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技巧调漂。
浮漂的反应灵敏度对提高垂钓效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求选好漂的同时更要调好漂。每支立式浮 漂的漂尾,都有一格一格的颜色符,用中间的黑色小色带隔开,每一格就是一目,不管什么颜色,通常都是由浮漂最顶端开始往下数,有多少格就是多少目。浮漂讲 究灵敏度,但不是说无乱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越灵越好。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大体有灵、中、钝3个范畴。中的范畴是正常情况下适用的,也是主要的、被大量采用 的;灵和钝的范畴是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调得更灵一点或钝一点。因此,在安装和调用浮漂时,可根据天气和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调4目钓2目与调3目钓1目 或调5目钓3目灵敏度是一样的,属中的范畴,在一般情况下灵敏度是适中的,但是比较起来,调4目钓2目优越性更大一些,所以用这个调法的人最多。
一、安装浮漂。
1、空钓不到底时,可调整铅皮,使浮漂露全目数的一半,以12目浮漂为例,露出6目即可。
2、双钩挂饵找底,需要调整浮漂的高度,是浮漂露出全目数的一半以上,即露出水面6目以上,这时说明双钩已经到底。
3、双钩挂饵,需要调整浮漂的高度,以露出水面3目为宜,这时便可以进行垂钓了。双钩在水底的状态为一钩横卧一钩轻触底部,属于较为灵敏的状态。想要继续提高灵敏度,则要减少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如果想钓钝,则要增加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
二、调漂。diaOYU007.COM
垂钓者常用的调4目钓2目,具体操作方法如。
1、 先将漂尾尽量拉近铅皮座,使钓钩至浮漂顶端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再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皮,使浮漂露出水面4目。这时钓钩和铅坠都处于水的中间,而不是 沉在水底(这种钓法就叫悬坠钓法)。调试时,要在铅皮座上多卷一些铅皮。投入钓点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说明铅皮太重,可剪去一些,直到浮漂露出水面4 目、铅坠的位置刚好悬于水中、钓线直而不弯曲为止,调试浮漂的工作就完成了。
三、调灵与调钝
1、 灵和钝。需要记住两点:一是调得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调得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辅相成 的。调、钓都是灵的话,浮漂反应就更灵;调、钓都是钝的话,浮漂反应就是更钝。如果一个灵一个钝,效果就会相互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在垂钓中一 般不应采用。
2、调漂方式。调灵和调钝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使用。当气压低、水质不好、鱼的胃口不好时,鱼摄食动作就缓慢、轻巧,经常出现 浮漂没有反应而钓饵已经被吃光的现象,这就说明浮漂反应迟钝了。这时应该及时把钓目减少,将原来的2目改为钓1目或半目,甚至漂尾鱼水面平齐。若还是不够 灵,可一点一点减少铅皮。相反,要是天气良好、温度舒适、气压正常,此时鱼儿胃口相当好,发现钓饵后由于摄食过猛,鱼儿流动的冲击力会使钩、饵移动,往往 鱼儿还未将饵食咬进口,浮漂就出现沉浮,导致提竿不得鱼。这时就要增加钓目,把钓2目改成钓3目或4目,甚至更多目数。若还不见效,则可增加铅皮的重量。
四、实际应用。
通 常情况下,钓鱼者到达钓场以后,都应该先按正常的情况采用调4目钓2目的方法来调漂。在垂钓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可以再根据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 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后进行调整。如果需要再调整的话,先不要改变调得目数(即不改变铅坠重量),而是上下移动浮漂的位置,增加或减少钓的目数。倘若这样 调还不能满足需要,那就得增减铅坠的重量、改变调得目数了,或者还可以调整钓的目数。
编辑推荐
夏季夜钓鲫鱼选浮漂以及调漂技巧
炎热的夏季,白天的气温以及日照使得钓鱼变得辛苦,晚上微风清凉,夜钓自然成了很多钓友们喜欢的活动,约上好友来垂钓,天上的星星与水中莹光闪闪的夜光棒在交相挥影,四周一片寂静,别有一番诗情画意。那么,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水库夜钓鲫鱼浮漂的选择和调漂技巧,来方便钓友在夜钓鲫鱼时获得更多的渔获。
夜钓鲫鱼的浮漂信号
夜钓鲫鱼吃饵的信号反映在浮标上的动作,和白天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主要是由于没有光线照射,无法看清漂的视目,这时只能依靠夜光棒的亮点上浮下沉来判断信号。夜晚鱼觅食主要靠嗅觉,限制了活动范围和动作,一般情况下不会像白天那样抢食,信号幅度要比白天小的多,并不象有些钓友所说的那样,夜晚鲫鱼吃口很猛,夜光棒调漂不需要讲究,其实这是一个错误,夜钓鲫鱼时大家应当经常发现夜晚的鲫鱼吃口小了很多,大幅度的黑漂动作少。
夜钓鲫鱼在浮漂调整上应选择调灵钓灵,视水情、鱼情在调一目至调六目之间选择,不管钓几目位置,水面上基本在三分之一棒到半个棒之间。风天时可露全棒或一个棒多点。夜晚判读漂讯主要依靠夜光棒亮点的增长和缩短,在钓一个棒的情况下,夜光棒在水中出现间断或夜光棒在水中只露出一个亮点,这都属比较大的信号。比较难以判断的是半目的信号,如果能将钓目稳定在露半个棒的位置上,对半目信号的判读较为有利。
夜钓鲫鱼浮漂的选择
1、夜钓专用电子发光浮漂
夜钓专用电子发光浮漂,电子漂是利用光纤传导发光,多分为亮一目至亮五目之间,有巴尔沙木和芦苇等材质的电子漂,其性能与调钓比夜光棒式组合要好。便于调钓,既使刚开始学台钓的钓友,也能方便实现夜间调几钓几的目的,夜间拉饵钓鲫鱼更是首选浮漂,电子漂针对鲫鱼吃口轻时,有特别明显的优势,选择电子漂时,最好是三目亮以下的,亮目不易过多,亮目过多,易产生水中倒影杂乱,长时间观漂易产生眼眼疲劳,钓鲫鱼选电子漂个人认为还是芦苇三目亮电子漂。缺点是电子漂造型少,大多数吃铅过小,用长杆钓鱼时视目不清晰。
2、浮漂加夜光棒式组合
浮漂加夜光棒式组合,这是一种经济实惠,远近适宜,是目前水库夜钓普遍使用的夜钓组合方式。
在浮漂加夜光棒的组合方式中,首先是如何选择一支用于夜钓的浮漂。理论上讲,任何一支浮漂都可以用来夜钓。但是,在实际水库夜钓使用中,你选用了哪种浮漂和夜光棒,都对夜钓时,鱼儿咬钩所产生的信号有很大的影响。
选择与夜光棒搭配的浮漂时,最好选择重心在下部的细身硬尾漂,大小以2,3号为佳。需要说明的是,浮漂装了夜光棒后,动作肯定有变化,加装的夜光棒使漂尾变重,时间长了漂尾与身的结合处容易开裂,所以不建议选择高档昂贵的浮漂。还有就是漂尾的粗细也很重要,建议用细砂纸将漂尾沙细,这也是提高夜钓浮漂灵敏度的关键。
