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小技巧。
垂钓的过程中,环境是在不停变化的,所以在垂钓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鱼情的和水情的变化来及时地调整,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垂钓成果变得十分丰厚。我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钓浮的选用小技巧,来帮助大家提高钓鱼的鱼获吧!
一、四种适应选用钓浮的情况
钓浮有很多技巧需要掌握,我们具体讲一下比较重要的四个要点
1、有很多鱼浮在水面上、没有鱼口、钓法选用底钓时,采用钓浮就会让你收获颇丰。
2、水里的鱼群十分密集时,你想都不用想,采用钓浮就对了,钓上鱼的概率十分可观。
3、当采用底钓时,且有了截口,应该当机立断立马调整钓浮!
4、当钓生口鱼时,且是在黑坑的池塘里面,我们也不用考虑了,用钓浮就对了。
二、调整鱼漂的技巧和正确解读鱼漂的讯息
浮漂的选折很重要,在钓浮时我们应该选用比较灵敏且载饵料能力比较强的浮漂,这会让我们在垂钓过程中事半功倍。两个钩选用大小正常的饵料就可以了,放入水中调整漂在一目到四目之间就好了。钓中等体形的鱼类时,一下六种浮漂的动作必须要了解透彻。
1、当浮漂在原本正常直立的状态下突然沉入水底或者是黑漂了,这显然是有鱼上钩了。
2、当鱼漂在原本正常直立的状态下变得突然上下跳动时,也是有鱼上钩了。
3、鱼漂突然下沉,然后还没有下沉到应该到达的位置时就突然停止了,这也是有鱼上钩了。
4、一个道理,当浮漂还未下沉到应该到达的地方就忽然改变了运动轨迹或者突然向上浮,这可能是有鱼上钩了。
5、鱼漂在正常下沉过程中,但没有到达正确位置就突然加速。
6、浮漂下沉到底时间和之前正常下沉到底的时间不同时。
三、配置饵料的小贴士
不管是在搓饵还是在拉饵时,对饵料的要求都很高,饵料必须要能快速溶散,这样才能达到诱鱼的目的。同时,饵料的粘性也要很好,这样附着在钩上更稳定,钓效才会更高。
四、钓浮小贴士
能否保持鱼窝的有效诱鱼,关键在于抛竿的速度和频率。钓鱼的过程中,采用钓饵来当诱鱼的窝料,所以抛竿的频率要高,这样才能使得窝里有足够的饵料来引诱鱼群,这样才能使得窝里的鱼聚集不散。
五、学会如何判断鱼层
鱼不会固定的生活在一个水层,他们受时间和天气的影响会改变自己生活的水层。所以我们钓者必须通过调整浮漂来了解鱼的位置,才能更容易地钓上鱼来。接下来就教大家如何判断鱼层:
1、通过观察漂相:当浮漂在下沉过程中突然有了截口,表明了浮漂有些太深了,需要适当地调浅一些。
2、看钩的位置:当雨后总是挂在鱼儿的嘴唇中央时,那么我们就是找到了正确的水层。如果是挂在鱼嘴的两边或者鱼身上的话,那便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水层,我们投钓的太深了。
编辑推荐
如何根据不同鱼情选择不同的浮漂?
随着钓鱼这项运动越来越受欢迎,渔具装备也越来越精细了,现在很少有钓鱼人会拿很原始的渔具来钓鱼了,各种各样的钓具装备层出不穷,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浮漂,类型也有多样,而且每种不同的类型都有各自的优点,可以运用于不同的垂钓环境,所以说不同的鱼情可以使用不同的浮漂来进行应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看一看。
我们常见的漂型,有宽肩的、溜肩的,长脚的、短脚的,长脚短尾的、短脚长尾的等等。
溜肩的浮漂,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小,适合作钓轻口,或者个体小、力气小的鱼,如鲫鱼等。
钓小鱼,轻口的时候,选择阻力小的浮漂;如果作钓稍微大个体的鱼,或者钓重量的时候,则需要使用宽肩的浮漂。
宽肩的浮漂,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大,下沉缓慢,不容易启动,因而能有效过滤小的动作。钓大个体的、吃口猛的鱼的时候,所用的钩饵自然大,此时用宽肩的漂,在水中的浮力大,能拉动饵料。使用宽肩的漂作钓,若出现顿口的动作,基本都是进嘴的口,尤其是钓大个体的鲤鱼的时候。
脚长尾短的漂,适合作钓稍微乱一点的鱼情。
漂脚长,因而翻身稍慢,铅坠到位快且到位的水层深,观其特点,更适合用于作钓水层中间有杂鱼,或者鱼情稍乱,压着底作钓的时候。
脚短尾长的漂,入水后翻身快,到位后,铅坠和八字环到位的水层较脚长尾短的漂浅,适合打离底,钓行程。
当鱼情不是很快,有鱼截口的时候,推荐大家选择脚短尾长的浮漂作钓。
为了作钓过程中,浮漂更加稳定,很多钓友会选择长脚长尾,脚比尾稍短的浮漂,此种浮漂较稳定,翻身之后有一定的行程。
小漂和大漂的区别多在铅坠在水中滑行的快慢,小漂慢、大漂快,到位的时间不同,但是到位之后下降的速度相同。
作钓快鱼,或者钓底的时候,可以选择吃铅量稍大的浮漂。
不同季节和不同鱼情 钓鱼小药的使用技巧
随着钓鱼人群的壮大,现在人使用小药的比例也在增加,小药不再只是钓鱼困难的一种绝招,更像是钓鱼活动常备技术。但是小药本身有很多的使用限制,并不是任何小药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使用,很多人却不了解这些。
小药使用有误,不但无法增加钓鱼的收获,还会因为味道不对路,或者刺激性过大,影响鱼类的觅食积极性,降低收获的几率。所以想要使用小药上大鱼,很多时候是需要抓住一个合理的时机。
一、鱼类受到惊吓
