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与技巧。

垂钓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多种多样的问题出现,这就需要钓者在问题出现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来应对解决,这样才能在垂钓过程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够更好的发挥钓法技巧,进而提升钓获,这里就主要分析一下提空竿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够帮助到钓友。

第一、线组方面是否出现了问题

1、有时候在垂钓的过程中发现吃口明明很清晰的,但是却提了空竿,这很大原因就是子线没有搭配好,主要是子线太粗档口了,需要更换较为细腻柔软的子线。

2、而主线如果太粗的话则会影响到漂相动作的传递和产生,所以线组选择马虎不得,最好根据垂钓对象鱼的体型大小以及鱼儿吃口状况进行调整,尽量使用优质钓线,保证线体具备细腻柔软的性能之外还有一定的强度。

第二、子线长度

出现空竿现象还受到子线长度的影响,当浮漂动作清晰,并且检查钩饵状态良好,另外子线的型号搭配也合理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子线较长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适当减少子线长度。

第三、钓钩的影响

1、钓钩型号大小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命中率,因为正常垂钓中,垂钓大鱼就要用大钩这样能保证钓钩刺的牢刺的稳,垂钓小鱼用小钩,让鱼儿吃钩顺利,如果钓钩型号搭配不好对命中率影响是很大的。

2、若是垂钓小鱼用了大钩的话,小鱼发现食物后吸钩的力度没能把钩饵顺利吞入口中,而浮漂却出现了动作,此时提竿刺鱼肯定不会中鱼,自然会出现空竿,所以一定要合理搭配钓钩型号。

第四、浮漂的搭配

浮漂的调钓在垂钓中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根据鱼情状况进行调整,如果发现鱼儿吃钩力度弱的话,调目和钓目都要定的低一点,还有就是调钓时要考虑到个人提竿刺鱼的习惯,有的钓友在提竿刺鱼的时候力度较大,就需要把调钓目数定高一点,这要合理的调钓就能够减少空竿的几率,另外浮漂也要选择好。

第五、钩距

如果提空竿的次数比较多的话就要考虑到是不是钩距没有调整好,如果钩距比较大的话,鱼儿在吃上下钩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漂相动作,很容易混淆真正的鱼儿吃口导致提空竿,正常情况下钩距不能太大,不过也不能调的太小,不然拉饵就会受到影响。

第六、饵料的状态

饵料状态对鱼口有不小的影响,饵料做的太硬还会影响到穿钩,如果饵料做的又硬又大的话,鱼儿吞食有困难就会容易提空竿。

第七、节奏快慢的影响

1、每个时间段钓场的鱼情都是有一定变化的,有时候窝点鱼儿吃口比较好,鱼群密度大甚至变得混乱,抢食情况严重的话,垂钓节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提空竿的几率就加大了很多,此时就要及时发现鱼情变化并调整垂钓节奏,抛竿诱饵的次数要减少,甚至可以停顿一阵调整鱼情。

2、如果窝点鱼情比较慢,鱼儿吃钩的速度和力度都比较轻弱的话,垂钓节奏就要以稳和缓为主,适当调整钓组加长子线,让钩饵入水后加大摇摆幅度并延长沉底时间,让水中鱼儿更容易发现食物,也更容易吃到钩饵,并且垂钓期间可以适当的逗钓增加诱鱼效果。

3、还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饵团做的小一点,减弱雾化效果和比重大小,并适当调整抛投频率,其实在鱼情变化的情况下,需要调整抛投频率,非常考验钓者的眼力和经验,并且也是钓者控竿能力的体现,有好的控竿水平才能自如调节频率,除了钓者自身的垂钓水平之外,一个好的钓竿也是很重要的。

第八、小杂鱼

影响空竿的还有小杂鱼这个因素,台钓非常讲究钓具装备的灵敏度,很多情况下调钓的比较灵敏的话,小杂鱼闹钩的时候,会让浮漂出现各种各样的动作,对钓者观漂造成了很大的干扰,所以这个方面也要注意。

精选阅读

野钓浮漂吃水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经常去野外垂钓(钓底)的朋友都知道,在调漂过程中,常出现开始调漂时好象还可以,经过半小时或者1小时候,出现鱼漂吃水现象,这里给大家分析几种原因:

一、浮漂入水前在空气中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温度里

入水后水温低,浮漂受冷收缩,排水量减小,浮力下降造成调目下降,这时给人感觉就是浮漂吃水了,而去壳孔雀羽浮漂和芦苇浮漂中间比较蓬松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格外大,所以即使是此材质的高档浮漂也会吃水。巴尔沙木、芦苇、孔雀羽漂,都存在一定的吃水现象,所以在开始调漂前,先将漂在水里侵泡10分钟,然后开始调漂,这样漂才相对稳定。

