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竿钓鱼的技巧。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关于一些海竿起鱼的错误,以及这些错误的处理办法。
大家如果看到一些比较幼稚的错误,也不要嘲笑,都是从新手走来了,肯定能够体会到从零开始的不容易。每一位钓友都是从新手到老手,在这段历程中,犯点错误,接受点挫折几乎是家常便饭。对于一些新手,我要说:你们别看身边的老手一个个的游刃有余,其实他们初次钓鱼时,还真不一定比你们更强。
第一条:抛竿时不记得打开拨线环,不少新手刚到钓位,兴奋的不行,挂上鱼儿就抛竿,却忘了拨线环,自然是抛不出钓饵。
第二条:收线不取铃铛。铃铛在钓鱼当中的重要性并不明显,有些钓鱼人完全不喜欢这个小玩意,麻烦。在实际的钓鱼过程中,收线后重新抛竿,第一要做的就是取下铃铛,否则,在抛竿的过程中,铃铛和钓线互相晃动,很容易纠缠在一起。
第三条:蛮力拉鱼。说起蛮力拉鱼,这真不只是新手会犯的错误,一些老钓手也会冠以习惯或者爱好,经常性的蛮力拉竿。诚然,海竿的承受力度比其他钓竿要高出很多,但是蛮力操作钓竿,对于已经挂钩的鱼类来说,很容易拉豁鱼嘴,或者扯断鱼线,都是大大的不值。
第四条:夹角不准。在钓鱼时,钓竿与地面的角度非常关键,一方面它影响到了钓鱼人的力量的运用,夹角过大,或过小都会干扰鱼竿的力度和便捷程度;另一方面,钓竿本身的受力点会出现变化,角度越大,受力点越靠前,钓竿全身承受的力度越不平均,那么断竿的机会也随之增大。
第五条:多根海竿钓鱼,摆放不整齐。钓鱼活动中,多根钓竿钓鱼的情况不少,老钓手也会出现摆放不整齐的情况,随性而放,那里顺手放在那里。新手肯定不能向他们学习,这就和开车一样,新手开车最好是照着驾校教的规规矩矩开车,老手自然可以随意一点。海竿摆放整齐,使用起来会方便很多,不会让钓鱼人错失良机。
第六条:抛投时,钓线缠绕在竿稍。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就是断线,或者竿稍断裂。这是由于钓竿本身的受力不均匀,钓竿受力失衡,钓线受到拉伸而断裂。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抛投时轻轻的拉拽鱼线,查看一下吊坠是否处于活动状态。于此类似的还有缠绕抛竿过线导眼。
第七条:抛竿后不调整线轮的曳力。线轮对于海竿的重要性,就相对发动机对于汽车的意义,钓竿的优劣,很大一部分都在线轮上。曳力不紧,在遭遇大鱼时,很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甚至直接断线。而反之曳力太松,则鱼线紧绷程度不够,鱼钩不容易刺入鱼嘴,且竿稍不灵敏,容易跑鱼。
第八条:抛竿过急,饵,坠仍在摇摆。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就是落点不准,间接后果有上鱼时容易缠线跑鱼,或者搭线。无论哪一种,都足够干扰钓鱼的成果,所以宁等一分,不急一秒,才是钓鱼人应该有的态度。
