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调浮漂技巧。

近日小编发现很多钓友对调漂中经常提到的半水调漂、调四钓二,还是没有全面理解,那么,今天小编就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半水调漂

所谓半水调漂,也是悬坠钓兴起的时候,为了方便钓鱼教学,调漂时的一个约定俗称的名词。它的中心意思是,调漂的时候,线组必须全部悬浮在水中,否则在复杂的水底,如果钩接触水底或是水草上,是无法调整正确的,更不要说掌握饵料底部状态和正确的漂讯了。

还有一些钓友认为此半水是水的一半调漂,或是为了调漂快,直接将漂拉倒接近铅坠的位置,在水的表层调漂,这都是理解错误,之前也强调过,大家也可以自行在家里或是钓点进行试验,你在水的一半或表层调好后,不用上饵,直接找底,在接近底部不到底的时候,就会发现浮漂已经和你调好的目数有差距了,因为什么呢?

因为为了灵敏,现在所用的浮漂漂尾都非常细,而主线因为要有非常好的切水性,所以比重是大于水的比重的,也就是说主线的重量也是不能忽略的,在水表层或是水的一半调好后,上拉浮漂找底时,水中的主线自然就变长了,浮漂下的重量也就增加了,也就导致了漂目的变化,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在水的一半或表层调漂是不准确的。

当然有的钓友会说,我就是这样调的没什么问题!说的也对,如果守钓大鱼,不讲究特别精细,用的饵料很重,且钓的比较钝的情况下,即使是在水的一半或表层调,也看不出什么差距。但理解里面的实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钓鲫鱼等这些中小型鱼类的时候,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综上所述,半水调漂如果改为微离底或直接从底部开始剪铅调漂,是描述最准确的。

二、调四钓二

关于调四钓二,也是悬坠钓兴起时,为了方便教学而起的一个名词,但记住这种调法不是一个标准。因为那个时候浮漂几乎就是一种,细长身的7目漂。而当时的调漂依据有个公式:调目=1/2漂目0.5目,钓目=1/2调目(当然这个公式现在也是可以参照使用的)。所以根据公式,7目漂的一半+0.5目正好是4目,也就是调目为4吗,而钓目是调目的一半也就是2目,这就是调四钓二的由来。

现在悬坠钓在我国经过不断的发展,无论钓法、浮漂种类等等都有了很多的变化,同时调钓还要注意铅重、钩重、饵重以及钩距、子线长度、鱼口等等一些方面,如果把调四钓二当做标准的话,调四钓二已经不适应现状,但其实前面说了它不是一个标准,只是为了方便教学而定的一个模式,而且受限于以前的工艺,所以千万不要让调四钓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更不要把调四钓二当成标准,不管什么水情鱼况、什么样的浮漂一律调四钓二就笑话了。

调四钓二、调一钓三、调八钓四等等,只要上鱼就都是正确的,看到了这里说的是要上鱼,所以我们在定调目和钓目的时候,就一个目的要上鱼,而上鱼就要根据水况鱼情考虑钓法,是钓底、钓浮、还是钓行程,同时结合饵重、浮漂来确定调目,根据饵重和鱼口来确定钓目,这才是正确的调钓方式。

三、调钓的灵与钝

关于调钓的灵钝,很多人一直在说这个问题,其实什么是灵?什么是钝?各有说词各不相同。有人说调高钓低灵,因为鱼在水底有一点动静,马上浮漂就会出现动作,但遇到小鱼、暗流、大鱼游动的触碰,你会忙的手忙脚乱却钓不到一条鱼。也有人说调低钓高比较灵,一般没信号,有信号就能中鱼,这样调基本抓死口,实际就是钓钝,会错失很多信号,如果没有大鱼拖动,一天都钓不到一条,一样打击自己的自信。

小编认同的比较灵敏调钓就是,能正确应对鱼情,能有效的过滤小鱼杂口,有信号即可中的有效鱼。那如何调呢?很简单就是调目要根据钓法和饵重来定,调目最好大于或等于双饵的重量,这样的目的是能有效的控制双饵在水底的状态,无论是让饵料停在水中的某个层位或是在水底一饵悬浮一个轻触底,亦或是双饵躺底,都能顺利实现。

而钓目可以从平水、1目最低点钓起,也就是所谓的最灵点钓起,这个时候水底有信号都会传递到浮漂,如果信号杂乱,不好抓口,往上调钓目,可以钓2目、3目、4目,直至找到中鱼信号最准确的钓目。如果水底小杂鱼多或是有暗流等等情况,甚至可以钓到大于调目直至铅坠触底,其实就是最钝点,只要信号清晰,见信号即可中鱼,那就是最灵敏的。所以不要考虑浮漂灵顿的变化,要从最灵点钓到最钝点,找到上鱼的那个点,才是真正的灵敏。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你调钓对了嘛?2个技巧来帮助你判断!


一些钓友到达一个钓场,调漂完毕后就不会再做钓目的调整,可能在开始的时间段里上鱼很好,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停口、不中鱼,或提竿就跑鱼等现象。这时钓友会满头雾水,很不理解,为什么钓的好好的忽然就不好用了呢?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你们窝里的鱼情不一样了。

在钓鱼过程中,调钓是否正确对渔获有巨大的影响,调和钓是相互结合的,调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喜好而定,但钓是要根据鱼情的变化而变化。一天内的鱼情在不断变化,在很短的时间里都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变化的鱼情就需要钓鱼人找到相应的对策,钓友通过分析浮漂的变化,再根据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调钓,才能有更好钓获。

在这里我们来交流一下如何用简单方法(通过观漂和观察钓上来的鱼的情况)判断我们的调钓是否正确,作出合理的调整。

判断调钓技巧一

通过观察浮漂来判断,在我们开始钓鱼后,讯号很好,但是提竿不中鱼,或提竿时感觉挂到了鱼,但是咯噔一下就跑了,证明我们钓的灵敏了。解决的方法:向上移动浮漂,以浮漂上(漂目)1/3 ~ 1/2的目数为一个记号移动,直到稳定中鱼。

如果提竿中鱼,出水就掉了,或者根本没有看到浮漂动作,提竿换饵的时候,却中鱼了,证明我们钓的迟钝了,这个时候应果断的向下移动漂,要一点一点的找。上鱼稳定了,也就找到正确的钓目了。

调钓对浮漂信号产生的影响是有明显规律的,掌握这些规律之后便能够根据浮漂产生的各种信号来判断调钓是否有问题,并做出及时的调整与更改。

判断调钓技巧二

通过钓上来的鱼来判断调钓是否正确。有的钓友上来鱼后直接给荡到护里,看都不看。这么做是不正确的,好的做法是钓到的头几条鱼要用手摘钩,观察中钩的情况来判断钩用的大小,鱼中钩的位置来判断调钓是否正确。

