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野钓怎么钓鱼。
野钓,总汇遭遇恶劣的天气,比较常见的情况无外乎四种酷热、大风、强降雨和大幅降温,对此钓者常感无奈,有束手无策。实际上,这些恶劣的天气并非无法跨越的野钓障碍,有时反倒可以转化成为有利因素。
本期独家策划将告诉你如何化险情为鱼情,玩转恶劣天气。
野钓,总会遇到一些出人意料的极端天气,而大多数钓友就习惯了再平静的水面从容地玩台钓。于是,如何在大风大浪中钓鱼就成了显示的问题。
台钓,高效饵精准在毫厘之间的标相中把握准确中鱼的瞬间。施钓时,少许风浪是允许的,但如果风浪逐渐增大,克操作性便愈发难把握了,试想在半尺高乃至半米高的波峰浪谷间捕捉那毫厘之间的细小信号,何其难也。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面对残酷的现实,钓鱼人总会被逼出来一些办法来,不论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尽管一些招式看似荒唐甚至难登大雅之堂,但实用就是好办法。
今年7月,二龙山水库的鱼情比较好,于是我风雨不误,每周必钓一次,像往返的班车一样准时。大水面之下的鱼虽然野性十足,但也充满了挑战,最大的困难就是浪大。在无遮无拦的水面上,即使是只能让柳树梢轻微摆动的微风,也能制造出可以拍击岸边的大浪;夜钓风浪虽小些,但水平如镜的时候同样很少。一位玩惯了小水库的钓龄不长的老大哥只夜钓一次就投降了,上下颤动的发光棒让他不知所措,如果白天钓,那就更别提了。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了解此地的老鸟们来说,盛夏风天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好时机。今年,我就有幸遭遇了两次,也正是这两次极端天气使我的钓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近乎荒唐的境界。
当天,前半夜风浪不大,台钓悬坠钓法可以勉强维持,当时的标相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一个浪头过来,发光棒被淹没在波峰中,然后再次出现在浪谷,这个过程有规律、有节奏,按固定的时间反复着,如果浮标在该出现的时候没出现,或在该隐没的时候依然看得见,这几乎就是百分之百的中鱼标相;然而,后半夜时,水库起了些微风,水浪拍岸的声响开始加重,均匀的水浪开始变得忽大忽小,这样,发光棒被淹没、露出、再被淹没、再次露出的时间规律就被打破了,观标的难度增大了,上鱼率也就下降了,更叫人难以忍受的是,浮标出现了缓慢漂移的现象。
面对不断变化的水情,最积极的态度就是采取措施调整钓组以适应这种变化。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给列为出道选择题,以下四个选项你会选择哪一种?
A.上拉浮漂,使发光棒露出更高,利于观察;B.加铅,不换浮标,使钓组更稳定;C.加铅并更换大浮力浮标来实现稳定;D.减铅皮。
面对风浪不断加大的水情,大多数钓友都会采取上诉四种方法中的一种,其中前三种的使用率相对较高。这些办法到底是对是错暂且不说,我们先逐一进行分析。
先说第一种上拉浮标。上拉浮标是为了让浮标最大限度地处在钓者的监控范围内,信号更直观,有效增加钓者判断的准确性。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信号直观的代价是牺牲了灵敏度。
