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钓鱼钓腥还是钓香。

简单说说传统钓,本人二十几年的老传统,台钓、路亚近些年来也有接触,针对不同的天气和水情、鱼情选择合适的钓法,是钓鱼人最基本的素质,也体现了一个老钓手对钓鱼的理解能力。

传统钓的概念,是台钓兴起之后,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民间老钓法的统称。何为标准的传统钓,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地域的不同,各地逐步形成适合本地气候、地势和鱼情的独特钓法,例如甩大鞭、长竿短线,过河抬钓,手线和放流钓法等等,这些钓法是千百年来老祖宗智慧的结晶,自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道理。与台钓、路亚等近年才传入的外来钓法相比,传统钓有其无法取代的优势和适应性,孰优孰劣,不是几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一、传统钓和台钓的区别

传统钓与台钓在理念和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传统重守,与自然鱼性更加切合,台钓重攻,以雾化和诱钓结合致胜。二者看似格格不入,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传统的包食、蘸饵钓法与台钓的边诱边钓在本质上是一个道理。

传统钓与台钓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作钓的理念和思路

上文说过,传统重守,台钓重攻。传统的守,是与台钓的立体雾化,诱钓结合相比较而来的概念。这种守,并不是一味的死守,而是要在变中守、动中守、走中守、逗中守。

变中守,是指钓手应根据不同的天气和鱼情,确定相应的目标鱼种和钓法,不能一根竿子打天下,而是要因时因地因势,主动求变,充分发挥传统钓包罗万象,不拘一格的特点。

动中守,是动与守的辩证结合。体现在传统钓,主要有半水拖钓和放流钓两种。半水拖钓的对象鱼是鳊鱼、翘嘴和白条等中上水层鱼种,放流钓是流水中的特殊钓法,主要适用于长江流域和黔贵川地区。

走中守,是传统钓相比台钓最大的优势。我们玩传统的,特别是冬季传统钓,一般都会打上好几个窝子,视情况决定取舍和增补。多窝走钓体现了传统钓轻便、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

逗中守,是作钓技巧的体现。现在的传统钓,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概念中粗钩大线甩大鞭重窝守钓的理念,更多讲究的是小快灵,特别是江浙沪皖地区,长竿短线,细线小钩,虫饵轻窝,钓时高频率引逗,动态模拟,这点也是台钓无法比拟的。

钓具的配备与使用

台钓钓具相对固定,长节台钓竿加立漂双钩线组,基本没有多大的出入,只在某些特定的钓场和水域,如深坎和鱼排,或者远投,会使用到矶竿、中通或前打竿,以及筏竿、冰钓竿。形式有别,但诱钓结合的理念是不变的。

传统钓的钓具五花八门,简单至一线一钩,复杂到过河抬钓,这里不展开,下文详述。

饵料的形式和构成

台钓饵料与其钓法、理念相辅相成,讲究立体雾化,诱钓结合,在饵料的构成上以粮食植物为主,辅以各种味型的添加剂和调整状态的成分,呈现粉饵状态。传统钓饵主要有植物饵料和动物饵料两个大类,某些特定的钓法,也会用到类似路亚的拟饵,如花篮串钩钓白条,泡沫、仿生蛆虫饵等。

钓点的选择和适应

相比而言,传统钓的适应性更加广泛,可以说,只要有水的地方,基本都可以适用传统钓,即使是一些比较复杂和恶劣的环境,通过辅助的工具或调整钓具线组,也能轻松应对。台钓对钓场的要求就要相对高一点,地面要平整,水面要开阔干净,操作空间要充裕,而这些,传统钓大多不在话下。

啰嗦了那么多,并不是要在台钓和传统之间分出个优胜劣败,每种钓法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道理,本人冬春两季玩传统较多,夏秋目标鱼定位在草鳊鲢鳙,还是台钓比较合适。

二、传统钓中常见的钓法

下面普及一下几种常见的传统钓法,很多我也只是耳闻,并未实际操作。钓法万千,根本的道理是相通的,知天时,明地势,识鱼性,懂应变,基本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应对了。

长竿短线

顾名思义,用较长的鱼竿配上较短的鱼线,适用于河沟和小型池塘、水库,特点是适应性强,钩饵直上直下放入窝点,应对复杂水面,如水草区、杂物障碍较多的水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甩大鞭

常在较大水面湖库使用,可以用星漂,也可以使用立漂。甩大鞭一般搭配齐竿长线组,打重窝,钓尽可能的远处,以前多用来守钓大鱼,现在在苏北地区常见甩大鞭不打窝拖钓或戳钓,是受限于鱼竿长度的无奈之举。

绷尖钓

是传统钓中应对流水的一种特殊钓法,类似于筏竿,使用较重的铅坠,死坠活坠都可以,以坠重略大于流水冲力为宜。钓时绷紧竿尖,观竿稍,辨鱼汛,多使用虫饵,目标鱼既有鲤鲫等杂食鱼,更常见黄颡、鲶鱼等肉食鱼类。

爆炸钩

爆炸钩是远投钓大鱼的利器,使用糟食,散化诱鱼,钩饵一体。爆炸钩因使用环境和对象鱼的不同,又有小爆炸、翻板、盒饭等几个改良钩型,是大型湖库作钓的利器。

串钩钓

串钩线组常见坠上串钩,三钩至五钩都有,挂玉米钓草鳊鲤青,挂活饵、腥饵钓肉食鱼。串钩除坠上钩之外,也有钓友使用坠下钩或侧坠,视实际情况而定。

筏竿钓

把筏竿归于传统钓,是因为带轮钓法古已有之。筏竿有远投、船筏、排筏、桥筏之分。远投坠较重,多使用串钩,目标鱼为鲤鲫或肉食的黄颡鲶鱼。船筏有用于海钓,也有用于淡水钓的,海钓要对抗海流,且钓层较深,多使用重坠。淡水船筏类似排筏、桥筏,可以用微铅,也能坠到底等死口,带漂不带漂都可以,多数情况是看竿稍,信号还是很明显的。

手线钓

俗称地插子,夜钩。一根四五米长的防咬线,一把大钩子,简简单单就搞定了。手线一般是傍晚放钩第二天早上收,挂青蚯蚓钓黄颡,鸡肠钓鲶鱼,小鱼、泥鳅钓黑鱼,猪肝钓甲鱼,又或者连个爆炸钩钓大体型的鲤鱼草鱼,都有很好的效果。

排线钓

排线钓是比较职业的玩法,是手线的升级版。百十米长的主线,每隔一两米栓一付单钩支线,钓饵一般用大青蚯蚓,可以平行于河岸,也能横跨河沟两岸布置。排线钓也是晚布晨收,要注意的是,排线钩两头要扣上重物,保证钩饵到底,因为黄、鲶等肉食鱼都是底层鱼类,钓底才能保证中钩率。

