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注意事项。
冬天钓鱼,很多钓鱼会选择使用这个季节诱鱼能力比较强的的活饵,其中就包括了红虫,但是很多钓友都只是会直接把红虫挂钩就拿去钓了,其实红虫的用法不仅仅只是这么简单,如果我们把红虫用好了,上鱼率是能够大大提升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红虫的几种用法以及使用红虫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红虫饵的用法1.直接挂钩
将鱼钩从红虫的头部穿入,这时需要非常小心,下手一定要轻,因为如果红虫被挤压出水,下水后就很快会死掉,起不到动态诱鱼的作用,而且对于鱼儿的吸引力也会大大降低。另外,因为我们冬天钓鱼通常都是用比较小的鱼钩,这时露不露钩尖也没什么关系。如果是用来钓钓鱼,单穿红虫就可以了,但如果想要钓大一点的鱼,就要多用几条。如果不想用手直接触摸红虫,可以先找一个土豆,把它削成片,将红虫铺在上面,再用钩尖去穿。
2.扎捆挂钩
从饵团中选几条或十几条母红虫,使用皮筋或红虫夹将其扎成捆,然后便可直接挂到钓钩上。由于母虫的皮薄,很容易弄死,这样扎捆挂钩,能最大限度不伤虫体,保持虫子的活性。为避免手直接接触,可以带手套,或者使用镊子、红虫夹等工具。
3.商品饵与虫混合
为了诱钓结合的效果,除了红虫包食外,我们还可以在配制鱼饵时就直接将商品饵和红虫饵混合在一起。具体步骤为:取适量母虫和当地惯用的商品饵或颗粒粉放入盆中,摇晃饵料盆混合均匀。要注意配制鱼饵时尽量不要用手搅拌,用手不卫生且虫子易死。通过加入不同状态的添加剂,如粘粉红虫胶、拉丝粉等,即可在配制鱼饵时配制出所需要的搓饵或者拉饵。
4.红虫包食
将红虫饵挂到鱼钩上之后,考虑到诱钓结合的需要,我们可以在红虫饵上再蘸粘一层干粉状商品饵,或者颗粒料,也可以将开好的饵料用手捏到虫钩的外层。这样随着每次抛竿,外层的饵粉会不断地雾化和散落,起到诱鱼和补窝的效果。
5.红虫粉
这种用法顾名思义,就是将红虫磨成粉末。磨粉之前,我们需先将其晒干或烘干,磨粉的工具一般使用打粉机,磨完后密封保存即可。保存时最好放几包干燥剂或抗氧化剂,以防霉变,影响诱食效果。如果觉得自己做红虫粉比较麻烦,也可以买现成的。
二、使用红虫垂钓的注意事项1.挂红虫垂钓时,我们调漂最好调高目,钓目则要低一些,这样可以保证上钩的红虫在离底或贴底的水层蠕动,以便被鱼发现。
2.虽然冬季钓鱼时,红虫作为钓饵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诱鱼进窝点上,只用红虫还是远远不够。冬季水域中、尤其是黑坑中鱼的活性差、活动范围小,如果进窝数量不够,很难有好的钓获,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诱鱼的工作。不在黑坑作钓时我们可以用酒米或谷物本味型类小药加粮食类基础饵,再拌入一些红虫来作为窝料。在黑坑抢生口鱼时,诱饵的雾化、抛竿的频率、对路且强味型的小药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情况下还要考虑抗应激类小药,或开胃类小药。wwW.DiAoYu007.Com
3.由于挂红虫多在冬季钓鱼时,此时气温水温较低,鱼的活性较差,活动范围和吃食欲望都有限。在活虫挂钩垂钓时,最好隔几秒提竿引逗一下,刺激它的捕食欲望。
相关知识
钓截口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所谓截口,是指在水情、气候极为适合的情况下,鱼吃食旺盛,在雾化性能好的饵料所形成的立体窝子里,鱼越聚越多,造成离底上浮;上浮的鱼对缓慢下沉的钩饵,快速上前拦截,将钩饵吸入口中,此行为即是鱼对钩饵的截杀。鱼的截杀行动,让钓鱼人根据浮漂上的信号反应,迅速提竿中鱼,即为钓截杀。钓底时,钓饵在下沉到接近水底仍在缓慢下沉中,鱼快速上前把饵吸入嘴中。此时浮漂表现为在匀速下沉到位之前,出现一次半日左右的加速下沉,就是钓手们常说的一个轻微下顿。如能把握住机会,便可完成一次漂亮的钓截杀。
