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饵钓鱼技巧。
搓饵是台钓和池钓竞技基础技术之一。在鱼饵为粉状时,按一定比例兑水,待吸足水分后略作搅拌,再存服一段时间后将饵合拢成团。装饵时以握竿之手卡着坠或提住子线,另一手从饵团中撮起一点饵,以中指、食指配合拇指将饵卡在食指与中指的第一关节之间,然后使钩落在饵上,转动拇指使饵将钩裹住,再三指联动搓成卵形。也可以一次撮饵,先将饵搓成长圆柱,然后以拇指指甲切成两段后再完成搓饵。
因钩形不同,搓饵以卵形和丸形为主,饵的大小以比钩大一圈为准。然而装在钩上的鱼饵又有主诱和主钓的区别,所以搓饵要考虑形状,必要时还要整形。如棱角形入水阻力大,钓饵与水的摩擦面大,容易雾化,适合诱鱼;圆球形受到的阻力小,雾化慢,由于搓得紧,即使外层雾化了钩口还有饵芯残留,是给鱼吃的;
搓成长卵形后再在钩柄处加压就成了水滴形,这样的饵稳定性好,还兼顾了雾化和残留。再如钓中下层穿游,经常接钩的鳊鱼,则先搓成丸形再压成饼,这样钓饵入水后在水的阻力作用下不仅下沉慢了还会左右摇晃。从装饵到搓饵,上饵的时间短了,另外钓饵的状态以及形状都变得可控了,台钓的诱钓合一不仅是因为它用了粉料,还同搓饵以及由此引出的诱钓分工有关。dIAOYu007.Com
相关阅读
台钓搓饵的制作与使用技巧
我们都知道,玩台钓最基本的两种商品饵使用方法就是搓饵和拉饵!这次我来介绍下搓饵的适用情况和使用方法以及开饵。玩台钓的都知道搓饵无论从饵料的重量还是状态都和拉饵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导致两种饵料适用的环境场合范围,甚至调漂还有提杆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学习下搓饵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一、搓饵的适用范围
1、水太深:水太深的话拉饵的效果肯定没有搓饵好,因为拉饵饵料还没有到底就已经全部雾化了,有时候到底后可能只剩下一个空钩了!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搓饵,可以根据水的深度,适当的搓小或搓大,多搓或少搓!2-3米多深的水可以少搓搓小一点,这样雾化效果更好,更方便鱼儿进口,要是4米以上的水就建议多搓搓大一点,多搓可以使饵料更粘,在下沉过程中不会太快雾化,保证钩子到底后上面有饵料!
2、小杂鱼多:钓鱼人应该都深有体会,小杂鱼是多么的讨厌!特别是我们想钓底部的大鱼时候,小杂鱼闹窝导致饵料很难到底,底部没有饵料残留而不能形成有效的诱鱼区!拉饵的话饵料在半路就被小鱼给吃光了,这样就会让我们非常郁闷只见浮漂跳动提杆缺不中鱼,所以这时候选择搓饵是最好的选择,效果是立竿见影!(PS:还有就是从饵料的味型上减少小杂鱼闹窝,使用发酵酒香的饵料也能很好的降低小杂鱼闹窝的情况!)
3、钓大鱼:根据我们目标鱼的大小可以选择搓饵或是拉饵!一般我主攻大鱼的话就用搓饵,钓小鱼就用拉饵!这个到底相信大家都懂,大鱼胃口大,吃食量多,一点点饵料对它的诱惑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要用搓饵,使底部形成很大的诱鱼带,引诱大鱼前来吃食!
