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饵钓鱼技巧。
我们都知道,玩台钓最基本的两种商品饵使用方法就是搓饵和拉饵!这次我来介绍下搓饵的适用情况和使用方法以及开饵。玩台钓的都知道搓饵无论从饵料的重量还是状态都和拉饵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导致两种饵料适用的环境场合范围,甚至调漂还有提杆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学习下搓饵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一、搓饵的适用范围
1、水太深:水太深的话拉饵的效果肯定没有搓饵好,因为拉饵饵料还没有到底就已经全部雾化了,有时候到底后可能只剩下一个空钩了!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搓饵,可以根据水的深度,适当的搓小或搓大,多搓或少搓!2-3米多深的水可以少搓搓小一点,这样雾化效果更好,更方便鱼儿进口,要是4米以上的水就建议多搓搓大一点,多搓可以使饵料更粘,在下沉过程中不会太快雾化,保证钩子到底后上面有饵料!
2、小杂鱼多:钓鱼人应该都深有体会,小杂鱼是多么的讨厌!特别是我们想钓底部的大鱼时候,小杂鱼闹窝导致饵料很难到底,底部没有饵料残留而不能形成有效的诱鱼区!拉饵的话饵料在半路就被小鱼给吃光了,这样就会让我们非常郁闷只见浮漂跳动提杆缺不中鱼,所以这时候选择搓饵是最好的选择,效果是立竿见影!(PS:还有就是从饵料的味型上减少小杂鱼闹窝,使用发酵酒香的饵料也能很好的降低小杂鱼闹窝的情况!)
3、钓大鱼:根据我们目标鱼的大小可以选择搓饵或是拉饵!一般我主攻大鱼的话就用搓饵,钓小鱼就用拉饵!这个到底相信大家都懂,大鱼胃口大,吃食量多,一点点饵料对它的诱惑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要用搓饵,使底部形成很大的诱鱼带,引诱大鱼前来吃食!
二、搓饵料的成分及适用季节
野钓不同的季节鱼儿的胃口都不一样:
春季饿了一个冬天的鱼需要补充营养,使用蛋白质高饵料比较喜欢,所以使用含有鱼粉,虾粉或蚯蚓等动物蛋白的腥味饵料比较感兴趣;晚春,晚秋的时候这个时候搓饵是最不好把握的无论气温还是水温都是时高时低,这个时候一般使用香味和腥味要淡些的饵料结合使用!这样不但能减少小杂鱼闹窝,还能更好的勾起鱼儿的食欲;盛夏和初秋的话选清淡或选香味的饵料;冬天就可以选大腥大香的饵料!!就像我们人也一样天冷就喜欢吃高热量的荤食,天热就喜欢吃清淡的,所以这个季节选用香味和腥味饵搭配使用比较好三、搓饵的制作
搓饵的制作相对拉饵来说就简单的多了.我一般都是基础饵+味型饵配比好以后搅匀,然后按比包装上要求的比例稍微多点加水进去,(有些饵料特别能吃水,而且要较长时间才能充分吸水,所以水要是加少了的话饵料就不能充分吸水,鱼饵就会太干了,太粘了!导致雾化不好,因此我一般开饵都是多加水,然后太稀了就用雪花粉或状态粉收水就是了,这样能使饵料的状态更加完美。
如果第一次加水不够的话就容易结成硬块,在想加水的话就很容易影响饵料的结构及状态)然后迅速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左右(大颗粒的需要的时间更长一点)让饵料充分吸水!吸水完毕后再翻转一下,加雪花粉或状态粉收水,再放置一两分钟后揉成团就可以使用了。搓饵开得的好,一般从手感和雾化以及钩尖残留就可以看出来了,状态好的搓饵相对于开得状态不是很好的拉饵来说更方便鱼进口,中鱼率更高!所以说鱼讯的大小和鱼口虚实饵料状态占主要因素,跟搓饵还是拉饵没有太大的联系!只是抛竿频率拉饵要快的多,拉饵更适合钓快鱼!
