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在垂钓过程中,鱼吞钩不吐钩或者缓慢吐钩应该是中鱼的关键。试想,鱼吞饵之后又快速吐出,漂相是什么样子?你如何去捕捉提竿时机?根据摄影测定,鲫鱼测饵(吞饵之后不闭嘴就吐饵)的时间大约是0.2秒。这样短的时间,就是顶尖高手,也很难抓住提竿时机,怪不得空钩率高。只有吞钩不吐钩或者吐钩很慢,漂相才有连续性,提竿才能够十拿九稳中鱼。

一、鱼为什么要吐钩

1、鱼受到各种惊吓,例如电击、网捕等,或者被钓而又死里逃生。它可能几天也不开口;即使开口,也是心有余悸,快速吞吐,生怕再上当受骗。

2、在吞饵过程中,感觉有异常,赶快吐掉。就像人们吃饭嚼到砂子、毛发之类,不吐才怪。鱼吐饵时感到异常的除了异物异味之外,主要的就是钓组产生的阻力,尽可能减小钓组阻力,使鱼吞饵时不觉得有阻力,是应该努力研究的。

二、从钓组上考虑,如何减小阻力

台钓较为实用的握竿方法有三种:掌心握竿法、手背朝上握竿法、长柄式握竿法。(正确握手竿法,百度都有不多说了)

①坠子要尽可能地小

鱼拉动坠子,坠子的重力就成了阻力。即使在悬坠状态,坠子的重力已经被浮漂的浮力平衡,但是整个平衡体系仍然有质量的差别。坠子越大平衡体系的质量也比较大。所以首先应该考虑尽可能地减小坠子的重量。当然,从灵敏度考虑,也是应该减小坠子的重量。

②浮漂要尽可能地小

浮漂下沉时要产生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就是鱼吞饵的阻力。浮漂越大,可能产生的浮力越大,吞饵的阻力也会更大。

③钩饵要尽可能地小

首先,钩饵有一定的重量,鱼吸入它必然有一点阻力。钩、饵小一点 轻一点,才容易吸入。其次,如果鱼口腔小而钩饵体积大,必然挡口,小钩饵不容易受阻。

④鱼线特别是子线要尽可能细软

粗硬子线必然挡口,难以吸入。比较长的子线更显得柔软。弯曲松弛的子线也是更显得柔软,而且吸入弯曲松弛的子线,不直接拉动坠子,阻力会更小。钓钝的时候,子线可能弯曲松弛,鱼吞饵的阻力就比较小。

很多钓鱼人十分注重对钓组灵敏度的研究。都知道,小漂小坠细子线灵敏度比较高。但是, 从钓组对鱼吞钩的阻力去研究的,恐怕是太少了。仅仅看到灵敏度是不够的,重视钓组对鱼吞钩的阻力,也是同样重要的。

对于立漂悬坠钓,要减小钓组对鱼吞钩的阻力,如前所述,应该选择尽可能小的坠子和浮漂 以及尽可能细小的子线、钩饵。我有一点体会,比较常规小一些的钩饵,更容易上鱼。钓半斤左右的鱼,以前喜欢用4号钩,现在我更喜欢用1号钩。

钩小一点,似乎比较容易脱钩了,但是,大大提高了吞钩率。假如脱钩率增加1%而吞钩率增加2%,结果还是增加了鱼获。还有,调漂要稍微迟钝一点,要使子线至少有一根弯曲松弛。因为,弯曲松弛的子线比较绷紧绷直的子线对鱼吞钩的阻力要小一些,鱼吐钩就要慢一些。

吐钩慢一些,漂相连续时间长一些,不仅便于看漂,而且提竿容易中鱼。一句话,提高了中鱼率。这就是钓迟钝一点有利于提高中鱼率的道理。我觉得可以这么说吧,钓灵敏一点,有利于钓鱼人的眼睛一一容易看;

钓迟钝一点,有利于鱼的嘴巴容易吞。理想的调漂应该是在不妨碍眼睛看的前提下尽可能让鱼容易吞。毋庸置疑,立漂悬坠是科学、先进的钓组。钓组多种多样,其他钓组也是各有千秋,有的可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

以星漂轻坠钓组来说,虽然在诱鱼等方面有它的弱点,但是,从对鱼吞钩的阻力来看,它可以做到阻力很小,这却是显著的优点。坠子,它可以做的比较小,可以是0.5克的轻坠,甚至可以是0.1克的超轻坠。

也可以调漂实现悬坠。浮子,可以是7粒左右1厘米长的羽毛梗,粒数还可以更少。其浮力已经小到不能够再小了。从这两种元件来看,使用很少的浮子和极轻的坠子,可以使钓组的吞钩阻力尽可能减小。

钓组的吞钩阻力尽可能地小,产生的结果是,鱼吞钩比较大胆、放心,吞钩之后,不觉得有什么异样,不觉得有什么危险,不会迅速吐钩。于是,漂相就有了特殊性:浮子一个一个地上升或者一个一个地沉没,连续时间比较长。这样,好处就出来了:看漂很轻松容易,不必着急;提竿容易中鱼,甚至提竿慢半拍也不要紧,因为,鱼还没有吐钩,钩还在鱼的口腔里啊。DiAOYU007.CoM

为什么在全国范围内广大钓友中,绝大多数人偏偏喜欢星漂轻坠钓法?或者说,为什么星漂轻坠钓法还是长盛不衰?常常看到有人发出疑问:在野钓中,有些时候,为什么立漂悬坠钓钓不赢星漂底坠钓?只要明白鱼吞钩的阻力因素,上面的问题就不难回答。

认识和调控钓组的灵敏度、认识和调控鱼的吞钩阻力,应该是不可缺一的两个方面。在钓生口鱼的时候,需要着重注意提高钓组的灵敏性;在钓轻口鱼的时候,需要着重注意减少鱼的吞钩阻力。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矶钓黑鲷怎样避免鱼吞钩太深


矶钓黑鲷怎样避免鱼吞钩太深。在矶钓黑鲷中,鱼吞钩太深是造成暴口的重要原因之一。从黑鲷的生理解剖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当钩子钩在鱼的口腔内,而不是鱼唇上的时候,就将子线暴露在鱼嘴的前端,而这里正是黑鲷牙齿最锋利的部位。在鱼的挣扎力和钓者操杆力的作用下,子线在锋利牙齿下的遭遇,是可以想象的。

这一点,我想许多钓友也许都过有体会。而我们在最近这次矶钓黑鲷中,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25日中午,将近收杆的时候,和我一起钓鱼的小平哥中了一尾鱼,根据阿波的下沉动作和操杆的感觉来看,应是黑鲷无疑。当线收到已经可以看到阿波时,突然暴口。

