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钓鱼技巧野钓鲫鱼。

鲫鱼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一年四季均可钓获,是野钓中的常钓鱼种。鲫鱼生性胆小,稍有响动便会四散逃匿,所以一般喜欢在水草茂盛、浮游生物聚集的水区栖息觅食,但有时也会因水温、水压和溶氧量的变化而潜入深层水域。

1.钓竿:

由于冬季鲫鱼多在深水,还有距离岸边较远的草洞中活动,冬季鱼儿吃饵频率低,不需要频繁起竿,我们可以使用长竿短线钓法,在做个竿架把鱼竿放在那里,有鱼吃饵时在拿起鱼竿,可以相应减缓疲劳。长竿短线更容易下钩,而且不易挂草,这样当鲫鱼上钩时直接把鱼提起即可。

2.钓线:

钓草洞是主线可以粗一点,这样挂到水草时不至于拉断主线。钓鲫鱼的子线一定要细,线体要光洁、柔软,钓线要拉力强,子线使用0.6号即可。子线不能过粗,否则会影响上鱼率。

3.钓钩:

钓钩要小,应选用窄门、长柄、钩尖锐利的袖钩,如红袖、赤袖等,红袖与赤袖颜色艳红更利于诱鱼。选用钩子的大小应注意,钩门的宽度不能超过所钓鱼鱼嘴宽度的一半,最好使用无倒刺袖钩,无倒刺袖钩挂蚯蚓和红虫时更方便,也便于解鱼,避免伤鱼。另外再用蚯蚓或者红虫挂钩。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冬季钓鱼怎么使用鱼线?这三点关乎你的鱼获


冬季钓鱼由于受到气温低下的影响,很多钓友都选择了封竿,因为冬季钓鱼困难加上鱼口轻,鱼儿活动率变小的情况,一天下坐来也只有空军的结果。冬季钓鱼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垂钓也并没有那么难,只要在窝料饵料钓位做出一些改变。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季钓组的一些介绍,在渔具店中我们应该怎么选择鱼线,以及渔线中的一些秘密,如果不是老板估计有很多人还不知道。

一、这款鱼线做了防静电处理,鱼线不会缠绕

相信这句话不少钓友都被忽悠过,其实鱼线中电子的运动是处于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的原理,同一根鱼线电子运动的方向是一致的,本来就不会出现相吸的情况,所以你做防静电处理,也并没有什么用。子线之所以会缠绕,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水流和绑鱼线的方式,还有就是因为水中杂物的原因了。

二、德国进口的鱼线,质量好

最近听到很多钓鱼人,谈到德国进口鱼线销售火爆。问其原因,原本钓鱼人们多数使用日本产的鱼线,因为耐用,也不容易切线。但后来很多钓鱼人开始抵制日货,德国产的鱼线开始流行起来,德国鱼线生产线一直以高质量闻名,但有些无良商家为了利益,开始假货真货一起卖,半真半假很难让钓鱼人分清楚,其实所谓的德国进口鱼线真正出口到中国只有一种,这个牌子叫丝强,所以不要盲目的相信德国进口鱼线。

三、软线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钓鱼选择一定要软

很多钓友都有一个误区,就是鱼线越软越好,但是为什么在一些钓鱼比赛中,很多参赛者选择都是偏硬的鱼线呢?软线的优点是弯曲性比较好,更好入口,但是稳定性下降了很多,所以我们在选择鱼线的时候,第一位应该是鱼线的拉力,再去考虑鱼线的软硬。

鱼线的种类众多,所以各位钓鱼人在选择鱼线的时候,不能只信一些片面之词,要根据实际的鱼情和水情选择合适的鱼线,例如垂钓大鱼的时候用粗一点的子线,垂钓小一点的鱼儿的时候可以用细一点的子线。

半水调漂老不正确?一定是这三点错了


调漂是台钓中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不会调漂鱼获就会变少。调漂对于新手比较难把控,也很容易记混调漂方法,或者是了解的不够清楚,所以导致调漂失误上不了鱼。不管是什么调漂方法先要知道,钓灵钓顿的原理,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一、半水水深选择随意

部分钓友不会先考虑水深的问题,而进行调漂,这样不仅找不准鱼层,还可能导致其他小鱼闹窝。或者有些钓友却确定水深后,不假思索的垂钓半水。虽然半水水域中鱼群会很多,但这样的调漂是错误的,错误的地方在于垂钓水深和水底差别巨大,水线长度就会越大,水线虽然不重,但也会影响调漂,所以半水水越深也是接近水深,调漂才会准确。不过就算调整好浮漂,换钓点的时候还是要重新开始调漂。水深会影响钓目变化,加上不同的水域比重不同,也会影响钓目变化。

二、不考虑饵重

有钓鱼老司机曾经说过,只要不考虑饵重的调漂方法,都是不靠谱的,至今深以为然。考虑饵重至少有2个好处,一是容易找底,二是知道饵料在水底水面状态。还是以调四钓二来说,空钩半水调四目,调整好了最好称下饵重,比如挂双饵发现浮漂还剩下3目,那双饵的重量就只有1目,这时候钓目起码是3目才是到底的,简单来说,由于饵重的问题,这时候你怎么调也钓不了2目。又或者说,调好了四目,挂上双饵后发现浮漂全入水,双饵重肯定是的大于4目的,这时候可以钓2目,但是此时钓2目双饵可能都是到底的,而不是标准的一饵到底,一饵悬浮的状态。所以了解你的饵重,对于钓目和调目的选择都是有好处的。

