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巧浮漂。

在讨论浮漂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提及浮漂的剩余浮力。这个专用名词一般是指空钩不挂饵,两钩悬离水底时浮标露出水面的状况,并习惯于用露出水面的标尖目数来说明浮力。例如 调空钩5目,从这个刻度到标尖顶端平齐水面所承担的鱼饵重就习惯地称为剩余浮力。

由此又产生错觉:标尖每一目代表的浮力都是一样的,而事实是与标尖靠 得越近的目浮力越大。以长10目的标尖为例,假设每一目的长度是平均的,那么,调标尖完全出水时这10目标尖的浮力就是它能承担的重量,记数为10, 于是标尖第一目代表1/10,第二目表示2/10的重量。

然而,浮标设计专家并没有把标尖的目用平均长度来表示,而是把顶端的一目涂了3厘 米,靠着标身的一目只有0.3厘米。厂家的这一设计正是为了提醒我们:浮标标尖每一目所代表的浮力是不同的。所以,调整浮标要有正确认识。

有人认为,调6钓5与调3钓2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只有区分一下这两种情况的鱼讯反应就可以发现,动作截然不同。用调3钓2的鱼讯认识去指导调6钓5,结果是同样的反应后者屡屡空钩。

与剩余浮力搅在一起还有一个归零点,也是模糊认识。著名钓手程宁曾 提出过归零钓法,且不论大家是否接受,对其设定归零点这个名词我持肯定态度。不过,我对归零点是作另一种理解的。有人问我:挂双饵调标尖平水 是不是就是归零了。我说:不是,这只能算负重归零。我们知道,要作到每次挂饵的重量、大小绝对一样是不可能的,既然饵有差异就不可能做到真正归 零。归零点的划分应该在调目。你调几目,这个被你选定了的目就是浮标的归零点,它不是固定在标尖的某一刻度,而是随坠钩重量的变化在标尖上下移动中最终被钓者确定的,我们不要刻意规定它在哪里。

调标不能凭空想象,更不能跟着感觉走,选择浮标犹如配鞋,大了走不快,小了挤得难受,是不能随便的

记得98年全国俱乐部杯广东站比赛时,我在赛场调标已经很晚了,偏又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狂风暴雨。 与我一起的一位钓手一时心急,将调3目的浮标调到了5目。从他使用的浮标类型看,调5目已经偏高了。我告诉他:这样也可以,只是明天比赛时要从2目钓,如 果调5调2没有动作或动作不明显,可以改钓3目,但要注意钓3目有假动作,如此则应改为钓4目或4目半。这时候,有清楚的有力一顿的扬竿提示动作就会有稳 定的中鱼率。赛后,这位钓手对我说:果真和你说的一样。

或许有人要问:不是调5钓2是灵敏吗?怎么你说调5钓2没有动作呢?回答是:判断鱼讯要将鱼的吸食习惯和浮标的动作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考虑。以鲫鱼为例,它在进窝找到鱼饵之后的第一个动作是将口腔内的水或气体呼出,然后才能吸食。这个吸食前的呼出压力,加上鲫鱼的警觉性以及对饵料作味觉及安全 试探的习惯(职业比赛塘的老鱼更堪),构成了鲫鱼的前期吸食动作。

有些人施钓时在调5钓2或调4钓1的所谓灵敏状态下,不是浮标下沉乏力就是急速下沉 而不能判断鱼钩是否入口,胡乱扬竿的结果是空钩连连。原因就是对鱼吸食的前期动作缺乏了解。在鲫鱼的吸食动作中,如果鱼饵着底的稳定性不够,鱼吸时饵就会 向前滑动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吸推鱼饵还是进不了口,在标尖就是黑标扬竿不中鱼。如改调6钓1又会怎样呢?我的判断是连下沉的动作多不明显了,因为浮力 也就是向上的牵引力越大,鱼饵在水底的稳定性越差,甚至离底悬起。

对于食饵欲念不高或警觉性、试探性高的鲫鱼来说,鱼饵在水下像荡秋千一样来回摆,要吸进 嘴去就更难了。然而,水下鱼饵的大幅摆动在露出水面的一目标尖却只有轻轻的摆动,并始终不能下沉。

数年前,一位学物理力学的钓手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物体在悬空时比固定时更容易破坏它的稳定性和移动它的位置。从理论上说他是对的,但把鱼 吸食的习惯及我们要的浮标提示动作加进去,纯理论的正确就未必适合于钓鱼实践。我们在钓鱼时只能从浮标的上升或下沉动作去提示扬竿,而没有办法看透水下的 鱼饵,作为钓手,看问题一定要客观。我认为,钓鱼时浮标的灵敏应该以能表达准确的信号为基础,而不能硬说调几目为灵敏,不要被以前定下的名词或口诀吓 倒而限制了自己的思维,有时是调5钓1比调2钓1还迟钝,还没有动作。调目要合理,关键在钓目。

关于浮标所产生的问题,我的见解与读者所接受及理解的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我的理论是否完全正确,重新思考我们以前所接受的理论及习惯已在钓鱼实践中得到证明。然而,钓无定法,我的见解也不是什么金科玉律,可能有些朋友对台钓有更新的研究及发现,愿与诸同好共同讨论。

许多从现象上看很复杂的问题不妨从简单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就可能海阔天空了,如果施钓过程中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那更是条条大路通北京。鱼情千变万化, 因鱼种及鱼体大小的差异,浮标所产生的动作也会不一样,公式及理论只是一条道路的中间线,或左或右偏离一点,只要理解正确是无伤大雅的。关键是用浮标配合 鱼情,配合到你的习惯。

有些钓友把 本来很简单的总是分析得很细,反而复杂了,一大堆的公式计算得很精确固然有益,但现实中既不可能将每粒鱼饵的重量称过,也不能想象鱼儿会象小学生们一样身 体高矮都差不多,按着指挥排队进窝,更不可能统一从某个角度吸食,去产生标准的浮标动作。春夏秋冬季节不同,鱼类索饵的方式及角度、力度都有所区别,是不 能统一规划的。一味追求精确而缺乏应变,全按照公式就失去指导意义了。标还怎么调?鱼还怎么钓?连挂钩上饵都头痛了。

