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钓垂钓水域。
钓鱼老司机都明白,找钓位是一项技术活,来到钓场一定要根据周边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目标鱼的生活习性来灵活选位。尽管如此,可钓鱼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比如每年立冬后,就有不少人觉得,此时大板鲫都“藏”在深水区,其实我认为它们都错了,至于为什么,请继续往下看。
冬钓选位思维:众所周知,钓好鱼的前提条件必定是找对钓位开好饵。而无论哪个季节钓鲫鱼,钓位的选择始终要根据目标鱼的生活习性,季节变化以及气温等因素来灵活选择。
就比如冬钓时,选择钓点要注意水温,尽量选水温较高的地方作钓鲫鱼,比如作钓当天为晴天,就可以适当钓浅一些,而如果是阴天,就需要以钓深为主了,当然也不是越深越好,毕竟水越深,它的溶氧量也就越低。
1、深浅交界位置另外找钓位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找“鱼道”!其实所谓的“鱼道”,就像我们走路一样,有路,才会有更多的人走。当然关于鱼道的选择有很多种,比如可以找一些深浅交界的位置。
因为鲫鱼是一种趋温性很强的动物,对外界的变化非常敏感,气温下降时就会游向深水区,而气温较高,并且稳定的时候,它又会游向浅滩处进行觅食,所以深浅交界处是鱼一天之中必须经过的地方。
2、水草周边位置当然冬钓鲫鱼,除了可以选择深浅交界处之外,同时也可选在水草比较多的地方作钓。因为水草不仅可以抵御寒风,同时还能为鲫鱼起到一个隐蔽作用。所以“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钓谚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而且此处也是一年四季都可选择的钓位。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小杂鱼多?这4招有一定效果
无论你是感到夏天是多么地难上鱼,你也无法否认你隔壁的钓友能爆护,这到底是为什么?怎么会这么神奇?没错,这种神奇的事一般就发生在夏季。所以呀,别说夏季鱼难上啦,那是相对春秋季来说的,在不易上鱼的情况下,才能看出谁是高手嘛!不废话了,本期夏季4招上鱼法教给大家。
一、找到那些肯定的好钓位。
哪里是肯定的好钓位?首先咱要知道夏季鱼都生活在较低的气压中,这也是导致夏季鱼不怎么开口的一大原因,因为水里缺氧嘛,那么哪里不怎么缺氧,那这里就是肯定的好钓位。一般在河流的下风口处,水库的出水口入水口处,这里的水波动大,氧含量会高一些。
二、软粘饵团更利于上鱼。
很多钓友使用的饵团,不知不觉就搓干了、硬了,特别是开饵过多,用到最后非常得硬,这种饵团其实很不利于夏季的鱼口,因为当鱼的活性低时,鱼的开口就会小,春秋季能吃的大而硬的饵团现在吃不了了,因此小一些软一些的更能让它们吸食。
三、小杂鱼太多可用双窝法。
夏季的小杂鱼是最多的,毕竟春季繁殖后都在夏季蓬勃生长了。那怎么办呢?有一绝招,就是打双窝。打窝时,分两次来打,先打正常的窝饵,然后在旁边再打一个,这第二个窝要用含腥味的饵来打,这样能把小鱼都诱到这个窝中。还没完,咱们的饵料也要有所改变,尽量以本味香饵为主,才能多诱大鱼。
四、如钓鲫鱼可多钓离底。
夏季的鲫鱼多会上浮,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咱只需知道鲫鱼的这个特性就行了,它们经常会在中下层水域吃饵。因此呢,我们放弃钓底而钓离底,就是个好办法了。怎么做呢?把浮漂往下推,然后去掉一些铅皮重量,不需离底太高,有个5到10公分就差不多了,有时候能得到爆口。
好,希望本文能帮到各位钓友,如您有不懂的不清楚的请及时留言发问,如您有不同意见或更好的技巧,也请尽情吐槽和指导。
线组细腻一定能多钓鱼?其实不一定
最近有钓友给万万讲,为啥我用到了0.2的子线,有口依然钓不到鱼,并且不远处的哥们钓的都比我好,还接连上大鲫鱼,为啥我这里依然还是钓不到?只能钓个小鳑皮,这是为啥?这里很多钓友就会认为窝量不够,或者认为杂鱼闹窝,我们今天分析一下,秋冬季节钓鱼线组的这些小诀窍。
1、综合钓位选择,应对天气变化很多钓友认为,我的线组越细钓到鱼的几率越高,很多老手,尤其是钓过几年野钓的老师会根据经验选择0.6主线,配0.2子线,主攻大板鲫。出去钓了一天,依然空军,回来思考,是不是饵料不合适?4,6号鲫饵料不够腥?回头换换红虫鲫试试,等到下次再去钓空军的几率依然很大。其实这里需要思考的是,你的钓位有没有选好?