三、使用重物找底

调目确定好了以后,称饵重,然后确定钓目,找底确定钓目的时候正确方法是使用饵料。但是有部分调漂技巧的内容中会建议使用铅皮、橡皮泥之类的重物找底,这明显是误导各位钓友,也可以理解为不考虑饵重的调漂方法。完全可以拿上面的称饵重来举例,比如你还是调4目,然后挂上铅皮找底,钓目确定为2目,你再换上饵料试试,钓目就未必是2目了,而且可能根本没到底(比如你双饵重量只有1目)。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饵重跟重物重量差别很大,使用饵料找底充分考虑了饵重,也考虑了饵料的雾化减重的情况。

四、调漂后不修正

很多钓友虽然在调漂开始正确后钓鱼,但要在一两个小时就要重新查看钓目,因为鱼线和浮漂会有吃水的现象,鱼线和浮漂泡入水中过久,导致增加重量,会出现比最初的钓目变低。如果钓目不变,双饵已经不是最初状态。所以要观察钓目的变化,如果变化太大,就要立即调漂。

冬季钓鱼怎么调漂?这三点做好鱼获自然多


到了每年的一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基本上到达了最低点,而温度低就代表这鱼的活跃度和觅食欲望的降低,大部分鱼类都进入冬眠模式了。除了一些小杂鱼以外,就只能钓钓鲫鱼鲤鱼了,虽然鲫鱼鲤鱼还有鱼口,但是鱼口却变得非常轻微。面对这种情况,钓友们一般都会选择多打窝来找到准确的鱼窝,选择蛋白质丰富的红虫蚯蚓等活饵。但是,浮漂的选择,调钓,以及漂相的抓口也不可忽视。在这篇内容,路人甲想和钓友们聊聊冬季该怎样选择浮漂,怎样调漂和看漂相。

一,浮漂的选择

冬天里选择浮漂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就是能尽可能的放大鱼口,方便我们更好的抓口。那么,浮漂有哪几个参数影响信号呢?

1,吃铅量,冬季作钓,浮漂还是尽量选择吃铅量小的浮漂,因为在遇到鱼口比较弱的时候,小漂的反应会更加清晰和迅速。但是也别一味的选用小漂,也有根据当前的水情和天气情况来判断。比如说刮了三级风,你用的6.3米长鱼竿,这时候吃铅量0.8克的浮漂,我保证你抛不出去。如果钓的水位深在4米以上,选用的浮漂吃铅量太小,也会造成主线无法绷直的情况,很难出现清晰的鱼口。

2,漂型,浮漂的动作很大一部分是漂型决定的,在冬季作钓,可以选用细长身的浮漂,因为冬季的鱼儿大多数时候都在底层。细长身的漂型上下阻力比较小,饵料下底也比较快,出来的信号也比较清晰。

3,漂尾,冬季作钓还是选用实心的细尾漂比较合适,因为这种漂尾反应比较灵敏,能有效的放大信号。最好是选择小碎目的漂尾,因为这种漂尾的目格比较短,利于观察细微信号。

二,浮漂的调整

冬季钓鱼,还是以调低调高的方式比较好,因为这样的浮漂没有向上的拉力,使得鱼的入口性得以增强。如果在调高调低的情况下,本身受到气温低的影响下,受到浮漂向上的拉力,鱼儿很难将鱼饵吸入嘴里,从而放弃吃饵导致没有信号。

在调低钓钓高的情况下,配合小钩细线,比较轻的饵料,在冬季还是有不错的信号的。

至于调几钓几则没有什么定速,可以调平水钓1目,也可以调2目钓3-4目,不过不管调几钓几,在水底比较平坦的时候,最好是将钓目调到浮漂的黑线交界处,这样更容易看漂抓口。

三,怎样看漂抓口

冬季钓鱼很少出现截口的问题,多数都是浮漂到底之后,才会出现鱼口。如果出现很夸张的信号,一般都是小鱼闹窝的情况比较多,在跟上文的情况对比,选择的浮漂好调钓的情况下,还是能将鱼口放大的。

大鲤鱼聪明难钓,做好这三点容易中鱼


鲤鱼生性胆小机警,属于比较难懂钓的鱼种,自然水域都会有鲤鱼的身影,夏季随着水温的升高,鲤鱼会相对活跃,很多钓友野钓都有钓获鲤鱼,尤其是小鲤鱼,有经验的老钓友都知道,夏季必非是最好钓鲤鱼的时机,但小鲤鱼还是比较容易钓获,那么夏季该如何野钓大鲤鱼呢?

