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窝钓鱼技巧。

冬季野外做钓,假如条件允许的话,做窝可以提前,因为冬季气温较低,发窝时间较长,现做窝现钓可能等待发窝的时间会稍微长一点,假如中午作钓,早上早早的打个窝在钓点肯定是件省时省力的事情。当然有时间的话也可以提前一晚做好窝,冬季气温低不怕窝料在水底变质死窝,那样的话聚鱼的可能性会更大一点。

冬季野钓做窝,因为钓鱼难度较大,只能人去找鱼,做窝的时候可以同时多做几个,轮流做钓,哪个窝点内上鱼好可以多钓一会,没鱼了再转换至下一个窝点作钓,窝点的间隔不用太大,3至5米即可,做窝的时候可以用树枝、石头等东西做个记号,在作钓的水域对面最好是找个参照物记好,作钓的时候能精准的钓到自己所做窝的窝点内。

冬季钓鱼,鱼的食量不比其他季节,吃口也会减轻,鱼群一般都是三三两两的成群,不会太多。所以在做窝的量上不能做得太大,假如还像其他季节一样打个大窝,鱼群可能过来吃吃窝料就饱了,哪里还会在意你钩子上的那么一点点饵料。冬季打窝,量一定要小,钓一段时间,可以再补一点,做到少打勤补。打窝掌握好量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做窝的精准度,因为窝料的量本来就打得比较少,所以打的时候不能打得太散,尽量能精准的打在浮漂的附近,打窝的时候可以利用打窝器,用打窝竿垂吊到浮漂周围打下去,手抛窝的时候可以用餐巾纸把窝料包住,再扔到窝点内,餐巾纸遇水后会慢慢的散开,到达水底后窝料基本都是在周围不会太散。

野外水域,水底的地形作钓前找底的时候一定得摸清楚,假如地形太陡,你做窝的时候可以留点余量,可以做在浮漂位置的后面一点,以免窝料到底后滚到钓点的前方,水下地势平坦的话做窝在浮漂周围即可。

冬季野钓打窝,在窝料的选择上可以虚实结合,酒泡的大米、小米可以做为主要的原料,再加入点捣碎的蚯蚓或者红虫,荤素搭配,也可以加入浓腥的商品饵料,味道浓一点没事,加商品饵的时候饵料尽量散一点,只是增加点味道,让鲫鱼进窝后闻得着味道又不能让它吃饱了。

在窝点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出钓的天气和气温灵活选择,阴天温度低,窝点可以做在水较深一点的位置,晴好的天气,水温相对较高,可以尝试一下浅水,不过也不能太浅了,一般别低于两米,太浅的话鲫鱼可能比较少,小杂鱼还会非常的多。假如作钓水域有的区域会有水草,那么水草的边缘也是特别好的做窝地点,鲫鱼较喜欢在这样的水域藏身觅食。

冬季钓鱼难度较大,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是鱼的食性差,吃不了多少,再就是活性差,不怎么爱动,不会到处游弋寻找食物,所以我们在做窝时可以多做尝试,不同水深、远、近可以多做几个窝试钓一下,毕竟我们不知道鱼会藏在哪里,就算同一个钓点,不同的天气鱼所喜欢的水深都不会一样,好多钓友昨天明明在这个位置钓得很好,今天去就钓不到鱼了就是这个道理。钓无定法,千万别固守一个模式,在冬季野钓尤为重要。

编辑推荐

打窝不知道用什么好,试试这款发酵碎玉米


很多时候,钓友路过一些水面比较大的水域,或多或少的会看到,一些鱼儿时不时的就会跳起。这些跳起的鱼儿当中,很多都是一些个体比较大的,这让钓友们甚是喜欢,因为钓大鱼是比较过瘾的,肉质鲜美不说,而且博弈对拉的过程是相当的爽。在能钓到鱼的情况下是这样,如果钓不到这些都是空谈了。钓友们应该也都知道,能容纳大鱼的地方,都是水域比较大的,所以要想钓住鱼,首先就得诱鱼,只有把鱼诱过来了,才能说钓得住。很多时候钓友们直接开钓,可能半天甚至一天都钓不到一条鱼。