当线收上来的时候,我仔细地检查了他的子线,全线光洁,没有一点花的痕迹,子线得长度几乎没有变短,断线头上是一个很标准的斜口。小平哥是一个有着三十几年钓龄的老钓手。从技术上说,绑钩应是无问题的。而且在他的钓组下水之前,我曾仔细地检查了他的钓组。

恰巧,在他暴口之前,曾钓上过一尾巴掌大的小鲷,我在帮他解钩准备放生时,发现这尾鲷吞钩太深了。以至于钩解下来时,小鲷已经死亡。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推断, 这次暴口 的原因是被鲷锋利的牙齿咬(磨)断的。

那么,怎样避免因鱼吞钩过深而暴口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愿意谈谈我的看法,借以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师傅指点,欢迎各位钓友参加讨论。

熟悉淡水钓中台钓的钓友,都知道台钓的扬杆时机是捕捉第一信号,也就是当鱼吸饵过唇的一刹那间扬杆,此时,鱼钩应钩在鱼的上唇部位。只有当钓组调的非常迟钝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钩吞到嗓子眼的情况。这个现象可以给我们以借鉴。

与台钓相比较,浮游矶钓从漂的灵敏度到子线的状态都与之相差甚远。那么,能否借鉴台钓的一些优秀的方法而避免因鱼吞钩过深而暴口呢?

注意下列问题也许对避免因鱼吞钩过深而暴口有所帮助:

一、在作钓时注意仔细调校阿波的剩余浮力,将阿波调到平水或略没于水中,最大限度的提高阿波的灵敏度;

二、注意主线咬铅与子线咬铅的比例,讲究子线咬铅的位置,在作钓过程中,注意子线的状态,让子线保持安定,不要太漂;

三、在作钓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无时无刻留一只眼睛盯着阿波的动作;

四、注意把握扬杆时机,我不太赞成阿波沉没后,数到十再扬杆的做法,我的习惯是当阿波出现下沉动作时收回浮丝,而且要收直,当感觉到杆先出现阻力时,迅速扬杆;

五、注意钓饵的大小,讲究挂饵方式。

我以为注意到这几点以后,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好扬杆时机,不至于让鱼吞钩太深,因而在黑鲷狙击中占得先机。

我在矶钓黑鲷中注意到以上几个问题之后,几次黑鲷中钩都钩在了鱼唇上。9月25日这尾黑鲷也不例外,当鱼嘴合上时只能咬到钩柄,若想咬断子线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也许这仅仅是巧合,有偶然的因素在内。我不知道其他钓友们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并且是怎样解决的?

台钓搭配钓组的问题与调整策略


台钓是偏灵敏的一种钓法,在实际垂钓里,对于钓组的搭配有着严格的要求,一但搭配不当就会导致虚假信号的出现,给我们垂钓带来难度。而且台钓法对于怎样搭配钓组要求高、技术性强,为了适应一些特殊的鱼情,长出现一些独特的调漂的技巧。有些钓友用特殊对常态,自然不会有任何作用,只有了解清楚导致问题出现因素,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一、台钓法中搭配钓组时常见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钓饵的状态、味型以及鱼漂都符合鱼情时,主线、脑线几乎不会直接对鱼口产生影响,除非是你运气不好,碰到了轻口鱼或慢口鱼,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钓具的灵敏度。不然只有在钓饵的状态不合适、鱼漂调整不合适时,调线才会对鱼口产生影响。

其次,在垂钓时线组中主线通常比脑线的直径大约粗1倍,这样脑线、主线所能承受的重量才能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但是也见过脑线的直径比主线的直径粗或者主线、脑线的直径差距较小的搭配,但这只适合在特殊的鱼情里使用,在此小编就不做详细的叙述。

在野外垂钓、黑坑垂钓、竞技垂钓的时候,通常主线的直径都是比脑线的直径粗,并且鱼情复杂时,所采用主线的直径则越粗。但是,主线的直径越粗,越能对鱼口产生影响,漂相则会变得难以判断,增加我们垂钓的难度。而且在正式垂钓时,经常发生的失误则是主线的直径偏粗、鱼漂偏小,鱼漂小代表着鱼漂的浮力小,那么这就无法带动线组。

而且钓线不收力度的控制,那么在水面就会成漂浮、松垮的现象,而且鱼漂也无法稳定的躺在水平面上。这时风力稍微大些,钓组就会变得杂乱无章,更严重会造成找底失败、不分灵敏与迟钝的现象,这针对台钓来说则是最致命的一击。

其次,直径偏细的主线、大型鱼漂也是搭配失误的一种表现,大鱼漂会导致钓组处于紧绷的状态,线组由于受到拉伸,主线、脑线直径的粗细出现搭配不当的现象,在遇到鱼讯传递时,容易发生断线的现象。

另外,在脑线的长度的选择也是经常出现失误的一项,其实关于脑线的长度并没有规定性的要求,只有合适。例如:垂钓鲫鱼时脑线的长度在25厘米左右;垂钓鲤鱼时脑线的长度在30厘米左右。根据垂钓的目标鱼不同脑线的长度则不同。所以这再一次告诉我们垂钓要学会变通,不要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二、台钓法如何针对性的调整策略

当台钓法中线组搭配不当时,需要及时的作出调整,以下为各位垂钓者分享两种简单、实用的调整方法,请看:

1、借鉴传统钓

传统钓法的具有信号准确的优点,不管是灵敏还是迟钝,都会有信号频繁的传递到鱼漂上。这是由于传统钓法注重于调整鱼漂,漂目设定的合理,这以钓具的状态为基础,一般情况下以调平水为例,铅坠一些细小的改变不会对钓具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传统钓法里调漂方法,把鱼漂调至半水处,这时不管鱼漂的状态怎样改变,鱼漂在水面显示几目,都不会影响到钓组的灵敏性。

2、调3钓1

台钓是一种注重于灵敏型的钓法,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切性,最大的优点就能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调漂。其次,在台钓法中最合适的就会调3目钓1目,在挂饵以后,鱼漂正好在水面显示大约1-2目,便于找底。

鱼不吃钩,应该注意这些因素


最近很是郁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我家门前的小河里钓不到鱼了。我是传统钓,星漂,用的是小米和菜籽饼打的窝。这里有鲫鱼、草鱼、鳊鱼等,以鲫鱼最多有半斤大小,这地方我常来每次都能钓不少。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窝子打下去鱼星很多,我用单钩挂蚯蚓可就是不吃钩,一上午就钓了几条小鲫鱼真是活见了鬼了,请教各位高手,请问有什么好的方法?