在正常情况下,鱼类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小药所吸引,除非是鱼类之前受到过惊吓,对于一些味道的判断出现了失衡,所以才会容易被小药吸引。比如在一些野钓的环境中,河道清淤,电鱼,或者池塘中刚刚放鱼的头一天,这种环境中的鱼类受到强烈的刺激干扰,始终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环境,小药投放给予了它们捕食的欲望。
在春夏之交的季节里面,春季因为开闸放水,夏季因为降雨,都会造成水位的频繁变换,也会出现鱼类受到惊吓,依靠小药上鱼的情况。
二、肥水范围用甜味小药
小药的种类很多,每一种都有特殊针对的目标鱼群,以及特殊的水质条件。在肥水当中,水域内的食物数量比较多,鱼类觅食的压力少,所以吃食的口味较挑剔。以鲤鱼为主的深水鱼类对于一些能够提供能量的食物更有偏好,而甜味本身就是一种高热量,高能量的食物,所以加入了甜味小药后的饵料,在肥水当中较为突出,更容易被鱼类发现,咬食。
在夏天里面,因为吃的食物来源较多,人都容易积食,更何况鱼类了。鱼类在面临积食时,可以采用的手法较少,甜味食物更容易被消化,自然是它们觅食的重点。
三、季节分类很重要
鱼类在不同的季节里面,觅食的规律和偏好是有所区别的,夏季一般喜欢使用自然素饵,以谷物,水果等最为常见。尤其是水果味的小药,兼具了甜味小药和素饵的特点,在水中的诱鱼效果一流。
在夏季里面,鱼类容易生病,或者缺氧情况较多,这个时候的鱼类觅食积极性异常缺乏,只有通过增加饵料的刺激才能提高钓鱼收获。使用水果味的小药是常用的手段,以草莓香精为主的各类植物类小药,在水中的穿透力强,扩散的范围大,并且味道更趋近于自然,鱼类警戒心较低。
反之在冬春季节里面,则需要以一些提升腥味的小药作为主要的方向,因为自然界本身食物缺乏,一些高蛋白的物质更受到鱼类的欢迎。比如红虫的提取液,或者特制虾膏都是不错的选择,使用它们能够提高钓获。
四、冬季更合适用小药
在一些气温较为寒冷的时间里面,更合适使用小药钓鱼,这是因为这个环境中鱼类的嗅觉有所限制,游速也不高。想要提升饵料在水中的诱惑力,就需要加入一定的小药,才能够吸引鱼类的注意。
尤其是零度以下的环境中,使用各种高蛋白小药是提升钓获的最快方式。
除了上面介绍的使用小药的时机,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小药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有着提升钓获的可能性。但是也会束缚钓鱼人的发挥,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这种利器的依仗,反而阻碍了钓鱼人的技术提升。不要轻信了渔具店老板们的宣传,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一步一步的提升才是关键。
怎样根据不同的鱼情来选浮漂?
渔具的种类多样,其中不同的渔具有不同的作用,而且又可能垂直细分成各种种类。就比如说浮漂,不同的浮漂外观不同,其各自的特点和优点也不同,每一种浮漂都有自己适用的领域。如果是新手去选漂的话,可能就会被这琳琅满目的浮漂弄得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挑选了。那么我们就从浮漂的大致分类来说说怎么才能更好地选择浮漂。
市场上的常见浮漂,大致可分为长身漂、枣核漂、长枣核漂。
1、长身漂
长身漂,也就是漂的身子比较长比较细。由于漂身细,水阻小,入水就快,挂饵后能快速到底水底,非常适用于野钓时遇到小鱼在中上层闹漂等类似情况。
2、枣核漂
枣核漂是上下比较尖,肚子大,漂身较短。枣核漂则相反,在水内鱼分层明显,且没有小杂鱼闹漂的情况时,可考虑用枣核漂,因其入水后下落慢但翻身快的特点,且行程时间较长,很适合钓行程或接口。枣核漂还具有一定的抗风浪性。
3、长枣核
长枣核漂,则是介于以上两种漂之间,漂身长度中等。长枣核漂外观介于上述两漂之间,其特性也介于两漂之间,下落速度一般,有一定行程,翻身速度一般,适应范围也可以基本算作两漂之和,适合大多数环境。
如何根据鱼情的快慢选择不同的钓组?
钓鱼是要灵活地变化的,可能在你整个作钓过程中,鱼情会一直在变化,看到出现了一个什么现象,你就要去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去调整自己的钓法才能去应对它。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钓组的问题,如果根据鱼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钓组。
鱼情快
当鱼儿活性高,口比较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子线做的稍微短一点,如用3-3.5号袖钩搭配45-50对折的子线。鱼情快、鱼口生的时候,子线需要短一点,配合着调的高一点,那么浮漂的上牵引力大。
因为生口鱼吃口猛,作钓时,可调高目拉大饵作钓,此时可以选择吃铅量稍微大一点的浮漂,这样浮漂能牵得住饵料。另外,拉大饵作钓方便聚来更多的生口鱼。此时浮漂的动作也多,诸如上顶、下顿以及浮漂翻身后停在漂肩处不下行,这些都是鱼吃死口的动作。若作钓此种鱼情调的过低,铅坠入水后快速下降,鱼儿很可能截不住钩饵。
鱼情慢
当作钓的鱼儿体质不好,鱼猾的时候,此时搭配的子线应长一点,50-55公分对折即可。长子线的使用,使钩饵在水中的摆幅时间长,从而方便鱼儿追饵、吸食等。
总的来说,活性不高,鱼情慢的时候,需要我们延长子线,将饵料的比重放轻,但是饵料得黏,雾化要小。雾化多的饵料,会导致鱼儿在窝子中找雾化的残渣吃,容易蹭线。
鱼情快的时候,对子线粗细的要求并不高;但是鱼活性不高的时候,对线组是相当挑剔的,此时需要将子线放细。原因在节目中也多次提起过,这里不再重复。
如果根据不同的水情鱼情来选择浮漂?
