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天不好钓鱼。

每年到了夏秋季节,钓鱼人用得最多的饵料还是玉米粒,毕竟天气热,大体型的鱼种都偏爱于清淡或谷物香的饵料。可能提到这,不少钓友就会吐槽用玉米饵从没钓到过鱼,但仔细想想,为啥有的人用玉米饵就会狂拔,而有的人却没口呢?其实这与用法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用它钓不到鱼,十有八九是用法不对。

使用玉米饵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在选材上,虽然老玉米和鲜玉米都可以钓鱼,但如果用它来作为窝料,最好还是选择老玉米,因为它的价格要比鲜玉米低,并且这种东西主要针对得还是大鱼,所以要想利用玉米钓大鱼就必须得打大窝。

二、当然如果是用来作为钓饵,不管老玉米还是鲜玉米都可以,只不过老玉米一般用于发酵,而鲜玉米也最好用来浸泡。

挂一颗好还是挂多颗更合适?

经常户外野钓大鱼的人就知道,有些人在使用玉米钓鱼时,总喜欢挂两颗或多颗,虽然看上去,它会比挂一颗更显眼,但如果这样挂钩,即便鱼有吃饵黑漂,钓者一旦扬竿刺鱼,就会因为钩尖露出不够而刺不透鱼嘴,所以才会有跑鱼的现象。另外如果目标鱼很小,吃饵力度并不大,也可将一颗玉米粒分为2份或多份来使用。

浮漂调钓时,钓灵还是钓钝?

虽然玉米粒饵一般用来垂钓大物,而越大的鱼,警惕性就越高,对悬浮的饵料并不太感兴趣。况且野钓中的杂鱼较多,如果调钓的过灵,只要杂鱼轻碰鱼线,浮漂就会有很多假漂相出现,所以用玉米粒垂钓大物时,一般调钓的都比较钝。

但凡事无绝对,不管用饵还是调漂,都需要结合作钓环境与鱼情来灵活调整,就比如水底酱层较厚,就可适当钓灵一些。

相关知识

身边就有的实用又实惠的钓鱼饵料有哪些?


很多钓鱼人为了能够调配出更好的饵料钓到更多更大的鱼可谓是费尽心思想破脑袋了,无论是商品饵或者是一些自制饵料,很多钓友都会去琢磨各种各样的饵料配方。其实鱼饵并不一定要去找那些高大上的原料,有一些在我们身边很容易就能找到的天然饵料却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其实如果是在自然水域里面生活的鱼儿会更加喜欢吃天然的食物,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天然饵料运用到垂钓过程中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1、玉米饵料

鲤鱼,草鱼一直受野钓者的喜欢,但它们个体越大就越狡猾,我们都知道,对付狡猾的鱼,在饵料方面应该选最为天然的,比如用鲜嫩玉米粒直接挂钩,这种天然清香的玉米浆很受大体型鲤鱼的喜爱。

2、动物内脏

众所周知,猪肝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腥味浓厚,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还是钓鲶鱼和老鳖,以及钓黄颡鱼的特效饵。其实只要是动物内脏,都可以作为钓饵或窝料来使用,比如:鸡肠,鸡肝,鸭肠等等!

3、麦芽饵

作钓前,首先要挑选一些长度适中的麦芽扎制成两公分长,或者直径一公分的麦芽草团挂钩,用来钓鲤鱼,草鱼都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哦!

4、香蕉饵料

不可否认,有很多水果都可以用在钓鱼当中,比如苹果,西红柿都可加工成开饵水来使用。另外还有香蕉钓鱼,其效果也不错,在垂钓鲤鱼或者草鱼时,不妨用熟香蕉,直接捏烂了加到草鱼,鲤鱼饵料当中。

5、小杂鱼

可能钓友一听到小杂鱼就来气,但凡是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它们在钓鱼当中很吵闹,但也还算是有利用价值,比如在钓黄颡鱼,黑鱼的同时,可以小杂鱼穿钩为饵,这种饵料的目的性很明确,主攻肉食性鱼种。这时候,我们遇到小杂鱼闹窝钓到好多小杂鱼的时候就不必太过于恼火,用来做鱼饵是一个新思路。

