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钓鱼的技巧。

很多钓鱼人会碰到切线的问题,基本上每个经验丰富的钓鱼人都经历过,一般会认为只是线组太细而导致切线,很少会听到有人用很细的线组垂钓过多少斤的大鱼,这是怎么一会事?为什么同样的大小,其他的钓鱼人就不会切线?

在问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来看看垂钓大鱼的必备因素,如果是简单就只要以暴制暴了。要选择垂钓目标鱼的大小,而决定线组的大小,钓小鱼用小线组,钓大鱼用大线组,切线的几率会小很多,不过很考验竿子的硬度,而且还要分析水情和鱼情,准备垂钓什么目标鱼。要么遛鱼的时候,要以柔克竿慢慢地遛鱼,要么线组和钓竿质量都不错,以暴制暴的感觉更加刺激。不过没有人故意这么钓鱼,除非是刚好碰见大鱼垂钓,然后种种原因垂钓上来。

所以今天就来讲讲怎么避免切线钓鱼,由于篇幅较长,本文分为两部分,喜欢这篇文章的钓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继续观看。

细线钓大鱼,运气成分确实有,比如刚好鱼没发力,但也不全是运气,还是很考验遛鱼的技术的。而且水有浮力,我们也不是飞鱼,再加上合适的鱼竿能够卸掉一部分力量,细线搏大鱼也并不是不可能。

特别在野钓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优先选用比较小的线组,毕竟野钓还是以小鱼为主,线组太大的话,搞不好大鱼没遇上,小鱼也钓不到了。

所以这种情况如果遇到大鱼,掌握好一定的技巧是很关键的,小线钓到大鱼那成就感可是远超以暴制暴了。要想成功博得巨物,这3点不可不知。

1、提竿要轻

现在很多人提竿都越来越暴力了,不知道是为了能更好的刺穿鱼嘴,还是为了听提竿时唰的一声。

但实际上提竿压根不需要那么大的力气,只要鱼钩的钩尖没有磨损,靠我们手腕的力量就足够刺穿鱼嘴了。毕竟鱼竿有那么长,提竿的力道会随着鱼竿的传导而放大。

减小提竿的力道,让鱼钩足够刺穿鱼嘴,这样鱼感受到的力量并不会很大,相应的它们也不会有很激烈的反应。就像人一样,走在路上被人不小心推了一下,一般也不会生气,就是看看是个什么情况;但是如果啥事没有被踹了一脚,还能没反应吗?不得跟人打起来吗?

鱼也是一样,吃着鱼儿的时候,突然有一股力量拖拽,本能的反应就让鱼儿慌了神,能不玩命的挣扎吗?

喜欢这篇文章的钓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继续观看下文链接:手竿搏巨物总是切线?老钓友告诉你应对方法。

精选阅读

为何大师们的选漂方法你总是驾驭不了?原因在这里


在网上学习钓鱼技巧大部分是相对年轻、没有太多经验的钓鱼人。现在互联网发达,不论是学习技术、寻找钓位、吸取经验、看拉大物过瘾只要一搜就有海量的教程。调漂可能是平常搜索的比较多的一种,尤其是新入门的钓友,对一些比较专业的用语:调灵钓灵、调灵钓钝、调钝钓灵、调高钓低为零、调低钓高为钝、调平水钓两目、大跑铅、滑铅、双铅等等等这些术语绕的云里雾里。就算你把上面的这些术语释义背的滚瓜烂熟,然后那些钓鱼大师调漂视频看个十来遍,那么你就真正的会调漂了吗?这些大师们或者标准的调漂的方法真的适合你吗?你是不是尝试过并不觉得很好用,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神呢?他们爆护调漂方法你用了之后还是会打龟呢?是的!理想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我们觉得终于找到诀窍的时候其实是进入了另外一个误区。

那么那些拍视频教你调漂的大师们错了吗?没有!真的没有,只是这些调漂的方法不太适合你。调漂并没有一个通杀或者通用的方法,可以让你一劳永逸,除非你只钓某一种类型的鱼塘,比如只钓黑坑(垂钓环境单一,鱼种不多、密度较大、经常放鱼不回鱼)的这种。我们钓鱼的环境和钓场各种情况都是我们调漂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大师教你的调漂方法你生搬硬套之后收获不太理想的原因。诸如:吃口轻重、鱼大小、是否回锅鱼、风力大小、走水严重程度、鱼的品种、浮钓还是底钓、选用的浮漂不同、小鱼闹不闹、颗粒还是搓饵拉饵、长杆还是短杆、水库河流湖泊还是黑坑等等等等都是我们调漂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小编的经验是:

1.到陌生钓场之后,看看那些收获不错的钓友如何调漂的。如果问不到或者没有别的钓友首先调灵(调四钓二);当然风浪大、长杆、问过钓友小鱼太多之后,会先调平水钓两目。

2.看钓场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如果小鱼太闹、走水、风浪大看不清漂、吃口不清晰等情况果断加铅钓跑铅,严重情况下钓双铅。

3.如果观察到鱼儿在表层或者截口严重,果断钓浮。

4.如果长杆钓颗粒调平水钓三目。

5.如果清道夫多不想钓清道夫的话离底5CM钓。

6.下口型鱼儿多的话果断钓钝(钓目大于调目)。

当然,小编的经验不一定很好,也不一定正确,但是它适合我自己。钓友们在调漂的时候不要拘泥于教条主义,我们钓鱼人应当灵活变通,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漂方法和套路才是正经。别人调漂再好、在灵、吃口再清晰都是浮云!因为并不适合你!他的浮漂调出的样子和你的浮漂调出的样子肯定不一样!