首先我们来观察中钩的是(串型双钩)上钩还是下钩,如果是上钩连续中鱼,证明我们钓的钝了。如果是下钩连续中鱼证明钓的偏灵敏了,做出合理的调整,以上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调钓正常应该是上下钩中鱼率几乎差不多,接下来我们在通过鱼中钩的位置来判断水下鱼的情况,通常钩上唇证明我们调钓正常,鱼吃口正常。经常钩下唇,证明我们钓的钝了,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可以了。

如果钓到的鱼正口多,也可以说明调钓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频繁出现鱼钩钩到鱼嘴外侧,甚至是鱼尾等身体其它部位,那就说明调钓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另外频繁的不中正口还会带来一种必然的现象,那就是在抬竿刺鱼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鱼钩已经钩到了鱼,但是很快便会脱钩,这种脱钩现象正是因为不中正口所导致的,也同样说明调钓出现了问题。

总结

调钓不能生搬硬套,充分掌握了调钓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之后,便能够抛弃灵与钝的概念,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的应变。

总之,调钓不是调4钓2最好,更不是调平水钓2目最好。使用的浮漂不同调钓不同,使用的饵料比重不同调钓不同,鱼的吃口轻重不同调钓也不同。衡量调钓是否恰当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浮漂信号清晰,并且抬竿能中鱼是正口

绑钩方法你用对了吗?为什么经常切线?


绑钩可以说是每个钓鱼人都必备的技巧了,鱼线与鱼竿连接,而鱼钩又是用来勾住鱼,所以鱼钩与鱼线的连接就十分重要了,如果绑钩的手法不对,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切线,脱钩跑鱼少不了。下面就总结了一下自己在绑钩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绑好钩。

曾经老爱切线,觉得某某线不好某某线怎样,从十几元到一百多元的钱都买来试过,认为只要线拉紧,拉不断线就可以了。其实说到底,还是绑钩手法和力度的问题。的确,好的线一般不会断,即使再用劲,线都不容易断(0.4以下例外)。但多次切线呢?而且都和绑钩有关,这问题一直困扰我很久,于是,开始研究绑钩的方法。

曾不少看见很多钓友说切子线,每次我都会询问,是子线断还是钩炳处断,很多钓友都不知道。有一次在坑里上了一条8斤多的鲤鱼(该坑主要是13斤左右的鱼,超过5斤的属于原塘鱼),摘钩时,发现嘴上十来颗钩子,我把所有的钩都摘了下来,有些钩子都生锈了。发现几个现象,有从子线断线的、有从钩炳断线的、有直接抽筒的,最后还是钩炳处断的多。后来看了一些钓友的切线图片,也是钩炳处,回想自己也是钩炳处切线。带着问题,开始分析自己绑钩的过程,回忆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到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钓友们都知道,尼龙线有磨损了都不能用,因为线伤了,容易切线。就钩和线而言,肯定是钩的硬度和耐磨度大过于线。线相对于钩就显得很脆弱,也就容易受伤,那么,绑钩时,就要注意磨伤线和合理的使用线,将线的强度最大化。绑钩,大致分为内走线和外走线(钩子上线圈以外的那根线是在内还是外),具体的绑法可以参考视频。无论何种绑法,线都要拉紧,不能有松动,不能有间隙,不能有重叠

拉紧这个非常重要最难掌握的就是拉紧,紧线的力度,拉的过紧后,钩炳处就会把鱼线压扁,压变形,鱼线的强度就会降低。拉的不紧,线头容易松,造成抽筒,要解决,只能靠自己多绑多试,只要做到不抽筒、钩炳处不断、线头不松就可以了,我一般采取对拉来检验(下面会说到对拉)。

松动把长的这段子线调整到钩的内侧(钩炳处钩尖这面),同时,在未紧线时,把线圈抵到钩炳处而后再紧线。线圈松动,和鱼在博弈的时候长线会翻转,造成脱钩。

间隙每一线圈,都要保证一个挨着一个,不能有间隙。线圈有间隙,和鱼博弈时,前后左右,反复的遛鱼,线会松,造成脱钩。

重叠每一线圈不能重叠在一起,或者同跨几个钩炳上的线圈。线的重叠也很容易造成线的松动。

紧线收紧线圈的时候,一定要用水,主要是起到润滑和散热的作用,而且,紧线的时候一定得慢慢的来,不能一下子拉紧。用力过大、过快造成线的磨损,大大降低线的强度。

试钩(对拉)这也是绑钩的最后一步,非常重要的一步。两颗钩子绑好后,为了测试强度和线圈的锁紧度。将两钩对拉,钩底对钩底的拉(或者用钳子夹住钩子拉,最好尖嘴钳夹钩底的中间)反复多拉几次,直到不断线,线圈不松动就算一付合格的子线。注意!对拉时,要看线号,线号越大(线越粗)就使劲拉,线号越小(线越细)就要把力度减下来。

记得,崔哥说过,有些线的拉力值已经超过杆子的顶点值,但为什么,杆不断,反而就是线断。绑钩或许就是其中一个原因。绑钩是个细致活,得用心把每一个细节处理好,做到位。我个人觉得,不一定子线要多整齐,多好看,绑钩是为了钓鱼,不是为了艺术、美观。当然,能绑的很好,充分发挥线的强度,又很整齐的时候,你就是绑钩能手了!

附带本人绑钩的经验。1.0号的尼龙线(不含1.0号)的线采用外走线。1.0号的尼龙线(含1.0号)以上的线采用内走线(滚指或反绑)。注明:上述说的是尼龙线。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望钓友们批评,指正!!

钓鱼的11个误区,你踩雷了吗?


在钓鱼活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钓友们总会被现象迷惑,从而形成一些错误的认识,在钓鱼的道路上不但没有提升到技术还烧了不少钱。对此小编总结了钓鱼中常见的11个误区,各位钓友看看你是否踩雷了。

误区一:晴天就是天气好

这也是钓鱼人常常会犯的错误之一,在群或者网站,如果今天是晴天的话就会有人说今天是个好天气。不可否认,少数的晴天确实可以钓到不少的鱼,但是如果是气压低的晴天也可能打龟!对于钓鱼人来说的天气好还真不是什么晴天。

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对于钓鱼人来说的好天气,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类:冬天晴天下午、早春的晴天上午、晚春的晴天早晨中午、夏天的晴天早晚、夏天的暴风雨过后、秋天的晴天傍晚、冬日的连续晴天、降温前一两天、暴风雨来临前几个小时、下雪当天、温差小的多云天、气压适宜微风天、气压高的阴天。

误区二:杆子越贵越结实!

