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与风向。

钓鱼是一种乐趣,不少人一有空就到野外去钓鱼,慢慢的钓鱼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有的人甚至大半夜也会去钓鱼,成了人们所说的钓鱼发烧友。

国外一名男子,也是一名钓鱼发烧友,有一天,他到河边钓鱼,他发现远处河面有什么东西翻滚着,没想到靠近之后看到了这样一幕,赶紧掏出手机拍了下来。

水中翻滚着的是一条抓鱼的蛇,这条蛇紧紧咬住了一条鮰鱼。不过鮰鱼可不想就这样被吃掉,它在水中奋力挣扎。不过战斗结果很明显,鱼人显然干不过蛇女的。

鮰鱼被蛇拖到了岸上。直拖到离河边足够远的地方,蛇才开始进食。不过看起来这条小蛇想吞吃这条滑滑的鱼还是个不小的问题,小蛇试了好几次都无法把鱼吞进肚子。

最后男子找来木棍把蛇赶走了,将鱼救下,并将鱼放回了水里。

这条鱼是幸运的,遇上了好心人了,要不然可就成了这大蛇的盘中餐了。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浅谈钓鱼与水中溶氧量与鱼的关系


鱼类的耐低氧程度要比人类强很多,尤其是在温度较低的时候。但是鱼类在极度缺氧的状态下也坚持不了几个小时。由此可见氧气对于鱼类的重要性。我们在钓鱼方面不仅仅要关注垂钓技巧,更要关注水中氧含量的问题。

其实水中的含氧量对于鱼类来说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因为鱼类和人类一样,如果周围环境氧气太少,它们就会食欲不佳,活跃程度较低。相反如果水中的含氧量较高,鱼类的精力就会比较旺盛,也才会有心思觅食。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水的固有特征对水中含氧量的影响。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搞清楚它的来源,才能对症下药。

水中氧气的来源

(1)一方面是源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中的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数据查证,水中一多半的氧气都来自绿色植物。

(2)另一方面是由于气压的作用。由于大气压力比水面的压力高,空气中的氧气会渗透到水中去,当水中容纳氧气的量到达极限后,才会自动向外界大气释放。

在我们在明白了水中气体的来源之后,我们就把水的固有属性与含氧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四方面来具体说说。

一、水中氧气含量与温度的关系

氧气在水中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具体来讲就是温度越高,水中氧气的含量就越低,温度越低,水中的含氧量就越高。例如:20℃的水,100升可以溶解3升的氧气,当温度下降到零度时,100升的水里就可以溶掉5升的氧气。

水的温度越高,鱼类以及水中生物的代谢、呼吸速率都会加快,氧气的含量就比平时需求多,水中的含氧量自然而然就会减少。水中氧气少,鱼类的活跃程度就会减弱,从而来应付氧少的情况或者直接浮出水面呼吸大气中的氧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浮头。如果水中缺氧十分严重,鱼类就会大量死亡。大量的死鱼浮在水面上,这就是常见的鱼翻塘。

高温天气水中的含氧量本来就少,加之消耗过快,水中的氧气就会所剩无几。这就是为什么在夏季中午钓鱼难。

二、水中氧气含量与水深的关系

溶氧量与水的深浅有关系。因为氧气是由大气通过水的表层往下渗透,越往下渗透速度越慢,而且水的内部压力并不低于大气压,因此渗进深层的氧气含量极少,这就是为什么作钓时要选择1~2米的水深,因为在这个高度的水中含氧量很高,鱼类经常会在此觅食。

三、水中氧气含量与水面积的关系

水中氧气的含量与水的面积有关。水的表面积越大,含氧量越高,水的表面积越小,含氧量越低。所以鱼翻塘经常出现在池塘这样的小水面,像湖泊这样的大水面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水中氧气含量与水的流动性的关系

水面的波动会引起水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比如刮风时水面的波浪接触空气,起伏的波浪面积要大于平时湖泊的表面积。因此刮风时水中的含氧量就要比平时高。所以垂钓者在选取钓位时,总是会选择有波浪的水域,这就是人们说的风吹水动,水动鱼动。

另外,鱼类还喜欢逆水洄流。因为这样反向游动会让食物与氧气自动进入身体,所以经常能够在进、出水口看到钓友们正在钓鱼。

蛇还是鱼?河里钓了群“蛇鱼”,却被“咬”成满手的鲜血


河里的野生鱼,在钓鱼人眼里,都是肥嫩鲜美的猎物,可是下面这位老兄,在河里碰到一群怪鱼,却反被咬出一手血。

还有这么凶残的鱼?

钓起一看,像是条泥鳅,就是特别大,没想到一把抓上去疼死了。钓友王先生惊讶说,这泥鳅身上竟然长满尖刺,一下将他的手掌刺破,满手的鲜血。

这是什么怪鱼?是泥鳅还是鳝鱼?

相信许多朋友钓鱼时,都钓到过泥鳅或者鳝鱼,可是这种鱼却非常的奇怪,体型介于泥鳅和鳝鱼之间。其实,这是一种清澈的江河底部、农村河道里才有的鱼刀鳅,因其鱼头尖尖似蛇,又称蛇鳅鱼。刀鳅鱼背上有一排尖锐的棘刺,这位钓友一把抓上去摘钩,被刺出血很正常!

刀鳅鱼原本在农村的自然水域里比较常见,可是近年来因为生态环境衰退,和电鱼、药鱼的肆虐,这种鱼已经很少见了。而王先生在这处水塘里,却碰到了刀鳅鱼群除了几条鲫鱼和黄辣丁,他钓起来的几乎都是刀鳅鱼,可以说非常稀奇了。

这种鱼看起来又凶又丑,能吃吗?

刀鳅鱼的食用价值,存在颇大争议,在一些地方,认为其肉腥味大,是不吃这种鱼的。可是在另外一些地方,刀鳅却是一种极品河鲜,在一些野生鱼馆里,能卖到几十元乃至上百元的高价就王先生钓起来的这么些刀鳅,可能就价值好几百元了。

网友们,你们当地有这种怪鱼吗?当地人吃不吃?

沙塘鳢的钓法与介绍,堪称水中小霸王


沙塘鳢,我老家俗呼“毛鳢姑”,大阔嘴小尾巴,短胖身材肉滚滚,成鱼长度约20厘米,因为样貌“丑”,被唤作“丑鱼”。此外,它还被称为“土蒲鱼”、“虎头鲨”等。生性较为凶猛,爱吃虾类,堪称浅水滩中“小霸王”。肉质很鲜美,稍稍有点发甜 。经常在河步下的石头缝里摸到它。

这种鱼在20年前的江浙地带超多,也是可以用来鉴别水质的生物,对水质要求非常高,身体不大,但味道不是一般河鱼可比,用来炖蛋是一绝,更珍贵的是用这个鱼的脸颊肉来做的菜,这个菜估计除了非富即贵的人根本吃不起,当年西沙努克访华,周总理请他吃了一道咸菜豆瓣汤,里面的豆瓣就是用这个鱼的脸颊肉做的。2010年上海开世博会也用这个鱼,招待了中外嘉宾。足以见得沙塘鳢的名气之大。

