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技巧。

多次垂钓之后,不管是钓竿钓线或者是其它钓具装备都会有些许的损坏,这些损坏有的不会影响到垂钓,但是有的则会有不小的影响,比如说这里说的浮漂吃水情况,受到风吹日晒水浸泡之后,浮漂外层的油漆就会剥裂,自身重量就会发生变化,影响到调钓的精准,浮漂吃水是一个难以避免的情况,本文就说下浮漂吃水后解决的办法。

先说下普遍做法的不足之处,很多钓友在浮漂吃水之后就会为浮漂重新打漆,这种做法比较的麻烦并且如果打漆的时候没操作好也容易改变浮漂本身的重量,对于受到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水浸泡而形成的漆面龟裂,出现的瑕疵而导致浮漂吃水这种情况,其实有更好的处理技巧。

工具准备

准备好一个放大镜、包装浮漂的大号塑料管、在医院或者药店购买100毫升的轻质石蜡油,以及502胶水、软铜丝和大块的塑料泡沫。

处理的步骤方法

1、把浮漂放到阴凉的地方晾干,然后拿着放大镜对浮漂的整个漂身进行仔细的检查,找出有损伤裂纹之类的地方。

2、把塑料管一个堵头从里边使用502胶水把两个通气孔给堵死,再把堵头插装到塑料管后,用502胶水在周圈涂抹均匀,不要有空隙,确保不漏。

3、塑料管密封好之后,把浮漂放入塑料管中,再往塑料管中倒入石蜡油,如果修补的是细尾或者软尾的浮漂,最好使用棉线,再准备一个和标尾一样长的竹签,绑到漂尾上加固。

4、使用另一个堵头顶住漂尾,让浮漂整个淹没在石蜡油中浸泡,要注意的是保证石蜡油浸泡到瓜定以上,在石蜡油中浸泡一阵子之后,屈指不停的弹塑料管,让塑料管振动仔细观察石蜡油中的浮漂是否有气泡露出,如果有气泡冒出的话,说明此处就是硬伤所在的地方,把浮漂取出来再做处理。

5、如果没有气泡出现,说明浮漂可以用这种方法修复好,此时用准备好的细软铜丝把塑料管绑到暖气片上或者在暖气的侧面加热,这样浸泡三天左右,这个期间还要多观察是否小气泡出现。

6、浸泡了三天之后,把浮漂取出来用细软的布块轻轻的擦拭干净,往塑料泡沫上一插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降温并晾置十天以上。

7、过了十天之后把晾好的浮漂检测一番,配好铅坠放到水中检测修整的效果如何,一般情况下如果浮漂不是出现了硬伤,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修补,因为石蜡油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比重也很轻,修补浮漂之后对于浮漂的外观效果以及自身比重没有什么影响,大可放心。

注意:

在选用浮漂的时候要注意,最好使用优质的品牌浮漂,质量和做工工艺方面会有所保障,能够减少垂钓时出现的问题。

其实钓具装备中,钓竿和浮漂是比较关键的环节,是长期使用容易产生依赖的装备,使用的钓竿调性重量要符合个人使用习惯,尽量的爱护装备少出问题,不然会影响垂钓体验的。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浮漂吃水和子线缠绕的解决技巧


经常去野外垂钓的钓友会发现这么一个情况,刚开始调漂的时候还很精准,但是钓着钓着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浮漂开始吃水影响到鱼口,并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悬坠钓使用较细的子线时,很容易出现缠绕的现象,浮漂的走水和子线的缠绕给垂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里就说下相关的解决办法。

一、浮漂吃水方面

1、第一个可能就是浮漂在入水之前处于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中,而浮漂入水后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浮力下降进而影响到调目下降,很容易给人造成一个错觉浮漂吃谁了,尤其是使用去壳孔雀羽和芦苇这两种材质的浮漂,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很大。

2、所以浮漂的吃水现象并不会因为浮漂的材质高档就会不吃水,常用的巴尔衫木、芦苇和孔雀羽浮漂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吃水现象,所以在调钓的时候最好把浮漂先放入钓场的水中浸泡十分钟左右,让浮漂适应了水体温度后再进行调钓,这样调钓之后就能够有效避免温度方面的吃水现象了。

3、钓着钓着发现漂目和刚开始不一样就是浮漂吃水后浮力变小影响的,这个时候把铅皮去掉一部分就可以了,另外选用的浮漂尽量是优质的品牌浮漂,做工方面和质量方面会做的更好,有效减少吃水的现象发生。

4、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野外水底状况很复杂,抛投的时候如果偏左偏右或者偏前偏后都可能让钩饵落到坑洼处,或者抛投的时候时而满竿时而不满也会影响到调钓的精准度。

5、其实影响到浮漂的条件因素非常多,最主要的还是垂钓的地形方面,和竞技钓不同水底非常复杂,在半水中调钓好挂上饵之后的钓目比调目低是正常现象,只要每垂钓一段时间就对浮漂进行再次调钓,虽然麻烦但是保证了精确度。

