草鱼、鳊鱼等鱼。也可以用糠饼和花生饼、菜子饼组合打窝,一种锤碎,一种锯成块,诱鱼养窝效果也十分明显。
注意:用块状饼饵打窝,容易出现跑窝现象,由于大鱼在吸食块饵时,会将块饵顶漂起来,如水底不平,块饵会不知去向。解决的办法就是将饼饵锯成三角形(长150毫米,角顶高50毫米即可),无论大鱼如何吸饵顶饵,三角饵会在原地打转,漂不起来。
二、种子饵打窝法
大米、小米、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种子都可以用来打窝诱鱼,其中以大米最为典型。用大米打窝,酒香能增强诱鱼效果,醇香越高的酒越好。红酒米用来诱鲫鱼的效果明显,白酒米用来诱鲤鱼作用较强。特别在浑水里钓鱼,应该选择白酒米打窝,以提高浑水中的可见度。用酒米打窝,常见的有堆集法、散布法、丢投法。
堆集法:使用打窝器不断在同一地点多次重复下饵,五杯、十杯都可,形成酒米大窝,主要用于钓大鲫鱼,特别是鱼多鱼厚的水域。
散布法:就是用手抓起一把酒米,抛洒在窝点上,也可以多次抛洒。主要是没有备打窝器的做法,也可以用于补窝,散布法容易出现满天星泡相,适合休闲钓鱼。
丢投法:主要用于浑水钓鱼,特别是钓鲤鱼,每次抓起10粒20粒酒米不等,丢投于水面同一个地方,酒米沉入水底诱鱼上窝。
酒米与粉饵组合使用,特别是各种豆粉,是野钓鲫鱼、鲤鱼的理想窝饵。酒米与饼饵块饵组合使用是钓养殖鲫鱼、鲤鱼的主要窝饵,同时加入豆粉,成为三合一的窝饵,效果更为突出。可以加入香料,以增加饵料的香气浓度,提高诱鱼效果。至于小米、大豆、玉米之类种子饵,除了酒泡之外,可以用水浸泡或加热后发酵制成窝饵,所钓之鱼更为广泛。用发酵玉米钓草鱼诱引效果明显。
注意:用大米打窝诱鱼,在深秋和春初的低温季节里,最好将大米炒熟,而且不必泡酒,与熟豆粉组合打窝,是适应时令的选择。
三、颗粒饵打窝法
颗粒饵分为膨化饵和机制饵两种,目前钓鱼打窝使用得最多的膨化颗粒饵,以圆柱型居多,颗粒直径和长度为3毫米至20毫米不等。颗粒饵是配方饵,含鱼粉成份的为腥饵,不含鱼粉为香饵。钓鲫鱼、鲤鱼打窝,可以用腥饵为主。钓草鱼用本饵香味要好。多数是单饵使用,与其他窝饵组合使用,效果并不好,而且针对性相当突出,池塘中喂养的是什么颗粒饵,就一定要使用这种颗粒饵打窝,换成其他味型颗粒或其他窝饵,效果会明显降低。
用颗粒饵打窝,有一种做法可让鱼集中,延长诱鱼时间,可以将颗粒饵锤碎用水和湿,搓成拳头般大小的球型饵打窝,一次可打三个五个,甚至更多,这种球型饵主要用于钓大鱼。
四、粉饵打窝法
粉饵是软饵,是一种变化最大的窝饵。自古就有很多种用法,不但可以作诱饵钓饵,也可以诱钓合一。最原始的做法是用牙齿嚼豆子,捏在钩坠上打窝,或是用灰面油糠和水直接打窝,使用过去这些单一的本味饵打窝,主要用于野水中钓鱼。当今,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粉饵组合配伍的诱饵,可以钓养殖鱼也可以钓野鱼。粉饵分为淀粉类和蛋白粉类。淀粉类主要有大米、小麦等,蛋白类主要有鱼粉、虾粉等。在淀粉中兑入合成香精和植物香料,即可组成香饵。
在香饵中兑入一定量的鱼粉、虾粉即成为香腥饵。显然,在本味饵(未兑入香精)中加一些鱼粉、虾粉之类,同样可以组成淡香腥饵或淡腥饵。如果以鱼粉、虾粉为主,掺入少量的淀粉类作粘合物,可以制成腥饵。在本味饵、香饵、香腥饵、腥饵等饵料中加入维生素、味素、氨基酸之类,甚至可以加入奶类糖类,我们把这些称之为增味剂,可提高鱼类的食欲。
