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钓鱼技巧野钓鲫鱼。

当入了秋,天气就逐渐转凉了,这对于咱钓鱼人来说是大好事,热了几个月的鱼会在突然凉爽的天气里大肆撒欢,觅食的觅食追逐的追逐,当然遇到香喷喷的鱼饵也是当仁不让的。不过要想钓起一大盆鲫鱼,还是要想些办法的,比如咱常用的方法——在鱼饵中加酒米就是一好招。但加酒米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小心搞错可是没有好效果的,在本期我来告诉大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鲫鱼饵中加酒米的好处

鲫鱼饵里面加的“酒米”只是一个统称,一般来说商品饵酒米、自制酒米和一些麝香米等都可以加,也能用来打窝。第一点,更能诱鱼,这个就无需多言了,酒米本身就是用来诱鱼的,那种醇香味对鲫鱼来说是抵挡不了的。第二点,这样能“边钓边补窝”,很适合于鲫鱼成群的水域,可满足快速抛竿提竿的高频率。

二、加酒米注意事项

鲫鱼本身属于小型鱼,鱼饵的状态就更需要轻盈,如果饵料中含有絮状的轻的块状物,很利于鲫鱼吃,照着这个思路,我们大多数会开饵的钓友都会开出这样的鲫鱼饵,使用效果也是不错的。所以从这方面来讲,酒米的加入等于是破坏了饵料的这种状态,饵料的整个重量也会增大不少,所以就出现了不加酒米还有鱼上钩,加了酒米进窝的鱼多了但上钩效率却下降了的奇怪现象。

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那怎么办呢?我们就不能加酒米了吗?其实不是,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我们只需要再加些速攻、轻麸、雪花粉这类的轻质饵料进去,在状态上中和一下,切不可只一味加酒米而不做调整,那样还真不如不加。不过建议大家直接用成品型的鲫鱼饵,也就是加过酒米的饵,这样的饵当然也是经过严格配比并加入了轻化饵的,大家可以试一试。

延伸阅读

评三友野鲫王,为什么说:野钓加酒米,窝里常有鱼


钓鱼离不开鱼饵。饵料的搭配往往是钓鱼中比较实际的一个环节。你的鱼竿、线组、浮漂,简单搭配,都能上鱼,不会说鱼竿软了,线组粗了,就钓不好鱼。但是饵料一旦用错了,或者用的不合适,常见钓鱼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差点事,甚至空军。

那么如何能够更好的学习配饵呢?我们建议从单品饵料的性状开始了解。比如,一个厨师,只有了解了葱姜蒜、大料、花椒、糖、醋、酱油的用法,了解面食大米的区别,才能学会做菜。如果初学者直接上来就大杂烩,往往也能吃,但做出来味道会相差很多。

为此,南山特别推出饵料测评系列文章,直接展示单品饵料的状态和用法,让钓友们在使用这款饵料前,可以大致有一个印象,从而了解这款饵料是否适合自己的玩法和鱼情。

特别声明:本系列测评,属于饵料使用方面的简单介绍。并非饵料质量方面的专业评测。且未收取任何厂商费用。

评测三友创美野鲫王鱼饵,为什么说野钓加酒米,窝里常有鱼?

1、近看饵料成分

(1)主打拉的大

野鲫王这款饵料,包装袋上写着:拉的大,直入水底,留窝持久。主打的是拉大饵,而且留窝性强。

那么到底是否如此呢?

我们从它的成分分析一下,钓友们想要开一款拉的大的饵料,饵料里都需要配合哪些成分。

首先是拉丝粉,一款想要拉的大的饵料,拉丝粉需要多一些,而且建议是2份80目的长丝,配合1份120目的短丝,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网状结构。

可以看到野鲫王这款饵料,拉丝粉含量是非常多的。

其次,拉丝粉形成网状结构后,需要沾附一些较大的膨化颗粒、小麦胚芽、酒米等成分,才能成功拉出大饵。

可以看到,野鲫王这款饵料,含有一些大黄米、较大的膨化酵母颗粒。然后含有一些较小的小麦胚芽、粉碎的谷物成分等。

这是野鲫王这款饵料能够拉出大饵的秘密。

同样的道理,钓友们如果想要配制出一款简单的拉的大的饵料,配饵时,按照上述的成分进行配制即可,多尝试就可以拉出很大的饵团。

野鲫王饵料成分

(2)野钓加酒米,窝里常有鱼

野钓加酒米,窝里常有鱼。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许多钓友,包括黑坑,野钓,都会进行抽窝,抽窝时,常规的商品粉饵,遇到流水,杂鱼啄食等,容易冲散,打窝效果差一些。但如果加入雾化很低,比较耐泡的:酒米、酒泡麦粒或者养殖颗粒豆等,就可以显著的增加留窝性。

野鲫王这款饵料,本身即带有大量的大黄米,留窝效果会好一些。

在此建议,如果你是一个常年钓鱼的钓友,可以试试自己泡制一些酒米,加有酒米的窝子,往往留鱼效果会好一些,特别是在钓鲫鱼等集群性鱼类时,容易连竿。

饵料的饵水比为1比0.8

(3)大比重,吸水较慢!

