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技巧调漂方法。
浮漂的调钓对于不同的钓友来说,有不同的对待态度,有的钓友认为只要钓点找好,钓具搭配好,饵料用好自然会有鱼儿上钩,对浮漂的调钓只是随意而为之,而有的钓友在调钓方面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只知道画其形而不知其意,只知道固定的调钓模式,为何如此调为何如此钓却不甚了解,不知道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鱼情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行,而还有一些钓友觉得调钓不很重要偏偏又很麻烦,不愿意花费精力认真调钓,到水域之后找到钓位就开钓,这些都是不对的,浮漂相当于钓鱼人的眼睛,鱼儿的觅食动作以及钩饵在水中的情况完全靠浮漂来得知,这里就说一下台钓中最简单的调漂方法,希望能对众钓友有所帮助。
一、调目
这方面有三点,第一就是记清在无钩的状态下半水调漂的目数;第二就是记清在双钩的状态下半水调漂的目数;第三就是记清双钩挂饵时半水调漂的目数。
二、钓目
此时在双钩上挂饵投入钓点中开始调钓目,当钓目在无钩状态时半水调漂时的目数时钓的最钝,而在双钩的状态半水调漂的目数时处于最灵和最钝的中间点,不灵不钝的状态,若是钓目在挂双饵的状态半水调漂的目数时钓的最灵,知道灵顿的界限标准后,钓目就可以以双钩半水时不灵不钝的目数为基准,在最灵和最钝之间进行调整。
三、调钓方法
在调漂方面不太明白的钓友可以根据以下的这些方法进行调整,不过最好是用细尾浮漂进行拉饵钓时采用这种调钓方法。
1、就是双钩不要挂饵,让浮漂贴近铅皮,然后抛满竿投入水中,此时把浮漂调到6目,这里啰嗦一句,这6目就是从浮漂上方往下数6格,不要搞错了。
2、提杆拉饵再次投入水中,此时要仔细观察,浮漂在水中站立稳定后露出的目数,很多情况下目数都不一样,什么样的目数都有,1-6目都会出现,有的是平水甚至浮漂慢慢下沉,这里说下若是露出6目的话,说明浮漂太粗,浮力太大需要更换合适的浮漂。
3、若是浮漂露出的目数在2-5目之间,说明浮漂调好了,但是在之后拉饵的时候要保持饵料的比重大小均匀,差别不要太大,此时把浮漂往上方移动,让浮漂离开铅坠,拉动的距离在20公分左右,抛竿入水钓十次来找鱼层,若是有鱼口的话就可以直接垂钓,没有鱼口就再次往上拉动20公分,再次抛竿,直到出现鱼口或者漂相再垂钓。
4、这就是找鱼层的调钓方法,不少钓友非常坚持找底,到水域之后是必须找底的,前后左右在垂钓的各个范围繁琐复杂的找底,不是说找底是错误的,而是要有着重点,垂钓是为钓鱼而来,不是为了找底而来,这种调钓方法是建立在找鱼的基础上,若是找底的话可根据上述的调钓方法来进行调整。
5、接着第3步开始说,若是浮漂此时露出的是1目或者是平水的话,虽然这种情况也是可以垂钓的,但是饵料的比重还是最好调整一下,应该是饵料拉的太大了,可以减少拉饵的比重,当浮漂露出2-5目之间的目数时,再根据根据上述的找鱼层调钓方法,找出好的鱼情就可以垂钓了。
6、接着上述的调6目时,拉饵入水后浮漂出现缓慢下沉直到完全沉入水中的情况时,此时垂钓翘嘴效果会非常的好,要知道不少垂钓大师在钓翘嘴时就是刻意这样调钓的。
四、注意事项
这种调钓方法注重的是找鱼层而不是找底,只要水域有鱼就能找到鱼,而垂钓就是为了钓鱼,有鱼口就足够了,再找不找底就无关重要了,再简单说下钓具方面的搭配。
1、钓竿
这个季节鱼儿多数在远处深水区栖息活动,所以最好使用杆体轻质的长杆,钓远钓深。
2、钓线
冬季水冷鱼儿活动受到影响,觅食力度弱,尽量使用细线减少在水中的阻力让鱼儿容易吸食。
3、钓钩
细线配小钩,可用钩条细韧钩门较小的钓钩,也不要太小,太小的话鱼儿能够轻易吐出。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多种调漂方法中的挂饵调漂法分析
垂钓者们在垂钓遇到问题的时候总会先调整自己的饵料,如果发现调整饵料之后效果还是不让人满意,此时大家往往就会选择去调整浮漂。
我们垂钓者都把浮漂称为我们自己的眼睛,那么对于我们眼睛的调整自然是不能马虎大意的。通常我们所知道的调整浮漂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直接换浮漂,当然,小编我给大家推荐的调漂技巧肯定不是这个。
今天,我要给各位垂钓爱好者们推荐的调漂技巧是挂饵进行调漂。
我相信很多钓友都对这种方法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会,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好好的看一看,可能有些细小的方面就是你垂钓的时候容易忽略的,正所谓技多不压身,难道你还怕你会的太多?还怕你的垂钓收获太多吗?