四、搓饵浮漂线组的选择和调漂
我们都知道一般搓饵的重量相对来说要比比拉饵稍重一些,浮力也小的多,而且雾化比拉饵也慢一点!所以我们在调漂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到这几点因素,适当的调高钓目,增大浮漂的信号,这样对付滑口鱼轻口会更加明显一点!生口鱼倒是影响不大,但是在早春或冬季天冷的季节还有就是在猾口鱼的地方,要是调目太少鱼漂的信号就会比较乱,甚至非常微弱,就会造成中鱼率不高的现象!所以在这种情况我建议各位钓友选用实心硬尾细尾漂比较好,另外也可以尽量的用小钩细线,这样更方便鱼儿进口,放大信号,钓大鱼的话子线适当要长一点,一般用子线尺出55CM以上为宜。
实心硬尾细尾漂,信号真实,稳定。
五、搓饵的使用
搓饵看上去简单,就是用手把开好的饵料搓到鱼钩上!但是要把搓饵搓好确实另外一回事了,搓饵是非常需要基本功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搓好的!记得我刚开始学台钓的时候就算很粘很硬的搓饵都搓不稳,抛出去就散了,慢慢的用的搓饵是越来越软,新手的话抛竿力度和技巧稍微把握不好就会散开!在这里我就结合下我这些年玩搓饵的心得和钓友们交流一下,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1)饵料状态决定搓饵好坏
一款开的好的搓饵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中鱼率更高,所以我们在开饵的时候不能随便了事,要严格配比水和饵料,太软太硬都不行,一般理想的搓饵都是用耳垂的手感来比喻,摸起来和耳垂差不多柔软,而且不易粘手,容易搓到钩上成型,表明光滑是最好的!
2)搓饵方法和技巧
一般我是先从饵团上捏下双饵量的饵料,然后用大拇指指甲把两份饵料按照大概三比二的比例切成两份,一份小的饵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一份大的饵料黏在大拇指的指甲盖上.然后小的一份装到下钩上,先用中指,食指,拇指稍微揉搓后,使饵成为圆柱型,然后把钩子放到圆柱形的中间,再把圆柱形饵料收拢,揉捏成圆形,下钩就装好了;然后用食指取下大拇指指甲盖上大的那份饵料,同样的手法将其搓到上钩即可,但是上钩尽量搓成圆柱形,这样圆形的下钩饵料更方便鱼吃食,上钩圆柱形的饵料目标更大,与水面接触面更多,更容易雾化,诱鱼效果更好!
装好饵抛竿后再从饵团上取下双饵量的饵料轻夹在食指和中两指之间,准备下次的搓饵,这样可以加快搓饵速度,而且不影响卸鱼!卸鱼后,握住子线重复上次搓饵动作,双饵搓成,如此反复!具体饵料的大小可以根据鱼的大小和鱼的生猾程度而定,大鱼搓大,小鱼搓小,生口鱼搓大,滑口搓小搓圆!有需要的话甚至要搓成米粒那么小,当然咯,这样要配合小钩子才行!
揉成长条行,方便分割!
大拇指切成大小两块,小的装下钩,大的装上钩!
六、搓饵钓浮(钓鲢鳙常用)
台钓的特点就是两钩挂饵,这样没有鱼吃食的话到时间饵料就花了,可以打窝,就算有鱼咬钩了,提竿中鱼,另外一颗饵料也会在提杆的时候散开,饵料的碎屑就会浮在水层中,这样钓着钓着就会把鱼钓的浮起来了.这时候鱼层就改变了.钓浮可能效果更好,判断鱼是否离底了有两个现象:一是鱼漂站直,还没有下沉时出现停顿,或在半空中晃动!二是就是下沉过程中出现有力的下顿,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接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要适当的改变钓法了,首先把把浮漂往下调几公分,尽量使饵料离底,饵料搓小点,减轻饵料的重量让浮漂能把饵料提起,实在不行可以用剪刀剪轻铅皮!同时这种方法也是台钓钓鲢鳙常用的方法,只是钓鲢鳙的饵料要比重更轻,雾化更快,浮漂也要用的稍微大一点才行!!
编辑推荐
台钓中使用拉饵搓饵钓浮钓底技巧详解
搓饵钓底
搓饵钓底是最基本的垂钓方法之一。钓底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有:调整规范的调目,找到底的准确位置,设定适当的钓目,把鱼压在水底,尽量不要让其乱层。
把鱼压在水底尽量不要让其乱层是个比较重要的技术,这需要饵料方面的配合,比如不能使饵料雾化的过快。基于这个要求,我们在选配钓底的饵料时,就要多选用比重较大、雾化性较慢的饵料。另外,也可以使用比重较轻、雾化较好的饵料,但需要在开制饵团时,进行多次反复的揉搓,直至其黏性增大为止。
在钓法上,也要注意不能频繁地过早扬竿,尤其是不可在钩饵未到底时就扬竿;遇有过早出现的鱼讯时,要尽量放口。一定要把鱼层控制在水底位置,这样才真正达到搓饵钓底的目的。
搓饵钓底是我们主攻猾口鲫鱼、稳守狡猾大鱼的重要手段!