6、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保证抛投的水平,让每次投竿钩饵落点集中,就不会让钩饵时而落到凸起的地方时而悬浮在坑洼中。

二、子线缠绕的现象

1、上鱼之后出现乱线是很常见也很令人郁闷的事情,很多钓友在中鱼之后就会瞬间紧张起来,急于把鱼儿提上岸,使用的力度不知不觉的就大了很多,其实正确的做法是中鱼之后要稳定住让鱼儿在水中游动耗费体力。

2、比如说在1米水深的水域中钓得一两的小鲫鱼时,要把鱼儿溜到鱼护处保证鱼体不再扭动就可以了,此时摘鱼就不会因为乱蹦乱跳导致子线缠绕了,当然这只是休闲钓的做法,如果在鱼情快的竞技钓中就另当别论了。

3、拉饵的时候也容易乱线,春钓鱼口比较弱,所以使用的子线很细,在拉饵的时候两条子线会扭到一起,如果不把子线捋顺的话,拉出来的饵料上钩会贴在下面的子线上,会影响到鱼儿吃钩进食,导致上鱼率下降。

4、这个时候最好把子线捋顺再拉饵,用手指把两股交缠的子线给划拉开放在饵盘上再拉饵效果就会好很多,如果缠线比较频繁的话,最好适当的把子线加粗一点,不太影响上鱼就可以了,毕竟多次缠线很是浪费时间。

5、搓饵的时候也容易乱线,不过这倒是好解决了很多,在装饵的时候可以先把下钩的饵料装上,接着再装上钩的饵料,在装上钩的时候松开下钩,上下两个钩自然就分开了,另外提醒一下饵料方面,野外水域中食物比较匮乏,鱼儿虽然对食物不是很挑剔,但是合理的调制饵料状态和味型,是提高上鱼率的保障。

注意:

垂钓比较考验一个人的细心和耐心,不管是上鱼好不好还是垂钓流程顺不顺畅都需要用心发现去解决的,只要善于分析灵活变通,没有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

野钓浮漂走水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浮漂走水是一种很常见的垂钓现象,它如同魔咒一样困扰着钓鱼人,让大家苦不堪言。若是一些有经验老钓客,自然在长久的垂钓过程中积累的充分的经验,但若是垂钓经验不丰富或者对这方面没有过多注意的钓友碰到这种情况真的是束手无策,即使是知道浮漂走水,也没有应对的技巧。下面,笔者总结了钓友分享的一些针对浮漂走水的钓法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浮漂走水的原因分析

1、我们在垂钓时候的调漂以及对线组钓具的设置只是建立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下调出的一个标准,但是在垂钓过程中受到流水,风向或者潮流等各种自然天气因素会破坏我们营造的平衡状态,浮漂水线会随着这些因素处于倾斜或者缓慢倾斜移动的状态,让原本调好的浮漂被水体吃掉部分或者全部,这种情况就是俗称的走水。

2、浮漂的走水程度受到水流风浪大小的影响,在拉饵钓或者钓钝的时候情况会好一些,浮漂的视目会在钓点的30平方厘米范围内,这时饵钩基本还在钓点的范围内,但是若是拉饵钓或者钓组调的很灵敏的话,浮漂受水流影响很大会带着钩饵偏离钓点,可以想象钩饵没有出现在预定的位置会对垂钓造成多大影响,做的窝子选的钓点都是白费。

二、如何确定浮漂走水

浮漂走水的现象需要排除一些特定的情况,比如在风平浪静的天气受外界因素小,很少出现走水情况,还有就是排除浮漂本身的质量问题,找过底的情况下以及水底不平有斜坡这种外在因素,若是你的钓组配置完全可以对抗垂钓环境对钓组浮漂的影响就算在风浪天气也不会出现走漂现象,所以浮漂走水的前提就是排除这些外在因素在有风浪流水的天气下垂钓会发生的情况,比如调4目数钓2目时,钩饵到钓位之后漂尖却慢慢与水面平衡,就算做出调整钓4目漂尖也会与水面持平,这就是浮漂走水了。

三、浮漂走水的应对办法

一般来说在平常可垂钓的天气出现浮漂走水的情况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若是在风浪过大水流过猛钓组难以承受的天气就无需反抗,这种天气根本不适合垂钓还会有危险可以直接回去等到风浪减小再钓。

