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方法技巧。

浮钓静态鱼讯通常出现在鱼变化泳层时。这时鱼不是乱口被动上浮,而是主动上浮,吃口并不特别多,饵下降到位一会儿鱼才开始吃饵。如果钩子不大,饵也合适,则造成下顿不中鱼的主要原因是调标太灵或泳层定位微微偏差。调标此时的定义既有可能包括通常的调钓目意义,也可能包括选标意思。

浮钓静态时,几乎不存在子线弯曲的可能。这时候,有必要对浮标下顿的成因进行详细地探究。简约来说,造成浮标下顿的原因是悬着的坠突然向下产生位移。在鱼吃饵方面,造成坠的这种向下位移只能有两种有效途径:

一、鱼从饵的斜上方或者是水平方向或略微斜下方把饵吸入口中,鱼上唇顶端顶住子线,而饵在口中继续向喉部深处方向位移。如此子线不断缩短,从而导致悬坠沉稳有力地向下位移。

二、鱼从饵所处水平面角度很大的斜下方吸饵,此时饵有一个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后方才进嘴的过程,在饵尚未进嘴前坠已经会稍慢向下位移。如果鱼吸饵的力量大,也会造成浮标很清晰的下顿。坠饵均悬浮时,鱼撞线或小鱼冲顶饵均不会造成浮标下顿,只会晃动。

在第一种情况中,如果浮标剩余浮力太大,或者钓组总重量太大,则鱼会感觉到反牵力造成的就饵异常程度太严重,很容易选择涮饵的习惯行为,结果导致下顿空竿;第二种情况很典型,通常是饵下降到位与鱼的泳层存在微小偏差,个体小的鱼率先仰头上行吸饵,浮标的表现为力度较轻但下沉幅度不见得小的快速下沉。由于标尾运动距离短,人的生理极限很难清楚区分其究竟是下沉还是下顿。倘若再遇上个体稍大的鱼如此仰吸,浮标的运动现象与下顿无异。

第二种情况,可以不改变钓组结构,也可以不调整灵敏度,而是改变中鱼鱼讯。

其有效中鱼鱼讯为下顿后紧跟着一沉。注意与连续下顿区分:连续下顿是鱼吸第一次不成功,停了一下接着第二次吸。一般第一次吸不成功就已经说明其能力有限,第二次吸也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浮钓静态鱼讯往往会产生连续2、3次下顿甚至有连续5、6次下顿而不能中鱼的情况;下顿紧跟着下沉是一气呵成,中间没有停顿,其原理为:鱼仰吸导致饵向下并带动坠向下,饵到鱼口尚未进嘴时浮标已经产生下顿。鱼衔住饵,运动中的坠产生减速但不停止的运动状态,浮标运动状态准备改变;鱼接着吞饵,坠正在运动尚未停止时加速了一下,浮标已经准备好改变运动状态,顺势接着出现一沉。

第一种情况,必须改变调钓目与钓组结构。

钓目要进一步增加,如果钓目已经无法再增加,则换一支标尾更细的浮标。同时也应该减轻钓组总质量,换上小号比重小的细尾浮标调整好。这种调整对第二种情况也有改善作用。若第二种情况在下顿接着下沉也无法中鱼,则应当如此调整。并且第二种情况还有意想不到的调整方法:加粗主线,主要作用是延缓浮标反应速度,当然小号比重小的浮标也有部分这个功能。另类的方法是数一、二、三后优雅地起竿。

钓鱼技巧扩展阅读

野钓浮漂走水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浮漂走水是一种很常见的垂钓现象,它如同魔咒一样困扰着钓鱼人,让大家苦不堪言。若是一些有经验老钓客,自然在长久的垂钓过程中积累的充分的经验,但若是垂钓经验不丰富或者对这方面没有过多注意的钓友碰到这种情况真的是束手无策,即使是知道浮漂走水,也没有应对的技巧。下面,笔者总结了钓友分享的一些针对浮漂走水的钓法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浮漂走水的原因分析

1、我们在垂钓时候的调漂以及对线组钓具的设置只是建立在相对静止的环境下调出的一个标准,但是在垂钓过程中受到流水,风向或者潮流等各种自然天气因素会破坏我们营造的平衡状态,浮漂水线会随着这些因素处于倾斜或者缓慢倾斜移动的状态,让原本调好的浮漂被水体吃掉部分或者全部,这种情况就是俗称的走水。

2、浮漂的走水程度受到水流风浪大小的影响,在拉饵钓或者钓钝的时候情况会好一些,浮漂的视目会在钓点的30平方厘米范围内,这时饵钩基本还在钓点的范围内,但是若是拉饵钓或者钓组调的很灵敏的话,浮漂受水流影响很大会带着钩饵偏离钓点,可以想象钩饵没有出现在预定的位置会对垂钓造成多大影响,做的窝子选的钓点都是白费。