搓饵钓浮
搓饵钓浮技术的出现源于速钓钓法的流行,把那些习惯于生活在水层底部的鱼(如鲫鱼)引诱到水体的中、上层来垂钓,是目前悬坠钓术中比较常见的技术。
搓饵钓浮的技术要点是饵料的搭配和浮漂的调整,它分为常规的静态钓浮和非常规的动态钓浮两种流派。其中采用静态钓浮时,需要将钩饵的重量与浮漂调整间的关系处理好,也就是说钩饵、铅坠等要与浮漂的浮力相适应,浮漂可以顺利地漂浮在水中。而采用动态钓浮时,需要钓手很好地掌握线组入水及鱼吞食饵料的规律,把握浮漂短暂停留在水面的时间,捕捉有效地鱼讯动作,是速钓技术的一个标志性体现。
搓饵钓浮的饵料选择一定要注意轻质、适度雾化和缓慢散落的综合特性,确保能够把鱼引诱到我们需要的钓棚。有代表性的饵料主要有:各类轻麸系列、雪花粉系列和其他不含拉丝粉系列的综合性饵料。
在调整浮漂调目时,应根据即时的鱼情和钓法进行合理的设置。一般在鱼量较多、生口鱼大咬的情况下可以调低目,以便钩饵快速到达设定的钓棚,且可提高中鱼率。如果是在上浮鱼量不够,或是有受惊吓、不适等症状不敢大胆吞饵的鱼情,钩饵需要在水体中上方适当等待的情况下,可采用调高目的方式,将铅坠、钩饵等牵拉住,便于战术的顺利实施。
拉饵钓底
拉饵钓底技术也是广大钓鱼爱好者最为喜欢使用的一种常规技术。它主要的特点是上饵方式简单、速度快;饵形自然(无人工捏揉的痕迹)利于麻痹鱼类;饵团雾化适中便于多层次立体诱鱼;饵芯残留恰到好处,利于鱼的吞入综上所述,使用拉饵钓底技术的人越来越多。
拉饵钓底一般可分为钓小鲫鱼和钓综合鱼两种分类。在选择钓小鲫鱼时,尽量控制浮漂的调目,不要太高,钓目的目数不要太低,确保钩饵顺利到底。在钓综合鱼时,要尽量控制拉饵的饵形,不要过太松散,尤其要考虑饵料的黏度。
拉饵底钓小鲫鱼时,浮漂的调整可根据鱼情做多种选择:当鱼口较好、需要刻意捕捉双尾时,可以采用调3目钓3目半或4目乃至更多;如果鱼口较猾, 空枪较多时,可以采用调2目或1目乃至平水的方式,钓2目、3目。或许可以改变一些命中率不高的问题。
拉饵底钓综合鱼时,浮漂的调整基本都是变化不大,多参照钩号的大小做适当的调整:比如使用3号袖钩时,可以将调目设定在4目左右,钓2目或4目;如果使用4号或5号袖钩,可将浮漂调至5目或6目左右,钓目根据鱼情自行选择。
拉饵钓浮
拉饵钓浮技术是在竞技钓活动中诞生的最有生命力的产物之一,它对于钓鱼活动的贡献不亚于台钓技术在中国大陆的流传,也更能够代表竞技垂钓的核心技术!
拉饵钓浮技术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上饵速度快:2.钩饵入水频率高;3.带入窝点的饵量足:4.饵料扩散迅速,诱鱼能力强:5.饵形自然无人工搓揉痕迹,隐蔽性强,等等。所以,采用这个战术用于速钓快钓是多数竞技高手克敌制胜的法宝。
拉饵钓浮饵料的制作,要尽量考虑饵料的比重、溶散性和入水后的散落速度,要以轻比重、快溶散和慢散落为主要参照指标。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鱼情选配好适当的味型,这样一来,就为我们聚集大量的鱼进入窝点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证。
在浮漂的调整方面,可以参照搓饵钓浮时的基本规律执行。具体的标准还要以当时的实际鱼情做最终的决定!
浅谈钓鱼搓饵的使用时机和搓饵技巧
搓饵在钓鱼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上饵方法,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就是从饵料团上取出一部分搓成一定形状的钓饵挂在钩上。那么搓饵在什么时候用比较好呢?搓饵有什么技巧吗?下面笔者就来给大家谈一谈。
一、搓饵的使用时机
搓饵虽然是最常见的一种上饵方法,但是哪些情况才需要使用搓饵呢?