鱼儿不吃钩,想必是钓友们遇到最多也是最头痛的事,很多钓友特别是初学者往往把原因全部归结到饵身上,见到自己窝边鱼星四起,就是不咬钩,干着急。于是找配方,寻秘籍,探药酒,就认为是自己的饵不对路。其实不然,很可能是别的因素。

一、天气

准确讲是气压的影响,气压低的时候,甭管什么天气,水里的氧气外逸,鱼缺氧,不舒服,和我们到珠穆朗玛峰3号营地一样不想动,也不想吃,哪怕是龙虾。谚语中“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反映了这个方面的情况。

比如我们这昨天下着小雨,气温24度左右,我们一行三人到附近鱼塘钓鱼,在按天计价的鱼塘钓了一上午,“白板”,不甘心,下午又转战到按斤计价的鱼塘,还是不理想。一个下午我们三人才钓到11条鲤鱼,鱼吃钓很轻,其中一个钓友只钓到一条鱼,鱼塘老板也为我们着急。过后我们分析,可能是天气“闷”气压低的原故。

二、老板做了手脚

我就不止一次的碰到过这种事情,鱼塘最近放了很多鱼,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容器太小,鱼体受伤脱鳞,塘主为了消毒水体和给鱼消毒治病,于是在水里投放了漂白粉,于是就不吃钩了(投放漂白粉前没有此现象)。老板美其名曰消毒将鱼弄得嘴和肛门通红通红,这鱼根本就不开口,当然就钓不上来了。

所有鱼全在水面上漂着,饵钩打到身上连反应都没有,大家一起大骂老板心黑,有部分钓友便开始用空钩挂鱼,老板也自知理亏不敢加以阻拦,我不耻效仿只好收竿回家。

三、花白鲢作怪

夏天用有点发酵过的底窝,因为饵料中含酒香和腥的成分,很容易招来花白鲢。对不带酸臭味儿的饵,这东西吃食不明显,就在窝子里捣乱。鲢鱼的鱼星比较好判别,成大片的小气泡,小气泡大小一致,基本可以肯定来了鲢鱼。可以用商品饵将它钓上来,我用的是极品蓝鲫,效果还可以。

四、死窝

死窝子是肯定有的,经常钓就知道哪里是死窝子了!怎么做窝也不行,上鱼特别少的地方基本就是。离它只要几米远就可以正常垂钓了。其实就是那个钓点根本就不适合鱼停留,没有鱼,所以也就不会有鱼吃钩了。钓鱼,找到有鱼的钓点是关键。

五、水底淤泥

水底淤泥太多,打窝之后,先是来小鱼闹窝,就已经把窝子搅混了,鲤鱼进窝后,更要龚泥觅食,使窝中变成了泥汤的世界。这时不管你用什么钓饵,饵球一下去就沉到泥里去了,鱼也无法正常的吃食。如钓鲫鱼可以钓浮,钓鲤鱼可以采用坠上钩。

写了这么些,也是想抛砖引玉,请各位钓友批评指正,多出主意,把自己的经验观点介绍出来。敬待各位的评论!

鱼吃食与浮漂调整的关系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它反映了鱼儿吃食时动作的媒介,除浮漂的自身语言(翻身站立、匀速下降、到位、返弹、静止)之外的任何动作,包括缓升、急降、晃动、移位、下落时的超时停顿等等。这些反常的动作都有可能提杆中鱼,这些有异于浮漂自身语言的动作我们习惯性的称之为浮漂的鱼讯语言。

我们也正是根据这些浮漂的鱼讯语言来进行垂钓的。了解了浮漂的鱼讯语言,那么这些鱼讯语言又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是鱼吃食时的动作在浮漂上的具体体现。鱼又是怎么吃食的呢?为了简单,我把鱼吃食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逐一定义了名字。

首先是鱼触碰、试探饵团阶段,我称之为探口。在这个阶段中,有些鱼习惯先吞进去但又马上吐出来,再吞再吐,反复多次。如鲫、老、滑鱼等。而有些鱼习惯先用鳍或嘴触、拱动饵团,并围着饵团游动。如:鲤、草等。

其次,就是鱼在认为安全的情况下一口将饵吞入嘴中,我称之为吞口(这个阶段时间很短暂)。

再有就是鱼吃饵后的抬头或转身阶段,我称之为走口。

第四,就是鱼吃食、转身(抬头)后的游开阶段,我称之为死口。

这四个阶段贯穿鱼吃食的全过程,即连续又不完整。

说它不完整是因为:当鱼处于饥饿状态、觅食欲望很强的情况下,见饵就吃,不再小心翼翼的试探是否安全,其探口阶段就不存在了(如:生口鱼)。再有就是,鱼在觅食的过程中突然受到惊吓,也会马上放弃觅食,多好的美味也留不住它逃走的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中鱼后要马上领鱼出窝的原因。

鱼吃食的四个阶段,与浮漂的鱼讯语言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它又是怎样通过浮漂来具体体现的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如何调整浮漂。我们也正是通过调整浮漂来认知鱼类的觅食过程,从而达到和实现钓获的目的。

说到调标,我比较认可浮漂的剩余浮力之说,即调目越小剩余浮力就越小,剩余浮力越小越灵敏,也就是说浮漂越接近于调平水越灵。反之则为调迟钝。

在垂钓的过程中,我发现:浮漂调的越钝,鱼吃食的四个阶段越明显、越松散;浮漂调的越灵敏,鱼吃食的四个阶段就越模糊、越紧凑。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就拿调成5目的浮漂来说说。假设(注意!我说的是假设)每次挂钩的两饵大小相同,重量也一样,且每个饵都能拉下2目的浮漂。则双钩挂饵后,我们通过调整浮漂与水底之间的距离,使下钩饵刚好触底,此时的浮漂应露出水面1目。

由于饵料的重量被浮漂的浮力全部承担,两饵均处于悬浮状态,且浮漂的剩余浮力基本上等于浮漂被调成1目时的浮力。若此时有鱼探饵,饵团就会晃动,当浮漂的剩余浮力不足以平衡掉鱼探饵的吸力时,标讯也就随即产生。这时浮漂的鱼讯语言就是鱼的探口讯息。

如果我们再对浮漂进行调整,让上钩饵触底,底钩饵呈卧底状态,浮漂应露出水面3目。此时有鱼探饵的话,由于浮漂的剩余浮力增大了,加上两饵一触底一卧底,饵团受水底的制约,晃动的幅度小了许多,而且此时鱼探饵的力量能很好的被浮漂的剩余浮力所平衡,则浮漂的探口讯息就不明显了,也许只是轻微的晃动,上下的动作几乎没有。