一、钓截口种类:钓截口,又分为钓离底截口和钓半水截口。
1.离底截口。钩饵在下沉到接近水底5~10厘米,但仍在缓慢下沉中,守在水底窝子里的鱼将眼前下沉的钩饵顺势吸入口中。钓离底截口,除鱼集中、食欲旺盛之外,还要求饵料要十分对鱼的口味,抛竿要准确,抛竿频率要紧凑相同。钓离底截口,一定要选用细身细尖子的长硬尾浮漂。此种浮漂在水中上下运动时,受水的阻力最小;随时能放大信号,更清晰地反映鱼能截口信息,反应十分灵敏。
2.半水截口。基本上是在钩饵下沉到距水位全深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处,鱼半路拦截钩饵。钓半水截口,不一定用细长身浮漂,选用细尾翻身站立快的浮漂,效果会更好。
二、浮漂动作:无论是钓离底截口,还是钓半水截口,浮漂空钩调1目或者调平水为好。鱼吸食拦截钩饵人口时,浮漂上的信号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形。
1.轻微下顿。此信号浮漂上的下顿幅度很小,一般只有三分之一目到五分之一目。成因是钩饵在做第二次下摆时,鱼吸饵造成拉动钩饵的方向是横向的,所以浮漂很难出现明显有力的下顿。
2.加速下滑。在铅坠牵引浮漂做匀速垂直下沉中,鱼中途抢饵,造成浮漂在下沉中出现加速下沉。此信号比较明显。
3.短暂停顿。浮漂在匀速下沉中,突然出现一个短暂的停顿。成因是钩饵随铅坠做第一次下摆过程中,鱼拦截吸食钩饵,托住了下沉中的铅坠,造成浮漂瞬间失重而停止下沉。但是这个短暂的停顿,如果不细心观察,是不易看清的。
三、注意事项:
1.要采用拉饵。
2.钓组配备。鱼钩宁小勿大,钩小,体轻、条细、锋利,易于鱼吸食深入口腔。渔线宁细勿粗,脑线长,钓截杀一定要选用材质好、做工精细、质量上乘的台钓漂,否则鱼的截杀信号难以反映出来。
配制香味鱼饵技巧及注意事项说明
怎样配制香饵?使饵料含有香味是从古至今配制鱼饵的一种方法,很早以前就有香其饵的说法。由于鱼的嗅觉器官特别灵敏,水中的各种气味鱼是可以通过嗅觉辨别的,而香味,是许多鱼十分喜爱的气味。如鲫鱼,鲤鱼,鳊鱼,对香味饵特别钟爱。现在,许多钓友都十分注意在配制饵料时添加香味,但是,在配制和使用香饵时还应注意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在选料上,使用的量上都应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否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不良效果。
(一)哪些香料可用来配制香饵?
1、酒类:因为酒类本身就有醇厚的香味,因此,可以用白酒直接兑到饵料中,这样饵料就有了香味。使用酒类配制香饵时还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并非越香越好。也就是说,要注意香气的浓淡度,闻着应该是略有香气,而不是浓的刺鼻的香气;二是不要同时使用几种酒,混合多种就的酒香肯定是不纯正的,是一种怪怪的香味,这种香味鱼并不喜欢,钓鱼效果肯定不好;三是酒的质量也并非越高级越好。钓鱼毕竟是一种娱乐性的活动,不必为此付出太大的代价。如果你用200多元500克的五粮液来泡饵料划算吗?工薪阶层的普通钓鱼人不会这样做的。当然,若酒质太差也不好,劣质酒是用酒精勾兑的,香气并不纯正,有刺鼻的苦辣味。用普通曲酒就行了。
2、果酱类、果汁类:有些果酱和酱类有香气香味,也可用来配制饵料。如芝麻酱及榨过油的酱渣都是很好的香料。凡是有香味的果汁也可用来配制饵料。小磨香油特别香,是配制饵料的上等香料,钓鲤鱼、钓鲫鱼效果都很好。