任何调漂方法都能钓到鱼,这是铁律,你钓不到鱼,或者抓不到口十有八九不是调漂的原因!很大的可能是钩子太大、线组太粗、饵料不对口、吃口的不是目标鱼等等。当然如果你经常锚到鱼而不是正口的话,你确实应该要找找调漂的原因。愿你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漂方法,早日爆护!

钓鱼中子线缠绕、调目不准的原因在这里


我们钓鱼新手钓鱼都知道,最常见的其实不是钓不上鱼,而是在垂钓过程中,子线缠绕,尤其看老鸟钓鲤鱼,3~4斤的鱼,用1.5的大线,1.2的子线,连杆都不切线,自己用个2.5的大线,1.5的子线都要么切线,要么子线不停的打结;明明按照老鸟调漂技巧每一步都做的很好,结果调目一会变一下,愤懑的心情无以言表啊。

事实上这些小问题大部分的根源都在出现在铅皮上,很多钓友即使老鸟的级别了,也很少在这个小细节上下功夫。出现这类情况,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铅皮的左右侧都不匀称,铅皮卷的整体离心度是偏差的,极易子线绕线。

第二,调整好钓目之后,铅皮没有捏死,铅皮卷里是空心的,这种情况,调好的调目很容易出现半目到1目的偏差。

那么在做线组的时候需要怎么做呢?

一定是超过漂吃铅重量的铅皮包裹到铅皮座,实在不会用手裹,可以用卷铅板。

修剪铅皮的时候,见到一定要和铅皮座平行并切保持直线的方式修剪,斜着剪不是不行,只是如果忘记磨边,很容易切子线。

线组下水调整好之后记得多抬几次竿,铅皮不要出水,这样尽可能的把铅皮里的气泡甩出来。

最后记得压紧边缘,最好能用卷铅板上的小锉休整一下边缘,不要毛刺啦啦的。

最后友情提示,用多厚的铅皮,多宽的铅皮没有定论,以自己喜欢的合适用的最好,但是一定要养成少次剪,少量剪的习惯,不要一下剪一大块,后来再补铅皮裹上,及时吃铅合适了,中心也不稳了,如果钓底还好说,钓个半水就很影响了。

钓线切线的原因分析,助你减少切线跑鱼


切线这种事情每个钓鱼人都遇到过,其实如果不是很频繁地切线,这种状况是正常的不需要太过担忧,而如果你老是切线那就要检查一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虽然切线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也是会让我们的钓组受损,会损失鱼钩、配件等,严重一点可能浮漂都会没了,而且切线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情,大大阻碍了我们钓鱼的进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造成切线的可能原因,提前预防损失。

一、钓线本身

1、老化:这个也是切线的主要原因,一是存放时间过长的钓线,尤其是未遮光储存的。二是很长时间不用的,绑好的线组。不买和不使用就可以了。

2、质量:不要贪便宜购买那些劣质钓线,钓线最好用弹簧称或是卷到手上,测试一下强度,如果很容易拉断,那是绝对不能要的。

3、损伤:线组因挂底、缠线、石头摩擦以及存放不当等原因,受过力或是损伤,要认真检查,出钓前也要认真检查。发现线组起毛不光滑、卷曲严重、有折印、有死结、和小备件打结处锈蚀、和太空豆有粘连等,就不要再使用,最好重新做新线组。

二、线组

1、制作线组时,打结过多,打结不规范以及打结后没有充分拉紧,也是切线的一个原因。线组上结越少越好,也就是尽量减少连接用的小备件。其次是打结要规范,随意打会使线受力不均。打结后要充分拉紧,这一步很关键,多数从打结处切线,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2、使用高质量的小备件,有些小备件加工比较粗糙,表面不光滑,转动不灵活,连接或是日常使用中会造成钓线缠绕或是损伤。

3、搭配不合理,子线和主线相差太小,甚至等于或大于子线,一旦受力,会导致切主线,从而损失线组。

4、最好使用防缠豆,铅坠最好一次调好,尽量不要夹小铅皮,能有效防止线组在使用中缠线,避免线组受伤切线。

三、操作

1、使用细线组。有些人盲目迷信细线组,认为细线锁大鱼是技术高的表现。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细线组确实传递信号灵敏,但主要适用于,如冬季鱼口轻以及鱼挣扎力度小的鱼情。温度增高后,鱼活性、体力、冲击力都会增加,不针对鱼情使用合适线组,只会造成切线跑鱼,甚至损失线组。

2、抛竿不规范,容易缠线伤线,增加切线的机会。抛杆打满竿,遇到到鱼没有回旋的余地,造成切线。所以要规范抛竿和不要打满竿。

3、提竿方式,这个很关键,同时和竿子也有关系,尤其是硬钓竿,提竿刺鱼是短距离的爆发力,既能保证刺穿鱼口,又不给鱼造成很大的惊动,然后紧跟着二次发力,通过感觉鱼的大小,来溜鱼或是飞鱼上岸。如果猛烈提竿,恨不能把鱼一下就飞到岸上,切线就不可避免了。所以提竿要使用寸劲,掌握好,不管有没有钩到鱼,铅坠绝不可以出水这个原则。如果挂底的时候,提竿不注意,必会切线断竿,你不可能把地球飞起来。

4、溜鱼方式,钓到大鱼,溜鱼是每个钓友最喜欢的操作,可很多钓友,尤其是新钓友,钓到大鱼,非常激动,只想快速收入护中,不能充分的利用竿体弹性和技术,躲开石块等障碍物,把鱼溜翻后稳稳的入护。而是和鱼生拉硬拽,甚至钓线摩擦水中以及岸边的石块,水泥等部位,也是造成切线的原因。另外就是不管技术多高,最好还是配备失手绳,以免钓到大鱼后切线跑鱼的遗憾。

秋季为什么总是容易切线?看看是不是这几个原因


秋季多燥,所以也会影响心情和行为,比如到了晚秋,线组多容易切线,而且主线多会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直接切线,所以就有钓友抱怨,是不是到了秋天,鱼线鱼线都比较容易断裂呢?要仔细统计一下,会发现这种情况还真不在少数,因为主线往往比较长,短则2.7~3.6米,长则6.3~8.1米,较长的线长,在卸力上就比较短的子线有优势,大把事故尽管如此,秋季的线组,确实容易断裂,那么主要是因为哪些原因导致呢?

