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开饵技巧。

在冬季大棚垂钓的饵料方面,总的原则是宜腥和活。活指的是可以使用活饵饵料,如红虫和蚯蚓等。另一部分则多以腥或浓腥商品饵料为主,但开制钓饵时一定要注意饵料的状态。

冬季大棚钓鱼时饵料状态的原则

第一、要选择比重轻的饵料,这样的饵料有利于吃口很轻的鱼吸入最。

第二、饵料成份中要避免粗颗粒,尽可能选择细腻微小的粉饵,这种成份的饵料状态很密实。

第三、饵料的雾化状态不能太好,雾化状态过于迅速的话,会在水底形成一个大的雾化区,影响鱼的呼吸和视觉。冬季大棚垂钓时,最合适的饵料状态是稀、软、黏一些,这样有利于鱼吸饵入口。

第四、无论是搓饵还是拉饵,都要尽可能小一些,一般像高粱米粒大小最合适。钓饵最好用拉饵,因为拉饵可以保持饵料的雾化状态,且由于饵料中拉丝粉的存在又有一定的持钩性。拉饵最好用平拉法,这样拉出的饵球既圆且小。

冬季大棚垂钓活动中,诱鱼时抽竿不要太多,应多以逗引为主,低温环境下的鱼对活动的饵料较敏感,所以要适时地引逗。此时出现的鱼讯语言多为:没入水中的浮漂没有在一定的时间内浮出水面;浮漂在浮出水面后又出现一个下顿;浮漂浮出水面后没有停在钓目上或超过钓目。另外也可以上拉铅皮座,延长脑线长度,增加二次摆动来增加诱鱼效果。

冬季在大棚中钓浮水时,多以腥味饵料为主,注重雾化状态、质轻,拉饵不宜太散(易乱口),主攻鲫鱼。必要时可采用单钩垂钓,以求信号准确。底钓时,应使用香甜饵料,也可适量加点腥味饵料。因为底部多为较大的鲫鱼,香甜饵料应该是它们所喜欢的。糗钓时,因为反复的钓放和外在因素(如天气)的影响,常常会出现无鱼咬钩的场面。如果是反复钓放所致,比较好应对,饵料使用可以反常规,采用清淡、质轻、高蛋白的细腻状态的粉饵,拉小饵球垂钓。

相关阅读

冬天用饵原则,鲫鱼鲤鱼应季饵料


一般鲫、鲤在食素饵时习性是,食软不食硬,食小不食大,食近不食远。在食物匮乏的冬季,鱼儿倘若遇到色香味质俱佳且软硬适度、大小适口的上乘饵料,吃还是不吃。

冬天的鱼是为了生存和御寒越冬之需,更喜欢摄食含蛋白质、脂肪的食物。因此,我们在配制面饵时,应添加虾粉、蚕蛹粉、蚯蚓泥、鸡鸭肝泥等,量可适当大些,这样更能吸引鱼饵聚集、上钩。

冬钓用饵的基本原则就是:

1:钓软不钓硬

2:钓小不钓大

3:钓活不钓死

4:钓荤不钓素

活饵优于死饵,荤饵优于素饵。无论怎样钓饵都要软硬适度,搓饵挂钩的面饵宜小不宜大。

这原则主要是针对北方冬钓,同时兼顾南方地区的低温时段。

人性化应季饵料:

春天:腥味增加,扩散快密度小小口咬钩也不容易跑掉

夏天:对象鱼优化,鲫鱼偏腥,鲤鱼偏香,草鲢鳙偏酸臭

秋天:鲫鱼浓腥密度大,鲤鱼腥香渗透强,草鲢鳙雾化快

冬天:鲫鱼腥香,鲤鱼优化雾化效果,草鲢鳙扩散快雾化慢,深又持久

鲫鱼:味浓优比状态好,拉饵雾化快,搓饵站的久

鲤鱼:用饵充足均匀,搓饵更适口

钓活不钓死有两个意思:

1:倘用素饵垂钓,钓者不要死守不动,而应提拉抖动钩线,使死饵变活,以期诱鱼发现吞食上钩。

2:倘用虫鱼等荤饵,应选择红、黄色艳且蠕(游)动者为佳,活饵自然要优于死饵。

常用的荤活饵有蚯蚓、红虫、白蛆、面包虫、各种菜虫、树虫等等。

鱼饵主要有泥鳅、餐鲦、兰刀、马口、麦穗等小鱼。荤活饵小者主钓鲫鱼、鳊鱼,大者主钓鲤鱼、鲩鱼、鲇鱼、鳜鱼等,其上钩率明显高于素饵钓。这大概就是钓荤不钓素,钓活不钓死的理由吧。

