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没口。

打窝后就发窝,而且还能给实口,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只要发窝了,就说明附近有鱼,只要有鱼给口,那就说明窝料的味型、浓度没毛病,只要耐心守钓,就算没有大物,渔获也是可观的;可是有钓友留言,说经常遇到这么个情况,就是窝子也发了,发窝后给口了,还是死口,可是不知怎么回事,没办法连竿,最多连上1~2竿,然后就停口,再过好一会才有一口,然后估摸着差不多发窝后半小时,再补一次窝,马上又有口,但是脸上1~2竿之后,鱼口又慢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鱼群的密度很稀疏么?

进窝鱼,我们认为有两种,一种是因为窝料味型、状态适宜,附近的鱼群被窝料吸引进窝;另一种,我们戏言为过路鱼,也就是单独的1~2条鱼,因为某种原因路过窝子,给了一口,也说不上算不算实口;一般我们分辨是过路鱼还是进窝鱼,只要看鱼口能否连贯,如果鱼口不连竿,就给一两口,随后不管是补窝还是调钓,都没动静了,那基本上可以断定是过路鱼;如果是进窝鱼,那鱼口可能间隔会慢一些,但是一直能连续,但是钓友所反馈的情况,其实形成的原因,则有这么几个可能,钓位不合适、窝料不合适、钓饵味型不对这几个原因导致,这几个原因,都亦可能导致窝子不留鱼。

【情况一】没有精找底,钓点不合适

我们在挑选钓位时,很多时候都强调有草、水流因地形被阻碍、避风等有利因素,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往往都被钓友们忽略,就是不精准找底,尤其是在野钓的时候;野钓之所以建议精准找底,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清晰了解水底地形,知晓我们的窝料、钓饵打到了水底的什么位置;第二,当漂讯有动作时,对应钩饵在水底的位置,我们能判断鱼情是个什么情况;而第一点,往往被很多钓友认为可有可无,认为无非就是会不会挂草、挂底,实际上,精找底,尤其是在野钓时的精找底,还真心不能忽视。

野外水域,既然称一个野,多半都是少人打理,甚至是无人打理,所以水底不可能一马平川,有淤泥、有水草、有乱石,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大的问题,是水底高低不平,而精准找底的最后一个验证步骤,是以钓点为重心,前后左右各30~40厘米测一下水底,是不是地势大致平坦,而不精准找底,是做不到这一点的;那么如果遇到了淤泥底、乱石底、水草底、起伏底、坡底的时候,要么钓饵和窝料不在一个位置,要么钩饵和窝料陷入淤泥中,要么钓饵勉强拖底,窝料早都滑落坡底了。

那自然会出现上述情况,打窝后,鱼群被窝料吸引,都进窝了,但是钓饵和窝料不在一起,或者滑落到坡底了,那自然是偶然给上1~2口,只有打窝、补窝、续窝时,因为窝料和钓饵大致一处,才会给上几口,这就是很正常的情况;处理意见,也很简单,先别着急调漂,重新精找底,确定一下水底的具体情况,只需要以钓点为圆心,前后左右各30~40厘米就足够了。

【情况二】窝料状态不合适

什么是饵料的状态呢?其实就是虚实和溶散,所谓的虚实,就是指窝料中,能雾化的料和不容易雾化的料,溶散,就是指窝料进水后,散开的速度、和区域;我们就算使用玉米、红薯块这类不雾化素饵打窝,也希望把窝料投放区域,控制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这就是控制溶散,那么易雾化的窝料,更是如此,这一点还好,那么很多钓友,在野钓时,往往都忽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窝料的虚实问题。

要么就是实料太多,要么就是全是虚料,实料太多,进窝鱼容易吃饱,比如我们钓鲫鱼,往往鸡蛋大小的窝料,分开使用就够我们钓一整天,如果一次性打下去,并不会让我们连竿一整天,而是最多给上七八口后,鱼口就停了,因为进窝鱼都差不多吃饱了;而虚料太多,进窝鱼觅味而来,但是始终吃不到实料,鱼群中只有几条鱼能抢食到钩饵,大部分吃不到实料,也就散开了,所以我们在配置窝料的时候,讲究虚实结合,就算是用玉米、红薯打窝,那最好也辅以一定的粉饵,这样粉饵溶散、雾化以味型诱鱼,不宜雾化的实料留鱼,虚实结合,饵料集中,及时补窝,这样才能让窝子里持久留鱼。

【情况三】饵料味型大杂烩

曾几何时,老鸟和菜鸟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饵料配方的复杂性,貌似越是高手,就越是把饵料味型比例搞得复杂无比,美其名曰,复合香型,效果如何,那自然有好有坏,但是这就给很多新手带来不好的习惯,总觉得自己水平高,就要多味型搭配组合,才能尽显高手本色,结果是乱七八糟大杂烩,什么味型都往里面凑,不讲主副之分,不讲层次,反正跟着感觉走就没错;

带来的结果就很糟糕了,因为饵料一进水,不管多复杂的味型都会被稀释,这就会吸引附近的鱼群进窝,但是组合在一起的味型,十分奇怪,尤其是添加了莫名其妙的药酒、小药,鱼的嗅觉器官十分发达,这么乱七八糟的味型,只会导致进窝鱼不敢进食,毕竟这么奇怪的食物,就和人第一次吃螃蟹一样,也是得有巨大勇气的,所以进窝鱼就会在窝子内外来回窜,就是不给口,或者给口很少;这种情况,我们称为死窝;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不符合,那多半就是这种原因了,我们摒除那些乱七八糟的组合,挑其中1~2种味型最浓郁的,闻起来最舒服的,就使用这1~2种就可以了。

钓鱼这个事,其实真的和很多钓友评论的一样,真心不是什么复杂的事,大多数问题,其实都是我们在钓鱼过程中,某些细节不到位,或者干脆被忽略了,仔细想想,再捋一捋,就会发现,原来就是这么回事,所以细心、耐心,再细点,大多数问题,其实都可以有效处理。

精选阅读

野钓连竿不已突然停口,别以为都是大鱼进窝了


钓鱼的乐趣,在于得与失都是未知,而野钓之乐,则加深了这种乐趣,因为我们看不见水面之下,所以不管是高手大师,还是新手菜鸟,永远都无法预测下一杆,到底能钓上来个什么东西,而最让人着火的,不是浮漂从头到尾纹丝不动,而是鱼口正盛,连竿的势头正猛,突然鱼口闭停,而且这一停,基本上就宣告可以收竿了。

在圈子里,对于这种现象,主流的说法,是大鱼进窝了,亦或者肉食鱼、甲鱼、螃蟹、虾等进窝了,但是如何处理起来,着实没有什么好办法,不管是更换饵料,还是更换钓组,还是调整钓竿,等到调整完了,鱼早都跑没影了;但是,除了大鱼进窝,其实还有这么几种情况,都是造成鱼口闭停的诱因,而且迹象和大鱼进窝很是相似。

【一】进窝鱼被补窝的动作给惊散了

打窝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其实颇有内涵的垂钓环节;说是简单,不过就是窝料一扔、一抛就了事,说是有内涵,因为打窝需要诱鱼、聚鱼、留鱼,光诱不聚,光聚不留,任凭打窝的窝料有多好,都没有什么好渔获;不说那些复杂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打窝诱鱼,补窝留鱼,但是这补窝的时机、动作,都是颇有些讲究的。

倒不是说补窝有什么标准姿势,而是打窝、发窝之后,进窝的鱼群不论规模大小,大多都是成群聚集在窝子里,所谓的时机,就是就要在窝料快要被吃完,但是还未被吃完的时候补窝,这个时候效果最好;要说动作,主要以轻、准为主;那么怎么判断补窝的时机呢?其实就是连竿时鱼口减弱时,就需要及时补窝;如果此时补窝动静比较大了,那就极有可能惊散进窝鱼,鱼口会马上闭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马上在相隔原钓点3~5米的位置再打一个新窝,最多十几分钟还能继续续口;如果不做这个操作,那在2~3小时之内,鱼口会彻底闭停。

