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钓腥还是钓香。

浮游矶钓是海钓里面一种十分常见的钓法,它所使用的钓组比起平常的钓法更加复杂,搭配也更加多样,下面就介绍最常用的最基础的3种浮游矶钓的钓组搭配方式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更加深刻理解浮游矶钓钓组以及它的适用情况有所帮助。

一、固定钓组

固定钓组的最大特点就是固定钓棚,主要通过棉线结、挡珠、或者浮标橡胶座和卡拉曼棒等将浮漂固定于母线的某一点上;

优点:

(1)敏感度高;由于浮漂直接固定在母线上,所以只要子线上有任何动静,讯息都会随时传至浮漂上,即使海面下的水流将钓组上托或海风吹动母线,浮漂还是不会脱离母线上的定位;

(2)抛投时子线不易于缠绕在浮漂上;因为浮漂和八字环距离较远,浮漂也不会在抛投的过程中移动;

适用情况:近场矶钓;钓棚不深;对象鱼开口较好,不需要晃饵;看重灵敏度;

二、游动钓组

游动钓组就是将浮漂下方的挡珠拉开,这样浮漂就可以在棉线结和下方挡珠之间自由移动。

优点:钓棚可以很深;晃饵的范围较大,并且晃饵的时候母线移动但浮漂不动,因此表现很自然并且控线时也不会影响浮漂原有的稳定、乘流等性能。

缺点:

(1)当海水运动将水下的钓组带起或海风吹动母线时,棉线结就会和浮漂分开一段距离,甚至浮漂发生倾倒无法站立,在这样的情况下鱼汛就会延迟,即整个钓组的灵敏度降低;

(2)抛投时由于浮漂距离八字环较近,因此两者缠绕的概率大于固定钓组;

(3)挂底时如果母线被拉断,浮球很容易遗失。

另外,游动钓组中还有一种更灵活的搭配,就是在上述钓组的基础上,在八字环的上方再加上一只卡拉曼棒。

优点:通过上下移动卡拉曼棒可以更加灵活的改变钓组游动的程度,整个钓组就可以在固定钓组和游动钓组之间切换;正是因为它的多变性,使得这一钓组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钓组之一。

三、全游动钓组

全游动钓组完全没有限制,即浮漂的上方和下方都没有阻挡,浮漂可以在母线上自由滑动,这就意味着这一钓组的钓棚也没有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浮漂就丧失了传递鱼汛的功能,而仅仅作为入水的参考点存在。

适用情况:深场;风较小;对象鱼泳层不确定、行踪不明确、吃口差、活力低。

缺点:由于整个钓组随意漂游,因此相对挂底的概率较高,可以通过添加卡拉曼棒的方式减少浮漂遗失的概率。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浮游矶钓的钓组配重技巧,入门必学


大海波涛汹涌、鱼种丰富,在这里作钓也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尤其是矶钓。今天就来分享一些这方面的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到大家。大海作钓跟我们平时去的野钓不一样,所以,大家需要用到的作钓工具也打不相同。在大海作钓,咬铅常用来控制浮漂的浮力,从而达到调节整个钓组状态。如果大家想要更清楚的观看浮漂动态,需要保留更多浮力,想让线组灵敏,则要配铅多一些。调整海钓线组的原则是让线组伸展适合海水斜度。大海的环境比较难以想象,所以,配铅成了一个难题。

在配铅的时候要考虑风力、潮水速度跟方向、浪况、目标鱼种等等因素。不幸的是,矶钓是这样的。大家作钓时需要考虑到目标钓点中的各种因素,才能避免跑鱼的几率。更现实的是,就算大家配铅恰当,整个线组在入水后也会因为水流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下落状况,所以,配铅要跟操竿控线技巧搭配,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作用!

大家不要被所谓大师的言语吓到,其实,大海中的鱼是活动的,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并没有很复杂,所以,掌握这些内容后,继续海钓其实并不难。配铅虽然没有公式能套用,但是海是有些规律可以参考的。如果水流速度快,为了让钓组稳定,配铅时可以重一些,这样子线就能下沉,钓游速快泳层变化大的海鱼时候,配铅可以适当减轻。咬铅的类型不一样,重量也就不一样。如果大家将其配的越重靠近钓钩,浮漂就越容易向前跑,鱼钩会被甩在后面,这样就会让配好的商品饵料没法准确落到钓点。这也是水表流速快、深水流速慢、漂大比重小,受水流影响造成的。

除了以上这些大方面,大家还要注意这些小细节。比方说,如果大家使用的主线是4号尼龙线,中继线就需要使用3号碳纤线,子线则需要使用2.5号以下的碳纤线;如果你使用的是1.5号,转环铅就用1~1.2钱,海钓时,大家还需要在线末端转环上方放一颗咬铅,用来调整浮力。笔者将的这种钓组还有很多种变化方式,大家可以把转环铅位置改到主线末端,将中继线衔接子线的部分分给小转环,双子线用起来会更灵活。大家也可以将转环上方的铅移到转环铅上,线组会因此更加垂直。转环也可以改为转环铅,这样一来将漂的浮力分散由两个转环铅来承担。

在整个作钓工具中,中继线跟子线长短也要跟着实际情况作出改变,前者甚至可以长达3米,子线则可以短到二三十厘米,大家需要根据自己选的钓点跟具体的作钓环境进行调节。其实,不管是在哪里作钓,大家都需要提前做一些功课,在此基础上,大家才能更顺利遛鱼。

3种常见的浮游矶钓的钓组图解


喜欢矶钓的钓友们可能会比较烦恼线组的搭配问题,毕竟因为垂钓环境的巨大差异,在海钓当中,线组的小配件和线组的搭配都有很大的区别,这时候我们的线组搭配就要考虑很多问题了。下面就介绍3种比较常见的浮游矶钓线组搭配,给出适用的场景给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各位矶钓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阿波钓组

此钓组主要特征是使用圆形且中通的浮标,浮漂形状不一定是正圆形,也可是椭圆形、水滴形或丹锥形。

适用场景:适合钓座较高的钓场,因这种浮标的横向面积较大,且顶端也涂装上了相当鲜艳的颜色,所以相对位置较高的钓者很容易就能判别钓组在水中的大概方位。另外这钓组也有不易缠线的优点,抗浪性好。

组装方式:将主线通过浮漂中通孔与钓组连接,虽然浮漂是中通的设计,但也可外挂于钓组。

二、长杆浮标钓组

此钓组使用长型的浮标。

适用场景:适合在钓座较低的钓场,因这种浮标长度较长,且顶端也涂装了鲜艳的颜色,身处低矮钓座的钓者很容易判别钓组在水中的方向。

组装方式:因浮漂形状较长,所以在使用上只能使用外挂的方式。

三、阿达利钓组

这是一种复合式浮漂钓组,兼具阿达利浮漂与阿波浮漂,入水后会有一小段线浮在水面上。钓组使用无自重的阿达利浮标,提高了钓组对鱼讯的灵敏度及降低了浮标入水后的阻力。由于无自重的阿达利浮标本身的重量轻,无法将钓组抛出,所以其上方就必须加挂一颗内部埋有填充物的有自重的阿波浮标来助投。

适用场景:也适合在钓座较低的钓场使用,浮标的长度较长,身处低矮钓座的钓者容易判别钓组在水中的方向。

组装方式:阿达利浮漂较长的外形适合外挂使用。

以上就是常见的三类浮游矶钓组,各有其优点,钓友需要结合当地的水情、鱼情灵活选择,最后祝大家渔获多多!

浮游矶钓钓组中的水中如何使用?


水中是浮游矶钓钓组当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小配件,有时候遇到水流比较大的情况,我们就能够运用水中来进行化解,不过,实际上水中不仅仅只有这一个作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看看水中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以及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地方。

一、水中的作用

水中与咬铅发挥的作用是相似的,并且水中的型号与咬铅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相同型号的水中和咬铅对于钓组产生的拉力是相同的,而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水中的体积,因此水中有了许多独特的作用。

1.利于远投

虽然水中在海水中产生的拉力与咬铅相同,但是在空气中,水中的重量要比咬铅重的多,因此在需要远投时,加上一个水中自然能够抛的更远;

2.稳定钓棚

在大浪情况下,上层水域起伏较大而下层却相对稳定,不加水中时,浮漂会带着整个钓组上下起伏,使钓饵所处的水层发生较大的变化,加上水中后,利用其阻力大的特点可以减少起伏的幅度,使钓饵相对稳定;同样的,在大风情况下,水中可以缓解风对钓组造成的向上的拉力;

3.活化钓饵

当需要钓饵能够经常做出上扬、下落的自然状态诱鱼时,可以利用水中受到水流影响大的特点,同时配合控线技巧使钓饵相应的动作得到放大;

4.使诱饵、钓饵和水流同步

海水经常会因为大风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呈现出表层水流速度、流向同下层水流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如果不使用水中,那么浮漂会因为体积较大而带着整个钓组随着表层水流流向和水速漂浮,而诱饵是随着下层水流漂走的,即诱饵和钓饵相分离。加上水中后,水中就能够利用自己的体积承受下层水流的作用,抵消部分浮漂产生的拉力,使得整个钓组和诱饵相同步;

二、应用要点

1.基本原则:同样号数时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乘流性好;凹顶、平顶比尖顶乘流性好;伞型比圆形乘流性好;尖头比圆头下沉速度快;重心高比重心低更容易随水流方向倾斜;

2.水流缓慢时可以使用水中;水流过缓时,流水的能量不足以推动钓组,因此可以借助水中放大水流的作用;另外,通常此时,鱼开口情况也不佳,可以利用水中活化钓饵,提高上鱼率;

3.水中与浮漂之间的搭配需要变通,既可以搭配同等型号的,也可以采用型号小于浮漂的水中配合咬铅的方式;

4.风大时可以使用水中;这一点对照的就是水中在表面水流和下层水流流速、方向不一致时发挥的使钓组与诱饵同步的作用;

5.不是必要情况下不要使用水中;虽然水中有许多好处,但是在流速稳定、风力不大的钓点就不需要使用,如果加上一个水中反而会使得钓组变得笨拙复杂;

6.流速快或浪冲点不要使用水中;这种情况下使用水中,钓组反而会因为水中受力大而更加上扬,导致钓棚十分不稳定;

水中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适用的场景也有不适用的,通过掌握以上内容,就能够在不同场景下找到最正确有效的使用方式。

浮游矶钓钓组如何操控?基础方法必须掌握


浮游矶钓里面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更好地操控钓组,这可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技巧才能够做得比较好。操控钓组的目的根本上就是为了能够多多上鱼,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就能够有效地减少风力、水流等外界因素影响到钓组的状态,从而能够保持钓组自然伸展的正确状态。对于钓组的操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技巧,不过都是从一些基础的做法当中延伸出来的,所以接下来就是给大家说说在浮游矶钓当中钓组操控的一些基础的方法。