浮标露出的目数过长就意味着铅坠作用在浮标上的重力减少或者消失了,那么此时铅坠在什么位置?如果在平静的水面这么做,铅坠很可能已经轻触底或触底了,而在水浪比较大的环境下,浮标露出更多,则说明铅坠肯定落地了。于是我们可以下结论了这种调整办法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观标更真切,不利的一面是钓组过于迟钝。
再说第二种利用加铅来提高钓组的稳定性。事实上,这样做确实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使钓组稳定,不过新的麻烦来了加铅之所以能够使钓组稳定,原始是铅坠起到了锚的作用,必然落底;不过,加铅打破了初始调标时浮标和铅坠之间的平衡,从表面上看和第一种调整方法的水下状态一样,实际上却比第一种更迟钝。这样的钓组隐蔽性级差,鱼在就饵时会明显感到有障碍,加的铅越多,这种障碍感就越强。另外,这种调整方法会使送标鱼的钓获量降到最低,个中原因不难想象鱼需要叼着鱼饵上行超过一个子线的长度后才能起铅坠,这时浮标才开始上升,浮标上升的高度值等于鱼的行程减去子线长度的差值,这得多大距离?即使是黑标鱼,也会因为行程大、障碍感强而跑掉不少。
第三种办法是加铅换大浮标,用大标大坠来增加稳定性。我对这种做法的可操作性和效果持严重的怀疑态度。首先,在剧烈起伏的大浪中如何调标就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难题,想在起大浪的水面做到精确调标时不可能的,如果浮标的灵敏度发挥不出来,那么接下来的任何努力都是浮云。退一步说,就算手上有现成的已经调好的一套浮标铅坠,这样就能提高稳定性吗?调标调的就是浮标和铅坠之间的平衡,试钓时铅坠的状态应该是悬在水中;如前文所述,要想使钓组稳定,铅坠会起到锚的作用(鱼饵也能起到锚的部分作用,但太小,可忽略不计),克铅坠悬浮在水体中怎么会有锚的作用呢?如果稳定性真的增加了,那唯一的可能就是铅坠到底了。钓组的灵敏度在钓小鱼时体现得最明显,小鱼最喜欢小标小坠,如果换成大标大坠,结果将如何呢?显而易见,上鱼率会大打折扣。所以这种方法要慎重使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用。
再说最后一种减铅皮。这在一些台钓爱好者眼中无疑是旁门左道,甚至是胡闹面对水体动荡不安且浮标出现漂移的情况,钓者首先要做的是让钓组稳定下来,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剪掉一些铅皮,是否意味着钓组会更加随波逐流呢?如果是这样,上下颠栋的可就不只是浮标了,钓组都会跟着一起动起来。台钓讲究的是在一个钓点上不断补充鱼饵,以便形成一个窝子,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鱼饵随流而漂是断难接受的。可是现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
没有哪种钓法时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哪种钓法是一贯正确的,在极端的气象条件下,钓者做适当的变通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行为。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减去少许铅皮,水线不变,这和台钓的饵为坠的精髓并不矛盾,只是浮力更大于钓组的重量而已。浮力大则意味着浮标在钓组趋于更加灵敏的同时露出的目数更多,而发光棒在被水浪淹没的时候也会自主地产生一个向上运动的力,减少不规则水浪带来的误判;加之鱼饵会在浮标的带动下出现上下颠动的不规则运动,进而更加刺激鱼追饵的本能,所以标相几乎都是干净利索的黑标,包括基于和鳊鱼也是如此。这么一路解释下来,孰优孰劣立马见了分晓,貌似最不靠谱的方法却是最有效的。
我就是这么干的。