二、铅皮太重

刚刚调漂时不这样,用一段时间成这样,是浮漂吃水浮力变小了,剪掉一些铅皮就好了。

三、底不平是斜坡

前一点和后一点,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再就是抛竿有时满杆,有时打不满。

野钓影响浮标的因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还是垂钓区域的地形影响的,野钓毕竟不比竞技池,底部是凹凸不平的,所以调好的浮标经常变化,在半水调好浮标后,上饵下落钓目低于调母都属于正常的,如果真要解决的话,一是每隔一定时间,对漂进行再次微调,二是多练习练习抛竿,能做到百分百的定点抛投,这样就解决了漂本身的吃水现象了。

双子线缠绕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双钩子线缠绕,实在令人烦恼。特别是在钓餐条时,双钩子线很容易打结,有时一天要换十多次子线,烦心!

一、双子线缠绕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看来看看大概是原因有这些:

1.用杆过硬或提杆幅度大

在未中鱼的情况下,鱼钩借助提杆的惯性向上弹起,很容易造成子线缠绕和打结。

2.铅皮卷的不均匀

卷铅皮时松紧不一,特别是微调加入的小铅皮过大,造成一边鼓起,提竿时在水中打转,铅皮座快速旋转造成子线缠绕。

3.脱鱼的手法问题

使用脱钩器刮鱼时,动作拖拉,连同子线也刮在脱钩器上去压线翻钩,损伤子线而造成缠绕。

4.抛竿的时的动作和出线问题

要抬起胳膊,动作协调,不用猛力。

5.抛竿时没理好子线

应该理好,抓住其中一根挥竿抛出去,拉饵时不要把双线和钩子拉在一起,我经常见许多朋友拉一起,容易乱还挡口影响上鱼。

可能还有许多原因........

二、如何解决缠绕的问题? 请看下文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试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三年前,我受扁担钩的启示,试用了加太空豆的办法,结果很好用,双飞的机率大大提高。三年来几乎子线没打过结,换子线都是钩钝了才换。

钓鱼断竿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断竿的方法


经常垂钓的钓友或许有断竿的经历,或者看到别人断竿。鱼儿不能入护倒在其次,关键是价格昂贵的鱼竿经不起折腾,就这么增加了经济开支。如果没有其他钓竿可换,当天的垂钓就告以结束,遗憾太大。

一、断竿原因分析

一些钓友钓获也就是两斤多的鱼儿,但是断竿了。质次价低的鱼竿断竿几乎是情理之中,但价格昂贵的鱼竿也断竿就让人不能理解。看看这些原因:

1、随意胡乱拉拽导致断竿

这一类断竿现象与鱼竿使用经验有直接关系。新钓友发现鱼竿钓获3、5斤鱼儿依旧结实,所以随意拉拽鱼竿导致断竿。比如,鱼钩挂底,此时正确的方法是反向牵拉鱼线,如果不行就等待小杂鱼闹钩,让鱼钩自行脱离塘底。如果这样还不行,就收回鱼竿,手上裹上毛巾,将鱼线在手掌缠绕几圈以后,直接拉断子线。但新钓友急于让鱼钩脱底,硬拽鱼竿导致拉力超过鱼竿承受极限而断竿。即使没有断竿,那种瞬间爆发反复进行的拉拽力量对鱼竿损伤很大,会降低鱼竿使用寿命。

2、钓组配置不合理造成的断竿

钓组配置要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是主线太粗钓获巨物,断竿风险大大增加。有些钓友对线组不太注意,临时应急的时候子线粗,主线细,也会造成断竿。

3、质次价低的鱼竿

小编有一次购买了某品牌价格很低的鱼竿,与正常市场价格完全不搭界。春季第一钓,上了条鱼,直接从第二节处断竿,这种竿子都没有必要修,直接扔掉了。所以,好的材质、工艺等必然会使手竿价格水涨船啊,比较好的品牌价格低的离谱,不用说是假货。

4、扬竿角度不对

很多次在钓场里看到一些钓友,双手扬竿举过头顶,竿稍和竿身之间形成小于90度的角,咔嚓一声断竿。一些钓友是急于要将鱼儿入护,一些钓友是完全没有手竿使用经验。垂钓时看鱼竿说明,在网络搜索一些提竿方法,垂钓时注意执行,一般不会断竿。

5、溜鱼、控鱼时断竿

一些钓友溜鱼的时候,由于线组比较的,鱼儿冲力十足,双手紧握于竿把处硬生生和鱼儿角力,也容易断竿。因为,钓组的整个卸力系统需要双手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目的。

二、解决断竿的方法

1、中鱼时的应对措施

中鱼后,一旦感觉是大鱼,鱼儿竭力冲向远方,此时,右手紧握竿把,左手摊开手掌将鱼竿竿把15公分的位置放置在左手手掌上,鱼儿前冲,左右给予相应的鱼竿前送动作;鱼儿回头左手配合右手挑高鱼竿。其实这一方法是将左手形成了配合右手的卸力系统。在钓组难以承受鱼儿冲力的时候,以左手相对较为灵活的动作给予钓组更多的弹性,而且这一方法能够更好的保护子线不易切线。