将鱼类社会比作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分鱼聪明一些,一部分是呆头呆脑的,还有一部分像惹事的流氓一样,搞得你昏头转向,更有一些像强盗利用你的帮忙去谋害其它鱼类的生命,如黑鱼之类偷袭掠食,经常守在你的窝子边弱肉强食,上窜下跳,搞得你无法施钓。我认为钓鱼的最大乐趣是永远有许多弄不明白的问题,永远有钓不到的鱼,永远让你不能完美,让你伤脑筋。

钓者:骗也。钓鱼人精心设定了很多假象、圈套,施放许多迷惑鱼儿的烟雾,制作了鱼类的美味大餐,目的就是骗鱼进窝,咬你布下的钩。一支调整得好的浮标犹如先进的监视设备,鱼儿的一举一动都在标尖上反应出来。然而,上当太多鱼也会聪明起来,甚至耍弄起人来,反过来骗你了。在反复钓放的钓场,可以连钓王、大师、全国冠军都会被功力深厚的鱼儿修理到没了脾气,甚至狼狈不堪。看他们频频扬竿,双饵下去,两钩上来,处身其间是一大乐事。

十钓九吹,都是大鱼。自己无能偏怨鱼儿狡猾,嘴上净挑些光宗耀祖的事来吹,一段段风光背后隐藏着多少失落,多少遗憾,引来多少的追忆回味,空竿而返,碰到熟人只说去试饵。告诉别人是什么厂家的鱼饵不能用,也是一乐。

钓鱼又是一场人鱼智力火拼的游戏。开始是你的浮标未调好,鱼儿盗饵饱食而走,也可能是你的鱼类大餐没做好,鱼儿不愿光顾;尔后是心满意足,满载而归,抑或是人钓鱼,还是鱼钓人,谁能作出定论?周而复始,其乐陶陶。

行文至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我们以前的误区修正一下,尽量正确的道路走去。

精选阅读

空心尾与实心尾浮漂的剩余浮力探讨


关注剩余浮力的探讨,做了一个实验,用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体(乒乓球和实心木球),各绑上一根线,线下缠铅皮,使它们在水面下达到二力平衡。你会看到乒乓球的铅量明显比木球多。这说明乒乓球的浮力比木球大。

有几个问题需要讨论一下: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是物体浸入水中排开了一定体积的水,是水对物体产生了向上的浮力。但一定不要忘记物体是浸入水中,是水对物体产生了作用力。据此,不难明白露出水面的标尾(无论目数多少,无论空心实心)是没有丝毫浮力的,是没有向上的牵引力的,是与坠子、钩饵的悬浮毫不相干的(产生浮力的是浸入水里的那部分标体)。露出水面的标尾,并不具有真实的浮力,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浮力,严格地讲,称之为剩余浮力未必合适。

2)浮力有多大

也引出了阿基米德定律,既然两个球(不管实心、空心)体积是相同的,完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也是完全相同的,被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也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两个球受到水的浮力是完全相同的。说乒乓球的浮力比木球大明显背离了阿基米德定律。

3.铅量与浮力

乒乓球下面的铅量比木球下面的铅量多些,是必然的,也是最迷惑人的。这一现象给人一个印象:重力既然大些,浮力当然也大些。但这是一种错觉,剩余浮力的产生与这种错觉有关。重力、浮力达到二力平衡时,重力当然与浮力相等。

除了铅皮重力之外,不要忘记两个球自身有一定的重力,自重也应计算在总重力之中。简言之,两个球在水面下达到重力浮力二力平衡时,重力是一样的,浮力也是完全相同的。认为乒乓球浮力比木球大些,同样也就误认为空心尾的剩余浮力就一定比实心尾的剩余浮力大。

对阿基米德定律关于物体的理解也值得商榷。说但我理解的应该是指相同的物体又说空心尾与实心尾应该视为不同的物体(言下之意是空心尾与实心尾可以不遵从阿基米德定律)。

我们仔细斟酌一下这句话: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这部分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物体排开水一定的体积,这与物体什么有关?与体积有关呢?还是与材质、密度有关?乒乓球能排开水,实心木球也能排开水。木块能排开水,铁块也能排开水。物体并非指同一物体而是指任何物体,不管材质、密度如何,浮力大小只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空心尾、实心尾无一例外地必须遵从阿基米德定律。

再回到空心尾与实心尾的具体问题上来,分两种情况:

一、相同的标体且空心尾与实习尾粗细长短相同

1)浮漂剩余浮力的问题

在剩余浮力论看来,这样的空心尾浮标与实心尾浮标浮力或剩余浮力是不相同的。

按阿基米德定律,它们的体积相同,不论空心实习、只要等体积地浸入水中,它们的浮力或剩余浮力完全是相同的。举例说明,两支浮标,结构和体积相同,标尾直径相同,只是一支是实心尾一支是空心尾。半水空钩调标后,调目都为4目。这时重力浮力达到二力平衡。实心尾浮标(自重稍大)的配铅重稍小而空心尾浮标(自重稍小)的配铅重稍大。

但两支浮标的总重力和总浮力是完全相同的,露出水面的4目,所谓的剩余浮力,也是完全相同的。现在,在两支浮标下面增加适量的铅皮调至标尖平水。请问:哪支浮标下新增加的铅皮多些?剩余浮力论证认为,当然是空心尾浮标了。

然而,按阿基米德定律,却是两支浮标下新增加的铅皮应该完全相等。这就是剩余浮力原理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分歧之一。两支浮标从标尖到四目的体积完全相同,完全浸入水中时,排水量完全相同,即可受到的浮力完全相等。在达到二力平衡时,新增加的重力当然也完全相等。这不仅是道理,也是事实。如果有谁不相信,可以去实际验证一下。