冬季作钓,尤其是进入深冬,只要不结冰,依然能钓到鱼,关键在于选位置。冬季水深选择,深中选中浅,浅中选最深的原则。宁钓阳坡,不钓背坡;宁钓背风,不钓顶风;宁钓雪前,不钓雪后;宁钓南风天,不钓北风天。
鱼线越细理论上讲,它可以起到减少鱼挡口的困扰,尤其是粗线,鱼线相对较硬给,不适合鱼就食,导致吃饵不积极。
2、钓竿可软调,饵料可蓬松钓竿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抛到位即可。抛竿手法熟练的尽量用软竿,抛竿手法生疏的优选硬竿。当然不管熟练与否,新老手都应该注意,在刺鱼的时候尽量不用过于用力,尤其是冬季,水温低,鱼嘴唇非常薄弱,不适合过猛提竿。轻则脱口而跑,重则扰鱼乱窝。所以在这个季节,尤其是用硬杆子的钓友,适当放弱提竿力度和提竿速度,都会有很好的收获。
说到饵料这块,不得不提一下,喜欢用饵料的钓友,在饵料状态上一定要注意水比和出丝程度,尤其是用拉饵,开饵前一定要带着保温杯,只要水温不烫手,开饵效果甚佳。具体的开饵方法和注意事项,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和大家分享,毕竟饵料这块的内容,一两句很难讲清楚。
3、线组粗细搭配有规律,鱼钩比重要放轻前两天去河里钓鱼,遇见一个老大哥,我们一起钓鱼聊天,他所用的线组1.5配0.8;我用的1.2配0.4,。他很惊讶的对我讲,他说我用的线组就已经很细致了,看到你这么线组是我从来没有用的。我其实心里想,我用的都有点大了,平时我都是0.8配0.4,今天着急出门忘记带小线组了,这是我夏天的主线。其实很多钓友,尤其是刚接触不长时间的钓友,到了秋冬季节,依然还是大线钓鱼,这样的情况不能说不可以,反而有时候也会有意外的情况。起初我还是很看不起这些冬季依然在用大线组的钓友,和他钓完鱼后,结果其实会发现,他用的0.8的子线依然渔获不差,并且钓的鲫鱼个头都比我还大。
这让我很不解,后来我在和他聊天中发现,他提前做一个窝子,其次是他的漂调的很灵敏,调一钓一,另外一个就是他的钩子其实比重没有那么的重,选择是金袖。我觉得他能钓的好其原因在于他选择的鱼钩比重更轻了,虽然他的子线和主线很粗,但是在调漂上他做了止损,另外就是鱼钩的比重很轻,这个时候很多钓友可能还会选择新关东鱼钩,伊士尼等比重比较大鱼钩,其实鱼钩的比重会对鱼就饵影响非常大。
在冬钓期间,最为藏鱼的3个地方与钓点
众所周知,由于冬季气温低,鱼的摄食欲望以及活性都不是很强,所以被很多钓鱼人称之为钓鱼的淡季。不过以我多年的野钓经验,觉得此时只要找到以下这3个最藏鱼的地方,不仅不要封竿,而且最后的渔获肯定不会很差,虽然不能爆护,但起码会让你钓过瘾。
1、水草边缘处其实这个“黄金钓位”,一年四季都可以选择,因为水草不仅可以抵御寒风,同时还能为鱼儿提供食物。毕竟野生环境下长大的鲫鱼鲤鱼,都是以浮游生物和水草为食,所以冬天选择在水草边缘作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需要钓友注意的是,一定不能选择在水草浓厚的地方下钩,这是由于冬季水温低,水草多的地方,太阳很难将水晒透,从而影响水温的提高。