2、溜鱼入护的应对措施

抄网把一般比较短,而鱼儿浮头于水面后,虽然不做挣扎,但是右手需要竭力扬起鱼竿,此时的扬起动作切记不能使竿稍和竿身之间形成过小的夹角。正确做法是,我们扬竿后,抄网提前置于水中等待手竿将鱼儿轻轻送入抄网,而持竿的右手则需要横向加大竿把和抄网的距离,也就是说不是将鱼竿向天空越扬越高,而是靠横向移动鱼竿使鱼儿靠近抄网。

3、飞鱼上岸要称重

有些钓友由于线组比较大,所以中鱼后急切的要让鱼儿入护。对线组过于自信直接飞鱼上岸,鱼儿一旦超过陆地鱼竿钓重的承受力必然断竿。所以,钓友们中鱼后养成习惯性的称重动作。也就是利用手腕力量先将鱼钩刺入鱼口,此时缓慢向上扬竿,这一过程中一旦判断鱼儿较大,切忌飞鱼上岸。

总结

断竿最大的遗憾是鱼财两失,即使是鱼儿入护,为了一条不起眼的鱼儿,断掉了一根价值千元左右的鱼竿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多看看八卷运动的文字,多学习垂钓相关知识,多观察比较高手如何垂钓,有助于钓友们减少损失的同时,钓技快速成长。

钓鱼脱钩跑鱼原因与简单的解决方法


钓鱼人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就是上鱼的时刻了,而最郁闷的时刻,恐怕就是中鱼之后,脱钩跑鱼了!脱钩跑鱼,不仅会影响钓友心情,而且还会吓跑窝里的鱼。所以,必须掌握好脱钩跑鱼的解决方法,很有必要。

1、看鱼钩是否合适

鱼钩的类型选择是跟着垂钓对象鱼走的,垂钓前,钓友需要检查垂钓用的鱼钩是否合适。如果你钓的是大鲫鱼,却用小号的鱼钩,那么大鲫鱼把鱼钩吸到嘴里后,轻轻一吐钩就出来了,脱钩跑鱼就这么形成了。

另外,钩子的质量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你的钩尖不够锋利,磨钝了,太短或者钩弯不合理,都会造成脱钩跑鱼现象,所以钓友需要在垂钓的时候多带一些备用的鱼钩。

2、钩线

拴钩用的子线经常被使用,时间长了容易老化,被水侵蚀而磨损,所以,在提竿遛鱼的时候,子线会承受不住鱼儿的拉力而导致脱钩跑鱼的现象。另外,鱼线太长,提竿的时候鱼钩难以穿透鱼儿的嘴巴,也会造成脱钩跑鱼。

所以,钓友们在使用钓线的时候,要注意齐竿线定点钓钓线最好比钓竿略短,最多一样长,长竿短线定点钓,浮漂和竿梢之间的线最好别超过一米,要不然提竿时拉力就不够了,钓友们仍需要经常检查钓线状态,即使更新新的钓线。

其实,脱钩跑鱼,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没有把握好提竿的时机,提竿晚了,鱼就跑了,力气大了,把鱼嘴弄破了,仍然会脱钩跑鱼。

所以,个中的经验还需要钓友们在垂钓的时候积累经验,靠自身领悟。

海钓抛竿不准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在海钓的过程中,抛竿的技巧十分重要。但一些海钓的新手总是抛竿跑不准,每次不是抛偏了就是抛到前面去了。这样以来就对海钓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钓友们练好准确的抛竿技巧,这样在海钓的时候,就能将你抛出去的钓钩到达理想的位置。

一、常见的抛竿错误手法

抛竿是一个需要全身体协调的活动,单靠手臂或者手腕都是不够的,整个身体配合才能够达成预想的目标。在抛竿之前,身体的位置要摆正确,很多新手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身体未正对目标,单靠手臂和转动身体来寻找目标钓点。

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身体偏动的角度稍有差距,抛出去的钓钩就会跑偏。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人每次的手臂摆动和身体转动是不可预估的,如果没有摆正身体,就很容易偏离目标。

还有就是投竿时过于用力或者发力过猛,动作出现明显的停滞,阻塞,没有流畅感。好的钓手的动作都是优雅的,符合力学美感的。而新手的动作往往比较生疏,在抛投鱼竿的时候,身体协调性不好,甩出去的鱼竿活动出现阻塞,鱼线也就容易偏离方向。这个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够改正,属于熟练度不够的问题。和它比较相似的,就是急于抛竿,没有考虑到钓坠的活动,在钓坠仍然晃动的情况下,就把钓竿投出。

