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线钓鱼的技巧。

铅皮,在垂钓过程中有很多钓友会经常忽略,但它在垂钓过程中却起着很大的作用。铅坠铅皮的大小,可以决定鱼钩浮漂的平衡力,也可以决定钓友们的渔获多少。我们在平常垂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垂钓时在拉竿以后,铅坠上的铅皮散开了,或者脑线缠绕的非常严重,再或者鱼钩的钓目和抛竿之前的钓目发生了改变,浮漂也往上浮出来几目。还有垂钓时在投竿以后,鱼钩上的浮漂消失了。如果出现以上几种情况的话,多半都是因为铅坠上的铅皮没有装好。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把铅坠上的铅皮装好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吧。

1、铅坠的铅皮会散开

这是因为钓友在裹铅皮的时候没有过好,在裹最后一圈的时候没有把铅坠的铅皮头装好。钓友们在裹最后一圈的时候需要我们用指甲在铅坠的铅皮头上下端用力的刮蹭,这样铅坠的铅皮就会紧紧的贴在铅皮上了。

2、脑线会缠绕的很严重

修剪铅皮时,很多钓友是随意地一刀剪下来,也有的钓友会特意将铅皮的两端剪成半圆状,其实这两种效果都不好。如果修剪出来的铅皮不是直线,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就会形成螺旋状的形式来上升,这样脑线自然就会缠在一块了。

3、拉竿之后,鱼钩的钓目和之前投竿的钓目不一样

这种情况主要是在钓友在上面加的小块铅皮在水中脱落而造成的。许多钓友在铅皮减少之后再在铅皮里面加上一小块的铅皮来做调整。但是这样做很容易在水中脱落。许多钓友都是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但其实剪成非常细的长条是最好的,将它横着卷在铅皮的里面,这样铅皮就不容易在水中脱落了。这种也非常好修剪。

4、鱼钩的浮漂不见了

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我们加的铅皮太多了,这样就会导致脑线的重量太重了,鱼钩的浮漂也就会往下沉,这时候只需要将铅皮的重量减轻就可以了。

在垂钓之前做准备的时候,我们要怎样才能剪好铅皮呢?

1、首先,我们需要将铅皮紧紧的裹在铅皮底座的上面,尽可能的做到整齐,在每次换浮标的时候都需要换上和它相符的铅皮,不需要在中间的部分夹上小铅块,也可以先买一个小盒子将他们分开分成很多份,在每一份的上面都标注好这个铅皮要搭配那支浮标,这样下次使用或者是保存的时候也非常方便。

2、接下来,在剪铅之前需要把浮标一起插上,铅坠和浮标在进入水里以后注意查看浮标在翻身以后下沉的是快还是慢,如果是下沉的快这时就应该多剪一些铅皮来进行调整,如果是下沉的慢的话就应该是快到调目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少剪一些铅皮。

3、最后的时候,只需要将铅皮卷紧,调目调到大概的目数以后再用力的扬竿,这时需要做到铅坠不能露出水面,这样才能将铅皮里面的气泡赶跑,才能够准确的找到合适的调目!

在垂钓的过程中知道了铅皮的重要性,钓友们就会有很好的鱼获。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浅谈钓鱼长脑线的垂钓技法


上篇我们提到脑线长短最好在3~15厘米左右比较适宜,但台湾有一种长脑线垂钓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脑线有46~49厘米(0.4-1.5尺),钩、坠均在水中。经过我们一些钓友的实践,发现这个钓法的效果同样很好。因此对我们用短子线的传统观念也有所改变。下面笔者就来讲讲这台湾的长脑线垂钓钓法吧。

长脑线的反映灵不灵敏是相对而言的,并不存在绝对性。它的前提是水线长短是否适宜,台湾钓法多采用一上一下两个鱼钩(距离3厘米左右),只要下面的鱼钩刚到水底,鱼漂反应就会灵敏。关键是需要确切弄清垂钓地点的准确深度,再调整好钩、坠和鱼漂的距离,这是使用长脑线的关键。

使用长脑线调整水线十分麻烦。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在下钩前,装好鱼漂,先不装脑线,先在线端夹一重物,事先试好各钓点的水深及每一钓点附近是否平坦。根据实际深度,装上脑线并把浮漂下移至脑线的长度,再拴饵垂约。

另种办法是把重物夹在下面一只钩的根部来试测水深,此法多在更换钓位时应用。如果鱼钩抛入水中,鱼漂没有什么反应,并不说明水线合适,因为也可能是新钓点较原来钓点水浅,必须把漂适当下移后再试,直至漂高度小于正常髙度时,才能试出实际水深。

台湾长脑线钓法的风线或竿尖是在水中的,因为这种方法,单钩在水里,坠和上钩都悬在水中,很难定位。风线若在水面,稍有微风,就会漂动,很快把鱼漂拉离鱼窝,所以风线入水,可使鱼漂保持较长时间定位。

长脑线,鱼在吃食时不论是抬头向上或平拉游走,只要饵的运动不是严格沿悬垂脑线的轴线方向向上,就不会出现送漂,反应在水面上则是漂在抖动式下沉,这时为最佳的提竿时机。

长脑线垂钓讲究取得自然。一般采用小钩(丸袖4~6号或伊势尼521,520号),细线,线分两段。上段为主线,较粗,下为脑线。连接器又是鱼坠,由于脑线细长摆幅自然大鱼咬食方便,且易入口又称之为幽灵钓法。

坠环合一的优势在于不会因脑线细,而损坏鱼漂和坠。保持一钩着地,一钩悬空也是成功的关键。在下钩动作上也应注意,正确的方法是,右手握竿(竿长4.5-5.4米〕,左手抓住连接器,把很软的竿梢拉成弓形,双手轻轻向前一送,加上竿梢的弹力,把连接器和钩送至正前方水中。