一、抛投

结合之前说过的抛投方法,在抛投钓组时,尽量使线组呈现浮漂落在流头、钓钩落在流尾的伸展状态;

二、抛投后控制主线

一般情况下钓组落水后需要控制主线的释放速度,避免线组下沉时出现咬铅下沉过快、而钓钩下沉慢的V字型状态;(不包括重铅移动式钓组)

三、调整钓竿

当钓饵到达钓棚后,需要根据风力、水流等因素决定钓竿是低垂、持平还是上挑,以及钓竿是与浮漂呈一条直线还是呈一定角度;

四、开杯释线

在操控钓组的过程中,线杯并非始终合死,在控线的过程中线杯更多是打开的,然后借助中指、无名指抵在线杯前沿制止或放松出线,这就是所谓的开杯释线动作;

五、暂缓控制浮漂

钓饵刚到达钓棚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一定要马上采取控制浮漂运动的操控动作,因为在抛投时,我们就已经使得钓组达到了钓饵在前浮漂在后的自然状态,此时只需要适度调整主线,让钓饵随着潮流向前行进一小段距离即可;

六、操控浮漂

如果一段时间内不上鱼,就需要根据水速和钓组咬铅的配置估计钓组在水下呈现的状态,并适时的采取操控手法使得浮漂停止运动,以达到借助潮流力量造成钓饵带着子线前行、上扬的效果;具体情况:

(1)流速过快;此时,通常会在开杯释线的基础上压低钓竿竿稍、扣住主线从而制停浮漂;这样,棉线结就会和浮漂分离,海流冲击钓饵带动线组前行的同时钓饵会离开钓棚慢慢上扬;

(2)流速过缓甚至无流;一般采用上抬钓竿使主线离开水面,然后慢慢逆水流方向缓缓向斜上方拖拉钓线,同样造成浮漂与棉线结分离、水下钓组缓慢上扬的效果;

(3)水流自脚边外流或在岬角位自左后、右后向前流去时,钓竿指向调整至与水流方向一致;当水流呈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横向流动时,钓竿指向调整至与水流方向呈90度以上夹角;

(4)水流自脚边外流,同时有风或有浪;

a.风向和水流方向一致,风力会作用于主线以及浮漂,加快浮漂的乘流速度,更容易造成浮漂在前、钓饵在后的不利状态,此时可以将主线压入水面之下、并开杯释线制停浮漂,来减缓风对两者的作用力;

b.风向和水流逆向,可以上挑钓竿,使主线离开水面,从而借助逆风的作用牵制浮漂前行;

c.风向和水流垂直,此时很容易导致钓组偏离诱饵带,可以通过将主线压入水下的方式减小风的影响;

d.海浪较大时,上抬钓竿将主线拉离水面,减少浪对主线的作用力;

(当风力或海浪推动的方向与操控的意图一致时,注意加以利用)

(5)操控浮漂时需要根据浮漂乘流的速度、水流的速度、咬铅的位置等来判断钓饵上扬的高度和子线倾斜的程度;例如,当钓组到达水下障碍物等区域时,应根据障碍物的高低以及水流的速度来确定制停浮漂的时间,以确保子线在障碍物前方的上升流冲击下能够顺利带动钓饵上扬,其上扬的高度应该超过障碍物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钓饵从障碍物的上面或一侧绕过而不挂底,这就是所谓的控线过石技术;如果水流的力量不足够将钓饵抬到能够越过障碍物的高度,在实施上述操作时则需要慢慢抬竿拉动主线使钓饵提高;

七、放松浮漂

采用上述操控达到钓饵在前、浮漂在后、线组顺畅的目的后,就不需要再制止浮漂乘流前行;此时可以有节制的开杯释线或压低竿稍使主线得到放松,放松主线是为了让浮漂能够继续乘流前行并且水下钓组能够继续垂直下沉至钓棚;

八、碰到下潜流

当带着钓饵越过障碍物后再放线可能会出现原来调成水平的浮漂逐渐下沉至看不见,这是因为障碍物处会有一股向下吸的流水,即下潜流,障碍物越大、潮水流速越快、吸力越大;此时可以带紧主线用竿稍感知钓组的变化,并偶尔适当向后拉动钓组试探水下情况;对于鱼讯的感知是靠杆子的拉扯传递的,至于浮漂是在水上还是水下已经不重要了;

以上就是操控钓组的一个基本过程,接下来就是根据具体的情况,不断的重复调整上面的过程,令水下钓组始终呈现理想的打斜状态。

矶钓怎么玩?重点分析浮游矶钓和重矶钓


矶钓是海洋钓中一项重要钓法,钓场广阔,钓点众多,一年四季钓获鱼种多、数量大,钓技千变万化,充满着奥秘探索色彩,加上趣味性浓厚,故受广大海钓钓友所钟爱。现在小编为你们简单介绍一下矶钓的线组组成以及浮游矶钓和重矶钓这两种玩法。

对于刚刚接触海钓的钓友来说,小编建议大家先从简单的钓法开始,比方说在沙滩上钓鱼。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心生好奇,沙滩上游客那么多,还有层层渔网,想要玩海钓,怎么可能?告诉大家,首先这里有沙尖、牛鰍、比目鱼、魔鬼鱼、丁公等众多鱼种,退潮还会有会有洄游鱼,腊鱼等鱼。其次,沙滩一般也就不断有海浪冲刷,沙滩上的幼虫、螃蟹等生物被冲进大海,就有可能成为鱼类的食物,很多鱼都会在这里等着食物。矶钓线组是由:主线、子线、棉线结、半球挡珠、浮漂、防撞豆、水中、仕挂棒、诱饵笼、转环、咬铅(夹铅)和鱼钩等组成的,里面又有浮游矶钓和重矶钓。

浮游矶钓主攻的海鱼大多为上层鱼种,因为海波和海水的浮力只会让矶钓钓组悬浮在中上泳层的海流中。阿波有很多种,例如我们常用的有阿达力、直立式阿波、乒乓型阿波等。矶钓的对象鱼也有很多,像黑、白毛,黄鸡、黑鲷、水针、白达仔、黑达仔、臭肚等等,这些都是依靠洋流觅食的浮游性鱼种。

浮游矶钓的钓位多选在海边的礁石、矶岩、防波堤之上,钓友们使用矶竿的长短一般分为4种,3.6和4.6米适合钓近水,钓远水大物更适合使用5.4、6.3或以上长度的杆体。初级钓友建议使用1-3000线杯型号的渔轮,剩余的矶钓钓组中还需要选择适合的母线、子线,同台钓一样,海矶钓主线上同样需要配置太空豆、阿波、夜光珠等小配件。

重矶钓的作钓装备沉重,主要用来作钓大中型海鱼时使用,一般重矶钓的作钓地点在至少离岛30米外的矶石、礁石上,作钓深度通常为10米以上深水。重矶钓竿多为硬氏并继竿,一般为了钓巨物,使用的线组也很粗大,母线号数多为100磅起,子线至少80磅,整套钓组光使用的铅体配重就要在400克以上。当然这样的重装备只适合钓像石斑、红槽、笛鲷科及洄游性的牛港、红甘这类,个体动辄就上百斤的大鱼时使用。

一般钓这种大体型的鱼种时,并继竿的长度不会低于4.5米,连鱼钩的大小都类似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卖肉屠户用来挂猪肉的钩子。可想而知,在海上玩重矶钓是有多费力了吧。聪明的钓鱼人为了中鱼后杆子或人不被拖入海中,都在重矶竿后座加上了鸭嘴,海钓时他们会用膨胀螺钉将钓竿固定在钓位附件的礁石上。

漫谈浮游矶钓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技巧(三)


玩矶钓的人很多,但有一些装备选择和用法上的问题是钓友们不明白的,这个时候虽然可以请教师傅,但如果自己了解不深,花费的时间还是很多的,所以这里笔者就一些浮游矶钓的钓具选择及使用的问题给钓友们介绍一些经验心得。

一、矶钓主线、子线怎么选?

Q:选择什么样的线做矶钓主线、子线?

答:矶钓主线一般分浮水和半浮水两种,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做主线,都应选择表面光滑粗细均匀,并且比较柔软的线,好的矶钓主线对线的表面做了防止盐碱渗透的处理,不会因接触海水而变硬;而且不会有记忆,长期缠绕在线轮上也会保证出线流畅。为了在海水中很容易看到线以便容易操控,矶钓主线最好选用透明有颜色的,如红色、黄色或乳白色。

矶钓子线应选择碳线,一般碳线的标识有FLUOROCAR80N 100%(100%氟碳化处理)用火烧会烧出黑色的碳粉末。碳线透明色,比一般的线要硬,具有切水快不易缠绕、耐磨等特性,但由于延展性小,结节强力相对差,使用中应注意。

二、子线长度如何控制,越长越好吗?

Q:浮游矶钓子线的长度如何控制,是不是越长越好?

答:我们知道在浮游矶钓中,子线一般都用的是碳线,碳线的好处是大比重切水性好,即使在水流快或风浪大的时侯也不易上浮而使钓饵偏离钓棚,同时碳线的记忆性很低,一但拉直后的碳线不会再起圈,不但有助于钓组正确到达钓棚,又能准确传达鱼讯。所以一般我们应根据钓场水深情况使用子线,尽量使子线长一些,但不能过于长了,否则会出现在中鱼后收线已到尽头(浮波己顶往竿头),还是无法将鱼拉出水面,所以子线长度再长最好不要超过竿长的4/5。

三、如何使用浮波?

Q:浮游矶钓的浮波有几种型状?如何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

答:浮游矶钓的浮波一般分为三种型状:

①上膨型浮波,灵敏性比较高,但稳定性比较低,一般都用于比较平静的水域。

②中膨型浮波,稳定性比较高,但灵敏性比较低,一般都用于有浪的水域。

③下膨型浮波,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去看,这种浮波在流动的水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一般多用于水流相对急的钓场。

无论使用哪种型状的浮波,都要根据钓场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同时还要考虑浮波的浮力,水流的速度,钓场的水深和浪的大小,综合分析才能选择正确,而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是正确使用浮波的法宝。

四、水中的作用是什么?

Q: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是不是钓组中必须加水中?