在很长一段时间,小编都迷信于此。非常羡慕那些用很贵的杆子的钓友,常常在淘宝上面看到一根很贵的杆子之后往往会想:这应该能钓很大的鱼!现在看来当时很傻很天真,事实就是杆子的价格和所能承受的重量没有因果关系。往往越贵的杆子越是注重手感、材质、品牌、工艺(总结就是逼格),而不是会去增加杆子的承重。

我们很难说一款杆子好不好,而是会评估:适不适合自己。有的人注重手感;有的人注重质量;有的人注重性价比;有的人注重外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建议新入坑的钓友们不要一味的追求高价的鱼竿,可能并不适合你。我见过,平时用80块钱杆子的一个钓友,买了一根800的鲫鱼竿,当天就断!

误区三:商品饵料比自制饵料要好!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直被奉为真理。曾经家里小药罐子一箱,各种饵料味型一筐。总结出来就是:商品饵不一定比你自制的饵料要好,当然多数情况是好一些的。商品饵比自制饵料好的地方就在于:状态、味型、雾化这些。

如果你肯细心研究,现做的自制饵料肯定是要比商品饵料要好的(现做的味道保留比较好,人也喜欢现做的菜)。小编亲眼见过好几次红薯酒香自制饵料(配方关注蓑笠哥看历史文章)吊打商品小药饵。

现在小编家里就常备:轻麸、拉丝粉、雪花粉、赤尾青、活蚯蚓以及甜玉米香精和香虎了。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都么有了,当然自己泡制的药酒、酒米、临时买的虾、秋刀鱼等等这些不算。

误区四:越贵的浮漂越是好!

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钓鱼的时候漂确实很重要,但是和价格无关。和票型有关:身形、尾长、脚长、尾粗、吃铅。这几个参数才是决定你漂相和漂饵入水的根本,而不是漂的价格。曾经小编也是特别希望有一套几百的漂,现在觉得除了装逼外没有什么卵用。

新手选漂的时候应该先学会选适合自己的票型,感受这种票型反应吃口的情况,已经翻身入水、吃水、顶漂、送漂、颤抖等等各种细节的变化和反应。再去查看一款漂的做工、材质等等。选漂也要根据情况饵变化,有的时候需要灵,有的时候需要钝。

误区五:有一款结实又柔软的鱼线

其实如果我们稍微懂鱼线的物理材质的话我们基本就不会这么认为。这两个条件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柔软的线不会结实,结实的线不会柔软(质量特别差的材质的二线不做讨论)。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钓友子线和主线配比是一样的,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定要是一个品牌型号的主线和子线。相同型号相同线径的子线肯定要比主线拉力要小。切忌不要用主线去绑子线(太硬挡嘴),也不要用子线去做主线(很可能齐根切)!

误区六:技术和饵料是影响鱼获的最主要因素

其实这么认为也无可厚非,相同条件下,技术好(调漂、观漂、抬杆时机)和饵料好确实会有优势,但是我们钓鱼一般都不是相同条件下。小编目前认为,影响鱼获的因素主要排列如下:密度天气钓位饵料技术(纯粹表述垂钓中的调漂、观漂、抬杆、抄鱼的技术。

选择钓位、配比饵料等不在此表述之列)。钓鱼人应该多学习根据天气、温度、季节变化选择钓位的技术和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的开合适饵料的技术。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调漂、观漂、抬杆时机等等,虽然这些很重要,但是我认为前者更重要!只要有鱼吃,哪怕你是死口,钓获也一定不少。我就见过很多钓跑铅的干过钓灵敏的。

误区七:认为一款钩子非常好,适用所有情况!

这也是一个误区,小编以前就特别喜欢用伊势尼,觉得大部分情况都合适,什么鱼都可以钓。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针对不同鱼的嘴型是有不同的选钩子的方法,虽然伊势尼适合大部分情况,但是伊势尼自重大、钩门窄。

比如,我们钓鲫鱼,就可以选择用秀钩和千又(轻,钩门宽);钓罗非用新关东(锋利刺穿快、长柄防伤线、无倒刺方便取鱼);钓鲢鳙用钛合金的伊豆(轻,易入嘴,钩门宽好刺鱼)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罗列,钓鱼人可以慢慢尝试总结经验。

误区八:硬的杆子调性一定高

这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硬的杆子可以调性很软。这根据杆子材质的含碳量和节数有关。比如同样材质的溪流竿和长节杆子的调性肯定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普遍溪流竿最少都是28调以下。

误区九:越硬的杆子越好

这个误区跟了我很久,好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么认为。甚至朋友送蓑笠哥一个28调的软杆子的时候觉得并不好。再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编同时用两根杆子钓鱼的时候,那根软杆子中了一条大草鱼。在数分钟的搏斗之后,才真正体会了软杆子的好处:柔韧、护线、溜大鱼!

以后再垂钓的时候,如果是野钓,一定会选择软一点的杆子,如果是去黑坑知道鱼不是很大的时候就会选用硬杆子!原则就是:软杆子适合钓大鱼,硬杆子适合打频率和打比赛。因为软杆子会花较长时间和鱼搏斗,而硬杆子就不用,甚至可以飞抄入护。

误区十:透明的鱼线要比彩色的鱼线要好

这种分情况来看,经过实践,彩色的鱼线根本不影响鱼儿的吃口。而且彩色的鱼线可以让你更清楚的观察风线。对于鱼线来说,同一种型号鱼线彩色和透明都是一样的强度。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选择,并不一定要求用什么颜色的线。

误区十一:味型饵料和香味饵料一定要加大雾化

可以说原则上是没有问题,但是一味的扩大雾化是没有什么太大作用的。除了扩散雾化饵料,我们还应该给鱼准备足够的硬菜。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商品饵推陈出新,花样百出,一样颠覆不了酒米的作用。

酒米就是结合了味型和留底于一身的饵料。在雾化饵料里面加一定量的颗粒会对诱鱼留鱼很有帮助。鱼因为味道吸引来到窝子之后,四处转了了转并没有发现周围有什么可吃的(钩子上的饵料目标太小,加上四周雾化物干扰)它找不到目标就会游走了。如果地上零零碎碎的有一些饵料,只是吃的不过瘾而已,它就会在四周开始拱和寻找,一旦它吃到东西,再走就困难了。

野钓中的四个黄金钓位,你选对了吗


有 人说,钓鱼就像打仗,选择好了一个黄金钓位,便是赢得了头仗的胜利。也有人说,七分钓位,三分钓技,虽然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但是确实说出了钓位在垂钓中 的重要性,它与渔获直接挂钩,选择好了一个黄金钓位,可以让垂钓中鱼率提高不少,那么,野钓中,哪些算是黄金钓位呢?

