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竿钓鱼技巧。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天气最冷的季节,气温和水温最低,不少鱼种如草鱼等已躲在深水域冬眠不吃食,耐寒的鲫鱼也聚集在深水域避寒,活动量、活动范围很小,食欲不振。再者,鲫鱼平时有一个追饵抢食的习性,对活食情有独钟。我们在寒冷的冬季要想多钓到鲫鱼,必须巧用逗引法。
一、正确选择出钓时间
1.出钓天气。选择阳光灿烂的晴好天气,选择寒流来临的前一两天,选择雨雪的前一两天,选择刮西南风的天气(在我们这一带,春夏秋刮西南风的天气是钓不到鱼的)。
2.具体出钓时间,上午10时到下午3时是最佳垂钓时段。因为在这一时段里气温和水温高,鲫鱼感到舒适,活动量、活动范围增大,食欲旺盛,四处觅食。
二、钓具的组配
竿,选用8~10米的轻便碳素手竿。线,选用1.0或1.2号的强拉力线,4~5米长。钩选用伊豆4或5号钩,因冬天的鲫鱼多在50~150克的为多数,偶尔也有200克的,水温低鱼张口小,钩大了吃不到嘴里。漂,用七星漂四粒。轻坠调灵,具体调法是,在水桶里调,第一粒漂平卧水面,第二粒漂入水约一厘米,第三四粒入水里,加减坠的重量,使坠悬起,钩刚刚触桶底。在垂钓时,钩饵在地面上随着水的荡动而不停地晃动,似活的一样,鱼极易发现前来吃饵。如风力超过三级,水面可留二粒漂,这样坠触底而不走漂。
三、饵料
诱饵料要有香腥味,味要比其他季节的浓些。可用丁香药酒拌小米或碎玉米,另加些碎生鸡蛋壳或骨粉拌匀。钓饵用红虫或红蚯蚓。如用红虫或红蚯蚓挂钩后沾一下香精水效果会更好些。
四、钓位钓点的选择
钓位应选在背风朝阳的河岸,因为那里较暖和,水温回升快。钓点应选在有河草的草洞、草隙、草头处,选在有倒树、乱石处,选在有残枝败叶处,选在河底的坑洼处。因为这些地方可避风防敌,有很多漂游生物、小虫,水温相对较高些,鲫鱼喜欢在那里游弋、嬉戏、觅食。
五、钓技钓法
1.打窝钓和不打窝钓即甩大鞭。打窝钓可多打几个窝子,窝子要打重些。
2.守钓和走钓相结,以走钓为主,不可守株待兔。几个窝子可轮流钓,一个窝子里没鱼吃饵,可换另一个窝子钓;甩大鞭钓时,一个钓点没鱼吃饵时,换另一个钓点。这样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
3.巧用逗引法。这是获鱼多少的重要一招。不管是打窝钓还是甩大鞭钓,都要用逗引法。当窝里没鱼吃饵时,可把钩饵轻轻向上提起1015厘米,再慢慢地放下。经过不断地提放,把死饵变成了活饵,鱼很易发现前去吃饵。在提钩饵时,可垂直向上提,也可以向钓点的前后左右提,也可以将钩饵作扇形斜着向上提;水缓慢流动时,可向上流斜着向上提;刮风时,可向上风头斜着提:甩大鞭时,可把钩饵尽可能的抛向远处,再向近岸提放逗引。
4.在逗引时,一定要高度集中精力,时刻注视着漂,因为天冷鲫鱼吃口轻,漂讯弱,一旦发现漂讯,要不失时机的立刻抖腕抬竿提鱼上岸。但扬竿时不要用太大力,以免钩豁鱼嘴跑鱼留下遗憾。
六、提醒
1.在移动钓位时,行走脚步要稳,因河岸地湿滑,丛生着各种野草和荆棘,有不少沟坎,注意不要滑倒、绊倒而摔伤腿脚或掉到河里。
2.要注意河上空是否有高压线,一定不要在高压线下垂钓,以防触电造成生命危险。
编辑推荐
长竿短线冬钓鲫鱼技巧
因冷空气的到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意欲愈发浓厚了。都说冬季鱼难钓,的确冬季是鱼类最不活跃的积极,鱼儿多半栖息在深水区。大多数鱼儿进入冬眠期,不再游动摄食,而鲫鱼却是耐寒高手,依然游动觅食,只是活动量和觅食积极性都不比其他季节了。短竿近岸已很难钓到它了,因此,冬季长竿短线钓鲫鱼就是一行之有效的钓法。
一、钓组配置
首先是钓竿,宜选用12-15米的优质超硬调长竿,调性硬便于直接快速地领鱼离窝,不惊窝,也不易跑鱼。所谓的短线就是露在水面的那段线也称风线,它到竿梢的长度也就是60-80厘米。冬钓鲫肯定得用小钩细线,主线用0.6-0.8号,脑线用0.4-0.6号的优质尼龙线 。钩要用细条的有倒刺钩。有倒刺是便于挂红虫,钩条细钩尖就必然锋利,再加上风线又短,只要轻微一抬竿,就会快速地将鱼钩刺入鱼嘴,可选溪流或海夕型的小号鱼钩。至于浮漂,东钓时一般水位较深,也不宜选用太小的漂,宜选灵敏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好的2-3号流线形细长的浮漂。
二、用饵
饵分为窝饵和钓饵,钓饵比较简单,冬鲫最爱吃的就是红虫了,而红虫又分公母。公红虫体大皮厚色亮,腥味重,易穿钩,诱鱼效果明显优于母虫。诱饵也就是窝饵就比较繁复一点了。窝饵的优劣也是决定鱼获量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冬季鱼活动范围小,摄食量也少,再用夏季的窝料已是不适合了。我一直用中药泡制的药酒按比例掺上基础料配置窝料。用100毫升高度浓香型白酒,兑上50毫升的药酒,加入少量红糖蜂蜜,再可加入1包B鲫、牛P鲫之类的商品料,添入适量的重腥味的虾粉,与上述的酒调匀后,再倒入1斤的基础料中(我用的1斤基础料时由8两的碎米和2两的整米组成),再掺入少量炒香的黄豆粉拌匀,放入密封容器中,2天左右窝饵就做成了。这几年我一直用它钓冬鲫鱼,效果非常突出。
三、调漂操作
