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技巧及饵料配方。
钓鱼是必定离不开钓饵的,钓饵的运用是否得当是会直接影响收获率的。众多钓友都是知道三分钓技七分饵的说法,由此可见钓饵在垂钓当中是起到很关键的一个作用。在鱼饵这个行业发展盛旺的今天,我们面对着种类繁多,各种饵料。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从何下手。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饵料的使用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要让鱼儿上钩,付出生命的代价,必须要它们放下与生俱来的警惕,放放心心地开口就饵。要想收获好,还得让它们吃得顺口,吃得轻松。这就是摆在我们钓鱼人面 前的难题。要调配出一款能让鱼儿肯吃、放心吃的钓饵,这需要综合各种客观因素和实战经验。用饵之道,博大精深,就我的个人感受而言,这里姑且斗胆将其总结 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所谓一个中心,我认为用饵必须遵循以鱼情为中心的原则。鱼情,包括鱼的品种、习性、大小、密度、泳层、吃口等等因素。只有适合当时鱼情的钓饵才是 有效的。鱼的品种决定着用饵时饵料主攻方向的选择;鱼的密度,影响着用饵时诱鱼力度的控制;鱼的泳层,影响着用饵时饵料的比重掌握;鱼的吃口,影响着用饵 时饵料状态的调整。
因此,开饵之前,对鱼情的熟悉了解和客观分析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缺乏对实时鱼情的用心剖析,开出的饵料也是捕风捉影,毫无根据,不 过是在碰运气罢了。钓饵的选择运用,必须以鱼情为中心!对于陌生水域,鱼情可以通过钓友、钓场老板等事先了解分析,也可以在到达钓场后通过个人经验、 实际观察或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钓逐步总结。
任何一团开好的饵料,都具备两个重要的基本特征味型和状态。这就是我所说的用饵过程中必须把握的两个基本点!DiaoYU007.COm
首先看味型,尽管目前市场上鱼饵纷繁复杂,但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不过是几大类的味型。我个人把它们分成本味、腥味、香味三大类。本味:我把那些只具有 生产原料本身气味或者没有特别味道的饵料归类为本味饵,比如老鬼的大野战、狂拉大鲫、小超诱、湖库速攻等;腥味:这个很容易区分,具有动物蛋白的腥臭 气味的饵料我把它们归类为腥味饵。
比如老鬼的红虫系列、螺鲤2号、天下鲫、冬鲫、浓腥918等等;香味:香味饵料就比较多了。按照其香味源和类型常见有麸 香、水果香、酒香、蒜味等等。比如老鬼918的酒香、麸香系列、浓香鲢鳙、挡不住的草莓香鲫、浓香等等。各种不同味型的饵料适应于各种不同的鱼情之下,选 对味型需要对鱼情的了解和经验的累积。
一般情况下,个人感觉:本味饵适合于自然水域,或者严重偏口的养殖塘,并且常常作为基础饵使用;香味饵在使用时则需要根据鱼的口味爱好选择对应的香型,是主攻饵的主要组成部分;腥味饵料常常用在气温较低或者肥水塘用来勾起鱼的摄食欲望的时候。当然这只是多数情况而言, 具体味型的选择还是应该以鱼情为中心,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在小在杂鱼较多的水域,使用腥味的饵料常常令人抓狂。