第一、影响鱼口的原因
垂钓新手们会觉得浮漂的漂相可能就鱼儿咬钩时的几种,其他的都是虚假的,但其实很多时候鱼儿会出现轻口的现象,而此时出现的漂相其实也是可以提竿的,而新手们往往就忽略了。
而造成鱼儿们轻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使用的饵料的问题。一种是我们使用的饵料味道不够吸引鱼儿,诱惑力达不到;一种是我们使用的饵料状态太好,太容易进入鱼口了。
像我们平常使用搓饵垂钓的时候,就明显感觉鱼儿的吃食不错,而一旦换成了拉饵,效果明显就差了很多。
第二、调钓时的不同漂相
当我们在垂钓时即使鱼儿的吃食情况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我们也需要要将浮漂调的灵一些,因为即使鱼儿吃口没什么问题,但它们吃食的动作会比较小,而浮漂灵敏的话就能及时的反应讯息来了。
而当我们将浮漂调钝的时候,对于垂钓的目标鱼的种类不同,浮漂所反映的漂相也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垂钓鲫鱼的话,鲫鱼咬钩就会呈现一个向上送漂的漂相;而如果是垂钓鲤鱼,那么浮漂就会出现黑漂的情况了。
当然,我们在将浮漂调平的时候也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浮漂调平垂钓鲫鱼,一般会产生一个送漂的漂相,垂钓鲤鱼的时候则是还会出现黑漂的漂相。
有些垂钓爱好者们到了垂钓的水域后,通常会习惯性的问一下其他的垂钓者这里的鱼口是什么样的,然后再进行具体的调钓。
其实啊,大家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徒劳没有用的,毕竟水情鱼情都是活的,变化很快,况且大家使用的垂钓工具、垂钓饵料、浮漂等也都是有差别的,怎么可能根据别人的情况去调整自己的呢。
所以啊,大家在垂钓的时候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有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不要随波逐流。
况且,小编我也已经把方法告诉了大家,具体的实际应用就照葫芦画瓢了。
另外,大家在垂钓的时候尽量使用好一些的浮漂,对我们的垂钓是有很大帮助的。
调钓方法有多种 简单解析无钩调漂法
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调漂,而调漂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到垂钓者的渔获效果。这主要表现在垂钓者的调漂的灵顿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垂钓者观察浮漂的位移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垂钓者的提竿时机。
若垂钓者不能及时观察到浮漂发生位移的情况,那么垂钓者就不能抓住最佳的提竿时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鱼儿在吃食之后出现跑鱼的现象。而当垂钓者在鱼儿彻底吞食钩饵之前就提竿的话,也可能导致出现溜鱼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垂钓者的渔获。
所以,垂钓者必须要掌握调漂的手法及调漂的诀窍,以便垂钓者可以调出最佳的状态,切实提升垂钓者的垂钓结果。
需要注意的时,一种调漂方法并不是适宜于所有的垂钓方法的,不同的垂钓方法都有着不同的调漂技巧。这就启示垂钓者在调漂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垂钓方法的选择来具体确定调漂方法,以便可以调出最适宜的浮漂信号。
今天,小编在这里主要介绍一种调漂方法,那就是无钩调漂法。
我们知道,调漂就是通过增加或者是减少铅皮,从而改变浮漂在水面上的浮力大小的一个全过程。而浮漂在水面上浮力的大小又是直接和钩饵在水底的状态直接相关的。当浮漂在水面上的浮力越小的时候,水底钩饵在被鱼儿吞食之后,就能比较灵敏地反映到浮漂上,从而提醒垂钓者及时提竿,避免跑鱼现象的出现。反之则相反。