第九条:乱用逆止开关。逆止开关的使用是一门大学问,它和曳力不能够混为一谈,在曳力时,以及溜鱼时,妥善使用逆止开关可以有效上鱼,而错误使用则必然要吃亏。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一些新接触钓鱼的人们一点指导,对于老手也能够有一些警醒作用,以后能规范使用海竿。
小编推荐
钓鱼打窝的基本操作方法图解-钓鱼科学用饵
一、钓鱼讲究科学用饵
钓鱼是需要讲究科学用饵的,不同饵料诱钓同一种鱼和同一种 饵料诱钓不同的鱼,用饵的方法和技巧上是有区别的。夏天用饵与 冬天用饵,清水用饵与浑水用饵,打小窝用饵与打大窝用饵,用饵 的荤素、香腥、软硬、大小、多少以及用饵的配比、用饵的条件和 原则,也都不尽相同。在用饵的过程中,选择钓鱼用饵的方法越准 确,越符合实际,就越科学,钓鱼的效果就会越好。
熟悉用饵打窝的基本方法-钓鱼科学用饵(一)
用饵打窝有三种主要方式:
一是打沉底窝;二是丢投饵打窝;三是沉底窝加丢投饵打窝。
用打窝器打沉底窝有三种做法:
一种是在水面翻转打窝器打窝,让饵料从水面垂直沉入水底;
一种是用打窝器将饵料直接送人水底后翻转倒窝。
用酒米、颗粒饲料等硬饵料诱鱼,可以用水面翻转方法打窝, 沉入水底的窝饵不会跑离窝点。用饼饵、块饵之类硬饵打窝,就应 该用打窝器将块饵送入水底,防止块饵在水中漂移,不在窝点。
最好不要用手直接丢投的方法打面积较大的块饵窝,块饵窝会 不知去向。用灰面豆粉等粉饵打窝,就可以捏在钩坠上打窝,直接 将饵料送人水底,其中包括诱钓合一的做法。诱钓合一用饵有五大 优势:快速诱鱼、钩随饵走、变钓方便、沉浮都可、越钓越多。
采用丢投打窝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丢投饵打水面浮饵窝。
打水面浮饵窝的饵料有活蛆、麦麸、油糠、青草之类,主钓游 鱼、鲔鱼、鳊鱼、草鱼等中上层鱼。
一种是丢投饵打沉底窝。
丢投饵打沉底窝的窝饵主要是酒米、颗粒饲料等硬饵,主诱鲫 鱼、鲤鱼等底层鱼。
沉底窝饵加丢投饵打窝,即在先打好沉底窝之后,再用手不断 加投酒米、颗粒饵之类沉底硬饵,主要用于浑水钓鱼,提高饵料的 诱鱼效果。
拉饵的正确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1.拉饵的定义
在垂钓时,鱼儿成群结队的追饵上浮并长时间的聚在一起不散开,这和鱼饵的融散性和漂浮性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选择钓浮用的鱼饵除了符合鱼的口味之外,还要注意比重轻颗粒细,这是我们选择饵料的原则。另外为了加大鱼饵的融散性和提高上饵速度,我们最好采用拉饵。
什么是拉饵呢?当你把饵料轻轻的扳开,你可以清晰的看见里面有很多丝状的物质,这是我们在饵料中加入小麦蛋白形成的小麦蛋白纤维。这就是拉饵。饵里有了小麦蛋白纤维就可以直接挂到钩子上,可以不用一个一个的上饵了。这样可以节约上饵时间,加快抛竿的频率。拉饵因为没有经过搓揉,所以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入水以后化得很快,所以拉饵是浮钓鲫鱼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手段。
