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钓腥还是钓香。
新钓友都希望每次爆护,无论是心态还是钓技都要经历一次次的锤炼。小编认识的一位钓友成长经历可以和大家分享,从中找到最适合新钓友的钓技成长之路。
一、2014年钓友开始学习钓鱼
小编介绍的这位钓友是2014年开始学习钓鱼的。当时在黑坑一起玩的时候,他经常看到小编十点、十二点到鱼塘,但总能收获丰盛,所以就主动和小编聊天。小编是个热心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快这位钓友就掌握了基本的台钓方法。其实有几个细节是,这位钓友回家以后,把钓场上没有弄明白的事情,弄一个大水桶,然后在水桶里琢磨调漂、跑铅、饵料雾化状态等等的不同和差异。而饵料配置方面,则依据小编所告诉他的腥味、酸味、香味、甜味不同味型的区别,仔细研究手里的小药和商品饵。也真的天道酬勤,这位钓友钓了大约十几次以后,就能够对饵料配置产生了自己的心得。并且有时候讨论的时候能够说出一些比较有见解的认识,实在是进步神速。
二、学习看漂的经历WwW.DiaOyU007.CoM
这位钓友由于家庭条件优越,有大把的时间玩休闲钓,所以当他提出如何看漂的问题时,小编建议他去练杆池垂钓鲫鱼。其实按照竞技钓的传统来看,只有很清楚明白的看懂了鲫鱼漂相,理解鲤鱼漂相也就不难了。同时,考虑到经济成本问题,练竿池收费低,可以很好的降低成本。尤其是比较大的练竿池,别人在赌鱼,你在这头练竿,更能够使自己的饵料精益求精,相当于找到了不花钱的陪练。
这位钓友开始花大量的时间练竿,很快混养塘和练竿池的钓法比较明确了。同时,学习了如何看漂相。说到这里其实要说明的是这位钓友的心态。一开始,小编和这位钓友讨论的时候就说,其实钓鱼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最后的渔获多少,那意义不大。因为任何黑坑投鱼当天只要找对了路子,一次几十斤并不是难事。而垂钓最大的乐趣在于别人钓不到鱼,我们自己可以钓到,喜悦和满足是截然不同的。有了这样的心态,这位钓友一开始就没有追求最后的渔获,而是始终专注在自己的饵料和钓技方面。
三、2015年钓技突飞猛进的一年
2015年这位钓友和很多人已经非常熟悉,并且喜欢和别人不断的交流。但问题出现了,因为钓鱼人是一个不服气一个,他经常讲这讲那,招致了其他一些钓友的反感,小编却始终觉得,交流是进步的捷径。此时,小编建议这位钓友交流的时候和对的人讲对的事情。这位钓友在2015年的时候,开始和小编一样,不断的换新鱼塘垂钓。一旦某一个鱼塘无论上午还是下午都能够爆护的时候,立马换鱼塘,重新检验自己的整套钓技。进步神速自然不在话下,到2015年年底的时候,这位钓友总结出的十来个饵料、小药配置办法,在周边的鱼塘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具体垂钓时候按照当天的鱼情、水情灵活应用就可以。
四、2016年走上了竞技钓比赛之路
2016年,也就是今年,这位钓友开始走上了竞技钓。在开春的第一场比赛,报名参加奖金金额5万元的比赛,当然小编发稿的日子比赛还没有开始。这位钓友和小编说起这事,小编建议,一开始就是感受,不要想着拿奖金,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手真的很多。尤其是竞技比赛,很多细节是经常休闲钓的人所想象不到的。
总结
小编看到,很多新钓友经常问,饵料应该怎么搭配,小药应该如何使用,小药配比应该如何设置等等问题,小编就觉得,这是一个目标的问题。饵料归根结底就是那几种味型,小药也是强化这几种味型,所以,从自己这里看明白并记住各类饵料味型,至于现场如何搭配,就是经验摸索了。同时,为了抓住每一次钓鱼时机进行很好的练习,建议钓友每次都多打几个窝子,每次和食的时候少量但精,每次都带着一种理念或者是想法进行验证,这样自然能够很快提升钓技。
小编推荐
竞技钓鱼比赛催生快鱼钓法技巧
鲫鱼和鲤鱼是我国分布最广的鱼类。北起黑龙江,南迄海南,自西至东,从高原到海滨,凡是有水之地皆有鲫鱼和鲤鱼,而且不管什么钓法都能钓到它。可以说,几千年钓鱼主要就是围绕着鲫鱼和鲤鱼展开的。
然而传统养鱼以青草鲢鳙为首,除中原和北方有养殖鲤鱼的习惯,长江以南只是因增产需要才投放少量鲤鱼,所以极少有以鲤鱼为对象鱼的。另外鲤鱼生长快,以底摄为主,用传统钓鱼方式很难实施钓快鱼,故一般多作为钓混合鱼的对象。鲫鱼作为池塘养殖对象主要是作为搭配鱼种,可是从70年代引进了日本的白鲫,以及后来推广养殖异育银鲫后才成为池塘养殖的重要对象。
