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天不好钓鱼。

刮风天与无风天垂钓,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诸多不同之处。掌握风天垂钓技巧,对鱼获量的提高大有好处。有风的天气比无风闷热的天气好钓鱼,渔谚也有“闷热天无鱼钓,刮风天不白跑”和“宁钓风,不钓静”。可见风力和风向对钓鱼收获大小有直接影响。

炎热的夏天,风平浪静,湖面无风,水中缺氧时,鱼群多数不吃食,总是浮到水面嚼水吸氧。如果夏秋季,有二三级风,水中含氧丰富,群鱼吃钩就增多。风力的作用、不仅使水面空气流动,也使水增加供氧量。改变水的屈光度,鱼不易发现岸边人影、竿影,觅食大胆、容易中钩。

但是,要想提高钓绩,风天选好钓位最重要!一个有经验的钓手,在风天垂钓大都选择迎风下钩,何故?

风天垂钓应选下风口即迎风钓。在风力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漂浮物被吹到下风口。上层水则压迫下层水,流向反方向形成水的对流。鱼有逆水而上的习性易集中,水的透明度降低,鱼的警觉也同时降低,此时垂钓极易获得好成绩。

迎风垂钓,是因水氧丰富和风将昆虫、花卉、杂草、微生物吹落下风水域,群鱼争吃食物。

风天钓鱼,四季有别:春天多刮东风或东南风,这时水中溶氧量高,鱼儿好钓。春天若刮几天西北风,我们称之为“倒春寒”,干冷少雨,水温寒凉,一遇寒潮鱼又退回深水去了。“春钓东南风,时伴小雨和轻风”就表现了春季钓鱼的规律。

而夏季一天中常常会出现的几个不同风向的风,我们称之为怪风。怪风的天气常出现在刮西南风的天气里,渔谚“钓翁钓翁,勿钓西南风”。西南风带来的是闷热天气,低气压,空气湿度大,水中含氧量减小,鱼开始浮头、此时就很难获得好成绩。

秋天的时间漫长,早秋和仲秋以“秋老虎”的闷热天气为多,刮几天西北风就成为“秋高气爽”的天气,天气开始凉爽,水温也有所下降到适宜温度。鱼也会为即将到来冬季储存脂肪,鱼胃口大开,上钩率自然就高了。秋季西风起也是一年中最佳的垂钓良机。但是到了晚秋,天气一天一天变冷,只要不是太大的西北风,鱼还是容易吃钩的。

\

冬季,一般钓南风或西南风,这种天气晴朗,轻风吹拂,艳阳高照,大小群鱼争食活跃,上钩频繁。但冬季刮北风时不应出钓,因气温大幅度下降,天寒地冻,群鱼畏寒潜入深水,极少吃食。

至于多大的风才好钓鱼却只有因人因情而论了。不过,无论什么风向,风力太大都难垂钓。大风天5-6级以上,波浪起伏、波浪滔天,竿抛不出去,漂看不清晰,鱼受到惊扰,躲在水底不动。或向深水区游去,尤其江河、库区的鱼类。反应更加灵敏。此时垂钓、很难奏效。大风过后、在风浪平息逐渐游向浅水区觅食,这就另当别论了。

延伸阅读

钓友分析如何在风天迎风钓大鱼


迎风钓大鱼是人们很早以来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经验。

现代人又对它进行了科学研究,为其找出了理论根据:一是迎风面溶氧多,鱼在那里生活舒服;二是风把水面上的漂浮物吹到了对岸,鱼为寻找食物游向了那里;三是浪被推向彼岸后,会使水的下层形成对流,鱼有逆洄游的习惯,因而也游向对岸。

虽然有如此多的理由,但人们还是发现,并非每次钓鱼都要钓下风,迎风钓还要解决许多具体问题。

一是迎什么风:

风有大小、方向、冷热、干湿等不同,还与钓鱼的其他因素形成种种复杂关系,能否迎风钓要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例如:四五级以下的大风掀起大浪,不但鱼漂看不清,甚至连竿子都掌不稳,就只能避风钓,不能迎风钓。有些风虽不大,但与水深要求相矛盾,如春要钓滩,风都向深处吹,需要钓阴时,风不向阴处刮,这就要灵活掌握,不能机械地钓下风。

春夏季突然刮起火热的南风使鱼浮头,秋冬季突起寒风使鱼儿畏惧,沙尘暴来了或风中带有异物、异味使人睁不开眼睛也不宜正面迎风钓。还有,水面污染物多,下风口污染特重,钓下风显然没有好处。可见,能否迎风钓要因时、因地、因气候等种种因素而定。

二是钓什么鱼:

有些鱼有着明显的随风跑的习惯,如草鱼、鳊鱼、鱼白鱼等,钓这些鱼当然要迎风钓。

有些鱼随风跑的习惯并不明显,如鲤鱼。鲤鱼为什么不太随风跑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它的食物不是那些漂浮物,而是沉积在水底的杂物,这些杂物不会被风吹走,鲤鱼不需要跟风去找食;二是鲤鱼耐缺氧能力较强,不需要到下风口去吸很多氧气。

鲫鱼也不完全随风跑。它虽然有逆水洄游的习惯,但毕竟是底层鱼。风浪虽然可以使下层水形成对流,但这个对流面有多深是值得探讨的。据笔者观察,这个层面因浪的大小而不同,一般局限于水的表层,有时可以波及中层,但很难影响水的下层(除非几十厘米的浅水域)。