1、钓钝

在风浪较大水流较急的环境水势作钓就要钓钝来应对,可以使用长脚,长尾,细身这种稳定性好抗风性强,吃铅量大的浮漂,同时调平水钓2目,主钓钝来应对浮漂走水。

2、钓大钝

使用浮力大的大漂,比重大的重坠,子线要短,钓底铅,调漂时漂尖缓慢入水,然后钓2-4目,主抓顿口或者黑漂的情况。

3、钓行程

这种钓法不考虑特定的钓组,可以使用拉饵钓,调3-4目钓1-2目,把钩饵抛到钓点的最上方的位置,随着水流漂动到最下方,让钓组在这个范围内走钓,主要是看浮漂入水站立后的加速上顶横移或者黑漂等漂相反应来确定是否鱼儿吃钩。

4、钓跑铅

仍然采用钓大钝的钓组,不过用通心活坠来代替铅皮座,然后用太空豆固定通心活坠再链接八字环,此时松开通心活坠调整距离与浮漂的视标长度相同就行。同样的漂尖缓慢入水钓2-4目,这种钓组在鱼儿吃钩时的漂相反应是黑漂,主抓实口。

5、统台钓

使用钓大钝的钓组,子线的长度可以调整在15CM左右,调平水之后,在下钩的子线上加上2-4目的铅重,然后把浮漂上推钓2-4目,这种钓组搭配采取传统钓与台钓的有机结合,钓钝抓适口鱼。

浮漂走水是野钓中常见的现象,但是水流动、风吹动也预示着水体中含氧量充足,鱼儿的活性也相对较高,鱼儿活跃程度高鱼口也非常好,渔获也相应会很丰富。采用合适的应对办法,就没必要回避浮漂走水。

浮漂有动作不上鱼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很多钓鱼人反映一个问题,就是浮漂有动作可是提竿就是不上鱼,造成这一原因的情况很多,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具体的情况:

1、鱼钩太大,导致鱼儿进食却吞不进去鱼钩,提竿经常空杆。解决方法:换小钩。

2、小鱼闹窝、抢食,有时饵料刚抛入水中,小杂鱼就开始抢食,直至鱼钩上的饵料吃完。解决办法:打重窝、换味型淡的饵料、将饵搓黏。

3、其他鱼种,俗话说钓鱼上虾,趁早搬家,意思呢是如果窝子里有虾,因为虾吃饵用钳子夹着,往它的巢穴拖拽,浮漂会出现很大的动作,一提杆,它就会松开,很多水域有虾、螃蟹、鲢鳙鱼,是很烦人的一件事,很难钓上来。解决办法:换钓位。

4、滑鱼假动作,黑坑易见,老滑鱼进入窝子后不会直接吃饵,它会一直在窝子里徘徊,鱼鳍和尾巴很容易扫到子线,造成浮漂的下顿,出现假口。解决办法:多放几口,用稍细的子线,减少鱼的警惕性。

5、水流,有水流的水域很难钓鱼,因为水流和主线有摩擦,增大主线受力,常出现于浮漂的动作为,缓慢下沉或缓慢上升。解决办法:把主线全部压入水中或换大漂重坠。

6、线组阻力,这一项也是黑坑最为常见,很多钓友抛杆后不检查主线,有时候主线会绕在浮漂座上,逗鱼时候会再散开,故而出现假动作,还有子线过长很容易缠绕,这就是很多人钓鱼明明调好漂,却出现浮漂时而三目时而两目的原因。解决办法:多检查主线、子线是否缠绕,抛竿后尽量轻微抖动一下鱼杆。

7、饵料松散,饵料过于松软,入水后,不规则的脱落,也会造成假的漂像,感觉像是有鱼吃饵,实则是饵料脱落,散炮除外。解决办法:饵料太松散可适量揉搓或者加入增加饵料粘度的商品饵。

8、鱼儿顶饵、挟饵,这种情况不多见,有些鱼种吃饵很特别,本人就遇见过一次,那次是钓武昌鱼,用的生猪肉,其中有一条鱼咬着鱼饵拖着浮漂游了半个坑,等到我提竿的时候却没鱼。解决办法:换小饵、活饵,适量逗鱼。

9、鱼饵过大、过硬,这个是很多钓友去黑坑经常犯的一个错误,他们为了偷懒把搓饵搓的很大,很硬,鱼儿即使吃了你一提竿钩尖很难刺中鱼嘴,这里有个真实的笑话,之前有个朋友去钓鱼,空军收场,到家把剩下的搓饵给狗吃,狗啃了半天没啃动......解决办法:一般钓鲤鱼饵料搓至比花生粒稍大即可,切勿偷懒图省事。

10、浮漂吃水,有时候浮漂上有露孔,肉眼很难发现,抛入钓点后一段时间后,浮漂还会缓慢下沉,很像大鱼吃饵,解决办法不建议修补,如果修补不均匀,灵敏度会大打折扣,所以还是换一只浮漂吧。

静态浮钓时浮漂下顿空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浮钓静态鱼讯通常出现在鱼变化泳层时。这时鱼不是乱口被动上浮,而是主动上浮,吃口并不特别多,饵下降到位一会儿鱼才开始吃饵。如果钩子不大,饵也合适,则造成下顿不中鱼的主要原因是调标太灵或泳层定位微微偏差。调标此时的定义既有可能包括通常的调钓目意义,也可能包括选标意思。

