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什么时间钓鱼。

几乎所有的动物,与人类相同,一天中,均有睡眠、劳作、饮食、烦躁、愉悦的时间段,那么水中的鱼类是否也有呢?

我与许多钓友探讨过这个问题,平常钓鱼时,亦遇到过鱼急食与厌食的情况,应该说有一定的基本规律。

用心钓鱼,是我的一个习惯。带着这个问题,在平常的钓鱼后,认真记录并总结,大体总结出鱼类饮食的一般规律,本人位于山东,地域不同、水域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不同、鱼种不同,也许规律有差异,仅供参考:

1、子夜凌晨[约00:00~04:00]鱼类好象也休息,基本上不行动。

2、黎明时分[约04:00~05:00]鱼有一小阵急食,时间很短。

3、太阳初升[约06:00~10:00]鱼类喜欢觅食,属鱼类早餐时间,多数鱼类均有进食。

4、中午时间[约10:00~14:00]鱼类午休,这个时段,很少有食的。

5、午后小食[约14:00~15:00]鱼类有一小阵急食,时间很短。

6、傍晚抢食[约16:00~19:00]鱼类喜欢觅食,属鱼类晚餐时间。

7、午夜前夕[约21:00~22:00]鱼类有一小阵急食,时间很短。

8、浪花翻滚鱼喜食,风平浪静鱼休息。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什么时间好钓鱼?早晚时段鱼最活跃


春暖花开,正是钓鱼的季节,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无论是钓鱼的淡季还是旺季,很多钓鱼人都拥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天当中最好的钓鱼时间就是清晨和傍晚的前后了,为什么这样说?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地看一看。

1、一日三迁,早晚钓边

渔谚说:一日三迁,早晚钓边。这句话告诉我们,早晚是鱼类的觅食高峰期,鱼类大都会趋向食物丰富的近岸活动。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产生这种自然现象的因素无非就是水体溶氧量的变化。

水中的溶氧量是和水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氧是所有水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水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在正常的温度和日照下,水生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会释放大量的氧。这些氧会随着表层水的温度上升而停留在水表。当临近傍晚的时候,水表温度下降,于是开始了对流过程,当表层的水携带大量氧置换到水底,水底的溶氧量就增加了,底栖鱼变得活跃起来。

气压是决定溶氧量的另一个因素,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水中溶氧量越低,反之则高。日落西山后,气温逐渐变低,气压变高,水体中的氧得到补充,鱼的觅食高峰期因此到来了。

阳光的消失意味着水生植物中断了光合作用,氧气的制造者马上转化成为了消耗者,加上水下可腐烂的有机物质的消耗,水下的溶氧又开始由高峰缓慢地向低谷滑落。直到第二天凌晨,水中的溶氧量下降到了最低值。

清晨,太阳再次照耀万物,新一轮的光合作用重新开始,近岸的浅水处再次氧气充盈,水下的神秘世界又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个时间段毫无疑问会成为另一个上鱼高峰。同样,这个道理也可以为阴雨天气的清晨或者晚上不上鱼做出合理的解释。循着这个规律有的放矢地施钓,必有斩获。

2、超级大鱼吃夜草

夜晚对于想钓超级大鱼的朋友来说也很重要。成年大鱼生性多疑,警惕性高,它们生存的环境大多遍布渔网钓钩,能够成功地一次次逃避致命的捕杀而长成超级大鱼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日积月累的斗争经验使得它们对环境的微妙变化都会做出强烈的应激反应,安静的觅食环境对它们非常重要。

水下是个神秘的世界,平静的水面仿佛自由祥和,可实际情况却是暗藏杀机。喜欢强光的小杂鱼,目光锐利,数量众多,游动迅速,抢食积极,而大型鱼行动迟缓,在白天的食物竞争中处于下风,所以白天是小杂鱼的天下。可是当黑夜来临,小杂鱼相继进入了休眠状态,水下的世界安静下来,这时水下的溶氧量适宜,于是食量超大的大型鱼类又重新夺回了水中霸主的地位。它们依靠灵敏的嗅觉,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逡巡、游弋。

钓鱼的大前提是什么?很多钓友都猜错了,你知道吗


对刚刚入门的新手来讲,有很多需要学的,比如钓法、找钓位、选渔具、调漂、开饵以及提竿技巧,这些钓鱼技能缺了哪个都不行,但还有一个非常非常必须的技巧要排在这所有技巧的前面,没了它后面一切白搭。是什么呢?本期来告诉大家。

一、先确定钓什么鱼

没错,这个技巧就是“确定好钓什么鱼”,大家别骂,目前还有很多钓友是不善于用这个所谓的技巧的,即使是一些熟手,因为他们在到了水边还没想好要钓哪个鱼种。而很多新手,更是对此毫无概念,往往做的却是用大鱼的竿去钓小鱼,用小鱼的饵去钓大鱼,结果可想而知,不空军就不错了。所以不知道钓什么鱼,后续的基本所有工作都无法开展,这不只是玩黑坑时要确定,玩野钓也一样需要知道要钓什么。

二、这个前提如何确定?