自然水域中的鲤鱼比较胆小,很多钓友认为鲤鱼很聪明,其实我是不太认同,坑塘中的鲤鱼常被作钓,不断的钓获后回塘,鲤鱼可能变得更加胆小机警,但自然水域的鲤鱼只是胆小而已,野生鲤鱼越大越胆小机警,这也是自然水域大鲤鱼不容易钓获的原因。那么夏季要想钓获大鲤鱼,钓友应该根据夏季大鲤鱼的生活习性来应对。

1.钓位

钓鱼人都知道钓位决定着鱼获,夏季野钓当然也不例外,钓友要想野钓鱼获多,选择钓位是最重要的技巧,钓友屁股坐对上鱼不愁。每到说到野钓鲤鱼的钓位,很多钓友会首选水域铧尖区,当然也有一定道理,夏季的水温比较高,鲤鱼的活性强,活动水域很广,尤其是小鲤鱼还相对容易钓获,最近有很多钓友钓获一两斤的野生小鲤鱼,但很少钓获大鲤鱼。

自然水域的鲤鱼喜欢拱泥,常生活在有泥底的洄湾,或者是杂草丛生的水底,夏季的水温高,鲤鱼不喜高温,大鲤鱼会回到深水区,夏季野钓鲤鱼,钓友要选择水域深水区的洄湾,尤其是岸边有树木,水底有杂物等复杂水域,这类水域钓位作钓不容易,大鲤鱼藏身起来相对安全,自然水域越是复杂,越容易钓获大鲤鱼。

2.调漂

野钓大鲤鱼调漂很重要,钓鱼的调漂影响着作钓方法。很多细心钓友会发现,抛竿比手竿更容易钓获大鲤鱼,其中大多数钓友不太明白,抛竿多用翻板钩和方块饵搭配,抛竿之后钩饵都处于躺底,小杂鱼吃饵不容易出现信号,而手竿作钓,小钩细线小鱼闹窝多,浮漂信号比较杂,手竿不断的抬竿,抛竿,大鲤鱼因为胆小,不敢靠近吃饵,所以手竿难钓获大鲤鱼,要想大鲤鱼必要调漂钓钝,减少抛竿频率。

自然水域的大鲤鱼数量不多,鲤鱼吃饵前会有试探饵料的习惯,因此作钓大鲤鱼不易调漂太灵,通常以钓钝为主,我个人通常用空钩调平水钓3目为主,保证钩饵躺底,减少大鲤鱼蹭线,蹭饵的信号,主抓黑漂有力浮漂动作,提高中获大鲤鱼的几率。

3.钓法

野钓很多钓友,受到台钓的影响,喜欢拉饵作钓,针对现在野钓的鱼情,自然水域作钓人多,而且水广鱼稀,野钓用拉饵只适合用小鱼,夏季要想钓获大鲤鱼,钓法就尤为重要。

野生大鲤鱼相当机警而胆小,野钓要注意保持安静,尽量用选择守钓,不太建议拉饵,商品饵料雾化太快,过快的抛竿频率,大鲤鱼是不太会到窝点觅食,野钓是常能看见窝点不远处有鲤鱼翻浪花,或者有鲤鱼的鱼星,就是不来窝点吃饵,很多钓友会认为是饵料的问题,其实是钓法的问题。

夏季大鲤鱼比较活跃,白天相当嘈杂,夜晚比较安静,胆小的大鲤鱼通常会选择夜晚觅食,所以夏季夜间会比白天更容易钓获大鲤鱼,钓友们白天手竿作钓大鲤鱼,尽量选择长竿钓远,同时要远离钓友扎堆的水域,钓友多了必定大鲤鱼不敢靠近岸边觅食,也就难钓获到大鲤鱼。

夏季天气酷热,钓友们野钓大鲤鱼,要注意避免中暑,钓鱼乐趣虽多,但保证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以上是我夏季野钓大鲤鱼的个人经验,希望能帮到更多的钓友,如果你也喜欢钓鱼,有什么钓鱼的问题和见解,我们可以一起相互探讨!

田螺真的可以野钓青鱼吗?不注意这三点就功亏一篑


青鱼算是家鱼中的王者了,爆发力强的同时耐力也远超其他鱼类,真碰上了大青鱼,没点技术和过硬的装备还真拿不下来。加上青鱼体型也是巨大,可以达到百斤以上,所以一直深受钓鱼人的喜爱。

青鱼在野外水域的覆盖率并不高,野钓青鱼要特别讲究方法,而且青鱼的习性十分不稳定,但十斤之后的大青鱼,就更加不稳定钓法也更加的重要。今天给大家罗列出钓青鱼的三个注意事项,各位钓鱼人在野外垂钓青鱼的时候,也能够掌握技巧。

1、不要把田螺敲碎了

青鱼喜爱吃田螺,这些每个钓鱼人都知道的。很多钓友钓青鱼的时候,无论是作钓还是打窝,都喜欢把田螺敲碎诱鱼和打窝,认为这样能散发出田螺的味道。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如果只是垂钓小青鱼是没有问题,但如果要上大物,还是别敲碎即可。

鱼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活经验也会逐渐丰富,并且它能长到那么大,肯定是有足够的趋吉避凶的本事,不然哪能活那么久呢?