开始时,鱼漂平卧水面,随即把竿尖插入水中,待饵钩、连接器下沉拉动鱼漂直立时,马上抬竿拉线,待鱼漂下沉,饵钩着底时,再把鱼竿向前推一下。使漂与钩在同一垂直线上,再把竿放在竿架上。

长脑线垂钓用饵要求精制,诱惑力强,这一点非常重要。台湾多用蚯蚓、果物、粮食,经冷冻、干燥、提炼、混合精炼。这种饵料用水调和成红色,像嘴唇和耳垂那么柔软,入水后分量轻,香味浓,逐渐溶化成雾状,有造窝的功效。

钓鱼脑线的长短优劣分析及其的调节技巧


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脑线长短技巧。脑线就是我们俗说的子线,在我们垂钓过程中,脑线长短关乎着我们鱼漂是否能够灵敏的反映出鱼咬钩的信号,因此可不要小看脑线长度带来的影响。

一、脑线长短的优势和劣势

脑线代表着鱼坠和鱼钩间的距离,脑线短,坠钩距离短,鱼容易发现或碰到鱼坠,而不敢咬钩。但这样拴法,灵敏度髙,鱼一咬钩,鱼漂马上就有变化。

脑线长,鱼咬钩时,可避免其警觉,上钩率较髙。但是咬钩后,鱼坠,不动,鱼漂的反应就不明显,有可能丧失提竿时机。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脑线长短的影响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要从许多方面予以综合考虑,从而选择最佳长度。

二、脑线长短的调节技巧

(1)要看水情

鱼在流速不同的水里,表现出不同的咬食特点,如水流速大,鱼通常不会主动咬食,这时须用重坠、长脑线,这样坠落底后,落入石块间或凹坑处,钩饵易被鱼发现。若是水流速不大,钩饵和鱼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鱼吃食有较强的选择性,一般采用细漂、轻坠、短脑线。

如果水较深、较浑,鱼儿吃食动作小,鱼漂反应仅为轻微抖动,为了提高灵敏度,一般采用短脑线。在较浅、清澈的水中垂钓,鱼的警惕性比较高,处处小心翼翼,所以此时也宜用短脑线。

(2)要看看水环境

如果是平坦的沙质河底,钓钩不会坠入沙中,钓饵周围开阔,鱼儿吞食无障碍,脑线宜短。乱石底,河底堆满了大大小小的乱石,钓饵必须置于石头下面,不能落在石头上面,为了防止钩线被拉入石缝中,必须及时提竿,脑线也要短一些。草底河床,脑线若短,饵钩会被坠带入单丛根部,鱼儿难以发现,所以脑线以长为好。

(3)看鱼饵品种情况

荤饵多为活食需要鱼儿反复几次才能吞食到,为了免去鱼的怀疑,所以脑线以长为宜;素饵一般易入口,也易掉落,所以脑线相对要短为好。

(4)从鱼的个体来看

鱼体小,密度小,咬饵缓慢,幅度小,宜用短脑线。鱼体大,密度大,抢食强的鱼儿,垂钓时脑线宜长。

(5)从季节上看

一般夏、秋季多用素食,脑线宜短。春季和初夏多用荤食,脑线宜长。冬季脑线也以短为宜。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脑线长短的选择原则不一而足,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但大部分钓友认为最短脑线,应不短于3厘米,最长者不应超过15厘米。

防止子线缠绕的方法


子线的绑法是钓鱼新手必须学会的技巧,使用双钩钓鱼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两根子线缠绕在一起的麻烦事,如果钓小鲫鱼,用1.0或更细的子线,缠绕在一起很难将其解开,下面分享一种防缠绕子线的绑法,图文加视频教程哦!

这种方法可以很有效的避免两只鱼钩缠绕,避免缠绕效果应该是很好,小缺点就是定位钩距时一定要注意。连接八字环:先把线穿过8紫环的孔,按照上面的方法,最后把8字环那一段线穿过拧了好几圈的那个孔,一拉,8字环就穿过这个孔,再拉两边的线就行了!钓友们可以试一下。具体步骤请点击下方视频教程。

野钓既能抗走水又可避免缠绕的几个小技巧


野钓虽好但也有很多令人头疼的事情,比如说走水、小鱼闹窝等等,这些问题年年都会有钓友问,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一发。像今天要说的走水,我觉得都可以算进野钓十大难题了。怎么说呢,防走水其实并不难,难得是在防止走水的同时又能不失钓组的灵敏度!还有关于子线缠绕的问题,这个可能新手问得多些,咱们也一并解决了。

一、子线上加2粒太空豆,防止中小型走水

防止走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防止走漂)有很多种办法,这些办法实际上是根据不同的水流速度而制定的。换言之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走水程度来选择方法,这样才能在扛住走水的同时尽可能钓得灵敏些。对于一般的小走水不需要用滑铅、跑铅等大钝钓法,只需要在绑子线的时候,穿入两颗太空豆和一个铅皮座,子线可在家提前准备好,一旦走水马上就可以拿出来用。使用的时候要把太空豆打开,让铅可以自由活动,铅坠的大小根据鱼的大小、走水程度来定。如果你钓鲫鱼为主就穿入较长那根子线;如果钓鲤鱼为主就穿在短子线上。区别是子线弯曲的程度不同,钓鲫鱼相对需要灵敏,穿在长子线上弯曲较小,反正如果穿在长子线上,弯曲幅度变大,能让鲤鱼吃得更安心。

这种钓法也称为子母铅,严格意义上讲它也属于跑铅的一种,但是和大家平常用的大跑相比要灵敏许多。还有如果你直接穿入两颗太空豆中间不加铅皮座也可以,直接把铅裹在太空豆上即可,缺点是铅坠不能自己活动,较钝。无论哪种方法,主线上的铅都是不需要动的,正常调漂即可。

二、还有一种办法

是直接将主线上的铅皮取下,包在子线上。同样的如果你钓鲫鱼包在短子线上,钓鲤鱼绑在长子线上。这种方法是我前几年在看某个钓鱼节目时学到的,当时应该是邓刚大师说的。

要是水流过急以上几种办法都用不了了,只能换成大跑铅,甚至是钓竿稍!