2)空心尾、实心尾浮标在钓鱼中的表现

当鱼儿向下拉动铅坠和浮标时,相同的力拉下的标尾的长度是完全相同的。这还是要说到二力平衡。下拉力使标尾下沉,同时,下沉的标尾浸入水中后产生向上的浮力,直到新增加的向下拉力与新增加的向上的浮力相等时为止。

既然标尾直径相同(不论实心、空心),那么,下行距离也应相同,才会有浸入水中的相同体积。在浮标的表现上(下沉的多与少、快与慢)也就一样,不可能实心尾灵敏,空心尾迟钝。

二、标体相同而空心尾粗实心尾细

1)两种浮标在钓鱼中有不同的反应,标尾较粗的空心尾浮标的表现是迟钝,能过滤掉一些杂乱信号,也就是在鱼儿拉动浮标时,相同的力,空心尾的位移是较小。实心尾的表现相反:灵敏,位移量较大。

2)两种不同的解释。剩余浮力原理认为,空心尾浮标剩余浮力大,向上牵引力就大,鱼儿拉动困难,所以位移量小,就显得迟钝。而实心尾剩余浮力小,向上牵引力小,所以鱼儿易拉动,位移量大,就显得灵敏。这种解释的根本错误就是把虚幻的剩余浮力看成了一种真实的向上的牵引力。

按照阿基米德定律原理,两种浮标的根本差异是标尾粗细不同。下行同样的距离,粗尾标体积变化大,产生的浮力大,而细尾浮标相反。在鱼儿下拉力相同时,产生相同的体积变化和浮力变化,粗尾标下行距离较小而细尾标下行距离较大。也就是说,浮标的灵敏与迟钝主要决定于标尾的粗细(直径大小)。

标尾粗的表现较迟钝而标尾细的表现较灵敏。如果将两支标体相同而标尾都是实心的但粗细不同的浮标,先调出调目为4目,然后都增加等重的铅皮,你将会看到细尾下沉距离大而粗尾下沉距离小。

或者粗尾用实心、细尾用空心,同样也会看到空心的细尾下沉距离大,而实心粗尾下沉距离小。理论和事实都说明,在相同下拉力作用下,下沉的多与少只与标尾粗细有关而与空心实心无关。如果说空心尾浮标表现沉稳、迟钝还不如说粗尾表现沉稳、迟钝。

三、不同现象凸显的分歧

解释空心粗标尾与实心细标尾的不同现象凸显了两种原理的分歧。

剩余浮力的观点已经被称之为理论、原理。但剩余浮力原理与阿基米德原理是根本对立的,分歧点很多,这里只列举了一部分。笔者的认识是:我们钓鱼时,使用及调整浮标是以适合鱼的习性和觅食规律为标准的。

浮漂的剩余浮力 饵重与水深对调漂的影响


钓过鱼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调钓目数在昨天钓鱼收获还颇多,第二天还是用相同的调钓目数,就会一条鱼都收获不到。在同一天,上午的时候通过看漂提竿钓到了很多鱼,可是到了下午浮漂就出现各种反映迟钝,甚至都没有鱼的讯息传递出来。所以要会钓鱼,首先得要学会读懂浮漂,摸索出鱼咬钩的规律来。

浮漂每天或者每种不同的天气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来,浮漂如此地阴晴不定那么该如何快速又准确地找出浮漂的规律和感觉呢?要找到对浮漂的规律和看漂的感觉,不能单单从鱼咬钩这一点去摸索规律,还要从你的所有钓鱼装备,如:钓饵、钓线、剩余浮力还有钓点水深等这几个方面去了解,去观察和总结规律。仔细观察出鱼饵的状态、钓线的粗细大小、剩余的浮力和钓点的水深。要是能清楚掌握这四个关键,你也就能读懂浮漂了,明白浮漂所呈现,传递的讯息了。

一、调漂关键剩余浮力

什么叫剩余浮力呢,打个比方钓鱼人在钓鱼时常遇见浮漂下挫且动作大,这时就会急忙提竿,但却发现只是空竿,而且这样的情况接连不断,钓鱼人就会不停地提竿,却始终都是空竿,这说明剩余的浮力很小,小鱼才刚刚把饵料吸过来,还没到嘴里,就使浮漂下沉了。或者有时候大鱼游了过来,引发的水流都会影响到浮漂,使得浮漂下沉,从而造成一些假动作,让钓鱼人判断不准确。这时候要做的就是要及时修剪一下铅坠,来加大剩余的浮力。相反的,有时候鱼咬钩多是送漂,提竿时却是空竿,也就是体现不出下挫的信号,这时就要减少剩余浮力。钓不同的鱼所调剩余浮力也是不同的。

夏天太阳灼眼,且浮漂离人又远,不容易看清楚浮漂的目数,传递的讯息,可以给自己配备一副钓鱼眼镜,方便看清浮漂,能完美地调出准确的钓目,让你随心所欲地钓鱼!

