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饵钓鱼的技巧。
拉饵制作的5个技巧要点
绝大部分的粉状商品饵都是要用水来调和的,像龙王恨的蓝鲫、野战蓝鲫等。很多钓友经常不是把饵和稀了,就是和干了,用起来不顺手,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了解饵水比。...
商品鱼饵以其快速诱鱼、聚鱼和长效留鱼,渐渐在一大批野钓爱好者心目中成为一种既爱又怕的东西。爱,是因为商品鱼饵的确比传统的蚯蚓效果好,钓获的鱼多;怕,是因为总是用不好,别人能调配一团很好的拉饵,自己却只能搓,而且搓也差强人意。因此,想用商品饵,特别是想用好商品饵,成为很多老钓友的心病。
说实在话,用好商品饵并不难。但前提是要掌握好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其一:饵水比。
绝大部分的粉状商品饵都是要用水来调和的,像龙王恨的蓝鲫、野战蓝鲫等。很多钓友经常不是把饵和稀了,就是和干了,用起来不顺手,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了解饵水比。拿蓝鲫来讲吧,在包装上注明了饵水比例为1:0.8,也就是说取一份蓝鲫粉饵,然后需要加入0.8份的水来调和,这里的单位都是体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塑料量杯,一杯饵料,取0.8份的水。没有量杯的,也可以用一次性塑料杯来代替。初学者一定要学会使用量杯,不要怕麻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调配出一团不干不稀的好饵。
另外,开饵时除了注意量准水量以外,还必须注意水最好是一次性加足,尽量避免逐渐添加水。因为饵料中有的成份是吸水快的,有些是吸水较慢的,如果不一次性加足,各类成份吸水不均匀,也会影饵料的使用。
开饵的盆切记不能小了,最好使用那种商品和饵盆,或者使用与此差不多的盆来和饵。据很多高手的经验,盆小开出来的饵,总比不上大盆开出来的饵状态好,垂钓的效果也会差很多。
其二:搅拌
很多包装上的说明是加完水后,快速搅拌。虽然我们看明白了字面意思,但不理解内涵,是不行了。前面说过,鱼饵中的成份,有的吸水快,有的吸水慢,如果不是快速搅拌,让水迅速打湿全部的鱼饵,势必造成吸水不均匀,有的地方还有硬块,而有的地方稀软无比。所以快速搅拌的意义在于让水均匀分布在饵里,使调出来的饵料达到最理想状态。但搅拌不是无限制的,水一旦都润湿了全部饵,则必须停止,特别是在制作拉饵时,切不可盲目多加搅拌。因为制作拉饵时,主要成份小麦蛋白(拉丝粉)吸水后,马上就会形成丝状网络结构,如果过多的搅拌会破坏丝的结构,让细细的丝互相纠缠在一起成为一个个死球,拉不出理想的饵团。事实上,只要盆足够大,五指叉开搅拌十圈以内,就足够了。
其三:静置
无论是影视资料或者是各种包装说明里,在介绍开饵时,都有两个字在里面:静置。一般的文字表述是静置3~5分钟。很多钓友都忽视了这两个字,或者这一句话的意义。从字面上来讲,静置的意思就是安静地放置。那为什么要安静地放置呢?这是因为很多饵料在制作加的过程中通过干燥、膨化等工艺处理,饵料在干粉状态下水份含量很少,在开饵时,刚接触到水份后,吸水的速度相对较快,但还未达到饱和,必须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收,才能达到接近饱和状态。如果这期间内人为扰动,会破会其物理结构,特别是做拉饵时,出丝就不会理想。
其四:打揉
见过和面吗?很多人都见过,反反复复挤揉,越揉越劲道。但鱼饵千万不要这么揉。很多钓友说,我的饵入水后很快就散了,钩上没有残留,钓不上鱼,所以我不停地揉,增强附钩性。这在做搓饵时勉强可行,但做拉饵就完全错误。前面讲过,拉饵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小麦蛋白,俗称拉丝粉,这种材料与白面中的面筋类似,如果在制作拉饵时反复打揉,那么这团饵肯定是很劲道,但要想用钩拉,却总是一弹一弹,都是死球子,要么拉不出来。所以,我们的和饵说明都是这样写的:静置三至五分钟之后,收拢成团即可。一般只要是小麦蛋白量合适,饵水比正确,其余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收拢成团后即可拉出理想的饵团,无需要打揉。
可万一出因为饵水比或者气温等原因,丝出得较少,这时则可适当加以打揉,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饵团放入盆底与盆壁结合部位,将盆倾斜,右手五指并拢伸开,用手指部分在饵团上从上往下抹动,在抹动时稍加力能让饵抹开,四五下即可。然后再次收拢成团试拉,直至拉出理想的饵团。
其五:饵料成份要点
要想制作一团拉饵,必须了解饵的特点,或者是成份结构。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在用筛子筛东西的时候,细的容易被筛下去,粗的留在筛里。而我们用钩拉饵时,钩就好比是筛子,粗料就容易留在钩上,细料就过滤掉了。所以饵里面都是粗料或者都是细料,就决定了这款饵料好不好拉。从理论上来讲,越是粗颗粒的饵料,越容易拉出大团。但前提是这些颗粒不会因加水后碎掉。
因此,我们要预设拉出来的饵团大小,首先考虑的就是饵颗粒的粗细问题。
其实是小麦蛋白的含量多少,也决定了拉出饵团的大小。很多钓友知道,要想把雪花粉做成拉饵,至少要加入雪花粉量1/3才行,甚至加入更多才能拉出圆团。所以,我们要制作一团合适的拉饵,必须了解饵料中小麦蛋白含量才行。而这些,在绝大部分鱼饵的包装上都有说明介绍。具体只需要钓友在使用中去体会,然后酌情加以调整。
在我接触过的很多钓友中,他们不懂得拉饵制作的要点。经常可以看到做拉饵必须加拉丝粉,买一袋蓝鲫时,买一袋拉丝粉,和饵时一袋蓝鲫配一袋拉丝粉,然后使劲揉,最后成了死面一团,自己百思不得其解,这样配还拉不出来,怎么回事?