再说说饵料状态。由于近几年竞技比赛的蓬勃发展,无论是生产厂家和使用者都对饵料状态有了全新的理解和高度的重视。我认为饵料的状态是指开好的饵料反映给 我们的直观形态。包括饵料的软硬、松散、雾化速度、粘度及大小等等。饵料状态直接影响到诱鱼、留鱼、选鱼、适口性等等这些决定鱼获的关键环节。
举个例子来 说,如果饵料开得太粘,雾化不够,那么必然诱鱼效果不佳,窝里的鱼也难以持续保持足够密度。常常见有些朋友钓着钓着断口了,有时候就是这个原因。反之如果 饵料开得太松散,必然造成持钩时间短,或者鱼嘴一碰就掉的情况。这个时候往往出现浮标老有动作却不上鱼的局面。饵料状态的把握是个细致的工作,需要对鱼情 有充分了解和对手中饵料的性能足够的熟悉,而且在开饵手法等基本功上也要多加练习实践。
一般情况下,我个人的习惯是:在充分分析鱼情的基础之上,选择好合 适的饵料味型,根据鱼口大小和钓点水深选择饵团大小、是搓是拉;根据对象鱼群密度,选择雾化速度和诱鱼范围;根据鱼口轻重缓急选择饵料软硬程度等等。这几 个步骤之间都必须相互联系,综合考虑。比如需要雾化强烈的情况下也得考虑小杂鱼的骚扰;需要饵团松散柔软的时候也得考虑鱼是否涮饵。综合利弊,找到饵料各 种状态的最佳结合点。
垂钓,历经千年,长盛不衰。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它具有不可预料的刺激感。垂钓过程往往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很多无法预料的变数。因 此,用饵之道,其精华也就是在于一个变字。客观分析实时鱼情,准确选择饵料的最佳味型和状态,才能准确地应对各种变化,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与其 老是去照搬别人的所谓配方,不如自己亲身实践,调配出效果突出的钓饵。相信这样的成就感,绝对要比鱼获本身更令人欣喜若狂。
相关阅读
香味型饵料的使用搭配技巧
香味型饵料的使用搭配技巧
1、腥味气温低时用,酒味可以天热时钓湖库大鱼时用,草莓味可以用来钓鲢鱼或肥水塘用。麝香味,奶香味钓鲫用的多。一般味道不要掺在一起,否则味道就乱了
2、奶和草莓、奶和淡腥、酒香麸香和腥味、草莓和麸香都可以融合;但是奶草莓和酒味再加腥味就成乱味了。
3、草莓香精钓鲢鳙和草鱼用,酒味钓鲤鱼用,蛋奶钓鲫鱼用,腥味天冷用,麝香肥水用。
4、酒味和腥味不宜混用,做鱼时,放酒就是为了去腥
5、麝香的使用
a)熏制:
把饵料放到容器中,再放入麝香少许,封住容器口,等半个月左右饵料就可以使用。麝香可以反复使用。
b)浸泡:
适合米类饵料。将小米、玉米、小麦等放到容器中,加入水或酒,再放入麝香少许,封住容器口,等一周左右饵料就可以使用。
饵料的搭配选择技巧及用法
垂钓半天没有鱼的情况很容易让人感到烦躁,这种情况下钓友应该冷静下来,先确定钓位是不是有问题,如果钓位有鱼,那么就可能是饵料出了问题。现在市面上饵料很多,稀奇古怪的饵料也不少,在垂钓的过程中要了解饵料的特点,根据对象鱼的喜好来选择合适的饵料。
一、鱼饵的分类
从诱鱼原则上来划分,可分为天然饵料和人工饵料两大类。
天然饵料指在自然环境下成长的生物饵料。其中包括水生昆虫幼虫、虾类及水生寡毛类动物型饵料。另外还有苦草、马来眼子及黑藻等浮游植物型饵料。天然饵料在自然情况下供鱼类摄食,可满足鱼类生长繁殖的需要。并且数量庞大,来源广泛,在饵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工饵料是指人类通过加工生产出来的饵料。主要原料有玉米、麸皮、大麦等谷物类产品,及红虫、虾粉、鱼粉、动物肝脏等荤腥味浓厚的材料。人工生产的饵料种类繁杂、范围极广。在垂钓过程中,淡水鱼类使用较多。
二、鱼饵的挑选
