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找底技巧。

找底在垂钓过程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所以说它重要,就是因为底找的好坏也是决定鱼获多少的关键所在。如何找底的文章已经枚不胜举,也各有千秋。而许多钓友在实际垂钓过程中,不论用何种方法找的底,对于是否找到了实底却很少探究。殊不知底找的好坏却逐渐成为钓友们在实际垂钓过程中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下面我就找底时易出现的状况谈一些浅见,权当一个善意的提示吧。不足、谬论之处还望钓友们斧正一二。

找底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离底和过底。

一、离底现象多是由于调配不当、水面(底)杂质(物)(如灰尘、浮萍、水草、异物等)、饵料的轻重不均、钓组的变更(如大钩换小钩、子线减型用细)等原因造成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说它必然是指,有时候钓友们刻意的追求擦底、灵敏而造成钩饵离底(排除有意钓离底)。这种情况在休闲钓、野钓中出现的几率很小,但是在竞技钓中却是一个普遍现象。垂钓过程中若出现经常走漂、小动作多且讯口无鱼、下钩上鱼率高等情况时,说明钩饵可能离底了,应适当上移浮标加以应对即可。

二、过底现象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概念混淆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垂钓过程中经常出现和遇到的问题。说它容易混淆是因为过底与子线弯曲属不同的概念。过底是虚底客观事实;子线弯曲是实底主观臆向。换句话说就是过底是无意为之;子线弯曲是有意或过失所致。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钓友们一定要分清!

我们平时无论用何种调标方式,一旦调好调目,接下来的工作恐怕就是找底了。每个人找底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或挂铅皮、橡皮球,或直接搓饵而由此所找到的底,只能算是粗底,是我们施钓前所必须完成的工作;是一种参考。这时所调出的钓目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可能是一种过底钓目。过底是指钩饵所在水底的位置可能不是实底鱼儿实际觅食的底层,而是在实底之下。换句话说,就是钩饵可能陷于泥、浆之中或被物体遮挡、掩盖而不易被鱼发现或吞食。导致过底多是因为水底的水草、乱石、杂物过多(钩饵易滑落缝隙之中而被隐藏、遮盖)、水底的泥浆层厚重(钩饵易陷埋其中)等原因所致。而水底的泥、浆层太厚是钓友们在实际垂钓中经常遇到和易被困扰的问题。这种情况多出现于泥底、开杆坑、肥水塘那是由于水底的肤泥被水稀释以及水底的有机质和饵料残留物被微生物的分解,会在水底形成一层浑浊的絮状浆层。这种浆层虽说也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对于钩饵来说还是略显微弱了些,经常导致钩饵被埋于浆层之下,又因为鱼的觅食活动几乎都是在此浆层之上,所以,我们会经常遇到窝子里鱼星四起却无鱼问钩,稍加引逗既有斩获的现象。这就说明你很可能过底了实际的底应该是浆层的表面。

解决方法:

(1)、下移浮标或减少铅重(剪掉少量铅皮)。此法是利用浮标的浮力把钩饵强制提升到浆层表面,但浆层的厚度是未知的,所以附标下移多少(或铅重剪掉多少)合适就比较难于掌握。需反复实践,容易钩饵离底。

(2)、更换浮标。就是在不改变钓组、铅重的情况下,换上一支浮力大些的浮标,并挂双饵半水观察并记住所露目数假设为3目;找底时,把钓目调为3.5目(即钓3.5目,类似带双饵调标调N钓N+0.5)。此法虽较为方便,担新换的浮标浸水(吃水)时间不够,须在垂钓一段时间(约40分钟)后进行校标,重新验看双饵、半水标露几目,以便重新调整钓目。因此我多在饵料的比重较大且手头又没有合适的小比重饵料更换的情况下采用此法应急。