选择浮力适中,加上夜光棒后不影响浮漂灵敏的漂。水深超过3米以上的深水区夜钓,可选择细长身浮漂,整个浮漂长度达到40厘米至50厘米的浮漂,这种浮漂加夜光棒夜钓深水优势特别明显。
3、调漂
首先将夜光棒袋中的白塑料管剪下两段3豪米小管,先将一段小管套在漂尾上,将夜光棒插入这段小管中,再将另一段小管套在漂尾上并与漂尾平齐,慢慢将小管套在夜光棒上,插棒时动作要轻,不易用力过大,以免折断漂尾,这样挂好的夜光棒在漂尾的一至二目的位置处。
浮漂带夜光棒调三目钓一目,先半水调夜光棒下三目位置,半水调好浮漂后,切记一定要称饵重,要知道一粒饵能压下几目,因为是钓鲫鱼,所以饵的重量很重要。如两粒饵压下浮漂二目或平水,然后延长水线挂双饵找底,当浮漂只露出水面一个亮点时,证明下饵触底了,可以从此处开始钓,如出现黑漂有动作不上鱼,可以往上移动浮漂,只到找到鱼的正口。
浮漂带夜光棒单饵调平水,首先半水单钩挂一与施钓过程中大小一样的饵,慢慢修剪铅皮将浮漂调成平水,去掉饵看浮漂在水中露出几目。记下这个无饵空钩的位置,然后双钩挂饵找底,当浮漂露出夜光棒一个亮点时,就是下钩触底略有弯曲,上钩轻触底或悬浮,我们可以从三分之一棒开始钓,当有动作黑漂不中鱼,将棒在浮漂上的位置向下移动(向二目三目位置移动),并且延长水线,只到找到鱼口,此调法在夏季气压低,淤泥底厚的水库比较有效。
综上所述,水库夜钓鲫鱼浮漂的选择以及调漂技巧钓友们了解清楚了吗?希望在垂钓过程中可供钓友们参考使用。
程宁老师讲解浮漂的使用以及调漂技巧
这是钓王程宁发表在今年二至五月《中国钓鱼》杂志上的好文篇。从更科学的角度解释了调漂的方法。读完这篇文章使我受益非浅,对调漂有了新的认识。感到调漂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真是调无止境啊!对池钓有一定基础的钓友请好好学习这篇文章。
随着竞技钓的快速发展,并通过近几年的反复实践验证,发现浮漂上调法在复杂多变的竞技钓比赛中已显落后。另外这种调钓方法,由于当时在文章中介绍得过于简单,造成不少读者在理解和使用上的不便,为此我深表歉意。
这篇《浮漂的使用》,1997年年中就已完稿,但总是觉得不把牢,对自己提出的某些理论观点,总想在实践中多检验检验,生怕有错而误导了广大读者,所 以迟迟未敢发表,如今呈献给读者的,是经过我三年的反复实践和验证,在原稿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改后的产物。但也保不齐有错的地方,如读者为我指出错误, 将不胜感激。
《浮漂的使用》一文,是我从近五年的休闲实践和竞技比赛实战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文中介绍的有关浮漂的使用机理和原则及调钓方法,既适用于竞技钓鲫比 赛和平时的训练,也适用于休闲钓鲫、钓鲤。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把浮漂的调与钓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论述,尽量减少单纯性理论和避免教条性公式。
本文贯穿一种思想,就钓鱼运动而言:钓有法,而无定式;胜在应变,败于教条。
文中要重点介绍的全方位差调钓法,总结了调四钓二、垂直归零钓、上调法、调几钓几等等多种调法的优点,并吸取了传统钓中的底坠 儿、活坠儿(跑铅)的某些长处。把浮漂从以住较窄的调钓空间引向更为宽广的调钓范围,使一支品质优良的浮漂,通过钓手的挖掘和发挥,能表现出更大的 威力。
为了便于钓手通过学习和比较,能掌握更多的浮漂使用原理,本文结合了在钓界有争议的一些观点,和容易让钓手产生错觉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对错与否,有待广大读者和钓手的评断。
另外在引证和分析过程中,难免涉及到某些作者和钓手的观点,如有得罪,请多多谅解。
原理是基础
浮漂是钓鱼人的重要武器,小小的浮漂寄托了钓鱼人所有的希望和梦想。浮漂用得好,希望实现,梦想成真;用得不好,小小的浮漂记录下的只能是失望和烦恼。
要想学会使用浮漂,必须先要掌握浮力的基本原理,了解浮漂的物理特性,并能要浮漂的实际使用中运用这些原理和特性。多数钓鱼人对浮力的了解,一般是从 书上学到的较为单纯、独立、专项的平面知识,而钓鱼浮漂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要考虑多种外在因素变化的互联立体工程,忽略了其中一种因素的影响, 就可能导致漂调得不准,鱼不上钩。缺少理论基础的钓手,在调漂施钓中,经常是顾了这头,忘了那头,今天搞明白了,明天鱼口一变又糊涂了。
因为垂钓时看不见水下,浮漂的调钓是一种半暗箱式的*作,对不懂原理的人来说,想弄清楚线组在下沉过程中和在水底的状态及变化确实很难。有些钓手只有靠猜测来判断,然而现实同猜测之间有时往往是有很大差距的。
也有人认为不就是钓鱼吗,什么浮力重力的,*那份心,伤那个神干吗?会调四钓二不就行了。然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会调四钓二,却总钓不好的钓鱼 人并不算少;一场比赛结束了,才发现双钩一直是离着底的选手也不乏其人;而钓着钓着,浮漂自动升起一目两目,让一些老钓手至今疑惑不解的事,同样是屡见不 鲜。
常有人问我调四钓二改钓三目时,为什么浮漂向上推了三四目击,示标才升到三目呢?认不这太不可思议了,实在是令人费解。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不懂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方式,调漂时又看不见水下发生的变化,必然是一头雾水好几载。
有人说浮漂的假动作害人。其实,不懂浮漂的使用原理才是最害人的。
要想学会竞技钓调漂法,必须先弄懂与调漂施钓有关的浮力、重力、加速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力平衡、力的合成、质量、密度、水的阻力、水的表面张力 等等物理方面的概念和知识,否则,即使学会了调漂的方法,也只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照猫画虎,在鱼情、水情发生变化时,无法主动应变,总处于被动 的地位。
当你通过学习,了解了浮漂的浮力和重力之间,是通过自身的调整,最终达到平衡的一种等量互动、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后,就能轻松地理解下面将要介绍的全 方位级差调钓法。一旦掌握了这种调钓法你就会觉得调漂不再神秘、复杂,不再那么烦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垂钓需要随时而简便地修正浮漂的调目和钓 目。
不过,学会了一种调漂的方法,对竞技钓手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钓鱼调漂,各有高招。竞技钓手必须博学广纳,集众家之长为己所用。要知道,钓鱼不易,钓竞技池的刁滑鱼就更不易了。
平衡是起点
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上浮到露出一定体积为止;浮力等于重力,全部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不动;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到底。
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浮漂能浮于水中,是因为制作浮漂的材料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入水后它的重力小于水对它产生的浮力,所以浮在水面,浮漂在未浸入水中之前不顾在浮力,只是一个能产生浮力的浮休体。
