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如何找鱼层。

我们有时候钓鱼搭配的线组,不知道自己的线组是否与已经上钩的鱼大小相匹配,有时用粗线上的是小鱼,或者小线却上了大鱼,这时候我们就会是否纠结线会不会断的问题。其实钓组能够拉上来多重的鱼是有一个估算公示可以计算的,虽然我们不是说每次上鱼都要去算一算,如果是那种自己没有太大把握的可以做到心里有个底。

一般来说,线号乘4(斤),就是大致的极限钓重,这个线号主要指的是在子线和主线相差一个号的情况下,以子线的线号为准的一个大致算法,如果是28调的杆子,那么大体上要在这个基数上相对精准,如果是37调的杆子,则应该是线号x4x1.2左右,如果是19调的杆子则应该是线号x4x0.9。那么接下来,需要大致上分析一下什么原因,以及这个算法是否精确。

一般来说,鱼线的拉力值分为顶钓拉力值和打结拉力值,打结拉力值一般是顶钓拉力值的60%~70%。

什么是打结拉力值呢?简单的说就是鱼线打结比如八字环处、子线和八字环处、竿稍固定处,这几处都属于打结处,一般如果出现切线,基本上优先这个几个位置,如果不是这几个位置,那说明断裂处已经伤线了。

其次,主子线搭配,不一定是按照子线比大线少一个号来配置,比如春季钓鲫,常见的搭配则是0.4子线+0.8主线,那么理论上顶钓值应该是多少呢?

我认为这个公式仍然成立,0.4x4,如果是鲫鱼竿,则0.4x4x1.2=1.92,那么基本上手法没问题,没有生拉硬拽,正常溜鱼的情况下,2斤左右的鱼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如果是标准19调鱼竿,则是0.4x4x0.9=1.5,那么大体上1.5斤应该就是线组的极限值,依次类推,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主子线线号搭配不超过2个线号差的情况下,这个公式基本上都适用的。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不管是塘钓还是野钓,都不排除遇见大鱼或者挣扎力度非常大的鱼,比如野钓时遇见的鲤鱼草鱼,基本上都会比塘钓的鱼挣扎力度要大,那么这个公式同样在在线号不超过2倍的情况下复合,但是如果遇到了青鱼、罗非、鲶鱼、黑鱼、鲟鱼等凶猛鱼种,这个公式基本没什么用,切线必然。

延伸阅读

如何通过环境判断鱼类是否在咬钩?


大自然母亲是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预兆,帮助我们能够预知鱼类将会咬钩,钓鱼时,钓鱼人能否在水上是否可以通过眺望天空、嗅闻空气来获知天气的变化?

答案是肯定的。有经验的钓手会说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嗅觉来感知鱼类将会咬钩。

一、闻

几年前笔者美国访学期间,曾经与朋友、职业钓手斯彭斯皮特斯一同外出钓鱼。当我们某日午后驾船外出钓取小口黑鲈。皮特斯突然说道:鱼正在咬钩,你能闻到吗?

我能。空气的味道很重,而且带有这一种鱼的气味。当我们将钓线提起来时,这种气味弥漫在整个船甲板周围。这一天我们的钓获不断,手臂最后都酸疼了。

在那之后,我曾经多次闻到这种气味,但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每个人都知道当风暴来临时鱼类会变得更具有侵略性,特别是在经过数日的稳定天气之后到来的风暴情况下。

当大气压处于高点时(良好的天气状况下),空气的重量使得气味紧贴在地面层。当气压下降时(风暴迫近),这些气味就会从沼泽、海湾以及沟渠中散发开来。在湖泊附近,空气闻起来会带有鱼腥味。古代的天气谚语也证明了这一点:水沟气味刺鼻,大雨暴风将至。

二、看

而看在钓鱼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的经验告诉我,光亮的水体是死亡之吻。光亮的水体是指水体表层波浪起伏,所反射出的光芒会对钓手的眼睛产生相当大的危害。

而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在天气状况稳定的几天,大气中充满湿气,它们如同太阳镜一样对阳光辐射有所阻隔。暴雨的降临通常使得大气中的湿气散尽,这就会导致强光的产生,对眼睛造成伤害。而这显然也会对鱼类的眼睛产生影响,因为在这种状况下我的垂钓成绩会严重下降。

这种判定是钓鱼好时机或者不好时机的能力来自于多年的垂钓经验。正像皮特斯所说的那样,经过足够时间的锤炼之后,你就会对这些事情有所感悟。这是一种源自过去经验的感觉。如果你在某种环境下钓到了鱼,这些记忆就会长期存留在你的脑海中,你就知道什么情况会有好的收获了。

三、垂钓时机

那么什么才能算作是在水边最好的垂钓时机呢?大多数的职业钓手认为带有微风、高湿气和阴云密布的冷天是效果显现最快的。而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数日的稳定天气状况之后。

数日炎热而平静的天气之后,一股强风也能促成好的钓获。风对于湖泊会产生很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都是好的影响。风刮过之后的数小时,鱼类不会对食物有太大的欲望,但当湖泊水体恢复平静后的一或两天,它们却会变得非常的活跃。