钓到天亮,风浪继续加大,平日里熙熙攘攘、一位难求的水边,钓友们纷纷打道回府了,浪太大玩不了,甩大鞭抛出个满竿都困难。不过二龙山水库水质过肥,属于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在高温的7月末,难得有这样恶劣的天气为水体注入大量的氧,我要是像其他钓友一样放弃这么宝贵的机会,委实心有不甘,可想要继续玩下去,还得想办法。我首先想的是搬家,寻找避风的钓位,克观看一番后发现,避风的湾子里的鱼情远不如我的迎风钓位,于是这个念头就被否了。
玩海竿?我左侧100米的位置就有几个人在坚持海竿,不过效果也不好,我想应该是近岸处溶氧更多,鱼群更趋于岸边导致的,看来我还是得在原钓位做手竿的文章。抛投困难可以加铅,虽然我对价铅一直持慎重态度,但在这样极端的天气里也实在没别的好办法,不过新问题又出现了浮标在几个浪头的推涌下被淹没在水中,没有了可供观察的浮标,这鱼克怎么钓?以前我曾用矶钓竿挂标当手竿用,如果将手竿去掉浮标能不能当海竿用呢?有一个更不靠谱的想法诞生了。
我摘掉浮标,几次试验性的抛投后终于把铅皮剪到了最小,以确保鱼就饵时受到的障碍感和阻力最小;抛竿后,钓组落水,我将手臂尽量前伸,估计钓组落底后再缓缓后拉,目的是使鱼线尽量呈一条直线,不过,在强大的浪涌作用下,鱼线始终呈弧形,这是最大的缺陷,因为这样的状态很难反映鱼讯,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鱼讯特别猛烈,即便是以谨慎著称的鲫鱼也会使竿梢瞬间出现大弯腰。于是,切线、连竿接连上演,忙得我不亦乐乎。事后分析,水面过大的风浪直接导致水底出现暗流,鱼不可能像在静水送那样从容且挑剔地进食,要么一口吞下,要么被水流冲走;鱼线弯曲虽然不够理想,但是在水的阻力作用下,还是能将鱼吃饵的绝大部分信号传递到竿梢。
说了半天,做法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复杂神秘的过程,甚至没有什么值得推敲的技术含量,但即使实用。钓鱼圈子里有句话叫拿鱼说话,任何钓法都是为了提高鱼获量,一旦遇到特殊的情况,钓者要么收起鱼竿回家睡大觉,要么想办法克服,问题是是否敢想、是否敢去做。
扩展阅读
钓鱼时饵料如何控制雾化应对鱼情
丸九鱼饵感叹,白色或黄色粉状,无味,饵水比1:1.25-1.5兑水后可作钓饵使用。在麸、薯和麸薯复合饵因兑水过多呈糊状并失去黏性时,适当加入感叹可增强饵料黏度和使钓饵变硬,多用于搓饵钓底、等一口钓慢鱼、粘颗粒、刮饵和钓快鱼时调整轻麸类鱼饵的比重。
钓对象鱼用颗粒粉加轻麸捏散炮抛钩,饵入水渐沉渐化,3-5竿后小鲫鱼离底接钩了。钓混养鱼,因鲤鱼沉底,大鲫不易上浮,捏散炮找鱼加5%感叹,改 行程雾化为沉底雾化,逼鱼沉底。野钓搓饵钓底,在薯类饵2分钟,麸类饵5分钟软化,之后脱落、溶散,连续抛钩招来小鱼半水封锁,突破封锁搓大饵仍免不了闹小鱼时,添加感叹使钓饵增黏,耐啄耐咬。
走水钓底,鱼不咬钩逗一逗,饵沉底3-5分钟,薯类饵逗一次,麸类饵逗两次钩上就没饵了。加感叹增强持钩性,上下 逗、左右逗、前后逗,饵不散,且体积、重量基本不变。薯类饵黏性差,揉打后看似黏了,但入水后软化,经不起逗。加感叹耐逗,耐叼啄。
丸九把感叹归为底钓用的练饵。国人创新,用作添加剂改变钓饵状态。秋季,传统的挂煮熟的红薯块、糯米糕钓鲤鱼、鳊鱼。可是鱼小饵大,提竿无鱼,用麸类饵、酵饵、颗粒粉加感叹搓小饵或作基料粘颗粒钓底,饵触底10分钟饵形不变,饵味不减,适合守一口钓慢鱼。
夏季天气闷热时钓鱼如何搭配鱼饵
夏季影响垂钓最大的因素无非就是天气了,夏季通常气温高,天气闷热,不仅仅我们人吃饭没有食欲,就连鱼儿也是不好好吃食。
夏季进行垂钓,很多垂钓爱好者们比较发愁的就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饵料,选择什么样的饵料能改变鱼儿,能让它们好好的开口吃食?
