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如何选钓位。
选定垂钓的位置是钓鱼不可少的一门知识。是钓鱼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鱼在水中活动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游动有它一定的巡回路线.停留有它一定的停留处所.觅食路线地点也是有规律的。有经验的钓手通过实践摸索规律,在选择钓位上有不少的顺口溜和口头禅。我们选其精华,介绍如下:
1.老手凭经验,新手图方便。老手钓鱼选择钓位是凭他的实践和经验。到了现场一行就能断定哪个钓位较好.能上鱼、上鱼多的地方就是好钓位.新手选钓位。多数选择在操作渔具较方便的地方。方便之处有时上鱼少一些。
2.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暖。这十二个字概括了一年四季选钓位的基本要求。滩就是浅水平坦之处,太阳一晒.此处温度先升,鱼必到那里享受温暖和开始觅食.所以春应钓滩。到了夏天.气温过高,鱼必向深处避热。潭就是水最深之处,一米以下,每深一米水温要低一至二度,深水处凉快,故有夏钓潭之说。到了秋天水温虽然在下降,经过一个难熬的高温夏季,鱼还是喜欢趋于树荫之下,故应秋钓阴。冬天日趋严寒,在逐渐地越来越冷的情况下.鲤鱼、鲫鱼等从自己体感中出发,选择在避风向阳深处,以求温暖。故冬天冰钓要选择在向阳避风的深水处。
3.上午钓西,下午钓东,要想多钓.钓下风。选在东边钓或选择西边钓,其中并没有多少奥秘。这是因为太阳上午东照,下午西照。上午在西边而不在东边垂钓,是为了避免人影和竿影不停地在水面活动,惊走了鱼群。
底层鱼爱栖下风。因风吹把水面上的微生物及藻类都吹到下风去了。鱼栖下风是为了就食。风力大时渔具的操作就比较麻烦一些,因此有的钓友爱在上风垂钓,不仅便于操作钓具,而且钓鱼不一定就少.实践证明.鱼并不是都到下风去,上风水中溶氧足,有些鱼爱在上风栖息,上风多是草鱼、鲂鱼。
4.早晚钓近,午钓远,天阴、下雨、黑夜钓边边。早、晚时分,天阴下雨。没有阳光。光线暗淡又较安静,鱼才敢到浅水的边上来。因为水边与陆地相联,鱼在水边容易找到落水昆虫及冲刷下的腐殖物等食物.黑夜鱼更敢于到边上来寻食。
午钓远是相反的原因,这个午,实际是指上午十时到下午三时,太阳暴晒阳光过强,水反光率高,鱼不敢到浅水边上来的,所以钓点宜选择在离岸边远一些的地方。
5.方钓角,长钓腰.投饵之处进水道。方、长是指水池的形状。方形水池,鱼的巡回游动必经四角,而且爱在四角停留休息,故应在四角垂钓。长形水池.鱼爱在长边处来回游弋.长边的中间即腰是鱼必经之地,故应钓腰.投饵之处.是指平时投喂饵料的地点。鱼养成在此处就食的习惯了.要进食就必到投饵处觅食。进水道是指地面水灌入水池的进水道。流入的水中带有丰富的饵料及充足氧气.故此处是好钓位.
6、水库钓沟汉,浮钩钓靠坝,深浅钓交界,陡坡钓坡下。在水库里垂钓比较困难,如果选择的钓位不适当,必定是十有九空的。
钓位选在沟汉是因为水库水的面积大.又不投喂饵料,鱼觅食较为困难.除了食小鱼、小虾、水中微生物外,只有到水边上寻找掉进去的昆虫及岸上被水冲下去的有机物及草子等.沟汉面积窄常常是下雨时集中进水较多之处,故鱼爱到沟汉中寻找食物。
浮钩钓靠坝。许多钓友在水库里用浮钩钓鲢鱼时,多是在靠大坝的附近垂钓.靠大坝处水深,水中微生物较多,是鲢鱼休息的场所.
深浅钓交界处.这是因为水库中鱼的胆子最小,特别是半公斤以上的大鱼更为警觉,不到天黑之后或夜间是不会到浅水处来的,而深水处又难以找到食物.所以大鱼多在深浅交界之处活动多,既利于找到食物,又利于随时进入深水潜藏。
陡坡钓坡下。高陡坡处风吹下去的、雨水冲刷下的食物较多,如野生动物的粪便和家畜的粪,以及其它可食的物质.陡坡下面平时惊扰也少得多了.靠深水又近,故鱼爱在陡坡之下活动.
