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调浮漂技巧。

不管是什么阶段的钓钓友都经常讨论的这个问题。今天再谈起,验证自己的观点和向大家学习。这个问题大师们的说法都不统一,至今也没有那个科学家研究给个能说服大家的定律。我讲讲我的理解吧!

浮力全部或部分浸入静止流体的物体所受流体给它的垂直向上的作用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量。

悬坠钓法铅坠是悬浮的,当然你也可以钓铅坠到底。我们依铅坠悬浮为例进行讨论。

浮漂在水中什么状态最灵,调钓灵顿,浮漂、线、铅坠、钩、饵料这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来说。认为几者整体处于悬浮状态为最灵的,我们接着分析调钓的灵与钝。不同意见的提出大家一块讨论。

设定最灵状态悬浮双饵离地钓平水(此处的钓平水有别于平时所说的钓平水)。此时浮漂、线、铅坠、钩、饵料

几者重量和与浮力和是相等的,只要一点点的外作用力浮漂便会移动,要特别强调不管你是调几目,钓悬浮状态是一样灵的(这只是个理想状态用于说明问题,要想达到这个状态太难,对钓鱼来说也不适用)。浮漂的重量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是不变的。变的只是浮漂的浮力,要理解浮力的定义。把浮漂未浸入水的部分当此部分浸入水中时产生浮力定义为剩余浮力。现在开始调漂,漂、线、钩、饵料总重量和浸入水中的总浮力是不变的,铅坠越重鱼漂的剩余浮力就越小,浮漂浸入水中部分越多需要拉动整个线组的力就越小,因为悬浮状态需要的力最小,鱼要想拉动线组的剩余浮力越小需要的力越小。要拉动浮漂作用在线组上的物体给的作用力要大于或小于此物体在水的浮力。

调高目钓高目 铅坠重量小,此时线组的重量 小于 整套线组悬浮状态的浮力,剩余浮力就大,鱼要拉动线组的剩余浮力需要的力就大。所以叫钓钝

调低目钓低目- 铅坠重量大,此时线组的总量 接近 整线组悬浮状态的浮力,剩余浮力就小,鱼需要拉动线组的剩余浮力需要的力就小,所以叫钓灵dIaoYu007.COm

调低目钓高目 铅坠重量大,因为子线的弯曲钩饵料的重量不能作用的浮漂上,此时线组的剩余浮力就大,鱼需拉动钩饵料在水中的正个重量在加浮漂的剩余浮力,所以叫钓钝

调高目钓低目 铅坠重量小,饵料总量大,整个线组的总重量比总浮力大,为了不是浮漂没入水中要调整水线的长度让饵料的大部分重量有水底承受。剩余浮力越小整套线组的浮力越大。此时线组要想悬浮状态调正,要减少铅坠的重量让整套线组向悬浮状运行,铅坠越小线组浮力越大线组越灵,铅坠越大线组的总量越大也就越钝。

其他的调钓方法都是这个道理。

调钓都是在水中进行的,浮标的状态是告诉我们线组在水里的状态,我们通过浮标的调钓来发现水底的情况。影响调钓的灵敏度有很多因素,比如:浮漂的形状材质,水线的粗细,饵料的大小,水的密度,水的阻力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要说明,在浮漂和水线、钩不做调整的的情况下,调整铅坠和饵料的总重量是线组越趋向于悬浮状态,拉动线组所需要的力就会越小,整套线组就会越灵,浮漂反映的信号就会越明显。

仅供参考!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编辑推荐

关于台钓浮漂的灵顿调法应用


 在网上常可以看到不少钓友提到钓鱼调漂应该是:调灵好、还是调顿好;是钓灵好、还是钓顿好。各位大师的经验,使我受益匪浅。我想依据台钓大师廖心阳的1993年春出版《台钓秘诀》结合自己的近20年的台钓实践,谈谈我的一点心得。

廖心阳1930年1月23日出生于台湾台中市,系垂钓世家,医学造诣颇深,商业上卓有成就,在垂钓技术与钓饵研究方面经验丰富,独具一格,且钓绩累累。曾在台湾钓鱼组织中出任领导,对钓鱼事业贡献很大。曾为东峻钓具有限公司、东峻钓饵长董事长,中国钓鱼协会名誉委员、技术顾问、台中钓协顾问、东峻台钓技术培训中心负责人,同时出任都省、市调协名誉顾问。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在大陆推广台钓,举办台湾钓法(简称台钓)技术培训,组织钓鱼比赛。现在各省、市有名望的资深大师大部分都是参加过他的技术培训。网上竞技池钓技术交流基本上未脱离其《台钓秘诀》的基本钓法。

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浮漂进行调整,我们推荐这样一个口诀:调灵敏,钓灵敏;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迟钝,钓迟钝。

这四种方法,是笔者集台钓高手的精华,融汇贯通总结而出的,可以说使包括万象。应当明确一点,我们是以调四钓二为基础,把调超过四目称为调灵敏,少于四目为调迟钝;把钓少于二目称为钓灵敏,多于二目称为钓迟钝的。有些年轻的钓友感到奇怪,廖心阳大师为什么把漂调的那么顿,才调四目钓二目?,因此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调四钓二不灵。

在九十年代初,刚开始流行台钓时,市面鱼具店买到的漂大多是短尾的。当时最流行的达摩漂才7目。廖心阳大师在《台钓秘诀》中讲述的调標方法所使用的漂示杆为6目,按照6目漂的调比例,廖大师已经将標调至鱼漂的示杆 2/3处,是相当灵的。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现在流行的鱼漂示杆是11目以上,有些漂示杆(如鹤舞系列)达20目。因此,鱼漂调、钓的方法也要有所变化。但基本原理不变,调標时找到漂的归零点稍加顿;钓时两饵落底一悬一卧。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四种调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一、调灵敏,钓灵敏

当今天的鱼受气候、水质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胃口不开,行动非常迟缓,游玩的速度非常慢(行动正常与过猛都不行,只限迟缓)、吃饵很轻(不是不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调灵敏钓灵敏的方法。

调好后,鱼饵在水下的状态是一饵刚触塘底,一饵稍悬起。

这种方法,常常在夏天气压低、氧气不足,以及冬天鱼被冻僵,行动缓慢,肚子很饿,却因体力不支,开口很小的情况下使用。

调到最灵敏应是归零点,钓到最灵敏应是平水。使用浮標应是0号或1号最为理想。

二、调灵敏,钓迟钝

在鱼多次被钓上又放回的专业鱼池中,以及鱼受到异常惊吓或被引致半水中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鱼吃食很正常,但很狡猾,什么试探的行为都会有,这时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实践证明调56目,钓56目效果最佳。

具体操作方法:抛杆后,母、脚线成一直线,落下后,手臂伸直,超过支架,待浮標立起压母线入水后也不要拉回,当浮標降至要钓的目数时,慢慢拖回3cm,然后拖一下放回一次,拖一下放回一次。如果是5目,拖回后是2目,有时拖回的过程中就会有鱼吃,应及时扬杆。注意饵料要稍粘稍硬。

