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钓鱼的技巧。

春季天气多变,温差较大。初春过后,气温明显上升,选择钓位可说是杂乱无章。本人时常在春季垂钓于水库,钓获最多的也是鲫鱼,发现随着时间往后推移,钓位的选择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或规律。

【一】由小水域过渡到大水域

初春气温在十摄氏度左右徘徊时,水域较小的水库,其河道的入水口处上鱼较为容易,而较大的水库钓效很差。当最高气温突破十摄氏度时,面积大的水库,其上游的河道入水口处就能频频上鱼了。

什么原因导致小水库先上鱼呢?说到底还是与水温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水域较小的水库,其近岸有适合下钩的浅水区域,初春时节浅水区升温较为明显,白天鱼儿趋暖游至浅水区,晚上回归深水区。

【二】由水库的上游过渡到下游

除开特例之外,一般的水库鱼群总是最先出现在上游,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群逐渐下移至水库中游,但鱼群在中游稳定地觅食的时间不太长,在中游垂钓一段时间后,如果不能上鱼了,就表明春季已然临近尾声了。

注入水库的河道口也是如此,初春的钓位还在水库上游的河道口,时间靠后一点,钓位就往下游靠近一点,一直到水库下游的河道口也不能上鱼,春季就结束了。这种钓位的转移现象,从一百多米到几百米不等,但是其规律大都一样。

【三】由浅水区过渡到深水区

在水库的春钓一般从浅水区开始,水库大小或形状的不同,其浅水区的深度也有区别,有的适合钓一米以下的水深,有的适合钓超过一米的水深。起初可以使用手竿钓一米左右的水深,时间靠后,水温渐升,浅水区钓效渐差,需要钓两三米的水深了,甚至超过三米,也有较好的钓效。

本地一水库,北面以前曾是较陡的坡地,其上游浅水区是最先上鱼的地方,因水库南岸有河道注入,其钓位比北边的要好。在南边的钓位垂钓几天后,钓效就变差了,转到北边较深处垂钓,反而钓效又好了起来,此时钓的是两三米的水深。

【四】由钓远过渡到钓近

与钓深钓浅同样的道理,春季一般由钓远逐渐转向钓近。以前还没有使用串钩钓鲫的时候,初春垂钓就是比谁抛钩远,比谁的钓竿长,初春一过,气温上升到十几度,都转向钓边。后来使用串钩钓鲫更是如此,直到手竿也能上鱼之后,使用串钩春钓的效果就慢慢下降了。

初春水中的天然饵料较少,近岸处天然饵料虽然较多,但是近岸处的水温差值较大,升温快降温也快,鱼儿游至岸边也本能地感到不安全,所以钓近的话,效果很差。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水温上升,大多数鱼儿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在近岸处觅食的鱼儿也就多了起来,钓近才十分有理。

【五】挂饵由荤饵过渡到素饵

初春水温接近冬末,适合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饵料来满足鱼儿的需要,所以水温较低的初春一般用红蚯蚓挂钩施钓,效果较好。挂钩时,蚯蚓饵最好能在水下处于蠕动的状态,更能吸引鱼儿的注意。气温逐渐上升后,使用短竿也能上鱼了,便可以开始使用素饵了,再往后由于小杂鱼闹钩比较厉害,使用素饵挂钩就要比蚯蚓效果好一些了。

另外,春季上鱼还有一个规律。初春时水温还较低,个体较大的鲫鱼在冬季消耗了太多的能量,急需营养丰富的食物来补充,虽然它们还不够活跃,但是对容易吸食的饵料是来者不拒的。加上初春小杂鱼闹钩极少,上大鲫鱼的感觉是十分爽快的。但是时间愈靠后,不仅钓的水深越来越深,而且上的鱼也是越来越小了。可能是大鲫鱼活跃度增高之后,警惕性也越来越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