拉出的饵好用不好用,就要看我们做这个拉饵时里面的颗粒配比是否合适,加的小麦蛋白的量是否标准和质量如何,以及饵的粘稠度,这几个因素决定了这个饵好用不好用。我们如何制作调配拉饵的方法是否正确也是非常重要。所以拉饵的功夫不在拉字上,而在于拉饵的配比和制作上。
2.错误的拉饵:
1.拉出来的饵一大一小。
2.饵将双子线粘在一起。双子线粘在一起之后,雨来吃食,信号就变得不准确了。
3.拉饵拉成嘟噜串。就跟从棉花堆里拉出来的烂棉絮似的,鱼很难把饵料吸入嘴里。
3.正确的拉饵:
拉出来的两个饵料差不多大,而且子线不能缠绕在一起,线是干干净净的。这样拉出来的饵,鱼就能比较痛快地把它吸入嘴里。拉饵看似简单,但是不下功夫琢磨是很难拉好的。
4.配置拉饵的用料:
广大钓友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购买商品饵制作饵料,或者是自己买了拉饵的配料之后自己制作。
自己制作的拉饵需要:颗粒,小麦蛋白和粘粉(膨化玉米粉)。颗粒是我们钓鱼人经常使用的一种饵料。在做颗粒拉饵的时候,首先要选对鱼比较喜欢吃的颗粒。小麦蛋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制作拉饵配料。如何选择小麦蛋白呢?光凭颜色很确定何种小麦蛋白好用。
我们可以把小麦蛋白里面加一点水,和一下。放置四五分钟,我们再把小麦蛋白拿起来,轻轻拉动它,比较好的小麦蛋白拉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一些拉力,有弹性。质量差一点的小麦蛋白一拉它就断了。因为颗粒的粘度比较差,所以我们用颗粒做拉饵的时候,要使用增粘剂来增加粘性。
大家可以到渔具店买粘粉,也可以从商店里买膨化玉米粉,这两个都可以作为拉饵的增粘剂。
操作海竿的基本步骤和使用方法详解
海竿在抛投前.需要检查一下线轮的曳力的状况,即稍稍用力拉一下主线,看松紧是否合适。泄力的松紧一般以用手拉一下主线,以轮子能自如转动并出线为宜。如果不达标,适当拧一下曳力调整钮,直到泄力的松紧适度为止。
海竿虽然长短不一,但使用方法大致相同,其基本程序如下:
一、是逐节拉开海竿,使各线圈对齐,并在一条直线上,各节连接处应稍加力拉紧。过线圈应对准绕线轮卡座。.
二、是安绕线轮,将绕线轮安在卡座上,用螺母将其固定死,把绕线轮逆止开关拨向反转位置,拉动线头,钓线即可拉出,再逐个穿过线圈,直到穿过竿尖过线圈。再用连线环挂上附子和炸弹饵,以备甩投。
三、是把逆止开关拨回正转位置,调整好曳力装置,这很重要。过紧,出线阻力过大,遇大鱼时易断线;过松,出线阻力过小,遇大鱼时出线过快,晚于线尽断线。一般是用手拉钓线,能拉动钓线即可。
四、是旋转绕线轮,使饵团离竿尖30cm40cm。再右手握竿于绕线轮处,以中指和无名指夹于线轮连接背,食指第一关节钩住钓线、翻转出线环,按你熟悉的甩投方式将饵钩投向钓点。
