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竿钓鱼技巧。
冬天很多钓友都会想去水库垂钓,因为鱼比较多,但是水库的鱼都躲到了深水区,用矶竿垂钓,收获会比手竿好,但在用矶竿冬钓的同时,也要牢记一些使用技巧。
第一点就是渔具选择
鱼一般在冬天都会在离岸边比较远的地方活动觅食,所以竿子不能太短,选择4.4到5.4米的矶竿。并且因为水面比较广,鱼也比较稀,所以要准备4到6支竿。鱼竿的质量也要好,比较轻便的碳纤维竿,质量有保证,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效率也更高。
冬天鱼儿不够活跃,所以在绕线轮上,可以选择1.5号主线搭配3000型带四个轴承的旋压式绕线轮,这样的话无论大鱼小鱼都能兼顾得到。
至于坠子和钩,都要根据天气和鱼情来选择了,钩子不能过大,要不然就会让饵料直接沉底,上鱼率就低。
第二点是垂钓方法
小型爆炸钩可以钓鲤鱼,还能兼顾钓鲫鱼,用小型爆炸钩,钩子要小心选择3号伊豆钩,鱼饵以红虫蚯蚓为主,蛋白质比较高的商品饵也行,饵团不要过大,因为太大了,鱼儿也吃不下。
如果想主钓鲫鱼,就可以使用串钩,入冬以后,鲫鱼上钩率还是挺好的,但其活动范围离岸比较远,这样使用矶竿就能更好地到达鲫鱼的活动范围,用串钩挂红虫或者蚯蚓,很有可能钓到大鲫鱼。
钓友们也可以把小型爆炸钩和串钩一起使用。串钩上挂红虫,下面挂小型爆炸钩钓鲤鱼,诱钓结合,能钓到鱼的种类也多,事半功倍,但是用三个挂钩就行了,也不能太多。
第三点就要观察
如果竿梢用力下垂,但没有后续动作,一般是大鲫鱼咬钩,这要及时提竿,如果竿梢出现幅度比较大的点动,也是大鲫鱼咬死钩,点动回线后,抓紧提竿,省得跑鱼。
编辑推荐
手海两用竿(淡水矶竿)使用技巧收放篇
淡水矶竿(手海两用竿)主要用于大水域垂钓,而且对象鱼多为体型较大的鱼,钓点一般要比手竿要远要深,钓线也 比手杆要长得多。因此,如何正确的收、放线是每位淡水矶竿(两用杆)钓手所必须掌握的,这里的收、放线并不是指将钓组简单的抛出去和收回来,这里的收线主 要是指在钓到大物后如何正确的收线,这里的放线主要是指钓点在抛远的基础上如何抛准。下面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使用体会:
一、如何正确收线抬放式收线法
钓到大物后,决定成败的关键是如何遛鱼,而其中的如何收线则是重中之重了。不少钓友在钓到大物后生怕跑了,总想尽快地将其拉回,因而一味地摇轮收线,这是不正确的,这样极易断线或跑鱼。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待其停止逃窜后再缓慢地使用正确的方式收线,一旦大物发力,就要停止收线,利用杆体的弹性或泄力器的放线以抵御消耗大物的体能,当然,这 里有个前提,就是一定要调好渔轮的泄力器。这是其一。
其二,正确的收线的方式是极为重要的,有的钓友认为收线只要使劲转动渔轮就行了,其实不然,这样做即费力又容易断线或跑鱼,正确的收线方式应该是采用抬放式收线法(抬指抬起,放指放下)。
钓到大物后,收线时要停止摇轮,用点力气缓慢地向上抬起钓竿(此 时不可摇轮收线),向回慢慢拖动大物,当钓竿达到一定的角度(与地面约90度左右)和高度后,向前快速放下钓竿,乘钓线松弛时迅速摇轮收线(此时的摇论收 线是较为轻松的),当钓竿快放平时要停止收线,而后再向上缓慢抬起钓竿拖回大物,再放杆收线,如此重复,抬抬放放,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直至将大物拉 回,切不可心急。当然,在此期间若大物出现逃窜,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可一味简单的抬放。如果这种抬放式收线法能掌握得当,再大的家伙也能手到擒 来。
二、如何抛准钓点矶竿定线钓法
在淡水矶竿(两用杆)抛远垂钓中,钓点的准确定位是最大的难题,无目标的乱扔一气的现象普遍存在, 许多钓友的这一杆在这,下一杆就不知道在哪了,难以形成窝子,钓大物只能靠死守硬等。我认为,在两用杆抛远垂钓中,钓点的方向较易掌握,只要是对准了 事先选定的参照物,钓点的方向就八九不离十了,问题的关键是钓点的远近是较难确定的,有的钓友是凭借浮漂的露水目数来判断,有的凭借目光来揣摩,也有干脆凭抛投力道来估算的,此时抛出的钓点在十米之内时还问题不大,可一旦抛远了,那误差可就大了,远一杆、近一杆的,到最后连正确的钓点在哪自己都找不到了,成了天女散花。
其实,要想保证钓点的准确,这里也有个技巧。大家都知道,手杆钓法之所以能做到钓点准确 ,就是因为其采用的是定线钓法,它的钓线的长度是固定的,因而钓点的远近也就固定了,只要把握好方向,垂钓的窝点是相当准确的。那么,依照手杆定线钓 法的原理,我们何不也来个矶竿定线钓法呢?