其实在很多的商品饵里,商家都已加入足量的拉丝粉,足以拉出理想的饵团,重要的是用饵的理念和配饵的手法在作怪。
经常能遇到钓友,说拉饵钓鱼饵料化散得太快,钓不好鱼,花费大。但细算下来,其实不然。笔者曾在一野河垂钓,里面的鲫鱼、白鲦、翘嘴、马口、小鲤等都很多,我用拉饵垂钓半天,只用了半袋蓝鲫,鱼获量是3斤左右。而旁边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用单钩七星漂蚯蚓钓,花费了1元钱的蚯蚓,然后酒泡米打窝。鱼获量仅1斤左右。从投入和产出比例来讲,不可同日而语。
但有钓友讲,用鱼饵时一入水就散了,不能久等。我讲,您要想久等,用抹香油的石头钓吧,这样等一天都行。鱼饵之所以能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就是因为其入水后的雾化扩散诱食成份,才能快速招鱼,能过边钓边诱,使鱼越钓越多。并且通过快速的拉饵,可以把来到窝中的鱼尽量多钓上来几条,整体鱼获量就会加大。所以不要怕鱼饵在钩上化散,拉饵在水中雾化后,一定会在钩上有残留,这些残留足够引起鱼的食欲并钓获之。从某些角度来讲,不雾化的鱼饵,其钓鱼效果一定是很差的。相信不少的钓友都有相同的心得体会吧?
做一团好用的拉饵并不难,贵在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细节并处理好。愿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并希望各位钓友在今后的钓鱼过程中,能调配出一团好的拉饵,收获更多的快乐!
扩展阅读
夏季野钓鲫鱼鲤鱼的5个拉饵技巧
说起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钓鱼人毫不疑问都会答钓鱼。钓鱼这项户外体育休闲运动也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项运动,而夏季是野钓的黄金季节,下面给大家分享夏季钓鲫鱼鲤鱼的5个拉饵技巧,希望对大家有用。
好多钓鱼人都开始青睐于用拉饵作钓,随之兴起了一阵拉饵热的狂潮。许多新手钓鱼人,也忍不住会想一试拉饵的作用。今天就来为各位分享一些用钓鱼拉饵的相关事宜。
第一,要注意子线与鱼饵盘之间的角度。这个角度越小,即子线与拉饵所用盘子的距离越近,制作出来的饵团就越大一些。
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子线与鱼饵之间的摩擦力特别小特别小,伴随着拉动的继续,因为摩擦力而掉落的鱼饵和粘上去的饵相比要少一些,所以最后做出来的饵就相对大一些。
第二,要记住一个规律,那就是说随着我们在拉饵的时候不断向饵团的外部靠近,拉出来的饵团就会跟着逐渐变大。
第三,在钓重量轻的小鲤鱼小鲫鱼之时,要尽量将拉饵开的细腻一些。我们都知道,一般小鱼儿们的嘴部也是比较小的,如果鱼饵开的粗糙的话,会加大饵料被小鱼吞食的难度。那么要怎样才能把鱼饵弄的细腻一点呢?如果家里有豆浆机那就很方便了,直接用豆浆机打碎就行了。如果不想清洗豆浆机觉得麻烦,也可以找一些网孔细小的纱布来筛一下鱼饵。
第四,在钓重量较大的大鲤鱼大鲫鱼的时候,钓鱼人要记得大块状的鱼饵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有效保证可以拉出较大饵团的关键。不仅能确保饵团的大小,还能有效促进饵团的饱满性。大饵球的运用,可以以其重量的优越性来加快饵的下落速度,从而为底部的大鲤鱼留下足够的享用时间。另外钓鱼人在想做拉饵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添些拉丝粉进去。
第五,在作钓的过程中要适时修饵。好多钓鱼人都在作钓的时候发现过,总是会时不时出现黑漂的漂相,然而提竿之后钩上却没有鱼。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刚刚开始用拉饵的钓鱼人就会觉得是因为鱼的原因,不会及时想到去修饵。其实不然,这时候很有可能是因为拉饵做的太大了把鲤鱼鲫鱼口挡住了。
只要将饵修好了,才可能稳稳地提升钓鱼时候的中鱼率。如果钓鱼人没能及时修饵,就什么都不管直接抛投钩饵,就会有意无意地错失许多本该上钩的鲤鱼鲫鱼。当鱼漂呈现出黑漂的状态后,提竿发现并无鱼儿上钩,就说明拉饵需要修的再稍微小一点。如果修了之后仍然没有改善这种情况,就说明我们的鱼钩用的有些大了。
拉饵的开饵及拉饵制作技巧
很多钓鱼人在野钓的时候都喜欢用拉饵来作钓,拉饵的技巧可不少,怎么开好一款好的饵料、拉饵的手法怎么拉才能拉出形态好的饵球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在制作拉饵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要什么要点要注意的。