(3)、利用打窝器铺底。也就是通过打窝器把粗颗粒、碎砂石等送到钓点,在水底人为的铺出一块亮底。此法多用于大水面、野钓 先施以重窝,再定点垂钓。

(4)、改变饵料的比重。此法就是充分利用饵料自身松散、质轻的特点,使钩饵浮或半浮于浆层表面以达到引鱼、钓鱼的目的。这种方法应变速度较快,效果也不错。如果把它与下移浮标的方法结合使用,会更加理想。这也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对付浆层过底的手段。

综上所述,找底是一个要技术的慢活儿!钓友们千万不要急着钓鱼而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俗话说一年学钓,三年调漂,五年找底,十年开饵!由此不难看出:找底是钓鱼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既不能离底,也不能过底,只有找到实底建立基础、明确根本,再根据实际的鱼情、鱼讯适时应变、按需调整,才能真正体会到垂钓过程中那最最诱人的中鱼的快意!遛鱼的洒脱!

小编推荐

钓鱼找底的实用方法


今天要给各位分享的是一些行之有奇效的找底方式。如果你觉得找底难,可以有选择性的借鉴一下。如果你觉得找底容易,也可以互相交流,增进钓技。

一、使用频率最高的找底方式

1.在空钩状态下找底

钓者要在找底之前记住调目,在找底之时如果钓者看见鱼漂露在水表的目数大于了调目,就说明钩子已经到底了。这种找底方法简单易学,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有风或者是虚底的情况下,非常不好用。

2.逆向找底

将鱼漂从下边往上调,这样一来,钓者就能对饵和水底之间的距离有一个清楚的把握。只要对饵的了解足够透彻,找底是很简单的。

二、水底情况特殊时,老司机是如何找底的

1.在水底有浆泥的水域中找底,钓者可以通过将浮漂往下推的方式来找底。也可以用减铅的方式来找底。因为在这类水域中找底,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让鱼漂将鱼饵吊起来,让钩饵在泥层上边浮着。毕竟,构成浆泥的物质既包括尘土、也包括鱼类的排泄物、还有一些已经腐烂了的各种物质。如果我们不想办法将饵浮起来,饵是很可能落入泥中的。这样的话,找底就艰难了。

2.在水底杂草较多的水域中找底,最好用单钩钓组来找底。这样可以避免鱼钩挂底情况的发生。找底的具体步骤,完全可以参照上述空钩找底的步骤来进行。再这种水域中找底,如果钩饵没有抛投到正确的位置上,是很难找到底的。所以,必要的时候,钓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水底进行探测。

以上就是老司机惯用的找底策略,但愿看过此篇文章之后,各位都能轻松的在不同水域中找底。

自制防挂底盒钩,至今没有因挂底损失过


朋友搬迁外地,要走我大半自制的盒钩,没办法还得再做几个,想到好钓友不藏私,天下钓友是一家,就发出来制作过程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这里叫盒钩,还有叫碗钩的圆的,还有的地方叫盒饭钩的,形象也生动,都一个意思。类似于翻板钩,但比翻板钩要好用,饵料也好制作,就用爆炸钩的饵料就可以,主要用于水库抛竿远投,是垂钓大个体鲫鱼,鲤鱼,以及鲢鳙的不二选择。但买来的大多不好用,有好多缺陷,有的上饵量少,诱鱼不够,有的抓饵不牢固很容易打散,一般钩子都是固定在外面,收回时非常容易挂底,因损耗较大而被众多钓友弃之不用。咱钓鱼人都是聪慧过人,动手能力超强的人,另外自己作的用着也放心,我制作的盒钩几经改良,克服了以上种种缺陷,用了几年,至今还没有因为挂底损失过。喜欢的钓友可以跟我一起来作几个试试看,保证你有意外惊喜。

这是网上和渔具店可以买到的碗钩,第三张是大多数钓友自己制作出来的盒钩。钓友们一眼就可以看出缺陷了吧,装料少,钩子在外缘固定,回收时不能收起钩子,这就是我上面说的问题。好了闲话少续,咱们开始制作。

这就是我选择的盒体 ,能看出来吧,侧面成流线型,类似于小船的底部,这个体型自身就有防挂性能,回收的时候,一提杆子就会快速上浮,减少挂底几率。

这是已经开完孔的,刚刚忘了拍照 ,专注起来就给忘了,钓友们莫笑。中间三个大孔是走线和固定铅坠用的,外沿六个孔是窜钩子用的,这六个孔千万不能开大了,可以过线,但要能挡住钩子,接种看就明白了。咱们继续!

