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初秋时节又被称为黄金钓季,而现在初秋已经悄悄的到来了,所以各位垂钓者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垂钓狂潮。那各位垂钓者们知道在秋季垂钓时该如何做吗?

秋季钓鲤时所采用的钓饵、窝料和夏季垂钓时所采用的钓饵、窝料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别。因为夏季的水温、气温都高,所以此时窝料应以质地细腻的粉状饵为主,其次可添加果香、果酸等突出味道(注意:果香、果酸的量要大),然后再添加少量的黑糖膏或鲤鱼药酒来刺激鲤鱼开口即可。

而钓饵直接采用颗粒饵、窝料调制成软黏状态就可以了,而具有代表性则是小黄面。另外,在采用细粉雾化钓饵垂钓时,对投竿的频率以及窝点的诱鱼范围有一定的要求。

这时鱼漂应采用号大、吃铅量大的枣核形进行垂钓,在垂钓时主要抓截口以及临底截口的漂相进行提竿。

但是在进入秋天以后,垂钓时所采用的钓饵以及窝料要稍微复杂些,这时又需要使用传统鲤鱼钓饵的制作里,这是由于在秋季中气温、气压、水温及水域中溶氧量都比较符合鱼儿生长的条件,所以在这里鱼儿的活跃性以及进食量都开始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我们想要将鱼钓获,首先要做的是先将鱼儿引诱至窝点内,然后将于留住,这样我们才容易将鱼钓获。dIaOyu007.cOM

下面给各位垂钓者分享秋季在黑坑中这样特定的垂钓水域中垂钓时该如何使用窝料以及调制钓饵:

1、黑坑的状况

黑坑的面积占地大约8亩,形状为长方形,水位平均深度约为2m,黑坑中大约有鲫、鲤、草、白条这四种鱼儿,塘主规定必须使用素饵进行垂钓。而且塘主在夏季时主要朝黑坑中投放鲤鱼,时间是每周五,数量大约是1000-2000斤,且钓竿的长度不得超过5.4米。
其次,黑坑长期无人清理,有存在体型大的鱼儿,每周日来此垂钓的人数并不少。

2、窝料、钓饵的使用思路

(1)窝料应采用百分之五十的谷物(谷香型鲤窝加超诱),然后在搭配大约百分之四十鲤鱼混合颗粒饵(红虫、薯香、藻味颗粒饵)以及百分之十的鲜玉米调制而成。重点要突出谷香以及粮食香,窝料要使用留鱼能力强的大颗粒为主,干窝料和水之间的比例大约为1:0.5,将窝料调制呈干散状态即可,然后揉成团用铅块直接带进窝点内里就可以了。

(2)钓饵应采用50%的大大鲫;20%的丸九4大样(荒食、无双、三色鲤、2斤海藻混合均匀后使用红糖水开饵);20%原塘颗粒;10%雪花粉这四样均匀的混合在一起进行开制,饵料与水之间的比例为1:1.2,使钓饵的状态保持在干散的状态即可,还需钓饵的附钩性也要好。

饵料、窝料这样的搭配思路主要是针对黑坑里的老鱼以及滑口鱼的,而且谷香本身对鲤鱼有着较大的吸引力,所以钓饵中大大鲫的成分刚好符合了鲤鱼这一点。其次,也不用添加其他的成分以及小药,这是因为钓饵自身的味道就可以起到不错的诱鱼效果。

而大颗粒的物质以及玉米粒蛀牙是针对秋季的鲤鱼,这是因为在秋季时鲤鱼的食量时非常大的,而大颗粒的谷物能够起到很好的留鱼效果。钓饵中添加丸九的原因是因为在秋季时鲤鱼会增加对动、植物蛋白的需求。

其次,在开制钓饵时需提前一些时间,这时因为要使酵母有着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发酵,添加雪花粉主要是为了达到调整钓饵的比重、状态。

相关推荐

饵料的制作小诀窍与窝料的使用方法


饵料是垂钓之始,打窝是垂钓之端,一次垂钓的顺利与否,往往由这两个因素决定。

饵料制作,繁杂阐述过太多遍了,今天,将其稍作一些总结,从细分到总概进行一番分析。关于打窝,主要针对窝子的使用和续窝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一点一点将知识有条理的教授给大家。