过河抬钓

过河抬钓是流行于中西部地区的一种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钓法,河沟两岸布设线轮,可收可放,类似于排线的多支线玩法。钓饵有荤有素,用泡沫挂钩是过河抬钓的一大特色,钓时需引逗,有点近似于晃钩钓法。此法本人也是耳闻,估计钓的是离地或水的中下层,目标鱼多为鲤鱼、鲫鱼,效果数倍于常规钓法。

放流江钓

放流江钓常见于重庆一带长江流域,使用特制的江钓竿和放线方便的大线轮。江钓竿一般较短,高手多为自制,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放流江钓目标鱼主要是江黄,钓饵有豆腐、火腿肠、面包虫和蚂蝗等。钓手在江中趸船上作钓,钩坠随江流缓慢前行,在行进的过程中通过竿尖感知吃口,因为单人只能操作单竿,所以与固定点抛竿作钓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盘车钓法

神乎其技,在激流中用顺流而下的钩饵挂水绵诱钓各色鱼种,常见钓获有清波、鲤鱼、鳊鱼、草鱼,用蚯蚓也经常钓到鲫鱼。本地没有类似的水域条件,但在长江外闸口,我见过在激流中用矶竿重坠大漂挂活饵,半水钓翘嘴、鳜鱼和鲈鱼的,甚至大体型的鳡鱼也有擒获,两种钓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墩钓黑鱼

这个不难理解,相信见过的朋友也不少。墩钓黑鱼并不仅仅限于钓获繁殖期间护窝或护籽的黑鱼,只要能看见黑鱼的踪影或迹象,都可以墩钓,而且,成功率要大大高于路亚雷强钓法。

浮钓

夏天钓大体型草鱼和鳊鱼,浮钓的效果要大大好于沉底钓。浮钓也是最简单易学的钓法,可以看鱼下钩,也可以做窝诱鱼,南瓜花,扒地草和青菜叶等都是很好的浮钓饵料。我在网上见过一种大水面放流浮钓草鱼的钓法,需要一定理解力和技术含量,可惜没有条件尝试。

活饵拖钓

活饵拖钓的目标鱼为翘嘴、白条等中上水层鱼种,且有集群性,钓获一条,往往下面还有一群。拖钓较大体型的翘嘴,活虾是最好的饵料,钓时需不停地拖动钓竿,使虾子始终保持在水的中上层活动,模仿自然状态,引诱翘嘴扑食。冬天,本地用红虫拖钓,经常能钓获平时难得见到的黄翘,个体以二三两为多,味美肉鲜。这种小黄翘也集群,有经验的钓手钓到一条之后,会刻意在目标范围内提高引逗的频率,尽可能使红虫停留在水体中上层,以提高翘嘴的中钩率。

花篮钓

花篮串钩钓白条,钩是仿生钩,篮内装麸皮类雾化好的饵料。仿生钩模拟苍蝇等小虫的形态,对白条有不可抵御的诱惑力,在白条密度大的塘子里,一串钓获四五条白条都是很正常的事。

以上只是在现象层面简单聊聊传统钓法,至于天时、地势和鱼性,远非这两三千字可以说得清楚,本帖不涉及,以后再聊。

钓鱼技巧小编推荐

浅谈台钓与传统钓的区别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钓友选择台钓而抛弃传统钓法,台钓鱼汛反应灵敏、操作规范,这是传统钓不具备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浅谈台钓与传统钓的三大特征:

1.台钓的浮标和铅坠的配比恰当,重力加浮力等于零,在二力平衡的条件下灵敏度高,任何微小的变化都能及时迅速地反应在浮标上。这与传统底钩钓钝有着明显不同;底钩钓钝则要在鱼咬钩后,拖动钩坠,浮标上浮时,才可看见动作。由此可见,台钓与传统钓有着明显的灵、钝区别。前者以钓灵为主,后者以钓饨为主。

2.台钓抛竿动作规范严谨,能利用竿的弹性,使钓点、鱼线、鱼竿在应用中形成一条直线,并在轻松自如中完成抛竿的系列动作,将钓饵的落点准确地控制在拟定的范围。而传统钓法的抛竿就没有那么规范,根据钓竿长短所钓鱼种的不同,分别采用甩大鞭、侧甩、前抛等抛投技法,与台钓相比钓具没有统一规范,更多了一些随意性和休闲的成分。

3.在饵料上,台钓的鱼饵通常使用粉状商品鱼饵,并以甜香味或腥香合一型饵为主,兼用动物腥味。传统钓所钓的鱼种广,所用饵料五花八门,难以计数,在用法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钓先抛诱饵后钓鱼,而台钓则是诱饵、钓饵合二为一,单从用饵、省时、高效角度讲台钓的优势大于传统钓法。

台钓悬坠钓法与传统钓法的基本区别详解


台湾钓法又称悬坠钓法,主要是以铅坠悬空饵代坠的组配的钓鱼方式,它由悬坠钓浮、悬坠底钓、跑铅钓和一标深等多种钓法构成。台湾钓法除诱钓合一的 特点外,还有竿梢入水,风线埋入水中的特别之处,它是我国台湾地区的钓鱼高手们总结出来的一种操作规范、反应灵敏、上鱼率高的钓鱼方法。20世纪80年代 后期,由我国著名的钓鱼大师廖心阳先生将台湾钓法传入内地,并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台湾钓法热。

台湾钓法高效快捷、灵活快捷、操作轻松、规范,上钩率和中鱼率高,这些优势使钓鱼活动升华到体育竞技的领域,把钓鱼引入了较为规范的竞争机制,成为健身、娱乐休闲的一项重要活动。台湾钓法独特之处表现在:装备齐全、动作规范、反应灵敏。

台湾钓法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细线小钩、立标双钩、边钓边诱、诱钓合一。

台湾钓法的四大特点

一是装备齐全、可操作性强。如轻、细、弹性好、高质量的钓竿;粗细不一、切水性能好、拉力强的鱼线;无倒刺的鱼钩;多支设计特殊、灵敏度高的超长立标;可伸缩、调节的支竿架;能伸缩、轻巧的尼龙抄网;超长敞口鱼护。

二是动作规范,便与普及。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比赛,台湾钓法动作规范化、标准化。

三是灵钝两便,上鱼率高。鱼饵投鱼所好,诱、钓结合。

四是上鱼快,竞技性强。上鱼快,其娱乐性、竞技性强。

一、台湾钓法与传统钓法的主要区别

(一)浮标和铅坠配比恰当

台 湾钓法的浮标和铅坠重力加浮力等于零,在二力平衡的条件下灵敏度高,任何微小的变化都能及时迅速地反应在浮标上。这与传统底钩钓钝有着明显的不同;底钩钓 钝则要在鱼咬钩后,拖动钩坠、浮标上浮时,才可看见动作。由此可见,台湾钓法与传统钓法有着明显的灵、钝区别。前者以钓灵为主,后者以钓钝为主。