放个烟盒以便大家看看大小,怎么样装饵觉对够用,可以装一个相当于爆炸饵的料

准备一个薄的铁盒盖,易拉罐割开一半更好,没找到就那这个对付了,用来化铅坠用。

用铁丝做出来的饵架,不太美观,但绝对实用,没办法趁着老婆不在弄的,时间紧任务重,不影响使用就好

放在勺子里看一下贴合度,稍稍调整一下,以贴紧勺子为好。下面就要化铅了。

翻出来个口罩防护一下是必要的,另外烟机也要开大 ,最好开窗通风,铅融化之后会有挥发的,

化铅中,要小心杂质贱到手上,那就悲剧了

把化开的铅水倒入勺子中,重量要大约在30-40克左右,这样不但利于远投,也可以保证饵料溶散之后盒钩不会移动而脱离窝料

冷却之后的样子

贴合度还是很不错的,下面就在这两个开孔处钻眼了

发现关键时刻手枪钻没电了,可恶,只能上大家伙了,这个要小心点,别给手开个洞,那就笑话大了

钻完的样子,实在是太丑了 不忍直视

还要打磨一下防止磨线

拧一个螺丝固定 嗯!感觉还不错,基本完成一半了抽口烟先。

钩子是伊豆的,7-8号就可以,上20斤以内没什么问题,八字环也要大的,结实的 ,红绳也要好一点的,入水柔软,出水不缠绕,1块一米,用的也不多

这是绑好的钩子,就不多说了,

开始穿线,要从内到外穿

背面

正面

清楚一点

再穿回去

这样走线

这是最终的样子,打结我就不多说了

上饵的时候钩子拉出来是这个样子,把饵料放入压紧,再把钩子一个个埋进去再次压实,就可以海杆远投了

回收提杆,钩子会快速被拉回到盒里,是不会在回收的过程中挂底,或挂到其他水中障碍物的.

新战士归队

随时准备战斗

最后,还是要感谢一下这个平台,在这里认识了好多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好朋友,能常常在这里和钓友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真是钓鱼人的一大快事,我已乐在其中,相见恨晚。谢谢!,也祝愿钓友们2018大鲫大鲤!

快速成功找底的小技巧


在钓鱼的过程中一定避免不了找底这一步,如果没有找好底的话,钓鱼人心理就会没底,钓鱼也就失败了一半了。但是水下的情况是多变的,这也就证明了找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在钓鱼的时候快速成功的找底,就要有一定的技巧。

常见的水底类型

有不少的水底都是泥浆,它们由泥土,排泄物,乃至各种食物的腐败物组成,是水底最常见的一种组成。但是对于钓鱼人来说,这种水底对于底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在这里,鱼饵刚入水底,就已经没入泥浆当中,又怎么会有鱼类能够发现饵料呢?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喜欢使用逗钓的方法,通过不断的提竿逗钓,让浮漂在逗钓的过程当中,脱离泥浆,吸引到鱼群过来觅食。首先利用浮漂,把陷入到泥中的鱼饵吊起来,让它能够在泥层上面距离一段的空间,让饵料有机会发挥功效。常见的办法就是通过下推浮漂,或者是减轻铅皮的重量,增加浮漂的浮力。

不过大多数人在选择钓鱼的位置时,还是会尽量避开泥浆底,因为这里很容易变成一片浑水。尤其是鱼类聚集的数量越多,水质就越差,如果是钓鲤鱼,就更加的麻烦了,鲤鱼本身就爱拱地,在这里完全是如鱼得水。

