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水域垂钓六个实用技巧。
一、冬钓应注重的六不
1、宜钓晴天不钓冷
冬天,即使因水温下降而导致鱼类少吃,少动,但只要是晴天,尤其连续几日艳阳天气的中午时分,由于日照影响水温上升,从而又达到相对适合鱼饵游弋觅食的水域环境时,尽管冬不如春,但还是适宜垂钓。
反之,若是阴雨骤冷天气,除北方冰钓外,任你心急手痒,也不宜出门,因为三九天的冷,鱼饵本来就已经进入冬眠,要是在连续几日骤冷,其水温就更会下降,一般都低于适合鱼类觅食最低5度的临界线而致使他们停止了摄食,所以,这时候,不管在什么水域垂钓和钓位多深,都很难有渔获。
另外,晴天中的冷,即早上大雾尚未散去,日照还没有使水温逐渐上升到一定程度的11点钟前,和下午随着日照的逐渐减弱是水温又慢慢开始回落到5点钟后,由于冬天的早晚不仅鱼儿都在深水,更因为这时与午间水温温差使鱼儿又感不适,同样难钓。
2、宜钓熟地不钓生
这里所指的熟地,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对经常去的钓场知根知底,熟悉他的水面风向及日照阴阳,了解和掌握了四周或两岸所钓位置的深浅及探出的坑,石窑里是否藏鱼,二是对鱼的大小,鱼群稀密,食性偏爱和摄饵频率及漂讯反应的强弱能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冬钓,为何要在这些方面较之春夏秋季更加讲究?其原因是,其他三季,常常是鱼找吃,而冬天恰恰是吃找鱼,前者,无论在任何水域,即便实施过程中哪里有虑事不周,但起码也能钓则少获。而后者,即便某水域鱼儿很多,但由于他们少吃多动,如果钓者在冬钓时还是像其他季节那样随随便便的下竿,随随便便的用饵或在某个环节少有疏忽,恐怕就很难钓到鱼了。
3、专钓鲫鱼不钓混
冬天,尽管因水温下降而不适合鱼类的生存环境则使他们少吃,少动,进入冬眠,可这时的温水性鲫鱼,即便水温已下降到5~3度,也能眠而不死,同样摄食。尽管不及春夏秋好钓,但只要找到了他们的栖息藏身之地,一般都能钓获。
然而,这期间,淡水中的其他大鱼,除平常本性就是越大越不会像鲫鱼那样轻易咬钩外,更在于他们的觅食水温温差要比鲫鱼高出2~3度,所以,只要进入立冬后的小雪节气,即使出钓农村经营性的养殖鱼塘,也很难钓获:要是稀少的自然水域,那就更不可能了。故此,凡冬天出钓,钓者在意欲所钓鱼种的选择和渔具,鱼饵的准备上,只应考虑专钓鲫鱼,不要再像春夏秋季那样,鲫、草、鲤、鲢,混钓一塘,有啥钓啥,格杀勿论,真要这样,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失误。
4、深钓适度不钓很
有句鱼谚冬钓深。这也是钓界老前辈从时间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广为运用。
但是,深夜并非越深越好。根据鱼类有关季节,水深,水温资料显示,寒冬,水深3.5米,水温便能达到3~5度,则可适合鱼类栖息藏身。也就是说,冬钓的最深水位,一般应考虑在3米以上,4米以下,要是超出4米钓很深钓点,情况又会不一样。
当然,冬钓,深是前提,但是有条件,具体的讲,也就是一般不能低于3米深的水位,要在3~4米之间,凭自己经常择地选点的经验,力求找到,找准鱼儿的窝点这才是关键。否则,倘若你的钓点无鱼,就是再深到8米,10米,也无济于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冬钓,一定要走出深的误区。
5、静钓守窝不钓奔