首先是上鱼较慢的时候,使用搓饵可以做到诱钓合一的效果,能够快速的提升上鱼的速度和效率。
水比较深的时候,因为可以人为的调整饵料的状态,可以根据水深的需要将饵料的黏度得到提升。就算是钓深水区,饵料的使用也不用担心。
鱼类的密度不够的时候,这是我们能够针对的鱼类较少,需要更加精细的选择才行。尤其是遇到主要都是大鱼时,但是密度不足的时候,更需要使用搓饵。
当鱼类开口不好的时候,比如吃口比较轻的时候,比如夏季时候,钓鲤鱼的情况下,使用搓饵的效果就很不错。最后还有钓滑鱼时,也是使用搓饵的好时机。
二、搓饵的技巧
搓饵常见的形状很多,圆形,水滴形,柱形,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有自己经常用的一种形状,无论何种钓鱼方法或者钓具,都是一种,只是在饵料团大小方面有所区别。
那么这种情况真的好吗?
首先要明确搓饵的意义在哪里,它的目的是增加诱鱼的时间,增强对鱼层的控制。并且,相较于拉饵的繁琐,搓饵不但是在技术上简单,时间上也相对的省事,在野钓当中非常的适用。
搓饵的过程还是较为简单的,和拉饵最大的区别,其实是在于拉丝粉的添加。大多数的搓饵中是不添加拉丝粉的,所以才需要人为的进行揉搓,通过人力的作用来调整饵料的弹性,以及含水量,改变饵料的具体状态。
尤其是饵料的含水量,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搓饵的意义就在于根据含水量的不同,灵活的判断搓饵的程度,以及根据搓饵的含水量,判断搓成的饵料形状中,应该含有的含水量多少。具体的情况,可以根据饵料的特点,将饵料充分的吸水补充,然后通过搅拌的次数,来调节饵料的黏度。
所以,搓饵的形状,也需要根据实地情况做出判断,下面我就来举例子说明搓饵的意义。很多的新手就是因为上饵的技术不达标,造成了饵料入水后并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效果,雾化区迟迟形不成。
台钓双钩钓法当中,使用饵料就非常讲究,首先通过分离出一部分的饵料,然后大小多在平时使用量的两倍左右。然后通过两根指头的揉搓,将饵料搓制成柱状的饵料团。然后使用大拇指,根据柱状的长度从中分离成平均的两部分。这时因为饵料有粘性,所以一部分会被黏在大拇指上面。先将没有黏在水面的一部分挂钩,然后再取下黏在手上的一部分,然后分别挂钩。这样一只手就可以操作了,不用影响另一只手操作钓竿,而且非常的节省时间。
在众多上饵方法中,搓饵只是其中一种,因此钓鱼的时候要合理根据水情选择挂饵的方法,这样才能在各种钓场应付自如。
搓饵与拉饵的制作及优缺点
一、制作搓饵和拉饵的的不同
1.搓饵是将饵料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开饵,开好饵以后用手取下一小块,将其搓成椭圆型状。将鱼钩钩在椭圆型饵料的中心位置,即可开始垂钓。
2.拉饵是将鱼钩放于比较平的器皿上,用已经开好的饵料压在鱼钩上,然后拉出鱼钩,鱼钩就能将部分饵料钩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拉饵。
3.搓饵是将已经揉搓过的饵料再次揉搓,然后才能使用。搓饵的雾化进行的比较慢,在水中持续的时间长。拉饵是将开好的饵料直接挂钩使用,这样的饵料雾化性比较好,但是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勤挂饵料。
二、用搓饵施钓和用拉饵施钓的优劣
1.搓饵
搓饵的缺点是雾化效果比较不好,遇水后融散性也比较差,不能很好的引起鱼群的注意。优点是不容易雾化和溶解,这样的话,在有小鱼闹窝时使用搓饵钓鱼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2.拉饵
拉饵的缺点是雾化效果比较好,在有小鱼闹窝时使用拉饵钓法,往往在鱼饵还没有落底之前就已经被小鱼吃完了。优点是能够更好更快的吸引到鱼群的注意,比较适合在垂钓大鱼时使用。
台钓搓饵小技巧详细介绍