台钓当中的浮漂多种多样,不仅有不同大小、不同长短,材质也有很多种,这让人在选择浮漂的时候感到眼花缭乱。我们都知道应该要根据垂钓的不同情况来选择浮漂,这样才能更好地判断浮漂信号,帮助我们上鱼。其实怎么选漂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应该要怎么选漂才是正确的。
一、根据水情选择浮漂1、一般水质较瘦水域的鱼儿进窝速度快不挑食,可以当做快鱼来钓,使用较快的浮漂,体质好一点的鱼则当成正常鱼来对待,选用平常惯用的浮漂和钓法,而对于一些体质弱瘦的只有鱼头的鱼儿,则需要用轻口漂垂钓。
2、养殖塘会让鱼儿形成一定的依赖性,一般原塘颗粒较大沉底之后,小鱼会比较集中在底部,而大鱼能够接到饵料,所以可用钓行程的漂。另外当气候发生了变化鱼情也会变化,就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浮漂,这非常考验钓者的钓法技巧,另外也要根据钓法以及钓点远近选择合适的钓竿。
二、根据鱼情选浮漂1、首先要对钓场鱼儿的个体大小、种类、鱼群的密度以及鱼儿肥瘦状态,来选择浮漂。还有不同种类、大小的鱼在不同的外界因素下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天气变化导致鱼在中上层,那就需要钓浮,钓浮的浮漂跟钓底肯定有差别。一般来说大鱼习惯在底层活动,在吃口较轻的时候可选用中长身的底钓漂来应对,若是生口的话则选用底行程的浮漂。
2、鱼群密度小的话就需要等口,那么就需要用较大的浮漂。如果回锅鱼的密度大但是鱼口滑的话,也需要当做小密度的鱼群来钓。如果鱼群有一定密度的话,可使用攻击性的浮漂垂钓,钓底或者钓浮都是可以的,一般来说使用软尾漂会更加合适。
三、根据鱼体大小选择浮漂1、鱼儿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一般小鱼索饵的需求比较强,而随着体型越来越大就会变的挑食,对于喜欢的食物才会动口。如果垂钓的是小鱼,那么可以选用比重小的大漂,因为小鱼吃钩是比较凶猛的,会带着钩饵跑,所以不需要担心漂相弱的问题,需要注意的就是让钩饵尽快到达鱼儿的嘴边,并且要选好合适的钓钩避免跑鱼。
2、而垂钓大鱼的话就需要注意了,大鱼对于食物非常的谨慎,尤其是陌生的食物更是有很大的警惕性,而大鱼吃钩会吸一大片水,让钩饵流到嘴里,作用到钩饵上的力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漂相会很轻很钝,而钓大鱼的黑漂则是大鱼带着钩饵游动时才会出现的,所以需要选用小而灵敏的浮漂。
鱼儿品种和大小以及状态的不同,气候温度和调钓目数以及钓法的不同都会出现不同的吃口,更不用说使用不同的浮漂了。鱼儿受到影响会离开水底活动,所以垂钓要根据鱼情变化来调整,但是也要善于分析不要被表象迷惑。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适合钓浮的鱼情与钓浮的相关技巧
应变,是钓鱼最重要的基本素养之一。要钓好鱼,就一定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对钓法做出适当调整。众所周知,不同的天气鱼的活性不一样,活动的水层也不一样。哪怕是鲫鱼、鲤鱼、黑鲩这种底层鱼,在特殊的环境下也会从底部上浮到更浅的水层吃食。因此,掌握钓浮技术能在极端天气极大地降低打龟的概率和提高渔获。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手杆钓浮的基本技法:
一、 什么是钓浮
钓浮是指针对鱼儿因为天气、水底复杂等原因,不在底部吃食,钓鱼人通过调整钓组等方式主动寻找鱼活动的水层并进行施钓的一种钓法。从概念上来说,钓离底到钓水皮都算钓浮。
二、 钓浮适合什么鱼种
钓浮运用得当,通杀全水层的鱼类,包括鲢鳙、翘嘴等中上层鱼类,草鱼、武昌鱼等中下层鱼类,以及鲤、鲫、青等上浮的底层鱼类。
三、 什么情况下钓浮
当然,钓浮也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钓浮。
1.底钓无口,水面鱼儿打水很多的情况下,钓浮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底钓有接口,果断钓浮。
3.鱼的密度特别大的地方,果断钓浮,效率会大增。
4.生口鱼塘果断钓浮。
四、 怎么钓浮