冬钓鲫鱼调漂也有讲究,选用台钓与传统相结合的办法,亦采用子母线和子母铅。先把浮漂空钩半水调至漂目全部露出水面,也就是调到漂肚刚好在水面下,然后再在脑线上离钩2厘米处安上一个小铅坠,用剪刀修剪至浮漂刚好露出水面1目,也就是最上面的红色第1目刚好露出水面。再在钩上穿好红虫,找到底,把钓组下到窝子中,水面也刚露出1目。再有穿红虫也有小窍门:先横向扎入2-3条,再竖着用1条红虫,整个穿入鱼钩,这样红虫在水中蠕动时体积明显增大,诱鱼效果显而易见。经这样调整的线组,状态平稳而又灵敏,观察也极为方便,见到是浮漂下顿、上浮和横移都是上鱼的信号。其中最多见的浮漂被轻点一下后慢慢上升,见到绿色的第2目缓缓露出水面,此时提竿上鱼是十拿九稳的。再就是见到浮漂横向移动时,上钩的也多是大鲫鱼。需注意的是冬季鱼吃就轻,浮漂一有明显异动时就需注意提竿了。机会稍纵即逝,提竿力度一定要适当,快速牵鱼出窝区,千万不要惊窝,一旦经窝再想聚鱼就很困难了。
四、天气与钓位钓点的选择
择天出钓时决定冬钓成败的最大因素 ,这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但也是可以选择的。选择连续的气温较为稳定的暖阴天十分好钓,上鱼效果优于风和丽日的大晴天。再就是,冷空气来临的前一两天当属首选,小风下雪的天气也是上鱼的绝佳时机。
选个好钓位好钓点也是与鱼获好坏密不可分的。冬钓的吊带男宜选择水深为3-4米的深水区,背风向阳的水域;选择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水底有枯树枝或有矮短水草丛的空隙处,突然出现的低洼处,及有高大建筑物挡风的区域。这些都是冬季长竿短线钓鲫的好地方。
冬季长竿短线传统钓法米饭作饵钓鲫鱼分享
在江南浙江绍兴,冬天钓米饭传统钓是比较有特色的钓法,这种钓法简单,方便,干净,鱼获量多,而且鲫鱼相对比较大。冬天台钓坐在钓箱上不动,人会感觉很冷,手又要不停沾水,又很冷,而传统钓走来走去,不会太冷,又可以锻炼身体。
一是线组问题,这里介绍是结合台钓调漂而改良的传统钓法,冬天一般都是长杆短线,杆子一般是5.4米-7.2米。线一般3-5米左右,粗细1.0-2.0均可,铅坠可以做成台钓样子,下面可以连一段子线,长度不要太长,1-2厘米就可以,粗细0.6-1.0即可,这样如果挂底,直接拉断子线即可。米饭传统钓钩子是越大越好,10号以上的钩子,甚至有钓友自己做的钩子,钩柄与钩尖2-3厘米的间距,因为鱼吃的不是整个钩子,而是钩尖的米饭。调漂也要注意,空钩的时候调成平水,即浮漂尖跟水面相平,钓一目,这样钩子在水里基本是竖起来的,即钩尖是朝上的,鲫鱼啄食是头朝下,尾巴朝上,吃了米饭抬头的时候浮漂是上浮的,而且基本是死口,提竿信号是浮漂上浮1-2目即可提竿!由于调的很灵敏,顶漂前一般会有轻微的抖动或者下沉,这是鱼在啄米饭,不会中鱼,要等顶漂才能提杆,或者明显的黑漂也可以提竿,这样中鱼机会才高。
另外一个注意是打窝问题,个人认为水浅的地方可以直接用手洒也可以,这个优势是诱鱼快,当然这个要练过,好的窝子是扔的远,而且很集中,饵料下去后还是比较集中在一起。水深的地方最好用打窝器,三点一线,注意好参照物和距离,我一般以伸开手臂握杆子柄部,竿梢即为打窝处。这个打窝优点是鱼集中,用手洒的话,到底后太散了,当然冬季一定要远一点为好,毕竟鱼在比较深的地方的。
三是饵料问题,我原来刚开始也是台钓,当时技术也很烂,不过也能钓得不少小鲫鱼,当时是很开心了,但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是白板,别人米饭传统钓,几乎没有白板,而且鲫鱼都很大,感觉太神奇了,米饭钓鲫鱼,于是开始自己也尝试,同时向别人请教,自己也琢磨着,发现鲫鱼特别喜欢吃米饭,白米饭跟拌了鱼精粉粉以及微量猪母奶的米饭效果更佳,后来在其他地方包括河道,水库,都试过了,屡试不爽。所以米饭钓鲫鱼还是很灵的。
这种钓法结合台钓铅坠悬浮灵敏的特点和传统钓法,饵料方便,干净,钓法简单,鱼获量多,且大鲫鱼多,是冬天钓鲫鱼的好方法之一。
长竿短线钓鲫鱼的11个技巧
近年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工具发达故而钓水库的时间就多了,钓静止水域时间就多了,故而也就诞生了定点钓法也就是长杆短线,(当然台钓也是定点钓的一种)。
在传统钓法中长杆短线是很有杀伤力的特别在深秋以后到来年初春天气寒冷鱼活动量不大的时候应用效果很不错.这里只探讨钓鲫鱼.关于更多有关长竿短线钓鱼的知识参见长竿短线钓鱼技巧。
钓具:鱼竿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钓距的远近,一般不要超过7.2米(长了太累,也不适合抄做),最好的28调性的鱼竿。
线:冬天最好用0.6以下的钓线,风线不要超过1米,最好在50公分左右,以利于引逗.有些地方的人会在竿稍处做个小圈,这样有利于调整风线(我不喜欢这样,我认为在竿稍的地方越干净越好,免得打搅,最多,多准备几付线)。
钩:选者细条短柄宽门的钓钩(如万能袖4-2号,溪流4-2号)如果你的钓点出大鲫鱼(7.8两以上)还是选其他的钩。
浮子:一般5粒,以白鸡毛的最好,,长度在1.5-2厘米,浮子从小到大,最靠近水面的最大.以利于看浮子(这里坚决批评用米粒大浮子的,自己难为自己)。
铅坠:这是很关键的,做好线以后先在水里泡10多分钟,在调整铅皮的重量,调整到浮子完全在水下面不挂食钩悬浮,挂半粒米饭才到底钩立起的状态为最佳(用这种钓法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钓面粉和米饭或者小蚯蚓)。
铅坠和钩的距离,有人喜欢把铅坠固定在紧贴钩柄处,我认为这不太好(不好原因在后面说)。
打窝:一般都用药米,这是很关键的,但是这里不做探讨,因为每个地方都有不同,所以没有什么借鉴性。
1、在草里打窝要打集中点;