二、如何确定浮漂走水

浮漂走水的现象需要排除一些特定的情况,比如在风平浪静的天气受外界因素小,很少出现走水情况,还有就是排除浮漂本身的质量问题,找过底的情况下以及水底不平有斜坡这种外在因素,若是你的钓组配置完全可以对抗垂钓环境对钓组浮漂的影响就算在风浪天气也不会出现走漂现象,所以浮漂走水的前提就是排除这些外在因素在有风浪流水的天气下垂钓会发生的情况,比如调4目数钓2目时,钩饵到钓位之后漂尖却慢慢与水面平衡,就算做出调整钓4目漂尖也会与水面持平,这就是浮漂走水了。

三、浮漂走水的应对办法

一般来说在平常可垂钓的天气出现浮漂走水的情况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若是在风浪过大水流过猛钓组难以承受的天气就无需反抗,这种天气根本不适合垂钓还会有危险可以直接回去等到风浪减小再钓。

1、钓钝

在风浪较大水流较急的环境水势作钓就要钓钝来应对,可以使用长脚,长尾,细身这种稳定性好抗风性强,吃铅量大的浮漂,同时调平水钓2目,主钓钝来应对浮漂走水。

2、钓大钝

使用浮力大的大漂,比重大的重坠,子线要短,钓底铅,调漂时漂尖缓慢入水,然后钓2-4目,主抓顿口或者黑漂的情况。

3、钓行程

这种钓法不考虑特定的钓组,可以使用拉饵钓,调3-4目钓1-2目,把钩饵抛到钓点的最上方的位置,随着水流漂动到最下方,让钓组在这个范围内走钓,主要是看浮漂入水站立后的加速上顶横移或者黑漂等漂相反应来确定是否鱼儿吃钩。

4、钓跑铅

仍然采用钓大钝的钓组,不过用通心活坠来代替铅皮座,然后用太空豆固定通心活坠再链接八字环,此时松开通心活坠调整距离与浮漂的视标长度相同就行。同样的漂尖缓慢入水钓2-4目,这种钓组在鱼儿吃钩时的漂相反应是黑漂,主抓实口。

5、统台钓

使用钓大钝的钓组,子线的长度可以调整在15CM左右,调平水之后,在下钩的子线上加上2-4目的铅重,然后把浮漂上推钓2-4目,这种钓组搭配采取传统钓与台钓的有机结合,钓钝抓适口鱼。

浮漂走水是野钓中常见的现象,但是水流动、风吹动也预示着水体中含氧量充足,鱼儿的活性也相对较高,鱼儿活跃程度高鱼口也非常好,渔获也相应会很丰富。采用合适的应对办法,就没必要回避浮漂走水。

野钓浮漂吃水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


经常去野外垂钓(钓底)的朋友都知道,在调漂过程中,常出现开始调漂时好象还可以,经过半小时或者1小时候,出现鱼漂吃水现象,这里给大家分析几种原因:

一、浮漂入水前在空气中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温度里

入水后水温低,浮漂受冷收缩,排水量减小,浮力下降造成调目下降,这时给人感觉就是浮漂吃水了,而去壳孔雀羽浮漂和芦苇浮漂中间比较蓬松受热胀冷缩的影响格外大,所以即使是此材质的高档浮漂也会吃水。巴尔沙木、芦苇、孔雀羽漂,都存在一定的吃水现象,所以在开始调漂前,先将漂在水里侵泡10分钟,然后开始调漂,这样漂才相对稳定。

二、铅皮太重

刚刚调漂时不这样,用一段时间成这样,是浮漂吃水浮力变小了,剪掉一些铅皮就好了。

三、底不平是斜坡

前一点和后一点,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再就是抛竿有时满杆,有时打不满。

野钓影响浮标的因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还是垂钓区域的地形影响的,野钓毕竟不比竞技池,底部是凹凸不平的,所以调好的浮标经常变化,在半水调好浮标后,上饵下落钓目低于调母都属于正常的,如果真要解决的话,一是每隔一定时间,对漂进行再次微调,二是多练习练习抛竿,能做到百分百的定点抛投,这样就解决了漂本身的吃水现象了。

找底时出现离底或过底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垂钓过程中,找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所以说它重要,就是因为底找的好坏也是决定鱼获多少的关键所在。如何找底的文章已经枚不胜举,也各有千秋。而许多钓友在实际垂钓过程中,不论用何种方法找的底,对于是否找到了实底却很少探究。

殊不知底找的好坏却逐渐成为钓友们在实际垂钓过程中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下面我就找底时易出现的状况谈一些浅见,权当一个善意的提示吧。不足、谬论之处还望钓友们斧正一二。

一、找底出现离底和过底

1)离底原因

离底现象多是由于调配不当、水面(底)杂质(物)(如灰尘、浮萍、水草、异物等)、饵料的轻重不均、钓组的变更(如大钩换小钩、子线减型用细)等原因造成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说它必然是指,有时候钓友们刻意的追求擦底、灵敏而造成钩饵离底(排除有意钓离底)。这种情况在休闲钓、野钓中出现的几率很小,但是在竞技钓中却是一个普遍现象。垂钓过程中若出现经常走漂、小动作多且讯口无鱼、下钩上鱼率高等情况时,说明钩饵可能离底了,应适当上移浮标加以应对即可。

2)过底现象

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概念混淆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垂钓过程中经常出现和遇到的问题。说它容易混淆是因为过底与子线弯曲属不同的概念。过底是虚底客观事实;子线弯曲是实底主观臆向。换句话说就是过底是无意为之;子线弯曲是有意或过失所致。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钓友们一定要分清!