钓浮技术有四大要点,即:调好漂、开好料、打速度、找鱼层:
一是调好漂。钓浮要选择载饵能力略强、翻身比较快的浮漂,双钩挂正常垂钓大小的饵料半水调至1-4目,即可。中鱼漂相有六种:
1.浮标站立后上下跳动;
2.浮标在下沉到正常位置之前会突然加速;
3.浮标下沉到正常位置之前出现突然停顿;
4.浮标下沉到正常位置之前突然改变方向,突然向上浮起;
5.浮标没有在正常时间下沉;
6.浮漂到正常位置后,突然下顿或黑漂
二是开好料。与底钓相比,钓浮的窝主要靠持续的饵料雾化动态诱鱼,因此钓浮要求搓饵或拉饵的融散速度要适当快一点,鱼诱来之后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粘一点提高中鱼率。
三是打速度。抛杆速度是维持窝子的重要手段,在施钓过程中,要按照一分钟3-4杆的速度抛竿,提高窝内饵料雾化残留,起到做窝诱鱼的效果。
四是找水层。在钓浮技术中,找鱼层是比较关键的。不同的时间鱼所在的鱼层是不一样的,通过调整浮漂位置找到鱼所在的鱼层能够极大的提高钓鱼效率。一般通过两种方法判断鱼层是否正确:
1.看漂相。有接口或者浮漂没有到位之前就中鱼,说明钓的太深,可以钓浅一点;
2.看钩位。如果鱼钩在上嘴唇正中央说明,鱼层正确。如果挂身多,说明钓的太深;如果在嘴的两边说明,钓得太深。
此外,在钓浮的过程中,杆和线组的选择与底钓相比也有些不同。在线的选择方面,经验告诉我们,线组大一些效率更高一些。杆子硬一些效率也更高一些。
由于浮钓法对于鱼情判断、浮漂语言的解读、饵料状态的控制、诱鱼留鱼技法的运用、鱼层的把握等方面要求更高,对钓鱼爱好者技术要求更高、更全面。因此,我们认为钓浮是判断钓鱼爱好者钓鱼水平的重要标准。
在简单讲解钓浮技术之后,我将把自己十几年手杆浮钓各鱼种的经验陆续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钓鱼应当根据不同鱼情选择是否做窝
我们都知道做窝很重要,无论是在黑坑还是自然水域,但钓鱼的做窝也是有技巧的,要根据水域、鱼情来确定该不该做?怎么做?
有的人认为打窝就等于手抛窝,朝一个钓点扔两把酒米或者几坨饵料就完事了
显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手抛窝是做窝,散炮是做窝,包括干散饵也属于做窝的一种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做窝的方式?是后者的效果比前者好吗?
当然不是,是鱼情决定了我们的钓法(包括做窝)
不同的鱼情该怎么做窝我们等会再说,先谈谈为什么有的地方要打大窝、重窝,而有的地方打窝反而不好
1、鱼的种类以及大小
这一点我想大家都能想到,大鱼大窝小鱼小窝嘛,食量决定了一切
钓小鱼窝子大了找不到主食,钓大鱼窝子小了诱不进鱼
我们在钓鲫鱼的时候通常撒点酒米就够了,黑坑可能会抽个一两盆散炮
可在钓几十斤上百斤的大鱼时,不要说两把酒米,就是打两瓶也不够
记得上次在文章中和大家说的,人家钓青鱼窝料都几百斤的打
2、鱼本身的状态(生口滑口)
生口鱼大家都知道傻傻很天真,基本给食就吃浮漂反应的信号也很强烈
这时就得靠大量的窝子诱鱼,既钓的多又不怕别人竞争
老鱼或者受了伤的鱼吃食都很谨慎我们称之为滑口
滑口鱼的特点大家是知道的,喜欢试探、涮饵,浮漂信号杂乱
钓这种鱼如果打下大量窝子不但会吓跑他,就算不跑很有可能也是只吃窝料不咬钩
3、垂钓水域的水质以及水的深浅
这一点很重要而且极容易被忽略,水肥少打窝水瘦多打窝,水深多打窝水浅少打窝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般谈到打重窝的(指投放几十斤上百斤窝料)不是水库就是大湖面,这类地方都很深
同样是钓几十斤的大鱼没听说过黑坑打个几百斤窝料吧,因为黑坑水肥而且浅(当然水面的大小以及鱼的数量也有很多关系)
水的肥瘦对窝料的影响相信大家能够想通,那么水的深浅和窝料有什么关系?
因为我们的窝料肯定会有粉质成分,这种成分比较体轻易雾化
而且水下是有压力和暗流的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环境,在深水投放窝料的时候,很多粉质的东西其实在半路就已经雾化完了
就算颗粒类窝料在下落过程中也极易受流水的冲刷而散落到四处
水浅刚好相反,窝料能够相对完整的保留在窝点没必要投放太多
并且水浅投放过多饵料反而会使鱼儿受惊四处逃窜
面对不同的鱼情不同的水域如何正确的做窝?手抛窝、散炮、干散饵分别用到什么地方?