鲫鱼为什么不吃饵


当鲫鱼不碰鱼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等了一阵时间之后还没有鲫鱼前来咬钩的话,那就要想一想是不是在钓位的选择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不能够确定钓位的准确性,那就换一个钓位试试看。

如果可以肯定自己选择的钓位是合适的,那就有可能是自己的饵料使用的不符合鲫鱼的口味,这样的话鲫鱼当然是不会轻易咬钩的,所以如果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要及时的更换钓饵。有的时候我们明明都可以看见鱼儿就在我们的窝点附近活动,但是它并不咬钩,我们就要分析鱼窝周围的环境,看看是不是不存在威胁到鲫鱼的生物在附近。

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们的一些错误操作导致鱼儿不咬钩的,最常见的就是提前提竿,这个时候往往鱼儿还没有来得及咬钩,所以我们要先保证自己的操作标准。

还有的时候,明明已经出现了顿口,但是提竿的时候并没有看见鲫鱼,我们就要先想一想使用的鱼钩大小是否符合鱼儿的体积。鱼钩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刺鱼全靠它,所以鱼钩的大小是不是合适就很关键了,如果我们钓的鱼儿是体积比较大,重量比较沉的,结果鱼钩使用的是小型的,那么跑鱼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如果我们使用的鱼钩大了,但是钓的鱼儿却是小小的,那么是不方便鱼儿将鱼钩吸到嘴里面去的。出现上面的两种情况的话,要想中鱼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鲫鱼根本就是没有确实的咬钩,它只是进行一些试探,因为鲫鱼的胆子有点小,警惕性很高,所以有的时候可能会用身体去触碰饵料,或者是用嘴唇去轻轻的吸食,但是不会放心的咬饵。

或者是会来回反复的将鱼饵吸到嘴里又吐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看到顿口现象,但是如果我们贸贸然的提竿了,那也是一场空。我们经过一段的时间观察可以发现鱼儿常常会发生涮饵的情况,它们非常的狡猾,常常会将鱼饵真的全部都吸进嘴里面,但是还不等鱼嘴完全的闭上,就又很迅速的将鱼饵吐出来,由于鱼儿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非常的流畅,速度也十分的快,所以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就要适当地改变一下调钓。

什么是拉饵以及拉饵配制技巧


拉饵是利用鱼饵中所含的植物纤维,将饵的细微颗粒黏住的一种快速制作钓饵的方法。这种方法节省时间,调高效率,比搓饵的频率快数倍。拉饵简单易学,是对装饵方式的一大改进。拉出的饵团蓬松,雾化性好,适口性佳,入水后呈自然飘散状态,对鱼儿有极大的诱惑,大大提高了上饵速度和中鱼率,也给钓者增添了不少乐趣。

拉饵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盖拉法

首先将饵团放在拉饵盘上。握竿的右手捏住转环的连接处,把双钩吸附在饵盘上,绷紧子线,使双钩分开。左手轻轻地将饵团盖在钩上,双钩从饵团底部呈45°角拉出。

2、盘刮法

使用磁性面积大的拉饵盘,把饵团铺在盘上,然后将双钩陷入饵中,绷紧子线,拉动双钩,使双钩从饵盘表面呈“V”形轨迹刮过,钩上便自动黏上饵团。这种方法再速度上比盖拉法更快,卸鱼后不需要倒手,用饵量也省,且较为随意。

拉饵的调配技巧

尽管拉饵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可随意地拉大拉小,但是在商品饵的选择与调制上一点都不能马虎。拉饵调制的状态不好,不是拉不出饵,就是拉出的全是面筋,无法使用,所以,调制拉饵是否成功,与饵料中添加的小麦蛋白纤维的多少及兑水量有直接的关系。丝少了,拉不出来,或拉出来的饵小且易散,入水后钩上的饵就没了;丝多了,拉出一团不雾化的面筋死疙瘩,鱼不爱吃,而且堵在钩门有碍中鱼。由于饵的成分不同,吸水量也有差异,使用前可取单种饵料试一试,先分成若干份,再分别加入不同的水量进行调和,取一只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将拉出的饵分别置入杯中观察,就会发现入水后的拉饵状态差别很大,而且加水量过多或过少都无法拉出饵来,所以,备两只量杯和稍大的调饵盆,准确地测出兑水量,是调好拉饵的关键。当然,了解和掌握各种不同饵料比重,不同成分以及不同的品牌的小麦蛋白纤维的用量,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添加小麦蛋白饵,可以增多拉饵中的纤维,调节饵球的大小,增强饵的附钩性,其添加量应视拉饵料本身含量来定。若其含量多,可以不加或者少加,控制在10%以下,若其含量少,又想拉大饵或在拉饵中混合其他不含小麦蛋白的饵料,就可以多添些,一般控制在25%左右。另外,也可以加一些含小麦蛋白的饵,用法也很方便,可直接将它均匀地撒在兑过水的湿饵面上进行搅拌,这也是添加小麦蛋白饵的技巧。