还有比如竿头预留出来的鱼线过长,操作难度增大,不好掌控方向。或者投竿时候不考虑风向,盲目把鱼竿抛出,风速过大或者迎风而投,影响了钓钩的落点。

通常针对新手的问题,会推荐大家选择劈投的方法。这种投竿方式比较的程式化,易学,使用方便,要求比较低。在投竿时,身体正对目标,双脚略微分开到与肩膀同宽,站立稳。双手握住鱼竿柄部,高举到头顶正中间,手眼身竿四位一体,都是正面目标方位。采用劈砍的动作,竿从上而下的劈出,劈出后把握好竿与睡眠的角度,达到四十五度后,挪动压线手指放线。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中间不要犹豫停顿,如有意外,重新开始。

二、海钓抛竿的技巧

对于海钓抛竿除了正确的姿势和手法之外,还有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可以帮助到新手。

首先是坚持距离越远越好,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投掷距离过近,没有留下修正的机会,稍有失误重头开始。距离远一点,钓钩飞到目标的上部时,可以选择把一开始用作压线,后来挪开的手指再次轻压在鱼线轮的鱼线上。压线要从轻到重,一点一点的进行,不可以立刻刹死。刹死会造成鱼线停顿,鱼饵受力散开,也存在伤到手指的可能。

投远压线可以强制鱼线停止放线行为,使钓钩在自己控制范围内落下,调控微小的误差情况。不过还需要建立在熟练钓法的情况下。

选择长竿优势比短竿大,我个人就喜欢用四米的硬调竿,投的远。所以在选择钓竿的时候,秉着远一点,硬一点的标准进行选择,当然,还是要控制好合理的配重。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是最基础的,减少不顺手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海竿抛投要注重要点包括:双手抛竿时,身体动作的协调;腿部不要固定不动,可以跟着身体活动而稍微挪动,保证身体平衡和稳定;竿梢和钓组之间要存在一定的空间,利用离心力抛投钓钩;钓组本身活动要保持静止;合理选择钓组的配重。

主线与竿尖连接及竿尖缠线的解决方法


钓鱼主线与竿尖的连接这方法笔者用了超过15年!好不好用自己知道!发上来大家看看!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另外,相信很多钓友在钓鱼过程中都有遇到钓竿尖梢缠线问题,可能好多的大神都有各自的高招,可是有些新钓友却只能放倒竿子一遍一遍的去解开缠在竿头上的线,这对使用手车竿的钓友犹如一种折磨。

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在起竿、收放线的过程中发现竿尖缠线后,不必收回放倒去解线,而是立即将钓竿放入水中,同时一边抖动竿稍,一边向回拖动钓竿,然后将竿拿起,你会发现,线已自然解开啦。如还没有解开,请重复一两次。

解开的原理很简单:钓竿放入水中后,钓线已经不会再粘在钓竿上,一边抖动,一边回拖钓竿,是利用了水对钓线的阻力,自然就把线从钓竿头上脱出,也就解了下来。

操作重点是:一边抖动钓竿,一边回拖,同时进行

或许有好多朋友说到闹窝及换竿稍的问题,自我的感觉:

1.是此动作是在水表进行,严格的来说,影响不可能没有,但是也绝不会有多大;

2.是各位钓友也不可能在窝子上方就大张旗鼓的搅竿竿,咱悄悄的换个方向不就行啦。

3.是这种方法原本就是针对矶竿和手车的,现在的手竿大多都是旋转竿稍了,很少会缠线了。

技巧分析垂钓中子线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子线在垂钓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频繁更换的子线会导致上鱼频率打乱,所以在垂钓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更换子线。

如何降低子线切线和卷曲?根据我的钓鱼的总结有一下几种原因:

1 子线的本身质量差,结节拉力和延展性达不到要求,线号,线径非标。对于这种线,发现后唯一的选择就是弃之。

2 子线本身的质量没问题,由于保管和使用不当造成切线,这种情况一般是隔年线,就是在前一年存留在子线板上的子线,由于一冬天(只限北方)没有将 子线放松,使子线在线板上长期处于紧绷状态,破坏了子线的延展性和记忆性。使次年在垂钓时,提杆刺鱼时缺少了原有的子线的弹性和缓冲力,致使断线。解决的 方法是当年线组当年用完,用不完的要从子线板放松,恢复子线的弹性。

3 子线在选择时与目标鱼不符,就是鱼的重量超过了子线的结节拉力,在刺鱼的同时子线切断,(排除技术错误的原因)。这种切线只要更换线组就可以解决。如果不想换线组,就要从鱼竿的调性上调整,如2.8钓性改为4.6钓性,也会有所改善。

