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钓腥还是钓香。

近年来有了生长快,比银鲫更容易上浮的工程鲫,钓法宜拉饵钓底、钓离底为主,并逐渐过渡到钓三标深、两标身,节奏介于小鲫和中鲫之间。再有鱼种混 杂、来源不一,因先前养殖的水情、环境、饲料不同,造成一种鱼认一种饵,此时作钓节奏的快慢既决定于饵味,又与钓棚、鱼饵状态和钓法有关,常表现为甲钓位 节奏快,乙钓位却快不起来。另外赛前补充新鱼后久经考验的原塘老鱼,腥不吃、香不食,只吃沉底白饵,新鱼则有嗜香的离底,贪腥的沉底或微离底。如果再加上 天气原因,别说节奏了,就是攻改守也等不来一口。特别是钓赛进入后期,从平均抛钩5次中一尾鱼到连抛20竿没一个信号,既无节也无奏,所以把握节奏要因鱼 而异。

钓快鱼的最高境界不是场场领先,而是均衡上鱼,无论边位、中间位不快不慢,保持一个固定的节奏。然而钓赛规律却是首轮易为二轮难, 三轮四季而为变数多。比较鱼获,除大边、二边外,首轮三边以内尾数差别不大,常出现两或三人得分相同的情况,说明技术相当,多一尾或少一尾与节奏无关,是 细节得失。二轮以技巧谋鱼,以平均50尾为标准,多的接近70尾,少的30余尾,多和少相差两倍。从单位时间的抛钩、提竿频来看,似乎节奏相同,其实有虚 有实,且更多的是以虚掩实。表面看都是打频率,但同样抛钩有的以诱鱼、招鱼为目地,有的是为了稳定鱼的泳层,有的困惑于鱼口而不得不放慢节奏。目的不同在 观看到的却是千篇一律,若不是赛后当事人细述原由,即使尽在咫尺也难以明白。

技相同、巧作为。然而技公开,巧是隐蔽的,不易看清,饵捻一 下,多打几下,手指湿一下水,2秒钟时间饵况变了;4秒钟换一副子线,钩距、长度、线径变了,操作依旧,节奏没变就多中了2尾鱼;浮标上推1目钓灵变钓 钝,又多中了1尾鱼三轮之失两种情况:有经验没机遇,有鲫鱼没把握好。

数年前北京一钓赛,两天6轮。第3轮起随着回锅鱼增多,没有人钓底了,第5轮回锅鱼占了七成,鱼获更少还出现了光头。可是第5轮后期有人发现:抛钩 落点处有上浮水面的小鲫聚集,少的四五尾、七八尾,多的十几尾。于是第6轮开始下移浮标钓水皮,可是钩触水鱼就散了。然而略有不同的是,水皮鱼少,三四 尾,其他鱼沉得深一点。此时抛钩鱼立马散去,但水皮鱼散了不代表沉在水皮下30-40厘米的鱼也散了,放慢提竿节奏,抛钩后等2或3分钟后鱼就咬钩了。继 续放慢节奏,水面上三四尾鱼不抛钩,过一会七八尾,再过一会十几尾时才抛钩,则守5分钟、6分钟都不会有鱼咬钩。怕惊鱼而想当然,抛钩远,超过水皮鱼的聚 集处会不会好一些呢?

尝试的结果依然是鱼散了。水皮鱼不咬钩两个原因:伤了嘴不思食,在鱼护中存放的时间长了,缺氧。水皮鱼容易受惊,但 不要被现象迷惑,随它散去,放慢节奏守钓水皮下的穿层鱼。但是有一种情况:水皮不见鱼停留却又时不时露头或绽起一个水花,而且总在那个区域。钓这种窜上窜 下,信号忽而平稳忽而强烈的浮鱼要加快节奏,哪怕手忙脚乱也在所不惜。如果此情况出现在最后一轮,则短时间内咸鱼翻身是完全可能的。