在野外青鱼捕食田螺,可是没有人帮它把螺壳敲碎的,而且青鱼本身就具备咬碎螺壳的本领,完全不需要我们多此一举。敲碎螺壳反而容易引起大青鱼的警惕,见到被砸碎的螺壳,没准就一溜烟跑了。

钓大青鱼,可以用钳子稍微夹碎田螺边缘的螺壳,露出一点螺肉,方便我们挂钩就行了。另外用田螺打窝的时候,也不建议把螺壳敲碎,尤其是热天。被敲碎螺壳的田螺肯定是死定了,泡在水里时间一长,很快就会腐败,非常容易死窝!

2、不要用小药泡田螺

还是一个道理,尤其是野钓大青鱼的时候,图快是没用的,怎么着都要那么些时间。强刺激的小药很容易引起大青鱼的警觉,可能会起到反的效果。别乱用小药之外,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因为田螺的表面比较脏会有一层泥垢,,而这层泥垢有浓腥味刚好可以用来诱鱼,对诱鱼十分的不错。

3、不要只用田螺

青鱼爱吃田螺这并没有错,但并不代表着青鱼只吃田螺不吃其他饵料,因为青鱼是杂食性的鱼类,它们的食物不仅仅是田螺。钓鱼不是一成不变,两手准备才能有更好的鱼获。钓青鱼除了用田螺做饵料,还可以用商品饵、玉米、皮筋颗粒等饵料都有效果。

鱼口轻不中鱼?掌握这三点,轻松爆护


1、首先应该是改变线组

大家都知道线组的粗细对灵敏度的影响,线组越细,灵敏度越高,所以这一点不必解释,在遇到轻口鱼的时候直接把线组尽量用到最小。

2、选用细漂尾的浮漂

为什么要用细尾漂?因为一支浮漂的灵敏与否就是看剩余浮力,在同样的剩余目数情况下,漂尾越细则剩余浮力越小,下降所排开水的体积越小,越灵敏。细漂尾能将信号适当的放大。

3、减轻饵料比重,改善适口性

除了攻击性鱼类会咬食饵料,我们通常钓的鲫鱼、鲤鱼、草鱼、鳊鱼等,在吃食的时候多为吸食。遇到开口轻的鱼,我们更应该考虑饵料是否能够被轻易的吸入口中,而避免饵料过重或适口性不好,鱼吸食不进嘴里而造成空竿。

轻口的垂钓攻略

1.钓组方面

以钓一两以下的小鲫鱼为例

由于小鲫本来就吃口小,再加上环境的影响吃口更轻,那么标浮漂的反应也小,为了能清楚地看到鱼吃饵的信号,钓组中所有的配件都要用到最小。

首先,应该选又轻又软的竿。用轻竿人不会疲劳,提竿的力度好掌握。用软竿是和小钓组相适应的,因为钓这样的轻口小鲫大线一般主线0.40.8,子线0.10.6,钩用不超过2号的袖钩,钩条要用细条的。

如果竿硬提竿时易切线,由于鱼小、口轻、钩又小提竿时刺的都不深,多为鱼的嘴内表皮而且还是靠嘴边的附近,力稍大一点极易脱钩跑鱼。

2.浮漂方面

钓轻口小鲫鱼的浮漂,浮力不能太大,最好是在吃铅量1.0克以下,漂型的选择更要仔细

①长碳脚短身硬长尾。这种浮漂翻身慢、吃铅小下降慢、灵敏度高,是钓轻口小鲫的首选。

②短碳脚长身硬长尾。对付小鲫的密度高、信号多而乱、中鱼率低的情况。

③碳脚短枣核硬尾。对底部浆层恶劣,钓饵临底时有信号,到底后又没有信号了,说明鱼已不愿在底索饵了,可用这种类型的浮漂来钓,因为这样的漂体两头尖,信号放大,抓底层离底接口比较好。

3.饵料方面

由于是轻口小鲫,饵一定要轻,饵料中的轻性物质雪花粉、轻麸等最好大于50%以上,搓饵中尽量不放拉丝粉,搓饵要小、圆、雾化要好。拉饵中拉丝粉也要比平常少,饵拉出时状态要小而圆,饵尽量在钩槽内,钩柄上不要有饵,因为鱼口轻鱼吸钩柄上的饵时钩难入口,空竿就高。

作钓中注意事项:

①先精确找底,再慢慢地找鱼口。

②钩距不要太大,以不超过1.5倍钩的钩距

③不管钓底还是钓浮,都要尽量抛满线,目的是增加鱼就饵的机会。到底不吃就引逗,引逗幅度要小,看到浮漂有半目变化即可。

④握竿时竿的后把堵位置要在手心里,目的是提竿时力度好掌握。

⑤要牵着大线钓,一是能第一时间刺鱼,二是是提竿时力度好掌握,因为如果竿放竿架上,当看到信号时再去提竿,习惯性易提竿过猛。

⑥提竿刺鱼、起鱼、摘鱼时动做都要比平时轻,目的是为了防断线跑鱼。

总结三点野钓技巧,鲫鱼钓到手酸


野钓对钓者的垂钓技术比较高,野钓和黑坑的环境也大不一样,野钓的环境更为复杂,要考虑水情和天气的因素更多,正因为如此野钓才对众钓者有特殊的魅力,下面就来总结野钓中要学会三点技巧。