五、是待附子落水后,立即拨回出线环再摇动绕线轮手柄收线,当收线收回部分,钓线仍处于松弛状态时,把海竿放在支架上,海竿的仰角(竿身与地面所成的)应大些,即应陡一些,仰角大小与竿尖反应灵敏度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仰角越大,灵敏度越高;反之,则越迟钝。判断仰角是否合适的唯一标准是钓竿与钓线间夹角,当夹角越接近于90.反应越灵敏。因此,这个夹角才是反应灵敏度的核心。海竿支好后,随即在竿尖上夹一小铃。
六、是如果遇大风天气,大仰角会使钓竿易受风的影响而摆动。为使海竿增强抗风能力,可将仰角减小,但不能过小,那样会使竿尖灵敏度降低;另外,还可以将海竿收回几节,使竿高降低,也可减少风力影响;或是将海竿侧卧于岸边,但要注意使钓竿与钓线间夹角,使之接近90。
七、是海竿支好后,就可静观反应,或听铃响,或看竿尖。当看到竿尖急剧摆动或铃声大作,却可扭亏为持竿向后大力扬竿,随即快速收线,收了几米线后,又要扬竿一次,如此重复几次,以使钓钩扎牢鱼唇。
八、是饵料入水后,经过2030分钟仍无反应,这时就应起竿,重新换饵。因为饵食入水后不久即会散开,经过半小时,饵食就会被小鱼吃光,垂钓效果也会大受影响。
高手DIY制作爆炸钩的简单操作方法
天气冷,最近一直未出钓,经常翻翻钓具、拴拴钩,受一精华帖老兄启发(帖子找不到了),捣鼓小爆炸钩玩玩,随拍几张照片,欢迎广大钓友拍砖。
工具
1、多功能军刀一把(钻孔、修剪)
2、镀镍回形针几只(制作死扣连接器,)
3、瓶盖几个(见图)
4、大力马线(没买到红线)、连接器、快别针、鱼钩(伊豆4)、太空豆(中号)、铅坠等。
试用报告
1、水盆测试,空钩回形针做的连接器着底(连接器类似于配重抵消瓶盖浮力),瓶盖带钩悬空(食全部掉落不会挂底),可用太空豆调节子线长度,多拴几把钩子线拉短点就成盘钩了,本方案仅用4只钩,可挂红虫、玉米,亦可用爆炸饵。
2、沙颍河爆炸饵施钓,共4次抛投,无挂地现象,钩不缠绕,但未钓到鱼 没鱼吗?饵不对?有机会再试!图片很简单,就不做说明了。
海竿操作不当的缺点及正确的抛投方法
海竿操作不当的缺点及正确应对方法。先说海竿抛投时的正确握竿方法:先将海竿上有过线圈的地方朝前,装轮以后也在竿身的前方,抛投时用前握竿手的手指夹住轮脚,连同竿体一道握紧,用食指前节轻轻勾住钓线,而后翻开拨线架,即可抛甩。前握竿手发力抛竿,并控制抛投方向,后握竿手握在竿的柄端。钩坠投出后,扳回拨线架,轮子仍在前方,支在架上重心朝下,很稳固。在江河池塘钓各种鱼均可采用此法。
如果在抛投时将轮子翻到上面去,用大拇指压线,这种握竿方法缺点很多。
1、首先,这种握竿方法在抛投时先要将海竿翻过去,增加了不必要的操作程序。
2.用拇指压钓线,使主要握竿手对竿体控制不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抛投。
3.由于轮子向上,抛投时手指不能将轮脚与竿身握紧,可能造成轮子与竿连接不牢,甚至轮子还可能掉下来。
4.用这种方式握竿,海竿的一些其他抛投方法无法进行,如低手撩投和平抡横投等都做不了。
5.海竿在抛投时钓线对钓竿的压力是很大的,翻转竿身后,竿上的过线圈也转向上方,抛投时钓线的全部压力落在过线圈上,这种瞬间的爆发力是很强的,比上鱼时的拉力大得多,这时有可能将过线圈拉坏。