野鲫王这款饵料的饵水比为1比0.8。

由于这款饵料含有大量比重较大的成分:比如膨化颗粒、小麦胚芽等,所以吸水非常慢。建议耐心等待几分钟。

如果想要让饵料的留窝性更好,醒置的时间可以短一些,此时,饵料中的大颗粒没有充分吸水,入水后,在水底容易形成窝子。

如果想要拉出更小,附钩性更好的饵团,可以增加醒置的时间,充分醒置后,多打,效果会更好一些。

饵料中的酵母颗粒和大黄米

(4)酵母成分

野鲫王这款饵料,含有大量的膨化酵母颗粒。在钓野生大鱼、回锅鱼、老滑鱼时,这类酵母成分,会具有一些针对性。鲤鱼和鲫鱼其实是一个科的鱼种,一般在钓鲤鱼时,也可以配合使用此类饵料。

2、饵料的味型

野鲫王的味型较为复合。

由于它含有各种谷物下脚料,所以带有一些谷物香型。

又由于饵料中含有膨化酵母颗粒,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酵母气味。

最后,这款饵料,其中加有腥味成分,袋子上写着加有乌贼内脏粉。

因此味型比较复合。饵料的味型,往往决定于其成分和添加,对钓友而言,味型是判断一款饵料如何简单搭配的依据。对鱼来说,实际上,饵料的成分可能更实际一些,味型能够起到诱鱼的作用,但适口性方面,主要还在其成分。

3、开制饵料

(1)开制饵料

野鲫王的饵水比为1比0.8,按照标准的饵水比开饵,饵料吸水速度较慢,开制好后,可以看到:饵料比较蓬松,容易拉出大饵。

饵料吸水速度较慢,需多醒置

饵料吸水后

抱团效果蓬松

搓饵拉丝粉含量较多

(2)野钓建议用搓饵

野钓时,一般建议是搓饵,因为搓饵可以搓出,或者说压出更瓷实的饵团,让钩上的饵料雾化更低更慢一些,更有利于快速沉底诱鱼,毕竟饵料到水底后,很少有鱼马上来吃,往往都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饵料是容易被杂鱼吃掉或者被水流冲刷掉的。因此饵料的附钩性是比较重要的。

一方面,上饵手法,包括搓饵的力度,可以人工去增强饵料的附钩性。

另一方面,拉丝粉含量和加入一定粘粉,也可以改善饵料的附钩性。

野鲫王搓饵效果

4、入水尝试

(1)捏饵上钩

野鲫王属于拉丝粉含量非常多的饵料,拉饵入水后,残留较大。

(2)脱落速度

野鲫王饵料入水后,由于拉丝粉较多,饵料中的成分脱落较慢,直接落入水底。沉入水底后,仍然是一大团,残留较大。

野鲫王搓饵入水20秒

野鲫王搓饵入水1分钟

野鲫王搓饵入水3分钟

(3)颗粒悬浮状况

野鲫王饵料中含有大黄米成分和较大的膨化酵母颗粒。

在水中,大黄米直接落入水底,膨化酵母颗粒则上浮到水面上。

针对不同的鱼情,这款饵料可以有不同的开制方法。

如果想要全水层诱鱼,拉大饵钓快鱼,那么可以少加水,简单醒置,开制比较干的饵料。

如果钓慢鱼,希望饵料全部沉底,则建议多醒置,让饵料中的膨化浮水颗粒充分吸水,这样可以保证其全部沉入水底。

上浮的膨化酵母颗粒

(4)打窝效果

由于饵料成分颗粒较大,且本身加有酒米,容易在水底形成不化的窝子。

5、结论

(1)野鲫王的使用

野鲫王这款饵料,由于其偏重成分,本身带有小麦胚芽、豆粕等常见的谷物下脚料,且加有酵母颗粒、大黄米等大比重成分,因此首先适合底钓鲫鱼、鲤鱼。

其次,饵料中本身带有酒米,留窝效果较好。

最后,饵料中拉丝粉含量较多,可以用于拉大饵。钓快鱼时,少加水,拉出或者搓出的饵团较大,雾化很快。钓慢鱼多醒置可以拉出比较均匀,残留较多的饵团。

拉丝粉的衰竭

拉丝粉的衰竭

(2)双11为何不建议囤太多鲫鱼饵料?

在此介绍一个缘由,这个缘由是业界一位朋友告诉我的:叫做拉丝粉的衰竭。

许多饵料中本身会带有一些拉丝粉。拉丝粉学名谷朊粉,就是常见的烤面筋用的面筋粉。只不过钓鱼用的面筋粉,纯度更高一些,更容易出丝。

拉丝粉本身性状是非常稳定的,但是如果拉丝粉和各种炒熟的谷物下脚料混合后,由于这些东西都含有油份,时间长了,拉丝粉受到油的侵扰,容易产生衰竭。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本来写着可搓可拉的饵料,拉不出来了。

补救的办法也很简单,再加入一些拉丝粉就可以了。

因此说,双11不建议囤太多的鲫鱼饵料,因为鲫鱼饵料本身带有拉丝粉,如果短期用不完,保存时间太长,就有可能产生不出丝,拉不出丝的问题。

为何抽了散炮鱼情反而变差了?


散炮做窝是玩黑坑必学的手法,多数黑坑是不允许用手抛窝的,不过这也难不倒钓友,散炮因为雾化可控,量大又集中的特点,成为作钓黑坑钓友常用的手法,到达钓点先是一盆散炮下去再作钓。还要再准备一盆续窝用,家业大啊。不过这里要说的是抽了散炮鱼情反而变差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多出现在作钓冷场,和作钓一些老滑鱼的时候。

为何抽了散炮鱼情反而变差?