3、香水类、香精类:香水、香精用于配制饵料,使用效果尤佳。食用香精的品种很多,香型也不一样。如橘子香型、香蕉香型、苹果香型,荔枝香型、香精浓度越高,香味越浓,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用得最多的是香草香型和香兰素香型。有些香水的浓度比香精还要高,因此要特别注意用量,用量过大其效果适得其反。为了把握浓度,可用白水稀释一下,以降低其浓度,用时容易掌握。香精、香水也可用来蘸饵。在曲酒中滴一些香水,等于稀释了香水,用来蘸饵料,香度合适。
4、粉末类香料:使用粉末类香料最大的优越性是随用随取,用多少取多少,剩料易长久保存,既实用又方便。粉末类香料就是把有芳香气味的物质粉碎成粉末状。许多中药材都有香味,如山柰、丁香、细辛、木香、大茴、排草等。粉碎的办法是回家用微型绞轧机,也可请集市上卖胡椒、辣椒面的小贩加工。用量大的话,可请中药店代为加工。豌豆、胡豆(蚕豆)炒熟后也都有浓郁的香味,炒熟再粉碎、粉碎后再炒熟均行。然后拌到麸粉、饼粉中使用、钓鲫鱼的效果最为突出。这些粉也可做蘸饵粉。市场上出售的许多调味品也可用做配饵的香料。如五香粉、十三香、等。还有许多糕点也有很好的香味。因为这些糕点是用面粉制作,又加有香料,其香甜味十分醇厚,如满口香,香糕,寿糕等。芝麻炒熟后香味纯正。许多钓友都是把芝麻炒熟再碾碎成粉末状,拌人饵料中,无论是做诱饵,还是做钓饵、蘸饵都非常有效。
5、鲜植物香料:许多植物都含有香味,这些植物也包括人们食用的蔬菜、瓜果。如:香草、鲜紫苏、荆芥、大茴叶、香瓜(瓜瓤)等。把这些植物剁碎(或取其汁水)掺人饵料中,从而增加了饵料的香味。香瓜瓤(甜瓜)特别香,又有黏液,易于配制面粉类饵料。大蒜或糖蒜都有很突出的蒜香味,这种蒜香味(甚至有些臭味)是许多鱼喜欢的气味,尤其是拌入诱饵中诱鱼效果十分好。笔者的一位亲戚说在饵料中加蒜瓣汁的方法,笔者近几年一直使用该方法,诱鱼效果突出。同在一口塘中钓鱼,笔者的钓绩往往好于其他钓友,这与使用蒜瓣是有很大的关系。使用蒜瓣的方法是:在配制好饵料后,用2~4瓣新鲜生蒜,捣碎出汁,然后连汁带渣倒进饵抖中,再拌一拌,扎紧袋口就行了。春夏季一般在临出发之前的早晨在家拌好。到了钓点,解开袋口,香气十分浓郁。
配制香饵的方法
1、拌和法:有些含有香饵的物质可以直接拌到饵料中。如曲酒、啤酒、香精、芝麻酱、芝麻粉等,中药材如丁香、细辛、山柰等先粉碎成细粉状,然后拌人饵抖中。米酒也可以直接拌人饵料中。
2、先泡后用:用曲酒泡小米、细碎米。用酒浸泡的时间越长越好。现泡现用也可以,但效果不如长时间浸泡。当然,应根据当时的气温情况。气温低时(如在15摄氏度以下)浸泡的时间应长一些(10天以上),气温高时(25摄氏度以上)浸泡的时间可短一些(一周左右即可)。中药材先切成小颗粒,然后用酒浸泡。浸泡时间应比泡小米的时间更长一些,但用量很小。通常的用法是将饵料拌好后临使用之前向每料中滴几滴即可。因为香味很浓,饵料的香味会有刺鼻的感觉,反而不好。桂花、茉莉、蒜末也可以先用酒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使用。
3、捂闷:无论是将香料直接拌入饵料还是先用酒浸泡,使用之前都应扎紧袋口,捂闷一段时间。气温高时,捂闷时间短一些;气温低时,捂闷时间应长一些。其原理是让香味完全渗到饵料中,其香味持久,增加诱色,钓鱼的效果好。大蒜香味独特,使用时将蒜捣碎,略加一点水拌和,然后倒进饵料中。
4、烘炒:麸皮粉、糠粉、饼料粉、芝麻粉、豌豆粉都可以先用文火慢慢烘炒,炒后的这些物质便有了香味。
5、熬煮:有香味的中药材除了用酒泡,还可以用水熬煮,经过熬香后,药味溶于水中,将此水倒人饵料中。此法简单,随煎随用,比用酒泡方便快捷。不足点是未用完的香液不易存放,过几天会变质。就存放讲,不如用酒泡。另外煎煮时宜用小火,像人们熬中药一样,煮开以后就用文火,不宜用大火快煮。
配制香饵应注意的问题
1、选材宜精不宜杂:含有香味的配饵原料很多,配制饵料时只宜选用少数几种,不是越多越杂越好。如用中药材,只用其中的2~3种即可。药材的量只占酒液量的1/5或1/10即可。否则药味太浓,使用效果并不好。使用香精作添加剂也是如此。只用某一种香型。至于用什么香型,要看所钓的对象鱼喜欢什么气味。什么鱼喜欢什么香味的饵料,要在实践中摸索,找出规律。如:鲫鱼喜欢酒香型,草鱼、鲤鱼所喜欢的香型比鲫鱼喜欢的香型更浓一些。