答:有些钓友特别是有些初学浮游矶钓的朋友,无论在什么钓场都喜欢在钓组中加水中,实际是错误的。

浮游矶钓的特点是通过施打诱饵将鱼引到诱饵区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钓棚),钓组如果正好能控制在这个区域内并且钓饵能同诱饵同步移动,那么中鱼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

但是在有些时侯,钓场水流受风或地形的影响,常常出现风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不一致,或表面水流的流速过快或水面水流方向与水下水流方向不一致的情况,由于整个钓组在水中与水的接触面最大的是浮波,自然浮波受水流的推动而行走的速度就最快,加上以上的外界因素就会造成浮波同钓饵行走的速度和方向不一致,不能使钓组顺利到达钓棚,鱼也就无法钓到;这个时侯就用到了水中,水中在钓组上的配重相当于相同号数的夹铅,但由于它的面积大大超过了夹铅,在水下受水的推动力也远超过了夹铅,可以加快水下钓组行进的速度,同时可以将水中以下的部分提升从而达到整个钓组相对同步运动;在表面水流和下面水流方向不一致的时侯,水中则起到了校正浮波行走方向的作用。

在使用水中时,要注意水中在钓组上的位置,一般与浮波的距离应在50厘米以上。

怎么捕获沙丁鱼?试试浮游矶钓法


沙丁鱼是一种细长的银色小鱼,背鳍短且只有一条,无侧线,头部无鳞、嘴小、身材小,北方称之为沙丁鱼。沙丁鱼密集群息,游泳迅速,相貌可爱,是一种浅海区域底层小型鱼类,它常栖息在沙滩、淤泥海底,又喜钻沙,故南方渔民称为沙钻。由于它们味道鲜美,所以很多钓鱼爱好者都十分喜欢钓沙丁鱼,接下来小编讲解一下如何使用浮游矶钓法捕获沙丁鱼。

比起其他的方法,在使用浮游矶钓法钓沙丁鱼时,由于线上自身带有浮漂,因而便于观察。并且浮游矶钓法不需要人为拖动钓饵即可随波轻摇,达到良好的诱鱼的效果。接下来我们详解浮游矶钓法:此法多为在浅海水域的码头俯近垂钓,由于线上带有浮漂,观察明显,钓饵不需人为的拖动而随波轻摇,是南方钓手十分喜爱的钓法。

一、钓组

二、钓竿

推荐使用4.5米轻便碳素矶竿。

三、渔轮

对渔轮的类型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最好是中号并且能够能贮100米以上、线径为0.3毫米的强力尼龙线。

四、钓线

主线用0.3毫米的强力尼龙线约100米,脑线为0.2毫米左右的尼龙线2米。

五、漂

建议使用3B阿波滑动矶漂。

六、咬坠

推荐使用2B-3B的铅坠两枚。

七、钓钩

由于沙丁鱼嘴比较小,为了摘钩的方便,因而3~4号的长柄钩会更合适。

八、钓饵

沙丁鱼一般吃浮游的生物,可以使用虾肉作为饵料,但在挂肉的大小应注意,不要太大块,将肉剪成绿豆大小较好,这样鱼好入口,钓手也有鱼进帐。

九、海钓沙丁鱼技巧小妙招

钓点:沙钻鱼在小潮时较集中,不太愿意跟随大潮流动而到处觅食,所以钓点应选在潮水缓慢、水质较好的沙滩或海滨浴场边泥沙较多的地方,也可选在水浅泥厚的码头附进垂钓。

当放线入水后,可静等鱼咬钩,但如需较快较多的捕捉到鱼获,可将竿拿在手中,慢慢拖拉,如此反复,往往可中鱼。沙钻虽小但它咬钩力量可不能和它的体形画上等号的,反应的竿尖的力量是强烈的哒哒二下,等提鱼上岸一看钩早以到了咽喉的深部,这也是少跑鱼的原因。

十、钓法

将钓组放入海里以后,两枚咬铅可以快速带着钓饵沉底。由于子线较长,不需要晃饵,钓饵即会随海洋运动的阿波漂而摇动,能够对底层的鱼产生强烈的诱惑力。在垂钓过程中,当发现浮漂突然停止不动,可能是鱼已经咬钩了。此时不要急着扬竿,待浮漂完全没入水中后再提竿刺鱼。

浮游矶钓如何钓鲈鱼的技巧大全


鲈鱼一般喜栖息于浅海内湾处或河流入海口咸淡水交汇区,是近海中下层鱼类,索饵洄游在岸边浅水区泳层有所变化。风浪过后,岸边水质浑浊,海水中能见度降低或在夜 幕掩护下游弋于岸边。少有结成大群进行洄游规律,仅在深浅水域之间做近距离适温性迁徒。鲈鱼属于凶猛肉食性鱼类,对食物不挑剔,但对活动﹑蠕动强烈的饵食 情有独钟。此鱼肉质细嫩鲜美,适合清蒸及焖炖,是酒店大厨和家庭主妇烹调鱼肴的上等原料。

钓具组合

传统钓钓具:抛竿守钓,主要猎取钓点中下层鲈鱼,兼钓其它杂食性鱼类,可选择3.6米以上硬调海竿4支。配大型旋压式绕线轮或叉形齿槽式手拨轮,蓄9号钓线 120米以上,子线长短和直径应视钓组的连结方式不同而有所变化。底坠串钩多见,亦可使用通心坠单钩,钩前设小颗粒浮子几枚。钓钩以长海305号或类 似大小的钓钩比较合适。为防止中钩大鱼瞬间将钓竿拖下海,等待过程中要插好支竿架,并配失手绳固定钓竿。

拖钓钓具:3.9米或4.2米 硬调远投海竿1支,配大型远投轮,钓组主要部件浮漂自制。取一只中间有孔的球形网具浮漂,用刀将周边削去部分,形成大小合适的水滴型或椭圆型。在漂孔 中间插入一枚两端有环的重坠并固定,浮漂小端环扣与主线连接,另一端用1.5米子线绑长海301钓钩,钓钩上方20厘米处设咬铅。

浮漂的浮力要大于钓 组重力之和。经济条件允许的钓友可尝试正宗版浮游矶钓,选择专用矶钓竿配进口阿波漂,钓组入水深度控制可随时调整,效果也更好。使用售价颇高的高档次 钓组不但要求施钓者抛投竿技术精湛,还要求施钓者对钓场海底地势地形了如指掌,不然会因频频放鞭和锚钩而造成钓组折戟沉沙,经济损失惨重。

钓场选择

岸钓鲈鱼,钓场钓点选择应遵循三个不放过原则。

第一不能放过依山傍河﹑水质无污染的河流入海口咸淡水交汇水域,还有海底暗礁犬牙交错﹑洞穴密布的浅海内湾水 域,海底带状礁岩并接壤大片泥沙滩涂区域和潮间带海藻稀疏碎石滩。附近如有海流支流缓缓流过,溶解氧丰富,是弱小杂食性鱼类栖息觅食的理想家园,尾随 饵鱼而至的大鲈鱼常常在此栖息觅食。大连东海公园和西部凌水桥海域沿岸即属此类型钓场;

第二不能放过涵洞。市郊海域地势开阔平缓的浅海泥沙滩涂近年来被大 量围垦成水产品养殖基地,为便于利用潮汐落差吸储海水和排放废水进行池水循环,拦海大坝上至少有2个以上涵洞,洞口外侧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内侧是风平浪静 的引水主渠沟,随着潮汐规律性的升降运动,小鱼小虾被湍急水流带到洞口附近及洞内。由于洞内光线黑暗,为鲈鱼藏身觅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仁不让成为垂钓鲈 鱼的洞天福地。金州区龙王庙对虾养殖区就有很多涵洞;

第三不能放过码头堤坝根部和出入口。鲈鱼经常聚集于水深流缓回水湾,且个体都比较大,有破钓获纪 录野心者坚守堤坝钓场绝错不了。凌水桥车站附近海事大学所属码头常有鲈鱼鱼群出没。判断钓场海域是否有鲈鱼游荡,可观察的有利现象一是要有非人为污染引起 的浑浊水质,并挥发着浓郁的海腥味;二是鲈鱼捕食时令大量的小鱼惊慌失措,纷纷游向或跃出海面,海鸥趁火打劫捕食小鱼,形成了海鸥低空盘旋扑击海面﹑长时 间不肯离去的场面。偶尔也能看到鲈鱼的背鳍快速划过平静的海面,或看见忽然跃出海面追食小鱼的鲈鱼,这些迹象都表明此地是垂钓鲈鱼的绝佳钓点。

垂钓时机

金 石滩海域,每年5月中旬至7月末是垂钓鲈鱼的黄金季节,虽然鱼群分布密度无法与北海海域相提并论,但尾重却时爆冷门。笔者曾于2000年6月在凌水桥 海边钓获鲈鱼两尾,重量均不低于4000克,沾沾自喜以为会创下并保持本地海钓纪录,哪曾想当年就被钓友刷新。

金州区海域﹑瓦房店市长兴岛海域垂钓鲈鱼 黄金季节在8月至10月,鱼群分布密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2001年笔者随钓友到金州区毛莹子镇羊圈子海域游钓,使用一支手竿就撅到500克左右 鲈鱼4尾。据钓友目睹描述,海岛渔妇以原始渔猎手段竹竿为钓具,半天就有6000克收获。鲈鱼喜寒畏热,水温过高则向深水水域移动,春季水凉钓获多为 成鱼(亲鱼),秋季水热当年生小鲈鱼为主力军。

鲈鱼是夜行性鱼类,对强烈光线照射十分敏感,只有在夜幕笼罩海面,伸手不见五指的情 况或在水质浑浊的掩护下才放松警惕,觅食于岸边,因此,夜钓及阴天施钓再好不过。笔者曾利用阴霾密布气象条件取得90分钟钓获鲈鱼12尾﹑总重达14千克辉煌战绩。当潮水涨八分至退二分之际是它们摄食高峰期,错过招待时间集体绝食,任凭饵钩送到嘴边也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钓饵种类

鲈鱼属于典型凶猛肉食性鱼类,但摄食习性却极具鲜明个性,我多年总结的经验是钓饵一定要活﹑鲜﹑韧。

小活鱼饵: (1)退潮枯水期,潮间带滩涂乱石丛中,星罗棋布的小水洼里藏匿着许多活蹦乱跳的小高粱叶子﹑小花老虎和小虾虎鱼,它们可是鲈鱼的最爱。翻开石板,捉一些 养在水桶里,耐活且恋钩。(2)淡水小泥鳅,价格便宜,便于饲养,腥味浓重。饵鱼体长约8厘米大小合适,背黑腹黄﹑体肥健壮为上等品。

岩虫饵:岩虫又称肉蛆,毛足纲,沙蚕科。体长30厘米左右,成虫身体前半部有一层淡蓝或淡绿色的荧光,体液腥浓,是垂钓鲈鱼的佳饵。岩虫资源日渐枯竭,自采十分困难,售价昂贵,每千克高达240元,仅取其头部恋钩部位做拖钓钓饵,非一般工薪钓友所能承受。

六 线鱼肉饵:选尾重100克的六线鱼一尾,从尾部向前片下鱼肉,再顺向剖开呈4条长8厘米锐形三角形鱼片。取其一片将大头折叠挂在钓钩上,足以反复使用很长 时间。六线鱼鱼皮韧性特别好,恋钩性极强,鱼肉色泽洁白,入水后目标醒目,经济实用。在拖钓过程中运动状态酷似游动的小鱼,诱骗饥不择食大鲈鱼效果十分显 著。