经过热场和半热场的洗礼,多数新鱼都已中过钩了,这些鱼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开口吃饵,这个时候我们作钓的目标鱼会选择一些老鱼,而这些老鱼经过多次的钓放,已经害怕散炮这样的诱鱼带,有的甚至你的窝子稍稍大一些,就会出现只见鱼星不见咬口的情况,浮漂晃来晃去但是真正的咬口却比较少。我们当地就有几个坑,如果一来就大量散炮下去做窝,弄不好长时间没有口。更有甚者一场就一两条鱼。本来钓的好好的抽两杆大一点的散炮下去立马停口,一个小时都不给你来一口。我想这样的坑很多地方都存在。

如何应对

01要注意散炮用量

作钓这样的坑到底能不能抽散炮,抽是可以抽。但是要很好的控制用量,刚开始可以小一点抽上几杆,后面以打频率为主。在发现鱼情慢下来,需要补窝的时候,小小的带上两杆散炮下去就可以了,舍去散炮量大的特点,以抽频率为主来作钓,才是正道。同时在散炮和饵料里面加入一些碎药米例如鱼来神米这样不带膨化类的小颗粒,也可以很好的起到诱鱼、留鱼的作用。

02散炮味型要对口

要想鱼上岸全靠粮食换,这话说的没有错。但是这句话除了量大,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要对口的粮食,也就是说需要合适的味型,你散炮味型不对口,鱼都不喜欢吃,就算你下再多散炮也是徒劳。窝子里面没有鱼,你还钓个鬼啊。定海神针玩你没有商量的。在制作散炮的时候如果实在拿不准的话,就拿原塘颗粒粉加一点鱼来神米,再配合一点针对性的小药(PS:注意用量不要超过饵料的用量,加上一点点就可以了),甚至小药都可以不加。这样就算不会诱来太多的鱼,总还是能诱来一些吧。保证了一点的渔获量不会让你亏太多。

03散炮和饵料的配合很关键

本末倒置,散炮是诱鱼和留鱼,饵料是钓鱼。我见过有钓友瞎玩,散炮开的比饵料味道还重。还一本正经的给我上课,大鱼喜欢吃清淡的,用重味型散炮把鱼诱过来,然后就能吃清淡的饵料了。反正我脑子是没有转过来,我只能对他说大师你说的对。散炮和饵料的配合很关键,散炮的味道要轻于饵料的味道。而且散炮和饵料的味型要属于同一类。以避免鱼进窝只吃散炮不吃饵料的情况发生。毕竟我们的目的是把鱼钓上来,而不仅仅是把鱼诱过来。

04临场发挥

熟悉的钓场还好,对于一些不熟悉的钓场,我们可以先问问其他钓友这个坑的鱼怕不怕散炮,再来决定散炮的用量方法。如果得不到确实的答案,我们可以先试着抽几杆,做钓一段时间根据鱼情的实际情况再来决定后面要不要加大或者减少散炮的使用量。

在饵料当中添加酒米后,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众所周知,酒米是垂钓鲫鲤鱼必备的窝料之一,但它除了可以打窝之外,还可加在钓饵之中。当然这对于老钓手而言,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武器了,可为什么使用效果还是不明显呢?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做错了以下这三步。

1、酒米种类挑选

随着钓鱼人数的不断增长,渔具市面上不仅饵料五花八门,同时酒米窝料的种类也比较多,那每一种都可加在饵料中吗?这显示不是,大家都知道,一款饵料的味型,肯定会针对目标鱼而去,要么偏腥,要么偏香。

可如果味道太杂,反而使用效果并不好,因此在饵料中添加酒米,最好选择自制的那一种,切记不要使用加了小药的酒米粒,否则米表面的液体都掺和到饵料里了,会和饵料串味,从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2、酒米添加的量

当然在钓饵中加酒米,添加的量也要严格控制,因为如果添加的量过多,特别影响饵料入水后的状态和附钩性,特别是制作拉饵时,如果添加的量过多,很有可能会出现拉不出饵的情况,所以在饵料中添加酒米,最好不要超过10%,否则也会影响使用效果。

3、钓饵比重大小

另外在饵料中添加酒米,势必会加大饵料的比重,虽然这样会使饵料的下沉速度变快,从而避开中上层的杂鱼。可如果在寒冷的冬季,鱼口比较轻的情况下,添加酒米的同时,还应该加入少量轻质状态粉,以此来降低饵料比重,提高入口性。

为何野钓深水,发窝总是很慢,是深水无鱼还是窝料不够


野钓到底钓深放到多少,对每一个热衷野钓的钓友来说,都是比较纠结的选择,都知道浅水多小鱼深水多大鱼,但是小鱼经常见,大鱼则不多见,但是架不住钓鱼人就喜欢博大物、上大鱼,所以能钓深,不钓浅,可是深水钓的多了,总是觉得发窝迟缓,按照窝料的数量,要是在浅水区,鱼群的口癖都养出来了,可是深水区连个鱼泡都很少见,那么这是因为深水大鱼太少,还是窝料不够呢?

对鱼来说,随着体型的增大,对水域的要求是不同的,当体型小的时候,对周边水域,最大的需求就是食物量一定要充足,水温一定要适宜,所以浅水的水草区域,一般多聚集着大量小体型鱼,因为浅水区,溶氧很充沛,所以食物来源很丰富,加上水浅,很容易受气温影响,日间温度高,有效减少鱼群的新陈代谢;但是随着鱼的体型增大,对溶氧、食物来源需求进一步旺盛,对生存环境要求就更高了,但是与此同时,被自然界淘汰一大批,这其中就包括病死、猎杀、饿死等等,所以对安全转为第一要素,其次就是溶氧,最后就是食物,因为这时候,鱼的体积已经足以长时间不进食,也能满足生存需求了。那么顺着这种逻辑,我们再看看深水钓鱼,需要怎么做呢?