三、两根子线分别穿入一颗太空豆,防止缠绕。

相比前面的抗走水,这种办法讲起来就简单的多,一幅子线由一长一短两根组成,一根穿一粒太空豆即可。使用的时候将豆子移到最顶端,就能够使子线分开一些,这个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子线不宜过长,单根应当控制在15公分以内。不过这个长度野钓应该够用了,如果真正是钓大体型的鱼双子线也不好用,单钩通线才是王道。

最后关于野钓走水的一些补充

像一些很小的走水,浮漂移动速度不快的前提下,大家都会将就着钓,懒得去做调整,这时你可以试着把子线改短一点,如果还是移动,就稍微剪剪铅皮,直至浮漂平稳

浮漂吃水和子线缠绕的解决技巧


经常去野外垂钓的钓友会发现这么一个情况,刚开始调漂的时候还很精准,但是钓着钓着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浮漂开始吃水影响到鱼口,并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悬坠钓使用较细的子线时,很容易出现缠绕的现象,浮漂的走水和子线的缠绕给垂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里就说下相关的解决办法。

一、浮漂吃水方面

1、第一个可能就是浮漂在入水之前处于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中,而浮漂入水后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浮力下降进而影响到调目下降,很容易给人造成一个错觉浮漂吃谁了,尤其是使用去壳孔雀羽和芦苇这两种材质的浮漂,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很大。

2、所以浮漂的吃水现象并不会因为浮漂的材质高档就会不吃水,常用的巴尔衫木、芦苇和孔雀羽浮漂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吃水现象,所以在调钓的时候最好把浮漂先放入钓场的水中浸泡十分钟左右,让浮漂适应了水体温度后再进行调钓,这样调钓之后就能够有效避免温度方面的吃水现象了。

3、钓着钓着发现漂目和刚开始不一样就是浮漂吃水后浮力变小影响的,这个时候把铅皮去掉一部分就可以了,另外选用的浮漂尽量是优质的品牌浮漂,做工方面和质量方面会做的更好,有效减少吃水的现象发生。

4、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野外水底状况很复杂,抛投的时候如果偏左偏右或者偏前偏后都可能让钩饵落到坑洼处,或者抛投的时候时而满竿时而不满也会影响到调钓的精准度。

5、其实影响到浮漂的条件因素非常多,最主要的还是垂钓的地形方面,和竞技钓不同水底非常复杂,在半水中调钓好挂上饵之后的钓目比调目低是正常现象,只要每垂钓一段时间就对浮漂进行再次调钓,虽然麻烦但是保证了精确度。

6、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保证抛投的水平,让每次投竿钩饵落点集中,就不会让钩饵时而落到凸起的地方时而悬浮在坑洼中。

二、子线缠绕的现象

1、上鱼之后出现乱线是很常见也很令人郁闷的事情,很多钓友在中鱼之后就会瞬间紧张起来,急于把鱼儿提上岸,使用的力度不知不觉的就大了很多,其实正确的做法是中鱼之后要稳定住让鱼儿在水中游动耗费体力。

2、比如说在1米水深的水域中钓得一两的小鲫鱼时,要把鱼儿溜到鱼护处保证鱼体不再扭动就可以了,此时摘鱼就不会因为乱蹦乱跳导致子线缠绕了,当然这只是休闲钓的做法,如果在鱼情快的竞技钓中就另当别论了。

3、拉饵的时候也容易乱线,春钓鱼口比较弱,所以使用的子线很细,在拉饵的时候两条子线会扭到一起,如果不把子线捋顺的话,拉出来的饵料上钩会贴在下面的子线上,会影响到鱼儿吃钩进食,导致上鱼率下降。

4、这个时候最好把子线捋顺再拉饵,用手指把两股交缠的子线给划拉开放在饵盘上再拉饵效果就会好很多,如果缠线比较频繁的话,最好适当的把子线加粗一点,不太影响上鱼就可以了,毕竟多次缠线很是浪费时间。

5、搓饵的时候也容易乱线,不过这倒是好解决了很多,在装饵的时候可以先把下钩的饵料装上,接着再装上钩的饵料,在装上钩的时候松开下钩,上下两个钩自然就分开了,另外提醒一下饵料方面,野外水域中食物比较匮乏,鱼儿虽然对食物不是很挑剔,但是合理的调制饵料状态和味型,是提高上鱼率的保障。

注意:

垂钓比较考验一个人的细心和耐心,不管是上鱼好不好还是垂钓流程顺不顺畅都需要用心发现去解决的,只要善于分析灵活变通,没有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

手工防止子线缠绕的一些小技巧


钓鱼的时候,我们时常会遇到脑线互缠的事,这真的很烦人,所以钓友们都在设法加以改进。笔者认为加一硬塑管,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其关键物件就是太空豆或星漂用后所剩的钢丝,届时选用最细的为好。

首先是选有一定强度的硬塑料管或有机玻璃管,其管亦以细为好,可选用小孩所食用的一种棒棒糖的空心塑料柄为之。截取约2.4厘米一段,在此管壁 1.2厘米处,以针锥刺穿一小孔。然后将所用脑线贯穿此管,其两端并系拴所用钓钩。再将太空豆或星漂用后之钢丝由该塑管针锥所刺之穿入并从任一管端穿出, 并将塑料管端外露出的钢丝分开成套。将该端之钓钩从钢丝套中穿过。

钢丝套柄,脑线即从管中孔被拉出,剪断钢丝。以下是整理脑线两端的长 度,是打结还是反捻环,则由钓友自由处置。最后将竹牙签削细插入管中,固定脑线,以不使该脑线任意滑动为准。但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此竹签需满赛管中,尤其 不可仅堵两头,以避免此塑管成为变相的星漂而影响立漂功能;再就是此竹签不可过紧,否则会损伤脑线。

