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巧调漂找底。
自从台钓传入内陆以来,越来越多的垂钓者爱上了台钓。台钓灵敏的浮漂带给我们剌鱼中鱼时一刹那的快感,让钓者们留恋。可是台钓也会有很多的限制,抛开装备繁多,价格不菲之外,也给我们平时野钓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为什么呢?我们平时使用传统钓法,都是属于沉底钓,铅坠完全沉到水底。而对于台钓的悬坠钓法来说,在野外湖库垂钓,给我们带来了如何找底的问题。因为台钓竞技钓,一般都源于标准的竞技池,池底坦,不用担心不好调漂,不好找底的事。而野外环境复杂,想要找到一块坦的水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如何找底,就成为了野外台钓时比较困难问题。现在说说笔者在野外台钓时的一些找底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
一开始到水库湖泊钓鱼的时候,还习惯于普通池子的垂钓,就随便打几竿,利用以前的调漂知识找好底就开钓。结果吃亏连连,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在野外台钓,一开始打了几竿调好了浮漂之后就开始垂钓,结果往前抛一些,浮漂整个入水,向后一点,浮漂就平躺在水面了,甚至经常挂底,那次带去的3号钩七副,在一个上午就全部损失完,本来安排好垂钓一天的,结果半天不到就不想再垂钓了。那是因为,没有探好水底的情况,我们也称为,没有找好底。
一、如何找底第一步:粗略测试钓点情况
后来,不管在哪里使用台钓,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铅坠加重沉底,然后在要垂钓的钓位周围打几十竿,第一看看浮漂的目数情况,也就是看看水底的平坦程度,第二就是看看有没有会导致挂底的东西存在。甚至在到底之后,还要在水中拖拽一下,看看是否会挂上东西。这样一来,就杜绝了挂钩挂底的顺题,然后也解决了水底的平坦程度的问题。一般来讲,前后一平米左右的范围内,目数差别不超过6目,又不挂底的,我就准备在这里垂钓了。
二、如何找底第二步:精确找底
在确定了无挂底,水底无杂物且相对较平坦的情况下,开始精确调漂了。首先半水调整4目左右。调整好之后,再使用中号颗粒饵料挂上双钩,记得,是中号颗粒,与你自己垂钓时饵团大小大约相似,然后开始找底。这里有很多钓友使用剪下的铅皮,或是什么橡皮之类的,其实这些都可以。但是以前我看到一钓友直接将剪下的铅皮,用钩子剌入到里面找底,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会让钩子的钩尖受损,导致变得不锋利而难以剌入鱼嘴。而我使用颗粒料,第一就是模拟了真实垂钓环境,第二也是取材比较方便的原因。说不定还会因此有惊喜哦。有一次就是因为这样挂颗粒调漂,导至抛竿下去,浮漂立起来之后马上加速下沉,而我赶紧抬竿,居然上了一半近2斤的黑鱼,真是运气啊。所以后来挂颗粒找底就成为了我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之一。挂好颗粒之后,将浮漂半水调到平水状态,也就是刚好漂尖露出水面,然后再来一点点的向上滑动太动豆,直接浮漂露出2目为止。于是这样的找底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然后开好饵之后,使用实际的饵料,继续调整一下,挂实际钓饵,浮漂半水调平水,既挂饵后在半水的情况下,浮漂的顶端与水面持平,再往上不断移动浮漂,直至标尾露出水面。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这种调漂法要比调4钓2灵敏一些,底钩处于轻微触地的状态。调4钓2在半水挂饵时,漂尾往往就会没入水中,挂饵调平水就轻了许多,所以比较灵。实际上它最大的好处还在于,若想钓钝时,也无须加铅,只要把浮漂上调即可,强迫水线压制双饵触地。以上野外台钓找底和调漂是非常简单和实用的,也无须讲更多的高深理论。而现在网上流传许多调漂的技巧文章,将一件本来很简单的事情说得如是的复杂,让一位本来就懵懵懂懂的初学台钓的钓友更是稀里糊涂的,让人不仅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疑问还越来越多了。
实际上找底和调漂是分不开的,只要您有一定的台钓基础,不仅容易做到,还可在实践中举一反三,不管是在池塘还是在野外台钓,都是如此。
我们在平时垂钓之前的找底和调漂,要仔细的去思考。实际上,调漂,就是将铅钩饵的重力,调整得与当前目数的浮漂浮力相当就可以了,不用想得那么的复杂。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调漂找底的基础常识与特效方法
调漂找底是底钓时的一个基础常识,别小看了这一基础,很多新入门的钓友,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调漂找底,使得垂钓时难有钓获。调漂找底的方法有很多,有些相当繁琐,对于新手们来说往往难以适应。其实调漂找底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能够很快的完成这一步操作,下面这种调漂找底的方法就是既快速又实用。
一、简单找底步骤
1、空钩调目
空钩调目是调漂找底的第一步,空钩调目就是在挂饵之前进行钓目的调节。做法是将空钩抛入水中,根据钓组入水后浮漂的顿挫感来调整浮漂。首先确定空钩调目以后,上钩挂铅皮、橡皮块、之类找底,使漂尾露出大约1目、2目、3目,然后挂钓饵钓鱼就可以了。或者,直接挂双饵找底,漂尾完全沉没,然后放长水线,使漂尾露出水面1-3目。这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的过程中既不能让钓钩浮于水中,也不能让其挂底,要使钓钩刚刚触底为最佳。