浮钓静态时,几乎不存在子线弯曲的可能。这时候,有必要对浮标下顿的成因进行详细地探究。简约来说,造成浮标下顿的原因是悬着的坠突然向下产生位移。在鱼吃饵方面,造成坠的这种向下位移只能有两种有效途径:

一、鱼从饵的斜上方或者是水平方向或略微斜下方把饵吸入口中,鱼上唇顶端顶住子线,而饵在口中继续向喉部深处方向位移。如此子线不断缩短,从而导致悬坠沉稳有力地向下位移。

二、鱼从饵所处水平面角度很大的斜下方吸饵,此时饵有一个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后方才进嘴的过程,在饵尚未进嘴前坠已经会稍慢向下位移。如果鱼吸饵的力量大,也会造成浮标很清晰的下顿。坠饵均悬浮时,鱼撞线或小鱼冲顶饵均不会造成浮标下顿,只会晃动。

在第一种情况中,如果浮标剩余浮力太大,或者钓组总重量太大,则鱼会感觉到反牵力造成的就饵异常程度太严重,很容易选择涮饵的习惯行为,结果导致下顿空竿;第二种情况很典型,通常是饵下降到位与鱼的泳层存在微小偏差,个体小的鱼率先仰头上行吸饵,浮标的表现为力度较轻但下沉幅度不见得小的快速下沉。由于标尾运动距离短,人的生理极限很难清楚区分其究竟是下沉还是下顿。倘若再遇上个体稍大的鱼如此仰吸,浮标的运动现象与下顿无异。

第二种情况,可以不改变钓组结构,也可以不调整灵敏度,而是改变中鱼鱼讯。

其有效中鱼鱼讯为下顿后紧跟着一沉。注意与连续下顿区分:连续下顿是鱼吸第一次不成功,停了一下接着第二次吸。一般第一次吸不成功就已经说明其能力有限,第二次吸也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浮钓静态鱼讯往往会产生连续2、3次下顿甚至有连续5、6次下顿而不能中鱼的情况;下顿紧跟着下沉是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其原理为:鱼仰吸导致饵向下并带动坠向下,饵到鱼口尚未进嘴时浮标已经产生下顿。鱼衔住饵,运动中的坠产生减速但不停止的运动状态,浮标运动状态准备改变;鱼接着吞饵,坠正在运动尚未停止时加速了一下,浮标已经准备好改变运动状态,顺势接着出现一沉。

第一种情况,必须改变调钓目与钓组结构。

钓目要进一步增加,如果钓目已经无法再增加,则换一支标尾更细的浮标。同时也应该减轻钓组总质量,换上小号比重小的细尾浮标调整好。这种调整对第二种情况也有改善作用。若第二种情况在下顿接着下沉也无法中鱼,则应当如此调整。并且第二种情况还有意想不到的调整方法:加粗主线,主要作用是延缓浮标反应速度,当然小号比重小的浮标也有部分这个功能。另类的方法是数一、二、三后优雅地起竿。

浮漂吃水的现象分析及修复方法


浮漂在水体中浸泡一段时间出现垂钓目数减少的现象,钓友们称之为浮漂吃水。浮漂吃水既是一种多发现象也是垂钓中的烦心事,更何况现在悬坠钓浮漂对浮力的敏感程度已经达到毫克级了。浮漂有真吃水、假吃水之分,吃水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以下结合多年用漂、修漂经验就此做一些简单介绍。

一、浮漂吃水现象的辨识

造成浮漂减目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浮漂确有瑕疵或受外因致损,一类是浮漂的膨胀与水体的膨胀不同步。前者造成的吃水是真吃水,后者则是假吃水。当水体表层受热膨胀、比重减少,而浮漂体积不变或随温度增加膨胀很小则排水体积基本不变时,必会因浮漂浮力减小造成减目的假吃水现象。当我们遇到浮漂吃水时,应先阴干浮漂,在温度和水况稳定的条件下泡漂检验,这时发现的重复性吃水现象才是真吃水。

由此想到浮漂自身的稳定性,从本质上说,浮漂和水体的膨胀或收缩变化最好一致或很接近,保持浮力不变或基本不变,既不减目也不涨目,这才是一只稳定性上乘的浮漂。

二、浮漂吃水分析及修复

漂体、漂尾和漂脚结合部、漂尾都可以发生吃水情况,以下按吃水现象发生多少为序分别分析和绍。

漂体吃水。这是发生量最多的一种情况,可分为硬伤和软伤两类现象。

硬伤:在漂体上形成一道或多道的径向或轴向裂纹,裂纹虽小但用放大镜仔细辨认仍可清晰见到。硬伤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明显吃水,硬壳体漂比软壳体漂容易产生硬伤,漂体强度不够、扬竿过猛、碰击以及存放不当形成的应力差等都可以造成硬伤。处理硬伤要先用针尖在裂纹两个边端扎上细孔防止裂纹扩展;用刀尖将裂纹划出V字形槽后,用少量502胶粘合即可。过大、过深、过多的裂纹都不宜再修补了。如大于漂周长的1/3的径向裂纹即使修好了也很容易旧病复发,应及时淘汰。