根据不同的鱼种,可以组合配成专用诱饵,如鲫鱼、鲤鱼可用香腥粉饵诱引,也可以用本味香粉饵诱引。而草鱼则应用本味香饵诱引。鳙鱼、鲢鱼可用发酵饵诱引,也可用本味饵诱引。鲌鱼、罗非鱼、鲈鱼等鱼则必须用腥饵诱引,直接用鱼粉、虾粉作窝饵也较为常见。diAOYu007.cOm
用粉饵打窝,可以在水面打窝,也可在沉入水底打窝。水面打窝必须是半干半湿粉,要能浮于水面,如灰面、麸皮等。沉底打窝必须将粉饵和湿,做成大团小团不同形状,用打窝器打入为通常的做法。粉饵与酒米和糠饼块等其他饵料配合使用,特别能提高诱鱼效果。粉饵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诱钓合一:台钓钓法、炸弹钩钓法以及包钩钓鱼都是利用粉饵的可塑性而产生的。
注意:粉饵是有生熟之分的,用熟粉饵诱鱼,四季可以通用。用生粉饵诱鱼,主要用于炎热的夏季。气温低于10℃以下,用生粉饵诱鱼的效果会明显降低,甚至会无鱼问津。
五、草类饵打窝法
用草类饵打窝主要用于钓草鱼、鳊鱼。用草类饵打窝分为捆扎法、拌入法、丢投法等。
捆扎法:是打沉底窝,将割来的青草用绳带捆扎成把,吊上砖头石块,抛投于水中,这种捆扎青草的办法,同样适用于树叶枝、竹叶枝打窝。树叶枝以谷皮树为主,竹叶枝以楠竹枝为主;谷皮树主要用于静水打窝,楠竹枝主要用于流水打窝,草鱼吃谷皮树,但不吃竹叶,天气炎热,草鱼对竹叶感兴趣,因此,用竹叶在流水中打窝,草鱼同样上窝。
拌入法:主要用于谷芽打窝。虽然散打谷芽同样能诱来草鱼上窝,但效果远远不及将谷芽拌入油糠之类粉饵打窝。如果再加块饵配合入窝,形成芽饵、粉饵、块饵三组合的诱饵,是钓草鱼最优窝饵,常在钓大草鱼之中使用。
丢投法:主要用于钓流水。将割来的青草切成短节(约30毫米长), 每次抓起十根左右丢投于流水水面,每隔一定时间丢一次,草鱼会追食而上,进入窝区。草鱼上窝与未上窝,可以通过水面的鱼花来确认。至于在静水中打浮面草窝,就没有必要将草切断,直接将割来的青草丢投于水面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用草类饵打沉底窝钓草鱼,水深应在2米左右,气温应在20℃以上。如果在流水中打浮面草窝,温度低于25℃,草鱼是不会浮出水面上窝的。
六、蛆饵打窝法
蛆饵打窝诱鱼有两种做法:一种水面丢投饵诱法,一种是水底袋装诱法。水面丢投饵诱法主要适用于刷竿钓钓上层鱼,可以钓流水也可以钓静水。将捞来的活蛆洗净之后置干盆内,拌入草木灰或油糠之类粉饵,每次抓三条五条丢投在同一水面位置。静水中要等鱼吃完丢饵后再丢第二把,流水中则可以按一定的时间长度丢饵,鱼会沿途而上,进入窝区。不论钓流水还是钓静水,一定要等鱼上窝才钓。丢在水面的活蛆很快被食光,鱼不再跳出水面抢食,刷竿可以连续上鱼,说明鱼已上窝。
水底袋装诱法主要适用手竿和车竿钓鲤鱼、鲫鱼、鳊鱼、鲌鱼等鱼。同样可以钓流水和静水,将活蛆装入口布袋中。袋子约能装一升饵,在袋上钻五至十来个小洞,洞口每次只能通过一到两条活蛆,在袋中放入重物,能使袋饵沉底即可,流水中可以加重,锁紧袋口,防止漏出。在静水中用手竿钓鱼,可以抛投打窝。在流水中用于车竿钓鱼,则要用绳索吊紧打窝。用活蛆打水底袋装饵,要防止鱼钩挂袋,在静水中可以钓悬浮,在流水中应钓下游,钓饵尽量离开布袋一定距离。显然,用罐装蛆饵打窝就没有这个问题。但罐装封口比较麻烦,不及袋装蛆饵封口方便。