一、深水区域鱼的密度稀少,必须要学会布窝

深水区为什么鱼少呢?有三个因素,第一是溶氧不行,水越深,水中的溶氧越低,一般以3.5米为界限,超过3.5米的水深,水中的溶氧会下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数值,除了体型特别的大的鱼,因为脂肪存量较大,可以通过不运动,或者低密运动能适应低氧环境,对于大多数中小体型鱼种,基本上很难存活;其次,就是因为大体型鱼的存在,对小体型鱼构成了生存危险,很多文章都说大鱼吃小鱼是错误的,其实这个观点才是错误的,淡水鱼中,迄今为止还没有种族伦理观念的产生,只要两条鱼的体积差异超过1.5倍以上,而食物又不充足的时候,大体型的鱼就是捕杀小体型鱼,将其当做食物来源,所以水越深,小鱼越少,也正是如此;第三,则是水越深,水温越低,除了体型较大的鱼,因为脂肪多、低密运动能存活,对大多数小鱼来说,偶然游曳一下尚可,长时间存活,被冻死都有可能。

那么基于此,在深水区打窝,尤其要讲究诱鱼区域的布设,钓深水,很少有只打一个固定的大窝,除非是积年的老窝子,否则一般至少要2~3个,甚至数量更多的窝点,讲究多窝点扩大诱鱼区域,比较常见的是一字双窝,左右相隔1米左右,窝量等同,要么就是是大三角窝,相聚1~1.5米,做一个大钝角窝,钝角为主窝,窝料最大,锐角为辅窝,窝料较少,这样有效扩大诱鱼区域,不管哪个窝先发窝,都会到主窝进食。

二、深水区做钓,应以守为主,切记频繁抽杆

前文我们说了,因为深水区的诸多客观因素,导致大鱼在深水区的密度是很少的,所以很难像浅水区一样,窝料打下去之后,快点的话,几分钟就发窝,慢点的华话,1~2小时左右也会有鱼进窝,深水区守钓,半天没动静,3~5天不发窝是常态,这里面既有鱼密度稀少,可能窝点附近根本没鱼,也有可能是打窝时动静太大,大鱼受了惊吓,躲在远处不敢进食,别小觑大鱼的警惕性和耐心,除非百分百确定安全,大鱼绝对会在没有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进窝觅食。

鉴于此,在深水区守钓,一定要耐得住性子,窝子布设好之后,就耐心等着,有经验的老钓友们,会把窝子打好之后,把杆子一架,钓椅摆设好之后该干啥干啥,如果罕有之人迹的钓点,甚至打完窝就走,等上1~2天之后,补一次窝,然后下次再来钓;不用担心人走了,鱼把窝料给吃完了,一则窝料在深水区味型扩散很慢,二则鱼的警惕性很足,除非2~3天都没有任何动静,否则大鱼绝对不会轻易进食,就算把窝料吃了,只要下次还在相邻的位置打窝,那鱼还是会进窝的,

三、上鱼后的窝子,只需要及时补窝,那么窝子就能继续使用

但凡在深水区做钓,都有这么个情况,就是窝点只要起鱼了,那至少在2~3小时左右基本上没啥口了,以前的说法,是大鱼被钓上之后会分泌一种信息素,后来用水下摄像机多次对比观察之后,发现是大鱼被钓上之后,在遛、抄的过程中,把窝点的窝料完全打散,很难起到窝点集中诱聚的作用,比较简单的理解,就是窝子散了,就算有进窝鱼,也不一定集中在一处进食,这样窝点的诱聚效果就被降到了最低;

那么以前的做法,就是在老窝子附近相隔1.5米左右的位置打个新窝,很快就有鱼进窝了,试想如果真有信息素这么高大上的玩意,又不是船锚,固定在一处不扩散,怎么相隔1~2米的地方打新窝就有鱼进窝,原地就没有鱼进窝了?鱼这么厉害,早都进化了;其实就是在起鱼之后,重新在原来的窝点,继续补窝料,把窝料变得集中,这样再有大鱼进窝,也依然会找窝料最集中的地方进食。

在深水区做钓,其实还真没有过多的技巧可言,除了要有耐心,就是要把窝子打好,有好窝子,大鱼才会进窝,有鱼进窝,我们才有机会能钓上大鱼,循着这两个基本要求,小心、细致,再多二分耐心,那大鱼上钩,必然也是迟早的事。

野钓鲫鱼怪现象,为何浮漂乱抖提竿无鱼


钓鱼的前提是水中有鱼,上鱼的前提是鱼吃饵,但是我们却时常遇到鱼咬钩了,漂相也出现了,可还是中不了鱼的情况,特别是钓鲫鱼的时候,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在本期来给大家好好讲一讲。

一、饵料的问题

鲫鱼饵最大的特点就是轻而小,轻饵有2大好处,1是适合鲫鱼吸饵时的力量不足,过重的饵它们吸不动,但往往却产生了漂相。2是轻饵的雾化比较强,能多多地诱到鲫鱼,但是这个雾化的程度要把握好,一旦过头了也会产生乱漂相的。

二、调漂的问题

很多钓友在钓鲫鱼时总喜欢调成非常灵的漂(这部分人在钓其他鱼时还是这样),这个思路倒也正确,毕竟鲫鱼的吃口很轻,在夏天或冬天吃口会更轻,灵漂会更能凸显出漂相动作。不过呢,这也是产生上述那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有些鲫鱼稍微碰一下钩饵或鱼线就出漂相了,这样提竿肯定不中鱼。因此啊,小渔我建议大家调漂时还是寻求一个稳妥,把漂只管调成不灵不钝的,也就是调几钓几比较合适。