如果刮风时,鲫鱼的泳层在深水的话,它不一定随风跑,真正随风跑的是中上层鱼和上浮觅食的底层鱼,迎风钓主要钓这些鱼。

此外,迎风钓的是不是都是大鱼?不一定。不过,钓大鱼的机率要高一些。为什么呢?主要是大鱼生活经验丰富,懂得到哪里去觅食,小鱼相对差一些。而且由于害怕大鱼,不敢与大鱼一块跑,只有等大鱼走了,它才到那里去找食物。既然迎风面食物多,溶氧多,大鱼凭经验聚集这里,小鱼又不敢来,钓大鱼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是怎么钓:

并非所有钓法都可迎风钓,像浮钓、抛竿钓、迎风钓就困难较多。一则抛不远,二则容易被风吹回来,甚至吹到脚跟前,无法钓鱼。

因此,迎风钓主要有以下一些钓法:一是沉底钓,特别是坠子较重不易被风吹动的底钓,这种钓法适用于风向正对面,近距离、远距离均可;二是侧面钓,即不钓风的正对面,而是钓侧面(如刮北风时不钓南面,而钓东西两侧 )。

另有两种钓法,一为正侧面,即钓点在正前方,一般适用于钓远距离,二为斜侧面,即钓点偏向下风口一方,钓距相对较近,但它既是迎风钓,又是顺风钓,而且可以抛竿和浮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钓法,特别是在风向与水深、风向与地形地物相矛盾时常常使用此法;三是斜向钓,即在风的正对面偏斜着方向靠边钓(如刮北风时在南岸偏向东西两侧钓),这样可以减少抛竿和举竿所遇到的阻力,钓起来较为轻松。

此外,迎风钓用什么钓组值得探讨。池底平整、干净的竞技场姑且不论,在野外水域特别是农民喂食尚多的鱼塘,迎风钓时往往风大、浪大、鱼也大,但草多、鱼多、杂物多,底钓的钩饵常常落在杂草杂物当中,鱼较难发现或不便咬钩,因而影响上鱼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尝试过三种方法:一是悬钩钓,让钩离水底1012厘米,结果常被风吹离钓点;二是沉坠悬钩法,即钩在上,坠在下并沉底,结果虽能钓上鱼但钩坠距离难掌握,坠子落在杂草中有时也碍事;三是上下双钩悬坠底钓法,即和悬坠钓相似的钓组。

这种钓组的上钩容易被鱼发现,鱼咬此钩时又牵动下钩,能被另一条鱼发现,上鱼率有明显提高,而且上钩的上鱼率高于下钩。笔者钓鲫时常在杂草杂物较多的水域使用这种钓法。

什么是串钩,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收懒庄稼的钓法


什么是串钩

串钩,又叫葡萄钩、蜈蚣钩、排钩。它是将钓钩拴成一串,故称串钩。

串钩是一种收懒庄稼的钓法,就等鱼儿上钩,不必劳心费神,在水库用串钩钓最好用比较大点的鱼钩,最好是伊势尼十号以上,如果用串钩钓小鱼,那么建议你用小钩钓漂上鱼会多得多。

如何拴串钩

串钩一般用3~5枚钓钩拴结于主线上,多用于海竿甩投。由于各钩相隔一定距离,故落水后处于水体不同层次中,可钓不同水层的鱼类,提高了上钩率。串钩入水后,要求各钩能伸展开,不要与主线相缠绕。

一般是将5~8厘米左右子线(线径为0.23~0.3毫米)的3~5枚6~7号(长柄钩9~12号)钓钩横向等距离捆牢,钩与钩之间的距离25~40厘米,再系在主线(线径为0.25~0.37毫米)上,线端拴挂连接环,另一端穿上较重的椭圆形扁铅坠(坠重10~75克不等,远投选重,近投选轻)或填满诱饵的灯笼坠,多用于海竿、筏杆、矶杆远水水域抛投。

串钩的使用

一、是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钓线和钩,在冬春季节多以鲫鱼为主,要选择细点的主线和脑线,宜用小钩,可采用小蚯蚓或红虫挂钩,用海竿、筏杆、矶杆均可。夏秋季节一般针对较大的鱼种,且鱼食饵较凶猛,可根据鱼的大小来调整线组的粗细。

二、根据对象鱼种的不同选择钓饵,用串钩野钓的饵在野外很好找,下边就是我常用的且证明可用的钓饵,和大家交流交流。抛竿串钩钓草鲤我常用活的河虾、蚂蚱、蟋蟀、菜青虫、带橡皮筋的颗粒、玉米粒(用药酒或是香精预先浸泡过的更好)、手竿钓饵加一些米粒和成的团(米粒粘不易掉)、七八成熟的番薯块。单钓草鱼还可以用瓜花、水边生长的嫩草扎把、一些青菜如:韭菜、菠菜等。钓鲫鱼用红蚯蚓、麦粒(需泡胀)、红丝虫(扎成把)。钓鲶鱼用鸡肠子、新鲜猪肝,蚯蚓也可。钓甲鱼用新鲜猪肝,绝棒。

使用串钩的误区

有的钓友喜欢把串钩搞得花花绿绿,有的钓友在串钩底部再挂上爆炸钩,有画蛇添足之嫌疑,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可以这么说,这样的钓法几乎都是爆炸钩上鱼,串钩与爆炸钩是不同的钓法。有的钓友什么饵都用上,称得上是满汉全席,不过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那是没用的,串钩用饵一定要单一,根据你钓的对象鱼挂饵,草鱼,用草饵,包谷,麦子皆可,后两种还可兼钓鲤鱼,鲫鱼(当然上的鲫鱼都是大的),钓鲶鱼用荤饵,肠子、心肺都行,不过我觉得最好还是用钓上来的小鱼挂钩为最佳,其实虾子为饵很不错,草、鲤、鲫、鲶通杀,不过在白天小鱼也吃食,如果钓晚,效果尚佳。纯粹经验,也许你会说你的花饵也上鱼,我不否认,但我告诉你那纯粹偶然。