软伤:用肉眼难以观察到。漆料质量或工艺不好、漆层薄、长时间日晒水泡形成漆面细微龟裂是主要原因。软伤吃水往往呈现缓慢渐进的特点,如果底漆防水较好的话,吃水一两目后可自行停止。处理软伤较简单,用石蜡油浸泡24小时或打蜡后在一个温度更低的环境,如冰箱冷藏室放置一段时间擦净即可。

2、漂尾和漂脚结合部吃水。这两部分吃水并不少见,大都是硬伤造成的。与漂体的嵌合深度及牢固度、扬竿力度、漆层柔韧性密切相关,也有一些是长期存放在温度变化大或过于通风位置而造成瓜顶出现细小的裂纹的。

①漂尾结合部出现吃水现象(硬尾比软尾、长尾比短尾略多)。如果是漂尾根部受伤,只需用502胶薄薄堆粘一两次;若是瓜顶出现裂纹就需按上述修复裂纹的办法进行处理了。

②漂脚结合部吃水,往往都因为产生了径向或轴向裂纹。因这部分在使用中受力较大,修复后需要加固,会对浮漂性能有所影响。先用胶修堵裂纹,然后将大力马或多股尼龙线拆出单丝,逐圈缠绕并全部覆盖裂纹,最后用502固定。

3、漂尾吃水。这种现象比较少见,很难见到。

硬尾吃水。主要是采用了便宜低质的玻纤棒(据说进口与境内产品有2---3倍的价格差别)。这种玻纤维棒的颜色暗淡,纹路十分粗糙且荧光漆涂层极薄,一般吃水1目上下就稳定了。这类吃水没有很直观的检测方法,如果怀疑棒体吃水用质量好的荧光漆加涂一两次可基本消除。

4、软尾吃水。一是尾管本身有细小砂眼,二是尾管受到尖锐物如钩尖、树枝尖的撞击形成微孔。软尾吃水程度和眼孔位置紧密相关,可将软尾全部浸入石蜡油或净水中进行检验,如有细小气泡上浮,产生气泡处就是眼孔所在,擦干水分后用502一点即好。.

采用上述方法虽对浮漂吃水现象具有亡羊补牢作用,但审慎选购、熟悉性能、精心使用、定期保养、妥善存放才是长久用漂的上策。

野外钓鱼时浮漂吃水与子线缠绕如何解决


经常去野外垂钓的钓友会发现这么一个情况,刚开始调漂的时候还很精准,但是钓着钓着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浮漂开始吃水影响到鱼口,并且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悬坠钓使用较细的子线时,很容易出现缠绕的现象,浮漂的走水和子线的缠绕给垂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里就说下相关的解决办法。

一、浮漂吃水方面

1、第一个可能就是浮漂在入水之前处于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中,而浮漂入水后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浮力下降进而影响到调目下降,很容易给人造成一个错觉浮漂吃谁了,尤其是使用去壳孔雀羽和芦苇这两种材质的浮漂,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很大。

2、所以浮漂的吃水现象并不会因为浮漂的材质高档就会不吃水,常用的巴尔衫木、芦苇和孔雀羽浮漂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吃水现象,所以在调钓的时候最好把浮漂先放入钓场的水中浸泡十分钟左右,让浮漂适应了水体温度后再进行调钓,这样调钓之后就能够有效避免温度方面的吃水现象了。

3、钓着钓着发现漂目和刚开始不一样就是浮漂吃水后浮力变小影响的,这个时候把铅皮去掉一部分就可以了,另外选用的浮漂尽量是优质的品牌浮漂,做工方面和质量方面会做的更好,有效减少吃水的现象发生。

4、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野外水底状况很复杂,抛投的时候如果偏左偏右或者偏前偏后都可能让钩饵落到坑洼处,或者抛投的时候时而满竿时而不满也会影响到调钓的精准度。

5、其实影响到浮漂的条件因素非常多,最主要的还是垂钓的地形方面,和竞技钓不同水底非常复杂,在半水中调钓好挂上饵之后的钓目比调目低是正常现象,只要每垂钓一段时间就对浮漂进行再次调钓,虽然麻烦但是保证了精确度。

6、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保证抛投的水平,让每次投竿钩饵落点集中,就不会让钩饵时而落到凸起的地方时而悬浮在坑洼中,为了加强抛投的准确性和控杆的水准,选用的钓竿性能质量可以好一点,调性和操控性都要合适。