七、贝类打窝法
用贝类打窝诱引青鱼上窝,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田螺锤碎直接丢投于窝区;一种是将锤碎的田螺连壳带肉拌入油糠之类粉饵打窝,也可以与块饵、颗粒饵配合打窝。青鱼是杂食鱼,对蚌肉也感兴趣,用蚌肉打窝应当切碎,垛成肉泥拌入粉饵或颗粒之中打窝。在青鱼养殖塘钓鱼,可以打大窝,用伴有螺肉的粉饵和湿捏成皮球大小一个。一次可投入三个五个,吃光了还应补窝。
注意:没有青鱼的水域之中,不要随便用贝类打窝。特别是草鱼多的池塘,田螺的腥味,负面效应相当大,草鱼甚至会远离窝区,让你钓不上鱼来。
八、牛粪打窝法
人粪、猪粪、牛粪都可以打窝诱鱼。由于牛粪用得最多,我们在这里只介绍牛粪的打窝使用方法,用刷竿钓在清水里钓游鱼,就必须先用牛粪开窝。将牛粪盛于桶盆内,兑入清水和稀,用勺子舀起少许抛洒在清水水面,这样做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将清水水色变浑,牛粪中有很多腐草,会悬浮于水体中,可以降低水质的可见度;另一个作用是这些经过消化的腐草是游鱼喜欢的食物。只要闻到牛粪味它们便会很快进入窝区,而且可促使游鱼大开胃口,咬钩更勤,钓得更为顺手。但是,在浑水中钓游鱼,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
用手竿在养殖水里钓鲤鱼,也可以用牛粪打窝,将一定量的牛粪拌入油糠等粉饵之中,比例可视情况而定,掺入少量酒米和成饼状或球状打窝,能提高诱鱼效果,鲤鱼同样喜欢牛粪中的腐草味。在流水中用砣子钓钓鲤鱼,也是用牛粪作诱饵,而且久钓不废,常能钓上大鲤鱼。
相关阅读
4种非常实用的打窝诱鱼技巧
虽然诱鱼的方法千变万化各有所长,但无论怎么变化,都逃不出基本的套路来。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去诱鱼,才能取得不错的诱鱼效果。
一、动态式引鱼
一般情况下,那些时不时蠕动的鱼食,是不少鱼种都很喜爱的一种食物。正因如此,钓者可以充分利用鱼儿的这一点喜好,将鲜活的虫饵挂到鱼钩上边,让不断蠕动的虫饵将自身所具备的诱鱼性能和诱鱼底子全都展现出来。
如果有胶饵的话,钓者还可以把胶饵添加到红虫堆中,然后对红虫进行搅拌。这种方式,能将散落在不同角落的红虫很好很快的集合到一起。最后将其抛洒到距离适宜的钓点所在地。
这样一来,窝点附近就会有不少大虫在蠕动。那场面、那虫子的身姿,真的很令鱼儿着迷。
二、让钓饵和诱饵类似
假如水域之中鱼儿的分布密度相当大,我们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干别的事情了。光是应付这些鱼儿、想着怎样将其钓到就很肥力气了。假如说在水域里边生活着的鱼儿比较多、且鱼儿的食欲很成问题。这个时候做窝子,完全没有必要做的太大,也不需要单独配置诱饵,用钓饵来充当诱饵的举动很明智。
在每一次抛投钩饵之前,都要让钩饵准确无误的落到钓点所在地。用此法施钓时,不管有没有鱼来吃口,钓者都要在固定的时间段内不断抬腿。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当然是为了让更多的饵料可以落入到水域之中,从而自然而然的形成诱鱼的小窝点。当钓者投饵的次数足够多的时候,窝子总累计的鱼饵就会越来越多。这样一来,窝子的诱鱼效果就会特别好了。