当然诱鱼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小药诱鱼啊或者是选择谷物打窝,钓大鱼比较常用的方式就是谷物打窝了。个体比较大鱼都比较偏爱素饵,而且谷物都是自然界长成的,大鱼也是自然界中的产物,前者对后者有很大的吸引力。说到底钓鱼得有一款好用的窝料,只有这样才能钓好鱼。很多钓友就是苦奈于不知道用什么好,所以都比较头疼。为此今天给钓友们分享一款窝料配方,这款窝料是发酵碎玉米,针对鲤鱼和草鱼,钓友们往下看吧。

准备制作发酵碎玉米的原料,玉米粒5斤,蜂蜜50ml、红糖100g、土酒曲50g、啤酒500ml。首先钓友们把玉米粒放入粉碎机内破碎处理,随后取出来放入清水中清洗,把皮多的杂质去掉,然后把大粒留下,浸泡五个小时。浸泡好之后随后捞出来,装入盘子内,然后取来锅加水烧开,随后放入锅内蒸20分钟,切记是蒸哟。蒸好之后取出来放凉备用,当然摸着不烫手温乎乎的时候更好。

接着钓友们把剩下的全部原料倒入里面,然后快速的搅拌均匀,期间钓友们如果觉得搅拌不开的话,不妨分次倒入混合,这样搅拌更均匀,随后钓友们取来一个大罐子,切记是大罐子是广口的那种,不然取出来的时候不好取,用着自然就麻烦了。把所有的物料全部装入封口处理,这款发酵碎玉米窝料就制作好了,放置阴凉处大约5天就可以拿去使用了。

这款发酵碎玉米跟其它的发酵玉米不同的地方是,玉米是破碎的,而且经过发酵之后味道更浓,这样窝料的穿透力就强了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钓友们拿去打窝效果没得说,当然这款窝料使用的方法可以直接用,也可以掺和其它的原料使用,如果商品饵料或者饲料。在这里给钓友们说明一点,在好的窝料也得提早打窝,尤其是垂钓这种大个体的鱼种。发窝是需要时间的,提早半天效果更好,配方和做法都在上面了,感兴趣的话自制试试吧。钓友们期待你们的反馈。

春季钓鲤鱼,就用这种玉米窝料打窝


大家都知道玉米用来钓鲤鱼效果非常好,因为鲤鱼很喜欢吃玉米,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款主钓鲤鱼兼钓鲫鱼的窝料配方。不过我们应该要知道,饵料的运用要考虑到具体的垂钓环境,比如说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款自制的鱼饵,用于自然水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就不是很适合用在养殖塘里面钓了,因为养殖塘里面的鱼都是吃着饲料长大的,当鱼习惯了吃饲料你用自制饵料当然它不会喜欢吃了。

原料:

玉米粒2斤、小麦1斤、玉米渣子1斤、炒好的麦麸500克、曲酒四斤、来得快2包,蜂蜜2两。

制作步骤:

1、将玉米粒和小麦粒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熟;

2、把煮熟的玉米粒和小麦盛入大盆中,晾干待用;

3、再准备一盆温开水,加入曲酒、来得快,蜂蜜,搅拌均匀,倒入煮熟的玉米粒和小麦粒中;

4、加入玉米渣子、炒好的麦麸;

5、全部一起搅拌均匀,装桶密封发。

一般密封7天后,即可带至钓场打窝使用。喜欢的钓友可以亲自做做试试看,效果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打窝料的配方与打窝方法


酒泡大米打窝料:将大米装入瓶中,倒入高梁白酒(以淹没大米为度),加盖密封。夏、秋季浸泡3天以上,春、冬季泡10天以上。使用前将米滤出,装入另一干瓶中,带到钓场即可使用。每次用量30粒左右即可,如果能够购买到泡米用的小药就更好,小药包装袋后写有具体的用法,品牌举例(余师傅真牛B鲫、余师傅真牛B鲤、来得快鲫鱼、来得快鲤鱼、西部风牛B鲫、西部风牛B鲤、余师傅小药王、余师傅钓鱼精、垂钓大仙等等)。