一、使用时间过长,寿终正寝了

现在的鱼线市场,别看价格从几元钱一盘,到几百元一盘价格区间拉得这么大,但实际上,鱼线的质量差异,并没有那么大,严格来说,除了线径上确实存在涨号的现象,但是拉力值的阈值,实在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鱼线毕竟是化工制品,会因为日照、卷曲、拉伸等客观原因,造成了鱼线的疲劳老化,这是所有化学工艺制品的通病,不一定会降解,但是会随着使用年限、周期,拉力、弹性、延展性大不如新出厂时的要求,尤其是夏季使用频率较高,高温、水泡,到了秋季,变得老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线组受伤了

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亦或者竞技钓,在抛竿、扬竿、起鱼、抄鱼的过程中,最容易受力的几个环节,如八字环、漂座、竿稍头,这些都是极易受伤,但又不彰显的环节,在实战中,鱼身割线、水底枯枝、乱石割线,也是常事,但是这种伤线行为,并不一定是立马就会切线,尤其是累计钓重不到一定阈值的时候,这种伤线几乎不影响,但是累计时间久了,迟早都会断线;那么为什么多会几种在秋季呢?那是因为秋季出钓时间最多,而且秋季多大物,起竿、扬竿的频率远远高于夏季,那么秋季断线也就比较频繁了。

那么既然切线不可避免,是不是说,所有的线组,只能用上一年,或者说一个垂钓周期呢?那自然不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养护意识,规范的起鱼动作,这几点都能使线组的寿命大大延长。

习惯一、尽量不要在油质较大的水域垂钓,或者是收线时擦拭一下鱼线

因为鱼线是化学工艺的产物,对水质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但是以尼龙为主的鱼线,对油质的侵蚀几乎没有什么效果,这种油质,并没有什么局限,只要油质较大,都容易侵蚀鱼线,要说不钓油质较大的水域,这也不现实,大多数肥水水域,油质都比较大,我们能做的,就是收杆收线时,最好用干燥的棉布擦拭,将线组的油质擦拭掉,如果完全不加处理,会加速对鱼线的老化、侵蚀。

习惯二、主线和子线的线号不能太接近

鱼线是有记忆性的,这种记忆性具体的表现,就是延展、弹性、恢复性,如果主线和子线的线号接近,就代表着线径接近,在骤遇大力抻拉的时候,线径接近,就代表着断裂应力点接近,达到阈值时,并不见得会从八字环处切开,甚至不会切子线,野钓大鱼时,经常有钓友习惯主线4.0,子线3.5的搭配,甚至干脆主子同线径,但是往往切线的都不是子线,而是八字环到铅坠之间这一段,就是这个原因了。

习惯三、不要使用不匹配的太空豆

早期的太空豆,多是橡胶材质,有些劣质的太空豆,无法锁紧漂座、铅坠,然后好些钓友就有大配小的习惯,比如小号的太空豆锁粗线径,这样的额好处,是线组各环节锁得很紧,不会跑;但是缺点现在也很明显,就是很容易伤线,尤其是调整铅坠的位置,调整浮漂的位置,如果使用久了,用放大镜仔细查看,会发现这几处位置都起毛刺了,同样,早期是不会出现问题的,累计到一定时间,自然就切线了;

习惯四、调漂前先把线组打湿

这其实也算是个小细节了,大多数钓友的习惯,是先把线组从线轴上打开,讲究的钓友,会先把线组扔进水里,这就是根很好的习惯,先让线组浸水,让液体充分浸泡,这样线组的各个部分都相当于被水给润滑了,这样再推漂、调整铅坠的时候,不至于摩擦力太大;好些钓友不习惯把线组先进水,谈不上线组浸泡,就直接开始调漂,线组各环节都没有摩擦,生拉硬拽,很容易伤线。

习惯五、调整浮漂时,动作连贯,不要绕线

浮漂的调整,在整个钓鱼过程中,不可能一次、二次就到位,如果水清复杂点,时不时的做个微调很正常,别看每次推移也就那么一小段,习惯不好,则对线组很不好,有的钓友习惯太空豆、漂座一起移,这样可以做到一步到位,但是这个动作摩擦力很大,非常容易伤线;再一个就是手上沾着饵料,感觉手很滑,移动漂座时会打滑,所以会把鱼线绕在手指上,再推漂,这样的动作很不好,人为制造了应力点,如果多来几次,中大鱼的时候,这个位置必然会切线。

当然了,肯定也有钓友认为,现在的线组、鱼线,物美价廉的很多,这么斤斤计较没什么必要,又花不了几个钱,但是试想一下,好容易中条大鱼,在遛鱼的过程中突然切线,而且发现还不是切的子线,是大线,那心情,那酸爽,不用多说,都是自有滋味在心头。

弯弓切线跑巨物 空留遗憾在河边


天气:小雨转阴1022hpa

钓场:伯渎港河道老钓点()