而无钩调漂法也是为了垂钓者可以把握最佳的提竿时机,以便可以真正地提高垂钓者的渔获情况。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无钩调漂法就是说不用钩子的而直接进行调漂。这样一来,不用钩子挑出来的目数就是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的最钝点,从而使得垂钓者可以把握浮漂的最钝点。
而垂钓者挂上下钩且把饵料挂上鱼钩之后所调出来的目数应该就是垂钓过程中的最灵点。当垂钓者了解到最钝点和最灵点之后,垂钓者就能基本上了解到所有的钓点,便于垂钓者进行后续的观察及垂钓工作。其实,无钩调漂法是在我们常用的调4钓2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调漂方法。
而调4钓2的这种调漂方法是众多垂钓者在调漂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调漂的方法,也是经过实践证明比较有用的一种调漂方法。小编在这里就以调4钓2为例来说说,我们在具体的调漂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无钩调漂法。
首先,在无钩的状态下,调半水,然后看目数。此时半水状态下的这个目数就是垂钓者在调漂过程中所需要找的最钝点的目数。其次,在有钩的状态下,找到无钩状态下调半水时出现的目数,此时这个目数就是垂钓者最终确定的最钝点的目数。
再次,在有钩的状态下,挂上双饵,调半水,此时垂钓者观察到的目数就是垂钓者在调漂过程中所需要找的最灵点的目数。最后,在有钩的状态下,挂上双饵,调半水,且使最终浮漂显示的目数要大于在上面调漂过程中出现的目数,此时显示的目数就是垂钓者最终确定的最灵点的目数。
当垂钓者通过无钩调漂法确定了最钝点和最灵点之后,垂钓者在具体的调漂过程中,就可以在最钝点和最灵点之间来回切换,从而找到最适宜的钓点。
当然了,垂钓者在具体使用无钩调漂法进行调漂的时候,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小编在这里所指出的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其他垂钓者可以和小编来信进行交流。
简单实用的调漂方法
调漂都不会,还怎么钓鱼呢?事实却是就是这样,漂没调好,肯定是不行的,看着别人爆连自己心里着急,不要把每次鱼口差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鱼饵,现在的商品饵,状态味型等度已经调试好,只要不是特别奇葩,基本上鱼都会吃,垂钓钓技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这是基础,所以想多钓鱼钓好鱼不妨重新认识调漂 ,确定调漂的重要性。
简单的调漂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组装线组;
2,、重铅找水深,通俗点就是铅皮多一些,大于浮漂的浮力,通过调整浮漂确定水深,最好这一状态下调平水,让浮漂只露出水面很少或齐平;
3、找到水深后,将浮漂下拉子线的长度,再加1015公分,漂座上方留下一个太空豆,用作标记水深,这一做法为的是之后调漂的准确度;
4、修剪铅皮,一定要慢,每修剪一次抛一次杆,浮漂的落点要准,因为自然水域深浅不同,避免鱼钩触底,导致调目误差,通过几次的修剪铅皮,直到浮漂露出的目数是你想调的目数,比如4目。
5、钓底或钓浮,可以通过向上调整浮漂位置,达到你想要的钓目,一般情况下调4钓2较为常见。
如果想钓浮,挂饵后浮漂下沉,多半是饵料比重太大,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减小饵料比重,加入雪花粉或轻麸此类轻质状态饵,二是调多目,让浮漂的浮力大于饵料的重力。
李保安科学简单钓鱼调漂方法(无钩调漂法)