既然这是钓鱼的大前提,那么如何确定呢?一般来说,要钓的鱼都是该水域较多较易上钩的鱼,切不可求大。很多钓友有个坏毛病,就是一心要钓大家伙,即使该水域中的大鱼比较少,但他还是把钓具和鱼饵都按照钓大鱼的方向来走,可最后旁边的人都上了一盆鲫鱼了,他还一条大鱼没上。所以,要明确眼前的水中什么鱼多,不知道的话可以问问比你早来的钓友们。

三、根据鱼种做一切

知道钓什么鱼了,我们就能据此选出合适的钓具,再选择合适的钓位,再选择合适的鱼饵,再选择合适的钓目……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一场钓鱼中方向不偏、招招精准、毫无短板,进而能上更多的鱼。钓友们,别小看这个大前提,您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哦。

连续跑鱼跟钓组有重要关系!这些你都知道吗?


最近,收到钓友反馈,说晚上连跑五条草魚,只上来一条三斤多的,6.3杆、大线5.0.子线3.0、10号伊势尼、水深3.5米第二口子线切了,换大力马8号钩,开始脱钩,换回10号钩还是脱钩。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的存在因素。

1.线组用大了,4+2就行;鱼钩也用大了,伊势尼钩6号就行了。解译下,子线大易挡口,鱼一觉察到就会增加警惕性或入嘴一感到异物就立马吐出。所以,往往造成空竿和钩了一小点嘴层而在鱼甩头后就脱钩跑鱼。

2.抛竿到位一定的八分竿,这样就能使水线是垂直的,鱼食饵漂相传速快,关键是有竖竿机会。

3.要等鱼吃到位再起竿,心不急。连续的一顿二顿黑漂再提。注意起竿也不能太猛劲太太。这也是跑鱼因素之一。至于,用大力马线,这都是心理作用表现。

一点建议,钓大鱼,单钩通线双铅钓法比较可靠,也不易跑鱼,线组上两个铅,上铅上铅皮下钩不上铅皮不绑钩,正常调漂,调的目数越少,鱼吃口所牵动的力越小,再将下铅加铅皮调成平水,实际做钓中流水缓水的情况,可适当在下铅加铅防止走水稳定饵和浮漂,钩鱼下铅的距离因目标鱼的大小决定,鱼大间隔就大,双铅时间的距离也是如此,同时要说的,双铅下跑铅,上铅是固定的平衡浮漂,下铅大空都打开五到十公分左右,这样鱼吃口上顶或下顿。

更多精彩渔汛,关注好钓鱼,永远不迷路!

野钓打窝小技巧,这些你都知道吗?


打窝,相信每个钓鱼人对这个词语都非常熟悉,因为这是垂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尤其是野钓,如果不先打窝让鱼儿寻味而来,很难有好的鱼获。但有时候打了窝,也没出现想象中上鱼的情况,是不是打的技巧不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三种情况以及该如何解决,希望能给你们做解惑的用途。

一、打窝后反而没鱼了

虽说打窝是为了诱鱼,但也不是所有鱼情都适合打窝的。比如小型放养塘,垂钓时按斤收费,鱼厚人多,这种地方就不需要打窝。因为鱼的密度太大,基本上钓饵抛下去,就能很快的逗引鱼儿来咬。但对于野钓湖库来说,打窝就很必要了。这种水域水广鱼稀,如果不打窝,很难诱来鱼。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很多钓友在找到钓点,试钓时有上鱼,但一打窝之后反而不上鱼了。这种情况一般是原本在钓点的鱼被打窝的声音吓跑了。这时候建议不要打重窝了,直接抛洒一些颗粒状的散窝即可。

二、窝里有鱼但没口

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但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也最复杂,一般有下面这几种:

1.天气与环境因素。鱼儿的鱼口受天气变化影响,如果水底含氧量较低时鱼类会起浮、不爱下底就饵。除此之外,气压低的天气,水溶氧量低,鱼的活性差,甚至出现起浮的情况。

2.饵料需调整。鱼的嗅觉十分灵敏,一旦发现自己喜好的气味,便会循着气味的散发的方向游来。因此,配制诱饵一定要注意味型。如果饵料的味型没有出现问题,那么要思考下是不是窝打太多了,鱼儿吃窝料吃饱了,就对钓饵不感兴趣了。解决办法可以在窝子边上钓,效果好一些。还有钓饵比重过重,导致鱼饵在入水后沉入泥浆层。这时候可以加入尺上,使饵料入水后呈片状脱落,减轻饵料比重。另外还有喜欢用小药的钓友,小药加多了,饵料味道过重。反而会刺激鱼群对钓饵产生高度警惕又或者被直接忽略。

3.水底泥浆太多。打窝之后,先是引来小鱼闹窝,窝子被搅的浑浊不堪,一些底层鱼进窝后,更要拱泥觅食,使窝中更加浑浊,这就导致鱼很难发现钓饵。这时候可以从调钓方面考虑加强浮漂对饵料的牵引力,比如一颗饵是三目,而我们调钓是调7钓3,此时浮漂4目的牵引力已将上钩的饵料提了起来,另外也为下钩的饵料带来了1目的上牵力。如果我想让饵料脱离浆层,可以通过修剪铅皮将调目升高两目,基本就可以让饵料轻触底了。同时,也可以尝试逗钓,轻提鱼竿,让饵料在水里动起来,吸引鱼儿的注意。

4.鱼钓猾了。对于长期有人垂钓的水域,鱼儿已经有了警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滑鱼,吃口轻或者滤食,咬钩的时候就像小麦穗一样啄食,提竿还不中鱼。可采取钓钝或者钓跑铅、使用软粘饵料、减少饵料雾化措施。

三、窝子散了

打完窝子后上了几条鱼就没鱼口了,这多半是窝子散了。散窝的原因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一般是鱼受到嘈杂的环境影响,或者脱钩跑鱼后惊动了窝子里的鱼。要避免这种情况,首先在布窝前,应先探明水底情况,找好钓点,然后布窝定点钓鱼。当然定点也是需要诀窍的。实际垂钓时钩饵容易偏离钓点,想要转移的时候一定要轻,将钩饵轻轻的由原地提出水面,再重新放入钓点。其次一定要看清漂讯。漂动了得原因很多,确定是鱼咬钩后,还需根据力度判定钩饵是否进入鱼嘴内,如果进了就毫不犹豫地起竿。但要控制好力度,动作幅度过大会惊扰窝子里的鱼。

冬季钓鱼这五点很重要,这些你都知道吗?


冬至过后钓鱼越来越难,最近冷空气南下,升温天比较少,鱼口会更加小,鱼儿也不会吃饵料。冬季钓鱼要掌握方法,才有可能有鱼获,冬钓套路要变更才会有鱼吃饵,之所以要更变思路,就是因为水温低和饵料味型与其他季节不同。

一、钓场,钓小不钓大

冬至过后,水温如果变得更低,鱼基本都聚集在深水过冬,此时回温的几率比较小,钓浅滩跟本没有鱼获,因为深水域含氧量会更高。鱼在深水,就有个最大的问题,如果水面太大,不但鱼少,而且手竿根本够不到鱼。所以钓场的选择应该选择小钓场,放弃大钓场,小钓场最佳选择就是比较窄的水域,不管台钓还是传统钓,要能够到深水才行。

二、钓时,钓午不钓早晚

冬季钓鱼与其他季节钓鱼不同,暖洋洋的晴天未必有鱼,阴风阵阵的阴天未必不能上鱼,关键在于温度变化大不大,近期温度变化大小才可以出钓,冬季垂钓时间最好以中午为主,10点左右打窝,等待一个小时发窝完成之后,即可垂钓。

三、钓点,钓新窝不钓老窝

关于这点是有争论的,冬季钓新窝的原因在于冬季鱼的活性比较低,鱼的活动范围比较小,觅食范围也很小。一个钓点近期被人钓过后,钓点和钓点附近已经没什么鱼了,这种老钓点需要一定的时间补充鱼,要等几天后才会有鱼,那就可以钓了。所以如果一个钓点近期有人钓,还是建议开辟新钓点,这样鱼可能会更多一些。钓点的选择无非就是向阳、避风、水草、水深等因素,综合考虑就能找到水温更高的地方,这样的地方鱼自然就多一些。