冬天野钓,很多钓友都习惯撒喂3~5个窝点,这很正常,也值得推广,但在施钓换窝的时间差上,一定要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即换还是守。
冬季,根据鱼类少吃少动这一生存习性,撒窝后,即便诱饵属于浓香型,能刺激他的视觉和嗅觉,但至少也要两个小时,甚至更长一些时间,才有有鱼近窝,这期间,钓者若仍按春夏秋季鱼找吃,那样20~30分钟就想有鱼讯反应,否则,就习惯性的频繁换窝,换来换去,结果,每个窝子往往是人走鱼进,人到鱼溜。越换越勤,越勤越换,东奔西走,这窝那窝,一无所有。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冬钓,钓者要耐住静守,切勿勤换奔走。具体方法为:当甲窝从撒喂到试钓两个小时左右还不见有鱼讯的任何反应,则可考虑换到同时撒喂了诱料的乙窝,在乙窝试钓30~40分钟后也没鱼讯时,再换到丙窝,如此往下,挨个试钓,当试出某个窝子有鱼,即便隔三差五才钓上一条最好也莫在移情别恋。毕竟是冬天,能钓获就算知足,再换也不过如此,甚至不及。
6、宜钓暗草不钓明
钓鱼要挨草,恐怕是任何钓友都懂得的一项基本常识,但是,草还是有明草和暗草之分。
明草,不管他的稀密程度,都只生长在溪河塘堰的两岸周边,且水位一般不会超过两米,正式这个原因,入冬后,特别到了隆冬时节,尽管有密集的枯萎水草覆盖水面而看似他们会在此处栖息藏身,但实际上这种水位的水体温差环境,根本就不适合鱼冬季耐寒的生存条件而早已离开近岸,潜入深水,所以,这期间,钓者不能拿在挨明草垂钓。
暗草,一般都在离岸10米以外的河底生长,因为这里水深,即便是高杆和藤叶草,也长不出水面,像这种隐欲可见的暗草,除了往往都在3米左右的水位而正适合冬季鱼类的水温环境外,更在于水底草丛障碍最容易歇鱼,藏鱼,只要钓者在岸上能发现水域中有似现非现的黑压压一片暗草,在选择稀疏处的草隙喂窝,并注意防止挂钩,真算是冬季的最佳钓位。
二、冬钓应注重的两个技巧
1、钓具精巧
冬钓,因为选择的对象鱼种是鲫鱼,这就首先确定了主要钓具只适宜用手竿,不宜用抛竿;其次,在春夏秋使用过的钩线漂坠全套钓组,不管新旧都应该重新更换,尤其必须坚持钩的大换小,线的粗换细,漂与钩坠饵的沉浮力完全相等,一定不要再用其他季节的常年一贯制综合型钓组,否则,就会因冬天鲫鱼摄食更加斯文和浮漂反应特别微弱而造成识漂和提竿上的操作失误。
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失误,冬钓最适合的钓组匹配一般为,竿用4.5或5.4米轻便柔软型手竿,线最粗不超过0.8号,钩用4~5号(不宜在大)海夕常柄钩,坠子要轻,浮漂要小(散漂三粒)。这种轻细小的合理组合,是冬天钓鲫争取多获的一个重要条件。
2、饵料精良
冬钓野塘的诱,钓饵,一定要注重精良,才能适应鱼儿少吃,少动的习性饵增强对他们的诱惑力和食欲感。
诱饵:既要讲究浓香,又要注重颜色,以红黄白的艳色和甜腥膻的浓香刺激它的视觉嗅觉而强力诱引他们进窝。
钓饵:应比诱饵更精,更香和更具诱惑力。若用蚯蚓做钓饵,以红色的为佳,但只宜有火柴棍大小即可,小了穿不上钩,大了,不适合冬季鱼饵摄食。为了对鱼饵的诱引更有效,还可将蚯蚓用麝香液或其他饵料香精做蘸饵效果会更好。冬季最好的钓饵莫过于红虫了,有条件的钓友可使用红虫施钓,效果非常好。
编辑推荐
台钓的六个钓鱼小技巧
台钓是台湾钓法的简称,讲究装备齐全,动作规范。台钓可不是坐在台子上钓鱼,是台钓法,指悬坠底钓术。 它可以明显看出铅坠悬于水中,而钩在底。台钓需要有一定的钓鱼技巧和严格的规范,下面给大家讲述一下!