破解子线缠绕、打结的秘密


​导读:钓友们在冬季钓鱼,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子线特别容易打结或者缠绕,那么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很多老钓友都会说,冬季鱼口轻,鱼儿力气小,使用子线比较细,提竿不注意就会打结。这是冬季钓鱼提竿子线容易打结的一种方式,如果线组做不好,也是很容易打结的。

光头觉得3种最容易打结绕线的方式,一是线组问题、二是鱼竿问题、三是手法问题,咱们来分析分析。怎么减轻打结的频率,从而节约时间,节约子线。

一、线组问题

线组的组成我们钓友都很熟悉,线组细节能不能做好关系到收获,关系到绕线打结。那么线组造成绕线打结的原因有哪些呢?光头觉得有3种,一是铅皮座不圆滑或者过薄;二是、主线连接八字环线头过长;三是、子线搭配不合理。具体咱们来分析分析

1、铅皮座不圆滑或者过薄

铅皮座问题在子线缠绕中,占的比例很大,最容易缠绕打结有3种方式。

①、有些钓友图省事,卷铅皮不细心,随意卷。造成铅皮座铅皮一头凸出,一头凹陷,铅皮不够圆滑,不饱满。这种情况,提竿后子线很容易挂在铅皮座上,造成打结绕线。

②、抠门,在浮漂大小不一样的情况下,懒得把铅皮换掉从新调漂,采用夹铅皮的方式来调漂。垂钓中由于风的因素或者其他影响,需要换大一号浮漂。有些钓友不换掉铅皮从新调漂,只是剪掉一点铅皮夹在铅皮座内调漂。这就造成铅皮座不圆滑,从而造成子线打结缠绕。

③、有些铅皮很薄很柔软,专门为小漂设计,钓友买的时候,并没有注意,使用这种薄铅皮。垂钓中提竿用力过猛,由于水的阻力很容易就把铅皮冲开,提竿后子线挂在铅皮上造成缠绕打结。

解决方式:

①、卷铅皮的时候一定要压密实,铅皮卷中间不要留空隙,铅皮两头不要出现凸出的情况,实在不行就用卷铅板,卷铅板卷出的铅皮更圆滑紧实,不会长短不齐。

②、换漂后从新调漂,不要剪一点铅皮夹进去,不要“修三年补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没必要这么简朴。再说铅皮换下来后还可以留着调小漂用,也不会浪费。

③、吃铅量大的浮漂或者深水中钓鱼,不要选择太薄的铅皮。如果当时没有厚铅皮,那么提竿的时候不要太用力,手握鱼竿向上抬一下再把线组脱出水面。

铅皮不圆滑,或者凸出,提竿后鱼竿的惯性带动鱼钩,鱼钩子线弹起挂到铅皮座,从而造成打结缠绕。铅皮座修整圆滑、不凸出、调好漂后把修剪铅皮的地方用指甲压实,可以避免。

2、主线链接八字环线头过长

很多钓友做线组的时候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主线连接八字环的地方,没有做进一步处理,线头很长。那么只露出2-3毫米的线头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

钓鱼的子线都比较细,特别是钓小鱼的线组,比如0.4的子线直径只有0.104毫米,线头露出3毫米就是他的30多倍,30多倍的差距提竿后子线肯定容易挂到线头。

解决方式有两种:

①、剪短线头的长度,使线头更短,剪短后可以使用打火机烧一下线头,使线头剪断的一段更粗,可以防止主线八字环连接处没有拉紧,提竿后松动,起到一个固定作用。

②、最好的办法还是使用防缠豆,在连接主线八字环之前装上防缠绕豆,连接好以后,剪去线头,下拉防缠豆,这是防止线头过长最好的方式。

线头过长,不管是线组的粗细,提竿后都容易缠绕挂线。剪短线头用打火机烧一下,或者用防缠豆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子线过长

长子线好处很多,比如:长子线拉力值大,适合钓大鱼,不易断。钓轻口鱼,子线摆动幅度大,诱鱼能力强。钓滑口鱼,减轻鱼儿的警惕心,长子线鱼钩距离铅皮座比较远,隐蔽性强不易惊鱼等等。

很多钓友喜欢用长子线,不分场合不分鱼情,特别是钓鲫鱼长子线比较容易绕线打结,这是因为,有些小鲫鱼、白条、鳑鲏、麦穗等鱼类个体比较小,在水底吃钩的时候拖着饵料就跑,子线在水底就已经打结了,提竿后就是死结。

解决方式:

钓什么鱼用多长的子线,不要一味追求线组的诱鱼程度。而忽略了小鱼闹窝或者提竿后线组打结的问题。那么钓鲫鱼应该用多长的子线呢?比如:野钓2两以下或者2两左右小鲫鱼子线长度15公分左右,2两以上8两一下15-20公分,可以做个参考。

鱼情的不同子线长短不一样,鱼情好子线可以短一点,子线短鱼钩到位快,上鱼快,鱼情差子线长一点,诱鱼效果好。小鱼多子线短一点,减少小鱼接口的几率,小鱼少子线长一点。跟着鱼情去选择子线的长度,不要一味追求长子线,造成提竿绕线打结。

二、鱼竿问题

钓什么鱼用什么鱼竿,鱼竿搭配不合理也是绕线打结的一个原因。为什么鱼竿要分19调、28调、37调、46调?调性不一样鱼竿的软硬程度不一样,使用的线组也不一样。

比如:用19调鲤鱼竿钓鲫鱼,很容易绕线。这是因为鱼竿比较硬,也比较重,提竿就要用力。鱼竿竿稍又没有弹性,这个力就有线组承受,线组传导给铅皮座和鱼钩。铅皮座和鱼钩就飞起来了,造成绕线打结。

解决方式有两点:

①:钓小鱼不要用过硬的鱼竿,硬竿不适合钓小鱼,除了提竿会绕线外,小鱼鱼嘴比较薄,挂破鱼嘴脱钩的几率很大。

②:如果用硬竿,提竿的时候不要太用力,手握鱼竿轻微上挑鱼竿,手臂不用抬起,手腕抬起,绕线的几率大大减少。

野钓最好是目标鱼钓什么鱼用什么鱼竿,硬竿细线钓小鱼容易绕线、打结、切线、跑鱼。软竿钓大鱼不好遛鱼,不好控鱼容易跑鱼,这也是鱼竿调性的意义所在。

三、手法问题

手法不正确也是钓鱼中容易绕线打结的原因,原因有两点,一种是没有压水线、一种是鱼儿脱钩跑鱼,咱们来分析分析。

1、压水线

钓鱼的时候有些钓友抛竿后,没有把水线压入水中,水线在水面飘着,竿稍也在半空中。提竿的时候虽说力气很小,但是铅皮已经飞起,很容易造成子线打结。

怎么解决:

解决方式也很简单,抛竿入水后回拉鱼竿,上提竿把,让竿稍入水,这时候水线也已经入水。中鱼后提竿,线组也承受一部分力,不至于让铅皮受力过大,铅皮不会快速弹起,铅皮不会飞出水面子线缠绕打结问题大大减轻。

台钓水线还是要压,他有两个好处,一是防止铅皮受力过大飞起绕线打结。二是防止有风的天气线组在水面漂浮,被风力或者水浪吹动。从而带动浮漂鱼钩偏离窝点。

2、鱼儿脱钩

鱼儿吃钩提竿,半途脱钩线组就会弹起,造成绕线打结,脱钩的原因有很多。调漂过灵、提竿过早、鱼口轻等等,特别是半水跑鱼都会绕线。

解决方式

这种情况无法完全避免,只能减轻,不管是谁钓鱼,不管水平有多好,都会脱钩跑鱼,只能尽量减少跑鱼的几率。只能线组、鱼钩搭配合理,适当放口,不确定的有口不要抓,防止跑鱼。

这种跑鱼造成线组弹起的情况,可以说没有一位钓友不碰到,太正常了,想要完全避免可以明确的说,不可能。光头也不相信谁能不跑鱼,只能搭配合理的线组和鱼钩,适当放口,减少跑鱼的几率。

总结:减轻子线绕线、打结的方式主要这几种。1、卷铅皮座要规则,不要凹凸不平,长短不齐。也不要夹铅皮;2、主线连接八字环的线头要短,最好使用防缠豆;3、子线搭配要合理,根据鱼情选择合适的子线长度;4、鱼竿使用要正确,不要硬竿使用细线钓小鱼;5、抛竿入水后要压水线,不要让竿稍悬空,线组也不要漂浮在水面;6、垂钓中不确定的鱼口不要打,适当放口,线组鱼钩要搭配合理,尽量减少脱钩跑鱼的几率。做好这6点,冬季钓小鱼绕线打结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竞技钓解决子线缠绕与断线的技巧


在也没有比在垂钓过程中,子线缠线、断线更让钓友们感到头痛的事情。尤其是在抢时间,钓快鱼的比赛中,子线频繁打结和更换直接影响到钓鱼的速度和比赛成绩。所以,高手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子线少缠、少断或不缠、不断的秘籍,从而提高钓获和赛绩。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下,高手是如何解决子线缠绕和断线问题,是如何规避的。

第一、子线长短要适宜

在垂钓中,我们要随着气候、气温、钓法、水情、鱼情等的不同来调整子线的长短。一般来说,子线不宜过长,过长非常容易缠绕,但是也不宜过短否则会影响钓获。我们在垂钓时,子线要遵循以下原则:钓浮、钓小鱼、钓快鱼时,子线要短,掌握在10-15厘米;钓底、钓较大鱼体、钓慢鱼时,子线可以适当加长到15-20厘米。子线短,摆幅也短,相缠的空间和可能都减少;子线长,摆幅大,相缠的概率也大。但是,在一些钓法中,如确实需要长脑线,我们也可以通过上移铅座和坠子来增加摆幅,达到长子线的效果。这是个有效避免延长子线导致缠绕的问题。

第二、要选购优质的子线

不同品牌、质地的子线有不同的性能和表现。在选用子线时,要用手轻轻地感觉线的质地和线的粗细,线径要求均匀,线体要求柔软,线表要求平滑,没有凹凸感。子线的拉力值要求基本达到,线的表面要求有保护层或经过静电处理。线的记忆性低,且两条子线间有一定的排斥性。这样的好线下水后会自动分开,提起来也不易相缠。钓生口快鱼时,选用质地较硬的碳素线,不容易相缠、打结。此外,最好选购大品牌、价格稍贵点的子线,少断线、少缠绕、少换线、少跑鱼,反而更省钱。

第三、要正确绑钩

子线出现问题,多数是在绑结和使用过程中不注意,导致子线受到损伤,而子线的损伤是造成断线、缠线的重要原因之一。想要规避子线受损就要注意好以下问题:

1、绑钩时,要特别注意,稍微处理不慎就最容易让子线成麻花状受损。手绑时,捏钩压线的那只手用力要轻、松,另一只手抽线动作要慢,最后拔紧时,用力不能过猛。用机器绑钩时,抽较细的线,要注意不能让子线受损、变形、甚至成麻花状。子线卡得过紧,往往就会受损,这个时候要废弃旧线重绑,不要舍不得,将就着用,否则容易导致断线或者缠绕等问题。

2、不要把绑好的钩依次挂在简易子线板上,然后把整块线板随便塞进鱼护包或竿包。这样的处理方法,子线、钩容易被硬物挤压,剐伤。正确的做法是把绑好的钩线有序地挂在子线盒里,由于有硬壳作保护,子线不会受损。另外,钩上板时,子线不要绷得过紧,以免被拉细卷曲。

3、更换钓钩时,要注意子线和八字环的绑法。子线与环的结打好后,要注意抽紧的力度。不要两根一起抽,一根根分别抽紧,力度以不损伤子线为宜。这样绑的钩的优点是使两根子线之间留有一丝空隙,能自然下垂分开,且子线在打结处不会受伤。

第四、正确使用铅皮

垂钓中,铅皮的选用非常重要的,尤其对提竿频繁的竞技钓来说,铅皮使用不当,肯定会损害到子线,导致子线缠绕和断线。那么如何正确使用铅皮呢?