2、在草弦子处打窝,最好打成50公分的线形窝,记住地形哈;
3、在草外面打窝,可达成直径为20厘米的圆形窝;
4、多打几个,东方不亮西方亮晒。
钓饵:米饭,面食,还可以面条,小蚯蚓,红虫,我到冬天喜欢钓鸡蛋清和面(当天不钓,放一天钓),一定要柔软,面食要和的只能用指甲刮一点起来挂钩,才耙鱼。
引逗:这是最关键的地方,前面的都准备好了,是钓10斤还是20斤,这里就是差别。
1、要引逗的好杆子必须要硬(2.8调性)但是竿稍一节最好又要软点有弹性。
2、浮子间距以一个半浮子为好,根据水深浅可以加大到2.5个浮子,离鱼钩近的一端间距短,逐步加大,最后2粒间距最好在2-3个浮子大小。
3、挂饵找底后,最好最后一个浮子在水面下5--10公分左右,视视力而定。
4、上提距离,以拉出所有浮子为限,鱼吃口快时,可以只上提1-2粒浮子。
5、频率以到底后静止无动作5--10秒,钓蚯蚓红虫除外,(为什么要这么快,鱼的吃口速度是可以驯化的,除非你不想多钓鱼)。
6、注意在上提时,要左右前后的移动避免直上直下,也就是在斜提,这样有益于在窝里变换位子。
7、上提的速度,这是最关键的,应该是先慢后快,慢到什么程度,你可以观察你浮子下沉的速度,你上提的速度应该和下沉是一样的反向的运动,这样你的饵料在水里运动才优美,呵呵。
8、上提注意事项,一开始上提就不要停下,一般在上提5-15厘米的时候最易挂上鱼,因为鱼追食,有人要说冬天的不会那么饿,我可以很责的告诉你,你上提拉到的鱼不占你鱼获的30%以上说明你还没掌握好这门艺术,正常情况下鱼食到底后,鱼食和鱼嘴的距离大概有1--2厘米左右,鱼要吃食必须要有一个鱼头向下的动作才能吃到,为什么我们要以这么快的频率拉动鱼食,就是不要让鱼食躺在水底,让鱼食更靠近鱼嘴,更靠近鱼呼吸的水流,说不定鱼食下降时顺着呼吸水流进入鱼嘴也难说哈,上拉到顶点时要停留半秒,养成习惯少跑鱼,如果半途突然有点分量时只徐+一点点力继续往上提,过程要流畅不要发力过猛免得鱼受惊吓在草里乱穿,小钩的锋利还是要相信的,特别要相信万能袖(2-3号)的钩形。
9、浮子下降时的观察,接口也会有的,由于浮子都在水下,铅坠时悬空的,小钩在到底前也会有一个下摆后继续下行。
这时就会出现接口现象,主要表现是上顶,在正常水深停住,小加速,等等,由于我们的浮子在水下面,观察有难度,所以只要有一点异常都要上提。
10、在无风的情况下,风线不要放下要抬着杆子,只要不拉住钩子就可以了,以利于刺鱼。
11、刺鱼技巧,等出动作后我们要刺鱼,一般草洞水浅刺鱼也不要发很大的力,上提距离20-40公分暂停再上提,力量以把2两的鱼在水里拉动就可以了,不要出现飞鱼的现象哦,呵呵如果你控竿控的好,有点像是在拉鱼一样的感觉,整个动作轻柔快捷流畅。
总结:长杆短线主要在逗鱼上钩,其灵魂在一个逗字,在下理解不深,芸芸数语代表我对逗的理解,关于逗鱼的技巧可以看看钓友的实战冬季逗拉提钓鲫鱼,文章图文并茂的介绍了冬季长竿短线逗钓鲫鱼的技巧。
传统钓长竿短线在冬季钓草窝的技巧
立冬过后,气温一路走低,来自西伯利亚的一股股冷空气,让枯黄的残叶完成了最后的飘零。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肃杀之气弥漫于北方的山水之间,由此,往日疯狂索食的鱼儿们又完成了一次从活跃到蛰伏的生命轮回。当各种作钓技法频频铩羽而归时,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钓法长竿短线戳草窠,以其人找鱼的机动性,成为了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前最为炫目的钓鱼风光,在寒冬萧瑟中展现了绵延数千年而历久弥新的传统钓法的无穷魅力。
一、钓组配置
一竿,即配置足够长度的手竿一根,一般最长配置到12米,可远近兼顾。再长的,当然也行,但一般人的体力不借助器材是无法作钓了。一线,即配置一丝1.5号高拉力主线,长度一般为23米,具体视钓点水深而定,宜短不宜长,以便于下钩飞鱼;子线一般选用1015厘米、0.61号高拉力子线,子线长度宜短不宜长,以适应冬季轻口鱼对灵敏度的要求;线组整体配置要充分考虑草窠作钓的复杂环境,较台钓适当放大线组,尽可能的减少断线几率,丢钩保线、断子保主,保证作钓效率。一标,即可配置57目短标一根,切不可用长标。同时,可在主线上套入一小截气门芯,用其将主线与立标镶嵌,使二者自上而下形成一体,以尽可能地避免标线分离、挂草断标。亦可使用七星标,如果作钓水域深浅不一,可有意识地拉大每粒标的间距,以减少换位调标的时间。总之,不管采用那种标,只要视标效果好就可以了。一钩,即参照4号袖钩大小,选用有倒刺鱼钩一枚,单钩绑制。该型号钩一般可大小鱼兼顾,不易跑鱼,毕竟长竿作钓,刺鱼速度慢;单钩作钓,飞鱼时不易挂草跑鱼。
另外,冬季气温低,必要的保暖措施是必需的。为达到标点,临岸涉水在所难免,所以,一双雨鞋也是必要的。
二、饵料选择
冬季垂钓,由于气温较低,接近冰点,鲤鱼、草鱼等大多数鱼类都已封口猫冬,主要对象鱼就是鲫鱼。为补充冬季的体能和营养亏空,此时大鲫酷爱动物性饵料,其他植物性饵料可以不予考虑。我个人倾向于红虫绑把,这样红虫的浓腥、醒目的颜色、较大的目标,更容易引起鱼儿的注意和食欲。同时,绑把的红虫可反复多次使用,不易脱钩破损,利用率极高,非常经济省力。也有钓友说,用蚯蚓更容易上大体型的鲫鱼,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权威说法,全由钓友自行在实践中选用。
说到窝料,我个人认为,冬季属于人找鱼作钓,只要找到它的藏身之所,就能把鱼钓上来。此时的鱼儿短时间内不是靠食物诱惑来的,而是找出来的。在长期的实践中,打窝定点作钓的效果并不优于游走机动作钓的效果。如果打窝,需提前一天或几天下手,毕竟冬季发窝时间长,鱼儿活动能力差,要给双方以充分的时间,才能有所效果。
