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补窝技巧。

制作的诱饵尽管理想,但如不得法,垂钓仍不会有大收获。窝撒在哪里,如何撒,何时补窝,这些也都有很深的讲究。凡经验丰富的垂钓者,均积累有一套有效的撒窝经验与技巧,所以都有较大的钓获。

理想的撒饵,应根据季节、鱼情、气候、水情和风向而定。如春季早晨气温低,浅水水温也低,撒窝应选水深1.5米以上的点。等太阳出来照晒2小时后,浅水温度回升高于深水温度,鱼便会向水温高处觅食,这时可再在浅水中用手抛式补窝,饵团应松散些,这样的饵团入水时响声小。

夏天早晨应选风浪处,先近(浅)后远(深)地撒窝垂钓,中午再回到岸边风浪中垂钓打窝。因为夏天早晨浅水温度比深水低,风浪处含氧量和微生物也多,太阳出来照晒后,浅水水温比深水高,这时逐步向水深处撒窝,鱼易钓到。中午由于气温高,而且风浪中虾与螺蛳也无法立足停留,岸边的虾、螺蛳便逐步向深水移动,这时大鱼就会到岸边风浪中来抢食饵料,故能钓到大鱼。

秋天时浅水水温低,应选择深水处撒窝。早秋时要迎风撒,深秋时要偏风撒窝。俗话说,有风有浪会有鱼,风平浪静难钓鱼。补窝饵最好选用那些香味或腥味比撒饵浓的诱饵。当发现钓窝内上鱼率已逐步降低时,可及时补窝,有时轻补,有时重补,这要根据所钓鱼的品种而定,如鲫鱼要轻补,鲤草鱼要重补。

补窝撒饵,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如静水轻撒,流水重撒;静水宜用手抛撒饵,流水宜用打窝器撒饵;水深处饵要撒得多些,水浅处饵要撒得少些、补窝勤些;春天宜用粉饵,夏秋宜用颗粒饵。

延伸阅读

补充诱饵(补窝)时要注意的几点


补充诱饵又叫补窝。一般外出垂钓,少则半天,多则一天。一个诱窝不可能持续那么久,因此,在施钓过程中必须适时补窝,使鱼儿恋窝不走。补充诱饵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入水轻。因为窝点已经有鱼了,所以在补窝时就要特别小心,动作要轻主要表现在饵料入水要轻,声音尽量要小。鱼儿如果受惊,就会一哄而散。所以补充诱饵不能用手直接撒向水中,应将诱饵至于撒窝器中,慢慢接近水面,轻轻地使其入水,将诱饵倒于窝点处。

2、数量少。补窝时,诱饵的数量不能过多,也就是相比于第一次撒诱饵的数量要少一些。因为窝里的鱼已经吃了不少诱饵,有的也已半饱,如果再多撒饵,鱼吃饱了就对钓饵不感兴趣,也就不会再咬钩了。

3、补窝勤。补充诱饵的次数要多些,这是为了让鱼儿能够长久地留在窝内,并不断上钩。在垂钓时最好打2-3个我。在一个窝里钓上几条鱼后,可转到另一个窝里继续钓,并在空着的那个窝里继续补饵,以便过一会再来钓,这样轮钓、勤补,可引诱鱼儿不断进窝。

4、饵料精。所用饵料一定要精。后面补充的诱饵都应比第一次撒诱饵的质量要好,可以少,但一定要精。如开始时撒的诱饵以糠粉、麦麸为主,补撒时应在原来的诱饵中加入炒香的黄豆粉、芝麻粉、鱼粉等,使之香味更浓,对鱼才更有吸引力。

钓鱼打窝(诱饵撒窝)在淡水垂钓中的应用


有经验的垂钓者都清楚,在淡水中用手竿垂钓,撒窝是一项至关重要而又非常讲究的工作.试想,豆粒大的钓饵抛在若大的水中,怎样才能被鱼发现并吞食呢?用什么方法才能把钓点附近的鱼招来,以增加钓点鱼的密度呢?在垂钓实践中这个间题解决得好,鱼就上钩快,收获可喜,反之,不仅鱼上钩慢,甚至会一无所获。

窝口的测定

钓点选好后,撒窝前,先要对窝口进行必要的了解,如水下是否平整,有无杂草杂物.探查方法:可先在钓点试好水线,将浮漂立好后(用沉底钓)把不挂饵的钓钩分别抛在钓点附近约一米见方的各部试钩。观察浮漂是否有倾倒或没水的现象发生。同时,每次起钩都要观察钓钩上是否挂有水草等物。水底平坦、水中无杂草的地方是比较理想的窝口.反之,钓者可根据情况进行清理或另选钓点。

诱饵的制作与选用

撤窝用的饵料称为诱饵。日前常用的诱饵有小米、碎大米、麦麸.豆饼粉.按不同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诱饵.也有用洒糟、骨头、各种剩饭做诱饵的。不论选用或配制哪种诱洱都必须遵循味大、易散的原则。味大是指诱饵要香气浓郁。只有这样才能说是诱饵,诱饵的粘度不宜过大,使之在水中容易散开。且饵屑不便于鱼吞食,让入窝之鱼欲走不舍才能将鱼留住.