其实,夏季让鱼儿们好好的开口吃食并不难,关键是垂钓者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饵料,做到对症用饵。如此一来,你的垂钓就没有什么难度了,你的收获自然也不会少的。
第一、用什么饵料应对鲤鱼不开口
夏季垂钓鲤鱼时,我们经常发现自己辛苦打的窝半天没有鱼儿光临,鱼儿总是在周围溜来溜去,毫无要进去的意思,真是愁死了垂钓者。
其实各位钓友们不必发愁,遇到这种情况你只需要对你的饵料进行一下小小的调整即可。
一般情况下,我们垂钓鲤鱼用的都是普通的鲤鱼商品饵料,遇到这种现象时,可以用几种商品饵混合然后加入一些酒米做饵。
另外,我们还要改变钓法,选择搓饵钓。
第二、夏季垂钓鲫鱼的饵料
夏季天气闷热,鲫鱼的吃食普遍不好,这时,在选择饵料时就要用心了。通常情况下鲫鱼对荤腥饵料还是特别喜欢的,可是夏季由于天气的原因,鲫鱼可能更倾向于较为清淡的饵料。
所以,为了万无一失,建议垂钓者可将两种饵料都带上,哪种效果好就用哪个。
第三、水中虫子多该如何用饵
夏季气温逐渐升高,不仅使得水里的水生植物长得茂盛,一些浮游生物和小杂虫也变得异常的多。
虽然所垂钓的水域周围环境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可这些为数不少的虫子确实给垂钓增加了许多困难。
因此,为了应对水中虫多这一现象,建议各位垂钓爱好者们在选择钓饵时最好选择蚯蚓、红虫这类的饵料。
另外也可选择商品饵做饵料,不过味道一定要够腥香,这样垂钓效果才好。
第四、夏季垂钓大型鱼如何用饵
夏季很多鱼儿都长得非常的肥硕,小体型的鱼儿自然入不了垂钓者的法眼,很多垂钓者便把目光投向了个头较大的鲤鱼和鲢鱼。
垂钓个头大的鱼,自然打窝的饵料不能少用,饵料的选择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夏季垂钓鲤鱼,首先要选择大颗粒饵料进行打窝,让鲤鱼得到一个充分的诱惑;然后就是选择钓饵,不能大意,钓饵一定不能选择太过腥香的,最好选用一些清淡的饵料,很多钓友都反应效果极佳。
垂钓鲢鱼与垂钓鲤鱼不同,不能钓的太深,一般选择钓饵时最好使用鲢鳙饵。
以上就是我关于闷热天气应对不同鱼类该如何用饵给各位钓友们提的一点小建议,希望能给各位钓友们带来帮助,垂钓时能有一个好的收获。
垂钓对象鱼时饵料如何控制雾化应对鱼情
丸九感叹,白色或黄色粉状,无味,饵水比1:1.25-1.5兑水后可作钓饵使用。在麸、薯和麸薯复合饵因兑水过多呈糊状并失去黏性时,适当加入“感叹”可增强饵料黏度和使钓饵变硬,多用于搓饵钓底、等一口钓慢鱼、粘颗粒、刮饵和钓快鱼时调整轻麸类鱼饵的比重。
钓对象鱼用颗粒粉加轻麸捏散炮抛钩,饵入水渐沉渐化,3-5竿后小鲫鱼离底接钩了。钓混养鱼,因鲤鱼沉底,大鲫不易上浮,捏散炮找鱼加5%感叹,改行程雾化为沉底雾化,逼鱼沉底。野钓搓饵钓底,在薯类饵2分钟,麸类饵5分钟软化,之后脱落、溶散,连续抛钩招来小鱼半水封锁,突破封锁搓大饵仍免不了闹小鱼时,添加感叹使钓饵增黏,耐啄耐咬。走水钓底,鱼不咬钩逗一逗,饵沉底3-5分钟,薯类饵逗一次,麸类饵逗两次钩上就没饵了。加感叹增强持钩性,上下逗、左右逗、前后逗,饵不散,且体积、重量基本不变。薯类饵黏性差,揉打后看似黏了,但入水后软化,经不起逗。加感叹耐逗,耐叼啄。