三、钓点选择
从大的方面来说,一览无余的水库、光塘不在考虑之列,因其无遮无拦,鱼儿潜伏于深水区,不在长竿射程之内。北方要找生长芦苇,莲藕的中小型池塘、水库,南方要找生长菱角、水花生的水域,枯萎倒伏的芦苇、残荷之下,漂浮的水生植物覆盖下,既有利于鱼儿隐蔽,又相对保温,这才是鱼儿冬季的藏身之所。
2011年11月中旬的一天,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一处比较熟悉的野塘,该塘四周芦苇茂密,随风荡漾,水中部分苇叶此时已枯萎、倒伏甚至沤烂,露出一些或大或小的草窠。于是,我在苇叶比较密集的水域,靠草边亮水区选了两处标点,在苇叶相对稀疏的水域选了两处草洞。由于是今年第一次来这儿戳草窠,我索性就没有打窝,选中这几处令人满意的标点后,我就轻移步,快伸竿,缓下钩,标还没调到位,就出现明显的颤标、上顶,第一竿就飞出一条二两来沉的野生鲫鱼,随后,几处标点轮番作钓,居然两个小时就擒获半斤以上的大鲫两尾,二到四两的六尾。期间还跑了两条手感较沉的,毕竟是今年第一次用长竿,操作上还不熟练。但两个小时的午间休息就能有此鱼获,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四、作钓技法
冬季出钓,不必早出晚归。将作钓时间选在9:3016:30日照强度较大的这个时段为好,钓鱼人既可免受冷风、露水之苦,亦是鱼儿一天中相对活跃的时段。
从进入钓场开始,就要轻声低语,蹑手蹑脚,避免造成过大的响动,惊扰鱼群而聚之不来。戳草窠一般应顺风下钩,这样比较节省钓者的体力,毕竟十几米的竿子举起来也不是个省力的活儿。下钩过程中应尽量做到钩线垂直起降,如果实在风力较大、距离较远,亦可将钩坠浅浅沉入水中,轻轻拖入标点,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挂草惊鱼。至于,竿影、人影惊鱼的作钓方向问题,我认为,只要钓者体力好、视力好都可以兼顾,如果做不到,亦可退而求其次。
作钓中还要举一反三,灵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钓远与钓近相结合。中午时段日照最为强烈可钓近,即钓浅;其他时段宜钓远,即钓深。二是钓疏与钓密相结合。在水生植物分布较为密集的水域宜钓疏,即钓氧气富集区;在水生植物先对稀疏的水域宜钓密,即钓鱼儿安全区、保温区。三是换位与逗钓相结合。在一处草边或草洞不要作过长时间的停留,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比如十分钟没有任何鱼讯即可悄然换位,在频繁换位中增加中鱼率;同时,在施钓过程中,不可下钩之后一味静等,而应有意识地缓慢提动钩饵,吸引鱼儿的注意力,刺激其食欲,以活饵的仿生性引其上钩。
垂钓中,蚯蚓、红虫等活饵一般比重较轻,可调几钓几,也可钓几+,但至少保证钩饵到底,因为,一般冬季鱼儿很少上浮吃食。总的原则是钓灵不钓钝,毕竟冬季鱼口很轻,标相也应力求灵敏。
垂钓中,钓者要保持精力高度集中,要密切注视浮标,发现中鱼,立即扬竿刺鱼,垂直牵引出窝,直接飞鱼上岸,整个动作要求缓释发力,一气呵成,切不可拖泥带水,贻误战机。否则,暴力扬竿,结果就是豁嘴跑鱼;犹豫迟疑就是鱼入草窠,那就象进了摘钩器一样,既跑鱼毁窝,又丢钩断线。此技法不存在遛鱼的问题,关键是刺鱼、出窝、离水、上岸,整个过程要充分发挥长竿的整体调性,人竿合一,刚柔相济,个中柔性、力度尚需钓友们在实践中不断揣摩体会。
一竿一线一世界、一标一钩一天堂,如此简单的装备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历久弥新、魅力永恒,皆因其无负重之劳形,无开饵之繁琐,顺天而动,因地制宜,顺时而为,以鱼而渔,牢牢把握住了渔猎的真谛。即将封竿的钓友们,不妨端起先民留给我们的长枪星标,轻装潜行,驻足野塘,在冬日的暖阳下细细咀嚼祖先赠予我们简约而不简单的宝贵财富,让民族的传统垂钓技法在去芜存菁、博采众长之后再放异彩。
钓鱼线组搭配分析(长竿短线、齐竿线)
垂钓方法很多,不同的场合地域,使用的线组搭配都不尽相同。大部份钓友在垂钓时使用的是齐竿线组搭配,除了齐竿线组搭配之外,还有其它什么搭配方式吗?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几种钓鱼线组搭配方式。
第一、长竿短线
有一次笔者和两位钓友一起出钓,其中有一位是偶尔钓钓的新手。早上出门的时候,这位钓友说要去渔具店买些东西,顺便装配线组。于是我们就去了渔具店,采购好所需的物品,装好线组到水库。这时钓友将竿拉出之后,惊呆了,说:无语啊,这渔具店帮我装的什么线组啊?5米4的竿,估计给我装了一个3米6的线组,叫我怎么钓鱼啊?这也许是渔具店失误吧。我告诉他,目前有一种钓法,叫做长竿短线的线组搭配方式,钓线的长度一般从竿尖至漂子这段为50厘米左右,漂下钓线的长短依水深而定。这种长竿短线的线组搭配方式最适合在水草茂密的地方垂钓,戳拱、钓草缝,都是用长竿短线。长竿短线的优点是因为钓线垂直上下,所以下钩位置准确。再则由于钓线短,提竿快,反应灵敏,此法最适合钓小鱼。我说你这种情况就可以做长竿短线钓。其实说完之后,我还是将我的标准线组给了他两副,因为他一直都习惯的齐竿线。
第二、齐竿线