菜饼、酒糟是鲤鱼、草鱼、鲫鱼喜欢吃的东西。

菜饼诱饵:将菜籽饼30%、麦麸40%、大米30%混在一起碾碎,进钓场后临时加水(加水量是以手捏可成团为度),即成。

酒糟诱饵:直接可使用,不必再加工。

垂钓打窝的简单介绍:

打窝是指为提高垂钓效率而向垂钓点投放脱离渔钩之诱饵的动作。通常的方式可以通过手掷、竿抛、划船送饵甚至使用遥控船投放。从而在钓点处形成以颜色、气味的聚集,起到诱鱼进窝的作用。

根据垂钓不同品种的鱼,打窝所使用的饵料可分为粉状、糊状、颗粒状甚至是活体诱饵。通常应该与渔钩上所挂的诱饵相同或者近似。打窝,在水域广阔的野钓中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打窝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预先打窝,另一种是即时打窝。

预先打窝一般是在开始垂钓前的1-3天在选好的固定点位,根据水域大小,投放足够数量的饵料。然后,在这一位置的水面上设置标记,可以使用打窝漂。在垂钓前的这段时间,让水中的鱼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并集中到钓点,这样就形成了鱼窝。

后者指的是:在垂钓的过程中,向鱼钩的周围投放一些脱离渔钩的散饵。这样可以帮助鱼通过散饵的颜色和气味尽快发现并找到渔钩。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橡皮船送饵是具有相当大风险的,特别对于老年垂钓者、陌生的水域环境、夜间以及不会游泳的钓友,用遥控打窝船可以避免上述意外。

一种酒米打窝的简单方法(不需打窝器)


在水面比较大的水库或水塘休闲野钓,由于水广鱼稀,绝大多数钓友都很重视“打窝”!可是说起“打窝”大家也是各有各的见解和体会,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且不说东北地区钓友在大水库成麻袋的打“重窝”连续多日垂钓,也不谈根据风向、水流如何将窝饵打在适当的位置上,在此俺只想和大家就眼下钓鲫鱼的季节,运用酒米“打窝”的一点体会和方法,期待得到大家的指点和交流!

一般情况下,如今很多钓友都是调好漂、找好底,再经过压水线确定钩坠落底位置后,直接手抓酒米直接抛向浮漂的位置,但是如此操作,酒米抛出去就散开了,待落入水中,其范围误差至少在50—100公分的直径范围内,因此俺感觉诱鱼至钩坠位置的效果不甚理想,有钓友选用“打窝器”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法,“窝饵”落点比较准确,但是俺感觉此法稍显麻烦,基本没用过,俺是用这样的“土办法”打窝的,自我感觉效果不错,说出来大家看看如何……

俺一般选好钓点后和大多数钓友一样,也是先调漂、挂饵找底,通过压水线、回拉再推出确定好钩饵着底位置后,同样也是先抓把酒米散撒在浮漂周围大约一米直径范围内,然后将卫生纸(或者画画、练字用过的宣纸)平铺在右手掌上,快速将酒米倒上,左手赶紧包好,趁卫生纸(或宣纸)尚未被浸透,准确的将其抛向浮漂位置,这样酒米在抛出时不会散开,一待入水,卫生纸(宣纸)立马碎开,而且在下降的过程当中纸张就会烂开,于是一团鸡蛋大小的酒米就会非常集中的慢慢沉落到钩坠位置!先抛散开的酒米是为了扩大诱鱼范围,最后将酒米集中落下可以使鲫鱼寻味找到钩坠位置集中觅食,大大提高上钩率,主要是省去了空杆挂打窝器打窝的繁琐步骤,更加节省时间和效率。

而且散落在窝子里的卫生纸(或宣纸)吸收了多余的酒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诱鱼的作用。

但是绝不可以用材质较硬的纸张包酒米,因为它比较耐泡,沉底满,甚至会随风飘走的。

多带包纸也没啥坏处,有时候内急也...