1、选来水

来水处即有水流入的地方,比如,山水沟口、 岔河水头以及城镇排水口等都可以称之为来水处。一般来讲,有水来的地方,是鱼儿的聚集地,因为此处水的含氧量高,有可食的饵料。但根据不同情况,我们也需 要具体分析,当遇到降温天气或者寒冬的时候,除了城镇排水口之外,其他来水处尽量选择不钓,因为来水的水温会比较低,冷水质量大,不适宜鱼儿的生存。

2、选凸包

我们将山体向水面伸延出去的部位称作为凸包。春末仲夏秋初是鱼儿的活跃期,它们四处觅食,流动性较大,在游动的时候,它们会尽量走捷径路线,即碰见凸包的时候,会靠近包游,所以在凸包处,经常钓到大鱼。

当然,在选择凸包做窝的时候,钓友们需要注意弄清水流的方向,水流向大湾时可作为钓位。这是因为鱼儿会在大湾回水处停息逗留,游动的时候是逆流而行。而判断 水的流向决不能单一的以水面的方向去做判断,因为底部的水流方向与水面的方向是不一致的,所以,在垂钓的时候,会经常出现漂倒向一个方向,而钩却向反方向走动的情况。掌握好水的流动方向,才能更好的诱来鱼,这就要求钓友在垂钓之前抛竿试水咯。

3、选弯涵

很多钓友都知道,从岸线看,向陆地凹进去的 部位被称为湾函,一般来说,呈半岛状伸出去的地方,两边会形成湾函。而有湾的地方便有回流水,有回流水的地方便有漂浮物,鱼儿们可以食用的东西也聚集在 此。另外,湾涵处水温相对稳定,水体流动慢,有深有浅,鱼儿会根据水温调整体温,进行小范围的上下游动,所以在湾涵处找钓位,尽量凹中找凸,湾中稍凸。

4、选复杂处

钓友们所说的复杂处,就是不好施钓的地方。在这些复杂处,不仅有鱼,而且有钓友们喜欢的鱼类,比如,深沟陡坎处、水淹树丛倒伏死树处、水草繁茂处或者懒湾缓包的陡坡处,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调漂时关于调几钓几的那些误区


在实际垂钓中如何正确的调整浮漂,在网上已经有很多的视频与文章讲解,相信大部分的垂钓者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的调整浮漂,所以今天就不为大家分享调漂的技巧,而是为大家分享一下在调整鱼漂时常见的误区,请各位往下看:

一、调几钓几,就是没底

在大棚或水流较稳的鱼池中,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而且在垂钓时所采用钓钩型号偏小,钓饵的比重过轻。因此在发生乱口的现象向上调整浮漂时,发现不管怎样的去调整,鱼漂的目数还是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其实,这种现象是由水的张力所导致的,至于水的张力在此就不做过多的阐述了。简单叙述一下应对方法:就是洗漂尾,具体操作是:用垂钓时所用的钓饵反复的擦洗漂尾。这是用来提高漂尾和水之间的亲和力,降低张力所产生的影响。

其次,在浮漂稳定后稍微下压一下,这时鱼漂未回到预设调目,可证明饵钩还未到达水底。如果鱼漂回到预设调目,则证明上饵钩到达水底。

二、调几钓几,上钩不一定到达水底

在使用三号以上的钓钩找底、垂钓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而且我们实际垂钓中,总是将漂调整的超过调目以后,才感觉吃口比较真实一些,这种现象是由于钓钩的比重超出钓饵的比重所导致的,特别是在使用拉饵垂钓时常常遇到。应对方法如下:

减去钓钩的比重然后观察漂目的变化。减去两钩以后,鱼漂上升的目数的就是钓钩的比重。然后挂单饵,就可得知钓饵的比重超出钓钩的比重。甚至可以得知钓饵与钓钩之间的重量差。

三、调几钓几,钓钩陷进淤泥中

这种现象经常遇到,在陈旧的鱼塘或是长期未清理的浴池中,都会存在淤泥层。在刚开始垂钓时,可以看到很多的鱼情,但就是没鱼口,甚至还会出现较为夸张的鱼口。而且垂钓的时间越长,还会发现水位增加了。这都是由于饵钩陷进淤泥层中,使鱼儿无法发现饵钩,在窝点内乱窜所导致的。应对方法如下:挂饵调1目、2目,钓2目、3目。假如鱼口还是未改变,还需上调饵钩的位置。

四、乱地需灵敏,光底需迟钝

在有障碍物的鱼池中垂钓时,尽量要调高钓低。而且在垂钓时常常会为了发生挂底的现象而烦恼,但是鱼儿就喜欢聚集在障碍物的附近。此时应上调饵钩,使饵钩在水底呈悬浮或轻触底的状态,降低挂底的几率。其次,在光滑的水底垂钓时,采用钓底法时应钓迟钝些。

钓鱼调漂技巧:调四钓二,有哪些误区?


调四钓二是台钓调漂的基本功,如果真的了解了调四钓二,那调漂肯定是没问题的,问题就在于很多新手并不了解调四钓二的含义。比如说,为啥调4目?为啥钓2目呢?标准的调四钓二,双饵在水底是什么状态?懂得了调漂的精髓后,你会发现,调几钓几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在于双饵在水底是什么状态。今天聊聊调四钓二有哪些坑,大家一起分析分析。

一、为啥调4目?为啥钓2目

调目、钓目、饵重是有关系的。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说说标准的调四钓二是个什么状态。调四钓二的标准状态是一饵触底,或者是要触底还没触底,反正无限接近水底,但是水底对下饵还没支撑力,上饵是悬浮的。这个双饵状态主要是用于钓鲫鱼的,毕竟台钓起源在钓鲫鱼上。调4目,是因为标准的调四钓二讲究的是一饵重1目,双饵重2目,这样的话钓2目就能达到这种状态。

本人甚至以为是因为大家都喜欢钓2目,根据饵重反推出了调4目。钓目+饵重=调目嘛,这个算是调四钓二的理论依据。为啥钓2目,因为看漂看的就是露出水面这段漂尾的长短变化,钓目短,变长或者变短都容易看清楚,哪怕只有半目的动作。如果你钓10目,也没人拦着你,不过怕是半目的口根本察觉不到。所以钓2目,完全是习惯,跟灵顿无关。调四钓二可以,调平水钓2目也可以,不就是为了看漂更清楚嘛。

二、调四钓二的误区

众多新手钓友误以为调四钓二就是空钩半水调4目,挂饵找底钓2目。结果实践中发现,有时候能钓2目,有时候不能钓2目。列举下部分钓友关于调四钓二的反馈,看看您当年是新手的时候有木有这些疑问:

1、调四钓二挺好用的,鱼口不错,中鱼率也很高。

2、为啥用蚯蚓不能调四钓二呀?

3、为啥用拉饵不能调四钓二呀?怎么找底都不能钓2目,只能钓比2目高?