【二】使用商品饵垂钓,导致鱼层出现了变化

商品饵的优点很多,但是万事有利必有弊,比如说商品饵多会雾化,饵料雾化后,大部分沉底,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雾化料会被水底暗流冲刷到离底、甚至半水,如果是打窝发窝之后,进窝鱼被窝料吸引,多会在水底抢食,因为这时候水底的窝料分量最足;但是随着垂钓时间延长,水底的窝料数量减少,进窝鱼会开始抢食离底、半水的雾化窝料,鱼层已经出现了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补窝,让窝点在水底继续诱鱼、聚鱼,那大部分进窝鱼都会离底。

那么这个时候,鱼口闭停之后,并不能马上补窝,因为这个时候我们要判断具体原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饵团减半,因为浮漂的吃铅不变,饵团减小之后,钩饵沉底的速度会减缓,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变相的打个行程,试试有没有截口,如果连续打了好几竿,出现截口,不管是不是死口,都可以判断鱼层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只需要调整钓法,就可以继续续口了。

【三】饵团裸露在空气中,饵料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不少钓友,开饵有一个习惯,就是开大饵,什么叫开大饵,就是一开一盆,一和一大团,但是在保管上,并不怎么花心思,只是对自己正在使用的饵团,会用毛巾覆盖,但是用不了,放在饵盆里的饵料,则是任其裸露在空气中,那么随着垂钓时间的延续,这部分饵料的状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虽然我们在继续使用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揉搓几下,看似状态一般无二,但实际上,饵料的水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具体会怎样,说实话,谁也不知道,因为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空气的湿度、气压、气温等客观因素,都在变化,导致饵料的实际状态,都有着不同的变化,进水后,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溶散,什么时候雾化完,就已经不可预估了,这个时候,到底鱼口有没有,钩上的饵在不在,如果调钓精准,可能还能做个明确判断,如果调钓不精准,那漂目几乎就没什么变化,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鱼口已经闭停了,这种情况,只能建议重新开饵,原来的饵料,都不建议当作窝料,因为香型过浓,扔进钓点的后果,就是香味导致死窝。

以上这三个原因,就是除了大鱼、肉食鱼进窝之外,最常见的鱼口突然闭停的诱因了,仔细说来,大多都是操作不当导致的;因为野钓不同于坑钓,野外食物来源稀少,打窝后,要么不发窝,一旦发窝,只要续窝及时,连竿的节奏会变缓,但是鱼口不会闭停,如果连竿不断,突然闭口,那只要排除大鱼进窝,那多半就是以上三个诱因了。

天冷不停竿,杂鱼停口寻鲫口


天气:阴,小雨

钓场:新安江支流()

饵料:江湖猎人腥天下,红虫粉,蚯蚓。

鱼种:

线组:0.8十0.6

钩型:伊豆2

近几天气温又下降了,在2一8度之间,大部分鱼都已停口,空军大量出现。如果你打窝刚好打到鲫鱼集聚的窝点,算你走运,相反,则一天钓到晚空手而归。因此冬季必须多打几个窝点才能有所收获,但有时打几个也无济于事,还有可能当空军。16号出钓还收获近两斤杂鱼,l7号降温后鱼口稀少。这两天又有许多钓友停钓封竿,等待明年春季了。

明年歙县一百多里的新安江河段有一千五百渔民停止捕鱼,以前按每户渔民年捕一万斤算,每年从新安江捕走就是一千五百万斤鱼。平均每华里的河流内捕走了近十万斤鱼。加上浙江与安徽交界处的浙江江段有几道结实的拦网,使下游的鱼讯期都无法上游到安徽江段内,难怪新安江内安徽段鱼密度稀的可怜。歙县人民政府这次新安江河流禁捕促新安江水资源生态平衡之举可谓相当正确到位。

由于杂类鱼停口,但又不想就此封竿,只有靠运气钓钓鲫鱼了,但我地水域,无论新安江还是任何一条支流,鲫鱼资源是极其匮乏的,要想弄几条鲫鱼真的很难的。记得前年我还是把目标鱼定为鲫鱼,鱼获多那天有六到七斤每条2两到6两的多,最大的土鲫钓到1.3斤,钓的少时每天也有2一3斤。自去年上半年起每次鲫鱼钓不到二斤,从那时便不再把钓鲫鱼作为目标,而是有什么鱼就钓什么鱼,因地制宜吧,可能是前年冬季电工作业频繁而使鲫鱼资源差点遭到灭顶之灾!即便没电死的孕鱼通过电击后它的鱼卵也出不了幼鱼。今年把鲫鱼作为目标鱼的钓友,一天能弄到1一2斤就算是不错了。

目前这季节,鲫鱼早上应该开口的,但一般人冬季早起还是不习惯的,包括钓友,早上天冷恋窝啊。我们年龄大些的上午天冷出钓也不适应,因此我还是选择下午出钓。

吃过午饭就开車出发。今天饵料备二样:江湖猎人腥天下与红虫粉搭配比例为6:25,加入15%拉丝粉。另一为蚯蚓活饵。这都特地为鲫鱼而备,二种饵料任其选食。二种饵二根钓竿,以前是一根钓竿挂二种饵,一钩商品饵一钩蚯蚓,这样对提竿时间掌握不准确。因为商品饵拉饵漂动就要提竿,而蚯蚓饵漂动要视蚯蚓大小待三至五秒提竿。

钓点就是16号那天钓点的右边几十米,因为那个钓点已有钓友在上班了。窝料很简单,二把碎药酒米,其实酒米是鲫鱼窝料的最佳选择。

冬季发窝1一2小时就算是快的,如果窝点附近没鲫鱼可能半天也发不了窝,过一晚第二天有可能发窝,但有的窝点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也发不了,这样的点生成就是死窝,有可能该钓点的水底环境不适宜鲫鱼栖息。钓友们如果遇到头天下午打的窝第二天下午还没鱼,就必须放弃这个钓点換别处了。

十二点窝料下水,二点半浮漂才有动静,提竿中小鲫一尾约一两多,这说明已有鱼群入窝了,无论鱼群多少和鲫鱼大小都必须守钓。半小时后一尾三两多的入护,随后又上了几尾小的。

钓杂类鱼我一般三点半就收竿了,今天由于目标是鲫鱼,收竿时间适当退迟。因为鲫鱼在天黑之前有一个吃食高峰段。

到四点二十分天色渐暗,收竿班师。今天共钓获七条鲫鱼,其中江湖猎人腥天下饵料钓了四条,蚯蚓饵钓了三条。其他钓友有一人钓了六条小鲫,另一人钓了有十几条奶鲫,其余人空军。看来冬季鲫鱼对腥饵和活饵各有所爱,二种饵功效各有千秋。在我地水域鲫鱼资源匮乏的今天能弄几条鲫鱼上岸也真的算不错了,这几条鱼还是把它放生到朋友的养鱼塘,让它们繁衍后代,造福人类吧!

感谢各位大师各位钓友的热忱支持,祝大家生活愉快,出钓爆护!祝平台继往开来,兴旺发达!

今天从平台发布的预报来看,近几天对钓鱼者不利啊!

虽然天气转冷,钓鱼人热情不减啊!

左边钓友早巳上班

右边远处有几个钓友

对面右边有钓友正在施钓

对面左边也有钓友开钓

本人常用的饵料一一江湖猎人腥天下

平台商城购的拉丝粉,成丝快,饵丝多。

正在拉饵入水,状态很好。

正前方

今天钓了几条鲫鱼,全放流给朋友的一个鱼塘,以便让它长大在那儿衍繁子孙。

它两好象在议论着什么?