4 子线有伤或打结,一般在用脱钩器使用不当和提杆过快,过狠造成的。这在平时的垂钓就要养成勤观察的习惯,在有伤时,打结即时更换完全可以避免。

5 子线卷曲一般是溜鱼时,挂鳍拉抻过度或者是提鱼入护时,子线入护太深,卸鱼过早,使子线在脱钩器上拉动摩擦变得弯曲,只要平时注意完全可以避免。

浅谈秋钓鲫鱼空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任何季节出钓,钓鱼人都会遇到空军的情况。那么在秋季这钓鱼的旺季,为什么钓鱼还会出现空军呢?下面笔者就来给钓友们分析一下。

秋季钓鲫鱼空军,钓组、选位、用饵等因素都有可能。先说钓组问题,过了白露以后,天气渐渐凉爽,此时鲫鱼的吃口比夏末初秋时期要好很多,但伏天热气残留大地,此时气温基本在30度左右,小杂鱼仍然在水中肆虐,白天垂钓,钓组不要太灵敏,不然小杂鱼闹钩就会带来虚假的讯息,最好用大漂重坠。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弱小杂鱼闹窝引起的轻微讯号,一方面可以使钩饵快速到底。在凉爽的凌晨时分钓鱼,天气比较冷,此时小杂鱼不怎么折腾,钓鲫鱼除了要选对钓位,还要用较为灵敏的钓组施钓,小漂轻坠用在这个时候能够让你垂钓的效果很好。

在这个季节,鲫鱼的钓位一天三变,在凌晨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鲫鱼基本待在水温较为均衡的深水处,这个时候钓鲫鱼在深浅交接处稍微走深一点下钩效果较好;而到了天蒙蒙亮的时候,鲫鱼会逐渐往浅水向阳处走,此时钓鲫鱼,要从深浅交接处往浅处下钩;到太阳升起一定高度,温度较高的时候,钓鲫鱼,一方面往深处钓,一方面往荫凉处钓,或者在流水处钓,效果会比较好。而这个季节最佳的钓位还是在水草处,不管什么时候垂钓,水草处都有鱼儿。

下过秋雨后,不能立马开钓,此时气温较亮,鲫鱼要么待在向阳处,要么待在深水处,而且受到阴凉刺激,鱼口并不是很好,出钓要三思而后行。最好的出钓时机是天气转晴或是等2天后再出钓,出钓效果上佳,此时只要选对钓位,用好饵料,收获一般不低。而在天气温度很高的时候,除了钓位、饵料要选对,钓法也要改变,此时鲫鱼如果离底上浮,应该改钓离底或者钓半水。

钓鲫鱼,提竿速度要把握好,秋季的鱼口一般很好,在小杂鱼不闹钩,钓组较为灵敏的情况下,如果遇到送漂动作,那么等其停顿时,就是提竿的最佳时期。而拉漂、沉漂动作,也是上鱼的讯息,此时要尽快提竿,不然错过了鱼儿就跑掉了。

关于线组,要根据目标鱼的体重来搭配。主钓半斤以下的小鲫鱼,主线子线分别用1.0和0.6号,钩一般用3号袖钩或0.3的新关东(利于摘鱼,对鱼伤害小);而钓1斤到半斤左右的鲫鱼,主线子线一般用1.2和0.8号,钩多用4号袖钩和0.5的新关东。

而饵料,在南方,秋季气温较高,小杂鱼闹窝情况较为严重时,钓鲫鱼,饵料味道要清淡,适合用本味鲫鱼饵,在白天上鱼效果比较好;而在清晨,小杂鱼活动较少的情况下,主钓鲫鱼,用香甜的鲫鱼饵和腥味鲫鱼饵按照6:4的比例混合搭配垂钓,效果很好。当然,直接开一款腥香饵垂钓也可以。在秋分以后,鲫鱼咬钩会更加勤,此时垂钓用饵,直接开一款腥香饵垂钓就可以,如果在野外垂钓,用红蚯蚓挂钩即可,而钓坑塘,则需要准备多款商品饵和小药搭配。在天气较为清凉的时候,鲫鱼的口也许会轻,此时钓鲫鱼如果口不是很好加点促进开口的小药,或者用红虫饵刺激鲫鱼开口。

钓鱼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野钓浮漂走水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浮漂走水是一种很常见的垂钓现象,它如同魔咒一样困扰着钓鱼人,让大家苦不堪言。若是一些有经验老钓客,自然在长久的垂钓过程中积累的充分的经验,但若是垂钓经验不丰富或者对这方面没有过多注意的钓友碰到这种情况真的是束手无策,即使是知道浮漂走水,也没有应对的技巧。下面,笔者总结了钓友分享的一些针对浮漂走水的钓法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浮漂走水的原因分析

1、我们在垂钓时候的调漂以及对线组钓具的设置只是建立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下调出的一个标准,但是在垂钓过程中受到流水,风向或者潮流等各种自然天气因素会破坏我们营造的平衡状态,浮漂水线会随着这些因素处于倾斜或者缓慢倾斜移动的状态,让原本调好的浮漂被水体吃掉部分或者全部,这种情况就是俗称的走水。