垂钓技法

抛竿串钩守钓,钓组所处位置被人为的限制在钓点局部区域静止不动,钓钩悉数垂落于海藻之间,完全是在等 鱼上门乞讨,不易吸引鲈鱼眼球,难让鲈鱼主动光临。况且,如果用海钓万能饵岩虫做钓饵,杂鱼闹钩程度会令人不胜其烦,姗姗来迟的鲈鱼或许根本就没 机会享用美食。假如使用小活鱼及鱼肉为钓饵,一旦鲈鱼不在钓组落点范围,小型杂食性鱼类又不很感兴趣,很有可能入伍空军行列。除非找到鲈鱼群集中栖息 的浅水钓点,否则慎用此招,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至少我不喜欢,信不信由你。

目前,拖钓法(基本原理与浮游矶钓异 曲同工,差别仅在于需靠人为外力使钓组在水面匀速运动)在大连地区乃至全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非常普及。它的精髓是以动制静,变鱼找饵为饵找鱼,变被动为主 动,变消极为积极。

拖钓过程中,远投钓组徐徐回撤,鲈鱼是在追逐运动饵钩时吞食钓钩的,在摇轮收线时若突然感到有迅猛拉拽动作,应立即扬竿刺鱼,先将鱼钩 住,而后再稳稳收线。注意!收线过程中应时刻保持钓线呈绷紧状态,不可松弛,以防大鱼脱钩逃逸。

如果水下拉力过大,表明中钩大鱼非等闲之辈,切勿强力提竿 收线,以免因拉豁鱼嘴或拔河断线而跑鱼。正确方法是调松曳力开关或用手扣住手拨轮中轴,让大鱼带着刹车向外逃窜,待鱼外逃之力减弱时再行收线。如此反 复,直至将其遛疲翻白再拖至岸边起鱼。起鱼时应多加小心,鲈鱼的背鳍质硬尖锐,鳃盖骨边缘锋利如刃,不可用手直接抓握,以防付出血的代价。规范的操作 程序是: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鱼的下唇将鱼平放在地面上,右脚踩住鱼尾鳍,右手配合摘钩。如果有钓友协助,则更加安全稳妥。

台钓握竿的三种基本方法详解


台钓较为实用的握竿方法有三种:掌心握竿法、手背朝上握竿法、长柄式握竿法。不同的握竿方法需要依据所钓对象鱼的大小和钓竿的轻重、长短、软硬等因素来选择。不符合要求的握竿方法,会影响到扬竿的速度和挂鱼的力度,有时还会造成腕部受伤,因此,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握竿方法。

(一)掌心握竿法

掌心握竿法是用竿柄的尾部顶在手掌中心,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握住竿把,大拇指压在竿柄上,食指前伸辅助持竿。这种握竿法要求使用的竿子重量轻,扬竿主要靠手腕的发力,速度快、动作随意,是钓小鱼的握竿方法。

(二)手背朝上握竿法

手背朝上握竿法,竿柄的地步与手掌的腕部齐平。手掌往前握是利用杠杆原理,加大握竿臂的长度,通过大臂带动手腕同时发力扬竿,扬竿力度更大,速度更快,遛鱼方便,控鱼自如,而且节省体力。

(三)长柄式握竿法

长柄式握竿法与手背朝上握竿法基本类似,只是握柄变得更长,竿柄顶在小臂上,可最大限度地加大握竿动力臂的长度,以大臂带动小臂同时发力,扬竿和刺鱼速度更快,也更节省体力。这种握竿方法多用于钓快鱼、飞鱼。

高手多年的浮游矶钓心得分享


海钓基本知识大致可分為 : 天气篇符标篇钓饵篇诱饵篇钓组篇钓棚篇

一、天气篇

首先,在钓鱼出发以前,就可以预知钓况的 50%,钓具钓组固然重要。但最主要的是先要知道天气、风向、风力、水温、潮汐。根据什麼样的天气?什麼样的风力?而选择钓点, 根据什麼样的水温?而决定多深的钓棚?知道潮汐就可以知道何时有鱼的时间,而把握机会。

例如:钓鱼前一天的海水水温是二十度,而钓鱼那天是二十二度,则钓鱼这天肯定大咬,而且浅水也无所谓。浅的钓场也可以有良好的钓果出来,相反:若钓鱼前一天的水温是二十二度,而钓鱼这天是二十度,则钓况不会太好,需要找较深的钓场,儘量钓深一点。

风向及风力对钓场影响也较大,风力较大时,再好的钓场也需要迎风而钓,诱饵都打不出去不要说钓鱼了,再一是钓组上不到主流上,会离开航道,就不会有好的成绩出现了。遇到大风大浪而对使用的钓组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留在浮标篇再研究)。

在选择钓点时儘量选择面向南或北,因水流是因涨潮或退潮而形成的。大部份地方涨潮是水由西向东流, 而退潮是水由东向西流,也有些地方是相反。但是始终会左右方向流,而很少情况是往前或往钓点涌过来,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休息,因為时常会刮到底。所以首先掌握到自然天气情况会对钓况有相当大的帮助。

二、浮标篇

浮标的用法比较复杂、因钓场的环境、风力、水流的快慢、钓棚的深浅、钓饵的种类、都会影响使用浮标得大小、浮力的大小。在此, 我的主题是钓黑鯛,所以缩小范围,让各位钓友比较容易理解,容易接纳。

一般在国内由於南极虾的求购不便,一般使用基围虾的虾仁做钓饵 ( 会在钓饵篇中说明 ),由於虾仁的重量较重,所以在此就不提零号符标及轻量级的符标。我一般使用的是 B、05、1 、1.5 等。在风平浪静,没有水流时,多数使用 B 号浮标。

因為一个虾仁的重量几乎和 B 相符,而且可以沉到十米以上由於不加任何咬铅,所以下沉时可以顺著诱饵自然下沉。但是这种情况较少,正常环境下,多数使用 05 号浮标、四及风以内、及正常的水流,可以钓到七到八米的水深。

钓组深度虽然调到八米,但由於水流的快慢,实际钓饵会在六米半到七米半之间徘徊,这是最常中鱼的钓棚,也是黑鯛比较喜欢的深度。另外水流较快 或者钓大本流时或者受风力影响 海浪较大时,根据当时情况使用1号或者 1.5 号,这样比较容易受控制,不容易离开航道,大致可钓到十到十五米的水深。简单的想法,一个B钓一到三米,2B 钓二到六米 (1B x 3米)无风无浪无流时。用B来钓三米水深,有风有浪有流时,用3B来钓三米水深,这样考虑就简单多了。

三、钓饵篇

在此先谈谈钓饵 黑鯛是属於杂食性鱼无所不吃,一般常用於钓饵的鱼食有、南极虾、活虾、青沙虫、红沙虫、虾仁、小螃蟹、海肠、青口、小贝壳类、麦片、玉米、西瓜、小鱼、小八爪鱼等等。

在这麼多的钓饵裡,要用什麼做钓饵才能达到最高效果呢?说难就非常难,说容易就非常容易,因為主要是看钓鱼人细不细心、专不专注,所谓的细心就是对大海的情况判断準不準确。这裡就分出来要用什麼钓饵才有效,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有一次出外礁钓鱼,开始时整个海裡都是泥猛 ( 一种带毒刺的鱼 )。

一小时后,整个海裡都是黄鸡鱼,有大有小,大的一斤半,小的几两。两个小时后,冰箱就暴满了,当时我带了七种钓饵:包括了南极虾、活虾、虾仁、青虫、小螃蟹、麦片、小八爪鱼等等。用儘了法宝还是杂鱼,偶然我记得拿麦片可以钓黑毛,就在鉤上穿满了麦片,结果连中九条黑鯛。( 但从此以后,有时不管用) 结论是有杂鱼时,此法就比较管用 ( 大约五月以后到十月 )。

直落的外礁小螃蟹就比较管用,在我常用的钓饵裡主要是南极虾及虾仁、南级虾、我就不特别介绍了。在这里介绍一下虾仁、虾有很多种,钓鱼用最好用基围虾。因為没有背上的黑筋,我用时会用盐及白沙糖淹製后放冷冻库裡。一斤的虾用半斤的盐及半斤的糖同时放入,二三个小时后就可使用,夜晚钓鱼多数用青沙虫、筏钓多数用小青口,小螃蟹、小贝壳类。

四、诱饵篇

在矶钓使用之诱饵是衡量鱼获量的主要工具,所以浮游矶钓钓法及中诱饵是分不开的。

1)打诱饵最高境界

黑毛及鱲鱼是住在海底的岩石缝中,若想将钓饵送到那个位置是相当的困难及钓棚需要相当的深度,再加上海底之岩石起伏不平,要直接将钓饵送到鱼的前面是更加困难。另外,就算将饵送到黑毛及鱲鱼的嘴前,鱼也不一定会吃,因为鱼对此钓饵之惊戒心相当之大,若再加上小鱼群多时,钓饵尚未到达鱼棚前在中途已被小鱼将饵吃掉了。所以将钓饵送到钓棚,再让目标鱼来吃鱼饵是有相当难度之学问。

所以就要利用诱饵,撒入海中把鱼引到指定范围,是需要对海洋有深厚的认识才可。首先不管大鱼或小鱼全部争先来吃诱饵,这也是证明诱饵已经发生了效力。如要引起黑毛及鱲鱼之注意,使他们在深水层慢慢的游上层来吃饵,这就是诱饵的最大目的。最初抱有警戒心之鱼群,吃到几个诱饵后,发现并没有任何危险时,鱼食饵之态度就开始疯狂(尤其是多鱼争食的情况下),此时也就是最好钓的开始。

在此时打诱饵之方法及时机,也就是决定钓果的重要环节,打诱饵能将目标鱼引至目标带。可以把鱼引到水面来食饵,就是打诱饵最高的境界。如带上偏光镜还可以看到鱼吃饵的情况,若见到青白之鱼腹白尾这是属黑毛了,而见到在水中回游,上黑下白之鱼种就是属鱲鱼了。见到鱼群在水面回游,也是钓鱼的一种乐趣,在蚊洲地带,时常见到的鱼群有幽面,红尾东及鸡鱼等。