这个招数常常在比赛第一场鱼被倒回后,第二场不敢再吃钩时用到。

三、调迟钝,钓灵敏

这种方法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用到:

A、一不小心把鱼引多了,即鱼打架时,一条点钓不上,偶尔挂到鱼尾和身体。

B、使用大浮標小钩钓小鱼时。

C、该塘从未被垂钓过,鱼不懂得吃钩,只是推来拱去时。

使用这种方法,钓到的鱼,常常是钩在嘴下边,而不是在口中,但感觉如同钩在口中一样。

四、调迟钝,钓迟钝

遇到极特殊的情况时,塘中的鱼会游动,引鱼也会来,行动正常,但一点也不开口,这时我们调平水钓5-6目,只要浮標有反应就扬杆,往往挂鱼上岸,并且收获可观。

通过原文我们能够体会到调灵敏,钓灵敏;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迟钝,钓迟钝。是廖心阳大师根据鱼吃食的状况垂钓的实战技法。根据我对口诀的体会:

第一种鱼的状况用拉饵或搓小饵效果较好

第二种鱼的状况小颗粒或稍粘(熟称鼻涕饵)

第三种鱼的状况用搓大饵快速落底逗鱼开口;

第四种鱼的状况不用我说了,就是锚鱼。

(这种钓法对付冬天大棚里不开口的鱼十分有效)

以上是我实践调灵敏,钓灵敏;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迟钝,钓迟钝。的一点个人心得体会,仅供各位鱼友参考。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更希望各位鱼友提供个人的经验,加以补充提高。

悬坠钓法浮漂灵钝的一些分析


在悬坠钓法中有个很热门的问题,总是把灵与顿区分不那么明白。同时也是很多钓友没搞明白的问题,钓的是悬坠,可偏偏用的是七星漂,能看明白才怪,调 的一目钓八目,还硬说钓的很灵,看着浮漂送起的多还不明白个所以然,还说今天的鱼就爱送漂,拿它们没办法,属不知是钓的太顿的原因造成的。

我们悬坠钓鱼的时候虽然不很讲究钩一定要一钩悬浮,一钩触底,但还是大概的知道它在水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经常在钓鱼之前先称一下钩和饵的重量。

悬坠钓法中什么是灵

调灵是指在半水状态下浮漂剩余的越少,就越灵。

钓灵是指钩与浮漂在水中达到了二力平衡的状态,只要鱼一来吃食,那怕是很小很轻的动作,都会引起浮标的反应。

如台钓中常说的调四钓二,饵料的重量是一目的前提下,就是一钩触底一钩悬浮。如果钓一的话双钩都离底了,相对于前者更灵一些。

悬坠钓法中什么是顿

调顿是指在半水状态下浮漂剩余的越多,就越顿。

钓顿是指钩与浮漂在二力的平衡下,钩的重量被地面承受了一部分或全部,一钩到底一钩触底,双钩到底等。在饵料的重量为一目下,钓的目数大于调的目数减去两目时就为顿,越大就越顿。

台钓中的浮漂调灵调顿技巧


调四目,钓二目,这是台湾钓法中的正常浮标调整方法之一,而在不正常的情况下,比如天气变化,鱼性反常,又怎样决定调和钓之目数呢。共有两种调整方法,即;过于灵敏调整法和过于迟钝调整法。记住,台湾钓法是千变万化,当中含有很高的智慧和技巧,不容小视!

例如鱼儿靠近鱼饵,有时会将鱼饵移位,浮标就会左右摆动,这是鱼将鱼饵吸在嘴唇外面往上顶,这时的浮标大都因为灵敏性过强,稳定性较差,要增加它的稳定性,由过于灵敏改成迟钝或过于迟钝,可将原来的钓二目改成钓二目半或钓三目、三目半甚至四目;或者增加铅片重量,把调整的目数减少,直至上鱼为止。

又如,由于鱼的胃口不好,或是鱼饵不合吃,鱼儿吃食的讯号便很轻,鱼饵被吃掉了的反应也很微,甚至没反应,钓者不易察觉,这叫过于迟钝。解决的办法是;垂钓时要减少目数,或调整时减轻铅片,增加目数,把原来的钓二目改成一目半、一目甚至钓平水;或者一点一点地剪去铅片,使调整的目数增加,提高浮标之灵敏度,直到上鱼为止。这是由过于迟钝改为过于灵敏。

根据上述浮标的调整,可以出如下几点结论;调整时,水面上的目数越多越灵敏,目数越少越迟钝。垂钓时,水面上的目数越多越迟钝,目数越少越灵敏。越迟钝,浮标反应不明显,但稳定性好;越灵敏,浮标反应很明显,但稳定性差。

由于天气、气温、鱼性及水质的不同,浮标的调整便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不断改变调整方法,以适应各种变化,具体可归纳为下列四种: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灵敏,钓灵敏;调迟钝,钓迟钝。这四种调整方法作如下简单介绍:

第一种调灵敏,钓迟钝调整时,水上浮标保持在四目以上;垂钓时,水上的浮标要保持二目以上。

第二种调迟钝,钓灵敏调整时,水上浮标保持在四目以下;垂钓时,水上的浮标要保持二目以下。

第三种调灵敏,钓灵敏调整时,水上浮标保持在四目以上;垂钓时,水上的浮标要保持二目以下。

第四种调迟钝,钓迟钝调整时,水上浮标保持在四目以下;垂钓时,水上的浮标要保持二目以上。

在垂钓实践中,究竟采用哪一种调整法,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否则,以上四种变化哪怕背得滚瓜烂热也亳无用处

台钓高手刘志强对悬坠钓法的理解分析


想要成为高手就要多学习多实践让自己的钓法技巧提升,现在国内的主流钓法是传统钓和悬坠钓,两种钓法互有优劣,孰高孰低难以判断评价,重要的是根据垂钓需求选择好的钓法,悬坠钓在短短的十几年内风靡全国,吸引了不少垂钓爱好者,我们就来听一听垂钓高手刘志强在使用悬坠钓时的心得体会。

第一、悬坠钓称为台钓的说法

1、悬坠钓是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才逐步传入国内的,当时举办的两次垂钓比赛中的前十名都是被来自台湾的钓法所囊括,对国内的垂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吸引了不少钓友对台钓进行探索研究。

2、所以这种从台湾传来的钓法就被众人称之为台钓,而源自本土的钓法则被称为传统钓,后来钓者渐渐发现用台钓来称呼这种钓法有点不科学,称之为悬坠底钓法或者是长脑线悬坠底钓更加贴切,不过台钓称呼时间久并且简练,依然能够延续下去。