二、鱼饵的状态

在垂钓中,鱼饵的状态对鱼获的效果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没有办法笼统地评价一个鱼饵状态的好坏,鱼情不同用的饵料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所有无法直接判断是黏饵好,还是松散的饵料好。打个比方说打好窝后,窝内诱鱼过多,这时要是用松散的饵料就会被窝里游动的鱼冲散了,所以这种时候应该用黏性的饵料;又比方窝里有鱼星,但是没有鱼咬鱼钩,说明鱼饵的比重大了,所以应该及时更换好鱼饵的比重。

三、钓位深浅和渔线大小的关系

钓点的水位很深的话,鱼传递的讯息就很慢;钓点的水位浅的话,鱼传递的讯息就快。那么如何钓深水和浅水就要根据鱼线了。鱼线是具有吸水性的,且吸水性是不容忽视的。一米长的3号线在水中浸泡的时间长了,产生的重力能将浮漂拉下一目。所以要是钓深水用的是粗鱼线的话,就要把浮漂的剩余浮力加大。如果钓点的鱼不是很大,可以改用细的钓线,细线吸水对浮漂的影响不大。

重庆市启动“零点行动”,打击禁渔期非法捕捞行为


钓鱼人最讨厌的莫过于电鱼、毒鱼、炸鱼的行为,这些非法的行为对于鱼类资源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也使钓鱼人无比地痛心。5月7日22时至8日6时,重庆市就在全市的范围内开展零点行动,重点打击的就是这些在禁渔期电、毒、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这次的行动由市渔政处联合市水警总队、长航公安开展,首日就已经查获共13起非法电鱼案件,收缴了非法网具130余副,查扣非法捕捞船舶10艘等。

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境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渔业资源丰富,每年36月是鱼类繁殖的主要季节。从2017年起,我市禁渔期调整为每年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禁渔期内,我市境内的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等117条河流实行禁渔。在规定的禁渔区和禁渔期内,禁止所有捕捞作业,禁止扎巢采卵、挖砂采石,禁止销售在禁渔区或禁渔期捕获的天然水域渔获物。

市农委副主任吴纯介绍,此次零点行动主要分为两大巡查板块:一是主城7区集中对长江、嘉陵江区域进行联合布点蹲守;二是其他区县自行组织突击巡查。

7日晚23时,重庆日报记者随联合执法人员来到南岸区哑巴洞,长江浅滩上,随处可见头戴射灯架起钓竿垂钓,或手持小型渔网直接从江中捕鱼的市民。看到执法人员前来巡查,不少人赶紧收起渔具准备上岸,还有几人试图关掉头灯以躲避巡查,但都被执法人员发现,当场接受禁渔期法律教育并作了深刻检讨。

8日0时15分,执法民警在位于九龙坡区铁路三村的长江边查处了一起非法电捕鱼案,3名违法犯罪嫌疑人交由水警总队九渡口派出所处理。民警陈俊和九龙坡区渔政站魏东向重庆日报记者展示收缴的电捕鱼工具时连连摇头:这是一台多功能锂电一体电鱼机,是典型的三无产品,功率大、易携带,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你看,他们电死的鱼虽只有3.5公斤,但品种有十余种,数量多达212条。更为恶劣的是,虽然有的鱼没被电死捕捞上来,但是电流会对其性腺造成破坏,导致其不育,或者会造成基因突变,使后代畸形、病变的概率加大,对渔业资源是一种严重的破坏。

据初步统计,在此次零点行动中,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80余人、执法车船80余艘次,查获非法电捕鱼案件13起22人,收缴非法电捕鱼器17套;查获非法网捕案件21起29人,收缴非法网具130余副;查扣非法捕捞船舶10艘,收缴渔获物190余公斤;查获收购非法捕捞渔获物案件1起2人。接下来,全市渔政机构将会同公安机关持续开展零点行动,严查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行为,为长江生态大保护保驾护航。

关于钓鱼中浮漂的上浮力解析与说明


在许多浮漂的相关理论文章中都有提到了浮力和上浮力两个概念。很多人对上述概念并不清楚,甚至连上浮力的创造者,对上浮力也是很难认识清楚、说得明白。笔者收集了一些资料,经过一番比较分析,终于有了一些比较明确的认识和判断,愿提供给大家研讨,并希望对有关浮漂的理论研究有参考作用。

一、上浮力的产生是对漂浮现象的一种误解

有人告诉我们:浮漂的浮力概念与阿基米德原理中的浮力是有区别的。钓鱼人所说的浮力和评判浮漂时说这支标浮力大包含着两个内容,一是浮漂入水排斥水体所产生的向上托的力,二是选用比重小于水的材料制作浮漂而具有的向上浮的能力,并包括造型赋予它的适合表达上浮的能力。是在浮漂制作时就赋予的能力,是天生的。钓饵将浮漂由4目压沉到2目后,在空心标尖仍具有一定的上浮力。

有些人为什么要把浮力分成两种(阿基米德定律中的排水浮力与浮漂本身具有的上浮力呢?)我想,必定是有特殊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对物体在水中的漂浮现象产生了误解。

把一个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松开手以后,可能出现三种状态。

一种是悬浮在水中,既不沉底也不上浮。

第二种是沉底。

第三种是向上浮起,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也就是物体一部分浸入水中一部分露出水面。

物体密度等于水密度的,是笫一种悬浮状态;物体密度大于水密度的是第二种沉底状态;物体密度小于水密度的是第三种漂浮状态。

为什么物体的密度不同,在水里它们会有三种不同的状态呢?按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定律)和重力、浮力二力平衡原理是很容易解释的。

笫一种悬浮状态,物体重力和浮力相等,二力平衡。浸入水中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第二种沉底状态,是因为重力大于浮力,物体沿着重力方向向下运动,直到沉底,受到地面支持力作用,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最后也静止不动了。

第三种状态,是浮力大于重力,完全浸入水中的物体会沿着浮力方向向上运动,从水里冒出来,使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一部分体积仍浸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在漂浮状态时达到新的二力平衡,这时重力没有变化而浮力因排水体积减少而变小且等于重力了。

漂浮现象确实与物体密度有关。究竟有什么关系?