因此 钓快鱼又有另一层境界适时改变节奏,该快则快,该慢则慢,用节奏顺应鱼情,于被动中寻求主动。以鲫鱼为对象鱼而有钓快鱼,但同样快抛、快刺、快提,一 轮注重抛钩远近,诱鱼恰到好处和饵味、饵型的完善,成败归于细节;二轮巧作为,以术谋鱼,把线组、钓棚、浮标调整到最佳状态而又不放过任何一次扬己之长的 机会;三轮抓机会以守寓攻,捞散鱼、打水皮、七上八下钓全泳层,看似节奏相同却暗藏钓法的变化,其中既有经验成分也有临时起意。把握节奏三层意思:均速上 鱼,避虚就实真节奏;改变钓棚、调整钓点宜虚掩实变节奏;变钓法,枪法不乱虚张声势假节奏。

相关阅读

不同鱼情变化下的漂相反应及应对技巧


在垂钓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情况导致鱼儿的觅食习惯发生改变,此时鱼情变化会让我们垂钓的漂相反应变得十分复杂,往往难以把握住真实吃口和提竿的时机。那么我们要怎么辨别鱼情来进行垂钓呢?下面笔者就给大家分享下钓友的分析吧。

一、生口

垂钓时都喜欢钓生口,大部分生口鱼都是第一次吃钩,或者是间隔的时间久,对钩饵的防备心里很弱,碰到合口的饵料就会很大胆很干脆的直接吞食,所以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抓住时机,不仅垂钓的比较轻松,收获还是相当可以的。

钓生口鱼时钓具要准备充分,生口鱼的力道是比较大的,在控鱼遛鱼的时候操作不慎就容易跑鱼,尽量使用合手的钓竿,能够有效的避免一些操作方面的小失误。

二、猾口

这种鱼口主要是出现在放养的池塘,被很多人垂钓过的老猾鱼,在吃饵的时候会多次的试探,有时会把饵料含在嘴边并不吞食而是多次的品尝,会出现很杂乱的漂相,此时若是提杆往往是很难中鱼的,这主要原因就是鱼儿被钓的次数多,非常的谨慎。

应对的计策就是,尽量寻找很少有人垂钓的其他新钓位,尽量不要在老钓位垂钓,就算只是在附近范围内寻找别的钓点,也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诱饵的方面也需要注意,贵精不贵多如果不是比赛的话,甚至不打窝也可以,钓组方面也需要注意,钓线要尽量的细腻隐蔽性好,钓钩也尽量的小,容易被鱼儿吞食,可以适当钓钝一些能够过滤不少的虚假信号。

三、轻口

产生轻口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指鱼儿在吃饵时动作细微轻巧,浮漂的反应很不明显,一般浮动的目数在一目之内,所以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准确的把握,这里就说下轻口产生的主要原因。

(1)与鱼儿饥饿程度有关,鱼儿若是在饱食的状态或者不太饥饿的时候,一般吃口都会比较的轻。

(2)与鱼情密度有关,若是鱼儿的密度较小,鱼群的数量较少时,一般很少有争抢食物的情况,所以吃口都比较的轻,几乎都是慢条斯理的进食,钩饵在鱼嘴里的动静很细微。

(3)与鱼儿的个体大小有关,一般大鱼都是生存在时刻被人垂钓的环境中长大的,越大的鱼越是谨慎,吃口都比较的轻,觅食会有很多的假动作。

(4)与鱼儿的种类有关,有的鱼儿要么嘴部较小有的则是天生的觅食特性如此,比如说鲫鱼,鲤鱼一类进食都比较的轻微。

(5)温度有关,鱼儿的生活和觅食受到气候温度的影响非常大,当天气寒冷的时候,鱼儿在水中感觉不适,开口比较的困难容易出现轻口。

(6)应对的计策,在这种情况下,诱饵尽量的少并且精细,多抛小饵让钩饵呈现动态来引诱鱼儿,增加窝点的诱鱼效果,若是窝点鱼群集中后,鱼儿就会出现抢食。

四、停口

有时候会经常碰到鱼儿开口难甚至无口的情况,甚至是连续几天出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比较的多。比如短期内大量的投放饵料,会让鱼儿几乎处于不饿的状态,有时候则是因为有电鱼放炮炸鱼或者受到伤害时,鱼儿处于惊恐的状态,也或者是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鱼儿生存困难,水体若是突然降温或者升温造成水温突然变化10度以上都容易造成停口的情况,还有一种就是在雷雨前的闷热天气水中氧份极度缺乏,大部分鱼儿会到表层活动,就算钓浮效果也不是很好。

