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几点钓鱼合适。

很多钓鱼新手(包括一些老钓鱼朋友)可能不知道竿梢红绳到底留多长合适,是长一些好还是短一些好。

竿梢红绳是连接垂钓线组的,红绳不能留太长,太长了作钓的时候挥竿容易使主线与竿梢缠绕在一起,在钓鱼时会很头疼的问题。那么到底竿梢红绳弄多短最合适,根据经验总结红绳结扣与竿梢之间的距离保持一粒大米的长度就行,这样在抛竿扬竿时,线组不会缠绕竿梢(可参考上图所示)。

竿梢红绳怎么打结?怎么加固?

手竿的竿梢绳是连接鱼竿和垂钓线组的,新买来的鱼竿红绳都是没有经过处理的,除了上面将红绳留短的步骤外还要将红绳用胶水加固,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竿梢红绳结扣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直接打个单扣就行,红绳具体留多长上面已经讲过了。将502胶水滴入红绳与竿梢连接处,竿梢前面的半公分不能粘到胶水,因为胶水涂入后会向前沁入大约半公分,如果你前面没有留空半公分,那么胶水会沁入至红绳,凝固以后红绳就变僵硬了不柔软,垂钓时不好操作不舒适。

相关推荐

钓鱼子线多长合适


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一直是钓界长期以来喋喋不休的一个热门话题,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国标,五花八门的观点可谓琳琅满目,常常使人无所适从,个人认为,习惯+鱼情+水情三位一体的格式是确定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基本公式。

顺其自然是万物生存最基本的客观规律,鱼事亦不例外,当个人的感觉形成习惯就是尊重自然的最好表现,我在鱼事中体会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有自己的习惯。

一、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基本标准

(1)子线长短:10CM---50CM;

(2)双钩距离:一钩半----双钩(下钩柄头到上钩钩底,下同)。

二、子线长短与双钩距离的具体运用

(1)子线长短:钓鲫鱼10--15CM;钓鲤鱼草鱼15--30CM;钓鲢鳙30--50CM;

(2)双钩距离:钓小鱼一钩半距离;钓大鱼双钩距离。

三、子线长短与不同双钩距离的优劣势

(1)、长子线的优势与劣势:双饵摆浮大,钟摆时间长,鱼的吃口好,隐蔽性强,拉力大,不易断线,但鱼讯传递损耗大,同时鱼讯传递也较慢,鱼吐钩的时候多;

(2)、短子线的优势与劣势:鱼讯传递快,鱼讯语言明显,抓吃口准确,上鱼率高,遇有杂鱼闹漂时到底也快,可以避免杂鱼抢购,但隐蔽性差,影响鱼就饵,拉力差,容易断线,上鱼率相对较低;

(3)、双钩距离过大鱼讯语言迟钝,双钩距离过小鱼讯语言紊乱。

四、不同鱼情下子线长短的搭配

(1)、鱼小适宜短子线,鱼大适宜长子线;

(2)、生口鱼适宜短子线,滑口鱼适宜长子线;

(3)、杂鱼多适宜短子线;

(4)浮钓鲢鳙适宜长子线;

(5)钓鲤鱼适宜长子线;

(6)鱼的密度大适宜短子线,缩短到底时间,提高中鱼率;

(7)冬春钓鱼适宜长子线,摆浮大,钟摆时间相对延长,易于鱼就饵;

(8)钓快鱼适宜短子线,钓慢鱼适宜长子线;

(9)钓无定法,适者生存;个人体会,切勿盲从。

钓鲤鱼子线多长合适


一年四季里,鲤鱼都是深受钓鱼人喜爱的一类鱼。它的形体比较大,而且对饵不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垂钓。但是体型过大也有弊端,如果我们线组选的不好,就很容易造成子线缠绕的状况,影响我们的判断,也影响鲤鱼吃饵。解决的办法就是从子线上做出改变。

我们正常钓鱼时子线是悬浮的,有一定的弯曲度,而我们正常钓的鲤鱼都在2斤左右,甚至更大,如果子线选择15厘米以下,子线弯曲后,钩与八字环的距离也就在10厘米上下,鱼吃饵的时候就容易碰到八字环和子线,这样不方便鲤鱼吃饵,所以也很难钓到鲤鱼。

传统钓的子线也短,但是却可以钓到鱼,而且还经常钓到大鱼,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它的子线看上去短,实际很长,因为它是卧底钓,子线是躺在水底的,而且这样的钓法适合糗大物,钓猾鱼,它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鲤鱼的警觉性。