饵料:江湖猎人鲫+腥天下+红虫风暴

线组:2.5+1.0、1.5+0.8

钩型:江湖猎人黑袖3号 近、伊豆5号 远

今天凌晨下小雨,下雨起止时间不详;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开始准备食材做蛋炒饭,青菜胡萝卜木耳香菇鸡蛋齐上阵,半小时后,色香味俱全的蛋炒饭做好啦,牛奶也热好啦,我的早课任务已完成。

只等儿子媳妇开口吃了;再由奶奶起来给孙女穿衣洗漱扎小辫子好上学。

我自己一小碗饭下肚,就捯饬自己的家伙什,准备幼儿园回来好提起就走。

8:20分到河边,首先最关注是否走水?还好走水中等,先绑好炮架4.5米竿下钩,待落点定位后,5.4米竿子挂钩吊上打窝器,为4.5米竿一大杯窝料定点打好窝,再将5.4米挂上麦粒抛入河中间,打水开饵待醒,反正发窝时间早着呢,其他工作慢条斯理的做吧。

差不多一刻钟,拉上鼻涕型饵料再抽抽窝,边钓边抽,二三十竿频率过后,已经九点半歪过去了,十点后开竿上了小鲫一尾,小翘也上来两尾,鲫鱼口很轻,不留神很容易滑过去,不过小翘的吃相依旧猛,急速点送漂;今天是四级西北风,阵风估计达到六级左右,有时把绑好的炮架都能吹歪了,估计瞬间还不止六级呢,浪也比较大,鱼的吃口有些停了。

到十一点吧,风弱了一点,些许的阳光也漏出来一点,这时,我的崩尖竿稍抖动了,一提竿拉不动,一个冲刺鱼钩已到中间了,大物来袭!缓着劲拉鱼竿,慢慢过来一些,再拉不动了,坏了,打桩机形成了,此时我由于子线较小,一号线加伊豆五钩,不敢强力拉,不松线轻轻的拍竿,依旧拉不动,形成了僵局,此时此刻我很害怕根本不敢再强力拉,否则立刻会被切线,但是,线一点没松,缓缓的给力,并利用短暂的僵局拍了一张可贵的弯弓照;说话间已停留了好几秒了,感觉这时间挺长的,此时我已不抱希望了,因为是什么鬼都不知道,而且拍竿他它都不动,牛劲十足!前后差不多已经超过一分钟了吧;河底开始有些许的活动了,我的膀子都有些酸了,肌肉极度紧张所致吧,时刻准备着缓缓松线,突然!一个冲锋已倒向左边的竿子被顺向拉直了,主线嘭的一声弹回来了,开口八字环以下看不到子线的踪迹了,体会了一把瞬间秒切的滋味。

我的老心脏砰砰的跳!我的大神啊,这是什么鬼?面也不见,难道是巨物?你要是让我见一面,走!我会欢送你的呀!

估计崩尖挂麦粒,兴许是着了青鱼的道?要不然就是巨鲤。唉~空留遗憾在河边啊!我呆若木鸡一会,此时,领导带着小外孙已到我跟前,老远的也看到我弓着竿子的情景,说,跑掉啦?回答,是的!

已经十一点多了,也没心思再钓了,收掉五米四竿子吧。

再收四米五竿子,嘿!倒挂金钟挂上一个小翘,收杆鱼来啦?

平复一下心情,慢悠悠的收拾东西,一切收拾好,提起小水桶,把几个小鱼放掉吧。

明天降温了,最低温度才七度,准备降温前好好夜钓一把。

回家吃饭,晚上再见!

天气预报还是不错滴

气压值等各项指标都正常,就是风大

我的钓位,出大鲤鱼的神位!

五米四崩竿尖挂发酵麦粒守着吧

钓位左侧,一片萧条阴嗖嗖的

上了开竿鱼

小翘上杆子来了

又来了小翘

哇喔!大弯弓!已是第二次了,这次真害怕

收杆鱼?倒挂金钟!

几个小鱼随波去!

答题学习

难满分了

杨幂看我笑话,你看她那眼神

依然还是好平台店庆图压阵!

2020秋季为什么总是容易切线?看看是不是这几个原因


秋季多燥,所以也会影响心情和行为,比如到了晚秋,线组多容易切线,而且主线多会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直接切线,所以就有钓友抱怨,是不是到了秋天,鱼线鱼线都比较容易断裂呢?要仔细统计一下,会发现这种情况还真不在少数,因为主线往往比较长,短则2.7~3.6米,长则6.3~8.1米,较长的线长,在卸力上就比较短的子线有优势,大把事故尽管如此,秋季的线组,确实容易断裂,那么主要是因为哪些原因导致呢?

一、使用时间过长,寿终正寝了

现在的鱼线市场,别看价格从几元钱一盘,到几百元一盘价格区间拉得这么大,但实际上,鱼线的质量差异,并没有那么大,严格来说,除了线径上确实存在涨号的现象,但是拉力值的阈值,实在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鱼线毕竟是化工制品,会因为日照、卷曲、拉伸等客观原因,造成了鱼线的疲劳老化,这是所有化学工艺制品的通病,不一定会降解,但是会随着使用年限、周期,拉力、弹性、延展性大不如新出厂时的要求,尤其是夏季使用频率较高,高温、水泡,到了秋季,变得老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线组受伤了