首先,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钓点的距离,在自己的钓线上选择定位点。比如,钓点选定15米,就在距离铅坠15米的钓线处套缠上几个棉线结(几个都行,只要醒目就好),留下适度的线尾(也是为了醒目),各个棉线结之间拉开距离不要触碰,以免缠绕。(见图)
然后抛杆选点,在抛杆时,对准选定的参照物方向抛出钓线后,要注意观察出线情况,棉线结很小,对抛杆没什么影响。一旦看见棉线结放出,就要停止出线,此时慢慢的适度收回钓线,直至棉线结到达自己选定的位置,我是选在渔轮前方(见图)。
若有必要,再做适当的调整,根据钓点的远近拉前或拉后棉线结,调节钓线出线的长度,再次试投,最后把出线的长度确定下来。这就是定线,做到了定线也就 做到了定点,而后在此点打下窝子,矶竿的定位钓的选点就完成了。若用浮漂钓,漂坠的调配我在拙作《淡水矶竿(两用杆)的使用》中已有介绍,在此就不多说 了。
挂饵抛杆后,手法如上,棉线结放出后收回到自己选定的位置,这样,钓饵就能较为准确的到达自己打好的窝点中。回收钓线最好在饵料未到底前完成,一般使 用淡水矶竿的饵料都比较硬,适度拖回不会有什么影响。采用这种矶竿定线钓法就可以基本保证此后的每次抛杆都能将钓组打到正确的窝子里。
虽然它比不上手 杆钓法钓点那么准确,但也算是相当集中了(其实,在进行淡水钓大物时,钓点是不必那么集中在一点上的,有时适当的散一些效果更好)。无可否认,这种矶竿 定线钓法的操作比起那种随意抛投钓法来说要繁杂麻烦一些,不过,这种矶竿定线钓法的垂钓效果,应该会比那些盲目的七抛八扔的垂钓效果要好得多。因 此,有兴趣而且不怕麻烦的钓友不妨可以一试。
同样道理。我们在矶竿定线钓法基础上也可以照葫芦画瓢发展成海杆定线钓法。钓友可根据自己海杆的抛远程度,来确定棉线结的定位。比如,海杆的窝点 选在40米处,就在离线头约40米处,套缠上几个棉线结,同样也要拉开距离以免缠绕,对准方向抛出钓线后,观察出线情况,发现棉线结已放出,即止住钓线并适当拖回直至棉线结回到海杆的前部,在饵料到底后再慢慢收紧钓线使海杆绷紧并使棉线结再回到渔轮前方。
海杆钓法 的窝点无须象矶竿定位钓法那么准确,只要能保证打在那一片就好,因而回收棉线结的具体位置无须那么准确,误差不大就行了。同样,回收钓线最好也在饵料 到底前完成,这就成了海杆定线钓法。此法对想把几把海杆打到一处的钓友尤其有用的,如若不然,仅凭目测揣摩和抛杆力道的估算,就算是几把海杆的方向都 对,可又能知道几把海杆打的钓点孰近孰远否?就算蒙上了一条鱼,那下一杆该如何再往这个点打就又没谱了。若用此海杆定线钓法,钓手基本就可以保证几把 海杆的抛投点就在这一片了。
当然,这种手法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因为仅是把几支海杆的钓线都能确定到一个长度就要下点功夫,在抛投时要掌握好几支海杆的出线 也同样有难度,不过,麻烦的结果是较好的鱼获,孰轻孰重,钓友们可自行斟酌。即便是只使用一把海杆的钓友,若用此法,几次抛出收回后,也会在你选定的钓点 形成一个集中的的窝子,那么,你的鱼获自然就会比那些满天飞、随意打的海杆钓者要强。
关于如何玩转淡水矶竿,还包含了以下两篇:
淡水矶竿钓鱼的使用技巧:两用篇
淡水矶竿钓鱼的使用技巧:技巧篇
矶竿钓鱼:海钓矶竿钓大鱼的技巧
矶竿又称手海两用竿,原主要用于大海矶钓,现又成为淡水钓大鱼的必备武器,矶竿的调性界于手竿和海竿之间,比海竿要软,不适合远投,一般用中小型渔轮,长度一般在3.6米—7.2米之间,目前矶竿大多是由碳纤维材质制造。今天,为你整理了一份矶竿钓鱼的技巧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
矶竿