饵料的选取需要根据鱼的种类及鱼的大小来确定。
不同的鱼类食性相差很大,所喜爱的味道也有所不同。所以垂钓者要有针对性的挑选饵料。草鱼喜欢草类植物,也喜欢半生半熟的味道。垂钓者在垂钓时可选择黑藻、苦草等天然饵料;福寿鱼喜食腥香味和虾类食物,垂钓者可选猪肝或鱼粉等人工饵料;鲫鱼喜欢香甜的食物,垂钓者可选用熟红薯、枸杞子等甜食。
如果是个头较小的鱼,要选用容易吸收消化的饵料。因为这个阶段的鱼类急需能量来供给自身的成长与消耗。如果是个头较大的鱼的话,要选用颗粒状且不容易雾化的饵料,其中最好包含一些鱼粉、谷糠等,这些经过发酵形成的饵料,具有腥味和酒香味,在吸引鱼类的同时也提供了这个时期鱼类所要补充的脂质和氨基酸。
但一般情况下,垂钓者在钓鱼时并不仅满足于使用同种饵料。他们往往会将人工饵料与天然饵料来搭配使用。因为这样诱鱼的效果十分明显,引鱼的过程也快些。
三、饵料的搭配
搭配饵料需要注意季节的变化。
1.初春气温刚开始回升时,饵料要以高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例:
新鲜红虫+炒熟的大豆粉(可在添加少量香精)
2.春未夏初时节,要以高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辅。例:
少量牛奶+猪肝(缓慢搅拌匀均)
3.盛夏时节,要以谷物类为主,动物蛋白为辅。例:
新鲜蚯蚓+高粱(发酵)
4.初秋时节,动物蛋白和谷雨类各自适量即可。
5.深秋时节,蛋白质含量较高,腥味较重。
适量的血虫(红虫也可)+人工饵料(带有腐烂味的)
四、饵料的状态
实际上,除了选择搭配之外,饵料的状态也是一个经常被钓友们忽视掉的重要因素。
1. 饵料的软硬要适中,太硬不利于鱼咬钩,太软很可能被水流冲散。
2.饵料的雾化程度快慢要适度。如果太快,会出现小鱼闹漂的情况,如果太慢,引鱼速度又跟不上。
3.饵料的重量要适度。饵料太重,入水太快,容易惊吓水底进食的鱼类,入水太慢,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完全沉入水中。
高手分享秋季钓鱼搭配饵料的实用经验
秋季是一年中垂钓的第二个黄金时节,在金秋钓鱼该如何搭配饵料呢?高手分享了他的实用经验,用生活中的材料也能够制作出一款效果不错的用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搭配饵料的吧。
一、秋钓草鱼如何配饵?
Q:有适合秋季钓草鱼的配方吗?
赵训林:这款饵料非常自然,适合秋季钓大草鱼。用草莓、水蜜桃、葡萄、苹果等,将水果皮剥掉、去核,放到清水中泡一下,然后捞起放置到干净的坛子中,封上盖,发酵一段时间,直到变成水果酱,酸中带甜,可以将发酵后的果汁与细的麦麸、玉米面一起混合,做钓饵,也可以和粗的玉米小麦一起混合打窝,效果非常好。
二、水库钓鱼用饵?
Q:请问水库作钓如何用饵?
赵训林:在自然水域钓大鱼,饵料味型需要偏淡一点,成份以玉米、小麦、麸皮等为主,但是钓小鱼,饵料需要偏腥香。
三、南方水库秋钓玉米打窝如何避小杂鱼?
Q:秋季南方库钓,玉米打窝,如何处理既能避开小杂鱼又能快速诱到大鱼?
赵训林:水库打窝普遍用玉米打窝,但是最好有时间的时候能够用酵母发酵一下,因为小鱼对发酵的味道不是太喜欢,如果是加入过多香的成份,则招的小鱼会比较多。
饵料搭配的三个实用经验分享
饵料搭配的三个实用要点。钓鱼最窝心的是,相邻钓点近在咫尺,眼看别人连杆中鱼,自己却如井中垂钓,一口没有,羡慕之余,往往归结于饵料问题,随之虚心请教配方,对方将几种饵料报上后,自己便照方抓药,岂不知再次前来,还是依旧,心中不免感叹,大师没有把最关键的一招传授给你。如何才能搭配出一款适合的饵料呢?