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亦或者竞技钓,在抛竿、扬竿、起鱼、抄鱼的过程中,最容易受力的几个环节,如八字环、漂座、竿稍头,这些都是极易受伤,但又不彰显的环节,在实战中,鱼身割线、水底枯枝、乱石割线,也是常事,但是这种伤线行为,并不一定是立马就会切线,尤其是累计钓重不到一定阈值的时候,这种伤线几乎不影响,但是累计时间久了,迟早都会断线;那么为什么多会几种在秋季呢?那是因为秋季出钓时间最多,而且秋季多大物,起竿、扬竿的频率远远高于夏季,那么秋季断线也就比较频繁了。

那么既然切线不可避免,是不是说,所有的线组,只能用上一年,或者说一个垂钓周期呢?那自然不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养护意识,规范的起鱼动作,这几点都能使线组的寿命大大延长。

习惯一、尽量不要在油质较大的水域垂钓,或者是收线时擦拭一下鱼线

因为鱼线是化学工艺的产物,对水质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但是以尼龙为主的鱼线,对油质的侵蚀几乎没有什么效果,这种油质,并没有什么局限,只要油质较大,都容易侵蚀鱼线,要说不钓油质较大的水域,这也不现实,大多数肥水水域,油质都比较大,我们能做的,就是收杆收线时,最好用干燥的棉布擦拭,将线组的油质擦拭掉,如果完全不加处理,会加速对鱼线的老化、侵蚀。

习惯二、主线和子线的线号不能太接近

鱼线是有记忆性的,这种记忆性具体的表现,就是延展、弹性、恢复性,如果主线和子线的线号接近,就代表着线径接近,在骤遇大力抻拉的时候,线径接近,就代表着断裂应力点接近,达到阈值时,并不见得会从八字环处切开,甚至不会切子线,野钓大鱼时,经常有钓友习惯主线4.0,子线3.5的搭配,甚至干脆主子同线径,但是往往切线的都不是子线,而是八字环到铅坠之间这一段,就是这个原因了。

习惯三、不要使用不匹配的太空豆

早期的太空豆,多是橡胶材质,有些劣质的太空豆,无法锁紧漂座、铅坠,然后好些钓友就有大配小的习惯,比如小号的太空豆锁粗线径,这样的额好处,是线组各环节锁得很紧,不会跑;但是缺点现在也很明显,就是很容易伤线,尤其是调整铅坠的位置,调整浮漂的位置,如果使用久了,用放大镜仔细查看,会发现这几处位置都起毛刺了,同样,早期是不会出现问题的,累计到一定时间,自然就切线了;

习惯四、调漂前先把线组打湿

这其实也算是个小细节了,大多数钓友的习惯,是先把线组从线轴上打开,讲究的钓友,会先把线组扔进水里,这就是根很好的习惯,先让线组浸水,让液体充分浸泡,这样线组的各个部分都相当于被水给润滑了,这样再推漂、调整铅坠的时候,不至于摩擦力太大;好些钓友不习惯把线组先进水,谈不上线组浸泡,就直接开始调漂,线组各环节都没有摩擦,生拉硬拽,很容易伤线。

习惯五、调整浮漂时,动作连贯,不要绕线

浮漂的调整,在整个钓鱼过程中,不可能一次、二次就到位,如果水清复杂点,时不时的做个微调很正常,别看每次推移也就那么一小段,习惯不好,则对线组很不好,有的钓友习惯太空豆、漂座一起移,这样可以做到一步到位,但是这个动作摩擦力很大,非常容易伤线;再一个就是手上沾着饵料,感觉手很滑,移动漂座时会打滑,所以会把鱼线绕在手指上,再推漂,这样的动作很不好,人为制造了应力点,如果多来几次,中大鱼的时候,这个位置必然会切线。

当然了,肯定也有钓友认为,现在的线组、鱼线,物美价廉的很多,这么斤斤计较没什么必要,又花不了几个钱,但是试想一下,好容易中条大鱼,在遛鱼的过程中突然切线,而且发现还不是切的子线,是大线,那心情,那酸爽,不用多说,都是自有滋味在心头。

高手浅析钓鱼切线跑鱼的原因


钓鱼的时候出现切线跑鱼最让人郁闷,尤其是用了大线钓到大鱼也出现切线就让人感到恼火了。尤其是钓鱼出现切线的原因有很多,到底是操作不当?还是线质有问题?要如何防范或者避免切线跑鱼呢?来看看钓鱼高手是怎么说的吧!

一、钩柄处切线的原因

Q:钓鱼的时老从钩柄处切线,是怎么回事?

王超:从钩柄处切线,很可能就是绑的钩的质量不好,绑钩的方法可能出了问题,才会出现这种切线。

二、2.0#子线从钩柄处切断的原因

Q:中鱼后2.0#子线从钩柄处切断,大概是五六斤的草鱼,中鱼后发力时跑鱼,检查线组及绑钩并未发现什么问题,请问是什么原因?

贾东普:如果绑钩没有问题,有可能是线放太久了,一般2.0#子线完全可以承受五六斤的草鱼;其次可以考虑是不是操作不当,如刺鱼过猛或者发力过大,导致鱼的挣扎力度变大,也可能出现这种问题,建议在操作上找找原因。

三、2.0#子线从中间断开的原因

Q:大型水库垂钓,水深五米多,用小麦打重窝,本想钓红尾,挂小麦挑逗,一个小顿扬竿,紧接着一股巨力,不到两秒,两根40公分2.0#子线从中间断开,子线是新换的,请问是什么原因?

邱廷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遇到大草鱼或者大青鱼,因为用小麦做窝,最容易将这两种鱼诱过来,我甚至怀疑不是正口,可能是锚在鱼的身体上造成的双子线秒切。如果是正口,至少会有一个遛鱼的过程。如果你想钓红尾,就不能用小麦做窝,而应该用大腥大香的窝料,比较好。

立秋为什么钓浮才能获鱼,原因和钓法全在这里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季节气之首。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前后,即公历的八月七号至八月九号之间。立秋就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往往夏季的高温天气并未因着立秋而消退,反而还要持续将近一个月,因此就有了秋后还有24个秋老虎的谚语之说。立秋了为什么高温还会持续?

