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垂钓大鲫鱼。

要想钓鱼好,就和想要做好任何一件事一样,都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修正。对于钓鱼来说,有六大要点是缺一不可共同影响着钓获量的主要因素。都是哪六要素呢?一起来看看。

第一要素,自然是天气。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自然不需要钓友们上识天文、下通地理,只要多关注一下天气预报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天气,自然是因为它对鱼类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一般来说,出钓要尽可能避开温差过高、阴晴不定以及雾霾肆虐的天气。

第二要素,当然是水域状况。所谓的水域状况,不外乎岸边的林草分布、水域的大小深浅、水体的瘦瘦肥肥等情况。岸边的植物对水域的着日光和着风程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水域的大小深浅直接决定了作钓工具的适用性,而水的肥瘦则关乎鱼类在水中分布的疏密。此外,水域底部的情况也对钓法的确定有着不小的影响。

第三要素,作钓位置的确定要仔细考量。不同时节、不同水域、甚至不同时段内鱼儿的生活习惯都是有所区别的。我们知道,鱼类寻找食物的时候在时间上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来说,好多鱼都是在早上和晚间进行觅食的,特别是在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候或者太阳即将西沉的时候,鱼儿都会大幅度活跃起来。

同时,鱼儿是天生警觉性很高的生物,一不当心,就会受到惊吓四处逃窜,更别说觅食了。所以,钓客最好将钓位定在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以保证鱼儿不受惊吓。当然,除了水表和岸边的环境,水域底部的状况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要素,鱼饵的挑选要格外严谨。我们知道,几乎所有鱼饵都是在各种粮食的和海生动物的基础上拼凑而成的。正因原料迥异,所以鱼饵的味道类型千差万别。这就要求钓客在作钓之前要对目标鱼种的摄食偏好进行准确的分析,然后通过分析得出的结果,将饵料合理的进行搭配。

第五要素,钓鱼技法的运用要细心灵活。在施钓过程中,钓技对成功率的影响是相当相当大的。当然,再好的钓技也需要给力的钓具来加以配合。无论是线组方面的搭配,还是对鱼漂的调整,任何一个细节都是不可忽略的。

第六要素,提竿的时候要准确掌握时机,并擅于运用得当的力度。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提竿时间的准确性,钓客首先要将自个儿的心态调整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且对当前情形有一个大体的掌握。

比如说,要时时刻刻留意鱼漂的动向,从而结合目标鱼吃饵的特点推断出提竿该用的力度;比如说,要掌握鱼竿的软硬长短和韧性,从而进一步确定提竿时候最合适的速度以及挥动臂弯的幅度。

比如说,要了解线组的一些特性,通过对其具备的最高承受力的分析,确定提竿时候最合适的爆发力。比如说,分析一下钓位距离自己是远还是近,然后根据这一结果来确定挥竿要快还是要慢。再比如说,鱼钩的具体规格,粗大的话力度要大,细小的话力度要小。

为了最大程度确保作钓的愉悦性,在充分注意了以上几方面之后,钓客尽量要对自身的装备用些心。阳光刺眼的时候,要么穿防晒衣要么带钓伞;寒风到处撒野的时候,厚衣服厚鞋袜等保暖设备可是必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