2、背风向阳处所谓“秋钓阴,冬钓阳”,意思就是说,到了寒冷的冬季,鱼儿都喜欢待在气温高的向阳处,其实这就好比我们人类,夏季喜欢在树荫底下乘凉,而到了气温不高的冬季,又喜欢在外面晒太阳。
当然在向阳处作钓鲫鱼,还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一定要背风,尽管风能提高水中的溶氧量,可它同时还能降低水温,所以在寒冷的冬季里钓鱼,除了要向阳,更为重要的是要背风。
3、挑选老钓点众所周知,冬天的鱼受到气温和水温的影响,它们的游动速度以及活动范围大不如从前!这让不少钓鱼人感到很头疼,因为有时即便打了窝,也不一定能将鱼快速引诱到窝中。所以在此建议钓友,在冬钓期间尽量选择一些老钓位作钓,毕竟这里常年有人作钓,水底食物又比较充足,鱼早就已经习惯性的呆在这里。
冬钓用漂只需牢记这三点,板鲫一钓一个准
众所周知,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同时也是台钓中的“灵魂”,所以如何用好浮漂,在冬钓过程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实不相瞒,冬钓鲫鱼用漂,我只需牢记以下这三招,一周至少要钓五次,而且板鲫一钓一个准,当然若是不相信,你也可以试试哦!
野钓1、调钓之前,必须学会选漂
按照传统钓的思维来讲,几乎每一支浮漂都可以用来钓鱼,但在台钓中,钓什么鱼就得用什么漂,而且还要根据鱼情来灵活调整。
比如在寒冷的冬季钓鲫鱼,此时就要按照吃铅量,漂身漂型和材质以及大小来选漂。由于此时鲫鱼吃饵慢,而且吃口轻,所以就得选择吃铅量不大,并且下沉速度较快的小号浮漂,比如长身长脚的枣核型浮漂就很不错,当然吃铅量太小也不行,否则会影响抛竿。
浮漂选择2、调钓目数,切记不能过高
钓鱼人都知道,一般调高钓低为灵,调低钓高为钝。虽然冬季鱼口比较轻,大多数钓友都会选择调高目钓低目,尽管这样调,整个钓组确实要灵敏许多,但调太高,浮漂很难出现有下行动作,因为鱼咬钩后,要想拉动整个钓组,就得先克服铅坠重力,以及浮漂向上的浮力,所以这就是冬钓鲫鱼,为何要选择吃铅量小的浮漂,以及调低目的原因。
浮漂选择3、钓目高低,视鱼情灵活调整
当然调低目的情况下,也还是要根据鱼情,以及气温变化来灵活调整钓目,通常情况下,冬钓轻口鲫鱼,要选择调低钓低,调几钓几的模式来作钓。可若是碰到气温高,鱼口比较乱,这时就得上推浮漂钓钝一些,因为在钓钝的情况下,可以使漂相变得更真实可信,从而提高上鱼率,减少空竿的次数。
野钓大鲫鱼2020夏钓大板鲫,你一定需要这款窝料配方
现在是夏季了,但是钓鲫鱼的钓友们都纷纷感受到鱼不上钩的无奈了,那是因为今年的鲫鱼还没有去年好钓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款可以快速诱鱼聚鱼的窝料配方了。现在小编就来分享一款珍藏多年的钓大板鲫的窝料配方,绝对保证大家爆护而归!