“丸九”把感叹归为底钓用的“练饵”。国人创新,用作添加剂改变钓饵状态。秋季,传统的挂煮熟的红薯块、糯米糕钓鲤鱼、鳊鱼。可是鱼小饵大,提竿无鱼,用麸类饵、酵饵、颗粒粉加感叹搓小饵或作基料粘颗粒钓底,饵触底10分钟饵形不变,饵味不减,适合守一口钓慢鱼。
野钓时如何选择浮漂以及调漂
多数的初学钓鱼的人都是从养鱼塘、黑坑慢慢学起的。在刚接触钓鱼时,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调漂手法,例如:调低钓高、调5钓3等,把简单的事情都弄复杂了。而且最重要的则是,这些调漂法在野钓时并不适用。所以接下来就为初学者分享一下野钓时如何选漂及调漂!请各位往下看:
一、野钓时如何选漂
野外的环境复杂,并且水域中水情变化多端,而且鱼类吃口较为凶猛。因此灵敏度并不是选择鱼漂的原则。在野钓选择鱼漂时需要遵循两点原则,分别是:牢固、清晰。通常情况下,漂尾偏粗的中型鱼漂在野钓中更加适用。
在野钓时选择粗尾鱼漂,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野外水情较为复杂,钓远水处时使用粗尾鱼漂便于我们观察漂相;
2、漂尾偏粗,便于调整鱼漂。这点对于初学者而言十分关键,也不会因为减铅过多而导致钓目发生变化。
3、漂尾较粗,在遭遇树枝、草丛等复杂现象时,难以发生断漂的现象。经常进行野钓的钓友,对这点应有很深的感触。
4、野外水域中小鱼的数量偏多,使用粗漂尾的鱼漂垂钓,可以使漂相的稳定性更强,便于我们抓准鱼口。
二、野钓时调漂的状态
我们经常听到的则是调灵敏、调迟钝,这些都是指信号传递速度的快慢。通常情况下,铅坠、双钩呈悬浮状态的线组为调灵敏,这样的线组中脑线时呈绷直的状态。只要鱼儿咬钩,鱼漂就会产生较大或较小的漂相。
铅块、上饵钩呈悬浮、下饵钩呈躺底状态的线组,为半灵敏;铅块悬空,双饵钩呈躺底状态的线组为半迟钝;铅块、双饵钩同时呈躺底的状态为调迟钝。其实在野钓过程中,鱼漂呈半迟钝的状态为宜。
三、野钓两步走的调漂技巧
第一步,空钩挂重铅,调平水。这时双饵钩呈躺底,铅块呈触底的状态。漂尾与水面刚好持平或者露出水面一小部分,但不必过于精确。
第二步:将鱼漂向下调整约0.5个短脑线的长度,接着开始修建铅皮。当鱼漂在此与水面持平,铅块呈悬浮、双钩呈躺底的状态时,在此修剪铅皮,直到鱼漂在水面露出约3-5目,这是铅块呈悬浮、双钩呈躺底的状态,鱼漂也露出方便读漂的目数。即可停止修剪铅皮,调漂完成。
可能大多数的钓友看到这会不仅产生质疑,觉得这过于草率,准确度不够。但是野钓时调漂,不需要过于精准。这是因为水底地形不够平整,无法保证准确度,而且野外水域中的鱼类在咬钩时虽然小心谨慎,但咬钩的力度是比养殖鱼类的咬钩力度大。因此,野钓时主抓黑漂、移漂的漂相。
河流野钓时该如何使用散炮?