停靠船的码头处、有村庄的下水道处、水库的进水源头处都是可选的钓位。
7.江河钓汉口.有人钓处切莫走.在不熟悉的江河中垂钓.选一个能上鱼的钓位是很容易的事情。按一般常规.江河的支流入口处.特别是小支流和城镇下水入口处,食物较多,鱼常在此处寻找食物。此处是应选的钓位。有人钓处切莫走指有人钓过的地方是比较可靠的钓位,见到这样的钓位切莫再走开了。
8.草多钓窟窿,还可钓草缝。水中有草妨碍垂钓,但也有利垂钓.这就要善于利用有草这种客观条件.水域中有少量草时,靠近草边钓必然能多上鱼。有的水域中水草特多,盖满了池子.这就要寻找草窟窿,或自己开辟草窟窿.也有的钓友头一天头两天去开好草窟窿.并撒好窝子,然后再去垂钓。只要水中有鱼,在草窟阵中必能钓上鱼的.
草盖满了的水池中,还可以用钓草缝的办法。就是在草缝中钓鱼.采用钓浮钩,不用浮漂,多用蚯蚓作钓饵,使钓饵入水三至五寸深.并在水草里不停地小动,鱼即来抢食.我见到一些钓友用此法.钓上多是大个的鲫鱼,效果很不错。
无论是钓草窟窿还是钓草缝,为了便于操作,便于钓饵进入钓点都应用长竿短线,一般的也只用一支手竿,特别钓草缝也只能用一支竿。
9.钓鱼怕参观,钓位避开大路边。钓鱼为多数人所喜爱。路旁有人垂钓,过路人总喜欢停下来看一看.常常是人越集越多,人越多越是有人赶热闹。这就给钓鱼人帮了倒忙.钓鱼人又不能轰赶参观人走开。故在选位时就估计到这一点,钓位不要选择在人行道旁.选择在别人不好接近之处最好。
10.年老钓鱼重安全,操作要方便。钓鱼不是唯鱼而钓。主要是一种体育活动,说通俗些,主要是为玩,玩字第一,鱼字第二。所以老年钓友要有自知之明。虽然心未老,思想未老,而手脚不如年轻时那么利索了,这是客观事实.故在选择钓位时,首先要考虑安全和操作的方便。坡太陡,泥太滑.堤太窄,凸凹不平,障碍物多,离高压线近,都不是应去的地方,要选在较为安全之处。
11.钓鱼钓上虾,劝君快搬家。在哪里钓上虾来,要么是这个水域中无大鱼,要么是钓的那个点儿是鱼不去的地方,故有虾咬钩.因为此处钓不着鱼,故搬家转移更换钓位是必要的。
如果钓上了泥鳅,因泥鳅是怕大鱼的,因此也应搬家。如果总是小鱼咬钩,钓不上大鱼,同样说明大鱼不到此处。故小鱼猖撅,也应搬家。延伸阅读
传统野钓如何选择钓位
资深钓友为大家分享传统野钓如何选择钓位,感谢大家的精彩分享。大家也许都知道春钓浅滩,夏钓荫,秋天溜边,冬钓潭。这个谚语吧?这是老祖宗总结了多少年所得出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的垂钓而开辟了一条启蒙的捷径。但根据本人多年的垂钓经验,这里面还有不少细节性的因素。不妨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春钓浅滩
首先肯定的是;并不意味着在浅滩就都能钓到鱼。还要考虑到当天的温度,以及所处钓场的水域环境,风向、气压、雾等因素。因为温度能决定鱼的活动频率,风向决定鱼的活动范围,气压决定鱼的活动深度,而雾天就最好不要出行了。有句古话叫做十雾九不钓。早晨上大雾,渔翁在家蹲。一般来说灰色的雾大都有雨,白色的雾基本是没有雨的,但天气会燥热。掌握了以上这几个要素,我们对钓位的选择就有了大概的轮廓。然而,水域的环境也是一大要素哟。这就需要了解鱼的生活习性,才能知已知彼。一般水草较多的水域,选择水草较少或下风处为好,水草较少,那肯定是选择有水草的地方为好了,有流水口那就更好。如果说你所处的钓场一点水草也没有,那就选择有芦苇、蒲等水生植物丛的地方或是有障碍物的地方。一般野钓场都能找到类似区域的,实在没有也只好到背风向阳处了。
二、夏钓荫
夏季温度较高,一般以早晨或下傍晚这二个时辰为最好。中午最好选择在有大片树荫的地方,而且要求通风较好,如果没有树荫,那只好选择有水草的地方,水草不光能遮荫,而且还能释放氧气,对鱼来说有一定的助餐作用。也可利用水底环境,找死角,也就是阳光所不能照射到的角落。还有就是西南风最好到流动水域野钓,因为有句话叫做一刮西南风,渔翁在家蹲。
三、秋天溜边
秋季是鱼类准备越冬的追膘时期。此时,鱼类的食欲也是一年中最高的时期。大家都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随着各种杂草种子的成熟,四处飘落,经雨水冲刷,自然而然地流到河里去了。然而,有一个谚语不要忘记了,就是七上八下指的就是;鱼到八月就不随流而上,而且相反了。所以,这个时期,岸边是鱼的主要寻食地。
四、冬钓潭