矶竿又称手海两用竿,原主要用于大海矶钓,现又成为淡水钓大鱼的必备武器,矶竿的调性界于手竿和海竿之间,比海竿要软,不适合远投,一般用中小型渔轮,长度一般在3.6米7.2米之间,目前矶竿大多是由碳纤维材质制造。
一、矶竿特点
1、材质一般为碳素或高碳素
2、矶竿导线环相比海竿的导线环要小
3、矶竿用于大海矶钓,沿海矶钓中矶竿的各种优势逐渐在内地被认可,并且其可抛投、对鱼操控性强的特点对于大面积水域的应用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现在很多钓友用其来钓淡水鱼;
4、矶竿种类极多,不但有长短区分,且有软硬区别,号数代表,以及含碳量区别;
6、矶竿因种类众多,既可远投攻大鱼,又可速攻大小鱼及中近距攻击中小鱼体。
二、矶竿技法
串钩钓鲫法
串钓钓鲫法,作为矶竿技法之一,有着很好的适用性和针多性,尤其在春季,鲫鱼口较轻,密度不大的自然水域,其效果较突出!
1.主设备:矶竿选用2.1米--2.7米,要求竿梢较软。
2.其它设备:绕线轮,1000--2500型即可,主线1.5---2.5号较合适,铅坠20克。
3.串钩,根据所钓鱼体大小选择钓的大小,原则号要小些,以长柄钩较好,如50--150克鲫鱼选用4号袖钩,150--400克鲫鱼选用伊豆3号或4号,全部用倒刺钩,子线用1--2号线,数量以每个串钩3--6个,脑线长度8--15cm。
4.饵料:红虫,蚯蚓,小河虾等。
5.使用方法:把饵料挂于钩上,抛入水中,轻轻带紧主线,竿尖稍弯,观察竿尖信号,竿尖较点,或慢慢下拉,即为鱼口,提竿轻带,匀速收线,即可中鱼,注意不要大力快收,因钩小线细,很易把鱼嘴拉开,尽量使用抄网抄鱼。
6.引伸:此法也可钓其他小型鱼,如白条,翘嘴等。
手海两用
手海两用的钓法绝对可以称之为最具中国特色了,它是我国广大钓友聪明的体现,又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在休闲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下面就我所知,为朋友们介绍一点儿。
1.设备:3.6米-6.3米矶竿,2-7号皆可,绕线轮1000-2500型。
2.使用方法,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与我们所使用的竞技钓法或传统钓法一样,只是竿有区别,可以选择3.6米、4.5米、5.4米、6.3米等,装小型绕线轮,主线选1.5号2号、2.5号或3号。缠线量在80-120米,其特点,灵敏度高,可放心使用小钩细线,遇到大鱼有充份的准备,能够放手一博,且对小型鱼又保持了最大杀伤力,可谓大小通杀,已被广大钓友广泛使用。
[2]使用浮力较大的深水长漂,中距投放,5-20米,用竿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短矶竿,如3.6米,另一种是用长矶竿6.3米,各有利弊,钓组可用台钓或传统钓组的方法,只是可用单钩,也可用双钩,其用漂又分两种,一种为固定漂,即用太空豆或穿线式漂座固定死漂,其上下不可移动,使用时调整好水深,投入水中,如漂没出水面,慢慢收线,逐步调整,直至露出漂尖为止,另一种是活漂,即漂座上面有太空豆,而下面没有,漂可以向下任意移动,这两种方法主要是对水深和距离的要求不同,固定漂法对水深有要求,一般水深不超过竿长,且适合反弹法抛竿,距离较近,而活漂法可钓任何水深,且适合远抛或反弹法抛竿,只是准确性下降。这类深水长漂都很长,一般30cm-60cm,漂身较粗大,浮力也较大,故所使用的铅坠也较大,有利于远投,且漂尾未端的示漂粗大醒目,便于远距观察,此类方法类似传统钓法,较适合钓大型鱼,也可选用细身粗尾漂,采用活坠钓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灵敏度,这种钓法一般采用单钩或双钩。