为什么钓鱼都爱用双钩?


钓鱼技术中,有些简单的问题,如果要进行解释,反而会说不出所以然来。比如有人问,为何要用双钩?

很多人理所当然的回答是:上钩率。其实用双钩的目的确实是这样,为多钓鱼。但更进一步想,只考虑多钓鱼的话,为什么不像海里的渔民一样,同时下成千上百只钩?

双钩钓法是随台钓法普及的,之前大陆地区的传统钓,习惯用单钩钓底。自从台钓法传入大陆,配合立式浮漂,双钩绑法被逐渐认识和推广,然后影响到传统钓法,在休闲钓和野钓中许多人使用双钩钓鱼,以致成为大多数钓友的习惯。有钓友表示,单钩总觉不踏实,怕减少上鱼机会。也有钓友不以为然,因为双飞的情况毕竟少,而且往往发生在鱼密度非常高的养殖池,大多数时候还是每次只上一尾鱼。

钓鱼用双钩,好处是非常多的:双钩双饵增加鱼吞食的机会;双钩可用不同钓饵,比如一钩拉饵,一钩搓饵,增加不同吃食习惯的鱼的上钩机会;一个鱼饵被鱼吃掉或抛竿时抖掉,仍有被鱼咬钩的机会。池底如有石块、瓦砾、杂草、淤泥等杂物,有时单钩被掩住,而另一个可以露在外面,增加上鱼机会;鱼群抢食鱼饵,双钩常常同时被两条鱼分别吞吃,从而同时钓上来。混养比赛项目,钓到大鱼时常常一只钩吞入鱼嘴内,另一只挂在鱼腮或鱼身上,这样减少大鱼脱钩的机会;在钓鱼比赛中,双钩钓法的这些优点非常重要。而在野钓时,如果双钩用面食作饵,鱼咬钩时另一只钩的面饵常会脱落,无形中成为诱饵,吸引鱼群不离去。双钩常可采用两个不同型号、大小的鱼钩,在钓鱼时试验哪种更为适用,加以选择。

鱼钩掉入石缝卡住,如是单钩则拽出较困难,而双钩稍等片刻,等另一只钩被鱼吞食,常会将被卡住的钩带出石缝。正是如上的诸多好处,使得双钩钓法能够在野钓中迅速流行,成为主导钓法。

不过双钩钓法也有缺点,比如水中杂草、杂物多时,钓到大鱼可能另一只钩挂在草或杂物上,弄不好大鱼乘机逃掉。再就是摘钩时不小心,多一只钩容易扎手或抄鱼时另一只钩挂在抄网上增加摘钩的麻烦。

酸臭饵为什么钓不到鲢鳙分析


钓友问:有时候用了酸臭饵料为什么钓不到鲢鱼?

酸臭钓饵是钓鲢鱼的基本饵料,但在使用中很有讲究。首先对酸臭的浓淡程度十分重要,这要根据气温和水质情况及时调整。一般是气温高时,酸臭味宜轻一些。就是在一天之内早中晚的气温变化,对钓鲢鱼的饵料,都应有所区别。水质太肥,饵料的酸臭味宜浓一些。

鲢鱼最不耐缺氧。天气稍微闷热,它就浮头不咬钩,有时见到大群鲢鱼浮在水面懒洋洋地,甚至将嘴伸出水面,想从空气中直接吸取氧气。这时你将饵料送到它的嘴边,它会躲着走。这时鲢鱼不咬钩,不是钓饵的毛病,所以叫鱼浮头,不咬钩。