沙塘鳢,乍一看是小号的乌鱼,又像是大号的虾虎鱼。麻身宽尾巴,两边的鳍像透明的翅膀。它的小眼睛鼓鼓的,嘴巴大得吓人,露出一口密密的牙齿,一看便不是什么好东西。它真的很阴暗,白天根本上找不着,它把自己深深地藏在石缝中呢。最令我吃惊的是,这家伙竟然还是变色龙。正常时一身全是麻黄色,夹杂着许多小斑点。但如果到了沙子上,整个身体便变成了浅黄色,还真的就不见!而如果靠到了石头边。它又会变成深灰色,基本上就是一块石头了。可见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的生存能力有多强。

钓沙塘鳢很简单,用竿不必很讲究。找一只闲置的鱼竿,2.7或者3.6的短竿的最好。找个水面上漂着浮萍的地方,沙塘鳢最爱在绿荫下活动了,就跟现在美女们喜欢的“老头鱼”差不多。一般在涨水时,这种鱼会在沿岸的乱石堆和树桩、杂草周围游弋,在退水时,它则改在离岸稍远的斜坡上缓慢游动、觅食。 总的来说,这种鱼是比较贪食的,它们在水里横冲直撞,只要是比它小的鱼,它不管什么鱼它都统统吞下,挖点蚯蚓就是非常好的诱饵。

组钩用双钩组合为好,也可以用3-4个钩组成串钩。但如果钓点附近障碍物和杂草较多,为避免缠绕不清,仍以用单钩比较省事。蚯蚓装钩时,去头装尾端。从蚓环以下按需要长短掐断,一般以两倍钩体长为宜,再从断面穿入,多余部分挂于钩尖外,尾端不停地蠕动。以吸引鱼儿前来吞食。垂钓时,不用打窝、这家伙很贪吃,咬钩很猛,浮漂反映出来的信号经常是大顿口或黑漂,让人误以为是大家伙来了。

只见浮标斜着钻进了水里,一大团水草被我强行拽出水面,水草里面是一条鼓着鱼鳃张着大嘴的沙塘鳢。鱼的个头还不算小,能有二三两重,贪吃的沙塘鳢能长到这么大也很不容易了。有趣的是这沙塘鳢的鱼嘴是反复受伤再自行愈合的,有的嘴圈子都被钓鱼人钩跑了。

对猎物异常凶残的沙塘鱧,对待孩子却是很慈祥的。不同于很多产卵量大的偏素食性鱼类,沙塘鱧有筑巢护卵的习性。雄鱼于晴朗的夜间或中午先在水深1-2米的岸边石洞、破瓦罐及蚌壳内营穴,发出“咕咕”叫声,引诱雌鱼入巢。产卵活动一般在早晨6-7时,水温约18-25℃时进行。卵整齐排列粘附于蚌壳、瓦片或石块上。雌鱼产卵后即离去,雄鱼则守巢护卵,直至仔鱼孵出。这样的好“父亲”不正是男人们学习的好榜样。

电鱼水域的垂钓选点技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也被用到捕鱼中来,用电瓶或船载柴油发电机,使用变压器变压成高压电流,在近岸和水位较浅的地方对鱼类进行电击捕捞。电击对鱼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重者死亡,轻者也对鱼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对鱼类嗅觉系统的伤害更大,致使鱼类对食物的味道不再敏感,造成寻找食物困难,致使鱼儿非常难钓。

因电击捕鱼省事效率高,经济利益促使不法分子使用电击捕鱼,使本来就不多的鱼类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些电鱼的人,大多是本地居民,而来钓鱼的人,多是外地来客,对他们的电鱼行为多是敢怒而不敢言。虽然这些电鱼的不法分子是坐地虎,但面对众多钓鱼人的时候,他们也收敛不少。

在云蒙湖、泄洪闸下的潘家沟野水塘和汶河,电鱼人比比皆是,这些地方经常遭受电鱼人的非法扫荡。鱼被电击后,只有很少的鱼能逃出电击范围外,这些逃出来的鱼,胆子就变小了,并且其视觉、嗅觉和味觉系统遭到电流的刺激而衰退,垂钓难度相对较大。

只要不是大型电鱼船来电鱼,这些小型电鱼船和穿水裤背小型电瓶的人,因电瓶功率小,只能在岸边和近岸浅水区作业才有效,深水处就无能为力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有较大的余地来选择钓点。

在深水处选择钓点

不管在什么地方钓鱼,只要有电鱼人的经常出没,钓点就要在水位较深的地方选择。这是因为电瓶功率小,水的电阻又大,深水处电流穿不透,对鱼无效,电鱼人一般不会在水位较深的地方电鱼。而近岸浅水处才适合电鱼人作业,尤其适合穿水裤背着电瓶电鱼的人。因经常有人来过电,鱼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听到划船声或电瓶放电鱼时的咝咝声,就会迅速游到深水处躲藏起来,浅水处经过电击,已经失去了鱼的踪迹。在深水处选择钓点,就是必然的选择。

2011年5月12日,我去云蒙湖石家岭扬水站钓鱼,到达钓点时,电鱼船正在对岸作业,正在钓鱼的老李说电鱼的刚从这边转过去。我想电鱼的已经过去一会了,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了,大鱼不咬钩难道小鱼也不咬钩吗?于是整理钓具开始作钓,使用3.6米手竿+1号主线+0.6号子线+2号袖钩,所钓水深为2.5米,准备钓钓小鱼。从7点30下竿,钓到12点钟,只有3尾白鲦、1尾鳑鲏和1尾小鲫鱼的收获。而老李使用5.4米长竿,所钓水深5米左右,却不时有鲫鱼问钩,虽然鲫鱼的个头不大,却有2千多克鱼的收获。

看此情况,被过电后的近岸浅水处是没有鱼咬钩的,只有使用长竿钓深水处才能钓有所获,于是我也换上一支7.2米手竿。因考虑到电流能使鱼的视觉、嗅觉和味觉系统遭到破坏,饵料的味道要浓一些,才能有效刺激鱼的嗅觉和味觉系统,用麝香米、浓腥鲫鱼饵混合岸边的泥沙喂窝。用红虫鲫、浓腥鲫、速攻加南极虾粉和蚕蛹粉配制的钓饵,并使用逗钓法,来刺激鱼的视觉系统,使用0.6号主线+0.3号子线+1号新关东钩,配一支枣核形细长尾、长脚1号芦苇浮漂,空钩半水调4目钓1.5目的灵敏钓法,钓点水深差不多有6米深。

搓饵抛竿,连抛七八竿后,浮漂刚到位就有了动作,扬竿中一尾150克重的鲫鱼。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总是隔三差五的有鱼咬钩,但都是在浮漂快到位时才有鲫鱼咬钩,钩饵一旦到位,就很长时间才会有鱼咬上一口。针对这种情况,就使用提、拖、拉、拽、抖等手法,不时逗一下鱼,很快就又有鲫鱼咬钩。钓到6点30分收竿,虽然老李来的比我早,但在钓获量上我却超过老李的收获,我上午没上鱼,下午钓获3.5千克鱼,老李(传统坠沉底钓法)一天钓下来,只有不足3千克鱼的收获。

而9月1日下午1点30分,我来到汶河岸堤大桥上游沙坑钓鱼,有一个穿水裤背电瓶器的人正在电鱼。我在他电过的地方,使用3.6米、5.4米手竿各一支,同一样的钓组配置,水深各为2.5米、4.5米。钓到下午6点30分收竿,短竿只钓获几尾麦穗和鳑鲏,而长竿却钓获大小41尾鲫鱼和一尾半斤重的小鲤鱼(随即放生),总重3千克。