[3].长漂串钩钓法,长漂的使用方法与上面一至,只是改用串钩,在串钩下面加20克死坠,可使用3--5枚钩,这时选用的长漂以细身为好,主钓草鱼或鳊鲂等,有的钓友也把这类钓法改良为,把死坠改为空心坠,在坠下面加一粗爆炸钩,长面用2-4枚串钩,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3.饵料,此法使用饵料极为广泛,各种素饵及荤饵皆可。
4.注意事项,此法较易竿尖缠线,使用时只要方法得当,可减少许多麻烦,且要把拽力调整好,不可过松或过紧,在中大鱼后,不要把杆立直,尽量要与水面成30度至45度角溜鱼,因矶竿较长较软,不可让其过份受力,很易使竿受伤,在成30度角时,大鱼的冲力大部分集中到了轮上,即可以保护竿体,又能充分利用拽力消耗大鱼体力,这也就要求轮的质量要好一些的。
矶钓竿遛鱼技巧之谈如何使用矶竿和渔线轮
矶钓竿绕线轮(鱼线轮)的选择:
1、主钓对象鱼个体很大,20斤以上,可以选择前泄力或者后泄力的纺车式绕线轮,根据个人习惯也可以选择带手刹功能的纺车式绕线轮
2、矶钓竿+绕线轮只是应对偶遇的大鱼,主要还是拿矶钓竿当手竿用,避免偶遇大鱼后手竿应付不来。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前打专用绕线轮,比纺车轮轻很多,可以减轻垂钓者手臂负担
遛鱼技巧:
1、调整泄力至理想状态,新手最好是两个人操作,一个人拉动鱼线模仿中鱼,另一个调整泄力重量,直到接近预测对象鱼大小的重量。也可以把鱼线的一头固定在重物上进行操作。有经验的钓手用两只手即可操作。
2、中鱼的时候尽量保持鱼竿45-90左右的角度,角度太小容易拔河,角度太大对鱼竿的压力过大。
3、随时根据鱼的力度选择泄力的重量,别且找准时机进行收线。敌进我退、敌退我追,充分的利用绕线轮的优势与大鱼周旋,直到大鱼精疲力尽束手就擒。
注:千万不要与大鱼硬拼,矶竿没有投竿的强度硬拼的结果往往都是以断竿告终的。
淡水矶竿钓鱼的使用技巧之两用篇
在淡水钓中,一旦遇到个体较大的鱼,手竿有时候就难以胜任,因此许多钓友都喜欢使用矶竿,正所谓:手有矶竿,心里不慌,钓到大物,全家喜欢。我在淡水钓中,也常用使用自制的矶竿,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下面介绍一下我使用淡水矶竿的个人体会。
淡水矶竿,无论是改制的还是现买的,都能在淡水垂钓中运用手杆手法和矶钓手法这两种钓法来发挥其应有的威力,因其具备了手杆和矶竿这两用功能,所以在我们那里多称之为两用杆。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一、作为手竿的使用方法
作为手杆的使用时,线组的连接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在轮线上安好漂座,应选用细的太空豆及细的漂座,以利于线组穿过 导线环。使用时从矶竿首环处小心拉出带有太空豆和漂座的轮线,而后再连接铅皮座和子线、钩,插上与铅皮座相配的浮漂(此漂应事先与铅皮座配好浮力比),试好水深即可垂钓了。
还有一种是在轮线上什么都不装,从杆稍拉出轮线后再连接现成的整根的钓线组,连接方法(见图)。 这种方法也行,只是一体性不如前者,因为使用淡水矶竿主要是冲着大物去的,因此其可靠性就要打折扣了。
我现在一般是采用第一种连接法。轮线2号的,安装好小号的太空豆和漂座,细心穿过导线环后,喜欢装什么样的铅皮座和线钩都,鱼小就用细线小钩,鱼大就用粗 线大钩,0.8-2.0号的子线都随意,正所谓大小通吃,用了矶竿,2号线钓几十斤的大物没什么问题的。这种安装法,比安装现成的整根钓线组的方法要 更可靠。多年前,我就用这种连接法加上盘式轮和2号线,在福州的斗顶水库钓获28斤的大青鱼。