二、搓饵料的成分及适用季节
野钓不同的季节鱼儿的胃口都不一样:
春季饿了一个冬天的鱼需要补充营养,使用蛋白质高饵料比较喜欢,所以使用含有鱼粉,虾粉或蚯蚓等动物蛋白的腥味饵料比较感兴趣;晚春,晚秋的时候这个时候搓饵是最不好把握的无论气温还是水温都是时高时低,这个时候一般使用香味和腥味要淡些的饵料结合使用!这样不但能减少小杂鱼闹窝,还能更好的勾起鱼儿的食欲;盛夏和初秋的话选清淡或选香味的饵料;冬天就可以选大腥大香的饵料!!就像我们人也一样天冷就喜欢吃高热量的荤食,天热就喜欢吃清淡的,所以这个季节选用香味和腥味饵搭配使用比较好三、搓饵的制作
搓饵的制作相对拉饵来说就简单的多了.我一般都是基础饵+味型饵配比好以后搅匀,然后按比包装上要求的比例稍微多点加水进去,(有些饵料特别能吃水,而且要较长时间才能充分吸水,所以水要是加少了的话饵料就不能充分吸水,鱼饵就会太干了,太粘了!导致雾化不好,因此我一般开饵都是多加水,然后太稀了就用雪花粉或状态粉收水就是了,这样能使饵料的状态更加完美。
如果第一次加水不够的话就容易结成硬块,在想加水的话就很容易影响饵料的结构及状态)然后迅速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左右(大颗粒的需要的时间更长一点)让饵料充分吸水!吸水完毕后再翻转一下,加雪花粉或状态粉收水,再放置一两分钟后揉成团就可以使用了。搓饵开得的好,一般从手感和雾化以及钩尖残留就可以看出来了,状态好的搓饵相对于开得状态不是很好的拉饵来说更方便鱼进口,中鱼率更高!所以说鱼讯的大小和鱼口虚实饵料状态占主要因素,跟搓饵还是拉饵没有太大的联系!只是抛竿频率拉饵要快的多,拉饵更适合钓快鱼!
四、搓饵浮漂线组的选择和调漂
我们都知道一般搓饵的重量相对来说要比比拉饵稍重一些,浮力也小的多,而且雾化比拉饵也慢一点!所以我们在调漂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到这几点因素,适当的调高钓目,增大浮漂的信号,这样对付滑口鱼轻口会更加明显一点!生口鱼倒是影响不大,但是在早春或冬季天冷的季节还有就是在猾口鱼的地方,要是调目太少鱼漂的信号就会比较乱,甚至非常微弱,就会造成中鱼率不高的现象!所以在这种情况我建议各位钓友选用实心硬尾细尾漂比较好,另外也可以尽量的用小钩细线,这样更方便鱼儿进口,放大信号,钓大鱼的话子线适当要长一点,一般用子线尺出55CM以上为宜。
实心硬尾细尾漂,信号真实,稳定。
五、搓饵的使用
搓饵看上去简单,就是用手把开好的饵料搓到鱼钩上!但是要把搓饵搓好确实另外一回事了,搓饵是非常需要基本功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搓好的!记得我刚开始学台钓的时候就算很粘很硬的搓饵都搓不稳,抛出去就散了,慢慢的用的搓饵是越来越软,新手的话抛竿力度和技巧稍微把握不好就会散开!在这里我就结合下我这些年玩搓饵的心得和钓友们交流一下,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1)饵料状态决定搓饵好坏
一款开的好的搓饵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中鱼率更高,所以我们在开饵的时候不能随便了事,要严格配比水和饵料,太软太硬都不行,一般理想的搓饵都是用耳垂的手感来比喻,摸起来和耳垂差不多柔软,而且不易粘手,容易搓到钩上成型,表明光滑是最好的!
2)搓饵方法和技巧
一般我是先从饵团上捏下双饵量的饵料,然后用大拇指指甲把两份饵料按照大概三比二的比例切成两份,一份小的饵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一份大的饵料黏在大拇指的指甲盖上.然后小的一份装到下钩上,先用中指,食指,拇指稍微揉搓后,使饵成为圆柱型,然后把钩子放到圆柱形的中间,再把圆柱形饵料收拢,揉捏成圆形,下钩就装好了;然后用食指取下大拇指指甲盖上大的那份饵料,同样的手法将其搓到上钩即可,但是上钩尽量搓成圆柱形,这样圆形的下钩饵料更方便鱼吃食,上钩圆柱形的饵料目标更大,与水面接触面更多,更容易雾化,诱鱼效果更好!