一、开饵状态很重要1、开饵之前,要选好饵料,知道自己要用的饵料的特性,比如饵料的味型、饵水比、比重以及它是用来钓什么鱼的,只有知道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我们才能根据它的特性来进行开饵,饵料的状态才会好,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能不能钓到鱼;
2、钓鱼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总是凭自己的感觉去开饵,我们有条件的最好尽量严格按照饵水比来进行开饵。另外,如果是一次性开饵,不要干了加水、湿了加饵。一次性开的饵料量不要过多,免得时间长了,状态会变差,还容易造成浪费;
3、开饵时,不能过分搓揉,这个应该都明白;
4、注意饵料搭配的比重问题,比重不同的饵料,有时开饵方法会略有差异,搭配使用后,其雾化性和状态也会大有不同;
5、饵料状态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搓揉过度极易死饵、搓揉不到位附钩性差,所以很考验钓友的临场应变能力;
6、注重饵料搭配的适配性,搭配公式是: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有的饵料是可以单开的,有的需要根据鱼情、水情进行搭配使用,在搭配饵料时,在味型上尽量保持一致。雾化状态好的饵料,不用再添加增强雾化效果的状态饵,黏性较好的饵料,也不用再添加增强黏性的状态饵;
7、饵团的保存也是有讲究的。饵团要放在饵料盆内,不宜暴晒;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其水分,可用干净毛巾打湿,再拧干后遮盖在饵料盆上。
二、拉饵制作的要点1、拉饵盘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分钩方便、双钩站立的饵盘,才能拉出理想的饵球。
2、拉饵时拉皮不拉里,避免残留过多的饵料在线上和钩上。根据垂钓水域情况或者目标鱼口大小,拉出近似圆形的饵球,便于鱼入口。
3、注意直拉大、侧拉圆、平拉小的原则。始终保持饵团的形状,及时把钓钩拉过的痕迹抚平,避免破坏饵料的状态,导致雾化程度降低。
4、开拉饵,一定要根据垂钓水域的实际情况和垂钓的目标水深度,提前计算好饵料雾化时间,最好是按照饵水比一次开出,切不可湿了加饵,干了加水。
台钓拉饵的制作关键要点与适合拉饵钓的鱼情
拉饵不能算作钓鱼的基本技能,很多人并没有掌握,也可以很好的钓上大鱼。但是在一些钓法,比如竞技台钓之中,拉饵技能不会是大问题。就算不是竞技台钓,在不少的钓鱼环境中,会拉饵也能够给自己的饵料增色不少。
拉饵是为了实现改变钓饵的特质,针对钓饵的雾化,软硬等状态进行改变,每一种特性之间的区别其实很小的。所以在进行拉饵的时候,个别关键点掌握不住,想要达到目标就很难了。
水是第一关键点
拉饵最关键的点,就是水的比例问题。因为拉饵出来的效果只有雾化,硬等几种,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就是因为添加了不同比例的水,比如想要雾化效果好,就需要少加水。从总体效果上来说,就是加水多了,饵料会变得粘稠不宜散,而加少了,就会质地较硬,且容易散开。这并没有好坏的区别,而是看目标的环境需要哪一种。
因为拉饵现场制作的情况并不少,所以就需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制出来最和心意的饵料效果。这就需要钓鱼人对于拉饵有着熟练的技术,对于水和饵料的配比心里要有底。不同的饵料遇水后效果不同,在竞技钓中,因为要求比较均衡,所以在选择水配比的时候,往往是一半对一半。
另外提醒一点,在冬天的时候,可以选择热水制作拉饵,可以更快的制作出来饵料。
而在拉出来的效果方面,如果想要长一点的,就需要选择长拉丝粉,反之则选择短拉丝粉。从普遍的效果来看,有两成的拉丝粉就可以保证效果了,多了并没有什么好的。
手法也非常的关键
拉饵出来的效果虽然和水配比,以及拉丝粉相关较大,但是就像揉面团一样,揉捏的手法和次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搅拌,揉搓的次数越多,出来的拉丝粉质地越是柔韧,也就是所谓的劲道。
根据这个特性,我们在选择打揉次数的时候,就可以自由的发挥了。想要雾化效果好的饵料,就可以少打揉一会,入水就容易散掉了。而打揉次数越多,饵料越是有韧劲,然而不容易雾化。
拉饵盘肯定是很重要