两个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体甲和乙,甲密度较大、乙密度较小。它们完全浸入水中时排水体积相等,浮力相等,但重力不等。乙的密度小于水时就上浮。而且密度越小,上浮露出水面越多。请注意,是因为什么原因上浮?不是因为密度小、浮力大(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一样大),而是密度小、重力小。重力小于浮力就会上浮,密度越小、重力越小上浮得越多。甲的密度较大,重力较大,即使上浮也比乙上浮得少。简而言之,在一定体积时,密度大小决定了重力大小而不能决定浮力大小。密度小、重力小的物体产生漂浮现象。换句话说,物体在水中漂浮的原因是密度小、重力小以致重力小于浮力(全部浸入水中时的浮力)。从以上几种情况的力学分析中,我们看到:

1)在悬浮和漂浮状态,只有重力和浮力两种力在起作用,没有另外的第三种所谓的上浮力参与作用。沉底状态除重力和浮力外还有地面支持力,也没有另外什么力。

2)重力和浮力不相等时,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物体向上或向下运动的结果,最终会由二力不平衡状态转化为二力或三力平衡状态。

3)浮力大小决定于物体排水体积多少,而与物体密度无关;重力大小与物体排水体积无关(无论漂浮还是悬浮,重力都一样),而与密度有关(相同体积,密度越大重力越大)。

有的人看到了漂浮现象与物体密度有关,没有从重力、浮力二者的关系去分析,没有看到上浮的根本原因,而认为密度小的物体自己就有上浮力,显然是一种误解。

二、比较浮力和上浮力

为了更深入了解上浮力是否具有合理性,我们来比较一下浮力和上浮力。

1)受力体和施力体

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有施力体和受力体。物理学中的排水浮力,施力体是水,受力体是排水的物体。漂浮的物体,若有上浮力, 上浮力的施力体是什么呢?就是物体自己,受力体呢,也是自己。这在力学上是说不过去的。正如一个人自已抓住自己的头发想把自己的身体提起来一样不可思议。

2)力的大小

物理学中的浮力,方向向上,大小等于被排开的一定体积的流体的重量,是可以计算的。上浮力方向也是向上,但大小怎样确定呢?有人说浮漂的上浮力大小是用吃铅重来衡量的。有人认为漂尾露出水面越多上浮力越大,调8钓4比调6钓2上浮力大。注意:调8比调6吃铅量小,按吃铅量来衡量,应是调8钓4比调6钓2上浮力小。两种衡量上浮力大小的方法(按露水体积与按吃铅量)确定的上浮力大小是互相矛盾的。怎么可能说得清道得明?调8钓4比调6钓2上浮力大,随便说说容易,究竟大多少,谁计算得出来?

3)力产生的原因

力的种类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等。这些力在科学上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例如,重力来自地球的引力,弹力来自物体的弹性形变,浮力来自水对物体的作用。浮漂本身具有的上浮力来自什么?来自想象?笔者认为,所谓的上浮力是臆想出来的、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力。

所谓的上浮力与物理学中的浮力是截然不同的。浮力是水作用产生的,与排水体积大小有关。物体排水体积多,露出水面体积少则浮力大。而上浮力论者认为物体露出水面体积多上浮力大。以浮漂来说,漂尾露出水面多,上浮力大。这就为剩余浮力找到了合理的依据。

露出水面的漂尾虽然没有排开水、没有浮力,但本身具有上浮力,所以说剩余浮力是客观存在的,作用是改善和调整两饵与水底的接触,使之处于被鱼接受的最佳状态。露出水面的漂尾,本身具有上浮力,可以利用上浮力多平衡掉一部分钩饵的重量。

通过前面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浮力是科学的,浮漂本身具有上浮力是不科学的。

三、上浮力论的尴尬

臆造出的上浮力脱离了客观实际,因此,使上浮力论者在应用上浮力时处处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境地。

前已提及,为什么密度小的物体能产生上浮力?漂浮的物体,如果说有上浮力,那么,受力体、施力体各是什么?上浮力的大小怎样进行计算和测量?面对这些问题,上浮力的创造者是无能为力的。

大家经常在谈论二力平衡。如果有了上浮力,二力平衡就说不清了。通常说的是重力与浮力二力平衡,那么,上浮力这种力怎么就不参与力的平衡?或者,说浮力包含物理学中的排水浮力和浮漂本身具有的上浮力,那么,它们怎样共同出力去与重力平衡,各占多少?上浮力的创造者能说清这些问题吗?

本文具体分析、指出了浮漂本身具有上浮力的错误,并设想了产生这个错误的原因对漂浮现象的误解。目的只有一个,诚恳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以后慎用类似术语。

浮漂的浮力与调漂技术分析


经验丰富的钓鱼人都知道,在钓鱼的时候,鱼漂就像钓鱼人的眼睛,所以鱼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钓鱼人想要有好的收获,需掌握以下调漂技巧:

(A--B)挂饵以后漂尾下沉的距离

从水面上看,露出水面漂尾目数不同。从水面以下看,漂尾排水体积不同,或者说钓目时比较调目时增加了浮力,就是AB段所产生的浮力,AB段浮力姑且叫做目差浮力,即调目钓目的差距产生的浮力。

另外的不同是调目时无饵,钓目时有饵,钓浮时双饵悬浮,钓底时双饵完全或者部分卧底。

(A--B)为负数即是浮力减小:

1、双饵悬浮调平水;

2、双饵调平水钓两目,浮力减小,地面支持力增加;

3、空钩调目;

4、钓目比较调目大,双饵受到地面支持力作用。

5、钓目更加增大,双饵卧底,子线弯曲,坠子轻触底,钓跑铅。

总之目差浮力为负,浮力减小,地面支持力增大,目差越多卧底越多,地面支持力越大。

海钓从零开始-钓点介绍


前面介绍完海钓的对象鱼,以及装备工具,阿超今天分享下如何使用这些装备钓到鱼。

首先,是需要找到钓点。理论上有海的地方就有鱼,但是大海那么大,海底环境复杂多样,并不是任何地方只要放下鱼钩鱼饵就有鱼。况且随着大海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打龟空军成了基本常态。

一般海钓常选择的地方无非两种,一种是岸边,一种是海中间。岸边根据地形有沙滩、礁石、滩涂可以选择,一般来说,如果要钓沙尖这种底栖鱼,没有下网的沙滩会是比较好的钓点,而要钓其他鱼种就相对困难些。深圳周边允许垂钓的沙滩已经越来越少,现在的大小梅沙已经不准钓鱼人进去,往前可以去背仔角沙滩、玫瑰海岸沙滩,土洋油库沙滩、官湖沙滩,南澳鹅公湾方向有些小沙滩很难徒步下去,只能坐快艇。