三、加重饵料来做窝
在正常的情况下,比赛是不允许用重饵打窝的,也不会放任钓者,让它们把鱼饵捏成大块,甩到水里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限制,是因为一旦有一位钓者这样做了,在他附近施钓的人都是极有可能受到影响的。
只不过,在鱼情不理想的状态下,打重饵是一个格外重要的策略。在很多时候,它都能帮助钓客,将它们从鱼口不理想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在用此法引鱼的时候,钓者一定要谨记两点。第一点是所用窝料的量要足。第二点是窝子要够大。如果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条件都不错,就很可能引到更多的鱼。
四、以逗鱼方式主动出击引鱼
如果钓者发现窝中的鱼已经不少了,只不多好多鱼都在一心一意的吃诱饵,压根没有注意到窝料的时候,就需要采取逗鱼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毕竟,当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又没有加以制止的时候,水面通常会有鱼星泛滥,鱼漂也可能出现了动向,但就是没有鱼咬钩的情况。
钓者在钩饵到达水底的几秒之后,将鱼竿往起提,并往后拉十厘米左右的距离,借此机会让漂升上来一目。然后将竿子放下,并还原。再过几秒钟,再重复一下之前的动作,如此反复。这样一来,就算我们施钓时用的是商品饵,小鱼也会误以为是有小虫落入了水体而奔来。
竞技时对速度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在时间面前,钓者会纷纷调动自己的智力,在底窝的上边、水域中层地带同时用自重较轻的饵料做窝子。
手竿台钓打窝诱鱼方法
手竿台钓打窝诱鱼方法
一、动态诱鱼
很多种鱼都爱吃“活食”,台钓就利用鱼的这一特点,把饵操作成不停地动着的状态,借以诱鱼。投饵时,把钓饵投到竿加线的最远点,钓饵入水后便像小虫一样悠悠晃晃在水中“游泳”,从入水点游到垂钓点。然后饵坨开裂,散开、雾化。雾化后,粉末像无数小虫在钓点的“窝子”里“飞舞”,引鱼吃饵。
二、以钓饵为诱饵
如果水中的鱼很稠密,而且食欲非常旺盛,垂钓时就不必打大窝,仅以钓饵代诱饵就行了。“钓饵代诱饵”的方法是:每次投钓饵都准确地落在入水点和钓点上,过一两分钟便提竿起钩(不管是否有鱼吃钩),有意识地把钓饵抖落在钓点上,让其雾化作为诱饵。这样投饵次数越多、钓点积饵越来越多,窝子越来越大(当然鱼也要吃掉一部分饵)。如果经常双鱼吞钩钓起双鱼,说明窝中鱼非常多,可以不必急于大量投饵,还可把钓饵减小至绿豆般或大米般大小。但此时也应高度警惕由于饵太小鱼会“散伙”而游往他处。要注意添饵“留鱼”。
“以钓饵代诱饵”的打窝法是在养鱼塘最常用的钓法。其难点有二:1.饵料掺水量要适度,若太湿,投饵时饵坨容易在半路脱落;若太干,入水后不易雾化、浪费时间。初学者应“宁干勿湿”。2.投饵落水点一定要准确,每次必须投落在同一个点上。最忌东几坨西几坨。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