钓鱼打窝的各种诱饵窝料打窝技巧方法大全


(1)先诱后钓法,每次垂钓钓点确定后,便将酒米、糟食之类的诱饵投水打窝,然后投钩钓鱼。在投诱饵后,待水面出现鱼星,窝发 了才开始投钩垂钓。垂钓途中,需补投几次诱饵。这是典型的传统诱鱼法,当前用此诱鱼法的人很多。这种用饵法的技术要领是:投的准、无声音;先多投、后 少投;诱饵落水底面积直径不超过50厘米;最好用投饵器投放。当鱼被诱来且频频上钩时,补诱饵要特别当心,宜少不宜多。

(2)边钓边诱法, 钓钩装上一小块钓饵后,再在钓饵外面包上一层糟食,入水后几分钟糟食散开铺于水底,钓饵仍在钩上,等鱼来吸糟食时,同时将钓饵吞下。此钓法被称之为包食 钓法或包饺子钓法。每上一次钓饵就得包一次饺子。其技术要领是:诱饵应松软一店,钓饵应黏一点、香一点;每次投钩应尽量精确。此法钓鱼效果很 好,钓大鱼最好。其缺点是上饵有点麻烦,最怕小鱼捣乱。

(3)钓诱合一法,这是台钓的诱鱼方法。其特点是钓饵即诱饵,诱饵即钓饵,

(4)虚诱实钓法,把具有浓烈香味的糟食或拌有香料的大米、小米装一纱布袋中投于钓点,使鱼嗅其味而不得其食。此时将钓饵投于袋旁,正好中鱼。此法省饵、省事、易行、效果好。

(5)科学确定诱饵使用量,诱饵的用量很有讲究,用多了,会造成浪费;用少了,引不来鱼,或少量鱼引来了也留不住,同样打不到垂钓的目的。因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诱饵量,根据一些钓友的体会,笔者总结成以下几个要点。

大水面的诱饵用量:宜采用大饵量、多布点办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力求把分散的鱼诱集于窝点。鱼来的多,停留时间也长,自然有利于垂钓。

小水面的诱饵用量:诱饵用量宜少不宜多,采用小饵团、勤补窝办法,是提高钓效的重要手段。

野生水域的诱饵用量:在野生大水域中垂钓,仍应施以重饵,以扩大招鱼、聚鱼效果;野生小水面以鲫、黄颡、白鲦等小型鱼为主,宜采用小饵团、勤补窝办法比较奏效。鱼密度大,窝点数量少;鱼密度小,则应增设窝点,以便寻鱼星下钩。

养鱼池中的诱饵用量:在与密度大的养鱼池中垂钓,一般鳊、鲫、鲤、草、鲢混养一体,窝点不宜多,但饵量要重,采用小饵团、勤补窝的办法。若上鱼明显减少,应适时补窝,以保持良好的上鱼势头。

低温季节的诱饵用量:为增加诱惑力,应重施香甜粉状雾化饵,促鱼进窝。

高温季节诱饵用量:诱饵用量依据水域大小而变,即大水鱼大饵量,小水域小饵量。但是还应考虑水域性质,混养水域以鲤、草、青、鲢等大型鱼居多,宜施重饵;自然水域多为鳊、鲫、白鲦等小型鱼,故饵料减半。

肥水与瘦水的诱饵用量:肥水塘宜施香气浓烈、粗细混合的重饵,以激活其食欲。瘦水塘以碎米、麸皮、玉米渣等谷类的混合饵为佳,诱饵轻施,勤补即可。

静态与动态水域诱饵用量静态水域中的鱼群较集中,宜轻施诱饵;动态水域中的鱼比较分散,宜施重粒状粗饵,以延长其延续性。

(6)科学打窝,要想钓鱼,必先诱鱼;要想诱鱼,就得用引诱物将鱼吸引、诱集到一定的区域内并留住它,这个过程就叫打窝,也叫做窝。打窝有用打窝器打窝和手撒打窝两种,这里介绍手工撒饵打窝法。