究竟用多长的子线钓鲤鱼合适呢?通过实践通常双钩单子线长度为20厘米至35厘米。一般2斤以上的鲤鱼宽度为15厘米以上,加上子线在水中的弯曲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我们取最小值为5厘米,鱼体宽度加上子线弯曲度这个得数就是20厘米。由于鲤鱼的肚皮离水底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钓鲤鱼用的子线往往要超过20厘米。

在作钓时一旦子线在符合正常的钓鲤子线的长度后,而又比自己的子线略短,那么这个时候谁的子线短,谁就有优势,因为他的抛竿频率要大,而且刚放的鲤鱼鱼口比较好,食欲也很旺盛,对动态饵兴趣很大,往往鱼饵刚落底10秒之内浮漂就有动作,所以这个时候谁的子线短些,谁就占优势。

当然这个时候的子线短是相对的,最短也不能低于23公分。由此看来钓位重要,子线也很重要,钓新鱼、钓生口鱼子线可以相对短一些。我们在钓滑口鲤鱼,或钓第二天、第三天的竿塘时我们就要注意子线要适当延长,离放鱼的时间越久子线越长,当然一般不超过50公分。

因为这些剩下的鲤鱼都是有经验的猾鱼,要不他们被钓过,或者看到别的鱼脱钩后受惊了,害怕这种刚入水后还晃晃悠悠的饵。所以加长子线的长度,加大子线在水中的弯曲度,尽可能让饵在水底成自然落体状态。最大限度降低鱼的警觉度,以减少鲤鱼对鱼饵的忧虑。

竿梢转环安装方法图解


以前的鱼竿大部分竿梢顶部是红绳,红绳打结然后将主线扣在红绳上,这样在抛竿提竿的时候鱼线和竿梢很容易缠绕在一起,现在很多新产品鱼竿都安装了带红绳的万向转环,这种转环可以很有效的避免鱼线与竿梢的缠绕,在垂钓过程中不必浪费多余解线结的时间,轻松享受垂钓带来的乐趣。

下面给大家讲讲竿梢转环的安装步骤,准备红绳转环一个、502胶水一瓶、砂纸一张。

1、先把竿梢在砂纸上打磨一下,把毛刺和不平整的地方打磨平整,动作要轻,不能粗鲁呀!

2、竿梢转环要选择合适的,太小了装不进去,太大了很容易松动,粘不牢固。

3、将竿梢转环套入竿梢上。

4、平放竿梢,将502胶水滴在转环底部接口处,滴入的胶水要适量,不能让胶水流到里面粘住转动装置,等胶水凝固了就大功告成了。

【注意】:以前安装红绳的时候可以先在竿梢涂502胶水,再套入红绳,现在用万向转环就不能这样操作了,要先套入转环再涂胶水,另外在涂胶水的时候不能让胶水流到转环顶部,会将转动口粘牢无法转动。

钓鲫鱼时子线(脑线)多长合适,子线长短影响吞钩分析


鲫鱼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钓者喜欢垂钓的鱼种之一。如何在垂钓时有较大的收获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除掌握选钩、看漂、及时提竿外(具体详情参见:钓鲫鱼时浮漂动作反应及提竿要领),配好子线(脑线)长度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子线(脑线)是连结鱼钩坠和主线之间的线。它的长短对钓鲫鱼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分析一下便可知道。

首先从(子线)脑线对鱼漂的反映看:喜欢使用手竿的钓者都知道,鱼漂是钓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鱼在水底吞钩的情况是通过鱼漂的变化来反应的,漂稳定在水面上合适的位置后它的起浮要受坠的作用。坠被提离水底或在水底移动,漂便随之起浮或者抖动。坠落入水底,漂便又恢复原来的位置。而坠的起落和移动,又是由鱼吞钩时牵动子线(脑线),坠便可一触即发。当然子线(脑线)也不可过短。子线(脑线)过短,坠距钩太近容易引起鱼的警觉也不会贸然吞钩。

其次,从鲫鱼吞钩的习性看:鲫鱼吞钩比较特殊,不像鲤鱼、鲶鱼吞钩时拉上就走。鲫鱼吞钩一般动作比较缓慢,吞钩时多在原地用嘴把食吞进,尔后又吐出来。从这一习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子线(脑线)过长,鲫鱼吞钩动作又小,在小范围拉动子线(脑线)时不会使坠明显起落,钓者便不容易观察到漂的变化。另一方面,鱼将钩吞入口中发现异常后便会很快将钩吐出,子线(脑线)过长也会给鱼造成吞钩时机。较大的鲫鱼在吞钩时,这一习性表现的更为突出。