冬天是寒冷的,然而,水越深,底部的温度就越高,不过,冬天的风向,可能是关键的,一般来说,长江以北,黄河以南这个区域的温差基本差不多,我们要想有很好的收获,就必须掌握天气的变化,冬天的冷空气毕尽有它的周期性,根据本人的经验,选择回暖晴好天气,以背风向阳处为好,虽然说水越深、温度越高,但是,只要温度适宜鱼的活动要求,鱼就要寻食,所以说,选择钓位要了解水域底部的地形构造,因为这个时期,鱼还是在背风向阳处的。钓位水深一般选择在2-3M深处的坡状地形为好。
以上几个问题,由于存在区域性的因素,仅供参考。
新手钓鱼如何选择钓点钓位分析
每个钓鱼人应该都有一个感受想钓鱼的时候发现没有合适的钓点,有了合适的钓点却没有合适的钓位。这个问题不容忽视,没有解决或许就会导致自己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在水库、湖泊、大型池塘等水域垂钓,一般说,水草边、石头来穴处、树荫下、坑洼地、深潭内、楞坎脚、沟壑中、房舍旁、半岛尖、进出水口两侧、洗衣洗菜码头、喂鱼处、深浅水交界之间、较平坦的地段、近岸的浅滩都是好钓点。但因一年四季气候各不相同和各种鱼之间存在着生活习性的差异,上述钓点就不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任何鱼种都通通发挥作用,而是各自都会受到鱼种、季节、天气、水域、食物等方面的制约,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期垂钓,就应根据不同鱼种的生活习性和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点,依势而行。
一要按照季节变换选择钓点。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交替变换,钓点就应随之变动。但四季气候的变换是一渐进过程,不是一两天之内会突然变过来的,故选点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例如,初春气候特点与冬末类似,选点就应按照冬钓深的渔谚进行,不可生搬硬套春钓滩的作法,应将钓点选在较深处或深处;到了仲春或暮春,天气已暖和,所有鱼种白天都离深逐浅近岸觅食和产卵,这时才应该将钓点选在浅处和近岸,并从钓多种鱼着眼。
二要根据天气变化选择钓点。不同的天气,不仅影响鱼摄食,还会改变其栖息活动的所在水域。垂钓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仲春或仲秋,第一天风和日暖,在某一钓点垂钓,喜获丰收;第二天天气变阴或小雨,气温低些,再去同一钓点垂钓,收获甚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鱼因避寒而游向其适宜的深水处去了。善钓者,便弃浅逐深,钓获仍不减头天。
三要依据水域地形选择钓点。选择钓点,必须看清所在水域岸上的地形,才能选到好的钓点。如半岛尖端是鱼向上下游动和进人两侧的必经之路,故一般认为是很好的钓点。但在盛夏和隆冬,这里则可能就颗粒无收。因为此处多系泥沙底或砂石底,水也较浅,盛夏,烈日烘烤得水温很高;隆冬,寒风凛冽,使水体变得更加寒冷,且食物稀少。这两个季节鱼在深处生活栖息,不会到此活动和觅食,故不宜在此选点垂钓。
四要针对不同鱼种选择钓点。不同的鱼种各有其不同的栖息地和活动水域,垂钓定向鱼种就应依此选点。例如,黑鱼和鲶鱼,在冬春的寒冷天气里,主要在环境适宜水稍深的水域石丛和洞穴中栖息潜伏,伺机攫取送上门的小鱼虫虾等食物。因此,这时期,就应将钓点选在石丛中和洞穴旁,将伊食送到它的口边,诱其吞食。而在夏秋季节,它们则游离石丛和洞穴,到小杂鱼多水较浅的近岸草丛中觅食,所以,此时如仍然在石头洞穴处垂钓,就可能获鱼很少或者无获。
五要根据食物源多少选择钓点。食物多的水域无疑是塘主投放饲料喂鱼之处,这里就是很好的钓点。自然水域中异于周围环境之处,较易聚集食物,所以也是好钓点。但在投放草料的地方,是不易钓着鲫鱼的,因为此处多有大草鱼、大鲤鱼来光顾,鲫鱼是不大敢前来的,而在其外垂钓,鲫鱼却频频咬钩。
六要根据水底地质选择钓点。不仅水库、湖泊、大型池塘的水底地质各不相同,就是同一水域的地质各处也不一样,有的地段为泥土,有的地段系泥沙,有的地段是砂石。这些地段分别适宜不同鱼种生息,垂钓就应根据意欲钓取的鱼种,在其适宜的地段选点。泥底地段,土质肥沃,水生物多,多种鱼都喜在此聚集,如钓鲤鱼,这里就是选点的好地段,因为鲤鱼有拱泥觅食的习性,多在此处活动和栖息。砂石地段贫瘠,水瘦且较清澈,水生物少,聚鱼力差,一般不宜在此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