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饵钓鱼技巧。

鱼类在不同季节、气候、水温和生态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生理反应不同,差异很大。如果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垂钓,常常效果不佳;若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在“活”字上下功夫,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谓“活”,大致有五个涵意:
一、认识要“活”。鱼类属变温动物,一般温水性鱼类的适宜温度是4~32度,摄食旺盛温度是15~28度。它们在低温下冬眠或半冬眠,蛰伏不动或很少活动,以静养生;在高温下往往潜入深水“避暑”(鲢鳙例外)或早晚、夜间活动;在气压低、供氧不足时感到窒息,无心思食;在暴风骤雨、水位大升大降和人为干扰严重时产生恐惧,也不进食。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有鱼上钩。
鱼类的生存环境——江、河、湖、库、塘是变化多样的;水温有高有低,水质有好有坏,水状有静有流,水底有深有浅,水位有涨有落,水中溶氧量有多有少……这些,都会对鱼的活动和觅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鱼在水中的活动虽有上、中、下层之分,但它们在同一水体中的活动是自由的,没有界限的,在上层可以钓到下层鱼,在下层也可钓到上层鱼,这种情况并不罕见。鱼儿虽有一定的栖息场所和回游路线,但人的肉眼一般看不见,很难找到具体位置。鱼的食性有其祖先留下来的遗传和多样性,也有后天形成的地域性和习惯性。季节不同、饥饱不同、生态环境不同,进食能力也不同。它们是否咬钩,虽有食物是否对口的问题,但主要还是由水温、气压等客观因素影响其摄食强度的结果。正因如此,钓鱼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动,涉及到天文、地理、水文、生物、物理等多种领域的知识应用。由于这一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没有完全被人们认识和掌握,一个“蓬头稚子”可能钓到大鱼,一个久经沙场的钓鱼高手也有“剃光头”的时候。为了减少偶然性,增加必然性,就必须以变应变,以活取胜。
二、选点要“活”。除大体上遵循春滩、夏潭、秋阴、冬阳的“钓经”,还应采取因水选窝、因鱼选窝、因时选窝的办法,把钓位选在大片水草间隙,少数水草或树丛边缘,宽水域的小湾或支汊,水流拐弯处和进出水口,以及桥墩、洞口、树枝、陡崖旁边。深水找浅,浅水找深,窝点多在1.5~2.5米深,一处不行,另辟蹊径,“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人”,上鱼率比“守株等兔”要高。
三、钓法要“活”。从多年垂钓实践中有所领悟,我觉得“鱼动我静,以静应动;鱼静我动,以动制静”是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是:(1)在鱼儿积极活动、索饵时,用1~2根手竿定点钓底;可双竿齐下,一荤一素;可两窝轮钓,一远一近。此法聚鱼快、收效大,体力消耗小,很适合老年人垂钓。(2)挪窝换位:由于各种鱼的活动大都有一定的范围,即鱼类生物的领域性,在一处钓久了,鱼源枯竭,换换位就会“东方不亮西方亮”。(3)提拉撩逗:饵钩落底后如长时间无反应,可将漂提出水面,松线再次落底,也可平漂拉动一段距离,以吸引附近的鱼儿。(4)找窝走钓:这种钓是看鱼星下钩,把饵钩送到鱼的嘴边的钓法,鱼多就多钓会儿,鱼少就再转别的地方。
四、用饵要“活”。钓饵除适当选购一些高效精品外,要根据季节、水情和鱼情的变化自行配制;水肥宜浓,水瘦宜淡;春秋多用素饵,夏天多用面食;红蚯蚓除盛夏易变质或小鱼过多不宜使用外,是钓者公认的“万能钓饵”;颗粒饲料加少量面粉和适量香料,既经济又见效;酸臭饵只宜钓鲢,而有香甜味的面食则四季皆宜,鲤鱼对它情有独钟;如到人工养殖场垂钓,最好用该场的喂鱼饲料,否则违反了鱼的习惯性,往往无鱼问津。
五、时间要“活”。钓事最好按鱼旺时间安排,这样才能以最少的消耗换来最大的收效。每年仲春至仲夏和处暑至霜降两个黄金钓季,水温鱼欢,气候宜人,可全天出钓。夏季要晨钓太阳红,晚钓鸡息笼,中午休息养生,做到劳逸结合。每年3月、11月前后,处在冷暖气流交替中,乍暖犹寒或乍寒犹暖,水温和上钓率高低不定,要择机出钩。垂钓中还要避开大中雨、大风、大雾、沙尘暴、雷雨前和闷热缺氧的不利天气,以免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