自此才有了鲫鱼的单品种养殖。不过钓鱼人很快发现:同是鲫鱼,饲养了3个月、尾重100克以下的幼鲫和1龄的成品鲫在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如果继续以传统坠钩沉底方式钓快鱼,则会面临等鱼咬钩而快不起来,同时钓大鲫连续提竿对臂力、体力的消耗是一个考验。如首届光威钓王杯鲫鱼尾重300~400克,一场比赛下来,许多人的膀子都钓肿了。在亚热带气候的南方省区,钓快鱼主要是罗非鱼,由于生长快、生殖周期短,当年就能繁殖二代、三代,形成三代、四代同堂,因此钓快鱼就是避大钓小。另外,钓鱼比赛都要考虑成本,相比于成品鲫,尾重50克以下的幼鲫成本低了许多,于是形成了钓快鱼以尾重50克以下鲫鱼为对象鱼的专门技术。
台钓之前,钓鱼人没有钓对象鱼观念。手竿钓鱼主要在湖泊、水库、河道进行,不分对象,偶尔在不养鱼的池塘也是坠钩沉底,等鱼咬钩。由此形成了一套包括理线系钩、装饵调漂、抛钩看漂、刺鱼提竿在内的操作技术。概括起来就是长竿短线或竿线等长,坠钩沉底,浮漂沉一半露一半:钓法是先诱后钓,等鱼咬钩,诱饵散而沉,钓饵不化不散,装饵掩住钩尖;抛钩瞄准钓点,以荡悠或伸竿钓点上方的方式垂线沉钩,间或以上下左右提引的方法逗鱼咬钩,视浮漂的沉或浮为鱼讯;刺鱼以可以把握的鱼讯为准,该快则快,该慢则慢;中鱼后按承重和鱼的挣扎力度或牵或引,或遛或飞。
然而台钓变了,一是在池塘进行,鱼的密度高;二是钓组变了,悬坠将原来坠钩沉底不易表达的轻口鱼讯放大了,提竿频率加快i三是钓饵进步了,粉状饵诱钓合一,以合理的状态缩短了等鱼咬钩的时间;四是揭开了线组奥秘,钓鱼人从无口关注鱼饵跃升到钓饵、线组、浮标联动;五是由雾化引起的鱼的泳层变化改变了钓鱼人对鱼的认识。
钓快鱼得到重视是因为台钓,特别是以鲫鱼为唯一对象鱼的钓王杯和全国钓赛取消单尾重之后,围绕着尾数钓手不得不在快上下功夫。然而调4钓2,搓饵钓底只适合钓成品鲫,用它对付尾重50克以下,钓放多次的伤嘴鱼和泳层多变的幼鲫就不行了。
此时,包括创造了6小时钓获813尾鲫鱼的亚洲纪录和夺得第四届钓王杯冠军的程宁都是搓饵钓底。有人计算过,按此钓法即使技术再熟练,从搓饵抛钩到刺鱼、提竿、脱鱼,一个周期大约需要16秒,也就是说时速225尾是钓快鱼的极限。不难看出,除了上饵慢这个原因之外,钓快鱼还同水深有关,水深2米和水深1米,两钩到位时间相差一倍。另外,比赛要换位,由大边换到中间钓位会面临钓位差异和由鱼饵引起的鱼情差异,所以要在比赛中突破时速225尾是不可能的。
不过,钓快鱼既受到重视就会在各个环节上寻求突破。例如竿是不是适合钓快鱼,怎样把鱼迅速招来,钩、饵、线组、浮标怎样配合才能更好地被鱼接受,如何利用钓饵的轻重、大小、软硬和松黏去适应鱼口的变化,以及鱼离底了怎么钓等等都成了钓鱼人研究的课题。与此相适应,以鱼饵和浮标为代表的钓具制造业也在推波助澜,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两项:一是1999年老鬼推出了以九一八为代表的拉饵,并通过老鬼钓鱼学校推广全国;二是2000年出现的圣人短身水皮标,以及随后出现的无极小瓜仔浮标。得益于这两件武器,钓快鱼才渐成气候。自1999年5月翟少明以拉饵创造时速265尾的中国吉尼斯,到李冬在开封好运杯再创时速339尾新纪录,仅隔了5个月。之后,拉饵普及,钓快鱼愈演愈烈,成了中国特色。以至2004年全国钓鱼锦标赛在确定比赛项目时将手竿钓鲫鱼列为必不可少的项目。
新手怎样才能学习钓鱼
很多新钓手刚开始学习钓鱼一时找不到北,我刚开始初学的时候也是看不到技术的提升,心里很是着急,网上搜了不下几千篇文章,但实践过程总也不完全如意,后来经过多年的滚打摸爬,也算是找到了一点路子,今天抽了点时间给新钓手简单的说一下如何才能一步步学习钓鱼。
1、网络搜索资料,这个是必须的,有很多专业的术语都没搞明白的话,资料根本就看不明白,但搜索资料也要讲究技巧,不能上来就搜索或是在论坛提问类如:怎么钓鱼啊?怎么用浮漂啊?等等问题,因为这类问题覆盖面太广,让别人回答也不好回答(可能需要相当大的文篇幅才能解释清楚),而且就算搜索出来的钓鱼知识也是不着边际,要细化一些,找出自身真正想要了解的知识。如怎么用漂,我们可我问某某牌子的浮漂调几钓几好?再如问题:某某竿子好不好时,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如某某牌子的竿子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样不光搜索出来的资料更是你想要的,同时别人更容易回答。少则十多字个可以说明问题,多则几十上百就可以解决
2、实践大于材料的吸收,本来钓鱼就是个技术活,俗话说熟能生巧,我看用在钓鱼技术上很是得当,当然先有一点基础也是必需的,最好是在遇到问题时再去寻找答案,这样更容易接受,而且保留记忆的时间长,如果连钓鱼是什么还没搞明白,又何谈实践?