鱼经过探饵之后再吞饵入口,鱼吞饵时的力量大于浮漂的剩余浮力,浮漂随即产生的鱼讯语言就是鱼的吞口讯息。如果此时再增加钓目,使浮漂处于不灵不钝状态,即浮漂露出5目,双饵均卧底。此时饵团的全部重量均由坑底承担。

在鱼吃食时,其探口讯息就看不到了,鱼的吞口讯息也会由于受到浮漂剩余浮力的影响变得非常小。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此时浮漂的剩余浮力能平衡掉鱼吃饵后的残余力量,所以浮漂没有明显动作。而且鱼吞饵的这个过程时间很短,鱼很快就进入下一阶段转身或抬头。而鱼的转身(抬头)会把子线拉动,则鱼讯产生。此时浮漂的鱼讯语言就是鱼的走口讯息。

如果我们再次调整钓目,使浮漂露出67目,此时双饵均卧底,而且子线呈弯曲状态。鱼的前两口讯息当然就被过滤掉了。那走口讯息为何不明显呢?原因是鱼转身(抬头)的时间也不长,而且子线是弯曲的,在鱼转身(抬头)时也仅仅是把子线拉直了,浮漂的讯息也不会产生。而当鱼游走时,就会产生位移,从而拉直、拉动弯曲的子线,随即产生浮漂的鱼讯语言死口讯息。

由此不难看出,在浮漂调钝后,钓目由钓灵到钓钝,鱼吃食的四个过程是很清晰的。

简单的总结一下:单饵离底钓探口讯息;上饵触底,下饵卧底钓吞口讯息;双饵卧底钓走口讯息;双饵卧底且子线弯曲钓死口讯息,但这些只是一种理想的假设。在实际的钓鱼活动中,由于鱼体的大小、饵料的可口性、饵团的大小、浮漂的材质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鱼的这四口讯息并不会固定在某一钓目上,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变化和调整。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把浮漂调灵后的情况。在我们将浮漂调灵后随着调目的减少,要想钓全鱼吃食的四个阶段,对所上饵团大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而且由于浮漂的剩余浮力的减小、饵团的减小,使浮漂出现鱼讯语言所需的力量也就变小了。

有时即使双饵卧底,体形适当的鱼的探口也有可能使浮漂出现鱼讯语言。原因就是浮漂的剩余浮力已经不足以平衡掉鱼吃饵后的残余力量,而此残余力量恰恰使浮漂出现了鱼讯语言。也就是说在浮漂调灵之后,鱼的前三个过程所出现的三口讯息,在浮漂的钓目上很难区分清楚。

为什么说是前三个过程不好区分呢?原因就是,鱼在前三个吃食过程中,子线都是垂直的(钓目在调目以内),在浮漂的剩余浮力加上饵团的重量不足以平衡掉鱼吃饵的力量时,鱼探饵、吃饵后所剩余的力量能很快地传至浮漂,导致鱼讯。如何滤掉其中的假口抓准实口?就要求我们总结和吸取多次垂钓的经验和教训,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来很好的掌握它们。

还有就是,在调目范围内,若空杆仍然多于中鱼,就需要我们继续往钝了钓(即钓目要大于调目了),直到有讯息即中鱼为止。此时你所钓的一定是鱼的死口讯息(双钩卧底、子线弯曲)。

但我不主张抓鱼的死口讯息,一定要抓鱼的前三口讯息,这是因为抓鱼的第四口死口讯息,就如同我们常说的起杆晚了,即鱼已经开始游动,再起杆中鱼,钩对鱼的刺痛是很大的,使鱼在未离窝前就受惊而发力逃窜,如同在窝子里遛鱼一样,不但容易惊窝,还很容易切线跑鱼。

所以,除了钓老、滑鱼、糗鱼之外不建议大家钓死口。所以说,如果我们在调目之内无法找到很好的上鱼点,就应该重新来调整浮漂的调目,往钝了调(减铅皮),直到鱼讯与上鱼率几乎一一对应时的钓目在调目以内为止。不能犯懒钓死口,而错过上鱼的最佳时间。

单纯的追求调灵、调钝、钓灵、钓钝都是不可取的,而是要根据鱼口与标讯对应中的真假程度,来适时调整浮漂,找到最佳的上鱼点,而获取骄人战绩。

特别注意:最佳的上鱼点不一定就是钓组的最灵点,而是有标讯就中鱼的最灵点,它对应的是鱼的吃口(或探口、或吞口、或走口、或死口),随着鱼情的变化它不是固定的。所以很难说你应该钓几目、钓灵好还是钓钝好。有许多钓友就是没有弄清浮漂的鱼讯语言与鱼吃饵之间的关系,而走入了追求调几钓几钓灵还是钓钝的误区。

明确了浮漂的调目、钓目与鱼吃食过程之间的关系之后,如何很好地在实际的垂钓之中运用得当,需要钓友们不断的实践和摸索。认真地分析浮漂所提供的每一个鱼讯语言,很好地理解实际垂钓过程中鱼吃食的状态,充分调配好鱼讯与上鱼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提高鱼获的关键所在。明确你的上鱼点对应的是鱼吃食的那一个阶段,是你在鱼口发生变化时,应该如何应对的主要依据(是该钓灵还是该钓钝)。

根据实际鱼情选择单钩线组与双钩线组


虽然现在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垂钓方法,如台钓、海钓、矶钓、溪钓等,但是不少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还是偏向于使用传统钓法。虽然传统钓法与其他垂钓方法相比在灵敏度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优势。

传统钓法相对于其他垂钓方法来说,其适应性非常广,因此垂钓者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垂钓环境中使用。同时,传统钓法操作起来也比较简便,因此垂钓者在掌握起来也比较方便,特别适宜初次入门的垂钓者。

此外,很多垂钓者在使用传统钓法这种垂钓方法进行垂钓的时候,可以使用单钩线组进行垂钓,也可以使用双钩线组进行垂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垂钓者的选择权。也正是因为传统钓法具有单钩线组和双钩线组的垂钓选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传统钓法的适应性。

在面对单钩线组和双钩线组的时候,很多垂钓者会拿不准到底是使用单钩线组进行垂钓还是使用双钩线组进行垂钓。其实,无论是单钩线组还是双钩线组,其在垂钓过程中都有其特别适合的垂钓环境,垂钓者可以在具体的垂钓环境中,选择合适的垂钓线组进行垂钓。

就像是传统钓法还是台钓这种垂钓方法中哪种垂钓方法更好一样。传统钓法这种垂钓方法有其适宜的垂钓环境,台钓这种垂钓方法也有其适宜的垂钓环境,不能非说哪种垂钓方法更好,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单钩线组其实就是指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使用一个鱼钩和一组线组来进行垂钓,而双钩线组就是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使用两个鱼钩和多组线组来进行垂钓。