第二、悬坠钓的称呼

悬坠钓和传统钓是大不相同的,国内传统钓法是一根主线到底并且重坠落底所以钓的非常钝,而悬坠钓的铅坠在水中悬浮,线组方面除了主线之外还有子线,所以称之为悬坠钓。

第三、悬坠钓相比于传统钓的优势

1、首先就是饵料方面,传统钓有史以来使用的饵料基本上都是天然的谷物粮食或者是虫饵,在垂钓的时候直接挂上单个的玉米粒麦粒或者是穿上一整条的蚯蚓等等,而悬坠钓的饵料是经过科学研制精心调配的,其中包含很多的成分,入水后能够快速的雾化扩散,所以台钓的最大优势就是饵料方面,用饵一定要好。

2、然后就是浮漂方面,铅坠在水中悬浮,浮漂和钓组之间处于力度平衡之中,当有动作产生时就会快速作用到浮漂上,并且悬坠钓的浮漂和传统钓的星漂不同,传统钓的星漂入水后没什么动作,通过固定的星漂出现的抖动来判断鱼口,而悬坠钓的立漂从入水开始到饵料落底之前会有一个缓慢运动的行程,这个行程中经常会出现吃钩信号,所以浮漂是非常灵敏的。

第四、钓具装备

1、悬坠钓的配备装备有很多,做钓用的装备有钓竿、浮漂、钓线和钓钩以及铅坠、八字环、太空豆和浮漂座等等,这些装备中每个部件都非常重要,尤其是钓竿调性和长短的选择一定要合理,要根据垂钓的水域来选择合适的钓竿。

2、辅助装备有钓箱、支架、抄网和鱼护以及竿包、饵料和饵盆。

3、钓线需要根据垂钓的对象鱼大小体型来搭配型号的,并且还要注意钓线的质量。

4、钓钩,悬坠钓主流钓钩是无倒刺钩,这样能够保证取鱼的速度,进而让悬坠钓的垂钓速度不会受到影响。

5、铅皮是用来调整浮漂的灵敏度的,根据鱼情调整好钓法之后,需要通过对铅皮的修剪来调整垂钓的目数,还有其他辅助装备也是不可少的。

第五、垂钓对象鱼

1、鲫鱼,属于杂食性鱼种,体型比较小,通常在水体的底层活动进食,当温度升高的时候,会上浮到水体的中下或者中上层活动。

2、鲤鱼,属于杂食性鱼种,体型稍大,通常在水体的底层活动进食,对饵料方面不是太过挑剔,食性是非常杂的。

3、草鱼,属于杂食性鱼种,体型比较大,喜欢在水体的中下层或者是在水草较多的地方活动。

4、鲢鱅,是两种习性基本类似的鱼种,属于杂食性,体型比较大,喜欢在中上层的水域中活动,非常的活泼好动,耐高温能力出众。

第六、传统钓法

主要垂钓鲫鱼鲤鱼以及鳊鱼等鱼种,有手竿、抛竿以及矶钓杆,其中的长竿短线钓法属于传统钓的标志性钓法,结构操作都非常的简单容易,适应能力非常强,垂钓范围广。

浮漂的调钓之钓目与灵顿转换


浮漂就好比我们钓鱼人捕捉鱼讯的眼睛,而调目与钓目的合理运用才能将准确的讯号传递给钓者。常有钓友疑问:作钓时浮漂调几钓几最合适?面对这个疑问看看高手何海滨是如何说的吧

调钓找底虽然困扰了不少新手,但具体操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掌握基本步骤、不断调整,便能手到擒来。

第一步确定调目

调目的设定跟浮漂的长度相关,如作钓时选用的浮漂为九目或者十一目,那么调目设置便需要从三目或者四目开始,并逐步向高目调整,直到找到合适的调目;当浮漂为十五到十九目时,调目设置则从六目七目的位置开始。

之所以根据长度设置调目,是考虑到浮漂的重心,因为漂目的材质主要为玻璃纤维,存在一定的重量,如果漂目长而调目过低则显得头重脚轻。例如作钓时选择二十一目的浮漂调三目,便非常不合理;同理七目的浮漂调五目,虽然能作钓,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一般调三目或者三目多一点才适宜。

第二步确定钓目

钓目的设定均是遵循从灵到顿的原则,如作钓时调三目,搓饵找一目,拉饵钓一目半或两目,出现有口打不着的情况,也就是大家时常说的鱼口乱时,可以钓的稍微顿一点,调三目钓三目、调三目钓三目一线或者调三目钓三目半,直到能将鱼钓获为止。

不过由于钓手选择的浮漂不同,所以具体的调钓目数还需根据漂型确定。如老钓手多偏好长身浮漂,稳定性好;年轻钓手更多的喜欢枣核型浮漂,出口多、灵敏度好、进攻性强,但稳定性稍微差一些。如选用的浮漂超过十三目,一般会选择调五目找底找三目,灵钓。

灵与顿的转换:

灵顿就是子线的弯曲程度。灵为两根子线直立于水底,能够第一时间反映鱼咬钩的讯号,适宜钓生口鱼,尤其是休闲野钓猾口乱口少,调五六目钓两三目很实用;顿为子线的弯曲,当鱼吃住饵料扭头游走时浮漂才出现动作,此时扬竿中鱼率比较高,适宜钓猾口、乱口。

从灵到顿是垂钓时较为清晰的转换思路,除非钓手对鱼情特别了解,但多数时候钓手东奔西走,今天在河南,明天可能去新疆,面对陌生鱼情,先以调钓生口鱼为主,试钓中发现鱼口较猾,则可以换短漂钓顿点。

互动问答:

问:野钓时采用调四钓二方式适宜吗?

答:野钓调四钓二是最基本的调钓方式,也是最早推广台钓时使用的调钓方式,但那时是基于七目的软尾浮漂,不像现在市场上的浮漂琳琅满目,十五目、十七目、十九目、二十一目等,种类繁多,所以具体调钓需根据所选浮漂进行分析。

悬坠钓法的起源与发展简介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悬坠钓法,这种方法也促进了我们的钓鱼技术的进步。下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有关于悬坠掉钓法的背景知识。

悬坠这种垂钓方法是最早流行于中国台湾地区的,然后再慢慢传入中国大陆地区。传入大陆后,因为各个地区的地形风貌,气候环境都有所不同,所以钓法也发展成为各个稍有区别的版本。悬坠钓法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我们垂钓的方法习惯。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把钓线分为两种,坠下的,比较细一点的被叫做子线,坠上的,比较粗一点的被称为母线,钓线的长度最好是超过鱼竿长度的二十到三十厘米左右。这两根鱼线上面都可以挂上鱼钩,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

它的另一个突破就是增加了垂钓的休闲性与舒适性,它常常都搭配着专业的钓箱、支架还有贴心的遮阳伞,这样在我们进行垂钓的时候,不仅仅是可以享受垂钓结果带来的荣誉,还可以享受闲暇后那种悠然自得的美妙心情。

我们的钓鱼活动从很久远的历史中传承过来,在这过程中,它慢慢地洗去生产活动的色彩,成为一种带有文学色彩或者是老庄思想的活动。渔翁也渐渐成为隐士的代表,所以我们就有了耐心等待鱼儿上钩这种历史传统,但是,悬坠钓法就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在技术上面抛弃了处于守势的钓鱼方法,改用主动出击。