拉饵盘是拉饵制作中最关键的点之一,拉饵盘的质量会关系到拉饵出来后效果。拉饵出来后,拉出的长饵料均匀与否都和拉饵盘有关。它的磁力大小,均匀与否,也会干系到拉饵料的速度。
好的拉饵盘符合人体力学,使用起来非常的顺手,不会产生粘滞感。上手以后,可以快速的进入状态,而且磁力均匀,拉出来的饵料一流。
并且,在钓鱼的过程当中,如果有需要,我们还能会对子线与拉饵盘的角度进行改变。这个时候一个好的拉饵盘会让这个过程更加的轻松,钩子和我们的饵料之间实际的受力点可以自由的进行改变,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够拉出来令人满意的饵料团。
拉饵最关键的合适钓情
钓鱼的情况不同,对于饵料的效果需求也不一样,拉饵最重要的就是适应各种环境情况。比如钓底的时候,拉饵的效果就比如要雾化速度适中,入水中不会快速雾化,到底失去作用了。这种拉饵出来的饵团,粘合结实,并且也不大,不阻塞鱼儿的入口。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拉饵的环境如何变化,能够出现的多是硬,软,雾化,散,黏这么几种情况,多多练习,掌握起来还是很快的,会了之后绝对是钓鱼的一大助力。
制作拉饵与使用拉饵垂钓的技巧
拉饵,就是我们口中常常说到的拉丝粉制成的饵料,配制它的基本材料就是小麦蛋白。因手法差异不同钓客制作出来的拉饵形状大小不一、溶解的快慢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同样是拉饵但对钓到鱼这一结果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出好的拉饵?怎么用拉饵作钓才能提高中鱼率呢?
首先来看拉饵的配制方法。不少钓客都知道,将拉丝粉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是配制出好拉饵的关键点。一般情况下,如果配制的时候温度偏高而且基颗粒也偏大,拉丝粉的比例就要尽量小一点;如果配制的时候温度偏低而且基颗粒也偏小,拉丝粉的比例就大一点比较好。
如果饵料里面的拉丝粉比较多的话,记得在和饵之前加一些类似雪花粉这种能减小拉丝粉比例的饵料进去。钓客最常用的配制拉饵的方法就是比较单一的搓拉饵和法了。具体做法也十分地简单,第一步首先备好量杯和饵料盆,注意盆子的底儿要尽量大一些。然后把蓝鲫和清水分别先后取一杯倒进饵料盆中,快速的搅拌到均匀状态为止。
第二步将搅拌均匀的饵料闷三五分钟后,把它们翻出来用勺子达成碎开的状态再加以搅拌,以便让饵料混合均匀并团成我们需要的团状形态。因为饵料里面的小麦蛋白纤维成分不能够一加水就达到可以出丝的境界,所以加水之后需要等十分钟左右,十几分钟过后就可以正常出丝啦。
正常情况下,在高温环境下饵料出丝比较快,反之则要慢一些。如果在低温环境下急着用饵料,钓客可以试着加大拉丝粉的比例,然后把饵团适当地紧一下或者揉几下,当然也可以选择用温水和饵料。
如果拉饵的状态不是很好,钓客可以尝试用以下两个方法来改变其状态。第一个方法是从饵料成分比例上入手,严格把控各成分所占的比例,尤其是拉丝粉和膨化料的比例;第二个方法是在配制和使用的时候运用恰当方法去改变。
比如说饵料太干了,钓客可以先把饵团快速地打成碎了的状态,再往里面均匀地撒上适量的水,接着迅速搅拌,最后团成团就好了;如果饵料太稀了,钓客可以把饵料稍微摊开一点点,把干饵料适量地均匀撒入一层就可以了。
下边来看拉饵的使用诀窍。钓客如果不是竞技钓,一般都不会将拉饵器带在身边的。这就导致在遇到有特别多的小鲫鱼存在的时候,搓饵就有点赶不上用饵了这就需要钓客掌握一定的用拉饵技巧。
如果垂钓的目标鱼种是个头比较大的鱼种,或者是滑口鱼或者是垂钓水域的水体中养料比较肥沃,甚至是在气温和水温高的夏天钓鱼的时候,适合多用味道清淡的、香味不浓烈的拉饵,最好是发甜的那种。
如果垂钓的钓场是小杂鱼比较多而且大鱼的摄食欲望比较强烈的情况下,或者水质比较轻、或者是在冬天钓鱼,拉饵就要多用味道较重的那种。如果垂钓目标以个头较小的鲫鱼为主,钓客可以适当增加虾粉在拉饵中的比例。
以上就是关于拉饵的一些配制方法和使用诀窍,希望钓友们看了之后都能加大对拉饵的了解。这里还需要提醒广大钓客一点,拉饵制作的时候最好不要来来回回揉搓。因为揉搓的太过了,会减小拉饵的粘性,不利于诱鱼。
钓鱼拉饵,这5个环节才是重中之重
相信大家对钓鱼拉饵并不陌生,它的原理是利用鱼饵中所含的植物纤维,从而将饵的细微颗粒快速黏住。拉饵省时高效,比搓饵的频率快数倍,并且简单易学。最重要的是拉出的饵团蓬松,雾化性好,适口性佳,入水后呈自然飘散状态,诱鱼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上饵速度和中鱼率。既然拉饵的效果那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钓鱼拉饵有哪些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饵水比要掌握好
