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窝料。

我们在打窝的时候,用的窝料量并不一致,有时用一小团,有时又会用上几十斤,这些都是取决于钓情的。那究竟用多少诱饵窝料才合适呢?这就需要钓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

首先钓者先要确定对象鱼,鱼种以及其个体大小决定着它们的食量,比如说鲫鱼,它的食量就比鲤鱼、草鱼都小很多,而草鱼、鲤鱼又没有青鱼吃的多,钓鲫鱼每次投放的诱饵窝料用几十克到三两之间就可以。若是诱饵用的太多,那鱼吃饱以后就对钓饵没兴趣了。钓青鱼和鲢鱼时,诱饵就要多投放一些,几斤到几十斤不等即可。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季节和气温的不同,来对诱饵投量进行调整,鱼的吃食量和季节、气温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温度合适,鱼就吃的多。在春季、秋季,气温大概在10-30度,此时气温就非常适宜,诱饵窝料可以投的多一点。而夏季、冬季、秋末和早春时节,温度较低,诱饵投的可以稍微少一些。

再次,我们还可以根据鱼儿生长情况来决定,春末夏初为鱼儿繁衍期,此时它们急需大量营养,在此段时间钓鱼,可以增加诱饵投放的量。秋季快要结束,鱼儿即将为过冬做准备时,它们对食料的需求增加了,但秋季后期,水草枯萎,天然食料大大减少,在此期间钓鱼,钓者可增加诱饵投放量,其营养成分也要全一点。

还需注意的是水情。比如水面大小,在水面比较狭小的水库里,鱼儿活动范围小,密度大,也较为集中,不需要用太多的饵料就能把它们诱来,但大水面水库则恰恰相反,在这样的水库钓鱼时,饵料用量一定要大。而水质也有肥瘦之分,肥水里的微生物、小昆虫、腐殖质、小软体动物都比较多,它们也都是鱼儿的食料,所以钓肥水时最好不要投放太多诱饵窝料,用植物类素饵比较好。瘦水则是正好相反,诱饵量要大一些,营养也要丰富一些,比如说颗粒饲料,小鸡饲料时,把蚯蚓饵,面包虫,家禽内脏剁碎等等,都可以放到窝料里。

还有就是要注意钓场环境,比如说经常有人钓的钓点,和没人去的钓场。总有人钓的钓点,饵料投放的多,钓者在这样的钓点垂钓时,可以少放点儿诱饵,而没人去的钓场,水里的食物就没那么多了。没人去的钓场也不一定不好,也许本来就是很好的鱼窝,但是鱼窝还是要靠养的,也就是说要不断的往钓点投放诱饵窝料,连续多投几天,就很容易形成鱼窝。

最后就是要根据水的状态来决定。比如说在江河钓鱼,这就是在流动的水里钓鱼了,或者是水面有风,风风使水生浪。这样的钓场,要是用的诱饵窝料少了,很容易就会被水冲散,所以量要大,最好有粘性,少用粉饵多用颗粒。颗粒饵有重量,不容易被水冲走,反之,若是在风平浪静的水库钓鱼,那就要减少诱饵用量,适当增加粉状物质,因为它比较容易雾化,诱鱼进窝。

编辑推荐

诱饵窝料每次投放多少合适分析


想要钓的多必须先打窝,打窝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饵料制作完了到底每次钓鱼要投多少窝料呢?诱饵的投放量取决于钓情,少时用鸡蛋那么大一团即可,多时可一次投放十多千克,甚至数十千克。怎么样才算投的适量呢?这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的讲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根据鱼种决定投放量:鱼种不同,鱼的大小不同,其食量差异较大。鲫鱼的食量比草鱼,鲤鱼的食量小的多,草鱼,鲤鱼的食量又比不上青鱼,若钓鲫鱼,每次投放的诱饵少则几十克就可以了,多则不超过150克。因为诱饵量过大,鱼吃饱后就无食欲了,对钓饵也不感兴趣。若钓青鱼,鲢鱼,诱饵的用量就应大很多,少则数千克,多则可一次可投放数十千克。

(二)根据季节,气温决定投放量:鱼的食欲鱼季节,气温有很大关系。温度适宜时,鱼生活的轻松舒畅,食欲旺盛,对饵量的需求量大。最适宜鱼生活的气温为15~30摄氏度,这个温度范围正是春天,秋天,在此期间垂钓,诱饵的投放量可大一些,在夏季,冬季,秋末,早春垂钓时,诱饵的投放量可少一些,投多了也没多大效果。

(三)根据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决定投放量:春末夏初,是鱼的发育排卵期,鱼体需要的营养多,在此期间钓鱼,可增加鱼饵的投放量。秋末,由于水生植物的枯萎,水生小动物的减少,鱼的食料来源减少,鱼为了过冬,需增加营养物质,对饵料的需求量也增加,此期间钓鱼也应增加投放量,而且饵料的营养成分应全面一些。