饵料制作

饵料制作要分季节,腥、淡、香、浓正好对应春夏秋冬四季,这仅仅是基础而已,鱼类的食性,饵料本身的因素都要考量其中。

鱼类食性主要分为荤食、素食两种,不同的食物偏好,有着不同的口味倾向,根据鱼体大小和生长期不同而不断变化。小孩子爱吃糖,大人却不一定喜欢吃,鱼类也是如此,幼鱼可能是荤素不忌,成鱼却只吃素饵。可能是因为,小鱼更需要蛋白质补充能量,从生存角度选择食物,到了成鱼,则更多依靠自身口味倾向选择失误。

常见鱼类的口味也是千差万别,鲫鱼喜欢香甜饵,冬天时则喜欢略带腥味的香饵;鲤鱼百无禁忌,香甜腥臭都不忌讳;草鱼喜欢植物清甜,以及微微的发酵味;鲢鱼喜欢香味,以及酸臭味;鲮鱼喜欢腥味,甜腥味更具诱惑力。

在制作饵料中,大家只需要把握一个原则鱼爱人食,鱼类喜欢人类吃的食物,这是由于自然进化造成的结果。经过蒸煮、爆炒,发酵后的饵料,往往在水中有着更好的效果,也是因为处理后更加的好吃。

饵料的制作,就如同做菜的过程一样,不同味道搭配,更要对症下药。同样一种材料,不同的处理就带来完全不同的口感,米糠天然的清香,炒熟后就变成了浓香,稍稍发酵,一股酸香就扑鼻而来。不同的鱼类,就要采取不同的饵料,以及饵料处理措施。

为了保证饵料的状态效果,就需要一类特殊材料,它们既能够增加诱鱼效果,又可以起到居中调和饵料状态的作用。典型的如雪花粉,增加雾化,诱鱼速度快,整合饵料状态;黄豆粉,口味清香,增强雾化功能;蜂蜜,口味甜,能诱鱼,粘性大,饵料黏。

窝料使用

饵料属于事前准备,打窝则是垂钓开端,窝子打好了,还需要学会看才行。

判断窝子内鱼类有无,活动情况主要看三点:鱼星,波纹,残渣。鱼星即鱼类的气泡,是鱼类活动的直接证据,也是指示水下鱼类种类,大小,活动速度的最佳指标。波纹,可以提醒钓鱼人窝内有无鱼类活动,是否有大鱼,以及鱼类的活动轨迹如何。至于残渣,包括了非食物和食物两种,非食物即泥土,树枝等,是水质浑浊的主要原因,多由鱼类在水下活动掀起残渣造成。而食物类即草屑,食物碎屑等,是鱼类是否有吃饵,鱼类数量的最佳线索。看懂了这三个线索,就可以对窝子内的水下世界了如指掌,不用透视,也知道水下鱼类情况。

续窝,也是同样重要的一件工作,一个窝子总归有供应不上的时刻,持续垂钓后的续窝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续窝的节奏最为重要,窝内有食,续窝溢出,鱼类不吃钩,窝内无食,续窝太晚,鱼类跑完。续窝的意义就在于,保证窝内食物和鱼类的比例协调,维持变动的稳定。续窝时,保证续窝的窝料和打窝窝料一致,更换窝料会造成窝子的废弃。另外,续窝的动作要轻,安静第一重要。

如果不想续窝,最好的办法是提前备上一个窝子,打窝时多打一个,两个,轮换垂钓有备用。

常见的谷物窝料的自制方法与使用方法


鱼类在一年四季当中,会因为具体的季节特点更改自己的吃食习惯,比如春天缺乏食物需要多补充蛋白质,就以荤腥饵料为主,夏天食物比较多,就选择清淡的谷物饵料。

谷物是人类的主食,有着丰富的营养,鱼类喜欢吃也是正常。通常来说,夏季的小鱼比较多,它们在对自然植物风卷残涌的同时,大鱼则会转变一下觅食的目标,野外的谷物,香甜饵料则成为了它们的主要觅食目标。

谷物窝料的好处

谷物,蕴育了人类的文明,是人类文明建立的根基,同样也是其他物种的食物来源。通过自然环境中雨水冲刷带来的谷物,鱼类自诞生的伊始就没有脱离过谷物食物。鱼类在日常的觅食中,也更看重雾状漂浮物的存在,比如昆虫的尸体,谷物等,都是在长期的觅食中养成的规律。