3、多认识一些钓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如果你的朋友都是高技术的钓鱼水平,你很快也会达到这个层次的。如何才能认识更多的钓友?那么,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在钓鱼时,旁边的钓友你和他们交流一下,直来直去,不要吹嘘捧大,不要拐弯抹角。我还记得第一次认识的钓友是卖鱼具的老板,人很和气,买鱼具时认识的,一直到现在关系很好(不要误解有金钱利益,不买鱼具也一样的)。很多次出钓都会相邀在一起,比赛或是平时垂钓时遇到点什么问题也会在一起相互的讨论。也许在我感觉中,钓技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当然就算钓鱼老板不好相处,当你买他鱼具饵料时问他也会可得很满意的答案。
竞技钓比赛钓滑口鱼的技巧
竞技比赛钓滑鱼是广大钓友话题的焦点,在竞技比赛中,钓鱼人常会遭遇滑鱼,这就到了检验钓鱼人钓鱼技巧的时候了。所谓猾鱼,实际是鱼自卫本能的一种反应, 也是鱼类在感到生存危机时求生的体现。 竞技比赛中的猾鱼,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主要行为是在鱼开口摄食时呈现不同的反应,如轻口、猾口、乱口,这些轻微的吃口,那么今天我把竞技比赛钓滑鱼的技巧 分享给大家。
一、对象鱼
多数以30-60克的小鲫鱼为主,这些鱼被一天数次的反复钓、放,经历了多次危险,每一次的危险经历都会加强它们的疑心,对于食物总持有怀疑的态度, 总是反复的尝试,在确认没有危险的前提下,才会放心地摄食。鱼类的这一行为延缓了上鱼的速度,降低了咬钩的频率。于是竞技钓手将其称为猾鱼,并将鱼反 复尝试的各种行为归纳为轻口、乱口等诸多的反应形式。
二、应对轻口鱼
竞技比赛中的鲫鱼戒心是随着被反复钓放形成的,鱼钩上的食物对鱼而言是需要的,但是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用大标,信号当然出不来,如果使用的线粗,线的反作用力大,信号同样难于显现,理解鱼如何轻口的,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难了。
针对上述情况,在组配钓组时就要考虑用细线,小浮标。在钓每小时上鱼40尾的速度时,一般选用3号孔雀翎软尾浮标;可用1号孔雀翎软尾浮标。调标的状 态是调3目加1黑格。在找底以后要能确定钩在水中的状态,其标准要求是:上饵要轻触底,下饵要到底的不灵不钝状态。钓目的变化要根据鱼情变化而变化。
三、应对猾口鱼
竞技比赛池塘鱼的密度要比一般的养殖鱼池塘高得多,在自然状态下的分布可能就是上中下泳层都有鱼,钩饵的入水使得这些经不住诱惑的鱼纷纷集中到钓点, 大量的鱼在钓点中争饵,产生了争先恐后的行为。鱼的争饵,磨蹭导致了浮标信号的紊乱,钓手将这些紊乱的信号误为吃口而造成扬竿无鱼,以至感觉到鱼口乱,并 认为鱼猾。实际上猾口只表现在鱼没有规律的摄食行为上,让钓手无法识别和判断信号,从而无法确认那是鱼的真正吃口。
四、猾鱼用饵
钓猾鱼饵除了饵要对口,饵的状态应是第一位的,即饵的状态要随鱼而变,而鱼情是根据你的钓法而变化的,饵的状态是要跟着鱼情走,这是钓猾鱼关键所在。 在底钓中如果鱼口多,且中鱼高一定要保持饵的状态,宁可用味道清淡、小饵、粘饵、也不要味浓稀软雾化饵。一次比赛中,可以开始诱鱼不多,这样能保证吃口又 稳又真,浮标的信号全是实口就行。不要只强调诱鱼,也不必要强调雾化,鱼诱得太多反而是坏事,鱼一旦大量地进入钓点,如果把握不住,很快就会又多又乱。
邓刚教你竞技钓比赛如何钓小鲫鱼
现任武汉天元渔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邓刚,从事竞技钓后醉心于钓鱼技术的研究,凭借对钓鱼的执着和过人的悟性,长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2001年和徐银舟一起成立天元竞技队后,邓刚一直是领军人物,率队连续夺得17次全国钓鱼锦标赛团体冠军。在侃经论钓技方面,他很有发言权。
问:现在钓小鱼已经成为钓鱼比赛中最常见的项目,而在小鱼比赛上想拿好分不是件容易的事。你认为比赛钓小鱼在哪些方面更为重要?