2、挂饵垂钓
空钩调目以后就可以挂饵进行垂钓了,将饵料挂于钩上后,放长水线、确定调几目钓几目就可以垂钓了。
二、调钓说明
1、如何确定钓目
确定调目是有个必须遵守的原则,那就是应该在钓坠和空钩悬浮情况下进行。如果是在浅水区域垂钓,从浮漂的顿挫感就能估计到钓钩是否到底。如而果是在深水区域或者不容易探查水深的地方垂钓,可以在钓钩上挂上重物找底,然后,把浮漂向下移动十几厘米,在空钩离底而又接近水底的情况下确定调目,尽量减小水线长度、重量对调漂的影响。
2、调目方法
确定钓目就是所谓的调几钓几,在确定之前一定要保证钓饵到底,也就是要达到底钓的状态。确定钓目的时候不要讲究钓灵或者钓钝,要处于二者的中间状态。这时短子线直立、长子线斜立,因此也被叫做跨立式。在这种状态下,钓钩会完全卧底,触底多少、向上牵引多少与饵团大小有关。
3、影响调漂因素
影响找底调漂的因素中,饵料大小与浮漂粗细是影响最大的,比如在调4钓2中,如果饵团大、漂尾细,钓钩可能是跨立式。而饵团小、漂尾粗,钓钩就可能完全悬浮。因此可以说,要想明白钓钩子线的状态,调几钓几是最佳选择,它可以排除饵团大小、漂尾粗细的重要影响。
4、饵料应用
上面这种调漂找底的方法非常适用在使用拉饵或者是搓小饵时,因为这两种情况下钓饵的重量会很轻,轻轻触底对浮漂的升降影响很小,很难准确调漂。尤其是钓小鱼,用的钩线饵都很轻小,找底则更加困难。在通常的垂钓情况下,由于饵料的雾化很好,再加上钓线柔软,找底更加困难,更应该采用上面这种方式。
5、克服缺点的应变
在调几钓几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个缺点,那就是饵料溶散脱落在浮漂上没有明显的反映。这时就要想办法克服这个缺点,具体做法是可以稍微调整一下,钓得稍微灵敏一点,举例来讲,可以将原有的调三目钓三目改成调三目钓两目,增加浮漂的敏感度。这样的调整或者改变,是在一个简单的、基础的调漂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简便容易。
如何调漂找底?谈谈钓饵与调漂的关系
很多钓友钓了很久都搞不懂如何调漂,这其中可能就有一个道理没搞明白,今天我就谈谈我对钩饵与调漂的理解,让大家明白如何调漂。
调漂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想知道钩饵在水底的状态,让鱼在就饵的动作能体现在漂上。特别是冬季,鱼就饵动作弱,那我们在调漂时适当的调低点,让一钩躺底一钩触底使鱼就饵可以更容易,那么怎样达到这种状态就需要学会调漂。
调漂首先要学会找底,当然找底也有很多方法,重铅铅皮直接找底,钩挂铅找底等。平时我比较喜欢上钩挂橡皮找底,确保饵能到底(橡皮也只需很小一颗)找底好了下拉大于支线长度,慢慢剪铅皮到你要的调目。现在冬季建议调1.2.3目或平水,当然这中间就与你的漂大小及饵的重量有很大的关系了,首先你要知道你的钩有多重,也就是单钩能压几目,再则你要测出拉单饵能压几目,知道了钩重与饵重调漂就心里有数了。
例半水调4钓2,这时漂所受的是整副线组的重力(包括双钩的重量),挂饵垂钓时如果单饵的重量小于1目,那此时饵就没到底。单饵约2目,下钩触底。饵重于钩才能把上钩下拉,钩重于饵上钩是不可能到底的。那如何让上钩也到底呢?这时我们可以调3钓2,或调2钓2,甚至调平时钓2目等,这就让上钩触底到躺底。所以同样的调钓,不同的钩重,不同的漂大小,饵在水底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是我昨天写的一篇`谈谈钩饵与调漂的关系的再度修整,睡了一晚感觉好多都没写进去,今天一早修整后再分享给大家,说的不对地方欢迎拍砖,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钓技。
总结一下心得:
1.必须清楚自己钩饵的重量
2.如果一钩躺底这时下钩饵的重量不作用于与漂上的
3.如果野钓不需要调的非常精细,因走水什么的没用。
希望这点心得对新手有点启发。感觉有启发的请点赞、评论,你的认可才是我写文章的动力,谢谢!
浅谈台钓找底与调漂的关系
许多钓友在找底时经常遇到一个困惑:找底时浮标露出水面3目,挂上饵怎么就变成4目了?对浮漂的使用多数人始终把关注点放在调几钓几。但确定调目和钓目最终是要以控制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为目的。如果不能正确找底,就无法实现这一目的,因此找底的意义是重要的。遗憾的是,多数人忽略了这一点找底时不认真。当然,多数情况下影响不大,但对钓糗鱼其影响将会是致命的。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要看你是挂什么东西找的底,它的体积、重量同你使用的钓饵有多大区别。如果是自然环境中长期稳定的静流区域和积淤较厚的养殖池塘,水底一般都有厚度不等的粥酱状虚底。用比较重的铅皮裹在钩上找底,钩很容易穿过虚底落在较硬的实底上,当你换上钓饵时因饵的重量比铅皮轻了许多,钩沉底不是落在虚底的表面就是埋在浅表,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自然就增加了。我曾用与钓饵体积相仿的橡皮块找底,但必须强调的是橡皮块的大小和重量应该与钓饵的体积接近,一旦橡皮块的重量超过钓饵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出现以上现象。于是,不难想象,用既硬又重的钓饵在虚底较厚的水底钓鱼,饵会穿过虚底落在实底上,鱼看不见、吃不着饵,还怎么钓?