三、重饵打窝
一般钓鱼比赛禁止重饵打窝,更不允许把饵捏成大坨用手投入水中,因为这样会影响他人。但实际上,在上鱼情况不太好的情况下,打重饵大窝在比赛中是经常出现的。因为饵坨较大、较松、易散,投饵时可以不必从“最远的入水点”入水。可以轻轻地从钓点的垂直点入水。落水底后,便立即抖散使其雾化。每次垂钓开始前,可以投上几坨成窝,垂钓途中,可视鱼情随时“补窝”。一般情况下是鱼少时多用饵,鱼多时少用饵。当上鱼率明显减少时,表明窝中饵太少,便应及时补饵留住鱼;保持继续上鱼。
投饵量的多少、投饵的勤与怠,是“打大窝”的关键也是难点。投少了、怠慢了,诱不来鱼,留不住鱼,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机遇;投多了,太勤了,饵料过剩,诱饵淹没了钓饵,鱼只吃诱饵不吃钓饵,搞成了白白浪费饵料,自己给自己“帮倒忙”。“重饵打窝”饵的用量必须根据鱼情慎重揣摩,千万不可盲目滥用,必须掌握好分寸。
四、逗诱
当窝里的鱼已经很多,然而鱼的注意力却集中在诱饵上,热衷于诱饵而钓饵受到冷落时,——鱼星泛滥却无鱼吃钩时,或者由于水底淤泥较多常把钓饵淹没时,便可用“逗诱法”对付。其具体操作方法是:钓饵落入水底后过几秒钟,将竿提起,后拉十几厘米,使浮漂上升一二目,然后放下还原。再过几秒钟,又将竿提起,过一会再放下……反复进行。使钓饵像小虫在水底跳动。鱼必然容易发现,一旦发现,以为是活食,便会猛追抢吞。
五、跟踪打窝
我们钓鱼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水底打好窝后等了很久都无鱼问津;我们也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上午某钓点打窝钓鱼,效果颇佳,鱼连连上钩,可到了中午鱼越来越小,直到完全销声匿迹。用大量的好的诱饵也不能将鱼唤回窝中。鱼到哪里去了天气的变化、水温的变化、溶氧的变化等等自然因素经常影响着鱼情的变化。鱼在水底,绝非一成不变。哪里的条件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就往什么地方跑。鱼若不在底层,很可能是到中层、上层或其他安乐窝去了。当鱼已离开了底层老窝时,无经验的钓者茫然不知,却固守阵地老等,白白浪费时光,实在可惜。而有经验的高手就能迅速敏锐地判断出鱼的去向,比较准确地知道鱼迁徙的层次或处所。
于是便迅速使出“追踪打窝”的技巧。例如,如果发现了鱼在水的中层,便立即把浮漂往下拉,使钓钩往上提,并在中层抖几团诱饵,把鱼聚集于窝中,然后在中层钓之。在中层或上层打窝的饵料,应选择比重较轻的粉料。这样的饵料在水的中、上层停留的时间要长些。
六、调鱼迁窝
钓鱼比赛追求速度,因此,只要有可能,钓手会尽量将鱼“调动”至水的中层甚至上层来钓,以节约时间。具体作法是:在底窝的上边、水的中层,用较轻的饵料打好窝并停止底层的饵料,鱼便会上升到中层。这时,钓手就会抓紧时间把这些鱼钓上来,以夺取胜利。
我们说打窝诱鱼是台钓的一个技术难点,其原因有三:1.诱饵的选择与调配以及它的轻、重、干、湿、黏、散、大、小等方面都应尽量恰当适度,几乎达到精雕细刻的程度;2.要善于根据天情、水情、鱼情确定诱饵及诱钓方法;3.诱、钓技术必须准确而熟练.