使用谷物窝料,第一点好处就是切合了鱼类的觅食习惯,通过虚实结合的道理,将谷物颗粒饵料和干粉饵料结合在一起,诱鱼效果特别好;

第二点就是切合了季节优势,在夏季当中,利用鱼类的吃食习惯,选择清淡的谷物饵料,符合大小鱼类的食物需求;

最后一点就是能够降低鱼类的戒心,尤其是在农田附近的鱼类,选择农田中耕作的谷物,钓鱼效果更佳。

常见的谷物窝料介绍

通常来说,谷物窝料的主要基础材料的选择,以小麦,玉米,大米,小米等为主,另外,面粉,菜籽饼,豆渣饼都是良好的辅助饵,为了适应多种情况,还可以选择蜂蜜,红糖,蚯蚓肉浆等添加物。

窝料根据使用的需求不同,制作量的多少也有所区分,但总体而言,需求量较大,最好的选择是一次制作多一点,满足天长日久的需求。

在制作时,可以加入白酒和香精浸泡,利用酒米等提升诱鱼效果;加入拉丝粉,雪花粉等调整饵料的状态;蜂蜜,红糖等添加物一方面能够起到调整味道的作用,也可以充当饵料状态调整的佐物;另外,可以利用发酵的概念,来改善饵料的味型。

夏季制作谷物窝料的选择众多,发酵,炒制,蒸煮等,都可以将谷物本身的香气提升到最佳。充分把握鱼类的口味,以及吃口的特点,制作最合适的窝料类型是关键。

窝料使用

窝料的使用多是虚实结合,利用撒窝器,将窝料抛洒在预定钓点当中。另外,制作一些大小不一的饵料团,将其沉底,配合制作出来一个立体的钓窝。

通常来说,小米,或者碾磨后的碎米,菜籽饼等都属于粉饵,雾化较好,适合钓浮,或者浮钓。而纯粹的玉米饵,或者虚实结合的颗粒饵料,则合适底钓,有较为持久的诱鱼效果。而且为了增加饵料的味道的丰富性,可以将谷物蒸煮一番,半熟的谷物有一股天然的谷物腥味,在水中穿透力强,有较好的诱鱼效果。也可以为了满足鱼类的吃口需求,根据人类的口味,来将谷物制作一番,煮熟之后加盐调味,鱼类更喜欢。

一个鱼窝想要起效,最起码要做到诱鱼在三天左右,养成窝子附近的鱼类有一个良好的觅食习惯。每天选择在早晨抛投窝料,定点定时,连续三到五天之后,鱼类养成了一个听声做出反应的条件反射,就可以施钓了。

最后提醒大家,一款饵料入水后就会开始雾化,区别只在于雾化的快慢上,如果为了垂钓的便利性,加入一定量的商品饵料是最好的选择。

鲤鱼饵料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分析


鲤鱼是夏季当中最常见,也是钓鱼人最喜欢的鱼类,钓上一条大鲤鱼,回家炖上一锅鲜鱼汤,真实无上的美味。

夏日当中,水温较高,处于一个植物疯狂生长的季节,在这过程中,鱼类的吃口只会越来越挑嘴。更重要的是,鲤鱼本身就是一种较为谨慎的鱼类,在天气闷热的时候,它吃口只会更加的谨慎,上鱼难度特别大。除非是遇到让它愿意奋不顾身,冲出去咬食的食物,才能够大幅度提升钓获。

鲤鱼饵的特性

※古语有先声夺人,今人要先色夺人,饵料选对了颜色,在水中如有神助。鲤鱼饵多做的比较显眼,以红色和绿色为主,入水后能够第一时间刺激鲤鱼的视觉感受。除了这两种刺激性较强的色彩外,鲤鱼还喜欢黄色和棕色的食物,因为和它们在水下的日常食物颜色相近,降低了谨慎性。最后就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池塘钓中,观察池塘饲料的颜色,选择相近色彩最佳。

※合理利用添加物,在日常的鲤鱼爱好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或味道成分集中在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类的矿物质成分上。在制作饵料时,应将这些元素融入饵料当中,提升饵料的营养价值。同时,选择成分时不要专注于全和大两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针对性。比如冬季时,缺乏营养的鱼类更喜欢蛋白质较高的饵料,合理的提升蛋白质含量可以提升诱鱼效果,到了夏季,则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引诱效果,降低蛋白质含量,藻类饵料在这时期变得异常热门。