由于打诱铒,可令到鱼群由下层游到上层食饵,在这时钓棚需要由深调至浅,加上诱饵及钓饵,使鱼分不清,中鱼的机会就自然变高了,使得钓果变好的是实事。

2)自己的个人份量

浮游矶钓钓法之鱼获量是跟诱饵之打法有很大的关系。数量及诱铒内的份量有影响外,也是相当重要之一个环节。比喻说:在杂鱼较多之季节里,由于杂鱼太多使到目标鱼无法游上上层水面。又或者好不容易才将大鱼引诱到上层,可惜诱饵用完,一下子被引诱上来之大鱼就会全部走掉,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在此先提议之数量,以我本人一天诱饵之准备量约在9至12KG南极虾,集鱼粉4至6包。看杂鱼之多少,根据情况来定。在夏天(4月底至10月初)之用量更多 18KG(12块1。5KG)南极虾,集鱼粉(浅粉)3包,另外再加2包鱲鱼粉,2包麦片可用可不用作后备之需。但大部分情况下将鱲鱼粉或麦片各用1包分开3次使用。

在冬初期(10月底至4月初)南极虾就需用12KG(8块1。5KG),集鱼粉6包分3次使用(取其各集鱼粉的专长及不同的特性),另外准备3包麦片,必要时使用。

每次开始制造诱饵,先用3至4。5KG的南极虾加1包浅粉使用,看海水的情况,鱼食饵之情况,然后再按不同天气和气温之情况适当的加入其他之集鱼粉。

钓饵方面最少准备2盒,视乎吃饵情况而定,上午先开一盒,另一盒留在冰箱内保持新鲜。在上午用剩之钓饵倒入诱饵桶内跟诱饵混合,下午再从冰箱拿出一盒新的钓饵,这样才可确定保持钓饵之新鲜度。

在做诱饵之前发现杂鱼多时,最好使用膨涨几倍之集鱼粉水加多一点。另外,如遇到大风打诱饵时,就应选用远投性的集鱼粉为主。水温低时,以较重之诱饵为主,让诱饵可直接到达深场,因为这时候大鱼是很少会上水面的。

3)关键是钓饵与诱饵能否在一起

讲了那么多最重要是让诱饵慢慢在水中扩散下沉,但必须想尽办法,使诱饵和钓饵碰到一起,为最重要。

最主要是将打出的诱铒和钓饵撞到一起,要考虑到诱饵下沉之速度,水流之速度,这是可从集鱼粉的特性去估计。计算好再配合适当的钓组和鱼饵入水的位置,可以让钓饵在诱饵带停留最长时间,这样鱼获量肯定可以有保证。

4)根据杂鱼的多少,而决定打入多少诱饵

有时在看别人钓鱼,从他打诱饵的方法,就可以知道此人是否钓鱼高手。例如:有些人,打出一杓诱饵后,以后就忘记在需要时再打,或者一下子打七、八杓,然后在半小时后才再打,结果走的时候,6KG南极虾尚用不完,只用了一半,剩下的全部倒入海里,此是非常不好的例子。大家记紧诱饵适宜量少而密打,使到诱饵源源不绝有诱饵存在及保持长时间。

诱饵的基本打法是让鱼靠近,然后维持在指定的水层及地点,诱饵的打出不能一次过大量而相隔的时间也不要太长,要看鱼消饵之情况而作出适当的打。另外就要注意海水中的情况,杂鱼的多少来决定打诱饵的量及密度。

简单的说,水面杂鱼少的时候,打1杓诱饵时,上层鱼吃不完的诱饵,可以沉到下层,在下层可以引诱到你的目标鱼,而且在继续打诱饵的情况下,可以将深层之鱼,引诱到表层来,这就不需大量的诱饵了。

但反过来说,杂鱼多时,打下1杓诱饵,已被上层鱼吃完了,而根本没有诱饵可沉到下层,下层之目标鱼就不会停留太久了,这是因为下层的大鱼根本无法吃到诱饵,这情况下若适当的多打一点诱饵,让杂鱼吃剩之鱼饵,可以沉到下层,保留住下层的鱼在此钓棚才是最高境界。

  5) 多杂鱼时的对策

最后如果杂鱼实在太多的情况下,有三种方法,可以一试:其一是诱饵分离打法、脚下打三下,外面本流打一下,集中脚下,把杂鱼引到脚下,钓杂鱼前 1米的地方。其二用较重之诱饵,然后将钓棚调到相当深的地方为目标。第三就是把大量的诱饵一次过抛进海里,任由水平的杂鱼进食,然后余下的诱饵就会跟随水下层的水流飘到有大鱼的地方,再靠对底流的认识,找出较远的目标位。

这一来可把杂鱼留在固定的位置,二来又可从中钓到外面或底层的大鱼。说起来相当容易,但做起来就非对底流有相当的认识不可。总之,打诱饵对于获量是相当重要的,请记住,想尽办法,让诱饵和钓饵能在水面下撞在一起,为最主要。

五、矶浮钓基本钓组(仕挂)之组成

根据日本矶钓发展历史,矶钓基本钓组可分为固定式钓组,游动式钓组与移动式钓组,近年来因为鱼类生态改变,全游动式钓组大行其道,所以基本矶浮钓钓组现在已分为 1)固定式钓组,2)半游动式钓组,3)移动式钓组,4)全游动式钓组。

1)固定式钓组

故名思义,此种钓组浮波(丹锥),采用牙签或胶棒固定于母线上,鱼讯较简单直接敏感,风大时使用也不会因风势将母线拉动而令浮波下钓组长度缩短,在流水十分喘急时例如香港没有的本流钓场也有其效用。如操控得宜,固定钓组适合在一般情况下使用。

一个固定式钓组通常由以下配件组成:

1.母线-采用浮线或半浮沉线均可。

2.浮波-通常采用由0号至5B以内之浮波。

3.固定胶棒/牙签-用以插进浮波底部以固定浮波位置。

4.卡拉曼棒-可用可不用,但有部份钓手将其固定于浮波下20cm用以观测水流流向,对新手初学矶钓时强烈建议使用,对用视觉掌握流向流速及仕挂打斜度十分有效。

5.水中-固定钓组很少采用,除非两层流,否则加上水中将影响固定仕挂其中一个优点-细腻的晃饵效果及钓组控制。

6.拧圈/直结-拧圈可将母线与子线因水流做成的气(即缠绕)消去, 但因其具有重量较容易影响较轻钓组(例如0号,G2,1B等) 在水中表现及状态,而且由拧圈连接母线与子线会产生两个驳口, 间接减低钓组强度,在现今日本流行较轻之仕挂(例如1B或以下)及较幼之母/子线情况下,大部份日本钓手均会采用直结连接母/子线以增加强度. 但拧圈仍然具有其实用价值。

7.子线-现今碳纤子线比重通常高达1.60-1.80, 比以前尼龙子线比重较高, 就算并无夹上夹铅也能沉进海中, 所以选用子线号数越大时应同时计算其比重影响, 适度增减夹铅重量。

8.夹铅-通常会采用一粒,两粒或三粒夹于子在线或拧圈上方,即日本矶钓术语中的一段,二段或三段打,夹铅位置高低增减对钓果有时会有决定性影响,将在进阶篇另文详述。

2)半游动式钓组

一直以来十分类似,分别只是移动式钓组中上下线挡的距离比较远,通常游动幅比子线长度更长,钓组长度比较大,例如两竿长度 (即36尺或以上),为求顺利到达目标深度通常负铅量也比较大 (倒如5B,0.8或1号以上),有时因水深会产生上下层流速及流向不同所以会加上水中以作稳定钓组而半游动式钓组通常上下线挡较短 (多数一噚半即10尺内)及较子线长度为短,除非特殊情况下,多采用5B负重以下之浮波而使用水中情况较小。概括来说,移动式钓组适用于深场而半游动式钓组适用于涌浪较大但风势较平缓之场合,同固定钓组一样,半游动钓组如果操控得宜,也可适用于大部份钓场。

一个半游动式钓组通常由以下配件组成:

1.母线-采用浮线或半浮沉线均可。

2.绵线结/太空豆-用以固定钓组长度,令浮波不再向上移动,绵线结比太空豆体积较细而且较机动,因为可随时安装或拆除,强烈建议初学矶钓者学懂如何绑制绵线结,可在本区中寻到绑制方法。

3.挡豆/挡珠/O豆-用以挡在浮波顶部与绵线结间用以阻挡浮波越过绵线结。

4.浮波-在半游动钓组通常会采用负重较高之浮波(例如2B至5B范围),以期增加钓组重量将整副钓组带往预计之钓组长度,当然如果钓手操控技术有一定水准,则采用1B以至0号浮波时钓组也能顺利下潜。

5.水中-必要情况下才会采用。

6.T豆/卡拉曼棒-用以垫在浮波与拧圈间,浮波与水中间或水中与拧圈间以保护浮波/水中免受碰撞而损坏,卡拉曼棒更能于母线与拧圈间断裂时确保浮波/水中不会流失。

7.拧圈/直结-在半游动钓组较多采用拧圈,取其就算只用T豆不用卡拉曼棒也能保持浮波/水中于母线范围内。

8.子线-现今碳纤子线比重通常高达1.60-1.80,比以前尼龙子线比重较高,就算并无夹上夹铅也能沉进海中,所以选用子线号数越大时应同时计算其比重影响,适度增减夹铅重量。

9.夹铅-通常会采用一粒, 两粒或三粒夹于子在线或拧圈上,即日本矶钓术语中的一段,二段或三段打,夹铅位置高低增减对钓果有时会有决定性影响。 

3)移动式钓组

一个移动式钓组通常由以下配件组成 :

1、母线-采用浮线或半浮沉线均可。

2、绵线结/太空豆(半游动, 全游动, 移动钓组时适用)。

3、挡豆/挡珠/O豆-用以挡在浮波顶部与绵线结间用以阻挡浮波越过绵线结。

4、浮波-在移动钓组通常会采用更高之浮波(例如5B至2号范围), 以期增加钓组重量将整副钓组带往预计之钓组长度, 当然如果钓手操控技术有一定水准, 则采用3B以至1B浮波时钓组也能顺利下潜。

5、水中-在移动钓组中因为通常用以钓取深场, 上下层流速将有较大差异而产生两层流的机会也大, 所以通常会采用水中。

6、T豆/卡拉曼棒-用以垫在浮波与拧圈间, 浮波与水中间或水中与拧圈间以保护浮波/水中免受碰撞而损坏, 卡拉曼棒更能于母线与拧圈间断裂时确保浮波/水中不会流失。

7、拧圈/直结-在移动钓组较多采用拧圈, 取其就算只用T豆不用卡拉曼棒也能保持浮波/水中于母线范围内。

8、子线-现今碳纤子线比重通常高达1。60-1。80, 比以前尼龙子线比重较高, 就算并无夹上夹铅也能沉进海中, 所以选用子线号数越大时应同时计算其比重影响, 适度增减夹铅重量。

9、夹铅-通常会采用一粒, 两粒或三粒夹于子在线或拧圈上方, 即日本矶钓术语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夹铅位置高低增减对钓果有时会有决定性影响, 将在进阶篇另文详述。