一、我喜欢用小橡皮块找底,理由有二1)使用橡皮,橡皮块取材方便,取学生擦字的橡皮用刀片切成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就行。橡皮重量大于铒重1-2目,过重或过轻都不好,别太大,否则容易馅进淤泥里. 使用橡皮就不会脱落,底找得准。如果是钓灵,可把橡皮块挂在下钩上找底;想钓钝,就挂上钩。为了确保能找准底又不过了底,可以采用反向验证法来检验。
2)在确定了调目后挂大饵找底。这种方法为多数钓友所采用。其优点是找底的同时兼顾了打窝,而且方法简单易学。缺点是找底不准,多数情况下会找过底。
1、原因是
1)使用的饵重大于实际垂钓的饵重,当用正常饵垂钓时钓目会增加。
2)大饵在钟摆式下行时由于饵重使饵过早触底,造成水线同浮标不在同一垂线,而是钩饵在前下浮漂在后呈斜线状态,这种情况也是造成找过底的一大原因。
2、解决的方法
1)尽量使用同垂钓时相同的饵找底。
2)抛竿时尽量不要打满线,掌握抛竿手法,让钩饵同浮漂在同一点入水,如果不能掌握这种方法,应在线组入水后迅速压线后拉,当浮漂到位后前推,尽量使浮漂同水线垂直。
3)要养成称钩饵的习惯,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底。
比如半水调5目,双饵重等于4目,双钩等于3目,延长水线调5钓2时已经到底,而且有相当于1目的饵重由水底承担,缩短1目水线变成调5钓1,上饵离底下饵刚触底,饵重全由浮力承担,这种状态是钓灵的极限;延长水线调5钓3,一粒饵重由池底承担;调5钓5时双饵重全由池底承担,长子线弯曲钩卧底短子线直立钩直立落底;再延长水线调5钓8,双饵重同3目的钩重全部由池底承担,此时短子线仍然是直立,这种状态是钓钝的极限。再延长水线钓目不会增加但双子线都开始弯曲。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到底又不会测过头。
二、无饵找底1、确定调目。比如半水调3目。
2、剪掉双钩称钩重。比如剪掉双钩为5目,即双钩重为2目。
3、延长水线,当漂尖为4目时表示下钩到底,且一个钩的重量由池底承担另一钩重由浮力承担,即一钩到底一钩离底,找底完成。这种方式也可以确定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大家想想就明白了。
以上方法忽略了子线的硬度影响,实际上子线有硬度就有向上的支撑力,因此理论上应该双钩都到底的情况由于子线的硬度有时短子线的钩饵不一定到底。这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线的粗细和质量。最后我的看法是,宁可再花些时间,一定要把底找实了,千万别凑合。
台钓挂玉米调漂找底的方法与作钓技巧
网络上有李保安的无钩调漂技巧展示视频,并且视频里详细讲述了无钩调漂的重要性。新手可以百度搜索以后获得这些信息。小编在实际钓鱼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老人,也采用台钓,但是搓饵会用,如果改换玉米就不会用了。原因是,由于搓饵一般饵团较大,可以将双钩一压到底;遇到与玉米作为饵料的状况,由于玉米很小、很轻,往往不能判断饵料是否到底。曾经在钓鱼时为一些新钓友和老人专门调玉米饵料的漂,解决钩不离底的问题。今天结合实战,讲讲这一做法的重要性。
2014年的一天,鱼塘投鱼,满塘不开口。小编转而试试玉米。玉米采用水果纯味玉米,没有蘸小药。用手向窝点撒了两把,12点打窝,睡觉两个小时候开始垂钓,双钩挂玉米后连上6条老鱼。这里有几个关键技巧:
一、找底的两个小技巧
1、方法一
上午用搓饵,所以下午用玉米钓必须调漂。在原有调十目钓两目的基础上,小编先半水调出4目漂,挂两粒玉米后,半水压漂一目半。也就是说,我只要垂钓两目就形成了底钩轻触底,上钩稍微有些悬浮的状态。
2、方法二
另一种方法是,小编不剪铅皮,直接对饵料称重。一开始小编是调十目钓两目,此时挂玉米后,半水压漂是一目半,按照减法计算出:十目减去一目半是八目半,为了实现双钩到底,我需要钓七目或者是七目半就实现了双钩到底。如果要进一步确认上钩也妥妥的到底,此时需要准确测量上下钩距离。当明确判断底钩到底的时候,在将目数减去上下钩距离,在水底就形成了,底钩弯曲,上钩轻触底的格局。
以上两种方法,只要心里计算以后就能够明白,新手也需要一个体会的过程。就是说,我们姑且不讨论灵与顿的前提下,这两个简单的技巧可以实现新手随时更换饵料。
二、换饵料,养窝子是关键
饵料更换以后,并不是说当时就会来鱼,需要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尤其是黑坑鱼儿不开口的时候,尤其需要耐心。都说神仙难钓中午鱼,其实仍旧是有技巧。还是以玉米为例。有的钓友喜欢用玉米罐头,市场价格3.5元或者4元。有的钓友喜欢用新鲜的水果玉米。无论哪种玉米也有其使用的窍门。如果是水果玉米罐头,出厂日期等这些内容需要着重注意。同时,尽量购买同一卖家价格高的一款罐头。因为,价格高就决定了玉米罐头内的玉米质地饱满,做工精细。
三、用红虫、蚯蚓、黄粉虫等活饵方法类似