这是因为立秋是炎热的夏季向凉爽的秋季过渡的一个时段,夏季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存在一些时日,只不过高温有渐渐转凉的趋势,中午虽说暑气还难消,但早晚已经有了温差。毕竟,立秋开启了秋天的大门。

秋后还有24个秋老虎

立秋如何钓鱼?

鱼类为求得自身的生息和繁衍,其生活习性、特别是食性会随着当地的气候、水温、水质以及水域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鱼儿食性的变化,在夏秋两季的渐变时期即立秋后的短期过渡阶段内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直到仲秋和深秋时,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很多钓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往往把夏季和立秋的过渡和渐变的这一过程给忽略掉了,直白的认为立秋了,就要改变夏季时的浮钓法,而直接改变为底钓法,这样没有缓冲式的钓法其结果多半是望水兴叹,白跑一趟而遗憾。

所以,有经验的钓者具备在临场中能够随机应变的能力,凡遇到鱼儿不咬钩的情况时,会根据实际的天气以及鱼情和水情而动一番脑筋去琢磨,费一番周折去探索,在不断的临场实践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来。就拿立秋钓鱼来说,立秋后,白天垂钓时,由于夏末的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水中不缺氧,鱼儿会在高温模式下离底活动,因此,离底钓浮还是立秋后的主打钓法。

立秋白天钓鱼,离底钓浮是主打钓法

立秋鱼为什么会离底起浮?

除去缺氧的因素,立秋后鱼儿离底起浮到水的中上层活动和觅食有两个原因:

习性所致。有些鱼本身就属中上层鱼类,如草鱼、鳊鱼和鲂鱼等,它们有上浮觅食的习性,特别是在夏秋之交的立秋时节,鱼儿可感觉早晚温差的变化,因而会在习性所致的中上层水域大量的进食为低温过冬时储存能量。温度影响。鱼儿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与水温相差1℃左右,日常活动最容易受水温的影响,一般的淡水鱼,适宜它们生活的水温为20~30℃,因此哪个水层的水温适宜,它们便会趋温游至那个水层活动和觅食。

上面所说的两种起浮情况,都属于鱼儿的主动上浮,属于日常习性,正常的活动和摄食并不受影响,因此采用离底钓浮的方法可以轻松钓获。

鱼儿趋温起浮活动和觅食

立秋钓浮如何用饵?

钓浮和钓底一样,钓什么鱼,就用什么饵,例如平时用面饵钓鲫鱼;蚯蚓钓鲤鱼;嫩草尖钓草鱼;酸饵钓鲢鱼等。总之,平时上鱼效果好的钓饵不以钓浮或钓底而改变。

各种野钓钓饵

立秋钓浮要不要打窝子,如何打窝?

如果不是缺氧所致,起浮的鱼儿是因为水温适宜才离底上浮的,它们的正常的活动和觅食是不受影响的,如果没有食物的招引,它们便会匆匆而过,不会在钓点聚集。如果钓浮不打窝子,即便是钓到了鱼,那也是碰运气碰到的过路鱼,碰到了就有,碰不到则无。因此,钓浮是需要打窝子招诱鱼儿入窝觅食的。

由于是钓浮,特别是深水钓浮,如果打的窝料全部深入水底,那么对于在水的中上层的鱼儿来说,招诱的效果肯定不佳,所以钓浮不要打底窝。要打浮窝,即悬浮在水中的窝料,如钓草鱼时把草窝绑在重物上沉入水中,重物在水底,草窝悬浮在水中;又如把窝料装进专门缝制的细眼网袋、纱布袋内,用粗大渔线栓牢配上粗大浮漂抛入钓点,使袋内的窝料悬浮于水中散发香味或散化、雾化来诱鱼入窝。如果遇上走水,则在诱饵袋下栓一根有铅坠的渔线,使铅坠沉底以此防止诱饵袋漂走。

手绘草图:诱饵袋浮窝

走水及风浪中如何钓浮?

钓浮,有自由钓浮和定点钓浮两种,前者没有底坠定位而随风浪及走水漂移;后者有底坠在水底定位,遇到风浪以及走水情况时不会移动。手竿定点钓,一定要采用有底坠定位的方法,即在鱼钩下另接一根拴着铅坠的长线,这条拴着铅坠的长线叫做坠线,以便铅坠在水底定位,这种钓组被称为钩下坠线组,此钓组不受风浪及走水的影响。钩下坠钓组钓浮的深度取决于坠线的长度。

手绘草图:钩下坠钓组

★结束语

夏季高温与立秋秋老虎虽然在时节上有所差别,但毕竟是过渡渐变式的天气,还是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因此垂钓中既不能完全抛弃夏季高温时的钓法,又不能完全照搬秋天低温情况下的钓法,要把二者的环境因素和钓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总结出在立秋这个过渡时节钓鱼的科学钓法,如钓浮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钓法。

野钓挂线不用怕,处理方法都在这里


咱们喜欢野钓的朋友们最怕的是啥?回答当然是挂低,运气好的可能少个鱼钩。运气差点的,鱼钩和线都没了。没有运气的,可能杆子都要赔进去。因为自然水域的水情复杂,水底杂物异常的多,所以说挂底这个事时有发生,今天就来说一说挂底后的四个处理办法,尽可能的帮你挽回损失。