风天钓鱼选择钓位的注意事项


垂钓中遇风雨是家常便饭,要在风天钓有所获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偿,因为按季节,风有风向、强弱、热冷、清爽与沉闷之别,所以钓者只有按其规律,因季、因风施钓才不致空手而归。笔者多年垂钓中对风天择位有一些粗浅体会,今侃出供钓友们参考。

风力、风向直接影响溶氧量和水温

鱼儿的活动与水体的溶氧量、酸碱度、饵料的丰度、水温的高低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溶氧量的高低最为关键,而气压和风力又直接制约着溶氧量。

在盛夏闷热的日子里出钓往往效果不佳。因水中缺氧,严重时鱼儿频频浮头甚至张大嘴巴从空气中吸氧,这时若有一阵清风送爽,则钓况立刻改观,可见这时的风是有利垂钓的。

隆冬时,北国已冰天雪地,南方大多水域虽未结冰但水温已大降,这时若遇上四、五级北风无疑是雪上加霜,鱼儿为趋暖避寒,纷纷向水深处聚集,即便在深水区,除少数鲫鱼、鲤鱼偶尔咬钩外,绝大多数淡水鱼开始进入冬眠期,当水温低于4℃的临界线时鱼更不会咬钩。可见这隆冬的凛冽寒风是不利垂钓的。

风向四季变换钓者要灵活应变

西北高原地区而言,春季多东风或西风;夏季多东南风或西南风,南风极少;秋季多西风或东风;而冬季则多西北风、北风、东北风,也极少南风,这主要是由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流动所形成的,而且正向风和侧向风的效果也大不相同:一般刮东、南、西、北正向风时,鱼儿吃钩率差;而刮东南、东北、西北侧向风时吃钩率较高;冬日吹西南风时吃钩率较高,夏秋吹西南风则较低。我国大陆是东风多雨、南风多热、西风多干多冷。但随季节变化也不尽相同,如春季刮东风时吃钩率高,其他三季差;夏季刮北风时佳,而刮南风、西风时差;秋刮西风时佳,刮东风时差;冬刮西南风时佳,刮北风时差。侧向风总体效果比正向风好,但还要因季制宜,如春刮东南风雨日多,吃钩率高,而刮西北风时干冷少雨,吃钩率差;夏刮西南风时天气闷热,故有西南风钓两头之说,若刮东北风则凉爽多雨,吃钩率高;冬刮东北风时,雨雪纷纷,是不宜垂钓的。

风向还能显示鱼群的分布

一般情况下,水面的浮游生物或天然饵料总是随风飘动的,鱼群索饵多跟着风脚寻游,大多钓者按刮风钓风脚的俗谚施钓收获颇丰,但这也仅限于三至五级风,若大于五级则不宜垂钓。

风力大小直接影响鱼群活动

在风的13个级别中,零到五级风的风力为零到1米/秒和810米/秒,风状为无风、软风、轻风、微风、和风和清风。

无风时适宜钓流水,有风时适宜钓静水。三至五级风可使水面涟漪不绝,能改变水的屈光度,这就打乱了鱼儿的空间视觉,鱼因难以窥见人影竿影,难以觉察人声及饵坠声响而变得大胆起来,频频咬钩。可见三、五级风是有利垂钓的。

当风力在六级以上时,鱼群被剧烈气象变化所震慑,纷纷潜入背风向阳的水嬉戏觅食。此时要么即刻打道回府,要么尽快寻找避风港湾或草丛,避强就弱,才能钓有所获。

另外许多民谚俗语都道出了风钓择位的经验,富含哲理行之有效,如无风钓流水、有风钓风脚、狂风回家转、鱼儿顶浪游,钓鱼钓风口、日晕午时风、多草背向风,无草面对浪、钓翁钓翁,勿钓南风、牵网走上风,钓鱼钓下风总之,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钓者既要汲取各类垂钓经验,又不能墨守陈规、守株待兔,学点辩证法考虑问题会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为什么鱼钩都是钩到鱼的下嘴唇


话不多少,直接进入正题,钓鱼时候常遇见鱼钩刺入鱼的下唇,而不是上唇,谈一下原因和缺点。

原因:

1、鱼层不对,也就是说鱼钩在鱼的下方,提竿中鱼,大多是鱼钩刺入鱼下唇或者锚到鱼,钓鱼过程中,如果出现鱼口乱,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上下调整浮漂。

2、水底酱层厚,饵料沉到淤泥里,鱼闻到味道,却找不到饵料,有时鱼蹭线,或是吸食淤泥中的饵料,浮漂会有相应的动作,此时提竿大多会刺中鱼下唇,以上两种情况是从外侧刺入鱼下唇,都属于锚鱼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钓上来鱼,鱼挣扎的力度大,下唇薄易跑鱼,易惊窝,得不偿失。

3、钓的太钝,一般情况下正口都是刺中鱼上唇中央的位置,顿口提竿中鱼,水下情景应该是这样的,鱼刚把鱼饵吸食到嘴里,同时浮漂出现下顿漂像,提竿刺中鱼后不容易跑鱼,遛鱼基本上也不会太费力,迁出水面就行了。如果钓的钝,虽说能保证上鱼率,但是很多轻微的动作直接被舍弃,鱼吃饵很多时候发现饵中有异物,会直接吐出,所以吃第一口饵很重要,鱼吃饵后,如果当时不及时吐出饵料,那么就会吞着饵游走,加上铅坠的重力向下所以鱼口中的鱼钩钩尖是朝下的,此时如果提竿,刺中的必然是鱼下唇。