相对于泥浆低,杂草底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许多的劣势。杂草底,或者叫做杂乱底,它们的共性就是水底有着各种各样的杂物,这些杂物主要由树枝,水草等组成,它们在水底长时间没有腐败。这些在水下都会干扰到钓饵的工作,而且更容易出现挂底的现象。

在钓鱼的时候,经常就是选定的钓点内,只要能下去肯定是能中鱼。但是如果出现了偏离,那基本就没有中鱼的机会了。因为诸多的障碍物影响,入水后会出现一个稍有停顿,上托的表现,然后被障碍物阻隔干扰了钓饵的活动范围。

但是,杂草底也有着自己的优势,这里是鱼类最喜欢待的一个地方,这里有着各种的障碍物,保证了鱼类在这里的安全。所以如果换一个位置,可能钓获并不会很好,甚至在这种地形旁边,都有可能诱不出来鱼。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够改变我们的钓鱼技术,最常见的就是在窝子旁边,再打一个窝子,通过尝试找到鱼窝的出口。另外一种钓浮,让钓钩靠近草稍就停止,不试图深入障碍物内部。

除此之外,还有砖底的情况,各种砖石堆积,有点类似杂草底,但是比杂草底要安全许多。一般都是适用触底钓,利用饵料的雾化,在雾化发生之后,鱼钩可以高高悬起,就可以避开挂底的可能性了。

找底方法

空钩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空钩调漂来进行找底,记准调目,然后在找底时,让浮漂超过调目即可。比如调的是五目,然后空钩打入水中,浮漂就是五目一线,这时就是找到底了。

不过容易受到各种其他因素影响,比如风浪,或者线的长短等,需要谨慎使用。

还有一种就是反向找底的方法,它通过从下面调漂,来判断自己的饵料距离水底的距离,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找底。这种方法不详细介绍,过于依赖经验性因素,对于不熟悉的钓友来说没有可以参照的意义。

非常简单的调漂和找底技巧


钓鱼,是一项看似容易实则拥有一定难度的户外活动。好多新手都会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用饵和搭配线组方面。这样做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在注重其它方面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调鱼漂。毕竟,但凡是要使用台钓方式施钓,就不可能跃过调漂这一步。即便在不一样的水域里垂钓需要的鱼漂类型不同,但是你掌握的调鱼漂技巧越少,施钓的结果不好的可能性就越大。

现如今,调漂的教程比比皆是。可是好多说得天花乱坠的技巧,都会让新手钓者沉迷其中、难以理解、不知如何下手。今天,咱们就讲解一种罪简单的调漂方法,很适合新手学。

一、调漂技巧

1.将线组浸入到水中。钓者在将线组挂妥当了之后,试着去调漂座,让漂座和地沟之间的距离达到60cm(当水域很深或者很浅时,这个数字要跟着变化)左右。接着将竿子抛出去,让钩饵入水。钩饵入水后,记得把竿稍压到水里边去。记住,最好让主线统统都沉到水中。这样一来,线组就可以在充分吸了水之后达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

2.将鱼漂放入鱼漂座里边去,然后观察漂相,调整铅皮。把竿子收回来以后,将鱼漂放到漂座里边去,接着第二次把竿子抛到水里。注意,抛的时候要抛满竿,不要让钩饵入水的位置有太大的变动。完成了这个动作之后,静静观察鱼漂的动态。

第一,如果鱼漂整个身子都被水体淹没了,就表示铅皮重量太大。此时,钓者应当尝试着去修剪铅皮。每次所剪的铅皮不可以太多,1mm左右就可以了。钓者可以一边修剪一边观察鱼漂,只要等到鱼漂的尾部露出水面的目数和自己内心所期望的目数一样就不错。

第二,如果鱼漂已然平躺在了水表,就很可能表示铅皮有些过轻了。这个时候,钓者完全可以换个新的铅皮。将原本比较轻的铅皮用重一些的铅皮代替。替换完铅皮之后,同样需要钓者再度调整钓组中的铅皮。如果没有硬性要求,我们并不建议各位在轻铅皮上加旧铅皮的做法。