4)全游动钓组

就是将半游动钓组中浮波以上的挡豆及绵线结移去,令钓组长度不受限制,近年来在日本大行其道,以前全游动钓组大多用作深场探钓之用,在香港更曾被认为香港缺乏深场而备受忽视,但随?日本方面发展出ZERO钓法,Suru Suru 钓法及ZERO Suru Suru 钓法,钓手已续渐认识到全游动钓组中原来也不单是专攻深场探钓之用,对浅到中等深度也极为有效,故此在日本已日渐普及,有机会成为主流钓法其中之一种。但此种钓法对钓手有关钓组操控技术较为讲究,未必适合初学者使用。

一个全游动式钓组 (针对ZERO钓组, Suru Suru 钓组或ZERO Suru Suru钓组时) 通常由以下配件组成 :

1、母线-采用浮线或半浮沉线均可。

2、绵线结-在全游动式钓组中能穿过浮波, 主要用途乃用作目印之用, 用以确定作钓时钓组长度之用。

3、浮波-除非极大浪涌情况下, 大多数采用0号, 00号, 000(-0) 号浮波。

4、卡拉曼棒/全层水中-卡拉曼棒在全游动钓法中为必须品, 因为可用目测浮波下流向, 流速, 钓组打斜及钓组下沉速度, 达致诱钓同调之境界, 延长同调时间, 而全层水中多数有重量(由G7至G1), 可增加钓组乘流性及微调钓组下沉速度。

5、 拧圈/直结-在全游动钓组多不采用拧圈因额外重量会影响钓组下沉表现, 故此以直结居多。

6、子线-现今碳纤子线比重通常高达1。60-1。80, 比以前尼龙子线比重较高, 就算并无夹上夹铅也能沉进海中, 所以选用子线号数越大时应同时计算其比重影响, 适度增减夹铅重量。

7、夹铅-通常会采用一粒, 两粒或三粒夹于子在线或拧圈上方, 即日本矶钓术语中的一段, 二段或三段打, 夹铅位置高低增减对钓果有时会有决定性影响, 将在进阶篇另文详述。

六、如何决定钓棚

这几年矶钓不断有新人类加入,使到这个圈子热闹非凡,笔者经常所见一个钓鱼团内都总有新人和老手,在钓鱼的经验中当然是富有多年资历的较为优胜,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新生会钓得比老手差,关键是很多老手只顾他们钓鱼历程中累积下来的经验,而不顾新环境的转变,这也是笔者去年所发生的小毛病。而新朋友就因对钓鱼一片空白,很容易接触新钓法,及不受经验影响而用心去思索,使到很多时新钓友钓得比较出色。

1)钓棚的争论

什么是钓棚呢?钓棚就是鱼饵留在水中的位置,简单的说就是全钓组的长度,它跟鱼的泳层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钓鱼当然要知道鱼会在何处及会留在什么深度,由于鱼有分表层洄游性、中层的及栖身在底的鱼种,又各地钓点水深并不一致,所以我们先要决定对象鱼,然后采取针对性策略。今天我们先将鱼分为水面鱼和沉底鱼两部分,即是说鱼类的泳层分有两种,然后再去考究离水面多少,及离水底多少。

有很多钓了大半生鱼的人,仍然没有认识到钓棚及泳层的问题,他们只顾千篇一律把钩子挂上鱼饵,然后习惯地固定钓组的长度,投入水中便开始矶钓。可能是以前这副钓组的长度令他钓过大鱼,所以自此就不断采用。需知道就算在同一地方,海是不断地变,有风向大小、水流方向、潮水涨退及温度的差别,这种种因素都会改变了鱼的泳层。我大胆地举出实例,大家都知道鱲鱼一般的习惯是靠海底栖身,但是近年来鱼排上不是很多朋友见到鱲鱼在水面游过,甚至留在鱼排的屋下,用肉眼也可以看到。那大家应该相信鱼是会在不同的情况下走到不同的泳层啦!

现在我们要重复基础性的问题,就是鱼类的泳层为何会变幻莫测呢?相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度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鱼会因不同气温下改变泳层,得寸进尺者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当越了解鱼类,就会知道鱼也是动物,它们会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栖身地。

天气太冷我们为了保温就会穿较厚的衣服,而太热时我们也会找阴凉的地方,这是身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叫我们作适当的调节;而鱼的侧线,也有探测温度的功能,所以也知道那种温度才适合自己。而第二个更有建筑性的原因是我们知道鱼的一生只为了两件事,一就是要繁殖性下一代,其二就是为了找食物。

在夏天水面的饵料生物特别多,所以很多小鱼都会走出水面觅食,而专门追捕小鱼的鱼类就会在夏天走到离岸不远水面来。就好像吞拿鱼等鱼类,它们在夏季很多时为了追捕小鱼,而在离岸海面8至10公尺处活动,这是拖钓卢亚和矶钓标准钓棚了。我们也因此而得知夏天钓水面鱼的钓棚了。

而在冬季,因为水面没有小生物作小鱼的食粮,又因东北风的汹涌,令到小鱼都走到深海去,所以夏天的捕食者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泳层。当中有经验的钓友都知道,其实在冬季小鱼真是不多,所以很多鱼都只选择在夏天大量进食,而冬季就如冬眠一样,只留在深海,少活动和少觅食,就这个理论,我们应该可以了解到石斑等鱼为何只会在夏天才会钓到。其实这个论点可以从养鱼排的喂食习惯去理解,很多鱼排排主只会在夏天而靓流水下才会喂鱼,而冬天喂鱼情况就很少了。这是小弟追问专业养鱼的排主才知道的,不过当中所指的就只有鱼排惯养的石斑等为主。

2)鱲鱼的钓棚

我们知道了鱼群在温度下变了泳层后,再加上对目标鱼的认识,那就大致可以找出钓棚的深度了。但是在不同的深度下我们的钓棚也应该有适当的调整,所以本刊常挂在口边的是首先要了解钓场的深度,尤其是走到陌生的钓场,一定要先测试水深,然后再了解温度最后才设出一副针对性的钓组出来,尤其是钓多栖身于底的鱼。

例如钓鱲鱼,大家都知道黑鱲和黑沙鱲多食石边的贝类,所以钓这种鱼就要钓靠边和较底层,虽然我们矶钓有诱饵的帮助,就对于这种活动性较低的鱼,它们离开底层的时间将会很短。所以在这情况下都是把钓棚的长度设至跟水深差不多就最有利了。而且大部分的针对鱼诱饵粉都是比重较高,鱲鱼就会自然留在水底了。

但我们知道这一点后,又怎样决定钓棚深度呢?例如试过钓点的目标位有三米深,那自然钓棚设在三米处就最理想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海洋中的水是会有流动的,而流动的海水是会令到我们的钓组不能成一直线直落到底。所以在这情况下钓棚的深度又要因水流和夹铅的位置而改变长短。

水急流时可以设至长过三米,水静无流水就在三米附近也可。如果您问我那不如夹重铅垂,使到鱼饵刚刚在水底,那不是更理想吗?那我就会答您,如果是这样的话鱼饵在水里就不够自然,完全失去矶钓的最大优点,不如打沉底好了。

另外我们为了要鱼饵可以稳定而自然在水底漂动,就算很少很少的流水,我们也建议大家在以上的钓点打钓棚设到两米八长,因为海底有高低起伏,相等于深度的钓组较容易挂在海里礁石上。

而钓白鱲和黄脚鱲就会有所不同,因为这两种鱲鱼是会在不同适当季节追捕小鱼,我们可从它们的牙齿特性中得知。所以钓会追捕小鱼的鱲种,我们就要视乎它们觅食的习惯去决定钓棚的深。

您会问我们一向钓白鱲都是发现它们只在深处觅食,刚才的一番话岂不是有矛盾吗?由于香港的情况较特别,大家有否发现白鱲只会在冬季才会路经本港,所以香港钓白鱲多在近海底找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在其他地方就不同了。而且白鱲和黄脚鱲是属于较高活性的鱼,大家是可以用诱饵把它们引到离底的,不信下次试试!

3)一年一个循环

今天我们知道在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鱼种可钓,这也是跟较早前提及的觅食习惯有关。在夏季海面上多小鱼,而捕食者出现,从小鱼的泳层我们知道钓追捕鱼的钓棚深度,在秋天小鱼变大了,邻近的地方多了很多大的鱼。而追捕者也因变大的鱼而追到较出的海域继续觅食,所以岸钓只能钓到中型鱼。

到了冬季很多鱼种都停止进食,并且游到较暖的深海去。但同是路过鱼也在这时候游进来,由于这时候水面很少食物,所以大鱼都在海底觅食,在这时候钓棚相对也要调至靠近海底。春季路过鱼会在靠岸繁殖,所以在离岸不远的静水海底又有鱼钓,至钓棚也不需多讲了。

到了新一代小鱼出生,岸边多了很多可作食物的小鱼,追捕者又会再次游近,年年如是、生生不息。在这鱼种的自然生态下,唯有在不同的季节为大家介绍不同的钓法,我们强调并非单单是针对一种钓法而生,而且希望大家在不同的季节里享受到不同的钓鱼乐趣。

鱼种夏天冬天

鲈鱼 1米 全泳层

鸡鱼 7米 50米

沙钻 2米(岸边) 40米(离岸)

吞拿鱼 1米(岸边) 60米(离岸)

赤鱲 15米 180米(离岸)

黑沙鱲 全泳层 靠底(岸边)

白鱲 全泳层 靠底

浮游矶钓的定义及钓棚的设定


在展开浮游矶钓的钓棚设定的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明白浮游矶钓的定义。浮游矶钓从字面上分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就会比较直观。因为矶钓都是在礁石区做钓,用沉底钓法挂底的几率会很大,所以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钓饵离地或贴近底部来钓。因此:

浮字说明我们是在钓浮,可以理解为只要不是把钓组搞到拖底为原则。

游字说明我们的钓组是在游动的,水流也是在移动的,鱼也是在移动的,诱饵也是在移动的,甚至我们的钓位也是在移动的。

矶字说明我们是在礁石上做钓,或者说钓位水下有礁石,因为矶钓要钓的鱼种都离不开礁石。一来,水流经过水下的暗礁时,会在暗礁背后形成比较稳的水流,诱饵、食物会在此处聚集,二来暗礁背后比较闪流,方便鱼觅食。三来暗礁会有很多洞穴,方便鱼类在此躲避。

钓字可以理解为钓法或者我们想钓的对象鱼。这里所说的钓法包括全游动钓法、半游动钓法、移动钓法,我们在这里只讨论半游动钓法。因为半游动钓法比较容易上手,并且杀伤力较大。

这只是简单的理解,按照正规的解释为,浮游矶钓是一种在礁石上做钓,并且使用较轻巧的装备,通过利用浮标,施打诱饵,并且钓组在水中能够自由摇晃,随水流移动的一种钓法。是钓饵、钓棚、诱饵、中鱼点的完美结合的一种钓法,也就是所谓的诱钓同步。