自己的垃圾和别人的一并入袋放車里带回入垃圾桶。

今年春季收获的三斤三两鳊鱼镇楼,用1十0.6十伊豆2号线组钓获。今年钓到的最高价值一条鱼,十几斤的那条鲤鱼价值没它大。

下竿还没多长时间,鱼为啥突然就停口


对于钓友来说,大家钓鱼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渔获多多,尤其是在垂钓的过程中,有个慢连的过程,这样的感觉比较爽,不仅如此还会被身边钓友夸张。当然这仅仅是希望,有些时候我们刚刚下竿时间还不长,鱼出的好好的,突然鱼就停口了,好像是商量好一样,半天没鱼在来吃。很多钓友呢都归根于是水里没有鱼了,其实这只是借口而已,钓友没有找到原因只能是干瞪眼,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问题,都是因为钓友自己导致的。接下来呢钓友们就随着我的分享往下看,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垂钓时哪些问题会导致鱼突然停口。

1:钓友们应该都知道,钓鱼的时候我们会打窝诱鱼,等窝内的鱼来了,下竿一条一条的垂钓,但是很多钓友在享受上鱼的同时,疏忽了一点,窝内的窝料少了,聚集的鱼在停留,但不能在诱更多的鱼来了,你一直垂钓,那么只会把窝内的鱼越钓越少,很多时候都是忘记了补窝导致,所以钓友要记得补窝不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鱼在水中相对是比较灵活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些时候外界发出是一些声音就会吓到鱼,很多时候钓友们抛竿提竿的时候都会大喊大叫,这其实就是鱼闭口的问题,你都吓到鱼了怎么可能钓到它呢,当然有些钓友肯定会说,说个话提竿就吓到了,钓友不要小瞧哟,还有就是手机铃声要小,钓位保持安静,就能规避这个情况,

3:钓鱼的时候饵料是少不了的,很多人呢都会提早开很多,前期使用的时候,状态是不错的,但是在光照下饵料水比就会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饵料状态就会变差,不能满足鱼的需求了,这样的情况下鱼就会出现停口了,比如说饵料比较散或者雾化太快了等等,所以不要开过多的饵料,哪怕是用一会钓友在开,也别一次开很多,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用不完的饵料尽量用,毛巾盖住不要把玩,要不也会导致状态差鱼停口的情况。

4:钓友们在钓鱼的时候,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压或者温度升高等等,鱼突然停口很有可能是因为鱼改变了水层,当然不一定会上浮,但是会改变水层,所以导致鱼停口的问题找到了,钓友们就可以尝试从找鱼层入手,一点一点的上调,直至鱼给口,这样钓友们就可以解决了。怎么样钓友们这下知道是什么问题导致鱼突然停口了吧,所以钓鱼的时候的灵活运用,不要那么死板干等,不然遇到问题了你就不知道怎么解决了。希望上面分享对大家有帮助,下期分享再见了!

垂钓时鱼儿轻口与停口的原因分析


钓鱼人虽然享受的是垂钓的过程,钓的是一份快乐,但有时候鱼口不好心里当然还是很不爽的。我们在实际施钓的时候,还是比较关心鱼口的状态,当漂相出现了轻口或生口,猾口甚至停口时,我们还是要分析分析原因,想一想对策。

1、鱼儿轻口的原因及其对策

当漂相反应很不明显时,一般就是鱼儿吃钩饵的动作很轻,浮漂的动作仅限于一目以下,钓者观漂时很难观察到。鱼儿轻口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跟鱼是否饥饿有关系,鱼儿不饿,难道能强迫它吃钩饵不成,这是容易理解的。

二是跟鱼群的数量有关系,鱼群的数量较少,密度就很低,有的是食物吃,根本不必抢食,所以吃起来就慢悠悠的,还要好吃才愿意吃,基本上是试探性质的吃,有时候甚至含而不食动作十分轻微。

三是跟鱼的体型有关系,一般体型较大的鱼比小鱼的胆子小一些,吸食钩饵很谨慎从而动作很轻。

四是跟鱼种有关系,往往鲫鱼鲤鱼咬钩显得很轻。

五是跟温度有关系,深秋到冬季或者初春,鱼儿懒得开口吸食钩饵,行动迟缓,吸钩很轻。

我们可以将诱饵做一下调整,尽量使用少且精的诱饵,抛出的钩饵也要小而精。还可以适当增加抛竿的次数,动态诱鱼上钩。当诱鱼有了一定的效果后,窝点中的鱼达到一定的数量,它们就会逐渐出现抢食钩饵的现象,一旦开始抢食就不会再是轻口了。

轻口就要用比较灵敏的钓组,就是使用细线小钩与小的浮漂,调漂趋于灵敏状态。除此之外就是观漂要仔细,盯漂重在一个盯字,就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发现轻微讯号,可以及时提竿。

2、鱼儿生口,轻松施钓

有些鱼儿从来没有在窝点被吓跑的经历,或者一次都没有碰到过钩饵,这些鱼儿的吃口就是生口,它们吃食就显得大胆而直接。由于对钩饵的经验太少,这些生口的鱼儿只要肚子没有吃饱,就会见到钩饵就要吸食。所以对钓者来说是很好施钓的,我们完全可以轻松施钓,享受一下鱼获多的滋味。

3、鱼儿警惕,吃饵谨慎

有的鱼已经有了被钓的经验,甚至是多次被钓后又放回水体,他们以后就有了很高的警惕之心。它们不会一发现钩饵就去吸食,而是需要先在一旁磨磨蹭蹭、观察试探,不断吞吐反复涮饵,有时还将钩饵含在嘴中但就是不吞进去,这时就会出现很乱的漂相,提竿则为空竿。

还有一种原因是饵料虽好,但是鱼儿不饿,像一些养殖鱼塘或者供游览的水域,这样不饿的鱼儿很多,就只会在钩饵旁挨挨擦擦而不就饵。

我们对付这样的猾口鱼最好新开辟钓点,在同一水域施钓最好不钓老的窝点。在有水草的老窝点,要尽量离老窝点稍微远一点,效果都会相对好一点。

诱饵不要太抛撒得多了,聚窝慢一点都无妨,因为我们的目的是鱼儿愿意吃饵。为了降低鱼儿的戒备之心,减少它们吞食钩饵的难度,我们最好配偏细小的钓组,将鱼儿挨擦钩饵的漂讯忽略掉。

4、鱼儿停口不着急,调整时段与钓点

鱼儿不开口吃饵比较麻烦,有的鱼儿是间或停口,有的是接连几天都不吃饵。造成它们停口的原因有很多,规律还真是很难摸清。

一是水体内(一般在养殖鱼塘最常见)有大量的饵料投入,它们吃的太多根本不饿;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等到下午或傍晚出钓,也就是等鱼儿饿的时候再去垂钓,鱼儿消化完了食物才有可能再次觅食,晚一点出钓效果就要好一些。

二是鱼儿在水体内曾受到过不小的惊吓,比如大鱼上钩之后又拼命挣脱跑鱼,将窝点的其它鱼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再就是水体中曾经炸过鱼。

三是有猎食者或人类的伤害使它们惊恐逃窜,哪还敢进食,小命儿不要了吗?比如被电过的鱼就有可能几天都不会进食的。

四是当水体受到污染,鱼儿的生命体征不正常了,不能开口进食了。

五是水温突降,或者有新水注入,新水与水体中的水温差别太大,影响了鱼儿的生存环境,进食习惯受到临时的改变;

六是鱼儿已经得病,有的是传染性的疾病有的是消化类的疾病致使它们不再进食。

七是水体溶氧量太差,致使鱼儿浮头,鱼儿缺氧不会进食。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更换钓点,去寻找那些流动的水域施钓,因为流动水域溶氧相对稍高,不至于停口。可在流动比较缓慢的溪流河道边施钓,挂蚯蚓作饵或者挂附钩性强一点的钓饵施钓。也可将商品饵的黏度加大一点来钓跑铅。