4、饵料比重轻,子线硬,变形,这个理解起来就简单的多,子线尽量选择质量好,柔软,拉力好的,单说子线过硬,入水后,子线的角度七扭八歪,也会降低灵敏度。此外,鱼口轻,钩距过大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说钓鱼是意见比较细致的运动,钓鱼中遇见的一件小事,有时能反应出很多问题,只要有耐心,问题总会被解决。

刮什么风不好钓鱼?风天钓鱼有利有弊


钓鱼人肯定都希望作钓时的环境很好,比如没有风浪、水面平整,可以清楚地看到浮漂的信号,就算只是鱼饵轻轻地碰一下钓饵,也能清晰地体现在浮漂上面,让我们能够清楚判断。但是,这在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很多时候有风吹起水面的波浪,使浮漂动来动去分辨不出究竟有没有鱼。

如果有风,看漂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不容易把握起竿的时机。

不过,有风不一定就是件坏事。风吹起浪花,会有利于谁溶氧,鱼儿也会变得活跃起来,比较容易钓得到。同时,如果风吹动了浮漂,连带着鱼饵也会动起来,会形成动态诱鱼,更加容易引鱼上钩。

一般说来,小于三级的风对钓鱼有利无弊。四级以上大风,鱼类多聚深水活动,浅滩较少有鱼。但不同鱼种在风浪中表现不同,须因鱼施钓,看风撒钩。刮风天,水上浮游生物及漂浮饵料随风漂游而集聚于水面的下风处,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饵的中上层鱼类便跟踪而食。欲钓这些鱼类,在下风头迎风撒钩必获丰收。而钓底层鱼也可以选择背风少浪的上风头。

一般南风、偏南风时,鱼类活跃、贪食、爱上钩;北风和偏北风时,鱼类则少动寡食,较少上钩。但钩鱼谚语说:春钓东南、秋钓西北(风),说明鱼的活动有季节差异。

由此可见,风对于钓事活动有利有弊,只要掌握规律性,灵活运用钓法,避其不利因素,仍可钓有所获。至于使用海竿、自动竿和甩砣缆钓,基本不受风害。

夏季鱼儿难钓,应选择风天雨天以及河流


夏季鱼儿难钓,尽人皆知。如果换换天气和环境,就会变成另一番影响。从而钓鱼人中流传夏钓风雨夏钓河的说法,可以说这是钓鱼人的一个共识。

夏钓风雨,就是说在炎热的夏季,钓者一旦遇上风天或雨天,不仅人感到凉爽舒适,而且在风雨的作风下,还给水中输送了氧气,从而鱼就会变得活跃和食欲大增。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垂钓,鱼儿咬钩的频率会比平时增加多倍。

下面举几个典型例子:

其 ,有一年笔者到北京南郊聚贤庄某个鱼塘钓鱼,从春季至初夏,上鱼情况都很好。但进入仲夏以后,鱼儿就一天比一天难钓,尤其在天闷气压低时,鱼儿更是极少 问钩。但是,有一天忽然刮起了4级左右的西北风,笔者在顶风的鱼塘东南角,选了个有水草的地方打上小米窝。虽然手端钓竿有些吃力,但只要将钩递到窝中,鲫 鱼鲤鱼就频频咬钩。平时来钓最多也就获鱼500来克,这天一下就得鱼2000余克。可见有风无风确有天壤之别。

其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 的某个夏天,笔者与钓友李师傅一天到东郊一个方圆不足50米的小野坑垂钓。正巧遇上小雨,天气凉爽,空气清新。我俩各自选点打窝,下钩后50~100克的 鲫鱼就像排队似的连连上钩。到下午3时许收竿,我们每人均钓获鲫鱼2000余克。后来晴天去钓,就很不理想。后来一个夏季在沙子营某鱼塘钓鱼,平时只能钓 到一二两的小鲫鱼,而在某个霏霏细雨天,却突然遭到大鲤大草抢钩。由于思想和物质准备不足,所带均是钓小鲫鱼用的细线小钩,最后到了无钩无线可换时,才带 着很大的遗憾无奈收竿。

其三,至于说到夏钓河流,笔者体会尤深。在上世纪90年代期间,一旦在夏季静水坑塘鱼不爱咬钩时,本人就经常到东北郊温榆河去钓鱼。只要在缓流处、倒树下或河汊子等处喂窝下钩,往往收获颇丰。好时钓鲫鱼百多尾,差时也不下四五十条。天气虽热,但每次都钓得很开心。

夏钓风雨夏钓河,之所以鱼儿爱上钩,是因为风天雨天与河流都具备共同之特点水温适中和氧气充足。水中的鱼儿自然欢跃,食欲旺盛,踊跃吞钩。

分析气压与天气环境对钓鱼的影响 为什么选择在水草区钓鱼


垂钓数年,虽然称不上高手,但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全部掏出来,和大家一并探讨一番这些经验知识的价值。

钓鱼的讲究很多,想要成就钓鱼高手,无论是选位,钓技,饵料制作诸多方面,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钓鱼并不只是一种技术,或者娱乐活动,还是一种科学,只有在准确把握水下鱼类的活动规则的情况下,才能够成就钓鱼活动。

气压

要论科学,科学的观测气压变化在钓鱼中非常重要,气压的变化包括了一天之间的变化,到季度变化,年季变化。气压看不到,摸不着,却会深刻的影响水下鱼类的生产活动的倾向性。

在一天当中,往往是清晨的气压高,中午的气压低,晚上再次升高,整体呈现谷状波动。而大多数钓鱼人的收获曲线,也随着这个曲线波动,不过波动的曲线恰好相反,整体呈现峰状波动。

至于季节之间的变化,虽然变化的幅度都较一天来的复杂,却也是有迹可寻。一般来说,一年当中,气压最低的时间多在五月到九月之间,这段时间内,想要钓鱼顺利,就更加需要把握住一天当中的气压好时机。