多大的配重就能使浮漂相应地浸入水中多大的体积,水对浮漂相应地产生多大的浮力。减去多大的配重,浮漂从水中升起相应的体积,水对浮漂也相应地减少浮力。
调漂时,在双钩离底的情况下通过加减铅皮,调整浮漂成水平(示标顶端与水面齐平),此时浮漂在水中的状态,属于悬浮。悬浮的定义是: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
悬浮着的浮漂,是漂的自身重力,加上入水线组中的线、坠、八字环、钩、插漂座、太空豆(挂饵调漂,要加上饵重),所产生的重力的总合,同水对它们各自 相应产生的浮力总合相等,此时这两种力的总合力为零。浮漂处于总体的二力平衡之中,没有任何剩余的设计浮力存在,而且是浮漂的最大浮力的体现。这时我把它 称为归零。如果说浮漂真有归零点的话,那它只能是在浮漂的示标最顶端。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水只对浮漂产生浮力。实际上,水对所有浸入其间的物体均产生浮力,入水钓组中的所有配件,包括钓饵无一例外。清楚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平时垂钓中,为了便于观漂,一般都将浮漂的示标露出水面几目,无论调钓的是几目,只要示标露出水面,浮漂此时在水中的状态就属于漂浮;当物体浸入 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会部分浮出水面,随着物体的上浮,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小而使液体对物体的浮力逐渐减小,直到浮力等于重力,物 体不再上浮。漂浮的定义是: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一支浮漂无论是调四、调五还是调一,当停止升降后,最终的浮力和浮漂体系所形成的重力都是相等的,只是各自平衡所需的配重(重力)不相同,但属于同一 范畴内的不同级别的二力平衡。即使为了钓钝,调钓至铅坠到底示标露出两目,也同样是处在二力平衡之中,只是大出的那部分重力被地面承受了而已。
钓鱼观漂,就是利用浮漂的示标露在水面来观察鱼情、鱼讯的,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钓的是剩余浮力。确切地讲,钓的就是浮漂的漂浮,观察的就是那几目入水后能产生浮力的剩余体积。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漂浮着的浮漂也是处于二力平衡状态,而二力平衡和定义就是合力为零,那也可以说浮漂这时归零了。其实,浮漂些时是处于局部的二力平衡,并非是总体的二力平衡。这两种二力平衡在浮漂的使用中从属两个不同的范畴。
比如用两支完全相同的浮漂,漂脚上卷上铅皮,在水中把a浮漂调成平水,使它处于悬浮;b漂调到四目,使它处于漂浮,两支浮漂同时都是处于二力平衡之 中。然后,为b漂加上一块能使它下沉一目的铅皮,b漂在下沉一目后停止不动,处于一个新级别的二力平衡之中;如果把这块铅皮加至a漂上,a漂不是下沉一目 的距离,而是会慢慢地一直下沉到漂脚轻触水底为止!这就是局部二力平衡和总体二力平衡对这两个不同范畴的二力平衡,所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个例子, 同时也向大家证明了浮漂在水中什么时候最灵敏。
鱼来吸饵或吸饵后转身、抬头,都是对浮漂的二力平衡系统施加了外力,必然导致这个系统失去平衡,浮漂会相应地升降,去寻求新的平衡。鱼吸饵和吸饵后的 转身,对这个平衡系统施加的是等同于重力的拉力,浮漂会相应下沉;而鱼吸饵后抬头,是减去了这个平衡系统中的部分重力,当减去的重力足以使浮漂上浮时,浮 漂就会相应地上浮。
漂、饵的连动性
施钓时,究竟把漂调到什么程度最好呢?有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当然是调到漂动提竿能中鱼最好,此话不假,不过,这只是正确调漂的一个必然结果,说明不了实质问题。
调漂钓鱼,从浮漂的浮力和线组的配重角度来说,调的是浮漂的浮力和线组的重力之间的适度平衡,钓的是打破这种平衡的最佳设定;如果从信号有线传递这个角度来说,则调的是漂、饵的有效连动范围,钓的是漂、饵的最佳连动效果。
钓鱼是一线拴两头的游戏,谁也离不开谁,发力和受力总在两头同步或相继出现,线是连接和传导发力及受力信号的惟一导体。所以说,正确掌握和充分利用漂、饵连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施钓中,有时需要饵动漂即动,有时需要饵动后漂动。比如说,有时需要饵移动1厘米,漂即同步移动1厘米。有时需要饵移动1厘米后漂再移动,并且移动量要小于1厘米,其目的,说是要特意让浮漂的反应滞后一些。这样一是可以降低鱼的警觉性,二是可以让鱼吃得更实一点。
在平常垂钓或比赛中,经常遇到钓着钓着就出现连续空竿现象,浮漂下顿动作很好,就是钓不上鱼来。当你把浮漂向上推一目半目之后,空竿立刻减少。这种通 过微调来改善上鱼状况的办法,就是在调整漂、饵的连动性,为了更得利于鱼吸饵入嘴,改变有线信号的传递速度和传动比。
适度的钝,让鱼在吸饵的前期饵从静止状态变成向鱼嘴内移动的初始阶段饵不会马上抻动浮漂,而是等到鱼把饵吸入口中的后期,浮漂才被饵抻动,利 用子线的适度弯曲,造成漂、饵连动中的浮漂滞后减量位移,以此达到减少钓饵入鱼口时产生的阻力。这就是饵动后漂动,而且浮漂动量小于饵动量的目的,也是竞 技钓手必须学会看小漂的原因之一。
在正确利用漂、饵的连动性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鱼情来选用浮漂。如果用一支大号粗身粗尖子的浮漂来钓这种浮漂位移滞后,而且钓的鱼较小时,浮漂可能就不来动作了。
所谓半水调漂的介绍以及调漂技巧
所谓半水调漂不是指双钩在水深一半的状况下调漂,而是指在双钩离底并且很接近底的状况下调漂。
竞技钓是非常讲究实战的,竞技钓者进行半水调漂是将双钩离底10公分的情形下进行的。这个10公分无非是这样简单得出:在铅皮坠上额外加点铅皮,保证线组能下沉,铅坠躺底。将这样的钓组投到钓点,通过反复移动浮漂,最终使得浮漂露出一目,这个时候铅坠到浮漂一目处的距离大致就是钓点的深度。
假如子线的长度(双钩中较长子线的长度为准)是12公分,则将浮漂下拉22公分,这个时候将钓组投到钓点,钩离底10公分。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修剪铅皮进行调漂叫半水调漂。
之所以要这样将双钩置于离底又离底很近的情形下进行调漂是为了减少水线自重对调漂的影响。一只优秀的浮漂的一目能反映千分之一克的重量,因此水线长度和水深差距过大的话势必影响调漂的准确性,相差半米的两根水线的重量差异对一只优秀的浮漂来说是不可忽略的。这就是正确理解和进行半水调漂的重要性。
浅谈台钓用浮漂和调漂技巧
台钓的灵魂在于用漂,了解你用的浮漂,胜过拥有一支好浮漂!
浮漂的简单分类:
抛开浮漂的材料单从外形来分 浮漂主要分三类
一是长身浮漂;这类浮漂一般吃铅比较多,重心靠上,所以稳定性很好。再配上合适长度的漂脚、视标,信号相对比较稳。钓底绝对是首选二是短身浮漂:这类浮漂重心比较靠中间,相对稳定性稍差一点。但配上合适的漂脚、视标,信号就比较灵。而且由于漂身短,漂脚、视标长,所以浮漂的下落速度相对就慢些 过程长些,自然钓接口就是佳品了
三是综合漂:这类浮漂 漂身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通过对线组的调整,钓底、钓接口都可以适用。是钓友使用比较多的一种.