一般而言,单钩线组比较适宜在水底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垂钓,如草窝、乱石处。这主要是因为单钩线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挂底情形的出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垂钓者成功钓到鱼儿。就如垂钓者在适用单钩线组垂钓草窝的时候,由于单钩线组只有一个鱼钩和一组线组,因此其鱼钩的活动范围和线组的活动范围就会大大增加。

尤其是其鱼钩和线组在水底的时候,很少会出现挂底的情形。一旦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遭遇挂底情形的时候,其可能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挂底的问题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垂钓者的垂钓心情和最终的渔获。

双钩线组由于其有着两个鱼钩,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垂钓者成功将鱼儿钓上来的可能。但是,也正是由于双钩线组具备两个鱼钩和多组垂钓线组,因此垂钓者在利用其进行垂钓的时候,也更容易出现挂底的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垂钓者顺利施钓。

因此,双钩线组在垂钓水域上就有着比较严苛的限制。而双钩线组在垂钓水域上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其适用范围。通常情况下,双钩线组只有在水底地形比较平坦或者是水域整体环境比较开阔的时候才可以运用。

通过分析单钩线组和双钩线组适合垂钓的水域环境,我们就可以得出,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选择使用单钩线组还是双钩线组,是要根据垂钓者所选择的垂钓环境来决定的。

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并不能认为双钩线组的中鱼几率要比单钩线组的中鱼几率大,因此在垂钓时只选择使用双钩线组,而是应该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宜垂钓环境的。

天气的好坏与对象鱼及钓法的调整


天气总是阴晴不定,有好有坏,大部分是从人的角度来判断的。比如冬天,人确实感到冷,但能说钓不到鱼吗?冬季钓获鲫鲤的大有人在,在冰窟窿里进行冰钓的人也有可观的鱼获。所以天气的好与坏也是有相对性的,需要辩证地来看。好天气上鱼当然一般都好,关键我们要看所谓的坏天气,是不是所有的坏天气都不适合垂钓。

一、钓法适应天气

我们所说的天气好坏具有相对性,是除开极其恶劣的天气而言的。比如寒潮来袭,或者夏日雷雨前的烦闷时段等。极好的天气,我们在此就不必多说。我们只分析一下看起来不好的天气,究竟是天气不好,还是钓法不合适。

就一般情况来讲,天气状态看起来不好的时候,如果改变一种垂钓方式,而这种方式方法能够上鱼,就说明不是天气不好,而是钓法不适应天气。再就是季节或时段不同,垂钓的对象鱼就不同,如果换对象鱼施钓,说不定又能上鱼了。

二、以春日为例谈钓法的适应性

举例来说,孟春之后如果遇到天晴的好日子,按照常理,气温极适合垂钓。但是如果选在最高温或最低温的时段出钓,这种天气就不是好天气。换句话说,这种钓法就不具备对天气的适应性。因为这种晴好的天气,虽然人感觉比较舒适,但是水下的鱼儿却不一定活跃。中午前后气温上升比较厉害,水体的上层升温尤其迅速,鱼儿的趋温本能使它们上浮,钓底的话,就根本无鱼咬钩。

鱼儿既然在中上层,那么何必坚持钓底?不如直接钓中上层,如果改用戳茬钓法,这种天气就是极好的天气。在长有芦苇或其它水草的钓位,由于水温的升高,一些微小生物开始活跃于此,正是鱼儿喜欢吃的天然饵料集中在此,所以改用戳茬而钓,就能获鱼多多。此例直接说明,很多情况下不是天气不好,而是钓法选用有所偏差。钓法一定要与天气适应,这种天气才是好天气,鱼获才会多多。

实战介绍,去年四月十日,本人在一池塘垂钓。起初打窝后直接进行底钓,可是守钓两三个小时竟无鱼咬钩。不经意之中发现,不远处的芦苇近岸处有鱼活动的迹象,于是立即放弃原钓点而开辟新钓点,直接改用戳茬钓法,钓中上层的鱼。

果然,连连钓获个体较大的鲫鱼,其中竟然还钓获一条重达五斤多的草鱼。可见,这样的天气适合于钓中上层的鱼,不仅水温适合,而且天然食物多,鱼儿极其活跃。试问一下,如果那天坚持钓底,恐怕只能获几条可怜的小鱼而已。

三、以夏天为例谈对象鱼的改变

以夏天为例来说对象鱼的改变,比如到了暑假期间,特别是七月中下旬,酷热难耐,您说这是垂钓的好天气吗?同样一句话,这种天气也有一定的相对性。对钓浅处的鲫鱼鲤鱼来说,这种天气就不是好天气,特别是降雨快要发生时,是更不好钓鲫鱼鲤鱼的,因为水温特高,这两种鱼受不了高温,它们都跑到深水处不吃也不动了。

但是没有了鲫鱼鲤鱼,就钓不成了吗,肯定不是。如果此时把对象鱼换成草鱼或者鲢鳙鱼,说不定就会一改乾坤。因为草鱼与鲢鳙鱼比较适应较高的水温,而鲫鱼鲤鱼则不行,相反鲫鲤的耐寒本领倒是强不少。草鱼与鲢鳙鱼在夏季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盛夏如果选它们为对象鱼,则是明智的选择。

某年七月末,本人也是在鱼池施钓,刚开始想钓鲫鱼与鲤鱼,结果守钓根本无效,换了钓点也不能上鱼。休息的时候,发现池中蒲草有被移动的现象,并有碎草冒出水面。此时就有了换钓对象鱼的主意,于是更换大号的线组,用昆虫活饵挂钩垂钓草鱼,不出所料,这一改变的确很有效果,下竿不久就有草鱼中钩。

看来,除了极少数天气钓任何鱼都无效的情况之外,大多数时候不要经常怪天气不好,不利于垂钓,而是要反思自己的钓法是否对路,所钓的对象鱼是否正确。只有我们的钓法适应了天气,这样的天气就都是垂钓的好天气。

根据春季的鱼情调整线组的灵敏度


如果我们单纯讲鱼漂的灵与顿,显然脱离了以台钓为基础的现代垂钓的核心精髓。大陆现代垂钓的灵与顿是整个线组系统的反应,他们包括:钩、饵、太空豆、鱼漂、铅坠、铅坠座、插漂座、脑线、主线整个系统和鱼漂的浮力进行平衡,最终实现垂钓的灵与顿。春季垂钓鱼口轻、猾、各个水层分布不稳定等一系列影响因素,通过整个线组的灵、顿调整实现各种鱼情的破解。