气压影响水中的溶氧量,鱼类生理状况,深刻的影响到水中鱼类的吃口情况,钓鱼人想要上鱼顺利,非要准确的把握气压变化不可,否则必将上鱼困难。

水草区

钓鱼不钓草,等鱼瞎胡跑,这是钓鱼活动当中最知名的一句话了。草丛中有着丰富的食物来源,满足了一整套生物链的循环,而且草丛本身可以遮挡阳光,阻拦风力,保温保湿,可以在四季变化的大环境中,营造出自己的独特小环境。钓水草丛时,原则是宁浅勿深,选择浅水水域垂钓效果最好,毕竟,水草还是要在浅水区生长的。

我个人认为,钓草主要需要把握几种草丛类型,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来选择钓草的最佳选择。

第一种:深扎根型草丛,这种草丛中的植物生长速度快,露出水面的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均是深深植根在水底,贯穿了整个水体,主要以嵩草,菱盘等植物为主。这种水草虽然鱼类很多,但是更容易阻碍钓鱼人的活动,所以多数钓鱼人并不喜欢。这种草丛只适合守钓,或者提前清理干净水草,一天下来收获还不错;

第二种,则是附底型,比如水绵,密密麻麻的铺满了水底,就如同棉絮一般。面对这种水草丛,绝对不要钓底,饵料入水即不见,很难起到有效的诱鱼效果;

第三种则是浮草型,浮在水面上,可以四处的移动,主要以浮萍,水花生等植物为主。这种水草丛,可以通过浮窝,戳拱等手段移开。

晴雨影响

现在恰好在夏季的梅雨期,各地陷入水淹的新闻层出不穷,这种阵雨,暴雨,连阴雨都时有发生的时期,并不合适钓鱼,最起码对钓鱼有负面影响。

通常情况下,遇到降雨,有几个时间点选择.

第一个自然是降雨后,气温降低,水中的溶氧,食物均得到增加,鱼类开口增加,钓鱼顺利。

第二个是连阴天结束两到三天后,气温趋向于稳定,鱼类的觅食规律也逐渐稳定下来,吃口恢复。除此之外,还有小雨时分,雨中垂钓效果好。

在一年四季当中,降雨也有着明显的规律性特点,春季多下雨,鱼类吃口好,可以雨中垂钓;夏天多暴雨,寻找暴雨后一段时间垂钓效果好;秋天,天气晴朗,气压高,晴天钓鱼最好;冬天,挺冷的,雨后钓鱼最好。

秋季有风天钓鱼之我见


秋季虽然是垂钓的黄金季节,但秋天也多出现大风天,给原本好钓鱼的季节带来一定的难度,此种情况多出现仲秋和晚秋时节,那么如何应对在不利的天气钓鱼呢?笔者根据钓友分享的经验,总结了一点拙见,希望能给钓友带来帮助。

当然在出钓的时候,最好选择小风天和无风天,这样垂钓收获会高一点。即便是大风天,早晚的风力也比较小,钓友出钓时候可以主钓两头放中间,这样收获也有一定的保障。

风天钓鱼的钓位选择

风天钓鱼,钓点选择很重要,尤其是大风天,应当分析水域地形,选择避风处或顺风处垂钓。如果是手竿钓,应当选择离岸较近,风力较小的地方抛竿,这样可有效减少大风带来的不便。友情提示各位钓友:侧风处风力太大,不用说抛竿提竿,就算是竿子也很难握住,最好不要以此处为钓点。

根据多数钓友的体会,在大风大浪中钓鱼,钓点选择最好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或是顺风处,这里风力较小,竿的摆动不大,而且鱼类多聚集游玩在此处,在这里打窝,一般都有较为理想的收获。但如果选不到好的顺风处下钩,那么就选逆风处,这里虽然竿稍也会摆动,但只要将竿稍尽量压低至水面,那么竿子的摆动就会轻很多,且通过对钓线的调整,钓鱼还是没多大的问题。

侧风口的风力太大,竿体会大幅度摆动,在提竿的时候,会对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很容易错过最佳提竿时机而导致跑鱼。

在选择钓场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讲究,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尽量避开大水面钓小水面,塘口小浪也小,对钓友观漂会有利一点。而大水面起大风浪也大,漂很容易丢失信号,从而错过上鱼时机。

在风小和无风的时候,打下的窝子基本上是垂直散落在底层,而风浪大的时候,做窝就很不同,由于风向和风力的共同影响,饵料通常会偏离钓点斜向散落在底层,此时钓友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钓点下钩,想要上鱼就有很大的困难。

这种情况在现实里很常见,一些钓友虽然打窝续窝都很勤,但仍然少有鱼儿咬钩,基本原因就是下钩的位置不对,不是真正的钓点,饵料没有落到真正的窝点上就很难上鱼。

正确的做法,就是确定好自己的钓点,根据自己的竿长,在钓点前后左右偏离30~50厘米的位置下钩,这样才能让钓饵落在真正的窝点处。如果在流水中垂钓,还要根据水流方向和风力风向来判断窝点的正确位置,投饵的时候也要根据流水的走向抛到恰当好处的位置,这样才有上鱼的机会。

风天钓鱼的钓具选择

风天钓鱼,竿子最好用偏重的硬调竿,这样会比轻竿、软竿更容易抗风,尤其是竿稍部分的区别通常比较明显。而浮漂最好选防风的大立漂,这样铅坠就会重一点,抗风性会好一点。

但晚秋时节,天气很冷,鱼的吃口普遍较轻,此时用大漂重坠就不能抓住鱼讯,钓友在此时,还要在漂、坠上做文章,将比重调到0:0或接近的程度。或者将漂的浮力调到略大于钩坠的程度,让钩背触底,这样搭配,尽管坠重一点,但漂的反应还是比较灵敏,鱼讯也比较清晰。