以上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在电鱼的水域,选择深水钓点的重要性。

茂密水草处

有茂密水草的地方,因水草的阻挡,行船困难不说,就是被电击晕的鱼(只是被电晕,几秒钟就能恢复知觉而逃走,鱼越大恢复知觉的时间就越长)也浮不出水面,影响电鱼人的收获,一般不会有人去电鱼的,也就成了我们钓鱼的好地方。因这种地方水草茂盛,不宜使用齐竿线钓法,可使用长竿短线、单钩钓法,钓自然草洞或人工草洞,有不错的收获。

钓边角旮旯处

在自然水域,有一些边角旮旯的地方,水面不大,水位却深浅不一,都和大水面相通连,却因和大水面相通连的地方水位较浅或较窄,这种地方大多有水草生长,一般不会有人去电鱼。2010年秋天,我在云蒙湖石宝峪钓鱼,因下网和电鱼的严重影响,连续出钓几次,就是小白鲦也没有钓获几条。10月6日那天,我又来到钓点,怎耐鱼情还是重复昨天的故事,钓到12点钟,只有不足半斤小白鲦的收获。

吃过午饭后,因不上鱼,我就到钓位的东边转了转,谁知这一转竟然转出大好鱼情。在离钓位百米远的一个沟汊里,发现沟汊里因水位上涨多出一个面积大约在3亩地大小的水塘,西边有一个宽不足1.5米,深不足1米,长1.5米左右的小水沟与大水面相连。虽然没发现里面有鱼的迹象,却发现里面的水色有一点儿浑浊。就回去把竿子拿过来,一试水深却有1.5米深,也没喂窝直接开钓。连抛十余竿后,浮漂竟然出现动作,扬竿得一尾大鲫鱼。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发芽,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我竟然钓获11尾大鲫鱼,3尾1.5千克的鲤鱼。

此种边角旮旯之所以有鱼咬钩,是因为鱼为了躲避网捕和电击,纷纷寻找可供避难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清静,面积又小,水位又比较浅,再就是小沟只有1米多。这样的地方都认为里面不会有鱼,也就无人前来下网和电鱼,鱼一旦游进来,一般是不会出去的。

车轮战法

因为这些电鱼的不法分子都是当地人,其中不少也是钓鱼的好手,上鱼的好地方他们都了如指掌,就会经常在钓鱼人收竿后去扫荡,有人钓鱼的时候,他们一般不会去过电。所以说,只要你占到好的钓鱼位置,如果想在此长钓下去,这个地方就不要出现无人钓鱼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多联系些钓友,采用车轮战法,轮流垂钓,是避免有人前来电鱼的最好办法。

最好的方法是海竿、手竿齐上阵,延长海竿的阵地面积,用红色的大块泡沬或大饮料瓶标出海竿钓点位置,晚上放上夜光棒,提醒电鱼人不要越界,把手竿钓点圈在海竿阵地之内,多人轮流垂钓,能有效避免电鱼的情况,因是长时间轮流施钓,受食物的吸引,鱼也会越钓越多。

悬坠底钓线组在水中的状态与底钓调漂


我们从技术层面看,竞技钓的基础是台钓,台钓的基本特征是悬坠搓饵底钓,所以也有不少人习惯性地将台钓法称为悬坠钓法。需要提出的是,竞技钓法早已不局限于悬坠,这是竞技区别于台钓的一个重要方面。熟练掌握悬坠搓饵底钓技术,无论是钓鱼比赛还是钓鱼休闲都非常重要。

1、悬坠底钓时线组在水中的几种状态

如右图所示,较早的传统钓法,鱼钩和子线在水下的状态主要呈现图中所示的几种形态。图中,线组状态自左向右,整副钓组的灵敏度逐渐降低,稳定性逐渐提高;浮漂各种信号都逐渐减少,假信号也明显减少,真信号幅度有变小的趋势;

在调目一定的情况下,钓目逐渐增加,即逐渐变为钓高目或钓高。如果我们的调目较高,比如7目的漂调5目钓5目,即可以称为调高钓高,这种调钓方法,在底钓猾鱼时有很好的观察范围,抓小口准确率较高。

2、悬坠底钓的调漂

浮漂的漂尾上,用来观察信号的彩色格子,我产称作目。钓不同的鱼、采用不同的钓法,应该使用不同的调漂方法。台钓法传入祖国大陆之初的调4目钓2 目,在一定的鱼情下,是非常科学合理的调漂方法。

它的科学性,体现在七目软尾浮漂,悬坠,搓饵,底钓鲫鱼这一前提条件下。在后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 一些人在机械地运用这种方法屡得败绩之后,对调4钓2大加指责,说什么调4钓2是骗局。毫无疑问,这是写作者个人垂钓技术和认识上的局限所致。

下面是纯底钓时的两类代表性钓法和调漂方法。

(1)软尾漂钓鲫,调4钓2

台钓法最早传入大陆时,最有代表性的浮漂是七目软尾孔雀翎浮漂。用这种浮漂底钓鲫鱼,最常用的调漂方法就是调4钓2。这是一个基准,在钓的过程中 上下找上鱼最好的那一个目数。

这个目数,因鱼钩和饵团的大小不同,鱼吃食的强度不同,必然是不一样的。垂钓中,要想取得最好的乐趣,就需要精益求精。而 且,我们说,在调4钓2钓法时,鱼钩不宜过大过小,以2-5号之间的袖钩或与此重量相仿的钩子为宜。

(2)硬尾漂调漂看鱼情

现在钓鲫鱼,更多的钓友爱用硬尾浮漂。气温正常时钓大鲫,漂、钩的号数和饵团相应较大,一般调6、7目,钓19目。气温低或钓小鲫鱼,底钓时一般用小号浮漂,因钩小饵轻,一般调24目,钓15目。

钓混合鱼,钓和浮漂更大,饵团也更大,我们通常用号数较大的硬尾中长身漂调8目以上,钓26目。

夏季夜晚垂钓的防蛇小妙招


由于夏季的炎热高温,白天钓鱼效果往往不如夜钓,但是夜钓面临的危险因素比白天要多的多,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防护的方法,钓友记住安全第一!

毒蛇依其昼夜活动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喜欢在白天活动的,称为昼行性蛇类。如眼镜蛇、眼镜王蛇等。第二类是怕强光,喜欢在白天隐伏,夜间活动的,称为夜行性蛇类。如金环蛇、银环蛇、烙铁头等。第三类为喜欢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活动的(多在晚上及阴雨白天活动,耐寒性强),称晨昏性蛇类。如五步蛇、蝮蛇等。

蛇类活动受温度的影响要比受光线的影响要大得多。如昼行性的眼镜蛇,在十分炎热的夏天,经常在夜间出现;晨昏性的蝮蛇在低温天气,常在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时出没,而夜间活动得很少。一般来说,蛇类活动较适宜的温度是20℃30℃。

夜钓,一定得将防范工作搞好,以防止毒蛇袭击。夜钓该怎样防范毒蛇攻击呢?