一、线组灵的技术特征

1、线组灵敏的部件组成

底钓时,毋庸置疑的线组最灵状态是底钩轻触底,上钩悬浮,这种状态的本质是水底地面不承受钩饵重量,或者是承受很轻的钩饵重量,使得轻微的动作都能够促使浮漂动态变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钩、饵、太空豆、鱼漂、铅坠、铅坠座、八字环、插漂座、脑线、主线进行整体重量的计算。将这一重量与浮漂浮力进行平衡,实现线组的最灵状态。比如,春季一些鲤鱼吃口有时候只呈现一线漂的状态,也就是浮漂下挫只有鱼漂目与目之间的色段间隔那么一点距离,如果铅坠包裹不严密,一些死角存有空气(这些空气有时候会影响到半目左右),浮漂所调目数不准,钓目中的最灵也就无从谈起,一线漂就不能反映出来了。所以,线的粗细对应适当的太空豆;铅皮座大小对应适当的铅坠;子线的长短对应线组的灵敏程度等,都需要钓友严格注意。

2、各部件调灵的关键性操作方法

第一是加长子线。子线长意味着铅坠高,整个线组系统的重心上移,整体平衡更容易被轻微的水底动作打破,所以,将子线加长到60公分左右在春季垂钓较为适宜。

第二是巧用太空豆功能。铅皮座上下太空豆,在春季应对黑坑轻口、猾口时,将夹紧铅皮座的太空豆拉开一定距离,使得主线穿过铅皮座时阻力降低,能有利应对春季鱼口轻的问题,同时鱼漂讯号表现能力获得提升。

第三是钓行程应对各个水层鱼儿。将铅皮座上移靠近鱼漂,使得线组重心上移。当铅皮座下降到浮力状态下的对应位置时,钩饵仍旧处于自然下降过程中,此时钩饵在半水中滞留时间增长,半水雾化时间相应增加,中水层鱼儿看到或追逐钩饵的机率大幅度提升,自然能够有效应对各个水层的鱼儿。

第四是双钩挂饵称重。竞技钓中经常强调饵团的均匀性、一致性,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底钩轻触底上钩悬浮的不变状态。如果上钩饵料过重自然会形成底钩躺底,上钩触底的局面,最灵状态无法实现。因此,要对双钩挂饵称重确定其在整个浮力平衡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到底有多大。如果双钩挂饵下压鱼漂四目,我们就可以通过加减法计算相应的最灵钓目状态。如果双钩挂饵直接压黑鱼漂,此时必须将饵料状态调轻。如果拉饵垂钓时所拉饵团不均匀,我们就必须从拉丝粉的添加量和拉丝粉型号着手解决这一问题等。

第五是铅皮裹紧铅皮座反复验证所调目数。铅皮座有一个吃水过程,调漂要反复验证所调目数。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做极有必要。

第六是选择鱼线对应的八字环,降低其在浮力平衡系统中所占比重。

第七是不同平衡系统条件下,选择漂尾、漂脚不同粗细的鱼漂,使其灵敏度达到最高。

第八是整个浮力平衡系统各个部件的精益求精,最终实现线组的最灵状态。

二、各种鱼情的应对

1、滑鱼多

如果是老鱼塘猾鱼多,采取或者钓最灵或者钓钝的办法解决。钓最灵既,上钩轻触底、底钩悬浮,紧紧抓住第一次讯号表现,及时提竿;如果钓钝是干脆垂钓咬死钩的猾鱼。

2、中午鱼儿起浮应对

鱼儿起浮,将铅坠拉近鱼漂,延长钩饵在中上水层的滞留雾化时间,增强雾化效果,增加中上水层鱼儿看到、闻到饵料的机率,增加鱼儿追逐饵料的机率,最终提升钓获机率。

3、应对轻口

如前文所述,鱼儿口轻,将夹紧铅皮座的太空豆拉开适当距离,降低铅皮座带来的鱼儿吃口阻力,增加钓获机率。

总结

灵与顿始终是垂钓中能够人为精准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然后综合判断各类影响垂钓的因素,选择相应的钓法,才能使我们的钓技不断提升。

鱼不咬钩的多个因素和应对技巧


常听到钓友讲到某某地方垂钓,怎么怎么的鱼不咬钩。其实,鱼不咬钩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自然情况(客观环境)没能科学把握

(1)没遵守季节垂钓谚语:

比如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

(2)没分析好天气的影响:

a、温度:不同的鱼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在不适合的水温环境下垂钓目的鱼,多半是白跑。

b、气压:气压低,水体缺氧,鱼的食欲下降。

c、风向:一般条件下,迎风垂钓,水体富含氧气,鱼觅食活跃;且下风口的漂流食物较丰,会吸引停留鱼儿。

(3)没考虑水情的影响:

a、水草的影响: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水草是鱼觅食、繁殖、嬉戏,掩护自己,躲避敌害的地方。要是满池塘就有几处有草,那你一定要钓草;要是满池子都是草,只有几处没草,你就要钓草边的明水区域;钓草是相对的!

b、水质的影响:一般是肥水不好钓,肥水体是富含有机物,水生动物多,水生植物少,水体相对缺氧,或者是因为食物丰富,鱼没有饥饿感,咬钩积极性不好;

(4)没探明鱼情的影响

鱼种类少,或者是个体的大小不理想,不适合垂钓;受惊吓的鱼和脱钩后不久的鱼,不咬钩!

(5)没分析好方位的影响

有谚语:长钓腰,方钓角,曲岸(边)钓突(出处);深钓浅,浅钓深;明(水区)钓草,草(浓密)钓明;入水口,洄流处,桥洞、阴影、平沙底、瓦砾堆、树桩;流水中:急(流)钓缓,缓(流)钓急;等等!

第二、主观因素的(人为的)错误

(1)饵料不合鱼的胃口

a、是对垂钓池塘的鱼的饵料要求没有调研,凭经验准备不充分;垂钓时,面饵、香饵、腥饵、活饵、药饵都要准备点。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你垂钓的效果好时,有钓友观摩,询问你相关的问题,甚至讨要点鱼饵试钓。其实,你的饵料很简单,只不过是对鱼胃口罢了。

b、池塘的投放饵味道独特,鱼儿偏食!这就是有经验的钓友,往往在自己的钓饵中加池塘饵料的原因!

3、池塘的水体肥,鱼爱吃活饵。往往用蚯蚓、昆虫、甲虫、河浜肉、小虾等垂钓的效果好。

(2)钩、线、坠、漂的组合不合理

一般来讲,这对垂钓目的鱼是个关键的错误,要靠经验的积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型经验,没有统一的要求。我就看到过一位鱼友用10号伊势尼钩专钓小鲫鱼,效果居然也不错,大概是个人经验和装钩弥补了某些不足吧!