三、上饵的问题

如果是上搓饵,请尽量搓成小饵团,仅仅能够包住小鱼钩就可以了。不要担心钩饵到不了水底,因为用的是调几钓几的嘛,完全能够到底。如果是拉丝饵,也是要让饵团变小,不要拉太大,也不用考虑到底的问题,首先要保证的是鲫鱼的小嘴能够一口吞下这个饵。如果钩上的饵团过大,那么鲫鱼一口吃不下(大鲫鱼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我们面对的大多是小鲫鱼),就会产生混乱的漂相了。

野钓中有鱼却不上钩的应对情况


野钓中有许多钓鱼人问过:河里有鱼,却始终不上钓,那么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不少钓鱼人都有遇到过,明明水里有鱼,窝里也有鱼泡,然而却不上鱼,鱼漂也基本无动静。针对这种有鱼无口的状况,总结原因基本有以下4点:

1、饵料和窝料的问题

当窝料雾化过度时,就会吸引很多的鱼儿来到窝内,导致窝子大且乱,能见度很低,窝内的鱼儿只能闻到饵料的味道,却无法发现钩饵的位置,导致无鱼吃饵。此时应迅速更换窝料,避免过分雾化,使鱼儿能够及时地发现钩饵并顺利咬钩。

当饵料的腥味过重或香味过重时,使得引诱过来的鱼多且杂,此时鱼儿一般就只在鱼窝周围来回游动,并不会进入窝内吃饵。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调整饵料配方,最好重新进行拌饵。

窝料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如窝料太少,窝内聚集的鱼儿不会太多;而窝料的量过多,则部分的鱼儿就会选择在水底活动,特别是温度较高时,饵料容易发酵,使窝里的氧气减少,此时大部分的鱼儿都不会进入窝内,而是选择在窝子周围活动,即便有极少数的鱼儿进窝,咬钩的可能性也极小。

2、鱼儿受到惊扰

当垂钓水域的声音过大或频繁钓放时,很容易惊扰鱼儿,而受到惊扰的鱼儿很难安心就饵。因此垂钓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发生较大声响,当鱼儿上钩后及时地将鱼提上岸,尽量避免出现跑鱼现象。

3、水底淤泥太厚

如水底堆积的淤泥太厚,一旦饵团陷入淤泥里面,鱼儿就很难吃到,自然就很难出现任何鱼讯。此时应使用载铅量较大的浮漂,将浮漂调到可将钩饵露出淤泥之上,也可使用比重轻一些的饵料,避免饵团陷入淤泥内。

4、鱼层发生变化

在垂钓的过程中,鱼层经常会发生变化。当鱼层发生变化时,作钓的水层也应有所改变,要随时关注水下动态,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有好鱼获。

我了个天呀 居然上了清道夫


天气:晴

钓场:野河网箱()

饵料:螺鲤3 鲤食鸣

线组:3号通线

钩型:千又2号

继前几晚夜钓涨水空军后 隔了一天晚上又去了 也就是前晚 过了两天 水已经完全退却 去碰碰运气 看看有没有口

估计还是缺氧 不太适合钓鱼

20点左右吃完饭就出发了

试试螺鲤吧 好久不用了 这里罗非太多不敢开腥饵 还是用3号吧 天冷后再用2号吧 直接单开

单开螺鲤可是个技术活 开多几次也就能开出想要的状态了

我还是守候老位置 在我的钓位往河中间方向出去两米也就是靠近河中心的网箱边也有一个钓友 他是我们村的高手 40多岁的人了 很专业的钓手 不过人有点高傲 不太好交涉

我看他上的饵是散炮 就问他了 他说没口啊 这里也是滑口鱼居多 还是要诱钓结合的好 再看看他的钓位 比我的好一点 越靠近河中心 水流相对急一点那么氧气就会充足一点 我一直知道这点 只是没太在意而已

没半个小时他居然上鱼了 两斤多的鲤鱼被他收入囊中 我这里居然还没口 不愧是高手

想了想 我也没打窝就抽了几杆螺鲤3进去当做是打窝 想想效果可能不太好 也就去开散炮吧

原来的螺鲤3加了点鲤食鸣过去 搞得不干不湿的当做散炮吧 然而状态不太好 不如单开鲤食鸣好开散炮和雾化

将就着钓了几口刚刚有口 看似鲤鱼 刚好养网箱的出来喂鱼又没口了 可惜 然后我也换位置了 钓靠近河中心的网箱边边 -外水

钓了半个小时终于有口了

电筒就放在水面上不让光照到水面太多免得惊窝

这里也是钓了半个小时有口了 抓了几口没抓住 又有两个家伙在这里划竹排去收鱼了 听说他们是用鱼钩挂蚯蚓 钓无鳞鱼 网上买的鱼钩和鱼线 两米线距离一个鱼钩 总长度是300米 150个鱼钩 相当于300米长的串钩 好家伙巨长串钩 通杀啊

被他们这么一搞我的窝又没口了 哎 临近22点了 刚才上鲤鱼的那专业钓手又上了一条两斤左右的鲤鱼 收杆回去了 我就去钓他的窝了

这窝里是有鱼的 就是不好抓 竿尖时不时点动两次停一会过了一会又是如此 然后 就慢慢往下压一点接着再压一点 最后还压竿尖都被压得达到了极限起杆都不中鱼 可能是罗非

钓了一会还是不上鱼又换位置

又回到我最初的钓位看看窝里有没有鱼

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有口 竿尖轻微微点了一下就没有动静了 过了很久还是没动静 最后起杆换饵料的时候发现挂到东西了 有点分量 有挣扎的力度却不大 快速收线起来看看是什么鬼

哎呀呀 居然是这家伙 有半年没见过了

拿回屋子里凌迟处死 直接踩死了

郁闷 鱼没钓到居然上了这家伙可恶 一点心情都没有了 收杆回家了

最后祝各位钓友出钓次次爆护 好钓鱼平台越办越好生意兴隆!