装好饵抛竿后再从饵团上取下双饵量的饵料轻夹在食指和中两指之间,准备下次的搓饵,这样可以加快搓饵速度,而且不影响卸鱼!卸鱼后,握住子线重复上次搓饵动作,双饵搓成,如此反复!具体饵料的大小可以根据鱼的大小和鱼的生猾程度而定,大鱼搓大,小鱼搓小,生口鱼搓大,滑口搓小搓圆!有需要的话甚至要搓成米粒那么小,当然咯,这样要配合小钩子才行!
揉成长条行,方便分割!
大拇指切成大小两块,小的装下钩,大的装上钩!
六、搓饵钓浮(钓鲢鳙常用)
台钓的特点就是两钩挂饵,这样没有鱼吃食的话到时间饵料就花了,可以打窝,就算有鱼咬钩了,提竿中鱼,另外一颗饵料也会在提杆的时候散开,饵料的碎屑就会浮在水层中,这样钓着钓着就会把鱼钓的浮起来了.这时候鱼层就改变了.钓浮可能效果更好,判断鱼是否离底了有两个现象:一是鱼漂站直,还没有下沉时出现停顿,或在半空中晃动!二是就是下沉过程中出现有力的下顿,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接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要适当的改变钓法了,首先把把浮漂往下调几公分,尽量使饵料离底,饵料搓小点,减轻饵料的重量让浮漂能把饵料提起,实在不行可以用剪刀剪轻铅皮!同时这种方法也是台钓钓鲢鳙常用的方法,只是钓鲢鳙的饵料要比重更轻,雾化更快,浮漂也要用的稍微大一点才行!!
什么是搓饵钓法介绍
搓饵钓法是商品饵诞生后的产物,它被广泛运用于竞技钓和休闲钓活动中,在粉饵钓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是钓友乐于接受和运用的一种广谱性钓法。
搓饵是指用手指捻一小团饵料,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协调动作把上手的饵料搓成一个基本形状,然后用拇指将鱼钩按入成型饵中,同时转动手指以搓和捻的方式把鱼钩包裹起来的一种上饵方法。
1,搓饵钓的真功夫首先体现在钓手对饵料特性的把握上
搓是搓饵钓法的基本功,但真功夫不在搓上,而在钓手对饵料物理性和化学特性的把握上,以及饵料搭配原则的掌握上,一般情况而言,钓手要清楚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的分类和配置技巧,既要注重饵料的附钩性,又要兼顾饵料的溶散性,要根据水情、鱼情和施钓时的天气,严格控制饵水比和掌握松黏度,不宜过稀、过硬,软硬度要象耳坠和嘴唇一样柔软并富有弹性,水分吸收均匀,手感好,不粘手,一搓成形,搓到钩上的饵团表面光滑;同时,要注意搓饵时间,长了就黏,不易雾化,短了就散,附钩性差,火候的掌握要靠钓手长期的实践和不断地摸索。
2,搓饵钓的基本手法是要玩转三指禅功
根据个人习惯用左或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来搓饵,下面以左手为例:
(1)左手拇、食、中三指自然内屈并呈钳状抓出双饵所需的量,稍加揉搓后,使饵成为园柱体状。
(2)把饵轻夹在食、中两指之间的指缝面上,拇指内屈,用指甲掐在夹在指缝里的饵柱中段上。
(3)拇指顺势上翘,使饵柱一分为二,一个仍留指缝间,另一个已在拇指指甲上。
(4)把子线上的钩放置并夹在指缝里的饵上,右手一带子线或左手拇指下压,使钩陷入饵中,左手拇、食、中三指再迅速配合揉搓,把鱼饵搓在钩当中。
(5)一饵搓完后,左手拇指又内屈,用中、食二指把另一饵团从拇指甲上迅速拨到中、食指指缝中,把另一子线的钩置于饵团上,重复上次搓饵动作,双饵搓成。
3,良好的习惯养成是搓饵钓成败的关键