杨梅坑过去也有几个沙滩,不过由于山竹台风影响,道路还没修好,开车进不去,只能停到路口后步行进去。深圳周边礁石矶钓点不多,经常出现到冬季旺季好多人抢位置的情况。南澳岸边矶钓点一般是鹅公湾周边,船家快艇接送,再就是东冲、西冲、三门岛、辣甲岛,东山主要是从七星湾游艇会到桔钓沙那一段(步兵要走很长一段路,可以叫船家接送),杨梅坑鹿嘴山庄最东角叫峰仔石那个位置,是个热门钓点,冬天的时候甚至要抢位置。总的来说,深圳岸边矶钓收获比较难保障,主要是僧多粥少。

再说说另一种到海中间的钓点,一种是去海上的鱼排垂钓,另外一种是找船家包船去近海去钓。鱼排是鱼排老板将大的塑料桶做漂浮物在上面钉上木板,然后通过缆绳固定在沿海的海中间。有些鱼排只做养殖,有些鱼排才做钓鱼人的生意接送钓客。鱼排一般会搭建房间,有的可以过夜睡觉,有的可以提供现做海鲜或者快餐。鱼排收费各个海域稍有不同,深圳南澳、东山这边的鱼排一般收50-80元/人天,船费不另外收。惠阳小桂、澳头小鹰嘴、虎头门的鱼排一般排费30-50元/人天,另外再收船费,小桂根据接送的码头,一个来回60-80元,虎头门由于靠近喜洲岛,船费根据接送码头200-300/船。可以一船多叫几个钓友分摊船费,不然一个人上鱼排,加上排费和船费消费还是不低的。

每年10月左右开始,大亚湾周边就进入了船钓旺季,大量外海的鲷科鱼类洄游到内湾寻找过冬的食物。这时出船,选择到好的船家,再加上运气和技术是很容易爆箱的。深圳周边船钓的区域主要有东山人工礁、东山蚝场、南澳鹅公湾、南澳扇贝场、三门岛青州、东西冲、再往东就是澳头惠州港、辣甲岛、马鞭洲,惠东那边有亚婆角蚝场、平海电厂等。深圳西边出船一般去大铲岛、外伶仃岛。

最后分享一个小诀窍,去岸边渔具店问店老板,一般会很乐意告诉你鱼排或者船家的电话。到了不熟悉的鱼排上也可以多问下鱼排老板,比如排上最近钓友上了什么鱼,都在什么位置钓的(有些鱼排有做窝聚鱼,专门钓乌头的地方,有些地方出石斑,有些地方出火点,有些地方出金鼓。)。加入一些钓鱼人的分享群,经常可以一起出钓,即互相学习,又多交一些钓友分担一些费用。

盐州阿伟鱼排

亚婆角蚝场

南澳老刘鱼排排底(缆绳上养蚝或者青口)

虎头门老冯鱼排

东山七星湾游艇会矶钓灯塔位

平海电厂码头岸矶位

亚婆角蚝场

背仔角沙滩(滩钓沙尖)

南澳扇贝场

南澳鹅公湾不知名小沙滩

南澳鹅公湾边检站附近岸矶位

杨梅坑鹿嘴山庄峰仔石矶钓位

杨梅坑附近小沙滩

小号浮漂浮力改良的一个方法


发现很多人买浮漂都喜欢成套的买,1、2、3甚至4、5号更多,但是真正用起来往往还是以2、3号的居多,1号的或一些2号的基本上不用,即便冬天 也不用,这些小浮力的漂弃之可惜,用之又浮力太小,有时甚至连铅皮快剪没了都调不起来。我也一样有此烦恼,但是想了一点改良办法。

渔具店有那种连体长约十厘米的发泡海绵样的长棒样浮漂卖,特点就是浮力大,传统钓多用,用时也要剪开成散漂(星漂),穿线使用,五颜六色都有。同样利 用其浮力,可以将小号浮漂的浮力改善,将漂脚自散漂中央的孔插入贯穿,再插入漂座,使原来1号的浮力能够达到2号、3号水平,大大提高了浮漂的利用率,变 弃为宝,使钓鱼更加得心应手。

有几点值得注意的是:一是小段的散漂可长可短,但是太长了漂脚穿入不易,反而一不小心会损伤浮漂,所以事先可以用针头先预穿一下,再用漂脚穿就容易多了。二是此法使浮漂的灵敏度可能稍稍受影响,毕竟改变了浮漂的流线型,虽然我个人感觉野钓中 上鱼没有影响,信号很好,但玩竞技比赛的慎用。三是不光应用在小号浮漂上,有时我们平时用惯了的浮漂,想钓浮了,又不愿意剪铅皮(污染环境),加一段散漂 就能使漂目上升,钓任意水层了,尤其夏天,对钓鲢鳙特别管用。四是建议准备一个小管或小瓶子,将剪下来的散漂集中保管,钓鱼时想用即用,也不容易丢失。

通过此法,我原来不用的十几根小浮力漂浮力立马增加,派上了不同的用场,尤其那些名牌漂起死回生了,将节省下来的开支投入到其它渔具中,岂不是一举多得。

讲析浮漂浮力的变化及影响


平时的休闲垂钓现在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不论是男女老少,上班一族还是退休在家,都可以在垂钓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垂钓不仅需要足够的耐心,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要仔细把握好各个因素。

钓鱼需要考虑到钓具、饵料、天气等等诸多因素,其中就有浮漂浮力这么一个重要因素,它的变化对于最终的收获成果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一般都说浮漂就是垂钓的眼睛,我们通过浮漂的反应来获得鱼讯,但是这个鱼汛有的时候也不是全部都十分的准确,如果得到了假的、不是很准确的鱼汛,那么就白白错过了最佳时机。