理解了玉米挂钩的小技巧,换用其他活饵方法也类似。只是需要注意每一种活饵要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其实就是有的活饵大,有的活饵小,因此重量变化的同时,其压漂数目也会产生细微变化。为了方便垂钓,如果活饵压漂两目,那么我们就设计出三目以上的计算余度。如果要更好的理解这个手段,新手钓家可以用家里的水桶,取出杆梢子,挂饵后慢慢琢磨。相信在家里的一个小时,就能够完全摸清楚这种操作方法了。因为在鱼池的时候我们专注于钓鱼,经常会忽视计算的手段,在家里则不同。这也是小编的一位新钓友为了琢磨钓鱼所使用的方法,效率很高。
总结
其实,钓鱼是一项细致活。很多时候,新钓友会见水就下竿子(比如小编刚刚学习钓鱼的时候,瘾头实在是大,不但天天钓鱼,而且只要见到水,不管鱼情、水情就下竿,真的没有计算过那时候花了多少钱。不过也有好处,从实践里获得了很多钓鱼的知识和技巧)。而很多老钓友则是有的放矢。一旦情况实在是太差,宁可不钓鱼回家。但很多钓友时间有限,所以多了解一些技巧性的东西,能够适应更多的水情、鱼情等,才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享受到钓鱼的乐趣。
野钓调漂时如何准确找底
有过钓鱼经历的钓者都清楚,在野钓时能找准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如果能看到水下的情况,就可以根据变化来对钓组做一些合理而又准确地调整,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我们中鱼的几率。对于对水底情况的了解,通常我们是用浮漂来进行探查。今天小编就就和大家聊聊一些在野钓中找地的方法,希望对广大钓友有所帮助。
怎样去找底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每个钓者都会有自己各自的找底方法。比如有的钓友热衷用在半水处来调漂的方法来找底,因为它的速度比较快些,只要当在半水调好漂后,就在鱼钩上挂上铅皮,然后投入水中去找底,但是这个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当用此法找到底时,会看到有鱼讯,但是却没有鱼来咬钩,或者我们有时提竿中鱼时,鱼钩通常刺的是鱼的身体。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是钩组落进了水下的淤泥之中,我可以看见送漂,但却看不见鱼咬钩时浮漂下沉的动作,从而使我们错过了许多中鱼的机会。
还有一些钓友喜欢用橡皮擦找底,主要是因为它所用的材料便于准备,将它挂在鱼钩上不太容易掉落,也可以根据所钓之鱼用的饵料大小,随意地来选所用橡皮的大小去找底。具体的操作是将橡皮切成大小不一的正方体,我们在调漂前所选用的橡皮块的重量尽量可以抵消浮漂2到3个目数浮力的重量为好。但当所选橡皮块的重量过重或者过轻,都会影响到我们实施钓鱼时所得的鱼获。
找底的方法
往鱼钩上挂些东西来找底,比如当我们将橡皮挂在下钩然后去找底时,这时就要钓灵,反之就是要钓钝。
用空的鱼钩来找底,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记清调目,在找底的时候当漂多与调目时,鱼钩便就到水底了,使用此方法需要尽量避免在水有波动时使用,否则不太能找准底。
验证找准底的方法
根据实际的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当选择调4目钓4目,比如用橡皮擦来找底,将浮漂调整使其的尖部在水上显示出4个目数,接着可以将浮漂向下调动1个目数,最后观察它是不是变成了3个目数,如果无变化便证明此时过底了。为了找准底,我们这时需要接下去调动浮漂,使浮漂的尖部在水上显示出3个目数,最后在让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通过这种做法可以使我们找准底,也可避免过底。
当我们找准底后,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换上真的饵料来开始钓鱼,当我们所用的饵料比找底时用的物品轻时,浮漂便会上移一些,但是我们并不要急着去调整浮漂,可以继续进行垂钓,然后根据钓鱼的具体情况来做调整。
钓鱼时我们需要意识到找准底的重要性, 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在空闲的时间,试试上面所说的方法,如果大家发现更好的方法可以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浅谈精确调漂与找底的认知
以前钓鱼的时候总是马马虎虎,开饵时候的水饵比、垂钓时候的调几目钓几目弄个差不多就算完啦(咋样不是个钓呢,人家什么都不调不也照样钓到?),可是在接触到一些垂钓高手以后(观摩他们打比赛或者和他们同池竞技),我才认识到自己的偷懒思想,让自己平空失去多少次获得更多渔获的乐趣!!
