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钓多深。

野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紧张又刺激。它不象池钓(钓鱼场)那样有特定的环境,所钓的鱼有特定的品种和大小。在整个的垂钓过程中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因素,一竿下去,能钓上什么鱼、多大的鱼都是不可事先预见的。正是因为这样,野钓越来越受广大钓鱼爱好者喜欢。但由于是在野外,在自然水域,要想有好的收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就如何野钓谈谈几点体会。

一、选择一个好的钓位

常言道:三分钓铒,七分钓位。可见钓位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自然水域,尤其是大型湖泊,由于水广鱼稀,地形复杂,因此选择好的钓位是获得好收成的关键。首先,要了解情况。到了陌生的目的地,不要急于下竿,要周围走一走、看一看,有条件的话可向当地人、最好是水库的管理人员了解情况,主要要了解水库、湖泊近几年是否干涸过,水下都有什么鱼、鱼体大小、平时喂养情况、近期有无拖网捕捞、是否经常有人垂钓等。获取有用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综合各类信息加以判断哪里有鱼,那里是鱼道。其次,确定钓位。鱼的生存,有一定的生活规律,也自然有它们的生息繁衍之所。那些湾、草、坑、潭、角等等,是它们觅食、活动的地方,也就是钓鱼人的好钓位。其次,水库的进、出水口、也是垂钓的好地方。

野外钓鱼的钓点还应按清钓远、浑钓近、浅钓远、深钓近的规律进行选择。最后还要选择安全、较平坦的站立处,并考虑到上鱼后的遛鱼、取鱼方便,所选的钓点应远离电线、树枝等障碍物。

二、掌握好垂钓的季节和时机

有人说,春天是钓鱼的黄金季节,但在自然水域却未必如此。自然状态下的水库、湖泊,由于多在深山之处,阳光照射时间短,加上水相对较深,水的温度还较寒冷。同时缺少人工喂养,鱼通常都较清瘦。虽然浅水处温度较高,但有的也多是一些小杂鱼和小鲫鱼,而大一点的鱼仍然还在深水处活动。另外,春天正是鱼儿繁殖季节,大多数的鱼儿都食欲不旺,所以在春天较难钓取较大的鱼,收获就自然差一点。而春末至立夏,正是鱼儿产仔之后急需补充养分之时,此时气温回升,大地变暖,鱼的食欲最旺盛,这才是野钓的黄金季节。秋季,鱼儿也急需补充营养,准备过冬,此时也是野外钓鱼的一个好季节。

在野外垂钓还要掌握垂钓的时机。一般来说,夏秋两季,凌晨5时至上午的8时和下午的17~19时,均为鱼的摄食高峰时间。但在炎热的夏天和初秋,烈日当空,酷暑难熬,空气沉闷的天气是很难钓到鱼的,此时可以选择夜钓,因为夜间气温比白天低,也比较安静,鱼儿常常爱到岸边觅食。实践证明,一些白天难钓到的大鱼,夜晚却会轻易地上钩。

三、铒料要诱钓结合

自然水域,鱼类的食谱很广,也没那么挑剔,鱼感觉到饿而去觅食时,不管是荤的还是素的,只要是食物,且没有什么异味,在它们眼中都是美味佳肴。同时鱼类的食性又很杂,今天吃素,明天可能就会吃荤。通常情况下,大鱼吃素,小鱼吃荤。相比之下,在野外钓鱼,钓铒没那么讲究,重要的倒是怎样引到鱼。

一般来讲,大水面的鱼比较分散,鱼儿的活动范围广,要想将鱼聚于一处,除钓点的因素外,诱饵的用量至关重要。要想在野外钓取大且多的鱼获,很大程度在于一个诱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诱而钓之,通常要做重窝投入大量的诱饵,下得越多,时间下得越长,则越易聚鱼。诱饵多、大,目标就大,鱼进了窝,一下吃不完,就会留在窝中,时间长了,鱼会越聚越多。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定时定量投放饵料,过一段时间才去钓。诱饵宜选用耐泡的不易化散的块状饵料和颗粒铒为主,如:花生麸饼、菜籽饼块、用酒泡过的小米等等。