以上几种情况不会集中在一起出现,鱼儿吃口不佳的情况十分复杂,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想出对策。方法采用得当就会出现鱼口好的转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成为经验丰富的钓者。

野钓过程中,遇到连竿过后遭遇停口的3个原因


钓鱼人都明白,野钓中的鱼情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就比如前一个小时还连竿上鱼,可之后却一直没口。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可根据本人的作钓经验,觉得最主要的原因也就只有以下这3个,所以现在就跟大家一一来分享,喜欢钓友们能够喜欢接受。

1、钓点鱼少,应及时补窝

打窝和补窝,看似都很简单,可里边却蕴藏了很大的学问。就比如补窝时间的把握,有些人在作钓过程中,不是不知道要补窝,而是忘了或者错过了最佳的时间,所以如果在作钓过程中,若是发现钓点处的鱼星或者鱼口有所减少时,就应该立即补窝,以防止造成停口现象。当然在补窝期间,动作一定要轻,否则也会惊走窝内原有的鱼。

2、气温下降,应更换饵料

众所周知,深秋季节的早晚温差非常大,有时白天只要穿一件衣服,而到了晚上,披件外套都觉得有点冷。因此深秋季节钓鱼,出钓前一定要多备几款饵料,以备不时之需,就比如白天作钓时,由于气温高,所以饵料味型就应该以香为主。可到了夜钓期间,如果继续使用白天所用之饵,也许会造成停口的现象,所以钓鱼用饵一定要根据气温变化来灵活搭配。

3、鱼层变化,应改变钓法

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鱼层发生了变化,但作为一名钓鱼人,脑中一定要有一个概念,那就是鱼情变,所用的钓法也要随之而改变。就比如刚开始钓底,可由于饵料雾化太大,钓点处诱来的鱼过多而造成窝乱,这时钓者就不仅要控制饵料的雾化,而且还应该以钓行程为主。

小崔解读:钓着钓着就停口?跟溶氧有关


近几年黑坑的全国流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钓友向我问起关于黑坑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中,就有一个关于为什么刚开始钓的时候有口,太阳一出来了,就突然停口的问题而就着这个问题,我接着上篇继续聊关于水中溶氧的话题,在上篇中我说明了温度、活性、食量的关系,而最重要的条件还是水里的溶氧,这些条件都是相互关联的,我尽量说清楚一些,钓友们可在实际作钓中,反复验证这些关键点,那么大概的关联是这样的:

温度高,鱼类活性就高,活性高,食量就大。但是,温度高了会有一个弊端,就是温度高了,水中溶氧就低,鱼密度大,鱼的体质差,或者水质很差,就会使鱼马上缺氧!相反,温度低,水中的溶氧就会增加,在水质差的地方鱼反而会好钓!也许这个时候你可能看的有些迷糊,别着急,听我慢慢说。像黑坑钓友说的问题一样,早上出鱼很好,那么原因是:

1、新撒的鱼密度够。

2、经过一夜了,水温降下来了,水中溶氧也增高了,再加之有些鱼塘开竿前会打氧,水里溶氧充足,鱼很爱开口。

不开口的原因是:

1、大量的饵料与添加剂进入池塘,使水质快速恶化。

2、太阳出来后,水温迅速升高,溶氧降低,鱼马上停口。

那这种情况只有黑坑才能出现吗?其实不是,这些年我发现,水质相当好的地方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曾经做个一个实验,把一个清澈见底的水域中的鱼,钓起来带回家养,发现很难养活,原因是鱼在这种高氧环境下已经习惯了,对水中溶氧要求太高了,稍微差一点就不行了,反而,我把水质极差的环境下的鱼,也带回家,发现简直太好养了,有点水就不死!

大家思考一下,这说明了什么呢?这些年我在自然环境较好的水库里钓鱼时,也发现了只要温度过高,即使水质很好,那么鱼也是不好钓的,所以,像上篇中我所讲的,温度、活性、食量,这三样是基础,但与溶氧还是矛盾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溶氧的问题拿出来单说的原因。

温度是基础,没有温度肯定没有活性,没有活性就没有食量,可是温度高了溶氧还会降低!那怎么办呢?这就要涉及另外的条件了,这就是为什么我钓鱼的时候,会选择风向和严格选择水深的原因了。

举例:我来到了一个水质极其好的水域,大太阳天,温度很高,那么我首先是确定温度高了,鱼就会有活性和食量但是却没口,这时候,我就会打听这里的鱼情,是不是阴天下雨的时候好钓,或者刮大风好钓,如果是,那么我的应对就会是要么选择下风口,如果没风!我就会重新找水深,因为水深了以后温度会低,相反的溶氧就高!没准鱼更好钓,那么这些就是钓鱼的基础,而除此之外,还有鱼类的状态和养成习惯共生鱼种的关系,都和你最终的钓获是有关系的!

但水中的溶氧,是在温度、活性、食量之上的又一个钓鱼的重要基础,必须要了解。我再拿黑坑举例:假设鱼坑老板拉来的新鱼有几种:

1、在水质较好的水库中网箱养殖的。

2、水质较差的水库中自然养殖的。

3、池塘中高密度养殖的。

4、拉回来的鱼在本塘养殖的。

5、自然养殖的拉回来,用网箱圈养的。这些都是有不同的状态差异,和鱼类不同的生长溶氧环境,这就又涉及到了鱼最终的开口状况的。

无奈!现在的钓友真不知道怎么了?可能我说的这些从来不考虑也不去想,就认为有什么神奇饵料,或者神奇小药就会让你钓的更多,还有自作聪明的人搞增氧颗粒,我特别好奇的想问问您,真的给你带来了神奇吗?把你打得半死,你还有心情吃东西吗?难道说把东西里掺上金创药你就吃了吗?别再认为钓鱼简单了,别再认为漂一动就提竿那就是会钓鱼,没有理解和基础,只能让你越钓越糊涂。

停口之后,到底是该调整饵料,还是应该调整浮漂


在钓鱼时,我们总希望连竿,但是,不管是野钓还是黑坑,在实战时,指望连竿从头到收竿,都不怎么现实,所以,所有的钓友,都要面临这样一个选择,如果遭遇了停口,到底是调整钓组的灵顿、离底,还是调整饵料的味型、状态,因为实战告诉我们,停口之后,如果不能及时续口,那这个钓点在1~3小时之内,可能就没戏了;但是为什么说这个选择比较纠结呢?

倒不是说不能先调钓,再换饵,而是鱼口闭停,如果不能在短时间继续续口,可能停口就要持续好一会了,运气比较好,三五把酒米、酒麦撒下去,可能最多3~5分钟就可以续口,也有可能浮漂调钓之后,下竿就能续口,但是更多的情况,是一番操作之后,停口依旧,那么在遭遇停口之际,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其实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然后再做出判断,因为所谓的停口,原因很多,比较常见,是窝料已经把附近的鱼都吸引的差不多,如果需要继续发窝,就的得等较远的区域,把鱼给吸引进窝;再者,就是鱼群中,生口的、给口猛的,已经入护了,剩下的多是老滑鱼,钓组过于灵敏,很难继续抓口;第三种,有大鱼进窝了,原来的小鱼要么入护了,要么就被惊吓的逃散了,而原本的钓组,相对于大鱼来说,饵团已经雾化了不少,而饵团的体积又吸引不了大鱼,此时的钩饵,就不在水底;第四种,打鲫鱼窝料,吸引鲤鱼进窝,亦或者打鲤鱼窝,鲫鱼进窝,浮漂的吃铅对应的目标鱼,不太合适;那么这几种情况,我们处理的办法,思路,都不太一样。