(3)是池塘的主人破坏

我就发现,有的池塘周1到5垂钓效果好,周6、日,效果就不好。后来,一位养鱼人告诉我,消毒粉、氯菌净等化学药品有驱散鱼的功效,只要撒一点在钓位上,一天都很少有鱼靠近。

(4)是随机应变的能力低

垂钓过程中,发现问题很关键,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键。但是,这些能力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得来的,别人再好的经验也不一定统统适合你,只有你自己的经验和应变能力上了新台阶,钓技才能做到真正的进步!

海竿钓法的组钩配置与饵料技巧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是海竿钓法,海竿垂钓现今被广泛地应用到江河湖库,由于在不同水体进行,钩、线、坠的组合方式各有差异。鱼类各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各有独特的觅食方式。下面就来看海竿钓法的钓组配置及饵料技巧吧!

一、海竿钓法的组钩配置

海竿常用钓组,针对栖息在各层水体鱼类采用不同的钓组。

组钩又称炸弹钩,是主钓水体底层鲤鱼、鲫鱼等吸食性鱼类常用的钓组。采用面食垂钓一般用4只钓钩,若采用糟食垂钓以6只为宜。组钩绑钩方法很简便,一根绑钩线二端各拴一钩即为双钩;若用6只钓钩将三组长度相等双钩,对折后合并拉紧即成组钩。正常组钩长度在12厘米,在某些水底有淤泥、青苔水域可加长到16--18厘米。组钩的绑钩线应选择多股软线为宜,更利于垂钓吸食性鱼类。

使用组钩垂钓其钓钩一般不宜过大,鱼类在吸食时很少出现单钩中鱼,经常会多钩同时被吸入口中。过大、过粗的钓钩因其重量增加,鱼类在吸食时变得困难,会直接影响到垂钓效果。通常钓钩在7--9号之间,若主要垂钓较大鱼可适当增大,反之应适当减小。

野钓经常会遇到较大鱼类光顾,2.7--3.6米中长钓竿,钓轮多为3--4千型其主线通常线径在0.3--0.35毫米。若主钓目标针对较大的鱼,其钓应适当加大选择在4千--5千型。

若钓竿长度在2.4米以下小型钓竿,主钓中小鱼其钓轮一般多为3千型以下,主线选择在0.25--0.3毫米为宜。过粗的钓线因其钓轮上缠绕的钓线过少,在遇到较大的鱼易出现生拉硬拽;而是依靠在收放线过程中,将中钩鱼遛至精疲力尽为止。较长的钓线不仅有利于遛鱼,同时也从中感受到垂钓的乐趣。

二、海竿钓法饵料技巧

手竿采用面食垂钓习已为常,组钩同样可采用面食垂钓。春末至仲秋前时节,对于栖息在水体底层的吸食性鱼类、植物性饵料具有更大的诱惑力。采用面食垂钓首先选定主钓目标,若以鲫鱼为主,多采用在小钩细线、轻坠软竿。将二对双钩对折后,合成8字扣拉紧,即成为组钩。

值得注意的:其绑钩线应选用约0.2厘米单丝尼龙线,对折合成8字扣拉紧后,总体长度在7--8厘米;钓竿多从2.4米以下软性为宜,并且越软越好。架竿角度降低到略高于水平面近似平行状态,虽然看似钓竿已完全失去弹力;但从竿尖到水底钩饵位置会形式夹角,对钓竿仍会具有回弹力度。其最大特点当鱼类中钩后,竿尖会处在连续缓慢摆动状态。即便提竿再迟,中钩鱼也难以逃脱更有益多竿垂钓。因此,主线以线径0.25毫米最大不超过0.3毫米,其钓钩以3--4号短柄钩为首选。

若采用面食主钓较大鱼类,同样可以在上述基础上,将钓钩由4只增加到6只及架竿角度适当加大;并将绑钩线应选用约0.2毫米单丝尼龙线,改为多股软线即可。海竿组钩面食垂钓,饵料制作是否适宜占有同等作用。

筏竿串钩线组的组合与钓法


阀竿是一种竿稍特细软的,对鱼信的传导能力很强的一种钓竿,而整体的导环设计使竿的受力非常均匀,信号的判断为竿梢的摆动力大小,为了更直观地看到稍尾摆动,商家在竿梢上涂上了红白绿三色,使得观看更简单,筏竿一般设计为二节,长度在1.6米-----2.1米间比较常见,更长的还有2.7米以上的多节竿!

筏竿的所配的卷线轮一般是旋压式轮,储线量大于50米以上即可!由于导环内孔小,连接环多的原因,主线一般选在2.5号以下为好(我常用2#为主线),每次与串钩连接时打个环,用好后剪断收拢即可!

串钩绑法(见图一)是在一根1---1.5#的尼龙线(称:串钩主线)上绕成的,一次绑3到4个圈,完成后线截到80厘米长最好,长了抛投不易,做好后再在二端各绑一个8字别扣,一头连接绕线轮上主线,一端连接铅坠。

子线是选用与串钩主线稍细一点的线为好,一般为0.6-----1.5#,冬季使用时最好是0.8#足够了!与普通绑钩方法一样绑好后,在前端合并打一个8字双扣,成一单圈(见图二),逐一套在主线的环里,一次多绑几付(见图三),以备受损后换用!长度一般在12厘米左右。

串钩的饵料分商品饵与活饵二种

1.商品饵

我一般选用经典配方做饵,只不过要在里面再多加入20%的纯蛋白纤维,不然雾化太快也不利于抛投,如不想多用,开始阶段也可作诱饵用,它可比一般的钓饵要引鱼哦!

2.活饵

首选血虫,次选蚯蚓!每个钩上横穿几条血虫,最后那条盖住钩尖即可。

鱼钩也是对串钩钓法的重要一环,我大部选用的是带倒刺的海夕钩(见图四),一是它钩条细,二是它的钩门宽。其次是丸世的2---3#。

好了,整套的线组已准备好,余下的就到河边上看信号了。

信号传递的接收有二种

最常见的是第一种-------搁地式!第二种是手持式。

1.搁地式: (见图五)

按常规连接并对点抛出线组后收线,钓竿置于地上,竿与线的角度应在90度到160度之间为好,竿稍上下抖动一般为风的吹动,而鱼的吃口信号为短促有力的前后拖动竿稍,这时扬竿为最佳时机!

2.手持式

这是老手的操作手法(在比赛时常用此招)!竿与线的角度按上面说的一样,不同的是它在鱼吃钩时能在第一时间扬竿刺鱼,而不会延迟!还有,就是当鱼不吃时稍收一下线,拖动一下,能使饵有动感,并能搜索到鱼的密集点。手持式的扬竿最佳时机为:当手上感觉竿梢传来一带(抖)的感觉时,往后稍拖一下,即可收线。

注意

1.筏竿钓鲫时,扬竿为一带,切不可大力扬竿,因为它所用的线细,用力大了,碰上稍大些的鱼时会切线的!