二、子线缠绕的现象

1、上鱼之后出现乱线是很常见也很令人郁闷的事情,很多钓友在中鱼之后就会瞬间紧张起来,急于把鱼儿提上岸,使用的力度不知不觉的就大了很多,其实正确的做法是中鱼之后要稳定住让鱼儿在水中游动耗费体力。

2、比如说在1米水深的水域中钓得一两的小鲫鱼时,要把鱼儿溜到鱼护处保证鱼体不再扭动就可以了,此时摘鱼就不会因为乱蹦乱跳导致子线缠绕了,当然这只是休闲钓的做法,如果在鱼情快的竞技钓中就另当别论了。

3、拉饵的时候也容易乱线,春钓鱼口比较弱,所以使用的子线很细,在拉饵的时候两条子线会扭到一起,如果不把子线捋顺的话,拉出来的饵料上钩会贴在下面的子线上,会影响到鱼儿吃钩进食,导致上鱼率下降。

4、这个时候最好把子线捋顺再拉饵,用手指把两股交缠的子线给划拉开放在饵盘上再拉饵效果就会好很多,如果缠线比较频繁的话,最好适当的把子线加粗一点,不太影响上鱼就可以了,毕竟多次缠线很是浪费时间,使用的钓线质量要好一点,优质钓线没有记忆力,弹性和韧性也好,能够相对减少缠线的几率。

5、搓饵的时候也容易乱线,不过这倒是好解决了很多,在装饵的时候可以先把下钩的饵料装上,接着再装上钩的饵料,在装上钩的时候松开下钩,上下两个钩自然就分开了,另外提醒一下饵料方面,野外水域中食物比较匮乏,鱼儿虽然对食物不是很挑剔,但是合理的调制饵料状态和味型,是提高上鱼率的保障。

总结

垂钓比较考验一个人的细心和耐心,不管是上鱼好不好还是垂钓流程顺不顺畅都需要用心发现去解决的,只要善于分析灵活变通,没有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

江河走水垂钓的解决方法图示


大自然的环境空气清新的是许多钓鱼人所向往的地点,但很多时候也会选择江河小溪中作钓,江河中的走水是个头痛的问题:

1)随水流飘动,信号不好掌握;

2)调灵敏走得更快,根本不适应江河钓;

3)用传统钓法(抛铅钓),虽稳住不走水了,但出现信号不明显,对吃食动作轻和滑鱼就很难看出有信号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几点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一、分析走水造成垂钓困难的原因

要稳住钓组采用跑铅钓法,水流会造成钓组不垂直,线组与铅坠形成折线,这些都是造成信号不明显的直接原因。

二、钓位选择

赞同很多钓友的经验,选江河的内弯处,水流相对较缓,水深适中的地方,减少调漂难度,增加垂钓的舒适度。

三、浮漂的选择

应选择短腰浮漂,长腰的增加阻力,线组弯曲更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小号的。

四、采用台钓线组加跑铅坠(关键)

先按台钓方法调整线组,不带勾调4目,然后加上最下面的铅坠,作用是:比跑铅钓法线组会更垂直一点,原因是有台钓线组的铅皮坠把线组拉直一点,再一点是如没有上面的铅皮坠的话,鱼吃食时通过跑线直接拉动浮漂,浮漂浮力越大信号越不明显,甚至没有反应,加上上面的铅皮后抵消了大部分浮漂浮力,动作信号要明显很多。不过要根据水流大小、水深等情况,对用漂、线组应作相应调整,从实践中总结出最佳搭配才是。

通过我的实践证明上述方法行之有效,以前从和中钓鲮鱼,知道有鲮鱼就是很难钓上来,特别是小鲮鱼根本上钓不着。原因是鲮鱼吃食动作轻,用传统钓法没有信号反应,鲮鱼是群居的,我用这个方法连续上10多条半斤左右的,过瘾!

这是本人的浅见,不敢强制于人,如有不对之处,多多指教

鱼不吃饵的4个解决方法


在垂钓时,不怕鱼儿抢食,就怕鱼儿不吃食。当我们在同样水域、钓位进行垂钓,可能昨天鱼获很高,但是今天却非常难以将鱼钓获。前后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而且也让我们非常的困扰。所以,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解决鱼不吃饵的4个技巧,仅供参考!