诱饵配置方法和打窝诱鱼的技巧
钓鱼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水中的鱼引诱到钓鱼人的垂钓点,并且能保持诱过来的鱼不跑,让诱饵吸引住鱼,使钓点里不断地来鱼,但是还不能让鱼把诱饵全吃了,甚至吃饱了,也就是要吊鱼的胃口,达到使鱼吃不饱不想跑的目的。
综合这几点,我们要做的就是窝料第一种成分就是起雾化作用的物质,也就是粉末状物质。如麸皮、糠粉、饼粉、豆粉、奶粉、玉米粉等。这些物质在水中散开成一片雾状,其碎屑随波飘散,鱼最先发现的饵料便是这些碎屑。碎屑的漂浮是从中心向四周扩散,中心部分多,越扩散越少,鱼会逐渐往饵料多的中心部位游,这部分物质量应大一些。
第二种成分就是大小颗粒状物质。以小米、碎大米、玉米糁、玉米粒、麦粒、饼末为主,这部分物质是供游过来的鱼食用的。这些物质到水里后渐渐沉入水底,有的混入泥浆中,颗粒很小,鱼吃着很费时,可又舍不得离开。而大的颗粒有些鱼吃不进去,只能在窝中来回游弋。这时,钓鱼人的钓饵下水了,钓饵大,味又好,于是鱼会舍弃那些吃着很费事的小粒,去贪食这美味佳肴。
第三种成分是气味性的物质。如酒泡的中药液、各种香精、曲酒、蜂蜜等。这部分物质的作用就是使饵料散发出气味。因为鱼对气味很敏感,闻到适合自己的气味便游过去。所以,饵料的气味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做好这些后,我们还要用好诱鱼的才能大获全胜。这里,笔者和大家分享几个诱鱼的实用技巧,希望能给钓友们带来帮助。
一、以钓饵为诱饵
在打窝之前,先抛竿试钓三次,每次2-3分钟,如果三次都成功,说明这片水域的鱼很密集,完全没必要浪费鱼料去进行打窝,秩序钓饵代诱饵就行了。钓饵代诱饵的方法是:每次投钓饵都准确地落在钓点上,过1-2分钟便提竿起钩,有鱼扯鱼,没鱼的话则把钓饵抖落在钓点上,使其雾化作为诱饵。重复几次后,钓点积饵就会越来越多。
不过,这个方法操作起来有点难度,不太适合新手。比如说,投鱼饵的落水处,要大致在同个点上,如果投入不准确,东一点,西一点,最后只是浪费鱼料。另外,饵料掺水量要适度,如果太湿,投饵时饵团容易脱落,如果若太干,入水后又不易雾化。
二、重饵打窝
将鱼饵捏成大的饵团,称之为重饵。 重饵较大、较松、易散,能够高效吸引到鱼群。投饵时要注意力道,要尽可能轻投,避免惊扰到鱼群,这样就得不偿失。此外,要尽量扔在钓点的垂直点入水。重饵打窝投入的鱼饵要比钓饵诱惑法多许多。中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看看是不是需要补窝。重饵打窝的诱鱼法,窝料香型需相同,要求要耐泡,持久。这样才能达到诱鱼量多,体大的目的。
有一些高手,他们会选择水库或者有密集鱼群的池塘作为钓点,然后提前2~4天每日在所需要钓鱼的位置和周边打下窝量5-10倍的窝,引诱鱼每天定点来该位置吃诱饵,第4~5天就可以轻松钓几十斤的鱼。
笔者认识一些钓鱼群的朋友,他们合伙购买了大量鱼饵和约50斤麦子,五十斤包谷,加上高粱酒调制成鱼饵。把这些调制成的鱼饵分成3天打窝,最后8个人钓了两百多斤鱼,战绩辉煌。这种重饵打窝法,比较适合多人合伙,去水库、池塘垂钓。
三、逗诱法
当在一些频繁被垂钓的池塘或者钓鱼场钓鱼时,不少钓友会发现那些鱼儿已经被训练得很聪明了,对鱼饵不太感兴趣,或者说能小口吃完拍拍屁股走人。这个时候,就要用逗诱法。钓饵落入水底后,约5-10秒,将竿轻轻提起,拉十几厘米,使浮漂上升1-2目,然后放下还原。如此重复,使钓饵像活物在水中上下窜动。这样,鱼儿就以为是活物,会猛追击鱼饵。
钓鱼打窝的八个实用技巧
钓鱼要打窝是我们每个钓鱼人初学垂钓时都需要掌握的一个技巧,它关乎着我们钓鱼成绩好不好。因此下面笔者总结了八个实用的打窝技巧,希望对各位钓友能够有所帮助。