一般来说,只要是质量稍微好点的浮漂,在它吃透水分之后,它的浮力就会保持一个固定状态,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它的价格相对来说就会贵一些,很多人都会因为这个原因而不选择它。但是也不要着急,还是有性价比比较高的浮漂的,这种浮漂虽然不能算得上是绝好的,但是也禁用,好用,价格也相对来说要便宜一点,让人好接受一些。

但是注意一点,不要选择价格过于低廉的浮漂,这种浮漂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它的外面的一层会慢慢因为水分的侵入而逐渐脱落,这样一来,我们得到的结果就会不是那么的准确,因为它的自重增加了,浮力减少了。

我们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可以了解到,一个物体它受到的液体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我们钓鱼的时候,浮漂处于一个静止不动的状态,也就是一个平衡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等式:浮漂的浮力=浮漂自身的重量+坠的重量+鱼钩的重量+饵料的重量+导线的重量+其他附加重量(入水之后产生的)。我们为了找到这种平衡,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调漂。

上面提到的液体一般来说都是水,但是在我们进行垂钓的时候,水并不是一样的,它有清水和浊水之分,两者是混合在一起的,只是看浑浊的程度的不一样。浮漂在比较清澈一点的水里面的浮力比较小一些,而在浑浊的水里面就是比较大的。

我们只有在调好漂之后才可以有效的判断信号是否真实准确,当我们发现信号时,就立马提竿,这样才不会错过时机。我们常用的调漂方法就是两种,一种是换另外一支漂进行调试,还有一种是用原来的漂,调整铅坠的重量。即使是使用比较贵、质量比较好的浮漂,我们还是要不断地查看浮漂浮力的变化,因为这一点真的是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上鱼率的高低。

我们平时不要因为不耐烦而不去检查浮漂浮力,有句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用一点时间检查一下也不会怎样,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检查,那么就会得到一个错误的讯息,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图解钓鱼调漂与浮力的关系


钓鱼浮漂的调钓难吗?所谓的调漂调的是什么?调漂方法五花八门,有没有共同之处?在调漂中拥有一点浮力以及地面支持力的知识,一切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调漂要调出两种目──调目和钓目。

一、 调目和钓目有什么不同(以空钩调目而且钓目小于调目为例)

二、调目、钓目之间漂尾受到水的浮力有多大

钓目调目之间那段漂尾的浮力,向上牵引饵团,使饵团全部或者部分悬浮于水。调目钓目之间距离越大,漂尾越粗,饵团悬浮越多,反之越少。

饵团除了受到向上的所有浮力的作用以外,还受到来自地面的支撑力的作用,形成二力平衡。

饵团重力,科学的、准确的说,应该是饵团的重力与浮力之差。为简单方便起见,这里也就不必说得那么认真了。

地面支持力为零时,饵团完全离底悬浮。饵团完全卧底时,即是饵团重力等于地面支持力,钓目调目就重合了。

三、钓目大于调目时 ,怎样看目差浮力

四、怎样知道钩饵悬浮多少?卧底多少?

我们已经知道,钓目调目距离大,钩饵就悬浮多,反之悬浮就少、卧底就多。要想进一步比较精确一些估计钩饵悬浮、卧底多少,还需要测定一个饵的重力相当于漂尾的几目浮力(假定漂尾粗细均匀、目长均等)。例如,一个饵团能够下压漂尾4目(单饵重相当于4目浮力),那么,当调目钓目差为5目时,就知道一饵悬浮,一饵1/4悬浮3/4卧底。当调目钓目差为2目时,就知道一饵完全卧底,另一饵1/2卧底1/2悬浮。 种种因素的影响,这种估算只能是个大概,不可能十分准确,更由于忽略了钩重的影响,推算时必然有一定的误差。追求十分的准也没有必要。

五、调目钓目的距离是决定钓组灵敏迟钝状态的主要因素

人所共知,钓组的灵敏迟钝状态主要取决、于钩饵状态和子线状态。既然调目钓目目数的距离、漂尾粗细决定了目差浮力以及地面支持力,决定了饵团悬浮卧底多少和子线弯曲松弛程度,那么,调目钓目的距离也就决定了钓组的灵敏迟钝状态。

另外一些次要的、不可忽视的的因素也影响钓组的灵敏迟钝,例如,浮漂造型、表面光洁度、漂尾粗细、浮漂体积、坠子大小形状、子线长短粗细等等。

六、调漂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调漂,表面上是调整漂尾上的调目和钓目多少,实际上是调整钓组的浮力,从而调整水下钩饵、子线状态,调整钓组灵敏迟钝状态。调漂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容易看漂提竿,一方面是为了适合鱼儿的吃口。

定调目的方法很多,共同点是半水悬浮。不同的是,有的是无钩饵,有的是空钩,有的是挂单饵,有的是挂双饵。调目有的平水,有的在漂尾中部,有的在上部,有的在下部。钓目也是多种多样。无论它们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调目钓目之间有个距离(特殊情况下距离为零)。有距离的这段漂尾产生的浮力不同,对钓饵的牵引力就不同,这就决定了钩饵状态、子线状态和钓组灵敏迟钝状态。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什么调漂法,我们都能够懂得它的道理,明白它的状态,看出它的优劣。纷繁复杂也就变得简单容易了。

季节、时间、地点不同,鱼情、水情千变万化,适应鱼情的钓组状态绝对不应该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这就决定了调漂必须多样而灵活。张三这样调,李四那样调。昨天那样调,今天这样调。哪种调钓法上钩率高,那种方法就是最好的调钓法,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灵活应变应该是钓鱼技术的精髓,灵活应变也应该是调漂的精髓。不仅要根据鱼情、水情、浮漂、饵料、钓者个人情况等灵活调漂,而且在垂钓过程中,情况发生不断的变化,为了使自己适应新的鱼情、水情, 也应该应变调漂。即使鱼情不变,如果浮漂吸水变重,或者换了鱼钩、鱼饵(比重变化),也应该重新调漂。学习他人经验,不必千篇一律,切忌生搬硬套。

罗嗦这么多,没有讨论具体的方法,只是希望初学者明白一些调漂的道理。在实际操作时,究竟调目是多少、钓目是多少,应当根据漂尾粗细、钩重、饵重(饵料比重、大小)、鱼情、设想的钩饵子线状态等等具体情况决定。当然应该把我说的这些罗嗦话(重力、支持力、目差浮力)抛到九霄云外去。按照自己的理解,开辟自己的思路,放开自己的手脚去适应鱼情,适应水情。

教你从2个方面掌握台钓浮力中心点


1、调试浮漂为什么要先找浮力中心点?