浮漂粗分我觉得主要是这三类。但实际还有很多变相浮漂。如:长粗身浮漂、一般漂身但长脚长视标浮漂等等就不一一细说了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选对浮漂的类型钓对应的鱼那一定是最好。但野钓的时候鱼却不按你选用的浮漂来吃饵,这又是一个很实际问题。该如何应变是很多新学台钓朋友的难题。简单交流一下我的心得.
了解你用的浮漂,主要分几个方面:
一是浮漂和线组的搭配;大的线组配小号浮漂。虽然够灵 但杂信号也多,一定不可取。小线组配大号浮漂要好很多,但因为浮漂大、吃铅多 饵料自然就下落快(快钓底鱼倒是不错的选择),但饵料下落快很多时候会丧失掉做立体窝诱鱼及饵料下落诱鱼的绝好时机。所以线组的大小和浮漂的号数最好比较匹配。
二是浮漂和鱼钩的关系;很多时候大家都很注重调几钓几,我到觉得弄清你用的鱼钩能压几目视标更关键。知道了单钩能压几目浮漂再调钓就简单了很多,当浮漂出现异常时 根据钩和视标的关系你就可以判断是水流、饵料还是鱼在捣乱.
三是线组配浮漂的变化;野钓鱼情变化很快,频繁更换浮漂比较麻烦,简单的调整子线的长度,弥补浮漂的不足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想钓接口可以延长子线(坠往上长)。小鱼闹钩可以剪短子线等.
总之一句话:道理是死的 浮漂是活的。了解所用浮漂的特性,你就能基本掌握住浮漂,掌握了浮漂 那你就慢慢享受台钓的乐趣吧
根据水情和鱼情灵活调整浮漂的技巧
一、掌握选漂的技巧
看得见的是好漂?我们有些老年钓友视力不佳,所以在选漂时应以看得见作为首选标准。要看得见当然就是漂要大一些,漂大了其灵敏度自不如小漂,那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看得见的基础上去求灵敏。也有人戴放大望远一类的远视镜,我见 过这些东西,戴着真受罪。
如果实在观漂有困难,可以不用漂,看竿尖摆动提竿,还可在竿尖上拴一红布条,使之更醒目。还可凭手感提竿,这些办法虽显迟钝,但 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渔趣,会更为开心,说不定还有一种自豪感。
不选贵,选适用。这又是一种选漂的观念。现在漂的品种很多,且档次拉得很开,有几百元一支的漂,也有块儿八毛的漂,选购时不能惟贵是好,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挑选最适合自己适用的漂子。
竞技型钓手,多用那些较高档的长尾风漂,这种漂的特点是制作精良,反应极其灵敏准确,漂体有的以孔雀翎为原料,漂尖分别由塑料、玻璃钢和碳纤材料制成,有空 心实心之分。漂脚,有的称漂头和连接杆,就是和钓线相连接的部位,有竹脚、硬塑脚和碳脚等几种。
它们与漂身成为一体,最下端尖细,只能与特制的软插座相连 接。漂座穿入钓线后,两侧用太空豆作固定。由于漂尖和漂脚的材质不同,它们的性能亦大有差别。由于垂钓时的环境、气候及鱼儿摄食情况不同,所以要分别采用 相对应的漂。
与细脚漂同时并存的还有一种大脚漂,大多是塑料制成。它的漂脚很粗,与它相连接的漂座,就是自行车胎用的气门心。它有个 明显的缺点,漂脚插入钓线上的气门心后,漂不能自由转动,经常与钓线较着劲,别着钓线,还不甚灵敏。
后来有聪明者制作出一种在这种大漂脚上粘上3厘米长的 一段软线,再在软线末端粘上一根3~4厘米长的插针,代替漂脚。与钓线连接后,漂子可以自由活动,使用时好像是将漂吊在钓线上,所以有人称它为吊死鬼 漂。这类大脚漂通常是漂身大,漂尖粗,也受弱视者青睐,在休闲钓手中仍不乏使用者。这种漂的不足也是灵敏度欠佳。
二、掌握用漂的方法
用漂比选购漂难度大得多,之所以说它难有两个方面:首先对漂本身的了解,漂的长短粗细各有特性,要用好漂,就必须认识它的那些特性,这也不算难,用 几次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摸出一些门道。用漂最困难是因为外部条件的变化,如水的冷暖深浅、是流水还是静水,水的肥瘦如何,鱼的饱饿及鱼的一些特殊情况等, 都和用漂有密切关系。善钓者能根据当时实际情况,配以合适的漂,或将漂调整到最适合当时具体情况的状态。新老手在这些地方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在这里简单地举几例通常用漂的情况:
1.钓深水一般是大漂配重坠,加速饵坠下沉速度,还可减轻钓饵在下沉过程中遭小杂鱼抢夺。
2.水凉鱼不太活跃、鱼吃得过饱、或鱼儿被钓滑、或水肥等这些条件下,通常要用小一些的漂,或将漂调得灵敏一些。
3.在小杂鱼多的地方、在水的温、氧条件最合适的情况下,鱼儿特别活跃,或小有风浪等情况下,应将漂调得稍微迟钝一点,可避免一些虚假漂相。
4.鲢鳙草鲂,也包括鲫鱼在内,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它们会离底上浮,就要调整漂子的浮力,或减轻坠重,或换大漂,将钓饵下到鱼儿所处的水层。
关 于用漂,最后还要提到一点,就是新手最易发生的问题:钓底时钓饵不着底,或坠子深沉于底,鱼咬钩漂子没有反应。这问题也好判断,钩饵不着底时浮漂会随风浪 移位,俗称跑漂,将漂子上移即可解决。预防坠子着底,可先用空钩调漂,记住漂尖的部置,后装饵,钩饵下沉,向上推漂,只要不低于原调漂的位置,坠子不 会沉入泥中。
以上这些经验和知识,一定要去实践,去钻研,有些人为此弄得如醉如痴,所以出现了钓痴、钓癌。当然,在这里我并不主张凡钓必痴,能从垂钓中得到一点快乐就可以。
夜钓使用夜光棒,浮漂的选择和调漂技巧
夏秋季节是夜钓的黄金季节,过了立秋,昼夜温差变大,晚上变得更加舒适凉爽,这时候外出钓鱼比酷热的夏季好很多。不过天气凉爽,蚊子会更多,这时候外出夜钓千万注意防蚊虫。防蚊虫最好的方法还是穿长袖长裤,不过还好,晚上气温20多点,穿长袖也不至于太热。说到夜钓,就要说夜钓的光线问题,所以如何用漂是个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夜钓的用漂
夜钓为了看漂方便,总共也就只有三种用漂方式。一种是采用电子浮漂的方法,漂尾发光,缺点是看漂不太清晰,水中倒影对看漂影响很大。第二是采用夜钓灯照明,是最方便的一种方法,浮漂的调钓和使用跟白天相同,但是缺点是很多偏远的自然水域中不适合使用夜钓灯,人工光源会对大鱼造成影响,大鱼不敢轻易入窝。第三就是采用夜光棒的方式,需要在浮漂上插上一段夜光棒。优点是看漂比较清晰,对大鱼的影响最小,适合夜钓大鱼,缺点就是浮漂加了夜光棒,重量、漂尾、重心都发生了变化,所以需要选择一支好用的浮漂,调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才能最大的减少夜光棒多浮漂的影响。