一、口癖很关键

鱼儿长期生活在一种环境里,这时在水情、季节变化、人为原因等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形成偏口的现象。

假如我们是在自然水域中进行垂钓,当发生没鱼咬钩的现象时,可以肯定是受到钓饵的影响,这时可以更换钓饵的味型试试。只要你所选用钓饵的味型能够吸引鱼饵咬钩,那么就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假如我们是在养鱼塘、池中垂钓时。这时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的这样的现象,由于鱼的种类、喂养方法各不相同,因此鱼儿偏口的现象也不相同。这时我们可以在饵料中添加少量的原塘颗粒饵,以便提高钓饵对鱼类吸引力,增加中鱼率。

二、泳层是基本保障

长时间不下雨、阴天这样气温过高、气压偏低等天气时,对鱼儿而言,都是让它们感到不舒服的。这是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水域中含氧量较低。这时鱼儿便会上浮至水表层或者水的中层、上层觅食、吸氧。这时在继续使用底钓法进行垂钓,可以说是无法获得高鱼获。

在晚秋时节的上午,尤其是前一天的夜间气温过低时。那么第二天就要在深水处或深水、浅水相交处进行垂钓,水位约1.5m为宜。在太阳升起来,气温开始上升时,在转换到浅水区进行垂钓。

但是在冬季进行垂钓时,一定要钓深水处、远水处、背风处。其实,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垂钓规律,只要我们了解并掌握这些垂钓规律,肯定会提高中鱼率。

三、以活应猾为良策

不管我们是在养鱼塘还是自然水域中进行垂钓,都会存在滑口鱼。在垂钓滑口鱼时,可以采用引逗法进行垂钓,就是指饵钩轻轻的移动,使鱼儿误认为是活饵,以便提高饵料对鱼类的诱惑力。而且在垂钓滑口鱼时,应使用小号钓钩,直径细的钓饵以及灵敏性高的鱼漂。

四、找准钓位是关键

想要挑选一个合适的钓位,就必须掌握鱼类生存的3个特点,分别是:1、觅食特点:鱼类天性贪恋钓饵,水域中哪些区域食物充足,鱼儿就会聚集哪块区域;2、趋氧特点:氧气充足时鱼类的活跃性强,含氧量少时鱼儿的活跃性将会降低。3、变温特点:鱼类具有趋温的特性,当季节、天气、气温变化无常时,会字法游动到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区域中。

子线缠绕的简易实用解决方法


钓鱼时子线缠绕,不仅影响钓鱼时上饵速度,更重要的是影响鱼吸饵,导致鱼获不近人意,从而影响心情。有人采取加太空豆加吸管等方法,为这小问题所困扰,有没有一种既简便又没有累赘效果佳的方法呢?

大家知道,子线于8字环连接处留有小尾巴,这个小尾巴是个小环,你所要做的就是把上钩穿过这小环(下钩也可以)。现在就试试,简单吧?

自认为好处是:

1)无需增加额外财力,物力。

2)不会加大水下目标。

3)不改变钓组自重。

4)操作灵活便利。

5)不损失原连接后的强度。

当然,台钓中双子线缠绕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为什么子线会缠绕,一般来说原因有以下这七种情况:

1)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缠绕

2)子线在脱鱼弯曲后缠绕

3)子线过份柔软引起的缠绕

4)钩门弯曲后的自转缠绕

5)绑钩时不注意带来的缠绕

6)操作不当引起的缠绕

7)鱼线的记忆性

知道以上七种引起缠绕的原因后,让我们来一一破解它。

1)什么样的子线为好的子线?

一般来说,子线应有一定量的延伸性,尽量表面不做涂层处理的为好,或者直接购买线盒上有子线标识的子线。而子线的柔软度决定这根子线是否较易弯曲,好的子线应是无记忆,较柔软的,一但稍有弯曲也会在钓了几竿后自然变直,此线代表是:名人钓线。

2)绑钩

选好钓线后就是绑钩,有些钓友在绑钩时,生怕钩线缠绕不紧,在缠线时用大力,使子线在抽动时由于延伸而弯曲受伤,也是引起子线缠绕的原因。

3)扬竿操作

扬竿也是作为引起子线缠绕问题的一大弊病,大部分钓友在中鱼后,迎接飞鱼时手接在铅坠处,而长长的子线在鱼跳动的情况下与脱钩器产生缠绕,滑出后子线已弯曲,这就是易缠绕的一大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飞鱼在身体右侧,右手接鱼时应接在子线上,离钩约十公分处,这样一个可以解决由于长子线带来控鱼的难题,离钩近了可控性更强,二是便于脱钩,当脱不下时,翻转手腕用大拇指压钩辅助。

4)钩子的选择

当然子线缠绕的问题不全在子线上,钩子的选择也是重要的原因,同样的钩子,厂家为了迎合容易中鱼和中鱼后不易脱钩的情况,而生产了一种钩尖弯曲的鱼钩。一种是钩尖内倾的钩,它对子线缠绕几乎无关,作用是中鱼后不易脱钩!如:伊始尼型。而影响缠绕最大的一种是钩尖往一侧方偏向的鱼钩,它在扬竿时产生的高速偏向旋转就会使子线缠绕,我们必须弃用它。

浮漂吃水的应对小技法


处理浮漂吃水的方法一般都是重新打漆, 这样比较复杂也可能改变浮漂外观和比重,针对由长时间日晒水泡形成漆面细微龟裂或工艺、漆料有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瑕疵所造成的浮漂发生吃水现象,我有一个比较有效的冬天处理浮漂吃水的小技法,介绍给工薪族钓友们参考。