说调四钓二好用的钓友,推测应该是用搓饵垂钓的。搓饵的话双饵重基本都会超过2目,只要双饵重大于等于2目,那钓底钓2目肯定是可以的,如果饵料非常重,无非是双饵到底,双饵到底注意了,在野钓中非常实用。因为自然水域中的野生鱼类,大多没有抬头进食的习惯,悬浮的饵料不但不能吸引到鱼,还可能吓到鱼。这种情况调四钓二当然比较好用了。

钓不到2目,是因为饵料太轻。比如蚯蚓,两个蚯蚓估计也就一目而已。钓目+饵重=调目,那你就不能钓2目了,起码从3目开始钓。不过使用蚯蚓钓底,大多数情况还是推荐调低钓高,比如调平水钓2目,这样找底方便,可以保证下钩肯定到底了。使用拉饵也是同样的情况,拉饵未必就比蚯蚓重,尤其是状态比较好的拉饵,吸水、膨胀会非常轻。也可以采用空钩调平水钓2目的方法,或者挂饵调平水钓2目。

调四钓二的坑,就在于饵重的把握上,使用重饵怎么都好用,使用轻饵,找底都找的心累。所以对于调四钓二,有的钓友说好用,有的钓友说不好用。

子线长短粗细都会影响鱼获,你都做对了吗?


子线是台钓中的重要配件,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中鱼率。子线的三个主要关键词,应该是粗细、长短和钩间距,不同的鱼情,钓不同的鱼类,如何选择都是有讲究的。野钓如何选择子线,今天就来简单说说,希望能帮助到各位钓友。

一、子线的粗细问题

子线的粗细对于垂钓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钓大鱼影响还不算太大,钓小鱼,尤其是钓鲫鱼的时候影响非常大。子线的粗细决定了子线是否柔软,子线是否柔软决定了鱼在吃饵的时候是否出现档口、异物感。所以理论上来说,钓鱼的时候子线肯定是越细越好。所以冬季使用柔软的尽量细的子线,目前就是降低鲫鱼的吃饵障碍。但是子线的粗细不同,强度也不同,子线太细肯定是不能钓大鱼的,所以对于野钓来说,难就难在子线搭配如何才算合适。粗了影响鱼口,细了钓到大鱼断线,所以野钓的时候考虑到垂钓鱼的大小,在不断的情况下尽量细,切不可担心断线使用太粗的子线,否则一整天没口都很正常。不过说句实话,野钓中大鱼密度还是很少的,超过5斤的鱼非常难遇到,所以不要为了未必能钓到的大鱼,放弃肯定可以钓到的小鱼。

二、子线的长短问题

子线的长短应该是子线使用过程中的最有技术含量的地方,不同钓法、或者钓不同的鱼,子线的长短使用也是不同的。子线的长短不同,在垂钓中会影响2个比较关键的地方。第一就是信号的传递速度,理论上来说子线越短信号传递的越快,浮漂信号的传递应该是鱼在吃饵的时候拉动鱼饵,然后子线拉动铅坠,铅坠动浮漂就动,所以长子线信号传递的慢。但是快有快的好处,慢有慢的好处。比如钓深水,子线应该短,免得信号传递慢,提竿的时候鱼已经吐钩。比如冬季钓鲫鱼,子线也可以稍长,这样有利于抓到实口。

子线长短影响的第二个因素就是鱼饵的下降速度,我们抛竿后,铅坠由于比较重,会带动子线下降,铅坠到位后子线继续摆动下降。子线长短不同,在铅坠到位后下降速度差别就非常大。子线长,则下降速度慢。子线短,下降速度就快,为何快呢?摆动幅度小,自然就快,跑大圈和小圈的区别嘛。所以短子线有利于饵料快速下降,减少闹小鱼,长子线摆动大,下降慢有一定的诱鱼作用,所以小鱼多的水域绝对不能使用长子线。

还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在钓大鱼的时候如果使用长子线,很容易搭桥跑鱼,所以虽然很多人说钓大鱼用长子线,但是我还是建议用短子线,毕竟野钓一天就那么几口,搭桥跑鱼是最难受的。其实在钓大鱼的时候很多钓友喜欢用单钩通线,这样线组拉力损失少,也不会出现搭桥的现象。对于野钓憋大鱼来说,1个饵还是2个饵,没多大影响。

三、钩间距的问题

所谓的钩间距,就是2个鱼钩之间的距离。首先是不能小,尤其是在拉饵的时候,不然2个饵容易粘在一起。通常是1.5-2个钩距使用的比较多,不管钓鲫鱼、还是钓大鱼。但是钓浮的时候钩间距可以大一些,尤其是浮钓鲢鳙,或者使用草饵浮钓草鱼。

3年调漂5年找底,钓鱼这些年你掌握调漂找底了吗?


俗话说一年学钓、三年调漂、五年找底、十年开饵,意思说学习钓鱼一年足矣,但是调漂和找底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相对应的需要的时间会增加。那么,如何调漂找底呢?

首先,浮漂必须保证完好无损,这是最基本的保障。其次,就需要钩不挂饵找底,找底前先记住调目,钩到底的标志是浮漂超过调目。比如调目设为4目,如果抛空钩后浮漂为4目加一线,说明找底成功。这种方法不适用与水体流动或者虚底时,钓线弯曲也会使找底不准确。此时钓友可以逆向验证,将漂从下至上调就能知道钓饵是否离底。先半水调漂,然后挂橡皮泥找底,钓灵时挂下钩找底,钓钝时挂上钩找底即可。

找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障碍?那么如何避免呢?当钓友遇到有鱼钓不上来,提竿逗鱼却能中鱼时,说明遇到酱层了,这时钓友可下移浮漂或者剪掉一点铅皮即可避免。当钓友遇到水底暗草时,可在钓点边缘打窝诱鱼,或者直接将钩饵悬浮在草尖上钓底浮。当水底有砖石时,可调整为钩饵轻触底、饵料逐渐雾化,这样做以后钩饵会上浮一点,从而避免了挂在砖石上的可能性。

有钓友就要问了,如果遇到不同水底环境如何调漂找底呢?如果遇淤泥塘,可采用调高钓底的方法,调8钓4就可避免钩饵过底埋入淤泥的现象。如遇卵石密布的水域,此水域一般水深在2~4米左右,不需要特别关注卵石,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到调漂上,浮漂应该选择较长稳定性,至于目数可根据目标鱼做出判断。如遇水底起伏不定的大水面时,首先尝试个人习惯的调漂方式,如果有异常的话可将浮漂朝下沉至铅皮座高度,然后减铅皮座的重量直到达到理想的目数,最后挂饵继续找底。

调钓的正确方式解析


调钓的方式和结果,对整个钓鱼过程以及最后渔获量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而调钓是没有固定标准和固定模式的,这就需要钓客在调整的过程中,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贴合鱼情变化,从而确保渔获量不受负面影响。

那么,在调钓结束后,钓客要如何是被调钓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根据鱼漂的反应来判断调钓的正误。这种方式使用起来是很简单的,建议大家尝试一下。先将半水状态下的鱼漂调三钓三,在半灵半钝的状态下通过观察鱼漂的漂相来初步确定水域内部的鱼情。