达人教你冬季钓鲫鱼饵料应如何调整状态


冬季气温低,鱼对水温变化的感知能力特别强,水温的变化对它们的影响很大,当水温降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会停止活动和觅食。鲫鱼的耐温性跟其他的大部分淡水鱼相比,要强一些,这也是它为冬钓主要对象鱼种的原因。即使如此,冬季钓鲫鱼时,没有好饵也是不行的。冬钓的鲫鱼饵料宜选动物蛋白高、味型重的食物。下面,笔者就来跟大家分享下冬钓鲫鱼饵料的搭配技巧,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一、配饵技巧

冬季鲫鱼的吃口轻,对饵料比较挑剔,搭配鲫鱼饵料时,可选择纯商品饵料,像鲫鱼套餐、红色风暴等腥味饵跟奶味、果味、千里香等添加剂搭配,从而加强饵料的诱惑能力。

如果钓场中的鲫鱼个头较小,在饵料配好后,可以用粉碎机简单地粉一下,使得鱼饵变得更加细腻,如果是野钓大鲫就不用再粉碎了。

另外要注意,此季节的鲫鱼吃口变小,拉饵的饵团宜小,钓组也宜精细一点,跟平时作钓相比,要小1~2号。同样浮漂也可以小1号,调目少1目。

二、开饵注意事项

冬天开饵时,如果是选用鱼塘中的水,因为水温较低,饵料吸水慢,短时间内开出的饵料会显得特别干硬。但如果是携带热水来开的话,又很麻烦。这也要求钓者在冬钓时,到达钓位后,需要先开饵,并且水要一次性多加一些,将饵料全淹住,开成稀饭状态。静置一段时间。钓者可以用这段时间进行钓前准备工作,从而给饵料预留出二十来分钟的吸水膨胀时间,使饵料达到更好的状态。然后再根据开出的鲫鱼饵料的软硬程度进行加水或者是加饵来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钓效。

三、饵料状态分析

冬钓鲫鱼饵料要尽可能的细腻一点,轻一点。当然,也不是说越轻就越好,因为想要比重轻,肯定就得多加雪花粉,这样的饵入水后鱼立马会吃,但是却留不住鱼。可在饵料中加入一定的麸类,效果很不错。钓者也不必太过纠结于比重问题,只要鱼爱吃就行。

鲫鱼饵料的雾化性同样是需要钓者特别注意的一点。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雾化性好的饵料诱鱼快,招鱼多。但是事实上,鱼是被饵料的味道吸引过来的,并且雾化性太快也不好,易出现空钩情况。如果饵料入水后,只有一点点的雾化,而不是大片的,这样很容易让鱼注意到钩饵,从而在吸饵的过程中咬钩。如果是钓底,雾化更是不能快。

有钓友这时候可能会存在疑问,雾化慢又怎么诱鱼呢?解决方法就是大家抛投诱饵窝料进行打窝,因为钓饵的雾化再强,也抵不上一竿散炮的效果,并且用散炮更省事,钓鱼快,中鱼率也高,大家作钓时,不妨将散炮跟钓饵相结合。

饵料的开制搭配原则及状态的把握


台钓竞技钓的人越来越多,商品饵的使用也更加的广泛,对饵料的认识和使用也更加得心应手。几包饵料,不同的人搭配开制,会出现不同的味型和状态。

许多新钓友会说,我知道饵料的状态有许多种,要根据水情鱼情来变化,比如软硬、轻重、溶散性、附钩性等等。可是我开制出来的饵料,就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状态,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商品饵料能起到快速诱鱼、聚鱼和留鱼的,慢慢的在一大批休闲野钓者的心中成为一种既爱又怕的东西。爱,是因为商品饵料的确比传统的蚯蚓米饭红薯效果好,钓获的鱼种类多,个体大。怕又是因为总是用不好,别人能调配一团很好的拉饵,自己却只能搓,而且搓也差强人意,死面团一块。所以,矛盾就形成了,渴望用饵料,特别是想用好饵料,成为许多老钓友的无法言说的痛。

搭配开制饵料如同和面,要掌握好干湿比例,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来。很多钓友经常不是把饵和稀了,就是和干了,用起来不顺手,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了解饵水比。我们购买的商品饵包装袋上都注明了开制成拉饵或搓饵分别的饵水比是多少。可是有些钓友就是粗心大意,不好学习,拿着一袋饵料,看也不看一眼说明,就胡乱倒在盆中就加水。不是干了就是稀了,稀了加饵,干了加水,如此反复,开出的饵料就全无状态可言,死面一团。比如A饵料,在包装上注明了饵水比例为1:0.8,也就是说取一份饵料,然后需要加入0.8份的水来调和,这里的单位都是体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量杯,一杯饵料,取0.8份的水。没有量杯的,也可以用一次性塑料杯来代替。初学者一定要学会使用量杯,不要怕麻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调配出一团不干不稀的好饵。长此下去,才能像竞技高手一样,能做到用眼和凭感觉,就能熟悉掌握加水量。