综上所述钓鲫鱼时,子线(脑线)多长合适呢?笔者认为一般10~20里面之间是最合适的长度。如果钓点水浅子线(脑线)要短一些,如果钓点水深子线(脑线)长度要长一些。当然,钓鱼是一项有学问的活动,要提高自己的钓鱼技巧需要实践,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改进台钓主线与竿梢间的绑法


夏天钓到大鱼的机会多,同时鱼的力气很大,出现断竿断线的可能性就很大。本人也经历过不少断竿断线的痛苦。当主线很粗的时候,主线与竿梢的连接会出现各种情况。主线的结要打得牢,容易伤到主线,造成遇到大物时断线。尼龙主线的结打得不牢,容易散开,或者缠线,给抛竿造成困难。本人在总结了尼龙线和编织线的优缺点之后想出了一种方式,请大家批评指正。

1、将主线与竿梢的那一端系上八字环。这一步的结实度很重要,可能是主线竿梢端最薄弱的环节。所以尽可能系得牢些。

2、准备一段长10厘米左右的2号或更粗的大力马编织线和一粒太空豆。

3、将大力马线双股穿过太空豆,然后将线的两端连在一起打成死结,形成线圈,尽可能结得牢。结好后的大力马线长2--3厘米最好。

4、将大力马线圈的一端与主线上的8字环通过马蹄结连接起来,(在不损伤任何部分线组时可拆卸下来)。稍微拉紧即可。

5、将达鲤吗线圈的另一端与竿梢通过马蹄结连接起来,也是可拆卸。

6、用太空豆将系上竿梢的大力马线锁死。

经过实践验证,这么处理过的主线与竿梢的连接方式很结实,也好用。

钓竿卡节和断竿梢时的应对处理办法


一、手竿竿梢断了怎么办?

我们正钓鱼的时候,突然遭遇断竿现象是经常发生的。造成断竿的原因有多方面,从操作这个角度来分析主要有两点:一是钓到大一点的鱼,因提竿过猛而断竿;二是钓上鱼因操作不 当而断竿。即未按竿线必须呈45度角的要求提鱼上岸取鱼,而是图省事,直接往上挑想直接用手抓鱼,此时干笑的角度已呈90度或超过90度角,竿梢的承受力 已到了极限,断竿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竿梢横断多数发生在第一节或第二节,而且又是在接口处。

那么,如何排除这种障碍呢?

首先,将竿体底部的螺盖拧下,然后取出断竿的残余部分扔掉,将断竿能用的第一节或第二节的根部缠上透明胶一圈或二圈,再将已缠好的竿梢从后面穿出,感觉适合即可使用。笔者曾用修过的竿子钓到过3千克重的鱼。当然对已受过伤的竿子要多加小心,提竿时不可用力过猛。

二、手竿竿梢缩不回来怎么办?

在垂钓过程中时常出现竿梢缩不回来的现象,而多数又是发生在第一节或第二节。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竿梢的接口处进了水,有的是由于竿梢接触到水面,有的是因下雨淋湿了;二是钓上大鱼(如4千克以上)有经过较长时间的遛鱼,竿体被拉得很紧而缩不回来。

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慌,更不要硬拧,用力不当竿梢会断裂。

正确地做法应该是:首先,将竿体底部的螺盖拧下来,将竿体按顺序从后面抽出缩不会来的竿梢(但要多抽出一节,若是第一节缩不回来就应抽三节,若是第二节抽不 回来,就应抽出四节),然后找一块砖头或石板垫在下面,左手扶住竿体,右手捏住竿梢,垂直用力往下蹲,要不了几个回合,缩不回来的竿梢就会松动知道缩回 来。这里要说明的是,之所以要多抽出一节竿体,其目的是在蹲竿梢时它可以起到扶正和保护的作用。

三、使用海竿钓鱼抛投时发生炸线怎么办?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摇线轮线槽缠线太满。出现这种现象不要慌,更不要违背要领急于摇线。因为这样做不仅不会将炸出的钓线正常地摇回线槽里,而且恰恰相反还会把炸出的钓线摇进轮子的内槽里缠在轮柱上,越缠越多,往外拉也拉不出来,给继续垂钓带来麻烦。