二、夜钓使用夜光棒,浮漂应该选择什么样的
1、首先夜光棒虽然比较轻,但是始终是有重量的,相当于漂尾变重了,导致的结果就是重心变得靠上,翻身速度变慢。甚至是浮漂选择不当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下降速度变得非常慢。
2、漂尾的突然变粗,使得原本浮力重力增量顺滑,变得突然变化。比如一饵拉下去2目,到了夜光棒这里2饵都压不下去1目,浮漂变得难调。而且漂尾太粗,如果入水的话鱼也不容易拉动。粗尾浮漂漂相不影响,其实也是这个原理。
3、所以我们应该选择一支吃铅大的浮漂,减少加了夜光棒对浮漂浮力的影响。其次是选择一支翻身快的浮漂,比如使用竹脚甚至钢脚的浮漂,虽然加了夜光棒对翻身和下降速度影响也不大。最后就是漂尾选择短一些的,防止压弯漂尾,而且漂尾太长提竿的时候阻力更大。
三、加了夜光棒怎么调漂
1、上面说过了,漂尾的变粗会对浮漂的灵敏度产生影响,如果我们不让这个夜光棒入水,调钓过程都不入水,那调漂出来就是灵敏的。加了夜光棒的这一段不参与调钓过程,只是用来供看漂的,漂尾加粗几目的水库漂也是这种调漂套路。
2、调漂方法有大致两种。第一是空钩调漂,可以空钩半水调漂,调整好调目以后挂上双饵,看看浮漂的目数,如果夜光棒没入水,那就是可以的,钓的时候挂双饵找底,让目数比这个半水目数高一点,这样下饵就到底了。第二就是挂饵调漂,挂双饵,这种方法比较好用,不会出现铅皮剪多或者少的情况。方法是半水挂双饵,修剪铅皮到浮漂露出夜光棒以下1-2目,然后找底,钓目定在夜光棒以下2-3目。
以上是关于夜钓调漂的一点经验,供各位钓友参考。
夜光棒的安装与调漂及看漂的体会
再过些时间,炎炎的夏日就要来临,大地火燎火烤的钓瘾难耐,除了短时的晨钓之外,夜钓是钓鱼爱好者的最佳选择了。我对使用夜光棒有点粗浅体会,介绍出来,希望对新手有些帮助,更希望得到高手的指教。
夜光棒具有不惊鱼、轻便的优点,特别适合星漂钓组。缺点也有,立漂安装调试和看漂比较不习惯,荧光持续时间不长。
分别谈谈两种钓法的调漂及看漂。
一、悬坠立漂如何调得灵敏。
选漂首先选择号数偏大、重心偏低、细尾的浮漂。因为,夜光棒比水密度大,安装在漂尖顶上,可能产生头重脚轻现象,不宜使用小号浮标。安装夜光棒,对漂尖以及漂尖与主浮体结合处可能产生微小损伤,所以不宜使用高档浮漂。
可以使用塑料、橡胶小圈或者透明胶带将夜光棒捆绑固定在漂尖顶部。
半水悬浮,修剪铅皮,使漂尖外露几目(例如从夜光棒下沿起下数5目)。晚上可以看见夜光棒与其倒影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大约是夜光棒长度的45倍(这个距离决定于漂尖粗细和饵料大小,漂尖细、饵料大则距离要长,反之距离要短)。然后挂单饵,漂尖下沉至靠近夜光棒下沿为好(如果不是这个位置,可以加减铅皮调整)。挂双饵后,漂尖下沉更多。向上捋动浮漂,放长水线使钓目正好在接近夜光棒下沿处(半水挂单饵时视目位置)。这时,上饵悬浮,下饵卧底,钓组处于不灵不钝状态。在钓目、钓饵不变的前提下,减少铅皮,增大调目,增加夜光棒与其倒影之间的间隔距离,灵敏度增大。反之,灵敏度减小。钓灵、钓钝,任你调节。
钓灵时,使用商品粉饵。施钓时,钓目接近夜光棒下沿,这个间隔距离不能不要,也不要太多,最好略小于夜光棒长度。当浮漂下顿或下沉半目、1目时,间隔距离缩短、消失,夜光棒荧光与其倒影联成一体甚至缩得更短。这时正是提竿的最佳时机。如果间隔距离拉长,或者是送标,或者是饵料散落了。看漂就是看夜光棒荧光与其倒影之间间隔距离的拉长与缩短(这与平时的看漂习惯不同啦)。这个间隔距离的变化是视标距离变化的2倍。因此,灵敏度是高的。
另外一种简单适用的调漂方法。夜光棒安装在漂尾上。半水挂饵调平水,然后向上推动浮标,使夜光棒露出水面一点点。钓者看到绿豆或黄豆大小一个荧光亮点。亮点变大变小都是鱼讯。这种调漂方法适用于吃口比较好的鱼情。
二、星漂钓组适宜安装夜光棒。
大多数喜欢休闲钓的朋友习惯于星漂沉底钓法。星漂钓组,略加改进,适宜安装使用夜光棒而且比较白天更容易看漂。用星漂钓组,为了增加灵敏度,通常坠子很轻,看漂只看水面下浮子的轻微沉浮。但距离较远时,看漂很不方便。安装夜光棒以后,晚上远处也能看得相当清楚。
在原有七星漂浮子的基础上,在上端增加一枚与夜光棒等长的浮子(鸡鸭毛梗或其他),把夜光棒平行捆绑固定在这枚浮子上就成了。使用这种钓组,我常用蚯蚓作饵,有时在蚯蚓外捏一团香味粉饵。
半水悬浮,增减铅皮,使重力微微大于浮力(浮子能够全部下沉,但下沉相当缓慢)。然后,上捋浮子,放长水线,使带有夜光棒的浮子在水面处。水面处夜光棒可能有三种状态:直立水面下,荧光微弱;平卧水面上,荧光明亮;倾斜状,荧光明亮程度介于前两种之间。细心调整,最终使夜光棒呈现倾斜状(直立状也可以)。这时,坠子轻触底,钓组相当灵敏。
看夜光棒荧光柱增长变亮(送漂)、缩短变暗(下沉)、缓缓移动,都可以提竿。
钓组灵敏也有缺点,不能适应风吹、浪涌。
在水流比较急时,可以增加坠子重量使用绷尖钓法。夜光棒安装在手竿竿稍上。
台钓立式浮漂的调漂技巧
今天就介绍一种比较实用的台钓调四钓二的方法,首先图1为台钓立式浮漂基本配置。
1、先将漂放入水中。
2、先半水调出浮漂四目。
3、在底钩挂上铅皮(铅皮的比重要大鱼浮漂的浮力)不断抛竿及移动浮漂找底,直到漂信号最后一目平水,可在钓点旁边多抛几次竿可以得知钓点是否平坦的。
4、双钩挂上钓饵,抛竿把浮漂向上移动等同浮漂两目的距离(同时根据饵的比重增减铅皮座的重量),就可得到调四钓二的效果,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灵或者调钝。
挑选浮漂以及保养浮漂的技巧分析
相信大部分钓友都听说过这样一句:浮漂犹如钓鱼人的眼睛,是钓鱼必不可缺的。那么在平时我们该如何挑选浮漂以及保养呢?今天就来解决大家的疑惑。
一、外观检查购买浮漂时,第一步就是目检。方法是:将浮漂拿在手中,漂颈位置架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间,边转动边检查漂身左右是否对称、漂尖与漂脚是否构成一条直线等。如果出现漂肩高低、宽窄不对称、漂身左右明显不等以及漂尖插入漂身的位置不同心等,则证明这支浮漂不是支做工精细的优质产品。