要做到诱钓同步,综上所述,矶钓时,钓棚的设定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渔获。那么,钓棚究竟该如何确定呢?鄙人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来决定钓棚的设定。

一、参考我们所要钓的对象鱼的生活习性和摄食习性

不同的鱼会有不同的生活水层和觅食习性,在确定了对象鱼种的前提下,我们要根据它们的的生活水层和觅食习性来确定钓棚。

以黑鲷为例,大部分情况下,较靠近岸边的黑鲷是贴底觅食,因此,钓黑鲷时,钓棚的设置就要尽量贴近底部。但也有例外情况,那就是岸边流速太慢,或没有流速,我们就需要远投,远处的鱼(黑鲷)由于很少受到惊扰,所以觅食会比较大胆,它们会离开底部觅食,因此,远投时,钓棚可以设置浅一些。当然这也与你施打诱饵的技术有关。

二、参考水下的地势,地貌

这个因素我们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能通过不同位置的探底来确定水下的大概情况,也可以根据水上的地势判断水下的地势,基本上,水下的地貌就是水上地貌的延伸。

在了解了水下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就要根据水下高低不平的地势,把钓棚设定在一个相对较平均的水深,例如:在钓点左右选择三处探底,把得到的数据平均值,作为我们的钓棚。

另外,水下的地势结构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有峭壁型、斜坡型、阶梯型、凹坑型等。在斜坡或阶梯型做钓时,我们的钓棚设置在流速比较适中时,最好离地3050cm,钓峭壁型时,要贴近岸边,或者找水上有大的裂缝处,因为水上有裂缝,水下基本也是,要知道鱼是喜欢藏在洞穴、缝隙里面的。这要凭钓者多年对某个钓位的经验来设置钓棚。

三、参考外界自然因素对钓棚的影响

影响钓棚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潮起潮落时水深的变化、水流的速度、浪况的大小、风的大小等。这几个因素很好理解,例如:钓位在潮底时水深3米,随着涨潮,水位在慢慢加深,我们的钓棚就要随着水深的变化而变化,落潮时也是同样道理。乳山地处黄海北部,潮差一般在2.5米左右。属于半日潮,一天24小时有两起两落,从满潮到低潮要经历6个小时,所以我们要根据潮汐的变化随时调整我们的钓棚。

还有一个原则必须记住,那就是,在流速适中的前提下,3米以下的水位,钓棚设置一般是贴底或离地30cm左右,最多不能超过50cm,2米以下的水位,钓棚设置离地为零,也就是说水位越浅,钓棚设置就越贴底,水位越深,可以考虑离地。这只是最基本的调整,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操作手法会有所不同。

我们在设定好钓棚之后,水流的速度加快,必然导致钓饵在水流的作用下离开我们设定的钓棚,这时钓棚会提高,如果流速变慢,我们设定的钓棚就会降低。这时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般情况下,流速越快,钓棚可以设置得离地高一点,流速越慢,钓棚设置就要越靠近底部。

钓棚越浅,流速越慢,选用的浮波的号数就要越小,这样即灵敏又不容易惊鱼。又能够增加灵敏度。注意把整个钓组的重心往上移。钓棚越深,流速越快,选用的浮波号数就越大,夹铅加大,注意把整个钓组的重心往下移。这样一来,钓棚的设置才具有积极意义。

同样,一开始钓鱼时,风平浪静,后来风急浪大,就会导致我们的钓组在风浪的作用下发生很多改变,从而导致钓棚的不稳定。这时我们就要对我们的钓组做相应的调整,善于利用辅助手段来弥补不利因素,例如:用大个水中或者加夹铅或下移夹铅来稳定我们的钓棚的稳定,同时还要加大诱饵的比重和施打频率,延长钓组在水中的游程,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利用一切辅助手段来保持我们的钓棚稳定。否则,就钓非所愿了。

有时甚至出现风速超过流速,并且风向和水流方向相反,钓组不是随流水前进,而是随着风向移动,这更是考验一个钓手智慧的时候了。

四、参考人为因素对钓棚的影响

这里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施打诱饵,二是操竿控线。

施打诱饵会起到聚鱼的效果,但是海水是流动的,打下去的诱饵不是垂直落向底部,而是会在水流的作用下边前行边下沉,或者因为诱饵的比重大小不同,会把鱼引到离开底部觅食,这时就要凭经验调整你的钓棚,与你所要钓的鱼同层,否则就钓非所愿了。

操竿控线也会影响到钓棚,设想一下,假如你的钓棚设定在5米,钓组不加任何控制便随水流贴底游动,这时如果我们带住水上的浮波不动,水下的钓组势必在流水的作用下发生上扬,此时你的钓饵就已经不在原来设定的钓棚了。这时你的钓棚就应该设在5.5米左右。

操竿控线起到修正水下钓组打斜状态和在一定范围内搜索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熟练掌握N字控线法。并且根据你的操竿控线的手法来调整你的钓棚设置。达到取鱼的目的。

五、参考钓饵的比重,以及钓组上配重的位置、大小对钓棚的影响

不同的钓友会使用不同的钓饵,比如,南极虾、沙蚕、虾仁、小石板蟹等等,不同的钓饵会有不同的体积和比重,会在水下产生不同的状态。例如:一个用单个南极虾作钓饵,另一个用大虾仁作钓饵,这两种钓饵在其它情况相同的情况下,它们所能到达的钓棚是不一样的,大虾仁肯定会深一点,稳一点,而单个南极虾会浅一点,但更自然一点。因此我们在做钓时必须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才会达到钓棚的正确设置。

钓组配重的位置、大小对钓棚的影响也比较好理解,比如:在水深、流速、浪况、风力、钓饵相同的情况下,两个钓友同样用5B的钓组,子线都是3米,一个钓友子线全漂,另一个在离钩60cm处夹一个G3的咬铅,这两个钓组所到达的钓棚是不一样的,在水下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加咬铅的钓友的钓棚会深一点。G3咬铅只有不足1克的重量,但同样会影响到你的渔获。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钓棚不等于水深。钓棚的设定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以上所述只是最基本的调整,具体还是要根据你当时所处钓位和水下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根据以上5种影响钓棚设定的因素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使你所设置的钓棚对你的垂钓最有利,从而达到多钓鱼,钓大鱼的目的。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保持钓场的清洁,钓大放小是一个钓鱼人最基本的素质。

深度剖析浮游矶钓的钓点选择技巧


理想的矶钓钓点有何条件?暂不考虑鱼种优劣、鱼体大小与数量多少,单就环境状况而言,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点是应该注意的:

一、钓座高度应在2.5米~5米之间,人在这里容易进出与驻足,且不易被风浪袭击

二、矶际深度应该在3.5米以上,垂钓范围内的水深不应超过15米

三、矶际水流畅通或有适当浪脚,有明显白沫带者更佳

四、矶际水流或浪脚能够造成一条持续的反拨潮

五、离钓座不远有旺盛的沿岸流

六、在矶际或反拨潮、沿岸流的路径上,海底有发达的暗礁、沟坎

七、附近有沿岸流撞击暗礁或穿越沟坎时形成的回流带

八、反拨潮会与沿岸流交会,造成持续存在的潮目区

九、水面上不会总刮跟水流方向和速度不一致的强风

十、钓座下方没有容易刮断线组的暗礁

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方就是极佳的钓场了!不过要想找一个十全十美的钓场实在很难。事实上,能拥有过半数条件者就足以红透半边天了。

或许有些钓友想知道,为什么具备这些条件就能成为好钓场?简单解释一下:

钓座高度是从操控灵活性、避免风浪侵袭与抄鱼方便等角度考虑的;水域深度是为了符合浮游矶钓的钓组、诱饵、技法之需求;矶际水流、浪脚、白沫带等和鱼群觅食地点、时机及活跃与否直接相关;反拨潮是海中食物、诱饵以及钓组运动的重要路径,对鱼类来说就像是送食物上门的专车。

沿岸流带来良好的水体交换与新的鱼群,还会为鱼群带来新的食物;回流带与潮目区让食物在小范围内打转,因此成为鱼类进食的餐厅;暗礁、沟坎给鱼类提供良好的隐匿场所,同时造成独特的水流变化,为行家提供了发挥技术、狙击大物的空间。

少有强风干扰则操竿控线更轻松,钓者能顺利驾驭钓组完成动作;至于脚边不要有很容易割断线组的暗礁,应该不用解释了吧?如果进一步把范围缩小,只考虑鱼类活动区域的话,我们还可以从上述条件中归纳出三个最重要的矶钓钓点类型,即白沫带、暗礁外围、潮目区。这三种环境各有特点,鱼群和钓组在不同情况下的活动也会有所不同。下面就逐项讨论这些问题。

白沫区的成因:当海浪冲击岸壁后,海水会夹带大量空气反冲回去,这些空气在水中变成无数小气泡,于是就形成了大片白泡沫。白沫区的影响范围在海水表层,所谓的表层到底是什么概念?这就要看波浪大小与岩壁形态了。通常情况下,浪越大、海岸越陡峭,形成的白沫区就越宽广,深度也就越大。

潜过水的人都知道,从水下看白沫区是略呈半碗形的:越靠近岩壁处的小气泡被海水反冲力量带得越深,但因为空气的比重远比海水小,这些气泡会不断翻腾着浮向海面,所以离岸壁越远的地方泡沫影响深度就越浅(如图)。

暗礁区在海底,形态各异,所造成的水流变化也难以捉摸:有时使海水转弯,有时又造成回旋;有时使流速减缓,有时又会加快流速(例如当大股水流受暗礁阻挡而从小沟隙中穿过时)。惟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变化都发生在暗礁外围,也就是靠近海底的范围。这里是鱼群最常聚集的地方,鱼群在这里觅食、休憩、繁殖和躲避敌害,当然也是钓者不能忽略的重要钓点。

潮目区是由两股以上不同海流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水域。它多发生在海洋的中表层,但通常离岸有一段距离。至于所谓的中表层是多深?离岸距离到底多远?那就要看海流的强弱、规模、影响深度和离岸的距离了。

有些钓场的潮目就在岸边,有些却远到根本不可能利用它;有些地方的潮目相当明显,诱饵和钓组漂到那边就会停滞下来原地打转,钓者也很容易从海水表面纹路看出其所在。但有些地方潮目又十分微弱,看不出来也不易掌握。更麻烦的是,潮目这玩意并非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潮水转换而改变位置、范围、甚至有无。

白沫区对于鱼类来说,除了有海浪冲刷岸壁所带下来的食物外,还能提供相当好的遮蔽效果,因为大片白泡沫会阻挡空中鸟类的侦查与袭击,所以很多鱼种都会跑到这里来找东西吃,有些眼力好的鱼儿如白毛,甚至更会直接冲到礁边抢食。