野钓中常存在的问题,一是鱼的密度不够,二是小杂鱼多。是否适合使用散炮,需要根据作钓水域的鱼情决定。实际作钓中,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某水域作钓,你的目标鱼是鲫鱼、鲤鱼,作钓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散炮,因而招来了大量的鲢鳙鱼,当出现这种情况,目标鱼就难以进窝了。
野河中的小杂鱼如白条等,多为上层鱼,此时如果散炮用的太多,窝点雾化太大,就会招来大量的小杂鱼,对钓对象鱼有很大的影响。河水走动厉害,此时,除非你的目标鱼是鲢鳙、白条等,否则不建议使用散炮了。钓白条的时候,可以使用小散炮;钓鲢鳙的时候,需要饵量大,雾化快的饵料。
那么,当你的对象鱼是鲫鱼、鲤鱼的时候,散炮的使用有哪些技巧?
鲤鱼、鲫鱼属于底层鱼,野生的鲫鲤从小就贴着水底找饵料吃;人工养殖的鲫鲤生活习性略有不同。
人工塘中,多采用投料机抛洒颗粒饵料喂食鱼苗,鱼儿为了吃饵,会集中在一起抢饵,并且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听到投料机的声音就会起浮抢饵。作钓人工养殖的鲫鲤的时候,可以使用散炮。
自然水域的鲫鲤,多是贴着水底行动,清哥建议以钓底为主,当然也不是不可以跟散炮。
野钓鲫鲤的时候,可以做成比重重、水比大,开成湿的散饵,捏在钩子上,或者搓一个小饵,将散饵包裹在外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包饵,非常适合在自然水域中钓大个体的鱼。
野钓用散炮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鱼情选择钓法。当目标鱼是中层鱼,如草鱼、鳊鱼、鲢鳙,也可以使用散炮。
野钓时如何选择好的钓点详解
选定垂钓的位置是钓鱼不可少的知识,是钓鱼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鱼在水中活动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活动有它一定的巡回路线,停留有它一定的停留处所,觅食路线地点也是有规律的。为了更好的找到一个好的钓点,我们要更好的往熟悉鱼类的各种规律,才能更好的把握各方面的知识点。
村庄:是人生活的地方,媾的河边,经常有人洗菜淘米。村民喂养家畜剩余食物,丢弃粮米等被水一冲,流入河边。鱼游至这里,恋食不走,积年累月,在村边吃,住,生,越来越多。所以,经常听人这样讲,钓鱼钓村庄,一钓一箩筐。
水草处:草是鱼栖息,生育,觅食的最佳场所,但不是什么草都好钓鱼。要找有草不太密,草多有空隙,水面草盖严,草下空一片的有草水面。这样的水面,是鱼喜欢栖息的地方,水草密集区往往是鱼儿(特别是鲫鱼)喜欢藏身之处,鱼儿在水草丛中往外看,应该视线很好,就如同我们人类躲藏在青纱帐里往外看一样。因此水草丛边上落下饵料,很容易被鱼儿发现而出来吞食,一旦有危险鱼儿再逃回水草丛中躲藏也很方便点。
树多处:河边浅水处往往有些野生的小树棵或人工栽植的树木。鱼比较喜欢在这些地方活动。另外,树上的虫子掉下来,是鱼的美味佳肴。所以,树多,特别是大树多的河边,是汇集鱼的地方。夏秋两季这样的地方是首选钓点。
渔船久停处:近几年来,不仅钓鱼人数越来越多,下河搞运输的船民和打鱼的渔民也逐年增长。他们的船停在河边,经常固定在一处,在船上住,在船上生活,他们刷锅洗碗丢的饭粒,扔的菜叶把鱼诱来。鱼吃饱了在船下藏身,天热了鱼在船下乘凉,天冷了鱼在船下避寒。在这久停不动的船边垂钓,经常收获不错。
网箱养鱼处:这些网箱,多数是悬浮式,养殖户投向网箱的饵料,鱼吃不完沉入箱底,网箱下面就成了鱼停留觅食的好地方。
小鱼闹窝如何应对
钓友来信问:用手竿垂钓时闹小鱼怎么办?