1)使用烟头泡水。

将抽完的烟头装在饮料瓶里,用水浸泡好后(越浓越好),洒在钓位周围。蛇都非常讨厌烟草泡出来的水的刺激性味道,一般闻到就绕开了。这个方法简单适用,而且效果非常好。

2)使用防虫药水。

蛇类讨厌含硝基和氨基的芳香烃类物质,如樟脑丸、花露水、蚊香等,所以夜钓的时候,也可以准备一些樟脑球和花露水在钓位四周撒一撒,或者多方位点上几盘蚊香,除了防蛇也能有效防止蚊虫叮咬。

3)使用雄黄。

雄黄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具杀菌、杀虫、解毒功效。雄黄是一种胃毒剂,蛇对它反应非常敏感,加入酒精后的雄黄驱蛇更远,效力更大,原因是乙醇可以作为稀薄剂增强雄黄的挥发,蛇就会距之千里。

除了上面所说的,夜钓的时候还应该注意:钓点周围尽量开阔平坦,有杂草树枝尽量清理干净;如果钓上小鱼不要乱扔在钓位周围,这样做可能会吸引蛇类前来觅食;准备一些器械,如细长的棍棒、土铲等。

如果不幸被蛇攻击,切忌惊慌哭闹加速血液循环,应迅速找布条或者绳子在伤口近心端扎上,然后及时就医;更不能用水洗伤口,否则本来蛇没毒,伤口却因处理不当导致破伤风。

浅谈休闲钓手如何提升竞技钓鱼水平


浅谈休闲钓手如何提升竞技钓鱼水平。笔者曾是一名钓了很多年鱼的休闲钓玩家,也曾参加不少竞技钓比赛,有输也有赢,现在将笔者的一些亲身体验说一说,希望和钓友们能够一起提升。

一、同场竞技,休闲钓手输在哪里

以前和钓友们讨论过休闲与竞技的距离到底有多远,竞技钓友和休闲钓友的反应都不相同,竞技钓友认为和休闲钓友的主要区别在于频率和上鱼的速度不同,而休闲钓友则认为竞技钓友在鱼情较好的塘钓中玩的比较遛,而在野钓中不一定有足够的耐心赢过休闲钓手。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笔者个人认为:大部分的竞技钓手都是从休闲转过去的,因此并不存在所谓耐性不足的问题,相反,由于竞技选手对于垂钓,特别是台钓的理论认识要比休闲钓手高,加上竞技钓手在长期的竞技比赛中练成了很扎实的基本功,因此无论是在竞技钓还是休闲钓,竞技选手的赢面都要大一些。

当然,我们不怀疑有很多休闲钓的高手也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以及临场经验,在自己参加过的几次比赛中,就有休闲钓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些好成绩都是在以钓综合鱼计重量的比赛环节中取得的,而一旦参加的是以尾数计算成绩的比赛,休闲钓友的名次都要靠得很后。有一次竞技比赛中,甚至有高手说今天的鱼情是以浮钓白鲫为主,休闲钓友输定了,后来的比赛结果果然证明了这个猜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都是钓鱼人,同场竞技,休闲钓手究竟输在哪?有位高手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细节决定胜负!

笔者以前对于这句话颇不以为然:我钓鱼也有多年了,难道我所知和所学,在竞技高手的眼里竟然完全不堪一击?在之后参加过的几次钓鱼比赛中,虽然成绩不算特别出彩,但眼看很多大师高手都被自己踩在了身后,于是对这句话就更加不放在心上!

笔者的认识,在三月份马沥的竞技赛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两场都以尾数计算成绩的比赛中,我都是一败涂地!痛定思痛,在随后和钓客阿明等高手的切磋过程中,我对于竞技钓的认识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休闲钓手如果想在和竞技钓手的同场竞技中取得好成绩,对于细节的重视仍是重中之重!

二、钓组的选择配置

竿、线、漂、坠、钩、饵的配置是竞技钓鱼的重中之重,以下是本人结合几次比赛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休闲钓友在以上六要素中需要提高的地方,有不足之处还需各位钓友体谅。

1、钓竿的选择

钓竿的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作为竞技钓的初入门者,由于参加比赛的机会以及个人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原因,都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象竞技高手那样有全套高标准的配置!化繁为简,我觉得入门者主要应从这个问题去考虑:竿的调性!

竞技钓,特别是以尾数计算成绩的比赛,速度是关键,所谓抢鱼的提法就源于此。在速度方面,排除基本功等因素,硬竿上鱼的速度要比软竿快很多,但跑鱼也多;而软竿要比硬竿上鱼的成功率要高,但上鱼的速度慢。在以钓半斤以下的白鸡或者斤装罗非的比赛中!选用软调的竿子,由于不能飞鱼,因此在还没有比赛的时候就已经输了一半!

但是不是我们就一定要换把硬竿子呢?我觉得未必!

硬竿,在竞技比赛中是把双刃剑:硬竿,用得好自然上鱼快,用得不好,跑鱼更多!个人以为,由于参加竞技比赛的经验不足,基本功不扎实,因此在初入门阶段,休闲钓友应以稳字为第一要诀:别人飞鱼,我就抄鱼;别人中三条跑两条,我就中一条上一条呗!这里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竞技比赛,第一场的鱼口比第二场好,上半场的鱼口可能比下半场好!

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种现象:某位高手原来飞鱼飞得很好,但当鱼口减少的时候,这位高手也改变了钓法,也开始钓稳,开始抄鱼了!既然是这样,那我从一开始就抄鱼,保证成功率,这样到最后我的成绩未必就会差!

因此,在钓竿的选择方面:如果有条件的,不同调性的竿子各准备一把自然好,如果没有条件的,选一把自己用起来称手的综合竿就行了!

2、钓线的选择

关于钓线的选择,不管是休闲钓还是在竞技比赛中我们都要根据竿子的调性、水深、岸高、鱼种、鱼的大小、鱼的吃口等因素选择用线。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竞技比赛并不是一味强调用细线以保证鱼的吃口,而是应该根据比赛时的临场实际进行变化!我就曾经看过有的高手在竞技比赛中用过0.2-1.2的脚线。

至于鱼线的切水性等问题,在鱼口很好的比赛中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因素了!

竞技钓中,钩线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因此比赛前多捆一些脚线是必然要求!我想不同钩型大小和脚线大小各倍10幅脚线基本上够用了,当然多绑一些更好,我现在常备的线组一般都有20幅左右!

有人曾经在比赛中断过40幅脚线,我觉得这个数量是不正常的,因为按正常理解,在一场为时120分钟的比赛当中,如果是体形较大的鱼,40条应该不算一个太差的成绩了,因此肯定是该钓手的准备工作不足,没有可更换的粗线,或者是基本功不够扎实之故!

3、铅坠的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是休闲钓手最容易忽略掉的问题!但是往往在最不为人重视的环节,休闲钓手会吃大亏!

以笔者我亲身经历为例:在马沥的比赛中,我只准备了两组主线,两套铅坠,认为已经足够了!但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发现鱼儿开始上浮,改钓水皮或者半水成为了必然!由于事前没有准备钓浮的漂和坠子(因为首选的是底钓浮漂,因此光剪铅也不能解决问题),在无奈之下只能换上新漂重新调漂,这个过程足足花了我十几分钟,别人早已经十条白鲫入护了!