野生状态下的鱼类,吃惯了野食,有的已养成了口癖,人工合成的饵料固然好,但取材于自然的饵料有时会更有效。诱铒和钓铒最好能就地取材,尽可能接近周边环境食物的味道,有时采用周边的天然铒料如蚂蚱、蛆虫、地蚕、青虫做钓铒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自然水域里,运用饵料的基本原则是:以天然食物为主,以人工饵料为辅。

四、钓组要合理、安全、钓法要灵活多变

在野外垂钓,钓组没有池钓、竞技钓那样讲究,钓法也不是一成不变。什么样的钓组较为合理?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安全角度考虑。钓组可以少考虑灵敏度、多考虑结实安全。因为在野外想持续上鱼是不太可能的,也不知什么时候上了大鱼。如果从考虑灵敏度方面选择钓组,在好不容易上大鱼时却断线、断竿大鱼跑了,得不偿失,留下莫大的遗憾。

在自然水域,鱼种不一,钓法就要灵活多变。视鱼情,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目的就是能多钓鱼,钓大鱼。这种方法不行可换其他的办法试一试,悬坠钓不行,就换底坠钓,底层鱼没有就钓上层鱼,手竿不行换海竿,短竿不行换长竿,大钩不行换小钩。但要有的放矢,不要盲目换来换去,那种手竿海竿全用,一会儿用这种,一会儿又换另一种的方法并不可取,同时也易误时误事,弄了半天,鱼没能钓上一条,人却累得够呛。要根据鱼情发生的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作出合理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WWW.diaoyU007.com

五、要忌走重守

在自然水域垂钓,最讲究的是守。要耐心地候鱼进窝,一旦选好钓位,就要坚持以守为主,切不可一时没有鱼咬钩弃窝而去。因为在水面大而鱼的密度小的自然水域,在短时间内想钓起大鱼,是异想天开的。初时肯定是小鱼先进窝,小鱼不闹,大鱼不到正是这个道理,这时就要考验你的耐心了,耐心静等是必不可少的钓技之一。谁也不知道鱼儿啥时候进你的窝?如果没有耐心和毅力,拿着鱼竿到处走,东钓一阵、西钓几竿,将会失去许多机会,适得其反,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一般情况下,只要钓点选择合理,饵料对路,天气正常,迟早总会有鱼咬钩的。

精选阅读

怎样才能钓到鲢鱼分析


多位钓友询问:怎样才能钓到鲢鱼。

现介绍一种用海竿、飞钩配酸臭饵料的钓鲢方法。

钓具:3米左右的海竿,配直径0.4~0.45毫米的钓线、50克左右的通心活坠和相当于无锡绿波厂生产的15号钩即可。

钓饵:80%的玉米面,20%的豆饼,混合后用水调湿,蒸熟后晾凉,用干净塑料袋装好。可在袋内四周洒一些酒精或白酒,既可消毒灭菌,防止饵料发霉,又可促其发酵变酸。而后再用两三层塑料袋套装包严,放在太阳下曝晒7~10日即发酵变酸,成为钓鲢的基本原料。开始做量不宜过多,总重以1公斤为宜。南方钓鲢亦可用本地的糠饼、菜籽饼及米饭等为原料做试验。总的要求是饵料要粘性大,不易散开;用几种原料混合发酵,使酸味更浓厚。有的钓友还加些面肥(发面),也都是使酸味更饱和一些。

在钓鲢的头晚或当天,再蒸一些按上述原料配成的饵料,用以调整饵料的酸度,如天热饵料酸味过浓时,可掺进一些不酸的饵料。

还要准备一些带臭味的配料,可在一个能盖严的容器中,装入几块臭腐乳和两个臭鸡蛋,捣碎拌匀。用时在酸饵中掺入很少一点臭味配料,再加一些白糖,使之成为甜酸臭的钓饵。也可以将臭味配料包在饵料团的当中,使之外酸内臭,让臭味慢慢外溢,效果也不错。如 有可能,还可用中药阿魏5克,泡水100克,使之成为乳白色液体, 滴几滴在饵料中揉匀。阿魏有烂葱味,鲢鱼比较爱吃,但这种中药很难买到。如果没有阿魏,只要酸臭饵料配制得当,同样可以钓到鲢鱼。总之,钓鲢鱼要酸要臭(也有钓友用香饵钓鲢的),但又要适度。这个度,要根据气候、水的肥瘦等具体情况去调整。