散炮:散炮因为诱鱼效果显著、持久故多用于竞技池、黑坑
在自然水域容易招来小鱼,所以不推荐
手抛窝:手抛窝简单、暴力、效率高故被大部分人接受,用于垂钓大体型的巨物以及深水做钓
老鱼、伤鱼胆子小、食量小,所以不推荐
干散饵:散炮的前身,但有些情况下效果要好于散炮
干散适用的范围很广泛,既可以钓大型鱼也可以用来钓滑鱼
在垂钓大物的时候干散饵可以和手抛窝结合起来,先上手抛窝再搓干散饵,等鱼儿进窝后,加点水把干散改为软粘
在钓中小型鱼或者无法使用手抛窝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干散,后期也是一样,改为软粘。
不同鱼情的选用浮漂技巧
在钓鱼过程中会总会遇到许多问题,那么如何根据鱼情选用浮漂的技巧呢?下面来看看常用的几种鱼情选漂技巧。
1.搓饵钓浮时的用漂
搓饵钓浮是一种比较流行的钓法,是在池塘或竞技比赛中快速钓取鲫鱼的一种手段。池塘或竞技池水体较肥,鱼的密度较高,缺氧和温度变化容易造成鲫鱼上浮。针对这种鱼情,可选择浮力适中、翻身迅速、视目间距密的长漂尾水滴形竹脚浮漂,也可选择长身短漂尾(软尾)碳脚空心漂。选择上述两种浮漂的理由:翻身速度较快,悬浮的稳定性好,钩饵下降速度慢,便于鱼发现。
2.拉饵钓浮时的用漂
拉饵钓浮主要是针对竞技比赛中出现鲫鱼上浮的鱼情。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换饵快,上鱼快,下鱼快,一个钓鱼过程仅用9~11秒的时间。拉饵浮钓小鲫鱼一般选择短身实心长漂尾的竹脚浮漂。理由是:小鲫鱼接近水表层,钓浮使得浮漂与子线钩饵靠得很近,长身浮漂容易使钩饵挂住铅坠,而短身实心长漂尾的浮漂翻身快、盲区小,利于逮小动作。
3.钓回锅鱼的用漂
钓鱼比赛中的鲫鱼经常是被钓上后又放回去,放回池塘的鱼很可能会影响到其它鱼,使池塘的鱼情发生变化,原来吃口规矩的鱼变得狡猾,出现无规律的漂相,使钓者无法判断鱼讯,空竿率上升。对于这种鱼情,可选用长身短尾浮漂,能够适应复杂鱼情和混乱漂相,让钓者发现真实吃口。理由是:长漂身使浮漂稳定性得到加强,可以过滤杂乱的漂相,捕捉真实吃口。
4.钓截口鱼时的用漂
截口鱼也称接口鱼,指钩饵尚在运动下落的过程中,就开始咬钩的鱼,钓截口鱼就是钓取这种咬钩行为的鱼。近年来,钓截口鱼技术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由于截口鱼大多数有上浮掠食倾向,咬钩也在半水,所以最好选择短身、长漂尾、细色环清晰的水滴形浮漂。理由是:这种浮漂在入水后能够很快翻身、缓慢下沉,长漂尾也让钓者有更多看信号的空间,且不轻易走漂,信号反映真实。
5.钓草鱼时的用漂
草鱼为广布性鱼类,我国五大水系都有它的踪迹,它是钓友们常钓的鱼种之一。因草鱼的个体较大,挣扎力量也大,因此悬坠钓草鱼的钓组配置就要十分注意。浮漂选择上,因草鱼胆小,常躲藏在离岸较远的地方,需要选择漂身有一定锥度、清晰醒目的大号长漂尾芦苇漂。理由是:芦苇漂自身轻、浮力大、翻身快、下沉慢,可供观漂的空间大,且配重多,稳定性好,可以提高抛投的准确性。
6.钓鲢鳙时的用漂
鲢鳙的食性为香、酸、腥、臭,喜欢雾化饵,打窝不慎就会招来,如果这时钓其他鱼效果不佳,可以改钓鲢鳙。钓鲢鳙没有特别的要求,主要饵雾化好,频率跟得上,一般没有太大问题,唯一的区别就是它的摄食方式与其它鱼不同。所以不少钓鲢鳙的钓友喜欢猛抽快提,浮漂出现一些微弱的信号就作为提竿依据,因此钓鲢鳙浮漂要选择漂身大、漂尾细、色环清晰醒目的大号芦苇漂。理由是:浮漂大,承受的饵大;色环清晰,便于识别信号。
7.速钓鲌鱼时的用漂
鲌鱼系肉食性鱼类,且有掠食倾向,喜欢集群活动,持续摄食性很强,即使在严寒的冬季和繁殖期内照常摄食。钓鲌鱼浮漂的选择,漂身锥度(上粗下细)的造形较大些,漂尾以细长硬尾为主,色环间距稍大一些,漂脚选用粗钢脚或碳脚。理由是:翻身快,立得稳,下降速度慢,反应迅速,非常适合水库湖泊野钓,即使在风力较大的时候,也不会影响抛投,还可以提高抛钩的准确性。
8.糗钓鲫鱼时的用漂
糗鱼指鱼受到意外的惊吓,或不良天气和人类尚不知的原因的干扰而不咬钩的状态。糗钓也指钓鱼比赛中钓鱼情极差的鱼。鱼不咬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拒食行为,也有躲藏到远离钓点池塘中间的可能。因此,在考虑换饵尝试的同时,也可换支长漂试试。从过去的实践看,遇到这种情况换漂的战术还是有效果的,通过众多高手实践,使用长漂颈、窄漂肩、长碳脚、漂身超长的超长浮漂还是有作用的。
9.钓混养鱼时的用漂
混养池塘是指一般的粗养水面,池塘中养殖了鲢鳙、青鱼、草鱼和鲫鱼、鲤鱼,个体有大有小。钓混养鱼既要考虑到大鱼,也要顾及到个体较小的鱼。在浮漂选择上,必须是能够产生较大浮力的大号浮漂,以适应钓大鱼的需要。在浮漂形状上,应突出相应的灵敏性来保证小鱼的微小动作。因此选择漂身有一定锥度、清晰醒目(上粗下细)、流线好的长漂尾浮漂,尽量选择碳脚或竹脚。理由是:这款浮漂在入水后能够很快地翻身,下沉慢;漂尾长观察信号的空间大,不易走漂;浮漂型号比较大,配重多,可以提高抛钩的准确性。
根据水情巧辨鱼情的技巧