四、钓饵,钓活不钓死

冬钓中最好的用的饵料应该是红虫,面饵虽然也能钓到,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虫饵效果更好。虫饵有两个好处,一是饵料是活动的,二是虫饵更方便逗钓。红虫有公虫和母虫之分,公虫可以直接挂钩,个头大小刚刚合适。母虫比较柔软,通常是捆成小捆,或者跟面饵搭配使用制作肉夹馍。如果台钓建议使用母虫做拉饵,如果传统钓,直接小钩挂公虫还是蛮好的。

五、调漂,钓钝不钓灵

冬季调漂思路要从鱼儿觅食的方向考虑,让鱼更好的吃饵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钓灵虽然容易出漂相,但由于子线紧绷导致鱼吃不到饵,这时本身开口小的鱼还吃不了饵,就会自动放弃,而且还影响钓鱼人观漂。所以调漂的时候稍微加钝一些,子线会要松弛,鱼儿也更好的入口,鱼的一些试探性的动作也能过滤,虽然漂相不那么明显,但是实口比较多。冬季通常调一钓二,调二钓三,钓目只需要比钓目高一点即可,双饵到底子线稍微弯曲,不但鱼入口号,也不会出现太钝错失浮漂信号。

2020冬钓鲫鱼四个因素,你都知道吗?


虽然已经到了冬天,很多钓友选择封竿,但此时水温如果不接近5度以下,冬钓鲫鱼还是可以的,而且我国大部分未结冰的湖泊,都可以垂钓。有经验的钓手有实际体会,以前对的冬钓的谚语,有些说法是不明确的。冬钓鲫鱼的误区你真的知道吗?跟各位的钓友讨论,希望对各位有用。

一、钓位的选择

相信很多钓友都知道冬钓阳的说法,其中的意思是钓位向阳,向阳的钓点受到阳光直射的影响,水温更暖和一些,这样鲫鱼会多一些,甚至有的说法是水域北岸的鲫鱼比南岸就多。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钓位的选择要向阳避风,在冬季北风居多,所以向阳和避风经常可以统一在一起。但是如果一个钓位,向阳不避风,此时我们应该优先选择向阳还是选择避风?在冬季,避风比向阳更重要,而我们所说的向阳通常也是说南岸岸边比较高,对水有遮挡的作用,所以不选择南岸,但是如果没有高岸边的遮挡,南岸也是可以选的。所以总体来说,冬季钓位避风最佳。

二、选择新钓位还是老钓位?

所谓的老钓位,是经常有钓友垂钓的位置,此类钓位在其他季节由于经常有饵料,所以鱼会形成到此处觅食的习惯。但是冬季就未必一定要选老钓位,因为冬季鲫鱼的活动范围小,经常有人垂钓的老钓位可能会把附近的鲫鱼钓光,但是由于此时鲫鱼活动范围小,别处的鲫鱼还没栖息到这边。所以冬季可以选择之前较少人来的钓位,而是避开向阳避风,水表温度较高的钓位,这样找到鱼群的几率会大很多,但一定要找注意,一个好钓位,必先要看季节和风向的关系。

三、饵料的选择?

通常我们会认为冬季使用腥饵效果更好,因为腥味的饵料在冷水中传播速度更快,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并非香饵在冬季就不能使用,浓香的饵料在冬季同样有不错的效果。冬季用饵的关键在于味道浓,状态要好制作出来的饵团要小,使用的饵料才只要轻,这样才能把鱼吸引过来,轻小的饵料鲫鱼才更容易吃进去。所以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钓鲫鱼重在状态,味道差不多就行。

四、温度高和温度低,哪种天气更适合出钓?

冬季钓鲫鱼要看天气,天气是否合适是否影响鲫鱼吃口。冬季钓鲫鱼要想鱼获多要先看天气,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温度如果稳定保持不变,鲫鱼才会有口。举例来说,如果温度在5度一下飙升至15度,这天出钓未必钓到鱼。仔细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气温的聚集变化导致鲫鱼不想进食,而且水中的含氧量还会变高,其次是此时的水表水温比水底高,鲫鱼会到水边晒太阳,完全不吃饵。再举一个例子,最近是一个天气较冷的阴天,温度徘徊在5度至7度左右,此时反而是出钓的好天气

你知道用泥鳅打窝有什么害处吗?