在铅坠的细节上面,我想有以下几方面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A、铅皮座的选择

钓白鲫和钓其他鱼种的铅皮座和太空豆都是有所区别的,因此要根据鱼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铅皮座。

B、卷铅皮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保证铅皮卷好后的形状是圆桶形而不是歪歪斜斜的,因为如果铅皮的形状不规则,在下沉或者提竿的时候都容易旋转,这就容易造成假动作或者是子线缠绕的问题。

其实是要保证铅皮要卷的很结实,中间没有虚位!如果铅皮内有空隙,在铅坠下沉的时候有可能在铅皮内形成气泡,这个气泡反映的浮漂上,有时候会有一目左右的差距!

C、多备几组铅坠

在试塘的时候,应根据钓底或者钓浮选用不同的浮漂,然后根据不同的浮漂各多备几组铅坠(铅皮)

由于钓底、钓半水定位,钓行程所采用的漂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要想着如果钓浮,到时我直接剪铅就行啦的想法!竞技比赛,往往一条鱼就决定胜负,因此我们不要在调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一般临场比赛我们都是对浮漂进行精调,任何大幅度的调整都是不合适的!

4、鱼钩的选择

我想竞技比赛,针对鱼种和鱼情的不同选择什么型号的钩子,竞技高手和休闲钓手之间的认识差距应该不会太大。差别最主要还是在号数的选择方面!

至于该用几号钩,除非对比赛场地特别熟悉,一般来说都会有个估计和调整的过程!如果有动作但提竿不中鱼,有可能是钩子大了;有动作,起竿中鱼然后跑掉了,有可能是钩子太细,如果出现跑鱼的次数多了,换钩的时间也到了!

钩子的锋利程度是我们要关注的另外一个因素!作为休闲钓手,长时间用一根主线或者一根脚线,一幅鱼钩都是有可能的,但在竞技钓当中,钩子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关于这点,我觉得休闲钓友应该给予特别注意,因为如果鱼钩钝了,很容易造成跑鱼,特别是跑大鱼!

关于鱼钩是否够锋利,测试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将鱼钩钩尖挂在自己的指甲上,如果鱼钩不会滑走的,就说明鱼钩仍足够锋利,反之就一定要换钩了!

5、饵料很关键

竞技比赛就是抢鱼,如何能抢得多,饵料的味道对口、状态理想是关键!

竞技钓中有关于饵料的讨论实在太多,这里不再深入,只重点谈一谈以下几方面:

A、饵的状态

饵的状态是第一考虑因素。比赛的场地,一般都是高密度塘,在比赛之前还会作至少一天的封塘处理,因此在天气条件理想的前提下,不要担心鱼吃不吃食的问题!相反,在鱼都开口的情况下,饵的味道反而要退居二线,让位给饵料的状态了!

竞技比赛中,钓非和钓白鲫目前普遍使用的都是拉饵为主,拉饵的开法网上有很多大师都有很好的介绍,这是一个技术活,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将拉饵的状态开口!有位大师告诉我:他学竞技的时候,专门买了好几箱饵料回家,在家天天开,天天练!

虽然在竞技比赛中拉饵的优势很突出,但搓饵的作用依然是不能忽视的!和拉饵相比,搓饵有形状规则、重量接近等优势,特别是在鱼就饵的时候假动作比较少,因此,在比赛的后半程鱼口较少,或者假动作过多的时候,用搓饵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变化!

作为休闲的钓手,如果自觉拉饵的技术一般,从比赛开始就坚持用搓饵也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还是那个字稳!

B、饵的味道

竞技比赛,特别是去一个新场比赛,在开料的时候,偏向于以基本料+对象料+状态料,采用基本香型为主!在垂钓的过程中根据鱼情的变化和吃口再决定加何种小药,切忌一开始的时候一把盆料都加满了各种香精蛋奶果酸在小药里边,经验丰富的钓友根据鱼塘的水色和上鱼的大小,就知道塘里鱼的喜好!在诸多小药中,个人感觉腥味和酸味应该是首要考虑的吧!如果对于添加小药没有把握的,那事前开好各种不同味道的饵料随时备换也是一种选择,但钓鱼讲究聚窝,如果不同香味的饵料统统倒到一个窝里,有可能会造成乱口的现象,特别是在针对对象鱼的比赛中,这种钓法有点风险!

6、浮漂的选择

有高手说:我看你的漂合就知道你会不钓鱼了!虽然说得有点悬乎,但却是事实!

之所以将浮漂放到最后谈,是因为台钓述从发明到现在,技术的重点早已经从坠(悬坠)转移到浮漂上面来!如果你看一下历届钓王的教程,无一例外,他们花在浮漂上的篇幅都是最多,而且创新也是最多的!

作为休闲的钓友,没有必要象网上一些大师那样会自己做漂,但一定要懂漂!

回到前面那个问题:为什么看一眼别人的浮漂就知道他会不会钓鱼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再以我自己的经历说一下不懂漂会吃什么亏:在人和和马沥的比赛中,都是以白鲫尾数计算成绩,而那两次比赛,都遇到了中午出太阳,温升比较快的情况,在这种条件下,白鲫都集中到了水表觅食,于是改钓浮或者钓水皮成为很多高手的选择!眼看着别人改钓浮频频上鱼,我也坐不住了,于是也加入了钓浮的队伍!但由于漂合里没有钓浮的漂,用底钓漂钓浮无论是在调漂还是在抓行程的环节我都吃了大亏!最终还是不得不重新回归底钓!

作为休闲钓手,一支漂打天下的例子是很多的!我用综合漂钓水库大物也钓了不少,但一到塘钓就吃亏很多,因此就算不参加竞技比赛,漂合里多备几支不同场合下需要的浮漂也是有好处的!由于浮漂的款式繁多,价格不一,自己的漂和容积也有限,因此休闲钓手如果参加竞技钓,我想在选漂方面可以因陋就简,作以下的选择:

1、尽量不要买套漂

市面上的浮漂,通常都是以三支一组成套出售。在我们实际垂钓的过程中,由于经常垂钓的水域深度、鱼种、对象鱼的大小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买了一套漂回来后,发现用来用去都是其中一支漂用得多,另外两支相对用得较少,甚至从未使用过!有鉴于此,我们在选漂的时候,应根据自己常去的地方,水深多少,是什么鱼种为多,是钓底还是钓浮,然后根据这些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瓜型和大小的浮漂各一支,这样浮漂的利用率高了,费用也低了很多。

2、漂合里应常备什么漂

浮漂的瓜型,脚长和尾长、大小、软尾还是硬尾,竹脚还是炭脚都是由其针对性的,这么多部位结合起来,造成了浮漂的款式和功能也千奇百怪!在不可能将所有漂型都纳入囊中的前提下,我们的漂合里应该备些什么基本的浮漂类型呢?我想不外乎有以下几中:

A长身短脚长尾的综合漂(炭脚)

这种浮漂适合一漂打天下,各种水域都适用,钓底钓浮钓形成都可以,是休闲钓手的第一选择!这里,还有软尾和硬尾的区别,软尾漂动作更稳更准,硬尾更灵!作为喜欢夜钓的钓手,本人喜欢硬尾漂多一些,因为夜钓可以在漂上绑荧光棒,而软尾漂夜钓就只能用灯了。

B长身短脚长尾漂(竹脚)

这种漂翻身快,适合钓底也适合钓底部接口和行程,钓罗非很好用。

C短身长脚长尾漂(枣核漂)

这种浮漂最近比较流行,论坛上多位大师近期都是主推这种漂型!