工具:

放大镜、包装浮漂的大号塑料管、100毫升轻质石蜡油(医药店和医院都有)、502、软铜丝、大块塑料泡沫。

处理步骤:

1、阴干浮漂后,用放大镜对浮漂通体仔细观察,挑出有硬伤的;

2、将塑料管一个堵头从里面用502把2个通气孔点死,再将堵头插装到塑料管后用502密封周圈,确保不漏;

3、将浮漂放入塑料管后倒入石蜡油(细或软尾要用棉线和标尾通长的细竹签与标尾绑牢进行加固),用另一堵头顶住标尾将浮漂压入石蜡油浸泡, 石蜡油液面至少要保持在瓜顶以上; 浸泡一会儿后,用手指不停弹动塑料管,观察有无细小气泡上浮,如有,产生气泡处就是硬伤所在,应将浮漂立即取出另行处理;

4、用软铜丝箍住塑料管绑在暖气管或挂在暖气侧面加热浸泡三天, 浸泡期间要经常观察有无细小气泡浮在石蜡油液面上;

5、三天后取出浮漂用软布轻微擦干,插在塑料泡沫上放于背光通风处降温阴干10天以上;

6、阴干的浮漂要配铅试水检验处理效果。

只要浮漂没有硬伤,这方法可重复使用, 石蜡油化学性质稳定且比重较轻,对浮漂外观和比重没有不利影响。

双子线缠绕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双钩子线缠绕,实在令人烦恼。特别是在钓餐条时,双钩子线很容易打结,有时一天要换十多次子线,烦心!

一、双子线缠绕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看来看看大概是原因有这些:

1.用杆过硬或提杆幅度大

在未中鱼的情况下,鱼钩借助提杆的惯性向上弹起,很容易造成子线缠绕和打结。

2.铅皮卷的不均匀

卷铅皮时松紧不一,特别是微调加入的小铅皮过大,造成一边鼓起,提竿时在水中打转,铅皮座快速旋转造成子线缠绕。

3.脱鱼的手法问题

使用脱钩器刮鱼时,动作拖拉,连同子线也刮在脱钩器上去压线翻钩,损伤子线而造成缠绕。

4.抛竿的时的动作和出线问题

要抬起胳膊,动作协调,不用猛力。

5.抛竿时没理好子线

应该理好,抓住其中一根挥竿抛出去,拉饵时不要把双线和钩子拉在一起,我经常见许多朋友拉一起,容易乱还挡口影响上鱼。

可能还有许多原因........

二、如何解决缠绕的问题? 请看下文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试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三年前,我受扁担钩的启示,试用了加太空豆的办法,结果很好用,双飞的机率大大提高。三年来几乎子线没打过结,换子线都是钩钝了才换。

钓鱼鱼竿挂钩挂底的解决方法


鱼竿挂钩是钓鱼时经常发生的事情,它分为2种情况,一种挂在水里,一种挂在树枝上或者电线上。那么鱼竿挂钩要怎么解决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遇到鱼竿挂钩挂底的解决方法吧。

一、水底挂钩

挂在水里,不论是海杆或手杆都可能挂底,发现挂底以后可先把鱼竿放下待一会儿,有的时候鱼钩会自己脱开,如脱不开,可把鱼竿逐节收回,用力拉线,使脑线断掉,这样做可保护鱼竿和主线,换上新鱼钩就可钓鱼了。

如果是钓大鱼的配置,就很难拉断,可顺着鱼线扎个猛子,在水底把钩子摘开。这样做不会搅乱窝子,有时还会有奇迹发生,浑水会引来更多的鱼。

不建议抖动鱼竿,这样做一是很少见效,二是有可能把鱼竿抖断。有位钓友的一只4.5米手杆就是这样断的。而且好不容易抖出来,又有可能会挂在树上,导致前功尽弃。

二、挂在高处

鱼线经常挂在高处,不是树上就是电线上,挂在树上是最理想的,因为它没有电,不会发生太大的危险,如果老板有带钩的大杆子,借来把树杈拉断就行了。如果没有杆子,就要逐节收鱼竿,然后拉鱼线,把线拉断就行了,然后换上备用线就可接着钓鱼了。

千万注意,拉线时一定要带上有帽沿的帽子,低下头以保护眼睛,还要用毛巾包住手,以防铅坠和鱼钩弹下时伤人。

如果挂在电线上,不论是否有电,千万不要拉钓线,以防电线短路或被拉断,防止发生生命危险。可用一只玻璃钢的鱼杆,去掉前三节,装上一个烟头,把鱼线烫断,取回鱼钩和鱼漂。在这里抖动鱼竿是没有用的,只会越抖越乱。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受损浮漂吃水的解决方法》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