应对的方法,若是饵料投放的过多导致鱼儿停口,最好是在下午或者傍晚的时候再去垂钓,因为大量投饵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头天的晚上或者天亮的时分,经过长时间的消化,鱼儿就会开始进食。若是在溶氧量较低的雷雨前的天气垂钓,尽量选在流水区域的缓流边垂钓,并且可以使用蚯蚓或者其它不容易脱落的饵料,也可以加大商品饵的分量钓跑铅,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挑选矶钓丹锥时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在挑选丹锥时,相信很多人的着眼点有以下三方面:浮力精准度、外观以及丹锥的强度。而这三方面中,浮力精准度以及强度只有在使用了以后才能知道,只有外观在购买时能够一目了然。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挑选丹锥就只好挑品牌货来买,否则,鬼还知道这颗丹锥准不准、结实不结实?哪么这种挑选丹锥的方式对不对?在我看来,这种挑选方式很有局限性!

一、强度。

一颗丹锥首先要考虑的是强度,这一点没错。矶钓的环境是海边礁石,因此丹锥的使用环境不同于淡水浮标,丹锥使用时难免会碰到礁石。一颗外漆不结实的丹锥如果在同礁石的反复碰撞下外漆剥落并最终露出内部木头,木头就会吸水,吸水后的木头就会导致浮力发生变化。因此,丹锥的强度对于使用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但是,强度这个指标在钓具店确实没法检验,店家不会让你找个类似礁石的环境去摔,消费者只能看品牌听口碑了。

二、浮力精准度

很多人认为丹锥挂上同样号数的配重能达到平水状态就说明这颗丹锥很准。对此观点我持反对意见。B同2B的丹锥浮力仅仅相差0.20克,这点微小的浮力差距同海上的大浪、漩涡以及下吸流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另外我们不要忘了,各地的海水密度不同,即使同一海区,淡水入海口的海水密度一定会比其它地方低。

由此看,片面追求一颗丹锥挂上对等号数的咬铅达到平水状态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再说了,即使你的丹锥浮力非常精准,你能保证咬铅的重量同样精准吗?因此说,丹锥预留一定量的残存浮力其实更便于我们使用,这种留有残存浮力的丹锥更便于我们根据不同浪况、流水以及海水密度进行调整。

当然了,如果一颗B号的丹锥挂上5B的咬铅还不沉,那就有点太垃圾了!其实,所谓的丹锥精准度,以厂方的生产标准来说,能够让成批的丹锥达到每个号数的配重基本差不多就可以了,因为每个厂家可能因制作者理念的不同,预留的残存浮力也不同。只要批量生产的丹锥残存浮力基本都差不多,就说明这个品牌的丹锥在浮力控制方面的水准不低。

很多人都觉得日本的丹锥或者韩国的丹锥制作的非常准,精准到连G的号数都标在了上面。比如丹锥上面经常标明类似2B+G4这样的型号,使用者如果按照上面标的号数配咬铅,丹锥基本就接近了平水,使用者也就会说鬼子的丹锥精准。

其实,抱有这种观点的人恰恰是上了鬼子的当。他们之所以这样标上号数,是因为他们是在丹锥制作基本完成甚至全部完成后才测量丹锥的浮力值,并根据测出的浮力值贴上相应的号数,最后再喷一遍亮漆。

有的甚至是在亮漆全部完成后直接将号数喷在亮漆外层,而这种直接喷在亮漆外层的丹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外面的号数就会被逐渐摩擦掉。其实,采用这种忽悠消费者的做法随便哪个国产工厂都不难做到,只不过中国人做生意更老实,鬼子则更狡猾!