2、浮漂的走水程度受到水流风浪大小的影响,在拉饵钓或者钓钝的时候情况会好一些,浮漂的视目会在钓点的30平方厘米范围内,这时饵钩基本还在钓点的范围内,但是若是拉饵钓或者钓组调的很灵敏的话,浮漂受水流影响很大会带着钩饵偏离钓点,可以想象钩饵没有出现在预定的位置会对垂钓造成多大影响,做的窝子选的钓点都是白费。

二、如何确定浮漂走水

浮漂走水的现象需要排除一些特定的情况,比如在风平浪静的天气受外界因素小,很少出现走水情况,还有就是排除浮漂本身的质量问题,找过底的情况下以及水底不平有斜坡这种外在因素,若是你的钓组配置完全可以对抗垂钓环境对钓组浮漂的影响就算在风浪天气也不会出现走漂现象,所以浮漂走水的前提就是排除这些外在因素在有风浪流水的天气下垂钓会发生的情况,比如调4目数钓2目时,钩饵到钓位之后漂尖却慢慢与水面平衡,就算做出调整钓4目漂尖也会与水面持平,这就是浮漂走水了。

三、浮漂走水的应对办法

一般来说在平常可垂钓的天气出现浮漂走水的情况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若是在风浪过大水流过猛钓组难以承受的天气就无需反抗,这种天气根本不适合垂钓还会有危险可以直接回去等到风浪减小再钓。

1、钓钝

在风浪较大水流较急的环境水势作钓就要钓钝来应对,可以使用长脚,长尾,细身这种稳定性好抗风性强,吃铅量大的浮漂,同时调平水钓2目,主钓钝来应对浮漂走水。

2、钓大钝

使用浮力大的大漂,比重大的重坠,子线要短,钓底铅,调漂时漂尖缓慢入水,然后钓2-4目,主抓顿口或者黑漂的情况。

3、钓行程

这种钓法不考虑特定的钓组,可以使用拉饵钓,调3-4目钓1-2目,把钩饵抛到钓点的最上方的位置,随着水流漂动到最下方,让钓组在这个范围内走钓,主要是看浮漂入水站立后的加速上顶横移或者黑漂等漂相反应来确定是否鱼儿吃钩。

4、钓跑铅

仍然采用钓大钝的钓组,不过用通心活坠来代替铅皮座,然后用太空豆固定通心活坠再链接八字环,此时松开通心活坠调整距离与浮漂的视标长度相同就行。同样的漂尖缓慢入水钓2-4目,这种钓组在鱼儿吃钩时的漂相反应是黑漂,主抓实口。

5、统台钓

使用钓大钝的钓组,子线的长度可以调整在15CM左右,调平水之后,在下钩的子线上加上2-4目的铅重,然后把浮漂上推钓2-4目,这种钓组搭配采取传统钓与台钓的有机结合,钓钝抓适口鱼。

浮漂走水是野钓中常见的现象,但是水流动、风吹动也预示着水体中含氧量充足,鱼儿的活性也相对较高,鱼儿活跃程度高鱼口也非常好,渔获也相应会很丰富。采用合适的应对办法,就没必要回避浮漂走水。

鱼性之鱼上浮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鱼儿有上浮习惯,但什么原因什么时间上浮呢?在这里我们把鱼上浮分为主动上浮和被动上浮。

被动上浮

这是一种不情愿的无可奈何之举,迫使鱼儿上浮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阴天无风气压低,使水中溶氧不足,轻则鱼儿向上浮,重时鱼儿会将嘴伸出水面,从空气中吸取氧,如果水中严重缺氧,鱼儿就会死亡。这种情况大都发生在后半夜,这时水中缺氧达到极点,因为经一夜,水中氧被鱼及各种耗氧原因耗尽,死鱼就从这时开始。如果早上出太阳,会产生光合作用,使水体增氧,或刮风搅动水体,可缓解或完全解除缺氧。造成这种情况的先决条件是水较肥,或鱼太多,水体面积小,加上天气的原因,这几个条件凑到一起,就会给鱼儿带来灾难。

还有就是各种被污染的水流进有鱼的水体,从电视上有时见到某处白花花地大面积死鱼,有的是被毒死的,有的是污水的进人造成缺氧,鱼被憋死。所以说以上这些情况使鱼儿被迫上浮,它们轻则像得了一场病,重则死亡,这时它们命尚顾不得,哪会咬钩?出钓时如赶上这种情况,应换钓场或干脆打道回府。

主动上浮

一般淡水鱼,它们最适宜的水温是20-30℃,在北方地区,只有夏天和初秋能提供这样的水温,当然这是就水的上层而言,在水底尤其是非常深的水底,那里仍是清凉谷此时众鱼儿会逐温逐氧上浮,这就为垂钓者提供了钓浮的可能和机会。

