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竿抛竿钓鱼技巧。

为了提高垂钓者使用海竿、炸弹钩远投底钓的技术,现将技术要点综合如下:

1、投远投准投得远(50米以上)好放长线钓大鱼,投得准(差距不超过3-5米》将钩饵送到理想的地段。这是使用海竿最基本的要求。要做到投远投准,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点,在恰当选择钓具,熟悉其性能的前提下必须掌握好一种投竿姿势。投竿姿势很多:有双臂投、单臂投,有立姿、跪姿、坐姿,有直投、侧投、斜投,有劈式、挑式、弹式、抡式等等。如果使用3米以上的硬尖海竿、旋压式绕线轮,以双臂立姿、劈式上投(头上或肩上)为好,在投甩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正面对向目标,使坠(含钩饵)、竿、目标三点成一线。

第二点,大的饵团重一般不要超过30克,铅坠重30-40克,坠的主要作用是稳定钩、线,在有风浪时,防止钩饵脱离。如用申钩,钩饵较轻,可用40-50克的铅坠以便投得较远。

第三点,从竿尖到铅坠的下垂线1米左右为宜,过短摆动幅度受限投不远,过长抛物线不能及时构成也投不远,下垂线摆来摆去,轨迹不稳定投不准。

第四点,投甩力掀的运用,在于握竿的前手种向下后拉至小腹位,同时后手竹用力向前劈投,双手竹出现相反方向的合力,腰部向前微倾产生助力。投出后双手握竿指向目标勿松手,勿摆动,使线顺畅通过线眼飞向远方。投甩切忌用力过猛.关键在于动作协调,劈投既有力,又不损伤渔具。

第五点,松线时机极为重要。首先是用食指将线紧压在竿体上与绕线轮箍成直角,线勿松散。只有将线压紧才能发生限碍相对运动现象,或称起动摩擦力。没有适当的阻碍不可能将物体投出。松线早,阻碍过小投不远,一般会飘向压线手的一侧,松线迟,阻碍过大会投到面前,甚至出现损坏渔具现象。松线时机决定着阻碍是否适当,关系着初速的大小和方向距离。松线最佳时机可从以下儿方面加以判断掌握:其一,竿投至40-45度角时,其二,臂部爆发力刚要结束的一刹那,其三,压线的手指有被带了一下的感觉,立即松线发出嗖的一声轻嫩的响声.其四,初速大约为20米/秒,投50-60米远,坠与饵团在空中飞行约4-y5秒钟。抛物线高度适当,方向理想,距离正常。

2、钓饵落点图形使用多竿远投底钓,要求钓饵落点分布适当,有的放矢,发现障碍物,及时避开,先分散普查,后集中钓重点,抛出的线勿重迭,勿交叉,留有一定间隙,便于起鱼。若使用五支竿(或更多一些),可选用扇面形或月牙形的分布,由于此形横拦截面较宽,能较快发现正面鱼道、鱼窝,对零星分散的鱼亦可增加机遇。梯形落点较为密集,图中(一)以远距离为主,图中(二)以近距离为主,此形能构成较为集中强烈的引诱力,诱鱼前来觅食。另外,也有用一字长蛇阵的分布,其收获效果不太理想。

若使用三支竿,携带方便,观察、提竿、换饵及时。落点分布多选用图中左斜形、右斜形。此形竖拦截线较长,又有一定的宽度,易在纵向发现鱼群。前三角形、后三角形(也就是一远二近或一近二远),开始角形可稍大以利捕捉,尔后缩小角形以利集中钓重点。wwW.DIAoyu007.COM

若使用一两支海竿,简便易行,机动性较大,也可避免互相挂钩、绊线。落点可酌情随时变换,左右远近有计划地依次抛投,出鱼的地方可连续投钓。当遇到鱼的密度大,上钩频繁时,一两根竿反而比多竿钓获效果好。

3、描竿形式使用海竿岸钓,其插竿形式有立式、斜式、卧式等。

立式插竿,由于竿与水面成90度角,鱼吞钩拉线反应比较灵敏。但是,它容易受风的影响,摆动较大、稳定性差,也因竿尖所处位置太高,不易观察。故2米以下短竿,在无风时,多采用立式插竿。