波浪大的时候会将藻类以及浮游生物夹带起来,这对草食鱼类具有着巨大诱惑力,而它们的活跃也会相应地吸引掠食性鱼类聚集。而在平静、阳光充足的天气状况下,也能够在特别浅的水体中发现活跃的鱼类。

关键是要找准有风天气中被风吹拂的水域。而如果钓手很难有所收获,通常可能是因为船只的运行将鱼类驱赶至深水区。职业选手知道这些情况,所以喜欢抛投至浅水区,而船只与钓点保持一段距离。

除此之外,相关信息还包括温度、风向与风力、气压、云层覆盖等。而更具有价值的信息还包括空气气味、光亮度、昨日的天气状况甚至于之后的天气状况。通过这一系列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就会形成一整套的感官系统,从而轻而易举地寻找到钓鱼的绝佳时机。

判断鱼窝里是否有鱼的五个表现


我们在垂钓的时候,都知道打窝诱鱼是钓鱼是否有收获的第一要素。而判断窝里是否有鱼则是我们下钩垂钓是否有功的关键。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鱼窝里是否有鱼的五个表现作为参考吧。

一、观浑水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在浅水区的浑浊地带,一般聚集着鱼群。因为相对浑浊的水体,水底光线比较弱,鱼类可以更好的去隐蔽自身,而不被捕杀,并且,鲫鱼、鲤鱼等底息鱼一般都会在水体中下层游动,经常将水底的淤泥搅动、掘食。

二、观水草

钓鱼要钓草。野钓的时候,钓友选择水生植物周边作为钓点。这是因为,较为密集的水生植物会成为鱼类天然的自我保护屏障,同时,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并且在此处,鱼类的食物也是最多的,很多鱼儿都会在此栖息觅食。

在这附近打窝诱鱼时,我们可以观看水草、水葫芦、浮萍的运动状态判断窝里是否有鱼,如果这些水生植物呈不规则晃动时,那么代表鱼儿已经到窝了。

三、观鱼星

鱼呼吸或者游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被称为鱼星。通过观察鱼星,钓友也可以判断窝中有没有鱼。所以首先钓友需要区分鱼星和地星。地星是水底淤泥、沉积物等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它会导致水底缺氧和鱼类起伏,地星气泡大小不等,露出水面后容易破裂,位置也相对固定。而相比较来说,鱼星自身含有鱼类的粘液,通常大小均匀,对于地气不言破裂,位置也不固定。垂钓时,窝子周围有慢慢移动的鱼星,钓友们就得做好钓鱼的准备了。

四、观水花

垂钓的时候,钓友们需要留意下钓点附近的水面。如果是在风平浪静的天气,钓友们发现水面有大的水花翻动,波纹交织或者突然有较大的涟漪时,说明钓点周围的中上层水域有鱼类搅动水面或者翻花。

如果多加观察的话,钓友们可以区分鱼类的体型大小。一般水表层翻花的都是中上层鱼类,假如钓友想垂钓鲫鱼、鲤鱼等中下层的鱼类,着实需要下点功夫,从垂钓对象鱼的习性去分辨了。以鲤鱼为例,鲤鱼翻花的时候,会跃出水面,甚至整个水的表面,当它入水时候,会因为尾部击打水面而发出极大地啪啪声。

五、鱼漂反应

窝里有鱼的时候,浮漂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表现。这是因为鱼类在水下游动,搅动水体或鱼体刮蹭到钓线的漂相动作。比如,浮漂连续的颤动、抖动;缓慢的上浮或者下沉以及突然的黑漂,都说明窝里已经有鱼了。

当发现浮漂出现动作后,钓友们要打起精神来区分是小鱼闹窝还是对象鱼上钩。一般而言,闹小鱼时浮漂会出现反复上浮下顿感,哆哆嗦嗦等非常不稳定的漂象。如果闹的太凶,那么大鱼很有可能不会进窝,钓友们就要调整自己的窝料,减少小鱼闹窝。当然换个钓点打窝诱鱼也是不错的方法。

线组大小到底该如何取舍?用得好可以大小兼顾


​ 线组的大小取舍对鱼钓鱼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难以抉择的问题:线组小了大鱼掉不起,线组大了小鱼看不清口而且会挡口。其实黑坑还好说,因为知道老板放了些什么鱼,只要定好了目标鱼线组的选择可以说很简单。

野钓就不一样了,只要不是经常干涸的地方,哪个野外水域还没有几条大鱼呢?尤其是大型湖泊和水库以及大江大河几十上百斤的大物频现!钓小鱼的时候时常碰到大物切线,但是只要你真正的去钓大物的时候你会发现浮漂纹丝不动。那么有没有一个能大小兼顾、上了大鱼也没有那么容易切线跑鱼的线组搭配呢?有!但是也做不到所有体型的鱼儿都能通杀,下面蓑笠哥分享几个原则,可以降低大鱼切线跑鱼的概率,小鱼也能兼顾。