(二)抛竿动作规范严谨

台 湾钓法抛竿动作规范、严谨、利用竿的弹性,使钓点、鱼线、鱼竿形成一条直线,并在轻松自如中完成抛竿的系列动作,将钓饵的落点准确地控制在拟定的范围内。 而传统钓法中的抛竿就没有那么规范,根据竿长短,所钓鱼种的不同,分别采用甩大鞭、侧甩、前抛等抛投技法,与台湾钓法相比钓具没有同意规范,更多了一些随 意性和休闲性的成分。

(三)用饵为粉状商品饵

台湾钓法使用粉状商品饵,并以甜香味或腥香味合一型饵为主,兼用动物腥味型饵。 传统钓法所钓的鱼种多,所用饵五花八门,难以计数,在用饵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多为植物类固态饵和动物类虫饵。传统钓法先抛诱饵后下钩,而台湾钓法则是诱 饵、钓饵合二为一,仅从省饵、省时、高效的角度讲,台湾钓法优于传统钓法。

台钓与民间钓法的区别


笔者的钓龄很长。记得刚刚接触钓鱼的时候,常常能在河边看到有玩长杆短线的老大爷玩传统钓。但随着钓龄的增长,台钓慢慢地走进了我和身边钓友的视野中。

一、台钓的特性

后来有钓鱼人认为悬坠钓法一词是用来来区分台湾钓法和传统钓的区别的,但就个人的看法而言,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通过一个悬坠就说明两种钓法的不同,因为早年间的古老的民间钓法中早已使用过悬坠这种方法。

台钓方法也是通过不断地改良后才成为更适合大范围人群广泛使用的一种钓法。当然为了结合商业性的推广,有些人利用了香港、台湾这些地区的属性,赋予了这种钓法更神秘的属性。

后来在商业推广中也不断的有各种伪大师、钓神,更是利用这些所谓假高级的属性,忽悠更多的钓友认识台钓,并利用这些传播推广的机会推广自己的产品。

其实台湾钓法并没有那么神奇,建议各位钓友不光是看待这种钓法,在看待任何事物时,都要有个最基本的理智的逻辑性。

秉承科学、客观的思维来对人或事判断。以上关于一些人对台湾钓法的神话,关于我个人的感觉就聊到这里,下面开始介绍传统和悬坠钓法的区别。

首先我认可台钓这种钓法,承认它和我国古老的传统钓中的齐杆悬坠钓法,有些神似,但还是有很明显不同的区别。

二、台钓相比传统钓法

1、台钓更装备多样化、轻量化和所用配件精细度。不管是竿、线、漂、坠,哪怕是个铅皮座都会分大、中、小号来适用不同的鱼情。

2、更推崇使用粉饵来作钓,但垂钓的主要鱼种是养殖鱼。虽然也可以使用常规虫饵、拟饵但这不属于台湾钓法核心想表达的范畴。

3、尤其黑坑垂钓人工饲养的鱼时,台湾钓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出明显的优势。传统钓法更类似于户外打猎,而台湾钓法则更倾向于瓮中捉鳖,呵呵。

4、台湾钓法更适合城市垂钓者使用,尤其在水资源较匮乏野钓资源少的北方,钓鱼人为过瘾往往会选择前往黑坑垂钓养殖鱼。

5、两者钓法的本质完全不同,台钓可以快速让粉饵通过雾化、状态、呈味、和色别,让各个水层遍布鱼饵达到立体诱鱼,尤其在人工环境中速钓养殖鱼时,使用这种钓法效果尤为明显。这些点和传统钓法的确出现了性质变化。

但这源于多种垂钓环境、垂钓鱼种的限制,另外人工饲养的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认粉饵、认高雾化没有办法。

最后建议各位钓友,千万要正确看待两种钓法的不同之处,切记两者之间只有钓法不同,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使用的范围也不同,所以并不存在哪种钓法好,哪种钓法就不好。

台约的动与传统钓法的静之间的区别


台约的动与传统钓法的静的区别。常常听到有些刚刚学习台钓的朋友,谈起他们利用台钓的方法垂钓与传统垂钓方法相比效果不太明显。看看他们用的竿、线、钩与台钓的要求也相符。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看过几次他们的临场实践,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台约的动与传统钓法的静的真正区别。

传统的垂的方法讲究一个静字。即: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打好一个诱鱼的窝子,然后将挂好鱼饵的鱼饵抛在窝子里,静静地坐在那儿等候鱼儿要钩,5分钟、10分钟,甚至20分钟才提竿换一次饵,只要鱼儿不要钩,是轻易不肯提竿的。这种静等鱼儿上钩的垂钓方法至今仍被许多钓友延用。

近几年,台钓逐渐兴起,许多钓友都纷纷改弦易辙,学习台钓。如果把传统的方法与台钓加以对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几种不同之处。首先是铅坠在水中的位置,一个在水底(传统方法),一个在水的中层(台钓);另一点是脑线的长短,台钓的脑线一般在25--30厘米,比传统钓法长几倍。以上两点是可以直观到的。

台钓与传统钓法还有一点不同之处,就是台钓将传统钓法中的被动静等鱼儿上钩变为频繁抛竿换饵主动诱鱼上钩,把传统方法中的一次打窝垂钓变为边打窝边垂钓,鱼饵即是诱饵。台钓的鱼饵大部份是经过膨化的植物饵料,入水后很快就会溶化在水中,垂钓者在提竿的同时就将鱼钩上正在溶化的饲料提离水底,在水的中下层脱离鱼钩,溶化在水中,慢慢地雾化成一个立体的饵料窝子。由于饲料已雾溶于水中,鱼儿只能闻到饲料的香味,却吃不到固体的饵料,所以当鱼钩上的饵料随着鱼钩慢慢坠落水底时,很快就会有鱼儿来抢食。

我的体会是:运用台钓的方法垂钓,必须掌握动的要领,即勤提竿,勤换食。二、三十秒钟不见动静,即应抖腕提竿换饵,在正常的鱼情和天气情况下,反复抖腕提竿三、五次后就会有鱼开始咬钩。皮之,如果在鱼儿频频咬钩的时候,停下手中的钓竿,哪怕是只吸一支香烟的工夫,那么聚起的鱼群也会渐渐散去。所以学习台钓的钓友不妨在学习过程中动它一动,看看效果如何。

台钓与传统钓法浅谈


用悬坠钓组钓鱼,总是先上小鱼,而且没有办法驱赶它。有人说是钓饵雾化引起的,用硬饵、大饵钓迟钝,问题就解决了;有人归罪于浮标,说细标尖的浮标过于敏感,改用粗标尖浮标可以把小信号过滤掉。请问哪种说法正确?