绝大部分商品饵要加水来调和的,因此认真了解饵水比很重要。如果包装上注明了饵水比例为1:0.8,也就是说取一份饵料,然后需要加入0.8份的水来调和,这里的单位都是体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初学钓鱼者一定要学会使用量杯,不要怕麻烦。只有这样才能调配出一团不干不稀的好拉饵。
二、加水最好一次性加足
开饵时最好将水一次性加足,尽量避免反复添加水。如果不一次性加足,饵料的各类成份吸水不均匀,也会影拉饵的使用,容易形成疙瘩。
三、和饵盆必不可少
开饵的盆切记不能小了,最好使用专业的和饵盆,或者使用与此差不多的盆来和饵。据很多高手的经验,盆小开出来的饵,总比不上大盆开出来的饵状态好,垂钓的效果也会差很。
四、一定要快速搅拌
加完水后,要快速搅拌。快速搅拌的意义在于让水均匀分布在饵里,使调出来的饵料达到最理想状态。但搅拌不是无限制的,水一旦都润湿了全部饵,就需要停止搅拌。根据实际测试,只要鱼饵盆稍大,五指叉开搅拌十圈以内,足够了。
五、饵料静置
饵料在制作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干燥、膨化等工艺处理,水份含量很少,在开拉饵时,刚接触到水份后,吸水的速度相对较快,但还未达到饱和,必须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收,才能达到接近饱和状态。如果这期间内人为扰动,会破会其物理结构,特别是做拉饵时,出丝就不会理想。静置三至五分钟之后,收拢成团即可。一般只要是小麦蛋白量合适,饵水比正确,其余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收拢成团后即可拉出理想的饵团,无需要打揉,或者稍打几下即可。
制作红虫拉饵的必备技巧
红虫和蚯蚓可以说是众多饵料中的万能鱼饵了,全年中任何时间、钓任何鱼种都可以使用红虫和蚯蚓来当作钓饵。夏季很少有钓友使用红虫,无非是因为小杂鱼过多的原因罢了,因为红虫饵很容易出现闹小鱼的问题,而且盛夏季节里自然水域中高蛋白类的饵料有很多,鱼儿可以比较轻易的获取到这些饵料,所以很钓友也就放弃使用红虫饵了。但是红虫饵在水温较低的季节里效果非常明显,甚至可以说能够灵活使用红虫饵,是春冬两个季节能否钓到鱼的关键!今天笔者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开制红虫拉饵,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想要开一款红虫拉饵,首先准备红虫(母红虫最好,因为比较便宜)、红虫伴侣(渔具店都有售,主要起到粘合作用),这两样是最基本的,也可以根据水情鱼情来准备一些中药酒米(主要能够起到留鱼的作用)和其它商品饵或者钓鱼小药(用浓郁的味型来增强诱鱼的效果)。这里有一些准备事项,如果买来的红虫没有经过淘洗,就要使用纱网自己把红虫淘洗一遍,因为会有很多死亡的红虫混在里面,很容易诱使其它红虫迅速死亡,这对于红虫拉饵的效果会产生很大影响。检查红虫伴侣里面是否有颗粒状,如果有就把它碾碎。再准备一点清水即可。
开制红虫拉饵的步骤:
1.拿出一小撮红虫平摊在干燥的开饵盆里面,尽量让红虫与红虫之间分开,使红虫的厚度尽量均匀一些。
2.把红虫伴侣均匀地撒在红虫表面,注意不要撒多,如果需要加入一些钓鱼小药或者其它味型浓烈的商品饵,这个时候也可加入。
3.开始摇晃开饵盆,让红虫充分于红虫伴侣接触,直到红虫互相黏住就可以它聚拢成团了。
开好的红虫应该是表面比较干、不散,用手按在上面有弹性,除了红虫看不见胶状物。
红虫拉饵的使用技巧:
1.红虫拉饵使用时和其它拉饵一样,但是尽可能拉小饵团,这样可以降低鱼儿吃饵的难度,大大提高中鱼率。
2.红虫拉饵一定要配合诱饵窝料来一起使用,最好在底窝中也加入少量红虫,这样能极大的提高诱鱼效果。
3.使用红虫拉饵时,不要一味的钓底,适当钓离底中鱼的效果以及中鱼频率会更好。因为鱼儿对会动的饵料会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要人为的增加饵料的动态效果。
4.在用红虫拉饵进行垂钓时,一定要勤引逗,这样对鱼的诱惑会大大增加。
以上就是笔者分享的开制红虫拉饵的方法和使用技巧,希望对广大钓友有所帮助。对于如何选择红虫的问题,笔者给大家推荐《冬季垂钓时正确选择三种红虫的技巧》和《冬季钓鱼必杀饵料——红虫的使用方法》,有兴趣接触红虫饵的朋友们可以借鉴一下。祝大家渔获多多!