另外,在目检时还需注意检查浮漂漂尖色目环是否清晰,间距是否过大或过小。因为,浮漂的漂尖部分是我们直接观察鱼讯的主要参照物,它的清晰、可视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我们对水下鱼讯的判断。最后,还要更为仔细地检查浮漂漂身的质地是否用料统一。
因为有许多浮漂多是用两片或多片浮水材料粘连成型的(如大号的孔雀翎漂、部分芦苇漂等),这种工艺制成的浮漂需要选用密度基本相同的浮水材料拼接而成,这样才能保证该浮漂在水中的稳定。
我们在选购此类浮漂时,应注意观察各片浮水材料的色差、纹路以及尺寸是否一致或大体一致。如若反差太大,则表明该浮漂可能不是由相同密度材料合拼的,可能会造成浮漂出现在水中重心不等的现象,不利于精确显示微弱鱼讯。
第二步是手感触摸检测。方法是:一只手拿起浮漂的漂脚轻轻转动,另一只手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拿住漂身,从上到下地慢慢地滑动,细细感受漂身的平滑度以及油漆的精细度。做工考究的优质浮漂一般在这些细小的问题上都会处理的很好。
二、滚动检查经过外观初检后,我们就要进行重心居中检测了。
一支好漂,要能很好地反映鱼情,其重心是否在漂体的中轴线上是非常重要的。检验的方法是:将浮漂放在渔具店光滑的玻璃柜台面上,用手轻轻地拨动浮漂,如果它能够在光滑的台板上滚动快捷、流畅,所经之处相连接可虚构成一个扇面图形,并且在滚动中没有摇晃、抖动等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支不错的浮漂。
如果面对琳琅满目的浮漂产品拿不定主意的话,选名牌往往是一件比较省事的方法,特别是针对一些刚对悬坠钓感兴趣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初学者尤其适应。选择名牌浮漂也并不是随随便便上哪都能购买的,要千万注意有的不法商贩以次充好、拿假冒的名牌来糊弄人。选择名牌钓具(包括浮漂)一定要到正牌、有信誉度的正规商店购买。
根据自己的垂钓需要,选择品牌、做工精细、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对于选中的品牌最好成套购买,以适应不同的鱼情、水情。
三、怎样保养和收藏浮漂浮漂的保养和收藏在某些程度上说要重于其他钓具的保养和收藏,这并不是因为浮漂的价格不菲而需精心呵护,最主要的是因为浮漂本身材质的易损性和使用中精确性的要求,使我们在保养和收藏浮漂时,需要加倍地细心、谨慎。
日常使用的浮漂一般都需随身携带,或是置于钓箱内或是放在竿包中,为了防止钓具间的相互挤压和碰撞,一般需要为这些浮漂配制一个专门的漂盒或漂筒。在选择漂盒盛装浮漂时,一般尽量选择一些外体结实、内里柔软,且留有专用凹槽的漂盒。漂盒的大小、高低尺寸要适合浮漂,尽量将浮漂置放的宽松些;每次开关盒盖时,尽量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人为损坏(特别是漂尖部分,千万不要被盒盖挤压)。
另外,在将浮漂插入漂座或从漂座拔出时,也需小心谨慎。选择的漂座要与漂脚配合恰当,两者的配合尺寸不能过分紧密;垂钓结束收拾钓具时,应养成用湿毛巾擦拭浮漂的良好习惯,将漂体、漂尖上面的污垢完全清洁干净,既可以保持漂体的滑顺又可使漂尖鲜艳醒目,从而延长浮漂的使用寿命。
在炎热季节垂钓时,应避免浮漂不入水而长时间地曝晒(如比赛的中午间歇期、吃午饭等),以免出现因高温炙烤而造成浮漂的早期损坏。
最后,再谈谈关于保养和使用浮漂的几种错误认识:
1.新买的浮漂需要反复擦洗,清除异味吗?
没有必要!即使浮漂上有油漆的异味,也不能通过水洗的方法清除。只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干燥挥发,即可自然祛除。
2.为加强浮漂的破水能力,要将漂体上的膜洗去吗?
这是一种比较明显的错误认识。有的钓友自认为将浮漂上的膜洗去,就可以增加浮漂的亲水性,减少水的表面张性带给浮漂的运动阻滞力,从而提高浮漂的灵敏度。因此,有的人甚至不惜用河边的青草、泥沙等为浮漂擦洗殊不知这样一来,漂体上那层防水的漆膜也因此遭到了致命的损毁,造成了浮漂的早期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
3.为增加浮漂的光洁度和运动灵敏性,需要给浮漂打蜡吗?
没有必要!因为浮漂的运动灵敏性是通过钓者调整出来的;光洁度的保持,只需用柔软的湿毛巾简单擦洗即可完成,给浮漂打蜡实属多此一举。
4.漂尖意外受损,出现弯曲(但没有折断)需要矫正时,可以用火烤的方法吗?
可以矫正,但不是用火烤。正确的方法为:用茶杯盛满开水,利用其升腾的热蒸汽将弯曲的漂尖加温,再稍加外力修正。最后,再将浮漂的上下两端同时插进纱窗上,使漂尖弯曲的部位持续受轻力,这样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矫正,弯曲的漂尖一般都可以修复。
5.为降低浮漂的吸水率,需要将待用的浮漂在赛前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吗?
治标不治本。有的浮漂确实因质量原因会出现漂体渗水而使调目变化的现象,在实在无漂可换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对付,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更换一支质量高的优质浮漂。如果的确没有,也不必长时间地浸泡在水中,这样只会使本已渗水的漂体雪上加霜。
春季钓小鲫鱼浮漂选择以及调漂
春季钓小鲫鱼调漂以及浮漂选择:春钓鲫鱼建议选小枣核型,战斗细长漂身的纳米浮漂(其次巴尔沙木),大约吃铅在1-1.5g即可!漂目选择12目最佳,漂尾略细!如果风浪大可适当选择18目长尾漂!
一、选漂材质
先说为啥选纳米漂,因为四种类型(巴,芦,孔雀,纳米)的漂在同等吃铅同等浮力的情况下,经实测,纳米漂体积最小,伴随着漂身部分的漂体表面积也最小,那么漂与水接触的面积最小,与水摩擦也最小!那么一定最灵敏!根据小Vi测试,同等体积的同等型号、同等漂型的漂。
浮力排行是这样的纳米大于巴木大于孔雀羽大于芦苇,芦苇对于新手真不建议选择了,因为漂深内部空间大,空气多,容易受到热胀冷缩影响,在垂钓中经常钓着钓着会变目!