我们平时无论用何种调标方式,一旦调好调目,接下来的工作恐怕就是找底了。每个人找底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或挂铅皮、橡皮球,或直接搓饵而由此所找到的底,只能算是粗底,是我们施钓前所必须完成的工作;是一种参考。这时所调出的钓目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可能是一种过底钓目。

过底是指钩饵所在水底的位置可能不是实底鱼儿实际觅食的底层,而是在实底之下。换句话说,就是钩饵可能陷于泥、浆之中或被物体遮挡、掩盖而不易被鱼发现或吞食。导致过底多是因为水底的水草、乱石、杂物过多(钩饵易滑落缝隙之中而被隐藏、遮盖)、水底的泥浆层厚重(钩饵易陷埋其中)等原因所致。

而水底的泥、浆层太厚是钓友们在实际垂钓中经常遇到和易被困扰的问题。这种情况多出现于泥底、开杆坑、肥水塘那是由于水底的肤泥被水稀释以及水底的有机质和饵料残留物被微生物的分解,会在水底形成一层浑浊的絮状浆层。

这种浆层虽说也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对于钩饵来说还是略显微弱了些,经常导致钩饵被埋于浆层之下,又因为鱼的觅食活动几乎都是在此浆层之上,所以,我们会经常遇到窝子里鱼星四起却无鱼问钩,稍加引逗既有斩获的现象。这就说明你很可能过底了实际的底应该是浆层的表面。

二、解决方法

(1)、下移浮标或减少铅重(剪掉少量铅皮)

此法是利用浮标的浮力把钩饵强制提升到浆层表面,但浆层的厚度是未知的,所以附标下移多少(或铅重剪掉多少)合适就比较难于掌握。需反复实践,容易钩饵离底。

(2)、更换浮标

就是在不改变钓组、铅重的情况下,换上一支浮力大些的浮标,并挂双饵半水观察并记住所露目数假设为3目;找底时,把钓目调为3.5目(即钓3.5目,类似带双饵调标调N钓N+0.5)。此法虽较为方便,担新换的浮标浸水(吃水)时间不够,须在垂钓一段时间(约40分钟)后进行校标,重新验看双饵、半水标露几目,以便重新调整钓目。因此我多在饵料的比重较大且手头又没有合适的小比重饵料更换的情况下采用此法应急。

(3)、利用打窝器铺底

也就是通过打窝器把粗颗粒、碎砂石等送到钓点,在水底人为的铺出一块亮底。此法多用于大水面、野钓 先施以重窝,再定点垂钓。

(4)、改变饵料的比重

此法就是充分利用饵料自身松散、质轻的特点,使钩饵浮或半浮于浆层表面以达到引鱼、钓鱼的目的。这种方法应变速度较快,效果也不错。如果把它与下移浮标的方法结合使用,会更加理想。这也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对付浆层过底的手段。

综上所述,找底是一个要技术的慢活儿!钓友们千万不要急着钓鱼而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俗话说一年学钓,三年调漂,五年找底,十年开饵。由此不难看出:找底是钓鱼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既不能离底,也不能过底,只有找到实底建立基础、明确根本,再根据实际的鱼情、鱼讯适时应变、按需调整,才能真正体会到垂钓过程中那最最诱人的中鱼的快意,遛鱼的洒脱。

浮漂有动作不上鱼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很多钓鱼人反映一个问题,就是浮漂有动作可是提竿就是不上鱼,造成这一原因的情况很多,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具体的情况:

1、鱼钩太大,导致鱼儿进食却吞不进去鱼钩,提竿经常空杆。解决方法:换小钩。

2、小鱼闹窝、抢食,有时饵料刚抛入水中,小杂鱼就开始抢食,直至鱼钩上的饵料吃完。解决办法:打重窝、换味型淡的饵料、将饵搓黏。

3、其他鱼种,俗话说钓鱼上虾,趁早搬家,意思呢是如果窝子里有虾,因为虾吃饵用钳子夹着,往它的巢穴拖拽,浮漂会出现很大的动作,一提杆,它就会松开,很多水域有虾、螃蟹、鲢鳙鱼,是很烦人的一件事,很难钓上来。解决办法:换钓位。

4、滑鱼假动作,黑坑易见,老滑鱼进入窝子后不会直接吃饵,它会一直在窝子里徘徊,鱼鳍和尾巴很容易扫到子线,造成浮漂的下顿,出现假口。解决办法:多放几口,用稍细的子线,减少鱼的警惕性。

5、水流,有水流的水域很难钓鱼,因为水流和主线有摩擦,增大主线受力,常出现于浮漂的动作为,缓慢下沉或缓慢上升。解决办法:把主线全部压入水中或换大漂重坠。

6、线组阻力,这一项也是黑坑最为常见,很多钓友抛杆后不检查主线,有时候主线会绕在浮漂座上,逗鱼时候会再散开,故而出现假动作,还有子线过长很容易缠绕,这就是很多人钓鱼明明调好漂,却出现浮漂时而三目时而两目的原因。解决办法:多检查主线、子线是否缠绕,抛竿后尽量轻微抖动一下鱼杆。