一、分类了解饵料
目前市面上的饵料品牌众多,货架上摆放的琳琅满目,初学钓鱼,真不知买什么饵料好了,其实,众多不同品牌的饵料,使用材料大体一致,所以,只要把饵料做好分类,根据类型购买,往往简单易行。
饵料可分为粉饵、粗饵、状态饵、添加剂四类。粉饵比较细腻,适合钓体型较小鱼类,一般以鲫鱼、翘嘴等饵命名;粗饵顾名思义饵料成分颗粒比较大,一般以鲤、草等大型鱼类命名;状态饵包括轻麸、雪花粉、小麦蛋白等;添加剂主要有粉剂和液体,主要弥补饵料味型浓度的不足,一般购买的商品饵中,我们说的味型,大部分是添加剂的作用。
了解了以上饵料分类,购买鱼饵时候,按类购买即可,不一定追求品牌。比如我们垂钓鲫鱼,由于鲫鱼的嘴小,我们主要选择比较细的粉饵,但为了窝内留住鱼,也要适当搭配些粗饵,一般来说:初春、秋末多腥,盛夏清淡;小鱼多腥,大鱼清淡。
二、开饵主次分明
开饵其实就好比大厨做菜,每一道菜主要食材就好比基础饵(基础饵为占比重大的饵料),菜味道好坏,所加材料都要围绕主要食材服务,偏离了这个理论,再好的食材也做不出好的味道。所以,我们在开饵的时候,根据目标鱼,首先要确定主打饵料,这个比较关键,如果目标鱼确定不下来,开的饵料味型自己都不清楚,乱七八糟,什么味型都有,口味不会好了。
确定了主打饵料后,搭配的材料都有为这个主打饵料服务,感觉主打饵料味型过于清淡,可适当添加相同味型的添加剂,千万不要破坏了饵料的主要味型,我们经常说开的饵料腥香四溢,但腥和香之间的那个是重点要把握好,太腥的饵料容易招来小杂鱼,太香的饵料鱼来了窝内转悠,故开饵不要把味型搞的过了,过了适得其反。
钓鲫鱼等小体型饵料粉饵过多,饵料入水随波逐流,窝内留不住鱼,所以,开饵的时候,适当加粗饵搭配,效果更好。钓大鱼的饵料一般粗狂,散落快,可适当添加粉饵灌缝,使饵料更显饱满。
三、饵料软硬适度
开出的饵料要便于鱼入口,又要掌握好饵料的散落速度,太散附钩性不好,鱼游动产生的负压能把鱼钩和饵料分离,太硬了,饵料不产生雾化,诱鱼效果差,为了达到理想效果,饵料要开的蓬松、软硬适度,饵料入水后,逐层脱落,直至完全散落。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开饵时候适当添加状态饵,如果饵料粘性太大,可加些麸类超诱破开粘性。
掌握好开饵理论,依理论指导开饵,做到有的放矢,这样购买饵料才不会浪费。
红虫与商品饵料搭配使用
要问我冬季钓鱼哪种饵料最有效,那我要毫不犹豫的说红虫了,红虫效果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也有很多钓友在冬季都使用红虫作饵,但是你是否发现及时你用红虫了,但是效果也不是太好,其实这往往跟你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时候都是方法用错了,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一起来看看下文吧。
单根顺穿
红虫挂饵有穿钩法,也有捆绑法,先来说说穿钩法吧,如果大家使用单穿红虫的话,尽量选择供公虫,因为公虫肉头厚,挂上不易走形,而母虫头比较薄,非常的不好挂。另外除了可以像挂蚯蚓一样直接挂上外,也可以直挂两头,将两头轻轻挂在鱼钩上就行了,这样不会让红虫体液快速流干。
冬季尽量选择细一些的鱼钩,这样不容易把红虫体内的体液挤出来。
红虫+商品饵
很多钓友为了省事,喜欢直接使用红虫,但殊不知如果能将商品饵加入红虫中,使其充分混合,效果会更好;首先取商品饵,然后用水搅拌摊开,取红虫分散均匀的洒在饵上面,搓饵时连红虫带钓饵一起搓到鱼钩就行了。
关于红虫的使用就介绍这么多了,红虫效果虽好,但是相关方法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还是很多的,希望大家能多多注意的,不要再做错啦。
分析钓鱼高手使用饵料的技巧经验
和大伙聊聊用饵的技巧经验。一样的饵,一样的配置,但是不一样的用饵技法,收获是绝对不一样的。下面我就针对几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粗知拙见。