拴钩及装钓饵的方法:

用直径0.35~0.4毫米的锦纶单丝作脑线,用8只钩拴成脑线长15厘米的组钩。由于鲢鳙鱼嘴大,钩宜大不宜小。

装钓饵时,先取一块略大于乒乓球的饵料,将脑线夹在饵团正当中,捏紧后,将钩逐个均匀地排列在饵团四周,钩距饵团3~4厘米,使之成为飞钩。有的 钓友曾写信询问什么叫飞钩,飞钩就是如上述的一种装饵料的方法。它的优点是钩在饵外,鱼咬钩时,钩不会被饵团裹住,使鱼没有吐钩的机会。钩外露,鱼不害怕吗?还会咬钩吗?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这是一种有效的装饵方法,上鱼率高。只要鱼咬钩,就不会跑掉,而且钩子都是被鲢鳙鱼吸入口中,不会是外搭钩。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喂养方法不同,初次钓鲢,可能不会成功。首先可在饵料的酸臭浓淡上找原因,可根据气温水温,水的肥瘦等情况进行调整;也可调制酸臭浓淡不同的几种饵料进行试验。再则白鲢偏重酸,鳙偏重臭。

总之,钓鲢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的钓技,希望钓友们多研究多实践,共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钓鲢技法。

自然水域野钓鲫鱼多钓岸边详细分析


笔者每次出征野钓鲫鱼,都是在自然水域的岸边施钓,往往都是满载而归。

一、岸边水温适度,氧气充足,食物丰富

在野塘、溪流、河川、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野钓鲫鱼,钓位钓点的选择都宜钓边。其道理有四:

一是岸边一般都生长有水草。水草,可说是与鲫鱼结下了不解之缘。水草的嫩芽、嫩叶是鲫鱼的主要菜谱。水草丛中的各种水生物也是鲫鱼喜欢吃的美味佳肴。鲫鱼产卵,需要水草作粘附,水草便成了鲫鱼生儿育女的天然产床。

二是岸边的水温适度。鲫鱼属温水性鱼类,它需要的水温是自然温和性,岸边水温在1520℃时,鲫鱼游动活跃,食欲旺盛。一年中的春、夏、秋、初冬和每日的早晚,鲫鱼都在岸边活动、觅食,活动的时间较多,为垂钓者可钓的时间多。

三是岸边氧气充足。岸边的水草能释放出氧气,供鲫鱼呼吸,水草能调节水温,有利于鲫鱼的生长、繁殖。水草隐蔽性强,是鲫鱼躲避敌害的天然保护伞。

四是岸边的食物丰富。岸边通常是树木、水草茂盛,有阴影,是鲫鱼喜欢停留的地方。草木的籽实、昆虫、鸟粪等落入水中。风常把本水域中的微生物、藻类植物以及浮在水面上的小昆虫、谷糠、花粉等吹到岸边停留下来,这些都是鲫鱼喜欢吃的天然美食。自然就会招来鲫鱼,久留不走。

因此,自然水域的岸边就成了鲫鱼的鱼间天堂,长年累月便在这里栖息、游戏、觅食,甚至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在岸边选钓点施钓,岂有不获鲫鱼满篓之理!

二、岸边钓鱼的最佳的钓位钓点

水草洞:就是水草与水草之间的空隙处。以自然水草洞为上乘。水草洞以小碗口大小最佳,但水底必须干净无杂物,饵钩必须落到水底,才能钓到鲫鱼。若水草茂密无空隙,可用竿尖把水草拨成草洞,也很理想。钓水草洞,钓线必须与竿身相齐或短于竿身,饵钩才能准确地放到水草洞中。若岸边水色浑浊不见底,钓点离岸边越近越好。若岸边无水草,哪怕只有一簇水草,几根枯枝也是好的,钓点也应选择在这里,也比光水区获鱼多。