在实际垂钓活动中,要尽量避免一个很坏的搓饵习惯,那就是在搓饵的过程中,手指常常会情不自禁,有意无意地反复抓饵搓揉,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饵团经过反复搓揉后,既容易返水,又不易雾化,本身是一款状态非常不错的活性饵,结果却变成了一款死饵面坨坨。
散饵的介绍及搓散饵的技巧
立秋了,各位钓鱼人可要把握不热不冷的天气,秋季可是垂钓的黄金季节。不过话说回来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是准备工作不充分,天气再好也没用。钓饵,就是垂钓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所以今天来介绍以下搓散饵的相关知识。
像平常我们在垂钓时所使用的饵料大概有:拉饵、搓饵、搓粘饵、搓散饵、粘颗粒、挂颗粒这几种。
接下来,我们重点了解一下搓散饵。
一、散饵的起源、分类
所谓的散炮饵起源于吸引鱼时所使用的干散饵,分钓底、钓浮,主要就是为了达到诱鱼的目的。开炮饵所使用的状态饵经常采用激活、雪花粉、尺上等这些质地较轻、雾化能力高的。
但需要注意一点,开散炮饵时要注意用水量,一般情况下,散炮饵与水之间比例大约是1:0.3,只要能将饵料挂到鱼钩上就可以了,千万不能用劲揉搓。避免因为过度的揉搓降低散炮的雾化能力,因为散炮饵就是需要雾化快,采用浮钓法使用散炮饵进行垂钓时,要求散炮饵具有密度小、进水即炸、片状物体偏多等特点,经常在鱼情较好、密集度偏高的竞技池中使用,通常制作散炮饵时所采用的味型饵、状态饵之间的比例为1:1,这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浮钓法进行垂钓,索饵钓饵的密度一定要小。
钓底时所使用的散炮饵制作方法与钓浮时使用的散炮饵制作方法大概类似。但是需要一点,钓底时所使用的散炮饵不需要入水即炸,需要到达水域底部后在炸开,因此在调配散炮饵时尺上、雪花粉等状态饵的用量需减少一半,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新四季,确保钓饵在到达水域底部后在开始雾化,以此达到诱鱼的目的
PS:使用搓散饵进行垂钓时,需在鱼体型较大、鱼口偏生的水域中使用,当水域中小个体的鱼数量较多时,一定不要使用此法进行垂钓。
二、搓散饵的技巧、战术应用
在调制散饵时,需搭配大量的轻麸、超诱等,而且用水量也要减少,在制作好散饵以后使其呈现干散的状态即可。
经常应用在黑坑抢鱼、正钓,因为在抢鱼、正钓时鱼的密集度偏大,而散炮饵一般在进入水中后就会炸开,此时便会在水里形成立体雾化区,在加上散饵的香味以及小米进行引诱,会对鱼儿产生非常大的诱惑力。如果水域中的鱼儿非常健康、鱼口较好、鱼儿能够适应水质,那么在投几次竿后水域中的鱼儿便会前来窝点内聚集,这时便会出现蹭线、截口的现象。
三、当鱼口渐渐减少时,该如何调整
后面进行垂钓时,会出现鱼口慢慢较少的现象,甚至会出现空钩、多种的锚鱼的现象。在有鱼口却无法抓住情况时,需根据水域中实际鱼情来调整钓饵,以头水鱼为主,采用百分之五薯味型、百分之十五的果酸型顶诱米,接着在添加百分之十的鲸食,水比变为1:0.5,就能将以头水鱼使用的散炮饵变为正常的搓饵。接着在使用上饵钩挂散炮、下饵钩搓饵的方法进行诱鱼、钓鱼两者合一的操作。
四、面对糗鱼时,又该如何使用搓散饵