第三,如果鱼漂的尾部露出了水表,但是露在水表外边的目数并不是你想要的目数,就应当根据目数的高低来确定调整的方式。如果你想要将露在水表外边的目数调的多一些,就要采取减少铅皮的方式来调鱼漂了。如果你觉得露在水面之外的鱼漂目数有点多,就要更换或者增加铅皮了。

二、找底技巧

对新手钓者来说,可以通过将铅皮挂在钩子上的方式来找底。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铅皮挂到钩子上。钓者需要先找一块长度在10cm左右的铅皮(只要铅皮本身的重量可以让鱼漂处在水里边就可以),将铅皮缠到底钩上边。接着,将钩饵抛投到指定地点。如果不出意外,漂相多会有这样的情况:直迅速立起来并开始下沉,直到黑漂的情况出现。

第二步,将漂座往上拉一点。如果出现了黑漂的情况,很可能预示着底钩还有铅皮是可以继续下降的。也就是说,底钩还并没有到达水底。这个时候,钓者可以通过不停歇的往上方拉漂座的行为,以及不停歇的抛竿入水的行为来调漂。在开始的时候,可以适当将上拉鱼漂的幅度加大。如果在拉动的过程中,鱼漂的目数突然变多、或者鱼漂直接歪倒了,就需要钓者在将鱼漂往下拉一点了。

任何水域钓鱼都要精确找底,台钓高手教你精确找底的技巧和重要性


很多钓友都喜欢钓鲫鱼,每次出钓也都是主钓鲫鱼,顺便试试能不能碰到大鱼。钓鲫鱼基本都是钓底,找到了合适的钓位然后钓底,基本都能所有收获。关于钓鲫鱼如何选钓位前面介绍多很多,今天主要说下钓底的主要技巧。首先找底,不管在什么水域钓鱼,找不到底钓鲫鱼都非常困难。

一、找底的重要性

1、对于钓法技巧高超的钓友来说,用饵找底时没什么悬念的,并且能够做到边找底边打窝,有时候空钩找底也能够毫无偏差。对于新手来说水底是看不清的,再加上垂钓经验欠缺,收杆结束的时候还有钓友没找到底,这很可能是垂钓之前太过性急,找底的时候草草了事,导致垂钓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模模糊糊的状态,想重新找底偏又担心会浪费时间。

2、想要掌握漂相动作,必须知道钩饵子线在水底的状态,而找底没找好的话,钩饵子线在水底的状态你如何得知呢?只能靠蒙了,如果一味靠蒙来猜鱼的话,对钓技的提升是没有一点作用的,并且收获会受到很大影响,这就是同样一个地方垂钓,别人收获好而自己收获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找底的难点

1、很多钓友喜欢找底的时候用橡皮泥、或者铅皮找底,但是这些东西跟当时用的饵料差别很大,就算用这些东西找到了底,挂饵的时候未必到底了。所以这里要提醒下新手,找底还是要用饵料找底,不要用其他东西。

2、使用饵料找底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为饵料入水之后受到水流的冲刷浸泡,很可能会脱落溶散,或者是被鱼儿一口咬掉,但是饵料入水后的情况又看不到,如果饵料出现变化又不知道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找底,说道这里提醒钓友选用的饵料要根据鱼情状况来搭配。还有很难保证每次饵团都一样大,饵料的体积会直接影响到找底的准确性。

三、精确找底的方法

1、半水空钩调好浮漂之后,双钩上饵,看看此时浮漂几目。假如说半水空钩调漂,浮漂露出4目,上钩上饵半水浮漂露出2目,此时可以说明双钩饵的重量大概是2目。然后挂饵后调整浮漂位置,让浮漂露出2.5-3目,此时饵料肯定是到底的。可能有钓友会说,露出2目就应高到底了,这里主要考虑到饵料到底前会雾化或者被小鱼吃两口。所以我们可以调整到2.5目,开始钓。钓2.5-4之间,饵料从一个悬浮一个触底,到全部触底,是个变化的状态。超过4目,那钓的已经很钝了。