钓鱼心态与浮标的运用

在现代钓鱼技术中,铅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悬坠钓法用浮标把铅坠提起来是为了减少鱼吸入钓饵的障碍,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大坠用大标,小坠用小标。然而为什么用大标,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的。比如走水,一个传统钓手懂得添铅皮,添到铅坠不走,浮子就停住了。悬坠钓组是二力平衡,坠标联动,加铅皮到铅坠落底,浮标也停住了。从最后结果看,两者一样,都是以铅坠增重来限制浮标移位,但从鱼咬钩需要克服的阻力来看,两者的差别就大了。在传统钓组上,铅坠增重意味着鱼要牵动或提起铅坠的阻力增大,如坠重从3克增加到3.5克,鱼就得花不少于3.5克的力气才能移动铅坠。悬坠钓组在添加铅皮前先实现了二力平衡,坠重被浮标的牵引力平衡,如3号浮标的吃铅量是3克,坠重被浮标平衡就是零阻力,添加0.1克铅皮,铅坠下沉水底,对鱼来说,只须克服0.1克的阻力,浮标就有了反应。

在水库钓鱼和池塘一样,先调标、再找底,但抛钩一定要抛准。之所以出现一竿见不着标,一竿又全冒出水,都是抛钩不准引起的。水底是斜坡,往前5厘米会深许多,偏了5厘米,钩落在凸起的岩石上,时深时浅与钓饵和浮标无关。

两个人在水库钓鱼,可能悬坠钓组不如传统钓组钓得多,因为悬坠钓组都是小动作或者有 动作提竿无鱼。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心理不稳定。

传统钓组是瞄着大鱼来的,饵大,坠重,小鱼吞不下饵、牵不动坠,能产生信号肯定是鱼衔住了钩,虽然提竿次数不多却竿竿中鱼,这是应该肯定的。悬坠钓组大小兼顾,只要有鱼咬钩浮标都会反应出来。然而水库钓鱼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想发挥悬坠的优势,既钓大鱼又钓小鱼,在线组和钩型的选择上就出现了比钓大鱼的线细,比钓小鱼的线粗,钩也是这样。这种介于两可之间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呢?1.小鱼吞不进饵,标尖升降频繁,却没有确切的动作;2.大鱼吸进了饵,却又能吐出来,信号稍纵即逝,难以把握。要想双丰收,我建议在有时间的前提下专钓大鱼,不要看到别人上小鱼就按奈不住,如果控制不住,那就放弃钓大鱼, 换小钩细线。期望大小兼得,实质是心理不稳,浮躁。

我在秦皇岛第五届海狮杯最后一轮钓混合鱼的比赛中就差点吃了大小兼顾的亏。由于第一天的3场比赛都是上几尾鲫鱼后,来条鲤鱼,钩用4号袖,子线0.6号可以鲤鲫兼顾。第二天,回锅鱼多了,鱼吃饵的动作变得非常微弱,一吸就吐,隔几分钟又能发现鲤鱼进窝的迹象。当时,我用的是袖钩3号,子线0.4号,攻鲫鱼。看到鲤鱼搅起的浑水心里一直想换线组,但看到隔了两个钓位的邓刚稳笃笃在钓鲫鱼,心里就平静了。钓鱼只能保守,想大鱼又想小鱼,是钓不好鱼的。在复杂鱼情中只能以一种鱼为主。大小兼顾是野钓钓手的普遍现象,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对钓组的疑惑,其实与浮标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不管标多大,调标都是二力平衡,问题是如何运用上把握不准。许多人认为,钓大鱼的饵应该硬一点,但硬到提竿把饵从鱼嘴里拽出来,能怪浮标吗?

老年人不服老,想钓大鱼,但视力不行了,看不清标尖,揶揄悬坠钓法是钓小鱼专用。接受新事物快的老人发现悬坠钓法可以及时反映鱼讯,但标尖太细,既然调标都是二力平衡,那么用粗标尖的浮标也不会不合适。同样,一些用超长钓竿的朋友也认为,抛钩远,标尖应该粗一点。我理解这些想法,但要提醒大家注意,在相同调目下粗标尖和细标尖浮标的差别是很大的。1.加粗的标尖都是空心,同样调4钓2,细标尖浮标搓小饵就能找到底,抛钩是两饵触底;拉饵,上饵轻触底,也可能是离底,但下饵触底是可以从标尖上反映出来的。线组相同,换粗标尖浮标可能会找不着底,特别是饵比较松散的时候,两钩下沉中失去的饵重相当于入水前的2/3,两饵始终悬着,还怎么钓大鱼,恐怕连小鱼也难钓着了。2.标尖粗了,排水量就大,而且浮力增大了。同样调4钓2,在细标尖浮标上出现的动作是下挫2目,在粗标尖就只会有半个黑格,如果你调标粗糙,调的是4目阳线下,水平线上面有窄窄的黑印,标尖下蹭半个黑格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在细标尖浮标调4目的时候,粗标尖应该调2目,目的是减少体现在标尖的剩余浮力,减轻鱼吸饵拉动浮标的阻力。但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公式,经过测试和同细标尖浮标进行比较,直径1.2毫米的粗标尖,其2目剩余浮力相当于细标尖浮标的7~8目,甚至更多。老年人视力衰退是不可回避的,因为看不清标尖动作而用粗标尖浮标会使你放弃许多中鱼机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台钓和传统钓的区别及拓展改良的使用技巧


传统钓和台钓可以说是钓鱼人用得比较多的两种钓法了,也有很多钓鱼人会把传统钓和台钓来做相互对比,那么,传统钓和台钓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它们应对不同的钓场环境适应性如何?而我们又是否能把这两种钓法的优点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应对实际作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揭秘传统钓与台钓。

其实钓鱼没有什么钓法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选择哪种钓法全在个人喜好和使用习惯上。台钓具有他优势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传统钓也是一样的。有的地方、有的季节台钓用得很顺手,但换个钓场,换个季节台钓可能就没有优势。下面我们来分析台钓和传统钓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一、钓场和季节因素对台钓和传统钓的影响

虽然台钓和传统钓一年四季钓鱼都能用,但碰到特殊的钓场和季节两种钓法的优缺点立即呈现出来,适合台钓的季节是除冬季之外,适合传统钓的季节恰恰是冬季最有优势。台钓适合的钓场是竞技钓,传统钓适合的钓场是野钓钓场。

1、钓场

竞技钓的钓场水底平整,水深统一,调漂一次就可以搞定,野钓环境台钓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因为野钓钓场水底地貌复杂多变,台钓调漂又是一件比较复杂的过程,传统钓七星漂就不一样了,调漂相对迅速,因为朝天钩和七星漂的浮力早就定好了,调漂调起来很简便。