这款物料配方的材料:白酒200克、含有米糠的米500克、小麦粒200克、臭豆腐25克、花生榨油后的饼,或者说菜籽饼100克。
配制方法:首先将菜籽饼研磨成粉末,然后和米糠小麦放入锅中,炒制时约十分钟左右,待其变的快糊之前起锅。冷却后将其倒入盆中,倒入白酒200克,臭豆腐25克,搅拌均匀后用塑料袋蒙起来,放到阳光下暴晒一周,让其内部产生水汽发酵。
这款饵料,配置好之后,打开时可能会有一点点熏人的味道,因为它有一点谷物的天然的香味,还有一点发臭的味道。这种谷物味道带点酸臭味道的窝料特别适合诱钓大鲫鱼,有时候使用这款窝料翠打窝后,还会引来一些鲤鱼,还有鲮鱼。
由于这款窝料得配置,主要是偏向于清淡,散发出来的都是自然的植物香味,所以一般都是鲫鱼,还有鲤鱼吃,其他的小鱼很少来吃饵,如果说你在水里垂钓效果不佳是可以在窝料里面适当添加一点速攻2号,或者说雪花粉,来增加窝料在水中的雾化性,做到长时间诱鱼,这一点是我经常用到的。
2020冬钓鱼群常去的地方都在这里
冬季野钓最重要的技术是会找鱼,由于冬季水温较低,鱼懒散无力,不爱动,不开口,这个时候你用再好的饵料下去鱼都可能懒得去找或者说没力气找。此时此刻有好的找鱼技巧就能事倍功半。
一、常去的老钓位
这个位置是第一首选,一年四时常在一个钓位打窝子垂钓,会让鱼对老钓位产生记忆,知道这里常年都有吃的,只要垂钓当天的气温、水温适宜,鱼觅食会首选这个地方。
二、判断鱼星来找鱼
冬天如果很久都每口,建议钓友们起身去看下周围的水面,找找鱼星在什么地方,就跟着鱼星试试。冬天垂钓不是等鱼来,肯定是人找鱼,所以多换几个钓位也是常有的事。
三、水中多草、树根等处
鱼的水中氧吧必定是有水草的地方,而鱼的自助餐厅就是有大树浸泡在水里的地方。这些地方是鱼群的宝地,冬天食物缺少的时候,鱼群喜欢来这里找东西吃。
四、深浅水域换着来
冬天不同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水深来垂钓,深水区要比浅水区的水温高,所以冬天早晨(10点~11点)和下午(2~4点)垂钓要选水深的地方,中午太阳出来的时候,水面温度会上升,这时辰鱼会上浮觅食,钓浅水位正是时候,所以一定要选择向阳的地方。
五、排水口、进出水口
不管排水口仍是进水口,这种地方活动的水都是活水,并且会有很多的浮游微生物、虫子之类的食物被水冲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氧气充足,又有食物,鱼当然愿意来了。
天气变冷,大板鲫都藏这三个不起眼的小地方
经验丰富的老钓手都明白,无论在哪钓鱼,要想钓过瘾,每次开钓前,都要根据气温的变化来灵活选位。如今天气一冷,能垂钓的鱼种并不多,因此不少人都会以鲫鱼为目标鱼,但此时的大板鲫都藏在哪呢?根据以往的作钓经验,我觉得以下这三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就不能被忽视。
野钓
1、草洞藏鱼多
细心的钓友就会发现,无论草鱼还是鲫鲤鱼,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它们都喜欢待在水草周边。这是因为水草隐蔽性好,鱼儿藏在这,不易暴露自己的行踪,同时水草区域的含氧量充足,以及各种微生物,比如小虾,小虫都会聚集在此,所以这里就成了鲫鱼,鲤鱼的天堂。
当然在草洞区域作钓,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意思就是说,遇到浓厚的水草就要钓稀薄一点的地方,而碰到稀疏的水草,就要钓密集的水草区。
野钓大鲫鱼
2、深浅交界处
所谓鼠有鼠道,鱼有鱼道,意思就是说,鱼经常游动的地方,水底肯定会有大量的食物资源,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个地方也就成了鲫鱼的聚集地!