以上的用法就相当于淡水钓的手杆用法,区别只是加长了手杆主线的长度,在中大鱼后能自如的收放线。而且,即便是使用3.6米的矶竿,因其线长,抛投时可适度放线,其钓点也可以打到比5.4米手杆还远的距离相当于5.4米或更长的手杆,这也是普通手杆所无法企及的地方,为该杆的又一大优势。此乃该竿的用法之一。
二、作为矶竿的使用方法
以上的手杆钓法,钓位的水深是不宜超过杆身的。可是,在淡水钓中,有不少大水库的水的深度是接近甚至超过我们的杆身长度的,还有些时候我们也还需要将钓点打远,这时,再使用手杆钓法就难以遂愿了,此时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矶竿来运用海钓中的矶钓手法:
首先要按照海钓矶竿钓组的原理来装配钓组:适当加大现有的铅皮座、浮漂的分量重坠(两者要匹配好),在轮线上由后往前依次穿上:棉线节、挡豆、活动漂座、太空豆、铅皮座、子线、钩。见图:
其中有些配件淡水钓友可能不太熟悉,现简单介绍一下:棉线节相当于大家熟知的太空豆,在轮线上用于给浮漂定位,它的特点是体积极小可以自由的进出导线环而 无阻碍,也可以拉动,使钓点的深度选择可以任意超过杆身的长度,这点是太空豆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它体积极小,会使活动漂座从中滑出而失去定位作用,因此需 要挡豆来配套,挡豆有多种样式,可在轮线上自由滑动,作用是在棉线节处挡住活动漂座以利于定位。活动漂座也可替换为直接使用的滑动式浮漂。轮线不要太 粗,2号足亦。由于使用的是矶竿,几十斤的大物没问题,线细也有利于收放线。见图
下部的太空豆的定位要保证使浮漂不会碰到铅皮座和子线,以免抛杆时相互缠绕。见图
以上的这些物件在收杆卸轮时,除棉线节应留在轮线上外,其余的一般因体积较大而无法穿过导线环而应取下另存,下次使用时再依次安上。(不收线轮者另当别论)
使用矶钓手法抛杆前,要先估计好钓点的水深,初步确定好棉线节的位置(准确位置要在试投中逐步调整确定)。使用纺车轮的 要打开放线环,用食指固定轮线,(使用盘式轮的要固定好纺轮),此时轮线上的浮漂应滑落到太空豆处(即便钓点的水深浅于杆身长度,浮漂可以定位于钓线的上部,也应将浮漂放到铅皮座上方的太空豆处,这样才有利于抛远)而后采用自己习惯的抛杆法用力向前抛出,(使用盘式轮的要向放线方向快速转反轮盘使轮线较 易放出)钓组到达钓点后再适当的向外放些线,钓线会因坠饵的重量而从漂座中渐渐滑下直至挡豆到达棉线节处定位,而后整理好钓线即可,若浮漂深浅不合适,可 收回再做调整。最后确定好钓组的深浅后即可开始垂钓了,钓底钓浮都行。
使用矶钓抛杆法,钓点如果较远,可以抛投法打窝或使用矶钓投饵勺打窝。
这就是矶竿钓法了。使用这种钓法,可使钓点打得既深又远,是手杆钓法所无法比及的。此乃该杆的用法之二。
三、作为抛杆的使用方法
另外, 这种矶竿还有一种用,就是当作抛杆,正如卡努钓友所说的只要使用得当,此竿手感极好,远投性能极佳。投饵不宜使用爆炸饵(太重),选用串钩为宜,使用这种杆,再配以适当的铅坠(以20克为佳),施以正确手法,远投百米开外不成问题。池钓,库钓、江钓都行。此乃该杆的第三钟用法,只是用得较少,因其杆体较软较细,使用不当容易损杆,所以抛投还是使用专用的抛杆为宜,此杆还是较适宜前两种(矶、手)钓法。
所以,将手杆改制成矶竿后,在淡水钓的使用中,它既可以象手杆那样的使用(只是大大的加长了手杆的主线),同时也能象海中矶钓那样,抛远打深,当成矶竿使用,所以,我们一般习惯就把它称之为矶、手两用的两用杆,这样也有利于与海钓矶竿加以区别。
至于两用杆的线轮的选用,一般选以纺车轮、筏钓轮(或前打轮)、盘式轮,各有各的特点,纺车轮简便,筏钓轮(或前打轮)轻巧,盘式轮随意。