三、外观

至于外观方面,很多人仅仅会在丹锥造型、色目区是否醒目、制作是否漂亮方面进行挑剔。其实挑剔这些方面大可不必,将色目区制作醒目些、外观上制作得花里胡哨对于厂家来说没什么难度,而外观上有三处不被重视的细节才恰恰是检验丹锥质量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1)腰线。

质量上乘的丹锥都会在色目区同底色区之间画上一道或者几道细细的线。不要小看这个细线,要想画好它需要相当好的技术和质量上乘的丹锥细胚。这个线的画法是:将丹锥细胚置于一个小机器上慢慢转动,工人则拿着狼毫毛笔用笔尖蘸上油漆接触到丹锥细胚,油漆则随着机器的转动在丹锥细胚上画好一条线。

线画的质量如何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人操作的手不能有任何抖动,二是丹锥细胚的形状必须规范。试想一下,如果这颗丹锥细胚的腰是个椭圆型而不是圆型(也就是说这颗丹锥是个扁的),画出的线就一定是粗细不一,会出现有的地方粗有的地方细的情景。

那么,扁形状的丹锥在使用时会有什么不良影响?直接的影响就是在海流的冲击下会乱舵,丹锥不能随着海流的正确方向行进。这时如果撒诱饵的话,就会形成钓组同诱饵区分离的问题,自然也就难以钓到鱼。

因此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细线判断出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丹锥细胚是否规范。细越细、粗细越均匀则越说明丹锥地制作质量越高。

曾经看过一位做丹锥生意的所谓大师回答钓友问及他的丹锥为什么不画腰线的网上回帖,大概的意思是:多画一条线就能多钓鱼吗?呵呵,这位大师说这种话忽悠矶钓新手行,但是,你就不怕业内人士笑话你吗?

2)中通式丹锥的通线孔收口与磁环。

很多消费者甚至是经销商在这方面又有一个误区,他们认为有磁环的丹锥就高档,没有磁环的丹锥就低档。事实恰恰相反!一个普通磁环成本相当低廉,买回来在通线孔两端用胶沾上就OK,试问哪个商家会为了节约成本上这几分钱而被人家将自己的丹锥看做是低档货?

但是,如果不装这个磁环,要想将通线孔两端做出个喇叭状或者火山口状的收口则难度不小,这需要工人慢慢用砂纸打磨,相当耗费工时,而且要想做到令人满意也需要熟练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因此,正确的观点是:不安装磁环能有好的收口的丹锥更好。

那么这个喇叭口有什么作用?作用是:它影响到主线在通线孔里通过时的顺畅度,进而影响到施展拖摆操控的技术运用。

3)丹锥重心是否偏。

如果钓具店里有水,购买丹锥时我们可以将丹锥放进水里,看这颗丹锥是否歪斜。如果歪斜则说明这颗丹锥的配重不在中间,或者说明这颗丹锥的外形不规范。这样的丹锥在使用时会在海流里摇头晃脑,同样会乱舵偏离正确的流向。

冬季钓鲫鱼鱼口轻注意观鱼讯及时提竿分析


一、冬季鲫鱼摄食的主要习性与特征

鲫鱼在我国淡水鱼中分布最广泛,生命力最顽强,耐寒性、逐温性及隐蔽性强。鲫鱼又属于底水层活动栖息的鱼类,它喜欢近底觅食吞饵,当在水底层游动时发现食物,一般常规是尾向下,仰抬头,吻触食物后,衔着食物靠鳍棘运动复原体位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然后边吸咽边退泳。鲫鱼吸食时主要表现为探、触、吸、游的四大基本步骤。吸食咽吞快与慢,动作重与轻是随着气温和水温变化高低而决定的。在夏秋及其他水温高于鱼适温的节气,有时不探就直接把食饵触吸入嘴,它吸食刁猾,小心谨慎,胆小怕事,怕干扰与惊动,一有风吹草动它就迅速躲躲闪闪、隐隐藏藏、顾头不顾尾,哪怕是一撮杂草都是它的藏身之物,甚至一片树叶都成为应急遮身盖头隐蔽物,故有鲫姑娘的称呼,怕羞怕丑。