拉饵的制作及红虫拉饵的配制方法
一,单品成品饵料的选择
仔细阅读说明很快了解饵水比和饵料的比重,溶散度等等,才便于在使用中通过实践来了解饵料的性能.
二,商品饵料的使用
1选好盆底大一点的和食盆及量杯,确定饵水比例后,先将饵倒入盆中,在盆底薄薄铺平。倒入水后让水能充分快速与饵料自然渗透,自然混和均匀。注意,许多含小麦蛋白类的商品饵料,吸水性很强,抢水很快,饵料粉层如果太厚,表面的饵料层会把水分抢光,剩下底层半干半混的饵料,无法调制出理想的饵态,只有将这团饵改做它用或倒掉。
2.饵料中的小麦蛋白纤维在加水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用饵料中的其他成分一起吸水发开成丝状。如果放置时间不够,一搓一揉,都会影响破坏小麦蛋白纤维的扩展效果均匀分布,造成饵团比重不均。
3.即使和好的饵料,最好也不要过分揉搓或事先揉出小团备用,这样会影响饵料的设定效果。
4.雪片形的小麦蛋白型饵料,不要过分接触阳光和空气,因为它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饵团变稀,无法正常使用。所以每次调出够1~2小时用的饵就行了,不要多调,最好现用现调。
5.建议选择或调出黏散度适合垂钓鱼情要求的饵料。和好后不要再揉搓,因为揉搓的目的无非是增加黏度;不揉搓,保持饵料的自然状态,会使饵料中的空气,饵与水均匀分布,保持饵料设定效果。在水里,饵料中如果没有了空气,其比重和溶散度都会受到影响。
三,商品饵料的调制
1.用量杯取准所需的饵量,轻轻压实杯中饵料,使饵量准确.
2.将饵料到入干燥的宽底和食盆中,均匀铺平,确定不要太厚,以半个食指平放的厚度为佳.
3.用量杯取准水量迅速到入盆中,顺着一个方向快速摇晃,使饵吸水均匀,待饵料充分吸水后放置膨胀过程结束(夏天需3-5分钟,冬天约30-60分钟)
4.用手指将已膨胀的饵料从盆底轻轻翻起,再放置一会儿(最好事先将手弄湿),让没有充分吸气膨胀的部分充分膨胀。
5.取出需用的一部分,轻轻团成团;另一部分用半湿的毛巾将食盆盖好,放阴凉处备用。
使饵团变软或变硬,加水量是关键。加减水量还可以控制饵料的比重和溶散度。但加减水量也要一点一点试着来。这里所讲的方法只适用于大部分商品饵料,不同的加水量能决定一种饵料不同的性质状态
1,拉丝饵料的雾化速度怎麽控制:你可以适当加点粘的饵,如丸九的阿法21,或者轻打几下(特别要注意,不能多打,否则成面筋了)。
2,拉丝饵料的纤维长短怎麽控制:你可以加入短丝的饵,如老鬼的速攻,或者把饵打几下,把纤维打短。加拉丝粉,可以让纤维长点。
3,拉丝饵料的比重大小怎麽控制:一般饵料的包装袋上都会标明比重,你可以根据需要调配。如果没标。那只有自己试了,试好要记住。另外,一般比重大的饵,在外观上可以看出来。颗粒较多的比重一般较大。
4,拉丝饵料的拉出形状怎麽控制:前面三项控制好了,剩下就是饵和水的比例了。第一,根据饵料的包装袋标明的兑水量就OK了。第二,你想拉的小点,饵粘点就打几下,水的比例稍高点。你想拉的大点,水就少点。记住,任何时候,拉饵都不能狠打。不可揉搓。一次要把水加足,等吸足水后,放到一边醒饵。等饵醒好后(510分钟),把它拢成一堆,放在手心,两手挤压出空气成团。放在拉饵盘上就能拉了。
拉饵钓浮,应当用比重轻的饵,要求雾化快,还须用翻身快;下沉慢的浮标相配。
拉饵钓底,应当用比重重;附钩力强的饵,要用碳脚硬尾标相配。
鱼吃口好雾化快;鱼猾偏粘,鱼大拉大,鱼小那非拉小不可。拉饵软硬似耳垂,不可以用软硬来控制,应以溶散度控制,鱼慢则快,鱼快则慢。拉饵时,轻拉饵团表面不可用力,以免拉死。(饵不松)醒饵很重要,醒饵,就是让加好水的饵充分的吸收水份,使饵里的小麦蛋白由粉状变成丝网状。这样拉出的饵才能成型醒是让饵料有的好的状态。刚做的饵还没吃饱水,如是拉饵,那其中纤维没有发出,可能无发拉出满意状态。夏天饵醒短一点(约35分钟);冬天需长一点(约1015分钟)。比重大的鱼饵,在半水下沉快,鱼不易上浮,底钓时鱼不嘈杂,压得住,一般用于钓底。例如:918 2#比重小的鱼饵,是钓一标深快鱼的必备,它雾化快;下沉慢;易把鱼引在同一钓棚持久性长,不可钓水深之塘。[高手用饵,就是把不同鱼饵,根据鱼情,调控比重:该浮调轻;该底调重;水浅则轻;水深则重的方案,调配饵料。]此话是转高手之言.我还不到这个火候~呵呵~