一、采用细短竿
优点是容易灵活掌握,能轻松做到台钓所要求的手不离竿。当然,即使竿很细短(台钓比赛一般要求用三米六的,平时用一米八的也挺多),拿到手里毫不费力或鱼多得放不下竿时,眼前也要插摆好竿架,否则,就不是规范台钓。
二、采用灵敏度高的细长漂
要求眼不离漂。漂和坠的搭配,至关重要,最常见的是调四目钓两目就是不加饵时漂露出水面四目,双钩加饵后,下钩(双钩一高一低)微微着地,漂露出水两目。
三、采用细线小钩
既灵活隐蔽性又好,简直可以说,多么小的鱼也能钓上来。
四、钓鱼时的饵料
钓饵要好,软硬适中,极易吞食。
五、提竿抛竿要规范化
抛出后漂以上的线要入水,不入者要把它压下去,称为压线,压线的好处是能避免线在水面上对视漂的干扰,突出漂的灵敏性,有风时十分明显。用散漂时压线也有明显的防风效果。
六、钓鱼时需要的工具
垂钓时要有太阳伞,并且要坐带靠背的折叠椅。你要说,我为了方便,用台钓钓具,而坐马扎,戴草帽,也是台湾钓法。那可太不标准了,有这种想法的钓友,不如自己做一个发明,总结出经验,梳理出条例,形成规范,创制一种新钓法。
冬季垂钓的用饵的六个问答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鱼则以饵为天,鱼饵运用得当与否事关收获的多寡,因此钓友不仅要开好饵还得用好饵。那么垂钓中该如何用饵?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一、比赛前怎样摸清鱼情?
Q:接触竞技2年多,在试塘的过程中,总是比较迷茫,不知道怎样准确的摸清鱼情、如何准备好第二天的饵料、味型,甚至连钓法都不确定,请问王兵老师如何在比赛前摸清鱼情?
王兵:赛前摸鱼情是让很多钓友头疼的事,越是冬季越要摸清味型,靠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建议找几个人一齐试,用比赛掐鱼的方式一小时一小时的试,几个人用不同味型的鱼饵作钓,一小时做个总结,然后再来,相信会很快摸出味型。要相信团队的力量。
二、拉饵不瓷实该如何调整?
Q:最近出钓配置的小鱼饵料由于成品饵颗粒有点粗,所以粉得很细,饵料醒好后打得比较多,但用时却拉不出饵团,请问王老师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调整才能拉出好的饵团来?
王忠岭: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饵料粉的太细、揉的太死,调整的话建议加上四分之一的轻麸,然后稍微揉几下,不会变死。
三、混养钓鲤鱼窝料如何配置?
Q:邱老师你在节目中称自己制作的发酵鲤鱼窝料效果不错,可以透露下制作方法吗?
邱廷军:这款啤酒泡颗粒适合混养钓鲤鱼,可用5斤颗粒饲料、两瓶啤酒、两个核桃大小的红糖,用啤酒将红糖化开,混合均匀后装起来放置两到三天即可使用。
四、大棚钓鲫鱼不开口怎么办?
Q:大棚钓小鲫鱼,个体在一两以下,三四钱的比较多,体质不好、口微猾。0.3#主线、0.1#子线,软尾九目吃铅0.71的浮漂。钓底第一场大边钓获40尾,越往后一场不如一场,用腥香的拉饵能看到清晰的顿口,换白饵使用却没口。调四目钓三目或者三目一线。请问汤老师这种鱼情该如何作钓?