齐竿线线组搭配,就是竿有多长线也就有多长,又称长线。用齐竿线垂钓时,操作非常方便,换食取鱼,一手举竿,另一只手就可接到钩坠。此法最适合在无水草的深水区垂钓,优点是钓点可近可远,钓到大鱼后,可以凭借长线的活动范围大,与鱼儿周旋。这也是大部份钓友所使用的线组长度,而这种齐竿线也是最好操作的线组之一。有的钓友会根据竿子的调性来控制线的长短,软竿的话,线组比竿短大约10-15公分,因为软竿支撑不够,竿尖自然弯曲,会自然空出钓线短掉的尺寸。如果是硬竿的话,哪就可以比竿子稍长十公分,即使稍长一些,竿子也会给线组有力的支撑。
第三、超长线
所谓超长线,就是视需要钓线超出竿长若干米。这种超长线线组搭配方式通常用于钓大水面的深水区。如钓点距岸边14米,水深4米,共为18米,除非使用10米以上的长竿可以达到这个区域,否则只好使用这种超长用线的方法来解决。但是这线组操作起来相对比较麻烦。而现在很多钓友使用矶钓的方法,就是借助绕线轮,将饵投向远处,这时的竿线远远长于竿子。这样就要求垂钓者有比较闲熟的操作和很好的目力,否则比较容易绕线,并且看起浮标来,也会颇为麻烦。
第四、海竿线
将100米以上的钓线,使用线轮绕好,然后装在海竿上面,可以抛出几十米的距离。海竿上大鱼机会较多,故用线比手竿要粗,但也不是越粗越好。一般选用0.3~O.4毫米钓线,若该水域有大鱼,可选用0.5毫米的钓线。这种钓种,一般配无标钓组,使用被动剌鱼的方式,让鱼儿在觅食组钩食物的时候,误食钩子而剌入鱼嘴甚至皮肤。如果使用有标的钓组的话,要求标比较粗大,这样远的距离才可看得清。比如垂钓鲢鳙,浮波乒乓球大小,扔到几十米开外,仍然能清晰可见。
所以钓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需求,配备自己所需要的线组进行垂钓。一般喜欢钓小鱼的钓友可以配备手竿一只,钓齐竿线,然后准备海竿二支,使用无漂钓组抛出几十米,使用糟食饵垂钓大鱼。即能享受钓小鱼的乐趣,同时也有一定的机率上大。大小两不误。
长竿短线钓鱼状态分析的三点
钓鱼调漂是调灵好还是调钝好,相信很多人都认为调灵比调钝好。谁让灵和钝天生就有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味道呢?但是随着齐竿线(本人用齐竿线双钩钓法代替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等词汇,简称齐竿线,下同)调漂理论研究的深入,依鱼情调钓(作者台湾运哥)将能反映出真实的鱼口作为鱼漂调钓的目的,破解了单纯的调灵好还是调钝好的误区,说出了有经验的钓鱼高手的心声,使齐竿线钓鱼的理论又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仍有许多人还在钓鱼实践中追求调漂的极灵状态,还在误导别人。尤其在较少人研究的长竿短线钓法方面。本人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谈谈长竿短线单钩钓法(简称长竿短线)钓鲫鱼时的调漂要诀。
长竿短线在过去的时候是沉坠钓法,有钩坠一体的朝天钩和坠子在钩上面大约5公分这两种基本形式。其中反映最灵敏的是朝天钩,如果水底有污泥和青苔或目标为钓大鱼时通常使用钩和坠子分离的形式,效果很明显。但是钓鱼钓的是体动漂这两种方法是一样的。过去钓鱼都是用57米的长竿在河流水坑等自然水域,和现在钓鱼的环境差别很大。
随着现代齐竿线双钩(台钓)钓法的引进,新的调钓方法也对过去的长竿短线钓法进行了冲击,许多人对长竿短线钓法进行了许多改进和尝试。时至今日,现在的长竿短线和过去的长竿短线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除了鱼竿比过去长的多以外,最成功的改进是使用大肚细尾立漂和上重下轻的双坠,使现在的长竿短线单钩钓法不但可以适应条件复杂的自然环境,在池塘钓鱼长竿短线也逐渐显露出超过齐竿线的态势。前几年西安附近冬季论竿收费的鱼塘是长竿短线的一统天下,夏天是齐竿线占据大半江山。去年夏天已是长竿短线多于齐竿线了,而冬天依旧是长竿短线的一统天下。原因是鱼的密度越小,长竿短线优势越大。而一天30元钱的鱼塘能有多少鱼让人钓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长竿短线以钓体动漂见长,钓口动漂是短齐竿线(4、5米以内)的长项,现代的长竿短线钓法,竿长十米不算长,普遍竿长已达到1213米,最长已达到15米了。这样的竿长如果追求钓口动漂,一是提竿跟不上鱼漂的下顿动作;二是空竿率太高,因为我们不容易判断小鱼拉黑漂和鲫鱼吃钩产生的下顿之间的区别;三是我们本来就没有必要那么仔细的观漂,因为鲫鱼送漂即慢又稳,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准备提竿。
本文选择采用上重下轻双坠单钩结构,15厘米长1、5毫米直径的细尾大肚立漂,下坠距钩2厘米这种现代的长竿短线钓法对各种状态加以说明。调漂时,不带子线(没有下坠和单钩)大肚调平水(整个漂尾露出水面)。
一、长竿短线的标准状态加子线后,空钩增减小坠的重量调到漂尾平水或慢入水钓1目或多目。此时下坠轻触底,单钩平躺在水底,是长竿短线钓鲫鱼时的标准状态。优点是:1,鲫鱼吃钩95%以上是送漂,非常平稳,鱼越大送得越高。而小麻鱼吃钩,则黑漂较多,且速度极快。2,钓者可以根据漂象决定是否提竿,有可能将空提竿降到接近零的几率。从而不浪费体力,不惊鱼。3,还是因为漂象清晰,为在最佳时机提竿提供了可能,使跑鱼率最低。脱钩率可以降至5%以内。
这也就是为什么钓鱼老手使用长竿短线获鱼多而又不感到劳累的主要原因。
二、长竿短线的极灵状态
加子线后,调几钓几(如调3钓3或钓2钓1)。此时下坠悬空,钩背弯轻触底时是长竿短线理论上的极灵状态。这时钩有任何移动漂尖都能反映出来,但是这种状态的实用价值很小。