取小鱼上限和大鱼的下限

这个的意思就是说取最常见的两种体型的鱼,比如说鲫鱼和七八斤的鲤鱼为例,那么我们就取鲫鱼线组搭配的上限然后取十来斤鱼儿线组的下限。比如最常见的3.0的主线、2.0的子线、6号伊势尼鱼钩。这个搭配在野钓中常常使用,一般二三两的鲫鱼没有问题,15斤以内的鲤鱼草鱼压力也不太大。当然前提是线的质量过硬而且没有受伤,最重要的是绑钩和八字环的地方是直出!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搭配,目标鲫鱼是半斤以上的话用4.0的主线、1.0的PE子线、7#伊势尼鱼钩也没有问题,这个搭配可以说一二十斤也问题不大!不过也要分鱼,有的鱼中钩后挣扎得不厉害,没有猛冲的动作,有的鱼虽然它才几斤重但是那拉力真的好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多大线组拉多大的鱼真的是因人而异!有的人3+2遇到三四斤的都会切,而有的钓友1.2+0.8的能拉十来斤的。这跟鱼竿的软硬、腰力以及你遛鱼的手法有关,拔河的话可以说拉力大减还容易跑鱼,利用鱼竿的韧性采用八字遛鱼法比较靠谱,技术好的十来斤的根本都不用站起来。

主线最好碳线子线最好PE

前几年关于碳线的批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事实上只要你用习惯了某一种线都是没有问题的。碳线的拉力比尼龙线大而且耐磨,只不过比较硬但是用作主线也不是不能接受。同样的线径碳线的拉力可以说远超尼龙线,这也是最近这两年使用碳线的钓鱼人越来越多的原因,最开始只是海钓用得多因为它防腐性能优良。

从去年开始蓑笠哥全部改用碳线作为主线,目前没有发现不可以接受的缺点。只不过有的碳线延展性比较好,但是也要超过它自身拉力之后延展才会大,延展过后的碳线拉力会有所减小。至于结节拉力和尼龙线一样,都不怎么样,所以尽量直出。

PE子线的话应该用过的钓鱼人都会觉得好,不可否认PE也有它自身的很多缺陷。但是拉力强、不容易切线、柔软容易入口的优势同样是其它子线没有的。至于比较容易打结的话也不是不可以避免:子线缩短、钩距加大、吃铅小的浮漂、抛满竿这几样做到基本不会打结,就算打结之后拿着两个钩子使劲的一拉把接头拉到八字环那里去就没有问题了。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换子线吗,哪怕一天换个四五次也不是太麻烦,现在钩子和PE子线那么便宜,应该很少有人会认为子线的消耗是负担。再说滚指绑钩方法也很快,一分钟绑个两三副子线还是没有问题,感兴趣的可以关注蓑笠哥之后看滚指绑钩视频。

目标鱼定了其他鱼跑了不心疼

你定了目标鱼之后就选择目标鱼的线组,那么其他的大鱼跑了虽然心疼但是也不用太过于去纠结!当然这要心态好才行,要真说跑了大鱼不心疼是假话,只能自我去调整了。今天的目标鱼如果是鲫鱼,那么就算钓上鲤鱼跑了也没有关系,没有钓到鲫鱼上了再多的鲤鱼都算打龟!

没法取舍就钓两根杆

当然了,你也可以钓两根杆,一根长杆挂颗粒或者硬饵然后配大线组死守,再用另外一根稍微短点儿的杆子配小线组抽抽小鱼玩。这样的方法可能会被一些钓鱼人鄙视,但是自己喜欢就好!蓑笠哥常常用5.4的鱼竿5.0碳线+1.2PE子线+9号伊势尼挂颗粒守,然后玩一根4.5的抽散炮。

大部分情况下5.4的都有很好的收获,前几天4.5的就钓了两条鲫鱼还不大,但是5.4的钓了十几条半斤以上的大板鲫。玩两根杆有一个特别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一定要绑失手绳。再就是长杆最好钓大跑铅或者平水钓跑铅,防止小鱼闹窝频繁抽竿,那样就比较累了!

钓两根杆最忌讳两根竿长一样,然后又钓一个窝子。这样随便一根杆子上鱼都有可能会导致缠线,缠线后再解开可是个技术活!

判断窝中是否有鱼的四种表现


众所周知,打窝是钓鱼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打好窝才能诱鱼,才能留鱼。但是打好窝不代表万事俱备,想要开始下钩还需要去判断现在窝中是否有鱼。很多钓友在打好窝之后就开钓,往往等了很久也不见有渔获。所以说,还是要学会看。

1、看水质

水至清则无鱼。所以,打窝之前就要找一片浑水。浑水往往意味着鱼类所需的食物丰富,也更利于它们藏身,所以不愁没鱼。再好的窝,再好的饵料,再好的技术,没有鱼也等于零。

2、钓鱼要钓草

在野外钓鱼时,可以在水草等植物周围打窝。之后,等看到水草不规则的晃动时,就可以判断出:鱼儿进窝了。

3、看鱼星(气泡)

很多钓友还没有掌握看鱼星的方法,鱼星指的是鱼儿游动时产生的气泡,当窝中有鱼星出现,有鱼无疑。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水中还会产生地星,水底的沼气所致。地星大小不均,还容易破裂。所以当小气泡产生时,观察后,确定是鱼星就可以准备钓鱼了。

4、看浮漂

这个肯定是钓友们都知道的。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点,浮漂一直上下晃动是小鱼闹窝了。这时候可以调整鱼钩、饵料等等应对。

怎么判断当日天气是否适合钓鱼?