悬坠钓法可以抗风,可以御流还可以抓大抓小以及使用雾化方法,这里的雾化,能够巧妙地将酸、香、臭以及腥味结合统一起来。它还可以改变底钓无鱼这个难题,这就使得人们不再坚守以前那种今天即使没有上鱼,那就等着明天上鱼的消极想法,使得我们可攻可守。还有一点,悬坠钓法可以破风,即使是短钓也能够钓远,以前的长竿钓鱼,遇到刮风,一定会阻挠抛钩。

悬坠钓法采用拉饵加快抛饵频率,将上鱼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它还将手竿和失手绳结合起来,使得我们可以顺利地钓上大鱼,弥补了以往台钓钓大鱼费劲的不足。在子母线的配置上面,并不是子线越长约好,我们要根据当时实际的鱼情来决定子线的长度,这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不定量。

在悠久的垂钓历史传统中,我们的技术在不断提高,我们的经验也是在不断地积累,所以以往的一些不足,一些缺点都被慢慢地改善。悬坠钓法传入我国也是有一段时间了,我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水情、地域差别以及鱼情,衍生、发展出来许多不同的钓法。

在一些方面也都略有不同,比如说是在抛投方面上,在子线和母线的配置上等等方面。我们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灵活的调整我们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希望我们大家可以在垂钓当中获得更多的进步。

钓鱼浮漂的灵与顿,调标的几点结论分享


浮漂灵就是钓友们常说的浮漂信号大,但是提竿不中鱼;浮漂钝就是指浮漂信号小或者干脆没信号,但是提竿却上鱼。

一、浮漂的动作大,信号频繁,可能是小鱼闹钩,小鱼嘴小吃起鱼饵来肆无忌惮不会咬到钩,也可能是饵料太大太硬,鱼儿靠近鱼饵,有时会将鱼饵移位,浮漂就会左右摆动,这时的浮漂大都因为灵敏性过强,稳定性较差,要增加它的稳定性,由过于灵敏改成迟钝或过于迟钝,可将原来的钓二目改成钓二目半或钓三目、三目半甚至四目; 或者增加铅片重量,把调整的目数减少,直至上鱼为止。

二、有经验的钓友们常说调目取漂目的一半,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方说钓小鲫鱼可以用2号袖钩拉小饵调4钓2,但是如果超过2两的鲫鱼或者是鲤鱼时,钩就得变大,同时鱼饵也将增加。调目就得提高到6目甚至7目。因为饵重增加了再调4目短子线的钩不是触底而是卧底。这时候钓组偏钝,信号不明显或者看不到信号,空竿率必然增加。改变调目应遵循钓的对象鱼越大,调目应该越高的规律。

三、调整浮标。由于鱼自身的原因或者鱼饵不合胃口,导致鱼儿吃食的讯号很轻,鱼饵被吃掉了的反应很轻,钓鱼者不易察觉,这就是过于迟钝。解决的办法是:垂钓时要减少目数,或调整时减轻铅片,增加目数。 根据上述浮标的调整,可以出如下几点结论:

调整时,水面上的目数越多越灵敏,目数越少越迟钝。

垂钓时,水面上的目数越多越迟钝,目数越少越灵敏。

越迟钝,浮标反应不明显,但稳定性好。

越灵敏,浮标反应很明显,但稳定性差。

由于天气、气温、鱼性及水质的不同,浮标的调整便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不断改变调整方法,以适应各种变化,具体可归纳为下列四种:

1、调灵敏,钓迟钝:调整时,水上浮标保持在四目以上;垂钓时,水上的浮标要保持二目以上。

2、调迟钝,钓灵敏:调整时,水上浮标保持在四目以下;垂钓时,水上的浮标要保持二目以下。

3、调灵敏,钓灵敏:调整时,水上浮标保持在四目以上;垂钓时,水上的浮标要保持二目以下。

4、迟钝,钓迟钝:调整时,水上浮标保持在四目以下;垂钓时,水上的浮标要保持二目以上。

四、调整铅皮。如浮漂一样,钓灵钓钝都没有效果时,就要想办法调标了。如果气压降低水底氧气含量降低,鱼就会到上层寻求氧气,钓饵下沉到一定位置时会出现截口,加上鱼的密度不高,如果那个位置没有鱼截饵,那么钓饵下沉到水底就没有鱼咬钩了。此时,可以减铅皮调标顶出水,用增强浮标上浮力的办法来延缓两饵的下降速度,使两饵摆动到坠下后,下降速度变慢,滞留时间变长,鱼就容易将饵截住了。

五、改变子线。尤其是钓小鱼的时候,子线的状态直接影响着钓组的灵敏与否,子线的长短、曲直、软硬都会对钓组的灵钝产生影响。打浮的子线硬一点影响不大,但钓底却极其讲究,因为两钩以怎样的动态落底、摆幅大小、两饵静止后的状态都与子线的长短和柔软度密切相关----子线越长,摆幅越大;子线越硬、越曲,钓组越趋于迟钝;反之,则钓组趋向灵敏。

浅析手竿野钓中的悬坠钓法


手竿野钓最重要的环节在于审时度势,实事求是。手竿野钓的重点并不是饵料的香腥,雾化等问题,而是防止小杂鱼。重庆话统称鲹子,而对于水库我们,面对其实只有两种水库:

一较为偏远未开钓或开钓初期的水库,我们统称生口鱼。

二是各地钓友经常光顾或已被列为饮水工程的水库,我们统称滑口鱼。台钓钓法的针对性和灵敏性,传统钓法的规避性和随机性的有利结合,使手竿野钓中悬坠钓法在实践中摸索走向成熟。

悬坠钓中备受我们关注的有三点,即:铅坠在水中的状态,饵料在水中的状态,和饵料的调配。(饵料的调配在本文中暂不讨论)漂--铅--饵料的组合中我们经常忽略铅皮座在水中的状态。野钓中无视铅皮座在水中的状态的结果是致命的,原因在于我们是通过增减铅皮,或者通过改变其状态,来控制饵料在水底的状态。

A组为底铅,即传统钓法。当水中层出现因为饵料的香腥,雾化而引起的鲹子抢食,追食的情况时,我们在水库野钓中应该及时的放弃悬坠,而改为传统。重铅到底,快速的穿越鲹子的水层。在原铅皮座上稍加铅,使漂肚露出少许,即可完成悬坠向传统转换的过程。

B组为底铅上跑,即传统的活动坠。在底铅的基础上,将太空豆B拉开些许距离,即可完成底铅上跑。适当的了增加B组底铅的灵敏度,使铅皮座在主线上跑动。过滤信号的同时,放小抓大。在水库中不是因为饵料的香腥,雾化而引起的吃口小,谨慎时被广泛的应用。