(四)根据水情决定投放量:水情包括水面的大小和水的肥瘦,水面大,水中的鱼活动的范围广,鱼的分布分散,密度小,为了招来更多的鱼,必须提高饵料的诱惑力,水面宽大,用饵量宜大,反之,用量宜小。水质有肥瘦之分。所谓肥水,水中的微生物,小昆虫,小软体动物多,水中的腐殖质多,这些都是鱼的食料。在肥水中,鱼的食料并不缺乏,甚至过生,鱼的食物得到满足,对外来之物不感兴趣。在此水质中垂钓,诱饵的投放量不宜过多,而且应以植物类的素饵为主。瘦水水色清澈,能见度高,在此水中垂钓,诱饵的投放量可大一些,诱饵的质量也应高一些,就是说,诱饵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应丰富一些,如用颗粒饲料,小鸡饲料时,把蚯蚓,面包虫,家禽内脏剁碎,拌入饵料中。

(五)根据施钓环境决定投放量:施钓环境指的是经常有人设钓点的水域和很少有光顾的水域,经常有人设钓点施钓的水中,饵料投放的多,在此设钓点,诱饵的投放量可少一些,而那些很少有人施钓的水域,水中的鱼食食料比较匮乏,若有人光顾的水域不一定就不是钓点,只是尚未被人发现,或许本来就是好的鱼窝,窝子还靠养,所谓养,就是不断的往钓点投放诱饵,三天两头的投,连投数天,鱼会不断的前来觅食,形成了鱼窝。

(六)根据水的动、静状态决定投放量:动水,即流动的水,或是水面有风,风使水生浪。在动水区施钓,若饵料少,易被水冲散,所以用饵量要大,而且应有黏性,少用粉末状物,多用颗粒状物,这样的饵料有一定的重量,可减少被水冲走的数量,若在风平浪静的水中施钓,可减少诱饵用量,可适当加些粉状物质。粉状物质在静水中易雾化,散开,影响面光,易诱鱼进窝。

为什么钓鱼效果不好的时候需要用钓鱼小药


垂钓者们在进行垂钓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的。而大家最常遇见的就是做好一切工作,下竿等待鱼儿上钩的时候,偏偏长时间没有反应,明明窝里有鱼,可就是不见鱼儿开口咬食。

不知道大家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是怎么应对的?反正我是看到很多的垂钓爱好者们此时就会使用一些垂钓小药去刺激鱼儿们开口,有的只是仅仅使用一种,有的甚至会好几种一起使用。

对于使用小药这种方法,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还是有作用的,但并不是说只要使用了就一定有效果,这些都还是要具体分析的。

下面小编就关于垂钓的小药给大家做个科普,并且告诉大家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垂钓小药才能真正的对我们的垂钓有用。

通常我们垂钓人会把垂钓小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型的小药,一类是味型的小药。功能型的小药一听就是功效比较大的小药。

使用这种小药就是通过小药的药效来刺激鱼儿的食欲,让本来闷闷不肯进食的鱼儿产生一种兴奋的状态,让它们的胃口大开,对我们使用的饵料产生兴趣,大口进食,这样我们才会有鱼上钩。

味型的小药,我们经常见到的都是一些粉状的,这些小药中多含有非常多的香精,其作用就是添加到饵料中,改善饵料的味型,使我们的饵料更加符合鱼儿的胃口。

平常我们在一般水域进行垂钓时,使用一种小药可能就会有很好的效果了。

但是我们在竞技场进行垂钓时,只使用一种小药可是完全不行的。

毕竟竞技场的水情鱼情都是变化比较快的,只准备简单几种小药是不能应对的,所以我们通常都要携带多种不同的小药以此来应对不同的情况。

那么小药的具体使用方法是什么呢?

通常垂钓者们经常使用的也是我们常见的就是先用一定量的水将小药溶解,然后用溶解有小药的水去开我们准备的饵料。

当然在一些比较紧急的情况下,垂钓者们会直接用垂钓的饵料蘸取一些小药,然后直接进行垂钓,当然,此时我们多使用的是粉末之类的或者是液体的小药。

现如今,市面上的小药种类也是非常多的,各种形态、各种味型的也都不少。

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小药,希望垂钓爱好者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使用的饵料的具体情况去选择合适的小药,不要随便乱用,不然是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的。

最后,还需要跟各位垂钓爱好者们说一句,虽然使用垂钓小药会与不错的效果,但毕竟我们垂钓靠的是真真正正的垂钓技术,如果你的垂钓技术不太纯熟,那么使用再多的垂钓小药也是没用的。

所以,希望大家有时间多练习练习垂钓技术,不要太依赖垂钓小药。

浅谈钓鱼打窝用多少诱饵比较适宜


要想钓鱼多,就要学会诱鱼。在垂钓过程中,如果鱼的分布较散,就要通过打窝子的方式将鱼诱集成群,这样垂钓鱼窝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收获。但打窝用多少饵料比较合适呢?窝饵打多了,鱼会吃饱吗?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打窝子用多少饵料为宜?