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年,一些路亚爱好者为了收获更多鱼获,使用大量的泥鳅来打窝和作钓,顺便还带动了泥鳅业的火爆。从诱鱼的有效性来看,泥鳅因为拥有动态游资、极佳的气味等特征而备受宠爱,但我们仍然要关注到,使用泥鳅做窝其实隐藏了巨大的危害,甚至会影响到路亚的健康发展:

1.影响自然水域原有生态链体系,路亚钓场一般为原生态的自然水域,水质较好,或本无,或很少有泥鳅的存在,大量打窝,泥鳅快速繁殖,完全打破了原有的生态体系。

2.严重影响水质,为泥鳅入水后持久留于窝中,钓友大都用酒溶于水中,将其灌醉,或置其为半存活状态,加之它自身原有的生活习性:喜搅动泥沙,喜吐腥臭气泡,再者:养殖的泥鳅生存环境较差,非本水域物种,入水后自然死亡现象极高,长此以往,自然严重影响水质。

3.泥鳅作钓,主攻翘嘴,红尾,非客观的灌输的错误理念,扭曲了路亚的环保钓观念,出现了只要钓到米翘就是大师的滑稽谬论。

4.守株待兔,忽略了路亚搜字之精华,路亚是一种全水层搜索的钓法,贵在搜,其目的在于找鱼层,泥鳅作钓,用个几只杆,置于不同米数,静等上钩,失去了路亚原有的思索状态,何以提高钓技?何以体会路亚之乐趣?

5.泥鳅本属底层鱼类,人为的把它置于中上层,它自然不适,自然会作垂死挣扎之状,对自然水体内的本属攻击性鱼类当然有很大的诱惑,且其入水后的动作以水为媒介传播区域广,对大个体的攻击性鱼类自然有效,故出现了一日米翘几十条疯狂现象【如:湖南皂市水库】,一次钓光了母鱼,生态系统脱节,以后如何钓,何处钓?敢问钓友,你想赚一年的钱,还是想持续赚钱?

6.泥鳅打窝,作钓严重造成偏口,加大了路亚成本,把一项健康的运动搞成拼资产钓鱼,大众路友如何钓?此为自私。

只有健康才能维持良好的钓鱼环境,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在以后钓鱼的时候,谨慎使用泥鳅打窝,共同维持生态的健康!

夏季什么时间钓鱼好?6个黄金时间段


夏季是太阳欢脱活泼的时节,它毒辣起来可是能把你活生生晒掉一层皮的,所以说夏季并不是钓鱼的好季节。但是只要掌握了鱼儿在夏季的生活规律,加之垂钓得法,仍可做到淡季不淡,不仅能多钓鱼,而且还能钓到大鱼。接下来小编就来总结一下夏季钓鱼都有哪些黄金时段。

一、钓早晚

夏季的早晨,气温一般在20-26℃,水温在22-30℃之间,这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天刚亮,水生植物由开始吸取水中氧气改为进行光合作用而放出氧气,气压升高。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纷纷游到岸边进行早餐。由于早晨凉爽,气温、水温适度,鱼儿觅食活跃,易钓。夏季的傍晚,即下午4时以后,太阳已西斜,气温下降,水温也随着下降。鱼儿在深水区休息后,预感夜晚的到来,表水已开始凉爽,便纷纷从深水区逐步游向岸边来进行晚餐。此时,鱼儿觅食活跃,易上钩。故钓谚云: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酷暑三伏钓早晚。

二、钓深钓荫

钓谚云:夏钓深。入夏后,浅水区温度上升超过鱼类生活的适宜温度时,鱼类便出浅水区转入深水区游动、觅食。因为水深1米以下水温变化相对缓慢,昼夜温差小,所以酷热的白天,鱼类大多喜欢在2-3米的深水处爽凉、觅食,故宜钓深。夏钓深,并不是水越深越好。超过6米以上的深水,光照不足,含氧量低,天然饵料贫乏,鱼儿不喜欢到这里栖息、觅食。

夏钓荫因为夏天气候炎热,阳光直射,对水温极为敏感的鱼儿,此时也都躲在深水区和有树荫、坡荫、水草旁乘凉、戏水、觅食、集聚栖息。故钓点应选择遮荫处、水草旁。故钓谚云:水草旁,树荫下,夏季钓鱼不落空。就垂钓水域的水色而言,也应该选择黑荫荫的水色下钩。故钓谚云:春钓深、冬钓清,夏秋垂钓池水黑荫荫。