学习了李保安老师的无钩调漂法后,发自内心的觉得这是目前最简单以及最科学的调漂方法。那么就给钓友们简单介绍一下无钩调漂的方法以及饵在水底的状态。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无钩调漂法,无钩调漂法并不是说不挂钩进行调漂,这种调漂法只是一种较为实用方法而已。在调漂之前我们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线组,步骤如下:
李保安老师
1,带钩半水调至4目,假设你用的漂是13目的漂(状态:钩、子线、8字环、铅皮座悬于水中)
2,沿8字环处剪去子线,将线抛入水中,浮漂会缓缓上浮 ,假使会上浮到第9目,上浮是因为减去了钩和子线的自重(这个目数就是8字环、铅皮座、水线和浮漂的平衡点。状态:8字环、铅皮座悬于水中)
3,向上拉动固定浮漂的太空豆,直至浮漂拉到9目多一点点,不要超过9目半,拉浮漂的时候要一次拉一点点,拉到9目多一点点就不要再拉了,再拉就过 头了。将最上面的太空豆移至漂座处固定,这个点就是钓目的最钝点(9目多一点点这个位置已经打破了8字环、铅皮座、水线和浮漂的平衡点,此时状态 为:8字环轻触底)
4,挂上同样的子线和钩,浮漂往下拉一个半的位置将线抛入水中,浮漂会回到以前半水调漂4目的状态,这就说明这个钓组和以前钓组没有变化。(此时状态又回到了1的状态)
5,挂上双饵,这个饵的大小要和钓饵大小一样,将线抛入水中,浮漂会从4目降至1目(1目为假使目数,饵的大小会压下去的目数不等也许不是1目,状态为双饵悬浮)
6,把线提上来慢慢将浮漂往上移动,继续带相同的双饵调漂,直至漂移至1目多一点点,方法和3一样,一点点拉,不要拉超过一目半,这个时候我们把浮漂最下面的太空豆移至漂座处固定,这个点就是钓目的最灵点(状态:一钩轻触底,一钩悬浮)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浮漂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太空豆有一个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你的钓目点,在这个之间任意一个位置都可以垂钓,前提是相同水深,相同钓点的情况下。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从灵钓钝,也可以从钝钓灵,当然了,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譬如跑水,风大,小杂鱼多以及滑口鱼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后者,水比较平静且无小杂鱼,鱼又是生口的话我们就选择前者。总之,在这个灵和钝的位置怎么能更好的上鱼就怎么钓,不要考虑饵在水下的状态,不受拘束,这就是无钩调漂法的优点,抛弃了所有教条般的调四钓二调三钓一以及种种调漂法。
无钩调漂法也验证了一句话:胜于应变,败于教条。
台湾悬坠钓法和传统钓法的优缺点以及调漂
我们现在钓鱼的朋友越来越多了,还有就是现在钓鱼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了。但是最开始的钓法还是没有变,下面我就来和大家粉分享一台钓和传统钓的不同。
台湾悬坠钓法:
这是在1992年左右引进大陆的一种钓法,是指在水中钓组的坠子不触底,处于悬浮状态。这种状态下,钩、坠、连接环等的重力与漂等的浮力处于平衡状态,因而整个钓组的状态,是比较灵敏的;同时对鱼饵的物理状态有较高的要求。
缺点:对场地有较高的要求
1、 不适合在水底不平的水域使用。
2 、不适合在流水里垂钓,水流会把钓组冲出钓点。
3 、钓底时不适合使用有浮力的鱼饵,比如草捆,芦苇等。
台湾悬坠钓的钓鱼技巧:是在调好鱼漂的基础上,利用鱼饵的重量,把鱼钩送到预定深度,只要鱼钩稍有动静,鱼漂就有反映。使用时铅坠不到水底,悬在水中,当鱼饵逐步脱离鱼钩时,鱼漂就会升起。