注意:小麦蛋白与5#鲫的区别小麦蛋白纤维是纯的,其中不含雪花粉,做饵是以粘为主,但老鬼5#是带雪花粉的,增加了其间松散度,要知道有雪花粉的小麦蛋白饵,在后放时能充分发挥其松散的优点。
红虫拉饵制作方法
将1/2红虫铰成小段(带血)放入未兑水的拉饵粉料中;拉饵中拉丝粉的比例稍大一些(15%左右),拌均匀后1:1.1兑水;最后将剩下1/2整根儿红虫轻揉入醒好的拉饵中(次数要少)。补充说明拉饵粉料的成分可以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粉饵为基料,以拉丝粉为辅料。基料强调的是饵的适口性和诱鱼效果!辅料(拉丝粉小麦蛋白纤维)强调的是改变饵的物理性,增加饵的粘韧性和延伸性。基料可以是任何一种粉饵或几种粉饵(东竣.香鲫.大新鲫.新b----------等等)比例为90%;拉丝粉比例为10%左右(如基料标明可搓可拉,拉丝粉比例还要降到5%-6%)。
浅谈拉饵的制作与用法
配制拉饵的基本原料是小麦蛋白,俗称拉丝粉。取一些小麦面粉加水和成团在水里漂洗,除去淀粉后剩下面筋,其主要成份就是小麦蛋白。我们制作拉饵,就是利用了小麦蛋白吸水后变成的丝状物。和饵时少量、适度的揉搓,可以让蛋白纤维保持适宜的长度和牵力,饵料呈现蓬松、轻盈、容易为鱼摄食的状态。过多的揉搓,则会使小麦蛋白粘连,不能出丝。
配制拉饵,关键是要控制好拉丝粉的比例。温度高、配制饵料的基料颗粒大,拉丝粉用量宜少;温度低,基料颗粒小,拉丝粉比例大.颗粒较大的饵料配拉饵,拉丝粉按体积只要五分之一就够了。严格地按重量,拉丝粉的比例在15~18%之间为宜。饵料中的拉丝粉显得略多的话,和饵之前适量加些雪花粉、超级诱饵、或自制的没有黏度的饵料就能降低拉丝粉的比例。
单一搓拉饵的和法:
①找来盆底大一点的饵盆及量杯。先将1杯蓝鲫倒入盆中,再倒1杯水,迅速搅拌均匀。
②闷三分钟左右,将饵料翻起来打碎略作搅拌,让饵料混匀,团成团。饵料中的小麦蛋白纤维在加水后,要经过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才能正常出丝。气温高出丝快,温度低出丝很慢。温度低、急着用饵的话,可以在和饵前增加拉丝粉的比例,可以把饵团轻轻地紧一紧、揉一揉,也可以用温水和饵。
控制好饵料状态:
调整饵料状态,有两个方面的途径。一是控制饵料中各种成份的比例,特别是膨化料、未膨化料和拉丝粉的比例,二是在配制和使用饵料时,通过一定的手法改变。
雪花粉含量高的饵料雾化快,比较合适浮钓、速钓。饵料揉搓过多会降低饵料的雾化。但是在鱼群上浮且比较猾时,则可以适度增加揉搓以减少雾化,拉小饵或搓小饵浮钓。
饵料过干过稀可以补救:
饵料和的过干,可以把饵团迅速打碎,均匀地洒上水,然后搅拌均匀,团成团即可;和的稀了,则可以把饵料略略摊开,均匀地撒上一层同样的干饵料。
龙5#和老鬼5#是专门用来调整饵料状态的基础饵料。事先有意把饵料和的较稀,然后均匀撒上一层龙5#或老鬼5#,可以使拉饵内纤维更长,拉出的饵料更蓬松。
掌握用饵的基本规律:
大体型的鱼、猾鱼、肥水处和夏天的鱼,多用清淡、清香和甜香的饵料;小鱼多、大鱼的食欲旺盛、水清和冬天,可以多用浓腥饵;钓小鲫鱼须增加南极虾粉、赤尾青虾粉一类的腥饵用量,钓鲤鱼,需要蚕蛹粉、氨基酸蚕蛹油;钓草鱼,则用高级绿藻粉一类的植物香型饵料,这是一般规律。
红虫拉饵的制作方法[]
红虫拉饵的制作方法[图解]
时逢冬季,近期有不少中渔网的钓友都发来关于用红虫拉饵做钓的相关问题,在经过把相关问题合理化整理后中渔网在此大致总结一下冬季红虫拉饵的具体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