答:我个人认为钓小鱼各个方面都重要,因为钓鱼活动是由方方面面组成的,严格地讲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不行,哪个细节处理不当,都直接影响到你的鱼获和成绩。但也有重中之重找底。在刚开始钓的时候,必须要把底找好,这是钓小鱼的关键所在。关于找底有很多种说法,我不能说别的方法不对或是不好.但我的找底方法却很简单:在设定好调目后,挂饵就可直接找底,边做窝边找底。如调目是3目,钩上搓上两饵(拉大饵也行,必须大于3目重),抛竿入水,不见漂就把漂上推,直到露出3目为止,通俗点就是调几钓几。再看鱼吃口的鱼讯,见口就抓,如果几竿都是提竿就中鱼,不脱钩,不跑鱼,那基本上就找到底了。这只是找底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而已,在钓的过程中,并不一定就是调几钓几,还是根据鱼情来钓,有可能是调3钓2,也有可能是钓3钓5甚至钓6。记住钓小鱼如果底的问题解决不好(钓浮除外),你就不可能钓出好成绩。
问:钓小鱼找底是关键,掌握了简单的方法后,就一定能找准底吗?如果不是,那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地方要加强的?
答:想要找准底,不是你只要掌握了一个方法就能搞定,而是要有熟练的基本功做保证才行。为什么呢?钓鱼人都知道,所有的比赛鱼池的底不像游泳池是水泥的平底,土质底肯定会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这样,就要求钓手必须在找底的过程中,每竿的落点越准越好,范围越小,底部的落差就小,范围大了,落差自然就大了。按找底的基本步骤调先从调几钓几开始,基本功不好的钓手在找底时,东一竿,西一竿的,势必是一会儿4目,一会儿2目,打近了可能要到5目,这样是不可能找准底的,这是抛竿时强调的应有的基本功。另外就是钓小鱼大多数人用的是小漂,浮力较小,如果每次上的两颗饵大小相差很大,也不容易找准底。这就要求钓手搓饵的手法也要好,必须控制好饵球的大小,尽量做到差不多,钓小鱼底找不准,其他免谈。
问:一般在比赛中钓小鱼讲究的是个快字,那么想达到一定的速度,除了要有基本功,在钓竿、线、钩的使用上,钓小鱼应该怎么样去选择钓组比较合理?
答:现在钓小鱼的比赛非常激烈,特别是一些全国性的大赛,去的都是高手,你说谁的优势比谁高出多少,是看不出来的,熟练程度也差不多,钓组的配置也不会错到哪儿去,那比的就是看谁失误少,你要是在比赛中比别人多换几副子线就完了。同样都是钓快鱼,你就要考虑多提高中双尾的概率。在这样高速度运作的前提下,好的钓具就显现出来了。钓竿要轻、要硬,即使是3.6米的竿,在每场要抛几百竿的比赛中,竿重势必增加疲劳。软竿在快速起鱼上,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用的钓线一定要具有耐磨性、延伸性、柔软性。如果是钓很小的鱼,主线在0.4号左右,用到的子线在0.15~0.2号。如果是质量很差的线,拉力和强度保证不了,一场比赛用十多副子线,那你还和别人比什么呢?用粗线意味着鱼讯滞后,其后果可想而知。
用无倒刺的袖钩快速摘鱼是必须的,并要用细条袖钩,在号数上也要有针对性。如钓10~30克的小鱼,最多也只能用到0.8~2号袖钩,而你要是拿4号钩去打这样的鱼,不死才怪呢!所以合理的选择钓组非常关键。
问:钓小鱼在用漂上有什么讲究,打破常规会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才能调好一支钓小鱼的漂?施钓过程中如何调整,才能提高中鱼率?
答:首先钓小鱼用小号漂是必然的。当然,现在市场上买的漂,号数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有些1号漂依然很大,根本不能用来钓小鱼,所以用小型的漂钓小鱼是比较确切的。试想,带动1千克所用的力,和带动5千克所用的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用大漂钓小鱼最大的问题在于灵敏度下降,出的鱼讯要少很多,不能讲用大漂钓不到鱼,但和小漂相比相差会很大。在同等水平的前提下,用大漂钓小鱼和用小漂钓小鱼相比较的结果是前者必败。
用打浮的漂来钓底层鱼,效果不会太好,反之,用长身长尾漂打浮,翻身慢,速度肯定要受到影响,这就是用漂的基本规律。
我调钓小鱼的漂也是比较简单的,软尾漂一般是调3~4目、硬尾漂是调4~5目。钓稍小一点的鱼就调3目,稍大一点的鱼就是4目。调漂的手法就是,半水带双钩调漂,通过加减铅皮的重量,调到你所设定的调目,通俗易懂,绝不复杂化。
当你在钓的过程中连续出现有口不中鱼,说明钓得过灵,把漂向上推1~2目或者更多,直到有口中鱼为止。一旦出现中鱼后脱钩跑鱼,说明钓得太钝,把漂向下拉12目。只要不是鱼饵的原因,这样的调整绝对不会有问题。
问:比赛中钓小鱼的用饵,在味型上有没有讲究?只讲味型而不顾及到鱼饵的状态,会不会影响到中鱼率?