斜式插竿是最常见的插竿形式,从30-60度角均可,反映也较灵敏,其特点是插竿、紧线、提竿比较方便,也好观察。但抗风的能力较差,在无风或1-2级小风情况下,用斜式插竿比较适宜。

卧式插竿分横卧与直卧两种。横卧式,即将竿横向插放在岸边,与地面平行,竿尖略高于地面,竿与线成70-90度角,可左卧亦可右卧,以顺风为好。竿尖离水面较近.露出水面的线很短。横卧式是适应性比较广泛的一种插竿形式,它的最大优点是能避免,使风浪对竿线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而且反应灵敏,也便观察,插放竿、提竿极为简便。根据不同地形、地质可将竿平放在地下,竿的中部前侧与底部后侧各插一根树枝或放一块石头,即可将竿固定。直卧式,即将竿照直插在岸边,竿与线成一条直线,竿与水面无角度或角度极小,鱼吞钩后直接作用于线,如用自动钓鱼器或弹竿宜用直卧式插竿法。

关于插竿形式与上钩率的关系,试验说明,在有4-5级风的情况下,用三米以上的海竿,立式竿体的摆动太大,插不稳,遇雷雨天容易发生触电危险,斜式竿体摆动也较严重,只有横卧式竿体比较稳定。在同一个坝塘用同样的糟食钓饵,炸弹钩。其结果横卧式插竿上钩率较高,斜式次之,立式较差。这主要由于竿体易受风影响,不停地摆动,会造成钩饵分离,另外,在34级风浪时,立式、斜式竿线会发出嗡峭的响声,这种声音对鱼的影响究竞如何,有待进一步作出科学鉴定。

4、扭竿时机便用海竿远投底钓,鱼吞钩后不一定只向湖心游去,而是会向四面八方游动,因之竿线也就可能发生3种反应。

第一种,拉线。鱼吞钩后背竿尖方向游去进入拉线区,线被拉动。根据鱼游动的级急.挣扎的轻重,拉力的大小,出现竿尖板动,连续点动,竿身微弯,竿体大弯很,甚至竿被拖走等现象。这时竿上附加的小铃、声光显示器,以及自动弹竿、自动钓鱼器等,也及时发生作用。发现上述状况即可提竿。

第二种,回线。鱼吞钩后向竿尖方向游来,进入回线区,使原来绷紧的钓线松弛,竿体无反应,小铃不响,自动钓鱼器也不转动。当发现回线提竿即可得鱼。

第三种,移线。鱼吞钩后正巧沿着圆周线游动,进入移线区,使抛出的线方位角变移,线不松弛,竿体无反应。这种现象虽不经常见到但也决非仅有,由于钓手对此不了解故视而不见,不以为然,失去及时提竿的良机。如果移线后不久鱼吐钩而去,钩上已无饵料,钓手只能是白等了。本来从0移到10-2030度角是很明显的,但是,这种移线现象一般是短暂的,如果钓手在插竿时不注意调整并记好竿线所处方位角度,又不善入微观察,那就很难发现移线现象。

待这种移线现象转为回线、拉线才被钓手认识,这实际上是因鱼被钩得较牢,出现的第二次、第三次信息反馈。以上3种现象,均属鱼吞钩后反映在竿线上的基本形态,无论是单一现象的出现,或两种以上现象交替出现均应及时提竿。

掌握提竿时机的前提是锐敏地观察、准确地判断鱼吞钩信息反馈,并把观察点放在线与竿尖上。线的反映较为灵敏、全面,它能反映出上述3种现象,竿尖主要能较明显的反映拉线这一种现象,有时将线绷得很紧,也能看出回线时竿尖反弹,但不明显.一闪即逝,易与风浪摆动混淆。而使用小铃悄等辅助器材,只能是对拉线现象的不完全的补充反映,如竿体弯腰铃就不会响,故对只能利用鱼吞钩拉线才会发生作用的钓具和辅助器材,不可过分依赖,应随时用视觉观察才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