水情包括水质的肥瘦和清浊度,水的颜色、温度,水的动、静等。在垂钓的时候,不同的水情,有着不同的鱼情,了解水情的特点,辨别好鱼情,钓鱼时就能够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巧辨水色识鱼情
水质有肥水、瘦水、恶水之分。水的肥瘦常以透明度大小来衡量,而水的透明度又与水的颜色有关,因为水色通常是水中所含物质的反映。肥水池塘的透明度(即水中可见深度)大约为25厘米,如果透明度高,浮游生物少,鱼类生长不会很好。肥水的颜色一般是淡黄色、青黄色或淡褐色的。
如果水的颜色变成淡红色或棕红色,这就是恶水的标志。所谓恶水就是被污染的水。现代的农药、化肥、柴油、石油、工厂排出的废水,如果不加处理地乱排、乱放,就会造成水源污染,恶化水质,严重影响鱼类生存、生长。这种水域是不能垂钓的。瘦水也不宜垂钓,水过于清,浮游生物少,鱼类生长不好,也就是民谚所说:水至清则无鱼。
水的清浊度,一般是分为0~10度11个等级,把清澈透明的自来水定为0度,把饱含泥浆的水定为10度,则最合适钓鱼的应是在4~6度之间,这样的浑浊程度如何判断?通常是用肉眼观察,在水面以下16.5~33.3厘米处的水草隐约可见。民谚说:水清如镜,钓鱼不行;水呈泥浆,钓鱼泡汤。水太清或水太浊都不宜垂钓。
二、巧辨动静识鱼情
水的动静,是指鱼类在水中的活动情况。水面平静似镜,说明这里的鱼不活跃。没有鱼找食,此处不宜下钓。有鱼群浮在水面嚼水,说明水里缺氧,鱼不会吃东西。此处也不要下钓。在鱼类惊魂未定,不敢找食,一见人影就立即逃窜的水域也不宜下钓。
水面有鱼在活动,有时还有鱼跃出水面击水,并有大大小小的气泡冒出水面,这说明此处有鱼类活动和觅食,在此下钓,一般可钓到鱼。
看水的动静主要是看水泡。水泡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气泡,这是水底腐殖质受热或被流水搅动上升的沼气泡,特点是位置固定、大小差不多、问歇时间相近;而另一种是鱼泡,是鱼类觅食、触动泥土发出的气泡,或者是鱼类吃食时嘴里吐出来的水泡,这才是要看的水泡鱼星。鱼星有大有小,随着鱼在移动,这是与前面所说的气泡的区别。鱼类不同,鱼星也不一样.比如鲫鱼的鱼星小而少,三三两两,如同珠子;而草鱼的鱼星比鲫鱼的多而大。
一般地说,鱼大、鱼多,鱼星也就大而多;鱼小鱼少,鱼星也就小而少。撒下窝后,如果发现窝的附近出现许多星泡,就可立即下钓了。
钓浮分几种钓浮方法?分清鱼情选择钓浮方法
有个钓友私信问我,什么叫钓浮,这个词,其实定义很广泛,有狭义的理解,也有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结实,钩饵在半水之上的位置,就叫做钓浮;广义的理解,底钩离底5厘米以上,从离底到水皮,统称为钓浮。
为什么要分的这么细呢?不管是台钓也好,传统钓也罢,其实都立足于底钓,再通过调整钩饵在水层的位置,来做进一步的调整,从而来适应,鱼群在不同水层的情况下,分别怎么来应对,所以圈子里也有这么句话,叫做新人钓底,老鸟钓浮;为什么呢?底钓调漂是基础,但是在实战中,鱼口抓的最稳的,还得是钓浮。
这么说是有道理的,我们说的底钓,其实也是相对而言,主要就是指,鱼在水底,鱼嘴吸食钩饵时,是位于水底的,所以我们这样的中鱼过程,称为底钓,但是在实战中,会有很多其他因素,导致鱼群并不固定在底层,从离底一直到水皮游曳,都是有可能,这就需要做到这么几点。
第一点、懂得怎么调漂钓浮
钓浮有两种调钓思路,第一种,是静态的,第二种是动态的,分别是个什么说道呢?
1、静态,所谓的静态调漂,就是通过调整漂座,让钩饵,从底钓开始,离底,不断的推漂座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找真实鱼层的一个过程,都是需要浮漂稳定后,才能确定鱼层所在,所以我们称为这种调漂思路为静态思路。
2、动态,动态调漂,其实主要指的是钓法,如打截口、打行程,在施钓这两种钓法时,其实鱼层所在,是预估的,我们主要是通过,钩饵下沉的过程,从水皮开始到水底,用这段下落的距离,诱鱼抢食,从而大致判断出来鱼层所在,并不是很精准,但是诱钓效果很明显。
这两种调钓思路并无高低之分,只和鱼情有关,当鱼口好、鱼群密度大的时候,动态调漂,效果明显好过静态调漂,当鱼口慢,不稳定的时候,静态调漂明显比动态调漂更为稳定,在钓浮调漂时,有这么两点需要注意:
1、如果打行程找口,连续几竿子下去,都没口,不要着急,有极大的可能,是铅坠太重,铅坠拉着钩饵,快速沉底,鱼群根本来不及追,也有可能是饵团比重太重,沉底太快,从这个角度做一下调整,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2、找口过程中,浮漂不下沉,那多半是铅坠太轻、饵团比重太轻,压不住浮漂,如果从这个角度改善之后还是这样,那就是被打截口了,饵料需要打的软黏之后,如果还是无法改善,那就只能加铅,增加钩饵沉底速度。
说完了调漂,那么就要说明另一个问题,钓浮和找鱼层,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目的,钓浮,是因为鱼群错层才需要从底往上走,这是手段,而找鱼层,就是方法了,为什么看似结果相同的事,非要分开说呢?