第一种、窝料把附近的鱼吸引的差不多了,需要提前补窝、续窝

如果是窝料的原因,导致了鱼口渐停,其实是有征兆的,比如说,我们连竿的时候,大约1~2分钟能上一条鱼,但是突然鱼口略慢,变成了2~4分钟,甚至是3~5分钟才上一条鱼,这个时候,十之八九是就窝料快被吃完,亦或者进窝鱼的数量减少了,这个时候,就要在上鱼、起鱼后,赶紧补窝,可以适当的偏离原来的窝点,不一定需要挨着原来的窝子,但是窝点之间的间距,不宜超过2~3米,再多,就相当于重新打窝了,那发窝就更慢了。

而在原有的窝点挨着2~3米之内,再续个窝,将钓点放到新窝点,如果鱼口很快续上了,那就可以继续施钓,如果鱼口越来越慢,那基本上就可以确定,窝子附近的鱼,要么入护了,要么就惊散了,建议原有窝点和新补的窝点多补点窝料,然后改钓钝,等着较远的区域,能有新鱼被吸引到窝点来。

第二种、生口鱼没多少了,都是滑口鱼了,这个时候就要改钓目,建议以钓钝为主

鱼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既有从众习性,也就是一旦有鱼群聚集在一起,不管有食物还是没有食物,其他区域的同鱼种淡水鱼,都会聚集在一起,而且规模越来越越大,同时,就算身边的鱼频繁消失,除非鱼的密度变得非常的稀疏,否则都没什么反应;其实这是因为鱼的密度稀疏了,而且生口的鱼,基本上都钓完了,剩下多是比较狡猾的滑口鱼,其实要判断这种鱼情,也是有迹可循的,主要从漂相上就能判断出来;

如果连竿过程中,鱼口停、缓,而漂讯开始杂、乱、碎,讯号越来越小,越来越弱,那就说明符合这种情况了;因为剩下的滑鱼,进食的习性就是以涮饵为主,但是给口的力度不会多大,漂讯类似小鱼闹窝,但是又不如小鱼闹窝,那么大的幅度;只要出现这种迹象,我们只需要及时把钓目调低,这样让钩饵落底,甚至把铅坠尽量靠近水底,这样滑鱼怎么涮饵,都会被过滤掉杂、碎的讯号,只有死口,才会有漂讯,这样鱼口虽然慢一些,但是鱼口不会停。

第三种、大鱼进窝,需及时改调目

当有大鱼进窝时,连竿的停口,是很突然的,完全没有任何迹象,用个具体的词来形容,是说停就停;当然,鱼口突然闭停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大鱼进窝,也可能是螃蟹、甲鱼、淡水虾进窝,具体什么进窝,先不讨论,但是当大鱼、食肉鱼进窝之后,这种迹象是很明显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及时调整调目了。

这是因为,相对于目标鱼而言,较大的鱼进窝之后,原来的饵团相对就小了,就算被大鱼进食吞咽,也很难刺鱼成功,当大鱼吞咽钩饵有异物感的时候,就会吐出钩饵,当大鱼来巡巡曳时,没有合适的饵料进食,很快就会出窝;当我们判断有大鱼进窝后,就应该及时增加饵团体积,如果有必要,可以用大号鱼钩,这样饵团的雾化周期也会长一些,更有利于我们守钓大鱼,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把调目增加,要不然整体钓组就偏钝,很多大鱼试口的信号,很难抓住,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调高钓高,如原本的调五钓三,改为调六钓四,这样抓口的效果就更好一些。

第四种、窝料吸引的目标鱼发生了变化

这种情况很难解释具体原因,比较常见的鲤鱼料吸引了大量的鲫鱼进窝,当然,鲫鱼饵吸引鲤鱼进窝,也不是不可能;但不管是哪一种,都会通过浮漂的漂讯,给我们带来错判,如鲫鱼料吸引了鲤鱼进窝,因为我们用的是鲫鱼漂,吃铅很小,相对而言,窝料的数量也不会很多,可能进窝鲤三五口就把饵料吃完,而且小钩号也很难刺鱼成功,鲤鱼出窝之后,表现的迹象就是鱼口闭停了;这种情况,判断起来也很容易,如果是鲫鱼料吸引了鲤鱼或者其他大鱼进窝,则很容易出现死口黑漂,但是不太容易提竿,很类似拔河或者挂底,这就是刺鱼,但是没有刺成功,鲤鱼直接脱钩了,这个时候就不要继续试口了,该换一下子线,临时挂点鲤鱼饵,离钓点相隔2~3米重新下杆,就有很大的几率再钓鲤鱼。

如果是鲤鱼料吸引了鲫鱼进窝,这也是常识,尤其在野钓中,因为鲫鱼口脏,而且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因为我们目标鱼是鲤鱼,用漂也是鲤鱼漂,吃铅比较大,鲫鱼抢食钩饵,会因为钩号大、浮漂浮力大,多给漂讯,但是都不怎么容易抓死口,如果我们频繁提竿,抓不住死口后,鲫鱼被惊吓的四散,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停口;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如果多有顶漂,但是幅度不大,那就多半是这种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再上一副鲫鱼线组,在钓点附近下杆,暂时以钓鲫鱼为主。

在实战时,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而我们只需要耐心分析一下原因,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就有很大的几率,继续连竿,当然了,也不是说,按照以上方法,就一定能续口,但是只要符合上述这几种情况,那续口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鱼儿停口原因、应对技巧分享


钓鱼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自己的鱼口不断,刚开始钓着比较过瘾,但后续突然鱼不给口了,这让很多钓友都懵逼,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为了不再让钓友困扰,今天老曹给大家来分享一下鱼口停口的原因,和一些应对的技巧,如果你想改善,那么就不要错过今天的分享,因为这些都是本人垂钓经验总结得出来的!

停口原因1:钓鱼的时候,不仅自己在钓别人也会参与进来,有可能是旁边钓友打窝让鱼受惊了,或者是对方的饵料窝料味道比较好,导致鱼儿跑到那边去了,自然这里就没口了!

钓鱼

应对技巧1:出现了上述情况,钓友可以继续补窝,很多时候大家前期诱鱼的时候会打窝,但钓着鱼的时候就忘记补窝了,导致在窝内的鱼没有食物吃,自然有其它东西的时候,就会跑去吃了!

停口原因2:水里面的鱼有被钓过的,有没有被钓过的。很多时候前期钓的都是没被钓过的鱼,这样的鱼吃口比较猛,而后续停口都是狡猾的鱼,所以就没有了起初的鱼口了,因为它们吃饵比较小心!

饵料

应对技巧2: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钓友完全可以改变用饵料策略,因为这种鱼狡猾了,对饵料的状态味型比较熟悉,之前的饵料就不能用了,尽可能的选择雾化低饵料味型淡的饵料,来满足鱼儿的需求,这样就不愁钓不到鱼了!

停口原因3:鱼在水中是有天敌的,比自己大的鱼,比较凶猛的鱼,当这些鱼来了之后,原本鱼儿都会被吓跑,导致窝内没鱼可钓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钓友赚到了,因为可以钓大鱼了!

渔获

应对技巧3:钓友可以尝试更换钓大鱼的饵料,钓大鱼的线组,然后从新调钓。如果有口了,那么钓到鱼就容易很了,另外用饵的时候,味型偏向腥味一些,凶猛的鱼都比较喜欢,这样不管来什么鱼都能钓!