综观上述,这种握竿方式无可取之外,如果想成为一位钓技娴熟的钓手,对一些不规范的动作,还是改进为好。
不过这也要从另外一些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如有些钓友他也不想成为什么垂钓高手,只图玩个高兴,他从那些不标准的动作中照样享受到垂钓之乐这正是休闲垂钓所追求的东西,钓的就是一个好心情。
夏季台钓手竿钓鲢鳙 技巧方法全解析
话说钓鲢鳙,我们这儿是不让钓的,怎么钓?偷着钓。还好某湖管理不严,也没放鲢鳙鱼,都是以前留下的,基本上一天可钓到50-60斤,我现在说的可不是什么混养,什么关系塘,是大面积湖泊的钓鲢鳙。
1、位置篇
选择钓鲢鳙的区域,一般选水深,风平,浪静,有浮游物,含氧量大的流水闸口为好,可注意水面是否有气泡,如果有一个大泡后又出现一串相对较小的小泡就基本上断定有鲢鳙。
2、天气篇
并非气温达到20度以上就可钓鲢鳙,而是水温要达到10-20度,因此可以看出最好还是在天气持续高温的夏天,基本上可以了,如果你在此水域用拉饵钓到鲢鳙,也可以垂钓鲢鳙,不要选择以南风为主的天气钓鲢鳙,此天气闷热,含氧量低,鲢鳙是高氧鱼类,对氧气的依耐性极其之高,氧量太低重则直接浮头死亡,轻则成群水面游弋无口,本着早晨钓离底,中午钓中层,傍晚钓水表或一漂深,夜间钓离底的模式,其原因是早晨水表温度未上来,底层温度相稳定,而鲢鳙是趋温鱼类,到傍晚下午时候,水表温度以升高。
3、钓组篇
首先既然是钓鲢鳙,就不要装什么大师,小钩细线软竿之类的。至于线组,子线不推荐尼龙线,最好大力马,原因有二,其一为强度,钓鲢鳙如果没有很好的找到水层和看漂信号,基本上一半以上是锚上来的,低于5斤左右的鲢鳙,还有可能,若高于5斤以上,3.0的子线都是很玄的事情。其二是大力马子线本身特点比尼龙线更适合钓鲢鳙,大力马见水后会变得极其之软,更利于鲢鳙的吸入。
那么线组就选择0.6的大力马子线,3.0的尼龙主线(0.8子4.0主保险一些,对切水性,柔软性要求不高,越扎实越好,可用20元100米的那种什么狼王,蝙蝠之类的淘宝线),还要记住一点,主线千万不要用大力马,因为大力马不光没有切水性,而且会随着水流的流动而走动,钓鲢鳙是以钓半水为主,如果主线走动而带动漂走动的话,是没有戏的。
说完线组,再来说漂,一直有个误区,认为钓鲢鳙需要大浮力漂,其实不完全对,钓鲢鳙需要的不是吃铅大的漂,而是需要漂尾吃铅大的漂,鲢鳙的调漂,剪铅剪到露出整个漂尾(视漂)即可,如果剪到露了漂身,对饵料的稳定性将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这样会有股极大的上浮力牵引着漂,随着饵料的雾化,平衡打破,这种力量会加速饵料的稳定性,还没雾化一半,饵料整体坍塌导致看漂时间不长。
我做过测试,7尾的鱼漂不适合钓鲢鳙,普通粗细的漂尾,13目以上的漂尾浮力即可承载单个红枣大小的鲢鳙饵的重量。但钓鲢鳙最好的漂还是那种5元一只,漂尾尾部加粗的鱼漂,这样他的浮力冗余量更大,假使后三目加粗,正常单颗饵会压到三目,如果不小心上饵上大了,也不会将整个漂压入水中,我也做过实验,三倍于正常大小的饵料,才勉强将漂压成平水。钓鲢鳙对漂型没有要求,只要不是那种跟顿口漂相反的漂身即可,因为钓鲢鳙99%是抓顿口,黑漂,抖动信号。