三、夏天涨水时

涨水时有大量新水注入水域,水位迅速上涨,一些具有逆水争游习性的鱼类,便借机逆水而上,拥向进水口一带。再因新水裹挟各种陆生籽叶、昆虫、虫卵及其残骸碎骨,给鱼儿带来新的美味佳肴,诱使鱼儿在进水口附近争先夺食,徘徊不舍,在重庆这叫钓上水鱼。钓翁应选择进水口的两侧施钓,必有其理想的收获。进水口,鱼上走、涨水钓进水口,鱼儿爱往此处游。

四、钓雷阵雨后、钓进水口

夏天,雷阵雨后,特别是雨下透之后不闷热,凉爽宜人。水中温度明显下降,氧气大增,陆上冲刷流到水域的食物增多。此时,鱼儿觅食活跃,到处找吃,在池塘、湖泊、水库下钩,鱼儿会频频上钩。这正如:雨后放光,钓鱼辰光、雷阵雨后,钓鱼丰收

五、夜钓

钓谚云:夏钓夏钓,夜间比白天好钓。因夜间比白天安静,鱼儿才敢大胆游至岸边觅食;夜间比白天的温度低,便纷纷从深水区游至浅水区觅食;有些鱼类白天躲在深水里或洞中,夜间才出外觅食。因而除白天能钓到鱼类外,夜间还能钓到其它鱼类,而且比白天钓得多,个头大。

新手钓鱼常犯的四个错误,你都知道吗?


近年喜欢钓鱼的钓友越来越多,很多新手钓友看有经验的老钓友垂钓,鱼获总是很多会觉得钓鱼也不是那么简单。但很多新手钓友经常空军,或者鱼获不佳,便放弃钓鱼这项运动。因为新钓友的技术不成熟,经常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又或者垂钓过程中不够耐心,所以导致空军的结果。钓鱼是一项休闲的活动,如果带着要钓大鱼的心,那么钓鱼这项运动可能不适合你,下面就给大家举例,新手钓鱼人常犯的错误。

1、哪里上鱼就去哪里钓

很多在黑坑或者水库垂钓的时候,看见很多钓友上鱼,自己却不知所措,认为自己窝内无鱼,想方设法的蹭窝。其实并不是自己窝内无鱼,而是要等待一段时间窝料才会慢慢发酵。才会诱鱼进窝,如果去蹭窝也会让其他钓友反感,这种行为十分不可取,其次窝点可能快发窝了,却放弃了上鱼的机会,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地等待咬钩,否则空军的结果又回重演。

2、没有鱼咬钩就使劲打窝

这也是很多钓鱼新手容易犯的错误,当自己一直钓不到鱼的时候,就会不断的进行打窝,有些理论可能对他们的垂钓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比如黑坑想上岸,得拿粮食换之类的,但是很多新手的理解实在是太片面,因为这里说的是有鱼情作为前提的。

鱼不咬钩的原因其实非常多,比如线组搭配可能有问题,浮漂调钓也可能出问题,还有就是饵料可能不对路等情况,如果不考虑这些原因去调整,仅仅是一味的去补窝的话,可能你下面的窝料实在是太多,鱼可能一直到吃饱了还没有发现你鱼钩上的饵料,这种情况下,有何谈能够上鱼呢。

3、提竿时机把握不住

不同的鱼的咬钩方式不一样,反映在浮漂上的漂相也会有所区别,这是很多新手在刚开始钓鱼的时候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很多钓友只知道下顿这一个动作,一定要抓下顿和黑漂,遇到顶漂,送漂之类的就不认为是鱼在咬钩,那么就会白白的浪费很多中鱼的机会!

现在的钓鱼人基本都是从台钓也就是悬坠钓开始入门,因此在抬竿的实际上一定要把握住第一时间,让鱼钩可以准确的刺入鱼唇是最为妥当的,这里非常的坚韧而且不易拉豁,我们常说的正口基本上都是正好鱼钩狗在上鱼嘴的上唇上面。

4、跑鱼很兴奋,哪里跑鱼在哪里守着

很多新钓友,一见到浮漂的信号就显得异常兴奋,过早的提竿导致没有刺入鱼口就跑掉了,也有可能在遛鱼的过程中,技术不佳导致跑鱼。于是很多钓友失望之余,继续守住这个钓点,其实在上次遛鱼的时候,已经惊吓到其他的鱼类,所以这个钓点的鱼比较少。

其实跑鱼这种是十分常见的,不仅新手会犯这样的错误,不少的老钓者也会发生这种事,所以这种平不用放在心上。出现了跑鱼的情况,首先不要考虑这条鱼能不能被救回来,而是要观察跑鱼之后有没有炸窝将饵料冲散,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考虑剪掉鱼线放生,之后在重新想办法更换鱼线或者重新打窝。

被称为海里的活化石,你知道是什么鱼吗?