此时应用左手轻轻地捏住钓线,右手操轮把,缓慢地将炸出的线收回到位,紧线即可。如果真的出现了将炸出的钓线摇进内槽里的轮柱上的事,也不要硬拉,只要按一下摇线轮的盒盖,重现理顺钓线,再将摇线轮的盒盖扣上即可投入战斗。

钓鱼时台钓竿竿梢为什么要插入水中


钓鱼是一项十分普及的活动,虽说有的钓友不只是为了一定的鱼获,但鱼获多还是主流观点。在台钓过程中,竿稍为什么要入水,是很多新手经常问的问题。竿稍入水多少又是操作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对于这样的细节,作为钓者必须认真对待,精益求精。下文就从竿稍入水的原因以及具体的操作,做一下浅显的分析。

一、竿稍为何要入水

原因一、让主线中的风线入水,避免随风摆动

台钓的钓组有自身的特点,其主线与钓竿的长度基本是保持一致的。抛竿之后风线就浮在水面,水面有风时,风线会产生摆动或漂移,势必带动钓组漂移,容易形成走漂。为了避免走漂现象的发生,我们就要在抛竿后将风线压入水中,只要将竿稍部分入水就可压风线入水。这才是竿稍入水的真正原因。

原因二、为了让风线趋于绷直状态

竿稍部分入水,可使被压进水中的风线趋于绷直的状态,便于提竿刺鱼时,提竿的力量能迅速传递到钩尖,准确及时地刺鱼,提高中鱼率。

原因三、为了稳定钓组的平衡状态

竿稍入水可以收紧风线,风线入水后,钓组的平衡状态就能保持稳定,即使有风,也会影响不大,钓组平衡十分稳定,那么钓目也就稳定下来,便于读漂。如果风线浮在水面,风线可能使浮漂有一目左右的误差,从而使整个钓组的灵敏度受到影响。那么,不让风线入水行不行呢?我们说不入水也是可以的,只是要在无风的条件下才可以。只要你的钓组能保持平衡与稳定,休闲垂钓时,就能更多地享受悠闲的愉悦。

二、竿稍入水的操作

1、错误的操作

操作熟练的人,首先是扬竿抛线,压竿入水,看起来很简单,一套动作衔接很顺利。但许多钓友容易将细节处理得不够好,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容易将竿稍随意地压入水中,眼睛只盯着浮漂,手中持竿的动作却没有协调好,一不小心就让竿稍入水过多过深,那么在提竿的时候,提竿的力量就会受到水的阻力的影响,从而错过最佳提竿刺鱼的时机,甚至导致缠线伤线与跑鱼。

2、竿稍入水过深的影响

影响之一:竿稍入水太深,容易让风线与漂脚及水线形成反角,扬竿刺鱼就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刺鱼的时间只要稍微延迟,机会就稍纵即逝,所以,想要快速中鱼,竿稍不可入水太深,太深,会有一种刺鱼的力度跟不上的感觉。

影响之二:竿稍入水太深,容易让浮漂的承受力过大,也容易伤线,人也吃力不讨好。一旦有了漂讯需要提竿,就会遇到较大的阻力,使扬竿刺鱼的瞬时爆发力受到了缓冲,变成了笨笨的拉力,这样简单的拉,就为跑鱼创造了机会。一句话,就是延迟了扬竿刺鱼的时机。另外,延迟了扬竿刺鱼的时机是小,伤漂伤线或缠线就更不划算了。有的钓友没有将漂脚的太空豆拉出一定的缓冲距离,就更容易伤漂。使用长竿的朋友如果不将入水技术掌握好,水的阻力会使扬竿十分吃力,钓不了多长时间,人就会觉得很累。

竿稍入水太深,要排除以下几种个别的情况。一是因鱼情而无需风线入水;二是风力很大,浮漂漂移太厉害,需要将竿稍入水深一点,以减小风力对浮漂的摆动。三是有些钓场环境比较特殊,需要竿稍入深水;或者其它情况使钓者故意加深入水深度。

三、建议入水深度

我们知道竿稍在刺鱼之前是应压在水下的,那么一旦浮漂牵动到位后,竿稍入水究竟怎样才算合适呢?我们建议,在无风无浪时,竿稍入水的深度为三到五公分;在微风浪小时,竿稍入水十多公分,但不能大于漂脚到钓目的深度。当然还有更多的其它情况,例如对象鱼是大鱼时需要故意让线,戳草窝时线在草上,这些情况不属于普遍的情况,需要另做研究。