鱼竿就选硬钓,太硬也不好,最好是2837调性,如果想舒服,用轻点的,毕竟钓鲢鳙还是非常累的,抛竿诱鱼累,中鱼溜鱼累,且鱼群来后上鱼的频率大,基本那一阵是连口。不建议5.4以下,综合考虑,推荐5.4。
关于鱼钩,在不牺牲强度的情况下,选钩条细点的,轻点的,这样更利于鲢鳙的吸入,当然也可下钩钩泡沫,我不推荐。
关于构型,不建议伊势尼,小鸡那种钩尖向内的,鲢鳙以吸入为主,并非底层的鲤鱼,鲶鱼那种钓顿捉死口,钓鲢鳙要见口就抽,伊势尼很容易只刺中一点口腔内的表皮而导致脱钩。建议新关东,选1.0号的。钩距在3-5个钩长之间,建议4个。
4、饵料篇
钓鲢鳙饵料我用的很多,但即使丸九的鲢鳙饵料也不行,我想说我钓了这么多的鲢鳙,只有一款饵料很不错,也不怕别人认为我打广告,这款饵料就是天元的那款草莓香,售价在3.5-4元浮钓鲢鳙,即使他自家的鲢鳙至尊都是垃圾,单开完全不行,与浮雕鲢鳙混用还马马虎虎。钓鲢鳙有所谓的浮雕,底钓等类型,如果你开出饵后扔入水中不下去,建议还是不要用了,单开不行的。
顺便说下,浮雕鲢鳙的水比不是1:0.9,最好还是1:0.7,这种状态下的饵多捏几下附钩即可,还有一种开法,1:1.2,收水后死打,打死,附钩能力加强,雾化大面积减小,但雾化时间大幅度加长,标准开法雾化时间大概20秒,1:1.2的水比后雾化时间可达2-3分钟,饵不会坍塌,视标缓慢上升,可在确定鲢鳙入窝后使用。标准开法可在诱鱼过程中使用。
这款饵现在有假的了,味道不正,红色颗粒很死,不吸水。
5、调漂
调全目,钓35目
6、综合技巧
这段最多,关系到抛竿,看漂,刺鱼,溜鱼等
①抛竿
先说抛竿,抛竿切不可满杆,至少比风线铺直时少1米以上的空间,这样会使刺鱼后锚到鱼时有更多的冗余量与空间,满竿锚到鱼时,80%会拔河,脱钩,断线或断杆,而钓鲢鳙锚到鱼是个大几率的事情。
钓鲢鳙抛竿要将饵送出去,荡出去而不是弹出去,这样可以增加饵料的稳定性,鲢鳙饵的稳定性不高。要每次都抛到一个大致范围,漂的落点要和饵的落点基本一致,这样不会出现大钟摆而将饵坍塌,我大致可以每次抛在直径为0.4米的园区内,夜钓的时候保证100%抛入夜钓灯照射区内
②上饵
有两种,双钩与单钩,4年来的经验,双钩上饵没必要,我怀疑是厂商自己为了多卖饵搞出来的。双钩上饵必定会剪更多的铅,虽说雾化好点,但实际上差别不大,但会影响饵料的稳定性,且鲢鳙的进食特点,上钩挂耳时,鲢鳙一般在下部吸食雾化,跟容易将下沟吸入,而双钩上饵有漂有动作而空杆的情况。
③看漂
前期不断抽竿,票向上送时声明基本饵料雾化结束,不要等,再次上饵抽竿。如果有气泡而无口,钓浅了或钓深了,不在鱼层,慢慢找,如果经常出现鱼漂左右倾斜着微微横向移动,千万不要抽竿,100%锚鱼,这也看作是一种鲢鳙入窝的表现。此时鱼在钩上部触动或水流影响线组,将漂像下拉动10-20cm再钓,找到鱼层后,正常的口是黑漂,顿漂,上下抖动,看见此种漂像,就大力抽竿,持竿的方式为后竿堵部分以手臂为依托,手掌握住竿柄前部,有臂拖更好,但大型白鲢(鲢子鱼)的漂像有小几率的顶漂移动,花鲢(胖头鳙鱼)没有这种漂像,不得其解,难道是花鲢生活的水层深一些,而白鲢浅一些?