二.选择漂型
再说为啥选择小枣核形和细长漂身形,枣核型在微微有浪的情况下稳定性佳!浮漂漂身一周枣核状的表面积最小!两头尖,小鲫鱼轻微吃口漂目就有变化!细长漂深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比枣核型还要牛!这个看的不仅仅是浮漂表面积了,而是细长漂深中间很窄!几乎没阻力!试想一块木板,平着在水面是很难把它压入水中的,但竖着就很容易做到!(见下图)细长身把这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以上两种漂型,上图细长身(不是特长那种)下图枣核
木板解释浮漂灵敏度示意图
三、选择目数
选择小过渡碎目漂,漂尾采用小过渡目数。浮漂目数涂装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匀目,一种就是过渡目,匀目又分大匀目与小碎目,小碎目以钓轻口为主,碎目是让人的视觉上感觉到很小的动作但却出了一目的口。而过渡目也分大过渡和小过渡,利用小过度目但利用很小的目数结合人的视觉差,就会更加容易发现信号。然后就是啥时候选择长尾啥时候选择短尾的问题了!
首先水浅几十公分,还没长漂一漂深,当然选择短漂咯!抛竿不容易缠线啊!下面重点说下啥时候选长尾漂!在水表面风大浪大枣核型长尾漂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
1、长尾漂在坐钓的时候入水深,受到水表面风浪影响小,打个比方,把一个悬浮在水中间的物品放在水表面风肯定吹着它来回摇摆!但是放在水中间就不会动!因为水中间的物品不受到水上面风浪的影响!长目漂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你想假如你钓2目,20几目的漂尾在水下,漂尾根的小枣核定在离水面20几cm处一定不会受到水表风浪影响!
2、再说下枣核型为啥比细长深稳定。枣核型漂很短,基本上就半个小拇指长,你想假如水下有暗流,对其印象是很小的,但是细长型漂那么老长一根,下面暗流对其影响是很大的,打个比方一个小球在水中间稳定还是一根小木棍占那么长的水层在有轻微水流的水中稳定呢?答案可想而知!
四、调目与钓目选择
春季钓小鲫鱼,气温还比较冷,鱼体又小,小鲫鱼开口还很小,那么对鱼浮漂调钓就更为讲究啦!小Vi口差时一般调3目钓3目半,口好时一般调5目钓5目半!
1、先说调3目钓3目半的情况。调低目的原因是这样的,因为半水调低目,水面剩的漂尾就越少,那么相对来说剩余浮力就越小,鱼儿吃口就更容易拉动浮漂下顿!钓3目半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双饵到底,子线微弯!保证小鲫鱼吸食时不容易挡口!这时候有钓友要问了!为啥不是一钩悬一钩轻触底这样不是更灵敏么?的确这样确实浮漂信号会更灵敏,但是在鱼开口小,鱼嘴张不开时,常会造成漂动提杆不中鱼的情况!因为悬浮的子线会挡住鱼口(见下图),我们钓鱼讲究的灵敏度是在信号少损失的情况下提杆就中鱼!这才是最灵喔!
2、再说调5目钓5目半的情况。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鱼开口好时,想选择性钓的鱼大些,就可以调5钓5目半,这样漂尾剩余浮力比调3目要大些,为什么说大些呢?漂尾是圆柱形渐细的!越接近漂身部分的漂尾越粗!那么调5目一定比调3目时漂尾在水面漏出的那个结点要粗,根据之前说的木板原理(上图木板那个图)一定在鱼吃口被鱼拉动会更困难些!加上5目的剩余浮力比3目的剩余浮力又大2目,那就更难些了!所以钓5目可以过滤一些小鱼的信号!当然鱼钓的会上的稍大些,当然这些影响对于口好时都是微乎其微的!
你眼准手快,感觉找到,随它调3目还是调5目!大鱼小鱼照上不误!钓5目半原因就不说了还是保证双钩到底!这时有钓友可能又要说了,水底那么平呀!你去在水底铺的水泥呀!哈哈!小Vi不抬杠!理论知识要懂!然后我会说我牛逼呀竿竿一个碗口大的点啊!不偏不移,碗口大的地方是平的呀!嘿嘿!所以说理论结合基本功苦练才是王道!二是:有时候在漂尾极细(小于等于0.4mm漂尾)的时候,不宜调3钓3目半,因为漂尾太细了剩余浮力太小了!很容易钓3目半出现严重过底;钓的过顿;双子线严重弯曲信号出不来,甚至没信号的情况!因为漂尾的剩余浮力不足矣拉起子线上的饵料。
这样讲下去有要讲深了,解决方法有调7目钓5目,加大剩余浮力拉起钩饵,第二,剪短子线,这样子线越短支撑力就越好,容易顶起浮漂,找底比长子线更精准,但这样的坏处是子线短,不宜弯曲,柔软度没长子线柔软(打个比方,一根长线拿在横着拿手上很容易玩,一根一厘米的短线,拿着就是直的)很容易挡鱼口!跑题啦!这节过去咯!(废话一句:小鲫鱼建议选择子线17cm左右)
五、酱层厚,脏底钓小鲫鱼浮漂调钓
这个话说酱层厚重,水底乱七八糟,我是鱼我也不愿呆,但是俺习性所致就喜欢呆水底怎么办,那我就呆在离淤泥上1cm好吧!这样不违反天性我呆着又舒服!好啦!今天小Vi我去钓鱼了,底找好了,两个老重的饵料一抛,咕咚一声,妥妥的陷在泥巴里!我急呀!看着泡直冒,这明显是鱼啊!钓了一上午一条没钓到!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水底下鱼,也是泡直冒,脑袋上全是问号??咦?这里这么香!咋就能吃点水面掉下来的渣渣!吃不到大团饵料啊!钓鱼人和鱼的脑袋上都是问号!!
解决方法:
1、饵料里加轻麸比重调轻,这个以后细说,意思就是饵料落水后正好搭在酱层上面!
2、加长双钩钩距!意思是下钩到酱层里,哥还有上钩一颗在酱层上面!但上钩饵料不能过重!不能重于浮漂剩余浮力!可以半水挂单饵测饵重!你可别单饵半水就把浮漂压黑!那小Vi只能说,哥对你也是无语了!回头满满和你说怎么弄!
3、剪铅皮,加大浮漂调目,这也是无奈之举,让浮漂剩余浮力把饵料从酱层里拉上来!
4、最好的方法结合1和3,加快频率,哥靠节奏把鱼打浮起来!中途就接口,或者把小鲫鱼钓兴奋起来游到中上层直接钓浮!