一、香油蘸粉打窝好

钓鱼窝料各种各样,通过比较我觉得香油蘸粉要略胜一筹。详细做法:用一个小玻璃瓶装入适量纯正的小磨麻油,另一瓶装入用文火炒香后磨成的黄豆粉,钓时每次收竿都用香油蘸豆粉摇两次,然后用长钓竿正确地送进窝点,这种蘸饵香气扑鼻,假如顺风,人站在几米处都能闻到,尤其是在冬季鱼索饵范围小,食欲不佳时效果尤佳。这种打窝法好处是:(1)对鱼引诱力强,发窝较快,更重要的是鱼窝持续时间长,比用丁香酒米做窝效果好得多;(2)符合窝料香、散和鱼窝少投勤补的要求;(3)避免了抛投饵料面积大铺张大和声响大,轻易惊扰鱼的缺点;(4)取材利便,几乎家家都有,而且省料,经济实惠,500克黄豆,250克香油可用半年,比其它商品饵要划算。

二、长竿短线显上风

野钓环境比较复杂,不少钓点水面有杂草、乱石等障碍物,如果不小心就会造成钩饵挂底的风险,而这些复杂的地方,偏偏是鱼群聚集地,但即使如此,还是劝大家不要在这些复杂的环境垂钓,受风力和抛钩技术的影响,很有可能缠绕在杂草上导致失钩。改用8米的硬调竿,配上3米的短钓线,情况就大大改观了,这种钓法的优胜性有四点:一是可以把钩饵正确地放入窝点,哪怕附近杂草密布,只要有碗口大的旷地空闲就行,对复杂水域适应性很强,特别是适合于走钓。二是打窝利便、快捷,可在竿梢上套上气门芯,夹一个小塑料瓶,放入饵料,随意选点打窝,并且饵料入水集中,避免了铺张,还增强了聚鱼效果。三是可以垂直慢提慢放钩饵,动态仿真,使饵活起来,有效地增加了钓获率。四是可以将上钩的鱼直接拔出水面,避免鱼钻入草窝,断线跑鱼。

三、钓饵缓沉多钓鱼

传统钓在野钓实战中,多数使用单坠钓法,然而很多钓友为了浮漂的稳定性和抗风效果,使用大漂或者重坠,这就使鱼饵到底浮沉,鱼类也发现不了鱼饵,野生鱼类并不会对死饵产生进食的欲望,动态食品才能刺激鱼类进食。根据鱼类的习性,在抛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鱼饵慢慢地往下坠,呈现出动态的效果,刺激鱼类吃饵。野钓中尽量的使用小漂、小钩、轻坠等小型的钓具,如果有走漂的情况,浮漂和铅坠可以适量的加大,选择浮漂中间有鼓肚,但漂尖可以选择细长得风漂,以增强敏捷度,然后把较大的铅坠一分为三,变为上、中、下坠,上坠与大坠相隔40~50厘米,中坠居中,特别是下坠,距钩1~2厘米,重量一定要轻,能使鱼漂下沉一目左右即可

垂钓大鱼时掌握这三点


对于钓鱼人而言,只要能钓到鱼就是最开心的时候了。当然鱼有大也有小,如果能钓到大鱼的话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因为大鱼个体大垂钓的过程比较爽,有的时候为了一条大鱼,可能需要半天或者更长的时间。不过在钓大鱼过瘾的时候,同样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切线、断杆跑鱼的情况。这些的钓鱼中最忌讳发生的事情,虽然有些时候是无法避免的,但钓友如果在钓大鱼的时候,提早掌握一些要点,那么断竿的几率还是能降低的。看到这里有些老铁肯定会说,你说的我知道啊,可是我从哪些地方入手才能降低避免呢?钓友们不要着急,今天呢我给钓友们列出了几点,钓友们只要耐心的去看去学习,就能有效降低断竿率,让钓友避免更多的财产损失,毕竟一根鱼竿也不便宜呢,长话短说了大家往下看吧。

1:钓鱼的时候鱼竿我们是离不开的,抽杆的时候很多钓友喜欢抽很紧,其实这样很容易让鱼竿锁紧,最终导致这个地方受力不均匀,最终在上大鱼的时候,就会出现断竿的情况,所以钓友们在抽出鱼竿的时候,应该要适当,然后轻松转动一下,不要生拉硬拽,看似这个细微的动作,如果操作不当就会断,如果注意了那么就能降低,钓友们是不是忽略了这一点呢。

2:钓鱼的时候我们需要线组和鱼竿的配合才能钓住鱼,所以在钓大鱼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清楚自己鱼竿的硬度,然后在根据自己钓鱼的个体去选择线号,一般情况下鱼线都有注明适合多大鱼,然后钓友在根据这个去搭配鱼钩,原则就是能可大也不能小,但切记要跟鱼竿配套,不然搭配不合理同样会把鱼竿拉断。想必大力马的鱼线大家都用过吧,它的硬度都清楚,很多时候都是竿子断了,鱼线一点事也没有,这就是搭配不合理,钓友们要切记。