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有意识的在网络上寻找和学习那些竞技钓高手关于介绍悬坠钓经验的文章,其中,在精确调漂和找底方面,我总结出如下内容:
第一步:用无钩调漂法来了解浮漂的最钝点和最灵点(感谢李保安老师)
不挂钩在半水所露的目数就是最钝点,挂钩(带饵)后的目数就是最灵点譬如,无钩半水调6目,挂饵后漂显示2目,那么找底后漂象如果在6目,就说明,钩在水底是倾斜着的(甚至坠已到底了),应该属于比较钝,而把漂象调到露2目的时候应该是最灵点。(这种查验自己浮漂最钝点和最灵点的方法首先要确保自己的浮漂不吃水或者吃水很细微)
第二步:精确找底(感谢翟少明老师)
将大约相当于双钩重量2至3倍的铅皮卷到连接环上,双钩搓上双饵(打窝带找底)抛入钓点,连接环会直接沉下去一直到底,然后扬杆再搓上双饵,把浮漂往上拉一段距离再次抛入钓点,直到把漂拉到漂尾露出水面2目为止(按第一步操作后,我们知道应以2目为最灵,那么就以露2目为准)。
这时候保留上面的一个太空豆不动,留作标记.浮漂往下拉短子线的长度,是双饵着底,浮漂往下拉长子线的长度是单饵着底,(为方便起见,可以用浮漂的漂座到漂尖的长度记住长短子线的长度各到浮漂的哪一目)。这就算是完成了整个找底的过程。
如果想钓钝一点,可以把浮漂拉下的距离超过长子线的长度(拉下多少,子线大概弯曲到什么程度,可以做到心里有数,不至于盲钓),这样理解以后,自己在垂钓过程中,钓钝钓到什么程度都应该是一目了然了。当然,就算这样找好底后,钓目还要微调,因为还要考虑池底的不平和淤泥等其他情况的存在。
补充:为什么选择相当于双钩重量2至3倍的铅皮呢,因为过重的铅皮很可能导致八字环陷入淤泥,而过轻则不一定触底,会造成找底不准。
以上是我在浏览网络上的文章后(学习借鉴了高手们的先进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点认识,可能还很肤浅,也许还不完全正确,现在发出来希望各位高手看到后能给予指点和更正,谢谢了先。
精准调漂与找底是台钓的关键
初次试着找底的时候,喜欢挂铅坠找底,但是出现了不顺的情况。看起来是找着底了,但是钓一会儿之后钩饵就悬浮起来了,再则就是过底了。许多新手也应该有这样的不愉快体验,为了解决这点烦恼,在此我们将找底的技巧分享一下,并同时谈谈基础调漂的方法。
一、初学找底不顺的原因
初学台钓时,刚开始是调四目钓四目,因为上层的小杂鱼闹钩严重,致使钩饵到底的鱼口很少。过来一段时间,小杂鱼闹钩不凶了,可是浮漂显得较钝,动作不明显。自己想钓三目,抛竿后仍然是四目。请教了钓友后,分析的原因是或许水底有暗草阻挡,加上找底加上的是铅坠。后来我就干脆不挂铅坠找底,只用小块的橡皮找底,再调试浮漂,或上或下捋动读漂,看看找底是否准确。
钩上挂的铅坠(或橡皮)的大小与重量对找底是有影响的。
若在池塘垂钓,水底的淤泥较多,挂上的铅坠较重的话,钩子就会落在淤泥上后继续下沉,而被淤泥埋没,当钩上挂饵后,诱鱼钩上挂饵比钩上挂铅坠轻了许多,所以钩饵只会触及淤泥或者在淤泥表面,致使水面浮漂的目数增多。这就是挂铅坠找底的弊端,所以可以使用一块与钓饵差不多体积与重量的橡皮来找底,可以避免钩子被淤泥埋住,鱼是吃不着钩饵的。
二、怎样判断是否找着底了
比如调五目钓五目,水深约2米的情况下,先把浮漂捋至50公分处,让浮漂入水,如果浮漂全部入水,就可以剪铅皮了,剪到浮漂露出想要的目数。
然后将橡皮挂在钩子上找底,浮漂此时没入水中,钓者可适当将水线延长一点,让浮漂露出一目,浮漂露出了一目就表明找到底了。
再卸下橡皮,将浮漂下捋十几公分,剪铅皮至浮漂露出五目为止。
我们还可继续将与钓饵同重的橡皮挂钩,此时如果浮漂下沉一目,就将水线向上延长,钓者看到浮漂露出五目为止,此时下钩就找到底了。然后再次验证,适当缩短水线约一目,看看读漂是否露出四目,如果正确,就说明找底已经准确无误了。这样判断之后,大致上就可以了,在练习时多尝试,熟练之后运用起来就顺手了。
三、基础调漂方法
调钓的浮漂的浮力比铅坠的重力稍大,基础调漂是调四钓二,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这样进行。
先将铅皮剪好,使铅皮的下底跟铅皮座的凹槽等宽,呈梯形状,铅皮的重量先要大于浮漂的浮力。再把铅皮自下底卷上来,包在连接环上面的铅皮座之上。预测一下水体的深度,便于捋动浮漂,让浮漂至钩子的长度小于实际的水深。
抛钓组入水,使铅坠下拉浮漂没入水中。然后提钓组出水,试剪铅皮,直至铅坠的重量与浮漂的浮力相当,当剪到浮漂在水面的目数是四目时就可以了。
接下来,把铅皮卸下,再次绕一遍,使做成两头小中央大的纺锤形状,以便提竿抛竿时受水的阻力较小。这些准备好了之后,就将饵料做成小如黄豆的球体分挂于上下钩子之上,抛钩入水,浮漂下沉没顶,再适当上捋浮漂,看到浮漂露出水面两目就算完成了。
注意在调漂的整个过程中,每次抛投都要将主线压入水中,保证其灵敏性。
浮漂露出几目,与水底的地形还有直接的关系,无论怎样平坦的水底,都不是绝对的平坦,所以垂钓时,并不一定露出的是精准的两目,这个可以不用担心。只要在抛钩入水后,观察一下浮漂露出的目数,经过综合分析,其灵与钝也可适当地通过移动浮漂来调整。
调四钓二是有道理的,两目表现的浮力基本上与双钩的饵是等重的,钩饵触底较轻,能保证恰到好处的灵敏度。但是受很多客观条件的影响,有时候调四钓二就不中用了,当气压较低,或者水质较差,鱼口又不好的时候,我们应适当将浮漂调得灵敏度高一些。