草窝:在没有水草的池塘,草鱼很多时,可以设置人工草窝钓草鱼。 具体做法是,先拔三四捆水草或陆生旱草,用绳在中间捆扎,另找一块石头或砖块,用绳将其与草捆在一起。如果打水底窝子,可以把这种草捆沉入水底;如果打半 浮窝子,可将栓石块的绳子放长一些,例如50厘米左右,因为水草自身能向上漂浮,它就浮在距水底50厘米左右高的水中,成为一个半浮的草窝子。

扒窝:在水草茂密的地方,可下水在预订的钓点上拔除一片水草,面积1平方米就可以形成一个窝,做这种窝的过程就叫扒窝。

活窝:是可以活动变化位置的鱼窝。选大块豆饼或将诱饵制成饼状,用电钻打眼后,用绳子穿起来,抛投到预定的钓点上。也可以将饵料用纱布包好,系在线上放在钓点的地方。用后还可以提上来,晾干以后再用。

泥窝:指用垂钓岸边的湿土伴上香料或用酒泡过的米粒、谷粒、麸饼或糟类,揉成大而韧的泥团,用撒窝器放入窝点。

酸窝:用醋糟混合酱油糟做窝,这种窝料有浓烈的酸呛味,是诱集鲢鱼、鳙鱼的理想撒饵,专门钓鲢鱼、鳙鱼。

小窝:用特制的漏斗型打窝罐打窝,每罐装小米50克左右,要求钓饵必须送到窝子内,此法最适合长竿短线垂钓。

大窝:是采用大罐打窝子的方法,每罐可装250克左右的饵料,饵料撒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鱼儿容易发现饵料,聚集的鱼儿多,上钩率高。另一个特点是窝子大,下钩时不必仔细瞄准,可以做到下竿快。

特大窝:这一般都是在水库等较大水面垂钓时采用的一种打窝子的办法其饵料是一些价格低廉、但效果不错的酒糟、豆腐渣等。投放的方式是一次或分两三次投完。因为一般大水面鱼儿薄,打特大的窝子,是为了使鱼儿更快地发现饵料,有更多的鱼聚集到这里来。

素窝:主要使用粮食类,如糠饼、豆饼、麦麸、菜籽饼、大米、小米、面粉、玉米面、混合饲料等,这是钓鱼者使用最多的诱饵,对鲫、鲤、草、鳊等鱼均有很好的效果。

荤窝:是用动物性饵料制作的鱼窝,适用于垂钓鲫鱼、鲤鱼、黄颡、鲶鱼等,常用的原料主要有鸡血、鸡肠、猪肺、鸡肺等畜禽屠宰后的下脚料。

臭窝:是用发臭的饵料,如动物粪便、动物尸体、臭肉、屠宰下脚料、烂骨头等打窝子,最好用铁纱或破布包成小包,用绳子捆住,坠石投到钓点,对于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效果极佳。如对胡子鲶就有很好的诱集效果。

香窝:鱼类具有灵敏的嗅觉,充分利用他们对香味爱好的习性,采用香味浓烈的诱饵撒于鱼窝处,香窝对诱集鲤、鲫、鳊等鱼有效果,常用的原料有酒米、酒糟、炒黄豆粉、香油、炒芝麻粉等。

虚窝:这是用虚拟饵料的味道而打的窝,具体方法是用能散发浓烈气味的物质,如香精、曲酒、研碎的蚊香、香油等拌合泥土,揉成团后撒入钓点,由于这种窝子只有味道没有鱼所吃的饲料,常将鱼引来但留不住鱼。所以,打虚窝一定要掌握好技巧,不宜久用。