水草边:水草旁、水草边是鲫鱼进出水草与光水区的交通要道,也就是鱼道。加之这里也是小虾活动的地方,鲫鱼喜欢在这里嬉戏、觅食小虾。故钓谚云:找到鱼道,连连上钩。

石头旁:在无水草的岸边,岸边的石头旁、坑洼处,只要水浑不见底也是好的钓点。因为这里是小虾、浮游生物依附和活动的场所,在这里施钓,也有理想的收获。

浅滩处:就是岸边的浅水区。由于阳光的照射,浅滩水温比深水区升得快形成了一块暖水区,各种水生虫类、微生物及水草复苏生长,为鲫鱼提供了天然食料。鲫鱼便从深水区游向岸边浅水区戏游、觅食。夏天的早晚,在水温未升高和水温下降之际,两次觅食高峰,便游向浅滩进食早餐 晚餐。

湾和尖:在溪流、河川、水库、湖泊,其岸线大都里出外进,曲曲弯弯。凹进去的岸段叫湾,凸出的岸段叫尖。湾和尖都是钓鲫鱼的好钓位钓点。 春钓湾,因湾中之水通常比较静稳,水中禾草植物较多,春季升温快,水中生物复苏较早,能招引鲫鱼滞留。这是钓谚说的春钓湾之理。秋钓尖,不只限于秋天。尖,从夏到秋,都是不愧为得天独厚的长效钓位钓点。当水温升至18℃以上时,鲫鱼陆续恢复躯体机能,开始正常生活。鲫鱼越大,其游弋通道一般离岸越远。而尖由于伸入水中,相当钓竿的延长,不仅能将饵钩抛得远一些,还可以左右开钓,具有较大的机动性,钓获的鲫鱼往往个头都比较大。

进水口两边:在流人生水的进水口,生水、活水给鲫鱼带来食物和新鲜的氧气,也符合鲫鱼逆水而上的习性,是鲫鱼戏游、觅食的好场所。在进水口的两侧,是钓鲫鱼的最佳钓点。特别是涨水时或涨水之后,在进水口两边或附近一带钓鲫鱼,格外好钓。

水淹农田:到了冬天,有的溪流、河川的两岸或水库、湖泊的周围的田地水位下降,农民便在这里种上庄稼。到了次年春、夏季水位上升,特别是涨了水,田地被水淹没,这里便是一年难逢钓鲫鱼的好钓位钓点。因这里的虫子多,未收干净的农作物,都是鲫鱼喜欢吃的美食,鲫鱼便到这里来嬉戏、觅食,上钩率极高。

三、岸边钓鲫鱼的最佳诱饵、钓饵

1.诱饵

诱饵以药米、蚕豆末、黄豆末为上乘。药米,就是用灵草、排草、香松、小茴、滑石、大黄等6味无毒的中草药,放入大玻璃瓶中,用高梁白酒泡制。出钓前夕,将少许药酒倒入盛有大米的塑料瓶中,摇匀,将大米浸透,即成药米。药米下水后特别香,很快就招来鲫鱼,而且久留不会游走。将蚕豆、黄豆炒熟,垂钓时,把几粒放入嘴中嚼烂,甩入窝中。这些诱饵都具有浓厚的香甜味,易招来鲫鱼群。

2.钓饵

钓饵以小红蚯蚓、蛆、蚕豆粉为主角。蚯蚓一次可用半条或整条均可。用蛆作钓饵,关键是装钩,钩尖应从蛆的尾部3个孔中的1个孔一次穿入,直到钩的倒刺穿出头部才能松手,以免穿烂蛆体液流出而效果不佳。将蚕豆去壳,推、打、磨成细粉。使用时加水、加30%的面粉调和即可。蚯蚓具有浓厚的腥味、蛆的臭味较浓、蚕豆粉具有生豆气味,鲫鱼特别喜欢吃。

3.岸边钓鲫鱼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在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钓鲫鱼钓边,不能守株待兔,死守一两个窝子,要多打几个窝子甚至10来个窝子,来回走动轮番进行底钓,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因为鲫鱼的栖息、游动、觅食都在一定的水域之内,它不会远游它乡。夏日的白天气温高、气压降低,水下层的含氧量减少,生活在底层的鲫鱼感到难受,便游到水域的中上层活动、觅食。此时应改底钓为半浮水钓、浮水钓、拖钓等方法,总是底钓,鲫鱼都不在水底,哪有鲫鱼吃钓。改底钓为半浮水钓、浮水钓、拖钓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加大浮漂或减轻铅坠,调整一下浮漂就行了。