1、要选用色泽较黑,比重重,手感好,卷动自如,质地柔软,薄厚均匀的铅皮。市面上,不少加工成条,看上去亮亮的铅皮,手感较硬,偏轻,纯度差不太适合选购。此类在铅皮座上,体积过大,提竿时阻力加大,是非常容易造成线组旋转缠绕的。

2、铅皮厚度要适当、均匀。用过厚的铅皮不易剪、卷,且铅卷中间易留下空隙,影响标讯。用过薄的铅皮,其铅卷外层扬竿时常张开,子线容易被挂住、夹住,甚至受伤、绕缠。

3、要修圆铅卷的末端,不要留棱角,最好还要用指甲剐平,使其光滑、伏贴、一体,否则会伤及子线或破坏铅皮座的平衡。

4、尽量不要在铅皮中间夹小铅皮块。因为小铅皮块一加,会使铅卷局部外鼓,加大一边重量,破坏了铅皮座总体平衡,致使铅座在下水无法跟线组垂直,呈一定的倾斜度。这时扬竿,钓组开始旋转或子线上奔,容易导致子线相缠绕。

第五、掌握正确的提竿姿势和力度

掌握正确提竿姿势和把握力度,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否则,其结果就是造成子线缠绕和断线。

1、手掌朝上或侧握等方式抓竿,挥竿、压线、扬竿、中鱼、称鱼、飞鱼或遛鱼、抄鱼要自然连贯、一体。扬竿刺鱼后,决定飞鱼时,要果断,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让鱼击打水面,否则无倒刺钩的容易跑鱼,而且鱼的挣扎会导致另外没中鱼的子线和钩容易旋转或上扬,缠绕在一起。

2、提竿力度要控制。刺鱼速度当然要跟上,但其力度不能过火。力度的大小以能把钩刺进鱼嘴,子线、钩等不会出水面为准。鱼讯来时,不要过猛抖腕扬竿,否则容易钓上鱼嘴,或跑鱼、缠线、断线。很多新手一有鱼迅,就把竿抽得威威作响,结果常把鱼嘴钓起来不说,还常让钓组在空中飞舞,打结,或钩住他人竿线。这是新手在垂钓过程中,多数人会碰到的问题,要注意规避。

在关于鱼竿的问题上,也要注意选购质量稍好的鱼竿和浮漂。因为有些山寨品牌、次品的鱼竿和浮漂,出现有棱角不光滑、表面粗糙、有毛刺等现象,容易磨损子线。

第六、正确卸鱼法

在垂钓中,断子线和子线打结多出现在过猛提竿、不正确卸鱼的时候。经常在卸鱼的时候出现问题的朋友,不妨看下以下卸鱼的准则:

1、要抢在鱼未挣扎时就卸掉,眼明手快,动作麻利。

2、卸较大鱼时,手不要把主线捏得太紧或抓得太死,等鱼稳定后,抓紧卸钩,另外的手积极配合,并高举鱼竿,让鱼的重量由子线、主线和竿体一起来分担。这时,即便鱼在争扎,也不易弄断子线。

3、扬竿刺鱼时,认定是较大鱼体后,要遛鱼,遛到鱼疲惫的时候,要借助加长型抄网,来捞起鱼。

第七、钓跑铅的正确做法

采用跑铅钓法时,在挥竿的瞬间,要先让坠子下滑到靠近八字环一边的太空豆上,采取荡秋千式挥竿,双钩挂饵,自然下垂,贴近水面,用力均匀,轻轻入水,整个动作要轻。千万不要左手捏在坠子底下的线组,或在坠子未到位时就抛竿,或借用竿梢弹力挥竿,否则,双钩易飞舞于铅坠之上,造成缠钩、缠线。

第八、及时更换弯曲的子线

在垂钓前、垂钓过程中,如果发现子线弯曲或者有受损现象,要坚决换掉子线,不要将就挂饵虾钩,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将就挂饵下钩,因为子线一扭曲,其内部结构已经受到破坏,不仅漂讯不能正常反映,而且还容易断线、缠线、跑鱼。

让双钩的子线不再缠绕的方法和技巧


钓鱼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事之一就是双钩子母缠绕,打乱抛竿节奏,影响上鱼,有时解也解不开,只好换子线和鱼钩。有资深钓友奉献了一种绑双钩的方法,图示如下:

这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方法,但看图容易操作难,稍不注意,子线、钩等就缠在了一起;更难的是,无法分清图中咖点、黑点,经常弄乱。

笔者遵循上述方法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使用了一些小工具,在操作上略加改进,觉得简便易做了。经过几次垂钓的实际试用,效果不错。

这样绑出来的双子线钩见图01、图02:

(图01绑好的双钩)
(图02)

(双子线被自绕的线圈隔开了。照片有灯光的阴影)

笔者使用的绑钩材料和小工具见图03:

(图03)

(小工具的使用见下述)

第一步:使用电动绑钩器,按照常规方法绑制双鱼钩。见图04:

(图04)

(图下方是用常规方法绑的双钩子线)

第二步:将绑好的双钩子线按照钩距5CM,弯折出其悬挂点,亦即前面所说的黑点,在该处安装一粒太空豆(临时),以固定这个点。见图05:

(图05安装好的临时太空豆)