答:小鱼就像小孩一样,对食物的辨别能力有限,可选性小很多,只要有的吃基本上不怎么样挑食。正常情况下,饵的味型主要是以腥香为主,小鱼天生是吃腥料的,是遗传性决定的。如果是在经常比赛的竞技池,小鱼也会出现猾口,那就要适当减少腥味,有点香或者清淡味即可。到了冬天可能还要使用一些添加剂,来增加味的分量。味型的调整取决于当地鱼的食性,各地的鱼情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比赛前要去试塘的原因。
钓小鱼饵的状态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小鱼的嘴小,饵团大了肯定挡口,容易出现有信号而不中鱼;饵硬了,鱼一口吸入不了,也会造成空竿。钓的深饵要和得黏些,不然到底就没饵了。雾化过快压不住鱼层,也影响到中鱼率。拉饵的残留物也是影响上鱼的罪魁祸首。钓小鱼用拉丝粉最好是短丝的,再配上颗粒较细、比重较轻的饵,这样的入口性会大大增加,中鱼率就提高了。
新手学习台钓须知的三要点
台钓,就是源自于台湾的一种施钓方法。该钓法不仅具备了一定的娱乐性,还具备了令人精神振奋的竞技性。要想在台钓中钓到鱼,出了要精心挑选钓具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功。今天主要来说说在台钓时,抛竿、压水线、和收竿的基本功。
一、抛竿
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铅皮座,右手抓住鱼竿尾部的手把,左手向后拉铅皮座,右手向前递鱼竿,等到鱼竿第一节呈现出了弓型,左手放开右手用力向外送钩,就完成了抛竿。需要注意的是,竿稍要和窝点所在的方向保持一致,每次抛竿时的力度大小必须一样,否则钩饵落点会出现严重的偏差。还有,不能用整个手掌去抓铅皮座,因为这样的话鱼钩很可能钩住钓者的手。
此外,钓者还应该掌控好鱼钩落水时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鱼钩落水时的高度应控制在鱼钩距离水面30cm的位置。如果遇到刮风天,就需要垂钓者多抛几次钩了。
二、压水线
抛竿后在水中的鱼漂呈现出直立状态后,用右手抓竿尾将竿子向上抬起,使竿稍前两节至三节之间距离没入水中、然后轻轻的将鱼竿向后拉,等到留在水面上的主线全部没入水中后,将鱼竿放回竿架。在主线入水时,鱼竿、主线和鱼漂三点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需要留意的是,压水线时,要注意水的深浅,竿稍千万不可触底,否则可能会将鱼竿折断。
三、提竿
中鱼以后右手抓住竿尾前30cm左右的位置,小臂压在竿尾,将鱼竿向上提起到竿和水平线大概呈70度夹角的位置,并通过拉力的感觉钩上鱼的大小。如果鱼不大,可以直接飞鱼。如果鱼大,就要进行遛鱼了。
新手必须学习的台钓入门知识
现在,学习台钓的钓友越来越多。外出垂钓之时,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龄稍大一些的钓翁们,使用的大多都是台钓。台钓即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喜爱,就肯定有其过人之处。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有关台钓技巧的入门知识,让台钓新手们对台钓入门知识技巧有个系统的认识。
一、台钓技巧之钓具篇
1、台钓钓竿选择
台钓要求钓竿要细、要轻、要牢固、弹性要好。因此我们一般台钓作钓时,应采用玻璃钢纤维竿和碳塑纤维竿等,碳塑纤维竿较玻璃钢纤维竿更轻,弹性亦更好,同样价格亦更高。可以用于台钓的钓竿品种是非常多的。一般分为河内竿、鲤竿、甩竿、辍竿等。其中,用于钓鲫鱼等小型鱼类的手竿,其规格有3.6米、4.5米、5.4米和6.3米,后两种长度的竿用的人较少,因为竿长操作起来不方便,也会比较重,长期打频率会比较累。
爱好钓鱼的钓友都知道,钓竿的软硬我们常用调性来表示。池塘垂钓有三种常见的调性:二八为硬调,三七为中硬调,四六为软调。所谓调性就是指钓竿的坚挺程度。当然还有超硬、极硬等调子。调性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钓法进行,一般池钓鲫鱼应选择硬调为好。钓大鱼时若用较细的线,则用软调为好。硬调竿钓鲫鱼可用细线,钓大鱼则用粗线。垂钓时要注意爱护钓竿,不要乱丢乱放,收竿时用细棉纱擦拭干净。抽竿时要记住最后一下轻轻向左扭转,收竿时第一下向右扭转,绝不可随意抽、收钓竿。
2、台钓技巧之钓线的选择及应用
台钓时,由于钓线作用不同,可将其分为母线和子线。从竿尖到铅片的是主线,从铅片到渔钩的部分叫脑线。母线的直径应是子线的1倍,但其重量也不能超越钓竿承受的重力。子线在0.3-0.6号范围是适合钓鲫鱼的,其中,经常钓鱼的钓友都知道子线为0.3号、母线为0.8号是钓鲫鱼的最佳子母线配比。