出现糗鱼时会使鱼儿提高警惕性,这时需要降低鱼儿在咬钩时的警觉性,这时需减少钓饵的腥香型的比例,将钓饵的味型向粮食香型、原塘颗粒进行转换,使钓饵中颗粒饵的密度加大。其次,在钓饵的状态上需降低搓散饵的使用次数。尤其是降低钓饵在下沉时的雾化速度。这是因为黑坑中生活的鱼儿通常是吃颗粒饵长大。但是在颗粒饵下下沉时是不会雾化的。所以在调配散饵时需添加少量的原塘颗粒饵,保证钓饵在到达水域底部后呈渣状开始雾化,以此降低鱼儿的警惕性。
台钓的优缺点详细介绍
台湾钓法与传统钓法是相对而言的两种不同钓法,它们相互不同,又相互联系。如果没有传统钓法,就不会出现台钓;如果没有出现台湾钓法,也就无所谓传统钓法。从理论上分析.台湾钩法的灵敏度、隐蔽性、对鱼的诱惑力等方面的优势都是传统钓法所无法企及的;从实践中看,风靡全国的手竿钓鲫比赛也早已证明了台湾钓法的先进性。作为一种新的垂钓方法.台钓能做到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钓上鱼,这不仅表明了其技术上的先进性,而且满足了人们的征服欲和成就感。因此,台钓是一种有生命力的钓法,学习、研究、发展这种钓法.应该是我们每个热衷垂钓的人共同努力的方向。但是台钓优点虽突出,却只适宜在养殖池塘钓高密度的小型鱼类,不适宜自然水域及恶劣天气条件,而且学习台钓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目前大陆钓界的部分钓友还不具备此条件。比如买上千元乃至数千元的碳素竿、置一二百元一根的高级达摩漂、备太阳伞和钓鱼冰箱,整套设备价格昂贵,非一般经济条件可以承受.尤其是对离退休老年钓友及其他收入低微的钓迷更不适合。另外调整浮漂较复杂,不适应刚刚入门的垂钓爱好者。
另外台钓对钓鱼场所的要求也有局限性。因台湾钓法使用的是短竿、细线,只能在水面较小的鱼塘或养鱼湖等风浪相对较小的水域垂钓。若是大水域,靠岸边的水浅,鱼儿游不到近岸处.用短竿在近岸的浅水区则钓不到鱼。这样的水域,通常用的是10米以上的钓竿。短竿、细线、双钩,钓鲫鱼最适合,若钓青鱼、草鱼就不行了,用双钩也不好。因为一条大鱼就够竿子承受的。若两条大鱼同时上了钩,短竿、细线绝对承受不了鱼的蹿劲,唯有长竿、粗线、单钩才行。另外,台湾钓法要求竿梢人水,短竿、又有支竿架,当然可行。若是10米以上的长竿,竿梢入水就有困难,因为支竿架短,竿子的大部分没有支柱,只有靠手掌握着竿子,时间长了累手.手的晃动也影响到竿梢的晃动,竿子不稳定,鱼儿易受惊,不易上钩。调四目、钓二目是台湾钓法的技术关键,用于短竿、静水,浮漂的反应易被发现。若是长竿,浮漂离人的距离远,加之大水面自然风浪大,浮漂在水面以上的二目易被波浪淹没,就是三目也不一定能看得清,所以说调四目、钓二目在大水面不一定适合。
台钓若在野外鱼稀的水域垂钓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台湾钓法无诱饵、钓饵之分,靠钩上的饵料在水中溶化散落水中来吸引鱼,钩上的钓饵也多半在2~3分钟脱落离钩,此时就得提竿重新挂饵,投下去若无鱼,每隔2~3分钟又得提竿,如此反复实在累人,也浪费饵料。
台钓对环境、鱼种要求较严格。一般都是在专业钓鱼场里使用台钓,这是近几年来应广泛开展钓鱼活动的需要兴起的。专业鱼场设施和垂钓条件均比较好,鱼场内一般设混养鱼池和单品种鱼池两种。混养鱼池供传统钓鱼比赛或平时钓鱼活动用.池中鲫鱼、鲤鱼、鳊鱼、罗非鱼、青鱼、草鱼等搭配放养,鱼体较大,如鲫鱼在100克以上,鲤鱼、鳊鱼在250克以上,青鱼在2000克以上。单品种鱼池是为台钓提供场所,以养鲫鱼或罗非鱼为主。
还有一些环境是台钓难以适应的:一是水深超过2.5米时;二是水底复杂,高低不平时;三是风浪较大,水草很多时;四是水流湍急的流水性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