C组为8字环触底。使铅坠竖立于水中,8字环触底。较C组更灵敏,适合冬季,初春时无鲹,吃口轻。水库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上述三类均属于向下跑铅,是钓钝的范畴,在竞技比赛中不常见,但是在自然水域中的野钓则刚刚相反。

D组铅坠悬空的前提下,向上推动太空豆B,即完成铅上跑铅。上跑铅的特点在于:鱼的密度相对较小,吃口稀,无鲹状态下。通过减缓饵料下降的速度,加强饵料下降过程中的动态,利于鱼追饵。

E组铅坠悬空的前提下,向上推动太空豆AB,将整个铅皮座向上(往漂座方向)移动,将主线延长为子线使用,则形成飞铅。飞铅的特点在于:减少铅坠与主线的距离,使漂的站立时间相对延长,增加铅坠与子线的距离,使饵料的下降的速度更为缓慢。飞铅通常用于前几竿的做窝上,当窝内有鱼后建议尽快将飞铅推回8子环上。

上述两类是向上跑铅,属于是技法的范畴。在初春,严冬,或滑鱼吃口轻,稀,谨慎时我们通常使用。对于滑口鱼,我们倾向于钓钝。重庆地区春秋交替不明显,30度的高温天气,从四月中下旬一直持续到十月低,都是鲹子活动的范围。

台钓在竞技中通常钓吃口,即:鱼吞食的瞬间,而传统则是钓动态,即:鱼进食后转身后的沉稳信号。已被列为饮水工程的这类水库的特征在于,水质瘦,水面大,鱼密度较小,鲹子多。各地钓友经常光顾又导致饵料千奇百怪,鱼对于饵料有较强的记忆性,进食谨慎。ABC三组的下跑铅的状态,在野钓中具备很多的优势,

比如:对漂的要求较低,视力不好,可以大胆的选用粗尾漂;大漂吃铅重入水快,防鲹性能较强;用途较为广泛,水流不是很强的河沟也可以采用;找底也比较方便等等。下跑铅的子线长度通常在6公分左右,而下跑铅的调漂更为简单:半水状态下无钩调平水,钓目在三目以内,即C组8字环触底。当调目越接近钓目则越灵敏,反之越钝。

较为偏远未开钓或开钓初期的水库,(即生口鱼)或者渔获稳定又无鲹捣乱的前提下,悬坠钓法中铅坠的悬浮的特点彰显突出,而悬坠钓法中饵料在水中的状态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漂目的变化和饵料的状态息息相关,一味的把调漂和漂目的变化分离开来,最终会导致我们的钓技永远没有提高。

上图是饵料在悬坠状态下的五种状态。而悬坠我们通常是从调漂开始的。调漂的根本目的是让整支漂的浮力与子线组(包括:两根子线,8字环,铅皮,铅皮座,两颗饵料)的重量相等,越接近相等,就意味着漂调得越灵,反之就越钝。子线组可以狭义的理解为平衡天平的一头,天平的另一头就是漂,当子线组的重量有任何的增减,漂象上就会做出相应的反映。

由于水库水质不同,水深不等,调漂有两种通用的方法。当水质瘦或钓位水深不足两米时或鱼体小,密度大,鲹子较少的生口鱼我们倾向于调吃口。也就是所谓的四步一找底,即:

第一步:半水调漂,半水也就是传统所说的浮水,即铅不到底。半水是调漂的前提。

第二步:假定要调的漂全目为九目,修剪铅皮让漂不断的接近水面,直至水面上露出七目漂尾,这一步的目的是找到漂与子线组的平衡点。即天平的支撑点。

第三步:上饵料一颗,观察漂被压下去多少,假定为一目,此时露在水面上目数应为六目,上饵料两颗,自然此时水面上漂应为五目。这一步的目的在于称重,是要让自己明白,正在用的这支漂,饵料的大小,增减,漂会有怎样的变化。

第四步:不停的向原先调漂的钓点的前后左右打几竿,观察漂目在水面上的变化。这一步的目的是确认刚才调漂时,漂是半水状态,或者没有落在鱼背上,水中的漂浮物上。如无变化则刚才调漂时就是半水。这一步非常关键。

第五步找底,将漂不停的向上推,在带饵料的状态下,当漂目露出多余五目以上的目数时,即到底。然后重复的在钓点的前后左右打几竿,范围可以更大些,如果漂目有变化,说明刚才那里就是底。当然也有可能钓点的周围是平的。

调吃口的方法特点在于吃铅轻,灵敏度高,入水缓慢,但当水肥或钓位水深超过两米时,钓友经常光顾或已被列为饮水工程的水库等滑口鱼时,通常采用一种更简便的调漂法:同样是半水调漂,重铅入水,将漂全部拉入水中,然后直接修剪铅皮,让漂露出一目,即露出红帽帽,而后找底,根据移动漂的上下位置,来掌握灵钝就行了。漂目露得越多就越钝,反之就越灵。

悬坠钓中最让新手迷惑的两个问题,即:找底的问题,在调目与钓目上的混淆问题。传统钓法中通常是铅坠趟底后,钓线上升硼紧,七星漂定位。七星漂定位前会出现最前面的浮头轻微上升的现象,浮头上升的颗数越多则越钝,反之则灵。而悬坠钓是饵料A触底,地底抵消饵料A的重量,主线垂直拽紧后漂定位,漂定位后会出现多余调目的目数。

调目与钓目上的混淆问题,典型的例子是在调四钓二上纠缠不清。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野钓的过程中,调四钓二不是标准,仅仅是大多数的漂,在调四钓二的状态下,饵料是一饵轻触底一饵悬浮的状态。调目通俗的说法就是调一支漂的吃铅轻重,是通过增减铅皮来完成的,漂尾露出越多则吃铅越轻,反之越重。

钓目是指的水底饵料的状态,通过移动漂座来辅助完成,漂尾露出越多则越钝,反之越灵。假定上图中,调目为四,钓目是二,剩下的两目在那里?图中短子线B上的饵料占一目,饵料A的重量被地底抵消一目。当短子线B上的饵料脱落或下沉,饵料A离地时,漂会立即出现上顶或闷漂的漂相。

我们可以发现,同一支漂目目数的变化实际上是告诉我们饵料在水底的悬,躺,触的状态和变化。当饵料在水中的状态被我们对应到自己的漂目上时,调漂的范畴就大大的超出了调四钓二,调高目钓低目,调低目钓高目等等,我们可以随心所欲。

漂座向竿尖方向移动,主线被充当为子线,则铅皮座向下走,钓组由灵转变为钝,漂座向下移动则铅皮座向上走,钓组由钝转变为灵。换言之,漂目露出越多越钝,越少越灵。饵料在水中的五种状态熟悉以后,我们就可以用心看漂,而不是在看漂的过程中,在漂目上玩加减法。

手竿野钓中装备尽可能的精简,轻便。竞技所用的拔节竿,插节竿与失手绳的配合也可以起大鱼,但是我们实话实说,野钓中的大鱼的野性和力道,并不是池塘里的鱼能比的,十之六七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放失手绳的时候,就切线而去了。