假如说在钓客开始作钓以后,鱼漂的漂相反应很明显,但是将鱼竿提起后却并没有鱼,就代表钓得有些过于灵了;又假如说钓客在提竿的过程中有种本来上钩的鱼忽然就跑掉了的感觉,不方通过把鱼漂往上边推一点点来加以调整。

如果说钓客在浮漂连续一段时间没有呈现出什么漂相来,自己打算换一下钩饵的时候提竿,竟意外发现中鱼了;又如果说提竿的时候分明有鱼再钩上,却在出水的时候不慎掉落了,则代表有些过于钝了。这时候怎么办呢?最好是把鱼漂向下拉一点。

第二种方式,是根据已经钓到的鱼身上被钩过的部位来判断调漂的正误。如果使用这种方式,大家一定要将钓上来的鱼直接摘钩看都不细看就放入鱼护离的习惯改一下。而且这种方式适用于已经钓到过几条鱼的情况,如果没有上鱼,是无法判断的。

具体做法为,养成用手摘钩的好习惯。在钓到鱼之后,一定要细心辨别鱼儿中钩的不同部位,并根据这来推断调钓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先要看的是鱼类是被上边的钩拿下了还是被下边的钩捕获了。

加入是上边的钩在不间断地中鱼,则代表钓的有些偏钝了;假如是下边的钩不间断的终于,就说明钓的有些太灵了。不管是过于灵敏还是太过于偏钝,都是需要调整的不理想状态。具体怎么调整呢?文章的上班部分已经提到了,小编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正常来说,当调钓比较合理的时候,上钩和下钩两个鱼钩的中鱼率是差不了多少的。假如说鱼钩是钩住了鱼儿的上唇,而且连续几条都是被钩住的上唇,则代表调钓是正确的。假如说钓上来的鱼连续好几条都是被钩住了下唇部位,就代表钓的又不够灵了。

知道了如何判断调钓正误之后,再给各位介绍两种可以应对多种鱼情的调漂方式。

最常用的一种是很适用于浮钓的。把两个钩都挂上鱼饵,并且保证此时钓组的总重量要小鱼鱼漂的浮力。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在好多状态下钓客都能十分容易就把钩饵放到自己已经选好的水层中。好多钓客都采用这种方式来钓白鲫鱼或者鲢鳙鱼等没有底栖习惯的鱼种。

此外还有一种运用范围较广的不挂饵调漂法。需要提醒一句,这种方法已经不在下调法的行列了。先在空钩状态下调为平水,接着将鱼漂座往高拉,拉到鱼漂尾部露出水面为止。让下边的鱼钩和上边的鱼钩分别保持着触底、悬底状态就可以了。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在天气多变、水情不稳定的情况下。比如所有大风大浪的时候。

以上这些方式,都对识别调钓的正确与否,和快速调整鱼漂来贴合各种鱼情两方面有着很大的用处。各位不妨加以试用。

钓鱼调漂如何调才能最灵敏解析


钓鱼界真论不休的几大焦点之一就是:何为调灵,何为调钝,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学钓鱼只能是越学越糊涂,最后只能是钓进了八卦迷魂阵,最终被调趴下为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析一下。

我对调灵、调钝的观战,是以浮力原理为理论依据,在对几十种浮漂进行了数百次的测试,并通过多年的垂钓初中检验,最终得出的。同某些书上的观点是有很大差异,甚至是完全不同的,读者可以通过初中来检验我的观点是否正确。

一本台钓揭秘书中对何为调灵、何为调钝是这样讲的:调整浮漂超过四目,如调五目、六目等则调灵敏,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垂钓时,浮漂露水目数少于二目,说明浮漂受重力增加则敏感度提高,称钓灵敏;如钓一目、钓半目时浮漂至露水少于四目,肯定是坠已加重,则反应迟钝。

以上观点能看出作者认为浮漂的露出水面目数越多越灵,反之越钝。其理论依据是:调的目数少时比目数多时肯定是坠已加重,则反应会迟钝。

在分析灵、钝前,首先要明确浮漂的灵与钝是以浮漂体现鱼讯时的位移速度和位移量来区分的:漂、饵同步同量位移(不计线长的因素)为灵,浮漂滞后减量位移为钝。

实际影响浮漂位移速度及位移量的因素有以下三个(在双饵离底的前提下):一是浮力和重力;二是水面张力;三是水对浮漂及线组在瞬间移动时所形成的阻力。这如同汽车行驶中形成的风阻近似:同样是迎面角度大,受到的阻力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受到的阻力越大。

前面讲过,无论是调四或调六,当它们立在水中不动时,都是处在二力平衡之中,此时的铅坠在水中的重量均为零。六目的铅坠和四目的铅坠,此时没有轻重之分。所以说,在等同条件下同一支浮漂四目不会比六目迟钝。

另外,从六目加铅皮到四目所加的重量很小,对一支优秀的钓鲫浮漂来讲,可能不足1克;从铅皮的体积来讲,厚不过0.2毫米,长宽在2毫米左右,把它卷在铅坠中,坠的体积不会明显增大,水对坠移动时的阻力也不会因此而明显增加。

当调四目和调六目两支浮漂,被同样的力抻动时,如果四目比六目细,四目受到水面张力的影响会比六目小。

所以我认为调的目数越多越灵,越少越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对浮力和重力的平衡关系的一种误解。

单纯从调漂来讲,我认为:同号同体型的浮漂,调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灵敏;示标目长、粗细相同,同号但体型不同的浮漂调的相同时,细身的灵敏,粗身的迟钝;示标目长、粗细相同,同型不同号的浮漂,调的相同时,号小的灵,号大的钝。

一支示标上下一样粗,而且每目都是等长的浮漂,除了调成平水以外,调到任何目数,灵、钝基本相同。如果因为调的目数低而造成铅坠外径明显增大,瞬间移动时,水对它的阻力也相应增大,那么这种浮漂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调的目数越少越迟钝。

但厂家生产的钓鲫浮漂,一是出于迎合人的审美观,二是为了示标能在快速提竿时不被水的阻力折断,一般都做成下粗上细。所以即使目长相同,体积也不同。

用两支完全相同的浮漂,一支调成六目,一支调成两目。如果它们目长相同,粗细不同(六目比两目粗),那六目的体积肯定比两目大,入水后产生的浮力要比两目大,要克服这个浮力的重力相应要大。通过测试证明,把一块能使两目浮漂下沉到一目的铅皮,加到六目浮漂上,它下沉到不到五目。我 们假设,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鱼用相同的力来吸饵,调成两目的那支浮漂,下顿的速度和下顿量,肯定比调成六目的那支浮漂又快又大。