垂钓闹小鱼的确令人头疼,只见漂动不见鱼,提竿无鱼,不提又怕是大鱼,弄得钓手心烦意乱。和许多钓友谈及此事,都觉得无特效办法。我们在垂钓中也曾采取过一些方法对付小鱼,有时效果尚可,现介绍出来供钓友参考。
一是打窝子后闹小鱼,如果在大鱼较多的池塘,不怕闹小鱼,仍继续打窝,小鱼先来,往往招来大鱼,利用小鱼当向导,只要大鱼过来,准将小鱼赶跑,所以在闹小鱼的地方垂
钓,突然小鱼不闹了,这时很大程度预示着大鱼已经来了。另外,从窝中的鱼星上大致也能辨别出大小鱼。
如果是在大鱼稀少的池塘中垂钓,就不能采用这种强打窝子的办法,那只能是白喂小鱼。不少钓友遇到这种水域,不采用打窝子的办法,而是采用移动钓法,找鱼星处下钩,也可避免小鱼过分干扰。即使是定点钓也不打窝子。
二是将钓饵调硬和加大,这对防止闹小鱼有明显效果。钓饵又大又硬(都不宜过分),小鱼一时吃不完啃不动,时间稍长,往往招来大鱼。在秋天到放养罗非鱼的池塘垂钓,要用较硬的钓饵,因为秋天小罗非特多,池中大小鱼兼有,硬饵小鱼咬不动,招来大鱼。大小鱼咬钩在漂子的反应上是有区别的:
小鱼拉漂,轻浮快速,大鱼则深沉慢稳。个别时候也可能出现反常情况。用气门心套颗粒饲料当钓饵时,也可起到上述作用,对付小鱼也行之有效。
三是换钓饵。将特别爱招小鱼的蚯等活饵,或味道浓烈的钓饵换成普通钓饵,可稍微避免一些小鱼闹,但由于用普通饵料,可能要影响上鱼率,有些钓友说,上鱼少也认了,只要不闹小鱼心不烦,能安静垂钓。
四是给小鱼单设食堂。在离钓点2米多的地方打窝子,专喂小鱼。下竿处不打窝子,少留残食。由于有小鱼窝子,也可能招来大鱼,大鱼活动范围大,这就可能避开小鱼等大鱼。
在垂钓中要完全避开小鱼十分困难,小鱼有烦人的时候,但还可利用小鱼为前导,招来大鱼。
建议钓友中有防小鱼闹窝的良方妙计请贡献出来,以便交流经验,共同提高钓技。
野钓初期新手钓鱼常遇到的人为错误
对于酷爱野钓的钓者来说,估计在一年的出钓生涯中得有百分之八十的钓场都是选择在了野外。野钓难度之大是众所周知的,正因如此好多刚刚接触野钓的作钓者都会在野钓中吃一些亏。
虽说吃亏总是难免的,可没有谁想将吃过的亏再吃第二遍。所以我们要警惕起来。都说野钓次数多了遇到的问题也就多了,我只想说在越来越多的问题面前我们不要一味低头。而是要抬起头来勇敢面对,该改的改,能免的免。下边小编总结了几种野钓初期新钓手常遇到人为错误来跟大家分享,希望看了之后我们能有意识地去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
第一点。不太会钓鱼的人大多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自己这里不上鱼,看到别人上鱼后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向上鱼点哪里靠,怀疑自己这里没鱼,鱼全部在人家那里,还有一些干脆直接做到人家旁边,这样不但一点不利于自己的垂钓,还会打扰到别人。所以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鱼饵是不是出现了问题,要是鱼饵没有问题的话就和其他钓友拉大一些垂钓距离吧。
第二点。提高打窝的频率,这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现象。有些新手钓不到鱼就开始烦躁,耐不住性子。若是此时再看到旁边的人不断中鱼,甚至是连杆的话就会变得更加急功近利。
在强烈的中鱼渴望的推动下,就难免会开始频繁投食打窝,且会在短时间内不断加大窝料的用量和增多投饵的次数。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更快把鱼诱惑过来,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窝里如果过于安静的话也是有可能诱到大鱼了。