我们可以考虑在传统的溪流竿中选用重量轻,锥度小的短节竿配盘(节长八十厘米以下,竿长四米五,冬季可以考虑更长一些)。自制过线环,尽可能的减轻重量,第二节的过线环线竿尖方向倾斜(晃晃的竿是全部倾斜,其实只需第二节就行了)可以将缠线率降低百分之八十。当装备,钓法完成以后我们将面临野钓中最五花八门的话题,即:饵料的调配。

因为生存,我们必须学会更多的生存技能,钓鱼也是如此。一直以来,手竿野钓的方法很多,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在哲学的范畴里被称为形而上学,而孤立的,片面的推崇某一种钓法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垂钓领域的形而上学?皇帝都是轮流做,有什么东西不改?再庸俗些,钱都有假的,什么又是一成不变的?最后,本文中对手竿野钓中悬坠钓法的叙述,均为小友个人偏见,如有不当或误导,敬请见谅并予以斧正。

野外悬坠钓根据鱼情调漂的技巧以及灵顿分析


垂钓中浮漂这个方面非常的重要,关于浮漂的调钓,不管是网络上还是书籍杂志都有很多攻略介绍,只是浮漂的使用有很多种变化,单用文字很难把所有的变化表述清楚,重要的是学到技巧之后在实践中的应用,这里为钓友分析一下浮漂的灵顿以及根据鱼情调漂的技巧。

第一、灵顿分析

1、灵顿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个是浮漂方面对鱼口动作反应的幅度,另一个就是鱼儿吞钩的顺利程度,鱼口动作的反应是体现在钓组整体的力度平衡调整,当有外界的力度作用到钓组上,浮漂就会立即出现动作。

2、在底钓的时候,把钓组调整为上钩离底下钩触底的状态时,鱼儿在水中游动产生的水流带动到线组,浮漂就会立即出现动作,而这个动作会对鱼儿真正吃口的掌握造成干扰,所以灵敏度的调整一定要合理。

3、鱼儿就饵的灵敏度则是尽量的减少吞钩时出现的障碍,在上钩离底下钩触底的状态下,鱼儿吸钩饵移动的时候会带动浮漂下沉,整个线组的浮力就会增加,对钩饵的拉扯力会加大,鱼儿需要克服更多的力量完成吞饵的动作。

4、这两个不同的情况下灵顿的体现方式不一样,也就容易形成矛盾,到底是鱼口动作反应灵顿重要还是鱼儿吃钩顺利灵顿重要,个人比较倾向于鱼儿吃钩方面,因为如果只注重浮漂动作反应的话就不能和不同的鱼情进行有效结合。

5、也就是如果过于注重动作反应而忽略吃口障碍的话,鱼儿轻微吸钩,浮漂出现了动作,但是钩饵并未被吸到口中,此时提杆无疑是空杆,那么浮漂动作的灵顿相对于吃口的障碍来说产生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

6、影响钩饵入口的阻力,除了钩饵的大小以及饵料状态软硬之外,还受到钩饵的比重以及线组的切水性的影响,鱼儿吃钩的时候不仅要克服掉钩饵的自重,还要克服整个钓组和浮漂下顿时的拉力,所以选择的钓钩和钓线型号一定要合理,并且在保证线组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细腻柔软。

第二、根据鱼情调整调钓灵顿

1、垂钓生口鱼要灵敏

生口鱼吃钩的力度比较大,速度也比较快,在垂钓的时候通常是调高钓低,并且在垂钓的时候也要注意养窝诱鱼,最好长时间固定时间投放干散一点的窝料养窝诱鱼。

调高钓低可以让子线处于绷紧状态,也能够利用浮漂的浮力抵消钩饵的自重,从而减少钩饵入口的阻力,这种情况下有利于钓的更快钓的更多。

2、垂钓乱口的时候要钝

在垂钓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浮漂动作不少但是空杆更多的现象,这就属于是乱口,因为诱饵投放的过多,窝点鱼儿数量多处于抢食状态,出现很多虚假的信号干扰垂钓,在窝点有鱼群或者鱼儿抢食的时候都容易出现虚假动作,此时需要调高钓高,或者是调低钓高。

并且要减弱饵料的雾化效果,把饵料做的粘一点,鱼口重干扰比较小,调高钓低的情况下,双钩饵的子线会处于弯曲状态,鱼儿吃钩的假动作会被过滤钓很多,如果效果还是不明显的话,可以增加铅重把调目降低,加重铅坠之后进一步降低线组的灵敏度。

3、猾口鱼乱鱼的时候钓不灵也不钝

当碰到鱼儿吃口又轻,浮漂动作又弱,中鱼率又低的时候,说明此时鱼儿多猾口和乱口,单钩饵入水之后很快就被吃掉,钓钩瞬间就被吐出来这种情况下可以搓小饵钓不灵不钝,使用小漂调高目能够有效降低铅坠的重量,让钓组处于不灵不钝的状态,让鱼口动作能够及时反应并且虚假信号有效被过滤。

4、垂钓轻口鱼的时候调低钓低

在温度出现较大的变化或者其它因素导致鱼儿吃口轻的情况下,浮漂动作反应的非常微弱,此时就需要采用小漂小钩细线轻饵的搭配方式,并调整为调低钓低的状态进行垂钓,钩饵减轻子线变细吃口动作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来,提升中鱼率,别忘了备上一个趁手的钓竿,才能更好的钓获量。

风天悬坠钓法把握浮漂信号的技巧


风吹漂移是悬坠钓法的一个难点,不论迎风还是侧风抛钩,都不能让漂定住,漂移,钩跟着动。对策是增加坠重,换大号浮漂,但仍免不了移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缩短子线或使长子线与短子线之间由原来的1.5个钩位差增加到3个钩位,于1.5钩位位置上加裹一点铅皮,以钩与水底的接触来阻止钩的移位,并利用母线拉住浮漂。

这样做当然会对漂的灵敏度带来影响,但只要把握咬钩信号的规律,调整好漂尖示目自是可以收到积极效果的。

把子线长度缩短到5厘米和7厘米,调空钩漂身圆顶出水0.5厘米,使上钩挂饵悬半水为4目,则两钩挂饵垂底钓5目时下钩平躺水底。当风吹漂移带着钩移动时,下钩受阻于水底坎坑将浮漂拖住,只要下钩的钓饵不化,漂就不会移动。

水的流速不变,风吹漂移会使本来垂直的母线变为斜线,与竿尖到漂座间的钓线形成一个夹角,但漂尖显示仍然与水面垂直。

定钓目为5目,而实际显示的是3目或4目,甚至只有2目,钩钱斜出越远目数显示越少。子线的缩短同时缩短了钩与铅坠的距离,鱼咬钩几乎直接作用于坠,信号反应的真实性增强了,但依然保持着悬坠的持点,维持着浮漂、坠、饵之间的浮力平衡。