3、台钓技巧之浮漂、铅坠相关知识
浮漂:可用于台钓的浮漂也是很多,主要有动物型的、植物型的和塑料的三大类型。动物型的有孔雀羽根、刺猬的箭毛,植物型的有轻木、芦苇。第三种就是塑料的。这时候就有钓友朋友们会问,那种浮漂好呢?其实,衡量一支浮漂的优劣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材质要轻、要坚韧、不透水。二是比重小、灵敏。三是形状上下尖、中间大的流线型,整体细长且做工精细。孔雀羽根制作的漂基本上具备了上述要求,所以多被众高手选用。当前最好的浮漂是碳塑纤维制的,漂体轻而稳定性好,反应极为灵敏,是台钓立漂中的佳品。
4、台钓技巧之鱼钩的选择及应用
台钓使用的渔钩一般没有倒刺,这是因为一不伤害鱼,二不主张用手拿鱼,三是渔钩无倒刺卸鱼快,更适合于竞技比赛。有人担心使用无倒刺钩容易脱钩,鱼饵也易滑落,这实为多余。台钓渔钩大多用高碳钢制成,并经过高频热处理,钩身即保持一定硬度,又具有一定弹性,故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渔钩。
铅坠:台钓方法中采用的铅坠多为薄铅片。铅片卷在铅片座上,可随时调整其重量和位置。
5、台钓技巧之辅助工具
台钓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因此必须配备辅助工具。
1)钓鱼箱:钓鱼箱是台钓的主要工具。箱内可存放各种渔具、鱼饵以及钓鱼帽、靴、衣裤等。高级钓鱼箱的最下层还有蓄电池。钓鱼箱可替代折叠椅让钓者骑坐在上面。
2)架竿:架竿用铝合金、不锈钢管等材料制成。其功能有三:一是省力,可将钓竿搁在其上;二是可避免由于碰撞而损伤钓竿;三是为抛竿提供目测距离的依据。它是台钓中不可缺少的装备之一,现在还有一种竿架配件,称炮台,使用时将其套在架竿后端,插入泥土中即可。
二、台钓技巧之饵料的调配篇
初学者饵料不宜调制得过软、过松,不然在空中会将鱼饵抛散掉。另外,鱼饵下水后要膨胀,要扩散成粉末。因此揉搓鱼饵团时,不能搓得太死,要送一些,否则扩散的效果就不好。饵团粒也不宜过大,因为有些鱼如鲫鱼的嘴就比较小,过大则吃不进去。鱼饵炮制尽量不要超过2小时,也不能放在太阳下晒,更不能寖水,时间过长会自然发酵。还有个细节需要注意,饵团粒初用时可稍大一些,但随着引鱼的次数增加,就要越用越小,直到黄豆大小为止。
台钓饵的炮制按照包装上的使用说明来完成即可。一般来说,台钓饵的炮制应注意就地取水的原则,它的比例大体是一比一。先从鱼泡中取一定数量的水倒入食盆中,再去同样数量的饵料倒入盆内水中,用食、中、拇三指拌和5秒钟左右,停放几分钟后用手蘸水搓揉即可。炮制好的鱼饵应松软适中,并有一定的黏性。装钩时尽量大小一致,渔钩要在正中,以鱼饵不易破裂为佳。
三、台钓技巧之如何撒窝子
台钓的特点之一是饵料的诱、钓合一,台钓不用专用的撒窝器将钓饵撒入钓点。用先进的鱼饵、准确的抛竿动作,将鱼引在一起,像是排着队来争抢鱼饵,是台钓引人入胜的关键,这也是与传统钓法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台钓的饵料团粒一入水便开始溶化,从水面到水底雾化成圆锥状,并通过不断地抛竿、扬竿,一直贯穿于垂钓的全过程,实质上就在起到不断引鱼的作用。
台钓的引鱼效果之所以特别好,除了鱼饵的先进科学外,主要还是它溶解、雾化的形式以及全过程所起的作用。其正确的动作要领是:先将炮制好的台钓饵捏在铅皮座上,抛至钓点后向内拉回30-50厘米,再扬竿,如此连续4-5次。再将比钓饵稍大一点的饵料挂在两枚钩上,连续抛10次左右,使饵逐一垂地,这样窝子便已形成。再将双钩挂上饵料,抛向窝中,浮漂稍有动作立即提竿,反复几次使鱼变得急躁,且鱼儿越聚越多,便可正式垂钓。
很多钓友喜欢台钓,咱们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钓友会加入台钓钓鱼这一行例,让我们掌握系统的台钓技巧及知识,让我们在以后的垂钓活动中,充分享受台钓的乐趣,乐趣多多,鱼获多多。
新手学习台钓如何准确找底
新手在钓鱼的时候,往往是在底钩上挂个铅坠或者橡皮泥,然后往上拉漂,露到你要的钓目,这个就完成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远不是这样简单,可以这样说,找底是整个钓鱼环节中最麻烦的。挂铅皮和橡皮泥在下钩去找底,很容易找过了,就是铅皮会在漂的前方,实际还不是垂直的。你可以继续用大饵团,然后是小饵团找底来修正,假如验证后无误,那么基本是找准了。
一、看看这些初学者是怎么找底的呢
不忘初心:我是初学者,调漂时首先重铅找底,然后将浮漂下拉出比子线略长一点的距离,开始剪铅皮让浮漂露出想要的调目,然后挂饵,浮漂下沉后再上推浮漂至想要的钓目,请问这种方法正确吗?