开饵时除了注意量准水量以外,还必须注意水最好是一次性加足,尽量避免逐渐添加水。因为饵料中有的成份是吸水快的,有些是吸水较慢的,如果不一次性加足,各类成份吸水不均匀,也会影饵料的使用。

饵料的包装带上一般都会注明,饵料在盆中加入水后要快速的搅拌,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饵料搭配时有些粉状,有些是颗粒状,有的吸水快,有的吸水慢,如果不快速搅拌,让水迅速均匀的打湿所有的饵料,就会造成饵料吸水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稀软。所以快速搅拌水均匀分布在饵里,让开制出来的饵料达到最理想状态。但是搅拌的次数不是越多越好,我们一般五指叉开成鸡爪状,搅拌6到10次以内,就足够了,并且只向一个方向搅拌,以免破坏饵料的物理状态。因为制作拉饵时,主要成份小麦蛋白(拉丝粉)吸水后,马上就会形成丝状网络结构,如果过多的搅拌会破坏丝的结构,让细细的丝互相纠缠在一起成为一个个死球,拉不出理想的饵团。

搅拌完后就需要使饵料静置吸水。静置的时候不要去动,以免破坏拉丝。静置完成后轻轻收拢成团,挤出剩余空气即可。如果饵料不够粘,出丝也不是很好,可以将饵料盆斜起来,按照下面的手法轻轻的打揉饵料,使饵料能够拉出好的状态即可。切不可过度打揉和放在手里揉捏饵料,把饵料打死了的话就拉不出丝了。

饵料开制出来的的软硬,主要取决于加水的多少的打揉的方式和次数。正常状态好的饵料软硬度应该像我们的耳垂一般。如果是太硬了,就会出来鱼儿吃起来费力,浮漂运动无力或者抬钓竿跑鱼的情况。饵料过硬的另一个缺点是雾化效果差,诱鱼与集鱼的效果会差,当然,如果是在小杂鱼很多的水域里,饵料硬一些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如果饵料开制得过软,本身自己的抛竿技术也不到位,就会出来很难抛出去问题,并且在饵料下沉的过程中,有可能钩到底后就基本没食了。

当饵料入水后会均匀的膨胀起来,其中的细小颗粒溶散脱落,形成雾状区域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淡水鱼对散化在水中的微小颗粒都很感兴趣,但是有的时候也要注意用,具体要根据垂钓的时间地点和垂钓的鱼类来决定。雾化强烈的饵料,在快速垂钓时很有用处。但是,鱼一旦变猾,过度雾化的饵料,往往会在鱼还没有将饵料吃进去时就完全脱落,有效诱鱼成份会在钩饵下沉的过程消失殆尽。所以,我们在垂钓中,要对饵料的雾化作适当调整。控制饵料雾化和松散度的方法很简单:开饵时搅拌次数多一点,上搓饵时搓的力量大一点,就能减少雾化或松散度,反之会增加雾化和松散度。

一款状态好拉饵,应该同时具备几个条件。雾化性好,饵料入水后能从落点到到位后的钓点能均匀形成柱状雾化区。融散性要好,饵料到底后随着入水时间能够逐渐从外到里层层剥落。附钩性要好,饵料要有黏性,雾化和融散的作用在于诱鱼,而附作在钩上的饵料作用在于钓鱼,不要雾化效果好,钩子到底了却没有饵料在上面了。拉丝粉,小麦蛋白能增加饵料的持钩性,能使饵料蓬松减轻比重。雪花粉能增加饵料的雾化效果,减轻饵料的比重,改善饵料的适口性。

钓鱼人要知道垂钓时对象鱼喜欢什么样的饵料味型状态,再根据鱼儿喜好搭配手中的饵料,要去理解鱼,不要去忽悠鱼,这样才能有收的收获。

多种状态鱼饵的开饵技巧


鱼饵,很多钓友都把饵说的很神秘。小编给它的定义就是鱼喜欢吃的东西。我们能在清水中也能见到十几米远处的食物,但它们喜欢吃不同色泽的食物。利用鱼类偏爱的各种色泽,投其所好,刺激其条件反射,钓取对象,是钓鱼成功与否的条件。因此,开饵的技巧也需要我们大家好好的学习。小编今天就和大家说说开饵的那些事。