钓鱼调漂找底的普遍认识与技巧
找底调漂是底钓时的一个基础知识,我们千万别小看了这一基础,很多新入门的钓友,就是因为不 知道如何调漂找底,使得垂钓时难有钓获。调漂找底的方法有很多,有些相当繁琐,对于新手们来说往往难以适应。其实调漂找底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只要你掌 握了正确的方法,能够很快的完成这一步操作,下面这种调漂找底的方法就是既快速又实用。
一、简单找底步骤
1、空钩调目
空 钩调目是调漂找底的第一步,空钩调目就是在挂饵之前进行钓目的调节。做法是将空钩抛入水中,根据钓组入水后浮漂的顿挫感来调整浮漂。首先确定空钩调目以 后,上钩挂铅皮、橡皮块、之类找底,使漂尾露出大约1目、2目、3目,然后挂钓饵钓鱼就可以了。或者,直接挂双饵找底,漂尾完全沉没,然后放长水线,使漂 尾露出水面1-3目。这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的过程中既不能让钓钩浮于水中,也不能让其挂底,要使钓钩刚刚触底为最佳。
2、挂饵垂钓
空钩调目以后就可以挂饵进行垂钓了,将饵料挂于钩上后,放长水线、确定调几目钓几目就可以垂钓了。
二、调钓说明
1、如何确定钓目
确 定调目是有个必须遵守的原则,那就是应该在钓坠和空钩悬浮情况下进行。如果是在浅水区域垂钓,从浮漂的顿挫感就能估计到钓钩是否到底。如而果是在深水区域 或者不容易探查水深的地方垂钓,可以在钓钩上挂上重物找底,然后,把浮漂向下移动十几厘米,在空钩离底而又接近水底的情况下确定调目,尽量减小水线长度、 重量对调漂的影响。
2、调目方法
确定钓目就是所谓的调几钓几,在确定之前一定要保证钓饵到底,也就是要达到底钓的状态。确定钓目的时候不要讲究钓灵或者钓钝,要处于二者的中间状态。这时短子线直立、长子线斜立,因此也被叫做跨立式。在这种状态下,钓钩会完全卧底,触底多少、向上牵引多少与饵团大小有关。
3、影响调漂因素
影响找底调漂的因素中,饵料大小与浮漂粗细是影响最大的,比如在调4钓2中,如果饵团大、漂尾细,钓钩可能是跨立式。而饵团小、漂尾粗,钓钩就可能完全悬浮。因此可以说,要想明白钓钩子线的状态,调几钓几是最佳选择,它可以排除饵团大小、漂尾粗细的重要影响。
4、饵料应用
上 面这种调漂找底的方法非常适用在使用拉饵或者是搓小饵时,因为这两种情况下钓饵的重量会很轻,轻轻触底对浮漂的升降影响很小,很难准确调漂。尤其是钓小 鱼,用的钩线饵都很轻小,找底则更加困难。在通常的垂钓情况下,由于饵料的雾化很好,再加上钓线柔软,找底更加困难,更应该采用上面这种方式。
5、克服缺点的应变
在 调几钓几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个缺点,那就是饵料溶散脱落在浮漂上没有明显的反映。这时就要想办法克服这个缺点,具体做法是可以稍微调整一下,钓得稍微灵敏一 点,举例来讲,可以将原有的调三目钓三目改成调三目钓两目,增加浮漂的敏感度。这样的调整或者改变,是在一个简单的、基础的调漂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 简便容易。
再谈台钓调漂找底方法全解析
台钓调漂种类繁多,空钩半水、无钩调法、双钩带饵调、上钩带饵调、下钩带饵调等等。对于初上手的钓友来说,往往会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如果采用照单全收的方法,在这种方法试试后还没搞明白之前又盲目的去试另外一种方法,往往会如乱丝般毫无头续,无功而返,最终失去了信心,弃之不用,再度返回到长炮大军之中。
开说之前,我们先谈谈心态,心态不正,往往结果会背道而驰,事倍功半!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才是任何事情成功的第一要素。
其实,接触到一个新鲜事物,不应被其多样的外表所迷惑,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想法抓住其道理所在,就调漂来说,应去繁就简,挑选多种方式中自已认为最简 单易行一种方法去学习研究,想清楚其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不断积累,其它的调漂方法自然而然的也就融会贯通了。
台钓调漂,原始基础就是最初的调四钓二法, 随着以后不断的发展,针对不同的鱼情,各种调漂方法应运而生,如何针对不同的鱼情决定调漂方式,这是入门上手、积累经验到一定程度时才应该解决的问题。
刚刚上手,切记不要急功近利,想着走捷径,针对调漂方法中介绍的某一类特殊鱼情直接上手学习使用,其实这一看似单一调漂方法中已融入了其它的道理因素所在,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调漂问题了,对于新手来讲,跨越了原始的基础直奔最终目的而去最终是会走很多弯路的,人们往往接触新鲜事物时会不知基础所在,其实最原始 的就是基础所在,钓鱼如人生,明白这个道理是很重要的。
调四钓二步骤:
一、挂重铅找底(双击贴中照片可看大图)