台湾悬坠钓法调漂方法:根据鱼漂的浮力,在铅皮座上卷上适量铅皮,使鱼漂下沉,然后剪去一些铅皮,(使鱼漂露出自 己需要的目数。使用大比重搓饵,拉饵时一般多调在四目左右,使用蚯蚓红虫垂钓时,或用小比重鱼饵时,可调到一到二目。如果嫌露出的目数太多,可打开铅皮 卷,在里面加入适量铅皮,然后卷好。由于水的比重和浮力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就是已经调好的钓组,再下一次使用时也要先对一下漂,观看浮力是否有变化。
传统钓法:
这是古代先人留下来的方法,可适用于一切水域。使用时铅坠挨着水底,鱼类吃鱼食把鱼漂拉动以后,鱼漂才有反映。所以这种钓法灵敏度较低,上鱼速度远远不如台湾悬坠钓法。
传统钓的优缺点:
1 、适合在水底不平的水域使用。
2 、适合在流水里垂钓,水流不会把钓组冲出钓点。但要加重铅坠。
3 、钓底时适合使用有浮力的鱼饵,比如草捆,芦苇等。但要加重铅坠。
4 、不能使用搓饵,拉饵垂钓,因为你永远也看不到鱼饵变化后,对于鱼漂的反映。
传统钓法调漂方法:根据鱼漂的浮力,在鱼线上卷适量铅皮,使鱼漂下沉,然后剪去一些铅皮使鱼漂在水面慢慢下沉或在水面只露出一丁点,使用时,在铅坠挨地的情况下,使鱼漂露出一目。在流水或用浮力大的鱼饵时,要加重铅坠的重量。
非常简单的实用调漂方法
一、调漂的基本两个调目,半水调漂,不挂钩饵,去掉确定一个调目(比如是5目)然后挂上钩饵,得到另一个调目(比如是2目)。
二、钓目的确定往上推动漂座,放长水线,使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正好在两个调目之间,这就是长用的钓目了。钓目在5目和2目之间的中点上,水下钩饵的状态是一拖一触,即上钩饵轻触底,子线绷直,下钩饵完全卧底,子线弯曲松弛。此状态一般称为不灵不钝,是一种基本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可以向灵向钝调整变化。定目后就可以钓鱼拉无须专门去找底,底在哪里?底在心中。
三、灵与钝钓目在(5目,2目)之间,两饵一拖一触,一般认为是钓组的不灵不钝状态。钓目越*近调目(2目)钩饵悬浮越多,钓组表现越灵敏反之,钓目越*近(5目)时,则钓组灵敏性降低,迟钝性增加,钩饵悬浮减少,压底增多,子线弯曲松弛度增大。钓目等于(5目)时双饵完全卧底。钓目大于(5目)时,更加迟钝。懂得这些道理,只是把钓目上下移动就行了,看哪种情况适合鱼情,两个调目就是两个参数或说两个参照点。
简单便捷的钓鱼调漂方法
钓鱼收获好不好主要看浮漂调的好不好。如果调的太过灵敏,就经常容易提空钩;而调得钝了,就很发现鱼吃饵的浮漂动作。在这里,我就和大家谈谈我最简单、便捷的调漂方法,供大家参考下:
第一步:先将浮漂调到78目,然后在调好漂后加1小片铅,然后再调到23目。然后开一款雾化较好的饵挂搓饵找底,钓23目。
第二步:在找底完成后,将之前加的那1小片铅卸下待用。此时的调目又回到了78目,然后我们再将太空豆往下拉,再钓23目(注:最上面的那个豆别动),这时候,双钩搓小饵应该就是悬底或离底的状态了。
考虑到是野钓鱼上窝速度较慢的情况,这样调漂的好处有3个:
1、野外的水底往往有一层泥浆,在垂钓时,双钩悬底,不会落在陈年的泥浆中;
2、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窝中是否上鱼。当窝中上鱼的时候,浮漂会晃荡。
3、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够上是否还有饵。当钩上饵已经化掉时,浮漂会上浮到所调的钓目。
当窝子进了鱼以后,如果浮漂有动作提竿中鱼,就可以一直这样钓下去。如果浮漂动了,提了空竿,那么说明这个时候钓的比较灵,将太空豆往上移,慢慢的钓钝。如果仍然还提竿空钩,再把之前拿出来的小铅皮加进去,再调,直到提竿能够中鱼为止。
在这里,要和各位说下,如果在调目为7目,钓目为2目的时候钓鱼,如果1个小时浮漂不动,那么你就可以走人换钓点了这个窝点没有鱼要换位钓。
老钓鱼人告诉你野外钓小鱼的调漂技巧,简单有效
今天从论坛摘取的是一位宁波钓鱼人发来的一篇关于调漂的文案,是关于在野河中调漂的技巧和办法,从中举例说明了一下他个人的一点建议,大家也都纷纷帮着出出主意,今天就结合大家的建议和大家一起分析下。
首先钓鱼人详细描绘出了他平时钓鲫鱼时的调漂步骤及问题:
1、钓鱼人先是重铅上拉浮漂露出目数找底,然后再下拉浮漂10公分减铅皮调四目。