饵料加酒的三个方法,让你2020秋季野钓连杆不断


在人类世界中,有好酒的人,在水里的世界,同样也有好酒的鱼。大家都知道,酒是由粮食酿造的,所以说酒香就等于是粮食香,很多鱼又特别喜欢吃粮食,所以只要酒一出现在水里,哪有鱼儿不来品尝的道理。

一、加酒米增加留鱼性。饵料中加酒米已经不是新鲜事了,钓龄久一点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加酒米的好处有很多,首先米可以长时间留在水底,保证了一定的留鱼性,其次酒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极快,所以加了酒米的饵料诱鱼性也能提高

但是有两点需要提醒大家:

1、酒米越细越好,如果米粒过粗会影响饵料的状态,增加饵料比重,这样对滑口、弱口会造成不利影响

2、酒米有干的也有湿的,如果要想增加诱鱼性,酒米最好选用湿的,这样入水后穿透性更强

二:巧用酒味的饵料。相比腥饵,酒香类的饵料并不多见,可实际上它的效果却很好

鲫鱼和鲤鱼虽然食性像近,但在用饵上还是有差异,就拿腥味来说,鲫鱼更喜欢虾粉腥,鲤鱼则喜欢螺肉腥、蚕蛹腥等等

而酒味,两种鱼刚好都喜欢。如果主钓鲫鱼附带鲤鱼,咱们在饵料里直接加酒米即可

如果想主攻鲤鱼,不但要加酒米,还得加一份酒香味的饵料

不管是气温较高的白天,还是凉风嗖嗖的晚上,加酒香的饵料都有不错的效果

三:药酒是最后的办法。所有种类的小药里面,我唯一觉得既有效又环保的就属药酒了,而且制作简单,自己上药店买点材料拿酒一泡就行

不过现在气温还不是很低,咱们在使用药酒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一般一两滴即可,如果是夜钓,温度实在低的话可以适当增加

饵料加酒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减少小鱼闹窝的现象,不过还是那句话要合理控制剂量,否则鲫鱼、鲤鱼也会被你熏跑的!

冬季野钓鲫鱼如何找鱼窝与做窝?


冬季天气寒冷,外出垂钓的钓友们往往很难钓到鱼。很多钓友都明白,夏季鱼找人,冬季人找鱼。也就是说,冬季钓鱼,找准鱼窝是保证收获的前题之一。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冬季找鱼窝,究竟该怎么找呢?在找到鱼窝之后,又应该如何做窝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能上鱼呢?其实,这些东西说起来,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而且水情鱼情多变,冬季找鱼窝的经验也不一定会一成不变。因此,在这里与广大钓鱼人们探讨一下有关冬季找鱼窝及做窝钓鱼的一些经验总结。

一、冬季找鱼窝的一些经验

首先,冬季想要钓到鱼,找鱼窝虽然是一方面,但是一定要保证是能出钓的日子方可行。否则天气温度等不适合,或是水情鱼情发生了变化,有时候找到鱼窝,也并不一定能钓上鱼。所以要求在外出垂钓时,首先选择好合适的天气,气温恒定且最好以阴晴为主。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垂钓的水域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比如下网捞鱼,水位突升陡降等情况。这些也是垂钓之前的保证之一。

在天气和水情都满足垂钓的情况下,接下来就是在冬季找鱼窝的问题了。如何在冬季找到鱼窝,这是所有钓友都关心的话题。显然,要找鱼窝,自然要明白鱼儿在冬季的生活习惯了。一般情况下,冬季以钓鲫鱼为主,因此冬季找鱼窝,也主要是找鲫鱼窝。鲫鱼在冬季一般喜欢群居在一起,原因则是为了保存体能。找到了鱼窝,在那里钓鱼,当然是能频频上鱼了,反之,在鱼窝之外或相隔较远钓鱼,无论钓技有多高、饵料有多好,虽然也能偶尔钓到鱼,但鱼的数量与在鱼窝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的,更有甚者,因为没有找到最佳的钓点,全天钓获极少,甚至空军都有可能。

那我们应该如何判定鱼窝在哪里呢?有经验说道:长钓腰、方钓角、深钓浅、浅钓深、不深不浅钓中间,凸位钓左不钓右,尤其选择有可能便于鱼类躲藏,附近又有可以摄食的位置,一般都是鱼比较集中的地方,但是,仅仅局限于这些经验却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根据当前的地形来参照来找鱼窝,一般越是复杂的地形,或者参照物较多的地方,对于冬季找鱼窝更加有指导性。比如水边的树木,水中的石墩木桩,水里的枯枝,水中突起的石头旁边等等,这些地方都属于不错的鱼窝之地。