搓饵是台钓和池钓竞技基础技术之一。在鱼饵为粉状时,按一定比例兑水,待吸足水分后略作搅拌,再存服一段时间后将饵合拢成团。装饵时以握竿之手卡着坠或提住子线,另一手从饵团中撮起一点饵,以中指、食指配合拇指将饵卡在食指与中指的第一关节之间,然后使钩落在饵上,转动拇指使饵将钩裹住,再三指联动搓成卵形。也可以一次撮饵,先将饵搓成长圆柱,然后以拇指指甲切成两段后再完成搓饵。
因钩形不同,搓饵以卵形和丸形为主,饵的大小以比钩大一圈为准。然而装在钩上的鱼饵又有主诱和主钓的区别,所以搓饵要考虑形状,必要时还要整形。如棱角形入水阻力大,钓饵与水的摩擦面大,容易雾化,适合诱鱼;圆球形受到的阻力小,雾化慢,由于搓得紧,即使外层雾化了钩口还有饵芯残留,是给鱼吃的;
搓成长卵形后再在钩柄处加压就成了水滴形,这样的饵稳定性好,还兼顾了雾化和残留。再如钓中下层穿游,经常接钩的鳊鱼,则先搓成丸形再压成饼,这样钓饵入水后在水的阻力作用下不仅下沉慢了还会左右摇晃。从装饵到搓饵,上饵的时间短了,另外钓饵的状态以及形状都变得可控了,台钓的诱钓合一不仅是因为它用了粉料,还同搓饵以及由此引出的诱钓分工有关。
制作拉饵与使用拉饵垂钓的技巧
拉饵,就是我们口中常常说到的拉丝粉制成的饵料,配制它的基本材料就是小麦蛋白。因手法差异不同钓客制作出来的拉饵形状大小不一、溶解的快慢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同样是拉饵但对钓到鱼这一结果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出好的拉饵?怎么用拉饵作钓才能提高中鱼率呢?
首先来看拉饵的配制方法。不少钓客都知道,将拉丝粉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是配制出好拉饵的关键点。一般情况下,如果配制的时候温度偏高而且基颗粒也偏大,拉丝粉的比例就要尽量小一点;如果配制的时候温度偏低而且基颗粒也偏小,拉丝粉的比例就大一点比较好。
如果饵料里面的拉丝粉比较多的话,记得在和饵之前加一些类似雪花粉这种能减小拉丝粉比例的饵料进去。钓客最常用的配制拉饵的方法就是比较单一的搓拉饵和法了。具体做法也十分地简单,第一步首先备好量杯和饵料盆,注意盆子的底儿要尽量大一些。然后把蓝鲫和清水分别先后取一杯倒进饵料盆中,快速的搅拌到均匀状态为止。
第二步将搅拌均匀的饵料闷三五分钟后,把它们翻出来用勺子达成碎开的状态再加以搅拌,以便让饵料混合均匀并团成我们需要的团状形态。因为饵料里面的小麦蛋白纤维成分不能够一加水就达到可以出丝的境界,所以加水之后需要等十分钟左右,十几分钟过后就可以正常出丝啦。
正常情况下,在高温环境下饵料出丝比较快,反之则要慢一些。如果在低温环境下急着用饵料,钓客可以试着加大拉丝粉的比例,然后把饵团适当地紧一下或者揉几下,当然也可以选择用温水和饵料。
如果拉饵的状态不是很好,钓客可以尝试用以下两个方法来改变其状态。第一个方法是从饵料成分比例上入手,严格把控各成分所占的比例,尤其是拉丝粉和膨化料的比例;第二个方法是在配制和使用的时候运用恰当方法去改变。
比如说饵料太干了,钓客可以先把饵团快速地打成碎了的状态,再往里面均匀地撒上适量的水,接着迅速搅拌,最后团成团就好了;如果饵料太稀了,钓客可以把饵料稍微摊开一点点,把干饵料适量地均匀撒入一层就可以了。
下边来看拉饵的使用诀窍。钓客如果不是竞技钓,一般都不会将拉饵器带在身边的。这就导致在遇到有特别多的小鲫鱼存在的时候,搓饵就有点赶不上用饵了这就需要钓客掌握一定的用拉饵技巧。
如果垂钓的目标鱼种是个头比较大的鱼种,或者是滑口鱼或者是垂钓水域的水体中养料比较肥沃,甚至是在气温和水温高的夏天钓鱼的时候,适合多用味道清淡的、香味不浓烈的拉饵,最好是发甜的那种。
如果垂钓的钓场是小杂鱼比较多而且大鱼的摄食欲望比较强烈的情况下,或者水质比较轻、或者是在冬天钓鱼,拉饵就要多用味道较重的那种。如果垂钓目标以个头较小的鲫鱼为主,钓客可以适当增加虾粉在拉饵中的比例。
以上就是关于拉饵的一些配制方法和使用诀窍,希望钓友们看了之后都能加大对拉饵的了解。这里还需要提醒广大钓客一点,拉饵制作的时候最好不要来来回回揉搓。因为揉搓的太过了,会减小拉饵的粘性,不利于诱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