目前,使用纺车轮较为普遍,依我个人使用的体会,我认为:
一、相比纺车轮而言,安装于钓竿下 部的筏钓轮(或前打轮)强于它,首先是同样的体积重量,筏轮比纺轮可以装多得多的线,这样就能大大降低线轮的体积和重量,第二是,筏轮的直出直进的出线方 式与纺轮不一样,不仅出线顺得多,而且可以随时控制出线的泄力度,更好的控鱼遛鱼,同时对线的磨损也小很多,也不易变形,对钓线的长期保护是极其有利的。 不过,它抛投功能较差,就限制了该杆矶钓手法的使用。
二、而相对筏钓轮(或前打轮)而言,我认为安装于杆侧的盘式轮则还强于它,盘式轮不仅具备了筏轮的优点,还具备了适度抛远的功能,而且它收放线的效 果比筏轮还要好,更随意自如。我在福建的闽江上看到不少钓友用盘式轮进行桥钓,也在长江边看到不少钓友用盘式轮进行江钓,这可是筏钓轮所难以胜任的。同 时,盘轮的线盘直径比筏轮大得多,可以装更多的线(我的盘轮可以装3号线500米不成问题),由于盘大,收线比筏轮快,而且对线形的保护也比筏轮好。因 此,在我使用两用杆施钓时,就多采用盘式轮。
当然,萝卜大葱,各人所爱,不管使用的是什么轮,只要自己合手称心就行,此并无一定之规,正所谓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以上仅为本人在长期使用两用竿进行淡水垂钓的一些体会,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仅供大家参考。相信钓友们还有更多更好的手法,希望也能介绍出来,以利于促进淡水矶钓活动的发展。
关于如何玩转淡水矶竿,还包含了以下两篇:
淡水矶竿钓鱼的使用技巧:收放篇
淡水矶竿钓鱼的使用技巧:技巧篇
淡水矶竿的使用技巧篇之线组及抛投
淡水矶竿在许多场合中是抛投会较远,远投的关键不是远,而是准,远而不准是没有意义的。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矶竿的远投是无法和抛杆的远投相比的,矶竿的远投只是相对于手杆而言,对矶竿来说能抛出50米左右就算是远投了,再远就难以办到且也难以看清浮漂,也就失去意义了。
因此,下面讲的远投仅是针对矶竿而言的,距离也就在三、五十米左右,使用矶竿的钓友完全没有必要将钓组抛到七、八十米甚至百米开外的,要抛那么远还是使用抛杆为宜,特此说明一下。
要想让矶竿的抛投做到即远又准,是不能一味的靠加大铅坠来做到的,关键是线组漂坠的合理组合。一般的钓友都是在测定好水深后就将浮漂固定在钓线上,这样在远投时,浮漂、铅坠、饵料三者会形成三个分开较远的不同的力点,在抛投的飞行过程中,风阻很大,不同的力点会在空中相互牵制而旋转打圈,极易缠绕,是无法抛远的,更别提抛准了。要想投得远而准则需要在线组上做文章。
一、矶竿的线组的形式
矶竿的线组的形式一般有四种;一是普通的底坠线组,二是悬坠钓底线组,三是悬坠加铅钓底线组,四是阿波式线组,四种线组有四种不同的特点和用法。
第一种是普通底坠线组,这是最常用的线组,在线组上加一与浮漂相匹配的铅坠,抛投后铅坠到底即可,单双钩都行,这种方法最简单,只是线组的灵敏度不高。
第二种是悬坠钓底线组,主要是为了钓灵敏度的,调漂时 做到空钩调全目,加双饵(或单饵)后能将浮漂没入水中,也就是饵料能到底即可,钓时露23目。这种线组的灵敏度最高,只是有一个难以两全之处:矶竿的漂 坠一般都较大,仅靠饵料有的时候是难以将漂梢全部没入水中的,因此,也可改为空钩调平水,钓时露2目,这样就能保证饵料到底,只是灵敏度要降低了,或者可以采用下面的第三种线组。