这种漂适合休闲塘钓,在鱼的密度小,鱼口差的情况下,这种漂能将鱼的吃口放大,因而是一种很灵的漂!但这种漂不太适合高密度塘的竞技比赛,因为由于太灵,假动作太多。

D短身短脚短尾漂

竞技钓钓半水定位或者钓水皮首选,这种漂一般是竹脚,翻身快,适合抓翻身。

至于浮漂的材料、瓜形(横截面的宽度)和端肩还是溜肩的问题就更复杂。我的原则是:野钓休闲可选用便宜一点的巴尔沙木漂,塘钓可采用芦苇或者羽毛漂。端肩下顿动作明显,适合底钓休闲!

看到这,我想大概大家都明白为什么高手一看你的漂合就知道你会不会钓鱼了吧!

三、休闲钓手如何提升竞技水平

细节决定成败!对以上各要素分析完之后我自己也大吃一惊!虽然和竞技高手相比,可能各个环节我们都只是差一点点,但如果一个环节我们差一条鱼,几个环节加在一起算,我们就输大了去了!因此,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竞技比赛中是正确的!

作为休闲钓手参加竞技比赛,我想除了以上六大要素外,以下几个方面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要苦练基本功

比赛就是抢鱼,抢鱼就要动作快,这里动作快包括几个方面:

A、抛竿起竿的频率高

这就要求我们上饵的速度要足够快,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马虎不得

B、抄鱼解鱼要快

抄不同的鱼,抄网的大小和形状,网纹疏密都是不同的,比如说钓白鲫就一定要小的密纹网,这样小钩小线才不容易缠绕!卸鱼方面,刮针的必备品。

2、要适时而变

一场比赛,前半小时和后半小时的鱼口可能是差很远的,由于儿料的味道不同,上的鱼大小也有所不同,因此遇到这些情况到要求我们及时作出调整!

3、要有自己的风格

休闲钓手初试竞技,和竞技高手相比在技术上肯定还有差距,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色和长处就成为关键!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当发现钓浮和别人无法争的时候,就坚决贯彻底钓法就是自己的特色。

别人一分钟抛三次竿,自己做不到这么快,就一分钟抛两次竿,这也是自己的风格。

笔者并非是专业的竞技高手,此文并非是为了传道授业,而是为了自己能够总结提高钓鱼的水平,如果有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各位高手能够体谅。

眼镜蛇都能钓到?男子长江钓起眼镜蛇,网友质疑:自己挂上去的


相信许多钓友,钓鱼时都碰到过蛇,甚至直接钓到过蛇特别是用活泥鳅、河虾钓鳜鱼、鲈鱼等肉食鱼时,一些爱吃鱼的水蛇,会来凑热闹。不过,近日有位湖北男子,却称自己在长江钓鱼时,钓起一条眼镜蛇!

钓到吃鱼的水蛇、菜花蛇不稀奇,眼镜蛇也能钓到?

许多网友的第一反应,都是质疑这位老兄造假,这条眼镜蛇是他自己挂上去的!

这到底是真是假?

一条水蛇,攻击上钩的罗非鱼被钓起广东一位钓友拍摄。眼镜蛇在我国比较少见,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这是一种大体型的危险蛇类,主要生活在山区、丛林、丘陵地带,以捕食鼠类、各种小兽为食。

眼镜蛇似乎并非水生蛇类,那么怎么可能被钓鱼人钓起?

菜地里发现的眼镜蛇

确实鲜少看到水中有眼镜蛇出没的记载不过,通过查阅资料,鱼类还真存在于眼镜蛇的食谱之上。当然,这并不能说明眼镜蛇就会下水捕鱼。只是,眼镜蛇是我国最危险的蛇类之一,毒性和攻击性都非常强,这位钓鱼人如果要造假,其难度和危险性都不小。

老司机们,你们碰到过野生的眼镜蛇吗?了解它的习性吗?有没有可能被人钓起来?

(从现场画面看,这条眼镜蛇似乎是被鱼钩挂住,鱼线缠住了头部。)

这是自然上钩,还是认为造假?

深秋钓鱼水温变化时鲫鱼钓行程打接口


进入中秋时节,南方天气逐渐变冷且夜间水温较低,在日照充足的情况下,鲫鱼会离底。但是出于本能,我们知道野生鲫鱼一般又不会上浮到中上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钓底部截口是个不错的办法。

一、浅水短竿

钓位应当选择深度在1~1.5米的水域,使用3.6米的钓竿(太长的钓竿钓截口鱼相对来说反应较为迟缓,短竿使用灵活,便于迅速提竿),选择细线保证钓组的灵敏度。

二、选对饵

使用雾化好、比重适中的商品饵,在不闹小鱼的情况下可以做拉饵垂钓;如果小鱼闹得厉害,应当搓饵,保证钓饵顺利穿过水的中上层,从而避开小鱼的干扰。雾化好的钓饵经过中上层水域短时间的浸泡到中下层开始雾化,达到了钓底部截口鲫鱼的目的。

三、硬尾漂

选用浮漂是钓底部截口的关键。通常钓鲫鱼用的7目软尾浮漂在钓底部截口时就显示不出其自身的长处,选用长硬尾枣核型漂身在钓底部截口时有着不可代替的优势。因为长尾浮漂在入水后行程较长,有利于在鱼截口时观漂,枣核形漂身上部较为尖细,截口时如果是送漂动作较为明显。

四、长脑线

对于脑线的长度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短脑线在钓截口鲫鱼时的灵敏度高,空钩率低,本人认为,在钓野生鲫鱼时使用长脑线较为合适。原因就是野生鱼基本都是生口鱼,长脑线在水中到位时间长,相对摆动大,诱鱼效果好。

五、注意事项

1.钓底部截口鱼并不是钓离底,调漂时应尽量调高一些,钓底一些,加大浮漂在底部的行程。找底就按照正常找底进行,由于鲫鱼喜欢追逐移动的钓饵,钓离底的钓过远远没有钓底部截口好。

2.浮漂翻身后要注意观漂。有时鲫鱼截口时浮漂的反应跟小杂鱼闹钩一样,当浮漂加速下沉或送上来都要提竿。

3.钓位水浅。中午温度高时,截口减少,就应当及时钓底。

小杂鱼水域直取鲫鱼经验共享


离笔者单位不远处,面积30亩左右的一口水塘,南宽北窄,是修火车道和高速公路取土后遗留下来的,浅处不足1米,深处却有七八米深。原来有人放养过鲢、鳙、鲤等鱼,因两三年就会干一次塘(多少还有点水),已经多年没有人放养鱼苗了。这样的小水塘沿路就有十余口,这口是最大的,其余的都在三五亩至一二十亩不等,但里面都有野生鲫鱼,个头大小不一,普遍在百克左右。

因离单位近,笔者经常在早晨上班前和下午下班后去钓三两个小时,经过多次垂钓,却发现这里的鲤鱼特别难钓。难钓的原因并不是鲫鱼不咬钩,而是里面的小麦穗鱼太多了,用多如牛毛来形容也不为过,但却没有其他杂鱼。再就是小麦穗太小,大多在5厘米左右,把浮漂搞的上蹿下跳,就像在水面上跳芭蕾舞,却钓不上鱼来。

虽然小麦穗鱼多,但里面的鲫鱼也不少,因鲫鱼是底层鱼,在小麦穗鱼的疯狂抢食钩饵下,钓饵根本就到不了底,是钓不上鲫鱼的重要原因。原来都是在2米左右的地方下竿,也没钓上几尾鲫鱼。后来就选择在浅水处下竿,还是遭到小麦穗的集群围攻,但因水浅,有时钩饵能正常到位,却不时钓上尾鲫鱼。

为什么浅水处能有鲫鱼咬钩,而深水处却很少上鲫鱼?究其原因,是因浅水处水浅,钩饵沉底快,在水中滞留时间短,相对减少了小麦穗鱼抢食饵料的时间,给底层的鲫鱼创造了索饵的机会。而在深水处就不同了,因水深,钩饵到底的时间长,延长了在水中的滞留时间,也就给成群结队的小麦穗鱼闹钩延长了时间和机会,在钩饵到底时,钩上已经没有饵料了,怎会有鲫鱼咬钩呢?