但是,水面所看到的情况是一方面,可是谁能知道水底的具体情况呢?我们只能通过水面的一些基本特征来判断这里是否有鱼。这就有很大的猜测性,因为我们不能窥以全貌,所以要在冬季找鱼窝,除了需要一些老经验作为参考,还需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应变、思考和探索,要通过不断的试探水底不同的底部情况,尤其是要试探哪里更有可能是鱼类集中的鱼窝,才能保证有上鱼的可能,很多外部水貌很适合的钓位,但水底情况不一定都能满足一个鱼窝所具有的藏鱼的特点。

比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水中有木桩的部分,看起来应该是藏鱼的地方,可是当我们垂钓的时候,却没有任何反应,那我们则可以多多看看这木桩靠近的岸边是否有垂钓过的痕迹。如果没有或不明显,那么这不一定就是一个好钓位。如果有明显的垂钓过的痕迹,那么这个木桩肯定是个不错的钓点了。这仅仅是举个例子,从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一个看似鱼窝的地方究竟有没有鱼。如果凭着自己的准确推断找到鱼窝并且钓上鱼,那么你自然也就偿到了垂钓的乐趣。

其次,冬季找鱼窝,就算找到之后,也不一定就能钓到鱼。原因是鱼窝是多变的,并不是固定的。有些看似鱼窝的地方,只是有可能是鱼窝,但并不一定就是鱼窝。也许前几天这里还是鱼窝,但是今天这里的鱼儿就已经挪窝到其它地方了。因为天气、水位的改变,鱼窝也同样会改变。这些都要结合天气、温度、气压、水流方向、水位升降及水草类水底的长势等一系列因素来判断调整的。但原则上那些经常有人钓的位置,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并验证后的鱼窝处,但更多隐蔽的鱼窝还需要不断的去发掘和探索,这也正是野钓的魅力所在。

二、鱼窝找到之后如何做窝钓鱼

在冬季找到鱼窝之后,只能说成功了一半,还要考虑如何将鱼诱到垂钓的窝中。一般来说,找到鱼窝之后,最好不要直接将鱼饵抛到鱼窝之中。这样做有缺点就是只能钓到一到两条鱼之后,就再也没有鱼了。原因是因为垂钓的时候将鱼给吓走了。所以我们最好在鱼窝附近做窝钓鱼。这样做就能尽可能的减少窝中的鱼儿受惊的情况。既然是要做窝钓鱼,就要考虑到如何才能将鱼窝中的鱼诱到自己的垂钓的窝中来。

冬季在垂钓的时候,一般使用活饵,如红虫或蚯蚓,也有使用商品鱼饵的。但是不管使用哪种鱼饵,在冬季钓鱼时最好都要做做窝。别像在其它季节一样,抛竿下去就有鱼,不用做窝。

冬季钓鱼做窝的料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纯粮食类的窝料,比如小麦粉、玉米粉、玉米碎粒、麸皮等。

第二种是以粮食类为主添加一定比例的添加剂来制成的,如用小米、大米或玉米渣泡制的酒米等。

第三种是以商品饵为主的经过深度加工后的,脱脂、脱水并改变了一定外观型状所生产的窝料。

在冬季找到鱼窝后钓鱼,一般使用酒米打窝最为合适。因为冬季水温不高,窝料的味道在水中散发得非常慢,而且穿透力很差。如果是大块状或是大颗粒状的窝料,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有时候一天也不一定会溶掉,所以效果很差。而酒米属于酒香一类的窝料,在水中穿透力还是很强的,所以用这样的窝料做窝钓鱼,效果一般都会不错。

野钓钓鱼技巧,明明窝内有鱼却不上钩?


很多钓友在野钓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大多数钓友都遇到过,明明窝内有鱼,下钩半天后却无鱼咬钩,而且饵料味型也是正确的,这是什么问题呢?原因很简单,问题坑出现在选择的钓位上,以及窝料过多的情况,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这些问题出现了应该怎么解决?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一、天气因素

在冬季垂钓,一旦出现有鱼却不咬钩的现象,首先,我们就需要考虑是不是天气的因素,毕竟,寒冷的冬季,对于垂钓的天气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天气变化大以及温差变化大都是不合适我们垂钓的,有鱼却不咬钩也往往都是这个问题造成的。

所以说,冬季垂钓,选择一个理想的天气事关重大,我们的第一选择,就当属连续的晴好天气了,此时的气温较高且足够稳定,鱼儿的食欲也是最旺盛的,当然,也不是必须要晴天才好钓鱼,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最关键的点,那就是温差小,在这个前提下,无论晴天阴天,都是一个不错的垂钓天气。

另外,为了有更好的鱼获,选择出钓的天气后,还要看适当的时机和钓位,选择中午时间段出钓最佳,因为这段时间天气较为温暖,鱼口比较好。

二、水底因素

除了天气因素影响鱼的吃口外,还有一个很高几率造成鱼不咬钩的情况,当然就属水底的因素,在寒冷的冬季垂钓,钓友们通常都会选择小型水域作钓,而水域小的地方,底层会有较厚的酱层淤泥,这层淤泥也不利于鱼儿发现鱼饵,鱼儿自然也不会咬钩了。

发现这种情况后,要立即的调整好饵料,首先要添加适当的状态饵,降低饵料的比重,使饵料不容易过快地雾化更适合水底,同时可以更换大一点的浮漂,之后让浮漂的钓目调高,以调高钓低的方式来垂钓,这使两钩饵悬浮在酱层上,鱼儿才能及时发现饵料在进行吞食。

为何别人连竿 自己空军!看完就知道了


钓不到鱼大部分人都归结于自身技巧不行或者鱼竿鱼饵有问题,但是在现实中会发现某钓友频繁上钩而其他人的钩子动都不动。即使用多支手竿钓鱼时,也会出现唯独一只竿子上鱼的情况,有时候挨着漂子都不咬。