3:鱼被钓住之后呢,它还是在水中的,这期间我们需要遛鱼控鱼,在手法得当的情况下才能把鱼搞上来,如果生拉硬拽的话,想都不用想,鱼竿拉断是自然了。所以在鱼被钓住之后不要着急拉回来,而是控制鱼不要乱跑乱窜,然后在根据这个去慢慢的遛鱼,鱼跑我们就放,鱼不跑我们就八字遛鱼,这样呢就能稳妥的把鱼搞到鱼护,稳当的操作自然就降低了断杆率了。当然还有一点钓友要注意,那就是在鱼到岸边的时候,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之后,千万不要早早的下抄网,这样很容易让鱼受到惊吓,导致鱼再次拉扯鱼竿出现跑鱼的情况。

线组细腻一定能多钓鱼?其实不一定


最近有钓友给万万讲,为啥我用到了0.2的子线,有口依然钓不到鱼,并且不远处的哥们钓的都比我好,还接连上大鲫鱼,为啥我这里依然还是钓不到?只能钓个小鳑皮,这是为啥?这里很多钓友就会认为窝量不够,或者认为杂鱼闹窝,我们今天分析一下,秋冬季节钓鱼线组的这些小诀窍。

1、综合钓位选择,应对天气变化

很多钓友认为,我的线组越细钓到鱼的几率越高,很多老手,尤其是钓过几年野钓的老师会根据经验选择0.6主线,配0.2子线,主攻大板鲫。出去钓了一天,依然空军,回来思考,是不是饵料不合适?4,6号鲫饵料不够腥?回头换换红虫鲫试试,等到下次再去钓空军的几率依然很大。其实这里需要思考的是,你的钓位有没有选好?

冬季作钓,尤其是进入深冬,只要不结冰,依然能钓到鱼,关键在于选位置。冬季水深选择,深中选中浅,浅中选最深的原则。宁钓阳坡,不钓背坡;宁钓背风,不钓顶风;宁钓雪前,不钓雪后;宁钓南风天,不钓北风天。

鱼线越细理论上讲,它可以起到减少鱼挡口的困扰,尤其是粗线,鱼线相对较硬给,不适合鱼就食,导致吃饵不积极。

2、钓竿可软调,饵料可蓬松

钓竿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抛到位即可。抛竿手法熟练的尽量用软竿,抛竿手法生疏的优选硬竿。当然不管熟练与否,新老手都应该注意,在刺鱼的时候尽量不用过于用力,尤其是冬季,水温低,鱼嘴唇非常薄弱,不适合过猛提竿。轻则脱口而跑,重则扰鱼乱窝。所以在这个季节,尤其是用硬杆子的钓友,适当放弱提竿力度和提竿速度,都会有很好的收获。

说到饵料这块,不得不提一下,喜欢用饵料的钓友,在饵料状态上一定要注意水比和出丝程度,尤其是用拉饵,开饵前一定要带着保温杯,只要水温不烫手,开饵效果甚佳。具体的开饵方法和注意事项,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和大家分享,毕竟饵料这块的内容,一两句很难讲清楚。

3、线组粗细搭配有规律,鱼钩比重要放轻

前两天去河里钓鱼,遇见一个老大哥,我们一起钓鱼聊天,他所用的线组1.5配0.8;我用的1.2配0.4,。他很惊讶的对我讲,他说我用的线组就已经很细致了,看到你这么线组是我从来没有用的。我其实心里想,我用的都有点大了,平时我都是0.8配0.4,今天着急出门忘记带小线组了,这是我夏天的主线。其实很多钓友,尤其是刚接触不长时间的钓友,到了秋冬季节,依然还是大线钓鱼,这样的情况不能说不可以,反而有时候也会有意外的情况。起初我还是很看不起这些冬季依然在用大线组的钓友,和他钓完鱼后,结果其实会发现,他用的0.8的子线依然渔获不差,并且钓的鲫鱼个头都比我还大。

这让我很不解,后来我在和他聊天中发现,他提前做一个窝子,其次是他的漂调的很灵敏,调一钓一,另外一个就是他的钩子其实比重没有那么的重,选择是金袖。我觉得他能钓的好其原因在于他选择的鱼钩比重更轻了,虽然他的子线和主线很粗,但是在调漂上他做了止损,另外就是鱼钩的比重很轻,这个时候很多钓友可能还会选择新关东鱼钩,伊士尼等比重比较大鱼钩,其实鱼钩的比重会对鱼就饵影响非常大。

低温天钓鱼牢记这三点,渔获不会太差


冬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入冬以后很多钓鱼人抱怨说鱼口太轻、渔获太差。但是也有不少蓑笠哥粉丝留言说分享的方法不错,渔获逐渐变好了,钓获的大板鲫也多了。

也有不少钓友表示冬天才是最好上鱼,其他季节有小鱼闹、太阳晒、蚊虫叮咬,在冬天只要解决冷的问题即可。关于这一点前几天的文章有专门分享,下面评论区的钓友更是妙招跌出,有兴趣的钓友可以关注后看一看!