经验丰富的钓友都知道,无论在哪个季节,鱼基本都不会只待在深水或浅水区,而是每天都在深水与浅水之间穿梭,所以冬钓鲫鱼的过程中,若是钓友不想来回变换钓位,也可选择在深浅交界处作钓。
钓位选择
3、背风向阳处
根据选位钓谚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由此可以判断出,在寒冷的冬季,要想钓好鲫鱼,就应该优先考虑钓阳面,因为冬季是一个不但冷,而且经常刮北风的季节,所以建议钓友坐北朝南,面向有阳光的地方进行作钓,当然十有八九你不知,当遇到向阳而不背风时,就应该优先考虑背风而钓,而不是首选阳面。
野钓大鲫鱼
秋天在野钓的过程中,最为藏鱼的3个地方
自从寒露过后,气温是一天比一天低,尽管垂钓大鲤鱼的黄金期已经过去,可还是有钓友坚持每天出钓,虽然只是将目标鱼锁定为鲫鱼,可只要天气足够好,再找到一个不错的钓位,最后的收获还是很可观的。尽管本人钓了二十年鱼,可现在才知,秋钓唯独以下这三个地方才最“藏”鱼,当然一般人还真不会想到。
秋钓选位思路:俗话说得好:“一阵秋风一阵凉,一场秋雨一场寒”,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气温还是水温都比较低,此时鱼儿为了避寒,通常都会待在深水之中,所以不管把钓位选在哪,最先考虑的应该是水的深浅,然后再根据钓场环境来选择合适的钓点。
1、水草边缘虽然此时的鱼儿都往深水区游,可有时遇到一些密集的水草也会在此逗钓,所以在水深条件满足之后,也可将钓点选在水草边缘,因为水草可以抵御秋天的寒风,同时也为鱼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一个安全之所。
2、桦尖位置所谓桦尖位置,其实就是指某个水域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部位,因为这里要比其他地方都要钓的远,钓的深,只不过听说在这里作钓时,尽量要钓左不钓右。
3、下风口处众所周知,风不仅能降低水温,同时还能提高水中的溶氧量,而秋天刮风的天气特别多,所以如果在大风的天气钓鲫鱼时,钓位就可以挑选在下风口处,因为大风不能能有上方的优势,同时会因为刮起水浪而会把食物冲到下风口的岸边处,供鱼儿们享用。
看图选钓点,这些位置都是藏鱼的地方
野钓对于钓位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钓点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渔获。自然水域中鱼相对稀少,而且绝对不均衡分布,有的地方有鱼,有的地方就是没鱼。过了清明就算到了晚春了,距离立夏还有大概一个月时间,这段时间是钓鱼的黄金季节。可以说想钓啥鱼钓啥鱼,因为此时什么鱼都已经开口,有的进入繁殖季节,有的准备进入繁殖季节,总之晚春各种鱼进食都比较疯狂。正是野钓的黄金季节,一起聊聊钓点的选择思路。
一、下风口春季刮风比较多,还好的地方就是春季刮风通常不会降温,反而会增加水中的溶氧,所以晚春钓鱼风和日丽有时候反而不好钓,有点风反而更好钓。很多钓友都喜欢钓下风口,如果风不大就逆风垂钓,风大可以测风钓。刮风会让下风口位置水层有交换,提升这里的溶氧,而且风也会把水面的漂浮物、食物吹到下风口,所以鱼非常喜欢此类地方。刮风天会对抛竿有影响,这样就需要我们使用硬一点的鱼竿,浮漂可以调整到铅坠到底防止走漂,以前介绍过的双铅线组也可以试一试。
二、铧尖鱼进食的时候需要到浅水进食,因为深水中基本没有食物,所以鱼的觅食路线通常是距离岸边一定的距离。而铧尖由于伸到水中,就成了鱼巡游觅食的必经之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鱼道。这里还有个比较冷门的知识,说是北半球的鱼类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喜欢在水域中逆时针觅食,有一定的科学原理。后来还专门去研究了下,北半球洋流方向是顺时针,可能是因为鱼喜欢逆流而上,所以喜欢逆时针觅食。水库中的水,据说看似平静,其实也是顺时针非常缓慢流动的,这个具体是咋回事,等待科学家去解决。但是民间从来都有铧尖钓左不钓右的说法,因为鱼是逆时针觅食,左边自然鱼多,而且是卡主鱼的觅食路线的,这样右边的鱼会少很多。