7、饵料松散,饵料过于松软,入水后,不规则的脱落,也会造成假的漂像,感觉像是有鱼吃饵,实则是饵料脱落,散炮除外。解决办法:饵料太松散可适量揉搓或者加入增加饵料粘度的商品饵。

8、鱼儿顶饵、挟饵,这种情况不多见,有些鱼种吃饵很特别,本人就遇见过一次,那次是钓武昌鱼,用的生猪肉,其中有一条鱼咬着鱼饵拖着浮漂游了半个坑,等到我提竿的时候却没鱼。解决办法:换小饵、活饵,适量逗鱼。

9、鱼饵过大、过硬,这个是很多钓友去黑坑经常犯的一个错误,他们为了偷懒把搓饵搓的很大,很硬,鱼儿即使吃了你一提竿钩尖很难刺中鱼嘴,这里有个真实的笑话,之前有个朋友去钓鱼,空军收场,到家把剩下的搓饵给狗吃,狗啃了半天没啃动......解决办法:一般钓鲤鱼饵料搓至比花生粒稍大即可,切勿偷懒图省事。

10、浮漂吃水,有时候浮漂上有露孔,肉眼很难发现,抛入钓点后一段时间后,浮漂还会缓慢下沉,很像大鱼吃饵,解决办法不建议修补,如果修补不均匀,灵敏度会大打折扣,所以还是换一只浮漂吧。

受损浮漂吃水的解决方法


多次垂钓之后,不管是钓竿钓线或者是其它钓具装备都会有些许的损坏,这些损坏有的不会影响到垂钓,但是有的则会有不小的影响,比如说这里说的浮漂吃水情况,受到风吹日晒水浸泡之后,浮漂外层的油漆就会剥裂,自身重量就会发生变化,影响到调钓的精准,浮漂吃水是一个难以避免的情况,本文就说下浮漂吃水后解决的办法。

先说下普遍做法的不足之处,很多钓友在浮漂吃水之后就会为浮漂重新打漆,这种做法比较的麻烦并且如果打漆的时候没操作好也容易改变浮漂本身的重量,对于受到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水浸泡而形成的漆面龟裂,出现的瑕疵而导致浮漂吃水这种情况,其实有更好的处理技巧。

工具准备

准备好一个放大镜、包装浮漂的大号塑料管、在医院或者药店购买100毫升的轻质石蜡油,以及502胶水、软铜丝和大块的塑料泡沫。

处理的步骤方法

1、把浮漂放到阴凉的地方晾干,然后拿着放大镜对浮漂的整个漂身进行仔细的检查,找出有损伤裂纹之类的地方。

2、把塑料管一个堵头从里边使用502胶水把两个通气孔给堵死,再把堵头插装到塑料管后,用502胶水在周圈涂抹均匀,不要有空隙,确保不漏。

3、塑料管密封好之后,把浮漂放入塑料管中,再往塑料管中倒入石蜡油,如果修补的是细尾或者软尾的浮漂,最好使用棉线,再准备一个和标尾一样长的竹签,绑到漂尾上加固。

4、使用另一个堵头顶住漂尾,让浮漂整个淹没在石蜡油中浸泡,要注意的是保证石蜡油浸泡到瓜定以上,在石蜡油中浸泡一阵子之后,屈指不停的弹塑料管,让塑料管振动仔细观察石蜡油中的浮漂是否有气泡露出,如果有气泡冒出的话,说明此处就是硬伤所在的地方,把浮漂取出来再做处理。

5、如果没有气泡出现,说明浮漂可以用这种方法修复好,此时用准备好的细软铜丝把塑料管绑到暖气片上或者在暖气的侧面加热,这样浸泡三天左右,这个期间还要多观察是否小气泡出现。

6、浸泡了三天之后,把浮漂取出来用细软的布块轻轻的擦拭干净,往塑料泡沫上一插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降温并晾置十天以上。

7、过了十天之后把晾好的浮漂检测一番,配好铅坠放到水中检测修整的效果如何,一般情况下如果浮漂不是出现了硬伤,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修补,因为石蜡油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比重也很轻,修补浮漂之后对于浮漂的外观效果以及自身比重没有什么影响,大可放心。

注意:

在选用浮漂的时候要注意,最好使用优质的品牌浮漂,质量和做工工艺方面会有所保障,能够减少垂钓时出现的问题。

其实钓具装备中,钓竿和浮漂是比较关键的环节,是长期使用容易产生依赖的装备,使用的钓竿调性重量要符合个人使用习惯,尽量的爱护装备少出问题,不然会影响垂钓体验的。

台钓空竿原因及如何避免空竿的方法


手竿台钓过程中,许多人将空军的原因归咎于饵料不好,不理想的原因,其实饵料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看信号。为什么呢?