另外鱼吸饵抻动浮漂,漂在下顿过程中,不但要克服浮力的向上托力,还要克服水对它瞬间下顿所造成的阻力,以及水面张力对示标的挤压力。我们已了解,示标与水面接触的面积越大受到张力的影响就越大,而六目比两目粗,所以受张力的影响就更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示标下粗上细的浮漂都是调的目数越多、越高(接近水面的目数越)越迟钝,调的目数越少、越低(接近水面的目数越粗)越灵敏,调成平水最灵敏。

全方位级差调钓法

浮漂调有灵、钝之分,钓也有灵、钝之分。台钓的观点是双饵离底为钓灵,双饵到底为钓钝。

竞技钓是双饵离底为钓灵;一饵卧底、一饵触底为不灵不钝;铅坠卧底为最钝。它与台钓有两点不同之处:一是确定了不灵不钝的临界点;二是扩大了钓钝的范围,把钝延伸到铅坠卧底,俗称钓底坠。

竞技比赛中,为了能对付各种各样的滑鱼和千变万化的吃口,必须为浮漂创造一个更为宽广的调钓空间,只围绕着双饵离底和双饵到底这个有限的范围来调整钓灵与钓钝是不够的。

为了便于掌握,并考虑到约定俗成的原因,我们把示标尖第一目定为最低目,是最灵的一级;示标根那目定为最高目,是最钝的一级;把调几钓几定为这一级的 临界点。例如调四钓四,就做为四目的不灵不钝的临界点。从调四钓四改为向高钓四目半起,就是从四目这一级的基点开始向钓灵发展,一直可以钓到双饵离底为 止。如果从调四钓四改为向高钓四目半起,就是从四目这一级的基点开始向钓钝发展,一直钓到铅坠卧底为止。可以归纳成:钓目低于调目为钓灵,高于调目为钓 钝。调几钓几为这一目的临界点。

因为示标的目下粗上细,所以调二钓二比调三钓三灵。调三钓三比调四钓四灵,以此类推到最高目。也就是说示标有多少目就有多少个不同级别临界点,而且是 从一目起越来越钝。围绕着这些不同的临界点,又能调出不同级别的灵与钝。例如,调五钓四同调四钓三或调三钓二就属于这三个级别的钓灵;调五钓六同调上钓五 或调三钓四就属于这三个级别的钓钝。无论是钓灵或钓钝,低目总比高目的灵。

当你理解并掌握这种调漂原理之后,在使用浮漂时,能既轻松又准确地知道你的浮漂调在什么灵钝级,钓的是这个级的灵还是钝,并能详细地掌握灵钝的程度。 在鱼情有变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修正浮漂的钓目和调目,或根据情况而更换浮漂。而且这种方法,十分便于钓手做比赛记录,用来做分析。当你总结教训,积累 经验到一定的程度时,遇到鱼情变化,就能准确变招对付自如了。

从理论上讲,一支十目的浮漂,就有十个级别的临界点和十个级别的灵与钝。但不是所有的级别都好用或常用。而且,因材质、外形和做工不同,不同的浮漂有 不同的常用级不不常用级。并且无法硬性确定,只有通过自己在使用中去观察、发现。另外常用级少的浮漂和常用级多的浮漂也是各有优点和专用性,不能以常用级 的多少来认定浮漂的优劣。另外不同材质、不同体型的浮漂,即使常用级相同,实际使用效果也不一定相同。

全方位级差调钓法,是与其他的调钓法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它只告诉你这种调钓方法的机理,而不教条地去规定调目和钓目,一切都需要钓手 用自己的浮漂,根据鱼情和上面所介绍的用漂原理去调钓和修正。而且,任何一种调钓法,都离不开这个原理。当你用其他任何一种方法调钓遇到问题,理不清头绪 时,按全方位级差调钓法去定位分析,很快就能得出结论。

按这种方法调漂时,挂不挂饵已无关紧要。但要用调好的漂去称一下饵重,这样便于你了解双饵在水下的状态,并能按照你的要求去改变它们。

调、钓的起点分析

调四钓二,是台钓的一个标志。在一般情况下,做为学习悬垂底钓的一种简单入门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些年来,它为无数钓鱼人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欢笑,使垂钓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不问水情、鱼情,不论浮漂粗细、大小,不分饵轻重、大小,一律以调四钓二不调钓的起点,是缺少理论根据的。

我查阅了不少都台钓的书刊,除了认为孔雀羽制的浮漂的归零点在四目左右,所以把调四钓二作为基本的标准这一理由之外,没发现其它说法。现已证明浮漂的归零点在示标的顶部,那么以调四钓二为基本标准的观点就缺乏说服力了。

当今,用于竞技钓鲫的浮漂,少则七八目,多则十几目,它们因材质、外形、制造工艺及品质的不同,造成它们的使用性能各不相同。如比赛中盲目调四钓二,获胜的机会肯定要少。

比赛中,在上鱼不好的情况下,一般是先从钓目上做调整。比如说当你发现调四钓二效果差时,肯定是先在调四钓二的基础上,上下调整,如改为调四钓 三、调四钓四或调四钓一,总是围绕着调四做文章。当你在调四的基础上怎样修正钓目都无效时,才会开始怀疑错不在钓目,可能在调目击,也就是说, 当你最终醒过梦来,认识到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调四时,恐怕一个半小时的比赛已结束了。

休闲钓因时间充足,调错了目数,慢慢去找是无所谓的,兴许这还能成为一种垂钓的乐趣呢。而竞技比赛因受到时间限制,要在赛前根据鱼情事先做出正确判断,这场鱼应该用什么漂、调几目,从几目起钓等等,必须心如明镜,并落实到位,而且要制定备用方案。否则,比赛中一步走错就会导致满盘皆输。

所以我认为,竞技钓应该是调无基数,钓无定目,一切要由鱼来决定。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调四钓二,无疑是给自己做了个套,非把自己调死不可。

当你掌握了全方位级差调钓法,在参赛或平时训练时就可以根据经验直接确定起调钓起点。比如,鱼小吃口轻,可以从示标较细的目数的临界点起钓,例如调二钓二;鱼大吃口重,可以从示标较粗的目数起调钝钓灵,例如调五钓三;鱼小口滑,钓灵了常出现顿漂空竿,可以上来就调灵钓钝,例如调一钓二钓三,鱼小口滑饵又轻,可以调平水钓一目。

在鱼密度低的赛场比赛,可以先钓灵一点,让上饵离底,便于抢鱼(引鱼进窝)。在鱼密度高而且鱼口极乱的赛场比赛时,必须从开始就压底钓,一定要让双饵到底。并且要加大饵的黏度和比重,控制进窝鱼数,避免鱼多乱窝。

以上只是举例而已,千万不要照搬。而且,在确定调钓起点之前,先要定漂、定饵、定大线粗细、子线长短、钩型钩号,最后才是确定调钓而已。

一名优秀的钓手对每场比赛的调钓起点,是会极为用心和在意的,绝不会在这点上犯低级错误,一旦选定了正确的调钓起点,很可能在一个半小时的比赛中无需换目,只是偶尔修正一下钓目而已。