有一种鱼,被称为海里的活化石,因为从捕捞上第一条以来,迄今为止已在靠近非洲的印度洋中捕捞上至少80多条矛尾鱼。一般说来,这种鱼是靠钓上来的。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保存有它的标本。这种鱼的名字叫作矛尾鱼。

矛尾鱼是腔棘鱼目矛尾鱼科的唯一种,是唯一现生的总鳍鱼类。原以为总鳍鱼已经全面灭绝,但于1938年渔民捕鱼时竟发现了活体,后又多次在同一海域成功捕获,故被称为活化石。

矛尾鱼长度可达2米,重量高达90公斤。鱼体呈长梭形,躯体粗,头大,口宽,牙齿锐利。颅骨具特殊的颅间关节。眼睛有反光膜及很多视杆细胞,就算在深水中视觉也很锐利。它们未曾在日间被捕捉到,所有标本都是在夜间捕捉的。在头下下颌间有1对很大的喉板。躯体覆盖大而薄的椭圆形圆鳞,鳞片露出部分具很多小嵴或疣突,因而体表粗糙,体后部和鳍基部鳞较小。侧线完全。背鳍2个:第一背鳍鳍条强度骨化,具嵴,呈棘状;第二背鳍与胸鳍、腹鳍、臀鳍外形相似,呈柄状,鳍条着生在很厚的肉质鳍柄上。偶鳍内骨骼排列分节为非对称式。

尾鳍外形近似矛状,3叶,由一个中心小叶将整个尾鳍平分上下两部。脊索终生存在,其上、下方有小块硬骨。肠内具螺旋瓣。鳔很小,无呼吸功能,只起调节鱼体在水中比重的作用。

矛尾鱼一般栖息在90-200米的深海,最深更可达至700米。在南非苏达瓦那湾的矛尾鱼在日间会栖息在水深90-150米的洞穴中,夜间则会上升到55米水深的地方觅食。水深及阴暗并不影响它们的生存,最为重要的是水温要在14-22℃间。它们会上升或下沉至此水温的环境,以确保氧的吸入量。

矛尾鱼是机会主义者,主要猎食乌贼、鱿鱼、线鳗、细小的鲨鱼及其他深海底的鱼类。它们可以头向下游泳,甚至向后或腹部向上游泳来寻找猎物,完全发挥喙腺的功能。科学家怀疑它们可以随意减低代谢率,以接近冬眠的状态下沉到较难生存的深海处。

矛尾鱼是卵胎生的,雌鱼每次会生5-25条幼鱼。幼鱼出生后就已经能够独立。它们的繁殖行为不详,但相信它们要到20岁才达至性成熟。妊娠期估计为13-15个月。根据其内耳石年轮估计,矛尾鱼寿命为80-100岁。

垂钓鲫鱼6大错误你都知道吗?附有垂钓鲫鱼配方


钓鱼时,钓鱼技术和饵料配方很重要,但想有好渔获,饵料的一些忌讳一定要知道,大多钓友喜欢钓鲫鱼,因此对钓鲫鱼的一些饵料配方一定要熟知。

一,钓鱼时常见的一些饵料的忌讳

1、用饵要对口:凡适合鱼的口味,鱼喜欢吃的饵料钓鱼,就叫对口,反之不对口。

2、饵料不能重用:钓鱼必须用新饵,越新诱鱼效果更好,鱼饵是一鲜当三香的。

3、要分清生熟饵:钓鱼用饵有生熟之分,熟饵则四季能用;生饵主要用于冬季。

4、忌荤饵素饵是有区别:钓温驯鱼的荤饵主要以腥饵为主,腥饵分为全腥饵与半腥饵两种,全腥饵以植物饵为主,如蚯蚓活蛆等。半腥饵则是以鱼粉虾粉与动物粉饵组合而成的,素饵分为生素与熟素两大类。生素饵有青草、树叶、谷芽之类。而熟素饵有熟灰面、熟豆粉、商品粉饵等。