白沫区的特征是近岸处海水会夹带大量空气,稍外围却是大股大股的白泡沫不断翻腾上涌,整个范围内的海水搅动得很剧烈,食物也跟着海水快速漂移。因此鱼儿通常会守候在白泡沫区的下方,一发现食物踪迹就立刻挺进攫取,咬到后再钻回深处享用。基于这样的特征,钓者就可把诱饵打在浪脚下,甚至可以直接打在海浪扑得到的岩壁上,利用海浪把诱饵带下去,再将钓饵混入诱饵水团中骗鱼上钩。

暗礁区是鱼群躲藏的地方,也是水流受地形干扰后产生变化的所在。在这里,顺着潮流漂行的食物往往会被卷到暗礁背后去打转(如图)。因此对鱼群来说,守株待兔是比主动出击更省事和划算的觅食策略。针对这一特性,钓者要想在这种地方下竿就应掌握水流的搬运力量,将诱饵和钓组同步送入暗礁区内,并驾驭钓饵去寻找鱼群所在。

但如何驾驭钓组寻找鱼踪呢?其实并不困难,因为潮流总是会在暗礁周围和背后形成吸引钓组的水流,而鱼儿为了吃食早就躲在暗礁背后了,所以只要你的钓组抓到了那股水流,也就自然会找到鱼群了。

潮目区是海洋中的天然食物输送带,也是鱼群寻找食物的当然场所之一。白沫区是十分贴近岸边、与波浪关系较密切的场所;暗礁区是稍微离开海岸、跟沿岸水流关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潮目区则是离岸更远(一般来说)、受外海洋流影响更显著的区域。

在潮目区,鱼类的觅食策略是介于守株待兔和主动出击之间的。它们通常会先呆在藏匿之处,发现水流把食物带进潮目区后,就会离开隐蔽冲入水团。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食物能够持续进入潮目区,它们会长时间留在这里尽情抢食。所以在这类钓点下竿时,钓者必须设法利用潮流将诱饵配送到潮目区去,进而把钓组也同步送达该处,以钓取被诱集过来的鱼群。

说到这里,相信有经验的钓友已经可以看出:上述三种场合的下竿对策,其实就是日本人所说的诱钓同调。

有人以为,所谓诱钓同调就是指诱饵要和钓组同步,而矶钓钓组的代表就是那枚丹锥浮标,所以便把诱饵往浮标所在之处猛打,并且以能够直接命中丹锥为技术高超的象征,对之沾沾自喜不已

错啦!诱钓同调讲的是钓饵要跟诱饵在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机会合,而这恰当二字,当然指的就是鱼群受诱饵吸引聚集之处,以及胃口大开争相吃饵之时了。

换句话说,诱饵不是不能直接往丹锥所在位置打,但这么做是有条件限制的:你必须确定当时的流况、浪势、风向以及自己的操控技巧,能够使打到丹锥的诱饵跟下方的钓饵一起运动,并引起周遭鱼儿注意而咬上钓饵,这才是功夫所在。

言归正传,白沫区海水搅动得相当剧烈,同时又有大量向上涌升的气泡,因此诱饵的黏性要高一些、比重也要大一点,并应格外讲究撒诱饵的时机。基本技巧是:必须配合海浪起落,趁浪脚涌到最高点时撒下,这样诱饵才会循一条大致固定的路径直接被退下的海水带向深处。反过来说,假如你在波浪正要撞上岸壁或已经退下去且正在酝酿下一波上冲动作的时候拋撒,诱饵必然会被冲得七零八落,如此一来不但难以诱集鱼群,甚至还可能把它们都给诱跑了!

当你觑准时机撒出诱饵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设法让钓饵也跟着那条路径移动,但一个人只有两只手,要同时做好拋竿和撒诱饵动作几乎不可能,怎么办?简单!你不妨先将钓组拋入水中,暂时提着竿子不让它漂走,然后看浪况打下诱饵,之后再放线使钓饵跟着诱饵一同漂出去。此时需特别小心控竿,避免钓组挂底。

暗礁区外围的水流状态也相当复杂,如果随便乱打诱饵的话,同样会弄巧成拙。钓者必须先找出一条比较固定的水流通常是反拨潮或沿岸流,并设法弄清楚在其流动路径上是否有比较好的暗礁结构,若有,就可以利用这条水流来携带诱饵进入暗礁区域,然后诱集鱼群、引它们上钩。

对付暗礁区鱼儿的诱饵,比重可稍大些,黏性不要太强。拋撒要领是先确定水流速度与诱饵下沉速度的相对关系,而决定拋入的位置需接近暗礁区,以免诱饵过早沉到海底或漂过了标点。在拋投钓组的时机方面,能够根据诱饵何时被卷入暗礁而定最好,不过这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暗礁区内本来就是鱼只等食物送上门来的场所,即使落单的一只虾子(指钩上的钓饵)也很能引起目标物的觊觎,因此如何掌握暗礁区的吸引水流更显重要。

潮目区海水搅动通常不是那么激烈,钓棚也不需要太深,可是因为标点多半离岸边较远,又有潮流不断影响,所以诱饵不必太重、太沉,但黏性要稍强些,否则漂到半路就会被冲得无影无踪了。

想钓潮目区,撒诱饵要注意两点:首先是如何让它顺利漂进目标区,其次是如何让这些诱饵发挥集鱼效果。要达到这两个目的,第一当然是诱饵的化学性质(关系到它能否吸引鱼群)和物理性质(与能否维持到潮目区而不散掉或沉底有关)必须讲究,然后是注意撒的位置、时机跟份量。

简单来说,你必须先了解潮目所在位置,然后找出最方便运输诱饵进去的那一股水流,再以少量、持续的方式拋撒,免得它们散得太开、分布太广,如此才能顺利达到诱集鱼群的目的。看起来有点抽象对不对?其实并不会太麻烦,你只需观察钓组在海中的移动状态,就不难掌握潮目在何处、哪股水流能用来携带诱饵了。

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验:同一钓点有若干人在垂钓,大家用的装备、钓组、饵料都差不多,但鱼只就是比较会咬某一两个家伙的钩子,好像别人的浮标都坏了或钓饵有毒似的

有些状况是,当你照自己的意思或别人教你的方法认真垂钓时,往往等了半天都没消息,但就在低头点烟或转身跟别人闲聊的时候,竿子却被水下大物猛地拉了下去,然后又因为你没来得及扬竿作合,结果还是啥也没钓到

这些问题的根本多半跟操竿控线有关。也就是说,恰当的控线才会带来美好收获,不恰当的操控就只有等运气来决定输赢了!

那什么是恰当的操控呢?就本文讨论的三种钓点环境而言,基本观念都是寻找吸引水流。三种环境吸引水流出现的原因不同、位置不同,对垂钓的影响也不太一样,所以操控方式当然也就各有不同。

在白沫带,吸引水流主要发生于靠近岸边的区域,这是因为波浪撞上岩石后,大量反冲回去的海水带有惯性力与重力作用,使得钓组在此区域内迅速被压入深处;但同时存在的大量白泡沫(即气泡),却会在稍离开岸边时也就是惯性与重力的影响减轻时开始向上、向外翻腾,因此进入深处的钓组也很快就会被卷出去。

不过假如白沫区有反拨潮存在的话,你将会发现:这条往外流的海水却不那么明显的向上翻腾,而是持续往外拖出去,所以喜欢使用轻巧钓组且技术够好的人,可以从反拨潮形成之处下竿,然后一路驾驭钓组循此途径探寻鱼踪。

那技术还没好到那个程度的人怎么办呢?第一,你若能接受轻巧钓组,可以在锁定矶际水流下压的范围施钓,操作时竿尖指向水面,将钓组拘束在不被气泡扬起的区域内即可,但须小心避免挂底。第二,如果对轻巧钓组没啥信心,那就干脆用大丹锥加重铅,然后把攻击目标放在白泡沫翻起的区域,靠重铅压深子线,狙击躲在白泡沫下的鱼群。

在暗礁区,主要的吸引力量发生在两种时候:一是水流撞击暗礁后绕行过去的过程中;另一个是水流在暗礁后形成的回旋带。这两种情况虽略有不同,但却是连续发生的,所以在垂钓时可以把它们视为一体,运用同一个操竿技巧控制钓组运动。方法是采用恰当的丹锥钓组,顺着反拨潮或沿岸流放入,然后稍微带线保持钓钩在前、浮标在后,等钓组抓到吸引水流的时候,就让它轻轻被吸下去此时别怕钩子挂底,但仍须适度带住线系,运用竿先去感受水流的细微变化,并藉此掌握鱼咬钩时的动态。鱼咬钩时的动态?没错!有鱼来咬时,你真会直接感受到那股震撼的力量,这个时候看不看浮标已经不重要。一般人比较会有疑问的是:到底吸引水流在哪里?

这一点事实上也不必多虑,因为只要用了下潜阻力足够小、符合流体力学的丹锥,并且水流之中确实有暗礁结构(其实矶钓场上到处都有暗礁),你自然就会知道何谓吸引水流了。怕只怕有些人看到了还以为那是假鱼讯,急急忙忙要把钓组拉开,那我就没办法教你了

在潮目区,因为有不同速度或方向的潮流互相干扰、纠结,因此会形成无数略呈回旋状的吸引水流,这种流势不见得会把丹锥吸入水面以下,但肯定能让它呈现不规则的移动(相对于原本一直顺着潮流的漂行而言)。

大多数人面对这种环境时,都以为只有使用大标、重铅,才能确保钓棚深度在自己设定的范围。可是钓棚究竟该设多深才恰当?诱饵漂到潮目区之后,又会把鱼集中到多深的水域去呢?如果你对这两点并不是很确定,那重铅、深钓棚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还不如干脆不要钓太深算了,反正潮目通常影响的深度也只在中表层而已,配上比重较小的诱饵,钓浅些上鱼速度会更快!但要注意钓点远时风的影响比较明显,故应尽量压低竿身以免母线过度受到吹拂,然后在浮标进入潮目区之后轻轻带线,让钓组充分伸展开来并适度打斜,剩下的就是当鱼讯出现时扬竿作合啦!

在这里我必须说明:自然环境变化万千,原则性的解说并不能涵盖所有情况,故聪明的钓者应具备灵活运用的头脑,不可墨守成规。还有,日本名人小里哲也曾说:要在同一块外礁上吃一百个盒饭,才能成为那个钓场的专家。他的意思当然不是说,买一堆盒饭上去狂吞就能打通任督二脉你吃的又不是天山雪莲、千年何首乌!这其中的要义惟勤字而已。因此希望大家要有铁杵磨成绣花针的精神,尽量累积各种经验,久而久之自然会有成就!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浮游矶钓三大基本钓组详解》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钓腥还是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