徐亮:这是最标准的浮漂调钓找底方法。因为垂钓水域深浅不一,如果从水表面调漂,当到达深水时目数会发生变化,所以离底调漂是最合理的,也是最常用的。
问答如何精确找底?
一晓爸:调漂时重铅找底,露一目,定位最上面太空豆,下拉浮漂30公分左右,剪铅至露出七目(设定调目),然后装上子线。假如钓四目,是否可以通过拉漂至四目作钓?
郑斌:调漂找底其实很简单,你的方法过于复杂。准备时,可把浮漂先拉到半水,先将底找好,找好底后,搓饵找底,如果调五目,可以找到两目到三目即可。
问答如何做到一钩躺底一钩触底?
yanhao:用搓饵钓鲤鱼,一钩躺底一钩触底,怎样调漂?
刘赫楠:用正常浮漂钓鲤鱼,调六七目钓三目左右,都是一钩触底一钩弯曲。
问答如何正确找底?
魏:新手找底时,下钩搓大块饵团,浮漂露出两目,调四钓二,改拉饵后压不下两目,浮漂要下拉6-7公分才能出现钓两目。请问是不是找底找过了?
邱廷军:这样找底的方法不太正确,忽略了塘底淤泥的厚度,如果用太重的饵料或者铅皮找底,钩往往会在淤泥的下部,一旦换成拉饵,由于拉饵的比重较轻,只会在淤泥的表面形成轻触底,就造成你用大搓饵或者铅皮找到底,换成拉饵以后浮漂露出的目数很高,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所以建议还是以搓正常大小的饵料找底比较好。
二、一些关于找底的经验总结
找底验证方法:漂到位后,竿子往前推,如果漂上升了,证明线是斜的,找底不准。抛竿技巧:抛竿后,竿稍抖动几下,把风线压水里面,然后看漂翻身,下降的时候,竿子往后拉回来一个长度,等漂快到位,再慢慢把竿子向前推到位。
找底还有个麻烦事,就是水底酱层厚或者腐草杂物多的话,比较讨厌,你按照流程做,但是经常发现不对。这个就需要耐心了,要细心地多抛几竿,探查下钓点周边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在这样的地方钓鲫鱼,我推荐一种简易办法:子线的钩距大一点,3厘米都可以,然后用搓饵找底后,把漂拉下3厘米,换拉饵施钓。(如果你实在找不准,又没有耐心,就用这个办法试试,你会发现容易些)另外就是钓了大鱼后,子线和主线可能都会拉长一点,要注意重新验一下调目和钓目。
竞技比赛钓鲤鱼的技巧分析4点
鲤鱼,它适应能力极强,能在各种水域(甚至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它栖息在水的底层,无论植物性或动物性的饵料均不挑剔,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我国养鲤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各地大多数的养殖水域,也多以鲤鱼为重要养殖品种。在许多垂钓比赛(特别是钓混养鱼的比赛)中,钓手主攻鲤鱼已成为主要的技战术手段。因此,钓手在学习了悬坠钓鲫法后,再了解一些垂钓鲤鱼的技巧,将是非常必要的。
一、垂钓鲤鱼的钓组配备与垂钓鲫鱼轻、细、灵的钓组配置不同,垂钓鲤鱼的钓组组合要以牢固、坚韧的特点为主。对于拥有精良钓具装备的钓友来说,选用较为高档的专用鲤竿是比较理想的,它不仅坚固可靠而且分量较轻,不易产生疲劳感,如:西玛诺天风鲤竿及达瓦波纹粹鲤竿等。而许多工薪阶层钓手,在钓鲤时选用的钓竿多以物美价廉的国产超硬调竿为主,其竿壁厚度及加工精度等方面都与进口钓竿相差不多,但由于所选用的材质可能有所不同,故而竿体的重量较沉些,长时间的挥竿操作易产生疲劳感。线组的搭配要充分考虑到鲤鱼力大、擅冲所带来的冲击,尽量使用当年出品的新钓线。一般来说,垂钓2~3千克左右的鲤鱼时,母线以2号~2.5号左右、子线以1.5号~2号左右为宜。在参加竞技钓比赛时,线组的搭配还应与钓场的鱼情变化情况进行适当改进,如:当比赛进行到后半程时,鲤鱼多疑、谨慎的特性显露出来,吃食变得犹豫不决,吞吞吐吐不肯入口,钓手的线组搭配就应及时改变,要以轻、细、灵的钓鲫线组来对付。注意:在改用细线后,钓竿也应适当更换柔软些的为宜,不然细子线的断线率将会上升。