在冬天季节,由于寒风凄凄、天气地冻、水温刺骨,此时大多数鱼类已进入了冬眠或半冬眠状态时期,而鲫鱼耐寒性强,虽然照常勉强摄食,但吸食的动作远不如夏秋等节气。因为低温的冬天鲫鱼体能消耗小而少,新陈代谢缓慢,身躯活动比较僵木,吸食的动作不灵活而缓慢,甚至出现想吃嘴张不大,吸食时总是闻了又闻,围着食物游弋,嘴触了又触,左瞧右看,又不想轻意离饵而去,几分钟都没有真正把饵吸食,甚至一时半会儿才会叼吸食饵。这就是鲫鱼吃食的刁猾,尤其是大鲫鱼表现更加突出,它吸食的动作极为微小,稍不注意很难分辨是鱼吸食的动作。

二、识别鱼讯要适时准确提竿

冬季垂钓关键要准确把握好鲫鱼吸食微弱浮漂信号。在寒冬,大多数鲫鱼吸食的动作慢而轻,钓者一定要思想集中精力充沛,一心不能二用,全神贯注目视水中浮漂,哪怕是一丁点异常的漂讯,是下顿或上升都要抖动手竿的竿梢,一是让钩穿透鱼嘴再牢固一点;二是凭手感察知钩上是否有鱼及鱼的大小,宁愿十提九空也不能放过一次机会获鱼。准确有效的提竿,这与我们浮漂调灵或钝有直接关系,钩饵的大小与软硬有关系,蚯蚓留在钩尖长与短有关系,钓组的搭配等都有关系。若浮漂调得较为灵敏,大起大落漂相才能有鱼:而调得较为迟钝,很小且轻的漂相动作就有鱼;过早提竿、钓饵刚触或刚进入鱼嘴就被拽出来了,这是滑钩;过晚提竿鱼把饵吐出嘴,十有八九空钩;钓组较细小时,轻吸饵也能反拉出来,钓组较大时,鱼大口动作漂相才有反应,因此提竿把握不准确,这样就很难有好鱼获。准确地有效提竿,还应根据鱼讯反应适时提竿,才能钓有所获。

1.星漂鱼讯的判别。传统钓法的鱼讯识别大致两种,以昆虫和粉饵为钓饵为例,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饵料,而鲫鱼吸食反应出来的浮漂信号完全不样:①红虫钓饵。鲫鱼吸吞时,大多数边吞咽边摇头摆尾后退再上游,然后横移再游走。而水里浮漂表现为:先点漂,然后上升横向移动,小鱼吸吞的时间长,浮漂上升或倒漂快:鱼大吸、吞饵稍快一些,浮漂上升小或下沉有时也小,只是呈现不规则,浮漂顿顿,下沉或上升没有连续性,这是最佳提竿的时候。如浮漂只是连续性一点一点,浮漂不升不降和没有快速拖钩,一般是小鲫或小杂鱼所为,这与鲫鱼吸饵咬钩有着明显区别;②粉团钓饵。鲫鱼低头翘尾吸食,浮漂表现为上升或下沉一厘米,并且上升或下沉后有个短时间的停顿,接着倒漂或黑漂,在停顿那瞬间是最好提竿时间。倒漂或黑漂是中钩鲫鱼把钩饵吸咽很深后逃走的迹象,这种十有八九获鱼。如倒漂或黑漂又敏捷回原位,有可能鱼吐钩而去,此时提竿空钩。投竿下钩半水浮漂停顿、上升、下沉急速,半路截食速提竿。