要想在赛场上能正确设定调钓起点,方法只有一个:多参加比赛,多积累经验,多总结教训。在平时练习中,虚心学习,善于观察,完全了解浮漂的使用原理并专心读懂你手中的浮漂,对它所表达的语言能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人、漂合一。

钓鱼浮漂怎么调


1. 先任选一支漂,到钓场,漂插进漂座,钩上不要挂食,漂座靠近铅皮座(确保半水),抛竿下水,增、减铅皮使漂尾出水小于全目一目。比如,你的漂尾全目是九目,你就让它出水八目(在水里,往往最后一目与漂身的最上面的锥体混为一体,避开它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换一个说法:手中的漂尾一共有九目,你就先空钩、半水调八目。全目如果是六目,那你就调五目,这是第一步。

2.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任选一个钩挂食,食的大小按你平时的习惯,食要尽量做得粘一些,食不容易化,看漂才准确,抛竿下水,看此时漂尾还出来几目。比如此时漂尾还出水三目,就是说刚才那一个食把漂压下去了五目(8-3=5)。

若再双钩挂食,再抛竿下水,此时漂尾就不会出水面来了。因为一个食要压漂尾五目,两个食就要压漂尾十目,而你只调了八目漂尾,两个食中有二目重力由地面承载。

以上就完成了对漂的认识,就是说,你手中的这支漂,在正常情况下一个食能压五目。不同的漂有不同特点。死板搞调4调2,道理说了一大堆,可怎么能适应各种漂去钓鱼。

3. 找底.把浮漂大概按水深调到位(按常人智慧这总可以做到吧),双钩挂食抛竿进钓点,如果漂尾露不出水面就把漂向上移动一小段(不要一步到位,只动一小段),再双钩挂食抛竿进钓点,反复几次,直到漂尾刚好出水一目多一点就行了。这个过程就叫找底,底找到了窝子也打好了(前面抛了好几竿都挂了双食,并且都留在了你的钓点里,这叫提食做窝)。说不一定最后一竿你的漂像有点异常,你得赶紧提竿,鱼上钩了!

4. 结果是:调8钓1。怎么回事了?浮漂对钓饵提供了7目的浮力,于是两饵中下饵触底,上饵悬空,地面下饵提供3目的浮力。把漂向上再移动一小段让漂尾露2目,则两饵中还是下饵触底,上饵悬空,但地面下饵提供4目的浮力。比较两中情况,鱼吃饵时,由于饵受地面的定力不同,对水面浮漂的影响程度不同,无疑前中影响大一点。也就是钓得比较灵。继续调....直至把漂向上再移动一小段余8目,两饵重力全部由地面承担,坠悬空;移动一小段余9目,两饵重力全部由地面承担,坠触底。钓钝、灵情况,你来分析吧。

5. 那么,增加铅皮,调5时,无论钓平水,还是钓几目,两饵肯定都触底。调?目,钓钝、灵情况,还是你来分析吧。

6. 认识到这――本质的东西,钝、灵钓,粗、精钓就由你掌握了,你想休闲、想用神钓,那是你的爱好。对各种漂的操作,不同重量饵的调漂,也应该可以运用自如了吧。

下面是自己做的示意图,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说出来俺好改正。

调钓方法有多种 简单解析无钩调漂法


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调漂,而调漂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到垂钓者的渔获效果。这主要表现在垂钓者的调漂的灵顿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垂钓者观察浮漂的位移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垂钓者的提竿时机。

若垂钓者不能及时观察到浮漂发生位移的情况,那么垂钓者就不能抓住最佳的提竿时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鱼儿在吃食之后出现跑鱼的现象。而当垂钓者在鱼儿彻底吞食钩饵之前就提竿的话,也可能导致出现溜鱼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垂钓者的渔获。

所以,垂钓者必须要掌握调漂的手法及调漂的诀窍,以便垂钓者可以调出最佳的状态,切实提升垂钓者的垂钓结果。

需要注意的时,一种调漂方法并不是适宜于所有的垂钓方法的,不同的垂钓方法都有着不同的调漂技巧。这就启示垂钓者在调漂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垂钓方法的选择来具体确定调漂方法,以便可以调出最适宜的浮漂信号。

今天,小编在这里主要介绍一种调漂方法,那就是无钩调漂法。

我们知道,调漂就是通过增加或者是减少铅皮,从而改变浮漂在水面上的浮力大小的一个全过程。而浮漂在水面上浮力的大小又是直接和钩饵在水底的状态直接相关的。当浮漂在水面上的浮力越小的时候,水底钩饵在被鱼儿吞食之后,就能比较灵敏地反映到浮漂上,从而提醒垂钓者及时提竿,避免跑鱼现象的出现。反之则相反。

而无钩调漂法也是为了垂钓者可以把握最佳的提竿时机,以便可以真正地提高垂钓者的渔获情况。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无钩调漂法就是说不用钩子的而直接进行调漂。这样一来,不用钩子挑出来的目数就是垂钓者在垂钓过程中的最钝点,从而使得垂钓者可以把握浮漂的最钝点。

而垂钓者挂上下钩且把饵料挂上鱼钩之后所调出来的目数应该就是垂钓过程中的最灵点。当垂钓者了解到最钝点和最灵点之后,垂钓者就能基本上了解到所有的钓点,便于垂钓者进行后续的观察及垂钓工作。其实,无钩调漂法是在我们常用的调4钓2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调漂方法。

而调4钓2的这种调漂方法是众多垂钓者在调漂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调漂的方法,也是经过实践证明比较有用的一种调漂方法。小编在这里就以调4钓2为例来说说,我们在具体的调漂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无钩调漂法。

首先,在无钩的状态下,调半水,然后看目数。此时半水状态下的这个目数就是垂钓者在调漂过程中所需要找的最钝点的目数。其次,在有钩的状态下,找到无钩状态下调半水时出现的目数,此时这个目数就是垂钓者最终确定的最钝点的目数。

再次,在有钩的状态下,挂上双饵,调半水,此时垂钓者观察到的目数就是垂钓者在调漂过程中所需要找的最灵点的目数。最后,在有钩的状态下,挂上双饵,调半水,且使最终浮漂显示的目数要大于在上面调漂过程中出现的目数,此时显示的目数就是垂钓者最终确定的最灵点的目数。

当垂钓者通过无钩调漂法确定了最钝点和最灵点之后,垂钓者在具体的调漂过程中,就可以在最钝点和最灵点之间来回切换,从而找到最适宜的钓点。

当然了,垂钓者在具体使用无钩调漂法进行调漂的时候,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小编在这里所指出的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其他垂钓者可以和小编来信进行交流。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浮漂调钓经典误区解析,你调对了吗?》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调浮漂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