2、使用的饵料为蚯蚓饵,调四目或者平水钓2目,对于是否到底和子线在水下的状态心里没底。
3、钓鱼人想知道到底是调四钓二还是调平水钓二目比较适合挂蚯蚓饵野钓鲫鱼。
先说下钓鱼人的对象鱼吧,3两以下的小鲫鱼,鱼的个体较小,鱼嘴就更小了,需要小钩细线、吃铅量较小的浮漂,合理的调钓及找底后才能让浮漂反应出明显的吃口,更别说使用的是蚯蚓饵料了,饵料稍微大一些就会让鱼儿拖着饵料跑,不能完全入嘴。
通过广大的钓鱼人们出谋划策和积极的回复,咱们概括一下:
钓鱼人在垂钓过程中先是用重铅上拉浮漂露出目数找底,再下拉浮漂10公分之后减铅,这个过程和台钓鲫鱼的过程真的不太一样,如果钓点水下有淤泥杂草时,过重的铅会和子线完全躺在其中,也难免有挂底的情况出现,所以还是建议钓鱼人半水调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其次过重的铅会导致整体的线组在水下的角度呈斜角状态,浮漂的浮力不能牵起铅坠的重力保持直上直下的状态,导致过底。
结合钓鱼人野钓使用蚯蚓作钓,咱们用台钓来解决,也就是台钓的调漂技巧!这里得跟钓友概括一下:浮漂在钓组中起到的是上牵力-浮力的作用,整体的大线、八字环、铅坠、子线、鱼钩起到的是重力的作用,关于浮漂的调钓简单的来说就是:根据使用的饵料,把浮力和重力通过加减铅坠的重量来达到一个预想平衡点。台钓也称为悬垂钓法,可以钓底也可以钓浮,但着是有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钓手一定需要结合自己使用的饵料,不同的饵料包括大小、比重、溶散度都要考虑进去。所以最好还是半水调漂比较好,当大家半水调漂后可以先挂正常垂钓时的单饵看一下,一个单饵的重量可以把整体的线组压下去几目,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测单饵重。
野钓用蚯蚓垂钓小鲫鱼我本人还是建议钓友半水调平水钓2-4目,一定要把线组放细了,使用吃铅量较小的长身浮漂,半水调好浮漂后可以直接双钩挂上蚯蚓看一下,是否能够把浮漂完全压入水中,找底时可以在上钩挂一粒鲫鱼颗粒,慢慢往上推浮漂露出2目即可,这时肯定是找到了实底,垂钓时只需上下微调浮漂即可,以上如果有说的不到之处还希望大家海涵,有好的方法大家多多补充!
简单好学的台钓调漂方法
台钓调漂目的是为了在应对不同鱼种鱼情时,控制双钩在水底的状态,使鱼吃鱼饵时快速反应给浮漂信号,钓者提竿能牢靠中鱼。不讲怎样调为灵何为顿,讲一下双钩挂饵后在水底大致有以下几种状态:(附件图1)
用的最多的是2、3两种状态。那么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呢?现在介绍种最简单最易理解的方法,见下图:(附件图2)
铅皮挂的位置应位于钩弯处,铅皮重量大于单钩重但不可过重会陷入淤泥。四目只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1.2.3.4.5.6.7....目。
装饵后双钩在水底是什么状态呢?这要从饵重、钩重、浮漂示目浮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考虑。饵重是经常变化的,故下面从不同的饵重为出发点分析双钩在水底状态。
在半水空钩调四目状态下,将钓组在水中平衡力分成两种,8字环(含)以上钓组产生的浮力f4(浮漂露出水面四目状态),双钩向下重力2g(单钩重为g),子线作用力钩浮力都忽略不计,那么f4=2g钓组达平衡状态。
在上钩挂铅皮找底调四目状态,将铅置换成饵,根据饵重分为重饵、轻饵、超轻饵,那种在水中上浮的饵料不考虑。
首先置换重饵,重饵指大于单钩重量的饵,那么和挂铅皮状态没有区别,上钩触底下钩沉底,即为3号状态。
其次置换轻饵,轻饵指小于等于单钩重量的饵。
(1)饵重等于单钩重:下钩是沉底的,只上钩起作用力,f4=2g=上钩重g+饵重,钓组受力平衡,那么上钩维持不动,贴于水底,且悬浮,接近3号状态。
(2)饵重小于单钩重:f4=2g>上钩重g+饵重,那么上钩被拉离水底,随着浮漂露出水面目数增多,钓组向上浮力逐渐减小,钓组达新的平衡状态。当浮漂上移接近钩距距离还不足以达平衡状态,那么会牵扯下钩,使下钩起到作用力。双钩在水底状态是上钩离底,下钩沉底或触底,接近2号状态。