小崔解读:钓着钓着就停口?跟“溶氧”有关


近几年黑坑的全国流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钓友向我问起关于黑坑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中,就有一个关于为什么刚开始钓的时候有口,太阳一出来了,就突然停口的问题而就着这个问题,我接着上篇继续聊关于水中溶氧的话题,在上篇中我说明了温度、活性、食量的关系,而最重要的条件还是水里的溶氧,这些条件都是相互关联的,我尽量说清楚一些,钓友们可在实际作钓中,反复验证这些关键点,那么大概的关联是这样的:

温度高,鱼类活性就高,活性高,食量就大。但是,温度高了会有一个弊端,就是温度高了,水中溶氧就低,鱼密度大,鱼的体质差,或者水质很差,就会使鱼马上缺氧!相反,温度低,水中的溶氧就会增加,在水质差的地方鱼反而会好钓!也许这个时候你可能看的有些迷糊,别着急,听我慢慢说。像黑坑钓友说的问题一样,早上出鱼很好,那么原因是:

1、新撒的鱼密度够。

2、经过一夜了,水温降下来了,水中溶氧也增高了,再加之有些鱼塘开竿前会打氧,水里溶氧充足,鱼很爱开口。

不开口的原因是:

1、大量的饵料与添加剂进入池塘,使水质快速恶化。

2、太阳出来后,水温迅速升高,溶氧降低,鱼马上停口。

那这种情况只有黑坑才能出现吗?其实不是,这些年我发现,水质相当好的地方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曾经做个一个实验,把一个清澈见底的水域中的鱼,钓起来带回家养,发现很难养活,原因是鱼在这种高氧环境下已经习惯了,对水中溶氧要求太高了,稍微差一点就不行了,反而,我把水质极差的环境下的鱼,也带回家,发现简直太好养了,有点水就不死!

大家思考一下,这说明了什么呢?这些年我在自然环境较好的水库里钓鱼时,也发现了只要温度过高,即使水质很好,那么鱼也是不好钓的,所以,像上篇中我所讲的,温度、活性、食量,这三样是基础,但与溶氧还是矛盾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溶氧的问题拿出来单说的原因。

温度是基础,没有温度肯定没有活性,没有活性就没有食量,可是温度高了溶氧还会降低!那怎么办呢?这就要涉及另外的条件了,这就是为什么我钓鱼的时候,会选择风向和严格选择水深的原因了。

举例:我来到了一个水质极其好的水域,大太阳天,温度很高,那么我首先是确定温度高了,鱼就会有活性和食量但是却没口,这时候,我就会打听这里的鱼情,是不是阴天下雨的时候好钓,或者刮大风好钓,如果是,那么我的应对就会是要么选择下风口,如果没风!我就会重新找水深,因为水深了以后温度会低,相反的溶氧就高!没准鱼更好钓,那么这些就是钓鱼的基础,而除此之外,还有鱼类的状态和养成习惯共生鱼种的关系,都和你最终的钓获是有关系的!

但水中的溶氧,是在温度、活性、食量之上的又一个钓鱼的重要基础,必须要了解。我再拿黑坑举例:假设鱼坑老板拉来的新鱼有几种:

1、在水质较好的水库中网箱养殖的。

2、水质较差的水库中自然养殖的。

3、池塘中高密度养殖的。

4、拉回来的鱼在本塘养殖的。

5、自然养殖的拉回来,用网箱圈养的。这些都是有不同的状态差异,和鱼类不同的生长溶氧环境,这就又涉及到了鱼最终的开口状况的。

无奈!现在的钓友真不知道怎么了?可能我说的这些从来不考虑也不去想,就认为有什么神奇饵料,或者神奇小药就会让你钓的更多,还有自作聪明的人搞增氧颗粒,我特别好奇的想问问您,真的给你带来了神奇吗?把你打得半死,你还有心情吃东西吗?难道说把东西里掺上金创药你就吃了吗?别再认为钓鱼简单了,别再认为漂一动就提竿那就是会钓鱼,没有理解和基础,只能让你越钓越糊涂。

由手杆“停口”现象引发的思考


一、

经常野钓的人都知道在大湖垂钓经常遇到突然一段时间浮标就像丢入水缸里一样,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纹丝不动,不仅仅是鲫鱼咬钩没有了,就连讨厌的麻鲹也变得无影无踪了。对于这种现象,钓友们给了一个形象的名称停口,或者断口。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文章介绍,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大鱼进窝了。所加大钓饵的体积,以保持抛竿频率,就成为很多钓手迎接大鱼的必做的功课。

想起来也对,从鱼的食性上分析,很多小鱼吃的东西,大鱼一样喜欢。从饵料上分析,竞技钓法中的粉饵很多就是针对大鱼的食性而配置的,尽管饵料不能100%避免小鱼的骚扰,但大鱼肯定会在小鱼的抢时中得到信息那里有美味。根以往的经验和文章介绍,此时水中的大鱼会慢慢的游向小鱼抢食的地方看个究竟,然后被水中雾化诱饵吸引的口水直流。所以很多停口是大鱼来了后驱赶小鱼造成的。因为大鱼也想吃那美味佳肴,岂能看着小屁崽儿们中饱私囊,而不去上贡。所以此时大鲤大草甚至大鲢等很多的大物就成为钓手们的博弈对象。

有经验的钓手此时会换线甚至换竿,用那种可以抵抗大鱼挣扎的、彪悍些的钓组,换上更大的饵料团,准备与大鱼搏斗。

其实经常在大湖野钓的钓手都知道,大鱼不期而至是没有很多迹象的,停口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以上,而且多数时间就在停口几分钟之后。以至于很多钓手无法判断是不是大鱼来了,在还没有来得及更换行头的时候就出现那久违的有利下顿,扬杆、中鱼、失控然后就是为断线跑鱼而捶胸顿足。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再发生,一些钓手就在手杆上了车盘,也就是可以放线的装置,以亡羊补牢措施避免历史悲剧的再次上演。

在竞技钓比赛中,有两场混重,其打法很多就是根据野钓的特点而设定的,只不过是钓池不大,钓手相互之间坐的很近,所以齐竿线能够减少钓手在控鱼时相互的干扰。加上没有放线装置,对钓手的控鱼技巧有更高的要求,其激烈程度比有车盘要多得多,观赏性十足。

但随着近年来竞技钓手走向大自然,进入野钓的行列。一些竞技钓法的行头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几千上万元的钓竿频频抵挡不住野性十足的大物的攻击而损害,这不仅仅让钓手们心疼那新爱的工具,更是为那还没有露面的MM而遗憾多日,甚至一生。

当然,一些精明的商家也看到了商机,体轻、梢软但腰力十足前打杆就诞生了。为此,我也在钓大湖的行头中,添置了黑雕工房,去应付那不期而遇的停口后的惊喜,而且收获颇丰。

可是就在我得意的小中挑大的时候,今年在长寿湖垂钓时的停口现象出现了悄然的变化,一停就是一两个小时,而且不仅仅是在午时。尽管我不停地抛杆做窝、调整饵的位置和状态,甚至都拉浮拉到了水皮,鱼儿仍不见踪影,这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二、

生物链上分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家都知道;长寿湖里有鳜鱼也人人共知,但这种鲫鱼、翘壳、鲹子集体停口更多的让人联想是其他的原因,比如:气压、时辰或者水温,甚至是否是地震的前兆等等。

为此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全场停口,也就是满目钓场钓手基本上都在无奈的休息;二是局部停口,也就是附近的几个钓友出现停口。

针对全场停口,我采取的是看天气、测气压或者少撒几颗酒米略略休整一下。如果气压没有降低,我就拿起路亚杆,登高远望,寻找打鱼的踪迹,然后舞上几杆,不时有惊喜出现。

如果是局部停口,以前我就会改变一下饵料的胃口,或者拉拉浮,耍耍鲹。过过塘钓的瘾。

现在就不一样了,经我初步判断,多半是鳜鱼群进窝了。

其实很多蛛丝马迹已经向我们提示:

在一个窝子里,不仅仅是一条鳜鱼上钩,就常出现2~3条鳜鱼在一天内出水的战况;

小鲫鱼越来越少,鲹子也越钓越大,很可能是小鱼大部分被如此多的鳜鱼吃掉了;

有的湾子今年已经出了近百条鳜鱼了,但还是有鳜鱼在疯狂的咬钩;

以前鳜鱼仅仅在几个水域被擒,而今年几乎全长寿湖都在出货。

为此,我做了个大胆的判断,因为水中的鳜鱼大多数已经长到1~2斤以上,摄食量激增,水中的食物链没有以前那么丰富了,死守一片小小的领地已经满足不了进食的需要。所以鳜鱼3~5成群的到洄游猎食也是这种断口的原因之一。