汤晓波:这样的鱼情建议用硬尾漂,调几目钓几目,口滑稍微让一下,线组就用现在的搭配没问题,白饵是乱、滑口使用,口少还是用腥香饵钓,现在这个季节可以用虾粉。注意:没口的情况下不要等太久提竿,要保持一定的节奏,谢谢!
五、钓鲫鱼中鱼率低是什么原因?
Q:鱼塘钓鲫鱼,中鱼率非常的低,很是郁闷,采用的是鱼伊思尼4号钩,硬尾2号浮漂,调4钓1、2、3或调6钓1、2、3、4、5都试过就是不上鱼,请问是什么原因?
郑益村:首先选择的钩有问题,钓鲫鱼一般选择袖钩,因为袖钩的钩条细,钩门窄入口性好;其次你选择的线组是不是过大,塘底的淤泥是不是过厚,如果降尘过厚可以把漂目调高,这些都是你导致放空杆的原因;最后这季节钓鲫鱼需要适当的将饵料味型加重,改善鱼的就食欲望。
六、钓白鲫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Q:请问钓对象鱼白鲫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钓法饵料该如何选择?
蔡杨:白鲫鱼一般情况喜欢离底,吃口不是那么凶猛。根据这些特性,钓白鲫可以尝试打离底接口,饵料状态要轻,这样更容易入口些。当然根据不同的鱼情还要具体分析。
打窝的六个技巧[图]
渔谚有云:“要想钓得多,必得先打窝。”打好窝子,才能将鱼儿诱集到垂钓的既定水域。那么如何才能打好鱼窝,掌握以下六个原则,大有裨益。
一、因鱼而异的原则。打窝子用的饵料是多种多样的,有豆饼、菜籽饼、玉米面、大米、小米、麦皮、米糠、酒糟、豆腐渣,还有用菜、草及树叶等。原则是钓什么鱼,就用那种鱼喜爱的饵料,而且撒饵中颗粒块大小也要因鱼而异。因为不同鱼种的口味,用饵料要投其所好。比如钓取千克以上的大鲩、青、鲤等鱼,只有玉米粒或红枣大小的薯块、豆饼块才能生效。
二、选准撒点的原则。选准撒点方能有的放矢。打窝子时不妨按照五个方面的要求选好撒点:一是有水草的地方。二是水流入口或出口处。三是*近塘边和水沟边。四是根据风向和风力的大小选择,风力在2-3级时,多在小风头打窝,风力在4-5级时,多在上风头或微波处打窝。五是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是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的,打窝子也要根据不同季节来选择不同的位置,初春温度低时,窝子则应打在朝阳的浅水处;夏天温度高时,窝子应打在阴凉深水处或水草密集的地方;秋天窝应打在较远的深水区;冬天则打在背风向阳的北坡。另外,晴天不要迎着太阳打窝。
三、虚实兼备的原则。撒窝诱饵必须虚实兼备,所用诱饵材料,都不外乎粉米体和颗粒块状,前者为虚,后者为实,虚料惑其嗅觉,实饵迷其视觉和触觉,两者兼而有之,可达到诱鱼聚窝的目的。
四、适时“补窝”的原则。打窝子不是一打了事。而是要掌握时间,适时进行“补窝”。一般情况下,一个窝子钓上2-3个小时,天气冷的时候可延续3-4小时补窝,总之在垂钓过程中,要不断的续补窝子,以保持窝中有集聚的鱼可钓。
五、水面大小与深浅的原则。一般来说,大水面窝子要做的远一些,小水面窝子做得近一些。打窝子之前,宜用钓线测一下水的深浅和水底平坦的情况,再根据水面的大小和深浅的不同,决定打窝的远近、深浅。