去年5月8日下午下班后,笔者又来到这口大塘,在南岸一平整处选点下竿。使用3.6米手竿,1号主线、0.6号子线、2号袖钩、4号浮漂,为了对付小麦穗,调钓较迟钝,空钩半水调4目钓3目,水深不足1米。用底窝和酒泡小米喂窝,因小麦穗闹钩太厉害,就使用清淡型的饵料。但还是不行,小麦穗是什么饵料都吃,它们对任何饵料都有浓厚的兴趣。这天钓了二个小时,只钓获5尾鲫鱼和一尾斤重的鲤鱼。

9日下午同一时间又来到钓点,这次改变战术。因小麦穗对任何饵料都有兴趣,而小鲫鱼却钟情于浓腥饵料,就一反常规,使用浓腥饵料,外加蚕蛹粉。为了应对小麦穗闹钩,延长钓饵的滞钩时间,就使用短丝粉并加大拉丝粉用量,大到总饵量的30%,使之变黏,减轻雾化能力,但却很软,喂窝后开钓。因小麦穗太多,上升、下拉、快速黑漂、斜拉入水等快而较大的动作。经过实践、判断与总结,这些大动作都是小麦穗的杰作,就是提竿也钓不上来。

这些动作就不去理它,就当是在观看一出精彩的水上芭蕾舞表演,但要在这些大动作中去寻找鲫鱼咬钩时的小动作。因鲫鱼咬钩稳,动作比这些小不点闹钩要稳定的多,在这些个大动作中,如果浮漂出现有力度的下顿、平稳的上顶,在浮漂快速上升或下沉中出现一个有力度的下顿或停止动作,浮漂被拉黑后不上浮,被快速拉黑后不回位,快速上升后不下沉等这些浮漂信息,都是鲫鱼咬钩的真实动作,及时扬竿多数会中鱼。

在这种地方钓鱼,大多是除了小麦穗没有其他小杂鱼。要在不正常的浮漂信息中,寻找鲫鱼咬钩时的信号,可说是非常困难的,要用眼睛去细心观察浮漂,用心去捕捉这些细微信号,才是最重要的。再就是喂窝后不要钓窝子的中间,因窝子里是这些小麦穗的天下,鲫鱼多在外围转悠,寻找零星的饵料碎渣,要把钩饵投在窝子外围1米的范围内。

虽然小麦穗鱼属于如影随形的一种小鱼,钩饵到哪儿它们就追到哪儿,可窝外的小麦穗毕竟少一些,也就为钓获鲫鱼制造一点机会。这次垂钓两个小时,竟然钓获50克重的小鲫鱼20尾,100克重的7尾,300克重的2尾,500克重的鲤鱼2尾。

总结:在这种地方钓鱼,因为经常干塘的原因,一般是没有大鱼的,里面生长的大多是小鲫鱼和为数不多的大鲫鱼、麦穗和小白鲦,鲫鱼个体多在百克以下,小杂鱼也是麦穗和小白鲦,几乎没有其他鱼。在钓组配置上,要遵循宁小勿大的原则来配制,但钩子要大一点,以伊豆钩为例,可使用3号钩。

如果太小了,饵团就会相应变小,增加中小麦穗和白鲦的机会。钓浅水不要钓深水,浅水处钩饵到位快,减少了钩饵在水中下降时的滞留时间,为鲫鱼提供了抢食饵料的机会。在垂钓中,应尽量避免钓窝子中间,要以窝外一米范围之内,前、后、左、右轮流下竿,会有很不错的效果。因小麦穗和小白鲦对任何饵料都有浓厚的兴趣,就不要刻意去使用什么能避小杂鱼的饵料,那样就会适得其反,因小杂鱼不喜欢的饵料,鲫鱼、鲤鱼也不会喜欢吃。

根据这些特点,就要配制鲫鱼喜欢吃的可口饵料,不要怕小杂鱼疯狂闹钩,因为这些个小杂鱼对任何饵料都会疯狂闹钩,不要用饵料去规避它,要使用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求每一次抛竿都不要抛在相同的地方,来避开它们。俗话说的好,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在这种小杂鱼多的地方钓鱼,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规避这些小杂鱼的,只有采用游击战才能多少起点作用。

在这些小杂鱼中钓鲫鱼,饵料的状态就尤为重要,在制作过程中和开饵手法上一定要控制饵料不要过度的雾化,小鱼对雾化的细小颗粒太感兴趣了。垂钓时要看所钓水域里的鱼喜欢吃哪种饵,如果硬饵也可以钓到鱼,那么这种状态的饵料就是首选。但硬饵也要散软一些,即硬又粘的饵在引鱼和垂钓效果上都不怎么很好。

在小杂鱼不是很多的水域不要加太多的纤维饵,但可以在配料中加入些如丸九等饵料,来调节这种饵的黏散,并使其入水后保持有微弱的到底雾化能力,但一定要多打饵,打饵是为了控制饵的中途雾化,到底后稍微的雾化会引来不太多的小鱼杂鱼,而随之而来的鲫鱼会驱散小杂鱼。垂钓过程中如发现硬饵有动作但中鱼率很低,那么就要换上软些的饵,但软饵开的一定要黏一些,要禁得住小鱼的啄咬才行。

如果是在小杂鱼较多的水域,避免它们吃饵是绝对不可能的了,这时的饵一定要加入大量的纤维蛋白,要多打狠打,这样配制出的饵料才黏,并且还软。之所以软,是因为在小杂鱼多的地方是不能使用雾化好的饵料的,硬饵鲫鱼也不喜欢吃,只有软饵才能为鲫鱼吞饵创造适口性;之所以黏,是为了增加饵料的粘附能力,延长滞钩时间,增加抵抗小杂鱼闹钩的能力,为鲫鱼咬钩创造机会。

但禁用拉饵,在这种小麦穗和小白鲦多的水塘,这些小杂鱼嘴很小,因拉丝粉的原因,导致钩上拉丝长网状物多,小杂鱼就会咬住一点点丝到处跑,相应增加小杂鱼闹钩的机会。搓的饵团如黄豆粒,因为饵料软,黄豆粒大小的饵团对小鲫鱼索饵不会构成大的影响。这么大的饵团,这些小杂鱼是吃不下去的,只是把浮漂搞的上窜下跳,动作幅度大,要在这些较大浮漂动作中,精心寻找鲫鱼咬钩时的信号,提高中鲫鱼的概率。