说起来有道理,但要进行试验,以证明我的判断。但放手线、布弹簧杆不是我的最爱,如何用手竿或者路亚对付鳜鱼群才是我真正的期待。为此我分别作了尝试,并且对钓组、钓法进行了改良,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部分改良:针对竞技钓法的特点,在手杆上进行改良:首先做钓组上的文章,1.2号主线齐杆加大到1.5~2.0,0.6号~0.8号子线200mm加大到1.0~1.2,5号以上无倒刺细条钩改用6~7号无倒刺硬条钩,小号8字环加到中号,碧水行3号有放大目的阴天漂,杆子尽量选4.5~5.4米的杆尖梢软、腰力十足的轻型硬调拔节钓竿,配有弹性的失手绳;然后是关键:做一个一尺长的1.2~1.5号备用口线,绑上一颗10~11号粗条伊式尼大鱼钩,并配30克活动铅坠,两头用太空豆加紧。

然后开始了在长寿湖使用竞技钓法主钓翘壳和鳊鱼兼顾博大物的实践,结果第一次就大获成功。

具体作法,莫急哈,等我慢慢道来。

首先选钓点,根据重庆4月的春天气温15~25度之间,而且频有小雨,是钓鲫鱼、鳊鱼和翘壳的季节,我选择4.5米钓竿,钓点选在一个大湖和小湾子结合的位置,水深在2~3米、水下不仅仅要求有一点点平坦,而且还要求水下钓点最好是一个台阶,如果你用5.4米的竿子就会发现再往钓点里面一点还深一些更好,比如:5.4的手杆水深在2.5~3.5米左右,就像台阶一样,这样的地形最好,因为翘壳和鳊鱼是中上层鱼,这种地形特别适合翘壳和鳊鱼栖息,如果在此做窝,容易将游过的翘壳和鳊鱼而因钓饵的诱惑而逗留。

其次在钓饵上做文章,味道腥香为主,状态措拉兼可,我推荐野战918,毕竟它是鲤鲫草鳊通杀的广谱性饵料,再适当的添加颗粒饲料或者其他的饵料进行调口*,记住要和成一半能雾化好的诱饵和一半弹性较好的钓饵,其手法在我以前的文章中都有介绍;然后备3~5钱的小鲫鱼数条,或者小白鲹,用充气活饵保养箱包养着备用;酒米在春末钓翘壳和鳊鱼用处不大,但老玉米粒用水发过的可以打窝用。

三、

钓法:

抛竿、调4底钓2,然后剪掉一小块铅皮(保留好),再调8浮钓2,此时注意太空豆的使用方法;

浮标定位后,用手抛洒一把泡好的玉米,近抛钓远,也就是抛在浮标靠近岸边半米到一米的位置,面积1平方米左右,数量20~30颗,稀稀拉拉就可以;

坐定,抛竿用诱饵做窝,而且不是从底做起,而是半水提杆10次,目的是先稳住上层水中的鱼儿,并行成雾化好的立体窝子,再到底做窝,双大饵抛竿10~20次,要准确,竿竿入窝;

首先钓底,其目的就是钓鲫鱼,这也是钓鱼者的最爱。其做法:加上保留好的小铅皮,进入调4底钓2状态,10秒钟没有口就提竿,注意观察鱼钩上的残留物,如果双钩都有,就继续做窝;如果出现吃口或光钩,就说明有鱼进窝,此时可以停留到20秒等吃口;

如有吃口,所有的漂相全部提杆,什么鱼都钓,统统入护,然后抓对象鱼的真正鱼汛语言,其结果就是基本按照:鲹子鲫鱼或翘壳鳊鱼草鱼鲤鱼的顺序上钩;

在有停口现象的时候,可先向上调整浮标30公分,然后取下小铅皮,进入调8浮钓2,逐步找鱼层,直到有口为止;

如果全泳层都没口,可以将准备好的一尺长的1.2~1.5号备用口线(含20~30克的铅坠,见照片),挂上一条小鲫鱼或者小鲹子,注意钩鱼背中部靠前的肉上,不要伤脊柱,用快速别针挂在中号八字环上,似台钓操作将其抛入窝中,让大铅坠沉底钓4目,然后拴好失手绳耐心等待,10分钟很可能有大鳜鱼光临。

此中方法,在4月12日的重钓网女子钓鱼大赛中,湫妹妹不仅仅钓获不少的翘壳和鳊鱼,而且在停口期间手杆挑上3.4斤的鳜鱼一条,以11斤7两得成绩荣获大赛亚军。

第二部分改良:

1. 增加一个长矶杆,最好和手杆同长,调底,离手杆窝子1~2米远,挂一小鲫鱼,等鳜鱼进窝,此方法不适合比赛,毕竟使用了第二只杆;

2. 去玩路亚,由于我选的钓位处于大湖和湾子的结合部,是翘壳、红尾和鳜鱼必经之路,此时停口可以挂上小鲫鱼后再去玩玩路亚,记住岸钓少用 铁板等沉底的拟饵,在长寿湖,水下情况复杂,损失太大。而船钓则不同,就算挂底,可多方位拉扯,保住拟饵可能性很大。往往在我把我的钓点附近的水域全都路了一遍以后,就会有1~2条收获,而且在长寿湖1~2斤翘壳偏多,而升钟就以红尾鲹为主了。当你带着一两条翘壳回来的时候,很可能一条鳜鱼也挂在你的手竿上,此时失手绳就起了作用。

结论:

以上的改良是在竞技钓法的基础上灵活应变的结果,它不成派系,独具一格。也可以称之为大湖野钓界的截拳道*。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主动出击,快速与鱼博弈,而不是仅仅靠抛杆来吸引鱼儿进窝,是一种主动出击速攻打鱼垂钓方法。

在此我将它奉献出来,献给喜欢在大湖进行竞技钓的朋友们,希望手杆钓法能成为大湖钓的主流,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钓钓鲤鲫草鳊翘就完了。

注解:

1. 调口:主要是根据当地的鱼情进行的口味上的调整,比如:此水库以前是网箱养殖的基地,那么加些颗粒饲料就对口味;如果是纯天然的粮食,比如玉米面、麦麸子等等,最好是蒸的半熟。

2. 截拳道:李小龙创建的一种已实用为主的搏击法,它吸取众家之长,将较多的门派套路简化,是讲究防守也是进攻的快速实用的招数,在此我想起程宁老师的一句话钓有法而无定式,胜于应变败于教条,这才是竞技钓法在大湖野钓中取胜的关键。

一刮风就停口?鱼都冻得躲起来了,你还守着下风口


​这两天都在写降温垂钓的一些技巧,第一篇文章是写天冷鱼口轻时的装备搭配,主要讲选漂、调漂;第二篇是选钓位及确定水深。前两篇阅读量都还行,受到了大部分钓友的认可,我很欢乐,欢乐到有点飘,所以打算再写一篇,大概是关于风向、风力的,希望别给写烂了。

然后,虽然每篇写的东西不一样但多少有点关联,如果你钓得不太顺心可以把前两篇文章也看看,没准能找到一些灵感。老规矩,我只分享自己的看法,每个地方的天气不同、环境不同,所以多少有些区别,大家可以参考但不建议作为标准。

咱们先不讨论降温这件事,抛开降温来聊聊钓鱼是刮风好,还是不刮风好

从理论上来讲,刮风是好的,刮风就会掀起风浪,风浪可以增氧,氧气充足令鱼儿活跃,有时候水面上风平浪静,鱼儿也“死气沉沉”的。

刮风也有不好的时候,比如风力太大鱼儿可能就躲起来了,咱们的钓具会被吹到水里的,帽子会吹飞,发型会吹乱。比如,风向不对的时候,鱼儿会浮头拒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夏季垂钓非常讨厌西南风的原因。因为西南风往往带来闷热的天气,低压、缺氧、空气湿度大,鱼儿易起浮人也不爽快,总感觉身上黏糊糊的。