最后置换超轻饵,比如红虫、蚯蚓、玉米,这类饵在水中向下力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和轻饵小于单钩重的情况一样,上钩被拉离水底,钓组达新的平衡状态。 这里要说明的是,上钩最多上浮钩距这段距离,因为浮漂上浮后钓组向上浮力肯定<f4=2g,所以不可能将下钩拉离水底。当单钩相对较重时,比如单钩可压十目浮漂浮力,那么下钩子线将绷直,上钩达最高位置。使用超轻饵时双钩的状态有些过了,上钩应该离底近些或触底为好,那么我们可以半水空钩调a目(1目),去掉子线浮漂上移b目(3目),那么单钩可压b/2目(1.5目),重新挂子线,上钩挂铅皮钓(a+b/2)目(2.5目),那么换超轻饵后上钩微触底。因为挂铅调(a+b/2)目时,钓组向上浮力正好只能平衡单钩重,无法将上钩拉离底。
简单通用的台钓调漂方法
调漂找底,这属于垂钓中最为基础的步骤,但是就是因为太过基础,不少人尤其是新入门的只是一知半解随便了解一点,对调漂找底并不重视,导致在以后的垂钓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摸不清头绪,从而使渔获难以有效的提升,这里就教大家一种通用的台钓调漂方法。
一、空钩调目
将浮漂拉到距离鱼钩大约水深的一半(半水调漂),插入浮漂丢入水中,再慢慢修剪铅皮,直至你浮出你想要调的目数(如图我们调4目),调漂过程中,请务必每次压主线入水(压水线),因为主线浮在水上,会拉着浮漂导致调目不准。
二、挂双饵测目
你准备用什么饵钓鱼,就用什么饵来挂双饵测下沉目数,如蚯蚓、搓饵、拉饵由于重量不同,特别是对于差的漂来说会有差异,所以此种调漂法,务必用你准备的钓饵来测,挂饵调漂时,也是在打窝,一举双得,测目时也请压水线(如图挂上双饵后下沉到1目)。
三、确定钓目
现在我们知道了空钩是4目,挂双饵是1目,那么我们可以钓2目3目都可以,介于4目和1目之间都会到底。
如果你的漂调了4目,挂上双饵后还是4目或者三目,那说明你该换漂了,然而你还要坚持用这个漂的话,那你确定钓目就是,挂双饵目数加1目(如调的4目,挂双饵4目你就钓5目,挂双饵3目你就钓4目,依此类推),这样的钓目是很钝的,鱼口不好、轻口的时候比较难上鱼。
你确定的钓目,与挂双饵的目数越接近,浮漂越灵敏,我们挂饵是1目,那么我们钓2目是最灵敏的。
四、挂双饵找底
现在我们移动浮漂座,挂上双饵找底,直到露出你确定的钓目(如图钓2目),不用怕浪费鱼饵,这时你多试几次,相当于打窝了。
钓鱼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野钓最快最简单的调漂方法
调漂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调漂的效果,不管是水情、鱼情,各种情况的变化都要反映在浮漂的调整当中。很多钓鱼人都会调漂感到头疼,其实调漂的核心和关键点并不复杂,先找准主干你才能够去学习其他更加精深的技巧。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在野钓的时候,调漂的几个步骤,帮助大家能够最简易地调好漂。
步骤一:观察环境,明确思路,确定钓组
对环境的了解和判断对调钓至关重要。用什么味型、状态的饵,饵重的控制,线组的粗细,漂型的确定,钩型及钩号的确定等等。
假设对象鱼为野生塘鲫鱼,野钓鱼塘水深2左右,线组为1.2+0.8,配一尾普通硬尾2号枣核型芦苇漂,钩型钩号为4号金袖。在对水下鱼情及吃口还不太清楚的情况下先调整钩饵状态为下饵触底,上饵悬浮(调漂技巧:先确定钩饵的状态,占不确定调目和钓目)。
步骤二:确定水深,摸清水底地形
抛钩入水,重铅找底,调整浮漂示目露出水面,1平方米左右范围内多抛几次,确定水深,了解水底的地形,有无沟壑,有无障碍物等。
步骤三:下拉浮漂,确定调目
将浮漂拉向铅坠方向为子线长度x2的距离(假设子线长为20cm,就拉动40cm左右)。很多人都讲半水调漂,假设水深3米,半水就是1.5米左右,或者随便拉一下浮漂就进行调漂,这时调出的调目和钩饵到底后的调目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因为在1.5米左右深调整浮漂后,再去钓3米深的底时,主线在水中又增加了近1.5米长,这部分多出的主线势必对浮漂调目起到影响。为了减少这部分的影响。所以在调整调目时使双钩离底1520cm左右即可。