冬天钓鱼

其实冬天钓鱼真的不差,就自己来说入冬以后还没有打过一次龟,只不过是渔获多少的问题:三两条大板鲫也有,十几斤大板鲫也有,小罗非有,大鲤鱼偶尔也有。今天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讲讲冬天钓鱼最重要的三点,希望可以帮到在冬天还在坚持钓鱼的你,这可能是今年最后一篇关于冬季钓鱼的文章。

冬天钓鱼有惊喜

冬天钓鱼最考验变通

钓无定法,需要灵活变通。这句钓鱼界脍炙人口的圣典可能不少钓友耳朵都听起茧了,不过明白是一回事能在实践中真正灵活运用又是另外一回事。在冬天想要好的渔获最为考验变通,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钓深钓浅需要变通;冬天的鱼儿会根据温度、气压、风向来调整活跃水层,虽然冬天主流钓深,但是在降温天我们应该钓深浅结合、连续晴天钓浅滩(有草)、连续阴天钓中间。

钓竿长需要变通;冬天主流应该是选择长竿,这是因为冬天连续阴天居多,我们要稍微钓得深一点。但是降温的前一天和当然应该用短竿钓边一点、晴天钓厚草前也不用长竿、河流向阳静水潭也不用长竿。

钓水层需要变通;冬天主流应该是钓底,也确实大部分情况底部的大板鲫比较多。但是我们在晴天钓草洞的时候钓浮可能渔获会更好、连续晴天两广一带黑坑也可以飞铅钓散炮。

不能一味求灵;冬天钓鱼可以说是调灵最没有什么用的季节了,冬天鱼儿口轻往往需要多口才能将鱼饵吞到嘴中。但是调灵的话往往第一个或者第二个顿口我们就抓了,这个时候它还没有一吃进去。

所以经常会有钓友抱怨:冬天鱼儿口太轻了,根本抓不住!有一点各位钓友需要弄明白的是:滑鱼的口轻和天冷鱼的口轻有很大区别!天冷鱼儿的口轻不是它想要口轻而是它只能口轻。解决方法很简单:我们调平水钓跑铅等死口就可以,如果你确实喜欢调灵看漂相,那么你放口等信号稳一点了再抓也行。

变通很重要

冬天钓鱼对钓位选择要求很高

前面关于钓位选择的文章就说了:其他季节是你做好窝子鱼儿来找你,但是在冬天钓鱼是你去找鱼,在高的做窝技巧表现可能都没有找鱼的效果好。冬天鱼儿基本都比较集中,就算有在其他地方游荡的都不会太多。总的来说下面几个地方在冬天比较出鱼(就是它们过冬的附近)。

倒在水里的死树旁;不管多大的树,只要倒在了水里面而且不浅的话这下面指定会有鱼在下面做窝:黑皖、鲫鱼、鲤鱼都喜欢在这种地方呆,尤其是黑婉会在下面弄一个直径1米-1.5米、深50CM左右的坑,冬天鱼儿喜欢呆在这种坑里面。

一片水域较浑浊的地方;鱼儿聚在一起过冬的地方水色会深一点,不论是江河湖泊还是堰塘都是如此,老捕鱼人冬捕的时候会挑选这种地方下网,那么我们钓鱼人可以挑选这种地方下竿。如果是大水库和湖泊,这种地方可能在中间比较深的地方,开船去筏钓最好。

向阳陡峭的坎下;这种钓点在水库很多,石头多或者很陡峭的坎下又向阳的话这里的温度会优先升起来,鱼儿在冬天喜欢在这种地方活跃。因为水库冬天会退水,它也没有太多理想的地方活跃:没有厚草、没有草滩,甚至连背风的浅滩都很少。

向阳背风的岸上树多的湾子;这种湾子不能太浅,而且湾子尾巴上也不能太深最好有草区。这样天气冷它就退到深水猫冬,天气暖和可以到浅滩活跃。是比较理想的越冬地点。

水深1.5米左右的厚草区;冬天经典钓位之前有详细介绍过,这里不再赘述。

水深1.5米左右底草铺面的草洞;冬天经典钓位,不论是晴天还是阴天都可以以在这种钓点钓,只不过是晴天钓浮,阴天钓底。如果这种地方发现水色稍浑浊那是更好!

水深1米左右的芦苇荡;记住要找新的芦苇荡,经常被钓的老芦苇荡大板鲫基本被钓完了。最好是自己穿下水服或者用竹竿绑住镰刀割一个钓点出来。

水深1米左右的倒伏蒲草旁;蒲草到了冬天会被封吹倒伏,这就是一个天然的保暖服,鱼儿喜欢在这种地方过冬,晴天也会率先升温它们喜欢在这里嬉戏。

冬天理想钓点并不少

冬天钓鱼优先使用腥饵

冬天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应该有限使用腥饵,这些年蓑笠哥做过不少尝试,试试证明在冬天的各种腥饵表现都不错:虾、肝、蚯蚓、红虫,等这些为主要原材料的饵料在冬天都表现不错,尤其是新鲜的原材料做出来的饵料效果更佳!