为了增加诱饵的香气,人们在垂钓实践中摸索出许多方法。如在选用小米、碎大米做窝时。提前将小米、碎大米放在严密的器皿中用曲酒浸泡(一般浸泡时间均为二十四小时以上)。使米饵具有一定的醉香气。在配制混合诱饵时.先将豆饼粉、麦麸等进行炒制或发酵,使其具有较浓的香气。配制时也有人在混合诱饵中加入少许白糖或酒.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在配制混合诱饵时粘度不宜过大.最好是经水稍泡即能散开为好。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诱鱼效果。有人在诱饵中加入有药香气的各种药品,如维生素B等,诱鱼效果也很显著。但在使用各种药品时,切记请勿使用有毒药品.以防污染水质和食鱼时伤害人体。

诱饵的配制与选用要根据水情鱼情、个人的垂钓经验和具体条件而定.如以垂钓细鱼、编鱼为主.可使用小米或碎大米做窝,如以垂钓草鱼、鲤鱼为主.可使用以豆饼、麦麸为主的混合诱饵做窝.骨头做窝,易招引乌鱼、鲶鱼等凶猛鱼类。

诱饵的用量及续窝.

撒窝时诱饵用量多少为宜?有人主张多投,也有人主张少用.我认为通常情况下以诱饵量适当多些为好,这不仅可以招来大鱼,而且能达到利用大鱼驱散小鱼的目的。

使用小米或碎大米做窝一次投放一两左右为宜。使用混合诱饵做窝,一次投放鸡蛋大小饵团三至四枚即可。诱饵投放多了会不会出现鱼贪食诱饵.不食钓饵的情况.或出现小鱼聚集现象?

我们投放诱饵的目的有二:一是把鱼引来,二是将鱼留住。撤窝后小鱼聚集是很自然的.无法避免的现象。然而.窝中小鱼聚集争食的现象不但会使诱窝发得快,而且小鱼争食往往会引起大鱼的注意。当大鱼到来时.那些争食的小鱼为了自身的安全竞相逃掉。这也就是钓者常说的欠鱼不来小鱼闹,大鱼到来小鱼逃。如果窝内诱饵较少.待大鱼到来之前已被小鱼糟踏殆尽,这样即使大鱼到来也不会在窝内滞留。

撤窝后不必急于下钩,要耐心等待、观察,待窝内不断出现水泡(鱼星)说明大鱼已经入窝食饵(俗称发窝).这时便可下钩垂钓了。一般说来,从撤窝到发窝大约三十分钟至一个小时左右,续窝就是在原来的窝子中继续补投诱饵保持窝子中的饵量。有时到了续窝时间仍上鱼较勤,这时也应及时续窝。

撤窝的最佳时间

选择什么时间撒窝诱鱼效果最佳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入手。小鱼多生活在食物丰富的浅滩或岸边,即使在人声嘈杂的白天也还照食不辍。而大鱼或较大的鱼则性情狡猾机敏且胆小谨慎。大鱼白天多在深水中或远离岸边的中心处栖息。但是到了黄昏和夜晚,夜深人静.大鱼开始出游,到岸边和浅滩游弋或觅食,天大亮前返回栖息地。

根据大鱼这一活动规律(特别是夏秋季节),撤窝的最佳时间应选在天亮前为好。如有条件能在头天晚上选点撤窝(饵量可适当多些〕就更好了。如果撒窝晚.大鱼已返回到水塘中心深处.即使窝子再好,也只能招引些散兵游勇了.难怪有经验的垂钓者往往半夜时分就出发上路了,那是他们在抢撒窝的最佳时机。