2、香味的浓淡应适宜:配制香饵并非越香越好,应掌握其用量。尤其是使用香精更应注意其用量。为此,可先将香精滴入清水中,用鼻子闻闻,淡了再加香精,浓了再加水。当你认为恰到好处时再倒人饵料中,这样把握自然大一些。用酒泡的中药液也是如此,应掌握其浓淡度。气味的浓淡,在不同的季节使用方法也不一样。通常的做法是:夏天,气温高时,香味宜淡一些。冬季,气温低时,气味应浓一些。另外,还应根据水面的大小使用香饵。水面大、水域宽阔,饵料的气味应浓一些;水面小时,如村庄的小池塘,用饵的气味应淡一些。有风时,水中有波浪,香味应浓一些。水面平静时,香味应淡一些。
3、并非价钱越贵越好:食用香精的价格差别很大,选用时不一定是价钱越贵的越好,关键看是什么香型,用来钓什么鱼。麝香较贵,1克纯正的麝香至少在200元以上,若用此物化水配饵,确实不划算。瓶装香精有重量上的区别,有小瓶装,也有大瓶装,购买时宜选用小瓶装的。若瓶太大,一时用不完,时间长了会失效。现在渔具店出售的成品香精品种很多,无论是购买或是使用,都很方便。
钓鱼打窝位置选择及注意事项
打窝子位置的选择
有水草的地方
一些底层鱼如鲫鱼等,一般都喜欢在水底草丛里及周围活动。有垂钓谚语说:“钓鱼玩无草,等于白跑。”
靠近塘边和水沟边
这些地方往往有码头,人们常在此淘米、洗菜,鱼儿常聚拢来觅食。有的沟、塘里放养有鹅、鸭,鹅、雅常在水边休息,粪便多,鱼儿会寻味游来觅食。当然,这儿变成了撒窝子的理想之地。
水流入口处或出口处
鱼儿喜戏水,又有逆水而游的习惯,在这些地方聚拢的鱼儿往往较多。
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水温是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的,撒窝子也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选择不同的位置。初春温度低时,窝子应打在朝阳的浅水处;夏天温度高时,窝子则应打在阴凉浑水处或水草密集的地方。
根据风向和风力的大小选位置
风力在2-3级时,多在风口撒窝子;风力在4-5级时,多在上风头或微波处撒窝子。
撒窝子应注意的事项
一、必须根据季节、鱼情、气候、水情和风向等选择钓点,在钓点中撒窝子。
二、在投诱饵之前,要对窝口进行必要的探测,以便弄清楚水域的深浅,水底是否平坦,有无杂草、乱石或其他障碍物。一般是用钓线测出水的深浅,水线试好以后,将空钩抛入钓点附近1平方米内各处去试,根据浮漂的状况,即可判断出水底是否平坦;根据鱼钩挂没挂草或其他东西,可判断出水底有无杂草或别的什么障碍物。当确认水底较平整且无杂草等障碍物时,即可撒窝子。
三、根据所钓鱼的食性选定适当的诱饵,如肉食性鱼类好吃荤腥,草鱼偏爱青草,草鱼对他有极大的诱惑力,鳙鱼爱酸臭味等。
四、尽量用撒饵器来撒窝子,以减少对鱼的惊扰。如用黏性饵料撒窝子,可将诱饵捏成柄状,包在鱼或坠子上面,轻轻送到窝中。
五、静水轻撒,流水重撤;水面大、水深时饵要撒的多些,水面小、水浅时可撒的少些;春天宜用粉饵,注重香味;夏秋宜用颗粒饵,注重甜味。
六、鱼头密的水域打1-2个窝子就够了;如在水域广、鱼头稀的地方,可打3-4个窝子轮番垂钓,哪个窝子上鱼多,就钓哪个窝子;而上鱼少或不上鱼的窝子,干脆不再补窝。
七、为保证准确下钩,撒窝子时,在窝点的前后打好记号,如在岸边用木棍或土块做一个记号,并寻找对岸与之正对的方位物,窝点在中间,使之记号、钓点与方位物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同时用鱼竿测量出钓点与岸边的距离并记住。
八、撒窝子之后不要急于下竿,要等到发窝时再下竿,发窝就是指鱼群已进入窝点开始吃饵,窝中又鱼星冒出。
九、及时添加诱饵,使已来的鱼儿不走,远处的鱼儿继续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