2、季节

冬季气温低还像其他季节打窝诱鱼估计不现实,这里不是说不要打窝,而是冬季不像其他季节打窝能将鱼儿诱到窝子里,而冬季鱼儿大多时候在深水区,人要找鱼,窝打在鱼窝里那什么都不用说,要是打在没鱼的地方,冬季你打上100斤窝料也没用。这时候长竿短钓的传统钓优势就出来了,可以根据地形来找鱼窝进行打窝,冬季打窝和夏季还不一样,一次不能打太多,更不用说打重窝,夏季就不一样了,可以打重窝守钓几天。再者,冬季鱼儿喜欢藏在有水草的地方,钓草洞是冬季钓鲫鱼比较常见的选择,台钓抛竿到草洞,草洞那样小,抛竿技术不说,几个人能抛竿入草洞的?嫌不嫌麻烦啊,用传统钓长竿短钓轻松就可以搞定钓草洞这个事情。

二、传统钓和台钓都具有拓展改良的特性

1、台钓的优化改良

台钓在野钓环境中往往出现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风浪大的时候台钓就有走水、浮漂信号混乱不准确的问题,因为台钓钓的是悬坠状态,碰到风浪浮漂很容易上下走水,碰到流水饵料被水流冲走,雾化效果变成零,饵料落点离钓点有偏差,浮漂跟着水流移动等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时台钓就吸取传统钓的优点,改成钓跑铅,母子双钩双坠钓法来适应钓场的变化。

2、传统钓朝天钩钓法的适应性

朝天钩也有钓场适应性的变化,我们先来说说朝天钩钓法,它是传统七星漂钓法中的一种,在长江流域很流行,现在很多农村钓鱼人还在使用这一钓法,特别是老一辈的钓鱼人尤其喜欢用传统钓。朝天钩是一种钩、坠合一体的鱼钩。具体做法是将坠子直接焊接在普通鱼钩的钩柄上。朝天钩分为锥形和葫芦形两种外形,锥形有孔,葫芦形没有孔。

朝天钩钓鱼的优点:

朝天钩最大的特点是落底后的姿势是铅坠躺底后钩尖在上。朝天钩也是因此得名。在这个良好的状态下朝天钩的优点将充分得到体现:

(1)没有子线鱼儿咬钩后浮漂信号传递更迅速。

(2)朝天钩躺底钩尖朝上比水底高,冬季钓红虫钩饵更显眼。

(3)没有子线抛投不会因为子线而打折,不容易挂草,特别适合钓草洞等有障碍的复杂环境。

(4)鱼钩朝上,鱼儿吃食时是头朝下吸食食物,容易挂鱼嘴的上颌,钓上来的鱼正口比较多。

(5)在夏季钓鱼时,因为钩坠的作用可以快速到底,能避开小杂鱼的闹钩。

传统钓的缺点:

在使用朝天钩钓鱼时也感觉到了朝天钩有一些缺点。

(1)朝天钩的适口性稍差,吃钩浅容易吐钩,要求钓手注意力比较集中。

(2)铅坠影响刺鱼,长柄钩要好些。

(3)铅坠上的孔容易伤线,鱼线变形后造成朝天钩落底的姿势不正确,葫芦形的朝天钩要好些。

5、野钓环境下鱼的警觉性高,对铅坠钩会产生恐惧感,影响鱼儿的咬钩率。

传统钓具有的可拓展适应性:

(1)朝天钩配立漂

朝天钩配七星漂容易走水不稳定,这时用立漂可以改变这种不利状况,一般来说,朝天钩的重量小于立漂的浮力。调漂时让浮漂和水面呈15度到60度的夹角,能保证朝天钩到底钩尖朝上的状态。

(2)朝天钩可以钓浮钓灵敏

很多人以为朝天钩是躺底,只能钓钝,其实这时对朝天钩钓法的误解,朝天钩一样也能钓灵敏,朝天钩既能钓底也能钓浮,什么时候需要改变朝天钩的钓法呢,当碰到水底全是淤泥,只见鱼星不见上鱼,可能是朝天钩没入泥浆中鱼儿吃不到,这时可以将朝天钩从钓底改为钓浮,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三颗大的七星漂漂豆,朝天钩的重量等于两颗漂豆的重量,先找底然后钓浮。

野钓中台钓与笨钓(传统钓)的应用区别


休闲钓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水域钓鱼,与竿坑的区别在于不是买来成年鱼,而是原塘由鱼苗逐渐生长起来的鱼,通常情况都是较大水域或大江大河水库等,一般情况下都是多年未干,在这种水域中,各种鱼类共处,大小相差悬殊,有当年生小鱼苗,有成群结队的白鱼和麦穗,还有老头鱼、地爬子等杂食性小鱼。

经过观察和研究探讨发现,笨钓在这种地方屡有奇效,近几年来有很多朋友为休闲钓调漂争论不休,今天,我抛出自己的观点,还是那句话:欢迎拍砖探讨。

台钓

我认为是鱼漂牵起来整个钓组,铅坠离开水底,子线立在水中,有钓半水(钓饵悬浮),有单饵轻触底,有双饵触底;达到以上目的,那就是铅坠重量小于浮漂浮力,不管是调几钓几,都属于台钓范畴。

传统钓

也就是笨钓:我认为浮漂第一功能就是提供信号用,我的笨钓就是大家常说的活坠,也叫跑铅,但需要躺在水中,子线更是躺在水底,铅坠作用主要是为鱼饵定位,其次是将鱼饵快速带到水底,尽量避免中上层杂鱼抢饵,再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风天造成的抛竿影响。

我每次出行大多都是水丰湖等大水面,那里的鱼千差万别大小不一;通常情况下开始会采用台钓方式,既能钓附近的小鱼,又能保持窝中有饵,但第二天早晨起来,头天晚上打的重窝经过睡了一夜的时间,一般情况下都会聚来几条个体较大的鲤鱼,这时候,只要水下不挂钩,一般都会采用笨钓,每每会有所收获。

为什么同一水域钓鱼我却频繁调整钓组?

我认为,钓大鱼在水丰湖那个地方,细线根本不可能,任是你多高的钓技、多好的装备,但野生鱼到挣命时候的力 道是非常大的,绝不是网箱鱼的体力可比,子线即使在刚开春也要用到2号以上,夏季时常是3号+。这么粗的子线如果立于水中,姑且不论鱼能不能看到,至少是影响鱼饵入口,别鱼饵刚入口就被大鱼发现有异常,那时它会快速的吐出鱼饵,反映在浮漂上的信息时,提竿已然不及,时常跑鱼与此也有关系。

而笨钓却能大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我们抛竿后,经过铅坠的拖带,鱼饵会晚于铅坠到底,这样,大部分时间鱼饵会是在铅坠的前方或左右,很少有在后方的情形;鱼从外围游来就饵,会先将鱼饵吸入口中而后感知鱼线,这样就会为我们提竿争取时间;

第二:我认为:大鱼之所以能成为大鱼,没在历次的各种危险下丧命,警惕性或经验性必高于小鱼多多,没有铅坠立在水中的异常,能尽最大程度降低警惕性,为大胆进食创造条件;