鱼儿最爱去的这个适温层和富氧层在哪里呢?使人看不见摸不着,这两个词似乎太虚太玄。不,许多有经验的钓友他们通过看,通过试钓,能很快找到鱼儿最爱去的地方。

先说看。如果在水的表层见到有鱼儿游动带来的水波和水纹,说明鱼儿就在水的上层,不论使用何种钓法,将钩下到30厘米或最多不超过50厘米的深度,就可能有鱼咬钩。

再说试钓。在看不到有鱼嬉游的条件下,根据气候情况分析鱼儿有可能会上浮,这时就可以进行试钓,或由浅向深,或由深到浅,在各个深度进行试钓,这是最有把握的找鱼方法。在一些水较深的池塘钓鲢鳙草鱼时,除了找边浅之外,钓浮也是可取之招。

浮漂上顶的原因分析与提竿时机的判断


每个刚接触台钓的朋友都会到处学习研究台钓的钓法技巧,记得本人在刚接触台钓时,还买了不少的书籍学习,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说到除非鱼儿吃饵时是完全垂直运动,否则的话浮漂不会上顶的,然而在实际的垂钓中却发现,多次碰到顶漂的情况时提杆依然能够中鱼,只是每次的顶漂并不规律,也有多次是空杆,后来随着钓法经验的提升以及垂钓年限的增长,现在对顶漂和提杆时机有了一些心得。

第一、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顶漂呢

1、如果使用硬饵垂钓的话,出现顶漂的几率要比使用软饵多很多,尤其是使用玉米粒一类的硬颗粒垂钓的话,更容易出现上顶漂相,饵料味型和状态要调制好。

2、还有就是使用粉饵垂钓会比使用虫饵垂钓更容易出现顶漂。

3、鱼体大小不同吃饵方式和漂相反应也不同,一般小鱼吃钩的时候会比大鱼吃钩更容易出现顶漂。

4、线组方面,使用尼龙丝垂钓的话会比使用防咬死垂钓更容易出现顶漂现象,选择合适的钓线很重要。

5、调钓方面,如果钓钝的话会比钓灵的时候更容易出现顶漂,要记得选好浮漂。

6、钓点方面,在陡坎处垂钓的话很容易形成顶漂动作,也有很多几率出现黑漂动作,只是黑漂的假动作会更多一些。

7、鱼情方面,鱼儿如果在半水中活动或者在水皮截杀的话,浮漂如果没有竖直就很容易直接顶漂甚至是被顶反,要根据鱼情选好钓竿。

第二、什么鱼种更容易出现顶漂

1、其实在垂钓的时候,大部分的鱼种都会出现顶漂的现象。

2、尤其是在垂钓鳊鱼、白条以及鲮鱼、白鲫和罗非等鱼种时,出现顶漂的几率会更大,并且顶漂动作的大小和幅度以及顺序都基本相同。

3、而一些肉食性鱼种出现顶漂的几率就比较少,比如说鲶鱼、鲳鱼以及黄骨鱼等鱼种出现的顶漂几率比较低。

第三、提竿时机的判断

上鱼的成功率和提杆时机的把握是息息相关的,在出现上顶漂相时需要认真辨别这个动作的出现到底是因为饵料的溶散脱落导致的上顶还是鱼儿吃钩出现的上顶,只有弄明白了才能更有效的提竿刺鱼。

1、如果浮漂上顶的很高甚至是顶反的话,横移的动作都是可以提杆的,如果浮漂上顶的状态比较沉稳,并且上顶的目数比较接近调目或者超过调目的话都可以提杆。

3、在钓陡坎的时候如果出现很明显的顶漂动作也可以立即提竿刺鱼,在钓半水或者钓水皮的时候,如果浮漂该竖立的时候没有竖立,或者竖立之后立即顶起或者顶反的话都应该提竿刺鱼。

第四、顶漂的幅度区别

1、一般来说出现较大幅度的顶漂现象只有这么两种情况,一种就是鱼儿把钩饵吃在嘴里,或者咽喉中,以及体动漂,还有就是当鱼儿的身体部位,也包括鱼儿的胸鳍鱼鳞以及刺角等部位挂到子线或者钩饵的时候。

2、如果鱼儿游动就容易出现上浮的动作,一般出现前者状态的话,提杆刺鱼的中鱼几率是非常高的,而出现后者状态的话,提杆刺鱼时容易空杆或者脱钩跑鱼,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如果出现的是前者状态,如果提杆太漂的话,也很容易造成吐钩空漂的现象。

3、如果浮漂出现大幅度的上顶,然后下顿或者下挫中鱼的话,很大可能就是鱼儿的摆头动作导致的,如果浮漂出现小幅度的上顶动作,很可能是因为鱼儿在试探或者嚼食以及拱饵,这样便于吸食,还有一种就是如果钓的比较钝的话,上顶的漂相就不会太高。

台钓空竿原因及如何避免空竿的方法


手竿台钓过程中,许多人将空军的原因归咎于饵料不好,不理想的原因,其实饵料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看信号。为什么呢?