夏季钓鱼防蛇、防蚊虫、防中暑小妙招


盛夏酷暑已经来临,对于垂钓者,尤其是野钓和夜钓的朋友,预防蚊虫叮咬和预防中暑相当重要。

蚊虫叮咬,主要是毒蛇,蜈蚣,毒蝎,蚊子,蜱虫和黄蜂。其中以毒蛇最危险。

南方的眼镜蛇,金环蛇,竹叶青,北方的蝮蛇,都有很强的攻击性和神经毒液。由于其特有的保护色,垂钓者很难发现。一旦被攻击,救治不及时会危及生命。预防就成为主要措施。

蚊子体型虽小,被叮咬后肿痛和瘙痒倒是其次,主要是蚊子为疟疾和登革热病原体的中间宿主和传播者。病原体,通过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在人体内繁殖或复制引起发病。

蜱虫携带森林脑炎病毒和神经麻痹毒素,叮咬时,被叮咬者无痛感。其头部直接钻入人体吸食血液。近年被蜱虫叮咬引起死亡的报告屡有发生。

预防毒蛇咬伤

1:在草深林密的通往钓点的小路行走时,一定要穿高筒靴鞋。用携带的抄网杆,支架打击地面的杂草和空中的树枝,进行驱赶。

2:蛇类有夜间到鱼护偷鱼的劣迹,其实白天也有。预防钓位有蛇侵入,可用雄黄粉,以钓位为中心画一半径为2米 的圆弧。蛇类最怕雄黄的味道,闻到就会远离。

3 : 吸烟的钓友,烟蒂不要丢弃,把烟蒂收集起来,用矿泉水瓶装好,到钓场后用钓场水浸泡烟蒂,把泡烟蒂的水在钓点周威泼洒。蛇特别惧怕烟油的味道。绝不会到有烟味的地方。

预防蚊虫叮咬

1:现在有防蚊防晒的钓鱼服,钓友不要吝啬。可以说是小投入大受益。

2:常规的防蚊药物很多,花露水,风油精,蚊香都要常备。只是使用这些产品都会在手上留下气味。尤其是风油精,再去接触鱼饵,就会影响上鱼。

3:介绍一种花钱少效果好的自制防蚊妙招:维生素B2 20片,维生素B12 20片研粉,艾叶一两,先用艾叶煮水,用艾叶水浸泡维生素粉。用配置好的药水擦洗或喷洒在衣服上有很好的防蚊效果。

预防中暑

夏季垂钓,气温高出汗多,水分丢失很快。防晒措施不到位,烈日下暴晒,会出现日射病或者日光灼伤。过厚的服饰透气散热效果差,会出现热射病。日射病,热射病都是中暑。主要表现困倦,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无力。判断力下降!重者会意识丧失,昏迷。救治不及时会发生脑水肿,后果很严重!

主要预防措施:

1:盛夏出钓,尽量抓住早晚时间段。这个时段凉爽宜人,也是一天中上鱼最好的时段。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最好不要出钓。

2:防晒服,钓鱼伞已经普及。绝对不能在烈日下暴晒。钓鱼伞遮风挡雨防日晒。可是钓友的好帮手。下点血本吧!

3:夏季钓鱼尽量结伴而行。对于发生中暑者,要立即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解开衣服,湿毛巾擦浴。服用藿香正气水,太阳穴擦敷清凉油风油精。

4:备足饮用水,渔夫在中国钓鱼杂志看到一个有效的小方子,现分享给大家:

绿豆100克,冰糖20克,鲜丝瓜花8-10朵,食盐5克。先用绿豆煮水,煮至绿豆开花。去除绿豆,用绿豆水煮丝瓜花。煮好后用滤出汤汁融化冰糖和食盐。装瓶备用。

此汤汁清爽解暑,补糖补盐。醒脑提神!对预防中暑,和中暑后治疗效果很好。现在渔夫出钓,只要时间允许都会备上一瓶。这个季节丝瓜花很容易采到!

一起看看壮观的内蒙古呼伦湖冰上捕鱼活动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意思是海一样的湖,面积2339平方公里,有两个香港那么大,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北 方最大的湖。有人称它呼伦湖是中国最大的一块冰,这个比喻很形象。

位于祖国东北与俄罗俄相邻的达赉湖,从每年的十一月开始冰冻,一直到翌年的五月才开始融 化,冰的厚度将近一米,近两千多平方公里的一块大冰实在是够大的了,这片中国最大的冰面上又演绎了怎样的冬之故事呢?

不要以为冰冻三尺的呼伦湖就平静了,在这块巨冰之下却有着不尽的宝藏。呼伦湖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渔业生产史,冰冻的湖下藏有鲤鱼、 鲫鱼、油餐鲦、蒙古红鲌、鲶鱼、秀丽白虾等30余种鱼类。

为了保护资源,呼伦湖夏天是禁止捕鱼的,每年自4月开始直到11月,呼伦湖都是处在封湖休渔 期,冬季只有冰层达到45公分左右,并且经过验冰人员检测合格后,才可以开始冬捕。

呼伦湖冬季捕渔的产量要占到全年产量的80%以上。被誉为中国的爱斯 基摩人的捕鱼者们,延用已经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传统的冰下捕鱼的方式进行冰上捕渔,近年,冰上捕渔这一原始的捕捞方式已成为呼伦贝尔冬季旅游的一个看点。

每年冰捕开始是有隆重的祭典仪式的,现在已经演绎为内蒙古满洲里的冰捕节了。只见戴着狗皮帽子、束腰棉袄、脚上蹬着防水鞋的渔工先是跪拜祭天祭地,然后就 带着冰上捕渔的家伙什坐着大胶轮车浩浩荡荡地在中国最大的冰面上捕捞冰下的宝藏了。

经过下网给网走杆钻冰几道程序应该是做的捕捞准备吧, 最为摄人心魄的一幕便是破冰捕鱼了,只见长龙式的大网由拖拉机纤引着从冰口徐徐拉出的时候,一条条还在冬眠的鱼在睡梦中便被惊醒,在大网里扑楞着、跳跃 着,引起人们一阵阵的惊呼。

遗憾的是我参加的冰捕见到的鱼并不是很大,与我想象的壮观场面差距很大,这让我有些沮丧,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网鱼是呼伦湖特有的小白鱼,它是长不太大的。 但让我激动的是渔工们用抄捞子将鱼捞至冰上,再用板锹将鱼扬洒在冰面上以防冻成坨的场景。

此时在金色的阳光下,银鱼漫天飞舞着像是跳跃着的金鱼,阳光鱼影映着渔工们的笑脸,那种感觉就是农民享受着丰收后的喜悦。捕渔节这天只是呼伦湖冬季刚刚拉开冰上捕渔的大幕。渔工告诉我:那一网打上来几十吨大鱼的时 候太多了,以后有机会你再来吧,一定让你大饱眼福的!是的,真想有机会再去达赉湖看看冰上捕渔的壮观......

去年冬天回家乡,去满洲里的呼伦湖参加冰捕节,观赏了达莱湖渔工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冰上捕渔的过程。当时的场面感觉不如想象中的壮观,所以就放了起来。今天无意间回看,感觉整个场景和过程还是很有特色的,所以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下。(文/图冰城馨子)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蛇与鮰鱼水中翻滚,场面壮观》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与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