二、找到底后上推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此时铅坠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完全下沉,铅坠躺底
三、下拉浮漂超过下钩子线长度约十到十五公分
前三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浮漂调目设定好后下钩距水底高度在十到十五公分左右以便精确调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初上手的朋友往往会忽略浮漂至双钩之间的钓线重量对浮漂的影响,例:好多朋友到一水域,不管水的深浅,将浮漂下拉五十公分左右就开始调漂,如果水深三米,钓底时,漂与钩之间多出的两米五的钓线重量被浮漂承担,可能会将浮漂下拉两目,调四成了调二,影响了钓鱼时的灵敏度。
四、剪铅,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此时下钩距水底十公分左右)
五、上推浮漂,挂饵入水,反复调整浮漂位置,直至浮漂露出水面两目为止
借用前人积累的经验,用文图的形式描汇出来,希望对新上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野钓技巧之精确找底的调漂法
精确找底是建立在仔细调漂基础之上的,如果调漂方法有误,会导致找底不准,所以要想找准底、钓好鱼,要先从调漂开始:
一、调漂、找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为了避免不同水域水的密度不同使调漂出现误差,一定要在你实际垂钓的水域内调漂,而且要在钓点内调漂(钩饵落底的地方)。
2)如果你采用压线钓法(将主线压入水中),那调漂时一定要把主线压入水中,因为在主线漂浮在水面和压入水中这两种情况下,浮漂所感知到的重量是不同的。一段0.6号、长1.5米以上的钓线浮在水面和压入水中对一支高灵敏度浮漂来说,会有一目左右的影响。
3)调漂时,将钓钩调至(长脑线上的钩子)离水底10厘米左右是比较准确的。因为,如果钩子太接近水底,有可能会造成在钩子触底状态下调漂,那是完全调不准的;如果钩子离水底太远,那么调漂时会有一大段水线的自重没有计算进去,也会造成调漂不准。
比如:在2米水深钓鱼,调漂时水线是50厘米,当你调好浮漂时,将水线延长至钩子触底,这时,所延长的1米多(1.5米减去坠到钩的长度)水线的自重就会让一支高灵敏度浮漂下沉一定的目数,使你原来本已调好的钓目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而你还一直认为是原来设定的钓目。
经过计算得知,千分之三克的重量,足以使一支高灵敏度的浮漂下沉1目左右,而1米多长的0.6号的钓线,它的自重则在千分之三克以上。所以,一定要在接近水底的前提下调漂。
4)为确保钩子能在离底10厘米左右调漂,在调漂之前我们一定要测出钓点的水深。方法如下:在铅皮座上卷上一块足以把浮漂拉至水面以下的铅皮,随后我们通过向上或向下移动浮漂,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此时,铅坠处于直立触底状态,浮漂2目以下到铅坠下端的长度就是钓点的实际水深。
5)把浮漂向下移动,移动的距离为脑线长度加10厘米。这时,浮漂2目以下到到钩子的长度就比实际水深短10厘米左右,这时,就可以开始调漂了。
二、开始调漂
1)开始减铅皮。注意:在减铅皮调漂时,别忘了将双钩上好鱼饵(饵团的大小要和正常垂钓时一般大)。在边减铅皮边调漂时,每一次抛竿,都要装上鱼饵,这样,也起到了打窝的作用,也叫带饵调漂。通过一点点减铅皮(每次一定要少减,而且越到最后,减得就要越少),将浮漂调至你所要垂钓时的目数,比如2目(以下均以2目的标准来说明)(带饵)。此时的状态是:带饵的钩子距离水底10厘米左右的距离,很显然,此时的钩饵是完全悬浮着的。
2)将浮漂上移10厘米,此时的状态是:下钩饵完全触底,上钩饵悬浮。浮漂应该是露出水面2目多一点(在水底没有酱层的情况下),多出的那一点是上了鱼饵的原因,如果想调至精确的2目,可以将浮漂轻轻下移一点。此时的状态就是钓2目的正常状态shy;:下钩饵轻轻触底,上钩饵悬浮。
3)只将下钩上饵,使上钩空钩,入水后,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必然要大于2目,假定是4目(那么一个饵团的吃水量就是2目),此时的状态是:下钩带饵离底悬浮,浮漂露出水面4目。一定要记住这个目数,以便在垂钓时判断水下钩饵的状态。 p
4)不上饵,空钩抛竿,入水后,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再一次加大,假定是6目(那么两个饵团的吃水量就是4目)。此时的状态是:空钩离底悬浮,浮漂露出水面6目。这个目数也要记住,因为在正常垂钓过程中,浮漂已经上浮至6目时,就说明两个钩子已经完全没有饵了(在确认不是鱼咬钩的前提下),应立即提竿换饵。
5)上饵试钓。这时,也可视为正常垂钓的开始,只不过要根据水底、鱼情、中鱼率、是否有空竿等情况,通过上移或下移浮漂,使钓组调钝或调灵,以适应垂钓现场的实际情况,提高中鱼率。