第三种线组是悬坠加铅钓底线组,也就是在第二种线组的基础上在子线上适度的加一小坠,加小坠有两种方式:一是小坠不到底,能保证饵料到底即可(其实这也可以归入第二种的悬坠钓底线组),二是小坠到底,这就相当于第一种的普通底坠线组了,只不过灵敏度比普通底坠线组要高得多。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用于矶竿的线组,都不宜使用固定式浮漂,而应采用滑动式浮漂,一是为了保护杆梢,原因我在《淡水矶竿钓鱼的使用技巧之两用篇》中已说过,二是利于适度远投。如若将浮漂固定在钓线上是难以远投的。因此,要想投远投准,以上三种线组都是不适合,应采用以下第四种线组阿波式线组。
第四种线组是阿波式线组。应该说,这种线组是最适合矶竿使用的线组了。对这种线组可能很多钓友都不熟悉,它的基本特点就是采用海中矶钓线组的原理,将 浮漂和铅坠合为一体成为自重漂,使浮漂成为类似阿波漂一样。具体线组是:将渔轮的轮线穿过矶竿的导线环从杆梢来出后,依次穿上(照片中从左至 右):定漂棉线节、挡豆、活动浮漂(或活动漂座)、太空豆、小坠、子线、钩。
下部的太空豆的定位要保证使浮漂不会碰到小坠和子线,以免抛杆时相互缠绕。
在这一线组中,浮漂是关键,要使其成为自重漂,做法很简单:将浮漂的下部适当地缠绕上铅皮。
直到浮漂放入水中后能直立且漂梢露全目或适度露出一点漂肚即可,而后在子线上适度加上一小坠(用铅皮也行,本人用的是咬铅),所加的小坠的重量(1-2克 为宜)能保证使饵料到底即可,或使小坠到底也可以。这种线组,也就相当于上面讲的第三种线组,只是将悬坠与浮漂合而为一了。使用这种线组的最大特点是能远 抛。在矶竿远抛中,风阻最大的是自重很轻的浮漂,这是影响远抛的最大障碍,浮漂经这样改进后有了较大的自重,就能较好的克服风阻。同时,由于这种线组的主要力点是自重漂和饵料,而这种线组在抛投时,自重漂会下落到线组下部的太空豆处,自重漂和饵料这两个力点距离较近而相对集中,这样也利于远投。
这种线组还有一个特点是饵料落底慢(落底的速度取决于小坠和饵料的重量以及活动浮漂的过线能力),由于饵料在水中漂降的时间较长,只要饵料对路(如活 饵),可吸引中上层水域的鱼类尤其是掠食性鱼类的抢食,此线组在特定的水域运用,往往可取得前三种线组所无法得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是由于这种线组的落 底重力较小,因而要求活动浮漂的过线能力要强,同时主线尽量用小号数的为好。尤其是在小坠较轻的情况下更应注意。
二、矶竿钓鱼抛投技巧
由于远投的距离较远,为了保证窝点的准确,建议钓友最好采用矶竿定线钓法,关于矶竿定线钓法如何定线及浮漂的调试的具体方法见本人拙作手海两用竿(淡水矶竿)使用技巧收放篇,在此略过。
矶竿抛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弹抛法,二是甩抛法。前者抛距较短但抛点较准,后者抛距较远但抛点误差较大。钓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择。
弹抛法:抛杆时,右手持杆,此时活动浮漂会滑落到线组下部的太空豆处,适度收短钓线,打开渔轮的放线环,用食指将线固定与杆身上,左手捏住浮漂上部的钓 线,向身体的左下方(或左侧方)大幅度的拉回钓线,使矶竿的杆身弯曲,利用杆身的弹性及臂力将线组向前用力抛出,漂坠落水后,适度回收钓线使定位棉线结回到渔轮前方,(同时还应摆动矶竿将钓线压入水中),此时要稍作等待,钓线会向前出线穿过活动浮漂过线环直至浮漂到达定漂棉线结。
而后,可根据浮漂的露水高度及定位棉线结的状况,判断自己的窝点是否准确了,再做适当的调整。钓点远的应用打窝勺打窝。
甩抛法:将漂坠适度收回至杆梢处,依照个人习惯,将矶竿从身体的左右侧或上方象甩大鞭一样向前抛出,这种方法的抛点的准确度较差,但多经练习,还是可以较好的把握的,收线方式同前。
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1、为保证活动浮漂的过线能力,建议钓友的活动浮漂的过线环采用照片的样式。