三、入水口入水口除了在低温时节不宜出钓,其他季节都是非常好的钓位。不如春天,入水口有新水的补充,导致这里有上游来的食物,流动的水溶氧也更加充足。夏天的话除了溶氧和食物的因素,水温也会比其他地方更加凉爽,所以鱼非常喜欢在这些地方觅食。但是垂钓入水口需要注意不要距离流水太近,否则窝料留不住还走漂,所以一定要注意一定距离。冬季和早春气温比较低,新水的注入会让水温更冷,所以千万不要钓入水口。
四、钓草钓草是众多钓友的选择,俗话说钓鱼不钓草完全瞎胡跑,也有鱼儿恋草的说法,总之钓鱼比较常规的选择钓点思路就是找草而钓。不过并非什么水域都有水草,钓草也是有技巧的。水草多的水域找天然的草洞或者草逢垂钓,这些地方可以说是鱼经常走路的地方。水草比较少,那就找水草更多的地方。如果基本找不到草,哪怕是水中有一小坨水草,也是钓鱼的好地方。甚至是静水中的一些不动的漂浮物,也是靠谱的钓点。
经过上半周的降温,这几天气温又上来了,本周末看来是个钓鱼的好季节,祝各位钓友每次上的鱼都要用抄网。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夏季涨水钓鱼钓技你一定得知道
不知不觉立夏多时,雨季来临,江河水势猛涨,很多食物被冲刷到河水里,给河里的鱼儿带来了美味佳肴,此时钓鱼人若是准备有方,一般都会有不错的收获。在夏天涨水期钓鱼选好出钓时机和钓点很重要,关系着你是否能够获得好成绩。都知道退水难钓,涨水的好钓,待水位相对稳定些出钓。一般早上6时到10时、下午15时到20时是最佳的垂钓时间,一天之中钓两头效果最佳。
涨水的鱼、落水的虾涨水之后,鱼儿多向淹没的岸边、浅滩移动,这里小虾、小鱼多,食物丰富,鱼儿有逆水溯游的习性,争先抢吃新水带来的各种食物。钓点选择水流较缓的浅水区、岸边、浅滩,上钩率极高。
涨水之时,特别是涨大水时,原来靠近河边的干塘、干沟、干渠道和少数农田,洪水一来就会灌入大半水或全被淹没。河中的鱼随着河水的上涨,进入这些塘、沟、渠道和农田。由于这些地方有大量的微生物、小虫、蚯蚓、地蚕、蝈蝈、菜叶虫等,这为四处流窜的各种鱼儿提供了觅食的天然场所,也为垂钓爱好者提供了理想的钓点。
当洪水来临之时,这些地方就有洪水冲入,与大湾、深潭的原有清水交汇、混合。鱼儿见到突如其来的浑水就会兴奋起来,到处觅食,此时,会有机会钓获鲤鱼、鲇鱼、鲫鱼、黄颡鱼等不少类型的鱼儿。
防洪坝两侧水深处,水流较平稳,鱼儿感到有安全感,因此不少鱼儿藏身于此。选择这里作钓点,上钩的鱼儿不但多,而且个头大。
常涨水的时候,只要是一天比一天高一点不退这样的涨法,鱼会尽可能的往岸边跑,水深足够的情况下,离岸一米远都有大鱼。不止一次的大家说过同样地话------因为岸边有食物,涨水会淹死很多小昆虫,蚯蚓。越是刚淹的地方,食物越多越新鲜,鱼会来找吃的。这个是真话。有人怀疑说,哪有的事啊,我就没觉得草里真的有什么东西可吃。我钓鱼的地方,虽然也有草,但压根就没看见什么蚯蚓啊,哪有什么有小昆虫啊。是的,时代不同了。小时候我去农村过暑假,不知道玩什么,就抓蛐蛐抓蚂蚱,一会就能抓一大高橙瓶子,好几斤蚂蚱,喂鸡吃。虽然现在你看到的岸边可能一个虫子也没有。但是鱼类的DNA本能给它描绘的场景,仍然是小时候随便抓几斤蚂蚱的那种。只要涨水,鱼还是会高高兴兴的来岸边捡东西吃的,这个本能是难以变化的。所以涨水时,只要水深合适,找钓位应尽量的靠边,越新越好。
在涨水时期,相对平时来说鱼儿的食物很多,所以只有在饵料上下足功夫才会引起鱼儿的兴趣。一般我是用大腥大红的饵料来垂钓鲤鱼、草鱼都有不错的效果。还有蚯蚓钓黄颡鱼、鲶鱼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最后涨水的鱼儿虽然好钓,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地势险要的地方不要去,最好是结伴而行!