很多钓友寄希望于各种天气预报软件对钓鱼的适宜程度来判断当天天气是否适合钓鱼,其实有时候预报是不准确的,甚至背道而驰。现本人根据多年垂钓经验向钓友们介绍一种预测方法,不喜勿喷。

在春天最关键的是气压的变化,而冬天最关键的是气温的变化〔温差〕。阴晴、风雨等等的变化都会影响气温,而气温变化通过水温变化直接作用于鱼体。鱼是变温动物,有趋暖避寒的习性,又有调节体温使其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的本能。调节体温的过程可能是一个痛苦的生理过程,

会引起鱼不吃懒动。所以,钓鱼和温差就必然有一定的联系。

温差有很多种,有昼夜温差、夜间温差、时段温差、水层温差、季节温差、气温水温差等等。昼夜温差和夜间温差也可以包括在时段温差之内。在此着重探讨冬季特别是最寒冷的元旦前后时段温差〔一两天或者一段时间的气温变化〕对鱼情的重要影响。

气温的变化不是直线上升也不是直线下降,而是波浪式上升或者波浪式下降。在波浪式气温变化中,可能找到鱼情变化的切入点。

判断天气是否适合钓,要做到四看。

一、看夜间温差

一天之中,从黄昏到笫二天拂晓,气温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有大有小。我们把黄昏以后,晚上8时左右和笫二天早晨6时左右的温度差值叫做夜间温差值。夜间温差值与钓鱼有密切关系。冬季最寒冷的时段,室温在10度左右,夜间温差值大于5℃时,很难钓鱼,很可能打白板(当空军)。去到塘边、河边,常常看到岸边的浑水变清了,甚至清澈见底。这是因为夜间降温多,特别寒冷,鱼儿躲在深水处一动不动,不会游动到岸边,所以岸边水特别清澈。笫二天鱼儿仍觉寒冷,懒动懒开口。出钓一天,常常是不见浮子动一下。相反,夜间温差值小于2℃,夜里降温很少,鱼儿不觉得特别冷,夜间仍四处游动,笫二天正常觅食。这样的天气出钓会有收获。

二、看昼夜温差

全天24小时温度最高值大约在下午23时,最低值大约在拂晓前0时以后。24小时之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值越大,越难钓鱼。温差差值大的主要原因是大晴天,大太阳。红日高照,使水表层温度迅速升高,造成水表层水底层温差拉大,影响鱼的觅食活动。从表面上看,大太阳,气温升高了,似乎鱼儿应该比较活跃,其实不然,因为水层温差的原因,魚情也是很差。

天气预报提供的每日最高最低温度可作参考。如果两者之差较小,比较适宜出钓。反之,如果昼夜温差值很大,出钓的收获可能不大。

冬日,无冷风的阴天或只有花花太阳(微有阳光)的多云天,之所以易上鱼,就是因为昼夜温差值较小。相反,艳阳高照,晒得人脱衣服,昼夜温差大,鱼儿几乎不咬钩。

夜间温差值大,昼夜温差值也大,就简直休想上鱼了。

三、看两天最低气温差

今天的最低气温比较昨天的最低气温下降1-2℃,魚情很不活跃,是钓鱼的坏天气。相反,今天的最低气温比较昨天的最低气温上升1-2℃,魚情活跃,是钓鱼的好天气。

四、看时段温差

在最寒冷的季节,鱼儿猛咬钩的日子,就是:最低气温连续上升(幅度大最好)又在降温之前而且气压平稳(阴有小雨最好)。而气温上升过程中,开始还是难钓,或者钓效一般。

看最低气温的变化是关键的关键。最低气温等等怎么知道?最好的办法是借助于中国天气网的天气预报。中国天气网有整点天气实况,可以看到我们需要的数据。

知道这些数据,我们可以选择最佳出钓时机。如果最低气温下降1-2℃,特别是几天连续下降,或者夜间降温4-5℃,那就不必出行了;相反,如果最低气温上升1-2℃,夜间温差小于2℃,应该是出钓的好天气。如果最低气温连续攀升,切莫坐失良机。

有种说法,应该选择暖和的日子、晴朗的日子出钓。这种说法,比较抽象,而且不一定恰当。如果最低气温下降,越是晴朗偏偏越难钓鱼。

调漂技巧:判断是否到底,有公式


我们在野钓中多数情况下都是钓底,钓浮的机会不多。除非鱼情的原因导致鱼上浮,才会考虑钓浮。比如夏季钓鲢鳙,钓草鱼,是因为夏季高温,深水中溶氧不足,所以在夏季这两种鱼经常在溶氧更充足的浅水层。再比如春季钓鲫鱼,由于春季乍暖还寒,由于阳光的照射的原因导致上层比下层暖和,鲫鱼也有可能上浮,这时候也可以选择钓浮。但是总体来说都是以钓底为主,因为我们的目标鱼多是底层鱼类,计算是中上层的鱼类,在自然水域中也形成了底层进食的习惯,所以野钓钓底才能钓的多。钓底,就要涉及到找底的问题,所以今天聊聊关于找底的话题。