因为钓鱼讲究的是扑捉瞬间的动作,那么要怎样才能有信号而有能够扑捉的到呢?那就不能不说线组的事情了。台钓手竿,主线与子线的搭配非常讲究的。比如线的质量,有的沉水,有的不但不沉水反而还是半漂浮着的,这也是影响信号的原因,而子线就相当于人的末梢神经手指头和脚趾一样都是传递信息源最敏感的地方,假如钓鲫鱼如果用粗的1.5的线做子线,那么不管你主线是多粗的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鱼进食是用吸的而不是用吃的更不是用咬的,子线太粗加上饵料比重过于重了。

那么小体型的鲫鱼是吸不动饵的,越是吸不动它就会越想吸,往往这个时候的情况就产生了错误的信号源了,很多刚刚学习钓鱼的钓友误认为是有口了赶紧提竿,结果往往空竿没鱼,因为鱼在下面吸,但是它不容易吸进嘴巴里面去,总是吸到一点又吐出来了,其实不是吐,而是它就像人的呼吸一样吸气出气,还没有等到吸进嘴巴里面就必须就像换气一样的转换了,所以饵还没有进入嘴巴,只是往前动了一点,这个时候很多钓友就认为是鱼口而提竿了,结果当然就是空竿了。

线组粗、加上水的阻力,如此小的一点动作还没有来得及传递到漂就已经被粗线的硬度和水的阻力给化解掉了,哪里还有信号源传递到漂呢。所以手竿台钓的关键不是在饵料,而是线组搭配,自己出行之前就应该考虑自己所想钓的对象鱼的体型去选择相对应、合适的线组,比如:钓鲫鱼应该选择0.3的到0.6的子线;06到1.2的主线来进行搭配。

线组的搭配选择对了效果完全不同的。其次才是调漂,漂也要根据对象鱼的体型去选择合适的漂,漂选的好调几钓几多一点点少一点点并不影响多大,当然影响肯定是有点的了。最后才是饵料的问题。

一款饵料在开饵的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必须注意掌握好状态才行的,什么叫饵料的状态呢?状态指的是饵的比重要轻(重了鱼不容易吸动),再加上饵的雾化效果要好,雾化效果不好留不住鱼的。所以,我个人长期的钓鱼经验总结,钓鱼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手竿台钓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

1、线组搭配

线组搭配必须针对对象鱼的个体大小而去选择质量相对应线组的粗细,而鱼钩尽量选择材质好又细又轻的,钩形钩尖向内的鱼钩。

2、调漂

针对对象鱼个体大小以及它的生活习性去选择漂,因为各种对象鱼的吃口是不相同的,调漂应该是先找底后固定太空豆定位然后开始调漂,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调几钓几。

3、开饵

针对对象鱼 选择好相对应的饵料以后,按照比例配好,先干粉搅拌均匀,然后根据饵水的比例将水倒入开饵的容器里面,叉开五个手指头快速搅拌饵料,搅拌均匀以后扒在容器一边等待所有了。开好的饵一般在5分钟以后使用效果更好,因为这时饵的状态已经是发酵的最好的状态了。一款饵开出来好的是非常柔软的一种感觉,这种状态比重轻,雾化效果好。台钓只要具备这些条件就很容易收获更多的鱼获了。

补充:

手竿钓鱼,首先是需要考虑到有没有信号,信号多不多?信号多了当然鱼获也就多了,那人必然就有兴趣了,对吧?很多钓鱼却不是这样去总结经验的,因为他们考虑的是好不容易有口了当然是用粗的线好了,防止断线跑鱼,可惜他们没有考虑到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线组方面我说的信号的问题了,两个人在什么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我用我说的细而质量好的线组跟粗线线组的人一起钓鱼。

因为我的线组搭配的好信号自然就比粗线组的人多了,而粗线组的因为我说的这些原因还在等待鱼的死口(鱼开口时的大动作)。我这边10个信号我就算让它跑一半也就是5条,粗线组那边可能最多也就是3个口的信号,甚至还没有呢。就算有3口并且都算你钓上来,我已经5条了,你才3条,还是差了一些啊。

这样说明什么呢?就是说考虑的是有没有信号和信号多不多的问题,搭配好的线组信号无需怀疑是肯定多的,而担心线组细了怕跑鱼而使用粗线组的钓友还是不要考虑跑不跑鱼了,你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信号让你钓到鱼,然后你才能考虑跑不跑的问题。

钓鱼时,没鱼口的5个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钓鱼时,遇到什么问题最为棘手呢?没有鱼口!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那为什么没有口呢?根据经验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饵料的选择不合适,现在钓鱼饵料品种繁多,各种味道都有,针对各种鱼情的饵料也琳琅满目,但是这些饵料并不是所有鱼都喜欢吃的,有些鱼是喜欢活饵,有些鱼喜欢腥一点饵料,有一些鱼喜欢草香味的饵料,所以需要你根据鱼的口味来选择饵料。

第二、钓位的选择不合适,可能这个钓位附近没有鱼,又或者是水底有水草,你打的窝料不能沉底,无法起到诱鱼打窝的效果。

第三、鱼窝附近可能有大型鱼或者攻击性的鱼,你的所想钓的鱼不敢进鱼窝。这个举个例子,你打了一个窝料,但是不巧的是在你打窝的附近有一条黑鱼,那其他鱼种可能就不敢靠近你的窝料,毕竟在危险面前,什么物种都是先保命的。所以这也就可能导致垂钓过程中没口。