鱼竿断节的临时应急和断裂竿梢修复办法


正常垂钓中,难免有断竿的情况发生,遛大鱼和挂底的情况下,把握不当,都是折断中间部分,竿梢很少发生断裂。至于竿梢的断裂,多是意外的情况下把竿梢折断。

本人就碰到过两次折断竿梢的情况,一次是竿梢插入身后的草丛里不慎别断,另一次是一个外行借我的竿过瘾,上了一条半斤重的鲫鱼,为抓住挣扎中的鱼儿,他把鱼竿垂直竖了起来,鱼虽然不大但把重量压在了垂直的竿梢上,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半截竿梢带着鱼线从空中落在这位朋友的头上。

这两种情况下,断竿与竿的质量都毫无关系,再好的竿在这种情况下也在劫难逃。所以,入道不久的钓友要从我这两次断竿的教训中吸取教训,时刻留心你心爱的鱼竿。

现在钓友们鱼竿断裂多数是找商家配节,当地渔具店买的竿有可能马上能配上损坏的竿节,有的竿则不一定 ,商家还要从厂家定制,时间拖得很长,往往这种竿是品牌竿,有的甚至因品种停产无法配节。

高档进口鱼竿配节更是令人头痛的事,时间更长,而且价格十分昂贵,一节得几百大洋,本人过去曾经遇到过这种情况,耗时几个月,几乎要等一个钓鱼的季节过去,配节才姗姗来迟。

垂钓中,短节竿发生中间断节,如没有备用竿的情况下,用简单的方法可让断竿临时凑合着用。方法是把竿一节节全部退出,在断节的前半截尾端裹上那种透明粘胶带(钓鱼人一般都带有这种临时救急的透明胶带),再从断节的后段装入抽紧,两个断节就成一节整体了,从新装入就可以垂钓了,只是整只竿长度要短一些,但一般可以正常垂钓。

如一时无法配节,又想继续发挥这只断竿的作用,回到家里还可以把透明胶撕掉,把断口部位用细砂纸轻轻打磨以下,用502胶水反复涂抹,打磨,直到增加的厚度与后半截紧密牢固地吻合,两截断节就成了比原来稍短的整节了。如做的好,整只竿的长度减少不了多少。但这样处理的竿,遛鱼时弧度不中看,受力点前移,分布不均匀,整条竿的物理性能自然大打折扣。此法只是一种临时救急,以待配节,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且此法不适宜长节竿。

至于竿梢折断,完全可以恢复原状。现在台钓竿少量的品种是实心竿梢,大多数都是空心竿梢,这就给我们自己有效修复留下了空间。

其方法也十分简短,找一节废雨伞上的支架钢丝(不是骨架,骨架钢丝太粗,加工起来耗时费力,当然,是根据断竿梢的内孔选择钢丝的粗细,一定要用弹力好的钢丝,普通铁丝不可用),根据竿梢的空心孔把钢丝打磨,使其两头都能等量紧密插入竿梢的空心眼里,记住断裂处的钢丝位置(一般在中间位置),然后抽出,先在一端竿梢的空心眼里用小号医用注射器离断头远一点的内空注进几滴502胶水,立即插入钢丝至中间位置,再把另一端用同样的方法对接上合紧,断梢就成一个整体了。

如因操作太慢502凝固过快对接处有点间隙,可用502反复修补,细砂纸打磨,使间隙合缝。如间隙过大还可以用ab胶修补,打磨好后喷漆。总之,用这种方法修复的竿梢,强度不受影响,从外观和使用上都与原竿梢没有大的区别,根本看不出来,可放心使用。我用这种方法修复的一把长节4.5米竿,钓上来8斤多的草鱼,遛鱼时竿的受力弧度与竿梢没断之前没有什么区别。

需要提醒的是,钢丝打磨时要细心,粗了自然不能插入断梢的空心眼里,细了就有间隙,即是502粘连后,恐怕这种间隙仍然潜在,当然会影响接合的牢度和竿的整体性调。再就是粘接时要干净利索,一步成功,没有反复的可能。

以上修复竿梢的方法尽管比较完美,如能配节,当然可不用着急去定制配节了。我一只4.5米的台钓竿,竿梢虽然定制了配节,但一直用着那只断节修复的竿梢,感觉整体与原来完全一样,钓上来的鱼也有百十来斤了,说明这种方法修复竿梢是成功的。所以,今天这才敢把这方法抖落给钓友们。钓友们垂钓中万一不慎弄断了竿梢,用此法修复很管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