1、取部分红虫平摊在开饵盆内备用
2、保持红虫湿润的基础上用一种叫做“赤恋”的东东(此种红虫伴侣状态较好不粘手)少量平均撒在红虫身上,确保每根红虫身上都有此种粉末。
3、实际效果图片
4、双手五指分开与开商品饵一样快速搅拌三至四圈后静止一两分钟后搓成大团备用
红虫拉饵的拉法基本还商品拉饵类似,图为红虫上钩后的效果。
1、一般来说,冬季各类鱼种都处于短暂性冬眠状态,活动范围较小,需要大量动物蛋白维持体能。所以冬季商品饵料不如红虫、蚯蚓等活虫钓饵给力,如在允许的前提下冬季做钓首选活虫饵。
2、红虫拉饵选择鲜活细小的母虫比较适合,可在有中大体型的鲫鱼、鲤鱼、鳊鱼等鱼种钓场。由于红虫伴侣的化学结构,即便是用小钩拉出的虫团也相对较大不适合钓二两以下的小体型鱼类。
3、在闹小杂鱼的钓场应该尽量少用红虫拉饵,多次实践表明,即便是在天冷闹小杂鱼较凶的地方即便是用大钩钓顿依然是躲不开小鱼的轮番袭击。
正确的台钓方法5个要点详解
1、压水:这个过程可能有的钓友觉得非常简单,只要把线压入水里就可以了,其实这里面也有不少学问,甚至直接关系你的收获量,很多人在学习台钓时经常采用,抛竿后,饵入水就直接压水,而且通常是一边把竿子大幅度压入水中,一边向后上反移动,这样的结果一是缩短了实际垂钓距离,二是容易惊鱼,尤其是3.6米的竿子,大幅度向下压水极有可能把鱼群惊散。我曾经见到过有人压水时故意用力,突然的把竿子压入水中,可能竿尖压入水后与水面的距离高达0.5~0.8米,而且速度又快,激起很大的水纹,这就容易起到惊鱼的作用。我建议的压水方式就是,抛竿后,竿尖微入水,饵入水后,标一站立,此时慢慢向后方水平移动钓竿,这样大概后移0.3米左右,就可以把线全部压入水中,而且还不会惊散鱼群。不信,大家可以试试。
2、鱼钩的使用,很多学写台钓的朋友,都像像程宁、邓刚那些大师一样成为速度鲫鱼的高手,但往往事与愿违,而且经常碰到跑鱼的现象,所以有的钓友干脆使用有倒刺鱼钩。使用有倒刺鱼钩其实是台钓中一大忌,首先违背了台钓的基本原则,因为有倒刺鱼钩容易伤害到鱼,轻者可以让鱼食欲不佳,延缓生长速度,重者会出现死亡现象。其次,使用有倒刺鱼钩在遇到个体稍大的鱼,用专用台钓抄网抄取时容易挂在抄网上,而且非常难摘取,原因很简单,因为钩上有倒刺,最后,有倒刺鱼钩在速钓鲫鱼时,往往飞鱼上岸后无法把鱼抖入鱼护,而需要用手摘取,这样又浪费了很多时间。
3、浮标调整,很多新的台钓手往往坚持调4钓2的理论,但往往在实际垂钓过程中,很难保证调校出的标真正的是调4钓2,因为你所用的标有大有小,挂的饵也有大有小,所以调校出的钓组,往往不是过灵就是过钝,经常会遇到信号明显,提竿无鱼,或信号微弱,提竿时钩挂鱼嘴左右两侧,甚至是下鄂,这些都是过灵或过钝的体现,建议使用调4钓4的调标法,先从不灵不顿开始学起,等有了感觉后再追求更高一层的境界。
4、饵料的制作,很多钓友通常配置饵料都是根据饵料袋背后的说明来配置,其实高手们从来不根据饵料袋后的饵、水比例来配比的,他们通常都是把饵配水的比例调整到自己需要的程度,这里很难说得非常清楚,总之在一般情况下,不管是雾化强的雪花饵,还是富含小麦蛋白纤维的饵料,都应调整到像耳朵一样软,让饵充分吸水,保证饵在水底能一层一层的雾化,而不至于一入水底既吸水迅速膨胀而脱钩。
5、添加剂的使用,新手上路往往是发现好的添加剂就往饵料里加,而结果却不令人满意,市场上出售的许多添加剂的浓度可能非常的高,如果加得过多了,非但起不到诱鱼的作用,相反,还会起到赶鱼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新手说,诶,我加了好多添加剂,为什么还钓不着鱼。原因就在此。所以建议新手们在使用商品饵时不加任何添加剂,或只加一种添加剂,量少为宜,等充分掌握鱼情后再酌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