一、从物理学生说找底

找底对于很多钓鱼老司机来说非常简单容易,但是对于部分新手来说就变的困难。已经也曾经多次举例过,新手钓一天都在钓浮的情况绝对有,其中的原因说白了就是没有把调漂搞明白。调漂无非就是物理学上的重力和浮力平衡问题,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下,如果有外力进入,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好像说的很玄乎,其实很简单,就是水底对线组产生了支撑力,原来的重力浮力平衡就被打破了。也可以说,水底对线组有了支撑力,那说明线组已经触底了,而对应的变化就是露出水面的漂尾目数变了。不是因为改变浮漂的目数,实现了找底,而是到底后浮漂的目数变了。

二、各种找底的情况

1、空钩找底

空钩找底通常用于挂虫饵的情况,主要是鱼饵太轻,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完全可以采用空钩来找底的方法。如何判断空钩是否到底呢?要从空钩半水调漂来说,比如空钩半水调2目,在半水状态下线组达到了重力和浮力的平衡,如果水底对线组有了支撑力,钓目就会增加,所以可以这么理解,当浮漂目数变成2目多的时候,下钩就到底了。至于细线是绷直还是弯曲,这个跟子线的柔软程度也要关系,所以不好判断。

2、带饵找底

最多的找底情况是带饵找底,如何判断饵料已经到底,也是从浮漂的目数上来分析。比如说空钩调6目,挂双饵后目数变成2目,那说明双饵重4目。在重力浮力平衡的状态下,挂双饵,半水,浮漂露出2目。挂饵开始找底,浮漂目数露出2目多的时候,下饵也是到底了。不过由于需要考虑饵料雾化变轻的缘故,通常会选择带双饵调目+1的办法,这样基本可以确认找底。

所以说,只要钓目大于挂双饵的调目,那下饵肯定是到底的。同样,对于空钩找底,甚至是无子线的铅坠找底,也同样适用,钓目大于半水状态下的调目,线组肯定就触底了。这个公式只是判断下钩是否到底,想要判断上钩是否到底就需要把单饵称重。比如上面的例子,空钩调6目,挂双饵后目数变成2目,那说明双饵重4目,单饵重2目,钓目大于2目下饵到底,钓目大于4目的时候下饵也到底了。最后还需要说明下,找底一定要用饵料。

判断鱼线质量的6个方法,免受断线困扰


在整个垂钓过程当中,鱼线是连接着鱼竿和鱼的重要部分,鱼儿能否顺利地上岸,除了要看各位钓鱼人的钓技之外,鱼线的质量也很重要,一根不好的鱼线能够使我们上钩的大鱼都跑掉。

现在市场上面我们能够买得到的鱼线种类非常丰富,价格也有便宜有贵,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选择呢?特别是我们在面对种类繁多、鱼线信息标注不清晰等都会影响我们的选择。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来进行判断。

1、燃烧法判断材质

根据鱼线材质的不同,燃烧后的状态也不一样。可剪一小段鱼线放在火上烧,如果是碳素鱼线,且含量比较高,离开火焰后线头会自动熄灭,并留下黑色的炭灰,相反含量低或是尼龙线燃烧后会变焦发黄,燃烧处发硬。

碳素鱼线与尼龙鱼线相比最大优点就是不吸水,普通尼龙线浸水半小时后,拉力会降低10%~20%,而碳素线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尼龙线会吸水,也就要求等吸水充分后调漂才最精准。碳素线的比重大,切水快,提竿时会减小阻力。不怕晒,而且使用寿命长。不易变形,做脑线最合适不过了。

2、对比线径是否标准

找一端大牌、标准鱼线与选购的鱼线相比,看线径的号数是否相同或接近,相差不大,或相同线径,说明鱼线的品质较好。如果相差甚大,则可考虑厂家加大线径来提升拉力,是山寨品牌的鱼线。一般线径加粗,线的恢复力会比较差~

3、看线判断受力是否均匀

首先看包装说明以及数据指标是否符合标准,打开外包装进行目测,无论什么颜色的鱼线,线的表面必须有光泽,编织线除外,透明线不能有颜色出现,有颜色的线不能发白,如果有与本色线不相符合的颜色出现在鱼线中说明鱼线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发白处会使整条鱼线受力不均。

也许你会纳闷为什么是编织线除外呢?编织线一般是由多股布线制造而成,在制造过程中,每股细线上加入覆膜,可防止吸水,且不透明,一般做钓大型鱼的时线轮的主线,及专业路亚钓时的线轮主线。路亚钓时,可以完全感受到路亚的游动与鱼来咬饵时的轻微动作

4、手指轻轻一捋是否恢复完好

凭手感检验,鱼线的粗细是否均匀,表面是否平整。然后可将鱼线放入手掌,再后稍稍进行挤压,然后松开手掌,检验受力后的鱼线恢复情况如何,如果短时间快速恢复原样,属质量较好的鱼线,如果恢复得很慢或者根本恢复不了原样的线,则为劣质线。因为好的鱼线质地柔软,恢复性强。