秋季野钓,铧尖一定鱼好钓吗?这几个钓位可以试试
在金秋时节,野钓是很多钓鱼人朋友们,都喜欢去铧尖垂钓,其实铧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它是几条水流的交汇处,而且也更靠近水的正中央,鱼都会从这里经过,是一个典型的鱼道,不过有时候铧尖被其他钓友占据了或者铧尖没有钓到鱼的时候,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死守铧尖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出路,有三个位置在秋季垂钓时比铧尖的鱼会更多。
1.芦苇丛附近或者有树枝或灌木叶片贴近水面的位置。这些位置向来都是好位置,特别是芦苇丛附近,聚集着大量的草鱼,还有鲫鱼等鱼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草鱼会去啃食芦苇的根茎,而鲤鱼和鲫鱼则喜欢躲藏在里面或者直接吃芦苇上面的鱼卵,或者小虫子,一些小鱼和小虾也喜欢躲在芦苇丛里面,而一些贴近水面的灌木丛,则上面有很多的小虫子会从上面掉下来,鱼也会去水面捕食它,所以这些位置与长期进食形成的习惯,是一个非常能够聚集鱼的位置。
2.入水口处,入水口处之所以好,其实真正的原因有两个:
1)第1个原因主要是由于入水口处能够带来鱼类丰富的天然饵料,例如像带来一些植物嫩叶,一些飞蛾,小虫子等。
2)第2个好处就是水中的溶氧量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鱼进食更加活跃,水入水口处,效果还不错,如果我们没有找到入水口处,那么像一些回水湾的位置,溶氧量也非常的高,很适合我们垂钓。
3.容易挂底的位置,很多钓友都非常害怕这种位置,这是由于容易挂底很容易造成损失,但是如果你想钓一些鲫鱼和鲤鱼等鱼类时,这些位置是一个好钓位,因为这些位置水底结构复杂,鲫鱼和鲤鱼在这里面躲藏方便,而且复杂的地形更容易聚集更多的小鱼虾,还有其他的各类饵料,鱼在这些位置聚集的几率非常高,尤其是那种7、8斤以上的大鲤鱼,想要钓到它,这些位置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在这些位置为了防止挂底,我们还是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调整的,例如像我们将浮漂下拉5~10厘米左右,稍微离底一点点也是可以钓到底层鱼类的。
除了选择钓位之外,我们还可以查看水色,例如像水的颜色略深,水中有气泡,水底有隐约可见的水草,这些位置往往也藏着大量的底层鱼类,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钓点。
深浅交界处
关于秋季野钓鲫鱼选择钓位,个人觉得首先就要考虑到水深的问题,这种季节钓鲫鱼,深浅交界的钓位最为合适。在近处打窝,早上用短竿钓近,中午换长竿钓远,这样去钓往往效果会比较好,不至于陷入中午没有鱼开口,早晨却钓得不错这样的尴尬场面。一般来说,在这种十几度的天气野钓鲫鱼,钓位选的比较合适,前提是水里有鱼,打点酒米、颗粒下去,一个小时以内就会慢慢的有鱼进窝。
水草、树枝等障碍物区域
鲫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种,也喜欢成群活动,胆子比较小,喜欢躲在有水草或者树枝的地方。这种有障碍物的地方,鲫鱼会觉得比较安全,而且这种地方的食物也相对充足,一些小虫子,有些水草的嫩叶、嫩根都是鲫鱼喜欢的食物。这种地方往往是天然的鲫鱼窝,选这样的钓位下钩,甚至说不需要打窝子也能连杆上鱼。当然,在这种钓位打点窝子下去,钓鲫鱼的效果会更好。
回水湾
如果是在野河里钓鲫鱼,回水湾这样的钓位一定不要错过了。回水湾是天然形成的,水流比较缓慢,各种水里的食物、杂物都会被冲刷到回水湾里,这样的回水湾一般都比较藏鱼,是天然的窝子。选择这样的回水湾钓鲫鱼,一来是方便下钩作钓,因为不怎么走水,可以按照我们平时在水库钓鱼那样调漂钓得更舒服;二来是这种钓位的鱼确实会比较多,不管是鲫鱼还是鲤鱼,或者是其他鱼种,都喜欢在这样的地方停留。
总言之,野钓鲫鱼需要技术,这技术就是在于选择钓位。如何选择好的钓位,是需要我们钓鱼人多去钓鱼,多总结钓鱼经验,最后得出来的结果。以上这些钓位,野钓鲫鱼是十分不错的选择,各位钓友们可以多多参考!