以鱼的挂钩情况看,挂上钩的占7~8成,信号特征是有力下挫,如果紧接着下搓出现快速上升则都是空钩;咬下钩的3成左右,几乎全是大抬漂,有时候在抬漂过程中漂尖向旁一歪,则两钩中鱼。

介于这两种信号之间的是小幅升降,扬竿绝大多数是空的。按常规,钓线与竿尖方向成直线的竿尖都浸在水中,在钓线与竿尖成折角时,为了提高扬竿速度,竿尖不宜入水太深。

在长子线上缠铅皮的目的是阻滞钩的移动。它的量很小具体缠多少得根据风力的大小和钓组平衡情况而定。

悬坠钓组的信号来源于饵重的变化,在长子线上加铅皮,对上作用于浮漂,对下施影响于饵,而要实现的是阻止风吹漂移。

调整钓组至一钩触底一钩悬浮,以下钩钩重与饵重之和为添加到长子线的铅皮重量,则钩落底后下钩平底类似卧钩,上钩仍维持悬底1.5个钩位高,添加的铅皮在悬坠之下于增加了一倍的下钩钩饵重量。这个重量看似不大,但和下钩与添加铅皮的重量已能够抵御4--5级风力。

鱼咬上钩的作用力往下时悬坠的运动与下钩无关;鱼衔着上钩上浮,相当于上钩失去重量,下钩的添加铅皮在浮漂的作用下上升而下钩依然触底;鱼衔上钩在悬坠高度以下横去,作用力首传于悬坠,也会有信号反应。

鱼咬下钩似乎增加了一倍饵钩重量,但鱼吸饵并没有计算吞吸力大小的本领,只要能将钩吸入,必会引起添加铅皮的移动,而信号也与未加铅皮时一样。

它的缺点是下钩的饵溶化后,漂仍然跟着风走,所以要上下钩用饵分开,松粘相对。

悬坠钓法在竿塘中钓鱼的应用技巧


休闲钓是不同于传统钓和竞技钓的一个目前最为庞大的钓鱼群体。如果仅以心态而论,只和竞技钓有区别。传统、路亚、海竿、悬坠等等只要是鱼乐无限,那就是休闲钓一族。但为了钓的明白,钓的进步,钓得多,钓的好,以竞技的要求来休闲是我写这篇东西的动力。博杆塘钓技只从我最熟悉和采用的悬坠钓法说起吧

杆、线、漂、钩、饵为钓鱼五要素,饵料和浮标在这五要素中占据有非常大的分量。绝对是单独开篇的话题。饵料暂且放下不表,先就这4点信口一番

出钓杆塘还是野钓湖库,首先你得确定你所钓水域的目标鱼。你可以说,杆塘放鱼当然可以确定,湖库怎么确定啊?但大体是什么鱼种多?多重?你总得有个估量吧?目标鱼的确定首先决定你所用线组的粗细,鱼钩的大小,进而选择合适的浮标,配合适宜的鱼竿调性。这样下来的合理组合是你出钓的必须步骤。细线小钩博大鱼是高手技术的绝对体现,但那也是概率问题。我以为多大的鱼配合合适的线组和鱼钩以及钓竿才是正路。

悬坠钓竿塘是目前最为有优势的钓法。所钓鱼种几乎都是各类养殖鱼,也就是生口鱼。这样的鱼情即使线组稍微大些都不会担心有影响,加上水面小,鱼的体力绝对没有同季节的野生鱼类劲大,可逃逸的范围也小,所以线组的选择还是以保险为好。

手竿调性应以偏硬为主,可以在上鱼的高峰期节约时间。避免搅窝子。杆软手软是钓不多鱼的。鱼钩尽量采用无倒刺鱼钩,既方便摘鱼,也避免对鱼更大的伤害。如果仅仅怕跑鱼,那其实和刺鱼时机,浮标调钓,饵料状态,鱼钩大小,控鱼技术,遛鱼技巧,抄鱼动作等等一系列都有关系。如果绝对是正口,中鱼部位合适,是不存在中途跑鱼的。

浮标的选择尤为重要。浮标是钓鱼人的眼睛,人在岸上,鱼在水里,两个世界,中间的沟通、侦查、判定纽带就靠浮标来实现和完成了。不合适的选配浮标会出现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的错误局面。铅坠与浮标之间的水线会因为浮力不够而拉不直,延误了传递,导致有口反应不到浮标,或是即使反应也只是微微一阴一顶。

这样的漂象往往被忽略的。鱼星满满,却总是不出正经口,这个是一大原因。而大马拉小车的后果是所钓目标鱼分量小,很难启动你这套配重大的线组系统。导致有口浮标反应不出来影响渔获。后一种情况在杆塘相对少得多,因为目标鱼多是鲤草。但专门去配置一组只有目标鱼才能启动的系统就是有意识的拿配置来过滤非目标鱼的杂口了。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而后期的依据鱼情钓顿只是后续的依鱼情调钓了。

说到了浮标,一定要提到依鱼情调钓。依鱼情调钓就是根据鱼口的变化而变化,及时调整,应对,需要钓灵就钓灵,感觉该顿就往顿的方面调整,一切的应对变化的依据就是跟着鱼口来去应变。而调钓的依据就是浮标一定要有一个基准点。离开了基准点去调整浮标无疑于平地起楼。姑且以鲤鱼做例,钓鲤鱼的饵料水底起始状态自己定为一拖一触。

底钓比这个状态更灵的就是一触一悬了。我以为此种一悬一触的状态钓鲤鱼在水底情况正常的条件下,是不可取的。要不是信号乱,忙的一口汗水成了饲养员,就是很容易造成中途跑鱼。作为观察鱼进窝情况的手段和应对酱层泥地却是必要的。所以以双饵到底一拖一触的状态为基础,出现有口打不住再往顿调整,必定会找出正确鱼口反应的浮标准确位置。

下面再触及一下野钓湖库,悬坠野钓湖库也是身手不凡的。但杂鱼众多的水域及时改变钓法不失为明智之举。野生鱼类警觉性大大高于养殖鱼。但只要给口是很朴实的。所以野钓湖库浮标的调整起始状态不需要太灵。

加上水深,复杂的水底情况,等等因素,更需要注重的是钓点位置的重要性。鱼有鱼道,选对位置,熟悉所钓水域鱼的觅食习性,洄游习性、涨落水对鱼的影响,小中取大,等等这些才是野钓的精髓。饵料只要大体对路,是没有对付杆塘那么讲究了。

下面就一些杆塘小偏方介绍下,

1、 鱼护尽量下水深些,不要让钓获的鱼扑腾弄出很大的响声,惊了窝子也有这样的原因

2、搓饵时 一定要钩弯兜住饵球底部,柱形的饵料钩弯下面富余一半,鱼吸入的只是后半部分。导致有口不中鱼,或刺鱼很浅中途跑鱼。

3、 性子平和的 尽量选用硬调性。性子急躁的尽量选用偏软的鱼竿。

4、每次抛竿,提着一根子线可以避免子线总是缠绕。

悬坠钓组如何调整灵顿,方法有很多种


通常,我们对灵敏的理解是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动作做出迅速反应。迟钝,当然就是反应慢。但将灵钝移到钓组上就复杂了,因为除了解释浮标,还必须兼顾钓饵状态。