(7)四季做窝

春季:钓浅滩时,把窝打在滩上的突出部位,或水中有凸起的地方,水里有零星树桩和枯草茎更好;但是树桩和枯草太稠密也不好,在此垂钓效果比零星分布的地方要差一些。

仲春和春末:选择水底有起伏的地方做窝。

初夏:选在水中深浅交接地带,最好是草和干净地的结合部做窝。

仲夏和夏末:涨水时,比较安静的湾、汊是首选,如果有一条进水的小溪、小河,不能错过的做窝选点,等水稳定以后选择开阔地带打大窝。

初秋和仲秋:岸边的悬崖下、树荫下、网箱底是首选。

深秋:浓雾和有霜的天气可以做窝。

打窝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结合天气、水情、地形等主要因素来选点。

(8)及时补充诱饵,补撒诱饵主要应注意轻、少、勤、精四个字。

所谓轻,是指整个补窝过程要轻,包括走路、讲话、饵料入水等,声音要尽量小,因为补窝时很可能窝子里及周围已有鱼,如大步跑动,或用手投法扑通一声投饵,将产生水域震动而惊走鱼儿。

所谓少,是指补撒的诱饵应相对比第一次下窝的数量少。因为有的鱼儿已在窝里吃了不少食了,还有的已吃了半饱,如再多撒饵,鱼吃饱了肚子肯定不会再咬钩。若原来我自理本来就没有鱼吃过,那么再多补便是浪费饵料。

所谓勤,是指为了能使鱼儿留在窝区,并不断上钩,除了每次补饵不要太多外,还应注意勤补。如在甲窝内钓了几条鱼后再转钓乙窝时,应在甲窝轻轻地追补些饵,以便以后再来钓。这样轮钓、勤补,可诱引鱼儿不断进窝,且不会离窝。

所谓精,是指用精细饵料。在同一窝点补撒的饵料应比初次下的饵料质量更好,即少而精。如开始时下窝的食料以大麦、麸皮为主,补撒就应加入些炒香的玉米粉、黄豆粉的等,以便在香味上更浓、料质上更细,使鱼儿吃不到补撒的饵感到更可口、好吃,越吃越爱吃,不愿离开窝点。

钓到一半就停口?可能是打窝方法出了问题


有个问题大概大部分钓鱼人都遇到过,就是明明前面一直在上鱼,但是钓着钓着就停口了,之后再也没有上鱼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很可能是我们打窝出现了问题。我们钓鱼要有一种大局观,不要只顾着眼前狂拉,钓鱼从来就不是一件速战速决的事情,在钓鱼的时候我们还别忘了要诱鱼跟留鱼结合起来,不然把窝里的鱼钓完了,那当然就会停口了。

无论是钓黑坑还是竞技钓,通常前期鱼情快,开口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适当、适量地跟散炮,千万不要等到窝子里没鱼了,才想起来补窝,那个时候你窝点的鱼,已经被旁边的钓友诱走了。

钓鱼的时候,一定要在窝料或者散饵里面,稍微的加些粗颗粒的东西。这样在窝料雾化之后,窝底能留有一定的可吃的东西,起到留鱼的作用。投饵量足够,保持住一定的频率作钓,鱼是会越钓越多的,连续钓鱼的时间也会比别人长。窝料能诱鱼,鱼也诱鱼。鱼有扎堆的习惯,窝料诱过来的鱼,抢饵、游动等搅动了水,也会吸引过来一批鱼。

还有一种情况,出现在黑坑或者比赛中的几率不大,通常会导致野钓过程中的突然停口。野外水域或者水库作钓时,水底的结构复杂,我们一定要选择水底稍微平坦的地方作钓点。

如果钓点选在了水底斜坡处,或者水底深浅结合处,当你投饵的时候,一开始还好,慢慢的随着抛竿次数多,或者抛竿不标准等,窝子会顺着斜坡跑的更远。鱼跟着窝子慢慢地游到了窝点前方,这样就会出现钓着钓着突然断口的情况。这种断口是由于水底结构的问题,所以野钓时,一定要选择稍微平坦的钓点作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