此外,野钓鲫鱼钓边还得注意:钓边,是近钓,离岸近。下钓时,人要隐蔽,抛竿、提竿动作要轻;在水浅、水清的岸边下钓时最好侧对阳光,斜向施钓,以免人影、竿影投向水面,惊走进窝之鲫;不宜穿戴洁白、黑色和能反光的衣帽,以免把岸边的鲫鱼吓跑,逃之夭夭。

传统野钓中的技巧详细分析


在传统的野钓中,根据季节和天气、水体等等,谁能尽快找出当时的规律并且掌握一定的技巧,谁就可能在收获方面相得益彰。

一、对于经常光顾的野河要多积累时间、钓位、用饵、鱼情的经验

自己经常出钓的野河,由于长年累月在此厮混,主要要做好总结,对哪儿水深,哪儿水浅,哪儿水草多,哪儿什么时候出鱼,哪儿的野河鱼儿在什么季节爱吃什么钓饵等等,都要有一个记录,便于来年或者以后出钓时施用。譬如:我在我们地区的一些野河垂钓,大多都有记录,一般情况下,出钓时才能有一个较好的收获。当然,这只能是一个大概的概念;由于水体、鱼情、天气、气压、风向等等的千变万化,自己也要随之而改变。例如:有些野河,本来钓得很好,可是,上游放了一些受污染的水,此时再钓,鱼儿就不会开口啦,自己的出钓计划就要随之而改变。

二、我们每开辟一个新的野钓钓点,我认为要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放下渔具,沿河段观察研究一下,看看此河的深浅,有没有钓友光临,水里的水草边,光水处有没有鱼儿游动,或者有没有鱼星冒出。其次是要找到便于垂钓的钓位。那就要拿出钓竿拴上钓线亲自试一试其深浅,同时为了自身的安全,还要向上看一看,有没有高压线;为了便于起鱼,还要看看上方有没有树木遮挡缠线;夏天手里最好拿个棍子,到野草茂密的地方要打一打,防止草丛里面有毒蛇等物的袭击等等。再次还要看一看问一问此河是不是人家承包的,假如被人家承包啦,我们这里有些不讲理的承包者要收你的鱼竿的。最后折腾的你什么钓鱼的心情都没有啦。

三、经过认真的选位准备后,就可以打窝施钓了。

1、打窝:最好选点打两到三个窝,钓草洞打窝的饵料不要太多,以后可以续窝,这样才可以持续不断的留住鱼儿;可以几个窝轮番施钓,哪个窝上鱼就钓哪个窝,一般情况,我感觉都是钓几条后,由于惊窝等因素,鱼儿渐稀,到一小时左右可以续窝,续窝后就转移到别窝去钓。有的地方由于水底不干净,可看到鱼儿吃饵冒上的鱼星,有时看到冒上的很碎的鱼星时,一般是小鱼或者小虾之类拱的,可再等一会;鲫鱼的鱼星单泡居多,只要有此鱼星出现,(当然也有鲤鱼等大的鱼星出现)就可以施钓啦。

2、有时几个窝在1-2个小时内还没有鱼儿光顾,此时我感觉就要考虑转点的问题(也要看季节:天暖的季节时间就短一些,冬季就要等时间长一些)。

3、垂钓的方法是多样的,早春和晚秋水体较凉的时候,可以用提逗拉弹等法垂钓,其它天暖的季节多种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4、用饵:用商品饵掌握暖淡冷腥(论坛里在用饵技术的帖子有很多用饵办法,此略)。假如用虫饵的话,咱们大多用蚯蚓、红虫、小虾、夏季的青虫、白蛆等等,其原则,我感觉是:蚯蚓用小不用大,用活不用死,挂钩要留蚯蚓头在外。红虫线扎直接挂都可,其它的以此类推,自己总结经验,在你所施钓的水体怎么好怎么用。

总之:传统钓野河就是自己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随机应变,才能有较好的收获。当然垂钓大自然不单纯的是为了鱼获,而是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垂钓快乐的问题。