钓鱼补窝的技巧分享


在钓滑的野河里面,常有1斤左右的鲤鱼出现。这些鲤鱼很精,只吃窝料,有时在窝子周围打转但就是不咬钩。这主要因为此时的窝料比较集中,鲤鱼能够较方便 地吃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窝料散开后,鲤鱼就没有耐心留下了,所以在窝子周围打转,寻找散开窝料。要想把鱼长时间留在窝中,可采取勤补窝的方法。窝料可以 采用酒浸的小米,尽量不用容易使它吃饱的窝料。每次补窝用打窝器取定量的酒米集中撒下窝点。这期间千万不要走开,防止延误战机。当发现窝内有鲤鱼星时,立 即轻轻下钩,把钩放到鲤鱼星最集中的地方。鲤鱼会误食窝料而吞钩,可将其钓获。如在搞钩时发现鱼钩只挂住一点点,这就要钓者提竿时机一定要把握好。鲤鱼的 吃法很狡猾:七星漂表现为时而上浮,时而下沉,而且时间很快。常有漂亮的送浮不起鱼的现象。所以,要求钓者有足够的耐心与鲤鱼周旋。

撒饵器的制作方法与打窝技巧


鱼谚有云要想钓得多,必得先打窝。手竿垂钓,打窝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讲,除了某些活动性很大的鱼外,其他比较安静的鱼,下竿前都需要先施用诱饵喂窝子,诱鱼进人窝 点,然后再行垂钓。那些不打窝子钓白水者,多半难有好的收获。

不言而喻,打窝必须先选好钓点。有关钓位钓点的选择, 前面已有专门介绍(索引),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不过在施投诱饵之前,还需要对窝子进行必要的探测,以便弄清楚水域的深浅, 水底是否平坦,有无杂草、乱石或其他障碍物。探测的方法, 一般是用钓线(拴一重物)测出水的深浅,水线试好以后,将空 钩拋人钓点附近1米左右见方内各处去试。根据浮漂的状 态,即可判断出水底是否平坦;根据鱼钩挂没挂草或其他东西,可判断出水底有无杂草或别的什么障碍物。当确认水底 较平整且无杂草等其他障碍物时,即可进行撒窝。

撒窝的具体方法很多,但不外乎撒饵器撒、手撒、借助钓具撒这几种方法。

撒饵器可自己制作?可用暖瓶盖(铝制)、小塑料瓶(剪掉瓶颈),或乒乓球(剪一个口),装上诱饵,用夹子夹在鱼竿上, 撒入窝中即可。

以塑料瓶为例。剪掉瓶颈,两边穿孔,用铁丝装上提梁, 再在瓶底正中穿一小孔,系一根线。使用时将此线捆在钓线 铅坠的上端,鱼钩钩挂提梁,瓶内装满诱饵,用夹子夹在鱼竿上送入窝点水面。由于塑料瓶很轻,遇水必浮于水面,这时稍微松动钓线,挂在提梁丄的鱼钩便会自行脱氤再一提钓线, 塑料瓶就翻转过来,诱饵撒落窝中。也可用小铅罐制成的撒 饵器打窝,将诱饵装在小铅罐里,然后用橡皮筋将铅罐固定在竿梢上,将钓竿伸向钓点水面,用手轻轻敲打钓竿,诱饵便慢慢落下。打窝方法见下图

如用小米撒窝,必须用撒饵器来撒;如用粘性饵料撒窝, 可用手直接来撒,或将诱饵捏成饼状,包在龟钩或坠子上面, 轻轻送到窝中。撒饵要力求位置准确、饵食集中、量要适当、 分次投撒。

为使诱饵能够准确地落入选定的钓点之中,应在投饵之前就要在所选的每个钓点的岸边,用木棍或土块做一记号,并寻找对岸与之正对的方位物(山、石、草、树、电线杆或水中倒影均可),使记号、钓点与方位物者在一条直线上,同时用鱼竿测量出钓点与岸边的距离,并记住。

投撒动怍宜较宜稳,对准选点,尽量减小误差的范围,使诱饵落在选点附近1平方米范围内。只有饵料比较集中,才 能有效地诱来鱼群,并能较长时间留住鱼。

投饵应视水面大小和水域深浅来定。水面宽或水深宜多投些;反之则少投些。

撒窝后不要急于下竿,要等到发窝时再下竿。发窝就 是指鱼群Q进人窝点开始吃饵,窝中不断冒出水泡(鱼星)。

一般一个窝子钓上2~3个小时,就需再补撒一次诱饵, 即补窝,以维持窝中继续有鱼。如果是打了几个窝子,则应釆取择优施钓的方法。即哪个窝子上鱼多,就钓哪个窝子,并续哪个窝子;而上鱼少或不上鱼的窝子,干脆不再补窝。

此外还应该注意,如钓面饵,钓饵宜软不宜硬。但应适度,不可过软,饵软提竿时可原地掉落。还有,不管是咬钩提竿还是换食提竿都要有一定力度,以使饵就地脱落于窝中。 再就是要勤换食。这些均可增加窝中的饵量,吸引更多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