④刺鱼与溜鱼
鲢鳙鱼不同于细长体型的鱼类,冲击力大,游速快,也不同于鲤鱼青鱼体型大,爆发力强,秒切子线。鲢鳙鱼属于蛮劲型,冲击力游速不高,也没有特大的瞬间爆发力,但如果一个劲的像某个方向跑,且其体力恢复较快,还是需要技巧的。
如果小钩细线软竿,刺鱼不需要太重,以刺到鱼后慢慢牵引至水边抄鱼即可,鲢鳙鱼较憨,没有感觉疼或没感觉危险是不挣扎的,如果他感觉疼或发现有人,小钩细线的就要看运气了
如果是上面我说的正常线组,可大力刺鱼,第一波将其牵引至水边将其抄获,成功率不高,我20%左右,左右如被鱼发现危险,就准备持久战了,双手怀抱鱼竿,死死拽住,就像化老师钓鱼那样,3-5次挣扎后无力,千万不要给他休息的机会,强行迁至水边炒鱼,慢了,体力恢复有得这样操作,如果感觉压不住了,就准备倒竿,与鱼相反的方向将一二节倒入水中。这样下来,基本能征服他
如果锚到鱼了,第一时间蹲下,将鱼竿垂直向下放,避免拔河,再倒竿。
7、鱼的保存
尽快吃掉,鲢鳙脱水脱氧活不了多长且易坏,即使刚死的,也会有巨腥味。
如果偷着钓,千万别下护,买根路亚的锁鱼绳,不要浮力的标,从头部穿过放远一点,没事的,以上是台钓鲢鳙的方法,这是4年来钓鲢鳙保守估计不下4吨左右的我的一点经验之谈,没错,4吨,早些年全是1-2斤,去年最小的3-5,普遍5左右,大点的12左右,附带鲢鳙吃饵图,证明双钩带饵无必要。
顺便说下,钓鲢鳙刺鱼时,如果发力向外游窜,那种情况100%是锚中鱼了,正口的手感是竿一沉,第一感觉像挂底,但又可移动。要不断的抽竿,直到鱼入窝,一定要压水线,这影响到走漂和漂的信号问题。不能用常规的以竿架为支点的压水线方法,因为抛得不是满竿,常规方法不适合压水线且容易将饵料带坍塌。有种方法,即手拿鱼竿在水面左右摆动,让风线在水面成s型,然后快速后拉,但这种方法对技巧要求很高,动作大了,饵料很容易脱落。
没必要加香精类饵料,也没必要加什么白粉,那是上色用的,不是增加雾化,一天下来,大概用浮钓鲢鳙5-7包,现在的浮雕鲢鳙感觉附钩性,粘性加强,雾化减少。喜用海竿,花篮水怪的就不需要看本方法了。
图解钓鲫鱼利器的两种米饵操作方法
钓鲫鱼利器的两种米饵操作图解,看看两位笔者的米钓鲫鱼的经验分享。
一、粘粉小米
粘粉小米主要是为了防小鱼闹窝,可以钓鲫鱼和鲤鱼,其他的鱼效果不好。使用时最好用长杆短线,把饵放到窝中,而不是抛到窝中,抛的话饵容易掉,每次落点要准确,方圆不可超过直径30厘米。
此钓法的优点是不用补窝,越钓鱼越多,而且鲫鱼个头很猛,缺点是钓鱼时间长了比较累人,每次都要蘸来蘸去的有点麻烦。饵到底后有1--2分钟的等待过程,出现送漂和黑漂还有漂慢慢移动要果断提杆,如果漂有了大幅度的动作没来得及提杆,就不要傻等了,果断换饵。超过5分钟漂不动要重新进行蘸饵。钓点打窝不要多,蘸的饵料要稍优于窝料。
漂调的要稍微的钝一点点,太灵了小鱼啃饵的时候就会有动作,造成提杆不中鱼。所蘸的小米要干,湿的米粘不结实,入水即掉空等待,钓鲤鱼可蘸玉米糁。
1)材料:粘粉(空钩伴侣 等)、小米、水。
2)操作方法:空钩沾水沾粘粉(以上重复两次)沾小米。
3)注意事项:小米一定要干爽不然粘不牢,风浪天气不适合使用。
4)图解:
二、酒米做钓饵
酒米撒窝子,酒米做钓饵,做到了诱饵钓饵一致,能大大降低鱼儿的警觉,咬钩上鱼更快,只要窝子里有鱼,连竿几率很高,而且小杂鱼基本不来捣乱。关于酒米泡制,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高招,这里就不多说了,先说说我的竿线搭配。
一般来说,用酒米做钓饵,首先线组是用的小七星漂带很轻的坠,坠子的重量刚好能把6粒浮漂拉进水里,而鱼钩刚刚触底,钩尖向上。最上面的一粒漂稍微露出水面以便观察。和鱼竿的搭配,我的一般是长竿短线,这样一有漂讯,可以及时提竿,而且在钓草洞时可以准确的把钩放下去。线的长短,应该是根据具体的情况看,比如水深,岸边的地形等等,总之鱼线长度不要超过鱼竿。
一般风线的长度1M足够了。漂用小号的,坠子用铅皮自己弄。发几个钓组的图:
说明一下:主线和子线之间的O的黑圈是O形环,上面是铅坠,然后是太空豆。
鱼钩我用的是6#的,主要是考虑钩门的宽度和钓到稍微大的鲫鱼是不容易脱钩。下面这张图是挂上米的:
挂米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以免把米弄碎或者钩到自己的手。我被钩过,很疼......