因为这种状态只适合水底浆层过厚和没有小麻鱼的池塘,而以上两种情况我们很难遇到。
这种极灵状态的最大缺陷是鲫鱼食饵的漂象变乱了,一是鲫鱼食饵的送漂漂象减少,大约减少20%左右;二是漂象不够沉稳;三是有时鲫鱼吃钩会和小鱼一样,难于区分。
这使漂象难于判断,跑鱼率提高,空钩率增加,劳动强度加大。也使钓鱼的人处于不爽的状态。
三、长竿短线的极钝状态
当下坠过重时,下坠不但落底,而且大大超出平衡浮漂所需的重量,根据实际情况,调到鱼小很难拉动坠子,只有较大的鱼才能拉动坠子从而带动浮漂产生沉稳的漂象时(黑漂、走漂和送漂),这是小麻鱼特多而鲫鱼极少时的正确选择。在野外钓鲫鱼或其它正经鱼时千万要记住这种极钝钓法,它经常是你的惟一正确选择。
以上三种状态基本囊括了长竿短线单钩钓鲫鱼时的基本调钓要点。实战时,首先调到标准状态,如果鲫鱼和小麻鱼食饵的漂象区分明显,说明确实调到了下坠轻触底的标准状态。如果连续出现鲫鱼吃钩先下顿再送漂的现象,说明下坠已离底,应及时调整。如果出现有鱼星而鱼不食饵的现象,说明水底浆层过厚或坠子过沉,也应调整,可调到极灵状态甚至钓离底。如果小麻鱼闹得太厉害,就将下坠加重,调到极钝状态,再配合饵料的调整,以达到避小钓大的目的。总之,长竿短线单钩钓鲫鱼的标准状态是我们调钓的最佳状态,适应范围最广,跑鱼率最低,使钓者的心情最畅快并且耗费体力最少。过灵和过钝只是应对特殊情况的特殊做法,千万不要搞混了。
冬季长竿短线传统钓挂红虫钓大鲫分享
时间:12月12日
地点:周边一小型水库(30一天,10元午饭)
天气:气温4-9,东风3级转东南风4-5级
鱼竿:12米光威怪鲇
鱼线:森萨圣弦1.0主+美人鱼赢0.6子
鱼钩:千秋4号袖钩带倒刺
鱼饵:呕心沥血精心研制的太阳牌神米 红虫
经过:上周六跟钓友去试钓了一小型水库,我鱼获18条鲫鱼,1条鲤鱼,感觉不错,水库里的鱼超给力。本周心痒难耐,天气预报说明日就开始连续阴雨,昨天就抓紧把手头工作干完,赶上晴天的末班车,和钓友相约今日再战水库。9点赶到水库边,各自寻找钓位,做前期准备。我依然选择了上次作钓的位置,一个出水口伸出去的水泥台子上,另一个是之前钓友搭的岸边的小钓位,水深差不多,2米3左右。 打完窝,穿线组调漂等准备工作做好后,9点半了,汤司令都上2条了,看来今天不错啊。我穿好红虫第一杆下去,竟然没有杂鱼闹窝,好现象啊,比第一次来好多了,接着稳稳的送上来一目,提杆中鱼,呵呵,还是熟习的手感,竿子大弯,线呼呼想,收杆上鱼一气呵成。接着狂拉一发不可收拾。今天真是大鲫大鲤啊,瘾过足了,都不觉得累。上了这条鲤鱼,我赶紧换了子线,补了窝子,准备再接再厉的,心想这要是拉到晚上鱼咋带回去哦。估计是快要变天的缘故,好好的东风转成了东南风,而且风很大,终于停口了,小杂鱼也开始闹了,偶尔上条鲫鱼,到下午3点多也就上了10条左右,相比第一次来好多了。看看口也停了,4点不到大家都收了,独乐不如众乐,收拾装备回家,今晚钓友聚餐糖醋鲤鱼!总鱼获46条,保守估计15斤!
长竿短线经典传统野钓分享
又下雨了,不能出钓,闲来无事,翻看所照图片和已发表的帖子,感觉应综合整理补充一下,以便众钓友更多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戳钓法.(内容较长)
先展示一下自己的简单钓具.
首先声明我是传统钓手,没学会台钓,主要是因为年纪大了动作反映慢.但在传统钓中也揉进了部分台钓理念,如立漂悬坠.调钓灵顿及粉饵雾化诱鱼等.
这是购买和自制的立漂,特点是示目标细长灵敏度高,适合水凉鱼动作轻时用.及大小不同的备用双钩.
这是星漂备线和立漂备线及绑红虫的简易工具.
这是拖钓法使用的星漂朝天钩加付钩钓组.
细看绑钩方法,钩为3号海夕.有人对绑红虫过程和方法不甚了解,现逐步展示一下
红线放在窄槽内.
红虫放入宽槽中,放4到6条.
系一扣.
拉紧的同时拉出,再系一次拉紧.
再捆到朝天钩上,系三次.
用同样的方法捆好付钩.
一付拖钓钓组就绑好了.戳钓时因水底情况复杂,去掉付钩只用朝天钩即可.
这是程宁黑坑侠3号台钓漂与冷水专用小漂及用铅量的对比.
捆绑好的双钩.
因等死口经常双飞
有人说你那钓的都是小鲫,这是因为涡河刚涨水没几天,大点的鲫鱼还没来到的原因.往年可是经常钓到半斤以上的.每天钓5到6小时5斤鱼左右是常事,最多纪录是二两以上大鲫九斤半.也曾钓到过鲤鱼和黑鱼.
主要是钩怎样找鱼.
来到一个陌生的水面,不要急于下竿,先看地形地势(岸边地形有往水中的延伸性),后看水面,看水面包括水情和鱼情,水情主要看水质,水色和透明度(这方面坛内好帖不少),鱼情就是看水面有没鱼星,分析其品种和大小及密度.观察有没有鱼跳水或打漂现象.到下风头看水边有无黑色油膜状漂浮物(鱼屎发酵后产生)及多少,综合判断寻找好钓段.
接下来抽竿试水,不要忘了上饵哟.
有钓友说摸不着要领,其实很简单两个字,就是探和试.通过不断抛竿探明水下基本情况,找出看不见的沟坎坑凸,在脑海中绘制出水下地形图,从而判断出当前时间段哪里是鱼喜欢去或喜欢呆的地方,区分出哪里应是鱼道,哪里是聚鱼区,在此类异常地点重点守候定有所获.最典型的例子是3月9号垂钓小河时,发现明水中有一撮水草已长到水面,离岸三米余,紧贴草西(风从东面刮草向西侧头)有一脸盆大小可下钩的地点,感觉应是出鱼的好点,便重点守候(不断缓慢提逗),二十多分钟后终于等来一条四两鲫.接着又候十来分钟便钓上来近斤的大鲫,才有了: 冷水戳钓:鲫比筷子长的钓行帖和以上的渔获图.
试更容易,先在有感觉(是可以随实践慢慢培养的)的地方下钩,一般先试岸边水草中有缝有洞的地方,后试草边,再试远处明水.哪里出鱼就在那里多逗留.无鱼换点再试.如有鱼接钩,就试着钓离底.