钓鲢鱼的钓点也很重要。在同一个水域内有深有浅,应在浅处下钩,如水深超过3米,就应考虑钓浮。这要根据水的深浅,水温的高低,及时变换垂钓方式,应该是有浅钓浅,无浅钓浮;水面温度高钓底,水面凉爽钓浮。

水质过肥的鱼池,尤其是喂人粪、鸡粪的鱼池,鲢鱼不爱咬钩。

可窝可钓的自制饵配方,助你狂拉鲤鱼


有这款自制饵,恨不能钓光一池塘的鲤鱼,具体配方为钓友们公布。

说实在话,夏季的鲤鱼不是特别好钓,要想有好口,首先时段要选好,天凉一些的早上和晚间是好时候,但仍不能保证鱼口,可如果要去钓池塘,鱼密度大一些,估计会好很多。本期《渔课堂》呢,就来教给那些要钓池塘鲤鱼的钓友一个自制饵配方,学完的就等着偷着乐吧。

一、很常见的原材料。

这些原料谁家都有,它们就是黄豆面和白糖,有这么简单吗?没有,这只是主料,我们还需要在饵料中“做点假”,咱还要准备好颗粒饲料和酒米,4者混搭就是一款好鱼饵。另外,我们还需准备一个电子秤、一个饵盆、一个饵瓶。具体做法咱往下看。

二、配比和制作流程一。

第一步要先把黄豆面炒熟,炒制鱼饵类的原料有个通用规则,就是不能炒糊,糊一点儿也不行,特别是炒细面类的,容易糊,大家要注意。第二步是浸泡颗粒饲料,我们要先称出颗粒饲料,有60克左右就够了,然后加水,注意水不能太多太少,只需刚刚浸泡住颗粒饲料饵就行,浸泡时间为6分钟,这是的颗粒饲料就变成糊糊状的了。

三、配比和制作流程二。

在等颗粒饲料浸泡过程中,我们来操作炒好的黄豆粉,同样是称,称出40克左右就好,因此它和颗粒饲料的比例为2:3。然后把黄豆粉均匀撒在已浸泡好的颗粒饲料中,然后加入约15克的酒米,最后放少量的白糖。开始下手搅拌吧,搅的过程中如感觉干了就少加些水,如不干就直至搅成一个大饵团,这款饵就配制完成了。该饵能当窝饵打,还能直接挂在钩上钓鲤鱼,效果吗,大家试下就知道了哦。

好,希望本文能帮到各位钓友,如您有不懂的不清楚的请及时留言发问,如您有不同意见或更好的技巧,也请尽情吐槽和指导。喜欢的钓友烦请动下金手指点个关注哦~~

为什么钓鱼人喜欢把几种商品饵配合使用?如何看待


看了很多鱼饵配方,就如同中药方子一样,都是要用多种商品饵配合用,兑来兑去, 这是为什么?我们钓鱼人为什么就不能只用一种饵钓鱼?多简单?

每次看钓鱼节目里的大师们,在节目里给的商品饵的方子都是:A50%+B+C+D+E 等等。如果需要如此配方才能好钓鱼,为啥厂家不直接配好?

再来A味道+B味道,不代表A和B的味道都存在的,喜欢吃A味道的鱼和喜欢B味道的鱼都能钓上来。

如果是这样,直接买个十几种放在一起和一和不就成万能饵了?味道多了,真是不知道变成啥味了,就跟四川麻辣烫一样,只有辢味了。其实我想说的是,辢味盖住了很多味道。

能不能钓上鱼,真的跟这种方子有很大关系吗?还是钓饵厂家玩的伎俩?反正我就在网站上看到了一个讨论饵料配方的版块,N多商品饵方子,有点过了吧!

商品饵配方是什么?