第四、提竿太早或者太晚,抓不到鱼口,这个跟你对漂相的了解有关,也跟你你调漂的灵敏度有关,在浮漂给出信号的时候,需要准确的判断是否是鱼咬钩了,否则看到信号就提竿极有可能不中鱼,给你总成一种鱼不咬钩的错觉。

第五、可能跟垂钓场所的是否有人电鱼网鱼有关。如果这片水域在你垂钓的时间附近,比如前两天有人电过鱼或者用网网过鱼,给水中的鱼群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那可能会导致鱼群离开原有的鱼窝,去寻找新的鱼窝,这个跟第二个原因差不多,极有可能这片水域里就没有鱼了。

那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先判断垂钓的水域里面是否有鱼,这个可以通过询问附近的钓友或者居住在附近的人,也可以通过一些设备来探测是否有鱼,比如探鱼器等。如果没有鱼,就需要重现寻找钓鱼的地方了。

如果确定了水域里是有鱼的,但却没口,可以双钩采用不同的饵料,看哪种饵料能上鱼,找对鱼的口味。

如果还是不行,就可以那可能就是鱼窝里有凶猛的鱼,导致其他鱼群不敢进鱼窝,或者不敢靠近鱼窝,才是可以将鱼钩放到鱼窝外面去试钓一下,如果有鱼上钩,就可以继续垂钓,如果没有鱼上钩,可以更换钓鱼的地点,当然也可以把当前的鱼窝毁掉重新打窝。

以上几点就是在钓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没有鱼口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的可以互相交流。

流水区域垂钓走水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流水区有着静水区难以企及的优势,高度的氧气吸引了大多数鱼类,成为了水中的鱼类乐园。

同时,流水区内易走水已经成为诸多钓友的常识,因为走水问题,不少钓友宁愿选择静水中慢慢垂钓,也不愿意涉足流水区,流水区的高难度可谓声名在外。今天,本篇文章专为攻克,难题克服流水走偏问题。

走水分析

流水区垂钓时,走水是常见问题,浮漂跟随水流漂动,漂相不稳,信号难以掌握。若是换为传统钓钓法,走水问题稍有减弱,但信号又会被大幅度缩减,垂钓难度同样增大。

流水区走水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水流速度,垂钓时,走水最根本原因是钓组重量和水流速度不匹配。尤其是高速水流区域内,钓组调整再多,同样会走水,最合适的策略是换个钓位,不要贪恋流水的优势。

钓组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浮漂和铅坠,铅坠重量不够,浮漂浮力过大,都会加重浮漂的位移现象,所以多数情况下,抑制走水常靠加大铅重,降低浮漂漂号为主。

还有一个原因少有人注意,就是钓竿的角度和硬度问题。水流速度和角度有着固定的倾向性,合理的钓竿角度,可以将钓竿本身的弯曲角度和鱼线与水面之间的弯曲角度抵消掉一部分,减弱走水可能。作为钓线的一部分,风线越短,受力越大,走水就能大幅度降低。

针对性三招

第一招:更换短腰小号浮漂,加粗主线线径,增加铅皮重量。短腰浮漂受力小,遭受水流冲击力小,而且漂号越小,受力越小;线径越粗,扛水能力越强,不易被推动;铅皮越重,越不容易被冲走。这是应对走水问题最常见的几点处理手段,在水流速度较缓时,仅此手段就可以延缓走水现象。

第二招:弯道垂钓。除湖库水塘的进出水口外,流水区多集中在江河之中。江河水域的钓位选择,最好选择弯道处,尤其是河道内弯。这个位置有着一定的折叠,水流在这里流速受到阻碍,水流速度有所降低,走水可能性大幅度降低。而且,内弯部分,水流冲击在岸边,水层之间变化频繁,交流较多,钓组受力不再单一,而是承受到多方位的力,稳固了钓组位置。

在这里垂钓,不需要减弱浮漂浮力,或者调整调目,只需要延长钩目、加粗线径即可保持现在平衡。这时,钓组虽然反应速度下降,但是走水效果也消弭的七七八八,降低提竿速度,提升提竿质量是关键。

第三招:台钓跑铅钓法。在部分水流速度较快的水域,除了增粗线径,扩展钩目之外,最常用技能是跑铅钓法。将铅坠两端的太空豆隔开,保持五到六厘米的距离,保证主线可以自由的活动。

流速过大是水域中,浮漂的作用微弱,可以直接舍弃,选择无漂垂钓。只需要将浮漂卸掉,增加多一个铅坠来提重,然后变化钓竿与水面的角度,保持钓竿竿身到水面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cm,不小于10cm。

跑铅钓如果依然应付不了,就必须采用台钓配跑铅钓法,不带鱼钩调目,调目在四目足有,逐渐加大最下面一个铅坠重量,线组比跑铅钓时更直,增强抗击水流的能力。

建议钓鱼人跟换短竿垂钓,调性偏硬,便于操作,且易于控鱼。

以上,就是应对走水钓的主要内容,流水区走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钓鱼人不敢尝试的心,一大片优质垂钓钓位,错过了,实在可惜。