另外就是鱼线的恢复力与拉力强弱也与鱼线的保质期有关系,新买的鱼线要及时使用,隔年的鱼线尽量不要使用。要随时确保你的鱼线性能良好,使钓组始终处在最佳状态,这是避免或减少断线跑鱼的重要环节。一副新的渔线,一般钓过3~5次即应更换。更换的标准钓线是否变色变硬,外表是否粗糙,发现即应更新。

5、实践检验得真相

首先取一小截鱼线在桌角繁复摩擦,看看是否会起毛或是分叉,很多钓友买回去的鱼线没怎么用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的~然后打结检验拉力值变化,一般降低30%以上的鱼线就不要买了。日常钓鱼,无论主线子线都需要打结,结强拉力一般都比直强拉力降低20%-30%,这就是切线时一般先从打结处断裂的原因,一次结强拉力强才是代表鱼线质量可靠的最终指标。这一点不管在子线还是母线上都非常重要~

6、试钓最靠谱

在垂钓中,我们可以试验鱼线经过水的浸泡之后,吸水性如何。如果鱼线表面做工粗糙,做线用料密度不够,防水保护层效果不好,在使用过程中,鱼线就会出现吸水现象,一旦鱼线吸水,线组的灵敏度下降,从而影响鱼汛的正常传递,好的鱼线不应该吸水。此外,在试钓中,我们还可以检验鱼线的灵敏度情况。

判断调钓是否正常的方法及应对技巧


在钓鱼过程中,调钓是否正确对渔获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调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喜好而定,但钓却要根据鱼情的变化而变。一天之中,鱼情不断变化,钓鱼人需要找到相应的对策才能钓好鱼。一般来说,我们钓鱼人可以通过浮漂的变化、中钩的位置来判断调钓是否正确,通过合理的调钓,能够让我们有很好的钓获。

一、通过观察浮漂来判断

1、钓灵敏的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半水调3目钓3目,从钓不灵不钝开始,通过观察浮漂来体会水下的鱼情。

如果在我们开始钓鱼后,浮漂的讯号很好,但是提竿不中鱼,那么说明我们钓得灵敏了。或者在提竿的时候,感觉钩上有鱼,但是咯噔一下就跑了。

这些情况,可以通过向上推漂,以1/3~1/2目为基础逐步调整,直至稳定中鱼即可。

2、钓钝的解决办法

当没有浮漂动作,我们提竿准备换饵的时候中了鱼;或是提竿中鱼,但是出水的时候就掉了这这种情况。说明我们钓钝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浮漂往下拉,一点点的找,直到上鱼稳定了,也就找到正确的钓目了。

二、通过中钩位置来判断

很多钓友都习惯钓上鱼后直接挡到护里,然后换号饵直接再钓。这种做法如果在休闲钓中倒是可圈可点,但若是对渔获有些要求,那么这样做就有可能错失辨别调钓是否正确的最佳时机。

在钓头几条鱼的时候,我习惯用手摘钩,这样就可以观察中钩的情况来判断钩是用大了还是用小了;根据中钩的位置来判断调钓是否正确。

首先,我们先观察下中钩的是上钩还是下钩,如果是上钩连续中鱼,那么说明我们钓的钝了;如果是下钩连续中鱼,那么说明我们钓得有点偏灵敏,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合理的调整。

至于怎么调,上文说了,这里就不重复了。一般调钓很正常的情况,上下钩的中鱼率几乎差不多。

怎么根据鱼中钩的位置来判断我们是否调钓正常呢?一般经常钩住上唇,说明我们调钓正常,鱼的吃口正常。而经常钩住下唇,说明我们钓得钝了,这个时候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让我们垂钓的效果变好。

判断调钓是否合理的两个技巧


在钓鱼过程中,调钓是否正确对渔获的影响是巨大的,调和钓是相互结合的,调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喜好而定,但是钓是要根据鱼情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天内的鱼情是在不断变化的,或者更短的时间里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那么产生变化的鱼情,就要钓鱼人找到相应的对策才能钓好鱼,只有通过我们钓鱼人,留意浮漂的变化,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合理调钓的调整,才能有更好钓获。

初学钓鱼的朋友很多是到了一个钓场,调漂后一天不会做出钓目的调整,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可能在一个时间段里上鱼很好,但是时间不长就会出现停口或者不中鱼,或者提竿就跑鱼等等现象,会满头雾水。

很不理解,为什么钓的好好的忽然就不好用了呢?因为你们两个窝里的鱼情不可能是一样的,在这里我们来交流一下如何用简单方法。通过观漂,观察钓上来的鱼反映给我们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我们的调钓是否正确,作出合理的调整。

判断调钓是否正常的技巧一

通过观察浮漂来判断我们半水调3目钓3目,钓不灵敏,不迟钝开始,通过观察浮漂来体会水下鱼的情况,在我们开始钓鱼后,讯号很好,但是提竿不中鱼。证明我们钓的灵敏了,或者,提竿的时候感觉挂到了鱼,但是咯噔一下就跑了。