二、垂钓鲤鱼的鱼饵调制鲤鱼具有食性偏杂的特性,一般的粮食类植物饵和鱼粉、昆虫类的荤饵,都是垂钓鲤鱼的好饵。但是,我们在更深入地了解了鲤鱼的生长规律之后,又会发现它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饵料的偏爱程度也会有不同。如在1龄期或体重在500克以下时,它更偏爱荤腥类(含有鱼粉、小虾、蚕蛹等物质丰富)的饵料;2龄以上时鱼体增大,食性开始较多地偏向于粮食类植物型(面团、麦粒、熟薯块等)饵料。我们在调配钓鲤饵料时,就要根据施钓的鱼体大小适当地控制饵料动、植物物质的含量比例:钓小鲤时动物性的荤腥类饵料要占50%以上;中等鲤鱼(体重1500克左右)为动物性荤腥饵30%左右,植物性饵料70%左右;大鲤(体重2500以上)的动物性荤腥饵要控制在10%以下,植物性饵料要占绝大多数。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垂钓的具体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地饵料搭配:在以尾数计算成绩的钓鲤比赛中,要以钓取中、小鲤鱼为主,其动物性的荤腥饵料比例可多占些;在以重量计算成绩的比赛中,钓手要主攻大鲤,可适当加大植物类饵料的比例,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开小鲤的纠缠。在制作饵团时,钓手应以钓场水的深浅、鱼的密度大小,以及小杂鱼数量的多少等因素为参考,制作出松软适度、雾化散落恰当的上佳饵团。一般的规律是:水深、鱼稀、小杂鱼多的情况下,可制作稍硬些或稍粘些的;反之,可适当松散些。
三、垂钓鲤鱼的钓位选择运用悬坠钓法垂钓鲤鱼,在钓位的选择方面与传统钓法基本一致。除有较多水草或水中障碍物复杂的水域不宜之外,多数钓点均是可共用的。如:水底光线较弱且有缓流的水域;水面开阔的下风口处;四周光线很强、亮堂的水面附近,独有一处岸边绿树遮阴或有房屋遮挡的阴凉水域等等,都是钓鲤的好钓位。另外,根据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鲤鱼也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活动(栖息)地点,同样也值得我们重点了解和掌握:春季,鲤鱼从冬天的隐匿处出来,聚集在靠近岸边的河底斜坡、水口以及长满水草、藻类的浅水处。夏季,鲤鱼产卵结束,而水温持续升高,多数鲤鱼喜欢躲在水流较好的深水区,只有在清晨或黄昏时游至近岸处索饵觅食。秋季,气温及水温开始降低,鲤鱼纷纷向深水区域迁移。此时,在深水区的河底斜坡处以及障碍物的四周会有许多鲤鱼聚集。冬季,深水障碍物的四周是主要钓位,使用悬坠钓法时应以长竿钓远为好。
四、观标提竿及遛鱼技巧鲤鱼属于典型的底栖型鱼类,它在索饵时浮标的基本标讯应以缓升、缓降后的有力一为常见。出现大幅度的黑标或送标现象,可能多是钓手在垂钓中没有准确地调整好钓组在水中的状态,钓组过灵或过钝造成的(排除因鱼过分饥饿,而发生争抢吞食时的情况)。鲤鱼在进窝初期吞食饵料时吸入较深,标讯反应非常清晰漂亮,但在它逐渐感受到有危险时,也会马上改变就饵的习惯方式:面对钩饵它会反复不断地试探(利用嘴上的一对触须),嘴唇轻轻地吸食散落的饵渣,搅动水流推动钩饵不断地晃动,使浮标出现慢慢地升起、降下,就是没有明显的入口信号在前不久结束的首届光威钓王杯决赛垂钓混养鱼的后半程比赛中,多数选手都遇到了这种现象。不少钓手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本次比赛的亚军获得者广东选手吕家佑,他就非常有经验:在这种现象刚一出现不久,他就很快意识到池中的鲤鱼受惊拒食了。于是,他马上更换了较为纤细的柔软子线,使之隐蔽性加强;改变了饵料的软硬度,使之稀软易化,方便钓钩更易入口。从而使浮标出现了较好的标讯,中钩率也明显提高。钩中鲤鱼(特别是大鲤)后,扬竿时的感觉与钩中鲫鱼、草鱼、鳊鱼等会有明显的不同,它在第一时间的冲蹿现象是非常明显的,有向水下、向水中央以及向岸沿有障碍物的方向猛冲过来,令钓者猝不及防遇到这种情况时,钓手应马上采取恰当的扬竿方式,使钓竿与鱼保持一个理想的角度(竿与鱼的理想角度约为90左右)。避免出现鲤鱼回蹿后,钓手一味地向上挺举钓竿,这样会使竿、鱼之间的夹角太小,而造成折断钓竿的现象。正确的方法应是:钓手持竿的手臂迅速地向身后移动(回撤),逐渐放低竿尖慢慢地将鱼向水中牵引,待鱼游至离岸3、4米左右的位置时,立即停止回牵,改为左右方向的来回拖遛。若是较大些的鲤鱼,钓手还应起身向后稍退一至两步,给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间,防止大鱼发力猛蹿时,有滑步缓冲的距离。另外还应注意的一点是:鲤鱼能冲善跳,这样极易在瞬间的动作中挣断子线。因此,我们在遛鲤鱼的过程中,还不宜将鱼过早地领至表层水体,防止它见光后惊慌起跳。在控制了鲤鱼头几回合的逃窜伎俩后,余下的操作就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