其实商品饵,实际上仍然被划归为饲料的一种。是脱胎于养殖业的颗粒饲料,钓鱼人精心为鱼准备的一类诱饵。本质仍是颗粒饲料。现在袋装商品钓饵特多,都说自己的钓饵如何好,可是使用时有时钓效并不好。这时候钓鱼大师们就想出了饵料配方这种东西。特别是钓黑坑你不会配几个饵料方子,都怀疑你是不是钓鱼人。

俗话说乱世用重典,重病用猛药。这些配方虽然配置简洁,但一看就给人一种白去侧漏的感觉,每款饵都是味猛药。

作为钓鱼人,首先要对手中的饵料进行了解,因为每款饵料都有自己的特性,配方中每种成分都有指向性。如果不具体了解,拿出来就盲目的这种倒一点,那种加一些,那么,你开出的饵对鱼来说,可能就是毒药;其次是千万不要期待有什么神奇配方,你拿别人固定方子,套用框架和公式,去满世界撞大运,守水待鱼,还是免了吧。

就比如:50%某某颗粒+20%荒食+20%无双+10%鱼宝钓黑坑,在钓界流传甚广的一个配饵公式。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没错,就是这个公式,以前有人,包括现在还有N+1的人会迷信这个公式,我真想知道这是哪个大师做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现在拿来不考虑水情鱼情的完全套用,坐飞机的可能性肯定是有的。还有,一些大湿们的所炫耀自己的通杀配方,推荐使用的小药,那都是江湖艺人骗你钱花的!任何配方,要有效果,都必须是前提下的。而不存在通用和无前提的变化和应对。

如何正确看待商品饵?

一个鱼饵配方为例,很常见10个人开出来10种状态,10个人可能应对的是10种鱼情和水情,对吗?鱼饵添加剂,本身其实只有性状。使用的关键基础是鱼饵和用量,前提条件是鱼情和水情。

商品饵在味型上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味型,即香、腥、和天然植物香三种。香腥、腥香两种饵料是商家已经为你调好了的。所以不用加任何的调配只是要根据状态加入松散剂或是粘合剂即可;而纯香、纯腥和天然植物香饵料一般是针对定向鱼所以也不用调配如果是要调配的话也只是需要调整饵料的状态而不是味型。所以钓友出钓时大可不必拿上十几包各种饵料只要将几种味型各拿一包即可调出所有味型。还有据我所知腥香型的饵可以说是通杀。除了鲶鱼这一类只吃荤的鱼其他的鱼都吃。

对于休闲钓手来说完全没必要迷信饵料配方;别受忽悠听信什么配饵框架和公式,只有正确、客观的认识饵料和鱼情,你才能对饵料使用自如,如果将钓上鱼的功劳大部分都归到钓饵上,那有失公允。

为什么浮漂不出顿口?今天来细说几点关于饵料的技巧


总看到有人问:为什么别人钓鱼下去就来口,而自己的浮漂却阴上阴下墨迹半天,一个像样的动作都没有,偶尔中一条鱼可能还是矛的。这时有人就会建议换小漂、改细线、用小钩或者重新调整浮漂。确实,浮漂出不了顿口有很多种原因,以上方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大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饵料!

一、为什么浮漂出不了顿口会和饵料有关?

道理很简单,任何动物包括人都一样,喜欢吃的东西就多吃点,不喜欢吃的东西就少吃点或者一口不吃。饵料是有味道的,而且有雾化、散落等状态,这些都能够将远处的鱼诱进窝点,但最终决定吃还是不吃,靠的是饵料本身!如果鱼不喜欢吃然后在窝里转悠,或者吃了感觉不合口味又迅速吐出,浮漂都会产生阴上阴下的动作,起竿矛到窝里的鱼也属于正常情况。

二、饵料真的有那么重要?不是说鱼只要进窝,什么都会吃嘛?

很多人包括我都曾经说过,钓鱼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鱼诱进窝,只要进了窝,什么饵都会吃。但这句话的前提是饵料大体上能过的去才行啊,凡事有个度,一旦超过某一个界限肯定出问题。鱼饵也一样,适口性好一点的饵,浮漂出来的动作会漂亮些,顿口沉稳有力。

适口性差一点的饵不是说一条鱼都钓不上来,只是出口没有前者那样干脆,可能浮漂墨迹个半天才能出个顿口,也可能需要我们挑一下竿尖逗一逗才能钓中一条鱼。如果饵料实在太差劲连一般水平都过不了,鱼就直接不吃了,可能你看窝子里全是鱼星,但就是钓不到!那什么样的饵料才能差劲到如此地步呢?最常见的就是胡乱使用添加剂,导致饵料味道过浓!