解决的方法。向上推漂,以1/3-1/2目为一个标点,直到稳定中鱼。如果提竿中鱼,出水就掉了,或者根本没有看到浮漂动作,提竿换饵的时候,却中鱼了,证明我们钓的迟钝了,这个时候应果断的向下拉漂,要一点一点的找。上鱼稳定了,也就找到正确的钓目了。

判断调钓是否正常的技巧二

通过我们钓上来的鱼来判断,有的钓友钓上来鱼后直接的挡到护里,这么做是不正确的,我的习惯做法是钓到的头几条鱼要用手摘钩,观察中钩的情况来判断钩用的大小,鱼中钩的位置来判断调钓是否正确。

首先我们来观察中钩的是上钩还是下钩,如果是上钩连续中鱼,证明我们钓的钝了。如果是下钩连续中鱼证明钓的偏灵敏了,做出合理的调整,以上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调钓正常应该是上下钩中鱼率几乎差不多,接下来我们在通过鱼中钩的位置来判断水下鱼的情况,通常钩上唇证明我们调钓正常,鱼吃口正常。经常钩下唇,证明我们钓的钝了,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可以了。

台钓线组修剪铅皮的细节问题与断线的原因


钓鱼活动是由一系列准备和程序组合在一起的配合度极高的一项运动,做好细节一项是垂钓成功的关键。

修铅皮,防断线,之所以将要放在一起讨论,就是因为这两者都是细节性工作,也是容易被钓鱼人忽视的工作之一。前者重视现场的调校,后者看重事前的准备,均是垂钓的代表性部分,以点带面,将垂钓注重细节的精神展现给大家。

铅皮经常出现的问题

1.提竿时,铅皮散开,或子线缠绕;

2.换饵后,入水发现钓目发生变化,或者调漂出现调整;

3.子线和铅皮容易缠绕在一起。

针对第一点,铅皮之所以会散开,多是因为钓鱼人在包裹铅皮时,没有包裹匀称,留下了最后一点铅皮头有断痕,残损遗留,在最后一圈处留有豁口,无法紧贴上一层铅皮。上鱼提竿时,受到水流的冲击,铅皮受力不均匀,开始旋转,子线连带的,自然也转了起来,最后就缠上了。

这种情况的处理办法,一个是用八字环,一个就是注意修剪,前者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包裹铅皮时用剪刀修剪干净更重要。

提竿后,或换饵后浮漂涨目,可能是因为在上一次抛竿中,铅皮内部的加塞掉出来了。铅皮每一次的调整,都需要增减重量,有时为了满足水情,会刻意在铅皮重加塞,或者无意中卷入了各种杂物,碎屑,增加了铅皮的重量。前者是钓鱼人有意而为之,后者多是无意造成。铅皮入水后,随着线组、水流活动,时不时的晃动一番,将加塞散入水中,在此抛竿时,浮漂自然涨目了。

最后,关于铅皮与子线的问题,最常见原因就是铅坠本身的制作出现问题,表面太过于粗糙,没有光滑度,入水后,容易刮蹭到钓线。典型的过程就是铅皮座在子线钩之上,子线慢慢的下坠,经过铅皮座时,铅皮的坑洼粗糙处恰好和子线挂在一起。铅皮要修剪的用心,钓线优质无破损,才能保证缠绕几率的减少。

介绍一个技巧,在铅皮修剪至调目较近范围后,不要用剪刀剪了,用指甲刀上面的小矬子,一点一点的挫下来。这样出来的切口更加的平滑,贴合也更紧密。另外,用一个合适的八字环也很关键,保持一个良好的抛竿准备习惯,能够大大降低缠线的可能。

断线的原因常见的有几点

1.拉力超出承受范围;

2.打结手法存在问题,过度损耗;

3.钓线老化和质量问题等;

4.操作不当;

第一种情况常见,多是新人不懂钓组搭配造成,钓组的整体拉力超出线组拉力,鱼类的活动力量超过线组拉力。多数是主线和子线搭配不当造成,尤其是两个子线的情况下,同时受力,主线超重,更容易断线。

打结手法属于熟练度问题,多多练习,从零开始,选择适宜的八字打结,或者活字结,避免打结处受力不均匀。

针对鱼线老化问题,最重要的是及时更换,日常保养,每次垂钓前细心检查,都不会出现问题。尼龙鱼线在野外,水力侵蚀,日光照射,老化速度快。而且它的防腐效果差,频繁使用腐蚀伤害大,多备钓线多更换才是王道。除生产质量问题外,还要强调日常使用的问题,比如打结手法,;紧绷状态的摩擦,紧绷情况下,与杂物,障碍物的碰撞摩擦,损害程度远超过日常使用;频繁接近钓线受力最大值,经常挑战极限,自然更容易出问题;保养不当,日常缺乏保养,运输时又和其他配件一起存放,摩擦碰撞,更容易损伤钓线。

针对各种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垂钓前,手摸钓线测试,若是钓线粗糙不堪,有明显的刺棱感,就更换新钓线,可以避免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断线结果。

如何根据对象鱼的大小来选择鱼钩?