这些饵料制作起来也很简单:直接用榨汁机搅碎之后混合一些状态粉(拉丝粉、轻麸、雪花粉)调整成自己喜欢的状态就可以直接使用。当然你可以加一点提鲜的添加剂:鸡精、香虎、白糖、奶粉等等,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对象鱼灵活选择即可。

冬天用就算用腥饵也是需要抽窝,刚开始找几个窝子各打两把窝料,然后开始抽窝。大约抽半小时之后换软粘小饵料开始钓。这样酒米的味道可以持久诱鱼,抽窝的味道可以快速诱鱼,两相结合效率会更高。

冬天优先使用腥饵

冬钓用漂只需牢记这三点,板鲫一钓一个准


众所周知,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同时也是台钓中的“灵魂”,所以如何用好浮漂,在冬钓过程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实不相瞒,冬钓鲫鱼用漂,我只需牢记以下这三招,一周至少要钓五次,而且板鲫一钓一个准,当然若是不相信,你也可以试试哦!

野钓

1、调钓之前,必须学会选漂

按照传统钓的思维来讲,几乎每一支浮漂都可以用来钓鱼,但在台钓中,钓什么鱼就得用什么漂,而且还要根据鱼情来灵活调整。

比如在寒冷的冬季钓鲫鱼,此时就要按照吃铅量,漂身漂型和材质以及大小来选漂。由于此时鲫鱼吃饵慢,而且吃口轻,所以就得选择吃铅量不大,并且下沉速度较快的小号浮漂,比如长身长脚的枣核型浮漂就很不错,当然吃铅量太小也不行,否则会影响抛竿。

浮漂选择

2、调钓目数,切记不能过高

钓鱼人都知道,一般调高钓低为灵,调低钓高为钝。虽然冬季鱼口比较轻,大多数钓友都会选择调高目钓低目,尽管这样调,整个钓组确实要灵敏许多,但调太高,浮漂很难出现有下行动作,因为鱼咬钩后,要想拉动整个钓组,就得先克服铅坠重力,以及浮漂向上的浮力,所以这就是冬钓鲫鱼,为何要选择吃铅量小的浮漂,以及调低目的原因。

浮漂选择

3、钓目高低,视鱼情灵活调整

当然调低目的情况下,也还是要根据鱼情,以及气温变化来灵活调整钓目,通常情况下,冬钓轻口鲫鱼,要选择调低钓低,调几钓几的模式来作钓。可若是碰到气温高,鱼口比较乱,这时就得上推浮漂钓钝一些,因为在钓钝的情况下,可以使漂相变得更真实可信,从而提高上鱼率,减少空竿的次数。

野钓大鲫鱼

野钓没鱼获?切记三点不可以做


很多钓友都喜欢野钓,正是因为野钓的不确定性,才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但是野钓环境肯定不如黑坑的环境好,鱼的密度也不够黑坑大,所以野钓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技巧,包括钓位、钓鱼人的状态、饵料等方面都有所涉及。

有时候是因为钓鱼人太过求成,这些地方都被忽略,所以导致空军的情况。

1、切忌吵闹

野生鱼的警惕性是非常高的,说白了就是胆子很小,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惊吓到它们,再加上现在什么户外场所基本上都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还有电工、网工之类的,更让野生鱼警惕了。

而我们标题中所说的静,不仅仅在于作钓的环境要尽可能的安静,更在于我们的心要静。如果总是想着赶紧来个黑漂,今天要爆护之类的,那怎么能钓好鱼?往往是越想越不来,最后草草收场!

毕竟鱼儿进窝还需要试探放下警惕再吃饵,这些步骤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不是说提竿就能中鱼,各位钓鱼人要耐心地等待,毕竟鱼类是十分谨慎的。

2、切忌过于灵敏

野钓的时候切记不能追求灵敏度,这种思维没有错,很多钓友是希望不放过任何机会,但有没有仔细想想,野钓真的需要钓灵吗?

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手来说可能还好,毕竟他们懂得分辨吃口的动作,懂的放口,能抓住最好的提竿时机。但如果是新手,对于提竿时机的判断还不是那么熟练,那就还不如钓得钝一些,屏蔽掉虚假信号,让浮漂上出现的信号更为真实。

减少空竿还有个好处,就是不容易矛到鱼也不容易因为频繁的提竿而惊动窝子里的其他鱼。

3、切忌雾化太好

很多钓友选择饵料的时候,犯了个很严重的错误,喜欢选择雾化快的饵料,野钓不同于黑坑,黑坑很少出现小鱼闹窝的情况,而野钓选择使用雾化快的饵料,小鱼闹窝的几率就会很大。

当然也分季节,比如现在冬天,小杂鱼很少,那么提高一些雾化增加诱鱼性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是小杂鱼活跃的高温天,那就要适当减少雾化了。

如果垂钓大型的鱼,就更需要减少雾化的速度,增强饵料的附钩性即可,这样能减少大鱼的警惕,否则大鱼试探的时候,饵料就脱落了大鱼见到鱼钩自然不来吃饵。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冬季野钓鲫鱼,把握号这三点,一定能提升上鱼率》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春天钓鱼技巧野钓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