上述调漂和找底的过程,听起来似乎很繁琐,其实不然,一个想要获得好成绩的钓手,调好漂、找准底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功夫,否则,你一定是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看着别的钓友频频上鱼而望水兴叹!调漂、找底的功夫需要在实践中锤炼,而且要调整好心里状态,做到不急不燥、心静神明,这样才能一步步提高垂钓水平
台钓调漂的找底和验底
我们在底钓猾鱼的模式下,调准漂、找好底,并调整适当的饵料状态,这是能否正常上鱼的关键。
台钓中的找底有两层意义,一是找水底,二是找鱼底,即上鱼最好时的钓目和相应的钓法。个人觉得,找底其实还有第三个内容,即上文中讲过的找到不灵不钝的状态。这个问题前文已经讲过,它是和找水底结合在一起的,这里不单独叙述。
找水底很容易,在钩上挂大砣的饵料,等浮漂露出比钓目少一点的目数,就算找到水底了,这叫过底找底法。找到这样的水底后再挂上正常大小的饵料就应 该是标准的水底。比如拉饵钓2目,那么上同样大小的搓饵时调1目即可;再如搓饵钓2目,我们用稍大的饵团调3目就行了。
钓点较深时找底,应把饵团搓粘一 点,减少饵的雾化,使钩饵到达水底时也能有足够分量的饵料残留,以免产生虚底。在上层杂鱼和乱鱼太多的鱼情下,饵料不到水底就会被掠食掉,应采用事先 调好目数(比如2目)的橡皮头找水底。这个橡皮头不能太重,以免把过底当作实底。
所谓鱼底,是在相对较高的提竿成功率时的线组状态、鱼饵状态、钓鱼方法等元素的综合表现。是正确分析鱼情、正确应变的必然结果。它并不是一种方法,而 是若干种方法正确相互作用是产生的一个动态钓鱼方法和结果。鱼底一般是相对底钓来说的,所以我们的若干种操作方法中,要围绕底钓的目标来进行,比如要 善于控制饵料状态和扬竿频率来控制鱼层,不要贸然在中上层扬竿把鱼群诱到上层争食。
鱼底不存在验底的问题,但是水底却需要认真地验一验。
在上双饵的最灵敏的状态,我们在底钩搓一颗稍大的饵,钓目会减少半目以上,如果在上钩搓一颗较大的、超过底钩浮力的饵,浮漂减少的目数要超过一个钩距的长度。这一现象在前面讲过的公式二(最灵敏钓目=调目-2饵目数)中也可以看出。
在不灵不钝的状态,我们在底钩上搓一颗较大的饵,浮漂目数基本不会变化,在上钩搓一颗较大的饵,浮漂可能不变化,也可能有半目左右的变化。这一点,在公式三中也可以看出(不灵不钝钓目=调目+底钩目数-上饵目数),此时浮漂的目数变化只和上钩的饵有关,但上钩的饵也可能会被水底承担,所以浮漂有可能变化,也有可能不变化。
在钓得最迟钝时,从公式三中可以看出(最迟钝钓目=调目+2钩目数),鱼饵重量和浮漂无关,无论搓多大的饵,浮漂目数都不会变化。
地形复杂的水底野钓找底调漂法
找底调漂是最考验钓友们的垂钓功力,不同的水域环境、不同的鱼情要求各异,尤其是野钓水域水底地形复杂,面对这种情况小编整理高手解答找底调漂,跟大家分享。
一、鹅卵石水底如何调漂?
Q:鹅卵石水底,高低不平水深24米,请问该如何选择浮漂及调钓?
邱廷军:鹅卵石的底部是怎样的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调漂和挑漂,水深两到四米,浮漂的整体漂身比较偏长的浮漂,如总长度在45公分左右,漂身长这样的浮漂稳定性比较好,对钓深水有帮助。调漂的目数根据鱼体大小确定,如两到四米水深钓鲫鱼,可以调四五目;而钓大鱼则可以调八 九目。
二、江河水库水底不平如何调漂?
Q:江河水库水底不平,基本上是这样调漂:假设子线到钩尖为20公分,钩距3公分,重铅找底后下拉浮漂17公分,然后剪铅让浮漂露出水面,从而实现一钩卧底一钩轻触底,这样找底作钓是否可行?
邱廷军:这种方法不太科学,仅存在理论方面。水库调漂首先要以传统的调漂方式,将浮漂向下拉,拉到挨近铅皮座的位置,再开始剪铅皮,剪到需要调的目数,如浮出水面五六目,然后双钩挂好饵料,再找底,这才是科学的找底方法。如果按照你的方式很容易找过低。
三、野钓水底起伏较大如何调漂?
Q:野钓时底不平,一小块区域都感觉底部起伏比较大,如何找底,如何定调钓目?
范宁:这个问题在野钓的环境中经常会出现,因为自然水域的地形比较复杂,不像竞技池塘非常平整,这种情况下要找到合适区域不太容易。当遇到底不平并且相近很小的一块面积都会有很大的反差的话,建议你先重新换个点。如果实在没点换或者四周都是这样,我的建议是找底的过程不要打满竿,因为打满竿找到的底和你正常垂钓挂饵不在一个点上,会一个前一个后,所以在抛竿的幅度上打到六七成竿,不要打满竿,尽量在一个点上。
四、飞铅钓浮子线多长为宜?
Q:在制作飞铅钓浮的子线应该用多长对折适宜,主线是齐竿线好还是稍些短好?
徐亮:飞铅钓组建议使用固定铅皮座,漂座上方使用两颗太空豆,下方只用一颗,减少太空豆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缠绕几率,子线长度从理论上讲偏长为好,如果操作不熟练可以先使用短子线(50cm对折)。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野钓调漂与找底的方法》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技巧调漂找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