1、先将钓线放松,试探性的垂直往上提,不行的话向左右两侧轻拉,挂底也分很多种,如果是木头、岩石,还是有希望解决的。但不能硬拉,尤其是木头,你越是硬拽钩子扎的越深,我们应该先将钓线放松,然后人往前面走几步,利用手腕的力量轻轻往上抖一抖,如果是钩到石头或进入石缝,这样就可解决,往上提不管用,就往两边走,操作手法也是一样,放松钓线轻轻提拉,再放松钓线轻轻提拉,如此反复。如果有长一点的失手绳,可以绑上钓竿后将钓竿扔出去,然后拿着失手绳往对岸或两侧走。

2、弓起鱼竿,判断水下是何物,能不能直接提起来

如果第一招不行,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挂到渔网、衣服或者是水草等等,弓起钓竿往上提一提、抖一抖,应该能够感觉出来下面挂的是软物、还是硬物,挂住渔网和挂住石头完全可以凭手感判断,如果线够结实,底下的物体又不是太大,可以慢慢的拖回来,但一定要慢慢发力,瞬间发力不是断竿就是断线!

3、借助工具将鱼钩取出

网上有一些专门针对挂底设计的取钩工具,不过只能保住主线和漂,子线八成是废了。这种工具其实知道原理自己也可以做,弄一个铁环绑一个粗一点的鱼线,然后从鱼竿手柄那边套入,顺着鱼线就可以达到水底,通过八字环后手上是有感觉的,往后一扯子线就断了。

4、抓住主线往后拔

这个方法不到万不得已最好别用(很多人一挂底就直接这样做),因为如果你的子线和主线差不多粗,或者双子线都挂底,很容易在拔的过程中把主线绷断,漂都捡不回来,还有的人喜欢把鱼竿放平(与地面平行),然后直接拿着竿子往后拔。这样的操作要是线组过粗很有可能导致鱼竿卡节而收不回去或者竿稍上的红绳被拉断。正确的做法是:另拿一根鱼竿,绑上鱼线,然后用线和鱼竿的夹角夹住挂底那根线,把漂撸至竿稍后取下。取下漂后就可放心操作,最多损失一幅线组,运气好主线也能取下来,往后拉的时候不能拿鱼竿,要用毛巾裹上主线,直接握住主线慢慢往后面拔。

有的人往往不会先把漂拿下来,等到主线断了浮漂躺在水中,再用鱼竿绑上新线组去捞,如果浮漂离得比较近,这样取没问题,如果浮漂离得远,只能把鱼钩甩出去钩主线,我见过一些运气差的,钩子不小心扎到了漂身,即使取回来也没用了。

2020冬钓鱼群常去的地方都在这里


冬季野钓最重要的技术是会找鱼,由于冬季水温较低,鱼懒散无力,不爱动,不开口,这个时候你用再好的饵料下去鱼都可能懒得去找或者说没力气找。此时此刻有好的找鱼技巧就能事倍功半。

一、常去的老钓位

这个位置是第一首选,一年四时常在一个钓位打窝子垂钓,会让鱼对老钓位产生记忆,知道这里常年都有吃的,只要垂钓当天的气温、水温适宜,鱼觅食会首选这个地方。

二、判断鱼星来找鱼

冬天如果很久都每口,建议钓友们起身去看下周围的水面,找找鱼星在什么地方,就跟着鱼星试试。冬天垂钓不是等鱼来,肯定是人找鱼,所以多换几个钓位也是常有的事。

三、水中多草、树根等处

鱼的水中氧吧必定是有水草的地方,而鱼的自助餐厅就是有大树浸泡在水里的地方。这些地方是鱼群的宝地,冬天食物缺少的时候,鱼群喜欢来这里找东西吃。

四、深浅水域换着来

冬天不同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水深来垂钓,深水区要比浅水区的水温高,所以冬天早晨(10点~11点)和下午(2~4点)垂钓要选水深的地方,中午太阳出来的时候,水面温度会上升,这时辰鱼会上浮觅食,钓浅水位正是时候,所以一定要选择向阳的地方。

五、排水口、进出水口

不管排水口仍是进水口,这种地方活动的水都是活水,并且会有很多的浮游微生物、虫子之类的食物被水冲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氧气充足,又有食物,鱼当然愿意来了。

切线


切线是钓鱼人交流时常说的一个词语,其实意思就是钓线断了。钓鱼切线在垂钓运动中经常出现,原因有很多,大部分跟钓鱼人疏于检查钓组有很大的关系。

切线的原因

劣质钓线

现在台钓大都用单丝尼龙线,按理说凡是钓鱼线,根据其线径的大小,各自都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在施钓中,上钩的只要不是过分超过钓线抗拉强度极限的大鱼,只要钓者恰当运用钓竿的弹力,巧施钓技,钓线是不会断的。然而,在垂钓实践中,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当鱼上钧之后,钓者正在扬竿提鱼上岸或退鱼时,钓线突然断掉,鱼儿逃之夭夭,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钓者使用了劣质钓线的缘故。

所谓劣质线,实际就是指的渔网线。我们平常见到的单丝尼龙线有两种:一种是渔网线,这种线延伸率高,抗拉强度较低,只适合做渔网用;另一种是钓鱼线,这种线较前者的延伸率低,抗拉强度也比前者高,适用于垂钓,这是众多钓友采用的钓线,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钓线品种繁多,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如果买着渔网线用于垂钓,在施钓中断线跑鱼的事就会经常发生。