因为钓鱼讲究的是扑捉瞬间的动作,那么要怎样才能有信号而有能够扑捉的到呢?那就不能不说线组的事情了。台钓手竿,主线与子线的搭配非常讲究的。比如线的质量,有的沉水,有的不但不沉水反而还是半漂浮着的,这也是影响信号的原因,而子线就相当于人的末梢神经手指头和脚趾一样都是传递信息源最敏感的地方,假如钓鲫鱼如果用粗的1.5的线做子线,那么不管你主线是多粗的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鱼进食是用吸的而不是用吃的更不是用咬的,子线太粗加上饵料比重过于重了。

那么小体型的鲫鱼是吸不动饵的,越是吸不动它就会越想吸,往往这个时候的情况就产生了错误的信号源了,很多刚刚学习钓鱼的钓友误认为是有口了赶紧提竿,结果往往空竿没鱼,因为鱼在下面吸,但是它不容易吸进嘴巴里面去,总是吸到一点又吐出来了,其实不是吐,而是它就像人的呼吸一样吸气出气,还没有等到吸进嘴巴里面就必须就像换气一样的转换了,所以饵还没有进入嘴巴,只是往前动了一点,这个时候很多钓友就认为是鱼口而提竿了,结果当然就是空竿了。

线组粗、加上水的阻力,如此小的一点动作还没有来得及传递到漂就已经被粗线的硬度和水的阻力给化解掉了,哪里还有信号源传递到漂呢。所以手竿台钓的关键不是在饵料,而是线组搭配,自己出行之前就应该考虑自己所想钓的对象鱼的体型去选择相对应、合适的线组,比如:钓鲫鱼应该选择0.3的到0.6的子线;06到1.2的主线来进行搭配。

线组的搭配选择对了效果完全不同的。其次才是调漂,漂也要根据对象鱼的体型去选择合适的漂,漂选的好调几钓几多一点点少一点点并不影响多大,当然影响肯定是有点的了。最后才是饵料的问题。

一款饵料在开饵的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必须注意掌握好状态才行的,什么叫饵料的状态呢?状态指的是饵的比重要轻(重了鱼不容易吸动),再加上饵的雾化效果要好,雾化效果不好留不住鱼的。所以,我个人长期的钓鱼经验总结,钓鱼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手竿台钓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

1、线组搭配

线组搭配必须针对对象鱼的个体大小而去选择质量相对应线组的粗细,而鱼钩尽量选择材质好又细又轻的,钩形钩尖向内的鱼钩。

2、调漂

针对对象鱼个体大小以及它的生活习性去选择漂,因为各种对象鱼的吃口是不相同的,调漂应该是先找底后固定太空豆定位然后开始调漂,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调几钓几。

3、开饵

针对对象鱼 选择好相对应的饵料以后,按照比例配好,先干粉搅拌均匀,然后根据饵水的比例将水倒入开饵的容器里面,叉开五个手指头快速搅拌饵料,搅拌均匀以后扒在容器一边等待所有了。开好的饵一般在5分钟以后使用效果更好,因为这时饵的状态已经是发酵的最好的状态了。一款饵开出来好的是非常柔软的一种感觉,这种状态比重轻,雾化效果好。台钓只要具备这些条件就很容易收获更多的鱼获了。

补充:

手竿钓鱼,首先是需要考虑到有没有信号,信号多不多?信号多了当然鱼获也就多了,那人必然就有兴趣了,对吧?很多钓鱼却不是这样去总结经验的,因为他们考虑的是好不容易有口了当然是用粗的线好了,防止断线跑鱼,可惜他们没有考虑到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线组方面我说的信号的问题了,两个人在什么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用我说的细而质量好的线组跟粗线线组的人一起钓鱼。

因为我的线组搭配的好信号自然就比粗线组的人多了,而粗线组的因为我说的这些原因还在等待鱼的死口(鱼开口时的大动作)。我这边10个信号我就算让它跑一半也就是5条,粗线组那边可能最多也就是3个口的信号,甚至还没有呢。就算有3口并且都算你钓上来,我已经5条了,你才3条,还是差了一些啊。

这样说明什么呢?就是说考虑的是有没有信号和信号多不多的问题,搭配好的线组信号无需怀疑是肯定多的,而担心线组细了怕跑鱼而使用粗线组的钓友还是不要考虑跑不跑鱼了,你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信号让你钓到鱼,然后你才能考虑跑不跑的问题。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分析提空竿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