5、不能随手配饵:配饵必须分清主饵、副饵、添加剂。引荐配饵比例为6:3:1或6:3:0.5:0.5,也就是说,主饵六成、副饵三成、添加剂一成,或两个0.5成。

6、要分清大小饵:鱼大和鱼多的话则要打大窝,鱼小和鱼稀的话打小窝;钓大鱼要用大饵,钓小鱼用细饵,这是根据水底的鱼情来决定的。

二,钓鲫鱼常用的饵料配方

1、黄豆面粉加入适量白面粉和土豆泥,揉搓均匀,软硬适中就可以了。此饵料可以作钓多种鱼类。

2、将鲜虾肉剪成粒,放入成品鲫鱼饵中,加入少量蛋奶混合均匀,并用同一种饵打窝。

3、投料:碎米、小米、香料酒(山奈、丁香侵泡)混合均匀,并封口密封泡制一夜,投料时与泥土粒(略干)揉和成团,聚鱼时间长。钓饵的话用红虫或蚯蚓等荤饵蘸香料酒就可以了。

4、主料:米饭,辅料:麝香米粉,蜂蜜,乳精(或奶粉)。用法:按7:1:1:1搅拌均匀,根据钩的大小挂1-2粒。十分适合冬季钓鲫鱼。

5、将新鲜牛肝250克用打豆浆机打碎,并将干蚕豆100克打粉,两种充分混合均匀。到水边钓鱼时再加入黏粉或拉丝粉调和,可拉可搓。若要雾化快,那么就加入干糠扮、士豆粉、王米粉即可。

抛竿钓鲶鱼这几大要素,你全部都知道吗?


鲶科鱼类:俗称鲶鱼,但鲶科鱼类也有很多种,比如叉尾鮰、大口鲶、胡子鲶(塘鲺)、埃及塘鲺、湄公河鲶鱼(最大的鲶鱼类,不过中国几乎没有)等等。底层鱼类,活食性鱼类,独居,视力低下,但对水流波动感应力强,喜欢有障碍处、阴暗阴凉处。

1.钓具

我们钓鲶鱼的竿子需要使用小海竿、小矶杆都可以,我建议在1.8米-3米内的鱼竿。不适合用太长的鱼竿,因为我们用来钓鲶鱼的用饵比较容易脱落,所以在抛投时在需要尽量轻柔,避免抛投过程中散落。很多新手朋友会问,选择软短竿那么中鱼后会不会容易断?答案是不会的,只要纺车轮的卸力调节好(调好卸力,用手拉鱼线,在用力的情况下能拉出鱼线即可,线粗紧点、线细松点),同时保证能出线顺畅,并且线无磨损情况下是不会出现断竿的情况。

2.线组

我们用于钓鲶鱼的抛竿线组一般是底钓线组,也可以是使用浮钓线组。不过我并不推荐使用浮钓,因为通过上面介绍我们已经知道鲶鱼类是底层鱼,喜欢活动在阴暗处,但如果下午天气特别闷热水中缺氧时,底钓并无收获的同时可以尝试下浮钓,毕竟钓法定法,我也看到过很多人浮钓能钓起鲶鱼,只是我个人感觉底钓的几率会大很多。钩型选择伊势尼,这种钩型钩条粗钩门宽有倒刺不容易脱钩跑鱼的同时不容易被拉断,1斤-2斤选择9号钩、3斤-5斤选择10号钩、5斤以上选择11号(钩子大点无所谓、鲶鱼类嘴大、并且能挂的饵也能大点)。

3.底钓大鲶鱼线组

底钓大鲶鱼线组:第一种爆炸钩线组(安装顺序为主线+子弹型铅坠+爆炸钩)、第二种泥鳅双钩线组(主线+八字环+1米对折子线双钩)、第三种串钩线组(主线+八字环+串钩+水滴型铅坠)。

4.浮钓大鲶鱼线组

跟浮钓鲢鳙线组一样,只不过把水怪钓笼换成爆炸钩而已。(主线+太空豆+太空豆+定位坠+活动海豆+大肚漂+子弹铅坠+爆炸钩)注意,浮钓线组只适于下午水中溶氧低天气闷热或水底障碍物过多时使用。

5.天气

最适合钓大鲶鱼是清晨与晚上的时候、同时伴有风更好。如果天气为阴天、阴雨天、暴雨前后等全天都是钓鲶鱼的好时机。如果天气为晴天,闷热天那么中午一般无口,只能在清晨与晚上这两时间段钓大鲶鱼较为好钓。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你知道鱼都什么时间进食吗》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什么时间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