疏于检查防范

正宗的钓线也不是万能的,即便是强力线如果疏于检查防范,那么在施钓中也有可能发生切线的情况。无论什么钓线,在施钓中均会受到损伤,而如果不进行检查,其伤就不易被发现。例如,经过多次垂钓之后,没入水中那一段线,用手轻持,就会感到粗糙挫手,用眼观察可见明显伤痕。此伤是经水下的草茎、树枝、石头等障碍物的摩擦、碰撞、拖挂和水中的有害物质的侵蚀造成的。这一段线极易受伤,且伤势严重,所以此段钓线也常断裂。

钓线变质

尼龙钓线的使用寿命不是很长,一般两年左右便会老化,如果经常处于日晒雨淋之中,老化进程还会加快。老化变质线的特征是泛黄,失去了光泽,发硬变脆,所以钓线应适时更换。但有的钓者对此却不甚了解,认为看似完好的钓线未必不结实,因不忍割爱,便继续使用,上鱼后难免断线,因小失大。后悔不已。

钓线损伤

钓线,在使用中可在多种场合从多方面受到多种物体的损伤。受伤的形式主要是被切割、划拉、挤压、摩擦、侵蚀等。钓线断裂主要是因受伤所致。

例如,有的钓者使用两端带凹槽形的木板或塑料板收藏钓线,在施钓时却不将线从绕线板上倒出后再往竿尖上套,而是拉出线头,套上竿尖后便高擎鱼竿,借助绕线板自身的重力,让它在空中翻跟斗自动将线拟出来。久而久之,钓线被绕线板的棱边切割或拉挂出多处伤痕,而钓者却浑然不知。

又如,使用工艺粗糙的塑料漂垂钓也容易使钓线受伤。使用塑料漂垂钓,多数人都是在主线上套一小段气门心,将源脚往气门心内一插了事。这是一般的做法,而正是这种做法使钓线严重受伤。因为有些塑料漂脚的尖端类似钝刀的刀刃或尖锐,无疑会割伤钓线。有些塑料漂脚体部的两侧也有刀锋一样的毛刺,钓者用力往漂座内推进时又使钓线受到挤压和划拉的损伤。在施钓中,当扬竿提鱼上岸之时,钓线必然被伸长,而漂脚部分的钓线因被气门心紧固着,其回缩必然受阻,致使该处损伤更加严重,所以多数断线均在此处。

钓线还会受到摩擦的损伤。例如,使用海竿垂钓,抛投竿时,钓线快速经过绕线轮头和导线环出去,其摩擦力是很大的,故使钓线受到严重磨损,这类似人受慢性病伤害,日复一日。在扬竿遛鱼中更易伤线,特别是处于顶端导线环那一段线,经过来回磨损逐渐变成弯曲直至成弹簧状,这就是受伤的明显痕迹。海竿垂钓,钓线多在此段断裂。

钓线在携带中也容易受伤。例如,有些钓者为了图省事和出竿快捷,往往不将竿和线分别收存,而是将它们组合成一体,谓之曰随时处于临战状态。骑车出钓,往车上一绑,经过一路的颠簸,钓线受到严重的碰撞挤压而受伤不轻。钓线在存放中如果不注意安全防范,也会受到多种伤害。

钓组不当,钓技欠佳

有些钓者只强调细线易上鱼这一面,而忽略了细线抗拉强度相应较低的弱点,他们一味使用细线施钓,当大鱼上钩之后,又不巧施遛鱼技巧,只是强拉硬拽,企图一鼓作气将鱼拖上岸,结果当然是切断跑鱼。

避免切线的方法

1、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钓鱼线;

2、钓完鱼后多检查钓线,及时更换有问题的钓线;

3、使用强度适当的钓线垂钓;

4、上鱼时适度发力,保持控鱼的力度,钓竿手把方向与鱼的夹角在60~90之间;控制鱼竿的方向,让鱼线在鱼体的90角方向发力,来改变鱼的游动方向,把鱼控制在竿子最佳弯度范围内。身随鱼动,化解鱼的冲刺阶段,最终把鱼拉上岸。中钩时候不着急,保持角度控制鱼,稳定操作耗体力,保竿护线很容易。

钓鱼提竿秒切线的三大原因分析


钓鱼切线本也算是件比较常见的事情,不过次数若是太过频繁,而且还总是提竿秒切线的话就真是有问题了,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分析分析吧。

线组的绑法不太对

真正会绑线组的钓鱼人其实并不多,而若是线组绑的不对,就很容易导致切线的问题发生哦。一般我们在绑线组时是需要注意以下几处的,一是竿梢的打结处、二是八字环打结处、三是钩子的绑法、四是太空豆和主线型号的对应。在绑线组的过程中,钓友们一定要多关注一下这几处哦,很容易出问题。

上钩的鱼太大,超过了承重范围

虽说的确有细线小钩钓大鱼的说法,可是就凭我们大多数人的钓鱼水准,这句话还只是一句空话而已,一般子线以及主线都是有其固定的结节力以及拉力值的,钓友们钓上来的鱼若是超过了线组的这些承受极限,切线问题就在所难免。所以钓友们若是以钓大鱼为目标的话,就还是尽量选择承重能力较强的线组吧!

所选鱼竿硬度过大

钓大鱼时,其实软竿会具有更大的优势,遛鱼较为轻松,卸力也会更加均匀。而若是使用硬竿的话,因为硬竿本身没有软竿卸力均匀的优势,就很有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切线问题,这一点钓友们要考虑在内。

上述这几点其实只是造成提竿秒切线问题的几种较为常见的原因,还有一些作钓的细节也会导致其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当钓友们遇到了切线的问题时,一定不要慌,要冷静地分析原因,找准病根,如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竿秒切线的问题。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手竿搏巨物总是切线?切线的原因就在这里》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手竿钓鱼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