2.立漂鱼讯的识别。鲫鱼在游弋中寻找食物,用身触动钩饵,尾巴摆动的水流会碰触钩饵线,浮漂信号不大,只是颤动一下。当鲫鱼吸、吞食饵时,浮漂信号反应大而有节奏,无论是顶漂或下顿漂,其速度有力急促,而不是匀速运动浮漂上下浮跳,由小至大的范围,由轻至重。充分表现出鲫鱼试探性触饵。在适合自己胃口时才会大胆将食物吸入口中,当钩饵进入嘴里,掉头游走力度小,而在其他季节力度则大。鲫小吸食的过程长或要好几次才会上钩,大鲫中钩后它会拼命挣扎,反应的漂相明显,钓者应不失良机迅速提竿。垂钓实践证明:浅水鲫鱼吸饵后沉漂多、深水鲫鱼吸食顶漂多;鱼体大漂动幅度小、鱼体小漂动幅度大。无规律的漂相,漂点动不已,不升不降,有可能是猾鲫所为,也有可能已钩过逃跑的猾口鲫鱼所为。有的浮漂缓慢移动,多半是大鲫,但目视浮漂变化,适时瞬间提竿。无论遇到哪种情况,漂升漂沉幅度大时多要迅速提竿,稳稳获鱼。

总之,提竿时机的把握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因为钓场环境,天气好坏与气温和水温高低,水情、鱼情稀密等变化,产生浮漂反应随此而变。同时也不是钓三五次鱼就能熟炼地掌握清楚,这就要我们每次垂钓反复地观察、实践、总结,天长日久去悟,才会有钓技上的提高。掌握好提竿的火候。

三、提竿时应注意的事项

1.提竿力度要适量。首先是力度,不论是采用哪一种钓法,当鱼讯出现提竿力度要适量,提竿力度轻或过于轻,有可能无法刺透鱼嘴,很容易产生脱钩逃鱼。提竿力度重或过于太重,很容易撕裂鱼嘴或是断钩断线跑鱼,万一挂物损坏竿梢,有时空钩或小鲫升空而飞,有时向钓者自己袭来伤人。怎样才能把握好力度,使提竿恰到好处呢?钓界大都知道的铁指寸功运用到这里是恰如其分。其次是速度,具体操作靠手腕的韧力挑动竿梢刺鱼,一般挑竿梢幅度在1米内为宜,力量迅速刚强。提竿方向左右前后看自己的习惯。

2.提竿精力集中。就是每次提竿尤其在口小或认为没有饵料、换饵提竿时,一定要带有一定的手腕力度。因为在无准备、无心和无力度提竿,恰好鲫鱼吸食吞咽,或鲫鱼瞬间截食,失去刺鱼力度,导致脱钩。在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有可能你就尝试过。所以每次提竿都要带点韧度,这样才不会跑鱼留下遗憾。

3.提竿要兼顾安全。提竿有各人的爱好习惯性动作,无论是什么形式与方向都要顾及头顶上及左右的电线,切勿触电,最好远离它垂钓。因中大鱼后人易得意忘形,甚至目空一切,后果不堪设想,这方面的教训太多太多了。再说注意树枝,也不要把自己装备折损了。

野钓、竞技钓的诱鱼做窝法


首先说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诱,基本就是说的打窝诱鱼,如果是短时间内垂钓只能诱到5米半径的鱼,不像某些小药厂商或者打着秘方的厂商说的10米 20米诱鱼。这纯粹就是商业模式,挣钱用的。把人的好奇心,贪婪心勾出来,是钓鱼人都想多钓鱼,而想多钓鱼,无外乎就是想窝里面多来鱼,这是普遍的想法。

但是水是可以把窝料的味道稀释掉的,况且再浓郁的味道也很难穿透20米的范围。大部分人的心理,总是在想窝里有鱼才能钓上来,这是大错特错了。多时候窝只是辅助作用,让鱼来的快点,至于有鱼吃钩如果能钓上来才是关键。

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钓点与窝料的使用:

第一传统钓

因为传统钓没有边钓边诱的优势,所以先做一个略大的窝,根据鱼情要及时的补窝子,不要以为窝料味道浓就可以不断的把鱼诱来,再浓的窝料,进了鱼肚子,一样等于没有。

第二湖库垂钓

这里说的湖库指的是水面较大的垂钓水域,徐州那些水库,只能算是小型水库,不过一样可以借鉴。通常大水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选钓点,春钓向阳浅夏钓背阴深秋钓树荫旁冬钓向阳深,另外不规则形状的水库,突出部水口深浅交界处都是很好的钓点,宁愿花1个小时探查钓点,也不能盲目的下钩。

说说窝料的使用

1)春天鱼喜腥,粮食先简单的煮一下,加入一些虾粉或者鱼粉如果有蚕蛹粉更好。这个时候不用太担心鲢鱼闹窝,可以适当让窝料散落。窝料坚持一点,绝对不能比钓饵味道浓。

2)夏季打窝,粮食最好实现煮过以后放置一段时间,让其有淡淡的发酵味道,如果时间紧可以加酵母加快发酵速度。切记不能过酸,否则鲢鱼依然会被诱过来

3)秋季做窝,坚持一点香,粮食本身都是有香味的,如果能让粮食的香味更浓郁,个人觉得炒熟以后味道更好,但是不能过香,太香的窝料还是要招鲢鱼。

4)冬季其实初冬的时候可以借鉴春天的方法,只不过窝料不适宜做的太大,因为冬天鱼的活动范围不大,窝料做大了反而不好。

第三、黑坑竿坑放钓池

这一类地方窝料的用法尤为重要,这一类地方,有个共同点,鱼已经受惊 鱼密度不大鱼大小不一鲢鱼多为漏网大鱼。如果是老坑,没有投放新鱼的池子,水面较大的窝料可以适当加多,一般10公分直径的料球 3到5个准确的投入窝点就可以。

如果是投放新鱼的竿坑,首先要做的是找放鱼点,通常放鱼点都会聚集很多鱼,如果实在找不到放鱼点,坚持一个原则先浅后深,就是先钓浅水如果不行再钓深水。钓位选择平静人流动较少的安静地段,水深最好是有浅有深。通常放钓坑的水口不一定好钓。在放钓坑里面,如果是台钓可以不做窝,搓大三角或者保龄球多搓几竿就可以。

以上是我这些年对户外钓鱼及竞技钓鱼做窝的一点看法,如有遗漏或有错的地方,欢迎和各位钓鱼一起交流学习。

新手学海竿抛投钓法应注意六个事项分享


钩上挂饵后即可往水中投钩了。投钩前必须做到六检查,否则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易造成钩投不出去,甚至折竿断线。

1、检查身后或侧面有无障碍物:如果身后或侧面有障碍物,投钩时,钩线就有可能被障碍物缠绕,不但解线费时,而且浪费饵料。所以投钩前一定要环视周边环境,若有障碍物时,要重选投钩地点,或改侧投为撩投。

2、检查拨线架是否已向外扳:线轮出线时,拨线架必须向外扳,否则出不了线,饵团在惯力的作用下会脱钩,若投钩者用力过大,还会造成断线或折断竿稍。

3、检查各导线环是否在一条直线上:长节竿的导线环不在一条直线上,出线时的轨迹是歪歪扭扭的,不顺畅,会影响钓饵的投放,钓线与导线环箍摩擦,会损伤钓线。

4、检查竿梢处的线有无缠绕:竿梢处的线如有缠绕,投不出钓饵,更为严重的是易造成松线,丢饵,断竿,因为在投饵团时,钓鱼人用劲较大,是爆发力,这种力完全由竿稍承受,若竿稍的韧性不足,易折断竿稍或断线。

5、检查饵团与竿稍的距离是否恰当:饵团与竿稍的距离一般为30厘米~80厘米,不过,若是竿子较长,需要远投,也可大于80厘米,这与人的个头,周边环境都有关系,如竿长,人高,周边地势开阔,饵团与竿稍的距离可大一些。

6、检查绕线轮上的线有无缠绕:除了打开拨线架外,还应检查绕线轮上的线是否有缠绕。如线卡在轮外的部件上,或在绕线轮处缠线打结,要及时处理。

鱼饵制作需要随哪些变化而调整?