在发现鱼层错层,不在固定鱼层游曳、活动、觅食时,动态钓法,打行程、打截口,是在鱼的密度较大时,为了快速诱鱼、上鱼,专门的一种技法,严格意义上来说,找到鱼口了,其实鱼层在哪里,还是一脸懵逼的。但是找鱼层不同,这个和钓法完全无关。
通过调整浮漂的距离,从离底开始,一直下推,一定要找到真实、有效、连续的鱼口为止,虽然调法是静态的,但是鱼层在哪里,对有经验的钓友来说,甚至可以精确到厘米;换个直白点说法,打行程也好,打截口也好,没有密度,就和自娱自乐没什么区别,但是找鱼层,虽说麻烦一些,繁琐一下,但是一旦鱼层确定,那剩下的事情就非常容易了。
当然了,必须要记住的是,鱼层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气温、日照、大风、溶氧这些客观因素变化,同时,随着打窝时间、垂钓时间等主观因素的印象,鱼层会一直在变,所以,搞明白钓浮、找鱼层,各有什么不同,对实战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台钓根据鱼情改变钓法的技巧
在钓鱼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十分尴尬的局面,比如有的水域如碗状,钓深又够不着,钓浅又无鱼,只有钓其深浅交界处。有时钓者只带了一只浮漂,但鱼情却比较混杂,讯号极乱,调灵或钓钝都不行的情况下只有钓灵与钝之间。鱼儿混杂,爱腥的也有爱香的也有,不妨将腥与香合而为一。窝点明明有鱼星却无鱼口,窝点外也有鱼,不妨垂钓于窝点边缘附近。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化解尴尬的局面,做起来却不容易,所以固守一种钓法是不可取的,有时候需要一些折衷的思维来灵活应对不同的鱼情。
一、不扎堆不从众,决策上独辟蹊径
比赛用竿不得超过5.4米,钓者一般不使用3.6米与4.5米的短竿,因为鱼儿喜静,一般都会在离岸较远处活动。如果池中有罗非鱼,情况就会发生改变,中午前后近岸浅水处升温明显,罗非鱼就喜欢游至浅水边,此时使用短竿钓近钓浅却十分恰当。
鱼情发生变化的时候,也无须使用长竿。第一场比赛结束后,钓获的鱼会放回池塘,于是鱼情又有了不同的变化。因为被放生的鱼比较惶恐急躁,其它的鱼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只有池塘两头的鱼受到的影响小,此时就不必钓远。而在第一场比赛中,如果原钓者抛钩没有你远,你抛得远就占优势,虽然只远了一二十公分,但是却多了中鱼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注意在第二场比赛的钓位确定后,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钓位原先的钓者身高状况,还要知道原钓者有没有将规定的钓线长度用完,如果原钓者身高矮一些,钓线长度也没用完,我们在该钓位抛远就占有较大优势。
钓混合鱼比赛的竿长可以任意选择,我们大可不必扎堆从众而钓,可以逆向思考,所有钓者都使用长竿却鱼口较少的时候,我们偏偏反向使用短竿钓近,折衷一下效果可能反而会好一些。
再有一种情况是钓鲢鱼,需要闹中取静,多数钓者都将钩饵抛在相同范围时,即使是长竿也没有几条鲫鲤上钩,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3.6米短竿钓近,只要水深合适,就能稳获鲢鱼或者鲤鱼。所以有时候,采用这种折衷的思维,会帮我们提高钓效。
二、鱼情不同,诱钓侧重点不同
比赛时钓底使用较长子线,目的在于了解鱼层的变化,打浮使用较短的子线,目的在于避开虚假讯号。比赛使用雾化饵且味型要对口、刺激性要强,为了快速且连续性地聚鱼,提高上鱼率。
而野钓不同于比赛,野外水域鱼群密度不高,底层的鱼一般不会游至上层,上层一般多小鱼,所以折衷地使用二十公分左右的子线,不长不短上下兼顾。野钓的对象鱼混杂,守钓时间较长,抓的是能上鱼,不太注重单位时间内的效率,所以野钓诱鱼只是阶段性的,不太讲究快速与连续性。
诱与钓二者合一的商品饵,其诱与钓的程度也是有区别的,有时需要强调诱,有时则须强调钓,但是当碰上腹中饥饿的鱼儿,它们就会饥不择食,不管你主诱还是主钓,都会吞食饵料。一位钓者在比赛时,守钓半小时以上仍无鱼咬钩,后经人指点搓大饵抓死口,将浮漂上调两目,结果提竿果然获鱼。原来这位钓友原先是调四钓一,浮漂小动作多却无鱼口,调漂后即使不诱鱼也能钓,因为比赛进行了较长时间了,只有搓大饵钓钝,浮漂讯号才会最真实。
三、搓饵拉饵都是应有的状态
钓饵的色香味固然重要,而饵形也很重要,因为鱼儿吃饵有它适应的状态,状态不对会使鱼儿产生戒备之心而不愿吸食。拉饵高手钓混合鱼时有点力不从心,搓饵高手调四钓二又避不开小鱼闹钩,所以有了搓拉结合之术。