泡制酒米时候酒要多,酒淹过米,否则米容易碎。一般泡制24小时就能用了。来到钓点,先喂窝子,第一次可以多撒点米,然后做其他的准备工作,大概半小时(视钓点的鱼情)以后窝子里开始冒鱼星,这时候可以下钩了,一般用米做钓饵鱼吃口很轻,基本都是送1-2粒漂,也有把你6粒漂一起送上来的,送漂时会有一个顿口,对!这就是扬竿的最好时机了,短线这时候的优点体现出来了,然后解鱼,挂米,下钩,继续扬竿......中途记得补窝子,但是量要少,因为你是来钓鱼的,不是来喂鱼的。大概多长时间合适?大概感觉鱼的吃口下降的时候就补。
做钓饵的大米,最好用袋装的,因为这样的大米颗粒饱满,完整,大小合适。我是这样泡的:新农欢用曲酒化开,倒入当做钓饵的大米中,酒要漫过米,把米全部泡在酒里,这样泡制的米不容易碎。当然不是曲酒也行,酒坊里酿制的高度粮食酒也很好。
做诱饵的米呢最好用一些碎米,这样的碎米撒了窝子放下钩后,钓饵的形状比诱饵好,鱼儿自然喜欢(我估计鱼和人一样,不要钱的东西都是先捡好的吃)。
挂米需要点点耐心点点细心,多弄几次就会了。挂上米后你抖抖线,米不掉就行。感觉钩尖挂进去半毫米就行了。鱼吃饵的时候是吸的,不是啃的。米在钩尖上,一吸,就连米带钩尖都进嘴巴里去了,然后鱼好像发现了嘴里不舒服,就抬头想吐,这时候,你的漂被送起来了.......果断扬竿吧!
1)材料:酒米(整颗的大米)
2)操作方法:钩尖从大米的胚芽部分轻轻刺入
3)注意事项:做钓饵的大米要选用颗粒饱满、完整的,泡制酒米时酒一定要漫过米,把米全部泡在酒里,这样泡制的米不容易碎。
4)挂米图解:
第一步:取出酒米
第二部:瞄准胚芽部分轻轻刺入
效果:
画了个简图,黄色部分是米粒,箭头所指
蓝色部分就是挂钩的米胚芽部分,钩尖对准这里刺.
补充说明:钩尖上的米容易掉,需要常常拉起来看看,其实掉了也不是坏事,补窝子了不是吗?还有一点,垂钓过程中要让钩子常常动动,把浮漂拉起来10-20CM再轻轻放下,可以吸引鲫鱼的注意力。
考虑到坠轻漂小,这方法只适于在静水(当然,水流很慢也可以)区域使用,如果你非要到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里挑战极限,哈哈,那看不到鱼漂可别怪我没事先说明哦!
这个办法绝对适合野钓,条件是无风或微风,水面波浪不大;静水或水流平缓的地方。对付小杂鱼那是天生的本领,除了钢片鱼(貌似鲂鱼、武昌鱼,头小嘴巴小;阳光下身上鳞片有五彩的反光。但很小,最多只有10公分长。这是云南的叫法,它到底属于哪类我不知道),其他杂鱼几乎不吃不动。是主钓鲫鱼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