一、根据不同鱼情选择不同窝料
钓鱼打窝子是我们很多钓鱼人都会的技巧,但是如何更加有效的诱鱼,却要结合鱼情来选择窝料的用饵。钓大鱼,根据大部分钓友的经验,要用大颗粒来诱鱼,比如玉米粒、红薯块、土豆块等等,而钓小鱼,则要用麸皮、大小米、酒糟等等。不同的鱼儿喜食的饵料不同,具体用得诱饵也有一点区分,这是钓友需要记住的。像钓草鱼,你可以用玉米粒,也可以用草窝。
二、打窝用饵应当虚实结合
窝料通常有粉末饵和颗粒饵两种,两种混合在一起使用,入水后,粉状饵雾化散开快,能够将窝料的味道迅速传播开来,这样鱼儿闻到味道,就会游动到窝里来寻食,此时颗粒饵留在水下就能够起到留鱼的作用。
打窝诱鱼,应当虚实结合,粉饵为虚,颗粒饵为实,这俩种缺一不可。有虚无实,鱼闻味而来见到没有吃的,就会掉头离去;有实无虚,发窝速度很慢,诱鱼聚鱼效率很低。
三、静候发窝再下竿
很多钓友在窝子打好以后就急不可耐的将钩饵挂上开始施钓,其实这种做法有很大的弊端。如果你的钓点附近本身有鱼,打完窝子后就有鱼儿进窝,那么你在此时挂钩施钓一般都能得鱼,但是要抛竿动作要规范且坠钩落水的声音要轻,不然鱼儿很容易受惊。如果发窝速度够慢,鱼儿还没有进窝,此时钩坠的动静较大,那么也容易惊跑鱼而造成死窝。
我们一般可以在打完窝子后,现场开制饵料,或者准备好线组,等鱼窝发了以后,再挂钩施钓。
发窝的速度跟鱼情、天气、季节、水温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夏天水温较高,鱼情较好的情况下,窝子一般发得比较快。
四、勤补窝子很重要
当窝子做好以后,我们下竿频繁上鱼,那么就说明我们做得这个窝子很成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片水域如果鱼情很好,窝里鱼星还有很多,那么我们要记得补窝子。补窝子的量不需要很多,但是要勤补,这样才能留住我们窝里的鱼,让我们钓得痛快。如果我们钓的是大鱼,那么再上两条大鱼之后,我们就要记得补窝子了。
五、野钓打窝尽量要重
野外水域的特点就是水广鱼稀,因此打窝钓鱼首先要选对钓位,尽量在有鱼的一些地方进行打窝,比如水草区、入水口、深浅交界处等等。找对了钓位,还要把握好打窝的时间和用量。一般提前几天来打窝,能够让鱼儿熟悉窝点,把窝点当作栖息觅食的地点,因此我们后面几天来钓鱼,效果会好上很多。
而打窝的用量原则上是要重,只有重,才能更多的诱引鱼儿进窝,对水广鱼稀的水域而言,打重窝是提高钓鱼成绩的基本技巧。
六、钓鱼要离窝点远
打窝钓鱼,切忌在窝点里直接钓鱼,防止跑鱼后将鱼窝炸掉。尤其是窝里有大鱼的情况下,如果跑鱼惊走了大鱼,那就丢了夫人又赔兵了。最好将大鱼牵引出窝点,这样就算跑鱼,造成的影响也会很小。
实际垂钓的时候,钓鱼的钓具配置如果有不当之处,都会增加跑鱼的风险。
七、竞技钓的打窝技巧
现在竞技比赛一般都不允许我们手抛饵料打窝,那么我们可以在开始比赛的时间内开一款饵料雾化快,散落效果很好的饵料当作窝料。使用的方法是就是搓大饵挂钩,频繁抛竿到钓点,等钩饵沉底就开始提竿,这样不管有没有鱼儿咬钩,钓点从上到下就会有一个而明显的柱状雾化区,这样对诱引鱼儿有很多的作用。抛竿次数越多的情况下,窝里的窝料也就越多,窝子也会越做越大。因此在窝子做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就要停止做窝,这时,你就可以挂上钩饵进行施钓了。
除非我们遇到钓快鱼的比赛,否则我们在竞技比赛中做窝必须做好,不然后面有钓友在我们旁边做窝,那么我们窝子里的鱼儿很容易被别人诱走。
八、肥水塘打窝用饵要清淡
在夏天,很多地方的坑塘,水质都比较肥,我们在垂钓的用饵最好尽量清淡一点带有一点果酸味,这样更容易刺激鱼儿的开口欲望。