毕竟大鱼吃食时并不是上来就开口的,往往都是在周围盘旋很长时间,确定没有任何威胁了,在试探一番才会张口吞饵。你还没有等到他开口试探就已经被你用力砸入水中的窝料吓走了,放心,大鱼被吓走后是不会再回来的,这样的鱼在一个地方受到惊吓后是不会再去的,即便是山珍海味。
第三点。提竿时机把握失当也是一大问题。中鱼后再提竿时机掌握上失了手导致渔获量下降是每个新手都难免吃亏的地方。至于犯错的具体方向大致是下边这两个:过早或者过晚。
过早的话一般都是一看到鱼漂有任何动静就立马提竿,一般犯这种错误的钓者大多都是急性子,他们忘了去考虑引起鱼漂动起来的具体原因。既然没有考虑到,自然也涉及不到排除法则了。
小编见过把走漂当做有鱼在吃食,自己在那玩的不亦乐乎的钓者,也见过因为风儿吹来草儿晃动起来误以为是有鱼上钩了的钓者。提竿过晚的话一般都是反应过慢或者错估了鱼儿就饵时鱼漂漂相的情况导致的。
正常情况下鱼儿吞钩后鱼漂传来的信号大类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鱼漂快速向上漂浮,这代表水中的鱼是从低往上吃的口,这样的口只要稍等0.5到1秒直接提起就能中鱼。第二种是鱼漂直接被拉到水中不见了,这种状况同样等待0.5到1秒直接提,最好不要一黑立马提竿容易直接从鱼嘴中把鱼钩拉出来。
第三种鱼漂一抖一抖的三下左右,比较有规律,遇到这样的信号别激动到直接提竿,等待片刻后大多数鱼漂还会快速下潜半目到一目左右,这种情况一定要等到鱼漂下潜半目以上再提竿而且要快速提起,遇到鱼漂传来这样的信号那么中的鱼个头都会是大家伙。不管鱼漂是哪种情况,钓客都不能掉以轻心。
如何应对走漂分析
走漂一般有两个原因:是水的排灌使水流动,上下水流方向一致;二是风的影响。鱼漂走水方向也各不相同,在流水中鱼漂向下流走,而在风吹水域,鱼漂却反而迎风而走。
在走漂的情况下钓鱼,一是引鱼聚集难,形不成集中的饵窝区;二是饵过早雾化溶散变成空钩;三是使习惯吃底部的鱼心存疑虑,不会轻易咬钩。所以我们一定要防止走漂,一旦出现走漂现象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补救。
用大漂细线,减少水流阻力、拉紧线组;在双钩上缚重物以增加钩重;钓组调低钓高,用双钩饵拖地来止住钩饵不再移动;增加一个附加大坠;钓跑铅(或称跑线)等应对流水走漂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还有更好的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
当遇走漂时,卸下原子线,另换一副长短相差4~5厘米的子线,并在长子线下端相距钩2~3厘米处加一小铅坠。当水流稍大或者风力大于四级时,所加小坠虽止住了钩的移位,但水流会把鱼漂示目全部吞没,所以此时还须调整鱼漂的预留浮力即增加调目。方法是修剪主坠,凭经验剪去一条铅皮大约2~3目的量再试,只要水面上的示目有1~2目不再下沉,整个调整就告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小坠不可一开始就太大,要从小不点开始试,以能止住鱼漂不走为准,否则鱼咬下钩时会提早吐钩,影响上鱼率,主坠的调整也要逐步进行。鱼漂用5号及以上,配铅重,能拉紧线组,减少主线弯度,提高钓组灵敏度。流水中的钓组,子线不宜太长,以减少子线倾斜而带来的灵敏度下降。
最后,这种方法这适合流速较小的缓流和五级以下阵风所引起的走漂,对流速较大的水流就只能用其他的流水钓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