选钓位先找准这些藏鱼的地方,渔获不会差
夏季是一个很好钓鱼的季节,不过在盛夏季节依然要有一定的钓鱼技巧才能钓到更多鱼,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鱼群聚集的地方,那么上鱼的速度就会大大飙升,渔获量也会很可观。但是,我们怎么知道鱼会活跃在哪些地方呢?其实有一些鱼群聚集的特点我们可以归纳总结一下,就能够发现其中的奥妙之处,把这些地方作为钓位,渔获肯定不会很差。
1、水中孤零零的岩石边
水中常有石头,不管是孤零零的在水中,还是石崖向水中突出的石块。因为岩石下够隐蔽,所以在大网捕鱼时,鱼会躲藏在石头下逃过一劫,所以又被称为漏网之鱼之说。而且夏天石头下的阴影或者缝隙中又比太阳直射区凉快很多,鲤鱼和鲫鱼会选择长期在此停留,垂钓时要注意,这个地方不好抛竿下饵,可以让鱼钩顺着石头或者石崖就势而下,不要离的过远,否则效果不佳,而且钓组在水下不要轻易乱动,小心被石头挂上。
2、水库或者江河的陡坎处
在水库或者自然的江河等水域中,经常遇到陡峭的水岸或者岩壁,这些地方因为地形险峻,钓友一般不会选择做钓点,其实正因为环境险峻,这里才是鲫鱼、鲤鱼等胆小谨慎的鱼常聚集的地方,岸边是直上直下没有缓坡,水深较深,鱼进可上浮在水体上层觅食。
遇到危险或者高温炎热可退回深水的底层躲避或纳凉,而且距离较短,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选择这个钓点要注意别让人的身影出现在水面,会吓跑了鱼,也是为了安全,人退离水边。可以把鱼钩和饵料随陡坎而下,鱼咬钩会非常大胆。
3、树木茂密的水边
大家不会选择在树木丛生的地方钓鱼,原因在于有树的地方不好抛竿,也不好起鱼,一不小心鱼线可能就被树枝挂上。但是树下又确实是鱼聚集的好地点,树上落下的嫩叶是鱼的开胃菜,被风吹下的虫子是树下鱼的大餐,如果长的还是果树,果实落下时鱼会聚集的更多。
白天太阳正盛时,树下水域被绿荫遮盖,有风吹过,会更觉得凉爽,鱼在此温度适宜,氧气充足,食物丰美过的好不快哉!只要你勇于抛竿,险中求鱼还是会有丰厚收获的。
4、被风吹歪到水面的树旁
岸边的树木生长较为茂盛,到夏天雨多,大雨更多,一场狂风加暴雨,树木被吹倒在水面,这些树木可能被水淹死,也可能顽强的活着。不管哪种情况,只要水中有阻挡水流的树木都不失为好钓点。树木可以阻挡水中漂流的食物,众多枝杈、绿叶还可以给鱼提供藏身的地方。因为树枝杈较多,抛竿很容易被挂,很多钓友不会选择在这里垂钓,只要不怕鱼线带来的麻烦,这里钓鱼的收获绝对难忘。
5、不太留意的桥墩下
大桥之上人来人往,按照鱼喜安静的习性,桥下实在不是好的藏身之处,但是可能鱼也知道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的道理,身依桥墩悄然藏起。要钓桥墩时要跟钓陡崖一样,顺势下钩,让钩饵顺着石墩下沉,安静等待藏起的鱼咬钩就行。
6、靠近人生活区域的地方
鱼虽然喜欢安静,害怕人出现在水域边,但是人生活的地方常常会有很多生活垃圾,比如淘米洗菜后剩下的残渣,喂养家畜剩余的食物,或者没被完全收仓的粮食被雨水冲到或者被风刮到水中,鱼不用到处觅食就能饱餐。而且这些食物不是一次性的,只要人在就会长期供应,鱼也如同被人工投喂般习惯性的等待。食物丰富让精力充足鱼大量繁殖,鱼越来越多,这里自然形成天然鱼窝。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冬钓板鲫,一定常去这2个地方,藏鱼多》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冬钓垂钓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