野河垂钓鲫鱼技巧详细分析


鲫鱼是一种温和柔顺的鱼。俗称鲫姑娘。生性胆小,甚为谨慎。胆小得连钓竿映在水里的影子也害怕,谨慎得连看到钩上的美食也要观察再三才吞食。它喜欢在0.3~1.5米深的水草茂密的水域成群结伙地嬉戏、觅食和栖息,一年四季几乎全都如此。

一般说,野河钓鲫鱼要掌握三个字:小、细、灵;和六个优于:双钩优于单钩、双坠优于单坠、近钓优于远钓、打窝守钓优于不打窝走钓、底钓优于浮钓、动优于静。分述如下。?

一、掌握三个字:小、细、灵

1.钓鲫的钩要小。

在野河钓鲫,有时偶然也会钓到几条200克以上的大鲫鱼,但大多数是50克以下的小鲫鱼。鱼小嘴也小,因此要选长柄小钩,以便于摘钩。

2.钓鲫的线要细。

钓鲫鱼的线要细,渔线细隐蔽性好,鲫鱼不易发现,容易上钩。应选用直径0.15~0.20毫米的强力线。线的长度为竿为的1/2或1/3。长竿短线,钩入窝时能垂直下落。?

3.钓鲫的漂要灵。

应选用风漂,漂体呈流线型,两头细尖颜色鲜艳、既要求灵敏又要求头粗大(或球形),以便于观察。?

二、六个优于

1.双钩优于单钩。

有的钓友认为双钩容易挂草和缠绕,不爱用双钩,其实双钩的利大于弊。利有四条:

①双钩目标比单钩增大一倍;

②双钩一上一下,当河底有污泥或烂草时,下钩容易埋在里面,还有上钩,鱼儿同样能见到钓饵而咬钩;

③双钩可以挂两个饵,一荤一素或两荤两素,或两个不同色味的饵料,任鱼儿挑选,爱吃那个吃那个;

④双钩有时会有两条鱼同时咬钩。可见,使用双钩是提高上鱼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双坠优于单坠。

双坠反应比单坠灵敏,能迅速及时地将鱼儿咬钩的信息传递到浮漂上,而且漂送得高,便于及时掌握提竿时机。方法是将坠分成两部分,一大一小,大坠重量占4/5,小坠重量占1/5。下坠(小坠)距上钩3厘米,上坠(大坠)距小坠为5厘米,组成悬坠底钓的组合(见图),与台钓的组合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3.近钓优于远钓。

渔谚说:春钓滩、秋钓边,钓滩与钓边都是指钓近。为什么要钓近呢?因为岸边水温适宜,水草茂盛,饵料丰富,是鱼儿的安全港湾。若钓远就失去了上述有利的条件。?

4.守钓优于走钓。

野河垂钓,水面宽广,鱼儿稀少,活动范围大,要使鱼儿尽快聚拢起来,必须打窝。打3~4个窝子,耐心等鱼进窝,坚持以守为主。

并不是每个窝子都有鱼,可能有1~2个窝子有鱼,这时就要重点对有鱼的窝子保窝,及时补饵,以使鱼留在窝中。诱饵应是色香味俱全,由块状(豆饼块)、粒状(颗粒料和用曲酒浸泡过的大米、小米)和粉状(炒香的玉米面)三者混合后,用钓场的水搅拌成团后打窝,效果显著。如果垂钓者不打窝,拿着手竿到处去找鱼,要找到鱼的踪迹,难度是很大的,故不宜采用此法。

5.底钓优于浮钓。

野河垂钓都是野生鱼类,多数为底层鱼,中层鱼较少,即使草鱼、鲂鱼、翘嘴、黑鱼等中上层鱼,也吃底钩。因此在野河垂钓要坚持以底钓为主。

6.动优于静。

这里的动指的是使钓饵动起来,动态仿真。鲫鱼的眼睛像青蛙的眼睛一样,对静止不动的物体几乎视而不见,难以发现目标,对动的物体则极易发现,对可食的食物,就会马上兴奋起来。垂钓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当投钩后,很久没有动静换饵时提起手竿的瞬间,鲫鱼抢食而上钩。因此在垂钓中必须经常不断地(每隔2~3分钟)提竿,上下或左右扯动10~20厘米,使钓饵在水中晃动,似虫儿游动,以便鱼儿发现,诱其咬钩。相反钓饵处于静止不动状态,上鱼率就明显地下降了。