一、饵料的软与硬

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调制鱼饵,加水多,饵就软,加水少,饵就硬。鱼无手无牙,柔软的鱼饵便于入口,往往能更多地钓鱼。而鱼饵入水声、下落的动感和声音以及化散的鱼饵招鱼留鱼的作用,往往比饵料的气味更重要的道理。
野钓不可避免会遭遇小杂鱼的干扰,这并不单纯是件坏事,小杂鱼的抢食声、动静很能吸引鲫鱼和大鱼的注意,这种作用也比鱼饵气味影响大。为了抗小鱼中途拦截,保证鱼饵能到底,有时我们得把鱼饵做得硬点,这是无奈之举。

二、饵料的比重

饵料的比重问题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鲫鱼,体小力弱,过重的饵料鱼吸食费劲,可能导致鱼不愿吃食,同时也由此决定浮漂信号的大小,在水温低、气压低、鱼的活力低时更显突出。另外,比重大小还决定饵团下落快慢,鱼接口能否接住,底部淤泥较厚时是否会落入泥中。减轻饵团比重,除了加入轻麸、雪花粉、状态粉等膨化制成的比重较轻的物质外,还与饵团是否密实、是否能快速吸水膨胀、化散的速度等因素有关。有时这个问题处理好了能明显提高渔获。另外,开饵时可以加入小药,诱鱼效果明显。

三、饵料的粗与细

饵料讲究虚实结合、粗细结合。几种商品饵搭配使用,除了味道的搭配,其实更主要的是粗细的搭配。细为虚,随水扩散,使鱼闻味寻来,粗为实,使鱼食之有物。钓大鱼需要粗的成份多一点,有利于成窝、留鱼。但粗粒成份多了,则口感粗糙,入口性就差些,这时应该加点雪花粉、可揉蛋白、状态粉等薯粉类含量较高的饵料,可明显使饵变柔软。细的成分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粉状饵,饵料也粘合不起来,同时它还起使饵柔软的作用。钓鲫鱼细的成分就要多一点,而粗的成分要少一点,因为鱼小更需要更好的适口性。

四、饵料的散落与雾化

野钓大鱼,我们常用散落饵,小鱼多时用干散,小鱼少时用软散,因饵团量大、散落快,保证窝里能留下较多的饵料,招鱼留鱼的效果确实不少,但干散饵把鱼钓上来的效果却不大好,不经大鱼吸吐、试探,还容易钩不牢跑鱼。这时可以从中分出小部分饵来,加点水,有时还加点面粉、粘粉、拉丝饵等粘合剂,单独做一块软粘饵,可以下钩挂软饵、上钩挂干散饵来钓,或者招鱼时用干散饵,大鱼进窝了用软饵钓,效果都会好多了。拉饵钓也一样,因拉饵窝里残留少,可以时不时搓两团大饵抖落到窝里,增加招鱼留鱼能力,要是另配有干散饵,这种交替运用效果会更好。使用包饵、蘸饵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除了钓鲢鳙特别要求雾化好,底钓是忌讳很多雾化的,甚至要尽量减少雾化,钓浮、钓离底,雾化也要适度。太多雾化会刺激得鱼儿乱冲乱撞,影响浮漂信号,也招大量小鱼,还会因为钓点小区域水质变混,溶氧下降,鱼不愿意进入,就象人不愿呆在灰尘弥漫的环境里一个道理。但散落是必要的,要使饵料散出部分来,不致于被鱼一口就吃完了,钓点里散落一些小颗粒、小片状食物,鱼一时吃不饱、吃不净,才不舍离去。细颗粒成分慢慢往下散落,气味也释放出来,也起很好的诱鱼效果,但关键是这些细小成份不能飘浮在水中停留太长时间,应该比较好沉底。雾化主要是饵料中的比重轻的粉状物形成,也与饵的粘度有关。所以,底钓饵细腻的粉状物含量要少,另外还要略加打揉。以前开拉饵,讲究饵充分吸水后,不要打揉,握成团即可,而现在讲究要适当打揉,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个弊端。

五、用饵大小

用饵大小首先要想到饵团到达底部时需要剩多大,再考虑下落过程的散落、小鱼抢食损失的部分,从而决定装饵团的大小,过大鱼儿吸食不便,过小则留底诱鱼的饵量不足,还可能到底成空钩了。钓大鱼这问题不大,钓小鲫鱼时则需要考虑到这一点,毕竟鱼嘴小时是难以吸进大饵的,要等鱼啃食得大小差不多了再吞下,上鱼速度自然就慢了。不过这个问题比较好掌握,影响比起前几个问题来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