钓鲤鱼遛鱼技巧以及浮漂漂相的分析
鲤鱼是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其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需消耗能量就可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
鲤鱼力大擅泳,冲击力大,拉线猛,而且非常狡猾,摆脱鱼钩的招式也非常多,使广大钓鱼人喜钓的品种之一。
鲤鱼胆小、机敏,警惕性高,行动和吃食都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咬钩,尤其是野生鲤鱼,他们吃饵并不鲁莽,总是小心翼翼的将饵含到口中,先尝一尝,然后又吐掉,再含起来尝尝,又吐掉。有时这种动作可能会重复多次。由于鲤鱼不会贸然将饵吞入口中,所以他们摄食慢而轻,而且是摄食后即游走。鲤鱼就饵时,标相大多数是大幅度下沉或横向移动,标尾由高渐低,慢慢沉入水中。鲤鱼中钩后挣扎力量很大,逃窜时也十分凶猛,而且爆发力和耐疲劳能力也很强,不会轻易被溜翻。这种倔强的鱼儿也十分孤傲,他们的群体生活多是围绕觅食才发生的,在其他时候很少有群聚的习性,也几乎没有社会性活动。
钓鲤鱼时,通常要把钓组调的钝一些,看标相的时候直接抓黑标。但是,鲤鱼在就饵时也会做出一些假动作,尤其是滑口鲤鱼,它们的动作往往谨小慎微,吃饵时基本上只呈现出小顿口的标相。如果钓者在又风的天气施钓,这种细微的标相往往会因风浪的起伏而被钓者忽略。由此可见,鲤鱼是相当狡猾的,而且个体较大的鲤鱼还掌握着更高超的绝技,在浅滩处水深不足2米的情况下,鲤鱼在中钩后往往会顺势破水而出,来个空中腾跃,使钓者措手不及,最后脱钩而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鲤鱼打挺;鲤鱼上钩后,在奋力逃窜的过程中,有时会突然扎进水底淤泥中,就像一根木桩一样,保持数分钟不动,让钓者误以为挂底,这是鲤鱼逃脱的又一绝招,我们称之为鲤鱼打桩;如果中钩的鲤鱼在水中既不要线也不松线,而且手感很沉重,钓者感觉到钓线一伸一顿,这说明中钩之鱼很大,正在原地打转,目的是想通过甩头将钩吐出,这便是鲤鱼打转;鲤鱼上钩后,如附近有草区,他们多数都是往草里猛扎,这是所谓的鲤鱼冲草;在大水面施钓时,大鲤鱼中钩后爆发力非常强,他们往往会向深水区猛蹿,与钓者形成拔河态势,造成断线或折钩,进而逃之夭夭,这叫做鲤鱼冲深。
虽然鲤鱼很狡猾,吃食谨慎,刚开始就饵先是侦查、碰撞,但一发现没有危险后,吃钩也是当仁不让,标相干脆,黑标较多。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施钓鲤鱼,标相也是有区别的,夏季和冬季鱼口较轻,春秋两季鱼口较重。此外,滑口鱼和生口鱼吃饵时的标相也不一样,生口鱼口大而慢,滑口鱼口小而快,前者吃饵的标相是大顿或黑标,后者则是小顿口或只是一线吃口。施钓鲤鱼时,我们可以先把钓组调的灵一些,发现浮标有动作后,可以吧钓目调高,再试着去钓钝,这样就不会错过鲤鱼的咬口了。
虽然大鲤鱼掌握着很多逃生既能,但是在我们抓准咬口之后,也同样能一一破解它的这些独门绝技。
当遇到鲤鱼打挺的情况时,钓者要有思想准备,当鲤鱼向远处腾跃时,钓者可前倾竿递线,以防断线跑鱼。如果鲤鱼向近处腾跃,钓者要迅速扬竿绷线,耐心等待其从淤泥中退出后再进行溜鱼。
应对原地打转的鲤鱼,钓者一定要特别小心,要做好随时移动的准备,并使钓竿和水面保持一定的角度。与鱼对峙时,钓者可采取以下两种手法:一是弹动主线,震动鱼儿的嘴唇和大脑,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将其降服;二是抖动竿捎,逼鱼儿游起,无论其如何挣扎,都要弓住钓竿,钓者可借此消耗鱼儿的体力。
如果鲤鱼中钩后钻向草区,钓者不可硬拉,而是应提竿紧绷钓线,待鱼儿向反方向游动时,顺势将其牵出草丛并拉向明水区。
有些大鲤鱼中钩之后向深水区冲击时,如果一次逃脱不成功,还会有第二次和第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猛烈。此时钓者应打好提前量,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并充分发挥钓竿的弹性优势,使竿、线、鱼三点之间逐渐呈锐角三角形,切记形成拔河之势。经过几个回合的拉锯战之后,大鲤鱼也会疲惫,最终成为钓者的囊中之物。
浮漂的选择技巧,及初春如何选漂调漂
资深钓鱼人通常都很重视钓鱼当中的细节,比如渔具的选用和搭配,其中就包括了浮漂的挑选。
我们在钓鱼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非常尴尬的一种现象,浮漂上面没有动作,但是提竿却发现钩上有鱼,这就表现这个浮漂对我们都没有作用了,信号都不能传递出来。如果浮漂能够跟铅坠等配件搭配好,再小的讯号也能够体现出来。那么关于选漂,我们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怎样选一支好的浮漂
细尾漂大多呈圆柱形,漂越细整个浮漂的体积就越小,浮力小,承载钩饵的拉力就小;漂身粗当然体积就大,浮力大,承载钩饵的拉力就越大。那么我们在初春水温低的时候就不能使用体积大的浮漂,而使用体积小的细尾漂,搭配的钩坠重量也轻,构成平衡的拉力,鱼儿轻轻地吸食钩饵,细尾漂就能灵敏地传达讯号。
选一只好漂,除了看漂身的做工是否流畅光滑之外,还要看有无其他瑕疵。若漂身有气泡则不要选用,浮漂首尾连接的地方也要光滑完整一体,让浮漂在桌面上滚动,若漂尖抖动厉害则不要选用。浮漂的价格真是万象千变,但我们选浮漂除了要看质量,还要看是否与自己的出钓相配套。
2、刚入门的钓鱼新手如何选漂
对于刚刚开始学习钓鱼的钓鱼人来说,是选用细尾漂好,还是选用粗尾漂好呢。或许很多钓友都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只要钓组配置了浮漂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其实初学钓鱼更要注意选择适合水情与鱼情的浮漂,还要考虑自身的视力状况,如果视力较好,一般选用细尾漂有明显的效果,读漂十分轻松。如果视力不太好,细尾漂看起来模糊,就只有选用粗尾漂了,但粗尾漂使整个钓组较钝,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干脆选用实心粗尾漂,粗尾漂由于是实心的就减少了很大的浮力,只剩下漂身材质的浮力了,所以这是一个折衷的办法,比较凑效。
3、现在初春时节如何选漂
水温较低的时候,为了适应鱼口,饵料的重量一般都较轻,所以钩上挂饵与没有挂饵,对浮漂拉力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所以为了达到较为灵敏的效果,初春选用浮漂,还是浮力小一点的浮漂为好了。
水温较低的初春,细尾漂就要比粗尾漂好用。一般情况下细尾漂的漂身不是空的,所以产生的浮力不大,仅仅是材质本身的浮力。但是粗尾漂的漂身一般都是空的,产生的浮力要比细尾漂大得多。若果钩坠的重量是一定的,鱼儿轻吸钩饵时,粗尾漂就不能将鱼儿咬钩的动作反应出来,而细尾漂就能很清晰地传达上鱼讯号。一般水温低时鱼儿咬钩,反应到浮漂上最多只有一目的上浮或下顿,粗尾漂是不能及时反应咬钩的动作的,而细尾漂反应及时,钓者就能及时扬竿刺鱼,不会错过上鱼的机会。
4、冬末初春如何调漂
冬末初春,气温水温与冬季差别不大,调漂一般沿用冬季调钓法。由于水温较低,鱼儿活动不够积极,开口吃食也是比较微弱的,若不分时令乱用粗尾漂,就会错过很多中鱼的机会。使用细尾漂,鱼口再轻,只要触碰了钩饵,浮漂都会有明显的动作,便于及时扬竿。建议调钓时不妨选用调一钓一,也可以采用调一钓二的方式,都是比较灵敏的,浮漂及时反应了就饵的动作,自然不会错过扬竿中鱼的机会。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关于浮漂的安装和调整的技巧以及调漂技巧》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的技巧调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