调漂时,漂尖浮出水面的目数多,称调灵敏;调目越少则越迟钝。而在钓的时候,浮出水面的目数少,称钓灵敏;钓目越多则越迟钝。调的时候钩上没有钓饵,露出水面的目数多是因为铅坠的重量轻。如果加一个很小的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浮漂就会下沉,这是说他灵敏谁也不会反对。可有些浮漂加一点或减一点铅皮反应很微弱,再称之为灵敏就勉强了。浮漂调的低,比如7目漂尾调3目,表明铅坠的重量大,稍加一个外力或添一点铅皮浮漂就会下沉,而这在调7目时是反应不出来的,因而,把漂尖调的高和低定名为“调灵敏和调迟钝”是有待商槯的。

但钓目就不同了,钓目越多越迟钝,这个“多”是针对两饵状态说的。7目漂尾调4目,既说不上灵敏,也说不上迟钝;而钓目选5目则意味着水线长度的增加,铅坠与水底接近、子线弯曲、两饵重量完全被水底承接;改为钓6目后,铅坠与水底更加接近了,子线平躺底,两饵失去重量,浮漂也没有反应。

这种状态下,鱼咬钩必须拖动铅坠才会出现鱼汛,浮漂则失去了反应微弱外力的能力,故而称之为“钓迟钝”。如果将浮漂下移,钓1目,则水线缩短,浮漂的上浮力就得到充分体现,即使不能将一颗饵提离水底,至少也会把短子线拉的更直,并使沉于水底的一部分饵重转移到浮漂上。若饵重继续减小,导至浮漂的上浮力把短子线钩提离水底时,鱼触饵的细小动作就会在漂尖上反映出来。两相比较,钓1目显然比钓5目灵敏多了。

因此,认识悬坠钓组不宜在调目上比较灵敏与迟钝,应该从钓组的全部内涵去理解它,至少不能撇开钓目与两饵状态、比重的联系。灵敏与迟钝的实质是钓组在一定状态下的变化趋向,是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并被鱼的咬钩动作所反映的浮漂运动规律。

钓组是灵敏好,还是迟钝好?如果鱼情未知,应该先从不灵不钝开始,然后才有偏灵偏钝的变化。当然,一出手就钓灵或钓钝,而后再调整也不是不行,但在鱼情未知、鱼的咬钩规律还没有被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就采取极端的手段,未免太草率了。

不灵不钝是指长子线钩钓饵卧底、子线微微弯曲,整体成低垂的跨步,而短子线是垂直的,钓饵触底,钓饵重量的一部分由水底承拖.一部分被浮漂的向上牵引力所平衡。

钓组的调整方法:

在不灵不钝状态下,浮漂上移钓组趋向迟钝,下移则变为灵敏。由浮漂升降引起的钓组趋钝趋灵变化,还可以从水线的长度调整和浮漂的牵引力大小两方面去认识。调向灵敏时,水线缩短、浮漂的牵引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子线的松垂状态得到改善,鱼对钓饵的微弱作用会在漂尾上得到反应;调向迟钝时,水线延长、铅坠下降,浮漂的向上牵引力得到释放,长子线更加松垂,短子线开始弯曲,鱼对钓饵的微弱作用只限于子线,若不能影响铅坠,漂尾就反应不出来。因而,相同的鱼讯反映在不同钓组中的中鱼率是有差异的。反之,鱼施加与钓组的力相同,不同状态的钓组,体现在漂尾上的信号也会有很大差异。

一种状态下的钓组不能正确的反应鱼讯:动作有幅度、有速度却钓不上鱼,或鱼讯表现的非常勉强,常常被水波遮蔽,观察浮漂吃力。这时,浮漂就需要调整了。特别是原来钓不灵不钝时,浮漂信号有顶漂幅度、下顿,但一段时间后,同样的信号却钓不上鱼,或信号起了变化,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感觉时,就需要重新调整了。简单方法就是上下移动浮漂实现灵钝转换。

1、调整钓目。

浮漂动作挺大,上窜下跳、信号频繁,很可能是来了一群小鱼,嘴不大冲击钓饵的力却不小。这与浮漂的牵引力太大有关,也可能是短子线钩上的钓饵太大、太硬,鱼轮番冲撞钓饵,一旦钓饵晃动起来更刺激着鱼不断的对饵发起攻击。对策是钓迟钝,可按半目为一个阶梯,将浮漂逐次向上调整,极限是上推不能超过两钩距离。

2、改变调目。

调目取浮漂目数的一半,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标准。比如,钓100克---200克的鲫鱼,可以用2号袖钩搓小饵调4钓2。若钓300克---500克的大鲫鱼或鲤鱼,钩换成4号,饵搓得大了,调目就要提高到6目或者7目。因为饵重增加了,再调4目,短子线钩不是触底而是卧底,钓组已偏向迟钝,信号得不到体现,空钩率必然增加。钓鲫鱼时,改变调目应该遵循鱼越大,调目越高的规律。

3、更换浮漂。

钓鲫鱼用2号或1号浮标是因为钩小、饵轻,即使调的高了,也可以用搓大饵的办法来改善钓组。但一支浮漂的浮力是有限的,用钓鲫鱼的浮漂钓罗非鱼就肯定不行。钓罗非鱼不能太灵,两钩间距稍大,加大浮漂的向上牵引力,在饵被吸入鱼嘴时,让钩尖主动刺入。浮力有限的小号浮漂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它钓灵时反应太快,钩不着鱼嘴;而钓钝了,钩又吸入的太深。

4、加减铅皮。

只有一支浮漂,钓灵、钓钝都到了极限仍不在状态时,调漂就要打破常规。比如气压降低使底层鱼起浮抬高泳层,钓饵下沉到一定位置时会出现截口,但鱼的密度不高时,如果那个位置没有鱼截口,钓饵下沉到水底就没有鱼咬钩了。对此,可以减铅皮调漂顶出水,用增强浮漂上浮力的办法来延缓两饵的下降速度,使下降速度变慢,滞留时间变长,鱼就容易将饵截住了。

5、改变子线长度。

除了漂尾体现钓组的灵敏和迟钝外,钓小鱼时,子线的长短、曲直、软硬都会对钓组的灵顿产生影响。打浮的子线硬一点没关系,钓底却马虎不得,因为两钩以怎样的动态出现、摆幅大小、两饵静止后的状态,都与子线的长度和柔软度密切相关。子线越长,摆幅越大,子线愈硬、愈曲,钓组越趋于迟钝;反之,则钓组趋向灵敏。所以,子线要根据钓组的需要来合理的选择。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悬坠钓法中浮漂灵顿的调法 科学定律与个人理解》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调浮漂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