第三:小鱼闹窝时可采用手竿糟食钓法,那就是将鱼饵开得松散但硬,在下降过程中还是很硬的鱼饵,小鱼追食不及、不便,等到钓饵落地后,几分钟内将会化成一堆松散的钓饵,大鱼吸食会将鱼钩一并吸入口中形成中鱼,另外的好处是窝里有鱼会上钩,窝里没鱼几竿后就是定点窝。

笨钓的鱼漂也可以调的很灵敏,可以调到铅坠立在水中,但我还是喜欢铅坠躺在水中,浮漂可以尽量小,减少风阻和水阻,使信号更加灵敏。

在水中坡度很大时,也就是5.4米鱼竿钓4米以上深的钓位时,可用台钓,但可以考虑调2目,钓平水,这样两粒鱼饵会在水中一前一后,借着山形水岸,子线在水中也是基本躺在水底,如能调到刚好将子线躺在水中山坡上,那就是最高钓大鱼境界,但我通常嫌麻烦,不会那么认真调。

如水底障碍物太多形成刮底,那就只好台钓或者换地方了。

但笨钓钓鲫鱼却产量极低,如对象鱼是鲫鱼,还是老老实实的台钓吧。

以上是我个人心得,欢迎大家探讨砸砖。

泉动钓法与台钓状态的区别与调整


泉动钓法更加重视鱼钩在水下状态(或称位置),是一种状态调整型钓法,因此取名的时候加了一个动字。这种以对鱼钩状态调试的垂钓方法,与传统钓法或台钓是有很大的不同。

有渔友说了,泉动钓法不就是坠下加太空豆,然后在子线上上加个小铅皮么?是啊!如此说的话,台钓也不过就是把铅坠离底,铅皮轻了点而已,也没什么吗!呵呵!可是虽然看似简单,但是真没什么吗?非也!台钓是一套理论,是从强调钓组灵敏度出发的,从饵料到鱼竿全套的垂钓理论体系。同样泉动钓法也是一套成型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强调鱼钩水下状态的调钓方法。记住!台钓从灵敏出发,泉动从状态出发!

泉动钓法从根本上与台钓是有区别的!因为泉动钓法忽略的是鱼钩与饵料在整个钓组中的重量!能够把整个钓组的浮力,反映在鱼钩上面得作用力减少到最小!从而得到的结果是,将鱼就饵时,反映到浮漂上的鱼讯语言放到最大!这点最重要!

本文对一些渔友关于泉动钓法的一般疑问进行详细的讲解。由状态入手深入研究~_~!俺这个人就喜欢研究个底透呵呵。

首先从台钓状态说起,台钓水下状态简单说有这么几种?浮起来就不说了

这是一种理论状态,也就是说实际垂钓中能否达到这种理论值成疑问。因为钩饵与水底接触,这样对水底情况不明,浮漂吃水,或者当手饵比重比较大的情况来说,会对钓出最佳垂钓的状态增加难度。问题情况如下~

情况一:一种情况来说,你在用拉饵调钓的时候,更换了比重大饵料,或者更换了钓位。会成为如下图情况。饵料莫入水底浆层/杂草青苔之中,不会被鱼发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当然了,可以根据饵料比重重新调钓,但是如果更换饵料或者更换钓位,调钓起来都比较麻烦。特别是对休闲钓鱼来说,影响渔获也就影响钓友的心情不是?)

情况二:浮漂在垂钓一段时间,吃水后整个钓组会下移,因为浮力减小了,坠子重了是吧?这是后灵敏的台钓会变成跑铅钓,或者笨钓了,对吧?实际过程是这样的!随钓随调麻烦~_~!

情况三:台钓调票,最佳位置是接近水底!因为整个钓组的重量是要计算在内的!但是如果,水底情况不明,或者水底坑洼不平青苔丛生怎么弄。往往会造成调钓的很大困难是吧?

情况四:等等等等

若干种台钓垂钓情况,使我们垂钓过程充满各种计算。调钓的不准确最大的问题是会造成相同配置的线组,反映出来的鱼讯强度和清晰度大大损失。那如何能够摆脱这种不精确呢,大多数钓友是选择购买灵敏昂贵的浮漂,对么?几十几百浮漂!呵呵!装备精良是一方面,购买装备也是一种享受!但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我的泉动钓法,会让你3块钱的浮漂达到300元浮漂的效果。如果你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钓法,你会找到答案!

泉动钓法的水下状态

前面说了泉动钓法忽略了钩子和饵料在整个钓组中所占的重量,原因就是有泉动豆也就是小铅皮。如图:

因为真正与底部接触的是泉动豆,也只有泉动豆,它忽略了调钓来的钩饵与水底接触的状态。它将钩饵摆到你所需要的位置。大家明白了吗?我不像台钓那样,通过不断调钓,来使钩饵达到最佳状态。而是简单直接的把钩子摆出个状态,所以这种状态可以通过上下移动泉动豆来实现。

下面在来问个问题,大家在流动的水域中垂钓,大家都用什么钓法呢?很多钓友都会说选传统钓吧。呵呵~_~!原因很简单,因为台钓铅坠不到底,整体钓组在水中是漂浮的,所以水流会带着整套钓组在水中飘动。也就是常说的定不住漂!这个时候,整套钓组最下面的鱼钩是不可能固定在水底的。(除非钩子挂底/如果挂底后整套钓组连同浮漂会逐步沉入水中~)。台钓调钓方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流动的水会影响钩子在水下的状态。钩子有可能卷成一团,或者扎入浮泥之中。当然最重要的是使鱼没法就饵,影响渔获。

因此很多钓鱼人在流动的水域中钓鱼都选择传统钓,或者钓的非常顿接近传统钓。使配重铅坠直接到底。这样能保证鱼钩在水底不随水流动,并且有较好的水底状态,使鱼开口就饵。

前面说了泉动钓法更加重视鱼钩在水下状态(或称在水底位置),是一种状态调整型钓法。因为泉动钓组整体在流水中,是固定到水底的(相对比较固定),而且鱼钩也会根据调整离开水底淤泥层,这样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说既能保证钓组稳定性,方便鱼就饵。同时钓组又能有较大的上牵蓄力,保证钓鱼时整体的灵活性,和放大过的鱼讯。如图所示流水中的原理:

泉动钓法的水下状态

流水中台钓是漂浮的固定不住的,传统钓是坠到底的是不灵敏的。那么泉动钓法呢?