夜钓要想收获好用饵有绝招详细分析


8月下旬,酷暑行将收尾,因怕热或鱼不集中而寂寞多时的钓鱼人开始夜钓了。30年前没有抛竿、炸弹钩和串钩,夜晚都是靠着月光和临河灯光用手竿钓鲤鱼。从天黑后钓到子夜,获尾重350~500克的鲤鱼数尾,间或也有鲫鱼、黄颡和鲶鱼上钩,这同钓饵用蚯蚓有关。

现代钓鱼装备多了,钓具进步了,钓饵科学了,不仅钓获量提高了数倍,鱼种也扩大了。然而夜钓与昼钓不同,一是环境变了,夜钓多在水库、湖泊和粗放养殖的放养浜进行,鱼种杂,光靠一种钓饵很难做到通吃;二是钓法单一,不宜多变,不能像白天那样采用多种钓术:三是夜钓要守,选定了钓位就不要挪窝了,因为天黑难辨路径,容易发生意外。

鱼没有睡眠,饿了就找食,就是不饿也会随呼吸将嘴边的食吸入、吐出。与鲤、鲫早晚觅食不同,夜鱼有三个上鱼高峰:20~21时、231时、3~5时,并因环境、深浅、洄游习性形成一个时段专上一种或两种鱼的规律。20~21时,人声初静,夜鱼启动,浅水区出现小鱼活动,鲫鱼、鲤鱼在水深1.3~1.6米的次深区觅食。23~1时,习惯沉底摄食的青鱼、鲶、黄颡离开深水,在次深区外围活动;鱼龄3年以上的草鱼、鳊鱼上浮至半水以上。临晨3时以后夜深人静,鱼开始洗牌,青鱼、草鱼、鲤鱼、鲫鱼、鲶鱼都进入次深区觅食了,迹象是浅水活动的小鱼不见了。

夜钓一般不会钓到天亮,都是天黑前找好钓位,然后从19时开始主要抓住20~21时、23~1时这两个时间段。由于守时长,不换钓位,所以20时以前主要是做窝招鱼。然而与昼钓所用窝料不同,夜钓不宜全用香,更不能依赖麦麸、菜籽饼一类粉料,应多用颗粒料,如碎麦、碎米、煮得八成熟后捏碎的红薯和颗粒饲料,特别是后者因掺有鱼粉而呈腥味。不是说香不能招鱼,而是根据鱼夜晚觅食更多依靠味觉来说的。另外,诱饵用香会招小鱼,用腥虽不能避免小鱼,但只要附近有大鱼或凶猛鱼类,小鱼就不闹钩了。有人说夜钓小鱼闲,其实就是用了腥膻料的缘故。商品饵出现之前,夜钓用手竿都是一线到钩、坠钩沉底,钓饵用蚯蚓、蛆、蚌肉或虾。然而走水和静水不同,走水时浮子随水漂移,七星标沉3颗浮4颗不够用,到最后1颗浮于被水流压沉时要提起来重新抛钩。为此将浮子增加到12颗甚至更多,使漂移的过程延长,并起到抵御流水的作用。只要浮子稳定住了,那怕水面上只剩1颗,鱼咬钩不是黑标就是拾标,不管钓什么鱼都是这样,提竿极少空钩。静水就不能抛钩后等着鱼咬钩了,要动,水不动饵动,隔几分钟将沉入水中的浮子缓缓提出水面,使钩离底5~10厘米,然后松弛钓线让它徐徐下沉。一般3~8分钟提一次,形成节奏,俗称动态钓法或钓动态。也可以把钩稍稍抛远一点,落在饵区边缘,当鱼不咬钩时配合逗和引,提一提、牵一牵,让钩动一下,鱼就咬钩了。这一钓法的依据是鱼有触觉,尤其是夜晚,鱼的视觉不起作用了,嗅觉也迟钝了,此时味觉刺激与触觉感受相辅相成,是夜鱼觅食的主要方法。提起浮子钩离底,牵动浮子钩移位,若钓饵在提离中触及鱼体,鱼不是追着饵咬就是返身一口。特别是鲶、鲤、黄颡等长有触须的鱼类,其触觉反应不亚于味觉。另外如鲫、鳊、青、草等鱼虽触觉反应不如鲶、鲤,但动在嘴边,饵形合适的话也会追着饵不放。