再比如,一刮风就会有上风口和下风口之分,很多时候下风口好,食物多、溶氧足,谁去谁爆护,可新手不会选位啊,坐了上风口就空军,此时对于他们而言刮风就不好;新手经常看见老手在下风口钓到很多鱼,于是他也跟着去,可是下风口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好,加之迎风垂钓对抛竿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有些新手起个大早去占位,结果鱼没钓到,人倒被冻个半死。

总结就是,刮风会影响鱼儿的活动与觅食,让分散的鱼变得比较集中(不一定就集中在下风口),这样对于高手来说是有利的可以钓更多,但对新手不友好

什么季节刮什么风好,多大的风力适宜垂钓

正常情况下,我比较喜欢微风细雨去钓鱼,大概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加上“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景象吧。只要风力不超过三级,我觉得都挺好,风力再大肯定影响抛竿,鱼也会躲起来。注意,尤其是那些水里没草、底下没乱石同时又比较浅的地方,这种鬼地方一旦降温、刮大风,可能很快就停口,换位置都不一定有用,因为鱼没处躲。

除了风向,风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咱们就说秋冬两季。有人说西北风好,因为西北风比较寒冷,一吹鱼儿就老老实实下底了;也有人说东南风好,因为东南风吹来水温回升,鱼的活性会好起来,也许就出来觅食了。

我觉得这种东西都不能一概而论,就像前面举下风口下风口的例子一样,刮风对鱼儿是有影响,但好与坏很多时候看个人,如果你把钓位找好了方法用对了反而能钓得更多。冬天温度低,刮西南风是不是意味着温度上来了,鱼出来觅食了?可空军的人一样有,刮西北风时人和鱼都冻个半死,但你找个背风的草窝,没准大板鲫连杆到手软,除非是风力异常的大,把鱼都逼停口。

秋季,你要结合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来看,如果天天都是大太阳,温度很高,鱼浮在半水不肯下底吃饵,那么刮点西北风我觉得是有帮助的,最好能降温下点雨辅助一下。现在已是深秋,即将迎来一波又一波的降温,如果天天刮西北风,风力还很大的话就未必利于垂钓了,也许当刮起东南风让温度小幅度回升一些,鱼才会出来觅食。

刮风对选位的影响:秋冬季较为寒冷,少坐下风口

大家很喜欢坐下风口,因为食物多、溶氧足,但下风口并不是每次都好,像深秋、冬季包括初春,温度本来就低,下风口更凉,鱼的活性能好到哪去。

下风口确实溶氧足,但是只有水域整体比较缺氧的时候鱼才会往下风口跑,要是其他地方不缺氧,鱼为啥要到下风口去遭罪。而且天冷鱼运动量减少,对氧气的需求量会变低的。

微风的话,坐哪里区别不大,风力一旦超过三级或者是刮寒冷的西北风、北风,使得温度下降,那么咱们应该背风下竿。去一些山体型大水库时,应该借助地势,坐那些被山、树木遮挡或减弱了风力的湾子。钓小范围的野河,在背风的基础上,首选水草丛生处,扒草洞不可将“洞口”开得太大。

范围比较大的江或者是没有水草的小河怎么办?这个昨天就有很多人问。要是没水草,那就要好好“探底”,拿个长竿装好线组与浮漂,裹上一块大铅皮,找底比较乱的位置,比如浅中深的小凹坑、再比如各种坎、鱼一般是坎上觅食坎下藏身,遇到危险或天气突变它们就会退居坎下,当然这个也得结合水深。

如果水下特别平整,是淤泥底,那就只能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鱼竿试着钓远钓深了,当然我说的是岸边很浅同时没什么遮蔽物的前提下才钓远钓深的,如果钓点近处就有三四米那就不用特地用长竿了。

还有一种比较麻烦的情况是,没有草、淤泥底、水特别浅而且远近的水深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一旦遭遇天气突变,可能鱼儿会很快停口,没有办法,至少我没办法。

最后还是总结一下

降温天多吹西北风、北风,鱼会下底,风力不大时对垂钓有帮助,如果风力大了鱼会躲起来,此时钓位找的好没准钓更多,钓位找不好空军,我建议找背风处的草区,没水草钓深点,不要坐下风口。

鱼停口不吃饵的几招破解数


停口,就是鱼儿在好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内不吃饵的情况。无论你是热衷于竞技钓的人,还是只爱休闲钓的人,都很可能遇到此类情况。

不可否认,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好多钓者苦恼不已。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可以解决此类情况的方法。那么,遇到鱼儿停口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此种情况得以改善、才能让鱼儿的吃口情况好起来呢?

一、垂钓时,鲫鱼突然不吃饵了怎么办

夏天的时候,停口的现象尤为普遍。好多钓者都说,自己有过这样的经验:在高温时节去野外钓鲫鱼,采用底钓的方式施钓,原本鱼口不错,可是每到中午,鱼儿就会停止就饵。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半是鱼儿集体上浮所致。如果你已经通过一系列方式确定了鱼儿已经上浮到中层或者上层水域,就没有必要再纠结了。此时,钓者只需将底钓调整为浮钓,通过增减铅皮将鱼漂调整妥当,还是很容易钓到鱼的。只不多,浮钓时,一定不能让抛竿的频率过低。

二、垂钓时,生口鱼突然不吃饵了怎么办

鱼儿停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们在你和别人竞技争高下的时候停口。不过,如果不幸遇到了这种情况,钓者也无需怨天尤人,只需要积极主动的去想办法应对就可以了。

一般情况下,在此时出现的停口,不会彻彻底底的停口。也就是说,虽然抢着吃食的鱼儿少了,但是还有少数的鱼儿在吃饵。此类情况多出现在抢食阶段过后,大部分的鱼陆陆续续离开了窝点。此时,窝子里只有少数的鱼。而且,这些鱼儿不会轻易吃饵。钓者就不应当采取走钓模式了。此时此刻坚决不打大窝,是很好的施钓习惯。诱鱼的饵料要清淡一些,不可以有太重的味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钓鱼之时所用的渔具最好轻一些、小一些、细一些,结实一些。

三、在黑坑垂钓时,鱼儿突然不吃饵了怎么办

好多新手钓者在去黑坑钓鱼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开始打了窝子,也诱来了一些鱼。在施钓的过程中,自己也很谨慎的在补窝。可是,钓了几条鱼儿之后,就再也没有鱼咬钩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钓者首先要从自身找问题。先看看我们打窝时所用的鱼饵是颗粒饵还是面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建议各位用颗粒饵。毕竟,和粉饵相比,黑坑里边的鱼更喜欢颗粒饵。与此同时,饵料的味道不应当太清淡。毕竟黑坑里沉积在水底的饵料可能有很多。若是钓者所用的饵料的味道,还不及那些散落在水底的饵料味道好,又怎会将鱼儿引来呢?

四、在混养的钓场中比赛时,鱼儿突然不咬钩了怎么办

在混养的鱼塘中进行竞技比赛,鱼儿是很容易出现停口现象的。此时,钓者若是不想落后,就得调整自己的施钓方式。如果鱼儿不是很滑,可以准备大一些的钓组。此时钩子的型号不宜过小。因为小钩在刺大鱼时往往会让钓者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五、调整钓法

在很多时候,钓者都可以通过调整钓法和鱼饵来应对停口情况如果鱼儿突然不吃饵了,且你已然发现是鱼儿变换了泳层,大可以改变钓点的深浅。有时候,改变用饵策略和调钓结果,也是会对施钓产生很大的影响的。总之,可以应对停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钓者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就能让自己在遇到停口情况时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发窝之后有口,始终不能连竿,还动不动就停口》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