我国幅员辽阔,境内有着数不胜数的江河湖泊水库,而里面的鱼类资源更是丰富,可谓多种多样,应有尽有。不过不同的鱼儿的食性是有所不同的,在鱼饵制作方面当然也就应该有所区别,做到每种饵料都要有针对性。不过在实际的垂钓中,不仅不同的鱼儿的食性不同,同一种鱼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水域中同样会有所不同,因此钓者在鱼饵制作时,一定要把准一个字,“变”。

一、鱼饵制作要随鱼种而变

不同的鱼儿的食性有着很大的不同,通常来说,可被分为杂食性、植食性、肉食性鱼几个大类。植食性鱼的代表鱼种为草鱼,它们主要以草作为食物。杂食性鱼种较为普遍的为鲫鱼、鲤鱼等。肉食性鱼的代表鱼种有、鲶鱼、黄颡鱼、翘嘴等等。其他的还有滤食性鱼,像鲢鳙鱼,它们的主要食物为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一些腐烂发酵的食物。

制作鱼饵时,一定要有正对性,根据垂钓对象鱼种来具体调制。只有饵料对口了,鱼儿才会喜欢吃,钓获才会多。比如你想钓鲫鱼的话,像蚯蚓、面饵、谷物饵料都是很好的钓鲫鱼饵料。如果你想主钓鲶鱼,则不妨选择蚯蚓、鸡肝这些荤饵来做钓饵。钓草鱼的话,当然是选择草类饵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鱼饵制作要随水塘而变

这里所说的水塘,一般指的是黑坑养鱼塘。其他的水域,像江河水库湖泊等,生活其中的鱼儿的食性虽然也会变化,但都不如黑坑养殖塘那么明显。这是因为养殖塘中的鱼儿的食物都是有塘主提供的,给什么就只能够吃什么,时间久了之后,鱼儿养成了习惯,就会对这些饵料产生固定的喜好。因此在黑坑等养殖塘垂钓时,最佳钓饵便是原塘饵料,只要找出了原糖饵,基本渔获就不会少。其他的钓场,选饵时主要看四周都有什么,比如有什么果树,有什么庄稼植物,附近有无牲畜养殖场等,通常来说,有什么,它们就会吃什么。

三、鱼饵制作要随季节而变

不同的季节,鱼儿的食性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像杂食性鱼,春季时,因为刚刚越过冬,体力得到极大消损,又需要产卵繁殖,此时便对那些营养比较高的高蛋白食物特别喜欢。拿钓鲫鱼来说,在冬春时节,荤饵无疑是首选,像红虫、蚯蚓等,都很不错。而在夏季里,则更适合采用面饵施钓。到了秋末咚初,面饵虽然仍旧可以用,但效果却又比不上荤饵了。

四、鱼饵制作要随地域而变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变化,无论是植物分布还是昆虫类别,都有着很大区别。这也使得生活在不同地区的鱼儿所能吃到的食物是不太一样的。比如在北方,以种高粱、玉米、谷栗等作物为多,用它们做成的饵就很受北方的鱼儿的喜欢。如果是用来钓南方的鱼,则效果不如红薯、稻谷等类型的饵,这是因为南方产红薯和稻谷为多。除此之外,南方因为温度常年比北方偏高,因此江河水库里面生活中数量繁多的蚊虫以及那些浮游生物等,鱼儿常常能够吃得到口,时间久了,就对这类饵很喜欢。因此在南方地区垂钓时,基本上全年采用荤饵垂钓,效果很不错。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提醒大家,在不同的地域垂钓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情进行具体调整,适用于北方的饵不一定适用于南方,同样,适用于南方的饵也不一定就会适用于北方,钓者要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