夏天肥水塘的鱼儿很容易上浮,因此我们打好窝子后,可以根据鱼情变化从底钓改为打行程或是打水皮,这样我们也能有个好收获。
野钓诱鱼打窝料的四种配方
近年来,随着野钓的普及,诱鱼这个环节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钓客朋友们所认可。据小编了解,一些喜欢经常到大水域的钓场去野钓的钓客,都不约而同陆陆续续投入到自己配制窝料的行列。
作为一只同样深沉爱着野钓的小编我为了紧跟大家的步伐,刚睡醒就迫不及待地来给大家分享几款用着不错的窝料配方。对配制窝料尚且生疏的人儿们可要认真看昂,有需要的尽管拿去。
第一种是麦麸酒米窝料。我们知道,在出去野钓的时候,不管目标钓场是水库还是大江大河,只要我们恰当或者良好的运用麦麸和酒米做窝料就不难取得良好的诱鱼效果。
不带夸张成分地说,麦麸这种东西它本来就是一种虚实皆可的饵料,如果我们在它的基础上再辅之以香味浓烈的酒米,何愁不能将鱼儿们诱到我们精心搭建的窝里呢?既然功效已经如此明显,话我就不罗嗦了,直接上配方。
首先,分别选用适量的麦麸和酒米备用,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点是麦麸最好为酒米的四倍,另一点是麦麸最好不要选用粗的那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窝料有较好的雾化效果,并且能使窝料最大限度发挥诱鱼功效。
第二种是小米曲酒窝料。在配制之前,需要钓客准备好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那些原料。都需要哪些原料呢?其实并不多只要几种就可以,即适量的小米、大米、较粗的玉米,以及曲酒和蜂蜜味精。
具体做法也比较简单,只要先将三种米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曲酒蜂蜜和味精混合起来,然后再把混合好的两部分物质倒在一起搅拌,直至各类物质分布均匀为止。最后将其放在一个可密闭的容器里保存就可以了。
如果制作过程没有大的失误,该饵料制作出来的色泽会偏金黄,看上去很可口。此外,还散发着一股又香又甜的气息。使用的时候,有条件的钓客可以直接用打窝器来打窝子,一般情况下只要打窝的量足了,一天之内都是不需要再进行续窝的。
好多用过的钓客都反应说该窝料不仅诱鱼速度特别快,在留鱼方面的性能也是很值得称赞的。尤其是在冬天用,招惹小杂鱼的可能性是相当低的,所以一般上大鱼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种是麝香米窝料。通常来说,带有麝香味道的米质饵料,对野外水域中的好多种鱼类都是有着极大的诱惑力的。不管是经常被列为垂钓目标的鲫鱼和鲤鱼,还是个性鲜明喜欢逐水草而栖息的草鱼,引诱起来都极为容易。
详细的做法如下:钓客先准备适量的大米并将其装进玻璃制成的瓶子中,然后将已经拿纱布包好的麝香放到装有大米的玻璃瓶中。接着盖上瓶盖静静等半个月左右,就做好了。这种饵料的耐泡性相当高,长时间在水中浸泡都不会发生色变。
第四种是药米窝料。药米也是野钓打窝常用到的一种饵料,其所需原料较多,不过配制却很简单。钓客最常用到的一种配方是六药加米窝料。六药分别指灵草、香松、小茴香、排草和滑石以及大黄。等集齐这些药材将它们一同用白酒泡制五十天左右即可。等到时间够了,钓客出钓的时候直接取用就可以了。别看过程简单,野外水域的鱼儿们可都是很买账的。
以上这四种窝料,在非特殊情况下,诱鱼效果都是蛮不错的。有兴趣的钓友们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