第三步:将子线打一个很大的活结,双钩在结里分别绕2圈、3圈,找出绕3圈的第一圈,用小铁夹夹住该处,使形成一个孔,即为前面所说的咖点,供 下面步骤里黑点的小线圈穿过。然后,两鱼钩分别在大圈里绕线圈,包括上面在内,两钩要绕相同的圈数(各15圈20圈),为防止两边相缠,分别用一只 小塑料夹子临时夹住。见图06:

(图06)

(临时固定咖点,左右钩各绕小线结1520圈)

第四步:太空豆处的小线圈(黑点)穿入小铁夹子所夹的孔内(咖点),并将太空豆处的小线结(长约2CM)临时固定住或用一体积小的金属重物 压住,去掉三个夹子,两手分别抓住两个鱼钩,分别向左、右两边稳稳地拉,使上步所绕的线结(各1520圈)收紧。见图07、图08:

(图07去掉3个小夹子后)

(图中的别针用于临时固定黑点)

(图08)

这样,一副防子线缠绕的双钩就制作完毕了! 整个用时不会超过15分钟。

由于照片难以看得特别清楚,请将这些照片与本文最前面引用的资深钓友(老师)绘制的图对照着看,可能会更清晰些。

避免太空豆伤线的调整技巧


太空豆与主线之间必须有一定的紧度,以达到调漂时定位漂座的目的,这是太空豆的正面作用。

然而有了紧度,必然对主线产生对内的压力。

在主线受到较大拉力时(如上大鱼、挂底),主线被拉长变细,拉力过后,太空豆处的主线不能像其他部位那样,可基本恢复到拉力之前的情况,总比其他部分稍细点,且不易恢复,从而导致太空豆处的拉力值下降,上大鱼(如钓草鱼、钓青鱼)易断就自在其中了。

调漂移动太空豆时,由于它和主线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大,必然摩擦生热。当移动较快,距离较长时,产生的热量就较大和集中。这就使太空豆内及主线相应部位的温度升高较多,致使该处的主线发热变软,在移动拉力作用时变细变长,且无法恢复,造成该处拉力值严重下降。

移动太空豆的摩擦生热、使主线变细的过程有长有短,危害程度有轻有重,但实有拉力值都在缓慢下降,且不易被钓者发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直到上大鱼时才爆发出来,后果不容小视。

应对措施:

在了解太空豆的负面影响之后,大家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钓鱼技巧。

太空豆与主线要搭配合适

一定要按太空豆产品标识上要求的那样对号入线,如SS标记的太空豆就应应用在0.8-1号主线上。切忌不可把小号太空豆用在大号线上。

正确调整太空豆

一方面调整时要一次一粒移动,不要两粒以上一起移动。另一方面移动太空豆时动作要缓慢,不能过急过快。总之要养成正确调整的好习惯。

及时换主线

既然太空豆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要在危害不严重时更换掉旧主线。大家认为,休闲钓友的主线即使没有上过大鱼、挂底挂草,甚至看不到伤痕,那最少也应一年换一次。买钓线时尽量买档次高点的。现在市面上的钓线,能完全达到其标称拉力指的为数不多,档次低的更甚。

自制防止双钩子线缠绕的方法


台钓在某些水域确实要强过传统钓法,子线在台钓线组的制作中是很关键的一环,子线双钩在垂钓的过程中很容易缠绕,让很多新老钓手头疼不已,前面给大家介绍了绑钓鱼钩的方法,在这里给大家说说我防止双钩子线缠绕的方法,用太空豆来分开两条子线。

具体制作方法是:

1、截取4060厘米长的子线一根,对折后分别绑上鱼钩。

2、双子线合并穿上一颗太空豆置连接环处。双子线合并在太空豆下打一结。两根子线再分别穿上一颗太空豆置结下,两子线自然张开成八字形。

3、在这里要注意了,可以购买橡胶子线分离器(如图所示),来分开双子线。

这一种双钩分离器还是挺实用的,价格也很实惠,解决了这个以后,在钓鱼的过程中就可以少一些烦恼啦!

子线总爱缠绕怎么办?


钓鱼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子线缠绕的情况,缠绕的不紧耐心解一下或者借助挡针挑开线结便可以恢复,如果形成了麻花那多半就废了。如果缠绕过紧线结无法解开,建议最好还是换掉,因为无论什么线,一旦打结,拉力值就会明显降低,万一下一竿你好不容易钓个大鱼,可能就这么跑了。

为了防止子线打结,也为了节约一点成本,我总结了几种比较实用的办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注意:虽然子线打结这事多半发生在新手身上,但此文也建议老钓友看看,有些细节老钓友未必能做到位。

先来讲讲子线分钩器,这种东西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不建议使用

子线分钩器也叫子线防缠豆,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被称为定距分叉豆,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指定两根子线分叉的距离。原理很简单,相当于是两根子线中间放了一根塑料棒,棒子两端各有一个小孔并配有一颗豆子,使用时两个鱼钩分别从两个孔中穿入,确定好分叉的距离后,把两颗豆子往外推,就可以将子线牢牢固定在棒子上。

另一种防缠豆比较简单,一般装在子线打结处的位置,形状像一个倒V,多数是用硅胶或橡胶制成的(也有金属分叉器),可以撑开两根子线一段距离。

这两种分钩器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完美地解决问题,比如你的子线稍长些,照样会缠绕,抛竿、起竿的手法不到位,线组与铅皮的选择、搭配不合理,也有影响,所以我说分钩器这种东西只是权宜之计,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才是王道。

子线防缠绕第一招,子线要短,野钓如若不是守大鱼基本不用超过20公分

长子线摆幅大、到位慢、隐蔽性好,在钓慢鱼、滑鱼、大鱼的时候比较常用;短子线的摆幅小、到位快、较为灵敏,在钓快鱼、小鱼、轻口鱼时用的较多。

野钓大部分时间都有小鱼闹窝,这时如果用长子线饵料到位就会很慢,给了鱼抢食的机会,另一方面野钓如果发生走水的情况,不管水流大小、不管你是否使用跑铅,都是短子线好。钓鲫鱼通常在10~15公分左右即可(单根线长),最长也就到20公分,大于这个长度我个人认为就没必要了。玩黑坑经常会遇到离底截口,所以大家的子线普遍较长,三四十公分的都有,而玩惯了黑坑的人再玩野钓往往喜欢超长子线。