其实所谓戳钓,就是在不断探试中进行的.
感觉这东西是可以通过长期多次的实战经验不断总结而慢慢提高的.正如光头杨所说:岸边走着走着突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就是修为(听起来有点玄).
再细说读漂.
戳钓只所以用朝天钩,是因为钩坠一体,脑线为0,钩动漂动特别灵敏.
不同品种和不同大小的鱼吃钩后的漂象是不一样的.先说鲫鱼,鲫鱼吃饵一般先点(试饵品尝)后送(吞钩后抬头)或下沉(吞钩后游走),动作越慢,个体越大.点动时辐度小,动作慢.这一点是区分是鲫鱼试饵还是小杂鱼吃饵的主要依据,小杂鱼吃饵表现为点动时辐度大,动作急.上送下沉速度快.这是一般多数情况.还有少数特殊漂象,如不见点动直接上送或拉走黑漂(鱼多抢食,多在连竿时出现),漂连续抖动(有别于点动)多是大个体鲫鱼原地吞咽的反映.还有漂在下沉过程中的接口漂象(不沉反升)等.无论出现何种动作,一定要等到出现死口漂象再提竿.不知众钓友注意到了没有,上帖中除全是正口外,还有个吃口深浅的问题,稍大点的鱼已把坠吃入了口中(这就是为什么上帖要发那么多上鱼图的原因).试想这样还易脱钩跑鱼吗?
还有一个细节一定要注意,就是摘鱼后.抛竿前别忘把钩上的红虫捆推回倒刺下.长竿短线钓法各种完全介绍
长竿短线这种钓法具有很好的垂钓效果,最大的优点就是窝子很集中,一般可以控制在直径200毫米的范围里,钩组又放在窝子的中心的表面上,目标显著,味道鲜美,是鱼类进窝以后的首选食物,所以鱼类上钩率很高。是大家喜欢使用的钓法。这种钓法最适合在各种复杂地形垂钓,具有落点非常准确的优点,尤其是钓水草很多的水域,钓草窝更是它的优势。长竿短线钓鱼技巧介绍了更多长竿短线如何钓鱼的知识。
关于钓线的长度
长竿短线钓法,在一般情况下的线长不到竿长的一半。线的总长度,大多是水线长度在加1米到1.5米左右的风线,如果风线太短,抬竿时鱼漂容易和鱼竿打架,鱼漂猛烈的撞击在鱼竿上,鱼漂损失惨重。如果风线过长,抬竿时比较容易延误讯号。
多年以前,大家使用的是竹木制作的鱼竿,而且大多是插节的,如果发生拔河现象,很容易被鱼把前几节拖走,再加上鱼竿本身的强度不高,上鱼时很容易断竿,所以许多人在使用护竿线,就是把暂时不用的钓线呈螺旋形缠在鱼竿上,并延伸到鱼竿的根部,其余的缠在线板上,并且把线板固定在钓杆上。
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拔节,也减少了断竿以后的无奈。这种使用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会带来许多麻烦,如果您想更换钓位并大幅度调整垂钓深度,那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了。现在大家使用的基本都是玻璃钢或碳素鱼竿,它的强度比竹木的鱼竿结实多了,只要操作得当,极少发生断竿、拔节现象。所以,我认为护竿线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我使用的手竿有各种长度,从2.7米一直到9.1米,而且每种鱼竿都配有两三种不同直径的钓线,分别缠绕在不同的线板上,全部放在一个专用的盒子里。即使只带一两支鱼竿出去钓鱼,也会带着这个盒子,这个盒子里永远会放着全部钓线。所以我可以根据不同的水深和鱼情,选择不同长度和直径的钓线,使用不同的钓具组和,很方便的用在长竿短线钓法上。
长竿短线经常使用的钓法
1、使用悬坠台钓钓组。台钓钓组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垂钓不同的鱼类。
长竿短线钓法在操作时具有一些难度,每次操作都要把每一节缩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要想把法减少缩回的次数,减轻劳动强度,长竿短线钓法使用悬坠台钓钓组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要使用比较结实的鱼饵,比如春季可以使用捆好的红虫把,夏季可以使用颗粒料,秋季可以使用昆虫,至于三季通用的鱼饵嘛,那就是面食了。至于台钓时常用的搓饵和拉饵,由于它们化散的时间太快,就不事宜使用了。春天是用红虫捆时,可以在混合着散红虫的拉饵里拉一下,以增加对鱼的吸引力。
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长竿短线钓法使用台钓钓组时,最好不要使用台钓漂,因为台钓漂太长了,而且太细了。抬竿时它经常会和鱼竿打架,会增加操作难度,也会增结鱼漂的破损率,所以要使用比较短的鱼漂,由于鱼漂的距离很远,要使用示标比较粗的鱼漂,以减少看漂的难度。调漂时以调得比较迟钝为好,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衰减闹小鱼的杂乱信号,减少抬竿的次数。
2、长竿短线使用传统钓法钓组,这是一种最常使用的方法。不闹小鱼时,调平水钓一目或半目,闹小鱼时,增加一些铅皮,也可以衰减闹小鱼的杂乱信号。
我的钓组都是台钓钓组,需要使用传统钓组时,只要从连接环上把钩组换一下,然后再调好漂就可以用了。换一句话说就是鱼漂、钩组和铅坠是传统钓用的,其余的部分全都是台钓用的。
使用传统钓法,可以使用一只鱼钩,也可以使用两只鱼钩,为了防止两只鱼钩相互干扰,可以在脑线上安装两个太空豆,脑线打结以后使两个太空豆紧挨着,把两只鱼钩分开。
3、长竿短线使用炸弹钩,这是一种专门钓大鱼的办法,使用这种钓法时,不用海竿的铅坠,由于使用的是糟食,鱼饵化散以后,如果鱼漂的浮力很大,鱼钩会被鱼漂带着离开预定位置。这就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鱼漂的浮力。使用铅坠挨地的传统钓法时,可以调平水钓一目。使用悬坠的台钓时,可以调几目就钓几目,以减少鱼钩离开鱼饵的机会。使用炸弹钩时,也可以使用面食和套皮筋的颗粒料。在每一个鱼钩上都挂上面食,俗称打葡萄珠。