三、饵料的适口性包括了哪些?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适口性,适口性是一种饲料的滋味,香味和质地特性的综合,适口性主要是指动物对食品的采食积极性和采食频率。这些是百科上的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咱们在钓鱼中,影响饵料适口性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即饵料本身的成分和使用时的状态。

1、先说饵料的状态

饵料的状态主要有软、硬、黏、散、轻、重、粗、细、干、湿等等,在使用时也不能忽略饵料的大小和附钩性。

2、以饵料的大小来举例,

如果钩子上的饵料上包的太大,肯定会影响鱼儿咬钩的效率,本来一口能吞入的东西就得分成四五口。如果钩子上的饵料太小,则延长到位时间,容易被小鱼截食,且影响留鱼性。至于软硬黏散等问题也差不多,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概括一下:越大的鱼饵料可以相对粗糙,越小的鱼状态越得讲究;生口鱼可以不讲究,滑口鱼得讲究。

四、再说饵料本身的成分

1、饵料是不是真材实料。

大家都用过虾粉吧,优质虾粉是以南极磷虾作为原料,而劣质虾粉可能是用锯末+香精配出来的;再比如钓鲤鱼常用的蚕蛹粉,要想作假也很简单,用菜籽饼+香精就可以。假货能骗得了人,但骗不了鱼!毕竟咱们只是靠闻,而鱼儿是吃进嘴的!

差的饵料或者使用劣质的小药,刚开始可能因为香精的味道重诱鱼的速度会快一些,但鱼儿进窝后吃几口马上就能发觉,来得快去得也快,留鱼性太差!好的饵料可能诱鱼的速度慢,但因为都是真材实料,鱼儿爱吃,进窝后不会走。

2、饵料的选择

饵料的选择就是咱们经常说的配方问题,配方很重要但其重要性不是体现在用多少种饵,而是看你用的对不对!我们都知道饵料有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之分,前面提到的虾粉、蚕蛹粉就是动物蛋白极高的饵料,像现在产卵季鱼儿需要补充营养、体力的时候就要用高动物蛋白的饵料,小鱼需要成长也得摄入大量动物蛋白,这也是为什么腥饵钓小鱼比较好。但是富含动物蛋白的饵料一般比较腥,容易招麦穗等杂鱼,天热的时候尤为明显,这时反而一些素饵会比较好用。

五、另外配饵前还得了解鱼的习性、水质还坏、钓场环境等等,只有符合鱼情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说了这么多,怎么样才能配出适口性好鱼儿爱吃的饵料呢?

1、饵料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且不要贪图小利,防止买到过期、仿造的产货。

2、野钓尽量少使用添加剂,掌握不好量就死窝;劣质小药多采用工业香精,用多了会烧手。

3、根据当地当时的鱼情、水情来配饵,不迷信配方。

4、如果没有杂鱼,饵料尽可能软,装钩时不可过大,以刚好包住鱼钩为宜。水深附钩性要好,水浅多一点雾化;如果杂鱼多,饵料的状态以先趋避小鱼为主。

5、自然水域的鱼对腥味通常不会抗拒,尤其是小鲫鱼、小鲤鱼,有时候鱼口弱、浮漂下顿不明显,加点虾粉或赤尾青能够增加适口性,但唯一的问题就是容易招杂鱼。

以上仅仅是饵料的适口性对浮漂产生信号的影响,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影响。线组粗细、浮漂吃铅大小、调钓问题都会导致顿口出不来或不明显,希望大家客观看待问题。

搓饵和拉饵的区别,搓饵有什么优点?


我最近去钓鱼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很多钓鱼人现在都喜欢用拉饵,很少会用搓饵了,甚至有的钓友连钓大鱼都是用的拉饵。其实仔细思考之后也能够发现这种现象不是没有原因的,拉饵具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快,特别是在冬天天气冷,手都要冻僵了,这时候想用搓饵也会觉得很麻烦。但我们肯定不能什么情况都只用一种饵,搓饵到底在钓鱼中还有没有用呢?什么情况下用搓饵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呢?