钓鱼时浮漂有信号却频繁空竿的原因


垂钓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影响到垂钓的收获,而频繁提空杆就是影响钓获量的关键,很多钓友频繁提空杆之后会疑神疑鬼觉得是浮漂方面的原因,但是审查之后却没发现到问题所在,此时就会陷入迷茫之中,各种折腾各种烦心,导致影响垂钓心情,在这里就为大家分享下平常垂钓时容易出现空杆的情况分析,以及减少空杆的技巧。

一、首先要确定是否钓线出现了问题

1、如果垂钓的时候发现鱼口动作很清晰,但是提杆之后却是空杆,这基本上就是使用的子线偏粗了,此时就要更换钓线的型号,选用更细的子线。

2、当然主线过粗也会影响到漂相反应缓慢或者不清晰,所以在选用钓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垂钓的对象鱼大小以及鱼情状况,来合理的搭配,另外线体的质量也要好一点。

二、子线方面

再者就是子线的长度问题了,如果发现漂相动作比较清晰,钩饵状态也很正常,而子线使用的也比较细比较合理,那么就可能是子线偏长而导致的,此时要合理的减短子线长度。

三、钓钩方面

1、如果搭配钓钩不合理也容易出现空杆,要根据垂钓对象鱼来合理选择钓钩型号和大小,钓大鱼就要用大钩,钓小鱼则用小钩。

2、如果钓小鱼用大钩那么就会造成鱼儿咬钩困难,鱼儿对钩饵猛力一吸,却因为钓钩过大而未能成功吸入口中,但是力度却作用到了钓钩上,浮漂做出了反应扬竿后却是空杆,空白浪费了上鱼的机会,所以钓钩搭配要合理。

四、浮漂方面

调钓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鱼情状况来决定,如果鱼口动作轻弱的话,调目就要低一点,钓目同样也要低一点,另外也要根据个人垂钓风格来合适的调钓,如果动作干脆利落幅度较大,那么就要调的高一点钓得也高一点,只要合理的调整就会减少提空杆的几率。

五、钩距

1、出现频繁提空杆这一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钓钩的钩距没有调整好,如果钩距过大的话说明提杆动作幅度太大,从而导致空杆,因为钩距如果偏大,鱼儿吞食上下钩饵出现的漂相动作就不同。

2、这样的话就会对漂相读取造成影响,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影响提杆的时机,所以在平常垂钓的时候最好把钩距调整的小一些,当然也不能太小,不能影响到拉饵的过程,也能补出现饵料黏连的现象。

六、饵料状态

如果使用的饵料偏硬的话,穿过钓钩的难度就会加大,如果搭配的拉丝粉数量过多,鱼儿把钩饵吃到口中逃窜的时候,就会带着钩饵一起移动,如果调制出的饵料比较大,而鱼口较小的话,就很容易提空竿。

七、节奏的快慢也是影响空杆的一个重要因素

1、如果窝点的鱼群密度比较大的话,鱼儿就会出现抢食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垂钓的节奏,导致频繁提空杆,这个时候就要及时的发现情况并适当的调整,此时就要把节奏放慢点,减少抛竿的频率,也可以适当的停顿一下,把饵料拉的小一些。

2、如果窝点的鱼口比较慢,鱼儿开口咬钩的力度比较小,或者窝点的鱼群比较少的话,就要减缓垂钓的节奏主要求稳,此时可以牵制钓线减缓饵料下降的速度,延长钩饵到位的时间,从而加大窝点鱼儿发现钩饵的几率,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逗钓,引诱鱼儿开口。

3、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把饵料团做的再小一些,并且饵料的雾化效果和比重大小也要适当减小,抛投的频率根据鱼情状况适当调整,有时候甚至可以几分钟只打一杆,做到稳中求胜。

4、最后提醒就是选用的钓竿要合适,要能够根据鱼情随心所欲的做到快频率或者慢频率,所以选用钓竿的时候要根据个人体力状况,选择杆体长短和竿质大小合适的钓竿。

海钓抛竿不准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在海钓的过程中,抛竿的技巧十分重要。但一些海钓的新手总是抛竿跑不准,每次不是抛偏了就是抛到前面去了。这样以来就对海钓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钓友们练好准确的抛竿技巧,这样在海钓的时候,就能将你抛出去的钓钩到达理想的位置。

一、常见的抛竿错误手法

抛竿是一个需要全身体协调的活动,单靠手臂或者手腕都是不够的,整个身体配合才能够达成预想的目标。在抛竿之前,身体的位置要摆正确,很多新手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身体未正对目标,单靠手臂和转动身体来寻找目标钓点。

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身体偏动的角度稍有差距,抛出去的钓钩就会跑偏。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人每次的手臂摆动和身体转动是不可预估的,如果没有摆正身体,就很容易偏离目标。