台湾钓法的高灵敏度,在于找出浮力中心点,也就是台湾钓鱼高手习惯称之的归零点,即浮力=下沉力,两者之间互相抵消的归零点。

为什么要寻打浮漂的浮力中心点呢?曾多次举办学习班传授台钓技术的台湾钓鱼高手廖心阳先生认为:浮漂调至最灵敏处是归零点。以台湾产品孔雀翎达摩漂为例,这种漂90%的归零点在46目之间。所以,调整浮漂,台湾钓法把调四目,钓二目作为基本的标准。

2、怎样找出浮漂的浮力中心点?

A找浮力点的前一天,也就是钓鱼前的一天,先将浮漂浸入水中,使它第二天在水面所产生的浮力接近稳定和不变的状态。

B双钩不挂饵,用薄而匀的铅片卷在铅片座上,将浮漂调整到与水面平齐,台湾钓者习惯称作调平水。

C然后将铅片折开,用尺精确地分成六个大小相等的小片,用针尖在铅片上划成六格,卷回铅片座上。

D先把第一格剪掉,抛竿入水,此时浮漂应浮出水面一目。为了精确起见,第一格应半格半格剪掉,直调到剪至一格漂尾浮出水面一目为标准。若第一格一次就剪掉,超过了一目,还要重新调整,就比较麻烦了。

E按照第一片的大小,剪掉第二格,此时浮漂应上升至二目。依次类推,剪去第三格,浮漂露出水面三目。当剪掉第四格时,浮漂此时浮出水面的不是四目而是五目时,那么,五目的位置就是这支浮漂灵敏度最好的地方浮力中心点(归零点);如果剪掉第四格时浮出水面的也是四目,剪去第五格时浮出的是六目,那么这支浮漂的第六目即是它的浮力中心点。

采取寻找浮漂浮力中心点的方法,不但能精确地测试浮漂的灵敏程度,而且还可鉴定这支浮漂的使用效果。找到浮漂浮力中心点调试得精确的漂坠钓组结构,不仅鱼在吃饵时漂的反映极明显,而且浮漂上下沉浮的幅度因浮力和沉力相等,一触即发,浮漂升降的程度是夸张的。即使提竿稍慢,鱼也很难将钩吐出,只是含钩随浮漂的沉浮而潜升。

保存剩余红虫的简易方法


你是如何保存红虫的呢?因为红虫不容易保存,所以很多钓鱼人不喜欢用。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如何保存红虫吧。

如何保存红虫

一、将钓鱼没用完的红虫用清水多冲几遍,并将死掉的红虫挑出来;

二、准备干净的保鲜袋,必须将钓鱼红虫饵平放袋中;

三、把装好的钓鱼红虫饵放到冰箱中,把冰箱的门带上;

四、过了一个晚上之后,即可将冰箱打开。

五、然后,我们就看到钓鱼红虫饵被冻得像红色大饼一样;

六、各位钓鱼人若去钓鱼的话,则直接掰掉1块去钓鱼就行;

七、钓鱼红虫饵被冷冻之后,作钓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化开的红虫钓鱼,上鱼了。

这下,再也不用担心,每次为了钓鱼买的那点红虫饵,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浮漂的最灵点与最钝点的寻找方法


浮漂的最灵点与最钝点的寻找方法,结合自己的钓鱼实际,以我最近所用的一只特别小的鲫鱼漂为例,以双钩压下4目,双饵压下6目为例说明如何寻找一付线组的最灵点和最钝点。其实一付钩子、一对饵球能压下某一只浮标到底是几目,自己可以在垂钓水域实验一下,很容易测出来的。

1、半水(可以离底30公分)、无钩,调节铅皮,使浮标露出10目。

2、移动太空豆,使浮标露出超过10目(比如说,为了醒目,使浮标露出水面11目),这样就找到底了,此时8字环轻触底。同时,千万不要移动此时最上面第一颗太空豆的位置,这是最钝的点。

3、向下(靠近铅皮座的方向)移动上面第二颗及以下太空豆30公分左右(这样达到半水状态),然后拴上双钩,会看到浮标压下4目(我们以四目为例),水面剩下6目。

4、上两饵,会看到下压6目(以每饵压三目为例),此时,浮标处于平水(即0目),能看到标尾的红点。

5、提杆,重新上饵,往上移动太空豆,使浮标露出水面2目,(以钓2目为例)这样,下面的一只钩子就轻触底了,最下面一粒太空豆不要动了,这是标识的最灵点。

通过上述方法,找到了最灵点和最钝点,垂钓时只要在这两点之间移动,总能找到上鱼。

分析:最钝点时,八字环触底,两饵完全卧倒,可以打开锁紧铅皮座的上面一粒太空豆,使铅皮座处于能自由上下移动的状态,这样,鱼吸饵后,浮标有稍微滞后的动作。最灵点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空,是最灵的状态。如果经常提杆不中鱼,可以把从下面数的第二粒太空豆上移,直到钓到鱼为止。

以上钓鱼技巧就介绍到此,希望《钓鱼浮漂的归零点(剩余浮力)》的内容能满足您的需要,同时欢迎您阅读我们精心准备的专题:钓鱼技巧浮漂