4、长竿短线的国际钓法,这是一种在竿体内藏有一根皮筋的钓法,目前钓鱼王公司已经开始生产并销售这种产品了,产品有鱼竿和钓组,还有皮筋的组合。可以这样简单概括它的使用方法,在竿体里的某个部位,安装一个直径相同的定位器,在这个定位器上连接着一根弹性极强的皮筋,在竿体内延伸到竿尖,通过一个连接器与钓线连接。鱼类咬钩时,拉动皮筋延长,衰减人与与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力量,皮筋的作用是储存并传递能量,它就像河流上的一座水库,在洪峰到来时储存巨大的能量,减少对下游的冲击,(皮筋被拉伸)在上游出现空白时,(大鱼跳出水面)释放储存的能量,(皮筋回弹缩短)这就缓解了钓手到鱼之间的巨大的能量交换,既控制了鱼的爆发力,也控制了人的用力不均匀。从而减少了跑鱼现象的发生。这样可以使用很细的钓线垂钓较大的鱼
这种钓组和我们使用过的单钩双铅坠的台钓差不多,就是说我们可以按照台湾悬坠钓法调漂,调到七八目,然后在距离鱼钩三、五十毫米处加一个小铅坠调到平水,使用时可钓一到二目。
国际钓法为了适合钓流水,还开发了一种钓流水专用漂,从鱼漂的侧面看它近似于圆形,从鱼漂的上面看它是一个流线型。它的示标总长度只有不到五十毫米,猛然看去是很短,但由于是定点钓,这就已经足够用了。
国际钓法用竿和我们使用的鱼竿是不大一样的,它的前四节是震出式的,它的皮筋一般都安装在第三节里。其余的部分是插节式的,缩竿时需要把下来。拔下来的鱼竿需要放在专用的架竿上。
使用带皮筋的长竿短线钓法,可以使用上面所说过的任何一种钓组,在垂钓过程当中,不必拘泥于什么标准不标准,不管白猫黑猫,能钓住鱼就是好钓法。但是钓草窝时最好使用一只鱼钩,以防止没挂住鱼的钩子钩住水草。
长竿短线钓法最主要的辅助用品
长竿短线钓法,需要一些辅助用品,最主要的必不可少的用品有以下品种;
1、架竿。架竿的主要结构主要由滑轮,架竿体,拉绳组成。
滑轮的作用;操作时,不论是缩竿还是送竿,鱼竿大多数时间都是放在滑轮上面,重量被滑轮承载,由于滑轮是可以滚动的,在鱼竿运动时,它的滚动可以分解鱼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极大的减轻了操作强度。
这种架竿最好是安装滑轮的,有一个滑轮的,也有两个滑轮的,两个滑轮的比一个滑轮的承载力均匀,上大鱼时,前边的滑轮承载鱼的拉力,后边的滑轮承载人操作时的压力。如果只有一个滑轮,鱼的拉力和人的压力就会都集中在滑轮的表面的一条线上,由于鱼竿在这一点上只有很小的接触面积,这对鱼竿的局部压强是很大的。
钓鱼时,打完竿子就可以把鱼竿放在架竿上,并使用拉绳拉住鱼竿的尾部,把鱼竿自重的力量传导到地面。您的手就可以解放了。
竿体大多是用钢管制作的,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两种不同大小的钢管套在一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竿体的长度。竿体的最下端是带尖的,可以很方便的倾斜着插进土里。
拉绳是一条固定在地面上的绳子,在它的最上端是一个环或钩子,用来套住鱼竿的尾部,把鱼竿固定在架竿上。平时可以用一根绳子。刮风时就需要用两根绳子了,两根绳子拴在一个环上,两条绳子呈人字形岔开,用拴在绳子上的钢钎分别插在土地上,用以缓解鱼竿的摇摆。
2、窝子罐。这可是长竿短线钓法必不可少的用品,使用它可以很准确地把诱饵送到窝子里,这是多钓鱼、钓大鱼的关键。
现在北京地区流行用可乐瓶制作的窝子罐,在半个可乐瓶上扎一些窟窿,用铁丝制作一个提梁,在瓶口的盖子上扎一个小眼,在小眼里穿进一条粗线,线的长度在800毫米左右,线头穿好以后打一个大结,以防止脱落。线的另一端栓一个小铁丝钩,有伊士尼15号左右大小就行。把钩挂在提梁上,提线让钩子受力,拴在瓶口那一端的线现在是不受力的,然后在线上打一个结,形成一个环,在环上安装一个连接卡子,准备与钓线连接。
使用时,先把窝子罐的连接环连接在主线的连接环上,再把铁丝钩子挂在提梁上,在窝子罐里放好诱饵,就可以从上到下开始向外拔鱼竿了。如果您使用的是台湾钓法,就需要把钓组取下来,在窝子罐上接一节小绳了,否则钩组的脑线会经常与窝子罐打架。拔前几节鱼竿的时候,鱼竿是不和架竿接触的,拔出几节以后,鱼竿就要放在架竿上了,所有的重量就被架竿承受了,这时窝子罐就可以放在水面上漂浮着运动了。到达钓点以后鱼竿要尽量向前延伸,由于窝子罐重量会使鱼竿有一定程度的弯曲,缩短了打竿的距离,使诱饵和钓点保持一致,就必须考虑这一差距。窝子罐到达预定地点以后,然后向下放低竿尖,使钩子离开提梁,就可以向上抬竿了,窝子罐就会被倒立着提出水面,诱饵就翻在钓点里了。使用这种窝子罐,即可把诱饵放在水面,也可把诱饵放在水底。差距就在罐体上的窟窿进水的速度和等待进水时间的长短。
具体操作方法
首先插好架竿,根据水深选择钓线的长度,然后拴好钓组。试漂。
鱼竿被拔出三四节以后,把鱼竿放在架竿上,继续拔出鱼杆,后手给鱼竿一定的压力,使竿尖离开水面。鱼竿全都拔出以后,向下压杆使钓组离开水面,钓组稳定后把竿子放下,必须放在窝子里。把拉绳的环挂在鱼竿的底把上,挂环以后竿尖要离开水面。
鱼吃食以后,向下压鱼竿的底把,利用杠杆原理使竿尖抬起,鱼上钩以后,不要急于缩竿,要利用鱼竿的弹性控制鱼的游动,消耗鱼的体力。当鱼被遛疲乏以后再缩竿,在缩竿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鱼钩要永远是均匀受力的,不能有受力的间歇或空白,否则很容易跑鱼。
长竿短线钓法,在使用过程中比手竿钓法困难多了,收缩鱼竿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所以减少收缩的次数,可以减轻劳动强度。长竿短线钓法用的鱼饵,在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比较耐水泡的品种,比如面食、颗粒料、动物性鱼饵等,这样可以减少收缩鱼竿的次数,
如果是用搓饵或拉饵,用不了多久您就会疲惫不堪。
在使用过程中,我认为应该追求命中率,钓迟钝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