步骤四:单钩挂饵,确定饵重
假设当前空钩调目为6目,单钩挂饵抛入水中发现单饵压下浮漂3目,剩余3目。这样推理如果双钩挂饵还会压下3目,就会将浮漂压成平水或压入水中。
步骤五:下钩挂铅进行粗略探底,双饵挂钩精确找底
因为我们用的调漂技巧是上饵悬浮,下饵触底状态,所以下钩挂铅找底,注意铅皮不要比双饵重太多,否则容易锚底或压入淤泥中。粗略找底后再双钩挂钩对钓目进行调整,直至3目即可。因为下钩饵到底后被地面将重力平衡掉,所以钓的3目与之前单饵挂上钩时压下浮漂的目数一致。至此,下钩触底,上钩悬浮调6钓3完成。
此种情况当钓2目时,当一饵脱落时浮漂会上升到3目,当两饵全部脱落时将上升到6目,对饵的着钩情况也有所掌握。相信聪明的钓友们可以通过以上例子举一反三,甚至创新。
总结:
在野钓调钓时,其实步骤基本大同小异,甚至有人想我也是这样调的,为什么效果却不一样呢?因为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被你忽略了。比如我们在调整调目时钩离底的距离等。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几个调钓及垂钓时的小细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野钓使用任何调漂技巧,我们是为了使信号更快、更好的传递到浮漂上,尤其在鱼口弱时,我们一定要保证浮漂与铅坠之间这段主线是被拉直并且垂直的。怎么做呢?就是无论调漂还是垂钓时都不要抛满竿和避免钩饵锚底使线组倾斜。另一个好处大家都知道,就是在遇到大鱼时更容易将竿扬起。
垂钓时,在无特殊情况的时候我通常会选择2号漂,因为当发现鱼情出现变化时应对起来更为方便。比如春季钓鱼水面起风了,不方便观漂我们想钓跑铅就换成1号漂,再比如夏季钓鱼时遇到鱼体起浮再换成3号漂钓浮。
遇到轻微走水时,可以适当使用减少铅皮使浮漂的向上牵引力增加的调漂技巧使线组垂直在水中更加稳定。
高手分享一简单的调漂方法
在讲怎么调漂之前先要和大家说一下,一定要使用好的浮漂。因为好的浮漂吃水会很少,差的浮漂吃水量很大。这就是有的钓友,在鱼塘钓鱼看到钓鱼高手钓鱼,非常上鱼,但他也使用钓鱼高手的鱼饵,也还是钓不到鱼的原因,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简单的调漂方法:
1、在铅皮座上卷上铅皮,铅皮一定要缠紧一点。最好是不厚不薄的铅皮,要不在钓鱼呢时候一用力铅皮就松开了。
2、在漂座上插上鱼漂以后放入水中,铅皮的重量使漂沉入水中,这是因为现在漂的浮力小于铅皮重量。漂沉入水中以后把漂向上移动使水线增长,直到漂露出 水面一目。这样就可以测出水的深度,从漂一目以下一直到连接铅皮座尾端这段鱼线的距离有多长,水就有多深了,这样就可以测出水深了。
测出水深以后就可以把子线绑到八字换上,然后浮漂向下拉子线加浮漂的长度在大20公分,就可以,悬空半水调漂了,一般看你想调几目了,如果说调五目, 你就慢慢的减铅皮,直到剪到浮漂露出五目,不过这时不要太早下结论,因为还不是调准时,要多抛几杆,看看是不是五目,可多人以为调到五目就可以了,实际不 是的,要确定好才能进行下一步。
3、然后你可以用小孩子们玩的橡皮泥(最好是无味的)或橡皮也可以,挂在鱼钩上,看你两个饵要搓的一样大最好,这两个饵可能压下去4目,一个饵钩压两 目,两个就是四目,这时水面的浮漂露出来一目,然后浮漂向上推,直到浮漂露出两目,就算基本找到底了,在向下拉一目,就到底了,一钩悬空,一钩落底,这时 最灵了。然后根据当天的天气,钓位,鱼情灵活应用,不能死板应用,这样才能发挥出好的效果来。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台湾钓法中简单有效的调漂方法》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技巧调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