或者,将漂的目数调高,至少露出4~5目,这样不管鱼儿咬钩是送漂还是下拖,浮漂的反应大多都是黑漂漂相。

在风天钓鱼,线的长短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情况下,小风天或无风天钓线略长也无所谓,这样即可钓鲫鱼,也可在遇到大鱼时方便遛鱼。但大风天不同,在大风天里垂钓线不能太长,尤其是风线更不能太长,不然就会影响钓友们的提竿速度。长杆短线即是此时垂钓的最佳方法,但线也不能太短,不然不利于提竿。钓友在配线的时候,最好按照自己的身高和垂钓习惯来搭配。

而钓线,不能太细,不然抛投容易受风力影响,通常用2.0以下的钓线搭配线组,这样不仅可钓大雨,也可兼钓小鱼。钩子,可选用6号以下的伊势尼钩,这种倒刺钩可以有效防止鱼儿脱钩,但对鱼体伤害大,如果当地有规定,应当用无刺钩。

注意:

在风天垂钓,还有一点需要钓友注意,那就是投机取巧,大风天并非一直刮大风,在风力减小的时候,钓友要抓住时机将钩饵抛投到钓点。在顺风的情况下,也可以先往窝点外远投,然后缓慢向窝点处拖移。

关于大风天浮漂怎么读取,这里只要钓友专心注意浮漂动作,即可明白咬钩的真是信号。正常情况下,浮漂一般是随波逐流,跟着波浪上下波动。若此时突然改变方向,或者出现明显上送下拖现象,说明此时有鱼咬钩,应当立即提竿起鱼。

冬季在自然水域为什么台钓鲫鱼少?


冬季的天气寒冷,虽然不是钓鱼的黄金时机,但却是自然水域最适合作钓鲫鱼的时候。随着冬季低温的天气,自然水域很多鱼类都停口过冬,而针对鲫鱼这类耐寒的变温鱼类,冬季也会觅食开口,也就提供钓获的好时机!最近很多喜欢台钓的钓友,在自然水域虽能钓获鲫鱼,但每次都钓不多,常常会出现每个窝点,只钓获一两尾鲫鱼就停口,那到底冬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冬季野钓鲫鱼又有哪些台钓技巧呢?

野钓深受大多钓鱼人的喜爱,喜欢野钓的钓友,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时节,只要能抽空便会去钓鱼。经常野钓的老钓友,春冬会用传统钓法作钓,而秋夏会用台钓作钓,根据不同的季节性鱼情,采用不同的钓法发挥其作钓优势,灵活应对增加野钓的钓获。许多的钓友都从台钓学钓鱼,如何把台钓技巧发挥到极致,在冬季野钓更多的鲫鱼呢?

1.钓组要精细

冬季的水温较低,在自然水域作钓鲫鱼,很多钓友都知道,冬季的鲫鱼吃口较轻,选择精细的钓组来提高作钓的灵敏度,让钓友们更准确地捕捉到鱼口,以便钓获更多的鲫鱼。冬季自然水域用台钓方式作钓鲫鱼,鲫鱼属于小型鱼类,台钓用精细线组作钓是最适合搭配,但很多钓友会忽略鱼钩的选择,台钓用商品饵料作钓,鱼钩尽量选择袖钩,这样能钓获更多的鲫鱼。

冬季的鲫鱼活性不高,鲫鱼吃饵动作小而轻,台钓多使用商品饵作钓,鱼情好用拉饵,鱼情差用搓饵,如果你选择的鱼钩过大,搓饵或者拉饵的钓饵大,冬季鲫鱼开口小,很难一次吸入钓饵,鲫鱼不断的吸饵蹭线,不断出现浮漂信号,这样钓友便会出现多次空竿,空竿后不断的抛竿,很可能惊扰窝点的鲫鱼群,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每次窝点总是只能钓获一两条鲫鱼,然后等待很长时间才上鱼的原因。冬季野钓鲫鱼最好选择袖钩,根据自然水域的鲫鱼个体,优先搭配3号到5号袖。如果你用红虫,蚯蚓等活饵作钓,搭配的鱼钩可以稍大两号!

2.调钓要灵而轻

台钓的调钓是相当有技巧,很多钓友习惯性认为,调钓就是调漂,台钓的调钓是从浮漂的选择,调漂,然后才是作钓应对鱼情。冬季自然水域的鲫鱼,由于天冷水凉会群居扎堆,那么冬季找鱼就成了野钓重点。冬季就算找到鱼情的水域,采用台钓的钓法也要做好细节,不然很难有好的收获。

冬季野钓鲫鱼,老钓友习惯选择传统钓,不仅是特殊的水域,更重要是传统钓法的灵和轻,在冬季作钓发挥淋漓尽致,那么要想用台钓方式有好钓获,台钓最好选择灵敏高,吃铅小的浮漂,特别针对2米以下水深的水域,浮漂的吃铅控制1克以下,浮漂的吃铅小,抛竿入水声响小,不然惊散窝点鲫鱼。当然也要看鱼情,钓友要明白,冬季窝点鱼儿数量越少越容易惊散,鱼群数量越多越不容易惊鱼,尽量吃铅小的浮漂,这样能提高冬季野钓鲫鱼的收获!

冬季在自然水域作钓鲫鱼,针对低温的轻口鱼情,调漂以钓钝钓灵为主。很多新手钓友不清楚,自然水域为什么要钓钝,鲫鱼个体小,冬季水温低,开口吃饵很轻,调漂让饵料躺底,方便鲫鱼更容易吸入,这样更准确捕捉真实鲫鱼吃口的浮漂信号。调漂的灵与钝并不代表调钓的灵和顿,调钓的灵不仅仅调漂,线组浮漂选择,当然还不同的钓法也会影响调钓的灵敏性,调漂虽然是钝为主,但可搭配小跑铅,采用细尾的浮漂,精细的线组,这样依然可以让调钓更加灵敏!