六、适量原则。打窝子,诱饵的用量要适当,既不能让鱼儿一下子吃个饱,又不能撒诱饵太少,令鱼儿乏味,至于投饵量要根据水深水浅来投。大水面水较深,窝食的质量差一些时,可以投一馒头大小的窝食。小水面水较浅,所需的诱饵,投乒乓球大小的一团也就可以了。
使用蚯蚓钓鱼的六个秘技(下)
之前的文章《使用蚯蚓钓鱼的六个秘技(上)》中,笔者跟大家聊了不同季节、不同水域、不同水情条件下,选择蚯蚓饵料的技巧,今天来接着跟大家分享一下采挖蚯蚓技巧、不同鱼情条件下选择蚯蚓鱼饵技巧,以及使用蚯蚓饵料时的装钩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一、不同鱼情条件下选择蚯蚓饵料技巧
在杂食性鱼(像鲫鱼、鲶鱼、黑鱼、黄颡鱼、翘嘴等等)多的水域中,选择蚯蚓做钓饵下钓,效果往往比商品饵料好,并且蚯蚓饵料的价格也相对低廉,在我自己来说,野钓时,用手竿下钓时,钓饵基本都会选择蚯蚓。因为自然水域中偏爱荤饵的鱼比较多,选择蚯蚓饵可以兼钓不同的鱼种,这也正是称蚯蚓为万能钓饵的原因。
钓者出外作钓时,首先要对目标塘中的主要鱼种有个大概了解,这样就可以根据它们的种类和吃食习惯来选择对口的饵料,收到一个好的钓获。在肉食性鱼多的水域,就选用蚯蚓、小虾等等的荤饵;在混养塘中呢,选用适口性较为宽广的蚯蚓饵同样是个不错的选择。总之,钓者作钓选择钓饵时,要秉承该荤饵则荤饵,该素饵则素饵的原则,如此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收到好的钓获。
二、蚯蚓饵料的装钩技巧
1.挂整根蚯蚓
第一种是将鱼钩从蚯蚓的头部穿进去,使其包住鱼钩的整个钩体,蚯蚓剩余部分露在鱼钩的钩尖外面即可。第二种是用鱼钩在距离头部大概1厘米的地方刺进去并穿透,然后在间隔1厘米的地方再次刺穿,蚯蚓的尾部挂于钩上即可。
2.掐头装尾端
从蚯蚓的环部以下,按需要掐出适当的长短,通常来讲,长度为鱼钩体长的两倍为好。从断面穿进去,剩余部分挂在鱼钩外面即可。尾部的蠕动恰好可以诱鱼。
3.钓小鱼时,因为它们的嘴往往比较小,此时选蚯蚓时,就要选细小蚯蚓,从钩尖装到钩体的后弯部,至多装满整个钩体,保持蚯蚓与钩尖平齐,方便小鱼吞钩。
4.钓滑鱼选择蚯蚓技巧:①选直径大概为1.5毫米,长3~4厘米的色鲜的小蚯蚓,装小钩细线。②从蚯蚓头部穿入,将剩余部分挂在钩尖外面即可。③蚯蚓在水中的时间过长时,会出现窒息情况,此时不要吝啬蚯蚓,要及时更换,保持蚯蚓的鲜活。
三、蚯蚓的采挖技巧
蚯蚓喜欢待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那些散落着生活垃圾的小水沟旁,柴禾堆下面,墙脚的乱石堆下面都能够发现蚯蚓的踪影。我通常会去挖蚯蚓,然后找一只木箱,在里面装些麦秸垛下面的碎土,如果有牛粪的话,在里面加点牛粪会更好。然后在上扔几片箱纸,平时的刷锅水也经常撒一些,保持里面的潮湿。果皮和剩茶叶也可以在里面放一些,从而增加蚯蚓的味道。出钓之前,挖出来即可,非常方便。
最后,也希望大家出外作钓时,能够玩得开心。无论是江河水库钓鱼,还是黑坑钓鱼,只要用法得到,选择蚯蚓,往往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