2、由于远投后钓线漂于在水面上较长易受风的影响,因而建议钓友采用小号数的及大比重的钓线。
3、若是采用甩抛法,应选用单钩为好,以避免缠绕。
关于如何玩转淡水矶竿,本人已有淡如下两篇:
淡水矶竿钓鱼的使用技巧:收放篇
淡水矶竿钓鱼的使用技巧:两用篇
此技巧篇就做为结尾篇吧,这些仅仅是本人在长期的垂钓生涯里对使用淡水矶竿的一点个人的心得和体会,其中定有不少谬误之处,还望各位钓友能多多指教。
浮游矶钓用竿技巧分析
寒冬中,惟一热门的钓游活动仅只矶钓一项。其余如船钓、放长线钓或重矶钓等等,不是停摆就是时断时续的。只有爱好矶钓者,大乎过瘾,因为他们都喜欢这灰暗的天空,下着毛毛雨的天气,享受那份难以形容的垂钓之乐。
也就因冬季仅此一项热门的钓游活动,所有研究钓技的重心都集中于此,所以发展出很多种垂钓方式及技巧。本文拟专对手竿及车竿的差异程度作一分析,令你无论何时何地均可适当调配两者的用法。读者如能运用得当,体会出个中滋味,那么您矶钓的层次将不是一般了!
手竿或车竿都各有其利弊的一面,钓者必须依当时环境或场所,作出最有利的选择,从而得到最高的垂钓效果。以下让我们先对手竿的用途及利弊作一番了解。
手竿优点有二:
一、手竿敏感度佳,尤其是钓直感法时,应付那食藻鱼类灵细的小嘴是蛮有利的;又若遇着体型并不大,嘴巴更为细小的鱼群,则是持手竿者最乐意见着的场面了。手竿不但敏感且能应付拉力有限的小家伙(小家伙是指巴掌以上的体型,并不是两指的小鱼,切莫误会)。但若言及直感法,并不是每个钓场都可用,所以手竿的直感法,还是有着相当的限制。
二、配合浮标反应作合速度快。手竿与车竿的差别是在手竿的母线直接结在竿先处。而车竿是经由层层导线环再通向浮标。虽然两者都得将母线疏松到一定程度,浮标才能确保自然的鱼讯反映和预定的深度。但手竿在扬竿作合时,只须到了一定的极限,立即可将线拉直,鱼钩的反应能随时传达。而车竿则必须经过十几颗的导线环。以十八尺的车竿来说,扣掉竿头至卷线器座中间的距离,剩下还有十六至十七尺的长度,为了这些长度,就得多出一定比例的疏松距离,还有母线缠在卷线器上一圈圈的塑性(有些钓友到钓场须先洗线,原因即在尽量减少母线的塑性,将线头投至远处扬竿、刷水,使其母线绷直,但有些可爱的钓友却误认为是将母线洗干净),钩中鱼嘴后,比手竿至少多了两倍以上距离的母线长度,单单线本身弹性造成的迟滞就很可观了,再加上风在导线环间吹过,一节节的母线距离又多了一些出来,那就不止长两倍了,甚至三倍也有可能。
如上所言,手竿和车竿面对着线的塑性、弹性及风的三大因素,其扬竿角度就差距不少了。手竿在四十五度时,车竿可能需要九十度以上,虽其时间差仅在瞬间,但鱼身的反映动作之快,超过平常人的想像,它们见疑似危险的鱼钩之类的物体,不须经由思考,在刹那间就会走避(浮游鱼速度比底栖鱼更敏捷),即使钓者有再快的手脚,也难敌大自然赋予它们的本能。
而车竿部分,优于手竿的也有二点:
一、即手竿所无法够着的远处标点,车竿可予弥补。
二、收、放线功能是挑战巨物之利器。无论鱼怎样地利用礁石,企图把线割断,无论他们潜得再深,游得再远,车竿仍有其一搏输赢的机会。而手竿极限一到,一定断线。所以有些超级大家伙,惟车竿才能征服,手竿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
以上为综合手竿及车竿优缺点所作的整体比较,变通应用就在于钓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了。什么钓点、天气或鱼体大小,该如何活用,是您进一步探究的课题。精明的钓友会视场合尽量取其优点、舍其缺陷,以期达到钓竿使用之最完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