夜钓,过去多用虫饵是因为夜间觅食的鱼多底摄,同时虫饵蠕动,既有味觉感受又能形成触觉刺激。然而一钩一线的传统钓除了确知聚窝的是鲫鱼、鳊鱼、草鱼而临时改用面团、熟红薯块等素饵外,无法做到荤素兼容。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灯光区狭小,面积有限,只看到间断出现的几个鱼星,看不到阴影区内的大片鱼星,造成判断失准。结果本该甩虫饵却用了面团,导致鱼不咬钩或鱼讯失实。商品饵出现之前,钓鱼人习惯把简单加工的植物性钓饵称为素饵,受信佛人士不杀生不食荤腥的影响,将鲜活的虫饵和动物肠管、内脏称为荤饵。商品饵出现后,不管荤饵、素饵都碾成粉末,失去了原来的形状,钓手以昧分类,把腥膻的动物性成分称为腥饵,将添加了香源物质的植物性成分称香饵,两者混合就成了腥香饵。因此同为腥饵,荤饵是腥膻味和形状的结合,而且是原生态的,保持了动物的原昧原形。商品饵中的腥味饵是有味无形的,鱼除了味觉认同外是很难产生触觉反应的。例如鲶、黄颡都嗜腥,可是夜钓用腥味商品饵却很难钓到它们,换了虾、蚯蚓、动物肝脏、鸡鸭肠管就连连上钩了。

20年前台钓曾被称为,东亚钓法.盖因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越南和都有钓淡水鱼用蚯蚓等荤饵的习惯。如韩国钓鲫鱼上钩搓商品饵,主诱;下钩挂蚯蚓,主钓。日本虽不支持用虫饵,但其商品饵中有红蚯蚓状假饵,并配合了长1.5~2米,固定而多达40颗浮子的星标仕挂。由此可见,凡是钧底都是昧结合着形的。与一钩一线,坠钩沉底的传统钓相比,台钓的优点是上下两钩,至平两钩用什么饵则因人因鱼而异。夜钓、以底栖和下层生活的大鱼、成品鱼为主,钓迟钝或钓不灵不钝,多调2钓3、调2钓2。如果严格一点,空钩调4目状态下搓一饵压3目,那么另一钩挂虫饵,两钩触底既可以钓半目、钓平水,也可以钓4目,钓5目。在此状态下只要鱼不是特别小,鲫鱼100克,鳊鱼125克,鲤鱼150克,草鱼、青鱼200克以上,吃商品饵时不管信号是上浮还是下挫,都会有不小于1目的动作。若鱼咬下钩,吃虫饵韵话信号更强,慢下挫3-4目,抬标2目就接近咬死钩了。

除了鱼种杂,什么鱼都可能咬钩外,夜钓荤素搭配是因为不钓快鱼。例如不久前在江苏江阴举行的铁人钓鱼比赛规定:不得使用虫饵,禁止用拉拉糊。可是白天钓快鱼还算不错,夜钓两个项目:5.4米手竿钓总重量、6.3米手竿钓单尾太就不行了,几乎有一半钓手成了空军。在鱼种主要为草鱼、鲫鱼的条件下,夜钓不准用虫饵就让钓手没辙了。如果允许用虫饵,恐怕就不会那么惨了。荤素搭配是钓慢鱼的需要,甩之于夜钓还有着与钓饵配合的技巧。如白天钓混养鱼,静水提竿慢半拍,缓流刺鱼慢一拍,冰流越快提竿越慢等等,在夜钓则要区别鱼咬上钩还是下钩,以及从鱼的食性与钓灵、钓钝的关系上推断中钩的是什么鱼。然而不管怎么说,荤素搭配,夜钓上钩搓商品饵,下钩挂虫饵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