前面说了泉动钓法忽略了钩子和饵料在整个钓组中所占的重量,原因就是有泉动豆也就是小铅皮。如图:

两种方法,都可以按照您所要钓的区域,根据鱼情随意调节鱼钩在水底的状态,不用再重新调整整体钓组。由于与水底接触的是泉动豆,从而水流不会影响鱼钩的状态,方便了鱼就饵。有了泉动钓法,流水中可不用再使用传统钓法。

由于鱼就饵时牵动的是泉动豆,不用像传统钓那样,用牵动主铅的力量牵动钓组,大大提高鱼就饵的适口度,提高了中鱼率。由于泉动豆重量小,所占浮漂目数有限,泉动豆占几目,鱼就饵,反映到浮漂上的动作就应该是几目。从而泉动钓法,最大化了鱼讯,降低了水流对观漂的影响

对更换钓位或者对水底情况不明的情况来说,泉动为最佳选择。(当然了,如果您在垂钓中,有可能要使用比重非常大的饵料的话,您就要使用号码比较大的浮漂,并将浮漂尽量调高,增加浮漂的向上拉力才能达到这种状态。这种情况应该不多见!)

台钓与悬坠钓的区别及技巧详解


台钓传入内地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内地钓手对台钓不但能熟练掌握,而且钓技又有所发展和提高,其钓法比台湾钓法更为先进。这种钓法就是手竿悬坠钓,简称悬坠钓。钓技的核心部分也是悬坠钓,但与内地钓手的悬坠钓有所不同,表现在以下几点:

调漂的理念不同

调四钓二是台钓的基本调漂法。内地选手的调漂法较台湾钓法的调漂法灵活,不局限于调四钓二,可以调五钓三,也可以调六钓四,调四钓一。台湾钓法认为空钩半水调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而悬坠钓法多是带饵半水调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越少越灵敏。

提竿动作不同

台钓的提竿动作要求持竿的手臂先向前伸直,然后再上扬,称前推上扬。悬坠钓法的提竿动作要求持竿时大臂带动小臂直接发力,上扬的范围小,有力地一顿,使鱼钩刺入鱼唇,无需前推上扬。这种动作刺鱼速度快,若遇到大鱼便于溜鱼。

适应范围不同

台钓主要是在池塘里用底钓法钓小鲫鱼,而悬坠钓法不但可以用作钓鲫鱼的竞技钓,也可以用作野外休闲钓,不但可以底钓,而且可以钓浮、钓半水鱼、钓大鱼。

压线的方法不同

台 湾钓法在抛钩后要求先把竿梢压入水中,再向后拉动鱼漂30厘米,然后再将竿梢向前推30厘米,其目的是使鱼漂同钓饵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悬坠钩的压线也是先 将竿梢压入水中,然后等鱼漂站立后再送回鱼漂,其目的是使钓饵沉入水下,避免钓饵沉到半水时被拉动。不可否认,内地钓手创造的悬坠钓法虽是台钓的深化和提 高,但基本点仍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悬坠钓的技巧比台湾钓法更高,所探讨、研究出的用漂方法更为科学,可以说,悬坠钩钓法与台湾钓法的区别是青出于蓝而胜 于蓝。

台钓调目与钓目的区别及联系


设定调目是悬坠钓鱼的第一步,然后再按照鱼情调整钓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钓组中的钩饵在水下有一个合适的状态,以方便鱼就饵和产生正确的鱼讯。不管是双饵还是单饵或者是空钩及无钩调漂,钓者正式钓鱼时是把调目与钓目相比较而作出水下的钩饵大致是处于什么状态的判断。当鱼漂有动作而不中鱼时,钓者会调整水线长度即钓目,也有不动插漂座位置而调整铅片大小即调整调目。初学者往往采用前者,功力深厚者却多采用后者,甚至同时更换鱼漂的大小。

如果在竞技比赛中,选手不仅依据鱼情钓位等因素选准了钩线和鱼漂,还能用预定的调目变化来应对变化的鱼情,那他绝对是一位竞技高手。调目的设定和调整与中鱼率的关系在休闲钓时大多表现得不十分明显,但竞技比赛中往往是成绩好坏的重要一环。

一、调目设定在理论上的难点

调目设定在实际操作上一点也不难:钩饵或坠在不到水底的情况下调整铅片大小即可达到,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但调目高钓组灵还是调目低钓组灵?调目高低与中鱼率有什么关系?调目高和调目低各适合哪种鱼情?这些理论上的研究,因观点不一,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往往使钓者无所适从。因此理论上的弄通就显得十分必要,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调漂,最终达到多中鱼的目的。

对钓组而言,鱼漂调整的灵钝已经有了三种不同的观点:调目越高越灵敏是台钓的原始理论;调目越低越灵敏是程宁大师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把以上两种理论一并同等看待又是最近钓界有识之士提出的新观点。

多数人都认为调5钓3与调4钓2并不存在高低悬殊的中鱼率,所以理论上深入探讨原因的不多。然而,经常参加竞技比赛的人都十分在意初始调目的设定。这个事实说明调目的设定与中鱼率确实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初学钓友对钓组灵钝与中鱼率高低同等看待也是自觉不自觉犯了片面认识的原因之一,鱼漂灵、钓组灵等于信号多、上鱼多。而事实上钓组灵钝与中鱼率这两者的关系不完全是成正比,有时甚至会出现反比现象越灵越钓不到鱼!对于这一点本文不作展开,但调目问题上的灵钝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却是对中鱼率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正确理解调4钓2比调5钓3中鱼率高的关键之所在。

二、鱼漂调整与中鱼率的再认识

假设调4钓2、调5钓3或者调8钓6都是饵压沉2目,鱼漂的浮力与钓系的重力和池底支撑力二者的合力相平衡,这是静态平衡。但三种调法所配的铅各不相同,在被施加了外力后,钓组的动态趋势却是不同的:调4目的剩余浮力(2目)小,配重大,钓系一旦起动,容易破水下行却不易反弹。调5目或者8目的剩余浮力(3目或6目)大而配铅轻,其动态上浮趋势强、当系统平衡被打破后,浮标的反弹力就大,信号特点为活泼并且动感强。以这个观点来解释贺贤平的同样下挫一目,(调5)钓3与(调4)钓2可能都中鱼,但鱼的吃口变轻(调5)钓3的中鱼率就低了完全是合理的,因为调目少的配铅重,下行趋势强,反弹少,有利于钩饵入鱼口后减小反向拉力。调目高的正好相反。鱼虽然都把漂尾拉下相同的目数,但钩饵被鱼漂上浮力反而拉出鱼口的时间却不一样,钩饵能在鱼口中多停留一点时间的上鱼率就高,这就是确切无疑的推断。

三、鱼漂调目高低的实际运用

综上一小节所说,鱼漂调整看似静态调整,但实际上调高调低已经潜含着对钓系不同的动态趋势和能力的设定。

鱼漂的调目高,系统自重小,上浮牵引力大,回弹力强,信号跳动感强,拉下行口能力强,抗水流能力好。如果配以低的钓目,适合于鱼密度高、鱼情活跃的生口鱼或者水底淤泥较厚的钓点。如果配以高的钓目,则适用于竞技池又刁又猾又伤的鱼情。