2、如果用虫饵或者拉饵,这些很轻的饵,我们可以空钩半水调平水,钓1-2目。饵料无论如何都是到底的。缺点是如果用的面饵不知道饵料化了没有,但是钓鲫鱼还是找到底是第一目标。

最后,精确找底的方法很多,尽量还是用饵来找底。千万不要用什么铅皮和橡皮泥,找好了底是钓好鱼的最基本技巧。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新手学习台钓如何准确找底


新手在钓鱼的时候,往往是在底钩上挂个铅坠或者橡皮泥,然后往上拉漂,露到你要的钓目,这个就完成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远不是这样简单,可以这样说,找底是整个钓鱼环节中最麻烦的。挂铅皮和橡皮泥在下钩去找底,很容易找过了,就是铅皮会在漂的前方,实际还不是垂直的。你可以继续用大饵团,然后是小饵团找底来修正,假如验证后无误,那么基本是找准了。

一、看看这些初学者是怎么找底的呢

不忘初心:我是初学者,调漂时首先重铅找底,然后将浮漂下拉出比子线略长一点的距离,开始剪铅皮让浮漂露出想要的调目,然后挂饵,浮漂下沉后再上推浮漂至想要的钓目,请问这种方法正确吗?

徐亮:这是最标准的浮漂调钓找底方法。因为垂钓水域深浅不一,如果从水表面调漂,当到达深水时目数会发生变化,所以离底调漂是最合理的,也是最常用的。

问答如何精确找底?

一晓爸:调漂时重铅找底,露一目,定位最上面太空豆,下拉浮漂30公分左右,剪铅至露出七目(设定调目),然后装上子线。假如钓四目,是否可以通过拉漂至四目作钓?

郑斌:调漂找底其实很简单,你的方法过于复杂。准备时,可把浮漂先拉到半水,先将底找好,找好底后,搓饵找底,如果调五目,可以找到两目到三目即可。

问答如何做到一钩躺底一钩触底?

yanhao:用搓饵钓鲤鱼,一钩躺底一钩触底,怎样调漂?

刘赫楠:用正常浮漂钓鲤鱼,调六七目钓三目左右,都是一钩触底一钩弯曲。

问答如何正确找底?

魏:新手找底时,下钩搓大块饵团,浮漂露出两目,调四钓二,改拉饵后压不下两目,浮漂要下拉6-7公分才能出现钓两目。请问是不是找底找过了?

邱廷军:这样找底的方法不太正确,忽略了塘底淤泥的厚度,如果用太重的饵料或者铅皮找底,钩往往会在淤泥的下部,一旦换成拉饵,由于拉饵的比重较轻,只会在淤泥的表面形成轻触底,就造成你用大搓饵或者铅皮找到底,换成拉饵以后浮漂露出的目数很高,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所以建议还是以搓正常大小的饵料找底比较好。

二、一些关于找底的经验总结

找底验证方法:漂到位后,竿子往前推,如果漂上升了,证明线是斜的,找底不准。抛竿技巧:抛竿后,竿稍抖动几下,把风线压水里面,然后看漂翻身,下降的时候,竿子往后拉回来一个长度,等漂快到位,再慢慢把竿子向前推到位。

找底还有个麻烦事,就是水底酱层厚或者腐草杂物多的话,比较讨厌,你按照流程做,但是经常发现不对。这个就需要耐心了,要细心地多抛几竿,探查下钓点周边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在这样的地方钓鲫鱼,我推荐一种简易办法:子线的钩距大一点,3厘米都可以,然后用搓饵找底后,把漂拉下3厘米,换拉饵施钓。(如果你实在找不准,又没有耐心,就用这个办法试试,你会发现容易些)另外就是钓了大鱼后,子线和主线可能都会拉长一点,要注意重新验一下调目和钓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