还有就是投竿时过于用力或者发力过猛,动作出现明显的停滞,阻塞,没有流畅感。好的钓手的动作都是优雅的,符合力学美感的。而新手的动作往往比较生疏,在抛投鱼竿的时候,身体协调性不好,甩出去的鱼竿活动出现阻塞,鱼线也就容易偏离方向。这个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够改正,属于熟练度不够的问题。和它比较相似的,就是急于抛竿,没有考虑到钓坠的活动,在钓坠仍然晃动的情况下,就把钓竿投出。

还有比如竿头预留出来的鱼线过长,操作难度增大,不好掌控方向。或者投竿时候不考虑风向,盲目把鱼竿抛出,风速过大或者迎风而投,影响了钓钩的落点。

通常针对新手的问题,会推荐大家选择劈投的方法。这种投竿方式比较的程式化,易学,使用方便,要求比较低。在投竿时,身体正对目标,双脚略微分开到与肩膀同宽,站立稳。双手握住鱼竿柄部,高举到头顶正中间,手眼身竿四位一体,都是正面目标方位。采用劈砍的动作,竿从上而下的劈出,劈出后把握好竿与睡眠的角度,达到四十五度后,挪动压线手指放线。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中间不要犹豫停顿,如有意外,重新开始。

二、海钓抛竿的技巧

对于海钓抛竿除了正确的姿势和手法之外,还有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可以帮助到新手。

首先是坚持距离越远越好,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投掷距离过近,没有留下修正的机会,稍有失误重头开始。距离远一点,钓钩飞到目标的上部时,可以选择把一开始用作压线,后来挪开的手指再次轻压在鱼线轮的鱼线上。压线要从轻到重,一点一点的进行,不可以立刻刹死。刹死会造成鱼线停顿,鱼饵受力散开,也存在伤到手指的可能。

投远压线可以强制鱼线停止放线行为,使钓钩在自己控制范围内落下,调控微小的误差情况。不过还需要建立在熟练钓法的情况下。

选择长竿优势比短竿大,我个人就喜欢用四米的硬调竿,投的远。所以在选择钓竿的时候,秉着远一点,硬一点的标准进行选择,当然,还是要控制好合理的配重。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是最基础的,减少不顺手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海竿抛投要注重要点包括:双手抛竿时,身体动作的协调;腿部不要固定不动,可以跟着身体活动而稍微挪动,保证身体平衡和稳定;竿梢和钓组之间要存在一定的空间,利用离心力抛投钓钩;钓组本身活动要保持静止;合理选择钓组的配重。

双子线缠绕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双钩子线缠绕,实在令人烦恼。特别是在钓餐条时,双钩子线很容易打结,有时一天要换十多次子线,烦心!

一、双子线缠绕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看来看看大概是原因有这些:

1.用杆过硬或提杆幅度大

在未中鱼的情况下,鱼钩借助提杆的惯性向上弹起,很容易造成子线缠绕和打结。

2.铅皮卷的不均匀

卷铅皮时松紧不一,特别是微调加入的小铅皮过大,造成一边鼓起,提竿时在水中打转,铅皮座快速旋转造成子线缠绕。

3.脱鱼的手法问题

使用脱钩器刮鱼时,动作拖拉,连同子线也刮在脱钩器上去压线翻钩,损伤子线而造成缠绕。

4.抛竿的时的动作和出线问题

要抬起胳膊,动作协调,不用猛力。

5.抛竿时没理好子线

应该理好,抓住其中一根挥竿抛出去,拉饵时不要把双线和钩子拉在一起,我经常见许多朋友拉一起,容易乱还挡口影响上鱼。

可能还有许多原因........

二、如何解决缠绕的问题? 请看下文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试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三年前,我受扁担钩的启示,试用了加太空豆的办法,结果很好用,双飞的机率大大提高。三年来几乎子线没打过结,换子线都是钩钝了才换。

主线与竿尖连接及竿尖缠线的解决方法


钓鱼主线与竿尖的连接这方法笔者用了超过15年!好不好用自己知道!发上来大家看看!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另外,相信很多钓友在钓鱼过程中都有遇到钓竿尖梢缠线问题,可能好多的大神都有各自的高招,可是有些新钓友却只能放倒竿子一遍一遍的去解开缠在竿头上的线,这对使用手车竿的钓友犹如一种折磨。

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在起竿、收放线的过程中发现竿尖缠线后,不必收回放倒去解线,而是立即将钓竿放入水中,同时一边抖动竿稍,一边向回拖动钓竿,然后将竿拿起,你会发现,线已自然解开啦。如还没有解开,请重复一两次。

解开的原理很简单:钓竿放入水中后,钓线已经不会再粘在钓竿上,一边抖动,一边回拖钓竿,是利用了水对钓线的阻力,自然就把线从钓竿头上脱出,也就解了下来。

操作重点是:一边抖动钓竿,一边回拖,同时进行

或许有好多朋友说到闹窝及换竿稍的问题,自我的感觉:

1.是此动作是在水表进行,严格的来说,影响不可能没有,但是也绝不会有多大;

2.是各位钓友也不可能在窝子上方就大张旗鼓的搅竿竿,咱悄悄的换个方向不就行啦。

3.是这种方法原本就是针对矶竿和手车的,现在的手竿大多都是旋转竿稍了,很少会缠线了。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静态浮钓时浮漂下顿空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