2.筏竿钓鱼也要打窝诱鱼的,一般做法是上钩挂一到二颗商品饵,下钩挂虫饵!

3.铅坠的重量应选能抛出竿即可,一般选用10克------25克之间为好,重了会把饵扯掉!

4.绕线轮的出线(泄)力要以子线的强度来决定!

夏季野钓的浮漂线组调整技巧


在夏天野钓,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水情、鱼情需要我们改变作钓方针才能钓得更好,比如小鱼闹窝,鱼儿体型不一是野钓过程常见的现象,我们一般需要调整浮漂和线组,才能愉快的垂钓,否则就算有再好的饵料,也会了无收获而归。

一、遇到小鱼闹窝调漂

在夏天里面,小鱼闹窝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钓鱼人而言,解决小鱼闹窝最直接,最快捷的手法,还是从调漂出发。

小鱼之所以会闹窝,原因比较多,首先是小鱼多,另外饵料吸引,第三点是钓饵的跳动吸引。

前两者和浮漂关系不大,第三点则需要钓鱼人通过提升钓目来改善水下的钓饵活动。比如将钓目提升三分之一,浮漂在上调的过程中,减轻了钓饵的活动,在水下吸引小鱼的可能性降低。

二、根据鱼类大小调漂

在夏季当中,容易遇到小鱼,但同样也容易钓到大鱼。钓友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漂数来进行钓鱼,一般来说,都是鱼类的体积越大,钓鱼的调目就越高。

比如在钓鲫鱼时,随着鲫鱼的体型增加,往往是增加钓钩,提升调目,四两的鲫鱼变成一斤的鲫鱼,调目往往会提高三到四目之多。这样一来,空钩的可能性就能够大量的减少。

三、根据水情换漂

除了最直接的调漂技术之外,还有一种简单粗暴,但是异常实用的技术,就是更换浮漂。根据不同的水情,选择不同的浮漂本就是常识,主要的难点在于水情的判断。

这里我们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水情,首先是黑坑当中,多是使用一号,二号的浮漂,稍稍的提升浮漂的目数,就可以钓到大鱼了。唯一的缺点就是浮漂的浮力较差,变换目标鱼类时需要经常经常更换浮漂,比较麻烦。另外,野钓当中,往往不需要特别灵敏的浮漂,更重要是浮漂的浮力追求,越大浮力的浮漂越好。

四、改变铅皮重量

虽然铅皮和浮漂并不是同一类事物,但是在钓鱼当中,铅皮的重量往往和浮漂息息相关。在面对浮漂不利时,改变铅皮的重量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在水库当中钓鱼,各种调漂都无法进入状态,这个时候倒不如改变一些铅皮的重量,来一个不破不立。

比如气压降低时,水中的鱼类都会选择上浮,饵料入水后容易被中途截胡。面对这种情况,钓鱼人没有必要强求底钓,因为底层没有鱼了,就算底钓也没有鱼类上钩,倒不如选择改变铅皮的重量。

铅皮在水中起到的是下坠的作用,铅皮重量的改变将会直接制约到浮漂的浮力,这时钓鱼人需要的知识消减铅皮的重量,浮漂受到更大的浮力,浮出了水面。而下降的鱼类而减慢了下降速度,在水中下降的时间更长,中层的鱼类有更多的机会去咬钩。

五、变换子线的长度

制约子线的因素主要有三点,第一个就是长度,第二个则是软硬,第三个就是曲直程度。

尤其是第一点,它决定了钓饵在水中的活动轨迹,子线越长,钓饵在水中的活动幅度越大。如果是在大水面当中钓鱼,要考虑到鱼类的吃口特点,避免子线过长,影响了鱼类的吃口。比如水库钓鲫鱼,选择子线长度要适宜,不能太长了,反而阻碍到鲫鱼的吃口。

子线的长度和钓组之间的干系相对较小,无论钓竿的软硬,主线的长短,子线的长度只受到水情和鱼情的影响。

路亚铅头曲柄钩钓组的搭配与操作要点


路亚铅头曲柄钩钓组的搭配与操作要点。铅头钩钓组做为可以搜索全层(特别是中下层)的利器,颇受路亚玩家所喜欢,这款钓组在路亚钓组里面算得上比较经典的钓组了,由于适合对象鱼广泛,应对钓场环境能力强,上鱼率高而被钓友们普遍采用,但容易挂底损失钓组的问题是它的死穴。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款铅头钩,大家都知道曲柄钩的防挂效果了,因为曲柄钩可以把钩尖藏到软饵里,所以针对一些障碍区域,曲柄钩的通过性是非常好的。大家会认为我说的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我要说的是把铅头钩和曲柄钩结合起来,这样的组合会是什么样的,那就是铅头曲柄钩,把曲柄钩的钩柄加长,在上面加铅头,这样的组合就是铅头曲柄钩。

玩家会说了,那用德州钓组多好啊!是的,德州钓组确实也很好,不过有些环境,德州的配重子弹铜很容易被卡住,特别是乱石区,还有就是德州搭配出来的软饵泳姿和铅头钩钓组是有区别的。

接下来就来说一下这款钓组的搭配和操作,个人比较使用铅头钩钓组搭配虾型软饵针对底层结构,另外就是搭配T尾软鱼可以快速搜索一下中下层悬浮鲈鱼和底层结构依靠的鲈鱼。首先来说说搭配软虾,现在市场上的软虾一般是小龙虾或者是长臂虾,这两种虾型软饵针对鲈鱼效果都非常好,而且黑鱼和鲶鱼的效果也非常有效,那么在操作方面主要以跳底和结构慢拖为主,或者碰到结构的时候提拉作合,让虾型软饵抬起螯肢,这种防卫姿势对鲈鱼是致命诱惑。

接下来说一下搭配T尾软饵的操作,T尾软鱼的泳姿大家都知道,摆尾是这款软饵的最大优势,可以模仿小鱼游动,配合铅头曲柄钩的通过性更好,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采用匀速收线加轻抽或者跳起下落的动作,幅度力度要根据环境的不同有所变化,主要就是要模仿出那些病态的小鱼抽搐挣扎等动作。

每种钓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铅头曲柄钩就是综合了铅头钩快速灵活和曲柄钩的防挂优势,在作钓过程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操作体验,上述内容均为本人拙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希望大家都能分享自己的钓技钓法,让路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鱼吞钩的阻力因素与钓组调整》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