当然了,如果你要用长子线也不是不可以,选择单钩通线就行了,这样清清爽爽,再也不怕线组缠绕。

子线防缠绕第二招,主线和子线的线头要处理好,铅皮要修理地规整

不管是自己绑线还是买的成品线,都要注意多余的线头,主线与八字环连接需要一个结,这个地方套一个硅胶防缠豆,就可以把线头给包裹进去,如果你不打算加这个防缠豆那么就把线头尽可能剪短。

子线和八字环连接可能也有一个结。为什么说可能二字呢,因为使用快速别针的话可以直接套上去,那就不会有结,也不会有线头。如果你使用的是闭口八字环,同时子线的对折处已经打好一个小结,那么两者连接完成后,子线头上那个小结的线头也有一定概率造成缠线。无论是从美观角度还是从防缠绕角度,子线对折处的这个结还是打得小一点好,如果太长可以剪掉一部分。

其实线的柔软度和是否发生缠绕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越硬的线越不会发生缠绕,而越柔软的线越容易缠绕。想必大家都知道大力马,这种线就非常容易缠在一起,因为它柔软性很好,有的人在使用大力马做子线时会涂上一点502让线组变得硬一些,这样确实是可以减少缠绕、打结的几率。但502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影响线的寿命,尼龙线更不建议使用502,滴上以后子线变僵硬,影响入口性的问题先不谈,中鱼后子线很容易断。

再讲讲铅皮座,如果是小吃铅量的浮漂,铅皮座要选择短一点的、铅皮要薄而柔软,反之如果浮漂吃铅量大,那么铅皮座就要用长的,铅皮要厚实、坚硬一些的,两者不可颠倒。在调漂时,修剪铅皮要有耐心,不要一刀剪得太多然后往里面塞小铅皮去弥补,这样很有可能在扬杆刺鱼中导致大铅皮炸开、小铅皮掉落。剪铅皮,开始的时候尽量平行地剪,等浮漂调得差不多了就剪两端的角,剪好后用手修正并压平。

子线防缠绕第三招也是最重要的一招,抛竿、起竿时要注意手法

在抛竿时,很多人喜欢用手捏着铅皮拉紧钓线将竿稍拉弯,然后靠着鱼竿前端的弹力将饵弹出去;另一种则是使劲将鱼竿往上提,带动铅坠,使其在空中形成一个很大的抛物线,最后狠狠地砸入水中。这两种方法,都会导致子线和铅坠在入水瞬间缠成一团。

正确的办法应当是一手拿着铅坠,一手轻轻地上挑鱼竿,用短竿时竿柄末端顶在手心处,抖动手腕将饵荡出去,用长竿时竿柄顶在小臂处,用大臂上扬带动小臂的方式将饵送出,送出饵料后不要急于放下杆子,可以多拿一会儿,等饵料入水再放下不迟。

注:使用长子线作钓时,拉完饵后可以用手拿着较长的那根子线(捏在鱼钩上方三五公分的地方),顺势把两根线分开。

抬杆时是最容易发生缠绕的,我们在抛竿完成后一定要记得压风线,杆稍可插入水中十至二十公分左右。起竿的时候短竿轻轻抖动手腕,只要形成一个刺鱼的动作即可,使用长竿道理差不多,小臂上抬到某一个高度即可停下,刺鱼的这个过程要以铅皮不带出水为标准,这样即可避免发生缠绕。

如果刺鱼力度太大钩线弹出水面,或者刺中鱼后脱钩导致线组弹出水面,不要第一时间将竿子压下。我个人的习惯是在铅坠弹出水面后顺势将鱼竿往后一送、一转,形成一个类似挥鞭的动作,然后再压竿把钩线丢回水里,当然这个操作务必要保证周围没人、身后及头顶无障碍物或电线。

如果子线发生缠绕,勉强将线结解开后线弯曲的很厉害怎么办?

如果子线缠绕形成了死结,基本上是废了,就算你能勉强解开,估计线也会受到损伤,你可以用手摸一摸,如果有毛刺、线压扁了,建议还是换一副,别因小失大,万一中个大板鲫线断了后悔都来不及。就算没有受伤,子线弯曲地像弹簧一样对作钓也是不利的,特别是冬天鱼口本来就小,子线弯曲的太厉害,会损失掉很多信号。

那么如果你就这一副线咋办呢?这里有一个将弯曲的线恢复成原状的办法,不过只是形态上恢复,只能临时用。方法是:取一个香烟壳子外面的塑料纸,然后将钩子固定在树枝或牢靠的地方,一只手拉紧子线,另一只手把塑料袋对折后包在子线上,接下来就来回搓动塑料袋,不要太快也不要捏的太紧,等到子线发热后,你再看看线是不是已经变直了,如果没变直就继续搓动。这个办法几年前我就在文章中提到过,应急用还是不错的。

最后的总结

使用防缠豆只是权宜之计,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要想子线不缠绕还得从抛竿、起竿等基本手法开始练起。对于新手而言,刚开始钓鱼不可能有很熟练的手法,如果线组总是缠绕,那么尽量用短子线,稍微粗点的线(线越粗相对就硬点),浮漂的吃铅量可以稍微大一点,要保证顺利甩到钓点。记住,这里说的是稍微大一点,铅坠过重也不是好事,铅坠太重钩饵太小,这样会导致入水后,铅坠快速下沉,钩饵和主线靠在一起并发生缠绕。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避免铅皮散开、脑线缠绕的技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手线钓鱼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