冬季在自然水域作钓,不管你用台钓,还是用传统钓方式,只要你掌握了水域的水情和鱼情,懂得灵活应变,必定会有好的收获。针对冬季运用台钓作钓鲫鱼,必须要对冬季特点的鱼情变好来应对,不然用台钓方式很难有好的钓获!冬季还是比较适合野钓鲫鱼,以上是我个人的经验,希望能帮到更多的钓友,如果你也喜欢钓鱼,有什么钓鱼的问题,我们一起相互探讨!

为什么漂不停动,但是鱼儿不中钩?


记得那是我刚刚上班的头一年。有一天,在下夜班的路上,我碰到了钓友老李。他骑着自行车正急急忙忙地向城东方向赶。我忙上前打招呼,问他又上哪去过钓瘾。老李回头一看是我,马上停下笑答道:听说城东农村有个鱼塘,里面有不少鱼,但不好钓。我今天先去看看,你小子要是想去就坐车后边儿。我一听,顿时心花怒放,索性早饭也不吃了,直奔鱼塘而去。

来到鱼塘一看,这是一个宽二十多米、长六七十米的小方塘。此时已有四五个人正在挥竿。老李在南边找了个钓位,麻利地抽出钓竿试水调标。水实在是太浅了!老李换了好几个地方,也没有超过半米深的钓点。看看其他钓友的钓点,水深也都差不多。

由于水实在太浅,标尖与钓钩几乎平齐,抛竿入水时脑线经常和标尾缠在一起,以致浮标入水后立不起来,双脑线还经常在提竿后缠绕在一起。这鱼钓得就别提有多别扭了!更可气的是,光看标动不见中鱼。浮标有时上浮,有时下沉,有时偏移,扬竿后十有九空。钓了约有一个小时,老李只钓上了两条鲫鱼。其他钓友也个个儿心烦意乱,一个劲儿地埋怨这里的鱼太滑了。

不知不觉间,两个小时过去了。这五六个人凑在一起,也只不过钓上20来条鱼。有的钓友已经开始收拾钓具,准备打道回府。我在旁边一边看一边琢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光见标动不见鱼中钩呢?别说,还真让我琢磨出来点道道儿来:由于水浅,水线短,鱼讯传递快,特别是大家都用悬坠钓法,浮标反映更加灵敏,当鱼进窝时会带动水流,使浮标产生上升、下沉或移动的虚假动作。

如果窝里同时有几条鱼游动,浮标就会不停晃动,这时提竿肯定空枪。同时,浮标与钓坠的距离太近,抛竿和提竿时,势必会带来子线缠绕标尾及双子线互相缠在一起的问题。想明白后,我笑着对老李师傅说:别人都走了,你还钓!明天看我的!老李一头雾水看着我:好!收竿。明天我还来,非要看看你有什么绝招!

回家后,我先从标盒里找出一支细短身浮标(整体浮力很小),并动手做了一个小小的圆锥形通心坠与浮标配合。铅坠的重量刚刚超过浮标浮力的一倍。之后,我配置了一副0.8号主线,用通心坠替代铅座,并将固定铅坠的太空豆打开3厘米~4厘米,又将原来20厘米长的子线缩短为5厘米~8厘米。将钓组、钓饵等一应准备完毕,我就等着明天到鱼塘试竿。

第二天,天刚刚放亮,我和老李师傅就来到了那处浅水塘。选好钓点,撒了把窝料,过一袋烟功夫我开始抛竿施钓。钓饵刚一落底,就是一个黑标,我一抖腕提鱼出水。迅速挂饵抛竿,浮标刚刚一入水紧跟着又是一条。就这样,不到一个小时,我已经有三四十条鲫鱼入护,直看得李师傅目瞪口呆。他连忙放下钓竿边看边问:怎么这鱼专往你的钩上咬啊?以后别给我叫师傅了,我给你叫师傅吧!我笑着逗他:想学吗?看看咱这家伙什!

我将钓组提出水面向他解释:昨天你们抛竿时子线缠标尖,提竿时子线也缠绕,只见标动不见上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浅,标座与铅坠、钓钩之间的距离太短。而且你们用悬坠钓法,钓组太灵,鱼进窝后假动作太多。我今天使用的是通心坠钓跑铅,用的是小标、短脑线。这样的钓组,一是加大了标座和铅坠、钓钩之间的距离,起码比悬坠钓组增加了近20厘米,这样就解决了抛竿时子线缠绕标尖的问题。二是通心坠钓跑铅,鱼线可以在坠内自由移动。用细小的浮标,浮力小,使鱼在真正吸饵时,用很小的力量就可以拉动浮标。由于钓线只能在通心坠中移动,鱼在吸食钓饵时,浮标在水面上的反映只能出现黑标一种标相,有效过滤掉了浮标的许多虚假动作,黑标即提竿,每提必中鱼。三是缩短了子线的长度,不但可以使标相的反应既灵敏又稳重,而且也大大减少了提竿时子线相互缠绕的麻烦

老李师傅听罢咧着大嘴哈哈大笑:别说,还真是这个道理!看来这钓鱼可不是拴根线、挂个标、绑个钩那么简单,还真得用心思、动脑筋,才能钓好鱼呀!这回我算是心服口服了,小爷们儿高手啊!