一个小小的鱼钩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但其实无论种类还是大小,鱼钩的选用都有很大的学问。钓不同的鱼需要用到不同的鱼钩,最简单来说,即使是钓大鱼还是钓小鱼这种这么细微的问题,也要关系到鱼钩如何选用的问题。对于一个钓鱼人来说,首先要正确地认识鱼钩的不同之处,我们才能在钓不同鱼的时候能够做到对鱼下钩。

1、适合垂钓大中型鱼类

伊豆:钩型偏小,钩尖微微向一侧倾斜,钩条,钩柄长度适中。由于其大小通杀的特点,因此很多初学者会选择伊豆。

伊势尼:钩尖微微向内弯,钩底钩门较宽,钩条较粗。适合钓底,大于必杀手鱼钩。

小矶:钩型偏大,钩条与伊势尼相比更粗,适合垂钓大中型鱼类。此钩有倒刺,鱼的吃钩率高。可以用来钓鲤,草,青,鳊鱼。

新关东:钩尖较直,长度适中,钩底钩门较宽,无倒刺。钓底钓浮,休闲竞技均能使用适合垂钓大中型鱼类。

千又型鱼钩:钩型较大,钩条适中,钩尖内弯,钩底宽大,钩门略窄。最早是日本钓海鲷鱼的,现在基本在海钓中赢得比较多。

2、适合垂钓中小型鱼类

袖钩:自重轻易吸食,常用来垂钓中小型鱼类,是垂钓鲫鱼和一些小鱼的首选。

丸世:蛇头钩,钩底较圆,钩尖内敛。钩型细长,挂虫饵比较方便,经常被用作挂蚯蚓、海蚕及其他小型活饵,利于口型较小的鱼类吸入,不易脱钩。使用活饵作钓大体型鱼,如鲶鱼、大鲫鱼、鲤鱼等都可使用丸世钩。

海夕:钩底宽,钩条较细,钩尖梢内弯。适合垂钓中小型鱼,鱼口变轻时,适用海夕比较容易入口。

对于鱼钩的选择,钓友们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才能够得到好的渔获。

鱼星的形成与鱼的种类、大小识别


鱼群在水体活动必然会张开嘴巴进食,而这一动作就会产生二氧化碳进而冒出水面,形成一种粘性的气泡。而这些气泡就是我们所谓的鱼星,也就是鱼泡,而根据鱼星的形状和大小,通常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判断出鱼的大小以及种类,学会识别鱼星是对钓鱼极其有帮助的。但是往往就连一些钓鱼的好手都不一定能够准确的判断鱼星,所以,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怎么通过鱼星来识别水下鱼种及大小。

首先具体的讲讲鱼星的形成过程,我们都是知道的,鱼类的呼吸作用,并不是通过鼻子和肺(鲸鱼是个例外的),而是通过口腔不断去吸水。当水流经过鳃孔排出的时候,由鱼鳃中的毛细血管与溶在水中的氧气进行碳和氧的交换而进行的。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鱼星的形成是与鱼的呼吸毫无关系的。然后,我们需要知道,当鱼发现食物并且准备觅食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它就必须先把鱼鳃关闭,然后再张开最,这个时候自然口腔中就会含有碳的气体了。而这种气体是轻于水的,自然就会从口中吐出形成一个个形状不同的小气泡,慢悠悠的浮出水面。这就是鱼星形成的整个过程。

当鱼群比较集中的时候,它们会互相争夺食物,抢食的速度也会加快,自然也就会像开锅的米粥一样气泡停不下来。这是进你的塘窝中觅食的鱼类会特别多,其中甚至包括龟、鳖、虾、蟹。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一个不同的种类泛出的鱼星都是有一定的特征的,而当你钓鱼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很自然的通过鱼星就能判断出它是什么鱼,而且就连大小你都能基本判断出来。

接下来就该给大家总结下,常见的鱼种都是什么样的鱼星了。

1、鲫鱼

泡稍微有点不均匀,有大有小,但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通常单泡或者双泡存在,也就是它每次只会吐出一个大一个小的泡,不会一连串的吐出。

2、罗非

罗非鱼的泡就比较的密而且通常都是比较的小,这里也可以用泡的连不连串判断出罗非的大小,大的罗非泡成串,而小罗非基本是不成串的,而且数量会很多,片状比较明显。

3、鲤鱼

鲤鱼一般就是七八个小的如同黄豆大小一样的,大的有小葡萄那么大,而且泡的大小也比较的均匀,就像水烧开了的时候的碎泡。

4、草鱼

通常是单个或者双个甚至有时也有5、6个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并拢在一起上浮,气泡的大小如同枣子那么大,不会成串的。

5、鲮鱼

泡泡小而且密,不会成串,多数是一小片的杂乱无章的浮出。

6、青鱼

泡泡密而且小,就像小珍珠一样的,数量比较多,同时比较碎。

7、鳊鱼

气泡比较的小,范围也比较的小,是陆续的上浮,比较分散的不够集中。

8、鳝鱼

泡泡的个体如同红豆那么大,三四个的出现不等。

9、鲶鱼

这个和鲤鱼的泡泡差不多。

10、甲鱼

泡泡成带状的,中心大一些,边缘小一些,缓缓的移动。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如何判断线组大小与目标鱼是否匹配?》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如何找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