打窝子有两个目的,一是招鱼进窝,二是希望进窝的鱼能久留在窝内。多投些饵料的人也是想能更好地达到这两个目的。

如何来认识饵多:这要看怎么个多法,如果在水阔鱼稀的地方,第一次多投些诱饵,换取窝子的有效时间,争取远处的鱼也过来赴宴。当然,要延长窝子的有效时间还要靠以后不断补投诱饵。。如果时间长,窝子乏了(无饵),鱼也走了,再去补窝,那太费时费饵,又得从头开始招鱼。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在不打窝垂钓时,往往开始上鱼的情况并不好,钓了一阵之后,不断地拋竿下饵,窝内的饵料不断增多,过来的鱼也多了,出现越钓越多的场面。如果停一段时间不钓,窝内无饵,鱼也走了,这时再下竿,会和第一次下竿的情况相仿,又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请来回头鱼。

所以要想窝子能久留住鱼,及时补上诱饵,使窝内不断粮才能达到过个目的。

窝内的食多了,鱼儿吃饱后还会咬钩吗?

我们在家中用鱼缸养鱼,会发现吃饱的鱼如果再喂,鱼儿不太爱动,也不积极抢食,有些鱼甚至吃得过饱被撑死。有人用这种鱼缸效应放在鱼塘这些大水面来分析,这鱼缸和鱼塘不可作比拟,要将鱼塘达到鱼缸投饵的程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

一次多投些饵先来的会吃得多,但还有后到的,所以鱼儿撑坏的可能性不大。再者如果一次投饵过多,鱼儿一时吃不完饵料沉底,与稀泥混合,几个回舍下来,饵料为泥所覆盖,味小的饵等于消失了,味重的招致鲤鲫这些鱼拱泥觅食,越拱饵料消失得越快。因此,一次多投既撑不着鱼,也达不到窝子的长久作用。补窝才是重要手段。

鱼吃饱后不爱进食,这也是众钓友的共识,那些开放垂钓的鱼塘,钓鱼的人多,投的饵既多又杂,鱼儿稍微动动嘴就可吃饱,所以它摄食不积极,口味刁,冲撞力也小,这里的鱼肯定难钓。但是只要钓饵对路,鱼儿还是会咬钩的。这就要靠钓手动脑子去破译这鱼儿的口味,配制出可口的钓饵。

钓鱼到底需不需要打窝


垂钓时,常常听到钓友们这样问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垂钓是否必须得打窝?可能有些钓友觉得打窝就是在浪费时间,只有钓鱼才是最重要的。还有钓友也会说,不打窝聚鱼,该如何垂钓?这就是个人与个人看法不同,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垂钓到底需不需要打窝?

在了解垂钓需不需要打窝时,先来了解一下为何打窝却没鱼的问题。这时由于有些钓友坚决的认定垂钓必须要打窝,但事实却是,打窝以后鱼获并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那么,这是由于什么因素导致发生这样的现象呢?

这可能是由于打窝时,动作较大。直接对预定窝点附近的鱼类造成惊吓。这样打窝以后,窝点内自然就不会有鱼了。窝点内没有鱼,那还谈什么垂钓呢?

因此,在决定是否打窝之前,先进行一番试钓,先看看是否能钓上鱼来。如果试钓下来,钓效还不错的话,那么就不必打重窝,直接向窝点内投撒颗粒饵料就可以了。但需要注意,不可将比重较大的饵料抛投到窝点内,避免对鱼儿造成惊吓。

其次,垂钓是否需要打窝,还需根据以下几点来决定:

一、垂钓是否打窝和水情、鱼情有关系

假如我们是在面积较小的放养鱼塘进行垂钓,且按斤收费时,那么就不必进行打窝。这是由于在这样的鱼塘中,鱼类的密集度较高,一般情况下,只有使用鱼饵就可将其引诱过来咬钩。

假如我们在自然水域中进行垂钓时,鱼类密集度较低,这时就需要进行打窝聚鱼,提高鱼类的密集度,达到适合垂钓的程度。假如鱼情非常不理想时,可以采用打重窝的方法进行引鱼。

二、垂钓是否打窝和钓法有关系

假如我们使用传统钓法进行垂钓时,由于可供使用的鱼儿较为单调,且诱鱼效果有限。这时,建议各位钓友进行打窝聚鱼的操作。假如我们使用台钓法进行垂钓时,由于台钓法是一种诱钓结合的钓法且诱鱼能力高,因此,钓友们可以不用进行打窝聚鱼的操作。

当然,这并不是指使用台钓法不可以进行打窝,假如需要打窝时,建议钓友们使用颗粒型的诱饵,这是因为这样的诱饵留鱼能力比较突出。

三、垂钓打窝后需有足够的耐性

如今,很多年轻人喜爱并参加了垂钓,当年轻人在垂钓过程中遇到空军的现象时,就愈发变得没有耐性,甚至不分场合的大声抱怨。因此,没有耐心就成为了年轻人遭遇空军现象的主要因素。所以对于垂钓我们要多几分耐心,毕竟打窝以后,发窝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