其实总是钓不到鱼除了和自身相关也和鱼群有重要的联系。在一组实验中,将水族箱内放一尾鲫鱼时用木棍敲击箱体,这尾鱼惊慌失措,逃窜方向漫无目的,有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鱼或左或右拿不定注意。放2尾进入同样表现,虽然有时这2尾鱼表现出协同性,但几率不到20%。

放进4尾鱼则有明显不同,其群体的一致性可达到80%以上。鱼放得越多,其协同性越一致。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鱼群游动的方向步调一致,没有一尾鱼表现出丝毫的犹豫。这好像我们人类,在灾害发生的最初时刻会表现得不知所措,只要有一人向着某个方向逃跑,其他人都会紧随其后,哪怕他的方向是错的。

鱼群的社会行为级别不高,没有分工和地位的差异。鱼类行为方面的学术报告显示,鱼群当中的个体具有相互学习的能力。这种记忆可长期存在于这群鱼的个体之间,形成整体觅食、整体洄游和整体防御。

就鱼类的群体摄食行为来说,有学术研究资料指出当鱼发觉食物后即注视(产生摄食意图),然后划动胸鳍调整身体与食物的位置。这个姿态表明鱼儿就食前的准备工作,有些侧扁体型的鱼类还会摆出某种讯号架势,比如将身体弓为S型。

鱼群的社会群体是个体之间在仔鱼阶段就形成的,譬如同在一个产卵场结合成的鱼群。其整体行为日积月累,协同会高度一致。虽然他们的觅食较为分散,但一旦有鱼找到了目标,这群鱼就会产生群体间的依赖性。对于周边的食物源则会表现出漠视,直到先发现的食物被彻底消灭后才会转向其他。

由此,若在钓鱼中碰上不断上鱼的钓友,不妨远离他去找另一拨鱼。否则,那鱼群只认人家的饵,你只能当空军。

野钓鲫鱼鲤鱼的打窝问题与饵料


钓鱼是个细致的技术活,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一个环节不当,就可能出现渔获不佳的情况,甚至是完全钓不到。所以说钓鱼讲究套路,要选择鱼开口的天气,选择合适的钓位,使用适口的鱼饵,再加上靠谱的技术,几个环节配合下来才不至于扑空。钓技中又有不少的小绝招,经常可以帮钓友解决大问题。今天就介绍一些钓鱼中的一些小技巧,供各位钓友参考。

一、关于钓鲤鱼打窝问题

鲤鱼是众多钓友喜欢垂钓的鱼种,体型大,力量足,垂钓起来别有乐趣。鲤鱼是底层鱼类,自然水域中的鲤鱼有供泥翻找食物的习惯,再加上自然水域中小鱼多,而鲤鱼进窝慢,又要注意安静,必须减少补窝,防止惊吓到鲤鱼,所以钓鲤鱼打窝非常讲究技巧,需要保证窝点始终有食物。

有很多钓友都喜欢钓鲤鱼的时候,采用窝料加黄土或者岸边泥巴的做法,其中的原理就在于这样打窝小鱼完全无能为力,窝料可以一直保存在淤泥中,只有喜欢供泥的鲤鱼可以轻松吃到食物,自然可以起到长时间诱鱼的效果。用一些钓友的话来说,只要钓鲤鱼打窝,不管用啥窝料,诀窍就是掺土,窝料只占30%以下。钓鲫鱼,很多的都喜欢使用酒米,如果忘记带打窝器,也可以尝试用这招。

二、关于蚯蚓钓鲫鱼

虽然钓鲫鱼的商品饵品种最多,但是还是很多钓友喜欢用蚯蚓垂钓。野钓鲫鱼,商品饵未必好用,因为野钓环境跟养殖塘、黑坑相差太多。尤其是在小水域垂钓,在夏秋季节小水域基本不缺吃的,所以有添加剂的商品饵往往难以奏效,蚯蚓就成了保障渔获的好饵料。

挂蚯蚓需要讲究鲜活和大小合适,挂好的蚯蚓超过钩尖不宜超过2厘米,不然遇上小鲫鱼很容易空竿。保证蚯蚓的鲜活,就不能把蚯蚓拍死再上钩,但是蚯蚓太滑了,这时候可以岸边弄点干土洒在蚯蚓上,上钩就容易多了。还可以弄点清淡的商品饵,或者炒香的黄豆粉、蚕豆粉之类的,洒在蚯蚓上,不但更好挂钩,也能提升蚯蚓的诱鱼效果。商品饵用来钓鲫鱼经常不给力,打窝的话效果反而还行。蚯蚓除了可以裹粉饵,还可以泡泡丁香油,有钓友认为蚯蚓泡了丁香油,咬钩率起码提升一倍。

三、关于野钓的调漂

野钓通常以鲫鲤青草鳊为主,虽然草鱼、鲫鱼、鳊鱼也会在中上层觅食,但是自然水域中由于食物缺乏,还是以在水底觅食为主,而且在水底觅食鱼类也会感觉更安全。野钓钓底调漂,最好让双饵到底,因为自然水域中的鱼大多没有抬头觅食的习惯,所以饵不需要悬浮,甚至悬浮还可能吓到鱼。所以最通用的调漂方法就是空钩调平水,根据时机鱼情钓2345目都可以,非常简单实用,也减少了使用轻饵找底的麻烦。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饵料加酒米为何窝变大了鱼却不上了?野钓鲫鱼》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春天钓鱼技巧野钓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