鱼儿在什么情况下觅食最积极


鱼在什么情况下觅食最积极呢?相信这是每个钓鱼人都会关心的问题,鱼儿觅食积极,才好上钩。就一般来讲,影响鱼儿觅食的因素有三方面:水质、水温、光线。

1.氧气充足的清新水质

人们都知道,鱼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依赖于水中的氧气,水中缺乏氧气,则会造成鱼儿浮头,乃至窒息死去。水中溶解氧的多寡对鱼儿摄食有很大影响。水中的氧气含量受气压、气温、水质的影响。气压和气温决定了我们是否出钓,而钓友们初到一个钓场,同样不要忘了看水质的情况是优是劣。若水质过肥,氧气较稀薄,甚至严重缺氧,鱼儿会很敏感地出游,去寻找比较清新的水域栖息。

2.适合鱼生存与觅食的水温

天气的变化,特别是气压、气温的变化对鱼情有巨大的影响。气温的变化产生夜间温差、昼夜温差、时段温差、水层温差等等。各种温差对鱼情都有影响。

夏季的气温水温高,在烈日炙烤之下,水表层温度陡然升高,水层温差大大增加,午时水层温差最大,溶氧量严重不足。由于最底层缺氧严重,所以午时鱼难钓。夏季,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钓鱼时间是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5时以后,或者夜间为好。夏季的中午时段,也可以采用钓底浮或者半浮的方法,来钓草鱼和鲢鳙鱼。

3.鱼儿喜欢弱光下觅食的习性

在夏季,万里无云的大太阳下,应该是强烈的阳光;多云、阴天、雨天、早上、傍晚和晚上应该是弱光。对于光线,钓鱼者最朴实的语言是,大太阳、多云和阴雨天。大太阳,当然是指万里无云,阳光刺得人眼睛睁不开,这时鱼儿都躲到深水中去纳凉了。一方面是深水中凉爽,另一方面是深水中光线弱。

淡水中因鱼种不同,喜欢的光线强度也有所不同。底栖鱼类,如鲫鱼、鲤鱼、鲶鱼、黄颡鱼等喜欢在弱光下嬉游觅食;中上层鱼类,如草鱼、花白鲢,它们适宜在较强的光线下生活摄食;上层鱼类,如鳡鱼等,在强光照射下非常活跃。

谈到弱光肯定是早上、傍晚、晚上、阴雨天等,小编仅从夜钓和阴雨天这两方面谈点看法。

夜钓的光线都比较弱。夜钓与白天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在夏季和其他季节,如是火辣辣的三伏天里,强烈的光线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钓者还得戴滤光镜,这时鱼儿都躲到深水区纳凉去了,光线强度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夜间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候,白天觅食的鱼十分小心,夜间人类活动少,加之光线暗淡,使鱼的自身安全感增强,因而摄食积极。

夜间是一天之中温度最低的时候,在高温季节,白天光照强烈,气温很高,鱼儿为了躲避高温和强光纷纷逃到深水区域,由于高温,水中微生物成倍增长,使得水中氧气供不应求,鱼儿密集处更是如此,天黑之后,强光消失、气温下降,鱼儿从深水区四散游出到溶氧较多、散热较快、饵料丰富的近岸浅水区觅食,此时下钩收获是最适合的时间。

由于夜间鱼儿觅食主要依靠嗅觉,因此避开了钩、线、坠对鱼儿的视觉影响等,所以,在夜间垂钓很符合鱼儿的觅食特点。

在阴雨天垂钓,没有强光照射,光线较弱,正适合鱼类喜暗的规律。虽然此时天气比较凉,但温差小,水温仍然高,鱼在温度相对稳定的状态下,都是贴底觅食。天阴光线较暗,增加了鱼的安全感。加之天阴时风力相对减弱,使水温下降的速度减缓,也使鱼在一定时间内仍处于相对稳定的温箱,给底钓创造了有利条件。

选择阴雨天钓,即气温比较稳定,日夜温差也比较小,气温、水温、地温也比较稳定,有利于垂钓。夏季阴雨天,气压增高,注入新水,自然的水域水质变得清新爽适,气温、水温下降,光线柔和,鱼儿同样觅食积极。

晚秋有风天钓鱼技巧分享


晚秋常有风天,学会在风天钓鱼,能够有效的提升中鱼率。下面说一说晚秋风天钓鱼的一些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晚秋的风天,肥水水域钓鱼,宜选在上风口,而瘦水水域与之相反,选择下风口反而好钓鱼。两者选位亦有相同处,那就是进水口附近都适合钓鱼。

晚秋受冷空气影响,温度降低,鱼类觅食规律及路游践线亦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常常局限在一定的范围活动。

一般好钓的地方没有几个。岸边的凸凹处能集聚丰富的饵料和充足的氧气,鱼类也不必耗费体力远游觅食,因此凸凹的岸边就成了最佳钓点。而进出水口的溶氧量和饵料虽然丰富,但水体不停流动,水温在此季节更低,鱼不愿意再次滞留,宜选附近缓水区域作钓,这里温度较为适宜,鱼进可游动到进出水口附近觅食,退有安身场所。

风力的大小是晚秋钓鱼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水面面积较大的水域,即便刮来的是一场小风,也能吹起较大的水浪。此时钓鱼,宜选择背风的水域作钓,这样可以防止风力过大影响观漂,更重要的是,少了风浪影响,我们的抛投会更加准确。

如果难找到背风垂钓的场所,于风中垂钓时,可采取下面两种方法:

一是加重铅皮,选用浮力稍大的防风漂,或者是加大浮漂的重量,通过在漂座内插入适量的铅皮来稳定浮漂。

二是采取地位侧抛方法,将竿尖贴近水面,采用侧抛的方法来使钓饵能够准确的落在理想钓点。

野钓的时候,不同的地区水情鱼情天气因素都不一样,垂钓时,要随机应变,能够上鱼就行,不要拘泥于教条。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在风天垂钓大都选择迎风下钩,这是为什么》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为什么夏天不好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