1.首先搓饵的饵团大,到水底之后有残留

(1)如果你一直使用搓饵做钓,鱼会越聚越多,不散窝。

(2)钓大鱼时用搓饵目标更大更容易被发现。

(3)钓深水时拉饵到底没残留,而搓饵就不同。

2.其次搓饵雾化小,不容易把鱼钓乱层

雾化是把双刃剑有好也有坏,好处是诱鱼快,坏处是容易把鱼钓乱层。但是搓饵的雾化远没有拉饵那么大,不用担心乱层。

3.搓饵可随意控制饵团的大小

做钓前期我们可将饵料搓大点来诱鱼、留鱼(还能防小鱼),等鱼儿进窝想保证中钩率再把饵料搓小一点,可以说饵团大小全凭手法控制。

咱们钓鱼人有时比较懒,不管什么鱼情、水深多少下杆就直接开拉饵,导致后面鱼获不理想,还是希望大家对于钓鱼多分析、多思考,不要一味贪图方便省事。

钓鲤鱼时拉饵有什么用?


通常我们钓鲤鱼的时候都是选择钓底,不管是钓灵还是钓钝,都是说在水底这个范围之内进行垂钓。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鱼所在的那个鱼层才叫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相信有很多钓鱼人都会对这两种说法感到很迷惑。其实说起来也不是很复杂,我们钓鱼的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就是找底,也就是找出水有多深,然后再去判断挂饵之后钓钩在水里的状态,来决定是钓灵还是钓顿。并且我们之后根据鱼吃口的变化对钓组所进行的一些调整都是基于前面所说的这些做法,当然这些调整都是在鲤鱼肯吃饵的前提之下进行的。

然而,钓着钓着就发现,窝里的鱼筋不少,可就是没口。那鱼去哪儿了?

搓小饵或溶散性较好拉饵来试,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1、浮标在下降的中途有停顿;

2、浮标在下降的中途有加速;

3、饵料落底之后浮标左右摇摆不定;

4、大幅度的黑漂却不中鱼;

5、偶尔提竿能挂到鱼;

出现上述现象,假如在小鱼少的塘子钓鲤鱼,鲤鱼肯定是离了底,但这种离底绝不是浮头的那种离底。这样的情况下,鱼是有就饵的愿望,可因为水底太凉或太臭等原因,鱼实在是无法下底吃食,只好在离底不高的那个层面上转悠。

假如这个塘子里有鲢鳙,浮标出现晃动我相信你一定能挂住它。为什么这么说?鲤鱼饵料我们都知道,除了讲究味道上的诱惑之外,更讲究饵料的雾化性,持钩性,粗颗粒饵料和粉状饵料相结合这些要点。鲢鳙不怕臭,漂有动作我们肯定会提竿,此时鲢鳙逃掉的机率很少。我在实战中发现,在有鲢鳊的塘子里钓鲤鱼,最先钓上来的往往是鲢鱼,疯狂的时候鲢鱼连竿,都是挂在鲢鱼的侧鳍上拉上来的,然后才是鲤鱼上钩。

上面讲到了五种现象,一旦实战当中出现了这几种情况,那鲤鱼肯定是离底了。此时为了钓到鱼,就要把饵料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入适量的拉丝粉进去,调制成拉饵。

用拉饵也是一种尝试。这种尝试的目地就是以池底底钓为基准,用精细的调组、较轻的饵料去钓出现浮标下降途中出现停顿、加速、摆动的这个水层,去找鱼所在的这个底,找到了这个底,也就找到了鱼。用拉饵的目地主要是适应变的需求,并不是为了快,这和钓鲫鱼还是略有区别的。

用拉饵钓鲤鱼的线组同样要精细,粗线大钩是不行的,子线要软、要细,便于鲤鱼吞钩,饵料的比重也要进行调整,用比重轻的饵料进行配饵。同时在抛竿入水之后,由于饵料中含有拉丝粉、比重轻,下降速度缓慢,让饵入水后慢慢的荡落,犹如活体诱饵,下落过程当中加以轻微一引逗,中钩率更高。

假如鱼浮头,那这种方法就不好用了,浮头的原因有很多,但都跟鱼的生存状态有关系,鱼命不保,喘气都困难,再想让它吃饵填饱肚子,难上加难,这也不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