鱼漂的调目低,系统自重大,下行惯性大,鱼漂回弹力弱,在足够的鱼口外力下,信号下行幅度大,相对可以起到较大鱼讯的作用。配合的钓目高,适用于钓慢鱼、钓受天气、水温影响摄食动作轻微的鱼以及守钓大鱼。如配合的钓目也低,则适用于钓吃口轻微不活跃的鱼。

竞技钓与台钓的区别分析


1、 提竿动作不同

台钓的提竿动作要求为持竿的手臂先向浮漂方向伸出并要伸直,然后再直臂上扬。即前推上扬。竞技钓的提竿动作要求大臂带动小臂手腕在持竿状态下直接发力小范围上扬,既不前推也不后撤手臂。在完成刺鱼动作后,小臂同大臂仍保持着一定的弯曲,使你在钓到大鱼时有一个收放手臂遛鱼的余地。这种铁指寸劲的原理的提竿动作,刺鱼速度快,节省体力,并使自己处于攻守兼备的优势之中。

2、 调漂理论不同

调四钓二是台钓的基本理论,而手竿竞技钓调漂的基本理论是浮标的任何一目都可以设为调目和钓目。台钓认为浮漂空钩半水调的目数越多浮漂越灵敏,而手竿竞技钓则是带饵半水调漂,调的目数越少浮漂越灵敏。可以看出这两种调漂理论是截然相反。

3、 灵钝极限不同

台钓的最灵点是双饵离底,最钝点是双饵触底。而手竿竞技钓最灵点同台钓相同,但最钝点可以根据需要调到铅坠卧底。

4、 适钓范围不同

台钓在调四钓二的主导思想下,主要是悬坠底钓。用这种调钓理论去钓浮很难见效。也就是说台钓所使用的铅重绝对不能超过浮漂所能产生的浮力。而竞技钓根据需要,可以使铅重大于浮漂所产生的浮力。

5、 压线拉漂定位不同

台钓要求抛竿后一律马上把竿梢压入水中,向后拉动浮漂30厘米左右,然后再前推钓竿,让浮漂不受主线的牵制同钩饵能处于一条垂直线上。手竿竞技钓压线虽也保持了这种动作,但有更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不是盲目地压线拉漂。如果是钓底,抛竿后先压线,但不能拉动浮漂,一定要等浮漂站立并不沉到接近调目时再轻拉浮漂随后送回钓竿。这样一是可以避免在钓饵刚沉到半水时被拉动,加快钓饵在半水的雾化,造成鱼上浮,使钓底的信号不稳定;二是可以避免钓饵在半水被拉脱;三是当饵接近水底时,再次被轻轻拉起又回落下去,产生一种动态诱鱼的效果。

6、 浮漂语言的不同

台钓因调四钓二的局限性,使浮漂语言仅限于钓底时的定讯语言。而手竿竞技钓除定讯语言之外,拥有丰富的降讯语言和次降讯语言使钓者能获得更多的观漂乐趣,并把握住不同水层的所有鱼讯。

以上只是两者不同的一部分,并非全部。

台钓中浮钓与钓浮的区别及经验技巧总结


钓钩在水体中的位置不同,被人为的划分为钓底和钓浮,底既是水底,而浮则是漂浮在水中。

在钓鱼活动中,除了钓浮之外,还有一个名词:浮钓。两个名词虽然形式一样,但其中的意味却大不相同,浮钓和钓浮,一静一动,钓鱼的方式更是南辕北辙,不可同类相较。

钓浮和浮钓的大不同

浮钓和钓浮的主要不同涉及钓组动态,漂相的反应,钓目,泳层位置等,所涉境遇更是千变万化,不可一一悉数。

在使用环境上,两种钓法均应根据实际的鱼情进行选择,水中的鱼类密度,吃口活跃程度,以及吃食偏好均是选择的主要标准。通常情况下,浮钓适合鱼类的密度大,吃钩积极性高,经过人类的稍加诱惑,就会积极的开始吃食。而钓浮则合适在鱼类密度小,吃食不积极的情况下使用,通过抛钩来提升鱼饵的诱惑力,保证上钩率。

钓浮和浮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钓组的动态特征上,钓浮是钓在前,浮字在后,即为钓这个动作更重要,浮只是指水层的变化;

而浮钓则是浮在前,多是因为动态钓鱼,浮是钓钩在水中的全过程。一静一动之间,是两种钓法完全相异的钓鱼选择。

钓浮主要是利用浮漂到达预定位置后的静止诱鱼活动,利用钓饵在固定水层发力,钓到目标鱼类,它的随机性较弱,钓钩到达预定水位后才又上鱼。而浮钓则更多的依靠浮漂在水中的持续诱鱼效果,即入水之后不可控的全过程中诱鱼上钩,随机性更强,入水后即需要提高注意力,发现鱼汛。

鱼汛作为钓鱼的直接信号,在钓浮当中,因为鱼钩位置固定,鱼类上鱼的位置固定,所以鱼汛的反应较为的笃定,且浮漂的动作比较标准,切合常见鱼类的标准吃食方式,掌握常见漂相即可提升上鱼率。而在浮钓当中,鱼钩是全过程诱鱼,鱼类在何处吃钩不可控,漂相的变化较大,且漂相发生的位置也变化异常,常常令钓鱼人措手不及。所以浮钓当中,需要钓鱼人更高的注意力,钓钩入水就要上心,出水才能放心。

关于钓浮的经验总结

关于钓浮的经验,我个人更多涉及钓具的准备,比如浮漂在钓浮时的具体选择。因为浮漂是反应漂相的标准,切合钓鱼需求的浮漂才能够稳定上鱼,在水体中受到水情的影响,以及下降速度的干扰。所以在浮漂的选择上,钓浮时主要选择枣核型,且长硬尾或软尾,保证下沉速度的同时,满足匀速条件降低干扰。

在调漂时,调目和调目变化组成多样,常见的主要有两种,调低目或者负目,或者调五目。前者适合密度高的水体,鱼类吃口较好,而后者则合适顶层鱼类,吃口一般。

除此之外,饵料在钓浮中的影响巨大,直接决定钓鱼成果。从味型,比重,雾化水平,以及颗粒物的大小等数个方面来看,最重要的是大小,颗粒物两个因素。至于味型和比重,则是根据具体鱼类的吃口偏好进行选择,并非钓浮的特例。

在钓鱼时,根据水体的深浅,选择不同大小的饵料团,浅水小团,深水加水拉大饵料团。而饵料的粗细则涉及到饵料本身的材料,比如谷物饵料和腥味饵料,多是要求虚实结合,颗粒饵料和粉状饵料相互结合。单一的饵料状态,容易出现上钩率不佳,或者小鱼闹窝的可能,虚实结合是最佳的选择。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传统钓与台钓的区别及常见钓法》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夏天钓鱼钓腥还是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