一、频率是用饵技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频率的快慢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说保证一分钟多少杆,或者一小时多少杆子。这都不准确,频率与留底饵料有直接的关系。留底饵料承载着诱鱼和聚鱼的作用。在初期,我们做窝的时候,可以频率快一些,但是鱼进窝子之后呢,我们是不是要杆杆中鱼呢,在竞技池塘,鱼密度够的情况下,我认为可以。
但是在野外我就不建议大家,鱼一进窝子,有了吃口,就杆杆去糗鱼。这样往往留底饵料没有延续性,造成我们把窝子里的鱼钓没了,再去诱鱼则很难了。钓的时候频率的快慢,是根据自己窝子的具体情况来看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饵料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二、技术细节决定饵料威力
同样的比例和同样的原料,加上同样的水去开饵。效果会完全不同,开饵水的温度,开饵我们打饵的力度,醒饵的时间。这些细节问题常常被大家忽略。
饵的松散度,决定饵料在入水后的一部分立体雾化速度,立体雾化速度起到主要诱鱼效果。而同样一款饵料,打饵的手法不一致导致上鱼的速度不一致,这是合理现象。
所以大家在网站上、杂志上、朋友口中,得到一些方子的时候,别忘寻求细节性的完整。这样才可能使你配置出的饵料最终能与运用联系到一起。
三、钓鱼是个系统的工作
在垂钓过程中,我们往往认为饵料、浮标、杆子都是独立的,其实不然。尤其是饵料和浮标是配合绝对缜密的,我们做过这样的实验,用不同吃铅量的标,携带同样的饵料,调四钓二去观察,饵在走水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到底的状态也不一样。
松散一些的饵料,用大号吃铅大的标,在快速走水的过程,饵料被破坏程度比较大,付钩性明显差很多。粘一些的饵用小浮标,走水的时间比较长以后,到底后略微有膨胀,容易被小鱼抢食。往往就是我们认为各自独立的部门的交叉工作没做到位,才影响了我们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四、用饵
要知道饵之所长,饵之所短。扬长避短,请鱼入瓮。没有哪款饵是天下无敌,了解饵的特性,才能真正去驾驭使用。
以上所说的几乎都来自于饵料的细节工作。所以在我们配饵的时候,对我们配制的材料都要单独使用一段时间,了解每种材料独自的特点,这样才可能将饵料的特性与共性结合起来。
小药的适合使用情况及搭配
相信平时习惯在黑坑钓鱼的钓鱼人,都对小药有所认识,合理适当的使用小药,可以尽快上鱼,提高上鱼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小药的使用情况及搭配。
一、小药在什么时候适合使用
1、坑钓鱼抢鱼阶段必要使用
抢鱼阶段新鱼往往更偏重于更浓的味型,在饵料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多添加钓鱼小药。
2、黑坑偷驴阶段必要使用
目前北方的黑坑放鱼量场场都会非常大,即使是偷驴坑内存鱼的密度也会相当高,为了能更快的将鱼引诱到窝点,我们可以尝试放大添加量来协助诱鱼,感觉鱼诱过来后,可在饵料里加上一部分原塘颗粒,减轻饵料里小药的量,这样针对黑坑内的老鱼、滑鱼、回锅鱼比较有效。
3、钓位两旁一段距离内没有人的情况下少量使用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不存在抢鱼、不抢鱼的情况,所以可以适当降低小药的使用量;
4、在旁边有人干扰的时候必要使用
左右两边钓友用的小药量都非常的大,并且连连中鱼,这是你就可以考虑使用味型更为刺激的钓鱼小药,来把两旁钓友窝点中的鱼吸引到自己的钓点了。
5、自然水域水库、江河、大湖野钓时少加。
二、小药搭配原则
一味突出,一味柔和,一味补充。
1、味突出
各种小药的合作配合,要有一味突出,突出的味道如果多于两味,要么就二虎相争勇者胜,要么就两败俱伤。所谓突出,是相对三味或者多味药相对而言。没绝对定义。通常比较突出的药,如:爆口鲤、爆口鲫、黑坑专用鲤鱼、黑坑专用鲫鱼、野钓专家鲤鱼、野钓专家鲫鱼等可作为突出药。但是如果整个搭配的小药都比较柔和,那么果酸,花香诱等也可作为突出药。
2、味柔和
同上面的定义。柔和也是相对的。通常柔和的药易选择味道绵柔,长久。黑坑钓友通常说味道对了,这个对了的药多出于此味,爆护的药也多出于此味药。
3、味补充