根据这一原理,钓鱼人合理的采取基础饵料和辅助饵料的配置,一款饵料在不同的季节中也可以玩出花来。

根据水情选饵料。夏日多肥水,但也不是没有瘦水的存在,肥水和瘦水主要是水中的各种成分不同。在肥水中,饵料要精细,要自然口味,要注重颗粒状态。而在瘦水中,饵料需要保证雾化水平,不太重视口味的特点。

另外,在垂钓的技术,以及饵料状态等方面,也需要更多技术性支持。常见的问题有颗粒物程度、陡坡打竿方位、技术性方位选择等,每一种都关系技术的提升,针对性永远是关键。

玉米是谷物饵料的中间力量,是夏日垂钓的主流选择,这里介绍一款适合垂钓鲤鱼的特色玉米饵料。

选择数斤的新鲜玉米,使用凉水进行侵泡,两到三天后自然发胀,进行下一步加工。泡好的玉米在锅里煮沸,不要太久,熟了即可,内里没有白芯,但有没有煮爆开。把握住适度原则,在日后的垂钓中,才能够挂在钩上,又有品相。

煮熟后的玉米,控干水分,将其置入一个大容器中,摊开放凉。这一步骤中的关键点在足够的干燥,以及没有油污,避免可能存在的霉菌干扰。然后可以加入酒曲,制作成醪糟,即包含酒香,又有植物的清香。

最后一步就是进行发酵,将所有的材料放入一个封闭容器内,大概有两周左右的封闭期。这时再去观察饵料,其中的玉米粒会有少许的潮湿感,并伴随一股浓浓的酒香,基本算是成了。每次钓鱼时,在钓钩上挂上一颗或者两颗,从玉米芯的位置入,透出钩尖,不耽误钓鱼,而且每次必上大鱼。

玉米饵料在夏日虽然并不算独特,但是经过独特的制作步骤,从味型上来说,较为适合鲤鱼的酸甜口味,上鱼较好并不稀奇。

水库钓鲤鱼饵料的自制方法与使用方法介绍


经过一个冬天的煎熬,钓友们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时,热爱垂钓的你我应该已经准备好今年的作钓计划了吧!今天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己常在春季的水库钓鲤鱼的饵料配方,无论是用来打窝子还是当作钓饵,至少我自己使用起来都有不错的表现。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试试看。

水库钓鲤鱼的饵料配方原材料:

熟透的南瓜2斤、自制中药药酒、中药酒米、麦麸、红糖、当地最常用的鲤鱼养殖颗粒1斤。

钓鲤鱼饵料的准备工作:

1.南瓜切成大块,直接放在蒸锅里蒸熟,自然晾凉。

2.取10粒公丁香、2片白芷段、桂皮5g,加500毫升的高度曲酒(以纯粮食酿造的白酒最好,尽量不用勾兑白酒),放在阴凉处泡制30天即成为主钓鲤鱼的中药药酒。

3.取药酒二两、蜂蜜20ml、杂粮米(我比较习惯使用大黄米),混合摇匀密封储存2周即可使用。

4.麦麸用文火慢炒,微微边黄出谷物香味时,可以加入1带最廉价的鲫鱼商品饵料,我习惯1斤麦麸1袋商品饵。

钓鲤鱼饵料的配制方法:

取自制的香麸1份、南瓜2份、鲤鱼颗粒2份、中药酒米半分,慢慢加红糖水混合,调制成团。用手反复将饵料搅拌均匀,密封放在阴凉处储存12小时即可使用。这份简单的钓鲤鱼自制鱼饵就做好啦!

钓鲤鱼的使用方法:

打窝时取微微发酵好的饵料1份,取鲤鱼颗粒1份,简单混合后以能攥成团为准,直接把诱饵窝料抛到钓点就可以了。

作为鲤鱼的钓饵时:

饵料里有南瓜,所以自身的粘度比较大,如果觉得雾化效果太慢的话,可以将香麸的比例提高一些,饵团挂钩之后以3分钟解体为好。

这款钓鲤鱼的饵料配方制作起来微微有些麻烦,但是至少我自己使用起来还是很爽的!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尝试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