拉饵与搓饵除了饵重与状态不同外,它们在钓组的运动上引起浮漂的动作也不同。对于浮漂讯号模糊不定、真假不定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解决,先搓饵钓,接着拉饵钓,两相比较一下浮漂的动作区别。再搓饵与拉饵先后进行多次施钓,得出鱼儿的吃口特点。还可以分别挂大饵后再挂小饵试验,努力发现饵料最合适的状态。总之,钩上的钓饵被鱼接受才是硬道理,同时钩上挂的饵,还要能适应整个钓组的正常运行,才不会犯下一时的错误。
不同鱼情的浮漂调钓技巧分享
浮漂的调钓的灵与钝不是以钓客的主观意识所决定,而是根据垂钓水域的鱼情、水情、饵料比重等多个因素来调整。因此浮漂的调钓要有针对性,才能让我们钓出一个好的结果。下面给带大家说下不同鱼情的调钓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好的帮助。
一、生口鱼的调钓技巧
生口鱼除了在冬季以外,由于没有抗钓经验,吃口几乎没有顾忌,动静大且吃口实在。钓生口鱼浮漂的调钓上不是很讲究,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生口鱼好钓的原因。
浮漂的调钓灵一点或略钝一点,影响不大,我曾经在一个长期没人垂钓的沟渠里钓鲫鱼,调3目钓3目,不但其吃口干脆且经常出现拉黑漂,由于水下地势不平,有时候出现钓5目,鲫鱼吃钩也能看到顿口或高送漂,而且基本逮的都是实口。但有一点要注意,生口鱼好钓,钓手总是希望鱼的密度越大越好,可是如果诱鱼过多密度过大则会出现乱口,特别是小鲫鱼群进窝子,它们在窝子里上下翻飞来回疯狂抢食,身体、尾鳍等部位会经常刮擦、碰撞钓线,造成浮漂假讯号频发,空竿率增加。
遇到这种鱼情,主要措施是减少抛竿频率,降低雾化及饵料投入量,其次是适当上推浮漂,改灵敏为略钝,如果是调4钓2目可改为钓3-5目,过滤一些假讯号,主抓实口。这种鱼情新钓手最怕遇到。
二、轻口鱼的调钓技巧
我们常把吃口动静小、浮漂讯号反映微弱的鱼情称为轻口。在立漂上鱼讯常表现在一道黑线上下变化,在散漂上很少能看到鱼讯,这些都给我们判断鱼讯和把握抬竿时机增加了难度。
在遇到这些轻口鱼情的时候,我多采用带双饵调平水的方法来应对。就是:带双饵在离底的状态下(钩饵在离底约5-10公分高调整,下同),通过增减铅皮,使漂尖与水面平齐,在垂钓的时候上推浮漂,使浮漂露出1目或以上,在浮漂露出1目时,证明钩饵已经到底且底饵处于轻触底的状态。
这种调漂方法是底钓调漂法中最灵敏的一种,且不论饵料的轻与重,都不用担心没找到底。如果再配以小漂、细线、小钩和小比重饵料,在钓轻口鲫鱼时是最有效果的一种。
但要求用搓饵调就要用搓饵钓,用拉饵调就要用拉饵钓,这样你才能心中有数地了解钩饵在水下的状态。
三、猾口鱼的调钓技巧
这里所讲的猾口鱼,多是指鲫鱼、鲤鱼,它们由于多次的钓放或受伤惊吓,吃饵时总是很谨慎,快吸快吐含而不吞(在钓鱼视频中可以看到)。
钓猾口鱼的时候,浮漂的调钓要偏钝,否则,如果你的浮漂调钓的很灵敏,看到浮漂有动静不由自主的就想提竿,其实,此时可能是鱼游动产生的水流冲击子线或虽然是鱼吃口,但还没有将钩饵吞入口中,此时提竿十提九空。
所以,在钓猾口鱼的时候,浮漂的调钓方面,建议还是钓钝一点,利用略有弯曲的子线过滤掉一些假讯号,争取抓实口。
我在钓猾口鱼的时候,多采取调低目钓高目或空钩调平水方法。调低目钓高目就是钓目数大于调目数,在遇到猾鱼或钓50克以下的小鲫鱼的时候,我多采用此法,效果比灵敏状态好。
空钩调平水就是:在双钩离底的情况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漂的漂尖调的与水面平齐,钓的时候上移浮漂,使浮漂露出水面若干目,这要根据鱼情决定钓目的多少,我一般保留1-3目,此时,一般双饵触底子线弯曲,从钓的灵钝效果来衡量,此方法属于较钝钓法,尤其是钓猾鲤时,效果好于调高钓低。
四、变层鱼的调钓技巧
这里说的变层,是指鱼群由于受低气压、饵料诱惑等原因引起的离底觅食的行为。这种鱼情在高温闷热天气经常遇到,只是鱼群上浮的程度不同。遇到鱼群离底变泳层的情况,常用的方法是钓行程。
钓行程是钓运动中的运动(加速、下顿、不降反升)或运动中的静止(劫口),在钩饵翻身站立、短暂停顿、下降等自上而下的运动轨迹上,鱼可能随时随地在任意一个点吃钩,所以钓者是无法确定钓目的,只能确定大致的调目。
我们分析一下,既然鱼群已经离底处于水的中上层活动了,那么,我们的线组钩饵从水体的上层下降的时间就要适当延长一些,以便让鱼群发现并追上饵料,增加上钩率。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调漂的时候,就要减轻铅坠的配重,尽量调高目,降低钩饵下降速度,这样缓慢地全方位立体搜寻鱼群,才能提高垂钓效果。如果调低目,势必要加大铅坠的配重增加下降速度,使处于中上层的鱼群追不上饵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我在钓行程的时候,基本都是调浮漂总目数过半以上,感觉效果好于调低目。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根据不同鱼情钓浮的小技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