前两味完美的配合,已经可以发挥出来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添加一味辅助,补充上两位的不足,做到锦上添花。
小药的搭配,并不是很绝对,有千万种方法,具体黑坑也好、休闲野钓也好,用什么药,怎么搭配,喜欢的钓友可以私聊交流,鱼情水清各有不同。我们只能做到知道多少告诉钓友多少。
春季钓鲫鱼的饵料搭配经验和技巧(上)
天气渐渐变暖,紧跟着就是春天的到来,由于水温也慢慢上升,冬眠醒来的鱼儿都开始从水深的地方往浅水的地方游去了,这个时候最早来到岸边的当属鲫鱼了,于是越来越多的钓友都开始讨论春天钓鲫鱼应该用什么样的饵料配方之类的话题。
今天笔者就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在钓鲫鱼方面,结果较为喜人的饵料配方。当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说你也有什么比较好的关于鱼饵方面的配方或者技巧心得之类的,都可以发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什么都无法阻止钓鱼人去钓鱼的热情,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钓鱼经历,相信热爱钓鱼的钓友们都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制作鱼饵的时候,肯定有很多钓友走过不少的弯路,最终还是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钓鱼饵料配方,以及经常使用的一些鱼饵。
很多有经验的钓友在春季钓鲫鱼之前和饵料都是采用这种配比方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使用基础饵料加上主攻饵料,配合着状态饵,最后根据需求添加一些小药。不错,笔者今天就是要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样的饵料搭配的技巧或者说是配比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基础饵,什么是基础饵呢?它就是鱼儿比较喜欢吃的麸皮、小麦、玉米一类的饵料,就好比说我们平时用的颗粒饵料就是它了。一般在饵料配方里边,基础饵大约占总比的四成到六成左右,由于它通常占的比例都很大,而且雾化之后会处于平面,所以偶尔还是需要一些较为体轻的品种来进行调整,注意灵活应用就可以了。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主攻饵了,它的作用其实就是让鱼开口,鱼喜欢吃什么,你就给它什么鱼饵,主攻饵主要就是迎合鱼的喜好及口味,起到诱鱼的作用。可以说,它就是在基础饵里边添加一些可以刺激鱼的食欲,让鱼较为容易开口的动物蛋白,也可以是植物蛋白,调解一下基础饵不足的地方。就好比春天钓鲫鱼的时候,要多添加动物蛋白,因为这个时候的鲫鱼急需营养补充体力,而像现在市场上面种类特别多的单品饵料就是在体现主攻饵的攻击性,可以说,这样的鱼饵对鱼儿有着致命的诱惑,当然,它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主攻一种鱼种的,在饵料配方的整体比例里边,主攻饵一般占三成左右,所以在自制鱼饵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添加的量要适量。
再然后给大家说的就是占总比一成左右的状态饵了,状态饵需要大家根据实地情况来进行鱼饵状态的调整,最大可能的去适应鱼情,迎合鱼类的需要。至于如何根据情况来判断鱼饵需要的状态,是要求雾化,还是需要膨胀,各自所需的时间又是多少,这就真的需要你认真观察鱼需要的究竟是什么,而鱼饵的黏性怎样,是否在钩子上脱落,或者说它能否依附在钩子上,就需要大家随机应变了。
笔者今天就先给大家讲这么多,相信大家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些知识,在下篇文章中,笔者将会为大家讲述钓鱼小药在垂钓过程中的用途及使用详情,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